华夏之凰 -- 武则天的绚丽一生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9)契丹营州之乱--03

【黄獐谷之战】
李尽忠、孙万荣一起兵就攻陷了营州,把都督~赵文翙~给杀了。朝廷震动。武则天肯定非常生气,因为她前几年才给孙万荣加官晋爵。《旧唐书》说:“至(孙敖曹)曾孙万荣,垂拱初累授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武则天最恼恨人家背叛她,于是就给这俩契丹首领改了名,李尽忠叫成“李尽灭”,孙万荣改为“孙万斩”……呃,有权就是任性哈。

接着派遣大军平叛。按《通鉴》,武则天一下子派出了二十八个将军,包括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节等。然后她又派了侄子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姚璹(shu2)为副使。这次出征的军队人数有多少?史书上没说。我们只看到派遣了一连串将军。

这到底是武则天同志不懂军事搞瞎指挥,亦或是有什么别的政治目的?我认为武则天此时有一个明显意图,就是趁机扶持武家子弟。这与她此前的一系列面子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此时朝廷上下还都没有把契丹放在眼里,说不定大军未发就在准备庆功宴了。武三思担任安抚大使,而他的副手又是比较亲武的姚璹。初唐时军队出征,往往同时派出行军总管与安抚使,前者打仗,后者善后。如果这次战斗顺利,那武三思也可以吹嘘自己有军功了。

与此同时,李尽忠--现在应该叫李尽灭了,以营州为据点,自封为“无上可汗”,以孙万荣为统兵主帅。这是一个重大行动,表明身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的李尽忠不满接受羁縻统治,摆脱武周正式独立了。

孙万荣迎战武周军队,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取得了西硖石谷大捷,又称“黄獐谷大捷”。《朝野佥载》上对此战有一段绘声绘色的描述,说李尽忠、孙万荣在营州听说朝廷大军已到,就对几百名汉人俘虏说:“我们在这里又冷又饿,根本活不下去,等官军来了就会投降,现在对你们这些俘虏,养又养不起,杀又不忍,就把你们放了吧。”这数百名俘虏获释后逃回幽州,自然把这番遭遇和见闻告诉了官军。武周诸将一听,以为契丹不堪一击,于是争先恐后前去杀敌,“兵士闻之,争欲先入。”

大军到了黄獐谷,又看到契丹事先扔在路边的老牛瘦马,越发上当,都想争个头功,于是骑兵部队舍弃了步兵,自己纵马先走,结果一头扎进了契丹的埋伏圈。契丹事先在阵地设下索套等物,将麻仁节、张玄遇等将生擒。武周军大败,“死者填山谷,罕有一遗。”

《资治通鉴》上完全照搬了《朝野佥载》的这段战事纪录,并且补充了黄獐谷之战的后续:契丹军又一不做,二不休,利用缴获来的官军印信伪造文书,命令张玄遇等人签了名,送交官军总管~燕匪石、宗怀昌~等人,谎称前军已经打了胜仗,要求后军立刻出发。燕匪石等人毫不怀疑消息的真假,立刻出兵,结果在人困马乏之际又中了契丹的埋伏,以至于全军覆没。契丹方面由此缴获了大批辎重。

尽管《朝野佥载》的内容真假难辨,但结合别的史料来看,对此战的描述是可信的。武周军队这时非常轻敌,而孙万荣不但熟悉战场的地理环境,对武周军队也是知根知底,连伪造公文这样的计策都能奏效。反之,武周将领无论对契丹还是对孙万荣却都毫无概念,焉得不败?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08 05:45:1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9)契丹营州之乱--04

【武攸宜受命出征】
第一次征讨失败,武则天赶紧组织第二次。她下令在天下征募士兵,哪怕是囚犯、家奴,只要能打仗的,官府都替他们免罪、赎身。当时任右拾遗的陈子昂进谏说:囚犯人太少,家奴又胆怯,都不足用,其实天下有的是忠臣勇士,“况当今天下忠臣勇士,万分未用其一”,现在陛下为了对付个小小契丹就赦免囚犯、赎买奴隶,岂非向天下示弱?(资治通鉴)

武则天是否听了陈子昂的谏言,史书上没说。不过这一次她启用了堂侄、建安王武攸宜,封他为右武威卫大将军、清边道行军大总管,做为主帅统领诸将。陈子昂做为武攸宜的参谋随军出征。

虽然契丹胜了两场漂亮的伏击战,对武周依然算不上重大威胁,但吐蕃与后突厥却趁机兴风作浪,不能不给予重视。综合各处史料,吐蕃与突厥大约是前后脚地袭扰了西北的凉州。都督许钦明被后突厥生擒。

不过,后突厥的可汗默啜却没有继续用兵,反而趁机示好,说是要给武则天做儿子,又为自己的女儿求婚。默啜又提出帮助武周征讨契丹(唐朝以前,突厥一直欺压契丹,视其为奴隶),条件是武周把河西的突厥降户归还。武则天没有立刻答应件,但是派了两个使者阎知微和田归道去了默啜那里,册封他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此举表示武周依然把后突厥视为藩属国,尽管后突厥当时已经宣布独立。不过,谁叫默啜自己说要给大周皇帝做儿子来着?

再说吐蕃,不久前才在素罗汗山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时却也没有继续出兵,也表示要和谈。但钦陵提出的条件更为苛刻,要求武周放弃安西四镇,把西域的西突厥十姓故地让给他们。人家默啜要求归还突厥降户,不过是趁机揩点儿油,这钦陵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要求武周自断一指。武则天当然不肯答应,可是假如钦陵真的就此翻脸,而突厥也趁机出兵的话,武周能够应付与四邻的全面开战吗?

这时,一位戍边将领郭元振给朝廷献策,提出一条缓兵之计。他建议先不要一口回绝钦陵,跟吐蕃好好谈条件,慢慢耗着。郭元振分析说,吐蕃此时国内政局不稳,矛盾重重。钦陵穷兵黩武,不得人心,大可离间。武则天采纳了郭元振的建议。于是武周方面也提出了一项苛刻条件,要求吐蕃归还青海的吐谷浑故地,以换取武周放弃安西四镇。钦陵当然也不肯答应。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钦陵之所以没有在契丹战争期间谋取渔翁之利,原因正如郭元振所说,当时吐蕃正陷入内斗,他的日子其实很不好过--应该说这是武周的幸运。

武攸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河北前线,驻扎在幽州、蓟州一带。他的作风与前面那批将领完全相反,绝不轻举妄动急于求成。相反,他迟迟不向契丹发起主动攻击。另一方面,契丹虽然取得了一连串战果,却仍处于苦战状态。李尽忠在反叛不久居然死了,余众便由孙万荣一人统领。后突厥于此时抄袭了契丹的老巢--松漠都护府,还把李尽忠、孙万荣的妻儿都抓走了。

但接下来战场上竟出现了新的变局。李尽忠之死、突厥之袭,都没有让契丹偃旗息鼓,相反攻势更为凌厉。两员契丹将领骆务整、何阿小居然挥军南下,一下子打到了冀州、瀛州,杀了冀州刺史陆宝积以及官民数千人,于是“河北震动”。从地理上看,冀州已经远离契丹的据点营州,反而离洛阳更近了。

至此,契丹之战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在北(幽州一带),一个在南(冀州一带)。武周在幽州的主帅是武攸宜。后来武则天又派了另一位堂侄武懿宗负责冀州战场。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08 22:04:0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9)契丹营州之乱--05


【王孝杰之死】
武则天这时重新启用了大将王孝杰,将他派往幽州战场。大约一年前,王孝杰因为与吐蕃的素罗汉山一战被贬为庶人。这时武则天将他直接从老百姓提拔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王孝杰急于立功,不料重蹈前面张玄遇、曹仁师等人的覆辙,中了契丹的埋伏,战死沙场。

从《全唐文》中收录的当时往来书信看,王孝杰一开始的作战相当顺利。陈子昂为武攸宜代笔的回信《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中说:“听来使说,王尚书(王孝杰)斩杀了敌军,生擒了马匹,大家都非常高兴。尚书远略英谋,临机果断,我们在幽州的弟兄们都盼着你来杀敌……”(“使至,所传斩首及生擒获马等,具如来状,仰以欣快,三军共之。狡寇逋诛,此来擒馘,师徒企踵,争望先锋。尚书远略英谋,临机果断,潜制凶丑,枭首伏辜。在此诸军,实增募勇,既壮尚书之节,又美行登之功,幽州士人,尤以庆快。破竹之势,自此为阶,某方擐甲负戈,为尚书後列,登高临阵,坐观俘虏,此期在即,豫以慰怀。初春犹寒,愿保休胜,裨将已下,各慰问之云云。”)

其实此时契丹军的情况相当窘迫。武攸宜在写给前线诸将的信(陈子昂代笔)中说:“比贼中频有人出来,异口同词,皆云逆贼李尽灭已死,营州饥饿,人不聊生,诸蕃首领百姓等,唯望官军,即拟归顺,前後继至,非止一人。”

契丹军一直在忍饥挨饿,这应该是实情。本来这次契丹反叛的一个原因就是发生了饥荒,而营州都督赈灾不利。此前孙万荣在黄獐谷设伏,让武周诸将上当受骗的一个理由也是放出风去宣称契丹军已经饿得活不下去了。武周诸将信以为真,显然也是基于他们的观察。此时距黄獐谷之战又过了几个月,契丹军的情况只会更糟。

甚至连“好兆头”也出现了。王孝杰的军队在行军中途,大白天里活捉了一只大白鼠,“身如白雪,目似黄金”,立刻上报。武攸宜不但马上给王孝杰回信勉励,还给远在皇城的武则天上了一道奏表,说“鼠者坎精,孽胡之象”,现在居然在白天被活捉,“圣威远振,白鼠投营”,所以这次肯定能打胜仗,把契丹叛军剿灭。(《奏白鼠表》,陈子昂代笔)

可王孝杰也犯了轻率的错误,大概是万没想到契丹军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如此顽抗。按《资治通鉴》,万岁通天二年三月,王孝杰与后军总管苏宏晖率十七万大军出发。王孝杰率领精兵为前锋,与契丹军先交了手。契丹佯败,而王孝杰立功心切,一路追赶,追到悬崖边上时被契丹军回杀。可统领后军的苏宏晖居然见死不救,马上逃跑了。结果王孝杰坠崖身亡,身边将士几乎全部战死。武则天就此损失了一员她十分倚重的大将。此战又称“东硖石谷之战”。

随军出征的大才子张说飞马返回洛阳,向武则天汇报了这一不幸消息。按《旧唐书·王孝杰传》,张说对武则天说:“孝杰忠勇敢死,乃诚奉国,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但为后援不至,所以致败。”武则天后来追赠王孝杰为夏官尚书(兵部尚书),封爵耿国公,又给他儿子王无择一个朝散大夫的官职。王孝杰虽然是为武周朝效力,后来在玄宗朝也依然受到优待,被追赠为特进(文散官),儿子王无择官至左骁卫将军。

需要指出的是,此战中究竟与多少人马与王孝杰一同战死,史书并无说明,但必定不是十七万大军的全部。实际上他率领的是先头部队,人数不会太多。张说说王孝杰“深入寇境,以少御众”,也可以证明这一点。现在有些文章为了贬低武周一朝的军事实力,故意把这一战说成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

后军总管苏宏晖见死不救,本来按律当斩,可是使者还没到幽州,苏宏晖已经戴罪立功,于是免除死罪。苏宏晖在谢表(陈子昂代笔)中说:“陛下洪汤、禹之仁,务宽大之典,愚臣同孟明之侣,遂免严诛。白骨再荣,丹慊未泯,誓将枕戈尝胆,殄逆枭凶,躬为士卒之先,以雪殇魂之愤,肝脑涂地,少答鸿私。不胜荷戴再生荣幸之至。”

王孝杰的阵亡对武周军队造成极大震动,严重影响士气。当时武攸宜领着大军正在蓟州渔阳,本来计划是一旦王孝杰在前线传来捷报,就领着大军跟进,到这时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契丹军倒是乘胜攻打幽州,攻陷了若干城邑。武攸宜组织反击。前面说到苏宏晖戴罪立功,免了死罪,这说明苏宏晖与契丹军也有过交战,并且得胜立功,很可能就是这期间的事情。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09 22:53:29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69)契丹营州之乱--06

【契丹叛乱的平定】
王孝杰战死后,武则天再次派兵遣将,这次启用了娄师德。娄师德也是因为素罗汗山一战失利,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原州在关内道的北边,属于突厥容易进犯的地区,所以他本来是防守北方边境的。但这时武则天把他调到了东北战场,让他做了清边道副大总管,成为武攸宜的副手;又派沙吒忠义为清边道前军总管,给武攸宜再添一将。后来武则天又派了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前往冀州。冀州的位置已是深入河北腹地,当时被契丹将领何阿小占据。

根据几本正史,这一次又派出二十万军队,但娄师德与沙吒忠义都是清边道行军,武懿宗是神兵道行军,到底这二十万军队如何分配就不得而知了。几本正史把这两支军队混在一起,含糊交待。

无论从哪方面看,武懿宗这个人选都非常奇怪。武则天让这个不太聪明又没有人缘的侄子做冀州平叛大军的主帅,我认为她是既想提拔武家子弟但又实在找不到别人,只好用武懿宗了。

我们看到正史上说契丹叛军接二连三地取得大胜,可他们的溃败也非常迅速。契丹军队越来越深入武周腹地,后方自然空虚。按《资治通鉴》,契丹在离柳城(营州的治所)西北四百里的地方临时建筑了一座新城,将老弱妇孺以及缴获的战利品都放在那里。新城既然在柳城以北,显然是在契丹本土,离突厥更近了。契丹害怕突厥趁机进攻后方,曾派使者去见可汗默啜,想说服他联手进攻武周。然而默啜是个极不可靠的盟友,无论是武周还是契丹都别指望他。不过当时武周和契丹都在拉拢他。默啜最终选择袭击契丹。他听说契丹的新城十分空虚,就趁机出兵,把那里的老弱妇孺和战利品全部夺走了。

突厥的袭扰对契丹军的士气造成沉重一击,战场局势便迅速逆转。在幽州战场,武周军队发起进攻,契丹军不能抵挡。根据张说写的战报,是“兵才接刃,元凶授首,春喉蔽野,京观起於中州;积甲成山,组练收於外府。”看来官军是大有斩获。

孙万荣带了几千轻骑逃走,结果被清边道前军总管张九节带着数百人马设伏拦截。契丹军不能战,孙万荣只带了家奴逃出重围,逃到潞河,在树林中休息时却被家奴所杀。张九节拿了孙万荣的首级送往神都。

在冀州战场,神兵道总管杨玄基联合了奚族军队对契丹军展开围攻,捉住了何阿小。契丹将领李楷固、骆务整投降。

按《资治通鉴》上的时间表,万岁通天元年五月“营州之乱”爆发,次年五月至六月间孙万斩、何阿小被杀,叛乱基本平定,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多一点。到七月,武攸宜终于以凯旋的姿态从幽州回师,举行了献俘大典。九月,武则天以平定契丹为由,改元“神功”。


参考文章:
《契丹帝国》(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作者:任爱君(赤峰学院教授,辽史专家)。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0 22:26:1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1

现在盛行一种说法,说契丹之战是武则天时代军事疲弱的标志,还说武则天把军事搞坏了。这种论调极不公允。契丹叛乱对武周的边境局势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甚至连隐患都不大。契丹人在叛乱之前是东北地区一个小族,依附于唐/周,叛乱之后还是一个小族,只是改为依附突厥。而突厥也并没有因为契丹的归附而变得更加强大。默啜领导下的后突厥的确在这场战争中大占便宜,因此坐大,但坐大不等于强大,就算“拥兵四十万,据地万里”,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契丹之乱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只是它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内政上。此战直接促使武则天做了一件大事--接回李显。在我看来,契丹之战实际上是一场四方角力,除了武周与契丹,除了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的后突厥,还有一群史书上隐藏的参与者:李唐复辟派。这种局势到随后的默啜侵扰河北时变得异常明显,但在契丹之战时就已经露出了苗头。

所以万岁通天元年到圣历元年这两年的战争,并非单纯的军事争夺,而是军事搭台,政治唱戏。如果以这两年的战争为依据来分析武周时代的军事水平,并以此得出结论说武周的军事如何如何差劲儿,这要么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武黑,要么就是对史料没有吃透。

在我看来,契丹之战的经过其实是这样:虽然契丹叛军在一开始声势夺人,但几个月后李尽忠忽然死去,成为整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不过与官军的预测相反,契丹并未就此偃旗息鼓。相反,孙万荣重整队伍后居然挥师南下,特别是让何阿小攻打冀州。契丹军之所以如此“反常”,是因为他们得到了武周内应的支持。特别是在冀州,武周的内鬼们简直是明目张胆地行动了。至此,这场契丹之战就不是单纯武周vs契丹,而是一场政治战。武则天既要对付契丹,更要对付一批内部叛乱分子。她派武懿宗到冀州,主要是为了清剿内鬼。不过,唐、宋的官方史料对这些武周内部反叛分子却是讳莫如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1 23:44:42 +0800 CST  



上一张契丹战场的地图。李尽忠死后,契丹之战反而形成了两个战场,一在幽州,一在冀州。看看冀州的地理位置,契丹叛军跑到冀州到底想干什么?有什么好处?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1 23:49:43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2

【孙万荣到底想干啥?】

契丹的这两个叛乱首领,其中~李尽忠~是当时契丹部落的大首领。他反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摆脱武周的羁縻统治,自封可汗,不再做什么松漠都督。此前的突厥就是榜样。高宗朝末年,突厥贵族成功地叛离唐朝,阿史那·骨咄禄自封可汗,建立了突厥汗国(史称“后突厥”)。

可李尽忠在叛乱后没几个月就死了。按常理,李尽忠之死对契丹无疑是个打击,况且突厥还趁这个机会袭击了契丹后方。《通鉴》说:“突厥默啜乘间袭松漠,虏尽忠、万荣妻子而去。”

李尽忠在叛乱的当年十月故去,接着就进入严冬,营州的契丹军日子很不好过,这从别的史料也有所反映。陈子昂为武攸宜代笔的两份文书都说到了契丹叛军的苦况。《为建安王与诸将书》中说:“即日契丹逆丑,天降其灾,尽病水肿,命在旦夕;营州饥饿,人不聊生,唯待官军,即拟归顺。”《为建安王与安东诸军州书》中说:“比贼中频有人出来,异口同词,皆云逆贼李尽灭已死,营州饥饿,人不聊生,诸蕃首领百姓等,唯望官军,即拟归顺,前後继至,非止一人。”

但是,契丹军在孙万荣的率领下反而重整旗鼓,对武周的侵扰进一步加剧。必须承认孙万荣确实很厉害,几场伏击战把武周军队打得找不着北,久经沙场的大将被他擒的擒、杀的杀。但是孙万荣的总体战略却很让人费解。按几本正史的记载,李尽忠死后,孙万荣重振队伍,却是大举南下,派遣部将~何阿小、骆务整~攻陷冀州。他自己则又围攻瀛州。《通鉴》说:“万荣收合馀众,军势复振,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攻陷冀州,杀刺史~陆宝积,屠吏居数千人;又攻瀛州,河北震动。”

冀州在幽州以南,已经是深入河北腹地。

契丹叛军攻占营州,进而攻击幽州、蓟州,这都好理解。营州本来就在契丹本土的南缘,又是唐朝/武周经营东北的基地,契丹想独立的话当然首先要拿下营州。叛军进而攻击幽州、蓟州也很正确,因为营州苦寒之地,补给缺乏,他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况且幽州当时也居住着很多契丹人。如果孙万荣真能拿下幽、蓟,无疑会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或许真能就此独立--从后晋到北宋,契丹一直占据着包括幽、蓟在内的燕云十六州,这块地区的战略意义不用多说了。

可此时的孙万荣不专心攻占幽州,却拼命南下,甚至分出一股力量去攻打冀州,到底图什么?契丹军虽然善战,可是武攸宜在幽、蓟前线还是抵挡了几个月,直到王孝杰在东硖石谷阵亡之后,契丹军才攻进了幽州。而且孙万荣在幽州似乎并没有长远打算。几本史书上只说孙万荣“屠幽州”,《通鉴》上先说他“攻陷城邑,剽掠吏民”,后来又提到他试图说服突厥与契丹联手攻打幽州,可见东硖石谷之战以后,孙万荣并没有完全拿下幽州。

奇怪的是,契丹军不但在这期间又分兵去打冀州,甚至还有在冀州长期割据的意思。几本正史对此完全没有反映,但张说在战争结束后写的战报总结里面却透露出这种趋势。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2 23:07:1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3

【张说的战报透露出的情况】

大才子张说在平叛战争结束后为武懿宗代笔写了一份总结报告,即《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收录在《全唐文》中。“露布”的原意就是写在旗子上的战报。

张说的这份战报是对正史的一个有益补充。文章对整个平叛过程做了一个小结:一开始官军出师全军尽没,后来又因为轻敌致使主帅身死。叛军气焰嚣张,“结山戎以西寇,连岛夷而东入”。在这种形势下,我军广泛布防,严防死守,互相呼应。建安王武攸宜据守蓟州,“高垒深沟,卧旧营而不动”,又有沙叱忠义、王伯礼、安道买、娄师德、高再牟、薛思行等将,各自领兵,“但合围而持重,未轻挑而即战。”直到藩臣默啜袭击契丹后方,贼兵大乱,建安王这才“乘机电发,援桴作气”,终于斩杀了贼首,大获全胜--这一段记载与正史基本吻合。

张说的战报接着说到了冀州战场,就是正史里面没有的内容了。先看这段:“贼帅何阿小等,顽凶是极,屠侩为资,授其署置,肆行驱掠。幽陵之下,不知首恶之已擒;两河之闲,仍谓游魂之可恃。士女遭其逼胁,军城被其屠陷。以杀戮为事,户积虔刘之悲;以劫夺为心,家盈剥割之痛。鹿城县令李怀璧,衣冠贵胄,令长崇班,背我朝恩,归城敌寇。潜修甲杖,输以利器之资;见委兵权,当其上将之任。蠢兹狂乱,暂同燎火,言事翦除,方申沃雪。臣(武懿宗等)盛兵邢赵,塞井陉之隘,命虎贲之将,遏其冲突之锋;长史唐奉一,驰使洛魏,据阿曹之津,纵羽林之雄,挫其侵轶之势。”

这一段文字信息量很大。首先,何阿小与孙万荣似乎断了联系,连孙万荣已经被杀都不知道,“幽陵之下,不知首恶之已擒”;其次,何阿小在冀州看来倒有长期打算,开始授人官职,“屠侩为资,授其署置”。第三,一位武周官员--鹿城县令李怀璧,转而投靠契丹,还为叛军提供军械。不但如此,李怀璧还接受了契丹的委任,从武周县令摇身一变成了契丹上将,“见委兵权,当其上将之任。”

几本正史对冀州战场的叙述非常简单,只说神兵道总管杨玄基与奚族兵马合力围剿叛军,然后大获全胜,抓住了何阿小。但是从张说的战报来看,武周军队在冀州战场投入的力量极多。战报中有两大段文字没有其它内容,就是罗列了一长串当时参战的各级将领名单,共有几十位之多。这些将领“或折冲其前,或乘蹑其后,整貔貅之佐,奋猛毅之伦,长戟林回,高旗云桡。”

战报的最后一段说:“贼党晷穷漏急,命窄途殚,执无全之心,投必死之计。以今月一日,何阿小等帅不悛之旅,拥胁从之众,结聚数万抗拒官军。自寅及午前後九阵,玄基等并锋镝争先,戈鋋递跃。抗足而此,鲜卑之血涂地;攘臂而扔,乌丸之首积野。摧同冰陷,裂若山焚,穷其孑遗,无复唯类。斩获逆贼冀州三品大总管何阿小、逆贼河北道招慰大使冀州刺史马行慰、逆贼冀州道副大总管杨奉节、逆贼冀州长史王宏允、逆贼总管刘伏念、逆贼十二卫大将军见任鹿城县令李怀璧、逆贼信都县令杨志寂、总管胡六郎、逆贼总管王知先、逆贼帅马明誓、逆贼三品总管姬目等魁首巨蠹三百馀人。”

这一段信息量同样很大。首先说何阿小负隅顽抗,纠结了数万人抗拒官军,其中有不少是“胁从之众”,看来是就地抓夫,冀州一带有不少百姓(被迫)参加了叛军。杨玄基率领官军连胜九阵,大败敌军。值得注意的是,被抓获的叛军头目不但有何阿小,还有另外三百多人,包括马行慰、杨奉节、王宏允、刘伏念、李怀璧(前面提到的那位县令)等等等等。

稀奇的是,这些叛军头目都有很正规的中原王朝的官衔,比如马行慰是河北道招慰大使、冀州刺史,杨奉节是冀州道副大总管,而那位县令李怀璧居然是“十二卫大将军”。根据正史,本来的冀州刺史陆宝积已被何阿小杀害,同时被杀的还有“吏居数千人”,看来空出来的这些官职就落到了马行慰、杨奉节这些人头上。

这三百多人当中不知多少是契丹人,但我推测大部分都是汉人。已经确切知道李怀璧本是武周的县令,而且“衣冠贵胄,令长崇班”,看来家世还很好。马行慰、杨奉节、王宏允等“高官”也像汉人。遗憾的是,由于正史对马行慰等人的存在一字不提,所以无从知道他们的底细。但正史却提到了武懿宗事后残酷地对待投降过契丹的河北之民,这倒反过来可以佐证当时确有一批汉人与契丹叛军勾结,是叛军的内应。

从张说的战报可知,何阿小在攻陷冀州之后成立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伪政府,里面有一大批高官,可能多数是汉人。一般来说,北方部族侵扰中原主要是掠夺财物,比如突厥基本上是抢了东西就走。可是契丹这次进犯却很稀奇,不但深入河北腹地,而且明显是想占据城池。可他们在幽州尚未完全攻占的情况下却孤军深入占据了一个冀州,这种策略非常奇怪。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真正想占据冀州的并非契丹叛军,而是马行慰这样的汉人。只是这些人手上无兵,所以利用了契丹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初李尽忠已死,契丹的老巢都被突厥袭击了,营州饥饿难支,但孙万荣却能重振队伍,仿佛打了一剂强心针似的,迅速地攻占了冀州--以孙万荣之能,连幽州都一直没有完全拿下,何阿小又怎么能如此顺利南下,并且攻克冀州?但如果是早有内应,这倒很好解释了。我认为南下冀州的契丹军队人数并不多。他们在冀州本地的叛乱者协助下杀了刺史陆宝积和一批官员,并就地抓夫组建起了一支叛军队伍。

说穿了这是一支“伪军”。冀州这些早就心怀异图的伪军头目也不可能真心为契丹的利益考虑,不过是想利用契丹叛乱的机会自己割据罢了。

又根据《新唐书》上的记载,王孝杰阵亡后,武则天派娄师德等将率领大将增援。娄师德是“清边道行军”的总管,看来是去幽州战场,而孙万荣这时却立刻南下瀛州,“万荣锐甚,鼓而南,残瀛州属县,恣肆无所惮。”--瀛州在幽州之南,冀州之北。孙万荣南下,可能就是与何阿小汇合,也与“伪军”汇合。所以后来孙万荣是被冀州方面军(神兵道)的大将杨玄基与奚兵合围后败走的。他向北逃跑,再被幽州方面军(清边道)的将领张九节伏击。孙万荣被杀的那个树林在“潞水东”,而潞水在幽州地界。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3 21:43:24 +0800 CST  

◇◆◇◆◇◆◇◆
把张说这份战报的全文贴出来


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

作者:张说 唐
本作品收录于:《全唐文/卷0225》

大总管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检校洛州长史河内郡王臣某、前军总管行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定阳郡开国公臣杨元基、行军长史朝奉大夫守给事中护军臣唐奉一、行军司马通议大夫行天官郎中臣郑果等言:臣闻氛祲薄霄,戎狄谋夏,则武库兵动,中国有弧矢之威;文昌将飞,边城用金革之事:盖以式遏奸暴,大庇黎人,震蛮荡夷,明罚耀武者也。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仁覆有截,化被无外,皇图未臣之党,帝载不庭之俗,罔不衣被声教,浸润邕熙,望云向风,密迩遐裔。而契丹凶丑,奴隶馀苗,非冒顿之荣族,异单于之贵种。徒以错居远郡,渐化平时,田牧混乎四,贸迁通于三市,戍人解甲,边马垂辔,禽兽饱而忘恩,蜂虿养而恣毒,敢孤亭育,自绝生成。迺狼心干纪,鸱张窃发,虐我边吏,覆我镇军,大棘残于夷落,孤竹沦于荒虚。陛下震赫斯之怒,授决胜之符,天地合谋,鬼神助顺,六狄举国,百蛮整众,运欃枪而埽除,从列缺而焚荡。臣饮冰受斧,指日扬麾,虽谢河闲之学,窃慕任城之勇,誓将首冒锋刃,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凶丑狂悖,素无在志,因乘便利,扇动奸回。去岁尝师,疑一军之尽化;今春轻敌,见三帅之不归。蚁聚实繁,豺牙益厉,结山戎以西寇,连岛夷而东入。臣迺广开形势,大振声威,移告郡邑,金汤固守,传檄诸军,掎角相应。

清边道大总管建安郡王攸宜,仗钺蓟门,作镇燕国,当要害之地,挫虎狼之群。高垒深沟,卧旧营而不动;山蛇云鸟,阵死地而无疑。总管沙叱、忠义王伯礼、安道买等,兵临易水,使接桑河,犀渠冲将士之冠,雕骑落将军之箭,四面当敌,九拒乘城。御史大夫娄师德、总管高再牟、薛思行等,捍敌中山,折冲外侮,训厉鹰扬之士,辑睦震惊之师。其馀部散校分,离纲别绪,兵车星布,巡太行而缀碣石;介马云罗,挟衡漳而连海浦。山川积雨,尽消边骑之尘;草木长风,咸有王师之气。清边士马,稍南驱而拥蹙;神兵甲卒,渐北逐以肆临。但合围而持重,未轻挑而即战。重以藩臣默啜,统率毡裘,倥弦逾于万骑,带甲弥于千里。长驱松漠,掩集柳城,巢穴是空,胎卵皆覆。于时贼众兵马,屯逼幽州,闻其塞外之败,惧有舟中之敌,势力外窘,心腹内乖。建安郡王攸宜,蓄锐泉停,乘机电发,援桴作气,则山岳动摇;书箭一飞,则酋渠相灭。兵才接刃,元凶授首,春喉蔽野,京观起于中州;积甲成山,组练收于外府。虽本根斯拔,已荡涤于一隅;而馀蔓所滋,尚联延于数郡。

贼帅何阿小等,顽凶是极,屠侩为资,授其署置,肆行驱掠。幽陵之下,不知首恶之已擒;两河之闲,仍谓游魂之可恃。士女遭其逼胁,军城被其屠陷。以杀戮为事,户积虔刘之悲;以劫夺为心,家盈剥割之痛。鹿城县令李怀璧,衣冠贵胄,令长崇班,背我朝恩,归城敌寇。潜修甲杖,输以利器之资;见委兵权,当其上将之任。蠢兹狂乱,暂同燎火,言事翦除,方申沃雪。臣迺盛兵邢赵,塞井陉之隘,命虎贲之将,遏其冲突之锋;长史唐奉一,驰使洛魏,据阿曹之津,纵羽林之雄,挫其侵轶之势。

臣又遣前军总管忠武将军行左卫翊府中郎将上柱国定阳郡开国公杨元基、押飞骑营中郎将李铎、子总管云麾将军行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康国公阿史那毗伽、子总管冠毂大将军行左玉钤卫翊府中郎将宋拨延、子总管冠军大将军行左金吾卫翊府郎将回鹘果别敕行人云麾将军康戡诞、子总管定远将军左威卫长李当义、壮武将军何义本、子总管忠武将军何利深、子总管壮武将军俱罗罹淮、宣威将军行左玉钤卫翊府郎将苏达俟斤度施、子总管定王府典军成善威、子总管押飞骑定远将军平原府左果毅长上穆仙童、子总管刘尚圭、子总管渭州府左果毅鹿思让、押飞骑左玉钤卫队正长上贾楚圭、左鹰扬卫长上花匡鼎、押飞骑李言忠、押飞骑沮忠、扬镇副张元孜、押飞骑康景休、押飞骑左监门卫司戈窦九皋、别奏右武威卫长上杨仁爽、左武威卫长上杨裔、原州崇冈镇副康戌子、右监门卫长上传阿毛、左监门卫长史殷承范、右卫长上王仁奖、右卫执戟严宏炎、右金吾卫罗元让、潭州花石戍主苏元晖、前右武威卫长郑嘉祥、左卫司戈郑彦凑、妫州威宁戍主崔思柬、押步兵子总管左玉钤卫长上张中俨、别奏首领苏农婆罗、三品子首领宋义本、别奏游击将军左玉钤卫宿卫歌咄施注比、别奏郑思疾、左卫潞州府果毅员交战置同正阿史皎、子总管王城府检校果毅任宏誓、别奏检校虞侯任处寂、别奏裴光嗣等徇其东北。

又遣子总管游击将军玉钤左司阶伏羌县开国男李宏颜、子总管邢州司户参军飞乌县开国男常元楷、子总客原州广牧领将军元寂、子总管右武卫员外置同正武元礼、子总管前潞州参军武其、别敕行人张景、扶州刺史旧镇副崔敬一、右武卫中郎将阿史德、奉职右鹰威卫将军业温啜刺俟斤、右豹韬卫柔远府长史上果毅吐火罗决斯、右金吾卫果毅执失守直、右鹰扬郎将员外置同正阿所那、左玉钤卫长上借绯金元济、东听琶国王子僧伽杖摩、右鹰扬卫郎将仆固郡骨支、左金吾卫郎将阿康地具、右武威卫郎将东河察使左豹韬卫高城府长上果毅阿史德、伏麾支右玉钤卫郎将路驴驹、左金吾卫长上阿史德伏麾支、右玉钤卫郎将路欲谷、游击将军葛罗枝延、游击将军契木昆、折冲都尉车鼻施俟斤、虔州犹口镇副白善德、晋州仁寿府果毅侯义威、子总管左武威卫侯神城府果毅杜元隐、押后队长上李德峻、天官常选王皓常彦纬、押千骑三交戍董元景、河州安乔戍主王才龛、别奏康元寂、押千骑队杨待封、前冀州堂阳县丞温待礼、别敕行人白君等略其西南。或折冲其前,或乘蹑其后,整貔貅之佐,奋猛毅之伦,长戟林回,高旗云桡。

贼党晷穷漏急,命窄途殚,执无全之心,投必死之计。以今月一日,何阿小等帅不悛之旅,拥胁从之众,结聚数万抗拒官军。自寅及午前后九阵,元基等并锋镝争先,戈鋋递跃。抗足而跐,鲜卑之血涂地;攘臂而扔,乌丸之首积野。摧同冰陷,裂若山焚,穷其孑遗,无复唯类。斩获逆贼冀州三品大总管何阿小、逆贼河北道招慰大使冀州刺史马行慰、逆贼冀州道副大总管杨奉节、逆贼冀州长史王宏允、逆贼总管刘伏念、逆贼十二卫大将军见任鹿城县令李怀璧、逆贼信都县令杨志寂、总管胡六郎、逆贼总管王知先、逆贼帅马明誓、逆贼三品总管姬目等魁首巨蠹三百馀人。所有戎马凭陵残毁之地,臣皆宣布制旨,抚集其人,咸怀圣恩,俱得复业。群凶既定,冀方砥平,二载逋诛,一朝泯灭,数州愁毒,俄然清弭。舞溢河冀,歌达塞垣,截风浪以息沧溟,廓氛埃而清白日。却谷何力?敢推群帅之劳;叔向有言,实在明君之德。臣凭借睿略,忝当戎政,神机密运,不待横草之功;天赞冥符,恭承破竹之势。伏惟庙胜,速奉朝欢,抃舞之情,倍万恒品。不胜庆快之至。谨遣傔人天官常选李佑、别奏左卫长上校尉张德俊奉露布以闻。其军资器械,别簿条上。谨言。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3 21:47:24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4

【孙万荣的叛乱对契丹部落并无好处】

孙万荣拼死拼活地忙活了一年多,最大的成就就是把武周搞得很难看,特别是让带兵的武家王爷丢尽脸面。契丹自己究竟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了呢?其实什么好处也没有。

如果说一开始攻克营州还体现了契丹的独立诉求,那么李尽忠死后,孙万荣率军攻击幽州、冀州,非但没捞到多少便宜,反而让自己后方空虚,被突厥两度侵袭。孙万荣大举侵扰武周,却对一旁虎视眈眈的突厥全无防备。契丹军把辛辛苦苦抢来的战利品存放到比营州柳城更北的新城,可又无人看家,主力都跑到幽、冀,以至于新城被突厥轻松扫荡。当新城被袭的消息一传到战场,孙万荣兵败如山倒,很可能是因为他的部下其实早就不想打了。

契丹人的生活习俗与突厥并不相同,虽也居无定所,但略可经营农业、牧业,并从事贸易,特别是那些已经内附唐朝/武周的契丹部落,生活本来比较安定。现在他们跟着孙万荣起兵反叛,原先的和平生活必然遭到破坏。正如张说的战报中所言:“(契丹)徒以错居远郡,渐化平时,田牧混乎四剩,贸迁通於三市,戍人解甲,边马垂辔。禽兽饱而忘恩,蜂虿养而恣毒,敢孤亭育,自绝生成。”--契丹叛军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往里跳,“自绝生成。”

孙万荣领着契丹军打了多次胜仗,让武周头疼不已,可是他并未因此受到契丹部族的拥戴。《资治通鉴》说,孙万荣兵败后逃到潞水以东,在一片树林里休息,感叹自己的穷途末路,说:“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而他的奴隶对他毫不同情,反而一举斩下他的首级,转身向武周投降邀功去了。

而契丹也未能就此独立,叛前是武周统治下的自治区,叛后变成了后突厥的小弟。跟着突厥混,可没有跟着唐朝/武周混那么舒服了。后来到唐玄宗时,契丹首领又再次叛离突厥,转而回归唐朝。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6 11:55:3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5

【武家子弟表现差劲】

契丹之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武家子弟接二连三担任要职,这在以前从未有过。我认为武则天本来是想把这场战争做为一个平台,让武家诸侄趁机立下军功,从而为传位武家铺路,但她的愿望显然落空了。相反,武、李矛盾因她此举而进一步激化,最终结果反而是迫使武则天迅速向李姓的儿子一方倾斜。

孙万荣在进攻幽州时曾发檄文,公然打出这样旗号:“何不归我庐陵王?”由此可见当时武周的内政已经渗透到了契丹战场。在武则天独立执政的这二十二年中,虽不穷兵黩武,却也战事不断,可是,武周与李唐的权力斗争如此明显地体现到战场上的,就只有这场契丹之战和紧随随后的突厥侵扰河北之战。恰恰这两场战争也是武周打得最难看的。

武家王爷中第一个上战场的是武三思。最初是二十八将领军去打契丹,而武三思做为榆关道安抚大使随后出发。结果这次官军全军覆没。武三思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但也没看出他对扭转战局做过任何有益贡献。

随后是武攸宜,一下子做了十几万大军的统帅。比起武三思,武攸宜起码能够带兵,但他作风十分保守。从陈子昂为武攸宜代笔写的各种文书来看,他身为郡王和主帅,丝毫没在将士面前逞过威风,相反一直在扮老好人,对部下总是夸赞、表彰、安抚。他似乎没有动用过什么严厉军法。就连王孝杰的后军总管苏宏晖,按军法本是死罪,居然也能让他“戴罪立功”。武则天后来之所以不杀苏宏晖,必定是武攸宜保护的结果。对于战场上的失利,武攸宜是完全引咎自责,积极进行自我批评,请求皇帝给予严厉处分--武则天当然是不会怪罪他。

当时武周官军中有不少军官就是在混事,根本不想好好打仗。两唐书的《薛季昶传》透露了一个细节。薛季昶在《旧唐书》中名列“良吏传”,其事迹之一就是在契丹叛乱期间严厉惩处了一位混事的军官~侯味虚~。这位侯味虚担任夏官(兵部)郎中,在战场上消极怠战,还上奏说:“契丹军太厉害了,经常有毒蛇老虎助阵。(贼徒炽盛, 常有蛇虎导其军)。”武则天根本不信这种鬼话,就派薛季昶下去调查。我们别忘了薛季昶其实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司法干部(其实与酷吏无异)。他到了河北,首先就去军队,非常利索地把侯味虚杀了。此举在战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当时的武周军队里面向侯味虚这样消极作战的军官到底有多少?我估计有很多人,否则仗不会打得那么窝囊。可是身为主帅的武攸宜却不愿拉下脸来处理,还得靠武则天直接派御史到前线去严肃军纪。而且侯味虚这还只是个前奏,到后来的圣历元年突厥进犯河北时,武周那些高级将领仿佛一夜之间集体变成了侯味虚--这是后话。

说回武攸宜。后来就连一介书生陈子昂都受不了他的磨唧了。卢藏用的《陈子昂传》里提到当年河北战场上的事迹,说大军驻扎渔阳时,前方传来王孝杰阵亡的噩耗,“三军震慑”。陈子昂就向武攸宜进言说:契丹小丑并不足虑,这是天意要将东北之地送给中国啊,大王正应该趁此机会建功立业,可大王你此刻是不是太谦虚了些?“今大王冲谦退让,法度不申,每事同前,何以统众?前如儿戏,後如儿戏,岂徒为贼所轻?”--这几句话再次说明当时军纪涣散,类似侯味虚这样的军官人数不少。

陈子昂又指出武攸宜责任重大,说:“今发半天下之兵以属王,安危成败,在百日之内,何可轻以为寻常?……人有负琬玉之宝行於途,必被劫贼,何者?为宝重人爱之。今大王位重,又总半天下兵,岂直琬玉而已!天下利器,不可一失,一失即後有圣智之力,难为功也。”陈子昂甚至自己都跃跃欲试,向武攸宜请命说:“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则王之功可立也。”

可是武攸宜对陈子昂的肺腑之言都当耳旁风,“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此后对类似的建议也一概不听,还让他坐冷板凳。子昂大感失意,便在这窝窝囊囊的幽州战场上写下了他的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想说,陈子昂这时已经看到了武氏江山的尽头,并且正是为此而发出深沉的感叹。子昂对武周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从《陈子昂传》中的这段记载来看,武攸宜王爷非但没有任何建功立业的愿望,还很怕得罪手下那些武周将军。一般论者提起武攸宜总说他懦弱无能,我倒认为他颇有城府。他身为主帅,可心里盘算的未必全是打仗,而是在权衡各种政治后果。如果武周军队中有人对武家王爷担任主帅抱有敌意,那武攸宜的对策显然是安抚拉拢,而非激化矛盾,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在这点上是成功的,当然代价就是与契丹叛军的仗打得温吞水一般。

武则天又派另一堂侄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让他去了冀州。武懿宗绝非将才,而且很有酷吏之风,几个月前刚主持审理了箕州刺史刘思礼的谋反大案,造成三十六家、千余人连坐。武则天为何要派他去?前已分析过,冀州战场上有大量“内鬼”,里应外合荼毒州县。武则天能把武懿宗派去,大概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与其说是让武懿宗去打仗,不如说是派他去清查内奸。至于打仗,自有杨玄基这样的将军去应付。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6 11:59:2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6

【正史上几乎不讲冀州战场】

平定契丹的战争中有两个战场,一在幽州,一在冀州。相应地,去幽州的军队叫“清边道行军”,去冀州的叫“神兵道行军。”从张说的战报上看,两个战场很容易区分,而且官军在冀州投入了大量兵力,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到最后的反攻阶段,孙万荣应该是在冀州战场先受到了杨玄基与奚族兵的围攻,然后北逃,在幽州战场被杀。在冀州,官军还抓获的叛军头目多达三百多人,其中有大量内鬼,这是在幽州战场上没有的事。奇怪的是,这些战况在几本正史中全无反映。

《资治通鉴》写到冀州战场,一字不提马行慰、李怀璧等“伪军头目”,但是花了很多笔墨大肆渲染武懿宗在战场上如何胆怯,战后又是如何残忍,说武懿宗在赵州时听说契丹军要打过来了,就吓得一直逃到相州,连辎重都不要了。结果契丹军得到武懿宗丢下来的大批物资,并且“屠赵州”。《通鉴》又指武懿宗在战后残酷对待曾经当过“伪军”的河北百姓,“懿宗所至残酷,民有为契丹所胁从复来归者,懿宗皆以为反,生刳取其胆。先是,何阿小嗜杀人,河北人为之语曰:‘唯此两何,杀人最多。’”

武懿宗在冀州战场上先是没出息地弃械逃跑,战后又残酷对待“伪军”,这些事情有别的史料佐证,当是实情。但他这样做也是事出有因。《通鉴》只罗列出武懿宗最糟糕的一面,丝毫不交待前因后果,再次显示这本“正史”的主要兴趣在于褒贬人物,而不是记录事件。

当然,即使武懿宗有自己不得以的苦衷,但身为主帅,在战场上闻风而逃也实在是不称职。所以满朝文武都瞧不起他,王求礼、吉顼等大臣甚至当着武则天的面都毫不遮掩对武懿宗的蔑视。武则天却十分护短,对武懿宗不但没有任何惩罚,反而打算论功行赏,搞得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陈子昂代武懿宗、武攸宜写的《为河内王等论军功表》说:“今大功未酬,众议犹在,而臣等驽怯,猥加先封。臣等不能折冲虏廷,还师衽席,今坐加茅土之赐,以先将士之勤,使鹖冠虎臣,将何以劝?……伏愿天光俯回,昭发军礼,请以臣等前件勋封,回受战亡人及立功将士等,上以明国之大赏,下以雪臣等谬功,数纤悦忘劳,士感知死,然後兵可训励,贼可诛屠。”--两位武家王爷表示自己实在没什么功劳,仗都是人家打的,请把这些功勋赏赐给阵亡的和真正有功的将士。两位武家王爷在这点上表现还是不错滴。

武懿宗身为主帅临阵逃跑,战后诛杀“伪军”又过于残忍。武则天虽然不追究他的过失,但也不打算在冀州大搞清算。武懿宗曾经提出把那些“伪军”全部灭族,结果遭到左拾遗王求礼的当庭呵斥。王求礼说,那些百姓是不得以而投降,并非真有叛国之心,倒是武懿宗,领着几十万大军却不敢交战,望风而走,该杀,“请先斩懿宗以谢河北!”武懿宗被王求礼当着皇帝的面一顿臭骂,竟然无言以对。不知武则天当时心里会是个什么滋味,反正她最后赦免了河北降众。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7 12:00: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7

【契丹之战能衡量武周朝的军事实力吗?】

现在有些颇为流行的论调,拿这场契丹之战为靶子攻击武周朝的军事实力。很多人说,武周朝连一个还没开化的契丹都打不过,可见武则天时军事衰落云云。

其实,所谓“未开化”的部落战斗能力本来就不见得差,况且叛军主帅孙万荣绝不是一个“未开化”的人。他在唐朝/武周的朝廷当过多年人质,对武周军队的内情非常熟悉。能够准确抓住武周当时的软肋--储位之争,打出“何不归我庐陵王”的政治口号,这样的敌手难道是未开化?更何况这场战争中还有内鬼与契丹里应外合,更增加了战争的复杂性,而这一点被正史遮遮掩掩。

正史上不但对武周境内存在叛军的情况完全不提,而且极力夸大契丹方面的胜仗,如黄獐谷之战、王孝杰阵亡等。但在一年多的平叛战争中,武周军队并不是正史强烈暗示的那样只败不胜。元朝人脱脱主编的《辽史·世表》对这场契丹之战的叙述看上去更像一场比较“正常”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并没有对武周的几场败仗大肆渲染。在战争开始阶段,李尽忠、孙万荣起兵攻下营州,然后迅速聚集数万人又攻克崇州,生擒了击讨副使许钦寂。然后武则天派曹仁师等二十八将平叛,在黄獐谷大败。不过《辽史》却提到一点:契丹随后又进攻了平州,但没能攻下--说明武周将领守住了平州,这点在两唐书和《通鉴》都不见记载。

随后孙万荣又夜袭檀州,却被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挡了回去。张九节守檀州这一仗,《旧唐书》不提,《通鉴》虽然提了一句,但接下来就是大段篇幅描写“黄獐谷之战”的细节。反而《新唐书》不但提到此战,而且又多了一点细节:“(孙)万荣衔枚夜袭檀州,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募死士数百薄战, 万荣败而走山。”--如果说孙万荣的黄獐谷伏击战是一次杰作,张九节凭着征募来的几百死士坚守檀州又何尝不是传奇?或者说,张九节的“檀州守卫战”又何尝不能渲染成一个传奇呢?怪只怪他此战是替一个后来政治上失势的政权效力,所以这场奇功只能淡化处理了。

王孝杰阵亡,武周官军遭受了一次沉重打击。武则天立刻又增兵二十万,派娄师德、沙吒忠义领一部分人去幽州战场(清边道行军),派武懿宗去冀州战场(神兵道行军)。这一增兵其实立刻见效。孙万荣本来在幽州到处屠杀,娄师德出征后他便南下去攻瀛州。尽管他在瀛州也杀人作乱(“残瀛州属县”),但从战略上说,他进一步远离了契丹老巢,深入武周腹地。我认为他是想与冀州何阿小汇合,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现在又有一种盛行的论调,说武周能够平定契丹全是靠突厥出兵袭击了契丹的老巢。但仔细分析史料,可知娄师德一出兵后就取得了战果,孙万荣进犯瀛州其实是被逼南下。契丹军越往南,就越被孤立,越远离自己熟悉的地理环境,被剿灭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突厥并非武周的盟友,谁也说不清突厥到底会帮谁。武周的大军恐怕随时都在准备应付突厥与契丹的联手进攻。武周平定契丹并不想依赖突厥,相反,突厥的“热心”让武周十分头疼,大臣们为此争论得十分激烈。

当然,突厥最终选择袭击契丹,在客观上大大加速了武周的平叛过程。张说的战报中有几句说到默啜的出兵:“……(建安王武攸宜)但合围而持重,未轻挑而即战。重以藩臣默啜,统率毡裘,倥弦逾於万骑,带甲弥於千里……”从这几句话推测,当时武攸宜应该是与孙万荣一样,都在积极拉拢默啜。最终默啜选择了与武周结盟,而幽州战场上的武周军队与抄袭契丹老巢的突厥军队配合相当默契。所以这里应该为武攸宜记上一功,因为他取得了一次外交胜利。

另有一点需要指出,几本正史(包括《辽史》)都说何阿小被擒在先,孙万荣逃跑在后。可是张说的战报却反过来,说冀州的何阿小根本不知道孙万荣已死,还在负隅顽抗(“幽陵之下,不知首恶之已擒;两河之闲,仍谓游魂之可恃”)。这个矛盾之处不知该如何解释。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8 00:01:22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0)猫腻重重的契丹之战--07

【契丹之战期间的其它大事】

在平定契丹的这一年里,神都洛阳的政局也是格外地热闹。武则天重新启用了狄仁杰。按《资治通鉴》,万岁通天元年十月,也就是营州之乱后五个月,何阿小攻陷冀州、瀛洲,“河北震动”,这时武则天想起了狄仁杰。当初狄仁杰、魏元忠等人受来俊臣诬告下狱,后来狄仁杰被贬为彭泽县令。此时河北战事不利,武则天便把狄仁杰提拔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到任后就给当地农户吃定心丸,让他们放心出城种庄稼去,不必担心契丹的骚扰--我认为当时这些大臣都明白怎么回事,魏州比冀州更往南,契丹军如果没有内应是不容易打进来的,所以狄仁杰会那么笃定地让百姓去忙农活。

武则天在这期间又发现了另一颗政治新星--姚元崇。这便是以后玄宗朝的名相姚崇。当时他担任夏官(兵部)郎中,在填写军书时对当前形势“剖析如流,皆有条理”,被武则天看中,提拔为夏官侍郎。

战事期间还发生了箕州刺史刘思礼谋反的大案。按《资治通鉴》,这位刘思礼跟着一位术士张憬藏学习相人之术,结果张憬藏预言说,刘思礼将来要做到太师。刘思礼一听,寻思着太师这个位置这么高,如果按部就班地升官那是不可能的,肯定得改朝换代才行啊。他就这样起了造反之心,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一起谋反,并且“阴结朝士”。由此可见,当时那种野心勃勃、动不动就想自己当老大的人实在不少,从以前的陈硕贞、白铁余,到后来的徐敬业、李贞父子,再到此时的什么李尽忠、马行蔚、刘思礼,乃至以后的来俊臣、阎知微,野心家多的一脚就能踹出仨。多么热闹的时代啊!

说回刘思礼的案子。后来此事被来俊臣辗转得知,成了大案。不过这次具体办案的是武懿宗。武懿宗也拿出酷吏手段,诱使刘思礼乱咬了一批官员,结果导致三十六家受到牵连,“皆海内名士”,包括李元素(李敬玄之弟)、孙元亨、石抱忠、刘奇、周譒,以及大才子王勃的哥哥王勔、弟弟王助等人。这些官员被族诛,千余人遭到流放。最后刘思礼也没有逃脱被杀的下场。

也是契丹战事期间,武则天又开始宠幸二张。最初是太平公主向母亲推荐了美少年张昌宗,而张昌宗又拉来了他哥哥尚乘奉御张易之,两人一起哄老太太开心。张易之、张昌宗都是张行成的族孙,张行成是唐高宗在继位之初十分倚重的大臣,如果他知道家族了出了这么两个宝贝,不知会作何感想。

契丹之乱爆发将近一年时,武周面子工程之一的九州鼎铸造完毕,《资治通鉴》上说朝廷动用了十余万卫兵,加上大牛、白象,费了很大力气才把九只大鼎安放到位。

武则天在此期间又重新启用了老臣王及善。王及善本来已经退休,因为契丹作乱引起北方地区不安,武则天就打算让他出任滑州刺史。可是在接见他时,问起朝廷得失,王及善陈述了一番政治见解,让武则天十分器重,对他说:“外州那些事情都枝节,卿还是留在朝廷里吧。”于是将他提拔为内史(中书令),一下子做了宰相。

从这些事情也可以看出,契丹之乱虽然让朝廷头疼,但始终都不是什么心腹大患,所以武则天不但为九鼎的铸成而得意,还有心思养男宠。

契丹战事期间,武则天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当数诛杀来俊臣。


参考文章:
《契丹帝国》(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年出版),作者:任爱君(赤峰学院教授,辽史专家)。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8 23:22:56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1)来俊臣的覆灭--01


武则天称帝之后,对酷吏左手打压,右手提拔,但总的来说是在逐步放松刑狱。契丹叛乱发生之前,两个有名的酷吏侯思止与王弘义就都被杀了,来俊臣也遭贬官。

长寿元年,狄仁杰、魏元忠等七人被诬谋反,案子虽然落到来俊臣手上,但武则天并没有杀掉这批官员,只贬官、流放。狄仁杰案之后,武则天开始有意识地遏制酷吏。不过到了第二年(长寿二年),这年正月的明堂祭祀上,武承嗣是亚献,武三思是终献,那之后风声便又开始吃紧。武则天软禁了皇嗣李旦,并对私自与李旦谋面的裴匪躬、范云仙用上了腰斩的酷刑。

但也是在长寿二年,四月,酷吏之一侯思止就被杀了。侯思止之死其实并没有遵循正规程序。按《资治通鉴》,侯思止是被武则天的宠臣、凤阁侍郎李昭德在朝堂之上杖杀的。李昭德杀他的理由也很牵强,说是当时朝廷禁止民间私藏锦缎,而侯思止违反了这项规定,“私蓄锦”,李昭德就把他打死了。当时侯思止的官职为“侍御史”,从六品下,好歹也算个中级干部,又是属于一向让官员们紧张的肃政台(御史台),因而李昭德这一举动也算是十分嚣张,想必是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

其实,李昭德杖杀侯思止这件事也可以视为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一个缩影。虽然武则天大力提拔寒门子弟做官,但那时的贫寒子弟与士族门阀依然是泾渭分明。侯思止出身实在太低,本是别人的家奴,以告密晋身。他做为酷吏肯定是遭人恨的,但真正触怒李昭德的恐怕并非是审案时的苛酷手段,而是他痴心妄想,居然想效法来俊臣,也娶一位名门大姓之女为妻。《旧唐书·酷吏传》在讲到侯思止时,没有提到他私蓄锦缎的事情,却说他看中了一位“赵郡李氏”,结果惹恼了出身陇西李氏的李昭德。李昭德说:“往年来俊臣贼劫王庆诜女,已大辱国。今日此奴又请索李自挹女,无乃复辱国乎!”,然后侯思止“竟为李昭德搒杀之。”

至于武则天,当她需要这样的人来做鹰犬时就提拔他,当她需要拿这一条命来安抚朝堂时,就毫不犹豫地把他抛了出去,任由李昭德蛮干。

长寿二年,有人告发说流放到岭南的犯人(流人)密谋造反,武则天派了司刑评事万国俊去查探详情。这位万国俊也是个酷吏,到了广州之后,把那些流人召集到一起,不由分说,假传圣旨让他们自尽。流人们不肯,万国俊就把他们驱赶到河边全部斩杀,一次杀了三百多人。然后万国俊回去复命,说这些流人谋反属实,已经杀了,还说流放到其它地方的那些犯人也靠不住,不如尽早处理。武则天一开始信以为真,还给万国俊升了官,又派出几人去别的地方查看,包括刘光业、王德寿、鲍思恭、王大贞、屈贞筠等。这些人被称为“六道使”。他们眼看万国俊靠杀人居然能够升官,于是也大开杀戒,有的杀了五百人,有的杀了七百人,最少也杀了一百人。武则天这下知道事情不对了,赶紧下旨:“六道流人未死者并家属皆听还乡里。”而万国俊等人也没有好下场,后来都被杀或被流放。

延载元年(明堂大火的前一年),来俊臣和王弘义两个酷吏都受到了处分。来俊臣被贬为同州参军,而王弘义被流放到琼州(今海南)。王弘义不甘心被流放,就谎称有圣旨让他回去,跑回了内地。按《旧唐书·酷吏传》,当时一位侍御史胡元礼正在地方上巡查,到了襄州、邓州一带(今湖北、河南),在那里接待了王弘义,结果发现了他的猫腻。王弘义理屈词穷,就跟胡元礼套近乎说:“咱们两个都是一路人啊(与公气类)。”胡元礼训斥说:“谁和你一路啊?你当御史的时候,我是洛阳尉,现在我做御史,而你是流犯,类什么类?”于是把王弘义杖杀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19 21:53:17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1)来俊臣的覆灭--02

【来俊臣之死】

与其他酷吏相比,来俊臣有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就是气焰极其嚣张。不过,可能这恰恰是让武则天欣赏的一点。另外,据说来俊臣这个人长得很漂亮,有一副好皮囊。八卦集锦《朝野佥载》里面提到来俊臣,竟用“雍容美貌”来形容。如果武则天真的是因为外貌欣赏来俊臣,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唐朝本来就是个注重外表的时代,连吏部选拔官员都公然要求候选人必需长得帅(唐朝选官四大标准--书、言、身、判,其中的“身”就是指对外貌的要求),遑论女皇帝。

说回来俊臣。大约在长寿二年,他因贪赃被人告发。但武则天只是把他贬了官,做同州参军。同州在长安附近,是个好地方,可见武则天对他的袒护。来俊臣在同州没有机会审案,便把一股戾气发泄到同僚身上,夺同僚之妻,又侮辱其母,闹得乌烟瘴气。(旧唐书·酷吏传)

到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又把来俊臣调到洛州合宫县担任县尉。刘思礼、綦连耀的谋反案发作后,武则天又给来俊臣升了官,当了洛阳令、司农少卿,还赐给他奴婢十人。来俊臣就愈发不可一世,到处搜罗美女。当时,由武周册封的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罗正客居洛阳,家有一位擅长歌舞的婢女,被来俊臣看中。结果这位西突厥贵族就倒了霉,被诬告谋反,被捕下狱。同在洛阳的外蕃酋长几十人替他喊冤,“割耳剺(li2)面",自残身体,这才让他逃过被族诛的厄运。幸好不久之后来俊臣就被杀了,阿史那·斛瑟罗因而免罪。

来俊臣与同僚的关系非常恶劣--或许这能让武则天对他放心。刘思礼、綦连耀的大案是明堂尉吉顼首先告发,但来俊臣居然跟他抢这件“功劳”,还把吉顼也诬告了。吉顼自己跑去向皇帝陈情,总算获得召见,免罪而已。

来俊臣霸占了一位“太原王氏”王庆诜的女儿,娶为妻。他的同事卫遂忠带了酒去他家拜访,来俊臣当时正与妻子王氏的家人一起吃宴席,就不肯见卫遂忠,大概是觉得这个同僚给他丢人。卫遂忠气愤之下冲进去大骂,来俊臣命人把卫遂忠揍了一顿。两人因此结下梁子。

李昭德素来厌恶来俊臣,但始终没能扳倒他。李昭德本人也是因为脾气太大、恃宠而骄,惹起同僚的弹劾,被武则天罢官流放。不过后来武则天又重新启用他,让他从监察御史做起。可是李昭德还是难逃厄运,被重新启用后,又遭来俊臣与另一位酷吏皇甫文备联手诬告谋反,进了监狱。

《资治通鉴》又说,来俊臣不但给多位大臣罗织罪名,后来还想诬告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李显、李旦,看来是武家李家一起整。来俊臣曾经以石勒自比。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国的创建者,好歹算个皇帝,来俊臣自比石勒,由此可见他的疯狂。史书上说来俊臣最终是想篡位夺权,这也不是不可能。纵观唐朝三百年,想过把皇帝瘾的人啥时候都不缺。

最后是卫遂忠和吉顼这两个小人物促成了来俊臣最终的覆灭。卫遂忠把来俊臣的阴谋透露给了武家诸王和太平公主。皇亲国戚们也害怕遭到来俊臣的毒手,于是联手告状。武则天这次总算有所触动,把来俊臣下狱。有关部门对他依法审理,认为当处以极刑。可是武则天依然不肯就此杀了来俊臣,甚至打算赦免。请求杀了来俊臣的奏表递上去三天了,皇帝就是不批。老臣王及善说:“俊臣凶狡贪暴,国之元恶,不去之,必动摇朝廷。”武则天不为所动。

然后武则天在御花园里骑马散心。先前那个被来俊臣整了一把的明堂尉吉顼,此时大概很得皇帝欢心,给她牵着马,陪她散步。武则天问起外面的事情,吉顼说:“外面人现在都奇怪为什么陛下还不下旨杀了来俊臣。”武则天说:“俊臣有功于国,朕方思之。”吉顼赶紧煽风点火,说:“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武则天于是终于下令诛杀。

当时契丹之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场边境战争搞出了一大堆内贼。武则天可能是觉得仍有必要继续保留一二能干的酷吏,所以她在诛杀来俊臣时才会那么犹豫。但从花园里这场君臣对话来看,双方都没有提到契丹战场,显然战场局势已经朝有利的方向转变,契丹败局已定,眼前的危机已经过去,所以武则天终于决定放弃来俊臣。

来俊臣和李昭德居然是一同押赴刑场受戮。李昭德虽然有些坏脾气,但毕竟是一位有做为的大臣,其死让人痛惜。来俊臣就不同了,死后立刻被仇家分了尸,“仇家争啖俊臣之肉,斯须而尽,抉眼剥面,披腹出心,腾蹋成泥。”武则天看见来俊臣的民愤如此之大,赶紧下诏历数他的罪恶,又命将其“族诛”。

这道诏书说:“来俊臣闾巷小人,奸险有素,以其颇申纠摘,将谓微效款诚,遂拔自泥涂,齿於簪绂。岁月滋久,涓埃莫施,专构凶邪,每相朋扇。隐逆贼之妹,尤深嬖宠;逼良家之女,以为妾媵。作威作福,无礼无义。剥夺甚萑蒲之盗,赃贿逾邱山之积。诸王等盘石宗枝,必期毁败;南北衙文武将相,咸将倾危。冀得窃弄机权,方拟潜为悖逆,无君之心已著,不臣之迹显然。天下侧目,含灵切齿,擢其发不足以数罪,粉其骨不足以塞愆。弃市之刑,严酷未极;污宫之辟,舆议所归。宜加赤族之诛,以雪苍生之愤。”

诛杀来俊臣,一般被视为酷吏时代的终结。武则天之所以在来俊臣被杀后不再提拔新的酷吏,主要原因是她终于决定放弃传位于武家,把庐陵王李显从房州接了回来。江山还是李家的江山,她接下来要做的是与李唐和解,那酷吏自然是不能再要了。

力劝皇帝杀掉来俊臣的吉顼,被提拔为右肃政中丞(御史中丞)。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21 11:19:42 +0800 CST  



给自己这楼宣传一下。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22 10:20:57 +0800 CST  
~~接着贴下一章,突厥犯河北~~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2)突厥的趁火打劫--01


契丹叛乱期间武家子弟的表现让人失望,这成为李唐复辟的一个重要契机。不过在客观上推动此事的除了契丹,还有突厥。正是突厥接二连三的骚扰迫使武则天最终确立了李显的太子之位。

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一支,突厥崛起于南北朝时期,曾经组建过极为强盛的草原帝国,虽然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也仍然强大。东突厥与隋唐政治的关系一向密切。隋朝末年中原天下大乱之际,各路军阀竞相拉拢东突厥,包括李渊也是如此。据分析李渊曾向突厥可汗称臣纳贡。

唐朝立国之后,东突厥是北方的边境大患,时常骚扰。唐高祖因为当时天下未定,对突厥“每优容之。”突厥人了解中原政治,很会抓战机。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事变上台,刚登基时政局还不稳定,突厥的颉利可汗就带领大军南下,一直打到了长安城边上。太宗没有与突厥硬拼,而是到渭水边上与颉利讲和,订下“渭水之盟”,使突厥主动退兵。史书上说唐太宗一番言语吓退了突厥,但也有人分析唐太宗其实是开出了优厚条件,竭尽府库满足突厥,花钱买来暂时的和平,所以太宗本人对这个“渭水之盟”深以为耻。

东突厥虽然强大,但并不稳定,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又遭遇了天灾,人畜损耗十分严重。太宗便在此时果断决定出兵讨伐。贞观三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期间,唐朝出动六路大军一举灭掉东突厥,解决了北方心腹大患。战争结束后,唐朝对大批东突厥降户采取了优待政策,将其安置在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设置羁縻州府进行统治。在唐朝统治下,突厥部族的居住地虽然有所变动,但大体上是在漠南与河套地区。这一带实际上是突厥自治区。

到了高宗朝后期,归降的突厥人开始谋求复国,以至于北方边境战火不断。调露元年,两个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德·奉职起兵叛乱,唐军第一次过去平叛还遭到了失败,后来是裴行俭挂帅,率领几十万大军前去征讨,平定了叛乱。但没过一年,另一突厥首领阿史那·伏念又叛,裴行俭再度领兵平叛,利用反间计让两个突厥首领伏念与温傅相互猜忌。后来伏念把温傅抓了起来,向唐朝投降。朝廷后来把这二人都杀了。

没过多久,到永淳元年,西域的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车簿又反。这时裴行俭去世了,由其部将王方翼到西域平定了叛乱。然后紧接着到了永淳二年,也就是高宗去世的那年,突厥首领阿史那·骨笃禄又起兵了。这位骨笃禄是个能人,纠集突厥各部重回突厥故地,仅以七百人起家,却迅速壮大起来,建立了后突厥汗国。此时,后突厥独立便成为事实,唐朝的北方边境不断遭受侵扰。

需要强调的是,突厥的这些骚扰虽然令唐朝头疼,但也算不上什么重大威胁。这种小打小闹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武则天独立执政以后,始终不成气候。甚至在她称帝这样的敏感时期,突厥也没有趁机搞什么大动作。武则天对于后突厥的态度是防御为主,没有组织过军队深入大漠进行征讨。

天授年间,即武则天称帝后不久,骨笃禄病死,其子尚幼,他弟弟默啜自立为可汗。与其兄相比,默啜是个很难缠的对头,与武周打交道时是军事骚扰与和平谈判双管齐下,但他既不讲信誉也不顾颜面,该低头时就低头,该耍赖时就耍赖,今天才议和,明天就出兵。

武则天嵩山封禅前夕,默啜忽然遣使来降。武则天一高兴,册授默啜为左卫大将军,封爵“归国公”--所以这是欢迎突厥兄弟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意思?不管啥意思,反正默啜这次的低姿态不光给自己换来了大周朝的官爵,更换来些实惠。武则天对他“赐物五千段。”(旧唐书,资治通鉴)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22 10:32:11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2)突厥的趁火打劫--02

【契丹叛乱期间的突厥】

万岁通天元年五月,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起兵叛乱,一时声势浩大。武则天最初派出二十八将前往征讨,结果全军覆没。契丹叛乱之后,后突厥也忽然变得凌厉起来。默啜首先就趁火打劫,出动数万人袭击了凉州(今甘肃省部分地区),还生擒了都督许钦明。

许钦明的哥哥许钦寂当时与契丹叛军战于崇州(今河北境内),兵败被擒,因不肯投降而被敌军杀害。后来许钦明也被突厥人杀害。这兄弟俩都是大唐开国将领许绍的曾孙。

说回突厥。按《资治通鉴》,他们袭击凉州得手之后,反而趁机向武周示好。默啜还说要给武则天当儿子,又为自己的女儿请婚。不过默啜向武周索要人口,提出把那些河西降户归还突厥。武则天暂时没有答应归还降户,但派了两个使者前去给默啜册封,册立他为“迁善可汗。”

不久,契丹首领之一李尽忠死了。这时默啜趁机袭击了松漠--契丹的大后方,把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妻儿都掳走了。其实默啜这次袭击契丹与先前袭击武周一样,都是趁火打劫,掠夺些财物、人口。这似乎是默啜可汗的一贯作风,哪里能占到眼前的便宜就打哪里。但不管怎样,默啜此举在客观上帮了武周的忙,于是武则天封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又封了他一个“立功报国可汗。”

当然了,人家默啜从来也没打算为武周“立功报国”。他前脚掠了契丹的老巢,后脚就跑到灵州(今宁夏灵武一带)去骚扰了一把。然后他又去打胜州(今内蒙境内),但是被武周~平狄军副使 安道买~狠揍了一顿。

王孝杰出乎意料地阵亡,武周实际上是在战场形势已经变得有利的情况下再度受挫。这时默啜又开始与武周谈判,说可以帮助进攻契丹。

前已分析过,武周在评定契丹叛乱期间受到了内贼的干扰。其实不止是打契丹,在与后突厥打交道时也出现了种种匪夷所思之事。武则天曾派两个使者前去黑沙城册封默啜,黑沙城(今呼和浩特市西北)是突厥的南廷所在。这两个使者,一个叫~阎知微,是初唐大臣阎立德的孙子、大画家阎立本的侄孙;另一个叫田归道,其父田仁会在高宗朝曾担任过太常卿、右卫将军。

这个阎知微的表现非常奇怪,不但从一开始就倒向突厥,而且表现出十足的奴颜媚骨。按《资治通鉴》,他们在半路上遇到了突厥的使者,阎知微就赠给他绯袍、银带,大大提高了突厥使者的身份,还给皇帝上言说:“应该高规格接待突厥使者。”田归道对阎知微的表现很是气愤,进言说:“突厥悖逆多年,如今才悔过,乞求圣恩宽恕还差不多。现在阎知微擅自赠送袍带,让朝廷很难办,应予没收。而且这种小虏使臣,招待他不用高规格。”武则天自然是站在田归道这边。

二使者见到默啜,阎知微立刻卑躬屈膝,跪倒在地亲吻他的靴子,而田归道见了默啜是“长揖不拜”。默啜把田归道抓起来打算杀掉,被田归道大义凛然地骂了一通。有突厥大臣说“大国使者,不可杀也。”默啜便把田归道囚禁了起来。

再说突厥出使武周的使者,在契丹叛军咄咄逼人的形势下就趁机狮子大开口,不但要求武周归还六州降户,还要谷种、缯帛、农器、铁,还索要单于都护府之地--当然,那里原本是突厥故地。

武则天一开始不想给,结果默啜很生气。于是武周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姚璹和杨再思认为契丹未平,不如答应突厥的要求;李峤认为突厥贪而无信,给他们这些物资反而增强了敌方的实力,倒不如准备跟他们打仗。姚璹和杨再思两人再三恳请,终于让武则天听从了他们的意见,把六州几千帐降户驱逐,赶到突厥那里。这些降户是高宗咸亨年间突厥各部来归附者,当时被安置到丰、胜、灵、夏、朔、代等六州,在今天的甘肃、内蒙、山西一带。武周又给了突厥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 农器三千件,铁数万斤,并答应婚约(答应武周的王爷娶默啜之女)。《资治通鉴》评论说:“默啜由是益强。”

后来田归道想办法回来了,在皇帝面前与阎知微争论起来。田归道认为默啜肯定会负约,根本就不该答应他,更不要和亲。阎知微却说和亲一定能换来和平。

阎知微的话似乎也不能说不对,因为默啜后来确实出兵袭击了契丹老巢,帮助武周平定了契丹叛乱。但是,默啜前脚与武周联手扫荡了契丹,后脚就与武周翻脸了。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23 21:32:50 +0800 CST  
●◎◇◆◇◆◇◆◇◆◎●
《华夏之凰--深度解读武则天》

(72)突厥的趁火打劫--03

【突厥忽然翻脸,怪事持续发生】

契丹叛乱平定后,改元“神功”,赦天下。不过神功这个年号只用了四个月,到第二年正月就又改元“圣历”,再次赦天下。这年三月,武则天在朝臣们的劝说之下,终于把庐陵王李显从房州接回了洛阳。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显示江山即将重回李唐手中。不过大方向虽然已经明确,具体事情仍未落到实处。哪怕是到了这年八月,武承嗣已经病逝,武则天仍然没有确立太子人选。或许武则天是在李显、李旦两个儿子中进行抉择。

契丹叛乱期间,突厥积极谋取渔翁之利,虽说最终是帮了武周的忙,但并不说明突厥就是武周的盟友。实际上默啜在一年后就反目成仇,大举进犯,致使河北数州遭受了一番荼毒。这一阶段的战事与立储问题的关系愈发密切。

根据《资治通鉴》,契丹之乱平定后,武周的边境上平静了一年。这期间武则天接回了李显,然后就……一直没有然后。如此到了圣历元年的六月,武则天下旨,让淮阳王武延秀与突厥和亲,纳默啜之女为妃。这也是以前约好的,武周在履行协议。武延秀是武承嗣的次子,按正史记载是个美男子。当时已官至凤阁舍人的张柬之反对这门亲事,说:“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者。”武则天肯定是不爱听这话,把张柬之贬出中央,当了合州刺史。合州在今重庆市境内,当时属于剑南道。八月份,武延秀携带大批礼物前去突厥的黑沙南庭,《通鉴》上说是“金帛巨亿”,显然武则天这时是真心打算与突厥和平共处。

一批大臣护送武延秀前去迎亲,迎亲队伍由阎知微负责。我们现在知道阎知微背叛武周、投降突厥,但在当时,阎知微看来是很得武则天信任。他的一个儿子~阎则先~是武三思的女婿,可见他与武家还是姻亲关系。

迎亲队伍一抵达突厥,怪事就发生了。默啜马上变脸,说了一句很厉害的话:“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其实武周也好,李唐也罢,与突厥并没有什么相干,但默啜此时准确地抓住了武周内政中最薄弱的一环。他干脆宣布自己将再造李唐、扶持李显、李旦:“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

顺便说句,虽然默啜在客观上为李唐复辟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后来的李唐皇帝可没人愿领这个请。唐玄宗就指责默啜一贯出尔反尔:“默啜无信,口和心叛,数出盗兵……”(资治通鉴)


楼主 枫昀  发布于 2016-08-24 22:37:20 +0800 CST  

楼主:枫昀

字数:588296

发表时间:2015-07-11 13:1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8 17:03:13 +0800 CST

评论数:49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