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三)

王恢看了看态度坚决的周玘,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周玘的安排。于是,王恢与周玘,戴渊等人密谋起兵推翻北来侨民(以琅琊王家为主导)的统治,重新确立“南人治南”的政治模式。

当时在江淮一带正好有一支流民部队归夏铁领导,于是王恢便派人联络夏铁一同起兵,只可惜走漏了消息,夏铁被杀,而王恢得知这一消息后则是第一时间去通报周玘。知道事情泄露后,周玘只能杀掉王恢弃车保帅。

同时,司马睿王导这边也收到了周玘密谋叛乱的消息,司马睿愤愤地说:“周玘这次可是自己找死啊,谋逆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别的都能忍,这个可不能忍了啊。我决定直接派王敦去捉拿他,如果他拒捕就直接武力镇压,反正这也是夷三族的大罪。”

狡黠的王导说道:“周老虎在江南可是很得民心啊,决策的制定要因时而变,如果陛下将他夷三族,我只怕整个江南都要反了啊。”

司马睿不信,说道:“顾陆朱张都承认了我的地位,料他一个义兴周家掀不起什么大浪的啊。”

王导摆了摆手,说道:“哎,可不能这么说,顾陆朱张虽然名望高,可是手里没枪啊,义兴周家可不同。况且,顾荣虽然服从您的统治,可是一旦把事情做绝了,只怕到时候他也会站在您的对立面啊。王爷,您要知道,我们毕竟是寄人国土啊,凡是点到为止就行了。”

司马睿不满道:“难不成我一个朝廷宗室还有畏惧他一个地头蛇,就治不了他的罪了?”

王导一脸奸笑说道:“王爷,您那招‘杀鸡取卵’不行,但我可以给你出一招‘杀人诛心’。”

“杀人诛心?”司马睿困惑地问道。

王导说:“这样,我们可以征诏他做您的司马,趁机将他调来建邺。周玘他知道自己事情泄露,定然不敢奉召,那我们讨伐他就名正言顺了。如果他敢奉召,那我还有后手,将他改封南郡太守,如不奉召,则同样出兵征讨,如果他奉召我们再改封他别的嘛。咱们就这样像遛狗一样遛死他,嘿嘿。”

司马睿对着王导翘起了大拇指:“到底是相国啊,高,实在是高,而且够狠!”

就这样,周玘在司马睿和王导的设计下开始了江浙沪来回跑,跑了好几趟后,周玘知道司马睿已经获悉自己的计划了,就是想遛死自己。愤懑之下的周玘病倒了,并很快含恨离世,时年五十六岁,死后被追谥为辅国将军。

一代名将,为东晋开国奠定了军事基础的周玘就死得如此悄无声息,而在他死后,东晋王朝也刻意地淡化着他的功绩,直到今天,已经不会再有多少人知道这位曾经挽救汉文明的英雄了。周玘死前曾经对儿子周勰咬牙切齿地说道:“杀害我的是那群刚波佬(江北佬),你他日若能报了父仇,便是周家的好儿子!(杀我者诸伧子,能复之,乃吾子也。)

周玘死后,周勰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曾经利用江东士族对北来侨民的不满再次打出“诛杀王导,刁协,清君侧”的口号。只不过那时东晋已经建国,在江东的统治也是日益稳固,而周勰也没有其父的威信,复仇计划无果而终。

司马睿考虑到吴人对于周家的崇敬和同情,对于周勰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是将其免职处理。当然,琅琊王家对于义兴周家的迫害却并没有停止,以后我们还会说到。

周玘被解决之后,江东豪强总算无奈地接受了北来侨民的统治,承认了琅琊王家以及司马睿对于江东地区的绝对领导。而他们不会想到,这样的政治模式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直到东晋灭亡之后依然如此。送走了东晋,迎来了宋齐梁,可是北来侨民却一直是江东的主人,直到后来陈朝的建立,江南人才彻底地翻身做主。不过,在这期间,江南本土人士和北来侨民的争斗却没有一刻停息,孙恩之乱,唐寓之之乱,侯景之乱中都会掺杂进这两股势力。而司马睿也不会想到,当周玘被消灭后,再也没人可以阻挡琅琊王家对皇权的威慑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6 12:30:07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06 14:22:57
想起你说的京口瘪三有些想笑,刘裕早期那个混混儿形象,不是正好应一句京口瘪三。
-----------------------------
瘪三和混子还是有差别的,刘裕怎么说也应该算扛把子的级别吧,从后来京口建义来看,刘裕在京口中下层当中还算有些名头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6 15:54:13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06 16:01:38
瘪三和混子还是有差别的,刘裕怎么说也应该算扛把子的级别吧,从后来京口建义来看,刘裕在京口中下层当中还算有些名头的。
—————————————————
哦,瘪三是这个意思啊!
伧子听不懂貉子语,嘻嘻。
别恼啊,我说着玩的,连自己也骂了。
-----------------------------
嘎嘎,其实陶侃也被温峤骂过蹊狗的。瘪三的话一般级别较低,小弟那类,就像流氓和痞子还是有差别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6 16:48:00 +0800 CST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四)

而就在江东士族和北来侨民斗争白热化的阶段,石勒的大军也已经逼近长江了,江东政权第一次受到北方胡族的威胁。

公元311年底,石勒驻军葛坡(今河南新蔡),而司马睿政府方面也迅速作出回应,派纪瞻带重兵驻守距石勒100多公里的寿春(今安徽寿县)。滑稽的是,石勒在准备与司马睿开战前夕才发现自己没有船,没船怎么打?单纯的石勒竟然准备等冬天长江结冰再打过去,只不过地理没学好的石勒不知道黄河会结冰,可长江是压根不会结冰的,除非穿越回冰河时期。

就这样石勒等了整整一个冬天,结果第二年春天来了,那一年江淮流域还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石勒的军营整个被淹。粮食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已经发霉腐烂了,而后方的补给又由于战线拖得太长导致跟不上,石勒军队面临断粮的危机。更可怕的是,石勒的士兵由于水土不服,爆发了瘟疫,不少都染病死去,面对晋军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石勒右长史刁膺劝石勒向晋朝请降。

结果老刁的馊主意一下子引发了石勒部下的集体围攻,就连平时一向温和张宾也公开对石勒说道:“将军您攻破洛阳,俘获天子(基本扯淡,那是王弥和刘曜干的),杀死王公,掠走宫妃(这倒是真没说错),做了这么一系列勾当,您对于晋朝犯下的错误可谓是罄竹难书啊。您现在要是投降,准会被斩首示众,所以您不该这么做。相反,您应该火速赶回北方,利用你在北方之前打下的基础,以邺城为中心,吞河北进而统一北方,到时候江东还不是你的囊中之物?”

石勒赞许着点了点头,但同时又说道:“说真的我也想撤兵啊,可是万一我这边一撤,晋军趁势掩杀怎么办,岂不要全军覆没了?”张宾又出主意道:“将军你大可以每天派将军去江边挑衅,然后将主力和辎重慢慢北撤,等到撤的差不多的时候,您再让在前方挑衅的将军撤回。我们是骑兵,到时候司马睿手下那帮步兵还追得上?”

石勒一听哈哈大笑,大大地夸奖了张宾一番,并痛斥了老刁的“投降主义”,废去了他的右长史一职,册封张宾为“右侯”。随后,石勒依计而行,让孔苌领兵去挑衅,大军迅速北撤。结果由于挑衅部队的恋战心态,将挑衅演变成了正式进攻,导致遭到晋军祖逖,桓彝等人的包围,形势一度危急。好在关键时刻石勒又杀了一招回马枪,才救下了大将,随后马不停蹄地北逃,而晋军这边不知虚实,也不敢追击,只得草草收兵。

虽然晋军没能趁胜追击大败石勒,但是石勒北上的路途也是相当坎坷,其艰辛程度胜似红军过草地啊。由于主力北撤的时候将粮草辎重全部带走了,石勒这边的部队无粮可吃,只能就地取粮,奈何石勒的民心工程搞得太糟糕,老百姓割了粮食全部跑到坞堡里去了。无奈之下的石勒只得下令杀马而食,马不够吃就开始吃人,先吃没能跑进坞堡的老百姓,吃光了就吃自己军队中的羸弱伤兵,如此泯灭人性的吃人行动后,石勒部队终于挨到了河北。

可是非常不赶巧,此时的邺城已经竖起了“刘”字大旗,石勒大为诧异,难道刘聪翻脸来打自己了,一番打听之下,才知道,干这事的不是刘聪,而是刘琨。之前我们说过,刘琨在山西一直像根钉子一样钉在晋阳,导致晋阳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作为西晋政府在山西的飞地。刘渊,刘聪父子两代几番征讨都无果而终,而刘琨甚至还与鲜卑人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并借助拓跋鲜卑的力量一直骚扰汉国后方,让刘聪大为头疼。

不过,刘琨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又被汉国围着,防御有余进攻不足,倒也折腾不起什么大浪。但是石勒的南下让他看到了机会,河北之地出现了权力真空,于是刘琨让侄子刘演趁机带兵打下了邺城。随后刘琨势力范围一度渗透到山东边境一带,跻身一流军阀行列。

面对邺城的丢失,石勒心急如焚,便决定立刻派兵攻打邺城。可是张宾阻止了他,张宾分析道如今石勒兵老师疲,邺城又是坚城,一时之间肯定难以攻下,倒不如先找个地方休整下,再图邺城。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7 11:24:55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07 13:49:10
张宾对石勒说的原话更好玩,“拔光将军你的头发都数不清你的罪孽。”
因为知道你对石勒的看法,所以忍不住想问你如何看待张宾。 因为网上对张宾的议论比较多,想问下你的看法,如果是涉及到剧透 不说也行哈。
-----------------------------
有人把张宾和王猛,崔浩相提并论,认为他也是在暗地里维护汉人利益的。这种说法是非常扯淡的,王猛在前秦国内积极推进汉化,并帮助苻坚把汉化的成果推向了整个北方,甚至临死前都在说着东晋才是正统。而崔浩则是努力用门阀制度将汉人逐步拉近统治阶层,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而张宾做了什么?他除了教会石勒不择手段的称王称霸,从来就没有教会石勒如何去进行汉化。甚至说苦县之难的时候他就在石勒军中,他都没有为那些无辜百姓说过一句话,坐视羯胡屠杀自己的同胞,游子远一个大荔的奴仆都不顾危险劝谏刘曜宽仁远怀。

所以张宾其实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文人汉奸,走狗败类罢了,和汉初的中行说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有人把他比作石勒的郭嘉到真是侮辱了郭嘉了,至少郭嘉得知袁绍目无君上还能做到“去殷归汉”。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7 14:11:05 +0800 CST  


插一张石勒北返图,石勒北返标志着“南进运动”的彻底失败,在此之后石勒开始与北方刘琨,王浚争雄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7 20:04:58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08 00:41:21
有人把张宾和王猛,崔浩相提并论,认为他也是在暗地里维护汉人利益的。这
—————————————————
看来我们的看法很相似啊。 张宾就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施展自身才华而去选择主人的,去晋按他出身肯定没戏。干脆在北方择木了,择了石勒这么一支毒藤。
我们中国人善于歧视搞内耗也够讨厌,东晋南人讨厌北人,北人看不上南人,吴郡的看不起晋陵,出身不好的受歧视,连过江过得晚的都受歧视。这么着王......
-----------------------------
事实上这与东晋的门阀政治有相当大的关联,在刘宋你只要有本事,肯定能被重用,鲁爽,薛安都等不都是寇仇么?过了江依旧一度混的风生水起。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8 08:09:22 +0800 CST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五)

在张宾的建议下,石勒佯攻邺城,实则派兵直取襄国(今河北邢台),然后再以襄国为基地,开始反攻河北,陆续收复了不少地方。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石勒在河北死扛,刘琨这时送来了一个女人,准备与石勒缓和关系。

这个女人是石勒的生母,早年因为人口贩卖事件和石勒分散,后来刘琨寻到了她,并趁着这次机会送还石勒示好,并希望石勒能像拓跋鲜卑一样与自己一道匡扶晋室。对于有人送妈,石勒自然是感激不尽,不过作为一个野心家,老妈可以收,主子不能认,刘聪如今都未必能驾驭得了石勒,更别说那个连领导人都很虚渺的晋廷了。

石勒只是送了些珠宝聊表谢意,至于投降事宜则是一概不提,刘琨知道石勒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了,也只能一声叹息。而在南北朝末期,也上演过送老妈的一幕大戏,只不过主角换成了高湛和宇文护。但结果倒也是一般光景,只不过宇文护更不会做人,非但没表示点什么,还立马翻脸不认人了。

与刘琨达成了短暂和平之后,石勒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王浚,这厮曾经给石勒留下极为惨痛的经历,可是要想称雄河北,石勒又不得不费力拔出这枚钉子。以前石勒贸然行动招致大败,不过如今经历了诸多历练的石勒,已经觉得自己是时候收拾王浚了。

而这时候的王浚已经变得日益骄纵起来,他假称自己有晋怀帝的密诏,让他号令天下,俨然一副武林盟主的气派。而他自己本人也是不满足只待在小小的一个幽州,准备南下席卷河北大地,这一次南征他启用了青壮派,段务勿尘的四个子侄段疾陆眷、段匹、段文鸯及段末柸奉命出征。

王浚时机掐得很准,他南下的时候正是石勒和刘琨械斗的关键期,原本打算坐收渔利的王浚却没想到刘琨和石勒竟然会戏剧化地达成短暂停火期。不过来都来了,王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而石勒这边初战失利,连石勒本人也差点被活捉,好在他侄子石虎及时杀出,救下石勒逃回了襄国。

石虎,字季龙,由于为了避讳后世李唐太祖李虎的名,石虎在史书上更多地出场是以石季龙的名字。石虎早年丧父,一直被寄养在石勒的母亲那,这次刘琨送老妈给石勒,顺带便将这个石虎也一并送来了。这一年的石虎刚刚十七出头,史书记载他“性残忍、好驰猎,游荡无度”,属于不良少年,年纪轻轻就喜欢滥杀无辜了。为此石勒还有意要杀了这个忤逆子,只是石勒母亲连连劝阻,说孩子长大了就能学好的,石勒方才罢休。只不过,后期的发展并未能如石勒所愿,小魔王成长为大魔王,甚至有朝一日成了君临天下的魔帝,而魔帝挥舞的屠刀最终落向了石勒几个亲生儿子。

只不过这一次石虎确实救了石勒一命,逃回城中的石勒坚守不出,任凭鲜卑人怎么攻打就是死守襄国城。同时,张宾又建议石勒开展地道战,从城里挖地道到城外,然后将部队置于地道中,等到鲜卑人进攻的时候,伏兵再从地下杀出。结果,此计果然成功,孔苌领导的伏兵不仅大败鲜卑部队,还擒获了他们军中最能打的段末柸。

捉住了小段,石勒手下一致提议将他斩首示众,不过石勒却从刘琨送还自己老母那招中悟出了“以柔克刚”的真谛,决心也打一张亲情牌。正巧段家兄弟那边也在谋划着如何赎出小段,于是石勒借坡下驴,将段末柸安全送还给了鲜卑人,鲜卑人倒也痛快,表示愿意立即退兵。石勒还顺带使了个离间计,不仅送了鲜卑人不少珠宝,还收段末柸为义子,故意恶心远在幽州的王浚。

而就在鲜卑段部撤军途中,遇上了王浚派来的增援部队,王浚要求立刻进军,可段部却以已经达成停战协定拒不从命,也不管王浚有多恼火,撂下了增援部队就回了辽西。这一次,王浚和段部鲜卑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来了,而石勒的反间计也说明用得是相当成功。石勒这边刚刚送走段部鲜卑,那边就立刻安排孔苌去攻打刘演驻守的邺城了,孔苌不解,石勒解释道:“当初与刘琨媾和无非是权宜之计,此时强敌已退,正是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8 08:24:43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08 08:35:40
妈和姑姑都送回去了,鱼都上钩了,当然不给鱼饵,不跟高湛翻脸,突厥就要翻脸了
-----------------------------
连点护送费都没支付啊,钱货两吞的节奏。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8 10:17:40 +0800 CST  


插一张石勒回师之后的时局图,对照之前那张图,与王浚紫色部位南边接壤的绿色部分就是石勒盘踞的襄国。同时注意下这时期东北的情况,高句丽趁机在朝鲜半岛进行大规模扩张,并吞乐浪等郡。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8 16:39:51 +0800 CST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六)

果然不出石勒所料,刘演压根就想不到和石勒军的“蜜月期”结束得会如此之快,都没怎么做好防务工作就遭到了石勒的大军压境,无奈之下刘演只得弃城而逃。

从与刘琨的兵戎相见,到因王浚的加入而达成短暂停火,再等王浚一走,石勒便又撕破和约,夺下了刘琨的邺城。当然,期间还顺带收揽了下段部的人心,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出了石勒在张宾的教导下,已经越来越显得诡变与奸猾,已经越来越发成长为一位拨弄政局的野心家。如今的石勒,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蛮干的山贼土匪了!

这一次的邺城攻夺战最后又是酿成一幕悲剧,因为作为先锋入城的石虎做了一件事——坑杀战俘,事后被石勒知道了,石勒并没有怎么惩处这位侄子,而是象征性地颁布了“以后不得杀降”的法令。只是这个法令如同一纸空文,在未来的日子里并没有起太大作用,只作为一种宣扬石勒“仁慈”的摆设而已。

有人会好奇了,刘演被石勒打出了邺城,刘琨就没有一点行动?事实上,此时的刘琨日子也是相当不好过,因为刘聪趁着刘琨派兵南下的时候,也集结重兵在刘琨后院放火。很快,刘琨就收到雁门关被汉国攻占的消息,雁门关是刘琨军与北边拓跋鲜卑联系的必经之路,绝不容许有失。收到战报的刘琨立刻率主力奔袭雁门,留下部将守晋阳。

刘琨前脚一走,刘聪后脚就发起了对晋阳的攻击。这次依旧是刘曜为先锋,提兵八万直取晋阳,结果城内守将抵挡不住,只得弃城而逃。可惜他们逃的时候忘了带上刘琨家眷一起逃,结果刘琨家眷落入了匈奴人手中,刘聪授意刘曜将刘琨满门斩尽杀绝。

随后刘曜指派刘丰留守晋阳,他则带主力继续北上追击刘琨。而这边刘琨刚刚打通雁门关之路,便传来晋阳失陷,全家老小被杀的消息。听闻噩耗的刘琨怒火中烧,急忙带兵南下复仇,路上就与刘曜大军打了一场遭遇战。

刘琨之前打的基本都是守城战,很少与匈奴人野战,加上如今已是气昏了头,所以交战中指挥不力,导致军队被刘曜包围。一番恶战之下,刘琨只得带着数百亲兵杀出重围投靠到了北边义兄拓跋猗卢那边。

拓跋猗卢得知自己义弟被人夺了地盘还杀了爹妈,二话不说,调集二十余万大军就朝着南边杀来。终于,在追赶到汾河的时候,拓跋鲜卑部队遇上了正在回师的刘曜部队。刘曜部队由于之前一战晋阳,二战刘琨已经消耗很大了,再加上人数又没有拓跋鲜卑部队的一半,很快便在交战中落于下风。

刘曜拼死杀出重围,身边则只剩下大将傅虎还在竭力护卫,可后方的追兵却依然没有放弃追赶。这时刘曜的马已经受伤,傅虎见此情况挺身而出要将自己的马匹送与刘曜,刘曜笑着推辞了,他说:“我已经受了重伤了,即使侥幸逃脱也未必能活下来,你还有机会逃,你可以自己骑马先行撤退。(卿光乘以自免,吾创已重,自分死地。)”

刘曜这个人就是如此,对他好的人他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住他们,对手下如此,对亲人如此,对羊献容则更甚。只是,这样的人注定无法胜任帝王这一高危职业,所以日后一统北方的是石勒而不是他,因为石勒比他更懂得权变和狡诈。

傅虎见刘曜这么说,感动得眼泪哗啦哗啦地落下:“我傅虎承蒙大王提拔才有今天,一直想着要报效大王,今天算是赶上时候了。如今汉国刚刚建立,天下可以没我傅虎,但是不能没有大王您啊!(且汉室初基,天下可无虎,不可无大王也!)”说着也不顾刘曜答不答应,硬生生地将他扶上马,并驱赶着马渡过汾河,随后傅虎步行殿后直至战死。

傅虎的这段话和《三国演义》中曹洪劝说曹操有惊人的相似,不过《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而傅虎这段却被史书记载下来了。单骑逃回晋阳的刘曜也不敢再多耽搁,带着晋阳的留守部队便连夜南逃,好不容易才甩开拓跋鲜卑的追兵到达平阳。

重新打回晋阳的刘琨提议拓跋猗卢趁势南下,一举消灭刘聪政权,但是拓跋猗卢却认为此时消灭汉国时机不到,一旦打成僵持战于己不利,便拒绝了刘琨的建议。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9 08:13:54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09 09:39:42
刚去了一群司马,又来了一干刘。
-----------------------------
以后还有一干姓石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9 11:34:22 +0800 CST  
@vanridin 2015-11-09 12:18:33
网上看到一篇奇文 据说是石勒后代 说他们不是中亚人 而是犹太人一支。百度关键字 石勒 犹太 可以搜索到。说他们有个体格特征 耳朵里生长毛 是用来听天音的
-----------------------------
@云淡心远 2015-11-09 18:42:58
这个基本是无稽之谈
-----------------------------
嗯哈,既然心远叔说了,我就来说几点 1.石勒恶贯满盈,他那一支子嗣全给石虎绝种了,一个断子绝孙的人怎么会有后代? 2.羯胡起源确实众说纷纭,有说犹太的,有说月氏的,也有说高加索的。但犹太一说有一个很大的硬伤,就是从肤色来看,犹太人并不是那种眼眶凹陷,白肤浓须的雅利安式的白人,而羯胡是具有相当明显的白人特征的。 3.犹太人是有虔诚信仰的,他们的犹太教出现的比基督教还早,即使他们颠沛流离之际都没有改变过信仰,怎么可能后人会有人渣石虎去改信佛教呢?这不是不肖子孙了么? 4,耳朵里长毛。。。还什么听天音。。。。这不是犹太人,也不是羯胡人,这特么是六耳猕猴。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09 19:23:42 +0800 CST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七)

不过拓跋猗卢临走前倒是赠送了刘琨不少宝马良驹以及粮草辎重,助他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重新巩固地盘。刘琨遂以阳曲为中心,在拓跋猗卢的帮助下,重新开拓势力。

这边刘聪和刘琨对掐,那边石勒也没有闲着。虽说他已经先败段部鲜卑,再夺邺城重镇,重新恢复了昔日地盘,可是在他的辖区内却一直流窜着一伙无政府部队——乞活军。乞活军是民间汉人百姓自发组成的军队,他们不隶属于任何势力,其目的只是为了能在乱世中自保,能够勉强活下去,所以取名“乞活”。他们就和清末的“捻军”一样,由多支小分队组成,各支小分队之间属于同盟关系,没有协同作战的管理架构,也不存在统一的领袖。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两地,而这两地恰恰是石勒所管辖的地方。

乞活军最初的战斗宗旨是为了生存,可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反胡存汉”成了一些乞活军战斗的大旗,而石勒这个坐拥河南河北的胡人首领则成了乞活军头号要打击的人。这一次石勒集结重兵对辖区内的乞活军进行扫荡,其中一个叫李恽的人坐拥数万乞活军,成了石勒目前的心腹大患。老李这家伙曾经接受西晋政府的编制,被授予青州刺史一职,此人很擅长游击战,让石勒的几番扫荡都无功而返。更让石勒惊讶的是,老李手下有一位十三岁少年,勇猛异常,经常在两军交战时,独自一人杀入石勒军中,无人可挡。

后来几番打听之下,石勒才知道这个人叫冉瞻,家族世代为兵户,因当年王浚伙同鲜卑乌桓洗劫邺城,结果冉瞻的家人都死于战乱之中。孤苦无依的冉瞻自然也投身于行伍,结果这小子可能遗传基因好,特别地能打,很快混到了一个乞活军的小头目。

石勒知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于是用计擒获了冉瞻,失去了冉瞻的老李部队也很快在扫荡中被歼灭,老李本人也死于军中。很快石勒便劝降了冉瞻,并让自己的侄子收他做义子,留他帐下听命。很多人或许会对冉瞻的投敌感到不解,可是细想之下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他只是个十三岁左右的孩子。而孩子在那个时期,成熟的三观没有形成,谁对他好,他就会跟谁干,与民族大义,是非曲直无半点关系,这条定律依旧适用于当下的十几岁少年。

消灭完李恽后,河北河南的乞活军运动一度陷入了低潮,而石勒也可以把目光投向东北的王浚了。消灭王浚,拿下幽州,扫除自己大后方最后的一枚钉子,到时候自己就有本钱可以和匈奴汉国并驾齐驱了。

而就在石勒厉兵秣马,准备北上与王浚决战的时候,汉国国主刘聪居然干了一件缺德事,这件缺德事让原本保持着微妙关系的晋朝势力联盟正式走向分裂。事情起因还要从刘曜大败说起,刘曜的大败让刘聪很不爽,不爽之余他只得拿手里的晋怀帝出气。他故意在酒会上让少帝穿上奴仆的衣服为汉国的君臣倒酒,结果引得汉国大臣哄堂大笑,可是晋朝的旧臣面对昔日的陛下“青衣行酒”这一幕却悲从心来,嚎啕大哭不止。

刘聪一看这架势,心里吃惊不小:怪怪,都做了我汉国的臣子了,居然还不忘旧主,其心当诛啊!于是宴会结束后就将这些晋朝旧臣统统杀光,而靠出卖节操企图苟活的晋怀帝也没能逃脱一死,在刘聪御赐的毒酒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三十岁。

这边晋怀帝刚死,那边长安的司马邺政权得到消息后便立刻称帝,表示承继了司马炽的法统,牛睿由于远在江东,信息传递较慢,晚了一步,也只能自认倒霉啊。新皇帝倒是不忘大封功臣,封琅琊王司马睿为左丞相、大都督,南阳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凉州张轧为太尉、凉州牧;幽州的王浚为大司马;并州刘琨为大将军。

当然,封他们官职也不是白封的,新皇帝还下了一道旨意,要求他们各路大军一同出动,消灭汉国,为先帝报仇。但是这些最后都被证明是司马邺的一厢情愿,首先他这个皇帝就没几个人认,司马炽当初继位的时候虽然局势已经开始失控,但毕竟是由权臣司马越迎立的,具有广泛认可性的皇帝。无论是幽州的王浚,还是并州的刘琨,亦或是江东的司马睿,都是司马越的一党,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司马越的决策是表示认可的,至少表面如此。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0 08:18:25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10 08:57:42
刘聪他爹替他认的祖先刘禅当年在司马父子的酒宴上装蠢卖傻求生,这才50年过去,司马家儿孙就在刘聪的酒宴前青衣事酒了。
-----------------------------
然而,刘禅的几个正儿八经的子孙却是死在永嘉之乱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0 10:03:18 +0800 CST  


插一下另一个版本的石勒占据襄国后形势图,这个版本只标注了汉,成,晋三方势力,相比较之下更能直观显示当时三方版图范围。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0 12:24:51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1-10 12:27:39

这套地图配音乐有视频吧,我经常看。
-----------------------------
是的,全套五千年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0 13:02:15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1-10 17:07:26
石瞻后来打东晋挺卖力的
-----------------------------
他下次出场就是被刘曜击毙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0 19:18:16 +0800 CST  
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八)

可如今司马邺这么个玩意算什么?一个被几个默默无名的太守所扶持的皇帝,谁会去认,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甚至如今连表面文章都不愿意做了,对于这位新皇帝,很多人给出的答复就是:不认识,和我没半点关系,别支配我做事哦。

而刘聪倒是被这个新皇帝的“意淫”计划惹火了:想找各路诸侯打我?我先灭了你再说!于是他又派刘曜领数万大军准备二度入关,但是关中地势实在险要,面对晋军的严密把守,刘曜打了几个胜仗之后便遭到了晋军的围攻,再次败退回平阳。

不过刘曜这边再次吃瘪的同时,石勒又是全面告捷,因为就趁着这段时间,石勒终于打下了幽州,消灭了王浚集团。之前也说到了,石勒在为和王浚的决战做准备,而王浚那边也没闲着,相反他还是提前下手,只不过目标没瞄准石勒,而是之前和石勒单方面媾和的段部鲜卑。

王浚对于段部鲜卑单方面媾和的不道义行为强烈不满,而他的反制措施不仅仅是谴责,还有武力威慑,这一次他拉拢了另一部鲜卑——辽北慕容鲜卑,准备好好教训下不听话的段部鲜卑。

慕容鲜卑可以说是鲜卑族里面汉化较早的一支,当拓跋鲜卑以及其他鲜卑还在鲜卑山过着“山顶洞人”的生活时,慕容鲜卑就已经下山,到了如今铁岭一带过起游牧民的生活了。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慕容鲜卑的一位首领与“帽子”结缘,从来让慕容鲜卑有了“慕容”这一姓氏。因为当时该首领喜欢戴汉人戴的“步摇”(一种类似于帽子,带在头上的装饰品),而鲜卑语中的“步摇”和“慕容”谐音,久而久之,大家都称呼这位首领为慕容,慕容由此成了这支鲜卑人的姓氏。

此时慕容部的首领叫慕容廆,早在此人年轻时便已游历中原,还获得过晋朝丞相张华的褒奖,也正是这趟中原之行,让慕容廆得以很好地接受汉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让为了躲避中原混战而“闯关东”的汉人们更愿意投入慕容鲜卑的怀抱,这为慕容鲜卑带去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让慕容鲜卑日后入关逐鹿中原有了丰厚的资本。

正是基于慕容鲜卑汉化较高的原因,所以这次王浚决心拉他入伙,一起消灭段部鲜卑,断石勒一条臂膀。结果双方接洽地非常顺利,原来慕容廆也早有消灭段部鲜卑的想法,毕竟在东北的地面上,鲜卑人一直是以宇文部,段部,慕容部三分天下的,如今少个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如今有人愿意帮忙,还是晋朝政府在东北的最高长官王浚,于情于理都该参战。

于是慕容廆指派他的儿子慕容翰领军前去配合王浚作战,可没想到的是,在那还遇上了拓跋鲜卑的人马。原来王浚怕慕容鲜卑不肯答应,就做了两手准备,哪知道这两头都答应了出兵,不过多一份力量也不是什么坏事,最多到时候利益分配可能会有些口角。而拓跋鲜卑之前还跟王浚有过领土纠纷,不过眼下消灭段部鲜卑才是当务之急,旧日恩怨也就先放一边了。

从昔日的盟友到如今兵戎相见的仇敌,王浚和段部鲜卑之间关系的迅速变化更佐证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一千古真理。战争初期,王浚同盟军这边形势一片大好,段部鲜卑多所城池被攻破。可是随着战场的纵深,王浚同盟军这边由于缺乏配合,导致了部队无法协调作战,处处陷入被动局面。而段部鲜卑却抓准时机,给予了军力最弱的王浚部凌厉一击,重创了幽州军。眼看牵头人被打爆了,拓跋鲜卑和慕容鲜卑这两位合伙人自然遵循“见好就收”的原则,各自撤出了战场。

王浚这次的军事行动只能用“彻底失败”这四个字形容,非但没能消灭段部鲜卑,自己还反被揍了个半死,甚至还把段部鲜卑狠狠地推入到了石勒怀抱。这下子,原本想在与石勒决战前减轻下压力的王浚,非但未能如愿,还等于是间接帮着石勒又壮大了一把。可是,军事上大败的王浚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竟然开始谋划起了登基称帝之事。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1 10:52:18 +0800 CST  

@tongyi007 2015-11-11 11:35:48
心远那边冉闵都快出场了,楼主要加油写了
-----------------------------
没那么快吧,心远叔那边还没打辽东呢,昌黎之战才算是冉闵正式登场,我这要岔开讲东晋,冉闵出场要等下部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1-11 11:51:21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