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tongyi007 2015-10-21 20:48:40
追上进度了,掉头看心远贴
-----------------------------
然而并没有,心远叔已经写到汉国分裂了,而我这时候才刚刚写到司马越死亡前夕。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1 21:45:57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六)

拓跋力微活了很长时间,光在位就有58年,大家别以为他和康熙一样是少年登基的那种天子,相反,他的天下是他亲手打下来的。而拓跋鲜卑在拓跋力微的时代曾经昌盛一时,但后来由于拓跋力微晚年国内矛盾激化,在不断的内耗中一度消沉下去了。

到了拓跋力微孙子也就是现在拓跋猗卢执政时期,拓跋鲜卑又走上了复兴之路,对于刘琨抛过来的橄榄枝,拓跋猗卢当然是欢喜无限。看着匈奴和羯胡都入中原了,他这个鲜卑人也想去看看中原到底是啥样子,是不是富得流油啊,于是拓跋猗卢当下与刘琨结为异姓兄弟,还承诺日后匈奴人要再打晋阳,自己一定出兵解围。

很快,拓跋猗卢的机会就来了,刘渊命令右贤王刘宣集结重兵,要将晋阳城这根钉子彻底拔除。而刘琨则通过飞鸽传书将这一消息火速告知了拓跋猗卢,拓跋猗卢随即召集了鲜卑骑兵,浩浩荡荡地往晋阳城杀来。匈奴这边压根就没料到刘琨喊来了鲜卑兵助阵,被鲜卑骑兵的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刘琨也放弃死守,主动率军出击。

匈奴人架不住鲜卑部队和刘琨部队的联合打击,大败而回,刘渊“拔除晋阳,统一山西”的军事计划再次破产。加上之前的刘聪南下和石勒鏖战河北都是惨淡收场,这让雄心万丈的刘渊一时间愤懑不已,竟然病倒了。

刘琨这边则是兴高采烈地给朝廷上表,大书特书了这次胜利,并请求朝廷册封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代公,并赐代郡(今河北张家口)作为他的封地。刘琨的想法很简单,给拓跋猗卢封地了,便有理由把他拖进中原这股浑水了,到时候就算自己不请他出兵,他也会主动和匈奴开战的。只不过,引虎驱狼反自伤,以夷制夷是要建立在自己有足够力量控场的基础上的,显然刘琨不具备这股条件,所以他最终自尝苦果,死在了鲜卑人之手。而刘琨所寄予厚望的拓跋部鲜卑,也在进中原的过程中尝到甜头,最终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异军独起,将中国的时代拉向了南北朝时期。刘琨当年种下的因,最终收回这样的果,不知道他九泉之下感想如何。

而刘琨不仅没考虑到日后,就连眼下考虑的也很欠妥当,因为他所提议封给拓跋猗卢的代郡恰恰是被王浚代管的,这典型的虎口夺食自然是惹恼了王浚。不过,倘若说刘琨这是刻意要拿这个恶心王浚那两说,而小公子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刘琨犯不着在自身已然受匈奴包围的情况下,再去结下和王浚的梁子。

可是不管刘琨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和王浚的梁子算是结下来了。看到自己结义兄弟给自己讨来的封赏,拓跋猗卢是相当地开心,带着人马就去代郡了。结果路上就遇上王浚的部队了,王浚当然不愿就这么轻易放弃代郡,于是强行当起了钉子户。可是这样的钉子户对于拓跋猗卢来说毫无作用,你哪怕在他面前自残都未必能激发他的同情心,更何况是来硬的了,结果拓跋猗卢将王浚部队一阵吊打,彻底将他们赶出了代郡。

王浚这下算是恨死刘琨了,既恨他交好拓跋鲜卑,取代了自己在鲜卑人心目中大佬的位置,又恨他把自己的代郡夺了。而刘琨呢,对于自己惹火王浚的行为毫不自知,相反随着胜利的增多,他身上的富家子做派表现得越来越出众。《晋书》记载他“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说白了就是管理下属能力很差,人才流失压根抓不住,全靠个人魅力撑场子了。

继续将目光投转到汉国这边,由于多线战场都遭受失利,公元310年7月,汉国开国皇帝刘渊因愤懑而病逝。刘渊在位六年过程中,东征西讨,虽然战果不佳,但大大地消耗了西晋最后的一点元气,为后来刘聪灭亡西晋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在另一方面,刘渊晚年对于诸将的控制力大大地减弱了,尤其是石勒,趁着去河北开辟战场的机会,竟然开始搞起自己的一套班底。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又为后来汉国分裂为前赵、后赵埋下了伏笔。

然而,往后的事情不需要过多操心,因为就在刘渊死后不久,他的几个儿子立刻围绕着皇位,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当尘埃落定,昔日团结一心的汉国也貌合神离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2 08:10:19 +0800 CST  


插一张公元310年割据图,石勒北上征讨王浚失利(绿色箭头指向平原郡处),而王浚西线的版图缩水(之前提到的刘琨与拓跋鲜卑结盟夺下了代郡),李家的成国也在这一时期丢掉了梓潼,巴西两地。总的来说公元310年的局势还是有助于晋朝这边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2 13:46:13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10-22 16:03:45
写的很细啊
-----------------------------
是的,把这段细化了,提到的东西多了,发展的速度也慢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2 21:03:28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七)

现在,让我们暂时将北方的乱局放一放,将目光调整到南方,并把时光轴拉回到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的江东。

之前说到陈敏趁着中原动荡之机,动起了割据江东的心思,并且将其付诸于实践。可是让他非常无奈的是,自己西进途中遭到了陶侃的阻击,只能勉强控制着江东地界。而所控制的江东也因为一个人的不合作态度显得摇摇欲坠,这个人便是此前提到的义兴周玘。

当时的局势对于司马越这边来说是相当的不利,司马越政府完全有被汉国消灭在北方的可能性,而南方除了割据蜀中的李雄和割据江东的陈敏外,就连湖广等地也都先后有少民起来造反。眼看着中国就要像西罗马一样陷入四分五裂的邦国时代了,而在这关键时刻,周玘的奋力一击将陈敏割据江东的态势打破,让东晋后来的衣冠南渡成为可能。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周玘挽救了整个汉民族的未来命运。

这时周玘策反了曾经支持陈敏的江东大族代表顾荣,让其与晋朝接洽,共谋讨伐陈敏。而时任晋朝征东大将军的刘准接到顾荣的信后,立即集结兵力在江北,准备与陈敏开战。他先是命之前被陈敏驱逐的扬州刺史刘机为先锋,兵出历阳,而陈敏这边则派弟弟陈闳任历阳太守,阻击刘准的先头部队。同时,陈敏又派另一位弟弟陈昶驻守乌江,以作后援。而周玘利用自己在江东的威信,成功策反了陈昶的部下钱广,让其刺杀了陈昶,趁势占了乌江。

随后,周玘又与顾荣会晤了陈敏手下的得力干将甘卓,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次策反了甘卓。甘卓的反水无异于打垮了陈敏叛军的意志,很快在甘卓和周玘的联合打击下,陈敏落荒而逃。望着后方紧紧追赶的周玘部队,陈敏长叹一声:“我之所以失败,只是没能争取到你啊。可是,老周你真心不该对我动刀啊,司马家何曾有恩于你周家啊。你等着看吧,总有一天,你也会落得和我一样下场的。”

逃到江乘的陈敏最终死于兵士之手,而陈敏死后,他的家人全部被处死,一个不留。只是,陈敏临终前的哀叹一语成谶,道出了日后周玘的凄惨下场。

周玘平定了陈敏的叛乱,将江东又重新收回了晋朝的版图,而他本人也受到了不少百姓的膜拜。这是他继张昌之乱后,第二次挽救了江东,而这一次的意义尤为重大。

江东的失而复得更让司马越感到此地的重要性,哪天北方守不住了,说不定还真得仰仗着江东呢。于是为了加强政府对这块地方的管理,他决定派遣一位能代表朝廷的人去做那边的长官,想来想去便想到了之前留守下邳的司马睿。司马睿不会想到,这百万的大奖就在此刻悄悄地砸在了他的头上。

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持符节的司马睿就这么走马上任了,他得感谢司马越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如果没有这次机会,或许东晋能否建立还是个问题啊。当然,他更加得感谢周玘,因为要不是周玘帮他收复了江东,他估计还在徐州吃狗肉呢!于是,司马睿召周玘做了自己的仓曹属,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因为马上司马睿的原班人马也会进入江东,而司马睿与周玘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产生裂痕,最终化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周玘作为司马睿的命中贵人并没有就此结束,不久之后,江东地面上又乱起来了。这次挑事的人叫钱璯,吴兴人,当初平定陈敏之乱他也是出了一份子力,战后被封为建武将军。而陈敏之乱后,司马越在北边的战局吃紧,便要老钱带兵北上支援,而老钱走到一半的时候,正巧碰上了刘聪兵围洛阳的一幕。老钱左右一寻思,估摸着晋朝得完蛋了,也起了和陈敏一般割据江东的心思,不过老钱考虑到自己在江东的威信肯定比不得陈敏啊,毕竟人家之前平定了张昌之乱。于是,老钱私下里寻访到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的儿子孙充,绑架了他立他为帝,美其名曰光复孙吴天下。

同时,为了确保起兵成功,当时他准备除掉时任尚书的王敦,以此壮大造反声势。可惜的是,王敦这老贼滑溜的很,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开溜去找司马越了,无奈之下的钱璯只得杀掉度支校尉陈丰充数。起兵后钱璯自号平西大将军,八州都督,集结大军进攻义兴。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3 08:29:04 +0800 CST  


插一张公元310年概况图。图中匈奴汉国和氐人成国都在这年下半年逆转开始颓势,多线出击,将拉锯战朝着自己有利的方向推进,尤其是石勒在这一时期粉碎司马越的扑杀计划,扭转了整个关东战局。接下来几天会围绕八王之乱的最后赢家司马越的死前最后时光开始讲述。

同时在江东,周玘的“三定江南”的最后一笔也会得到完美诠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3 13:13:42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八)

进攻义兴?没错,是义兴。很多人会奇怪义兴是周玘的老家,周玘又是江东地界上最能打的,找他开刀钱璯难道是疯了么?很显然他没疯,老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能否割据江东全部看周玘,有周玘在江东分不了。所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消灭周玘,这样才能有机会割据江东,而事实证明之前已然盘踞江东的陈敏最终也是死在周玘手上的。

但是紧接着老钱做的事情真是大跌眼镜啊,他居然把刚刚拥立的孙充给一刀剁了,自立为王。天哪,古往今来这种自砸招牌的事情还真心少见啊,以至于我都怀疑老钱是不是脑抽了?不过从他迎立孙皓的儿子来看智商并不值得高估啊,谁都知道孙皓在东吴的名声很臭,大帝孙权孝子贤孙多得是,非要找个人品最差的人的后代当老大,正常人谁干这事啊。

老钱如此做派似乎已经告诉人们,不用打谁输谁赢已经一目了然了。当时司马睿已经在江东了,听闻老钱带领大军去攻打宜兴,连忙派手下郭逸、宋典各领一支部队增援周玘。只可惜,这两位将军是十足的脓包,看到老钱人多势众,他们居然以兵少为借口驻军不前,一副作壁上观的姿态。

周玘虽然厉害,可是小小的义兴兵马并不多,面对老钱的大军,显得危如累卵。不过,关键时刻,周玘再次创造奇迹,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号召力迅速将义兴城内的精壮男子组织起来,仅仅依靠一支临时组建的部队竟然一战击溃了老钱,还将其当场斩首。

史书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描述这次战争,但是从实力对比来看,周玘赢得相当的不容易。他让所有的江东人士都看到了,也让司马睿看到了,有他周玘在,江东的天下乱不了!多年以后,又是一位出生于义兴的将领,率领一支七千人的部队横扫北方,所向披靡,在华夏的史册中留下了一段神乎其神的记载,这个人叫陈庆之。

加上之前的两次,周玘这是第三次挽救了江东的命运,史称“三定江南”。 周玘的“三定江南”,稳定了江东局面,为南北士族支持下的东晋政权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军事保障。司马睿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加封周玘为建威将军、吴兴太守、乌程县侯。同时司马睿将阳羡,长城的西乡,丹阳的永世这三块地方划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郡——义兴郡,以提升周玘家乡为郡的殊礼作为对于周玘所立下的大功的肯定。而周玘在吴兴太守的任上也一改了之前吴兴盗贼丛生,百姓饥馑的混乱局面,深受百姓的尊崇与爱戴。仅仅只用一年的时间,便将吴兴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由此可见,周玘不仅会打仗,更是个治世的能臣啊!

钱璯的叛乱是在公元310年发生的,最终被弭平,而与此同时的北方也是刘渊多线失利,晋朝危局稍稳的情况。一时间百姓们都产生了晋朝即将中兴的错觉,可殊不知,这只不过是西晋灭亡前的回光返照罢了。

面对刘渊的病逝,刘琨随即建议司马越趁着汉国新君登基不稳的局面,发起总攻,一举将战略主导权扳回来。同时,刘琨能确保这次总攻会有拓跋鲜卑的大力支持,而总攻策略则是以晋阳为中心,打一场太原会战。调集王浚的辽东军,苟晞的山东军,以及司马越的政府军与刘琨这边的晋阳军和鲜卑部队联合作战。

这是一个大手笔,大气魄的战役,如果说司马越能调度得好,其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对于解放战争的影响,可以一下子肃清整个山西的匈奴部队,将匈奴人彻底赶回大草原去。但是,事实上司马越这边的情况却和光头在淮海战役前一般光景,各路部队压根就无法集合在一起。王浚和刘琨的矛盾咱们之前也说了,他俩要是能协同作战也就奇了怪了,而作为司马越异姓兄弟的苟晞此时也变得对司马越大为不满。之前司马越调他北上河北打石勒,导致了王弥在自己辖区造反,让苟晞这个兖州刺史差点就成了空头司令,苟晞对他一肚子气。

紧接着司马越又让苟晞去顶替王敦做青州刺史,调任王敦去做扬州刺史。这个决策立马让苟晞当场拍了桌子:滚犊子!青州这地方谁来谁知道,王弥之乱的重灾区,一堆战后统筹工作等着人干呢,好嘛,把爷爷我当成擦屁股的了?王敦他何德何能,治理个青州都治理不好还去做扬州刺史?简直丢人现眼!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4 10:30:37 +0800 CST  
@红黑军团32号 2015-10-24 13:00:15
好贴,顶楼主!
-----------------------------
欢迎新朋友。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4 14:16:25 +0800 CST  


公元310年底成,汉两国势力拓展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4 19:36:54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九)

我们之前就说了,陈敏之乱后,司马越对江东这块土地是越来越重视了,先后派了司马睿和王导南下,如今再调王敦做扬州刺史,那这么一来,江东的布局就搞得稳稳地了。也正是因为司马越重视江东,那扬州刺史的地位一下子升值了,稍有些远见的人就会明白,谁控制了扬州,谁就能控制晋王朝的未来。如此“肥缺”给王敦却不给他苟晞,难怪苟晞会有怨言了。

连苟晞都不准备力挺司马越了,那还能调动谁打太原会战呢?所以司马越取消了刘琨的“太原会战”计划,不过仗是得打的,不打无法立威啊,但是司马越却将目标瞄准到了河北的石勒身上。

石勒刚刚在与王浚的交战中元气大伤,此时出兵恰到好处,而击溃石勒便可以打掉汉国在河北的势力,如同断其一臂。司马越虽然没实力去攻击山西的匈奴部队主力,但是虐杀下元气大伤的石勒部队还是可以的,于是他下令车骑将军王堪、北中郎将裴宪率兵五万征讨石勒。从这次任务中没有苟晞部队的参与,我们也能看到当时司马越和苟晞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多么恶化的地步了。

而这时的石勒还没有从和王浚大战的失利中缓过来,十万大军只剩下一般不到,粮草也所剩无几了,面对司马越大军压境,咱们的石大爷也恐慌着说道:“额滴个神啊,五万大军说来就来啊,难道我石勒要丧命河北了么?要不我学上次一样,穿太行山再回汉国吧,大不了以后再打回来嘛。”

张宾笑着宽慰道石勒说:“将军,莫急啊,想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的情况比你还惨,不照样打赢了么?我看那王堪还不如当年的陈馀,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赢的!”张宾的话语给石勒打了一剂强心针,随后石勒挑选了精兵三万在黎阳扎营。面对晋军的来势凶猛,石勒让大家饱餐一顿后,烧光了粮食和营帐,给士兵营造了一种绝境求生的氛围。

果然,和巨鹿之战的结果一样,晋军在石勒部队疯了似地冲锋下,溃不成军。王堪在乱军中被阵斩,而裴宪则脱下军服,换上了老百姓服装,乔装打扮北上投靠了王浚。五万大军的覆没对于司马越来说算是个重大损失了,在此之后,石勒攻略河北而晋廷却再也拿不出部队反击了。不久之后,黄河以北的所有领土都沦陷于匈奴汉国的控制下,汉晋分河而治的时代开始了。

就在石勒终于在河北站稳脚跟后,汉国内部的一场内讧也接踵而至,而引发这场内讧的原因,还是刘渊的离世。

刘渊去世后,继位的是刘和,根据刘渊遗诏,加封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与太宰刘欢,太傅刘洋,太保刘延年三人一同辅佐刘和。同时,刘渊的其他三个儿子也都加官进爵了,齐王刘裕为司徒,鲁王刘隆为尚书令,北海王刘乂为抚军大将军、兼司隶校尉。当然,基于之前攻破弘农城的大功,养子刘曜也被提拔为征讨大都督,这些人便构成了汉国新一任的班底。

刘渊如此的人事安排显得相当得奇怪,按理说刘和应该年长于刘聪,而刘聪虽然出生年月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刘渊死的时候,刘聪成年了该是事实,毕竟像慕容垂十三岁就带兵的那种属于少数。那作为刘聪的哥哥,刘和肯定在那时也已经成年了,可刘渊居然安排年纪小的刘聪来辅佐刘和,而且官职是大司马,大单于。我们知道,司马是管军事的,而刘渊的汉国实行胡汉分治,即刘渊既是匈奴人的领袖大单于,同时又是境内汉人的领袖——皇帝。那么,作为刘渊继承者的刘和是不是该一并接管皇位和大单于一职呢?可是,担当大单于的却是刘聪,这么一来的确奇怪,可更奇怪的还在后面呢。

史书上关于刘渊为何不立能征善战的刘聪为接班人,给出的答复就是刘聪脾气不好,处理不了人际关系,甚至直言不讳地提及刘聪时常在刘曜面前抱怨自己老爹立刘和。我们知道,胡人是不讲究长幼有序的,虽然刘渊汉化程度很高,可他毕竟也是匈奴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5 08:56:32 +0800 CST  
明日有事,断更一天,补上明日要发的内容。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5 13:22:18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十)

那么,根据现有的线索推断,刘聪没能接班确实是源自于自己的坏脾气,所以刘渊才选了稳重的刘和接班。可是,接下来上演的一幕让我们大跌眼镜,因为刘渊亲自物色的刘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丧心病狂的做派,而被誉为脾气不好的刘聪,反倒有些被“逼上梁山”的色彩。

据说,注意是“据说”,刘和此人刻薄猜忌,认为自己的四个弟弟都是野心勃勃之人,早晚会对自己动手,便提前找来了呼延攸,刘锐,刘安国等人密谋趁着四王都在京师的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随后,京城禁军出动,分四路朝着四王所在地杀来。在此次行动中由于刘和所派之人立场不坚定,有人投敌了,刘聪和刘乂因此得以逃脱,而齐王刘裕和鲁王刘隆实在点背被刘和派遣的人杀掉了。

逃脱之后的刘聪火速点齐本部兵马,气势汹汹地来反攻刘和,刘和不敌,吓得躲到了刘渊得灵堂内寻求庇护。而刘聪也毫不客气,直接追到灵堂上,在刘渊的遗体前斩杀了刘和,并将刘和一党悉数诛灭。

一场闹剧就此落下帷幕,为何在刘渊生前被一向看好的刘和会在自己尸骨未寒之际做出这么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情,刘渊估计无法解释。说实话,我也觉得挺奇怪的,短短这几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以至于脑容量不大的我也觉得思维混乱。是刘和原本就包藏祸心,故意冒着被杀的风险先下手为强,屠戮兄弟也好,还是刘聪蓄意制造混乱,为夺位而编造理由大开杀戒抹平真相也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我们所能知道的便是,在这场内讧中,刘聪成了最大受益者,哦不,确切的来说他只是把自己的夺位进程缩短了那么一丁点时间。而最有可能了解这场内讧真相的刘乂,也在若干年后间接死于刘聪之手。

事后,刘聪以北海王刘乂是单皇后嫡子为由要求他继位,不过刘乂很识相,连忙推脱说还是刘聪做皇帝稳妥,而跟随刘聪一道出生入死的将领们也一致推选刘聪。经过一番假惺惺的谦让,刘聪最终登基称帝,另封刘乂为皇太弟。

随后,刘聪将刘渊葬于永光陵,追尊为高祖,汉国围绕刘渊逝世而引发的内讧到此为止。

坐稳江山后的刘聪终于再次将“南下灭晋”的军事行动提上了日程,经过对之前刘渊南下军事行动失利的原因分析,刘聪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战线分布太广,各部队之间各打各的,缺乏协调性,自己还在攻洛阳呢,石勒就跑去打河北了,这才被晋军各个击破。其二,自己的部队打仗太讲究道德了,要不是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汉人早在屠杀,劫掠的恐惧中望风投降了,所以这次出兵决不能再妇人之仁了。(看来刘聪反思了半天,愣是没把自己带兵丢人的事情总结进去啊。)

随后,刘聪重新制定了一下战略,派王弥带兵去与石勒汇合,逼令他火速南下攻打河南,同时自己这边再派刘曜领兵四万配合南下,三路大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拿下洛阳!而至于军纪方面,该杀杀,该抢枪,再也不用对汉人客气了。而刘聪自己则以已经登基为由,没有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全权交给刘曜协调各军部队。

刘聪对于战争的认知已经从之前刘渊宣传的“吊民伐罪”转变为了不择手段,为了可以更快赢得这场战争,他宁可做些与百姓利益相违背的事情。虽然失去军纪约束的匈奴部队变得更加凶狠和疯狂,但是,“以力制霸”的思想也让汉国走上了一条邪路,这条邪路直到刘曜建立前赵才勉强扭转过来,而石勒的后赵则更是将这条邪路走上了一个极端。

匈奴的大军开拔了,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攻下洛阳,彻底灭亡晋朝!很快,王弥与石勒的部队完成会师,并往刘曜军团这边靠拢。不久之后,刘曜攻下渑池,而石勒与王弥军团也抵达渑池,完成和刘曜军团的胜利会师。随后,刘曜以三军总司令的身份,对进军任务完成了如下布置。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5 13:30:29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十一)

由刘曜率大军西进,经洛川抵达陕西边界,断绝洛阳政府西逃入关之路。而王弥则南下清扫河南的南部地带,锁死洛阳政府潜逃江东之路。至于石勒,他则负责攻下司马越老巢许昌,将洛阳城与苟晞的山东军阻隔。

眼看着匈奴部队已经完成了对洛阳城的铁索合围,司马越慌了神,以“出城拒敌”为借口准备趁机带兵逃回自己的封国,大不了日后再回来嘛。司马炽一看这老小子要开溜,赶忙拉住他死活不给他走。司马越急忙说道:“干嘛捏,干嘛捏,本王不搞基,不就是匈奴兵嘛,怕个锤子!等我出去破了敌自会回来。”说完袖子一甩理都不理司马炽就出去了。

司马越带走的是洛阳仅剩的四万精兵,他这一走,整个洛阳城只剩下几百号老弱残兵了。忍无可忍的司马炽终于将他积蓄已久的怒火爆发了,他写了一道密诏送给了远在山东的苟晞,册封他为大将军,邀他联合各路诸侯共讨国贼司马越。

于是乎,一场堪比戏剧的狗血情节出现了:外边是匈奴大军的铁索合围,司马越却带着精锐部队离开了洛阳,而司马炽要求各方诸侯讨伐的不是匈奴军,而是司马越。额滴个神啊,这帮人也是醉得不轻啊。

这时的苟晞在干嘛呢?原来,随着王弥,石勒大军南下,传言中已经死亡多年的王弥部下“曹嶷”又出现了。还挑起了一支部队在山东继续和苟晞打起了游击战,呼应王弥南下。接到了诏书后,苟晞立马丢下曹嶷,带兵西进,而曹老板可不是省油的灯,深谙游击战精髓——敌退我进。苟晞这边一撤兵,曹老板就顺势追着苟晞打,无奈之中苟晞且战且退,到达石勒封锁线周围时只剩下几千号人马了。而曹老板则在这次追击中大获全胜,非但是重创了苟晞的山东军,还趁机打下了大半个山东。

而这时的司马越正在与石勒大军鏖兵,因为不突破石勒的封锁线自己就无法逃回封国,求生的意志让他屡败屡战。可是,突然朝廷中传来司马炽邀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自己的消息,而作为诸侯盟主的苟晞已经率领大军抵达了自己军队附近(显然此时司马越并不知道苟晞只剩下几千人了)。

一个石勒已然无法对付了,现在又来个苟晞,司马越眼前一黑,竟然病倒了。在病榻上的司马越自知时日无多,找来王衍吩咐道:“我死之后,你们必须秘不发丧,迅速带兵突出重围回东海国。”交代完这些事,司马越呕血而死,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一代枭雄司马越就在项城的一个小屋内结束了他的人生。

司马越一死,王衍一下子成了东海王集团说一不二的人物,关于王衍,是该到了好好介绍他的时候了。西晋这个社会,除了早先提到的崇尚奢华以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人墨客都爱清谈。什么叫清谈呢,说白了就是吹牛皮扯淡,而王衍便是这吹牛扯淡的一代宗师,成语“信口雌黄”也源自于他。

按理说,王衍这种吹牛扯淡的人确实不适合搞政治,但是如果后人将晋朝灭亡的责任全部归咎于王衍的清谈,那倒是太过荒谬了。众所周知,王衍真正走上前台也是司马越掌权后,在此之前闹得轰轰烈烈的“八王之乱”难道也是王衍的错?再者说,就算司马越上台后,王衍也不是说一不二的主啊,难道说司马越是傀儡?所以,一味将晋朝灭亡的责任归咎于王衍是不理智的,王衍当年还预言石勒日后会亡晋呢,谁听了?说到底,王衍其实也就是一只替罪羊,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不是一个人的错,可是出了事却必须有人顶事,王衍就成了这顶事的人了。

回归正题,正因为王衍不通政事,所以司马越的突然死亡让他慌了神。此时司马越集团还有四万大军,但是谁来领军成了问题,王衍只会清谈,带兵打仗肯定不拿手,于是推襄阳王司马范。而司马范此时才是二十出头的混小子,哪里能担得起这重任呢,连连推脱。一番争执之后,由王衍和司马范共同主持大局,随后大军护送司马越的遗体前往东海国。只可惜啊,王衍这家伙办事历来高调,就连这次送葬都违背了司马越“秘不发丧”的宗旨。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7 08:14:45 +0800 CST  


插一张公元311年局势图,很明显山东半岛已经从屠伯的手中转而成为曹大当家控制,而曹大当家还会继续逍遥若干年。另外注意白色标志的石勒伏击西晋百官东归路线,明天将会提到石勒制造的一起堪比“南京大屠杀”的“苦县之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7 13:23:33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十二)

很快高调的送葬队伍就引起了石勒部队注意,石勒一看东海王死了,自己怎么着也得出席一下这位大人物的葬礼撒,于是提兵三万追赶而来。追上晋军之后,石勒乐开了花:我勒个天哪,居然还有十万百姓跟随送葬啊,到底是东海王,弄个出殡都如此轰动。

如此重大的场面让石勒兽血沸腾,他觉得自己要是不在这个历史性时刻留下点什么,当真是白来这世上走一遭了。于是他下令军队将东海王的送葬队伍团团围住,用弓弩先将送葬队伍射杀一批,随后又让手下用近战武器进行肆意残杀,用枪刺,用刀砍,怎么杀人爽怎么干。仅仅一日,四万晋军外加五六万的官员家属和随从百姓就被石勒的部队屠戮得干干净净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有人会好奇,石勒只有三万人马啊,可是光晋军就有四万,还有那么多百姓呢,怎么就像是羔羊一般坐待宰杀呢?我想,南京大屠杀中一个数百人的日军小分队就能杀光数万百姓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只是,石勒的羯胡人比小鬼子更加可恶和恐怖。发生这一幕惨剧的地方叫苦县,如今已经改名,而这场大屠杀也因为种种原因为后世所遗忘。但是,遗忘并不等于不存在,时隔千年,当我们再次触读这段记载时,依然刺痛着热血汉人的心。

王衍、司马范等一批勋贵暂时因为石勒的命令而侥幸存活下来,但这也只是暂时性的。而对于司马越的灵柩,石勒则下令将其扒开,放火焚烧外加挫骨扬灰,并对自己的行为冠以“为天下惩治乱贼司马越”的美名。石勒用武力践踏着昔日晋朝掌权人司马越的遗体,不久之后,他将再次用武力践踏着西晋王朝这副行将就木的躯体。再往后,他的羯胡帝国依旧会用武力践踏着华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汉文明,甚至让华夏文明一度在北方面临灭亡的境地。

留守京城的司马越剩余党羽得知苦县之难后,纷纷准备逃出洛阳,他们带着司马越的妻儿老小出洛阳一路向东。只是非常不巧,石勒又先他们一步到达阻击,又一次的大屠杀下,司马越诸子及一些宗室都被杀尽。

到了石勒以胜利者姿态审视他手里的战俘了,望着被捆绑着跪在大营内的王衍等人,石勒好不得意。王衍认出石勒来了,就是他,当年就是这个小子的一声长啸让自己起了杀他之念,并断言“这个人如果不杀,终有一天我们都将成为亡国奴”!王衍不知道这一天来得竟然如此之快,可事已至此还能抱怨什么呢,王衍只得一声叹息。

石勒也知道王衍的名声,便笑着问道:“王夷甫,想昔日司马炎西败秃发,南平孙皓,可江山为何在他死后二十年间就分崩离析了呢?”

王衍淡淡地说道:“国家兴衰岂会因为一人,亡晋天下者多如牛毛,已经无从追究了。只是我,本就无心做官,如今却身居高位,倒是真不该啊。”

石勒听完默然良久,像是思考些什么,一句话也不说。

王衍又随即说道:“将军,你有帝王之相,如今晋朝大军是败在你的手中,晋朝的大臣也都已拜入您的麾下,此时正是您称帝的大好时机啊。”

石勒听得兴起,正欲说些什么,可他身旁的张宾却拉了拉他的袖子,一时间石勒明白了:你这老贼撺掇我称帝无非是想激化我与匈奴汉国的矛盾,我一旦和刘曜王弥等人斗上,最后便宜都是你们晋朝的了。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我手下留着你们一批晋朝官员,刘曜倒是真会对我心存疑虑了。看来,我也只能用你们这些人的脑袋来换取汉国对我的信任了。

于是,石勒勃然大怒,大声斥责王衍道:“我听闻你年纪轻轻便踏上了仕途,如今又身居高位,怎么能说不想做官呢?导致晋朝天下大乱的不就是你们这帮人渣么,现在居然还敢来劝我称帝,还要不要脸了啊!”说完就将他们轰将出去,不得不说,在张宾的辅佐下,石勒在政治上越发显得狡诈与诡变了。晚上,王衍等人被赶到一处破旧的砖房内,石勒的士兵从外边推倒墙壁,将王衍一干人等全部活活压死。

听到东海王集团被迅速剿灭的消息后,司马炽现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就山东军区总司令苟晞了。之前苟晞也派人悄悄地送过粮食,可惜僧多粥少,送来的粮食很快就被吃光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8 08:14:28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0-28 14:05:51
早先忘记说读哪一本书里的,说在宁平晋人“数万众敛手受害,尸积如山”,这一句印象特别深刻。 勒个去的石勒不是东西,不过晋人也够窝囊。
-----------------------------
一个统治阶级腐朽堕落的政权是凝聚不了人心的,而一群没有头羊的绵羊,只有被宰的命运。南京大屠杀一周死了30多万,可石勒一天之内却杀掉了10万人次,而且用冷兵器,其残酷程度即使想想都应该觉得渗人,然而这个反人类的僚佐今天还被一群不知所谓的堕落分子吹捧,倒是像极了岛国的“拜鬼行动”。只不过这边的“拜鬼行动”到没见谁出来抵制了。

晋朝的败亡虽然不是王衍一个人的责任,然而,以王衍为首的门阀官僚集团却恰恰对西晋灭亡要起到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多年后桓司马会在神都洛阳痛斥这群尸位素餐的冢中枯骨!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8 19:22:15 +0800 CST  

@元豹儿 2015-10-29 01:08:11
一个统治阶级腐朽堕落的政权是凝聚不了人心的,而一群没有头羊的绵羊,只有被宰的命运。南京大屠杀一周死了30多万,可石勒一天之内却杀掉了10万人
—————————————————
是啊!冷兵器时代,基本就是人对人的硬拼。 所以我才更气,这不是一个腐朽的政权无法凝聚人心的问题了,重点在于,这被杀的几万人里,有多少是晋朝官吏的家属,如果那里边有我的家人,我想就算手无寸铁,用牙齿也要把对方身上的肉......
-----------------------------
人人都在等别人出手,所以人人都出不了手。如果当时其中有一两个如周玘,祖逖一类的人,那这十万待宰的羔羊将会是十万铁甲雄狮。然而,最痛心的不是他们默默受尽屠戮,最痛心的是我们这个善于遗忘的民族并没有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日子还在不断重演类似悲剧。“死人如果无法活在活人心中,那便是真的死了......”

不敢去正视历史,选择刻意的遗忘,终将被现实再次扇一耳光!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9 10:51:10 +0800 CST  

@骄傲的茂竹 2015-10-29 10:10:05
一个统治阶级腐朽堕落的政权是凝聚不了人心的,而一群没有头羊的绵羊,只有被宰的命运
—————————————————
是啊,想起了去年的昆明火车站暴恐,如果人人都奋起反抗。。。唉!
-----------------------------
有些事情还是别把那层纸揭破吧。尽量避开禁区。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9 10:52:14 +0800 CST  
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十三)

没有了粮食,再呆在洛阳就是等死了,于是晋怀帝司马炽准备出逃洛阳去投奔苟晞,对外宣称是迁都。只可惜那帮大臣们都不愿跟着司马炽颠簸,只有几十位随从愿意护送司马炽去投奔苟晞。

可惜这几十个人连支护送部队都没,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成了土匪眼中的香饽饽,他们一出洛阳没多远就遭到了土匪洗劫,身上的财宝被一扫而光。好在这帮土匪还讲点职业道德,只越货不杀人,不然司马炽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土匪宰掉的皇帝啊,那是绝对滑稽了。绝望之下的一群人只得再次回了洛阳,等待着敌军最后破城。

刘聪为了加快时间结束战事,又派呼延晏带兵三万南下助阵,呼延晏一路之上屡战屡胜,将晋朝洛阳北边的一些重镇接连攻克,晋军在河南的最后几万大军也没能逃脱覆灭的结局。原本刘曜,石勒,王弥三人已经将洛阳城西东南三面合围了,现在再加一个北边打来的呼延晏,这下子晋朝君臣可真是插翅难逃了。

王弥一看又来了一人抢功劳,连忙率先发动对洛阳城的进攻,也不去知会其他部队一声了。结果战事出乎意料的顺利,王弥很快攻入城中,望着富丽堂皇的洛阳城,王弥这个山东大汉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惊叹。随即,他立即下令全军放假,该抢抢,该夺夺。

继王弥部队入洛阳后,呼延晏成了第二个进入洛阳城的人,他一看王弥这个大汉奸拔了头筹,心里相当不爽。不过没人愿意和钱过不去,看到王弥部队抢得热火朝天,他也带着部队加入了抢劫行列。这么一来,那些没来得及逃跑的达官贵人遭殃了,他们的财产一律收入胡人军队囊中,而本人依旧未能逃过屠刀。这一次的洛阳之难又导致了数以万计的汉人百姓死亡,大街上布满了尸体。

司马炽在混乱中往西明门逃去,结果却在那遇上了刘曜率领的西路军,被捉了个正着。刘曜原本是第三个进洛阳的,不过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连司马炽这样的香饽饽也是对准着自己砸来。可是当刘曜到了洛阳城后,还是怒火中烧,为嘛,因为洛阳城的惨象让他误以为自己来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了,全是死尸。很显然,都是呼延晏和王弥干的好事,估摸着财宝也没留下多少可抢的了。刘曜一看手下都是一副失落的样子,撇了撇嘴说道:“别懊丧了,本将军带你们去后宫找女人吧!”

不知道匈奴军进入晋王朝的后宫后是何等的疯狂,但是,刘曜却是这次进入后宫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在这里,在弘训宫他收获了他的爱情,一个让他用一生用生命去爱的女人——羊献容。此时已经经历多次废立的羊献容本和政治博弈无缘了,可是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让她遇到了刘曜,并成功俘获了刘曜的心。

或许有人会认为刘曜与羊献容的相逢只是偶然,但是细想之下,要在偌大的后宫中找一位已经是边缘化人物的前皇后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当我们翻阅刘曜的档案便会发觉年轻时的刘曜还曾游历过洛阳,这些信息似乎暗示了我们,刘曜与羊献容的爱情或许并不是偶然……

在洛阳的太极殿上,刘曜,王弥,呼延晏三人都聚在了一起,刘曜目光犀利地审视着这两个人,心里暗暗地想:你们两个真行啊,不顾调令私自先行攻打洛阳城,还将洛阳城洗劫一空,难道我这个龙骧大将军在你们眼中就这么地可有可无么?

突然,正在沉思的刘曜灵机一动,说道:“我大军南下耗费时日颇多,呼延晏,要不你先行带着司马炽回平阳告捷吧。”

呼延晏原本还在担心自己伙同王弥先行进城劫掠会让刘曜生气,可是看这刘曜的样子不止没生气还很信任自己啊,还把唯一能用来邀功的司马炽都送给自己,一时间呼延晏激动地拜倒在地,叩谢刘曜。

刘曜轻蔑地笑了,狗就是这样,给他根骨头他便可以为你死命效忠了,胡萝卜政策看来还是有用的,就这么一招就把呼延晏拉拢过来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9 10:55:31 +0800 CST  


插一张攻破洛阳城后的汉国版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10-29 15:47:36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