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插一张桓温首次北伐形势图,桓温主力,司马勋偏师以及前凉援军三路齐攻关中。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0 19:34:21 +0800 CST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十二)

可桓温帐下偏巧就有无聊的人想找点乐子,便怂恿小桓石虔说:“娃娃,敢不敢去老虎身上拔箭?拔了叔叔给你买梨吃。”

不知道是出于利益驱使还是因为无知无畏,桓石虔竟然大着胆子下了马,前往老虎身上拔箭。果然,待桓石虔走近时,还未死透的老虎猛地跳起来扑向桓石虔。情急之下桓石虔也是纵身一跃,这一跃竟然跳过了老虎,更诧异的是他竟然在凌空飞起的一瞬间从老虎身上拔了一箭。这身手,如果不是生在古代,桓石虔绝对可以跻身世界一流的杂技演员。当然,事情还没结束,老虎被拔箭后疼得要命,自然要再次扑向桓石虔报复,然后桓石虔则是重复跃起拔箭。

这几次拔箭后,竟然把老虎活活疼死了,在场将士自打那以后再也不敢小视桓石虔这小孩了。等到桓石虔长大成人后,身长八尺三寸,膀阔腰圆,而且练得一身好武艺,在桓温军中效力。这一次,桓温本打算带这个侄子上大战场历练下,没想到还真有了用武之地。

桓温派出桓石虔迎战苻生,苻生单骑冲阵则变得再无可能,在桓石虔高昂的战力下,苻生也开始吃不消了。这时,桓温又指挥侧翼进行夹攻,秦军登时大败,太子苻苌想止住崩溃的人马,却不料被暗地里射来的冷箭射成重伤,苻生护着苻苌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

在另一个战场白鹿原(前年一部很火的电影与之同名),苻雄和苻菁的部队与桓冲的人马进行了大战,由于这两人都是经验较为丰富的前秦战将,当初入关更是立下首功。所以,面对强敌,桓冲便显得有些难以应对,被围在阵中,一度情况危急。

桓温这边刚刚取胜,那边便传来弟弟被围的消息,于是他放弃了追赶苻生残军的机会,转而带着人马支援桓冲。苻雄和苻菁眼看就要将桓冲消灭了,却不料桓温突然杀出,秦军猝不及防,再次大败,人马损失近一半,苻雄和苻菁狼狈逃回长安。

这一战过后,桓石虔的威名传遍了关中大地,因为在以往的印象中,氐人一贯以为江左汉人武力不高,如今就连他们万众瞩目的淮南王苻生都被桓石虔杀得大败,畏惧之心油然而生。于是,长安附近凡是有患疟疾的,只需大呼一声:“桓石虔来了!”其人的病症便能被吓好,大有逍遥津后“闻辽止啼”的风范。

击溃掉前秦派来阻击的部队,通往长安的道路便畅通无阻了,桓温遂和弟弟桓冲合兵一处,驻军灞上。灞上这个地方读过《史记 鸿门宴》片段的应该不会陌生,此地距长安二十里,假如说桓温此时手里有望远镜,站在高山上瞭望甚至可以看见长安城巍峨的宫殿了,亦如当年二战期间德军军官可以从望远镜中瞭望克里姆林宫塔尖。

但是,桓温驻军灞上后并没有急于攻打长安城,他在等。没人能知道他在等什么,等待前凉和司马勋部队的会师?等待前秦的开城投降?亦或是等待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桓温这一等便是等了整整两个月!在此期间,他遣使四处招抚,长安周围郡县纷纷归降,许多长安周围的晋朝旧民纷纷前来投奔,有的老人甚至拉着晋军官兵哭泣道:“真没想到啊,这辈子还能看到王师杀回。”这样的一幕在东晋乃至整个南朝时期出现过两次,但仅仅只是两次,此时距离西晋灭亡未满五十年,所以仍会有些老人记着,可最终时间却冲淡了一切……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苻健却抓紧修筑城墙,编练军队,在短时间内又聚兵三五万,同时他还抽空解决了后顾之忧。原来出子午谷的司马勋一路由于地势比较崎岖,所以进军缓慢,这时候前秦丞相苻雄带了七千骑兵守住隘口,对司马勋迎头痛击,逼得他只得退兵女娲堡,如此一来合兵是指望不上了。

灞上的桓温大营中,桓冲正在焦急地踱着步子,他一边踱步一边说道:“大哥,我们在此地已经驻军两月了,可前秦非但没有遣使请降,还借机修筑了城墙,再要攻打就困难了。实在想不通大哥你在等什么啊!?”

这时郗超也从帐外走了进来,他眉头深锁着说道:“明公,事情恐怕不妙啊,司马勋那边传来消息说他借道子午谷受阻,恐怕无法按期会师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1 12:07:16 +0800 CST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十三)

桓温的表情好似一潭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他轻声地说道:“我想起兴男和我说过父皇小时候的一段故事了。”

“哦,什么故事?”郗超和桓冲一同问道。桓温起身走到帅案前,望着帐外透进来的日光,低声却清晰地说道:“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诸位当年听闻此事时知父皇的聪慧,可又是否明白这句话中的凄凉之意啊?”

桓冲不解其意,便摇了摇头,郗超思索了一下说道:“日落长安,想来明公是想起了永嘉之乱了吧?”

桓温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永嘉之乱。当年匈奴刘曜攻克长安,俘虏愍帝那年我记得庾国舅是28岁,父皇18岁,而我则只有4岁,诸君彼时还未出生吧?那段记忆还是父亲后来与我提及的。”

“那哥哥更应该带领手下杀进长安城去,一雪前耻啊!”桓冲急冲冲地抢话说道。桓温望了望他,没有说话,而是走近了一旁悬挂的地图,摸了摸灞上,又指了指长安,对人又像是自言自语道:“你们能明白长安城的意义么,这长安我究竟是下还是不下?”

“桓公,帐外有一自称北海王景略的人求见。”这时将军朱异突然走进大帐说道。桓温若有所思道:“吾宁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专钓王与侯。看来,我两个月屯军灞上,终于是等到大贤士了,快快请进帐来。”

没过多久,一名身穿麻布短衣的文士便走了进来,桓温让其就座,而后问道:“北海王景略?数日前我观东南方有紫气袭来,莫不是应在你的身上了吧?”

这个王景略名叫王猛,少时家境寒微,只得靠贩卖簸箕为生。后来因为一次奇遇而奋发图强,开始饱读史书,逐渐成为了一方大家。再后来,他游历邺城,侍中徐统慧眼识才,想征召他为功曹,但王猛嫌官小,婉言谢绝,随后隐居华山。

“哦,在下平日里隐居在华山,近来听闻桓公亲率王师北伐关中,所以特来拜见。”王猛深深地朝端坐帅案的桓温行了一个礼。

桓温挥了挥手,道:“先生不必多礼,我入关之时便听闻华山之中有一名士,才学惊人,早年甚至遇到过神人,授予无上天书,此人莫不是先生吧?”

王猛笑着摆了摆手,“桓公说哪里的话啊,世上无鬼,又何来有神?孝文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我想,桓公此行吊民伐罪,为的应该是苍生,而非鬼神吧?”

桓温哈哈大笑:“先生快人快语,元子敬佩,我倒是真有些话要替天下苍生向先生请教,还望先生能不吝赐教啊!”

桓温随即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捉掐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扪虱而谈”自此成了王猛的代言词,也促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桓温与王猛聊到尽兴之时,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何缘故呢?”王猛想了想,笑着对桓温说道:“桓公不远千里深入敌境,如今长安城近在咫尺,可你却始终未让大军渡过灞水,三秦豪杰不知桓公心中所想,是故不来。”

王猛这话一出口,桓温沉默了下来,似乎时间又回到了刚刚,脑海中始终漂浮着这么一个问题:“这长安城究竟是下还是不下?”片刻过后,他突然舒展眉头,笑着说道:“江东名士没有比得上你的啊!(江东无卿比也)”随后,桓温任命王猛为军谋祭酒。

王猛的一席话让桓温陷入了深思,那桓温驻军灞上停滞不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桓温学乖了,当初他伐蜀虽立下大功但最终也还是被按回荆州,益州虽是他半代管,但朝廷还是让司马勋在北面牵制益州。所以桓温知道这次即使打下关中,地盘依旧要归了朝廷,所以他这是养寇自重。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2 08:52:16 +0800 CST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十四)

也有人说了,桓温北伐其实是沽名钓誉,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当然,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是后人肆意中伤抹黑桓温时哄抬出来的。

我其实很早就强调过一句话“乱世之中,人都是被潮流推着走的”,或许后来桓温废帝一事可能包含着这样的感情,但他伐成汉,打关中却并未考虑那么多。就像刘裕发起“京口建义”时,那十一个人真是抱着以后称王称帝的想法么?显然不是,当时是在桓玄随意屠戮北府干将时,北府一脉逼不得已的一声呐喊,只是为了生存而战。

同样,此时桓温虽然权势滔天,但也绝非有称帝之心,而他驻军灞上没有进长安的举动恰恰表明了他在恪尽人臣之道!谁都知道长安意味着什么,他止步于灞上是在向天下宣示,他自己离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永远保持着那一段距离!

陆川历时4年打造的鸿篇巨制《王的盛宴》其实也在透露着这么一层信息,为什么关于刘邦进没进长安,项羽范增会那样激动,贴合这边桓温的心境,或许也可以看懂那部影片中的一些方面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桓温没有进攻长安是因为粮草不济,不过这显然是“事后诸葛亮”的观点了。对,桓温确实因为粮草的事情后来不得不撤军,但是在他驻军灞上的两个月时间内,他并没有出现过粮草紧缺的危机。这两个月是桓温进攻长安的最佳时机,在这两个月中,苻健完成了军队的重整,也是在这两个月中,苻雄逼退了司马勋。但是,桓温却没有在这两个月中发起过一次攻击,要知道就连石袛那样的军事草包也仅仅在冉闵襄国大败后的一个月便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按照桓温的军事素养,他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所以原因只有一个:他不是打不了,而是不想打,他不想打恰恰是还缺乏那颗澎湃的野心!

在这一刻,或许袁乔在,对于桓温的决策真的能起很关键的作用,但或许,桓温一生的悲剧也早就在他驻军灞上,彷徨不决时便已注定!

经过两个月的按兵不动,桓温这边的军粮终于开始出现问题了,而此时,苻健又做了一件很绝的事情,他派出几万大军连夜把城外所有的麦苗都割得精光,一颗都没给桓温剩下。这边要解释下,很多人在提及这段时,说桓温原本准备就地补给,利用关中成熟的麦子来充作军粮。可实际上这些麦子被秦军割去的时候才四五月份,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成熟,秦军即使拿了去也是不能吃的,所以说苻健绝就绝在宁可自己不要这些麦苗也得让桓温也饿肚子。

当然,不死心的桓温还寄希望于前秦收尾工作做得不麻利,留下三瓜俩枣什么的,于是他便再派人外出打探。可汇报上来的消息只能让他更惊心,原来,为了彻底搞干净,苻健的人马割完麦苗后还放了一把火,四周的麦田已经全数被毁光。

事到如今,摆在桓温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和胡人少民一样以人肉为食,另一条只能是和百姓抢粮了。可无论哪一条对于桓温这个汉家将帅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他只能退军。

当然,桓温也不想白白撤军,于是他在当年六月将关中三千多户百姓一同迁走。苻健得到桓温撤军的消息自然是大喜若望,他连忙派出淮南王苻生,太子苻苌,丞相苻雄以及苻菁,雷弱儿等将领分兵多路,袭杀桓温。

桓温且战且走,终于安全撤出了武关,但四五万人马也折损了近一半。不过,前秦那边也没怎么讨好,丞相苻雄战争中重伤,太子苻苌再次被箭射中,旧伤复发,至于军队也死伤了两三成,基本上这场追击战双方都是死伤惨重。

而与此同时,沉寂许久的司马勋又再次行动了,他趁着前秦主力东出追击桓温之际,与前凉军会师,并一道攻占了陈仓。陈仓这个地方军事地位很重要,这是汉中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无论是正史中的韩信还是演义里的诸葛亮,北伐都曾攻打过此地。

如今司马勋占据了陈仓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只可惜,还未等他站稳脚跟,前秦的主力便迅速回师与其决战。一战过后,司马勋逃奔汉中,王擢逃奔略阳。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3 12:07:09 +0800 CST  


桓温第一次北伐总体概况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3 15:57:46 +0800 CST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十五)

随着三路大军的相继败北,桓温轰轰烈烈的首次北伐也便落下了帷幕。虽然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但取得的成绩却远远高过殷中军和褚国丈领导的三次北伐。

此一战,对于前秦来说是遇到了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一度使其濒临亡国边缘。自那以后,前秦虽然还会有些内乱爆发,但再也没有超过这次的危机了,相反,自打这次以后,前秦的运气一直很好,直至其巅峰时期。

顺带说一下,这一年后来统一北方的苻坚大帝才刚刚十六岁,也许这位雄主日后随着功业的增大而淡忘了这次的亡国危机,以至于后来竟会自得到对垂垂老矣的桓温流露出不屑之态。

这一战于桓温算是喜忧参半,虽然为自己再次增添了不少威望,但实力却受到一定的削弱,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再一次的大战。另外,此次北伐,益州方面动员力度不足,战局进展迟缓也让东晋政府包括桓温在内都略感失望。自此以后,东晋历次北伐,乃至整个南朝时期,益州这块天府之国都再未成为北伐的出兵地之一。原因无他,正是“僚人入蜀”事件让这个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使得官军以维稳为第一要务,又如何能抽出多余兵力支持北伐呢?

不过,既然提到了益州地区,顺带再来说下司马勋吧。可以说这一次的伐秦失利让这位所谓“司马家的王爷”的“关中王”美梦彻底破灭。自打那以后,他妄图依靠实力占据关中的计划破产,转而向割据自治,做个“汉中王”,乃至“蜀中王”转变。当然,只可惜他与桓温同世,这就注定了他最终的下场是要以悲剧收尾的。

说了这些,大家肯定还会有一个疑问:王猛去哪儿啦?是的,作为此次桓温驻军灞上的收获,王景略绝对是个引人注目的焦点。

当初,桓温撤兵之时,曾赐给王猛不少车马仪仗,并加封其为都护(掌管边地军政和少数民族事务的长官),再三邀请王猛一起南下。但当时王猛提出要回华山向自己的师傅征求意见,而王猛的师傅给王猛的答复是:“你与桓温岂能同朝为官?留在这里,你自然会得到富贵,何必舍近求远呢?”于是,王猛便听从了师傅建议,不再南下。

关于王猛师傅究竟是哪位高人,史书上没有给出答案。或许,史上根本无此人,这只不过是王猛的一个推辞,他内心压根就不想随桓温去江东。那么,王猛又为何抛弃桓温的赏识而执意留在北方呢?有人认为,出身贫贱的王猛要想在东晋门阀林立的政治结构中有所作为,那是比登天还难。也有人认为,王猛知道桓温心中有称帝的野心,所以不想追随其篡晋,以免落得骂名。当然,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未必是王猛的真实想法,王猛之所以不南下恰恰是看穿了桓温压根就不可能建立起帝王业!至于为什么,在这里我暂且先不说,以后提到另一位名相谢安时会一同提出。

前秦虽然经过君臣上下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自己摆脱了亡国危机,可桓温退兵后,前秦国内的情况依旧处于低迷期。而这低迷期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人才逝世和皇位更迭。先说第一点,桓温撤军后不久,被前秦皇帝苻健赞誉为“国之周公”的丞相苻雄伤病去世。这位前秦国的丞相,曾在当初入关作战时立下过定鼎之功,而后,又先后平灭关中各个后赵残余势力,两却司马勋,力阻桓冲。如果要论前秦初期将领功劳,他如果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更令苻健伤心的是,自己寄予厚望,悉心栽培的太子苻苌也因为箭伤过重而去世。立一位储君容易,可要培育一位好太子却很难,苻苌恰恰是这样一位好太子。在国家危亡之际,他身先士卒,亲自奋战在第一线,可最终赢得了胜利却丢掉了生命。

苻苌的死让苻健不得不重新考虑储君问题:那么,该立谁呢?一般索虏面对这种头疼的问题时会考虑铸个金人玩玩,谁铸成了就立谁。氐人虽然不流行铸金人,但其迷信之风也同样不减,比如就因为一句“草付应王”蒲洪就把姓给改了。这时苻健重新册立储君也是参考了一句预言——“三羊五眼”。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4 08:56:48 +0800 CST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十六)

“三羊五眼”是什么意思呢?苻健琢磨了半天,觉得这是应在了自己的小儿淮南王苻生身上了。因为苻生排行老三,且是独眼龙,为什么三只羊就五只眼睛?说白了,一只独眼龙嘛。

而后,苻健依据天命,册立三子苻生为储君。当然,在这里我觉得如果非要将苻生的上位强加给“天命”倒也有些牵强,用我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便会发觉苻生上位既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是情理之中,因为当时苻生也才十九岁,他的弟弟们想来年纪比他还小,而国中宿将宗室威望权势比苻健诸子高得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立长君是有道理的。但为何又说是出人意料呢?这还得从苻生个人的性格特征说起。

苻生这小子打小就有暴力偏执狂的特质,自幼野蛮粗暴,连他的祖父蒲洪都很是厌恶。因为苻生是个独眼龙,所以蒲洪每每喜欢对手下人用这点来奚落苻生,他曾说:“我听说瞎儿只流一行泪,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左右随口附和道:“相信啊!”

接下来苻生做了一件震惊全场的事情,只见他拔出佩刀,然后狠狠地在瞎眼处剜了一刀,血随着伤口汩汩流出。苻生却不喊疼,指着伤口镇定地说道:“这难道不是又一行泪么?”蒲洪混了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个玩意,既吃惊,又胆寒,当然更多的是愤怒,犹如见过弥衡裸体之后的曹阿瞒一样。

蒲洪随即喊来左右,让人狠狠鞭打苻生。这十几鞭子下去,苻生非但不喊疼,还笑嘻嘻地说道:“小爷打娘胎里出来就不怕刀砍鞭打。”蒲洪作为长辈,被个瞎眼孙子如此顶撞自然是气得要命,立刻破口大骂:“小赤佬你就是个贱骨头啊,一辈子都只能当奴隶!”

哪知道苻生这时候还有话说,他趾高气扬地说道:“石勒不就是当过奴隶么?这么说我以后岂不是会和石勒一样!”听完苻生的答话,蒲洪只得连连摇头,对于这个无知无畏的孙儿,他觉得多半是废了。于是,蒲洪找来苻健说道:“你家三儿悖逆狂妄,我看还是早年弄死了事,否则他日必然败家亡国。”

苻健虽然不是汉人,但毕竟也难舍父子之情,不忍心下手。而后,苻健弟弟苻雄也向父亲为苻生求情说:“小孩子年纪轻轻难免会做错事,长大了肯定会改过,怎么可以说杀就杀了呢?”苻生由此逃过一劫。

但苻生长大以后,并没见怎么学好,倒是凭借天生神力,极其好勇斗狠,能徒手和猛兽搏斗,而且骑射与武艺都非常厉害,逐渐成为一员猛将。

不过,有功归有功,可这并不能掩盖住苻生性格上的缺失。满朝大臣听闻苻健要立这么个玩意为储君,议论纷纷,以至于有些不安分的野心家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作为前秦入关的二号功臣——平昌王苻菁(一号功臣为苻雄),眼看着江山就要传给苻生那个偏执狂了,他自然是顺应“民”意,趁势而起了。按照苻菁的主意,先发制人,趁着苻健养病期间攻杀苻生,而后软禁苻健,逼其让位给自己。

只是,苻菁挑选的日子实在不巧,当他杀到东宫时发现苻生压根不在。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部众掉头围攻皇宫,希望能控制住苻健。苻健这边听到外面喊杀声四起,便强撑着病体起来查看,当看到苻健站立在城头时,苻菁手下的士兵都惊呆了。因为之前苻菁为了鼓足军心,对外谎称苻健已经病死,可如今苻健却好端端地站在城头,苻菁手下士兵斗志全无,纷纷弃甲投降。

此时此刻,苻菁才明白,苻健才是真老虎,自己当初能立下赫赫战功,完全是借了苻健的虎威。而一到关键时刻,自己这只狐狸终究是显得那么不堪一击,束手就擒后的苻菁随即被斩杀。

苻菁死了,不安分的大臣们终于回归了平静,可苻健也因此垮了。弥留之际,苻健喊来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愣、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等八人,任命其为顾命大臣,襄助苻生处理国务。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5 11:03:15 +0800 CST  
明天还有最后一节本章也更新完了,下章基本围绕桓温二次北伐前后的一些事件,可以算是整个下部的高潮。

依旧放图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5 18:12:17 +0800 CST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十七)

这八人早在苻健父亲蒲洪称王之时便已成为勋贵,作为顾命大臣理所应当,虽然看着并不是那么靠谱(有两人还被殷浩收买过),但大限将至的苻健再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安排完这些,苻健便于公元355年6月辞世,享年39岁。这位前秦的第一位君主在中原大乱之际瞅准机会,一举入关,完成了父亲当年给予他的嘱托。面对桓温的荆襄劲旅,他拼死抵抗,最终打了个平手,为前秦守住了关中大地,也让前秦得以发展生机。虽然他的生命相对短暂,但他留给后世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前秦帝国,在苻健去世后十五年,前秦终于成了整个北中国的主人!

苻生继位了,但他干得第一件事便让人觉得他是个不靠谱的人,因为他并没有遵守“次年改元”的惯例,而是宣布当年就改元。

按礼制应当在继位后的第二年再改元,以示对先皇的尊重,所以大家都上折子告诉苻生按制应当来年改元。原本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苻生却为此大发雷霆,而后首议者右仆射段纯被苻生随即处死,顾命八大臣第一位下黄泉陪苻健去了。

此事一出,满堂哗然,群臣纷纷议论:早知道这独眼龙不是个玩意,但没想到居然这么不是个东西,人家孙皓上台好歹还装装样子一阵子啊。刚上位就因为件小事杀了一个顾命大臣,这样下去治国还了得?

于是中书监胡文与中书令王鱼商议,按照老规矩,用怪力乱神的迷信思想进行对苻生的疏导,让他端正下态度。借着一次早朝的机会,胡文、王鱼对苻生进谏说:“我等夜观天象,最近这彗星徘徊在大角附近,荧惑星则侵入东乡。”

“胡咧咧什么,别和我说这些专业名词,就直说吧,会发生神马情况!”苻生显然是被两个人烦得头大了。两人畏惧苻生的威严,只得说:“额,这个大角座是帝王的象征,这东乡恰恰照在咱们关中。综合来看,不出三年,咱们国内肯定要有大丧,还有重臣会被杀死。我看陛下现在应该修身养性,以规避天灾。”

这个时候,苻生的诡辩术再次派上了用处,他依旧不按套路出牌地说道:“哦,如此啊,既然上天有征兆,又岂是人力可以扭转的?倒不如提前应了这个征兆,那个皇后与朕君临天下,她死了可以算作大丧吧;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都是遗命辅政大臣,这三个人可以算是重臣吧!”说完苻生就命武士把毛贵、梁楞、梁安押下大殿,砍去脑袋。

片刻功夫,三位顾命大臣的脑袋便被摆放在三个红盘上,由武士端了上来。大臣们面面相觑,吓得宛如又回到了当初石虎统治下的血腥时代了,苻生却满不在乎,哈哈大笑道:“德行啊,朕为你们避去灾祸,你们不应该开心么?来人,摆宴庆贺!”于是苻生在太极殿设宴庆贺,命令辛牢做监酒。百官都害怕酒后失言,不敢多喝。

苻生看了,觉得甚是扫兴,于是迁怒于辛牢,随手张弓射箭将辛牢钉死在了座位上。其他大臣见这情况都吓得立刻大口喝酒,晚宴结束后,没有一个能自己走回家的。苻生见百官的狼狈样,反而十分满足,兴致勃勃地提起佩刀,回宫里将梁皇后一刀砍死,而后拍手大笑道:“好,这回大丧也有了!”

接下来的半年功夫,苻生又陆续族灭了丞相雷弱儿一系,司空王堕和太师鱼遵一系,至此,顾命八大臣全部伏诛。苻生从此大权独揽,开始了前秦的“白色恐怖”时期,当然,在此期间,关外的世界又有了新变化。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6 08:36:25 +0800 CST  
第十二章 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 已更新完,明天开更 第十三章 人何以堪——谁使神州竟陆沉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6 21:15:19 +0800 CST  
人何以堪——谁使神州竟陆沉(一)

从关中撤军后,桓温的心情始终无法释然,没能拿下前秦倒也不是什么痛心疾首的事情,但王猛的态度让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个王景略是整个北地士人的缩影,如果他的心不在自己这边,就算打下关中又如何能守得住呢?

神州陆沉,九州沦丧,这又究竟是谁的过呢?放眼东晋朝野,都以清淡为乐,附庸风雅,不务正业,若你是出身行伍的,无论战功多辉煌,也照样被视作下等人,天生低人家好几等。

桓温虽然出身不是庶族,但却也难跻身那些显赫的门阀之列,更重要的是,他出身兵家,与那些清谈的名流更是格格不入。

即便桓温今时今日已做到荆州刺史,掌管半个东晋,但名门望族仍不把他放在眼中。与王敦,庾亮,陶侃不同,桓温虽然也是权臣,但却是一个孤独的权臣,他虽然权势很大,但同时却是满朝尽为政敌。

有一次经历让桓温时隔多年仍久久不能忘怀,桓温坐镇荆州期间,一次曾找到自己的下属王坦之(时任桓温军中长史),希望能让自己的儿子迎娶王家的女儿,两家结为姻亲。照理说,桓温当时也是位高权重,主动肯和下属攀亲,那绝对是瞧得起王坦之。然而,王坦之并非一口应承,他颇有为难的表示,要回去和老爸商量商量。

这里得说下王坦之的郡望,此人出身太原王氏,这是王姓里面一个可以和琅琊王氏比肩的家族。当然,因为老家在太原,所以渡江后便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逐渐沦为二流门阀。不过,太原王氏虽没有琅琊王氏那么耀眼,但也属于名门望族中排名靠前的牛逼家族。即使到了南北朝末期,鲜卑人乌丸王僧辩也不忘攀附一下太原王氏,毕竟这是一件抬高自己逼格的事情。

回过头来,虽然论官职大小,桓温自然是王坦之的上司,可凭借着家族影响力,这太原王氏还是可以甩谯国桓氏一条街的。所以呢,王坦之便感觉有些为难,如果自己迫于桓温的压力而贸然答应,说不定就首先过不去自己老父亲那一关,毕竟朱门对竹门,门不当户不对谈什么婚论什么嫁?!

结果,回到家王坦之把这件事和老父一提,果然他父亲劈口拒绝,还大骂王坦之说道:“你是不是脑子撞门上了?居然想到和桓温结亲,咱们可是出身儒雅的贵族名士,怎么能和桓温那种低贱的丘八兵户混在一起呢!给我赶快去回绝掉!”王父说话很不留情面,即使此时的桓温已经是当朝驸马外兼荆州刺史,坐镇一方且手握大权,可在其眼中也不过是一个下等的当兵仔,配不上他太原王氏!

王坦之挨了父亲一顿骂之后,只好悻悻地找到上司桓温,撒了个谎说:“将军您前番说起的婚事,我刚巧回家问了问夫人,才想起来许多年前我就给咱家的小女定过娃娃亲了……那个实在抱歉哈,让将军失望了。”

桓温一听就明白了:你为人父的,怎么会连女儿有没有许配给人家都记不住呢,分明就是故意找了个借口搪塞我!不过桓温考虑到大家同朝为官,凡事以和为贵,也不合适直接发作,只是苦笑着说道:“我明白了,这是令尊瞧不起我们出身低啊……”这件事情深深地刺伤了桓温的内心,只是,多年以后,桓温成为东晋说一不二的权臣时,对于王坦之却选择了以德报怨。虽然王家昔时嫌弃自己出身低而不愿嫁女,可桓温却大方地将女儿嫁给了王坦之的儿子。

来自世家大族的冷眼不止体现在与桓温分属上下级的外人身上,就连桓温的发小,挚友也时不时地要对桓温嘲讽奚落一二。先说刘惔,作为桓温的伯乐,这位发小和桓温关系亲密自不必说,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时刻不忘拿桓温出身说事。一次桓温雪天打猎,正巧路遇王濛、刘惔等人。刘惔见桓温一身戎装,便笑问:“老东西你抄家伙准备干啥?(老贼欲持此何作?)”桓温知道刘惔素来看不起自己一身戎装的“兵头”造型,便也回口道:“我要是不这样,哪有你们当坐谈客的机会?(我若不为此,卿辈那得坐谈?)”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7 08:36:10 +0800 CST  
为了调动下气氛,以后隔断时间就发个自编的晋朝小段子,以后大家娱乐,姑且将其称作世说晋语吧


公元349年,东晋殷浩北伐,老张人被强征入伍。行进在队伍中有一老汉,老汉好奇地问道老张人:“小伙子,你是干什么的,怎么被强征入伍了啊?”老张人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是京师周围卖瓜的,哪知道稀里糊涂就被殷中军拉来当了壮丁了。”

老汉哈哈大笑,而后说道:“不瞒你说啊,当年还是孙皓在皇位上坐着的时候,我也和你一样,在建邺城(三国时旧称)边上卖瓜呢!”老张人不解地问道:“大爷,那当年孙皓怎么不抓你当兵啊?”老汉怒道:“卖瓜的有什么好抓的!孙皓再没人性也不至于如此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7 20:58:01 +0800 CST  
人何以堪——谁使神州竟陆沉(二)

桓温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你们可以安然无忧地继续清谈过日子全靠我们这些兵头在前线出生入死!所以,你们应该尊重前方流血牺牲的人。但刘惔依然满不在乎地离开了。

又有一次,桓温前去看望刘惔,发现刘惔正在睡午觉。于是这位坐镇一方的大人物居然爆发出少有的童心,用弹弓打刘惔的枕头。我们知道,古代的枕头和现在枕头不同,早期的枕头以竹编,裹麻,烧瓷为主,一般有身份的人都用瓷枕头。所以我们会看见以往有古装片放映说有人用枕头砸死人,假如是瓷枕头是可能的,而分隔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婴儿枕就是瓷枕头的完美代表。

这边想来刘惔的枕头也是瓷枕头,所以桓温打出的弹丸遇到枕头立刻碎成碎屑迸溅在了刘惔的被子上。刘惔被这突然发出的声响也吓醒了,看着桓温手拿弹弓哈哈大笑,刘惔则是满脸愠怒地说道:“使君,您这幅德行还妄想打胜仗?(使君如馨地,甯可斗战求胜?)”刘惔如此说是在讥讽桓温当兵出身,做事不离本行。桓温听完脸色非常不满。

除去刘惔,桓温的另一位挚友谢奕也是经常要拿桓温“兵头”出身说事。这个谢奕是个酒鬼,可谓无酒不欢,顺带介绍下其身份:谢奕,出身陈郡谢氏,在家排行老大,有个三弟名叫谢安,就是日后名躁一时的东晋挽救者——“谢东山”。除此之外,谢奕还育有一子,名叫谢玄,即后来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的北府军第一代领导人。

但是,作为桓温军中司马期间,这个谢奕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之才,给人留下的印象一个是终日酗酒,还有一个便是不讲尊卑。考虑到自己是桓温发小,所以谢奕虽然是桓温下级,可对桓温却一向没大没小。每次去桓温那里做客,谢奕头巾戴得很随便,长啸高歌,和在自己家中一样。

每当桓温下班回到府上,谢奕就跑过来,和他一起喝酒。谢奕喝醉了就发酒疯,乱跳乱舞,头巾歪了,衣衫不整。越喝越要喝,还要桓温陪他。对于谢奕的无礼,桓温倒也不生气,可他毕竟是要办大事的,哪有这个空闲时间陪谢奕胡闹?一听说他要来,赶紧躲到南康公主的房里。谢奕没办法进去,只好跑到桓温客厅里,另找一个卫兵喝酒,自嘲说:“失一老兵,得一老兵。”

对于大族、高官来说,称呼“老兵”是极不尊重的,谢奕仗着和桓温关系铁便无所忌惮,可从其内心来看,桓温的“兵头”出身依然不被王谢高门所认可,依然是他们取笑和奚落的污点!

当然,谢奕这么做也是无形之中促成着一件好事,那便是让原本夫妻感情平淡的桓温与司马兴男可以多多联络下感情,对于桓温家庭幸福倒是帮助略大。南康公主每每看到桓温进来,就略带幽怨地说:“要不是这个放荡的谢奕,我怎么能见到我的郎君啊?(君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刘惔和谢奕这样的故友桓温可以努力做到不计较,可是面对其他门阀的冷眼和轻蔑桓温却无法做到无动于衷。愤怒夹杂着自卑,让桓温注定在悲情之路上越走越远……

许多年后,同样是以“兵头”起家的刘裕刘寄奴面对世家大族的冷眼旁观则是采取了与桓温截然不同的做法。他没有纵容,有得只是刀剑立威,即使是一路走来的战友诸葛长民,当他不经意间流露出轻视刘裕庶族出身的态度时,换来的依旧是死亡代价。刘裕的出身显然要比桓温低得多,可他在面对高门士族时却有桓温少有的自信,所以他最终是驾驭住了这群“冢中枯骨”。而桓温呢?奋斗了一辈子最终也只是努力将自己跻身进门阀中的一员,让子侄辈重走门阀政治的老路,终究在“桓楚王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历史洪流中灰飞烟灭。

所以,有时候自信真的很重要,这种发自内心的睥睨天下的气概将决定你最终能走多远!是丑小鸭,还是白天鹅,取决不在于生活在你身边的一群水鸭,而在于你能否永远保存着一颗“一飞冲天”的决心!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8 09:31:07 +0800 CST  
好像这段引发不少共鸣哈。

那我就再简单说两句:首先,刘裕和桓温所处时代的确有那样这样的不同,但很大不同还是两个人自身性格的不同。就像我们现代也说“性格决定命运”一样,桓温几次放弃唾手可得的东西很大源于他是个感性的人。


我们可以比较两件小事:桓温灭成都后,善待成汉皇室,还特别宠爱成都小妹。但刘裕攻破前秦后,屠戮姚羌宗室,如果说前燕的鲜卑余孽是挑衅在先,被杀也是死有余辜,但前秦建国起对于东晋却是一直保持睦邻友好关系,甚至刘裕刚刚秉政的时候,姚天子还送还了河南不少城市。按说这样的一个政权确实没有赶尽杀绝的必要,但刘裕仍然做了。对于他宠幸的姚宗室女也仅仅因为手下一两句话就弃之一旁了。

第二件就是王坦之等人瞧不起桓温,桓温也都宽容视之,但如果换作刘裕,那他们只能是诸葛长民,刁逵的下场了。

刘裕的内心比桓温冷酷的多,正因为人性的复杂所以决定了这是一个变量,这个变量有时候是与外界环境相剥离的,所以并不能简单依靠外界环境如何就说当时的做法如何.....




然后好像也有人提到了侯景之乱,我想说,侯景之乱确实是诛杀了王谢高门,但是,在这场动乱中死难的平民百姓却多得多。我其实在写“陈事”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在梁朝末期,江南土著已经在慢慢崛起了,陈庆之,陈霸先都是例子,侯景之乱只是推动了这个趋势,没有侯景,这个趋势肯定也是会发展下去的,只是慢一点罢了。

这就好比西方列强殖民前,我们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虽然缓慢但仍然向前发展,于情于理,我们总不该感谢西方的殖民入侵吧?

同理,侯景虽然客观上造成了王谢等尸位素餐的高门退出历史舞台,但总体上这场暴乱是性质恶劣的,对江南造成的损害更是不可估量。所以我们要否定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8 14:35:26 +0800 CST  
人何以堪——谁使神州竟陆沉(三)

北伐前秦后,桓温率部回荆州休整了近两年。在这段时间内,桓温也一直在思索着究竟是何种力量导致中原沦陷,北伐未能倾尽全力。

不久,桓温在深感朝廷“外难未弭,内弊交兴”的同时,上奏提出了著名的《七项事宜疏》。这道奏折将目前东晋朝廷内部的几大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做了一一罗列和分析,针砭时弊,鞭辟入里。主要分为以下七点:

1. 抑制朋党,杜绝因政见不同而相互倾轧;
2. 合并、裁撤冗余的官职;
3. 重视机要政务,对公文案卷的处理要限制时日;
4. 明确长幼之礼,奖励忠实、公正的官吏;
5. 褒奖惩罚,应与事实相符;
6. 继承、遵守古制,弘扬学业;
7. 选派史官,编修晋书。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桓温已经看出,“荆扬之争”是东晋内耗的最大问题,从早期的王导和司马睿,再到庾亮和陶侃,再到后来的自己与殷浩。整个东晋朝廷内部被割裂成两块,这两块时时刻刻在较劲着,所以中央集权在东晋实现不了。如果不能解决掉这一个党争,那么东晋还将长此以往下去。

第二点是关于官员方面的,东晋这个政权冗官现象突出,和宋朝相似。不同的是,宋朝是为了分权,而东晋的冗官却在很大程度上是“衣冠南渡”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点暂时不展开说,因为以后提到桓温“土断”的时候还会说道。

第三点主要是讲朝廷事务处理效率低下,办事相当拖沓。而这一点是前两点引发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一个分散无法集权,又因冗官而人浮于事的政府又如何能高效运转呢?

至于第四点,则是对于第三点提出的一项解决办法,朝廷需要认可那些实干兴邦的人才。当然,明确长幼之礼则是礼教的一部分范畴。第五点大体与第四点相同。

第六点则是我们上世纪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任何一个朝代要想复兴都必须重视教育的传承。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教育问题则需要跟进。

第七点则是关于第六点的跟进和补充。不过说到编修史书,这边迈不开一个奇人,这个人叫习凿齿,桓温手下的幕僚。之所以说这是个奇人,是因为这个人放在现代有典型的“人格分裂症”,而且还是晚期。

习凿齿,襄阳人,祖上世代为荆楚豪族,算是在荆州也有不小影响力的家族了。其人精通佛学、玄学和史学,史学代表作便是《汉晋春秋》。说习凿齿是典型的人格分裂症患者其中一点就体现在这部《汉晋春秋》上面,因为这部书破天荒地提出了“晋承汉祚”的观点。要知道,在这以前大家公认的都是晋朝承袭曹魏的国祚,而蜀汉是被曹魏灭掉的,习凿齿破天荒地提出这个论点在当时是引发轩然大波的。

陈寿当时写《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司马晋承袭曹魏,后世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也是以曹魏为正统,中间唯独就习凿齿编排的史书是以蜀汉为正统的。当然,有人要说了:《三国演义》不是以蜀汉为正统的么?事实上,“蜀汉正统论”真正成型却要追溯到南宋后期,且与当时的政治宣传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前后四五百年时间里,就习凿齿独树一帜,显得非常另类,关键他还是在承认晋朝受禅曹魏的基础上,去肯定晋朝承袭蜀汉的正统,所以人格分裂相当之严重。

既然说到这,我们又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话题——隋朝究竟是承袭的北朝还是南朝?在隋唐三百年的时间内,隋唐统治者(特别是李唐)为了照顾到统治集团的利益,逆天下大势而行之,公然追认北朝为正统。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29 08:37:08 +0800 CST  
人何以堪——谁使神州竟陆沉(四)

那么,既然要追认北朝为正统,那如何将北朝和两汉挂钩成了北史学者研究的巨大难题。在这一时期内,涌现了一系列奇葩的正统继承论,诸如“北魏承袭曹魏”,“代国承袭西晋”,“北魏承袭五胡”等等,可谓错综复杂,莫衷一是。

但是,到了唐朝中期,随着武则天的上台以及关陇集团的土崩瓦解,唐朝无需再为过气了的权贵寻找“遮羞布”了,很明显的就是《北史》中包含了隋朝,可后来又将隋朝剔除出北朝的范围。到了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时代,南朝俨然成为无法撼动的正统!而这一正统自奠定后便未曾动摇,即使是后来满清入关,乾隆勒令编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依然定南朝为正统,可见当时这一理念已然深入夷狄之心。

所以,隋唐以一家之私心而乱天下之纲纪,力挺北朝为正朔,也仅仅是维持在那少得可怜的三百余年(把隋唐国祚都算上),终究是和“患有人格分裂症”的史学大师习凿齿一样,可笑却归于沉寂。当然,上世纪以来,因为一些事情的接连发生,国人思想崩塌之后一直未能重塑。所以各色各样的奇葩论调甚嚣尘上,“北朝正朔论”又被别有用心之人哄抬出来,成为思想动乱的侧面之一。

好啦,言归正传,除此之外,习凿齿还在另一件事上再度表现出了他的“人格分裂症”。因为桓温自从灭蜀之后,便有些居功自傲,有些人作为建康方面的说客便会时不时来敲打桓公一番。当时晋朝大儒孙绰造访桓温,为了好好震慑下这些“不服周”的楚蛮子,于是孙大师便拽文说道:“蠢尔蛮荆,大邦为雠?”这是《诗经•小雅•采芑》中的句子,原是指周天子警告蠢蠢欲动的荆州蛮族,要他们不可与中原大国作对。这边当然是警告桓温别学楚蛮子,敢逆天子的威仪。

桓温一时愣住了没法反驳,而习凿齿在场却毫不示弱,立即回送一句:“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这则是《诗经•小雅•六月》中的诗句。“大原”即为今天的太原,“玁狁”则是周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据说匈奴前身),曾被周天子下令讨伐,被驱赶到山西太原一带,而孙绰恰好原籍山西太原。这一句是双关语,一般人只看懂习凿齿回敬孙绰同样拽文开了一发地图炮,却未能领会其更深一层的含义。

习凿齿其意是在告诉孙绰:周天子之所以可以身居至尊之位,靠的是武力震慑外夷,如今你晋朝廷从洛阳搬到了建康,把北边都丢给了胡人,还有什么资格来摆“天子”的谱,就跟当初东迁洛邑的东周一个德行!而且,大家用心观察一下会发觉,“五胡乱华”始作俑者之一的刘渊起兵之地恰恰就在山西!

孙绰这个人“嘴炮”功夫还是有的,吃了一亏,自然不甘示弱,再次向习凿齿发难,他开口道:“沙之汰之,瓦石在后。”这个我们小时候如果见过水泥匠的器材应该知道有个滤沙的网器,抄起一把黄沙抛过去,细小的沙子都到了另一边,而石子和瓦砾等杂物则被过滤在了另一边。

孙绰所说的这句话基本就是一个滤沙的原理,大致意思就是说你滤沙剩下的都是些没用的瓦砾渣滓,而言外之意就是你习凿齿是那一堆无用的瓦砾。习凿齿听了当然不会就此罢休,随即也回应了一句:“簸之扬之,糠秕在前。”习凿齿用了一个筛米的原理来反驳孙大师的滤沙原理,大致意思是用簸箕筛米,最先被抛出来的都是没有分量的米糠和麸皮,话外音就是你孙大师别以为最先滤出来的是黄沙,也有可能是米糠和麸皮。

孙大嘴炮一生还没遇到过几个能和他嘴皮子较量几招的人,如今碰上习凿齿算是踢到铁板了,无奈之下的他只能讪讪地低调做人了。可令人诧异的是,现今为桓温仗义执言的习凿齿,到了日后居然又扛起“反桓”的大旗。

桓温当上大司马之后,对于疲软无能的东晋朝廷恨透了,可习凿齿此时却坚定不移地站到了司马家一边。而且,他还在《汉晋春秋》中将司马家胡天海地一通乱吹,甚至为了吹司马家不惜抹黑桓温,最后桓司马一怒之下把这个“人格分裂者”贬去当了荥阳太守。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30 10:09:01 +0800 CST  
老规矩,月初有事又得停更几天。回来讲述桓温二次北伐。
插图君送上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6-09-30 18:53:12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