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国风云----------“五胡乱华”那些事儿













前言
提起中国的乱世,首推两晋南北朝,春秋战国离我们过于渺远,而五代十国又过于短促。所以位于这两个乱世之间的两晋南北朝更能引发人们共鸣。然而,遗憾的是,基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长期以来被淡化,人们对于这段历史中最关注的只怕还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代。

然而,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便会发觉,在长达三百多年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并非只出现过一次三足鼎立。从广义上来说,这段时间三足鼎立的情形至少出现过三次。如果细化一下,则可以划分到五次及以上。

那么,我们以广义的视角来区分,这三次三国时代究竟产生于何时呢?众所周知的前三国(即魏蜀吴)自不必多说,而近年来随着影视题材或是网络小说的红火,后三国——梁(陈)、西魏(周),东魏(齐)也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

而在这前三国与后三国之间,还出现过一次三国鼎立,这一次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奇特,可以细化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鼎足情形类似前三国,北方统一的羯胡政权对峙南方的成汉政权及东晋政权。而后一时期鼎足情形类似后三国,北方的前秦,前燕对峙南方统一的东晋。我们姑且将其称为中三国时期吧,以区别于前三国与后三国。

只是很久以来,由于两晋这段时间极为混乱,这混乱在北方更为显著,所以统称为东晋十六国时期。然而,整个十六国时期却以淝水之战为节点,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前期即是我们所要讲述的三足鼎立时代,从胡(汉赵),氐(成汉),汉(东晋)到秦,燕,晋。后期则是北方诸国并立的时代。

谈及这段历史,有诸多的因素让我们不愿去详提,因为那是一段胡汉交融的纷争史,一段汉人的半屈辱史。可是有些东西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淡忘而消退,过往发生的一切都客观地陈列在那。往事已逝,无论我们是愤慨还是惋惜,这都已经无法改变,而如果说我们能够拨开迷雾,从那段千年前的过往中得到些借鉴,那必然是这段历史留给今人的最大价值所在。

从八王之乱中的离石台,到淝水之战前的八公山。匈奴,鲜卑,羯,氐,羌相继在中原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权力搏杀与王朝更迭,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风云际会,逐鹿天下。
司马家八王相争,战火燃遍中原大地,屠各部乘势而起,雄师马踏黄河两岸。
东晋皇权旁落,内部纷争动荡不已,北方两强并立,刘曜石勒中原逐鹿。
残暴不仁的石虎窃据帝位,在一系列倒行逆施之后终于迎来末日的审判……
胸怀天下的桓温一生彷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追逐不可实现的梦…….
还有宽容远怀的苻坚,忍辱负重的慕容垂,徒增笑柄的庾亮,三定江南的周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加盟,才让那段鲜血四溅的历史中能找到我们灵魂慰藉的所在。
好了,话不多说,传奇即将上演!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24:00 +0800 CST  
2楼召唤那些曾经在我陈事中有过数面之缘的朋友们,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纯属粗心。

@贾张虔诚 @元ZN @869133203 @温酒斩华佗56 @willows9803 @苏枕言 @呸呸坨 @小班沙克

@动力楼博士 @2285817 @yixixingmie @LTTds @减肥的都是猪 @扬州经略 @171388260 @虾峙门

@u_97332888 @l237780 @老陈2015 @ct3399 @浪子刚哥 @镇龙居士1 @amaze001 @邺下风流在晋多

@cosmos07 @京郊的风 @xudh1977 @起床困难户2015 @lsyyyxs @cslj4240

@neptunegm @33cccab @天下正好 @18820114537 @我心飞翔兮518 @Lancer2

@高原之风 @西湖苏堤龙井茶 @天_朝浪子天狼星 @机器猫乖乖2013 @迷茶小姐

@wangj3 @明勇潇湘 @无间行者RNA @失足一次的少年 @wxhdgg2015 @迷失的高跟鞋2012

@艾在山春 @心焱 @罗坞头 @妫尧舜 @国笑容 @wfdq @古邳狂士 @风日和美 @逍遥kun

@洛可可之梦 @花落青山燕归高 @轩辕文心 @能事我乎愿之 @三叠弓 @明勇潇湘

@lb0326 @kcz912 @余华钧 @dym7355 @leon2188 @深红浅白而已 @ninewc

@白五爷玉堂 @leon2188 @曦嬟 @存钱存钱 @不怎么高傲 @宜家猫64 @yu_xiangyu

@今夜月白风清 @含英 @yu_xiangyu @z115684873 @松下群子 @wjyx @开皇仁寿

@jym0119 @逮着兔子的狐狸 @艾苠 @昆汀印象 @tongyi007 @如意赤心木 @镇龙居士1

@绮陌江月 @cslj4240 @yu_xiangyu





并附录上陈事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59420-10.shtml#6126431348d805a2e1ca55277bfbac3f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29:58 +0800 CST  
@镇龙居士1 @amaze001 @邺下风流在晋多

@cosmos07 @京郊的风 @xudh1977 @起床困难户2015 @lsyyyxs @cslj4240

@neptunegm @33cccab @天下正好 @18820114537 @我心飞翔兮518 @Lancer2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30:48 +0800 CST  
@高原之风 @西湖苏堤龙井茶 @天_朝浪子天狼星 @机器猫乖乖2013 @迷茶小姐

@wangj3 @明勇潇湘 @无间行者RNA @失足一次的少年 @wxhdgg2015 @迷失的高跟鞋2012

@艾在山春 @心焱 @罗坞头 @妫尧舜 @国笑容 @wfdq @古邳狂士 @风日和美 @逍遥kun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31:48 +0800 CST  
@洛可可之梦 @花落青山燕归高 @轩辕文心 @能事我乎愿之 @三叠弓 @明勇潇湘

@lb0326 @kcz912 @余华钧 @dym7355 @leon2188 @深红浅白而已 @ninewc

@白五爷玉堂 @leon2188 @曦嬟 @存钱存钱 @不怎么高傲 @宜家猫64 @yu_xiangyu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32:37 +0800 CST  
@今夜月白风清 @含英 @yu_xiangyu @z115684873 @松下群子 @wjyx @开皇仁寿

@jym0119 @逮着兔子的狐狸 @艾苠 @昆汀印象 @tongyi007 @如意赤心木 @镇龙居士1

@绮陌江月 @cslj4240 @yu_xiangyu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33:24 +0800 CST  
目录
(上部)
1.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

2.胡汉交兵——鼎足之势初已成

3.青衣蓑酒——一朝家国两相亡

4.衣冠南渡——王马天下势难共

5.北方惊变——矫称汉室终是空

6.谁主沉浮——屠各羯胡竞中原

7.皇权旁落——东晋权臣甚猖狂

8.地狱修罗——一代魔君石季龙


(下部)
9.蜀地悲歌——桓公西征灭成汉

10.辽东烽火——慕容鲜卑的天下

11.君生为髯——北地苍凉事可伤

12.逐鹿天下——关东走马鲜卑儿

13.人何以堪——谁使神州竟陆沉

14.紫气东来——王猛入关治前秦

15.东山再起——桓温时代的谢幕

16.睥睨天下——雄主渐生窥江意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34:31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一)

每当谈起两晋南北朝这段时期,人们总是喜欢选择性的无视和遗忘,大到历史教材,小到影视题材,都尽力地跳过这一段时期。因为那段时期,中华的儿郎都饱尝着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其混乱和黑暗程度,超越了近代百年屈辱史,但你待见或不待见,这段历史终究在那,不增不减。

而今天,小公子将带领大家一起追溯这段历史,而我们首先要说的,便是导致揭开这黑暗的一幕的导火索——八王之乱事件。而要提到八王之乱,则迈不过这么两位人物——司马衷和贾南风,这一对痴儿丑妇便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关键性人物……

公元290年,农历四月己酉日,一代雄主晋武帝司马炎驾崩,时年五十五岁。按理来说,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这并不是什么蹊跷的事,只不过,咱们这位新皇帝实在……

用孟子的一句话来评价司马衷,那便是“望之不似人君”啊,那司马衷究竟如何不似人君呢,这就要从司马炎死前几年开始说了。

司马炎的皇后杨艳给他生了三个嫡子,长子司马轨还没长大成人就不幸匆匆离世了,接下来,司马衷很幸运的成了太子的首要人选,只可惜司马衷估摸着有我们现代常说的自闭症,从而导致智力水平一直保留在和阿甘一样的等量值上。那么问题来了,选太子哪个强?皇后杨艳来帮忙。在司马衷和三子司马柬之间,杨艳最终选择了二儿子司马衷。

这样的抉择会让很多人大惑不解,后世很多人认为杨艳之所以选择司马衷,那是因为出于母爱。生出这么一个低能儿,自然希望尽母亲最大的努力去补偿他啊,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嫡长子继承制的古老条例摆在那里,司马衷作为嫡长子自然有继承权,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司马衷先天不足,那也不可能去在庶子里挑选,所以只能是司马柬和司马衷。

那有人又要问了,为何杨艳不选择司马柬呢?《晋书》记载司马柬“识量过人、性情仁厚”,看起来挺不错的样子。但大家都忽略了这史料中另外提到的一点——“不善言辞”,好嘛,合着搞了半天还是个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啊,这让杨艳很担忧,万一长大了也和司马衷一样怎么办?杨艳的未雨绸缪并非没有科学依据,遗传学告诉我们,很多遗传病亲兄弟都会染上的。

除此之外,当时司马柬虽然是杨艳的第三个儿子,但是在司马炎众多的儿子中却已然较为靠后了,他和司马衷之间夹杂了不少同父异母的兄弟。一旦他登基,那些兄长的地位显然很尴尬,而考虑定太子的时候,司马柬也才三四岁。“立嫡以长不以贤”,何况这边的司马柬既不是“长”,又看不出“贤”,经过反复思考,杨艳最终下决心定司马衷。

有人又要问了,杨艳毕竟是个皇后,不是“后宫不得干政”吗,这立下太子的事情杨艳能说得准么?别说,杨艳还真有这“一锤定音”的本事,凭的就是她和司马炎几十年的夫妻感情,这不仅仅体现在这次的立太子事件上,也包括日后的立皇后事件上。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九岁的司马衷被册立为皇太子。不过,这个太子虽然年龄一天天增长,可智商却像中国足球一样永远都是那水平。一次,他去华林园玩,突然听到一阵蛤蟆叫,心血来潮的太子便抛出这么一个论题——“论蛤蟆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侍从们一听太子爷问了这么个问题,一下子懵了,就像是学霸也难以解决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一样,正常人永远跟不上司马衷的思维。

不过司马衷一看他们都不回答,生气地说道:“那什么,你们,你们再不回答我就要打你们板子了。”

大家一看这主是要玩真的了,只得立马开动大脑,仔细思考,终于,一个侍从脑子活络,上前说道:“太子爷,我知道了,这养在官家池中的便为官家叫,这养在私家池中的便是为私家叫。”司马衷觉得这人说的在理,连忙好好地赏赐了他一番。

一边是自己的傻儿子扶不上墙,另一边则是被酒色掏空之后身体每况愈下的司马炎,晋朝未来的路该往哪走,大臣们夹在中间往往是最担忧的……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08:36:43 +0800 CST  
@绮陌江月 2015-09-01 09:55:33
嗯,写得好,视角不错,专门提炼这段 历史 也是种创新!
-----------------------------
嗯哈,整个东晋十六国时期基本以淝水之战划分为两段,细化则以后赵内乱和淝水之战规划为三段。不过其实淝水之战后已然是东晋十六国像南北朝过渡的时期了,所以我才挑选了前期作为更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10:23:49 +0800 CST  
@月满关山 @杨英2015 欢迎新朋友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10:24:42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二)


不久,京城里开始有传言了,说百官都想拥护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日后接班。提到这个司马攸,司马炎便是一个劲的不爽,因为当初他的老父司马昭最喜欢的儿子不是他司马炎,而恰恰是司马攸,甚至一度还拍着自己的座位对大臣们说:“看,这以后就是桃符(司马攸小名)的座位。”

后来,虽然迫于大臣们的压力,司马昭不得不立司马炎为世子,但对司马攸的宠爱却未曾减弱。再到后来,做了皇帝的司马炎虽然没有记恨自己的弟弟,在外人面前和司马攸的关系很融洽,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但真实的情况如何,也许只有他俩私下里知道。

这次的传言让司马炎明白,只有自己这个齐王弟弟还在京师,那自己傻儿子日后的皇位必有威胁,于是司马炎开始谋划驱逐自己的这个弟弟了。很快,司马攸便收到自己哥哥要求自己离开洛阳回封地的旨意,不过,司马攸待人友善,朝中很多大臣都是他的死党。司马炎这么做,一下子便激发了数十位大臣一同上书,请求司马炎让齐王继续呆在朝中辅政。

没这联名上书还好,可一看这联名上书,司马炎更像是被戳中了肺管子一样:好嘛,我就知道你们这些鸡贼私下早就和齐王勾结了,就等我归天呢!齐王还能留下来?随即司马炎又下了一道旨意,要齐王火速离京——再不走就将武力遣送了。司马攸无法想象,这一向宽仁的皇兄竟然是这么一副嘴脸,结果一气之下竟然吐血身亡了。

司马炎原本只想赶走自己这个弟弟的,但没想到闹出人命来了,只得嚎啕大哭一场,并厚葬了齐王司马攸,让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冏承袭了齐王之位。只是,他不知道,仇恨的种子一旦播下,那必将祸延下一代的,这个司马冏日后便参与了那场司马家的大混战——八王之乱。

司马攸虽然死了,可是司马炎和大臣们都知道,要是太子依旧这么个样子,那晋朝以后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司马攸”。这时,尚书令卫瓘决定铤而走险,劝阻司马炎更换太子。这个老卫可了不得,当初年轻时曾经平定了蜀中邓艾,钟会之乱,让晋朝得以安全地控制住蜀中。随后司马炎在择立太子妃的时候,还一度考虑到要用卫家的女儿,而老卫还是晋朝著名的书法家。

这么样的一个人如果要说话,那他必然具有绝对分量的话语权。一次,他在宴会上假借醉酒像司马炎进言。司马炎便问:“爱卿有何事启奏啊?”老卫没说话,而是踉踉跄跄地走到御座旁,一边摸着御座一边叹息道:“这个,这个座位,可惜了,可惜啊。”这样的劝谏方式,既能达到劝谏效果,又保护了自身,后来北周的时候,也有大臣如法炮制地劝谏过宇文邕,只不过御座换成了宇文邕的大胡子。

司马炎何等精明啊,早就听出了老卫的话外音了,于是他故意板起脸来,对老卫说道:“爱卿你喝醉了,快回去吧。”老卫知道司马炎懂自己话的意思了,便就坡下驴,趁机离开酒宴回去了。

老卫走了,司马炎则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个老卫平时老实巴交的,犯不着冒这个头啊,难道说朝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满意这个太子了?想到这司马炎很是忧心,一旦朝臣不和,是会影响未来国家的长远发展的,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太子完全有能力治理这个国家!

由于司马炎出发点就定位在为太子正名上,而不是为国家长远考虑,所以注定了他这次的举措只能是走走过场的。而司马炎走过场的形式在今天来看也是十分普遍——考试。

司马炎找了一些题目,让人送到太子那里去,要求太子作答。虽然这是一次考试,但是却一点都不正规,就和大学里的一些开卷考试一样,即使平时不学,关键时刻也能找到答案,更何况还没监考老师呢。

于是司马衷的丑媳妇贾南风立刻开始场外求助,从外边找了一位儒生作为枪手替司马衷答题。这个枪手得知这次考试是事关太子的存废和未来国家明天的问题,可不敢怠慢,连忙奋笔疾书,交上去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不过这个答卷虽然优秀,但是还是有个致命的缺点。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1 18:18:36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三)

看出这个致命缺点的人叫张泓,是太子府的给使,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下人。但是,恰恰是这个下人,为自己的主人保住了太子之位,老张指出,这张卷子答案太完美了,简直是无懈可击,明眼人一看就是找了枪手。用刘小利的话来说:“抄答案抄的太全了,差点把人名都抄上去了。”

贾南风一听,说的在理啊,虽然她为了更贴近真实,特地让司马衷亲手誊抄了答案,但却忽略了这么一个问题,以司马衷的智商是不可能答出这么一份完美答卷的。不过,既然老张能提出这个问题,便必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贾南风再次问计老张,老张狡黠一笑道:“不如直以意对。”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司马衷用白话文作答,要知道,古文一直沿用的是当初春秋战国时代的遣词造句,但是人们的语言却是不断发展的,于是乎,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差距便越拉越大,这边老张就让太子不要拽弄古文了,直接上白话文。

老张的主意让贾南风很开心,贾南风于是笑着说道:“他日若能富贵,必与张公共享。”就这样,中国古代第一篇白话文就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诞生了。但是,史学界却一般公认白话文的起源在唐朝,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要去考虑的了,我们只需知道,这份答案为司马衷保住了太子之位。

虽然这份答案伪造的巧夺天工,但是,像司马炎这样的明白人绝对不会就此被蒙骗过关的。只是司马炎却没有去追究,反而当众将这份试卷给反对司马衷的大臣观摩,以此打消他们心中对太子不满的念头。

卫瓘看了这份答卷,当时便无话可说,随即磕头请罪。而其他反对派大臣一看老卫都这幅德行了,自然也是再无意见。司马炎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心里很是得意,至此,我想大家都明白了,这次考试纯粹就是走过场的。是司马炎需要这么一份试卷来堵住反对派大臣的悠悠之口,从而维护住群臣的团结。如果司马炎真心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大可以直接面试,根本不用来这么一场水分多多的笔试。作为父亲,司马炎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儿子的水平,但是,作为帝王,他又比任何人都知道,更改太子的危险。所以,他所能做的,只能是不停地捣糨糊。

为了能够拱卫住自己这个傻儿子,司马炎亲自封了自己的其他四个儿子:司马玮、司马允、司马乂、司马颖分别做了楚王、淮南王、长沙王和成都王,沿长江一线一字排开,牢牢地为晋王朝控制住了南方版图。司马炎希望,日后这四个儿子能为他们的傻哥哥保驾护航,稳住帝位,却不料,日后这四位王爷竟然有三位参与了八王之乱。

而司马炎之所以迟迟不愿更换太子,还有其他一个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好皇孙” 司马遹。

这个孩子出生很神秘,以至于我们不知道该喊他司马炎的皇孙还是司马炎的皇子。爱八卦的人肯定会问了:偶买噶,难道司马炎是扒灰仔?是,也不是。司马遹的母亲姓谢,最早是司马炎的女人。可是,司马炎担心自己的傻儿子不懂人事,所以派了谢美人前去给司马衷普及一下男女之事,但是司马衷娶了贾南风之后,谢氏的地位可就变得十分尴尬了。贾南风嫉妒心极强,曾经因为一位郑氏的妃子怀了司马衷骨肉,而将其用戟戳破肚子残忍杀害。

鉴于这个剽悍的儿媳妇在,司马炎可不敢让谢美人伴虎而居,随即又将谢美人重新找回宫中,可后来一检查,竟然发现谢美人怀孕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1.司马炎,2.司马衷。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史学家,小公子表示也不好说,所以我们也就不去纠结了,姑且将他认定为皇孙吧。

这个皇孙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仲永的智商,一次皇宫中失火,司马炎便带着这个小皇孙一起登上城楼观看。年仅五岁的小皇孙却是死命拉扯司马炎的衣袖,将他拽到暗处,一本正经地说道:“在夜里发生这种情况需要格外当心啊,一旦火光照清楚了爷爷你的脸庞,那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此时潜伏着别有用心之人,爷爷你就身处险境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2 08:13:13 +0800 CST  
@青峰大辉是窝男神 @个就这儿吸袋烟

欢迎新朋友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2 13:35:02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四)

五岁的娃娃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分析能力,司马炎着实震惊了,不得不对这个皇孙刮目相看,连带着作为皇孙父亲的司马衷,也因为儿子的功劳使得太子之位得以进一步巩固。不过,常言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司马遹恰恰就是这么一个被一语道中的人物。

只是,垂垂老矣的司马炎看不到自己这个皇孙颓废的那一天了,公元289年,长期纵情声色的司马炎终于病倒了。在病榻上,司马炎自知时日无多,便下诏让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即刻进京,与杨骏一同辅佐自己的傻儿子顺利登基。可是,杨骏不傻,能够独揽大权怎么会容忍他人来分一杯羹呢,于是他把诏书扣了下来,对外则严密封锁司马炎病危的消息。

等到了司马炎已经病的无法说话的时候,皇后杨芷和杨骏拿出了一份他们自己拟定的诏书要求司马炎用印。司马炎看了一下,差点没当场气死,这诏书里面不止没有提到自己的皇叔司马亮,反而将杨骏的职位不单单定位在一个辅政大臣上,而是集财政军大权于一身的权臣。

面对这道诏书,司马炎愤愤地将它推开,拒不用印,不多时,也便一命呜呼了。而杨骏可不管司马炎愿意不愿意,当即僭越了一下,让这道诏书成了名副其实的遗诏。不知道司马炎濒死之际,心中是否对于杨骏的这一举动以及帝国的未来有着深深地忧虑呢?可这些忧虑对现实又有什么作用呢,司马炎这辈子该享乐的都已经享乐玩了,眼睛一闭,身后的事都是他无法左右的了。

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登基,是为晋惠帝,加封贾南风为皇后,司马遹为太子。杨骏则根据“遗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唯一的一位辅政大臣,大权独揽。而就在这时,那个被司马炎寄予厚望的皇叔司马亮得知自己侄子死了的消息,连忙进宫要吊唁。

可是杨骏得知这个消息后,觉得这厮明摆着是来夺权的,于是和杨芷商议,决定将司马亮诱骗进宫中,随后斩杀。幸好司马亮平时人缘不错,眼线早已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司马亮,司马亮倒吸了一口凉气:“杨骏这老小子心肠真毒,我差点成了何进了啊。”随即,司马亮也顾不上吊丧了,直接往封地许昌跑去,生怕迟些自己就去黄泉路上陪大侄子了。

赶走了司马亮,杨骏只觉得天是格外的蓝,云是别样的白,心情也是大为轻松,于是他为了收买人心,以皇帝的名义,将京城内的官员都各升一级。百官莫名其妙地就被馅饼砸中了,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忧桑,毕竟老皇帝才刚刚走,心中怎么样都该有些悲戚的,可是突然间升官了,说不开心铁定假的。

杨骏的这一做法可是在他的反对派眼中成了一个大大的笑柄,可杨骏不怕,依旧我行我素,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他甚至还把自己的家搬到了以前曹爽的府邸。这一切的一切让贾南风看了很是不爽,贾南风作为女人虽然不漂亮,但要论起对权利的欲望,那可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曾经贾南风在司马衷上朝的时候在一旁听政,结果引来杨骏的一阵破口大骂,杨骏还指使兵士将贾南风当场轰了出去。贾南风在大庭广众下载了面子,心里恨不得将杨骏碎尸万段,而要获得权力,贾南风除去杨骏也是势在必行的。

贾南风的几个手下给贾南风提意见,招汝南王司马亮进宫击杀杨骏,毕竟司马亮和杨骏早就有矛盾了。贾南风觉得此计可行,连忙派手下李肇去私下联络司马亮入京勤王。不过没想到,这个司马亮纯粹脓包一个,当他得知要去杀杨骏的时候,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李肇见这样子,也无法强求,但又不想无功而返,便悄悄的放出话去:有能砍掉杨骏脑袋的,就予以辅政大权。

没想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一个人乐呵呵地喊道:“问天下头颅几许,看小爷手段如何!”李肇循声望去,正是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是司马炎那么多庶子里面年纪最大的,且当初受命坐镇荆州,是司马炎安排在南方拱卫天子的四王之首,有他加盟,事情必然能成。当然,司马玮也不单干,他顺带喊上了自己的弟弟淮南王司马允,两人一同带兵入朝。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2 16:48:37 +0800 CST  
明日有事,提前打声招呼断更一下,以后周末不影响更新,国假或有可能影响更新,不过有事都会和大家报备,希望不影响大家看帖。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2 21:13:47 +0800 CST  
@总老师麦加 2015-09-05 10:07:42
与楼主商榷一下:把十六国时期称为“中三国”恐怕不大妥当吧?它在大多数时候都远不止三个国家。把南北朝后期,北魏分裂后称作“后三国”还比较恰当,因为那时确实是三国。
-----------------------------
都惊动慕容粉啦。五代十国写完了?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5 10:43:01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五)

虽然没能调来司马亮这只老狐狸,但是“江南四大法王”来了俩,也算不虚此行了。贾南风对此表示很满意,司马玮也不含糊,兵马火速开到了洛阳城外,“八王之乱”由此打响了第一枪,此时距司马炎去世才过去十个月。

贾南风在宫内首先发动政变,他派人前去司马衷那边揭露杨骏谋反,司马衷本就没什么脑子,半天憋出了这么一句话:“他,他这是想学王莽么?”对于底下人,这一句话已经足够了,足以给杨骏定上“谋反”的罪名了。于是,当即司马衷传出诏令:全城戒严,楚王司马玮和东安公司马繇带兵入城,立刻去捉杨骏。

杨骏毕竟是独揽大权的人,所以朝中眼线众多,很快,司马玮要捉拿自己的消息便传到了府内。这时的杨骏急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好在他手下的党羽中有明白人,立刻有人提议由杨骏派人先去火烧云龙门,以此制造混乱,将敌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火灾上。随后再去城外调集部队,伙同太子的东宫卫队一起进宫面圣,逼皇帝交出乱党。

这么做具有相当大的风险的,这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便会一败涂地,尤其是出城调军。万一城外的部队已经被司马玮控制了,那杨骏出去岂不是死路一条么?不过,事到如此,只能兵行险招了,这么做是九死一生,可不这么做那是必死无疑。但是显然杨骏心里没这么大的魄力,为了给自己的怯懦找借口,杨骏推辞说:“那什么,云龙门是曹睿当年修建的,可以申请联合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迹了,且造价高昂,这么烧了岂不可惜啊。”

怕死就怕死,非要给自己找这么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大家伙原本还斗志高昂的想豁出去干一场,可杨骏的一席话着实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既然如此,幕僚们便各自给自己找理由作鸟兽散了。

而皇宫这边,身在后宫的太后杨芷得到司马衷要铲除自己爹爹的消息,连忙让左右帮自己写了数道诏书——“能救太傅者,必将重赏”。随即绑在箭上面,纷纷射出宫去,士兵们将这些绑着诏书的箭带给司马繇,司马繇便派人去请示贾南风。

结果贾南风态度坚决:“杨骏造反,帮他求情的便是附逆,同罪论处!”既然贾南风都这么说了,司马繇也不含糊,立刻率领手下士兵围攻杨府。司马繇这边进展地相当顺利,先头部队已经用弓箭手堵住了杨骏突围的道路,而杨骏这边,除了刘豫试图进行点行动补救外,其他人都纷纷倒戈,刘豫也死于乱军之中。

很快,司马繇带兵攻进了杨府,下令凡是杨家人,一律格杀勿论。就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杨家上下一百余口碑杀得干干净净。不过,遗憾的是,这一百多号人里面居然没有杨骏,没能杀掉杨骏便不能算完成任务,于是司马繇下令继续搜捕。

一番搜寻后,士兵们发现马厩的草料堆里有动静,估计杨骏是受了《举起手来》里面罗圈腿的启发,选择了这么一个藏身之地。士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直接拿着长矛往里面乱刺,只听数声惨叫,权倾朝野的杨骏便一命呜呼了。

杨骏一死,就该开始清算杨骏的余党了。作为杨骏兄弟的杨珧自然是逃不了,可是这张杨骏同党的名单中有个奇怪的名字——文鸯,这个人榜上有名还是出了很多人意料的。相信玩过《真三国无双7》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忘记,晋传里面有一关出现了一个非常牛叉的将领,既拉风,又帅气,有着圣斗士一般的面容和志玲姐一般的声音,没错,此人便是文鸯。

文鸯可以说是三国末期少有的厉害将领,曾经间接吓死了司马师。但是,他又怎么和杨骏扯在一起的呢?原来,司马繇有个外公姓诸葛,便是“魏得其狗”的诸葛诞,曾经与文鸯的爹一同挑起过“淮南三叛”。后来起了内讧,诸葛诞杀了文鸯的爹,文鸯便反水,投靠了司马昭,带兵消灭了诸葛诞。

剧情各种狗血,虽然说诸葛诞对于司马家来说可以算得上反革命分子,但谁让司马繇又要喊他一声外公呢。所以,就冲这点,他司马繇也要找机会为外公报仇。公报私仇,历来百试不爽,司马繇也便是这么对文鸯的。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5 10:47:44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09-05 15:08:39
沙了个发
-----------------------------
鸟已回笼,继续更新哈。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5 15:28:18 +0800 CST  
八王之乱——同室操戈相煎急(六)

这次在清洗杨骏的党羽过程中,有数千人为之丧生,其中不乏有像文鸯一般躺着也中枪的。但是,作为皇太后的杨芷毕竟有身份在那,贾南风一时之间也找不到理由将她也诛杀。可贾南风不找杨芷,杨芷倒是主动找上门来了。

杨太后得知父亲一家被灭门了,心里十分悲愤,怒气冲冲地跑到了贾南风的宫里,对着贾南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你个贼婆娘,当初你差点被先帝废掉,是我跑前跑后地给你说情,才勉强保住了你太子妃之位。结果你不思感恩,反倒灭了我满门,你良心给狗吃了么!”贾南风一本正经地说道:“你爹那是谋反,是该死,我只是没走一套完整的法律程序,而率先用国家暴力机关(军队)来处理了这件事。虽然稍微有那么一丁点不妥的地方,但基本路线没错,你有什么资格责备我!”

杨芷一看这丑婆娘作恶了还能理直气壮,心里更是怒不可遏,也不顾和她理论了,直接扑上去与贾南风一番扭打。贾南风也不甘示弱,立马回击,手下的宫女连忙劝架。经过一番折腾,杨芷才忿忿地离开了,不过杨芷虽走,可贾南风却起了杀她之心。

不久之后,贾南风便拿着杨芷之前射出宫外的诏书去司马衷那边撺掇说杨芷附逆,必须除掉。司马衷虽然傻,可却还有些良心,毕竟喊了杨芷这么多年小妈,且这个既当阿姨又当小妈的杨芷对他也确实不错,真心舍不得杀了她,便推辞说:“等等再说吧。”

但贾南风可不会就此罢休,刀已出鞘,不嗜血怎么得了。虽然不能明着杀掉杨芷,但贾南风还是伙同群臣迫使司马衷将杨芷废为庶人,关押在金墉城里。接下来,一个已经毫无身份地位的杨芷,对于贾南风来说,想弄死真是太简单不过了。

数日后,金墉城里传来杨芷病逝的消息,不过只有贾南风心里清楚,杨芷到底是怎么死的。因为她派人封锁了给杨芷送食物的路径,杨芷便这么被活活饿死了,不过,贾南风貌似有些迷信,担心杨芷化作厉鬼报复自己,连忙从老道士那边求来了几道黄符给杨芷的尸体贴上,让她永世不得超生。

至此,杨骏一派在朝中被彻底清除干净,就在贾南风觉得自己能接过权力大棒的时候,一个不请自来的人硬是横插了一杠子。这个人就是汝南王司马亮,当他得知杨骏被清除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马不停蹄地赶来洛阳。刚到洛阳城,他就打起了群众牌,对着热情的群众连声说:“洛阳的父老乡亲们,本王想死你们了。”

司马亮本来就在朝野内外口碑不错,他这次真有点“国父”孙逸仙海外凯旋的架势,一枪没放却成了众人公认的英雄。随后,朝廷大权由司马亮和卫瓘共同掌控,楚王司马玮则升任为卫将军,负责京畿的军务。而司马繇也从公爵一下子变身为王爵了,以后见了司马繇可得喊东安王了。只是,贾南风忙前忙后大半天,啥好处都没捞到,反倒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惹事婆娘的负面形象。

权利欲极强的贾南风岂能就此罢休?虽然这次她什么都没捞到,但却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并不是那么地神圣不可侵犯,只要你脑子转得快,完全可以将他们一一拉下马来,杨骏就是前车之鉴。处理了杨骏之后,贾南风已经沾染鲜血的屠刀便不再想入鞘了,她将刀锋再次对准了汝南王司马亮。

其实也算司马亮自己作死,他掌权后地所作所为和杨骏没啥不同的,老三样:升官,培植党羽,肆意妄为。杨骏接着新皇帝登基将百官全部官升一级,而司马亮在他的基础上又来了一次“全民升官”活动,司马亮的这番作为,让他手下的明白人深感忧虑。

时任御史中丞的傅咸出来劝阻道:“王爷啊,杨骏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滥用权力,胡乱封官,培植党羽,肆意妄为。而王爷你现在也是三点全占了啊,您莫不是要步杨骏的后尘?”司马亮眼睛咕噜一转,说道:“杨骏他也能和我相比,撑死了也就一外戚,自古外戚乱政的有,可有听过王爷乱政的?而且我封官和他一样么?我培植党羽那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我这是为公,杨骏是为私,不一样,不一样啊。至于排场什么的,人活一世不就是为这些?”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6 12:09:56 +0800 CST  
@云淡心远 2015-09-06 18:18:33

-----------------------------
心远叔的进度比我快多了捏。
楼主 明轩公子  发布于 2015-09-06 20:40:48 +0800 CST  

楼主:明轩公子

字数:407698

发表时间:2015-09-01 16: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01 16:16:49 +0800 CST

评论数:23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