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漫漫路∶致两千年来的汉家儿郎(连载)

【一个老好人】

刘奭是幸运的,他出生没多久,他爸就当了皇帝,如果没有意外,他就是下一任皇帝,这小子似乎出生就是为当皇帝来的。
然而他又是不幸的,因为入宫没多久,他妈就被毒死了,此时的他才两三岁,等到好不容易正式成为了皇帝候选人(太子),也差点被人毒死,此时的他六七岁,虽然作为皇帝的儿子且还是太子,能享受天下的孩子都享受不到的富贵和尊荣,但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加上他老爸日理万机,又没什么时间管他,你说可不可怜。
英明的汉宣帝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就给儿子寻了一份母爱,在后宫中找了一位没有势力,也没有生孩子的妃子为皇后,此人是为王皇后,王皇后的职位是皇后,主要工作内容是后妈,责任就是抚养刘奭。
当然也不用担心王皇后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对刘奭不好,因为宣帝对她没什么感觉,平时都很少到她那去,他给王皇后的定位很简单:后妈,好好抚养太子就是她皇后的价值。
除了亲情,对儿子的教育问题也是相当重视,为了把刘奭培养成一位有志青年和一位合格的继承人,他老爸给他请的老师可都是如萧望之一类的大儒,很难得的是,好学生刘奭也很好学——痴迷儒学。
一个有名望有实力的老师,去教一个上进又好学的学生,最后的效果也不负众望——书呆子。
在萧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刘同学的潜心学习下,刘奭的儒学修为,虽然没达到老师的那种境界,但也能称得上是准大儒。
刘准大儒如果像他的老师那样去搞教育工作或者去当个什么文职之类的官,倒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让他去管理一个企业或国家,那就是灾难。
宣帝治国讲的是信赏必罚,综核名实,其实用的是法家那一套,儒家起辅助作用,可刘奭天天研究的是儒家的那一套子曰子曰,儒家似乎就是他的全部。
这一切刘询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像这样怎么放心把国家交给他,准备找个机会跟他聊一下。
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个儿子中毒太深,深得已经不认可他爸那一套,儿子也准备找个机会跟老爸聊一聊。
结果是儿子先沉不住气了,有一次趁着一起吃饭的机会,刘奭对老爸说:
“老爸,你怎么用的都是一些精通法令和善用刑罚的官员,不能太依赖这些人,应该多用读书人。”
刘询快要气炸了,老子准备找你谈,你倒教训起我来了,于是说出了那一句经典名言:
“我们汉家能存在一百多年,自有汉家的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霸王道兼用,怎么可能纯用王道,那些个书生看书看多了,天天都说古代好,已经到了好坏不分的程度,不堪大用。”
最后刘询同志还大发感慨:以后坏我汉家基业的,一定是我这个书呆子儿子。
我们再来说一下刘询的那个霸王道杂之,其实讲的就是法家和儒家的结合,关于这两家的关系和作用,前面也说过很多次。
既然刘询又提到了,我就再啰嗦一下。
简单说就是,儒家告诉了我们理想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那具体该怎么去做,不会,法家会。
儒家和法家名义上是分了家,实际上是一家人,因为少了谁都玩不转。
其实也可以大概的理解成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没有理论的实践属于蛮干,没有实践的理论就是啥也干不了,只有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和相互弥补,才能干出效果,干出业绩,文明才能发展,人类才会进步。
因为具体怎么做还得是法家的方法,包括像文帝和景帝这种高段位的黄老爱好者,其实用的也是法家那一套。
理论和实践一直都是相互存在,缺一不可,不同的只是看领导人,更在意哪一项,刘询更重视实践,刘奭更重视理论。
刘奭可以说是一个顶级理论者,却是一个初级的实践者,说他是初级那都是抬举他了,在他老爸面前,他还没入级。
刘询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发出那样的感慨,甚至还想过要换太子,可一想到这里,当初与许皇后同甘共苦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最后不了了之。
表面上看,是刘询过于感性,因怀念许皇后而没有换太子,其实真正的原因绝非如此。
可能有一点许皇后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精心栽培,和储君这个名号本身的影响力,太子的势力已经形成。
刘询执意要换人也是可以的,可太子并没有犯错,强行那么干就会动摇国本,这个做法风险太大,就这样吧!
刘询当然也不会就这样让他的汉家王朝自生自灭,因为他还留有后招:派了几个高手来辅佐他儿子。
如果说刘询不屑儒生或不用儒生,那也真是冤枉他了,他用的儒生多的是,如果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儒级人才,刘兄也不会错过的。
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放心的去了。
因为不放心这个儿子,刘询安排了他认为的三大高手来辅佐刘奭,这三个人里面,有两个是大儒级的人物,也是刘奭的老师——太傅萧望之和少傅周堪。
刘询当然也清楚,虽然是大儒级的,但光靠他们也是靠不住的,为了平衡各方力量,他另外安排了一个自家亲戚,也是实权型人物——刘询的奶奶史良娣的侄子、刘询的表叔、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
然而,他高估了儿子的能力,也低估了那些读书人的折腾能力。
识人用人是刘询的强项之一,所以他的时期有那么多能人,但这一次他看走了眼。
也不能完全怪刘询,关键问题还是在他这个儿子身上。
史书上都说,刘奭柔仁好儒,这个评价很中肯,但我认为这都太看得起他了,用今天的话说,刘奭是个有文化的老好人。
其实说他是老好人也并不恰当,准确的说他是个滥好人。
所谓的滥好人,就好比煮熟了的面条,熟到恰到好处是最好,有嚼劲,还能保留食材原味,如果熟过一点,也勉强可以吃,可如果熟得太过了甚至糊了,那就……废了。
熟得过了头的滥好人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是非不分,容易相信别人,谁说的好听就信谁,谁说的动听就信谁,刘奭同志就是这种人。
他老爸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将在他的手上以他的方式一步步的走向深渊。
可能是书读得多了,小刘认为,儒家之道就是理想之道,就是救世之道,所以他很认可他老爹给他安排的几位助手,尤其是他的两位老师。
然而他低估了他的老师们的折腾力量,却高估了他们的折腾水平。
萧望之认为,在他和周堪这两位老师的辅佐下,这个学生皇帝一定可以用他们的方式去延续这个太平盛世。
但萧老师还认为,光靠他们两个儒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得扩充队伍,于是向皇帝介绍了两个同路中人入伙——刘向和金敞。
所谓的扩充队伍还有一个专用词,叫拉帮结派,脚还没站稳就开始拉帮结派,萧老师这是在嫌自己的官当得太顺利了。
萧先生在拉帮派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一个人的存在——史高,史高不但是辅臣之首,还是实权派兼外戚派,这么重要的人怎么会忘记?
没错,萧望之是故意的,读书人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都有一个通病:清高、死要面子、脾气臭还看不起人,看到谁都嫌弃别人没文化,萧老师就是这种人,他这一辈子就是载在这方面了。
像萧望之这种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关系户了,但他做得太明显了,你又不能把人家怎么样,却要去排挤别人,这就是在给自己制造敌人,也是在给自己挖坑。
但萧老师认为,他们的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没有对手,读书人太认真了。
他并不知道,像史高这种人是绝对的香饽饽,你对他不屑,巴结他的人都可以排到长安城外了,史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更要命的是,萧望之还不知道,他的皇帝学生并不信任这些老师。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09 11:30:03 +0800 CST  
【新业务的开发】

刘奭好儒,跟这些儒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更多的共同话题,这都不假,但都只是表面的,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秘密。
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但凡是统治者或团伙带头人,只要不是脑袋有问题,最忌讳的就是下面的人拉帮结派,刘奭虽然很崇拜孔圣人,但他不是圣人,所以也有这个问题。
你们这些个书生,个个心高气傲,背景复杂,还要结成一个团伙,完全不考虑我的感受。
既然不相信你们,那就一定有相信的人。
他所相信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他身边的秘书:中书令。准确的说是中书机构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中书令弘恭和仆射石显,说得更准确一点,是两个太监。
之所以相信他们,小刘也有足够的理由,他认为这些太监们除了身体和精神有残疾外,其它方面的条件都非常优越,如没有成家,也没有什么亲人,更没有党羽,而且工作经验很丰富,完全是个值得信赖可以重用的群体,最重要的是很听话。
他太单纯了,然而正是他的单纯,使得汉帝国发展了一项新业务——宦官干政。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太监这个行当那绝对是人才辈出,虽然在后来的明朝出现了几个网红级太监,但把干政业务发展到极致的还是唐朝后期的太监,谁当皇帝都是他们说了算,你说牛不牛。
业绩排第二的就是东汉后期的太监,那也是嚣张的很。这些人之所以都是在王朝末期活动,因为能发展到末期正是有他们的功劳,而在两汉四百年间,第一个开展这项业务的正是刘奭同志。
其实自从宦官这个品种诞生以来,干政这个业务就一直存在,在西汉之前也曾经风光无限,到了汉朝时期,之所以能在刘奭兄这里开先河,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这个品种在历史的斗争中,是一支极为恐怖的政治力量,特别是遇到像他这种头儿的时候。
那此时作为秘书的弘恭等人,是怎么有机会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干涉朝政的呢?
其实除了他们听话和看上去没有党羽外,还跟他们这个职位有关,这就涉及到了秘书这个职位的由来,那还得从刘奭的爷爷的爷爷武帝刘彻说起。
前面说过,刘彻为了控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的权利,就组建了一个内朝官机构——尚书,长官是尚书令,就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个机构最后就慢慢的取代了外朝官而成了决策机构。
机构成立了,皇帝平时得找人传话呀!于是又成立了一个秘书机构——中书,长官是中书令,相当于秘书长,当时的第一任秘书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同志。
作为一个秘书,到底是普通秘书还是高级秘书,到底是跟班打杂还是权倾天下,那就完全取决于皇帝,而这秘书和办公厅主任到底是兼治还是分治,也要看皇帝心情。
在刘彻时期,秘书就是普通的秘书,有时也兼管办公厅的工作,司马迁当时就兼管了尚书的事务,到了霍光接管了办公厅的工作后(领尚书事),秘书就只干好打杂的工作就好。
等到霍光走了之后,刘询为了削弱霍氏的权利,就把办公厅的权利给夺过来了,这个工作就交给秘书了,当时秘书处的人就是弘恭和石显。
在宣帝手上掌管中枢机要是要两把刷子的,这两个家伙也确实有料,他们还很聪明,在皇帝面前也很会来事。
在宣帝这种能人面前,这两人自然展现的都是阳光的一面,好好工作,不敢有其它的非分之想,可到了刘询的儿子刘奭这里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首先,刘奭的道行不够,再一个他也比较懒,可能也因为他身体一直不好的原因,说其年纪轻轻就有早衰的现象,还有就是这位兄弟有着浓厚的艺术细胞,相比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他更喜欢琴棋书画那些高大上的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毫无背景和党羽的秘书就摇身一变成了超级秘书了,弘恭石显这类人压抑许久的阴暗面开始全面爆发。
所以在很多时候,坏人作恶并不能完全怪他们,是因为有人给他们创造了释放人性黑暗面的良好环境。
刘奭当然也不会知道,像他们这种没什么党羽的人,一旦具备了条件,其党羽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大的无法控制。
在萧望之的帮助下,孤独的史高被顺利的拉入了弘恭集团,顺带拉过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外戚许氏,这可不是简单的加盟关系,而是历史上两股强大力量的组合——外戚加宦官。
这两个品种结合在一起本就干不出什么好事来,加上站在儒生集团的对立面,自然是怎么黑怎么来,对于这帮人的结合与行为,萧老师是嗤之以鼻的。
讨厌归讨厌,对人家的强大你至少得有点认识吧!萧老师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率先发起了攻击。
在老萧看来,如今他们的力量在办公厅内占多数席位,最关键的是皇帝也跟他们是一伙的,所以他胜券在握,竟然向皇帝上书,直入主题,大概意思是:
中书是朝廷中枢机构,应该由光明正大的人来担任,怎么可以由那些残疾人来管(刑人)。
此奏书的轻蔑与狠毒,足见其书生之本色,由此也可以看出,萧老师几十年的书虽然没白读,几十年的官场却白混了,在不了解敌情或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就贸然发动进攻是斗争之大忌。
他非但不了解弘恭等人的实力,更不了解当下的局势,因为他们目前在办公厅的人虽然不少,但实际上,方向盘掌握在秘书手里,因为董事长已经悄悄的站到了秘书那一边。
看来萧大人除了知识就只剩下自负了,要论斗争水平,他比起前辈魏相差了可不止一丁半点,如果魏大人能称为九段的话,那萧大叔就还差八段,他太莽撞了。
相比之下,弘恭他们的水平就高很多了,受到如此奇耻大辱,竟然能不动声色,可见段位之高,当然表面是没有动,暗箱是必须要动起来的。
最后果不其然,皇帝不但没把那两个太监怎么样,还拆散了老师的团伙,把刘向调离了办公厅。
虽然没有收拾带头闹事的,但太监们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除了能敲打一下萧老师,他们还有一个巨大的收获:皇帝正式站过来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09 11:30:37 +0800 CST  

萧望之死都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构建的团队就是这么的一触即溃,而在弘恭他们看来,这种失败是不够的,失去性命才是他们想要的。
姓萧的,来日方长,不急,慢慢来。
然而,令太监集团想不到的事,不等他们动手,就已经有人动手了,此人是一个叫郑朋的小官。
政治斗争中,但凡高手过招,其实都是团伙之间的较量,这就可怜了那些小人物了,面对帮帮派派,为了生存,他们必须的选边站,那就得看眼力了。
郑朋同志还是很有眼力的,开始他希望跟萧望之混,为了表示诚意,他还上书攻击了弘恭集团的外戚分子,算是给萧大人的见面礼,然后又给萧望之发了一封拍马屁的信,竟然把老萧和周公相提并论,萧大人很高兴,最后接见了郑兄,结果发现完全不是一路人,然后就不鸟人家了。
伤自尊,太伤自尊了,拍马屁拍了一鼻子灰,这郑朋也不是省油的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成为不了战友,那就成对手吧!
于是这小子毫不犹豫的转投了弘恭集团,为了表示诚意,竟然说当初那些骂人的话都是萧望之和周堪他们逼的。
我一直认为,做一个无耻的人比做一个高尚的人更需要勇气,因为要说无耻的话和做无耻的事,不是很多人都能干得了的。
其实当时像郑朋这样的人有不少,最开始都是奔着萧望之他们去的,结果他嫌弃别人,硬是都被推到对手那里去了。
弘恭这些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迅速组织攻击,命令郑朋等人控告萧望之他们准备废掉车骑将军史高,试图离间皇帝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是趁萧望之休假的时候把奏章送上去的,这罪名可大了去了。
不知是对老师们失去了信任,还是对弘恭石显他们太过信任,刘兄既然把这个事交给弘恭去办,为了避免冤案,皇帝还亲自问老师是个咋回事。
哪知萧老师相当配合:那些个外戚都占着茅坑不拉屎,皇上你最好离他们远一点,我可是为了你和国家好。
这段话有浓厚的书呆子气息,够真实,够坦荡,够忠诚,也够他喝一壶的。
只要萧望之没有老年痴呆,就一定知道这是弘恭他们的阴谋,结果硬要往枪口上撞不说,还顺带把皇帝教训一顿,照你这么个搞法,玉皇大帝都救不了你。
对主审官弘恭来讲,萧望之的配合完全可以给个满分,再不出击,更待何时,于是马上联合石显,给皇帝上了一剂猛药:
萧望之和周堪等人结党营私,独揽权势欲图谋不轨,还离间陛下至亲,实属不忠不义,应该将他们召致廷尉。
廷尉是司法机构,召至廷尉就是抓到监狱,刘奭虽然不太相信老师们,但还不至于把他们关进监狱,可他还是答应了。
原因是他可能刚当皇帝没多久,对司法方面的业务还不太熟,不知道召至廷尉就是下狱,就这样,老师们被不知不觉的关进了监狱。
直到有一天,刘奭找他们有事,旁边的人才说他们被关进了监狱,刘兄相当无辜的说道:“不是说好了只是叫到廷尉问话吗?”
自己业务不熟,难道还能怪别人钻空子?
即便如此,对弘恭石显也只是进行了批评教育,二人在发挥了磕头功之后,啥事没有。
人是被放出来了,但事还没完,最后在弘恭石显的引导下,萧望之被免了官,周堪和刘向被贬为了庶人。
弘恭集团算是完胜。
后来刘奭还是对老师们念念不忘,想把他们召回来,最后在太监们的千拦万阻下,周堪和刘向回来当了个小官,可刘向同志不甘寂寞,竟然指使人(比萧望之强一点)上书,建议把那几个太监都废掉。
这点小把戏哪能瞒得过弘恭他们,最后在他们的运作下,刘向又去逛了一下监狱,接着又继续做回了老百姓。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萧望之的儿子上书为老爸鸣冤,也正是这个上书最终将他老爸送到阎王爷那里去了。
这一次太监们决定抓住机会,一次性解决问题。
弘恭石显这两个混蛋,不但精通法律,还懂点心理学,他们认为,萧望之这种儒生心高气傲,去过一次监狱已经感觉是奇耻大辱,如果再让他去一次,他估计就没脸活了。
于是就想出了一个歹毒的主意,开始给萧望之最后一击。
“皇上您对萧老师已经仁至义尽了,他竟不知悔改,还教唆儿子鸣冤,实在是太过嚣张,应该把他再下到监狱,挫挫他的锐气,要不然皇帝的威信何在。”
“可我那个老师甚是刚烈,怎么会再去监狱。”学生似乎也很了解老师。
“皇上放心,萧老师又不是犯了什么大罪,我们只是请他去坐坐,不会有事的。”
就这样,刘奭拗不过,同意老师再去监狱观光一下。
老板点头就好办了,剩下的就交给我们了,这一次绝不会再让姓萧的有反击的机会了,弘恭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一招真是杀人不用刀,实在是高,也相当的卑鄙。
随后弘恭等人就派人去传萧大人再来重游故地,为了达到对萧望之的震慑效果,而实现一次性解决问题的目标,竟然派部队把萧望之的府邸团团围住。
果不其然,萧大人认为这次很难善了了,再去监狱还不如去死,结果他很干脆的选择了后者——自杀。
刘奭在得到了老师自杀的消息后,自然是悲痛万分,甚至还发出了孩子般的怒吼:“你们看看,我说他会自杀吧!当初你们都不听我的。”皇帝大人悲痛的吃不下饭,泪流满面。
你可不要认为他是装的,他是真心的,以后每年每个季度他都会派人去祭祀这个老师,直到自己去见老师了为止。
他想到会出现这种结果,但他不希望出现这种结果,当最后还是不得已出现这种结果时,他也无奈默认了这种观点,这是滥好人的典型特征之一。
他的本质是善良的,他会悲伤,也会快乐,会哭,也会笑,人该有的情绪他都有,但他唯独缺一样东西——恨。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09 11:44:33 +0800 CST  
多谢支持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11 11:26:35 +0800 CST  

这样好吗?当然不能称为差,可这种性格的副作用却是相当的差:没有判断力和决断力,也没有坚定的立场,这样的人怎么当得了一把手。
按理说自己的老师就这样死了,作为一把手,至少要雄起一把意思一下吧!可当他看到弘恭和石显那两个人施展的天下无敌的磕头功时,他就没那个意思了,最后又不了了之了。
我真是醉了。
老师是可以失去的,朋友是可以牺牲的,听话又能干的走狗是不能没有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面前,这两只乖巧又讨喜的宠物狗,在别人面前,却是凶神恶煞的恶犬,由其是那个姓石的。
萧望之死后不久,秘书处一把手弘恭也挂掉了,二把手石显顺利的继位,按理说坏人的最佳搭档死了,至少应该消停一下了,但石显用行动证明,一个有天赋的坏人,只有在没有搭档和约束的时候,才能完全展现出阴狠毒辣的坏人天赋。
石显在当了秘书处的一把手后,还兼管了办公厅的事务,这证明,皇帝对他的信任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他的权利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将运用这种高度把在皇帝面前的乖和不在皇帝面前的恶发挥到极致。
在石显的操作下,周堪被折磨要死不活,最后一病一吓,挂了,至于刘向,虽然没挂,却也跟挂了差不多——一直不温不火,不高不低的在那挂着。
刘向同志是个悲剧性人物,在元帝时期遇上了宦官不得志,到了后来的成帝时期,又碰上了外戚,也是混日子,身怀绝世才华而没有施展空间,最后只能把这种才华都发挥到了奏章上面,他一生到底上了多少奏章,可能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在元帝时不断的上,当官时上,当老百姓时也上,到了成帝时上得更猛烈,每一封奏书都是言辞恳切,赤胆忠心,都是为了老刘家的社稷,无奈遇到的都是些软蛋领导,最后一生都是郁郁而终。
以后的日子,元帝同志开始了享受模式,特别重要的事情拿个主意,签个字,其它的基本都交给秘书打理了,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他挂掉,等刘奭死了之后,姓石的才挂掉。
在这期间,石显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为所欲为,基本上是想收拾谁就收拾谁,但凡那些不听招呼的,如果不把你整死,就把你整走。人家虽然是政治流氓,但也是政坛的斗争高手和业务能手,办事情也并非完全不讲道理,如果遇到些很欣赏的人,也是愿意放下面子的。
按照当时的行情,如果能得到石秘书的欣赏,那就是烧高香了,但总有一些不识时务的清高人士不买他的面子,遇到这种人,石秘书会很有原则的不会给你吃好果子。
比如当时名震西部的左将军冯奉世,儿子身居高位,女儿又是皇帝的妃子,算是大家族了,关键是冯家人都很正派,石秘书就想跟人家走近一点,人家石大人交朋友也是有要求的。
于是石显就跟皇帝建议,把冯奉世的儿子冯逡的位置可以提一下,皇帝就接见了冯逡走一下流程,谁知冯少爷也是个十足的读书人,不但不感激石大人的好意,还倒打一耙,皇帝大怒,哪来滚哪去。
冯家人就这样了。
再一个就是和陈汤一起干掉北匈奴的甘延寿同志,也被姓石的盯上了,于是就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拉一下关系,结果被甘先生无情的拒绝了,太不给面子了,给我等着。
等到甘延寿他们打败匈奴,该论功行赏的时候,石显就在那死揪着甘延寿他们假传圣旨的事不放,结果自然不能正常的赏赐,意思一下了事。
石显之所以能肆无忌惮的整人,是因为把老板忽悠的好,他很清楚,肆无忌惮的前提就是老板的信任。
可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万一哪天有个能人到皇帝那下点猛料,那自己就会有信任危机了,为了维护和升级这种信任,石显又使出了他的忽悠大法,这方面他有着卓越的天赋。
有一天,石显要出宫办事,走之前就对皇帝说:“如果我今天回来晚了,宫门关了,我可不可以说是奉陛下的命让他们开门。”
刘奭的智商哪里会懂这个套路:“当然可以啊!”
石显的事办完了,就故意在外面溜晚一点,等到城门关了他才回来,门自然是不开的,石显就说是奉的皇命。
门当然还是开了,但开门的人是持怀疑态度的,你又没有什么证明,只是口头说明,万一是假传圣旨呢?
鉴于石显同志一贯恶名在外,自然是宁可信其有,果不其然,没多久,告石显假传圣旨的奏章就递上去了,看到奏章的刘奭竟然笑了,然后就拿给石显看,结果石大人的表演又开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平时他们都是这样对我的呀!这世上只有您才是最信任我的人。”
结果搞得皇帝越来越信任这个太监了,这一招已经被石大人玩得炉火纯青,它不但对皇帝很有效,放在大臣身上也很灵。
为了体现自己的格局,他偶尔也会推荐一些有名望的读书人当官(前提是对自己没有敌意的),搞得当时的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以前我们好像冤枉石大人了。
我真的是服了。
有这种智商,如果用在正道上,那就是国家之福,可反观石太监的一些混蛋行为,他死了才是国家之福,但在皇帝那边,可就不一样了。
在皇帝看来,石显就是他的福星,他对石先生的信任一直持续到他自己挂掉,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元帝时期的朝政大概就是这样——乌烟瘴气,说得轻一点,就是就是忠奸不辨,说得重一点就是比较体面的傀儡和奸人手中的工具。
当然了,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公平的,他是善良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佛系,可能是受儒家的毒害太深,在他看来,作为天子,只要严格的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天下臣民的典范来加以引导,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虽然比较天真,但话说回来,他对自己的要求确实挺高(至少他自己认为),对老百姓也不错,平时除了弄点琴棋书画的玩意外,其它方面的开支是能省就省,能减就减,经常用来资助老百姓,动不动就减税或大赦之类的,还把祖宗用了一百多年的陵邑给废了,只希望不打扰老百姓。
可这些又有什么用,你连人的好坏都分不清,又怎么去管国家?
在我看来,不管是像元帝这样被宦官忽悠到死,还是像明朝的朱厚照那样把刘瑾给干掉了,能被宦官左右的皇帝或能培养出网红级宦官的皇帝,都是些混账东西。
刘奭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好人和艺术家,但他是一个有争议的皇帝,只因为他投错了胎(他可能干啥都行,但干皇帝是真不行),既然如此,就别指望他能干出什么业绩来了。
在刘奭当董事长期间,虽然出现了不少像弘恭和石显这样的败类,但也不乏一些英雄人物。
内部的事务被混蛋们折腾得一塌糊涂,外部的事务却被英雄们搞得风生水起。
官场虽然很黑暗,老百姓的日子也不见得会有多好,但因为他老爸的勤奋和努力,帝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到了他这里,那种民族荣誉感不但进行了延续,还得到了升华。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11 12:04:52 +0800 CST  

第二章 西域英雄传

【乌孙很麻烦】

在经过刘彻几十年的折腾之后,匈奴也被折腾的差不多了,但等到他们缺吃少用的时候,还是会到边境游览一下,到了昭帝时期虽然与匈奴的干仗基本上是掐着他们玩,但这匈奴再瘦也是骆驼,而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玩法实在是麻烦。
到了宣帝刚上台时,汉朝廷就准备给匈奴点颜色看看。
然而相比于北方的这个麻烦,此时的西部那才是真麻烦,因为那里有个火药桶——西域。
说其麻烦,并不是因为他们很强,要论实力,他们倒是有几十个国家,但最大的国家,人口可能还没有我们一个郡多,小一点的国家,派两个排过去,就能碾死他们。
他们地处绝域,除了大小不一,风俗不同,文化各异,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政治立场也不同。
等你的使者或军队千辛万苦的跑过去了,他们就降了,可等你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反了,个个都像是变脸培训班出来的,说变就变,而且脸不红心不跳,等你好不容易把张三按下去了,李四又起来了,等解决了李四,王五又闹起来了,最无奈的是,光靠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实真不能怪别人,就像当初的楼兰一样,他们夹在匈奴和汉朝两个巨人中间,北方的要他们跟着北方混,咱们大天朝又要人家跟着咱的脚步走,最后逼得别人是两边派人质,两边娶媳妇,两边嫁女儿,没办法,为了生存,容易嘛!
时间久了,两个巨人也默认了他们的墙头草性质,这世道都不好混,睁只眼闭只眼吧!
而在这个麻烦地区的一些麻烦国家里,最麻烦的也是西域群里除了极远的康居和大宛外的头号大国——乌孙,说起这个国家,那是头疼的很。
乌孙的位置在今天的新疆西北部地区,加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面积在西域群里也是最大的一个,除此之外,他的地理位置也是最重要的,至少是之一。
张骞在第一次西部游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乌孙的重要性,所以在公元前119年第二次西部游的时候,其他的使节们都各自奔向了自己的目标,而张骞也奔向了自己的目标——乌孙,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两国间的外交关系。
但张骞同志显然有点急了,所以这块热豆腐暂时吃不了。
因为乌孙现在的内部有点乱,暂时还没精力搞外交,最重要的是,人家只是听说有个汉朝,但并不知道你汉朝到底什么来头,这种情况下,外交关系是没戏了,但鉴于张大使的诚意,愿意派人随张骞去东边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想不到东边还有个巨人,于是赶紧抱住大腿,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
这样一来,北边的巨人就不满意了,扬言要收拾乌孙,乌孙吓得赶紧派使者到汉朝,表示要尽快举行结拜仪式。
从此以后,乌孙成为了我们兄弟的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的包袱,为了这位兄弟,除了要耗费巨大的精力,还要送钱送物,最重要的是还要送人,即和亲。
在和匈奴的交往中,虽然也送了不少真假公主过去,但基本上名气不大,最有名的就是后来的王昭君。
送给乌孙的公主虽然不多,但名气都不小,第一位就是宗室之女,以公主名义嫁过去的刘细君公主,虽然他很不想去,但去不去不是她说了算的。
看到汉朝嫁人过去了,匈奴也不甘人后,也派人嫁了过去,乌孙当然也不会拒绝,主要是不敢,这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汉朝是我的兄弟,匈奴也是我的朋友,你们就别再来打扰我了。
这种看似很完美的关系,让本来就很乱的乌孙越来越乱,到底有多乱,待我慢慢道来。
要了解乌孙就先从他们的王号说起吧!
他们对老板的称呼充满了异域风情,当然不是叫皇帝,而是叫昆弥。
张骞西行时,他们的昆弥叫猎骄靡,猎大王治理国家一般般,但在孕育生命方面却很不一般,光儿子就有十几个,对统治者来讲,没儿子是很要命的事,但儿子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
和中原皇帝一样,猎大王也立的有储君,我们暂且也叫太子,但太子有一个很强悍的兄弟为大禄(官名),既然很强悍,那肯定是不甘心的。
很遗憾,太子很早就死掉了,大禄的机会也来了,然而结果令他很失望。
太子在临死的时候,向老爸表达了自己的遗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岑陬(官名)能继位,悲痛欲绝的老爸满足了他的愿望。
大禄也很悲痛,但他准备化悲痛为力量,仗着手上有军队,准备搞事情。
面对这个局面,猎骄靡也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他只是给了孙子岑陬一些军队自卫,你自求多福吧!
这一招还是很有效的,至少暂时大禄是不敢动的,这样一来,乌孙名义上只有一个昆弥,而实际上有三个——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形成。
就这样吧!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13 12:24:49 +0800 CST  

张骞到乌孙时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后来刘细君嫁的就是猎骄靡大爷。
等猎大爷挂掉之后,就很守信用的把王位传给了岑陬,按照那边的破风俗,刘细君又很不情愿的嫁给了孙子岑陬。
虽然和岑陬生了一个女儿,但刘姑娘过的并不开心,她的人生是悲催的,日子是抑郁的,所以她也是年纪轻轻就郁郁而终。
汉朝为了延续两国的兄弟情,很快就给岑陬送来了第二位公主,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刘解忧公主。
娶了解忧公主没多久,岑陬又不行了,继承人的问题很头疼,因为儿子都还太小。
西域的风俗和北方的匈奴是差不多的,都很实在,年龄太小是当不了领导的,于是就不得已把王位传给了叔叔大禄的儿子翁归靡,还相约,等以后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再传给他。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刘解忧顺理成章的又嫁给了翁归靡,后来还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由此可见,她比刘细君要快乐得多,因为她更懂得入乡随俗。
解忧公主之所以能成为西域交往史上的传奇女性,且知名度如此之高,当然不只是她的入乡随俗,而是她的家国情怀,她一直很清楚自己的使命——维护汉朝和乌孙关系的同时也会尽力的维护汉朝的利益。
看到乌孙和汉朝打的火热,匈奴的心里也很火热,此时的匈奴在与汉朝的交往中已处于下风,既然干不过汉朝,那就到西域来撒撒野,虽然也跟乌孙有和亲关系,那也阻挡不了他们到乌孙撒欢的热情,可惜他们遇到了刘解忧。
刘解忧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因为她背后是强大的汉朝,为了乌孙,也为了汉朝,在忍无可忍之下,解忧公主上书朝廷,说是匈奴欺人太甚,希望娘家能给予援助。
汉廷这边当然是有求必应,可很不巧赶上昭帝去世,这事就耽搁了。
等到宣帝即位之后,又收到了解忧公主的求援信,这次她撂下了狠话:再不发兵我就被匈奴人抢走了,我们愿意发兵五万,以配合汉朝出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正赶上朝廷也想收拾一下匈奴,那还客气个啥!
于是汉朝发兵十六万,兵分五路,从不同方向向北进军。
同时派人去西域节制乌孙的五万骑兵,往东攻击匈奴,以达到与汉朝东西夹击的目的,这应该属于军事行动,但在汉朝看来,这只是外交行动,所以他们派过去的是一名外交官。
然而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任命,最终创造了奇迹,也使得西域英雄榜上出现了一位耀眼的明星,因为此外交官非彼外交官,他是常惠。
常惠应该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没错,常兄弟就是当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一起在匈奴十九年而不降,最后也是在他的努力下,苏武回到了汉朝,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常兄弟的十九年草原生活,虽然没有像苏武那样的名流千古的故事,但他的经历也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可是他运气不太好,遇到了苏武这样的超级巨星,所以没那么红,不要紧,是金子,在草原发不了光,那就去西域。
常惠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加上经验丰富,派他去节制乌孙是再合适不过,于是常先生就以校尉的身份赶往了西域。
乌孙的五万骑兵看着挺吓人,实际上也就是出来吓吓人,对汉朝来讲,并没指望乌孙能怎么样,他们的希望当然是本部的那十六万。
此次出兵号称是两汉四百年间最大规模的对匈出兵,而且十六万还都号称是骑兵,都是骑兵可能有点夸张,但此次确实是名将上阵,精锐尽出,说是汉朝规模最大的也并不过分。
虽然有赵充国和韩增这样的名将坐镇,那也避免不了这次出征是史上最尴尬的出征,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结果零零碎碎的加起来只干掉了三千匈奴人,真可谓是雷电交加,结果竟是毛毛细雨,最可恨的是其中还有很多是人工降雨——虚报战果。
丢人,太丢人了。
主角领了盒饭,配角的机会就来了。
汉军之所以没收获,是因为知道汉军要进攻后,匈奴人提前撤了,幸好老子跑得快。
乌孙虽然不小,可要单独和匈奴干仗,那也属于找死,如今可大不一样了,有了汉军撑腰,加上本身五万骑兵并不弱的实力,而且有了常校尉的率领,在不知道东部战况的情况下,这支军队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嚣张得很。
当往东行进的充满自信的乌孙部队,遇上往西撤退的心有余悸的匈奴部队时,结果可想而知……赚大发了。
最后斩杀和俘获匈奴四万余人,牛羊更是以十万为单位,真是发了个大财,其实发财的是乌孙,我们可是啥都没有,全部战利品都归乌孙不说,最后还给了他们不少赏赐,尽显大国风范。
虽然打仗都是乌孙军队,但率领乌孙军队的是我们的常校尉,没两把刷子能镇得住这帮人?还能打胜仗?经过十九年在匈奴的隐忍,加上在西域风沙的磨砺,如今的常惠既可以是优秀的外交家,也可以是出色的军事统帅,更是威震西域的风云人物。
看上去好处都被乌孙拿了,其实我们也没吃亏,而且好处也是大大的,乌孙听话了不说,此战对匈奴的打击也非常大,以后他们的扰边行动也没那么频繁了,而且还为匈奴最终彻底的臣服埋下了伏笔。
一心一意栽的花都蔫了,随便一插的柳却成了荫,朝廷也不会很难堪,但是史学家们就难堪了,如此重要的战役,到底该怎么写,是个技术问题,最后折中了一下,说是汉朝大规模发兵十六万,同时节制乌孙五万,最后大败匈奴。
听上去虽然很别扭,但也不算是假话,即没有脱离事实,又保住了面子,可见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匈奴消停了,乌孙也听话了,但却不消停,因为长期与两边都和亲的原因,在乌孙国内就永远都有两股势力:亲汉势力和亲匈奴势力,而且永远也不会消停。
最后在乌孙的折腾下,成功的出现了两个昆弥,一个是刘解忧的儿子,亲汉的,另一个是前昆弥的匈奴老婆的儿子,亲匈奴的。
然后还是在常校尉的主持下,将乌孙公平合理的划分成为了大昆弥和小昆弥,各管一块,谁也别惹谁。
如果不惹事,那就不是乌孙人了,此后两昆弥是你来我往,从来都没消停过,一直到西汉灭亡。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16 11:48:46 +0800 CST  

【西域都护府】

乌孙虽然是个大麻烦,但并不是唯一的麻烦,要论麻烦程度仅次于乌孙的国家,车师当之无愧。
车师虽然很麻烦,但是他比乌孙要可怜的多,因为他的实力比乌孙差远了,位置却同样重要,就在今天的吐鲁番地区,南边是楼兰,西北是乌孙,东北是匈奴,也是当时汉廷从北道去乌孙的必经之路,你说重不重要,但这也注定了他的悲惨命运——一生都在游离于两个巨人之间。
车师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是被揍,其实人家有点冤。
那还是在刘彻时期,当时的西域已经打通了,车师虽然知道了汉朝也是一个巨人,但他们的老大哥暂时还是匈奴,即便如此,汉朝的使者在经过他们的地盘时,人家也很给面子,甚至还提供必要的帮助。
前面说过,出使西域的人并非都是高素质,而是包括土匪和囚犯在内的各种人都有,加上咱又是以大天朝自居,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对车师,做些欺凌弱小的事。
最后就把车师逼得死心塌地的做了匈奴的狗腿子,那平时对汉朝就少不了做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刘彻这个人都是知道的,他是不会跟你讲太多大道理的,他只认一点,吃了亏就要讨回来。
随后就弓弩伺候,狠狠的教训了一下车师,车师之前是叫姑师,教训之后就改个名为车师。
改名又改不了实力,为了让车师彻底听话,刘彻后来不厌其烦的发兵好几次,结果,降汉。
到了昭帝时期,匈奴又来了,降匈。
真是可怜了人家了,硬是要被你们两个大块头玩死,最后人家就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法则,谁狠就抱谁的大腿,谁给的好处多就听谁的,谁的拳头硬就认谁做大哥,今天你在就听你的,明天他来就听他的,到最后搞得有的车师王受不了,就直接跑到第三国避难去了。
等到宣帝的五军伐匈奴之后,车师又害怕了,降汉。
匈奴又不愿意了,结果就干涉车师立了一位亲匈奴的车师王,是为乌贵,乌贵兄为了表示诚意,还和匈奴结成了婚姻关系,反汉同盟形成了。
此时的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比较频繁,再这么让车师闹下去,西域加上国际上的一些生意就没法做了,必须要拔掉这根刺。
既然不听话,就必须得猛人来收拾,车师和匈奴并不知道,他们的同盟关系即将面临严重的考验,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西域史上的又一个猛人。
此人就是郑吉。
郑吉,南方人,那时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郑吉从小也有一个英雄梦,但他知道,要建功立业,就必须要到北方,于是他从南方来到北方从了军。
可能是因为兵种的原因,他一直都在西域这条道上两边跑,又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原因,他对外交事务很有研究。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是一个熟悉外交事务的军人,也可以理解成,军人该有的特点他都有,使者该有的外交知识他也有,因为他有偶像,那就是张骞和傅介子,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机会很快就来了。
因为表现很不错,郑吉升官也很快,到了公元前68年,郑吉以侍郎的身份和校尉司马熹,率领一千多人到车师以西的渠梨屯田,屯田的目的是为了储备粮食,储备粮食的目的是备战,备战的目标就是车师。
车师当然知道郑大人来者不善,但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就那么点人,还都是种田的,而且姓郑的只是个搞外交的而已。
在被敌人轻视的时候,就是最佳的出击时机。
这一年的秋天,粮食都收完了,准备工作也做好了,开始行动吧!
郑吉速调西域诸国的一万余人,加上自己的一千多人迅速展开攻击,结果大败车师。
这个结果在车师的意料之中,不急,有匈奴老大哥呢!于是向大哥求援,结果却在车师的意料之外,匈奴没回应。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换大哥了。
见死是可以不救的,换大哥是不行的,于是匈奴马上引兵来袭,不过有郑吉在,来了也白来。
匈奴走后,郑吉留了一些人驻守,自己就带着人回渠梨了,可这下乌贵不愿意了,你们走了,万一匈奴人来了咋办,于是一气之下逃到乌孙去了。
郑吉无奈,干脆派人到车师屯田去了,匈奴很不开心,在乌贵溜了之后,他们就立了乌贵的一个叫兜莫的兄弟为车师王,但却是挂号的,车师还在郑吉手上。
可车师的位置太重要了,匈奴是绝对不会甘心的,平时动不动就来问候一下,搞得汉军不得安宁,就这样你来我往的闹了好几年,到了公元前62年,朝廷估计也是被折腾烦了,于是决定退一步海阔天空。
最后命郑吉让出部分车师地区,再找回车师的前太子,乌贵的另一个兄弟军宿,立其为车师王。
说起军宿兄,那也是可怜的很,他当太子时,也是受不了汉匈之间的纠葛,最后被吓得逃到了他外公家——焉耆。
军宿回来当车师王,自然是抱汉的大腿,让出来的那些地方就是他的兄弟兜莫的了,一个翻版的乌孙又出现了,车师一分为二,即前国和后国。
现在好了,各认各的大哥,各管各的地盘,井水不犯河水,但这都只是暂时的,车师没有乌孙大,却比乌孙还折腾,一直到东汉都没消停过。
虽然是暂时的,但毕竟车师是没啥事了,郑吉的故事也应该没啥事了。
然而,郑吉的光辉之路才刚刚开始,他自己都不知道,有一单大生意正等着他,也正是这单生意最终成就了他的功名。
自从上次受到汉军的打击后,匈奴国内就内讧不断,没消停过,在经过激烈的内讧后,单于大位就落到了混蛋屠耆堂手里。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屠先生,毕竟他是通过非正当手段夺的王位,自然没有安全感,那就少不了要干一些排除安全隐患的工作,特别是前单于的派系,一定会得到特别的照顾。
这群人里面就包括日逐王先贤掸,这位仁兄可是大有来头,因为他曾是单于候选人。
先贤掸的爷爷是单于,然后应该传位给父亲,可父亲太佛系,竟然让给了伯父,伯父准备以后再传给父亲,结果父亲早死,先贤掸的希望也变渺茫了,最后这个单于的位置七传八传的被屠耆堂搞到了手。
曾经的单于候选人先贤掸,自然就成了现单于的眼中钉,极没安全感,加上国内又乱的一塌糊涂,你不容我,老子还不想待了呢!
于是先贤掸决定换个环境——汉朝,但当时他离汉朝有点远,那就先到汉朝的中转站西域报到吧!于是就派使者到渠梨去联络郑大人。
这真是个天大的馅饼,但能不能接住,就要看本事了,郑吉有这个本事。
匈奴的局势,郑吉还是有所了解的,在得知匈奴使者的来意时,虽然有点意外,但并没有过多怀疑,可匈奴人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还是谨慎一点好,这个馅饼如果不好好接着,会被砸死的。
于是征发西域各国五万军队,去接受先贤掸率领的一万二千余人投降,受降的过程并不顺利,有很多人在中途逃跑,这个时候郑吉想到了一个人——霍去病。
此时郑吉那坚定果决的军人特质开始展现出来了,谁跑就杀谁,在安排好先贤掸的部众后还不算完,然后就像当初的霍去病一样,自己带着先贤掸进京面圣,至此,受降工作大功告成,而郑吉个人的功业也大功告成。
如今先贤掸来降,西域平定,郑大人已是威震西域,朝廷为了更好更方便的管理西域,就在那里正式设立了政府机构——西域都护府,为了表彰郑吉,就任命他为西域的一把手——西域都护。
郑都护的工作就是,维护各国与汉朝之间的关系,和协调西域诸国之间的关系,如果都配合工作,那就最好,如果不配合,就先讲道理,道理如果讲不通,就干你,就这么简单。
从此,西域正式纳入了中原政权,也正式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意义极为重大,其中郑先生功不可没,史书上有句话说得很精准——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张先生无疑是西域英雄榜的榜首,傅介子和常惠固然很厉害,但要论影响力,郑先生当排第二。
是张骞让我们知道了西域,是郑吉让我们在西域扎了根,而接下来要出场的排行第三的英雄人物,将会使汉朝在西域,在历史中,真正做到了扬名立万。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18 12:59:28 +0800 CST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西域的英雄很多,但张骞和郑吉不得不排在前面,那么紧随其后的人肯定也不简单,这个不简单的人就是陈汤。
说起这位第三号人物陈汤同志,真不知从何说起,因为陈兄这个人不太火,但他说过的一句话却火了两千多年,而且照目前的形势看,再火几千年都不成问题——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今天听起来那都叫一个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得益于一些艺术作品的泛滥,此话现在的普及率非常高,而且还成了众多虚伪爱国人士的口头语,甚至连小朋友都知道,遗憾的是,很多大朋友都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更不了解这句话的原创,可能因为这个人毛病太多,不太符合我们心目中应有的英雄形象,就不方便大肆宣传,导致很多人只闻其声,不知其人。
首先,陈汤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年轻时很好读书,也很有学识,还能写一手好文章,但是很遗憾,陈汤对文化的吸收是选择性的,他从书上面学到了如何做事,却没有学到如何做人。
因为这小子坏习惯太多,家里本来就穷,他平时不干活不说,还喜欢到处借钱,甚至去乞讨,很是让人鄙视,所以即使他很有才,也没人推荐他做官。
在老家混不下去了,那就去外地混,最后来到了京城,凭借多年的混功,混了一个小官,混了一段时间后,不知道通过什么路子认识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张安世的孙子富平侯张勃,张勃非常欣赏陈兄,他也是第一个欣赏陈兄的人。
到了公元前47年,当时的老好人元帝下诏,希望各大臣推荐人才,张勃就迫不及待的推荐了陈汤。
既然是富平侯推荐的,自然是没什么问题,陈汤剩下的工作就是坐等朝廷的好消息,结果七等八等却等来了一个要命的坏消息——老爸死了。
西汉讲的是以孝治国,父母去世了,天大的事都得回去守孝,所以皇帝的谥号前面都加了一个孝字,因为统治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他也不可能有忠心,可我们的陈汤同志却与众不同,在得知老爸的死讯后,他认为,为国效力才是大事,在这关键时刻孝心回去了就可以,人不能回去,于是在长安继续等。
看来这小子想成功想疯了,最后他等来等去却把自己等进了监狱,因为有人举报他不孝,朝廷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你没有孝心,那你也不会有为国效力的机会,结果还连累了人家张勃。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可能是小时候苦日子过怕了,加上性格原因,导致陈兄对功名的渴求超过常人,说是贪求也不过分,为了目的,他不惜破坏原则,甚至不择手段。
这种人一般都比较狠,而陈汤的问题并不只是狠,而是贪,这样就不难理解他以后的一系列表现了。
进了号子的陈汤名声是坏了,名气却大了起来,像他这种矛盾型的人,虽然很多人都讨厌,但永远都不缺欣赏他的人。
这不,刚进去还没习惯里面的生活,就又有人帮他说好话,人家就直接从监狱来到官府上班了,中间都不带休息的。
然而陈汤很清楚,就他现在的状态,在京城的官场是很难混的,他一直向往的是沙场,于是请求去边界甚至国外混。
到了公元前36年,煎熬了好几年的陈汤终于熬出头了——以副校尉的身份和西域都护一起出使西域。
来得好不如来得巧,刚到西域陈汤就碰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个机会也是匈奴给的。
在先贤掸降汉以后不久,匈奴继续着内讧游戏,最后愈演愈烈发展壮大到了五个单于,然后又缩小规模合并成了两家——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和北匈奴郅支单于,这两位可是亲兄弟。
那又如何,在权力面前,兄弟一文不值,任何族群,任何时代,都是如此,与文明无关。
南单于自然是靠近南边,所以很识时务,投降汉朝了。
北单于却很不识时务,既想捞汉朝的好处,又不想臣服汉朝,最后竟然胆大包天,连汉朝的使者都敢杀,然后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加上看着南匈奴混的越来越好,跟汉朝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就担心他们合伙来收拾自己,于是准备搬家,且越远越好——西边的康居。
康居那不是一般的远,在今天的中亚地区,也在当时乌孙的西北一带,面积很大,算是个大国,但在匈奴面前就不好意思称自己是大国了。
北匈奴在去康居的路上,也尽情的发挥了大鱼吃小鱼的精神,把一路上的几个小国都吃掉了。
面对匈奴的到来,康居王是相当欢迎的,因为他希望能借助匈奴的力量来收拾南边的邻居——乌孙和大宛。于是就和郅支歃血为盟,为了稳定双边关系,他们还相互娶了对方的女儿当老婆。
一切都在康居的意料之中,有了郅支的帮助,康居的军队在乌孙如入无人之境。
而在康大王意料之外的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郅支单于,渐渐的露出了恃强凌弱的本性,他欺凌的对象也不再只是乌孙和大宛,也包括康居。
最后嚣张到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主人,想杀谁就杀谁,想办谁就办谁,甚至还征发当地人为自己筑城,打算长住。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20 12:51:03 +0800 CST  

在这期间,汉朝也几次派使者过来,想要回之前被郅支杀掉的汉使的尸体,结果……活人都差点回不来了,别说把死人要回来了。
郅支,不用高兴太久,因为嚣张,你已经被人盯上了——陈汤。
来到西域之后的陈汤,对这些情况无疑是作过了解的,做梦都想建功立业的他,精准的抓住了郅支送来的机会,于是向他的上司甘延寿说:
“郅支太嚣张,再这样下去,他就要上天了,得给他点颜色看看,他那里虽然很远,但只要我们发动屯田部队和乌孙各国的军队,就一定可以干掉他,到时候功业可成。”
一番话说的上司心潮澎湃的,都大老远的跑到这鬼地方来,还不都是为了图个功名。甘老大也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他举双手赞成,但是……这个事得先上奏朝廷,看朝廷的意思。
这下把陈汤搞懵了:“这种事如果上奏了,就一定会让那些个大臣讨论,如此奇计,让那些俗人去讨论,明年也不会有结果,即使有了结果也是一百个不同意,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甘延寿犹豫了,正好又赶上生病,那就边养病边犹豫。
陈兄却趁此机会,毫不犹豫的就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计划:假传圣旨征发西域各国部队和屯田部队,准备出兵。
这胆也太肥了吧!难道他不知道假传圣旨的罪名,他当然知道,但他相信,只要能建立奇功,多大的罪都不是问题。
当甘延寿知道这个事的时候,病都吓好了,赶紧跑来问陈汤:“你要干什么?”
陈兄的一股匪气也上来了,手按着剑反问道:“部队已经集结了,你想干什么?”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24 13:22:31 +0800 CST  

看这架势,都快拔剑了,可别还没出发,就自己人先干起来了,甘先生也是明白人,为了我们友好的同僚关系,也为了我们的远大前程。
于是共征发四万部队,由二人分别率领,兵分两路,从不同方向向康居进发。
陈兄虽有点横,但他不傻,在大军出发的当天,他就向朝廷上了一道自我弹劾假传圣旨的奏章,大概意思是,我有罪,但我是为了咱的帝国。
去康居就要经过乌孙,陈汤运气极好,到了乌孙没多久,就碰到了来乌孙抢掠的康居军队,正好,就拿你当开胃菜好了。
可让汉军想不到的事,可能是抢乌孙还没抢过瘾,这康居军队竟然主动向汉军发动了进攻,开抢汉军的东西,既然你那么热情,那我就不客气了。
陈兄开始组织反击,结果一击就击掉了敌方几百人,对陈汤来讲,这只是小试牛刀,算是热身运动。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26 12:59:09 +0800 CST  


通过了解,陈汤和甘延寿在康居会师后,就直接来到了城外三十里的地方,咱大汉虽然礼仪之邦,对匈奴也没怎么客气:
“我们皇帝看到你们单于无家压力可归,日子过的比较辛苦,为了给他减轻,就派我们来把单于的老婆和孩子接去长安,怕吓着你们了,大部队就没有直接到城下来。”
这话简直不要太霸气,对郅支来讲就是挑衅和羞辱,可他发现自己并不能怎么样,因为郅支真的很难。
刚开始在得知汉军过来的时候,郅支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这几千人是干不过汉军那几万联军的,所以他的第一感觉是撤,这个想法是对的。
可当他已经逃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撤到哪里去呢?城外是汉军和西域各国的军队,而康居说不定已经被策反了,与其出去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如回城固守,于是身处绝境的郅支选择了回头路,可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回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既然回来了,那就老老实实的撑着吧!然而他手下的人却不老实。
当汉军打完嘴仗,来到距离单于城三里的时候,匈奴的部分人竟然向汉军发起了挑衅。
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装备精良和人数处于绝对优势的汉军,在陈汤这种疯子将领的带领下,就郅支手下这几千人,凭着那个质量都不是很过关的单于城,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
郅支不但亲自上阵,还把几十个老婆都派上去了,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结果可想而知……
汉军入城后,大抢大杀才是陈汤的风格,郅支被杀,其余的一千多人被杀,一千多人投降。
东西谁抢到就是谁的,至于投降的人,就都送给西域各国了,我只要一样东西——郅支的首级。
虽然甘延寿是一把手,实际上都是二把手陈兄在操作,此战过后,两位兄台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于是派人把郅支的人头送往长安,顺便呈上一道奏书。
正是因为这道奏书,让二人名留青史,奏书的内容直到今天都在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奏书虽然是以二人的名义呈上去的,但主笔肯定是写作好手陈汤,因为内容的高水平和霸气程度,只有他敢写,也只有他写的出来。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30 13:58:44 +0800 CST  

奏书的全文就不说了,现摘录最重要最霸气的一段如下:
“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之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大概意思是:应该把郅支的人头挂在各国大使住的那条街上,以告诉全世界,谁敢惹我大汉帝国,不管有多远,都要干掉你。
要论嚣张程度,数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右,这才是强者风范。
郅支的人头是挂起来了,陈汤和甘延寿的幸福生活也开始了。
满朝文武都很开心,毕竟干成了汉武帝都没干成的事,开心完之后,他们就开始忙另外一件事:弹劾甘延寿和陈汤。立功归立功,犯罪归犯罪,一码是一码,假传圣旨可不是闹着玩的。
假传圣旨确实很严重,但到底多严重,是跟功劳大小挂钩的,功劳小,问题就很严重,功劳大了,问题就没那么严重。
如果功劳也分级别的话,那陈汤他们的功劳无疑是最高级,按理说如此级别的功劳,就算那帮文官们揪着不放,问题也不会很大,如果只是那帮文人,还真不是个事儿,毕竟后世也有不少类似的事,是可以和平解决的,但关键是有两个重量级人物挡在他们面前——石显和丞相匡衡。
石显的事,前面说过,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人家就不愿意跟你来往,这次逮着机会了,怎么黑怎么来。
至于这个匡衡同志,就要多说两句了,这个名字可能没几个人听过,但关于他的故事,却无人不知——凿壁偷光。
这位兄弟的少年时期,那就是儿童教育的典范,为了多看点书,不惜把墙凿一个洞,实在是不一般,反正匡少年是个了不起的人。
时移世易,等匡少年变成匡大叔匡大爷的时候,却是一个让人看不起的人。
可能是小时候家里太穷,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容易,所以他格外的珍惜,为了珍惜现在的一切,他不惜丧失原则。
石显干政无恶不作,作为丞相,屁都不放不说,还跟姓石的一唱一和,等到姓石的挂掉之后,他又开始弹劾别人,你这也太明显了,真是见风使舵的优秀代表人物。
作为一位曾经偷光看书的资深读书人,对那些不守规矩的武将深恶痛绝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石显当时掌握大权,鉴于匡先生的墙头草性质,他的态度有严重的拍马屁嫌疑。
石显和匡衡虽然决意给陈汤他们使绊子,但石显很清楚,陈汤他们虽然犯了不小的错,虽然也有很多人反对,但以他们的盖世奇功,封官加爵也是没问题的,而且支持他们的人也不少,最重要的一个支持者就是皇帝。
所以石显为首的反对派们的底线是,阻止对陈汤他们的赏赐。
可当朝廷还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已经有人出手了,此人是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相当于今天的监察部长,负责反贪和检举工作的,不同的是,司隶校尉更胜一筹,因为他有武装力量。
当得知陈汤的部队入关后,没有上交任何的战利品,加上陈兄本就不好的名声,司隶校尉就认定,陈汤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用功的时候到了,马上传令沿途的地方官,逮捕回来的官兵调查审问。
陈汤岂是好惹的,立刻就上了一道奏章,这是一道杀伤力很强的奏章,内容简单明了,直击要害,大概意思是:
“我大军征伐万里,凯旋归来,迎接我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质疑和羞辱,你们这是在给郅支报仇呀!”
够狠,擅长写文章的人就是不一样。
这样搞的皇帝就不好意思了,朕在长安等你。
可是问题还得解决呀!石显和匡衡坚持认为,不杀他们就不错了,绝对不能赏赐,要不然以后就乱套了。
元帝虽然很认可陈汤,但他的秘书(石显)和总经理(匡衡)都不认可,搞得老板很为难。
在此关键时刻,一个关键人物又上书了,此人就是上书专业户刘向同志。
刘向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他当然是陈汤他们的支持者,上书的内容是先说了一大堆古往今来的大道理,最后技术性的突出了主体思想:
陈汤他们固然有错,但在他们的功劳面前,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不封赏他们,以后谁还会为朝廷效力。
太好了,有了理论和舆论上的支持,刘奭终于雄起了一回,不但不追究他们的过错,还准备赏他们个千户侯。
这下完了,石显他们白忙活了,做起坏事来,他们契而不舍的精神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最后在他们的再三阻挠下,甘延寿和陈汤还是有惊无险。
甘延寿为义成侯,陈汤也封了关内侯,各食邑三百户,和了把稀泥。
石显虽然没有达到目标,但也不算太失颜面,皇帝也落下了封功臣的好名声,甘延寿和陈汤也封官加爵,此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暂时的。
不久之后,甘延寿挂掉了,他可算是解脱了,陈汤的好日子还要继续。
在元帝的儿子成帝继位后,没多久石显也挂掉了,好了,表现的机会到了。
这种时候,肯定是少不了匡大人的,坏人活着的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得配合坏人的工作,等坏人死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得上去踩两脚,这是明显的投机行为,匡大人踩完之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份大礼——弹章。
不过皇帝并没有怪罪他,这样一来,他就更要表现了,于是又把陈汤的事给翻了出来,这下好了,陈先生又当回了老百姓。
即使是老百姓,陈先生也是不会安分的,如果不折腾,那他就不是陈汤了。
不管怎么折腾,无非还是为了利益,陈汤又是一个为了利益啥都可以去尝试的人,所以收黑钱告黑状,就都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甚至连皇帝都敢忽悠,很自然监狱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到底去过多少次,可能连他自己都没印象了。
最后感觉住监狱都没什么新意,就跑到边疆去住了(流放),但不管他去哪里,总会有人帮他说话,所以他又能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在他挂掉的时候,至少还能看到伟大的首都长安,这已经是他的造化了。
陈兄的晚年是凄凉的,除了人生不顺,身体也没保养好,后来竟然还中了风,身体虽然不方便,但没影响他的才能,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会义不容辞的献计献策。
兄台无疑是个问题人物,这些也都跟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虽然他有不少黑料,那也改变不了他是英雄的事实,我也不是很喜欢他,甚至讨厌他后来还帮王莽说话,但是却很喜欢他那句震铄古今的狂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8-30 20:08:11 +0800 CST  
【不寻常的和亲】

当初五军攻击匈奴后,匈奴内部斗争的精彩程度,一点都不逊于擅长搞内讧的中原,由最风光的五个单于,等到郅支被干掉以后,草原上的老大就是呼韩邪了,可这个老大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02 20:43:45 +0800 CST  

【不寻常的和亲】

当初五军攻击匈奴后,匈奴内部斗争的精彩程度,一点都不逊于擅长搞内讧的中原,由最风光的五个单于,等到郅支被干掉以后,草原上的老大就是呼韩邪了,可这个老大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郅支的结局把呼韩邪吓的不轻,弄的他时刻都在担心,哪天要是惹到汉朝了,自己就是下一个郅支。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02 21:07:00 +0800 CST  

【不寻常的和亲】

当初五军攻击匈奴后,匈奴内部斗争的精彩程度,一点都不逊于擅长搞内讧的中原,由最风光的五个单于,等到郅支被干掉以后,草原上的老大就是呼韩邪了,可这个老大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郅支的结局把呼韩邪吓的不轻,因为他时刻都担心,哪天要是惹到汉朝了,自己就是下一个郅支。
其实呼韩邪同志多虑了,在宣帝时期,他就已经臣服了汉朝,还亲自到过长安,汉朝对他也很是信任,到了冬天缺衣少粮或是碰上个自然灾害什么的,不用你来抢,南方的老大哥就会无偿供应,此时的汉匈关系可以说是双边关系中的典范。
这个时候的呼韩邪对汉朝已经有了一定的依赖,加上自己刚成为草原的当家人,内部还不太稳定,就更需要南方的支持了,为了使邻里关系更上层楼,也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他请求希望成为汉朝的女婿,即和亲。
汉匈之间的和亲项目已经停了很久了,因为没那个必要了,如今咱汉朝是老大哥,今时不同往日了,还有必要吗?
元帝认为,有必要,而且在这个时候和亲,效果会更好,便同意了呼韩邪的请求,但是,派谁去呢?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在封建社会中外交史上的传奇女性王昭君女士正式出场,关于这个传奇女人,有很多的传说(记住这个前提)。
传说,当元帝正在为派谁去和亲而苦恼之际,一个宫女挺身而出,愿意为国家和平作贡献。
此女子姓王,名嫱,字昭君,今湖北人,她的字叫不叫昭君是有争议的,我们就叫昭君吧!
名字是有点争议,但人长得漂亮是没有争议的。
王美女入宫以后,可能因为宫里的美女太多,竞争太强,她进去很久竟然都不知道皇帝长啥样,如果再这样下去,她很有可能会在深宫中了无生趣的结束此生,至少也是浪费大好青春,所以这次和亲是个机会……
当元帝看到王昭君时,大喜过望之余又有一点后悔,如此惊为天人的美女,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不禁扼腕叹息。
原来西汉有规定,进宫的宫女,如果要受封成为皇帝的妃子,得让皇帝知道你长啥样,可那时又没有照片可以先拿给皇帝过过目,咋办呢?
不急,有画师。
当时就有个叫毛延寿的画师,专门为这些宫女画像,能成为宫廷画师,技术是肯定没问题的,但画的效果好不好,取决于红包大不大,这是个公开的潜规则。
然而我们的昭君同志是个很正派的人,宁愿见不到皇帝,也不屑于干这种事,毛延寿这种收钱办事的人,突然没收到红包,自然不会笔下留情,硬是把绝色天人画为了素人,王美女也如愿以偿的没见到皇帝了,毛延寿后来也因为这个事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公元前33年,呼韩邪来到长安,准备娶老婆回草原,当他见到王昭君这个绝色佳人时,不禁感慨万千,汉朝怎么对我这么好,于是一激动,愿意替汉朝守卫边疆。
意思就是说,我们的边防部队都可以省了,还有这么好的事,于是皇帝一激动……差点答应了。
元帝虽然是一个是非都很难分辨的人,但智商还没丢,让你帮我守边疆,相当于请狼群看羊圈,平时给你肉吃,你可能会老实一点,哪一天要是不小心断粮了,你还不把羊圈变成狼圈。
不用麻烦你们了。
抱得美人归的呼韩邪兴奋异常,于是载着王美人踏上了北归之路。
可王昭君似乎没那么兴奋,看到渐渐远去的故土,美人陡然升起一片悲切之情,于是拿琴弹起了离别之曲,甚是伤感,当南飞的大雁听到这琴声时,都放慢了挥动翅膀的节奏,当大雁再看到这名绝色佳人时,竟然彻底的停止了飞翔,浑然忘记了自己还在天上,于是掉落下来,这就是沉鱼落雁中“落雁”的由来。
从此,落雁,就成了绝色美女的最高标准。
好了,传说到此结束,现在进入解密阶段。
一般传说的事情,就是说说而已,但这个传说含金量很高,时间地点和大部分的人物都是对的,但我这个人太较真,对那些真的传说,我想说道说道。
在解密之前,先说一下王昭君的出身和她入宫后的位置,这也有助于我们的解密工作。
关于她的身份记载是良家子,所谓良家子,就是没有犯罪记录,也没有从事工商末业的家世清白的平民家庭,日子也还过得去。
被选入宫后就成了一名掖庭待诏,掖庭是妃子们居住的地方,这就能猜得出待诏是个什么级别,皇帝的妃子是有很多级别的,而掖庭待诏还没入级。
一个不入级的妃子想见皇帝是不太现实的,更没有话语权,传说中王昭君主动请缨远嫁匈奴,就有点扯了。
以王昭君的级别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就算鼓起勇气说了,也不可能有人听,然而,事实上是王昭君根本就不想去。因为在后来呼韩邪挂掉的时候,王美女想回来,当时的成帝回了一句“从胡俗”彻底断送了她回家的梦,加上刚出塞时思念家乡的表现,足以说明,她是不情愿嫁给匈奴的。
不情愿也没办法,你一个掖庭待诏,皇帝让你去,那是你的福分,你还敢说个不字?这就是命运。
再来说说毛延寿画像这个事,也很扯,宫廷肯定是有画师的,但却没有这个规定。故事其实很简单,王昭君入宫的时候,元帝已经四十多了,他的身体也一直都不好,加上他又没有好色这方面的嗜好,像王昭君这种新人,他根本无暇顾及。
综上所述,除了这几点外,传说的内容基本是真实的,王昭君确实很美,元帝在见到王昭君那一刻时可能会有点心动和后悔,王美人在出塞的时候也弹了琴,大雁肯定也听到了,至于有没有掉下来,当事人王昭君都不一定知道。
王大美女的故事并不多,但表达故事的形式和版本却是多种多样,后世关于她的诗歌和戏曲等各种艺术作品那更是层出不穷,难道仅仅是因为她长得美吗?当然不是。
王姐姐的名气之所以这么大,除了很美之外,关键是此次和亲的意义非常重大。
此前的和亲,都是我们送人过去,如果不送就担心别人打过来,比较被动,目的是改善两边关系。此次的和亲却是单于亲自来接,我们同不同意就完全看心情,处于绝对的主动,作用也只是加强本就不错的双边关系,低头哈腰的和亲与抬头挺胸的和亲,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
再就是这次和亲本身,对稳定汉匈之间的关系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史书记载,自宣帝时期一直到西汉灭亡,北部边疆几代人都没见过战争,人口繁盛,牛马遍地,这种状况在冷兵器时代实属罕见,而我认为,在所有汉人建立的政权中,能如此长时间维持边疆和平的,西汉独一份。
王昭君之后,她的儿女也一直都在为汉匈和平作贡献,然而这么多人的努力,都被和平终结者,蠢货王莽给结束了。
在元帝同志的带领下,内部虽然是乱七八糟,外部却是顺风顺水,毕竟块头在那摆着的。
但在元帝的折腾后,汉朝这个大块头已经被玩出了内伤,很不幸的是,他的儿子也是一位折腾高手,在他儿子的一阵猛击之后,这位大块头已是伤痕累累,时日无多。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02 21:10:07 +0800 CST  

第三章:外戚妖风

【助手的选择】

一个王朝的灭亡,无外乎两种方式:外敌和内乱,以内乱居多,除了西晋和两宋以外,大部分都是自己人在闹。
而内乱又分为两种:被灭掉和被篡掉,被篡掉的居多,秦是被灭掉的,汉是被篡掉的。
可篡掉的也是有区别的:被外戚篡掉和被权臣篡掉,后者居多,西汉属于前者,东汉属于后者。
其实外戚能篡掉皇位,也算是达到了权臣的段位了,不同的只是身份而已,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皇帝的助手。
皇帝再厉害,也是需要助手的,他的助手大概分为三类,整个封建时期,统治者的身边都是这三类人,至于怎么用,就看统治者的能力了。
第一种毫无疑问就是以丞相为首的文武百官,就是官僚集团,属于力量型的;第二种就是太监,所谓的宦官集团,离皇帝比较近,属于走狗型的;第三种就是皇帝的亲属,准确的说,是皇后和皇太后的亲戚,关系在那摆着的,不给点好处实在不像话,属于摆设型的。
其实这三种类型就是三种不同的身份。他们各有各的定位,各有各的用途,但能不能维持这种定位,或该怎么发挥他们的作用,老板很关键。
先说说第一种,这种力量型的堪称皇帝第一助手,他们群体庞大,完全是靠本事说话,皇帝不管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都离不开他们,可以说,没有他们,皇帝也打不来天下,而这种力量型也是皇帝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助手,稍微合格一点的皇帝都知道这一点,可问题是不合格的皇帝占多数呀!
从皇帝打天下到后来的治天下,其实都得靠这些人,这帮人无疑就成了皇帝的管家。皇帝负责把握整体方向,大的事情给个批示,小事就由管家去打理,皇帝权利至高无上,管家也是大权在握。
不管是开国皇帝还是后来的中兴之主,他们无疑都是人中翘楚,所以他们的管家也毫无疑问都是力量型的,这就是所谓的君强臣强的完美搭配,也是最经典最优良的搭配模式,好老板碰到好助手自然就有好员工,企业不好才怪。
在君强臣强时期,老板太强悍,给助手们的排列和定位也都非常清晰和人性化,力量型的就好好展现力量辅佐皇帝,踏踏实实的干好管家工作,走狗型的就老老实实的干好狗腿子工作,摆设型的就好吃好喝供着,或给个闲职挂着,当然个别有能力的也可以露两手。
可关键问题是,随着开国皇帝的去世,君臣搭配也开始失衡,继任者的能力越来越差,力量型的力量却是越来越强,特别是领头的,那都是摸爬滚打,身经百战,一步一步爬上来的,都是虎狼和狐狸的结合体,可谓是人中极品。
反观我们的老板,都是在深宫大院里长大的,有着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是二十岁的智商,老板的能力虽然不够,却不影响他的怀疑精神,这样君臣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紧张,面对这种老板,该是发挥力量的时候了。
于是这群人开始跟皇帝唱反调了,天天说你要勤快,要节约,不要好色,不要亲近小人,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皇帝也是有尊严的,再怎么样,我还是老板,既然你们不听话,那我就只能换个听话的来当管家了。
最听话的当然是走狗型的了。
君弱臣强的时代开始了,走狗型的春天也开始了,宦官集团也开始登场了。
说起宦官这个品种,那是人人恨不能生啖其肉,但他们成为管家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天天就在皇帝身边,群体也不小,虽然也不会很听话,但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是绝对听话,而且能让皇帝找到当皇帝的感觉。
走狗型当了管家以后,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身残志残,所以也不敢取而代之,但要指望这类人干好事,那就是见鬼了,遇到个别人性尚存的,不把人整死那都是大慈大悲了。
除了没篡位外,他们基本是坏事做尽,残害忠良,勾结小人(志同道合者),那都是家常便饭,偶尔还干些大项目——谁当皇帝都是他们说了算。在皇帝的精心培养下,这群狗已经变成了狼。
虽然在太监里面也有个把像蔡伦和郑和这种为文明发展做过贡献的人,可几千年的历史中又能有几个?大部分都是人渣。
他们虽然已经变成了狼,但在皇帝面前仍然装的像狗,所以皇帝的自我感觉依然是良好的,即使知道这些狗腿子已是今非昔比,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当局者是糊涂的,旁观者却很清醒:这些个垃圾就该千刀万剐。
旁观者里面就包括继任者。
等到继任者上台的时候,就开始着手扫除垃圾了,可他们也需要助手,那些所谓的力量型还是靠不住的,如此危急时刻,还是自家亲戚靠谱。
鉴于同姓亲戚早已被列入了危险人物名单,那就只能找外姓亲戚——奶奶、母亲和老婆那边的亲戚,有一个算一个,这些人统称为外戚。
外戚当上了大管家以后,太监们自然就消停了,这外戚里面虽然也有人才,但也是废物居多,他们当管家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嚣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宦官,更严重的竟然连皇位的主意都敢打。
那就对不住了,管家又该换人了,在这种时候,走狗型的优势又出现了,管家的位置又回来了。
外戚和宦官就像两个吸血鬼,在这两个鬼的轮番吞噬下,王朝的命运就走向了死循环,直到走向尽头。
王朝不管是因外敌还是内乱而亡,也不管是被篡掉了还是被干掉了,其实都是内部问题造成的,可内部问题也绝非是哪一个助手造成的,而是三个助手共同努力的结果。
表面上看是助手的问题,其实主要责任人归根结底还是老板自己——能力问题。
是老板没能力与力量型和谐共处,是老板没能力才去用宦官,没能力才相信那些亲戚。
我只相信一点,自己没能力,再好的助手都没用,因为你用不了,而没能力还占着个好位置,那就迟早得让出来。
特别是到了王朝后期,皇帝基本上都是管家拥立的,这种状况就完全是狼群守羊圈了。
此时的皇帝还有什么能力可言,他们是真的很无奈。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04 21:38:25 +0800 CST  

【意外】

自刘邦成立汉公司那天起,外戚就占有一定的比重,没办法,人家确实出了不少力。
到了刘邦之后,外戚也一直都有戏份,基本上是有能力的就干着,没能力的就挂着,可到了汉宣帝这里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在之前的巫蛊之祸中,宣帝刘病已同志,从爷爷到老爸再到兄弟姐妹,全都被杀了个精光,他自己能保住一条小命那都是老天开眼,在这世上,除了姓刘的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之外,他已经没有近亲了,所以他很珍惜亲戚。
首先当然是对他有大恩的史家,史家是他奶奶的娘家,很小的时候就被丙吉送过去了,然后就是他老婆的娘家许家,等到他做了皇帝之后,就找到了他母亲的娘家王家。
霍氏覆灭以后,宣帝就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在这种时候,还是亲戚有安全感一点,于是史、王、许家的人生就达到了巅峰,尤以史许两家为最。
宣帝到底是宣帝,此时的外戚,名额虽然不少,可戏份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宣帝时期,外戚已经慢慢的成为角了,从他给儿子安排的以史高为首的辅政班底,就能看得出来。
因为元帝的嗜好是走狗型的,所以在这一时期,外戚的作用是重在参与,他们要真正的发光发热,得等到元帝的儿子成帝时期,而能让他们有机会发光发热的还是元帝同志。
那纯属一次意外。
元帝刘奭同志还在当太子时,他最爱的司马娘娣去世了(娘娣,太子老婆的级别),按说去世了就节哀顺变吧!可这司马娘娣属于死了也要找人垫背的那种,临死的时候竟然对太子说,自己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那些妃妾们咒死的。
这刘奭和他老爸一样,也是个很重情的人,结果是悲痛欲绝,伤心得想去死的心都有,但没他爹那样的智商,因为他相信了司马娘娣的话。
在那段伤心的日子里,兄台是茶饭不思,也不和人说话,看到那些女人就仿佛看到了杀老婆的凶手,很是厌烦。
皇帝和皇后看到刘奭萎靡不振的样子,很是担忧,于是就从掖庭那些不入级的女人中,选了五位来侍奉刘奭,意思很明确,选一个吧!
而刘奭对这五个人根本就没有兴趣,但又不能拒绝,于是可能看都没看的随便指了一个:“就她吧!”
你说是她那就她吧!
他这一指,其实并不只是指的一个女人,而是一种力量,一种最终颠覆汉王朝的力量。
被随便一指的这位就是王政君,王女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那些兄弟们,在她和她那些兄弟们的共同努力下,汉王朝接下来的日子将在黑暗中度过,直至消失。
王政君的老爸叫王禁,算是个低级官员,这位大哥官不大,气势却很大,可以说是妻妾成群,儿女成堆,包括王政君在内共有四个女儿和八个儿子(真不知他是怎么养活的)。
和王政君同母的只有兄弟王凤和王崇(请记住这个叫王凤的),王禁大概有多少个老婆可以按这个比例去算。
等到刘奭成为了皇帝后,王政君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皇后她爹也搭上顺风车被封了个侯,王禁挂了以后,王凤就继承了爵位,王凤虽然不是个老实人,但因为此时朝廷的管家还姓石,所以王兄和他背后的王氏表面看起来还是挺老实的。
等到成帝即位后,姓石的自然是没法再干管家了,可管家还得有人干呀!
纵观三大助手,成帝还是觉得亲戚更合适,于是,王氏的春天来了,汉帝国的冬天也到了。
成帝却不这么认为,有管家在那里管事,还是自己的亲戚,安全又靠谱,自己只管好好的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可以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06 20:06:20 +0800 CST  

【刘骜】

刘奭当初收了王政君之后,没多久就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刘奭的嫡子,也是宣帝的嫡孙,宣帝对这个孙子那是喜欢的不得了,还亲自给他取名为骜,意为骏马。
宣帝对这匹马,那是寄予了厚望,为了把他培养成千里马,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亲自带他。
刘小朋友的表现也确实让人满意,喜欢读书,宽容有爱还谨慎,真是标准的优秀少年,好苗子呀!
然而,刘骜用事实告诉我们,好苗子不一定能长成好材料,随着慢慢的长大,这小子变了,变懒了不说,还变得豁然开朗: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不好好玩,那就没天理了。
刘奭虽然看不出石显是个什么鸟,但对于儿子的变化,他还是看得出来的,而且他还看出来了,他的另外一个儿子比刘骜更适合做太子——刘康,所以他在晚期几次都想把太子换人。
前面说过,太子当的久了,都会有支持者和受益者,刘骜也不例外,在众多受益者的努力下,刘太子的位置是有惊无险。
公元前33年,刘骜即位之后,他那懒的毛病就彻底暴露出来了,关键是有人希望他懒,支持他懒,要让他懒得合情合理,比如王凤。
可能是小时候经常跟在这位舅舅的屁股后面玩,有一定的感情,所以特别信任他,也可能是他真的不想那么累,想好好放松一下,刚一当上皇帝,就让大舅当了大管家——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
看着很熟吧!没错,这是霍光当年的位置,可不得了,大舅,以后就辛苦你了。
王凤的春天已经到来了,不,王家的春天到来了。
王家人可多着呢!放心,人人有份,封了王凤没多久,就把他的同母兄弟王崇封了侯,这还只是开始,没过多久,又在一天之内把他们王家兄弟中剩余的五个都封了侯(本来是六个,之前挂掉了一个)。
这可是严重违反了汉公司首任董事长刘邦定下的无功不封侯的祖训,自然是反对声一片,反对又怎样,我想封我的舅舅,谁反对都没用。
都这样了,那王政君竟然还不满足,还想封她同母异父的兄弟为侯,这一回刘骜坚守了底线,给他个官当算是打发了。
现在轮到大管家表演了,兄台绝不是省油的灯,为了巩固管家的地位和王家的利益,一上来就开始排除异己,首当其冲的就是外戚——除了王家以外的外戚,主要是宣帝的母亲家(王家)、老婆家(许家)和元帝的老婆家(冯家),这几家可是有能人的,特别是王家的王商。
王凤家的兄弟中也有一个叫王商的,但跟这位不在一个档次,这位王兄时任丞相,那可是有真材实料的,这么有本事的人,王凤要不妒忌,那他就不叫王凤了,既然被王管家盯上了,那你就跑不了啦!
后来王商因为公事公办,遭到了王凤党羽的弹劾,刘骜虽然懒,但是不蠢,所以表态:这些都没有什么证据,也都是小事,就这样吧!
王管家可不想就这样,他也表态:此事虽小,也要彻查。管家的党羽也到了努力的时候了。
皇帝很无奈,再次表态:不许追究了(勿治)。
我不把你王商扳下来,我就不叫王凤,最后在王大舅近乎耍赖的坚持下,刘骜妥协了,只好忍痛免了王商,过了几天,王商就悲愤过度而亡。
皇帝当到这份上,也太窝囊了吧!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前面说过,刘骜小时候就很依赖王凤,对刘骜来讲,王凤不仅是管家,还是长辈,更是一种依靠,以后很多事还指着他呢!能忍就忍忍吧!
对王凤来讲,刘骜是皇帝,是领导,但更是外甥,他可以打压政敌建立党羽,就要控制皇帝,不,是外甥。
这不就是专权?是的,就是专权,舅舅专外甥的权,专的合情合理,专的光明正大,后果……不严重。
可我毕竟是老板,什么事都按管家的办,那我这老板还怎么当呀!我也是有想法的人。
有一次,有人向刘骜推荐刘向的儿子刘歆,说他很有才,皇帝就把小刘叫过来面试,结果非常满意:既然这么有才,又是我老刘家的人,那就留在我身边吧!
于是准备任命刘歆为中常侍,连官服都拿过来了,剩下就走个程序行个拜官礼就好,忽然左右的侍从提醒他说:
“这事还没让大将军知道呢!”
“这种小事就不用麻烦管家了。”
哪知这些侍从像是要小命不保一样,马上练起了磕头功,求皇帝改变主意,大概意思是:您如果收了刘歆,大将军可能就会收了我们的命。
最后的结果是,老板通知了管家,管家不同意,老板只好作罢。
管家管的还不止这些,他连老板的兄弟都要管。
刘骜虽然没从爷爷和老爸那里学到什么优点,却继承了他们的优良基因——重情,特别是兄弟情。
刘骜一直都没有孩子,身体也不太好,很担心继承人的问题,有一次生病,正好赶上当初和自己有过太子之争的定陶王刘康来京朝见,刘骜兄确实是好样的,不但不计较当年的事,还把刘康叫过来,当面来了个深情告白:
“我一直没有孩子,生命本无常,你就留在京城吧!以防不测。”
果然是亲兄弟呀!老板跟兄弟的关系这么好,对管家的地位是有威胁的,王管家又要行动了,最后在王管家的操作下,刘骜流着眼泪把兄弟送离了京城。
我还是老板吗!连兄弟相聚都做不到,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骜可以忍,但有人忍不了。
此人就是京兆尹王章,先提示一下,此王非彼王,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
按理说,王章应该是王凤一伙的,因为王兄能有今天,还是当初王凤帮的忙,但在王章的眼里,除了道义,其它的一文不值。
这位王市长相当的不简单,在当时可是不畏权贵的优秀代表人物,石管家一手遮天的时候,王兄就敢跟姓石的对着干,就今天王管家这副德行,王市长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于是有一次趁发生日食的机会,向刘骜上了一道密奏:发生日食的原因,就是因为王凤在捣乱。刘骜最近也被王凤的一些行为,搞得心情很差,如今是该雄起一把的时候了,王市长的奏章来的正是时候。
为了安全起见,就把王章召到宫内密谈,王先生就把王凤的光荣事迹一五一十全抖了出来,说得刘骜同志义愤填膺,两人一拍即合,马上行动。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08 22:25:31 +0800 CST  

然而,还没等他们行动,王凤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王凤别的能力没有,忽悠外甥那是一流的。
在得知皇帝要对自己下手的消息后,王凤就以退为进,请求辞职,再加上皇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弄的刘骜很是为难。
好吧!那你就还是当你的大管家吧!以后注意点就行了。
王凤笑到了最后。
有胜利者就有失败者,王章同志很失败,最后死在了监狱里,这就是跟大管家唱反调的下场。
那王凤到底是怎么提前得到消息的呢?这个很简单,满朝都是他的耳目,情报系统那是相当完善。刘骜和王章的谈话虽然是密谈,但身边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有,很不幸,听到这个话的人就是侍中、王凤的堂兄弟王音,这种关系,王音如果不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王凤,那他就不姓王。
现在对刘骜同志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他还是那么的宽容,那么有爱,也还是那么喜欢读书,而且还很孝顺,可有什么用呢?
他的问题并不只是懒,而是懦弱,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魄力,没有手段,这样的领导是当不好领导的。
因为王氏长期擅权,刘骜与他们的相处也形成了一种默契,王氏很过分的时候,刘骜就发一下火,然后王氏再来道歉赔罪,老太后再哭哭啼啼的加把柴,啥事没有,老板还是老板,管家还是管家,和谐共处。
在王氏骄横到后来取代汉室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就是王政君,王太后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一直都是一种无奈又无辜的形象,其实她才是主要的责任人,她是王氏兴盛的开拓者,也是王氏覆灭的奠基者。
玩,本来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可你们却要努力的让它成为我的专业,舅舅们既然这么热情,那么公司的事以后就麻烦你们了,大事情我拍板,小事情你们就看着办吧!我也正好发展一下我的娱乐事业。
然而,舅舅们很快就会让他明白,娱乐事业是可以发展的,但不是为所欲为的。
在刘骜的娱乐项目里,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好色,而刘兄的口味明显比一般人重,他不但喜欢女人,还喜欢男人,他对这个男的喜欢到了什么程度还不好说,但却是真的很喜欢,此人叫张放。
张先生是很有来头的,他是张安世的孙子的孙子,除此之外,他和刘骜还有点亲戚关系,他的老婆是刘骜的老婆许皇后的妹妹,这些其实都还不算啥,最重要的是,刘兄和张兄很对路。
张放这个人呢!家境那是没得说,人还帅,嘴巴又甜,性格又阳光,完全是那种女人为之疯狂,男人都想和他套近乎的那种,像刘骜这种好色之徒,那就不用说了。
刘骜对张放那是真心的,平时吃饭睡觉都和他在一起,对他的赏赐也是无人可以超越(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平时还经常和他微服私游,也都是在张家过夜。
王管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联合太后向他施压,刘兄很无奈,留着委屈的泪水把张放同志放到了外地。
你可不要误会王管家是为了国家着想,怕张放耽误皇帝才把他轰走的,王管家只会为自己想,他是怕张放抢他的业务,在他看来,外甥只能听他的。
可过了一段时间,刘骜太想张放,又把他召回来了,没有任何意外,又被管家轰走了,这样可能还不足以证明刘兄和张兄是真爱,但我认为,他俩是真爱。
因为后来刘骜去世之后,张放也因过度悲伤而死,你说真不真。
虽然对男人感兴趣,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女人,当时的皇后是许皇后,就是许平君皇后的侄女,这是刘骜他爹钦点的。
既然是老爸安排的,又是亲戚,要说多有感情,还不至于,不过刚开始,刘骜对她还是不错的,时间久了,就慢慢的淡了,后来还因为后宫开支的事,两个人闹的有点不愉快,但至少此时的后宫是宁静的。
而这一切,因为一个人的到来,都将成为过去,后宫的永无宁日也都是拜此人所赐,这位就是传说中的美女赵飞燕。
刘骜和赵飞燕的邂逅与刘彻和卫子夫他们有点相似,不同的是,刘骜是微服出游,七游八游就游到了阳河公主的家里,如此贵客,自然少不了一番莺歌燕舞。
看着那跳舞的人群,刘兄忽然感到眼前一亮,只见一女子那婀娜的舞姿加上动听的歌喉,还有那漂亮的五官上有着一双勾人魂魄的眼神,此时刘兄的心已经被她给勾走了,刘兄也毫不犹豫的把她的人给勾走了。
其实赵飞燕并不是她的本名,应该是她的艺名,因为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得名飞燕,其实就一个字:瘦。成语环肥瘦燕中的“瘦燕”指的就是赵女士。
刘骜与赵女士的故事虽然很香艳,但真正让他神魂颠倒的是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这赵合德的美貌,连赵飞燕都自愧不如,真可谓此女一出,天下已无美女,至少刘兄是这么认为的。
人长得漂亮还温柔,能歌善舞,爱撒娇,偶尔还来点小脾气,赵合德满足了刘骜对完美女人的一切幻想。
对于这个妹妹,刘骜是极尽宠爱,还专门为她修了一座宫殿,宫内装饰也是极尽奢华。这也再次说明一个问题,当没有爱的时候,多少钱都是问题,如许皇后;当有爱的时候,多少钱都不是问题,如赵妹妹。
刘兄他爹虽然也很重情,但顶多也只能算是达到了情痴的级别,而刘兄就是活脱脱一个情种。
为了他的所谓爱情,不顾身份,不顾亲情,也不顾舆论,天下就是我和她的,也只有我和她,不,只有她。
关键是这姐妹俩关系还挺好,二人在同心协力之下,后宫中已无对手,且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最后在二人的掺合下,许皇后被废掉了。
虽然刘骜更喜欢赵合德,但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是顶着舆论的压力封了赵飞燕为皇后,现在的后宫基本都是赵氏的天下了。
刘骜的娱乐重心平时基本都在妹妹这,姐姐也不甘寂寞,自己的娱乐事业也是发展的风生水起,后宫在姐妹俩的努力下,用乌烟瘴气来形容都已经算客气了。
虽然后宫被她们搞得妖气冲天,但破坏力仅限于后宫,躺在温柔乡中的刘骜也过的很快乐。
然而,最快乐的人并不是刘骜,而是王氏,最大的妖也是王氏。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10 22:36:54 +0800 CST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439867

发表时间:2020-01-16 07:39: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1 02:26:26 +0800 CST

评论数:10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