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漫漫路∶致两千年来的汉家儿郎(连载)


【隐忍的境界】

刘秀在昆阳嚣张的时候是六月,而早在五月底的时候,刘演已经提前嚣张了一把——攻破宛城。
拿下宛城后,汉军暂时定都于此,刘玄很风光(毕竟是皇帝),刘演第二风光,因为没有他,宛城不一定拿的下来。
等刘秀那边的消息传到宛城后,兄弟两个的声望也风光到了极限,老板刘玄很不开心。
下面的人功高盖主,老板很忌惮也是可以理解的,要命的是两个功劳最大的人还是亲兄弟,刘秀倒没什么,可这刘演却实在不让人放心。
兄弟俩创造了如此的业绩,以刘演的性格,虽然不至于很嚣张,但你如果想让他低调,真的有点难。
不但老板不放心,像他这种人,各种羡慕嫉妒恨的对手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刘演就危险了。
刘玄没能耐,却很有原则,那就是自己没能耐也不允许别人有能耐,于是就联合了当初推举他当老板的那几个土匪头子,迅速达成了干掉刘演的共识,只等合适的机会下手了。
正在这时,昆阳方面的李铁等人,回到新首都报告战况,顺便送点战利品回来,对刘玄来讲这是个机会。
刘玄君臣肯定是熟知鸿门宴的故事的,因为他们准备在宴会上大会诸将的时候,用鸿门宴模式干掉刘演。
项羽的角色当然是刘玄同志扮演,范增的扮演者就是绣衣御史申屠建,只可惜刘玄离项勇士差远了,申屠建更不用说,是绿林军中典型的土匪型人物,跟范老头相比那都是拉低了老范的档次。
这种事连当初项霸王和范军师这种高配都没干成,更别说刘玄和申屠建这种低配了。
和鸿门宴的流程一样,众将领先入席,见到刘演后,刘玄表现出了兄弟般的热情,在寒暄了几句后就把目光瞄向了刘演的剑:
大司徒的剑挺漂亮的,给我看看吧(动手之前先解除武装)!
这个时候是个正常人都能感觉到异样,刘演当然也能感觉到(这剑有什么好看的),但还是没有拒绝。
刘玄接过剑以后就在那故作欣赏,看剑当然不是目的,而是暗号。
接到暗号后的申屠建,立刻上前呈上玉佩,按照原计划,鸿门宴以举杯为号,这次就是举玉为号,只要刘玄接过玉佩举起来,埋伏好的武士就会一拥而上,立刻解决刘演。
然而刘玄接过玉佩之后,可能是想仔细欣赏一下,竟然忘了举起来,刘演躲过了一劫,暂时的。
刘玄当然不是忘了举,也不是动了恻隐之心不想杀刘演,而仅仅只是因为不敢。
自己刚当上皇帝不久,又刚进入都城,就杀居有首功的功臣,而且还是自己老刘家的人,再加上刘演那强大的气场,和他背后众多的支持者,刘玄是真的发怵了,但下次就不会了。
对于刘玄的不配合,绿林的土匪们虽然很生气,但是为了实现杀刘演的伟大目标,他们还是决定不计前嫌的继续跟刘玄合作,很快他们就有了新的突破口——刘演的部将刘稷。
刘稷是刘演的同宗兄弟,也是刘演的粉丝,他和刘演一样重情义,和刘演一样勇冠三军,当然也和刘演一样张扬,一样冲动,比刘演还冲动。
冲动不是魔鬼,但容易被魔鬼盯上。
当初刘玄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刘稷正带兵在外作战,听到这个消息时,小刘竟然口出狂言:
“当初带头起兵的是我伯升大哥,更始算个什么玩意儿。”
刘稷表达不满的方式是不分场合不分时段的,时间久了就传到刘玄的耳朵里去了,但因为一直在打仗,加上刘稷这小子很能打,就暂时没跟他计较,如今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了。
为了试探一下刘稷有没有换个大哥的可能,刘玄就给刘稷封了个官,可小刘同志却不吃这一套,他是相当的硬气,不稀罕,不接受。
跟老板对着干,你大哥不但救不了你,还会被你连累。
刘玄果然没有错过这次机会,以抗命为由把刘稷抓了起来,准备干掉。
这个时候,伯升大哥自然是要出来为兄弟两肋插刀,结果成功被拉下了水。
此时的刘玄和绿林的土匪们虽然感觉是个机会,但并没有下定决心杀刘演,直到两个人的出现——朱鲔和李铁。
两个人的态度极为坚定:莫留后患。
朱鲔是老牌的新市派,也是刘玄的支持者,要说他和刘演兄弟有多大的仇,也不至于,但从老朱后面的行为看,他之所以坚持要杀刘演,考虑得更多的是老板的利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兄台是个忠臣。
李铁则完全不一样,名义上讲,他可以说是汉公司的几个重要创始人之一,但后来却倒向了绿林的土匪们,他投奔绿林和他坚持杀刘演都是同一个原因:为了自己的利益,坦白了说,他就是个叛徒。
所以两位仁兄最后的结局也是截然不同。
在二位的唆使和坚持下,刘演被害,当前线的刘秀听到大哥被杀的消息后,会有何反应呢?
一般人肯定是马上纠集自己的部下,再联合大哥之前的部下,来个里应外合,攻打刘玄为大哥报仇。
然而刘秀实在不是一般人,得知消息后就迅速独自回到了宛城,向刘玄谢罪,至于怎么个谢法,无非就是我大哥太嚣张,该死,我没有监督好他,也该死,最后该表态了,什么誓死效忠皇帝等等,反正就是捡皇帝喜欢听的说。
刘兄除了说到还做到了,在刚进城的时候,刘演的部下就来慰问他,刘秀却不与他们说一句悄悄话,也不为大哥服丧,酒肉照吃,谈笑照旧,而且还留在了宛城,不打算走了。
刘秀,你真是个薄情寡义的东西,那死的可是你亲大哥呀!
这些当然都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刘兄也只是个普通人,他也有喜怒哀乐,有爱恨情仇,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是他同生共死的亲大哥,但你可知道他强吃酒肉的同时,也在强吞着泪水,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在偷偷的痛哭,可是他能做什么呢?
去找刘玄干一架,弄个两败俱伤,然后都被王莽干掉?这不是大哥的理想,也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只有团结内部,推翻王莽,实现复汉的目标,才是为大哥报仇的最好方式。
大哥走好,以后的路我来走,你的理想我来实现,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
都说要做大事必须要学会隐忍,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很生气很伤心的时候,有多少人又可以忍住。如果说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就已经具备了优秀品质的话,那么把失去亲人的极致痛苦控制得不动声色的人,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
刘秀俨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此高境界的隐忍,刘玄当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他不但相信了刘秀,还很自责很惭愧,最后又对其封侯拜将,兄弟对不住呀!好好干吧!
不要以为刘玄只是嘴上说说,他是真心的相信刘秀,后来在汉军打下洛阳后,刘玄准备定都洛阳,就派刘秀以司隶校尉的身份先去洛阳做准备工作,足见刘玄的诚意。
而刘秀的洛阳之行,也为他悄悄积攒了一波粉丝,之前有长安过来的官员准备到洛阳迎接刘玄到长安,可当他们看到汉军的形象和行为时,仿佛看到了一股土匪,顿时看不到任何希望。
可当他们看到刘秀部队的形象和行为时,却不禁流着泪大发感慨:想不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汉家的风采。
此时的刘秀已经不知不觉完成了,从昆阳的善战,到宛城的善忍,再到洛阳的善治的完美蜕变。
经过各种考验之后,刘秀已经具备了能力、名气和底气,他已经准备好了,但目前还要忍,因为还差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机会。
不用急,再等等。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28 23:31:00 +0800 CST  

第六章 刘秀的团队

【王莽的覆灭】

把刘演这个心腹大患解决之后,刘玄睡觉都踏实多了,自我感觉非常好,汉军的自我感觉也很好,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往北取洛阳,一路往西入武关取关中。
此时的王莽政权已名存实亡,早已没有还手之力,更没有招架之功。
攻洛阳的汉军主将是,绿林系的那个王匡,而守洛阳的也是一个叫王匡的人,此人是新莽的太师,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王莽的儿子,至于兄台的能力怎么样,从当时的一句民谣就能看得出来——宁可遇到赤眉兵,不愿碰到太师军。在老百姓眼里他比土匪还坏,可以想象仁兄有多成功。
王太师的搭档叫哀章,就是当初起哄说王莽该当皇帝的那个马屁王,废物程度在王太师之上,总之这两个人就是废材。
让这种人去守城,其实就是送城,最后的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八月攻城,九月破城。
攻武关的是申屠建和李通的另外一个堂弟李松,等李松的先头部队到达武关的时候,却大吃一惊,因为他面对的并不是抵抗,而是欢迎,原来武关早就解放了。
在得知汉军准备攻武关的时候,一个叫李晔的人就在宛城和武关之间的南乡起兵,以响应汉军,而且为了博个好彩头,还提前攻取了武关,随后就往西北方向攻取了湖县(今河南灵宝西),算是给汉军打了前站,也是送给汉军的一份大礼。
李松在入关后就直接来到了湖县与李晔会合,然后往西攻打华阴的京师仓,这里就是长安的家门口了,但因为粮仓有重兵把守,没攻下。
不要紧,攻不下就绕道,反正长安是去定了,于是李松就派部下韩臣和李晔的部下王宪,从不同方向进军长安。
东边忙得不亦乐乎,那关内的王莽在忙些什么呢?王先生在忙着搞迷信活动。
在得知汉军攻打武关后,王兄竟然带着群臣到郊外去祈祷,边祷边哭,把气氛哭起来后,旁边的人也跟着哭,哭得伤心的就有官当。
姓王的已经无药可救了。
不过要说他只有在搞迷信活动,那也是冤枉他了,他也知道粮仓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几万人去京师仓的所在地华阴御敌,可此时的莽军几乎都是人心思汉,无心恋战,结果自然是一触即溃,最后只有一部分人暂时守住了京师仓。
王宪和韩臣这两军在进军长安的路上,虽然遇到了零星的抵抗,但基本上是降的降,散的散,树都快倒了,猢狲们就只能去找其他的大树了。
虽然都散了,但王兄还不至于是孤家寡人,毕竟也混了这么多年,混得再差也是有忠实粉丝的,甚至还有个别僵尸级的,比如王邑。
王莽对这位堂弟也确实不赖,王邑在洛阳打了那么大的败仗,王莽不但没有处罚他,甚至因为怕刺激他,还专门派人予以安慰,最后就把他召回一直留在身边,当然王邑同志是感恩的,他将用生命来回报王莽。
九月初一,城门被破,王邑带头抵抗,初二,宫门被破,到处都在杀人放火,王邑继续战斗,而王莽却是穿戴整齐的到处躲。
初三,王莽和他的一千多粉丝逃到了渐台,王邑还在不分昼夜的战斗,等他退到渐台的时候,发现儿子准备逃跑,便喝住了他,最后父子二人都为保护王莽而战死。
现在轮到王莽了。
初三的傍晚,大批汉军来到了渐台,最后在一片混战之中,王莽被一个叫杜吴的人杀了,可能是不认识王莽,也可能是当时太乱,杜吴不知道自己杀了王莽,或者是知道杀了王莽,还没来得及收尾,不要紧,有人帮他收——一个叫公宾的东海人。
公宾看着死去的王莽,仿佛看到了金银财宝,于是一刀下去就砍走了王莽身上最值钱的东西——首级,在公宾的带领下,众人一拥而上,王兄做鬼也想不到,自己死了之后,连身体都能成全这么多人。
初六,李松、李晔和申屠建等人入城,收了王莽的首级之后就直接送到了宛城。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30 23:33:29 +0800 CST  

宛城方面在收到这份大礼之后就直接在街上挂了起来,老百姓的反应那是相当热烈,迎接王莽的都是石头和鸡蛋,有个别的激进分子还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当了下酒菜。
悲哀呀!
对于王莽兄,我实在是无语,所以我也不想说了,但如今人都走了,得来个总结吧!
从开国之君到亡国之君,从无限风光的开始到无比悲惨的结束,王兄凭借着一己之力,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其折腾的造诣在历史中已无人能及(不要拿杨广跟他比,不一样)
王莽的一生是戏剧性的,可能是他一辈子都在演戏,而从未坦诚的去面对过什么,或许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坦诚,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在欺骗,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现在有不少人在帮王莽洗白,什么改革家,什么穿越者,还有什么科学发展的进步等等,呵呵……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贡献,那在他造成的破坏面前也是不值一提。
黑芝麻和黑米就是熬成粥,熬成糊,那也是黑的,我并不是王莽的黑粉,但那些给他洗白的行为也是很无聊的,当然也不能说王兄一无是处,他在政治和经济上无疑是失败的,但我认为,他至少还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只是很多知识都还给了老师而已。
公元23年十月,刘玄定都洛阳,新莽正式成为了过去,更始却不一定代表了将来,因为目前的局势还不明朗。
大老板虽然换了,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老板刚刚成立了公司,你汉公司一句话就要收购我们,还得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说白了就是看你的拳头够不够硬。
刘玄的拳头显然不够硬,但工作还是要做的,我得告诉全天下的人,我的拳头可不长眼,都给我老实点,于是该换岗的换岗,该交接的交接,该安抚的安抚。
最复杂也最需要安抚的地区是河北,所谓河北,就是黄河以北的并州、冀州和幽州等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地方大,豪强多,土匪更多,主要还有很多边境地区,相当麻烦。
刘玄准备选一个亲信又得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去镇抚河北,大司徒刘赐建议让刘秀去,朱鲔和李铁等人坚决反对。
很显然刘赐是对事不对人,因为刘赐知道河北的重要性,而刘秀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和他的口碑足以证明,在所谓的亲信里,他就是不二人选。再一个刘赐也是老刘家的人,重要的地方让自家人去,对他们刘家天下更有保障,当然要说他没有为自己着想,也没人信。
朱鲔他们却是对人不对事,他们也知道河北的重要性,也知道刘秀很强,如果让他去河北,那就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刘玄显然没有那样的远见,在刘赐的苦劝之下,同意刘秀出山,不,是出狱。
在洛阳的这几个月里,是刘秀一生中最黑暗的时期,虽然不是在坐牢,却比坐牢更痛苦,因为他除了身不由己,还心不由己,每天要面对杀大哥的仇人不说,还要强装着笑脸,要不然可能随时都会去见大哥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只有经过最艰苦的淬炼,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去吧!刘秀,广阔的天空在等着你,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你。
公元23年十月,刘秀以代理大司马的身份,持节渡过黄河,正式开始创业之路。
刘秀的这个头衔那是吓死个人,大司马是最高军事长官,持节代表着皇帝。
可实际上刘兄啥也不是,因为除了头衔,啥也没给他,陪他上路的是他的几个难兄难弟。
对河北那些只认拳头不认人的豪强们来说,没有部队在后面撑着,别说是头衔了,就是皇帝来了也不顶用。
河北,是机会,更是考验。
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开始是艰难的,前途是茫然的,而不一样的是,刘兄虽然也是白手起家,但此时的他就如一把磨砺多年的宝剑,出鞘正当时。
河北,我来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02 00:21:40 +0800 CST  

【团队的形成】

历史上所有的开国皇帝无疑都是人中极品,而帮助他们成为极品的其实是他们背后的团队,可他们能成为极品,正是因为有能力组建团队和驾驭团队。
说白了就是个团队精神,放在今天,团队仍然是王道。
那些开国帝王们的团队工作,确实干得很出色,但要论团队的含金量,也就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的组建团队的难度,范围就得缩小了:刘邦、刘秀和朱元璋。
这三位确实是极品中的极品,可要论把团队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话,刘秀就是极品中的王者,因为他的团队到了阎王爷那里还是团队,可见团队精神的造诣之高。
可在众创业团队中,刘秀团队的知名度似乎是最低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别的团队都有很多比较突出的英雄人物,如张良和韩信,还有徐达和常遇春,而刘团长的队伍里好像没有如雷贯耳的英雄。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如以云台二十八将为核心的一批英雄人物。
云台二十八将,是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对刘秀团队的一个总结,后来又加了四位,众兄弟的名号我就不报了,我们先来分个类。
刘团长的团队大概分为两大类:散装类和集装类。散装就是一个或两个来投奔刘团长的,而集装则是成批次来投奔的。
这两大类又分为四个梯队,每个梯队又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作用。
我们一起来看看刘团长的团队组建之路吧!
刚开始跟随刘家兄弟创业的那批原始团队,就是从起兵到昆阳之战期间的那批人,无疑属于第一梯队,如邓晨、李通和朱??等,当然还有老刘家的那些人,能成为第一梯队的人,要么是跟刘氏在起兵之前就有交情,要么是因为开始起兵而有了交情。
而第二梯队堪称四大梯队里最强大的,因为这一梯队是由昆阳之战后的所有散装类组成,人数相当可观,想不强都难。
要说刘秀去河北时是孤家寡人也不恰当,虽然没有什么兵,将却不少,这批将领也是刘秀团队中的元老级人物,如第一梯队的朱??、王霸和臧宫,第二梯队的冯异和祭遵。
说两句这位冯异同志,兄弟不管是品行还是才能,那都没的说,他是昆阳之战后跟随刘团长的,在云台将的排行榜(以下称“云台榜”)里虽然没有排进前五,但如果要以军事才能和战功来个排行榜(以下称“军功榜”)的话,冯兄可以排到整个团队的第三,若是加上人品和对刘兄的影响力,排名还有上升的空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跟了刘秀一直到河北的这段时间里,冯兄就是刘兄的精神支柱,在刘兄最悲痛的时候,有着冯兄的陪伴和安慰,在刘兄最困难的时候,冯兄也不离左右,患难与共的战友情应该就是这样吧!不,是兄弟情。
在这帮人的帮助下,刘秀在河北的一系列行为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也有更多的人愿意来跟他患难与共。
如果说冯异是刘秀的精神支柱,那么接下来的这位仁兄就是刘兄的精神导师,是这位导师让刘秀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此人就是云台榜的第一位——邓禹。
如果上军功榜,邓兄连前五都进不了,可要论眼界和识人,兄台能排第二,但是没人敢认第一,可见坐云台榜的头把交椅是有原因的。
邓兄也是南阳人,算是刘秀的老乡,两个人之前在老家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交流,反正他们在长安学习的时候成为了朋友。
通过在长安的了解,加上近来刘秀的名气,邓兄认定,刘秀就是这个乱世的希望。
当刘秀一行来到邺城的时候,邓禹就从南边追上来了,虽然是老熟人,刘秀还是以试探性的语气问道:
“你大老远跑过来,难道是为了做官?”
“不是。”
“那是为了什么?”
“我来的目的是为了和你共同载入史册。”
哟!小子口气不小嘛!我喜欢。
刘秀笑起来了,来来来,跟我说说怎么样载入史册
邓禹于是跟刘秀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和刘秀的优势,然后帮刘兄坚定了目标:你要做的就是招揽各路英雄,一统天下。
虽然此时还是很谨慎,但刘秀已经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你怎么不早点来找我。
请注意刘秀此时的态度,说明他的理想已经慢慢的不再遮遮掩掩了。
从此,邓禹在刘秀的团队中已经占据了左膀右臂的位置,刘秀的大小决定或用什么人也都会跟邓禹商量,邓兄也将用事实证明,他的眼界很宽,眼光也很毒。
有了邓禹的加入,刘团长的队伍愈发壮大,然而这只是刚开始。
当刘团长来到邯郸的时候,又一个重量级人物申请入团,此人就是耿纯。
耿纯此时干的工作是骑都尉,他早就听说过刘秀的大名,得知刘秀来到邯郸时,就前来拜见,当耿纯看到刘秀的队伍和治军风格时,不禁大发感慨:刘秀的名气真不是吹出来的呀!
以后就跟着你混了。
耿纯和邓禹一样,也没少鼓励刘秀,除了善于做思想工作,耿兄的决断力也很强,后来在出兵助刘秀的时候,就把耿家宗室的人乃至宾客全拉过来了,为了防止他们反悔,竟然派人回去把他们的房子都烧了,断了他们的退路,真是够狠。
刘团长的队伍越来越热闹了,然而当他沉浸在这良好氛围的时候,入河北以来的最大考验也悄悄逼近。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03 23:13:03 +0800 CST  

【绝地反击】

给他带来考验的是他们老刘家一个叫刘林的人,史料上说刘林的老爸是已故赵缪王的儿子,也有说是其他王的儿子,不管是哪个王的儿子,反正他爹是西汉的诸侯王。
如今的日子虽然是大不如前了,但毕竟家底厚实,刘林仍然是有钱又有闲的那种,平时的工作就是吃喝玩乐交朋友,虽然交的也都是些三教九流的人,但像这种人一般都比较重江湖义气,此外,兄台闲来无事还喜欢打抱不平。
虽然没什么正事干,刘兄也是有理想的人,可能是知道自己的斤两,他并没有当老大的打算,那就认个老大吧!
当得知刘秀来到邯郸后,就来见刘秀,还帮他出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主意:掘开黄河堤,淹没赤眉军。
意思很明确,我帮你干一票,我们一起创业。
可刘秀不买他的账,因为这是个馊主意。
赤眉虽然是祸害,可如果掘开黄河,淹死赤眉一千人,百姓就会死一万人,流离失所的可能就是几十万,这是要留骂名的,刘秀这种人是想都不会想的,最后懒得理刘林,直接往河北继续干他的巡视工作去了。
刘林自然不甘心,你既然不配合,那我就找个配合的人,他要找的这个人正是他三教九流的朋友中的一位——王郎。
王郎是个算命的,平时的工作就是忽悠个把老百姓,混口饭吃,而这次他决定趁乱来一单大的,忽悠一把天下人——当皇帝。
在王莽时期,就有人冒充是成帝的儿子刘子舆搞事情,最后被王莽搞掉了,王郎准备来个旧戏新做,连角色都不换一下:说他才是真正的刘子舆。
到底是算命的,这戏被他做的是有板有眼,说什么她娘是成帝的歌女,某天一股黄气罩到了他娘身上(古人很信这个),于是就怀了他,因为找人顶替才躲过了恶毒的赵飞燕的谋害,然后就流落到了民间,为了保命,改名王郎,为了某生,学了算命。
鬼都不信,刘林信了。
如果有宗室相信,那就不一样了,结果在刘林的推动下,王郎这一把赌赢了,暂时的。
刘林又不傻,要说他有多信也不至于,说到底还是自己那点小算盘。
公元23年十二月,王郎在邯郸称帝,随后将文书送到各州郡,河北大部地区,望风响应。
刘秀同志就相当尴尬了,刚离开邯郸不久,人家就称帝了,他只能继续往北,开始招兵买马,扩大地盘用以自保,毕竟他的人头太值钱——王郎悬赏十万采邑要买刘秀的首级。
河北的暗流涌动,硬是被王郎搅成了刀光剑影,既是刀光剑影,就一定会有大侠行侠仗义。
当刘秀一行来到卢奴的时候(今河北定州),一位怀有绝世武功和眼光的大侠前来投奔,这位大侠在刘秀的河北之行乃至整个创业征程中,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云台榜中的四号人物耿弇。
前面说过,在军功榜上,冯异可排第三,第二的还没上场,那么排第一的就是我们的耿弇同志了。
为什么能排第一,以后慢慢的就知道了。
其实耿弇刚开始的目标并不是刘秀,而是刘玄。
刘玄在进入洛阳宣示了自己江湖老大哥的地位之后,各地方长官就要向朝廷表忠心了,上谷太守耿况派去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耿弇。
耿兄的运气不太好,当他走到宋子的时候,正好遇到王郎闹事,因为王郎的广告打的好,把耿兄的几个随从都给吸走了,当然耿弇同志是绝对不吃这一套的。
耿弇是一个极为清醒且有远见的人,对王郎这种江湖骗子,他自然是不屑一顾,但如果遇到真正的高手,他也会心悦诚服的去追随,比如刘秀。
对于刘兄的英勇事迹,耿兄一定是早有耳闻的,当他知道此时的刘秀就在北边的卢奴时,便马不停蹄的调头往北。
耿弇和刘秀的见面只能用一见如故来形容,还决定和刘秀一起北上到蓟中(今北京)。
然而在蓟中的发展却遇到了阻碍,团员们都想打退堂鼓,刘秀也想往南退,这个时候耿弇就展现出了大侠该有的眼光和实力,对刘秀说道:
“南方没出路,北方才是你的希望,上谷太守是我老爸,渔阳太守是你老乡,我们只要征发这两地的骑兵,邯郸就只能是我们的开胃菜。”
可仍然有人想回南方,刘团长展现魄力的时候到了:
“各位不用再说了,耿兄弟就是我北路的领路人。”
刘秀明白,耿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团队——第四梯队。
很遗憾,第四梯队还没出现,耿弇就已经不见了。
因为在这关键时候,又一个老刘家的人、前广阳王之子刘接在蓟中起兵,响应的不是刘秀,而是王郎。
这下麻烦了,赶快出城才是上策,城内已是乱作一团,刘秀的队伍被冲散了,耿弇也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最后只能带着冯异和邓禹等大部分人从南门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去。
此时的刘兄狼狈到了极点,后面有追兵,前面没目标,他只能带着队伍不分昼夜疯狂的往南跑,最后来到了芜蒌亭(今河北饶阳),这里将是刘秀永生难忘的地方,因为此时的他们已是精疲力尽,饥寒交迫,跑不动了。
这个时候是第二年的正月,正月的北方有多冷,北方的朋友都知道,刘秀当然也很冷,然而更冷的是他的心:创业怎么这么难呢?
正在这心力交瘁之际,冯异不知从哪弄来了一碗豆粥,递给了刘秀,仿佛在告诉他:只要你坚定目标往前走,一点都不难。
追兵在继续,逃亡也在继续,稍作休息的刘秀带着队伍继续南逃,最后来到了滹沱河边,刘秀的运气挺好,河水结冰了。
可好运气似乎还没到,在队伍还没走完的时候,冰裂开了,尴尬了,那也得过呀!
这就苦了后面没过河的兄弟们了,大冷天的,过河还得洗个凉水澡,真的很凉,凄凉。
刘秀此刻的心就犹如那裂开的冰面一样陷入了绝望,他的左膀右臂却又给他送来了希望,邓禹点好了火堆,让刘秀烤衣服,冯异又送来了麦饭,团队还是很重要呀!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06 00:33:19 +0800 CST  

只要队伍还在,一切就都还有希望,因为坚持,也因为团结。
毫无疑问,现在的刘秀已处于创业生涯的谷底,而谷底之后的每一步都将是上坡路,刘兄上坡的第一站是信都,给他指点迷津的是一位老先生。
当刘秀一行来到下博城西的时候,迷茫至极的他不知去往何处,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位老者,老先生给刘秀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大部分地区虽然已经归附了王郎,但几十里外的信都还在坚守,可以去那里。
老先生虽然低调得没留下姓名,那也不影响他是一位高人,首先他是知道刘秀这个人的,再一个他也比较了解目前的局势,最后还不忘鼓励一下刘兄:
加油吧!青年。
老头果然没撒谎,当刘秀来到的时候,坚守信都的太守任光和全体官兵竟然齐呼万岁:你们终于来了。
事实上除了信都在坚守,隔壁的和戎郡也没投降,得知刘秀来了信都后,和戎太守邳彤也赶来会合,其实归附刘秀的并非只是任光和邳彤,而是一个团队——第三梯队,此梯队除了前面两位,还有信都都尉李忠和信都令万脩。
在四大梯队中,第三梯队的力量是最弱的,名气也是最小的,在云台将中也是排在后面的,可他们却是最关键的一队,因为出现在了刘兄最需要的时候。
于刘秀来讲,第三梯队就犹如他最落魄时的雪中送炭,最狼狈时的绝渡逢舟,是希望,是信心,更是刘团长绝地反击的绝对力量。
虽然有了新力量的加入,但大部分团员仍然想回到南方去,连刘秀都动摇了,最后在任光和邳彤的劝说下,刘兄再次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
在二位的支持下,刘秀以两郡兵力为基础,开始招兵买马,共蓦得精兵四千人,这就是资本。
兵虽不多,将却不少,去攻打大城市是没戏的,但欺负欺负周边的小县城是没问题的,于是刘兄的自信心慢慢的回来了,开始到四处转悠,扩大地盘,补充兵力。
这一转顺道又转回了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位是刘植。
刘植是昌城人(信都东部),属于当地的豪强,一直也都在本地混,天下大乱后,就和自家兄弟纠集了几千人据城自保。
反正兄台是个狠人,虽然一两年后就死了(战死),但因为他出现的很是时候,加上后来的英勇表现,最后还是搭上了云台将的末班车(最后一位)。
等到刘秀定下了信都后,刘植也带着昌城归附了,他也不是一个人过来的,后面还跟着几千号人。
加上耿纯组织了两千多人的家乡军,还有到处扩地盘得到的部队,刘团长的队伍加起来杂七杂八的已达数万人,越来越有自信了。
可要面对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光有自信是不够的,加上那几万人也不够,因为此人有十几万众,真定的真定王刘扬是也。
在王莽时期,刘扬虽然过得也不如意,但他家在当地乃至河北都是排得上名号的豪强,对刘秀的河北创业那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此时刘扬已经归附了王郎。
即便如此,对付刘扬也用不了几万人,一个人足矣——刘植。
当然不是让刘植去真刀真枪的打仗,而是打嘴仗——劝降刘扬。
刘植是昌城的豪强,虽然没有真定的豪强那么豪,但都属于一个圈子,又离得不远,平时应该也是有交流的,所以刘植去做刘扬的思想工作,再合适不过。
刘植没让人失望,双方谈得比较顺畅,刘秀也顺利的入了城,但城门是没那么好进的,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成亲。
不但得了城,还得了美人,还有这么美的事?
对刘秀来讲,真的很不美,因为在洛阳的时候,他已经娶了梦中女神阴丽华为妻,而且他的心里也只有阴丽华,可眼下不是创业遇到了困难嘛!
这虽然是典型的政治联姻,但仍然属于感情的范畴,关于刘秀的感情问题以后再聊,总之,刘兄心里不痛快,但表面还是很开心的娶了郭圣通,也成功得到了刘扬和郭氏等河北豪强的支持。
刘秀很清楚,刘扬不是什么善茬,自己妥协这么多也没指望他能帮上什么忙,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在前面冲的时候,你别在后面捅刀子就是最大的帮忙了。
北方的麻烦解决了,该南下解决更大的麻烦王郎了,南下的途中刘家军也没闲着,在解决了一批五线六线小县城之后,来到了七线小城柏人城下,可这是个硬骨头,啃不动。
城虽然没拿下,却拿下了两个重量级人物:贾复和陈俊。
这两位是熟人介绍的,人家可是不远千里从汉中那里跑过来的,他们的介绍人是刘秀的族兄刘嘉,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
陈俊就不说了,这个贾复却不得不说,谁让他是云台将里的三号人物呢!
贾复是儒生出身,天下大乱时,他也拉起了一支小队伍,虽说是文化人,可兄台打起仗来就变成了粗人,特别是后来跟了刘秀之后,打仗那是不要命,导致身上有伤十多处,正因为如此,刘秀才没让他带过大部队打仗,一直留在身边打小仗。
小仗也能打出价值,打出赫赫战功,刘秀对他就有过一句简单又精准的评价:贾兄的功劳,我心里最清楚。
总之,贾先生就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论综合能力和影响力,兄台排云台榜第三,争议不大,但要上军功榜,放在第五并不委屈他,毕竟前面那几位是不得不在前面。
虽然有了两位猛人的加入,柏人还是拿不下来,有人给刘秀建议,耗在柏人这里还不如去打巨鹿。
有道理呀!与其在这啃七线城市,还不如去抢个三线城市,说罢立即拔营往东北方向的巨鹿进发。
在进军巨鹿的途中顺便拿下了小城广阿(今河北隆尧县),可等刘家军刚进城没多久,外面就有大部队到达,有人说这是王郎派来的上谷和渔阳二郡的军队,刘秀不敢怠慢,迅速准备迎战。
刘兄登上城楼,看到城下雄壮的骑兵,多少都有点心虚:来者何人呀!
只见一个领头的将领来到城下拜见刘秀,仔细一看:哟!这不是耿兄吗!快快打开城门。
没错,是耿弇回来了,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传说中的第四梯队——幽州铁骑。
第四梯队正式出场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07 23:28:08 +0800 CST  

【第四梯队】

耿弇在蓟中和刘秀走散后,就回到了上谷他爸耿况这里,跟他老爸介绍了刘秀的情况,还劝他跟刘老大混。
可正在这时,王郎那边也派人过来宣示了自己老大哥的地位,顺便还要征调上谷的部队,下面的人大部分也都没有疑义,耿况有些为难。
在这关键时刻,郡功曹寇恂站出来为耿太守指明了方向:
“邯郸那边属于暴发户,不靠谱,而刘秀是刘演的弟弟,人也不错,靠得住。”
耿况有些疑虑:“可我们上谷势单力薄,很难与邯郸那边对抗。”
寇恂继续劝道:“首先我们实力并不差,但如果能联合渔阳,那就是强强联手,我愿意走一趟,去做做渔阳太守彭宠的工作。”
耿况依然有些担忧,但还是同意寇恂去一趟渔阳,还交代,如果彭宠同意,就约定双方各出步骑兵三千人,共同南下协助刘秀。
其实就在这个时候,渔阳方面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
先介绍一下渔阳太守彭宠,彭宠是刘秀的老乡南阳人,他老爸在西汉时为渔阳太守,干的还不错,等到王莽当老板的时候,他爸就开始唱反调,然后就不出意外的被王莽干掉了。
彭宠是一个看得比较开的人,并没有因为王老板杀了自己老爸就记恨人家,反而在杀父仇人手下干的风生水起,后来还跟王邑参加了几个月前的昆阳之战,败得有多惨我们是知道的。
彭宠又担心被王莽干掉,就带着老乡吴汉一起逃到了渔阳,到他爸之前的老部下那里讨口饭吃,可刚到北方没多久,王老板又被刘老板换下来了,新老板上台,自然就要派持节使者到北方安排工作了(比刘秀早一批的使者)。
派去巡行河北的是一个叫韩鸿的人,巧合的是,此人也是南阳老乡,他也知道彭宠这个人,彭兄弟通过这层关系,得到了渔阳代理太守的位置,吴汉就在下面混了个县令。
要说这姓彭的也确实有两下子,刚去没多久,就把渔阳搞得有声有色,彭兄虽然能耐大,优点也多,但他有个致命的毛病:游移不定,也正是这个毛病最终致了他的命。
相比于彭宠的不定,吴汉这个人却相当定,他认定的事,就一定会执着的坚持下去,比如刘秀,吴兄就相当认可。
就在寇恂劝耿况的同时,吴汉也拉着同僚盖延和王梁一起劝彭宠跟刘秀混,彭宠答应了,这时王郎的人也到了,下面有很多人又愿意投王郎,彭宠又犹豫了。
吴汉是个急性子,于是就耍了一个花招,伪造了一份刘秀送给渔阳的文书,派人送给了彭宠,其内容无非就是,刘子舆是冒牌的,我才是正宗的,恰巧这个时候寇恂也来了,就这么定了。
按照约定,双方各派三千步骑兵,渔阳方面由吴汉、盖延和王梁率领,上谷方面由耿弇、寇恂和景丹率领,共六千步骑兵迅速南下,支援刘秀。
第四梯队正式形成,此梯队堪称明星云集,除了超级巨星耿弇外,还有两位同当量的巨星很有必要介绍一下:寇恂和吴汉。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09 22:16:55 +0800 CST  

如果上军功榜,寇恂勉强可进前十,可在云台榜中寇兄排第五,我想说这是实至名归。
因为寇兄也是个全能型人才,不但在吏治方面是把好手,打起仗来也不含糊,更何况他还有一项绝技——搞后勤,后来刘秀以河内为基地的时候,就是寇兄在帮忙打理后院,在他的运作下,前线不管是兵器、兵员还是粮草,从没掉过链子,兄台堪称这方面的天才,所以他有个美誉——萧何再世,把他放在第五位并不过分。
如果说寇恂是全能型人才,那我们的吴汉同志就是专业型人才——打仗。
吴兄这个人不善于语言表达,甚至有点词不达意,但他也有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兵器,拿着兵器上了战场,兄台就是项羽附体。
最重要的是,在跟了刘秀之后,吴汉就决定,不再换老板了——忠心。
吴兄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匪气尚在,抢掠、杀降和屠城那都是家常菜,为这些事刘秀没少为他擦屁股。
他的忠心虽然没的说,可君命有所不受的把戏还是被他拿捏的很到位(特别是他的专业方面),但刘老板还是爱他爱的不得了。
总之,吴汉就是人狠话不多的典型,基本是刘老板指哪他就打哪,虽然刘秀也会告诉他具体怎么打,但很多时候他会看着办,所以在云台将中排第二,但如果上军功榜,吴兄可要排在第三的冯异之后,第五的贾复之前——第四。
这一梯队虽然明星很多,但最大的特点还是强悍,因为大部分是骑兵,大军在南下的时候,基本上是秋风扫落叶,一口气干掉了王郎的三万多人,解放了二十多个县,径直来到了广阿城下。
看到从天而降的北方军团,刘秀信心大增,迅速发兵巨鹿。
刘秀在进军巨鹿的时候又碰到了另外一支部队——刘玄派来讨伐王郎的部队,领头的叫谢躬,谢躬可不是来投奔刘秀的,而是来跟刘秀合作的,这是一支友军。
刘秀和谢躬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友军还不好说,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王郎,干吧!
两军会合之后迅速围攻巨鹿,结果攻了一个多月,城没攻下来,却把王郎的援军给攻来了,双方激战,刘秀没讨到任何便宜。
就在刘秀沮丧之际,突然有一支部队冲入敌军阵中,杀的敌人抱头鼠窜,大败对手。
原来是景丹率领的幽州突骑兵发动的突击,刘秀不禁大发感慨:早就听闻突骑部队天下无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但是……巨鹿还是攻不下,这种时候往往都会出现高人。
耿纯出现了,他建议刘秀,在巨鹿这里耗着,还不如直接去攻王郎的老巢邯郸,邯郸一旦拿下了,巨鹿就会不攻自破。
刘兄也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一直在巨鹿浪费时间,当即决定,留下一支部队继续围巨鹿,自己亲率主力直捣邯郸。
汉军几乎是没有太大阻碍的来到了邯郸城下,王郎也意识到了骗人的日子长不了,于是派使者来向刘秀请降。
既是请降,姿态就得放低一些,但又不能没有尊严,所以来使提的第一点并不是条件,而是强调身份,说王郎真的是汉成帝的儿子,这种说法虽然不要脸,但也可以理解,如果不硬撑的话,就属于承认自己是骗子,更丢人。
第二点就是谈条件,似乎也不高:万户侯。
刘秀倒也不客气:留他小命就不错了,还万户侯。来使愤怒的离去,刘秀愤怒的开始攻城,二十多天后,城破。
公元24年五月初一,汉军入城,王郎趁夜逃走,最后逃到了阎王殿,王霸送他去的。
河北的大麻烦王郎虽然解决了,但还有很多个大大小小的王郎,局势还不明朗,更关键的是,朝廷对刘秀已经起了疑心。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11 23:42:27 +0800 CST  

【决裂】

刘秀在河北的发展和壮大,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闻不问,刘玄更不可能不怀疑,他手下那帮土匪就不用说了。
于是借着灭掉王郎的喜讯,刘玄向河北送去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就是派持节使者封刘秀为萧王,之前封的是武信侯,如今升了一级,同时命刘秀和各有功将领都回长安(此时刘玄已定都长安),顺便让下面的部队复员。
第二个消息属于人事任命,刘玄派了三个自己人到北边上任,上任的新职位分别是幽州牧、上谷太守和渔阳太守。
太明显了,傻子都看得出来,刘秀被盯上了,如果回去,河北的努力就白费了,有可能命也丢了,如果不回去,那就是要翻脸了。
到了该做抉择的时候了,可还没等刘兄表态,耿弇已经找上门来了。
耿弇找到了正在午休的刘秀,表示近期伤亡太大,希望准许自己回上谷补充兵力。
刘秀虽然很聪明,但偶尔也会装傻:“王郎都已经被干掉了,河北也差不多平定了,还要部队干嘛!”
耿弇也没绕弯子,而是用他那无与伦比的眼光,给刘秀进行了一场当下和将来的局势分析,分析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个王郎倒下了,无数个王郎又站起来了,而刘玄是搞不定的,您才是结束这一切的人。”
刘兄努力的克制住了内心的兴奋,用婉转的态度认可了耿兄的分析。
其实刘秀当然知道目前河北的乱局,也知道刘玄是靠不住的,但他和刘玄名义上还是君臣,如果要真正的翻脸,还得有一个过渡阶段,也就是翻脸的前奏。
刘秀的前奏就是给刘玄回话:河北还没有完全平定,不能回去。
前奏有了,就开始行动了,命耿弇和吴汉回幽州征发各郡的骑兵部队,这时候刘玄任命的几位官员还没有完全到岗,刚到无终县(今天津蓟县)的幽州牧苗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下令各郡县不用理会。
面对吴汉这种猛人,光不理会是不够的,当吴汉一行来到无终的时候,苗曾还若无其事的出城迎接。
既然你出来了,那就省事了,人狠话不多的吴汉二话不说,一刀了事。
与此同时,耿弇也赶往上谷,将刘玄任命的上谷和渔阳太守两刀了事。
这几刀下来的结果就是,北方各地震动,积极发兵听候调遣。
虽然杀了刘玄的人,但在目前还可以说是内部矛盾,仍然属于翻脸的前奏,因为刘玄在河北的势力还有很多,还不到翻脸的火候。
之所以让吴汉他们回幽州调兵,因为真的很需要,河北现在的局势正如耿弇所说,虽然没有了王郎,但各地大大小小的起义军加起来也有近百万人,确实不好对付。
河北的农民军们如今是遍地开花,各家的名号也是五花八门,如铜马、重连、高湖、青犊、五校、上江、大彤等数不胜数。
这些名号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在历史上所有的乱世中,就起义军起名字的水平而言,西汉末期的农民军应该排在第一序列。
刘秀与吴汉的幽州骑兵会合后,第一个降服的就是铜马,当然刘秀能真正降服铜马,除了实力,最重要的是诚意。
铜马投降后,刘秀的将士并不信任他们,搞得铜马的人心里很没底,大有逼急了再反的苗头,刘秀看出来了。
于是他命铜马的将士都回到自己的营地,整顿好自己的军队,说自己一会准备去他们的营地逛逛。
结果刘兄真的是单人匹马的来到铜马营中遛了一圈,搞得铜马的人很不好意思,甚至都心悦诚服,最后大发感慨,顺便还发明了一个成语:萧王对我们如此的推心置腹,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于刘秀来讲,诚意是比刀枪更厉害的绝密武器,而刘兄的绝密武器,除了诚意,还有一样杀伤力也很强,那就是大度,这一招对敌人或是自己人都很有效。
在之前刚刚灭掉王郎的时候,刘秀查获了王郎的一批文件,其中有数千道奏章是刘秀的人写给王郎的,这些人自然都是骑墙派,内容嘛除了向王郎表忠心,肯定也少不了骂刘秀的,按理说这些奏章就是揪出那些准叛徒的最佳证据,然而刘秀的做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刘兄召集所有的将领,当着他们的面把所有的奏章一把火都烧掉了,都在乱世中混的,为自己留条后路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谓的骑墙派,固然有一些是为了左右逢源,更上层楼,但更多的只是为了活着,都不容易,一切就让它成为过去吧!
看着烧掉的奏章,那些写奏章的人对刘秀的感激之情是无以言表,只能在内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对刘老板死心塌地。
高,实在是高,刘兄妥妥的玩了一把当年魏文侯玩的把戏,遇到这样的领导,底下要是没有一批以命相许的人,那就没天理了。
在铜马之后,刘秀大军又解决了几股匪军,然后直接来到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河内(今河南焦作)。
守河内的是一个叫韩歆的人,这是个人物,但也是一个务实的人,本来他想和刘秀碰一碰,可当他看到刘家军的阵容时,果断的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投降。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13 23:47:30 +0800 CST  

就这样,河内这块风水宝地不费多大力气就到了刘秀手里。如果说河北是刘秀的创业基地,那河内就是基地中的基地。
河内郡的北边是山(太行山),山的北边是并州;南边是河(黄河),河的南边是洛阳。还有东北方向的冀州,你说重不重要。
而韩歆送给刘秀的除了整个河内郡,还有一个人,此人就是云台榜第六、军功榜仅次于耿弇的二号人物岑彭,其实岑兄是个老熟人。
岑彭是南阳人,兄台的运气不太好,刚到王莽的公司上岗没多久,就碰到了刘演闹事,最后在和刘演的碰撞中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宛城。
刘演后来攻宛城很久没攻下来,就是这小子在守城,守到最后城里没吃的,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岑兄才出城投降,可见兄台有多强悍。
按照诸位土匪将领的意思,刘玄准备送岑彭去见阎王,刘演站出来了。
刘演是知道岑彭这个人的,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近距离交流后,发现岑兄是个难得的人才,杀了太可惜。
最后在刘演的帮助下,岑彭不但捡回了一条命,还封了侯,之后就留在刘演帐下了,所以后来岑彭说刘演是他的救命恩人,一点都不夸张。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刘演被害了,岑彭就被分配到了朱鲔手下,后来因为表现好,又被调到了颖川郡当太守。
岑彭的运气实在不怎么样,当他来到颖川的时候,发现这里被义军们闹的热火朝天,于是就暂时来到了河内的韩歆这里。
这一次岑彭的运气挺好,因为他遇到了刘秀,用岑彭的话说,他想报答刘演的恩情,但刘演不在了,报答他的弟弟也可以。
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刘秀很信任他,还能给他一个展示天赋的平台。
好了,刘秀团队中排名靠前几位的助手基本都到齐了,其实云台榜和军功榜的前几位大概都是这么几个人,只是评定标准不一样,排名略有不同,云台榜讲的是综合功劳,军功榜讲的是军功。
现在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工了,开工的第一步就是与刘玄正式翻脸,而翻脸的第一步就是干掉一个人——谢躬。
此时的谢躬驻军邺城,浑然不知刘秀的计划,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并不多:要么被刘秀干掉,要么投降刘秀。
可这两个选择都不是谢躬能接受的,首先他是朝廷派来的,而且手上的兵力也不弱,谁敢干他?谁又干的了他?
至于投降,更没戏,因为他们两个不是很对路,在谢躬看来,刘秀算什么东西。
但后来谢大人喝了刘秀灌的迷魂汤,一厢情愿的认为,刘秀不再是敌人了,虽然还不至于是朋友。
双方还在邯郸的时候,就摩擦不断,等到入城以后,谢躬驻军城这头,刘秀在那头,谢大人看出了刘秀的不老实,刘秀也看姓谢的不顺眼,而且下定决心要除掉这颗眼中钉,但还不是时候,于是就时不时的跑到谢躬那里去,说什么谢大人好,谢大人棒之类的鬼话。
谢躬信了,他老婆不信,没用。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当然如果不用硬拼,能借刀杀人就最好了,机会很快就来了。
解决了河内没多久,刘秀又准备出兵了,目标不是谢躬,而是匪军,但希望谢躬出兵协助,谢躬很爽快的亲自出兵了,结果被打得大败,等他回到邺城的时候,发现老窝已经被岑彭和吴汉占领了。
吴汉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你的窝都被我占了,干脆把命也给我吧!最后将谢躬咔嚓了,所部也都被收编了,其中还包括一位猛人——马武,在云台榜上排第十五。
至此,刘秀隐忍了那么久,努力了那么久,终于有底气和刘秀彻底决裂了,决裂之日才是刘秀真正的创业之时,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现在队伍已经有了,得开始扩地盘了,可河内郡和部分冀州地区得有人守呀!特别是河内,位置太重要了,北边的并州和南边的洛阳都还在刘玄的手里,弄不好可能又被抢回去了。
得找高手来守。
其实刘秀现在的队伍已是人才济济,可这个队伍就像一座金矿,很多金子还没被发掘出来,不要紧,有发掘队长邓禹在,多少金子都能发光。
前面提到过,邓禹的识人能力非比寻常,刘秀知道邓兄的这个本事,于是刘团长就找到邓队长,希望队长能推荐一位猛人守河内。
邓队长答:非寇恂莫属。
寇恂最后也用行动证明,邓队长的眼光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寇恂之外,邓禹还发掘了另外一块金子——吴汉,当初灭了王郎之后,刘秀想派一位靠得住的人去幽州征兵,问邓队长谁可前往。
邓队长答:吴汉有勇有谋,少有人及。
结果吴汉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不说,从幽州回来后,竟然把部队的名册递给刘秀,请刘秀重新分配,在这种时候,能把部队分出去的人,确实少有人及。
邓队长发掘金子的能力,也是少有人及。
金子虽然很多,但在刘秀看来,邓禹才是成色最好的那一块,这块金子只有在最耀眼的地方,才能展现其该有的光芒,那个地方叫关中。
关中虽然还在刘玄手里,但照目前的形势看,很快就要换人了,刘秀就是想趁着关中换人的混乱之际,把关中收入囊中。
此战极为重要,不但可以检验刘家军的战斗力,还关系到刘秀继续走下去的信心问题,所以得找一个信得过的有能力的人去,在目前看来,刘秀认为非邓禹莫属。
公元24年底,刘秀命邓禹为前将军,给了他两万精兵,部将由他自己挑,目标直指关中。
邓禹的西进路线比较个性,他并没有直接从河内过黄河来凑热闹,而是在黄河北岸从河内郡过箕关经河东郡(今山西南部)再过黄河……
关中,我来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15 23:30:56 +0800 CST  

第七章:天下归汉

【更始和赤眉的恩怨】

刘秀去了河北几个月之后,也就是公元24年的二月,刘玄和他的更始政权就迁都到了长安。
之所以迁都长安,原因很简单,我入了长安,那我就是汉家真正的继承者,也是唯一的合法政府。
再一个就是当时的长安没受到什么破坏,基础设施什么的都保存的比较好,只要人过去往那个位置上一坐就行。
至于位置能不能坐稳,那就看你的能耐了,很遗憾,刘兄真的不是那块料。
自从莫名其妙的当上了这个皇帝,他就从来不去想,凭什么是他当皇帝,怎么才能当好皇帝,而是想着如何去享受皇帝生活。
到了长安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腐败堕落就算了,关键是他始终都进入不了角色,甚至丑态百出,入宫之后,刘兄就召集百官们到殿前集合一下混个脸熟,可当他看到下面整齐排列的官员时,老毛病又犯了,紧张得低着头用手在那刮着坐席,不敢抬头看人,这当皇帝都当了一年多了,兄台是一点进步都没有,我也是无语了。
结果是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一句话:各位抢了多少东西?
搞得下面的人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这……是皇帝?
没办法,土匪当习惯了,还没找到当皇帝的感觉。
虽然刘玄的表现主要是性格问题,但也有客观原因:没实力,试想一下,一个性格本身就比较自卑的人,又没实力没能力,要去面对这么多盛气凌人的土匪,抬得起头来才怪。
可像这种性格的人,一旦自认为掌握了绝对权力时,就会想方设法去弥补内心的自卑,很容易走极端,也很难听的进别人的意见,更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以刘玄的性格和现在的处境,确实很难找到值得信赖的人,但一个人除外,他的岳丈赵萌。
如果说刘玄下面的那些绿林系都是土匪,那赵萌就是强盗,土匪好歹凭本事抢,强盗靠的就是盗,别人抢财,他盗权。
刘玄也不太想跟那些土匪打交道,正好赵萌就成了他的权利代言人,强盗对土匪再合适不过,有了岳丈在前面挡着,刘兄自己就在后宫中放心的发泄着自己的郁闷,大小事情就都交给老赵了。
赵先生也没客气,他还真把自己当皇帝的老丈人了,想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想办什么人就办什么人,反正是好事看不到他的人,坏事到处都有他的影儿。
比如分赃问题。
按照程序,既然决定在关中定居了,下一步就是分赃大会了,李松建议封功臣们为王,赵萌举双手赞成,以赵萌的格局是看不到封王的弊端的,有人看到了,朱鲔。
朱兄虽然老跟刘秀对着干,但不可否认,在其位谋其职,他是称职的,也是有远见的,只可惜遇到了蠢领导,为了阻止分封,他把刘邦定的祖训都搬出来了。
反对无效,最后能封王的一个没漏,当然也包括朱鲔,朱兄是很有骨气的,拒不接受,最后跟赵萌平分了大司马(朱为左,赵为右)。
此次分封跟当初项羽的分封似乎有点像,实际上又不在一个档次,人家项羽好歹算是个英雄人物,而且后来还扛了好几年,至于刘兄,呵呵……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赃分完了,就该安排工作岗位了,遗憾的是几个有能耐的人都被分到关东去了,如朱鲔、李通和王常等,留在长安的大部分都是土匪成色较高的货色了。
在刘玄和岳丈的带领下,下面的官员们极为配合的把关中闹的鸡犬不宁,民怨沸腾。
本来关中的百姓把你当救星,你们却非要把自己变成灾星。
刘玄当然意识不到这些,而他更意识不到的是,内部虽然被他搞得一塌糊涂,真正的危机却是来自外部,最大的威胁就是曾经的同行——赤眉。
当时有一句民谣: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简单理解就是,河北太重要,赤眉太难缠。
刘秀已经证明了前半句,赤眉首领樊崇将证明后半句,樊头领此时手上的队伍可是以十万为单位,你说难缠不难缠。
樊崇虽然是土匪,可他的最终理想也是为了不当土匪,但如果最后不当土匪还没有当土匪过得舒服时,那他就会选择继续当土匪,能达到这种程度,说明樊兄在土匪行当里已经是成功人士了,至少已经悟出了匪道。
人的理想和目标是会随着自身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樊兄就是如此,当初起兵时的理想,和现在拥有数十万人的理想是不一样的,如今他的味口已经很难满足了。
之前刘玄刚入洛阳时,就派人去说降赤眉,听到汉朝复兴了,樊崇带着二十多名头领,屁颠屁颠的来到了洛阳,可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大老远的跑过来却是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樊崇一行刚到洛阳时,刘玄倒挺爽快,直接都给他们封了侯,然后……没有然后了,既不给人家安排工作,也不给人家分地盘,甚至连个说法都没给,就给了个名号。
没有利益为支撑的名号就是空头支票,我大老远的跑过来就是为了这个呀!
更关键的是,赤眉的部队已经开始动摇了,在洛阳再待下去,可能啥都没有了,于是樊兄没有过多的犹豫,带着他的弟兄们又返回了匪窝。
与其在你那里当个摆设,还不如回我那里去称王称霸。
刘玄到了长安后,更始政权的势力也跟着到了关中,赤眉就趁机来到了更始以前的势力范围——颖川郡。
颖川郡在洛阳的南部地区,包括今天的许昌、平顶山和漯河大部分地区,而且大部分是平原地区,非常方便抢劫。
樊兄的理想虽然也是为了不当土匪,但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土匪,其队伍也是彻头彻尾的土匪队伍,因为他们具有土匪的典型特征——走到哪抢到哪!
这种特征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兵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冲击力极强,最后更始就是被他们冲掉的。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18 00:45:23 +0800 CST  

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个致命的劣势,那就是没有稳定的后方和补给,而且都是拖家带口,走到哪算哪,这样的话,人越多越危险,越容易崩盘,最后就是这样被刘秀给崩掉的。
从山东抢到河南之后,赤眉的问题已经出现了,队伍虽然一直在打胜仗,但是都感觉打得很迷茫,也很疲惫,厌战情绪很高,都想回到山东老家去。
樊老大很清楚,这些人一旦回到山东,基本上就是解散了,那这几年岂不白忙活了。
樊崇可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一日为匪,将终身为匪,于是召集几个核心成员商量,决定玩一票大的——攻长安。
经过商议后,樊头领决定将赤眉军分为两路从不同方向进攻长安,一路由他自己率领,从南阳经武关入关,一路由一个叫徐宣的人率领,从洛阳南部的陆浑关往西经弘农入关。
公元25年二月,二军会师于弘农,樊崇将合兵之后的赤眉编为三十营,一营一万人,也就是三十万人,这阵势自然是所向无敌,更始方面也不断的派有部队拦截,皆被秋风扫落叶,其中包括比较能打的李松。
此时的更始政权基本上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因为除了要在黄河的南部拦截赤眉,还要在黄河以北拦截邓禹,拦赤眉的拦不住,拦邓禹的也没出什么意外——没拦住。
各路拦截失败的将领们就都回到了长安,拦不住敌人那就回来拦自己人。
刘玄此时的敌人表面上是刘秀和赤眉,其实真正的敌人是内部的那些土匪们,这些人就是刘玄身边的定时炸弹,之所以没爆,是因为还没到时间。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引爆炸弹的是一个叫张卯的人,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家伙。
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对这个家伙的描述就是留着一撮小胡子,天天斜着眼睛看人,整个一妥妥的搞阴谋诡计的奸人。
这个描述就有点过分了,但用来形容我们的张头领,那就实在是……太贴切了。
张卯是绿林起兵时的几个发起人之一,属于新市派,也是整个绿林中土匪含金量最高的人之一。
之前坚持立刘玄当皇帝的首要人物就是这小子,也是这小子当初在大堂之上,用剑威胁众将必须立刘玄为帝,之所以这么积极,还不是为了以后更方便发挥自己的匪性。
因为资格比较老,所以绿林干的坏事里面,几乎都有他的影子,毕竟是土匪出身,偶尔有点土匪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有能耐就行。关键就是这小子在打仗方面的啥能耐都没有,搞内部斗争打击异己倒是天赋异禀。
这不,和王匡一起在河东拦截邓禹,失败后就回到长安打起了刘玄的主意,可能是见识了邓禹的厉害,也可能是听说了赤眉的所向无敌,姓张的认为,更始公司的破产,只在朝夕。
于是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商量,大概内容是:赤眉迟早会打过来的,我们迟早是扛不住的,不如先把长安抢一遍,再出关跟东边的部队会合,如果还不能成功,就直接再当回强盗算了。
你看看,队伍里有这样的人,还怎么创业,更可怕的是整个队伍都是这种人,因为另外几个人都很赞成这种观点。
另外几个人里包括当初入长安的申屠建等人,还有一个外来户,叫隗嚣,这是个人物,也是后来刘秀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之一。刚开始天下大乱的时候,隗嚣就在西北占了一大块地方,听说刘玄成立了汉公司,就跑过来入股,结果发现是一个坑,这也是他后来死都不投降刘秀的原因之一,因为害怕又是个坑。
几个人商量了之后,就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刘玄,当然还是希望皇帝跟他们一起走,哪知刘玄听后勃然大怒:好不容易转正了,又要回去当土匪?
看到刘玄这个态度,张卯他们就没敢再说话,不敢说话不代表他们不敢干。
最后他们一致决定,既然刘玄不配合,那就来硬的,毕竟刘玄这个傀儡也不是谁都可以代替的,甚至动手的日期都定好了。
刘玄也不是吃素的,再没用也是有支持者的,结果提前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刘兄决定先下手为强。
刘玄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把他们都召过来,然后全部包饺子,本来问题不大,结果因为他的犹豫,只包了一个申屠建,其他的都跑了。
隗嚣跑到他的西北去了,张卯他们就直接回到了各自的营地,抄起家伙准备跟刘玄干一仗。
刘玄也不甘示弱的应战,但因为实力太弱,结果大败。
土匪队伍就是这样子,有共同利益的时候,大家勉强在一起搭个伙,没利益的时候,说散伙就散伙,别人散了伙还有兵,而刘兄散了伙才发现,自己啥都没有。
不不,还有岳丈赵萌,赵岳丈也是现在刘兄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了。
大败的刘玄千辛万苦逃出了长安,就直接往东来到了新丰的赵萌这里,结果看到了老熟人王匡。
王匡是张卯的老伙计,刘玄有理由怀疑他们是一伙的,也有理由把他干掉。
王兄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但他是属兔子的,同伴都被刘玄杀了,他却安全的跑回了长安,与好兄弟张卯会合。
两大势力正式对立了,一定要有个结果。
刘玄是一定想杀回长安的,但光靠岳丈是不够的,恰在这时李松也退到了新丰,于是一起发兵长安。
张卯和王匡的关系虽然很好,可长安的土匪们此时已是一盘散沙,最后在李松的猛攻之下都散了,张王二人就散到赤眉那里去了。
我们还会回来的。
刘玄又开开心心的回到了长安,夺回了皇帝宝座。
可刘兄如果知道目前外面的局势,他是开心不起来的,因为此时除了他这个皇帝,还有好几个皇帝,他的这个位置也将很快被另一个皇帝所取代。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19 23:34:46 +0800 CST  

【一个放牛娃】

赤眉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来到了关中的大门口——华阴。
正在这时有人给樊崇提建议了,我们的目标是到长安推翻皇帝,怎么着也得有个名号,总不能还是土匪吧!要想长期发展,我们最好也立一位姓刘的当皇帝,然后我们就能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不就是找个姓刘的当傀儡嘛!然后可以名正言顺的抢劫,当土匪还被你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正好军中又有巫师在煽风点火,樊崇决定:咱也找个姓刘的玩一玩。
此时天下要找其他的人可能不好找,但要找姓刘的可是一抓一大把,关键是怎么选。
不说外面的,光是赤眉军内部就有一大堆,那就把范围缩小到山东地界上的刘氏,目标锁定为刘邦的孙子城阳景王这一脉,可这一脉在军中也有七十多人,不要紧,范围确定了就开始海选。
海选之后就只剩下了血统比较近的三位,其中两位是兄弟:哥哥刘茂和弟弟刘盆子,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哥哥叫刘恭,此时在刘玄那里,不算,第三位叫刘孝,血统也不远。
接下来的程序就是精选了,精选的方式就是抽签。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将三片木简放在一个竹筒中,其中一片上面写着“上将军”三个字,谁抽中这个就是中了特等奖。
虽然是特等奖,但是没有五百万的奖金,而是一支索命签,因为中了这个签,你以后的生活就是过了今天,不一定能看到明天。
所以谁都不想中这个奖,但又必须有人中,很不幸,中奖者是年龄最小的刘盆子。
小刘是个可怜的人。
可能因为是在乱世的原因,刘盆子虽然已经十五岁了,言谈举止却完全没有十五岁,当赤眉将领们向中了奖的刘盆子叩拜时,他的形象是散着头发光着脚,穿着一身破衣服,吓得浑身直冒汗,都差点哭出来,他哥让他把木简藏好,他却给咬断了,活这么大哪见过这场面。
好小子,这可比刘玄还胆小,这是可以理解的,人家刘玄好歹是有过经历的人,当然刘盆子也有自己的经历——放牛。
小刘在军中的主要工作就是放牛,应该是正在放牛的时候就被拉过来抽奖了,所以还光着脚。
虽然只是放牛,那也是有人管的,他的顶头上司是一个芝麻小官,平时管的很宽,即使今天小刘当了皇帝,早晚还得叩拜这位上司,想出去玩或想见什么人,都得上司点头。
这当的是啥玩意皇帝呀!
既然是傀儡,就得做傀儡该做的事,在樊崇的授意下,小刘同志任命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
不管怎么说,现在咱也有皇帝了,而且是正宗的,长安那个是冒牌的,该让位了。
公元25年九月,在张卯和王匡的引领下,赤眉攻入长安,刘玄又溜了。
刘玄下面除了刘恭等几个少数的之外,基本上都投降了赤眉,如今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其实不用跑了,过了没多久,赤眉就以刘盆子的名义,给刘玄发了一道诏书,内容就是限期投降,过期不受,另外还加了个诱人的条件,封长沙王。
当不当王另说,现在的刘玄确实没什么选择了,除了投降就是自杀,可他还不想那么早死,最后在刘恭的活动下,刘玄光着膀子向刘盆子献上了玉玺,正式投降。
然而土匪就是土匪,当赤眉的将领看到刘玄的时候,就忘记了曾经说过的话,准备杀掉刘玄,最后在刘恭的以死相拼之下(毕竟是皇帝的哥哥),刘玄才保住了一条命。
最后也是在刘恭的努力下,刘玄被封为了长沙王,即便如此,如果没有刘恭的保护,刘玄仍然随时可能去见阎王。
可即使是这么提心吊胆的生活,刘兄也无福享受了。
过了没多久,关中百姓终于发现,赤眉这帮土匪比刘玄那帮土匪还差劲,于是准备把刘玄救出来。
那还得了,张卯赶紧勾结赤眉的将领们,在樊崇的默许下,把刘玄给勒死了,最后还是他的忠实粉丝刘恭给他收了尸。
当了两年多傀儡皇帝的刘玄,还是逃不掉傀儡该有的结局,当初稀里糊涂的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如今又稀里糊涂的进了地狱,实在是可怜的很。
然而刘兄不寂寞,因为乱世从来不缺像他这样的人,他只是其中一个。
旧的傀儡皇帝走了,新的傀儡走马上任了,樊崇幸福的土匪生活也开始了。
然而樊先生想不到的是,革命的路还很长,因为当今天下已不止他们一家有皇帝了,在关东就有一家相当厉害,最后也是这家笑到了最后,这家的皇帝叫刘秀.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23 00:57:56 +0800 CST  

【即位】

在送走邓禹后,刘秀就决定,以河内为基地,然后四面开花。
河北的农民军虽然很多,但刘秀真正的目标是黄河以南的洛阳,因为守洛阳的是几个猛人,有李铁、朱鲔和一个叫武勃的将领,整体实力也很强悍,共有二三十万人。
但刘秀还是很有把握,因为派去解决洛阳的是他的王牌——冯异,他自己则亲率部队去扫荡河北去了。
冯异的作战风格是谋大于勇,该勇的时候一定会勇,能用谋的时候就尽量用谋。
面对洛阳这个大块头,光靠勇是不够的,毕竟对方有几十万人,还得谋为上。
冯异渡过黄河来到孟津(今孟津东北)之后,发现李铁和朱鲔之间没那么和谐,机会来了。
面对李铁和朱鲔,如果要选择一个策反目标的话,冯异毫无疑问会选择李铁,毕竟他曾经是自己人。
于是冯异给李铁送去了 ,内容就是先给他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最后送了他一句话,归附刘秀是唯一的出路。
像李铁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当然明白刘玄那边是靠不住的,刘秀是很有前途的,可他又担心因为参与了谋害刘演而得不到原谅,但还是给冯异回了 :
“当初我本来是和刘秀他们一起创业的,后来迫不得已各分东西,如今我守洛阳,你守孟津,都手握重兵,把守要地,这可是个机会,如果你我联手,定是所向无敌,请你转告刘秀,我一定尽我绵薄之力,帮他问鼎天下。”
不得不说,这段话说得极有分量,首先阐述了自己的功劳(没有我当初的提议,刘秀也不一定能有今天),再一个就是强调自己的实力(我现在也很强,不一定非得投降),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以我的实力,一定可以帮到刘秀,希望有个好待遇)。
简单理解就是,没有我们李家,刘秀可能还在种地,我可以不投降,但我仍然选择投降,只希望刘秀能不计前嫌,让我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简明扼要,实在是高,但也实在有点不要脸,没有你李铁,我只会越来越好。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李铁是真心想归附刘秀,不要脸也只是为了增加投降的资本。
为了表示诚意,跟冯异通了信之后,李铁就睁只眼闭只眼,当冯异不存在,任他在洛阳周边闹腾。
冯兄确实很闹腾,在洛阳旁边到处闹,一直闹到了洛阳东的成皋一带,顺便拿下了十多个县,收了十多万人,对方的将领武勃坐不住了,亲率一万多人来招呼,结果武兄在洛阳旁边被斩杀,李铁仍然无动于衷。
看到李铁没动静,朱鲔刚开始还以为是李铁的计谋,后来才发现是阴谋,因为他知道了那封信。
看到劝降李铁有了效果之后,冯异就把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了刘秀,刘秀的指示是,李铁这个人靠不住,把他的信对敌公开,让他和朱鲔使劲闹。
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刘秀愿意看到的:朱鲔派人刺杀了李铁。
有人不理解,一定要通过公开书信来分化李铁和朱鲔吗?这样李铁死了岂不很可惜!
答案是:不可惜。
因为在刘秀的内心深处,从未原谅过李铁,刘兄可以原谅所有人,包括敌人,甚至后来连朱鲔都可以原谅,但李铁是例外。
原因很简单,虽然他们都参与了杀刘演,但朱鲔只是敌人,而李铁是叛徒,叛徒最可恨。
李铁死后,朱鲔就可以一心一意的对付冯异了,其实他并没有把冯异放在眼里,他真正的目标是河内。
得知刘秀北上之后,朱鲔就派了一个叫苏茂的将领率军渡过黄河,去攻击河内郡的温县,自己就率军进攻平阴(今孟津北)以牵制冯异的军队。
朱兄哪里知道,河内的猛人寇恂差点让苏茂有去无回。
寇恂虽然是萧何再世,但在需要的时候,他也可以是韩信,在得知苏茂进攻温县的时候,寇兄就命各县军队都到温县会师,而他自己则带领所属部队率先出击苏茂。
当寇恂正在激战之际,冯异的援军到了,我们的寇兄肯定是了解昆阳之战的,他随即派人到城上大喊:“刘公的大军到了。”
苏茂的部队听到后,军心大乱,寇恂趁乱出击,大败敌军。
冯兄和寇恂打败了苏茂后,又赶紧回到黄河以南,趁热打铁把朱鲔赶回了洛阳。
随后冯异和寇恂就率领大军,威风凛凛的围着洛阳城绕了一圈,意思就是告诉洛阳军民:今天我们先认个门,下次就直接来串门了。
当冯异把战况报告给在河北作战的刘秀时,刘兄兴奋异常,这确实是他起兵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了,此刻他开始相信,自己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而且迟早会问鼎天下。
不用迟早了,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26 00:27:23 +0800 CST  

众将在祝贺大捷的时候,都趁机劝刘秀称帝,其中说得最透彻的是马武,大概意思是:
“您就别再谦虚了,最好是先称帝,再讨论打仗的事,我们现在连个名号都没有,天天这样打来打去,到底谁是土匪呢?”
刘兄将内心的兴奋迅速转化成了吃惊的表情:“将军怎么可以说这种话,论罪当斩。”
装,继续装。
这也不能怪刘秀,你们说称帝就称帝,那也太草率了,再缓一缓,等火候到了,我自然不会客气。
之后刘秀继续东征西讨,众将们继续劝,直到耿纯又加了一把柴:
“这么多人之所以随大王出生入死,并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而是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再这样拖下去,他们就会失望,慢慢的人心就散了,机会也就错过了。”
耿兄说得极为到位,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火候,当到了一定火候的时候,你所代表的就不只是你自己,而是一种希望乃至责任,后来在关中的邓禹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
火候已经差不多了。
刘秀一行来到鄗城时(今河北柏乡县),就召冯异过来汇报一下战况,冯兄又趁机加了最后一把火:“扛起复汉大旗的人非您莫属,您就从了吧!”
正好这个时候有人拿着一本谶书献给刘秀,内容还是老一套。
就这么定了。
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日,刘秀在鄗城登基,国号仍然为汉,年号建武。
现在名号有了,实际上可能比虚名强了那么一点点,因为刘皇帝的地盘,除了河内和河北部分地区外,别的地方都不是他的。
不要紧,就从河内这里开始吧!
不不,从洛阳开始吧!
八月,刘秀率领大军来到河内郡的河阳(洛阳的河对面),命耿弇率军渡过黄河,驻守五社津,洛阳这边就交给吴汉和朱祜等十几位将领了,有了耿弇在东边守着,吴汉他们就可以放心的去洛阳串门了。
很遗憾,这朱鲔确实不是吃素的,硬是凭着一己之力把洛阳的大门卡的死死的,像吴汉这种猛人,围攻了几个月都奈何不得。
既然靠勇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用谋了。
在刘秀看来,朱鲔对自己虽负有杀兄之仇,但此人忠心事主,且能力超群,如果能收入麾下,那就是皆大欢喜了。
在朱鲔看来,他和刘秀的仇怨是解不开的,刘秀是靠不住的,刘秀的阵营也没有一个靠得住的人,朱兄的心门比洛阳的城门卡的还死。
然而朱兄错了,错的很离谱,不但刘秀靠得住,在刘秀的团队里也有一个相当靠得住的人,这个人也是唯一可以打开朱鲔心门的人——朱鲔曾经的下属岑彭。
刘秀命岑彭去劝降朱鲔,岑彭来到城下后,表明了自己的来意,看到岑彭的到来,朱鲔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倒是很坦率:
“当初杀刘演,我赞成,后来刘秀去河北,我反对,我知道我是罪不可赦,不敢降。”
岑兄又回到河阳把朱鲔的话传给了刘秀,刘兄的回答尽显王者风范:
“做大事的人,怎么可以在意那些小小的仇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他若投降,那就是大功一件,爵位和财富一样都不会少,我向黄河保证……”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朱鲔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他还是不信,但他也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此时的更始政权已经灭亡),不投刘秀难道投赤眉?最后他手不由心的丢下了一根粗绳子,对着传话的岑彭说:“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就顺着这根绳子爬上来。”
却不料岑彭二话没说就准备爬,朱鲔惭愧至极,最后反绑着双手跟岑彭到了河阳,刘秀帮他解开绳子之后,就让他回去了,回去之后的第二天,朱鲔和苏茂献城投降。
人和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朱鲔就好像现在有些人,如果认定了一个公司,只要不是公司倒闭或领导太混蛋,他就绝不跳槽,在不得已跳到了刘秀的公司之后,朱鲔就一直干到了退休,最后也得到了该有的结果:封侯拜将,世代不绝。
相比之下,和他一起的苏茂就太不安分了,不知道是后来干的不开心还是咋样,他又跳槽了,最后也得到了该有的结果:身首异处,一代就绝。
在对待朱鲔的问题上,不得不给刘秀同志一个赞,面对这个曾经最恨的人,刘兄已经释然了,这并非是忘记了大哥的死,而是他很明白,相比于大哥已死的事实,实现大哥的理想才是最重要的,而信守承诺更重要。
这是自信,也是格局,这种人不得天下谁得天下!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十八日,刘秀一行进入洛阳,正式定都这天下之中。
现在是皇帝了,都城也有了,皇帝的幸福生活却远远没有到来。
虽然抢了洛阳这块黄金地段,但也只是比以前的地盘多了个洛阳而已,现在的天下依然是乱糟糟的,而最让人糟心的就是关中。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27 21:52:24 +0800 CST  

【关中的归宿】

如果说傀儡也分级别的话,那刘玄就是白银,而刘玄之后的刘盆子无疑就是傀儡中的王者。
刘玄同志毕竟还有几分血性,而且也有一定的支持者,刘盆子却是一个没有任何杂质,含金量极高的傀儡,因为实际上的皇帝是樊崇。
如果再拿樊崇和刘玄相比的话,那就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现在虽然转了正,你又是实际上的老大,那就有管理队伍的责任,奈何樊兄实在不是那块料,他的管理风格就是建立在匪道的基础之上:开心就好。
那就是抢呗!
刘盆子入宫之后,算是新老板上任,各地方就得向老板进贡了,结果贡品还没到长安就被赤眉的人给抢了,贡品都敢抢,那些当官的也别想跑,老百姓就更遭殃了,赤眉的快乐土匪生活已经开始了。
土匪就是土匪,外面的人抢完了,就开始自己人相互抢。
有一次过节,赤眉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结果还没开始,群臣又吵起来了,外面的士兵看见里面动静那么大,就一窝蜂的强行闯了进来,他们当然不是来吵架的,而是来抢吃抢喝的,不让抢就砍,管你是丞相还是将军,结果宴会变成了惨案。
最后还是卫尉(负责宫廷保卫)带着部队进来砍了百十号人,才算暂时完事。
那我们的刘盆子在干什么呢!
哭,遇到事就哭,貌似他也只能哭。
刘盆子虽然只知道哭,但他的哥哥刘恭却很清醒,他认为赤眉迟早完蛋,就秘密的交代刘盆子,让他主动提出辞职,并交给他相关的辞职话术。
等到了过年大会群臣的时候,刘恭先来了个开场白:
“承蒙各位厚爱,选我弟弟做皇帝,但是到现在都快一年了,天下却一天比一天乱,我弟弟实在不是那块料,恳请各位另请贤能,让我弟弟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就好。”
可樊土匪是没那么好忽悠的:“这都是我们的错。”
意思很明确,就此打住吧!可刘恭不太识趣,继续坚持辞职。
樊崇有点不耐烦了,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这关你鸟事。”
刘恭老实了,轮到弟弟表演了。
刘盆子走下皇帝宝座,取下印绶,对着群臣叩头说道:
“现在我们虽然立了皇帝,可是却跟土匪没什么两样,搞得是天怒人怨,主要原因还是选错了皇帝,恳请各位另请贤能,还是让我回去放牛吧!”
说完之后就开始痛哭,虽然台词是哥哥教的,但哭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哭的很伤心,把下面的数百人都感动了,最后全都离开座位,趴在那叩头请罪。
然后帮刘盆子系好绶带,扶上宝座,任凭他在那又哭又闹,真是尽显傀儡本色。
刘盆子虽然做着无谓的挣扎,但他的认知是对的,这帮土匪确实无药可救。
在被刘盆子感动得一塌糊涂后,各位头领们就很惭愧的各自回营,不再闹事,百姓们很开心,开始纷纷地走上街头,可过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这只是错觉,那些土匪们消停了一段日子后,实在寂寞难耐,又干起了老本行,真是江山易改,匪性难移。
关中被樊崇他们闹的是乌烟瘴气,热闹非凡,却不知有个人一直在旁边看热闹——邓禹。
邓兄就好比一支股票,刚上市的时候是牛市,那是牛气冲天,最后冲到最高点的时候,舍不得抛,很自然的就进入了熊市,然后是一熊到底,血本无归。
出道即是巅峰,这句话形容邓禹再恰当不过,在开始攻击河东的时候虽然也有不少更始军的抵抗,那也只是抗一抗,邓兄在河东基本是横着走的,最后横穿河东来到了汾阴(今运城西部的黄河边),由此渡过黄河到了夏阳(今陕西韩城),这算进入了关中的地界了。
到了夏阳后,邓禹的胜利并没有结束,然后往西来到了长安东北方向的衙县,再败敌人,而衙县将是邓禹这支股票的最高点,该抛了。
此时的关中百姓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哭天不应,喊地不灵,当他们得知邓禹已经入关,且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时,就携老扶幼的都来投奔邓禹,号称百万。
赤眉不得人心,邓兄却是人心所向,火候已经到了。
邓禹的部下也都劝他趁机攻入长安,邓兄却拒绝了。
他的理由是,汉军虽然人多,真正能打仗的人却不多,而且粮草不足,赤眉却不一样,刚进长安,士气旺盛,但这些人毕竟是土匪,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我们应该先到北边各郡休整部队,征集粮草,再静观其变。
总结就是避其锋芒,伺机而动,潜台词就是,等他们把长安祸害的差不多了,我们再动手。
所以我认为,邓禹的心理其实相当简单——恐惧,从后面他和赤眉的交锋来看,他在赤眉面前真的不自信。
接下来邓兄就直接带着部队,往西来到了长安西北的恂邑,派人在此驻扎后,自己就带人到北边去活动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1-30 23:01:23 +0800 CST  

邓禹的熊市也悄悄的拉开帷幕了,他并不知道,比起赤眉,他的实力虽然不够,却可以民心来凑,民心才是他此时最强大的武器。如果这样跟赤眉耗下去,赤眉没耗死,自己却可能先被拖垮了,因为民心散了。
刘秀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得知邓禹一直在长安的北边打晃后,就给他写了一封很有文化气息的信,主题是责备,内容很婉转,大概意思是:
“赤眉就是夏桀,把长安的百姓闹的是不得安宁,天天担惊受怕,而你就是唐尧再世,应该抓住机会迅速发兵,成为长安人民的大救星。”
邓禹当然到不了这个层面,他的层面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结果把刘秀的话当耳旁风,继续在北边晃。
刘秀是对的,民心这玩意,错过了这个村,就不会再有这个店了。
既不听下属的劝,又不听上司的安排,邓兄很快就尝到恶果了——下属造反了。
邓禹去北边时,留下守恂邑的是一个叫冯愔的将领,冯愔因为与另一名将领争权,就把那个人杀了,可能是怕邓禹回来算账,也可能是对邓禹也不太满,又反过来攻打邓禹,这下严重了。
邓兄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总不能跟冯愔拼个你死我活吧!于是就把情况汇报给了刘秀,并希望给个指示。
捅出篓子来了就知道找领导了。
最高领导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刘秀了解情况后,就派人去招降与冯愔最亲近的将领,结果此人就在冯愔的背后下了黑手,把冯愔逮回了洛阳,以刘秀的风格当然是——赦免了冯愔。
最尴尬的就是邓兄了,还好他没尴尬多久,因为他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赤眉离开长安了。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就在上次刘盆子给土匪们叩头那个事没多久,长安就已经被赤眉抢的差不多了,该走的人也都走了,最主要的是没吃的了。
赤眉本身就是流寇,也没打算在长安长期定居,流到哪算哪,正好现在长安被他们抢完了,那就换个地方抢,于是赤眉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走之前把长安祸害了个底朝天。
在尽情的烧杀抢掠一番后,赤眉举兵往西往北流串,准备到西北那里去跟隗嚣亲切的交流一番。
邓禹真是神算哪!他算出了赤眉迟早要走:你看看,我说赤眉坚持不了多久吧!
遗憾的是,邓兄算不出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先来了再说。
正月底,邓兄率领大部队,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长安,到了长安之后,邓禹先去祭拜了高庙,然后收集了刘邦和他的子孙们(西汉的皇帝)的神位,一起送往了洛阳,意思很明确,咱才是汉室正统。
反正一到长安后,除了没怎么打仗,邓兄是忙个不停,看样子是准备长住了,但长不长住不是你说了算的,不过他还是住了一段时间,大半年。
赤眉本来计划到隗嚣的地盘抢点粮食,结果被隗嚣猛揍了一顿,这隗兄实在是生猛的很,别说在他那抢粮食了,能把自己的小命抢回来就不错了,因为在败给隗嚣之后,又赶上了恶劣的天气,结果是死伤无数。
西北的市场既然打不开,那就只能再回长安了,可长安已经被人占了。
不要紧,赤眉军虽然打了败仗,士气低落,甚至都饿着肚子,但对付长安的那些人,仍然是绰绰有余。
那些人里面就包括邓禹,因为此时在长安附近,除了邓禹的汉军,还有众多土匪部队。
在得知赤眉回来后,邓禹不敢怠慢,马上准备应战,邓兄的噩梦也开始了。
邓禹与赤眉的交锋,从头到尾都没出现意外——一败再败,而且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在这段时间里,邓兄相当辛苦,他一直在长安周边绕圈,先从长安的南边绕到北边,然后又绕到东边,不不,是打,一直在打,最后打到了东边的高陵。
打了一圈的结果就是败了一圈不说,重要的是他的威望都打没了,归附他的人渐渐离去,部队也越大越少,更重要的是没吃的了,最后竟然靠吃野菜维持。
即便如此,邓兄也从未放弃,首先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再一个就是他认为自己输不起。
刘秀在登基后就派使者封邓禹为大司徒,万户侯,邓兄当时才二十四岁,就在冯愔的事情解决后,刘老板不但没有责怪他,还派人来改封他为梁侯,食邑四县,你说他怎么输得起。
刘老板越信任他,他就越想赢,结果输的就越惨,最后还是老板比较体贴,眼看着再让邓禹打下去,成为光杆司令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候更难堪,于是派人召他回洛阳:邓兄,回来吧!你已经尽力了。
夺取关中是刘秀统一天下的重大战略,也是志在必得,既然邓兄不行,那就派一个行的过去吧!
杀手锏该出场了——冯异。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2-03 01:20:01 +0800 CST  
前面说过,冯异是一个谋多于勇的人,如今关内武装力量众多,光靠勇是不够的,勇谋兼备才是王道。
除此之外,冯兄还有一个不同于邓禹的特点——将虽在外,君命必从。说到底冯兄就是一个刚柔相济且执行力很强的人,这样的人去关中再合适不过。
另外在临行前,刘秀还送了冯异两条锦囊妙计:首先是在敌人投降后,就将其首领送到洛阳,再摧毁营寨,遣散部众,让他们各回各家,即遣散敌人;再一个就是这几年三辅的百姓太辛苦,在赶走敌人的同时也要约束好你的部下,不要再骚扰老百姓,即安抚民心。
同时刘秀又给邓禹下了一道诏书:“兄弟呀!辛苦了,早点回来吧!至于赤眉,你就不用再管了,他们断了粮就一定会回到东边来的,我在东边已布下天罗地网,他们跑不了的,切记,莫要再与赤眉交战了。”
在交代完了冯异和邓禹后,刘兄也准备给赤眉一个交代:彻底消灭。
刘秀料定,赤眉在长安吃完抢完之后就一定会东归,就算不东归,冯异过去赶也要把他们赶到东边来,然后和洛阳方面来个两面夹击,一次性解决赤眉。
赤眉如果往东边退,自然不会再饿着肚子从武关那边绕,肯定还是从传统路线崤山这一带到洛阳,但这条线到洛阳也有两条道,一条是崤山以北的函谷关(不同于秦的汉函谷关)那条,俗称北道;一条是崤山以南的崤底(当时也称渑池)这一条,俗称南道。
从北道入洛阳就必须要经过洛阳西北方向的新安,而南道就一定要经过洛阳西南方向的宜阳,这两个城就是洛阳的两道大门,所以刘秀放了两个门神在这里专门阻挡赤眉:一个叫侯进的将领驻守新安,驻守宜阳的是耿弇。
按照刘秀的计划,如果赤眉进入北道,耿弇就到新安去会合,如果是南道,那侯进就到南边来会合,反正这两个地方就是给赤眉准备的墓地,任选。
正如刘秀所料,几乎就在冯异往西进发的同时,赤眉因为在长安实在呆不下去了,决定往东进发,此刻的赤眉只剩下二十多万人了,加上一路上不断的有人逃亡,赤眉的气数已经差不多了。
可即便是这种状态下的赤眉,打邓禹仍然是不在话下,邓禹此时也带着部队往东撤,他继续把刘秀的话当耳旁风,不断的找赤眉打,甚至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最后很多都成了饿死鬼:一如既往的败。
与三番五次抗命的邓禹相比,冯异却是严格执行刘老板交代的以安抚为主的策略,一路上大小土匪纷纷来降,可当冯兄率领大军来到华阴的时候,这一招就不灵了,因为他面对的是巨匪赤眉。
冤家见面自然是用刀枪说话,巨匪就是巨匪,冯异跟赤眉你来我往交锋数十次,相持了两个多月,收降了几千赤眉军,算是小胜。
硬拼是不行了,接着冯异就战略性的撤退,慢慢的把赤眉往东边引,结果灾星邓禹出现了。
得知冯异打得比较顺利,正在北边撤退的邓禹,南下找到退至湖县的冯异,要求冯异跟他一起打赤眉,这家伙已经走火入魔了。
冯异却很清醒,开始给邓禹讲起了道理,此时别说邓禹了,就连邓禹的将领邓弘也听不进去,结果邓弘自己率军去打赤眉,大败。
最后还是冯异和邓禹一起逼退赤眉,邓弘才捡回了一条命,这下该消停了吧!邓禹却不死心,还要打,这小子已经疯了。
无论冯异怎么劝都没用,结果邓兄又刷新了他的败仗记录,伤亡三千余人,终于如他所愿,被打成了光杆司令,不不,可能还没有那么光,应该还有百十号人,邓兄就选了二十四名骑兵,直接从战场逃回了宜阳,实在是狼狈至极。
只可惜连累了冯异跟着一起狼狈,邓禹好歹是骑着马跑的,冯兄连马都没得骑,而是凭着两条腿逃到了回溪阪(崤山东,今洛宁东北地区),然后以这里为基地,招集离散的士兵,开始组织反击。
刘老板对邓禹确实不错,邓兄回去以后就上交了大司徒和梁侯的印绶,结果刘兄退回了梁侯印绶,封他为右将军。
虽然你后面的表现不及格,但你仍然是个优等生,仍然是我的大功臣。
邓瘟神走了之后,冯异就开始正式履行征西大将军的职责了(在与邓禹会合之前已被刘秀封为征西大将军),征西的第一步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干掉赤眉。
干掉赤眉的方式就是与他们来个大决战。
建武三年(公元27年)闰正月,冯异跟赤眉约定了第二天进行生死战,到了第二天决战之日,冯异先以小股兵力引诱赤眉投入大部兵力,再投入重兵与赤眉激战,一直打到太阳偏西。
赤眉军是又累又饿,士气低落,此时突然从两边杀出和赤眉的穿着一样的伏兵,赤眉大喜:援军到了。
援军确实到了,但不是援赤眉的,而是援汉军的,赤眉军还在兴奋之时,援军已经兴奋的杀入赤眉军中,一时间打得敌我不分的赤眉军溃不成军。
这是咋回事?中计了呗!援军是冯异安排的。
冯异接着乘胜追击,又在崤底(崤山南,今洛宁西)大败赤眉。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2-09 11:58:52 +0800 CST  


这下完了,玩阴的玩硬的都玩不过这姓冯的,算是遇上克星了,降吧!
最后投降了一部分——不多,男女八万人,其余的继续往东跑,跑往那个为他们准备已久的大网。
收到战报的刘秀在兴奋之余,还发明了一句成语,以诏书的形式送给了冯异:
兄台虽然在回溪吃了大亏,却最终在渑池(崤底)报了仇,真可谓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呀!当然了,你该收到的赏赐也一样不会少的。
在好不容易摆脱了冯异这个克星之后,赤眉就顺着洛水往东,准备到宜阳再发泄发泄,可当他们跑到宜阳时,却发现了他们真正的克星——在此等候多时的刘秀。
刘秀已经提前来到了宜阳,亲率大军严阵以待:咱们之间的账就在这里算算吧!
赤眉一看这阵势,别算了,我服了。
这是赤眉起兵以来的第一次认怂,也是最后一次,在樊崇的授意下,刘盆子让哥哥刘恭去跟刘秀谈谈投降后的待遇问题,谁知刘秀还是那句口头禅:留你们一条小命就不错了。
随后刘盆子带领樊崇和丞相徐宣等三十多名头领,向刘秀献上玉玺绶带,这支西汉末期破坏力最大的起义军正式结束了他们的土匪生涯。
赤眉自起义以来,那是从东抢到西,又从西抢到东,简直是烧杀抢掠,所过之处,民不聊生,但刘秀仍然以他的观念列举了赤眉的三大过人之处:
第一,头领们在发达之后没有换老婆;第二,他们虽然立的是傀儡,但毕竟也是老刘家的人;第三,绝境之时,没有杀刘盆子请功。
这……也算过人之处?还好他们是遇到了刘秀。
刘秀对他们也不错,部众该收编的收编,该复原的复原,头领们就去洛阳分房分地好好过日子,也有像樊崇那样不好好过日子的,最后就被干掉了,其余的基本都是自然死亡。
解决了赤眉之后,冯异的第一个任务算是完成了,而他的征西之路才刚刚开始。
关中现在是群龙无首,乱的一塌糊涂,在说关中之前,先说说关中外围的情况。
关中的西北方向是个大地主隗嚣,隗地主并没有什么不现实的理想,他只想占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当个快乐的地主,如果有人统一了天下,就让他当个快乐的诸侯王,可如果行情允许,自封个王或者帝什么的玩玩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隗兄只能是个二流的地主,而在关中南边益州的那个地主,才是一流的地主——公孙述。
之所以说公孙兄是一流的,因为兄台称帝比刘秀还早两个月,除了称帝的资历较深外,这小子的野心也不小。
此时的公孙述已经占据了整个益州,但他还不满意,总想往东边的荆州发展发展,同时又总盯着关中那块大蛋糕,时不时的去串个门,反正这是个令人头疼的主,兄台的事以后再说。
目前周边的这些地主都还是其次,最让人头疼的是关中本身大大小小的地主,都是以十位单位的,其中比较大一点的地主叫延岑,这位兄台就不得不说了。
岑兄令人头疼的指数仅次于前两位,让人讨厌的指数却远远超过前两位,但要论地主的级别,他还不入流,因为他并没有很固定的地盘。
之所以说他讨厌,是因为这小子自起兵以来,到处打,打过很多人,却是个打不死的小强,刚起兵时跟刘嘉打,后来跟赤眉打,跟邓禹打,再往后跟冯异、耿弇、岑彭和朱??都打过,最后还是被人狠话不多的吴汉给解决的,你说讨不讨厌。
延岑是公元24年在汉中起兵的,后来更始政权的刘嘉去了汉中后,延岑就投降了,不久后又反了,最后七打八打趁乱打到关中去了,正好赶上赤眉在西北吃了亏回来跟邓禹在那闹,结果延土匪一出手,既打败了邓禹,又打败了赤眉,一时风光无限。
等邓禹和赤眉都离开关中后,延岑自然就是关中的大股东了,可这小子自我感觉很好,非要把自己当老板看,不但自封为王,还开始任命官员,准备长期发展。
很不幸,冯异来了。
冯将军连第一巨匪赤眉都不在话下,会在乎你们这些不入流的土匪?
冯异虽然很能打,但他仍然秉承着刘秀的以安抚为主的策略,能谈的就尽量不打,非打不可的就打得你谈。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冯异步步为营的来到了上林苑,最后在他的一阵秋风扫落叶之后,该灭的灭,该降的降,该逃的逃。
对于延岑这种人,谈是没用的,但鉴于其打不死的性质,最后被打出了关外,去祸害别人去了。
平定关中是刘秀解决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要环节,只有以关中为基地,汉军才可以放心的去跟隗地主和公孙地主抢地盘。
目前的关中虽然被打下来了,但最多只能称为平,还没定,定是治理。
关中很幸运,冯异是个上马能打,下马能治的文武全才,在他的治理下,没几年功夫,从刚开始的人吃人到后来的百姓安居,连上林苑(长安南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被他打理的像城市一样繁荣稳定,公孙述虽然也偶尔派人来串个门,但都被冯异给轰回去了,他们当然也不能白来,总会留下一些见面礼,比如尸体。
旁边虽然有两大地主,但有冯异在,关中暂时是安定的,在收拾两个地主之前,关中也必须保持安定。
相比于关中,天下其它地方依然很乱,特别是洛阳的东边,因为那里的地主更多。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2-09 23:05:53 +0800 CST  
【东边有点乱】

说东边之前,先说说北边,北边应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河内北边的上党郡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就投降了,到了第二年,再北部的太原郡也投降了,这样一来,并州的南部地区就解放了,至于北部,是个假冒宗室的叫卢芳的人在那闹腾,因为他勾结了匈奴人,所以只能算是个小丑,不值一提。
忧的是曾经在河北帮过刘秀的彭宠,因为一些小事想不开,于建武二年在幽州反了,这小子在北方有资本,所以在那闹的挺欢,还称了王。
更糟糕的是到了第二年的建武三年,因为北方的行情不错,幽州南部涿郡的太守张丰也反了。
北方实在是让人头疼。
如果说北方只是让人头疼,那么东边就是让人头疼欲裂。
东边的地盘有点大,包括豫州、兖州、徐州和青州,就是今天的河南、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和山东全境,地盘这么大,土匪的数量自然也很可观。
这一带的割据势力虽然很多,但除了一些杂牌土匪,主要的只有两大势力:刘永和张步,其实张步也是刘永的分公司,但因为实力太强悍,且随时都有脱离刘永公司的可能,所以另算。
而东边之所以这么乱,还是因为他们老刘家自己人难为自己人。
刘永的祖上是梁孝王刘武(汉景帝的弟弟),传到刘永他爹这里时,已是第八代梁王,但因为他爹得罪了王莽,结果被干掉了,王位自然也被干掉了。
但他运气挺好,赶上了刘玄当皇帝,刘玄很够意思,还是按照旧制封他为梁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
可刘永却很不够意思,公元23年被封为王,24年底他就反了,等到第二年底,也就是公元25年刘秀称帝半年后的年底,这小子竟然称帝了,准备跟刘秀抢蛋糕。
像刘永这种人在这种时候闹事,绝对不缺起哄的人,更何况刘永是个主动型的人。
他在刚起兵不久,就拉了两个土匪头子入伙,一个叫董宪,另一个就是张步了。
董宪是东郡的土匪头子,这可是个猛人,曾经最辉煌的业绩是干掉了莽军的著名将领廉丹(廉颇之后),起兵之后就加盟了赤眉。所谓加盟,就是名义上跟你混,像张步一样,随时都可能会单干,现在跟刘永也是这种关系,但因为离刘永比较近,最后被他给连累了。
张步是琅琊郡的土匪头子,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他表面上是加盟了刘永,实际上是自由发展,最后就往北发展到了山东的北部。当刘秀和刘永在南部闹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在那边闷声发大财,最风光的时候有十二个郡的地盘,最后虽然没有被刘永连累,却是自己连累了自己。
除了这几位,刘永的团伙后来还入伙了一位讨厌程度仅次于延岑的人——苏茂。没错,这位仁兄就是当初和朱鲔一起投降的那位,这小子可能想当大官,就换了老板——被刘永封了王。
这几位算是土匪中的精英了,所以刘秀对他们也是花了相当大的心思。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四月,以盖延为主将,王霸和马武等四位副将(都是云台将)为主的一支高配置队伍,正式开启东征之旅,然而这只是开始,刘秀后来又接连投入了吴汉、王梁、陈俊和王常等猛人加入此战,刘秀团队中快半个团的人都来了,可见对刘永的重视。
很可惜,刘永并没有多少时间去感受刘秀的热情,到了第二年建武三年的九月,刘永在一败再败之后,被下属砍了人头,他的儿子刘纡被立为了王。
按理说这帮土匪现在是最好对付的时候了,然而事情最后却发展到要刘秀亲自出马了,因为他的阵营中有一名将领反了——平敌将军庞萌。
庞萌反叛并不需要刘秀亲自出马,但刘秀却很需要亲自出马,因为……太没面子了。
刘秀曾多次公开表示,庞萌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如今却是啪啪打脸,所以一向温文尔雅的刘兄也发脾气了:老贼当族(灭族)。
最后在刘秀的亲自关照下,这帮人往东退到了董宪的地盘朐县(今连云港),没错,到海边了,无处可退了,那就只能等死了。
庞萌和董宪在朐县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吴汉干净利落的成全了他们,苏茂比较聪明,往北投奔张步去了。
最可怜的就是刘纡了,既没去朐县,也没去张步那里,而是找他爹去了——也是被部下所杀。
山东南部算是解放了,北部也快了,张步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之前刘秀在收拾刘永的时候,为了分化刘永的势力,就派使者去劝降张步,当然条件也不错,刘永知道后,也马上派人到张步那里,条件更好——封为齐王。
这就很像刘邦当初派郦食其劝齐王田广一样了,最后是田广杀了郦食其,败给了韩信。
这两个故事差不多,情节虽然有点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田广杀了郦食其,降了项羽,张步也杀了刘秀派去的使者,而接受了刘永的封号。
既然你想当田广,那就一定会有人是韩信。
此人就是军功榜第一猛人耿弇,耿兄的高光时刻到了。
其实在之前,耿兄也有不少风光时刻,除开在宜阳阻击赤眉,或征讨其他土匪等一些集体行动不说,在公元27年的六月,也就是干掉赤眉几个月后,耿弇奉命收拾从关中逃到南阳的延岑,结果干掉延岑三千余人。
到了同年底,耿弇向刘秀请愿,愿去幽州的上谷招兵干掉彭宠,再南下灭张丰,在回军时顺便灭掉富平等土匪,然后往东消灭最大的土匪张步。
刘秀很开心,我没看错你。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2-14 23:45:33 +0800 CST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439867

发表时间:2020-01-16 07:39: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1 02:26:26 +0800 CST

评论数:10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