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漫漫路∶致两千年来的汉家儿郎(连载)


【妖风四起】

王凤在管家的位置上坐了十一年,虽然损人利已和暗箱操作的事没少干,但还不至于十恶不赦,这并不是王凤本性善良,而是他手下有能人,其中的代表人物叫杜钦。
杜钦就是老好人杜延年的儿子,可能是受了老爸的影响,他跟他爹很像,按理说这种人不应该跟王凤那种人混,他跟王凤确实不是一路人,但是他很务实。
小杜是有理想的,他认为,如今的朝政都是王氏说了算,不跟他们混跟谁混,只有跟着王氏,才有实现理想的可能,而王凤也比较欣赏他。
杜钦的作用就是,在王凤偏离轨道的时候,会拉他一把,当王凤刹不住车的时候,就要帮他减减速,王凤虽然不是什么很讲道义的人,但道理还是懂的,所以对杜钦的话大部分还是听的进去的。
当然杜钦也会像他爹一样,给王凤出出好主意,推荐一下好的人才,就这样在杜钦一干人等的辅佐下,王管家一直都走在悬崖边上,但也没有掉下去。
然而最可怕的并不是王凤当了十几年管家,而是因为王家的影响力和他们的人多势众,当时的朝廷已经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共识:管家的位置已经是王家的了。
这是一个恐怖的开始,因为刘骜也默认了这种共识。
在王凤快挂掉的时候,刘骜来找他商量谁当管家的事,刘骜的意思是王家兄弟中资历靠前的王谭,但是王凤不喜欢这位亲兄弟,他更喜欢堂兄弟王音,王音就是当初给王凤通风报信的那位,现在是收获的时候了。
话说回来,在所有当管家的王氏中,王音是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其他的都是浪费国家资源。王音之后就是王氏五侯了,除了有案底的基本上都是轮流坐庄,都过了一回管家瘾。
一个堂堂的国家二把手,实际上的一把手位置,本来应该是天下读书人和有能力的人实现梦想和施展才华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私人和家族满足私欲的地方,关键是家族掌权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和模式,实在是一种悲哀,国家走到这一步,那就差不多了。
在刘骜的这段时期内,王家的侯爷们,不,是猴爷们,把人性的丑陋和贪婪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不懂得自我约束和反省,却懂得不惜一切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他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炫富比赛,谁家更有钱,谁家的房子更气派,甚至有的盖房子都是按照皇宫的标准来的,这还不算,猴爷们偶尔想换个环境的时候,竟然直接借住到皇宫里去了,真的都把自己当皇帝的舅舅了,当刘骜忍无可忍的时候,王老太太一出马,一切照旧。
这些猴儿们的精彩表演,在刘骜时期是一种常见的节目,也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更是刘骜留给汉家的财富:
领导喜欢你,你就能当官,跟领导的关系近,你就能当高官,是不是人才,都以领导的喜好和与领导的关系亲疏而定,什么狗屁制度和规定,都他娘的见鬼去吧!最终的结果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慢慢的转变成了为个人为家族服务的机器。
刘骜同志功不可没。
汉公司在刘骜的努力下,离倒闭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当然,如果刘家再出来一位像宣帝那样的牛人,也不是没有希望,很遗憾,此时的刘家已无牛人,熊人倒是不少。
管家的位置虽然只对王家人开放,但在王家内部也是有竞争的,王家兄弟轮流转,最后转到了王根这里,在王凤的兄弟辈里面,能当管家的,王根算是最后一位了,而且这一辈年龄都很大了,该让给下一辈了,当然还是王家,不过也可以是王家的亲戚。
公元前8年,王根因为身体不好,想提前退下来,谁是接班人基本上也是心知肚明,此人就是淳于长,这位仁兄也是外戚,和姓王的唯一的区别就只是不姓王而已,他可是王政君姐姐的儿子,算是比较亲了。
淳于兄呢!在史书中的位置是佞臣传,说白了就是个混蛋,到底有多混,我就不浪费笔墨了,他的上位肯定也是靠非正常手段上来的,此时的他已位列九卿,凭关系凭地位,如果不出意外,管家就他了。
然而,意外还是出现了,因为佞中自有佞中手。
这位高手,一直都在暗中观察着局势的发展,因为他也盯上了管家的位置,只要时机成熟,他就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出击,淳于长就是这样被他给击下来的,以淳于长的水平,栽在这位高手的手里,淳于兄应该感到荣幸。
要论佞的水平,这位高手那是佞的不动声色,佞的登峰造极,兄台就是外戚中的极品、虚伪和狡诈的综合体、汉帝国的终结者、光会说不会做的典型兼王者——王莽。
王莽终于出场了,但只是暂时的,因为还没有真正到他的戏份,先出来混个脸熟。
王莽是王根的侄子,按理说比淳于长更有资格接王根的班,可王莽就像一位隐藏着的高手(记住他善于隐藏的特点),不出手就没有人知道他是高手,然而,火候不到,他也不会轻易出手。
就在淳于长认为管家大位唾手可得的时候,王莽已经搜集到了淳于长的所有犯罪证据,是时候出手了。
王莽找到还在养病的王根,跟他摆了一大堆淳于长犯罪的事实,其中的一条调戏废皇后(许皇后)就足以让他滚蛋了,为了让他滚的更彻底,王莽又添油加醋的来了一点猛料:
“淳于长听说您病了,面露喜色,因为很快就可以取代您了。”
背后下黑手是王莽的强项之一。
手段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王莽顺利的接替了王根的大司马之位,成为了新一任管家。
在这里说一下这个管家位置的变化,从王凤到王根之前,大司马这个官职一直都是跟以前一样,是没有印绶的加官,到了王根这里时,大司马已位列三公,相当于早期的太尉,属于有了印绶的实权型职位,仍然是大管家。
很遗憾,王大司马的运气不太好,这个管家的屁股还没坐热,刘骜就挂掉了,领导换了,管家团队就该洗牌了,王先生的首次亮相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12 11:44:48 +0800 CST  

【一个悲哀的人】

刘骜玩了大半辈子,到最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儿子,这个很要命。
为什么没孩子?是个问题。
这种问题一般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男方有问题,二就是女方有问题,而关于刘骜同志,却有了第三种可能:妃嫔们没少生孩子,都被赵氏给弄死了。
第三种的说法比较多,其实第三种也属于第二种:女方的问题。
刘骜那么多的妃子,不可能都有问题,主要还是赵氏姐妹有问题,她们的生理问题(自己生不出来)和心理问题(不能让别的妃子有孩子)。
相信大家的心里已经有了结果了,反正就是没孩子,那就得解决继承人的问题了。
刘骜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心里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他的弟弟中山王刘兴,一个是他的侄子定陶王刘欣(刘康的儿子)。
刘兄把他们两个人都召到了长安,要亲自对他们进行面试,在经过形象、知识和常识等口试和笔试等多方面考核后,定陶王刘欣更胜一筹,老板很认可,小伙前途一片光明。
其实刘小伙之所以能胜出,除了他自己的表现合格外,重要的是还有暗箱操作,操作暗箱的人当然不是他,而是他的奶奶傅氏。
傅氏是元帝的妃子,史上也称傅昭仪,这个女人很不简单,在斗争和拉关系方面很有天赋。
当她得知皇帝要选继承人的时候,她就开始行动了,傅氏虽然身在藩国,但对朝廷的局势却是了如指掌,她非常精准的判定,表面上能决定继承人的是皇帝,实际上是另外两个人:王根和赵飞燕。准确的说是王氏和赵氏两股势力。
王管家的影响力自不必说,赵飞燕也不能小看,她也有绝密武器——枕头风,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刘欣的皇位基本上就已经预定了,关键是这两位会帮忙吗?
答案是会,因为这不是谁帮谁的问题,而是一个互惠互利的生意问题。
对王氏和赵氏来讲,他们是在皇帝这颗大树下乘凉,如果皇帝哪天不在了,他们就真的凉了,所以为了保住现在的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投资下一棵大树,傅氏相当于把靠山送上门来了。
对傅氏来讲,这两位是最好的帮手,双方一合计,两边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不做就是傻子了。
在暗箱和明箱的操作下,刘骜决定,刘欣正式成为了公司的法定接班人,正是他的这个决定,将公司彻底送上了黄泉路。
公元前7年三月的一个早上,刘骜毫无准备的实现了他的毕生所愿——永远的躺在了赵合德的怀里,这下可苦了赵女士了,天下人早就恨透你了,如今靠山不在了,还留你做甚!
以王莽为首的百官马上就开始行动了,他们将皇帝的死都归罪于赵氏,赵女士再活着就真没啥意思了,于是就主动的找刘骜去了。
妹妹解决了,姐姐也跑不了,此时赵飞燕的投资开始有回报了,有傅太后的保护,赵飞燕暂时保住了小命。
四月,刘欣即位,这就是我们的哀帝同志,刘欣是读过书的人,自然是有理想的,在他看来,国家的毒瘤就是王氏,但因为自己的上台也有王氏的帮忙,加上又是刚上来,先忍忍吧!甚至还拒绝了王莽的辞职。
可有人已经忍不住了,那就是傅老太太,傅老太太虽然也称太后,但含金量比起太皇太后王政君女士还是差很多,王政君可是先帝的正牌皇后,傅氏只是个妃子。即使你的孙子现在是皇帝,那也没得比,至少王莽是这么认为的。
傅氏当然不这么认为。
刘欣上来没多久,就在未央宫举办了一场皇室的高级宴会,相关官员在摆设座次的时候,就很有眼色的把傅太后的座位与王政君的座位摆在同一个位置了,作为大司马的王莽看到这个摆法后,非常生气,对着相关官员说了一句带有羞辱性的话:
“这定陶太后(傅氏)只是一个藩妾而已,怎么可以和太皇太后并坐!”
说罢就下令,将傅氏的位置调下去了。
怎么可以说这种话啊,好歹人家也是故皇帝的昭仪、现皇帝的奶奶,你以为还是你们王家说一不二的时代呀!
这句话其实也能看出王莽不健康的心理:他那种王氏的优越感还在,他在为王氏的衰落感到不平,为傅氏的兴盛感到愤慨甚至妒忌,天下应该还是王家说了算。
王莽同志的格局还是小了点,不过傅氏的格局也大不到哪去。
在得知了王莽的做法后,傅太后勃然大怒,拒绝出席宴会,以示强烈不满。
王兄知道事情闹大了,就向皇帝提出辞职,刘兄虽然没有明说,但在他的心里,巴不得姓王的全部滚蛋,于是就坡下驴,给了些赏赐之后就让王兄回家了。
王莽的离开,就标志着,王氏的势力进入了低谷,但只要王政君还活着,低谷就只是暂时的。
最大的障碍已经解决了,现在该是实现理想的时候了,目睹了成帝混乱政局的刘欣,即位后那叫一个踌躇满志,誓要成为宣帝那样的中兴之主,于是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他的三把火。
他要塑造一种与刘骜时期截然不同的新气象,那自己就得有一个新形象,最好是节俭又贤明的那种,其实刘兄刚开始的表现确实值得点赞,除了自己节俭之外,他还帮助国家节俭——裁撤了庞大的乐府机构,颇有一种励精图治的感觉。
关键是他还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甚至重用了一批贤才,还推出了一些新政。
为了体现自己的才华与决心,刘兄的新政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古往今来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抑制豪强。
当一个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矛盾不可避免,而在封建时期,阶级矛盾最大的根源之一就是土地兼并,到最后豪强越来越豪强,百姓越来越百姓,没有自己土地的老百姓只能依附于豪强,甚至成了豪强的奴婢。
意气风发的刘欣同志立志要改变这种现象,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限田限奴:所有王公贵胄们的土地和奴婢一旦超过了朝廷的规定,就要充公。
想的太简单了,你这是要与全国的有钱人为敌呀!
就好比今天,你去规定那些房子多的人家,只能有几套房,其余的就没收,再分给没房子的人……太不现实了。
所有皇亲国戚和官员们的利益都受损了,不跟你对着干才怪了,结果可想而知——不了了之。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15 22:39:14 +0800 CST  

刘兄弟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但事情不是这么干的,一腔热血就这样被现实给浇灭了,加上他又不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灭了就灭了吧!
刘欣所做的一切,看上去是励精图治,他的言行看上去也似乎像个明君,但好像永远都只是好像。
表面上他是输给了现实,实际上他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他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奶奶。
就在王氏妖风暂时散去的同时,一股更强更猛烈的妖风接踵而至——以傅氏为首的刘欣的外戚。
对于傅氏的当家人傅老太太,前面说过,她有拉关系方面的天赋,其实这只是小儿科,她更大的天赋是自私、贪婪和以权谋私。
刘欣很早的时候,老爸就去世了,基本上是傅奶奶带大的,所以刘欣跟奶奶是有感情的,加上他这个人又很孝顺,基本上奶奶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种情况在刘欣当了皇帝后也没什么改观,傅氏认为,孙子是她带大的,能当上皇帝也是她的功劳,如今肯定是要把曾经付出的给成倍捞回来,皇权就成了她谋取私利的工具。
其实刘欣即位后,把自己这边的外戚傅氏和丁氏(母亲家),该封的都封了,该赏的都赏了,但还是达不到傅氏的要求。
前面她跟王莽的摩擦只是座次的问题,可她真正要的并不是座次,而是名次,她竟然想要一个像王政君那样的名号,王政君的称号是太皇太后,按规矩这是最尊贵的称号了。
傅太后不服气,她想要一个最好比王政君还尊贵的尊号,至少得跟她一样,不惜破坏规矩。
放心,有马屁精在,只要你想的出来,马屁精就能办得到,可是上什么尊号呢?总不能也叫太皇太后吧!不要紧,可以发明创造。
很快刘欣就根据马屁团成员的上书,给他的奶奶和老妈封了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封号:傅氏为帝太太后(后改为皇太太后)、母亲丁姬为帝太后,一时间,后宫中竟然出现了四位争奇斗艳的太后(另外两位是王政君和赵飞燕),弄的是阴风四起,妖气冲天。
刘欣也是相当的配合,凡是有反对意见的,全部拿下,你可以说他是孝顺,也可以说他是被傅氏所逼迫,而我认为是昏庸。
这群太后们祸害的并不只是后宫,而是整个国家,她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视国家制度为儿戏,怪谁呢?难道真的怪这些女人吗?
其实还是刘欣自己的问题,自己没有坚持原则,自己没有保护好制度甚至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傅太后也确实不是省油的灯,在不多的余生里,她充分的发挥了快活一天是一天的精神,除了自己的尊号问题外,她的挖旧帐、复旧仇行动也进行的热火朝天,以前得罪过她的人,如果还活着,那你就要倒霉了,如果死了,那你的家人就倒霉了,同时在满足贪欲方面也没落下,凡是阻挡她公权私用的人,不管是谁,一律放倒。
但请记住一点,傅氏的所有违规行为最终还是得刘欣点头,作为一个皇帝,怎么说也是二十岁的人了,难道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奶奶逼迫的?
就算是,那也是你公私不分,就算不是,那也是你是非不分。
傅太后活着的时候,是可以替刘欣买一部分单的,可傅太后如果不在了,刘欣同志就得为自己的行为全额买单了。
在傅太后去世之后,刘欣不但没有反省,反而做了一个让人大失所望的决定——将傅太后与元帝合葬在了渭陵。
这就乱了套了,人家元帝的正牌皇后还活着的呀!那她以后葬哪呀?这是对制度的严重破坏,也是天下人对朝廷真正失望的开始。
现在明白了吧!刘欣同志根本就没有什么制度观念,他自己才是这一切荒唐行为的根源所在,而对刘兄来讲,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刘骜的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刘欣却是越来越偏,许多行为的恶劣程度,比起前任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在感情方面。
在这方面,刘骜到底是前辈,不但是妻妾成群,还有男伴,那是风流又潇洒。
而我们的刘欣兄弟却逊色得多,甚至有点悲哀,但在专情方面,却能甩出刘骜十条街,因为他只爱一个人,一个男人——董贤。
这是个悲哀也很风流的故事。
刘欣也是有皇后的,刚上台没多久,傅老太太就把自己堂弟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刘欣,是为傅皇后,按辈分来讲,傅皇后是刘欣的长辈。
是长辈又是亲戚,加上长得可能也不是刘欣喜欢的类型,所以他跟这位傅皇后之间都不能用感情这两个字来形容,但在他这个年龄是需要感情寄托的,这个时候董帅哥出现了。
这董贤和张放有点像,特点就是人帅嘴巴甜,当寂寞空虚的刘欣看到董贤的那一刻时,就断定,这就是自己的伴侣,他对董贤就不只是爱那么简单了,而是中毒太深,甚至已经伤及了五脏六腑。
两位兄弟平时也都是形影不离的,有一次,两个人在一起午睡,刘欣就先醒了,准备起身时却发现,熟睡的董贤压住了他的袖子,正常情况下,轻轻的把袖子抽出来就好了,可刘兄是一个不太正常的人,他不想吵醒董贤,哪怕是一点点的动静都不行,竟然直接拿刀把袖子给割断了。
这就是成语“断袖之癖”的由来,真的是佩服的很。
关键是这董贤还会撩,为了让刘欣能感受到自己的诚意,他竟然天天连下班时间都赖在宫里,家都不回,刘老板也考虑到了董家人的感受,于是就把小董的老婆也接到了宫里,让他们住在一起,另外还把董贤的妹妹封了昭仪,只为能天天看到董兄,从此董家的光辉之路开始了。
刘欣对董贤的宠幸那真的是无法形容,可以说是开天辟地,无法无天,甚至他都忘了自己还是一国之君,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刘兄对董兄好到什么程度吧!
所谓的高官厚禄那都是最基本待遇,而且董家人都有份,再就是住宅问题了,当然是离皇宫越近越好,于是在皇宫的对面为董家建了一座豪宅,以方便给董家送东西,顺便还从国家武库里拨了一套兵器,给董家用以看家护院。
这都还只是小意思,那董家用的用具都是皇家的,应该说是皇帝把皇家最好的东西都给了董家,自己用次一点的,连死后的葬具都是按高配置给配好了,董家人就连逛街都有皇室派的专人陪同,简直是风光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就是封爵,封姓董的可不像封姓王的,姓王的好歹是亲戚,可姓董的没有背景,也没有功劳,说不过去呀!
作为皇帝,一心想要封一个人,那也不难,违规操作的话,办法有千万种,比如下面有人立功了,就把董兄的名字加上去,再比如傅太后去世之后,他就骗人说,奶奶在临死的时候专门交代要封董兄,总之,只要能封董兄,啥招都想的出来,啥事都干的出来。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17 23:33:14 +0800 CST  


皇帝如此胡来,下面肯定有人不满意呀!比如当时的丞相王嘉,劝了好几次都没用,最后只能把封董贤的诏书封还给了皇帝,把刘兄气的半死。
所谓封还,就是作为百官之首,如果觉得皇帝的诏书不合理,就可以拒不执行且退还给皇帝,看来皇帝说话有时也不是完全算数呀!
有人说明朝的政治很开明,首辅可以封还,也有说宋朝不但可以封还,还可以反复的封,其实这套理念在西汉就已经形成制度啦!
但如果皇帝执意要干,别说封还,封印也没用,当执着的王嘉碰上执意的刘欣时,结果可想而知,王先生最终死在了监狱。
在爱情面前,像王嘉这种使绊子的人,来一个灭一个,来一对灭一双,这就是刘兄的原则。
国家的财富和官职就像大白菜一样,源源不断的送给了董家,能送就送,不能送就想着法子送。
刘家天下这么大,如果只是送点官和钱,充其量也只能说是胡闹,可刘兄已经走火入魔,他竟然想把整个天下都送给董兄。
这就不是胡闹了,而是荒唐。
有一次,刘欣举办宴会,在座的有董氏父子和一些近臣,待到酒兴正浓时,刘兄深情的看着董兄,趁着酒意说到:
“我准备像尧一样禅位给舜,怎么样?”
刘邦要知道有这么个丢人现眼的子孙,他都没脸在阴间混。
最后还是在左右的提醒下,刘欣才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但是很不高兴,可见他是认真的。
天下虽然没有送给他,却送了他个天下名义上的二把手——大司马,当然了,董大司马的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做就可以了,他的工作就是好好陪着皇帝。
才二十一二岁,又没有什么能耐,就坐上了如此高位,你受得起吗?
董兄是没有这个认识的,因为连他爹都没有。
在董家风光无限的时候,老董想给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说一门亲事,如今的董家已今非昔比,自然得找一位门当户对的了,最好是那种有文化的名门望族,他把目光盯向了萧家,也就是萧望之的家族。
老董托人找到了萧望之的儿子萧咸,表示希望成为亲家,萧咸用他的文学功底极为婉转的拒绝了,老董不太高兴,竟然还大发感慨:
“我家做什么坏事了,竟然被人怕到这种程度。”
你家怎么了,你自己没点数吗?老董都是这种想法,还能指望小董有什么觉悟?
其实不只是老董和小董,还有傅氏、丁氏和赵氏,那些所有受过刘欣恩宠的人,他们都没数,更没有去反思,自己没有能力凭什么得到这么多,那些努力过后什么也没得到的人,会怎么看他们。
他们才懒得管这些,在他们看来,只要抱住皇帝的大腿,就万事大吉了,可皇帝要是哪天不在了呢!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以不正常的方式获得的利益,迟早会以更不正常的方式吐出来。
相比之下,傅老太太很幸运,在疯狂了一段时间之后,走在了刘欣的前头,董氏就太不幸,就在董贤的大司马当了半年多后,刘欣就挂了。
大树倒了,猢狲们散不了……一个都别想跑。
刘欣死后,在王政君的带领下,王氏再度崛起,风水轮流转,王氏上台之后,那些包括董氏在内的所有得过刘欣好处的人和相关人等,全都是干掉的干掉,流放的流放。
唉!真是悲哀呀!
此时,董氏们最大的感慨可能就是,早知今日,就不会当初了。
这是一个违背真理和人性的说法,真正的说法应该是,就算知今日之苦难,也不会放弃当初之风光。
之所以不放弃风光,是因为对苦难总有一种侥幸心理,这才是人性的罩门所在,可这世上哪有什么侥幸!
他们并非不知道历史,也并非不知道会有万一的悲惨结局,只是他们的所有认知都是建立在侥幸心理之上。
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当你处在高位时,要思考自己的德行与能力配不配得上这一切?如果配得上,那就是责任,如果配不上,那就是灾难。
因为所有的成就和荣耀,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得来的,如果富贵与荣华来得很容易,或是走捷径而来,就一定会付出更多甚至生命的代价,这是定律。
董氏和王氏乃至后来把管家事业发展到极致的东汉外戚们,都没有好结果,正是因为,就算他们乘上筋斗云,也翻不出这个定律。
此时的董氏无疑是相当的悲哀,然而比他们更悲哀的是刘欣。
对于这位仁兄,我已经不想说太多了,有一句话可能最适合他:
刚开始的时候,以为他是个王者,没想到他是个青铜,不,是块废铁。
既然是块废铁,怎么炼都是不可能发光的。
刘欣的理想是中兴,他上台从王氏手里把大管家的位置夺过来之后,实现中兴也不是没有可能,只可惜他不是那块材料。
他连自己都管不好,还谈什么中兴,甚至还带头破坏国家制度,搞的国家是礼崩乐坏,制度是国家的根本,礼崩乐坏了,根就不在了。
如果说汉公司已经被刘骜折腾得生了病的话,那刘欣就让汉公司插上了氧气管,算是命悬一线了。
刘欣最大的贡献就是,天下人对朝廷对皇室彻底的失去了信任。也就是说接下来的继任者,只要不比刘欣还差,至少可以延续公司的生命。
这个人还是出现了,但不是继任者,而是继任者的管家,也不姓刘,而是姓王,他所带来的希望也并不是给国家的,而是给他自己。
这位兄台就是我们的老熟人——王莽。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20 00:05:23 +0800 CST  

第四章:外戚中的极品

【一个优秀的演员】

公元前1年六月,二十多岁的刘欣同志青年早逝,他太自私了,只顾着自己解脱了,却不管那些活着的人,而是让他们自生自灭。
当初费尽心思的把董公子推到了那么高的位置,却没有给人家留个后路,连个梯子都没给,那他怎么下来呢?
坠下来呗!
对于刘兄的不辞而别,董兄很是手足无措:乘凉的树倒了,我何去何从。
别担心,已经有人帮你想好了,因为这个人时刻都很清醒,那就是王政君。
此时应该说是王老太太了,王老太的最大特点就是长寿,也正是她的长寿导致了汉王朝的短寿,从宣帝一直到哀帝,几个皇帝都挂了,她还活着,后来等到整个国家都挂了,她还活着……
在得知刘欣去世的消息后,到底是宫中的老油条,王政君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悲痛,而是权利,她以最快的速度到未央宫取走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以自己的身份加上这些代表皇权的玩意儿,现在基本上就是自己说的算了。
王氏被压抑得太久了,现在终于可以回到王氏当家的时代了,可王家已经没有多少人才了,现在的王家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同样被压抑了很久的王莽同志。
但程序还是要走的,即使这个程序很简单。
董贤虽然是个废物,但他还是大司马,在名义上也是个领头的,王老太找到了董大司马,问他皇帝的丧事该怎么安排,问他这个问题就是浪费口水,他能知道个啥!
不知所措的董兄都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哪还管的了那些事,于是脱下官帽向太后谢罪,意思就是您看着办。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先帝的丧事是之前的大司马王莽打理的,要不让他来帮你吧!”
董贤感激地连连磕头:“那真是太好了。”
王政君速召王莽进宫,并且下诏,包括军事在内的所有事务,全部暂时交给王莽管理。
猛虎终于出山了,不,是魔兽出笼,从此天下将永无宁日,不过王兄在戏份的开始会塑造一种很安宁的景象。
王莽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收拾董兄了,王兄刚进宫就拿着太后的诏书,连殿门都没让董贤进去,当即就罢掉了他,可怜的董兄光着脚回家,当晚就去找刘欣了,家人流放,财产充公。
此时的王莽已是权倾天下,算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管家,其实毫不夸张的说,王兄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的前期工作干得很出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在这一块,王兄就是妥妥的一个影帝,所有的影帝都是跑龙套跑出来的,王莽也不例外,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在跑龙套时就已经跑出了影帝级的水准。
前面大概的介绍过王莽,现在再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兄台。
王政君有八个兄弟,在她成为了皇太后之后,兄弟们就都发达了,只有一个人除外,因为他很早就挂掉了,此人就是王曼,也就是王莽的老爸。
王莽也是一位有志青年,看到叔伯父们如此风光,他也不甘于人后,但他很清楚,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抱住这些叔伯父们的大腿。
王兄的表演之路开始了,演技得展现给有质量的人看,这个人就是大司马大将军兼大伯父王凤。
有一次,王凤卧病在床,坐在床头照顾他的并不是老婆和儿子,而是比儿子还孝顺的侄子王莽,王兄的演技那简直是出神入化。
不但照顾伯父起卧,还亲尝汤药,为表达诚意,竟然不洗头不洗澡蓬头垢面的一直在床头伺候着,恨不得躺在病床上的是自己,如此虔诚的态度,就算是去拜神,老天爷也会感动的。
王凤感动了。
在快要挂掉的时候,王凤对太后和皇帝表达了自己的遗愿之一:希望你们能好好照顾我这个侄儿。
升官和发财是少不了的,但这不是王莽的理想,不要紧,先打个基础。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22 00:31:29 +0800 CST  

过了没多久,王莽的另外一个叔叔王商又出来帮他说话了,他向皇帝上奏,说愿意把自己的封地分一部分给王莽。
王家人别的本事没有,玩这些套路的本事真是天赋异禀,想要我封王莽就直说嘛!绕这么大个弯不累吗!
随后皇帝就追封了王曼为新都侯,由王莽继爵,这是王莽的第一个爵位。
如果你认为王兄的这个爵位完全是靠关系得来的,那就太小瞧他了,其实此时的他已是名声在外……
王兄的为人在当时可是被传为了佳话,王家人都很高调,他却相当低调,王家人都很奢靡,他却是节俭得很,自己节俭不说,却常常接济别人,关键是兄台还很有文化,儒学的造诣相当高。
如果说在他身上什么都是假的,只有一样是真实的话,那就是学术,这种东西是掺不了假的,然而他最终的失败也正是因为学术,因为他读的是死书。
除了亲戚帮他说话,还有很多像陈汤那种有分量的人也帮他说话,因为在当时,他就是一种道德楷模,是正人君子的典范。
这一切,只因为他那炉火纯青的演技。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如果去把自己伪装的很善良很豁达,如果能装一世,那么善良就是他真正的品行,反之,如果只能装一时,那么装的有多善良,就会多邪恶。
王兄属于后者,所有的所谓优秀品质,都将成为他实现邪恶和满足欲望的工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连自己的亲人都可以牺牲,美其名曰:大义灭亲。他老婆生的儿子和外面的私生子,加起来有好几个,大部分都是这样被他给作死的。
经过这些精彩表演,王兄简直是口碑炸裂,所以刘骜能让他当大司马,虽然有点亲戚原因,主要还是王兄努力表演的结果。
加上后来刘欣上台之后,王莽被排挤回了家,又为他赚了一大波粉丝,如今再当大管家,一上台就干掉了奸佞之臣董贤,俨然一副救国救民的大救星形象。
成为了超级大管家之后,在继续着表演工作的同时,他的黑暗面也开始展现出来了——卑劣。
如果你认为我说的太过分的话,请接着往下看。
他的所有努力,无非就是为了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他的欲望里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有仇必报,准确的说是记仇、心眼小、刻薄甚至有点龌龊。
如果说他虚伪就是当面笑嘻嘻,背后来一刀的话,那么卑劣就是把人捅死了之后,还要踩上几脚,吐几口唾沫,严重一点的还会刨人家祖坟,恨不得在家贴上对方的画像,天天诅咒还往上面扎针,让人家做鬼都不得翻身。
在董贤自杀之后,他怀疑董贤是假死,竟然派人去把他的棺材挖出来,抬到廷尉来查验之后,就直接埋在了监狱里,他其实就是故意的,因为挖对手的坟是他的习惯。
后来他还号召十几万人,都拿着工具把刘欣的奶奶傅氏和母亲丁氏的坟墓给挖了,收走了她们的印玺,剥掉她们身上的金缕玉衣,换掉她们的棺材,然后送到定陶国随便埋了,把她们之前的坟墓夷平了之后,还要在一圈围上荆棘,真的是用心良苦。
这些都是人干的事?儒家经典上面教你这些了?
在这方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干不出来的,凡是得罪他或他认为是重罪的人,把人处死不说,还有售后服务拆房子,拆了房子不说,为了保护环境还要把原址挖成水塘,然后为了达到震慑效果,会把死者的尸体停放在人流多的路口,供人参观,还要插上写有侮辱性的标语牌,最后再把尸体和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起埋掉,目的就是让所有的人看到之后,在心里暗暗发誓:
以后一定要听王大人的话,要不然自己死了房子被扒了不说,连祖先们的房子(祖坟)都有可能被扒掉。
这就是王兄的主要特质和行事风格,除了虚伪和卑劣之外,他还有个最致命的缺陷——无能。
靠巧言令色得来的高位,如果能力跟不上,那就是害人,即使在今天,这样的人也是层出不穷,有多少企业和团队都是被这类人搞垮的,在这方面,王莽就是祖师爷,对于王兄的这个特点,后面再细聊。
说了王兄这么多的坏话再来看看他长啥样,一般情况下,如果形象好的史料上都会专门交代一下,如果长得不怎么好看的,史书上是不会去浪费空间的。
但因为王兄创造的业绩太辉煌,史书上不但交代了,还交代的很清楚,说他嘴巴大、下巴短、眼睛凸,平时还穿厚底鞋和带高帽子,这……
好了,讨论别人长得不好看本来就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就点到为止,像王兄这种角色,想要被描绘得哪怕是帅气一点点,那都是很难的,但我认为虽然没那么帅气,却也不至于那么不堪。
不管王兄长得如何,此时的他离巅峰只有一步之遥。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23 23:27:28 +0800 CST  

具体忽悠流程如下:
王团长把自己的意思写成奏章,让甄邯传给孔光,孔光再向皇太后上奏,在孔光上奏之前,王莽会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太后,这样太后和孔光的意思就是一样的,奏章自然就被批准了,其实他们的意思都是王莽的意思。
到了以后配合很默契的时候,王莽只要示意一下,狗腿子们就会上奏,太后按照王莽交代的一批准,下面的成员们就会分工明确的该抓人抓人,该审判审判,基本上都是王团长满意的结果。
在这种操作流程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凡是跟王团长有过节或不配合的人基本上是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像赵飞燕和傅皇后(刘欣的老婆)这种过去式,也都被他逼的自杀了。
别说这些人,就连她们自家人,他也不放过,比如他的叔叔王立,也就是王政君的兄弟,因为是上一辈的人,王团长怕他在长安抢自己的生意,硬是把他给逼走了,王老太不同意也没辙。
然而,这才刚刚开始。
如今是铲除奸佞,迎立新皇登基,真是功盖天下,万众归心,王团长在他自导自演的戏里有点飘了。
人一旦飘了就会体现在行为上,特别是那些掌握绝对权力的人,王大司马已经不满足只当个大司马了。
在王莽的授意下,蛮族首领向朝廷进献了白野鸡和黑野鸡,在封建时期,这就是所谓的祥瑞,玩这个玩意的人都不是什么好鸟,这是典型的献媚拍马屁行为,也是升官发财的一种手段,可如果是权臣玩这个就另当别论:说明有野心了。
姓王的属于后者,他想取而代之的想法,也是这个时候就有了。
王兄导演的戏码,自然就得大做文章了,于是他的忽悠团队开始制造舆论,说什么当初周成王能获得白野鸡,是因为有周公姬旦的辅佐,如今王莽有同样的功劳,也得像姬旦那样称为“公”,应该封王团长为“安汉公”。
一个最后篡汉的人,竟然被称为安汉,实在是讽刺的很,王太后还是很配合的封了王大司马为“安汉公”,并增加采邑。
这个所谓的安汉公,就是比侯爵高了一级,属于公爵,这是先秦时期的爵号,到了汉朝就没用这个了,王莽之所以又搬出来,因为他需要这步棋慢慢的向巅峰靠近,这也是王兄的第二个爵位,明白人都能看出王莽的心思了。
王团长的反应却出人意料,拒绝受封,为了表明态度还装病不上班,都这个时候了他还不忘为他人着想:“应该封孔光他们,别管我了。”
这不是屁话吗!你是团长,团长不受封,团员又怎么敢,莫非嫌封的少了?那就把封邑增加到两万八千户,如果你还不受封,就再增加,用封邑砸死你。
王兄的病被砸好了,同意接受“安汉公”的封号,但拒绝增加采邑的封赏(有了爵号还担心没采邑吗?)
此时王兄当然也不忘装一把好人,建议太后大赏天下,受赏人群包括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能赏爵位的就赏爵位,赏不了爵位的就赏钱,赏不了钱的就赏个好政策,总之是想方设法的对别人好,反正也不用自己出半个子儿。
这下好了,全天下的人都得了他的好,全天下的人都认为他好,王兄又动心思了,他想掌握绝对权力。
于是在王兄的示意下,狗腿子们向太后上奏:“太后,您老人家到了该享福的年龄了,就别太操心了,那些小事交给安汉公就行了。”
王老太又按照王莽的意思下诏:以后大事找我盖章,小事直接找安汉公就可以。
至此,王兄的权利与皇帝已经没有区别了。
上至皇帝与太后,下至百官公卿,全部都成了王莽的玩偶,而且还都心甘情愿,可见王兄玩弄权术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人类智商的极限。
权力虽然和皇帝没区别了,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既然如此,那就跟皇帝做亲戚好了。
跟皇帝成为亲戚,不但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利,还能方便将来更进一步。于是王兄便张罗着给平帝找个皇后,这个皇后最合适的人选当然是自己的女儿,但这个话不能明说。
王兄上奏说:“应该在包括周公和孔子在内的所有名门之后中,海选一位皇后。”
最后老王还加了一句态度很明确的话:“我的女儿各方面条件都不好,没资格和别人一起参选皇后。”
哦!原来安汉公是这个意思,忽悠团的人明白该怎么做了,然而王老太还不明白,她认为王莽是真心的谦让,于是专门下诏:“我们王氏的人就不参选了。”
这下忽悠团可就炸锅了,每天都带着一群人到朝廷去请求,大概意思是:安汉公……必须是他的女儿当皇后。
完了,连太后都不好使了,王兄的女儿正式成为了皇后。
现在既是安汉公,又是皇帝的岳丈,赏赐自然又要提一级了,于是王舜开始起哄了,他可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几千人一起上书,内容就是要增加对安汉公的赏赐。
可你已经是公爵了,再高一级能高到哪里去呢?莫非想称王?
称王太俗了,不称王也可以高,不但可以高,还可以高出花样,高出内涵。
忽悠团的人认为,在历史中,作为人臣最成功最受人敬仰的就是伊尹和周公,王兄现在的级别就是跟这二位其中的一位差不多,而要使王兄高出新的高度,甚至达到历史之最,就必须要超过这两位,那该怎么弄?
太简单了,没有忽悠团忽悠不了的事情,把伊尹和周公的称号结合一下不就可以了。
伊尹当时的尊号是阿衡,周公为大宰,那王兄就叫宰衡吧!
这个称号,到底是王团长想出来的还是团员们研究出来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不管是谁提出来的,都属于一种行为——不要脸。
然而这一切还在继续。
此时的王莽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刹不住车了,可怕的是他的背后有一群马,已经没有力量可以阻止他们了。
过了没多久,忽悠团最大规模的行动开始了,他们竟然带着一群人联合上书,还要增加对王团长的赏赐,记住这个群有多大——近五十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有资格上书的人基本都上了,可能连没资格的也拉来凑数了,这些人哪里是什么国家干部,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邪教组织,王莽就是教主,由此可见,王教主的忽悠水平已臻入化境。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09-28 09:04:23 +0800 CST  

可关键是,你都是宰衡了,还能再往上加吗?
答案是能,赐九锡。
所谓九锡,就是服饰、车马、弓矢和斧钺等等九种礼器,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如果皇帝以外的人得到这些东西,说明在礼法上已经仅次于皇帝了,也说明这个人真正想要的并不只是这些东西,而是皇帝屁股下的那个位置。
当然,在太平时期和皇帝有能力的时候,是没人敢要这东西的,也不会存在这种事,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皇帝很差劲,国家也差不多了,而这些要九锡的人,最后要么取而代之,要么就想取而代之,又没取成,反正都不是什么好鸟。
历史上玩这个的也不少,那都是从王兄这里开始的,整个流程也都是按王兄设定的在走,此时,王莽的屁股算是有一半已经坐到皇帝的宝座上了。
正当王莽准备把另一半屁股也挪过去的时候,却发生了突发事件——平帝去世了。
平帝之死,是个问题,因为有争议,大部分说他是病死的,一小部分说他是被王莽毒死的。
说病死的人是班固,班先生是汉书的作者,也是汉室的忠实支持者,他爷爷的姐姐就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他虽然不是西汉时期出生的人,但至少能从父祖辈那里了解到一些事情的经过,如果有证据是王莽下的毒,班先生的笔是饶不了王莽的。
而说是王莽下毒的人就更近了,就是在平帝刚死没多久,率先起兵反王莽的起义首领瞿义,按理说他是王莽同时代的人,说的应该更可信,但因为他和王莽是敌对关系,理论上可信度不高,不过也有认可这一说法的,如司马光先生
但是,当时的平帝已经十四岁了,有了一定的独立思想和处事能力,再综合王匹夫的个人性格,这种缺德事,他是干的出来的。
当然了,这种杀人的事,没有证据是不能乱说的,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吧!
只可怜那平帝,好歹也当了几年皇帝,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他肯定是有想法的,也是有热血的,更知道王莽就是个混蛋,只可惜他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是个傀儡。
好了,皇帝死了,总不能就这样取而代之吧!还得找个傀儡过渡一下,这一次,王兄决定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傀儡。
可如今连元帝这一脉也没人了,那就只能去宣帝那里找了,宣帝这里的人丁倒是很兴旺,什么王侯之类的共有几十个。王兄对这些是不感兴趣的,他选人不看长相、级别和能力,只认一个标准:年龄越小越好。
最后在宣帝的玄孙一辈中,如愿以偿的找了个一两岁的小朋友,叫刘婴,刚选完刘婴,王兄就开始行动了。
在忽悠团的运作下,老把戏上场了,一个叫谢嚣的低级官员,上奏说挖到了一块白石头,上面写着安汉公应该当皇帝之类的几个字,狐狸的尾巴光明正大的露出来了。
而这只是王莽的一步棋,他还是想一步一步来,后来在王舜的操作下,王政君不太情愿的同意了。
公元6年,王政君下诏,王莽以摄政的形式代行皇帝职权,吃穿住用的规格和皇帝一样了,称为“摄皇帝”。
此时的王莽整个屁股都已经坐上了皇位,也已经相当于实际的皇帝了,但名义上还不是,不要紧,慢慢来。
王兄的意思就是,因为刘婴太小了,皇帝的位置我先代着,刘婴就以继承人的名义等着,等他长大了我再还给他(到时候还不还另说)。
此时的刘婴就是太子,称号为“孺子”,史上也称“孺子婴”。
皇帝的名号都已经用上了,剩下的就是个时间问题了,很快机会就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老刘家有个叫刘崇的起兵了,不过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忽悠团又开始忙活了,他们上奏说之所以有人造反,是因为王团长的权利太小了,还得提高他的权利。
还能提?能。
王政君又很无奈的下诏王莽为“假皇帝”,这摄皇帝和假皇帝他娘的有区别吗?
有,假和真更近一点,就一个字的区别,很快就不会有区别了。
第二年公元7年,前丞相瞿方进的儿子瞿义起义,就是这位兄弟说是王莽对平帝下的毒手,瞿兄的动静闹得有点大,王莽很担忧,但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考验,考过了他就可以升到最高级了。
考验很顺利,瞿义被平定,假皇帝感觉此时已是天时地利人和,开始着手变成真皇帝了。
现在全天下人都知道王莽要干嘛了,在这种时候,永远都不缺投机分子,什么白石头呀石牛呀都冒出来了,而将这出戏推向高峰的是一个叫哀章的人。
这个哀章就是个文化流氓,此时在长安学习,正好赶上了这个事,于是抓住机会,用他的文化功底做了一个不要脸的流氓行为:制作了一个顶级拍马屁的铜箱子。
铜箱里面装了两道他做的标签,一道是图,一道是书,里面的内容还是老一套,王莽该当皇帝,甚至连刘邦都给搬出来了,为了表达诚意,还都注明了需要哪些人辅佐,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姓哀的就是一个高级投机分子,他的这套虽然很无耻,但忽悠当时的老百姓是没问题的,还可以为王莽代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王兄很高兴。
至此,凭着忽悠神功横扫天下多少年的王莽,决定收网了。
公元9年正月,王莽正式篡汉,改国号为“新”,改年号为“始建国”。
一切从新开始,一切也全部就位了,不不,还差一样东西——玉玺。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01 10:14:36 +0800 CST  
【折腾的天赋】

哀帝之后,玉玺被王政君收走了,之后就一直放在她那里。
没有玉玺的皇帝不是一个完整的皇帝,王莽刚即位就去要过,老太太不给,最后只能让王舜去跟她讲道理了,得让她认清现实。
见王舜来了,就知道了来意,老太太先是破口大骂一顿:“没有汉朝能有你们今天吗?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真是猪狗不如。”
骂的倒是相当在理,至于是不是发自内心的,就只有她老人家知道了。
王舜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任你怎么骂,他就一个态度,今天拿不到玉玺就不回去。
王政君也很清楚,她除了骂几句,什么也做不了,于是把玉玺丢了出去,最后撂下一句狠话:“我死了之后,你们也都会被灭族的。”
这句话说对了一半,因为最后被灭掉了一部分。
是王莽把王氏推向了巅峰,也是他把王氏送往了地狱,这个锅就真的该王莽一个人背吗?王兄固然负有直接责任,但王政君才是始作俑者。
王女士是有争议的,其实她的争议无非就是,在她心里是向着王家多一点,还是汉家多一点,王家是血缘,汉家是责任。
当她对王莽的所有要求几乎都言听计从的时候,足以说明,在血缘面前,她不知责任为何物,也说明了这个女人除了自私和没有远见外,还立场不坚定,甚至是非不分。
到后来要封王莽为摄皇帝的时候,她可能意识到了点什么,但已无济于事,最后抱着个玉玺不放手,不要以为她是想为汉家做点什么,她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个人形象,也是为了挽回自己作为汉家太后最后的一点尊严。
待到王莽篡汉以后,汉家的很多制度都被王莽改了,可老太太还是用汉家那一套,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能在她的内心深处,固然会为汉家的消失感到遗憾和痛心,但也会为天下最后落到王家而感到庆幸。
公元13年,这位有争议的传奇女性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很遗憾, 她没能坚持到她的侄儿遭到报应的那一天。
因为王政君,王氏的祖坟冒了青烟,他们王家连带亲戚一共出了十侯五大司马,风光就会滋生野心,最后也会败给野心,不不,有野心不一定会失败,但没有能力的野心就一定会失败。
世上大部分人属于后者,王莽也没例外。
王兄有理想有野心,有文化有套路,就是没能力。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不管你口才有多好,人缘有多好,学历有多高或者说你在哪个领域的技术有多强,可如果把你放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就不一定吃得开了。
是驴子是马,往那个位置上一站,有几斤几两,就很快不会有半点水分的现形了,因为那个位置不是谁都可以坐的。
为了坐上这个位置,你可以用点手段,甚至可以忽悠,可一旦坐上了这个位置就绝对不能忽悠了,而是要干实事,要担责任的,要不然迟早得下来。
可王兄不明白这个道理,当上了一把手之后,依然决定将忽悠进行到底。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讲,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行,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那就别折腾,管好自己,这样长期的维持原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很遗憾,我们的王团长不但是忽悠界的大神,更是折腾界的王者,从他的国号就能看得出来——新。
一切都要新的,不折腾怎么新呢?
在折腾之前,王莽得先解决一位朋友,就是刘婴小朋友。
后世很多权臣篡位之后,就把前任给弄死了,在这方面,王兄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兄台也不是什么心胸开阔之人,如果不让你死,那就让你生不如死。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06 00:05:48 +0800 CST  

他把刘婴封为了定安公,让他住在了专门为他准备的定安馆,除了管吃住,基本不让外人接触他,也不教他读书,好好的一个祖国未来的花朵,硬是在王兄的关怀下,长大后变成了一个啥也不懂的白痴。
好了,折腾之路已是畅通无阻。
作为“新”国的新皇帝,自然得有新政策,这就是古今以来,让人津津乐道却又有点惋惜的“王莽改制”。
说什么王莽是改革家,是社会主义穿越者,我……呸!他也配?
改革家那是有改革精神的,改的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一切能变的越来越好,而王兄的目的只有一个——改改改。
说他是穿越者那就更是恶搞了,因为他的观念并不是超前,而是后退。
王兄的改是为改而改,随心所欲的改,改的依据就是复古和回到过去,书不能白读了呀!
我认为他的改就是吃饱了撑的,先来看看兄台那些让人大开眼界的骚操作吧!
到底是读过书的,先贤们对王莽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认为古代什么都好,向往的不得了,所以他什么都是按书上面说的办,无论对错,就是要回到过去。
鉴于王兄上改天下改地,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就挑几样重要的来聊聊。
其实这些工作在平帝时期,王兄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改地名,改之前先把地区按照他的意思划分了一下,再按照他认为的那样改,比如长安就改成“常安”,很多地名改完之后,感觉不行再改,最后在改了四五次之后,又用回了原来的名,你说烦不烦。
改完了地名再改官名,什么共工之类的上古大神都被他给搬出来了,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改不了的。
改官名的同时,他也在改人名,他认为书上说古人的名字都是一个字的,不能有两个字的,慢慢改吧!
汉平帝刘箕子的名字就是被他改成了刘幵,关键是他改国内的还嫌不过瘾,连匈奴的名字他都改,你说他是不是有病。
如果说这些改动只是影响人的心情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改动就直接引发了民怨,甚至动摇了国家的根基——改货币。
他把汉朝的以五铢钱为主的货币都换掉,直接改成大钱和小钱两种,等人们慢慢习惯了一点之后,王莽还嫌不够复杂,就又改成了五大类二十八种货币(也真是辛苦他想出了这么多种)。
改成这么多种之后,一时半会无法流通,就又改回原来的两种,被他改来改去的太麻烦,老百姓就干脆自己铸钱,王兄岂是好忽悠的,于是他下令,私自铸钱的重罚,要是发现了一家,邻居就五家一起罚,这下老百姓没法弄了,只能悄悄的用五铢钱交易,你当王莽是吃素的呀!
王兄规定,用五铢钱的就是犯罪,严重的就得流放。你的钱老是改来改去,又不让私铸钱,也不让用五铢钱,你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呀!
最后搞得老百姓都破产了,坐牢的流放的不计其数,因此而死亡的人也是以十万为单位。
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
在王兄的折腾下,老百姓不好过,当官的也强不到哪里去,当官的如果过不好,到最后过不好的还是老百姓。
除了货币制度,其它的制度也是不停的改,因为制度一直没确定下来,官员是不发工资的,等到新制度确定的差不多了,他又改了,所以官员是长时间领不到工资的,或给一点点意思一下。
百姓没有收入可能就饿死了,官员没有工资可饿不死,这可是欺压百姓的大好时机,所以最后当官的是越来越舒服,穷苦百姓是越来越穷苦。
当初忽悠人的时候,是全天下的人都被他忽悠的开开心心的,如今他折腾人的时候,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全天下人折腾的怨声载道,人人自危,能把整个天下人这样的来回耍,不得不佩服王兄的能耐。
然而,王兄似乎认为,把内部搞得如此糟糕,不足以显示他的才华,只有把外部搞得同样糟糕,才能体现他的水平和决心。
从此,边疆开始热闹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06 22:49:14 +0800 CST  

【邻居不好惹】

一个国家如果只是内忧或者外患,那还是有希望的,如果同时都有,那就没戏了。
王兄却不这么认为,他反而很享受,因为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和处理国际关系就是一种娱乐,快乐最重要。
所以他最终乐死了国家,也乐死了自己……
当国内被王莽折腾得乌烟瘴气之际,国外的邻居们也被他闹腾得痛苦不堪,而国内的老百姓被折腾是可以忍忍的,邻居们却不会忍。
前面说过,从宣帝时期开始,边境就很稳定,大大小小的邻居都认咱做老大哥,特别是匈奴这个大块头,那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匈奴的表现也确实不错,他们的单于还时不时到中原来向老大哥问个好,这种局面维持了几十年,搞得边境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住在边境,因为几代人都没见过战争,而王莽结束了他们的美好生活。
王莽出身在元帝时期,那个时候匈奴已经认咱为大哥了,所以王莽从出生到现在,在他的印象里,以匈奴为首的邻居们都是温顺的羊,想宰就宰,想吃就吃,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明他的书白读了。
最后在他的折腾下,周围的羊群都变成了狼群,其中最难对付的还是那匹头狼——匈奴。
但这次真不能怪别人,本是严谨而慎重的外交关系,在王兄那里却成了过家家。
在之前,邻居们虽然都有绝对的自主权,但在名义上和汉朝还是封赠关系,当时汉大哥给他们领导人的封号是王,匈奴还是单于不变。
可王兄认为,在古代,王是天子的专用称呼,于是就把国内的诸侯王都降为公,把国外邻居们能改的王号都改成了侯,一下降了几级,人家当然不愿意了,不愿意就打,打不赢就以欺骗的手段干掉人家老大,搞得边境是不得安宁。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王莽很喜欢使阴招,下面的人是有样学样,如果能骗人的,绝对不会好好跟你谈,能从背后下黑手的,绝对不会面对面跟你单挑,可这些到了匈奴那里就不灵了。
王莽的使者拿着新的印绶,来到了匈奴王庭,准备跟单于换取以前汉朝的印信。
其实对匈奴来讲,中原是谁当主人并不重要,只要原来的关系和好处不变就行。
单于倒也很爽快,正准备取下旧的印绶来换新的,突然旁边有人提醒他,先看一下新的印信再换也不迟,单于就暂时没换,新朝的使者并不灰心,后来在喝酒的时候趁着酒意又要换,还是有人提醒单于,直爽的草原人民喝了酒就更直了,不就是旧的换新的嘛!那有啥看的,最后还是换了。
然而单于不知道,像王莽这种人最擅长在文字上面做文章,一个小小的印信也足以烦死你,当单于酒醒后看到新的印信时,傻眼了。
之前汉朝上面的印文是“匈奴单于玺”,而新印信上面的印文是“新匈奴单于章”,看上去区别不大,实际上大了去了。
第一是级别问题,“玺”是帝和王的专用,而“章”是王以下的级别用的,就是降级了。
第二就是身份问题,旧印信前面没加“汉”,说明承认匈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双方也是伙伴关系,王莽却要在前面加“新”,那么你匈奴公司就成了我新公司的子公司了,双方就变成了臣属关系,匈奴当然是不乐意了。
单于就拿着新的印信来找新朝使者,要换回旧印信,当单于看到旧的印信时,又傻眼了。
原来新朝的使者料到单于会回来换,就提前把印信砸碎了,单于很无奈,就这样吧!
王莽,算你狠,不就是个小小的印章么,我身上也不少块肉,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从此以后,匈奴那久违了的烧杀抢掠节目又开始上演了,但还没有大的冲突,先热热身。
其实双方的矛盾早就有了伏笔,印章事件只是个导火线。
双方在汉朝末期就已有了隔阂,但是影响不大,后来王莽摄政时又给人家乱定规矩,双边关系属于干柴已备,只差一把火,印章事件就是那把火。
看到匈奴闹事,王莽并不烦,因为他一直想找机会展现一下新王朝的淫威,匈奴就是最好的出头鸟。
于是王兄发兵三十万分十二路从不同方向进军匈奴,目的就是把匈奴单于干掉,干不掉赶走也行,然后再把匈奴地区分为十五块,立十五个单于,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新朝的小弟。
等等,出兵之前,得先发挥一下强项,把匈奴单于的称呼改为“降奴服于”,至少得先从心理上战胜敌人。
如果说王莽治理国家是外行,那么在打仗方面就是个弱智,他认为这么多部队要同时发兵才够威风,才能显示出新朝的强大,于是先到的部队就要等那些从全国各地调来的部队,这样既失去了战机,又耗费了粮草,任何人劝都没用,其实王莽还要做另一件事。
他同时派人拿着金银财宝来到边塞,准备把前单于呼韩邪的子孙都骗过来,然后把他们都封为单于,凑成十五个。
最后只把靠近新朝的梨污王咸和他的几个儿子骗过来了,接着就封了他们为单于,后来咸自己一个人逃回去了。
真是太气人了,如果别人把你的中原分成十几块,都立为皇帝,你怎么办?匈奴单于不出所料的勃然大怒,对新朝的烧杀抢掠就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边境百姓的好日子开始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08 23:10:34 +0800 CST  
这时有人告诉王莽,在扰边的匈奴部队中,有一支是梨污王咸的另外一个儿子角的部队,咸当时逃离长安的时候,实在是太匆忙,把和他一起来的两个儿子落在了长安,这两个儿子后来病死了一个,还有一个叫做登。
王兄依然是不会吃亏的,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二话不说就把在长安的登给杀了,反正都是咸的儿子。
很快王莽就会为他的草率付出代价。
正在这个时候,匈奴单于挂了,跟草原一样,此时谁当老大是权臣说了算,恰好权臣须卜当的老婆是王昭君的女儿云,很自然,两口子是不希望两国之间打仗的,得立一位和平主义者为单于,二位又正好跟咸的关系不错,于是就立咸为单于。
在须卜当的建议下,单于咸同意跟新朝和亲,为伟大的人类和平尽一份力,王莽也很配合,于是给了匈奴很多金银财宝,顺便还提了个要求,就是引渡那些投降匈奴的新朝人,但是杀了人家儿子这个事不能瞒着呀!
王莽就瞒了,说单于的儿子登还活着。与其说王莽喜欢骗人,不如说他心里不够坦荡,甚至很阴暗,能说真话的事情,他会努力的说假话,有机会说假话的事情, 他绝不说真话。
其实说假话骗人在很多时候也是斗争需要,用的好那就是谋,用的不好那就是蠢,可王兄以为他是前者,实际上他比后者还后者。
愚蠢的王莽认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于是把好不容易聚集的边境部队给撤了回来,等到匈奴使者回去告诉单于咸,他的儿子已经被杀了的时候,单于愤怒了。
表达愤怒的唯一方式就是加倍的烧杀掳掠,但因为贪图王莽的金银财宝,所以在表面上并没有翻脸,仍然维持原来的和平关系。
很显然,匈奴人都明白翻脸不能比翻书还快的简单道理,王莽却不懂。
边境还是那个样子,于是王兄又下令,边境部队还没有来得及撤走的就别撤了,已经撤走的就还是回到边境上去喝风吧!
他娘的,跟玩似的,真是将帅无能,累死十二军。
可没过多久,好消息来了,匈奴单于挂了,他的弟弟舆即位,舆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也愿意为伟大的人类和平做贡献,于是派须卜当的儿子须卜奢到长安进贡。
这真是太好了,边疆的和平看到希望了,然而又被王莽葬送了。
王兄竟然用须卜奢把他爹须卜当夫妇诱骗到长安来了,目的就是消灭现在的匈奴单于,再把须卜当送回匈奴当单于。
王莽的行为和思想还停留在部落时期,甚至还不如,他完全没有任何的外交理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任性,王兄就好比一个任性又欠揍的小孩,没啥能耐又喜欢到处惹事,真打起来又打不过人家,打不过就来阴的,阴的还打不过,就在那边哭边骂,过个嘴瘾,着实讨厌的很,可他不是小孩子,而是国家领导人,照他这么个搞法,世界大战都发生一百次了。
太不地道了,是个人都会生气,别说是堂堂的单于了,于是刚上台的单于又愤怒了,王莽怎么这么不是东西,既然你想玩,那就陪你玩到底。
从此以后,匈奴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抢,无所顾忌的抢,就抢你了,咋地吧!
看到这里,是不是都想赏王莽两个耳光。
在王兄的努力下,以匈奴为首的西域、西南和辽东等各邻居都反了,连西域都护都被人杀了,这种局面应该是如王兄所愿了。
可即使匈奴再凶悍,顶多也只是抢点东西,对王莽来讲只能算是外伤,外伤还不足以要人命,真正要王莽命的是内伤——不治之症,身体有绝症,加上外部一顿猛锤,那就死的快了。
王莽折腾老百姓的有力武器就是混乱的制度,他总想制定出他认为的好制度,结果只是越来越乱,漏洞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政令不通,法律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当制度慢慢的失去作用的时候,那就是当官的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的时候。
王兄当然不愿意这样,最后他下令,官员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相互举报,结果是乱的无法收拾。
官员的日子不好过,老百姓就更别想好过了,最后在那些当官的努力下,富人都变穷了,穷人就只能去要饭了,然后富人就开始组织武装力量自保,穷人就开始拉帮结伙去要饭。
这……不正是乱世的模样吗!彻底的乱了。
下面乱了,上面就该换人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13 10:01:23 +0800 CST  


第五章 人心思汉

【烽烟又起】

王莽的一些荒唐事,用罄竹难书都不足以来形容,我们只需明白,一个万众所归的开国皇帝变成一个人人唾弃的亡国之君,只需短短十几年,前后的反差有多大,就有多荒唐。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王兄,他也是为了生存,那些所谓的虚伪和卑劣,也都只是他的斗争手段,只可惜他有斗争能力,却没有维护斗争成果的能力。
他一心想改,但他不知道,人类的社会秩序与制度,就像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样,都是先人们日积月累的成果,能运行到现在必然有其合理性,然而再完善的制度都会有问题,如果你有能力针对性的修改一点,当然是可以的,可你如果想整个都给换掉,那么你迟早也会被换掉。
经过十多年日以继夜的折腾,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去维持秩序的运作,更没有能力去保护群众的利益,既然朝廷已经成了摆设,那群众只能自己组织力量来保护自己,这种行为俗称起义。
第一个举起义旗的是一个女人,人称吕母。
公元14年,吕母拉起了一支队伍正式起兵,名义是为儿子报仇,原因是自己的儿子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而被县官杀了。
如果说是王莽准备了一个足以烧掉新朝的柴垛,那么吕母就是那个往柴垛上扔火把的人,一时间,起义的熊熊烈火烧遍全国各地,有点实力的人都拉起了队伍。
因为王莽的出色表现,导致百姓们都很怀念汉朝,也都希望能回到汉朝,此时要是谁打着复汉的旗号,或是找个老刘家的人当带头大哥,那就是一呼百应。
这种时候自然不缺这种人,打汉家旗号的队伍虽然不少,却是以打酱油的居多。
在众多队伍中,有两支最大的也是决定了当时局势的队伍,一支是绿林,一支是赤眉,先来介绍一下。
绿林,就是王凤和王匡等几个湖北人在湖北拉起的一支队伍,因为刚开始队伍的根据地设在绿林山,所以也称为绿林军,这支队伍虽然是盗贼起家,后来却打起了复汉的旗号,队伍里也有不少人物,乱世最后的终结者就出自这支队伍。
赤眉,就是一个叫樊崇的山东人在山东拉起的一支队伍,樊崇为了让自己的队伍与众不同,就把所有人的眉毛都涂成了红色,所以称为赤眉,这支队伍虽然也是盗贼起家,后来也打起了复汉的旗号,但却是一支有始有终且向心力极强的土匪队伍,真可谓匪始匪终。
绿林队伍壮大的很快,但内部的派系发展的也很快,后来就分成了以王凤和王匡为首的“新市兵”和以王常为首的“下江兵”
,这些人虽然都是土匪,但却是有理想的土匪,毕竟口号是复汉嘛!
赤眉队伍壮大的也很快,但他们的核心人物始终都是樊崇,樊先生虽然是土匪,但也是有理想的,樊兄的理想就是当一支地地道道的土匪,至于复汉的口号,那也是为了更好的当土匪。
后来绿林军遇到了瘟疫,死亡近半,新市与下江两军就各分西东,然后新市兵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以平林人陈牧为首的“平林兵”。
绿林军又开始壮大,但绿林还是绿林,后世之所以把绿林跟好汉挂上钩(绿林好汉),是因为他们即将遇到另一个合作伙伴——“舂陵军”。
这支队伍是地地道道的好汉部队,因为他们的初衷和理想就是复汉,而这支部队的带头人也是老刘家的人——哥哥刘演和弟弟刘秀。
乱世的终结者和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同志闪亮登场了,然而刚出场的刘兄并没有那么闪亮。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13 23:01:05 +0800 CST  

【刘家兄弟】

刘秀,字文叔,南阳郡人(今河南南阳地区和部分湖北地区),在家排行老三,至于刘老三的形象,那就是一个字——帅。
按辈分来讲,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属于景帝刘启这一脉。
拜推恩令所赐,贵为皇亲的宗室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元帝时期,刘秀的祖上刘仁被封为了舂陵侯,封地就是南阳郡蔡阳县的两个乡(今湖北枣阳地区),刘秀算是湖北人了。
到了他老爸刘钦这里时,刘家人除了可能有点补贴外,已经和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谋生还得靠本事呀!刘钦算是有点能力的人,他的工作是当官。
虽然是当官,但工作也不太稳定,因为经常有调动,后来就调到了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地区)当县令,刘秀就是在这里出生的,那是公元前5年。
家族虽然没落了,但老爸好歹是个县令,家里的生活还是比很多人好过。
好景不长,到了公元3年,时任南顿(今河南项城地区)县令的刘钦去世,年仅九岁的刘秀和兄妹们一下子生存都成了问题,别说生活了,最后都回了老家跟着叔叔刘良混,这下成了地地道道的平民了。
刘叔还是很不错的,对这些侄儿那是没得说,除了人不错,刘叔的经济条件应该也不会太差,刘秀兄妹可是有好几个的,不但温饱解决了,教育也没落下,刘秀在大一点后还去长安学习了几年,用今天的话说,算是在首都毕业的高材生。
虽然是个见过世面的文化人,但在他大哥刘演面前仍然是个小弟,可能是比大哥小很多的原因(十岁左右),加上性格比较温和(请记住这个性格特点),老三在大哥那里的存在感很低,大哥还经常嘲笑他像刘邦的哥哥刘喜,反正就认为刘秀将来是没什么出息的。
虽然刘演最后看走了眼,但这位大哥也确实不是一般人。
刘演,字伯升,家里排行老大,性格刚烈、豪阔也很张扬,重义轻财,喜欢广交朋友,在家里是大哥,在外面也是一种老大的感觉,王莽篡汉以后,大哥的目标就是要恢复汉家天下,成为真正的老大(确实很豪)。
他的风格和三弟刘秀是截然不同,这些不同也正是他不看好刘秀的原因之一。刘秀的性格比较内敛、谨慎,遇事有想法,办事有方法(多权略),反正就是个低调的本分人兼聪明人。他并没有大哥那么豪迈,最大的乐趣就是种地,平时的主要工作也是种地,目标就是把地种好。
当然刘兄也是有理想的,在见识了新野美人阴丽华的美貌和在长安看到了执金吾的威风之后,他的理想就是——当官就当执金吾,娶妻就娶阴丽华,这才是人生赢家。
与其说是理想,不如说是梦想,当官这种事以后也说不准,但是新野第一美女阴丽华,对当时的刘秀来讲,仍然属于天鹅肉。
除了有梦想,刘兄还是个有幽默细胞的人。
在不太平的世道,都会流行图谶,所谓谶书就是符命的升级版,也是为符命提供理论依据的,谶语通俗的理解就是,把谣言转变成预言,再把预言文字话,玄化,神化,大众化。
不过图谶也是一种学问,当时有研究的人就说将来刘秀当为天子,很多人就说这个刘秀是指当时的国师公刘秀(就是刘歆,后改名刘秀),我们的刘兄听到后就以幽默的方式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你们怎么知道不是我呢!
众人听完皆大笑:你小子没睡醒吧!
然而刘秀用事实告诉我们,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准确的抓住机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理想归理想,幽默归幽默,命运问题以后再说吧!刘秀的现状仍然是在地里干活,虽然受了大哥的影响,对复汉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能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自己能吃饱饭,有多余的还能拿去卖,有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干点买卖。
公元22年,刘秀来到了宛城(今南阳宛城区)卖粮食,这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卖粮食,因为在这里,他将确定自己新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复汉。
其实刘秀本身是没这个想法的,因为大哥天天在那嚷嚷着要复汉,加上目前的局势也确实需要复汉,以赤眉和绿林为首的各路起义队伍是以十为单位,刘兄慢慢的也有点躁动了,再不站出来,可能连地都种不上了。
如果起兵那就相当于重新创业,而创业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命,这种关乎存亡的大事,刘兄是不会那么草率的,加上他这个人做事又很谨慎,做任何决定都会深思熟虑,绝不会轻易下决定,可一旦下定决心,不管前路如何,绝不回头。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15 23:07:31 +0800 CST  
@板仓书生 2020-10-16 02:03:56
看了我家族谱,我是黄帝163代后裔。纯正的汉人。
-----------------------------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18 00:02:16 +0800 CST  
虽然起不起兵还是取决于大哥,但此时刘秀内心的天秤已经慢慢的倾向于起兵了,只要有个人来加点码,刘兄就会坚定创业的决心。
这个人很及时的出现了,却不是他大哥,而是一个叫李通的人,此人就在宛城。
李通是本地人,还是当地的大族,父亲李守对图谶很有研究,曾经对李通说图谶上讲过刘氏会复兴,李氏当辅佐之类的话,说的李通很是躁动,可令李兄想不到的事,有个人比他还躁动,这个人就是他的堂弟李铁。
李铁对堂兄说:“如今天下大乱,人心思汉,放眼南阳的宗室,只有刘演兄比较靠谱,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共同创业。”
李通笑了,正合我意。
在得知刘秀来了宛城后,就让李铁去请过来共商大事,刘兄过来后,李通也不绕弯子,以谶文为依据,以创业为目的。刘秀努力的控制着内心的兴奋,以三部曲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先是表示惊讶(这可是造反呀),再是表示谦虚(承蒙你们看得起我们兄弟),然后表示同意(那就一起干吧),双方正式达成协议。
至此,刘秀心里最后的障碍彻底清除,刘兄也正式决定开启复汉模式。
既然踏上了这条不知尽头的黑暗之路,就一定要坚持到底,直至见到光明,哪怕死在路上,也无怨无悔。
这就是刘秀,坚持,是他身上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刘秀,在平坦的道路上,你是普通的,只有在崎岖而坎坷的道路上,才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去吧!去尽情的展现你那卓越的才能吧!
他们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李通在立秋那天趁着当地军政长官在阅兵的时候杀掉领头的,然后聚众起兵,另一路由刘秀和李铁回舂陵与刘演起兵,互相呼应。
很不幸,李通这边因为消息泄漏,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最后导致家人全部被杀,真是没有回头路了,而这只会使他更加坚定追随刘家反莽的决心。
幸运的是,刘秀这边很顺利,在回到舂陵之后,刘演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于是征得以刘家子弟为核心的舂陵及周边子弟共七八千人,正式起兵,自称柱天都部,舂陵军诞生了,当然也可以叫汉军。
这是公元22年的十一月,如果说此时的王莽已经进入了时日不多的黄昏,那刘家兄弟就是早上初升的朝阳。
刘演是个高调的人,虽然比较豪气,却也比较张扬,平时少不了打打诳语吹吹牛,这种人一般都是青少年的偶像,虽然有很多人追随他,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刘演这个人,天天打嘴炮,不靠谱,造反又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发出感叹:我们要被刘演这小子害死了呀!
可当人们看到刘秀也加入造反队伍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态度:这么老实本分的人也造反了呀!
言下之意就是,连这种不该造反的人都反了,看来是不反不行了。
虽然放下锄头拿起了武器,但刘秀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过人之处,不要紧,在接下来的征程里,刘兄身上过人的特质将会逐步体现出来,此时的他二十八岁。
就这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复汉部队横空出世了。
刘演虽然很有想法,但他很清楚,就自己这八九千人是远远不够的,想把生意做大做强,还得找人投资,于是就与不远的新市军和平林军组成了联军。
虽然这是一支土匪成分较高的联军,但毕竟人数上来了,所以刚开始是所向披靡,披靡过后,矛盾就来了。
起义军之所以起义,无非也是为了能吃饱饭,如果在吃饱饭的同时能顺便抢一把,那就最好了,所以每次打完胜仗的总结会就是分赃会。
有一次打完胜仗分完赃之后,新市军和平林军就准备攻打舂陵军,原因是他们认为,汉军的战利品分的太多了,觉得很不公平,土匪就是土匪。
在这关键时刻,刘秀站出来了。
对刘秀来讲,自己的目标是复汉,而友军大部分的目标是抢点东西,如果去跟他们争夺一点战利品,友军会因为实现不了抢东西的目标,而导致内部分裂,自己复汉的目标也就更难实现了,可反之如果战利品都给他们,友军的目标实现了,内部就会团结,自己复汉的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刘秀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马上把汉军中几个核心的刘家人找过来一起开会,当即决定:把所有的战利品都交出来,分给友军。
友军笑了,汉军大部分是笑不出来的,但刘秀笑了,因为这离他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普通人是走一步看一步,刘兄是走一步看两步甚至三步,让出战利品不计小利,看似品行问题,可如果加上坚定目标勇往直前,那就属于格局的范畴了。
在这件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刘秀长远的眼光,实际上还忽略了另外一点,刘秀竟然能说服汉军管理层让出利益,虽然不能说明现在的他在军中有多大的影响力,但不得不承认他那不俗的说服力和协调能力,刘秀的光芒已经开始慢慢的绽放了……
从此,刘家兄弟的汉军与其他部队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这是一支有理想有信仰的军队。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19 23:16:41 +0800 CST  
【不合格的领导】

联军在攻取了棘阳之后,刘演的味口就更大了——宛城。
棘阳就在宛城南边,离宛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就是这一步,让刘演栽了个大跟头。
宛城,南阳郡的首府,相当于今天的省会,是南阳郡的经济政治中心,当然也是官军大部队的中心,得知刘演要来自己的大本营,官军就张开了怀抱,只等与刘演的热情相拥,相拥的地点就在宛城和南阳中间的一个叫小长安的小地方。
因为对这一带的地形不熟,加上又遇到大雾,义军在这里被有着各方面优势的官军打的大败,汉军的损失极大,刘秀的姐姐和二哥还有十几个宗室,也都牺牲在此,代价可谓之大。
刘家兄弟是痛苦的,但他们知道,想要取得莫大的成就,就必须能接受巨大的牺牲和痛苦,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相比于失去亲人的痛苦,让刘演更痛苦的是义军内部的危机。
刘演收集残军退回了棘阳,因为汉军大败,加上官军逼迫甚急,友军们又想打退堂鼓了,真是土匪本色尽显:有好处的时候都争着上,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抢着跑。
正在刘演窘困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了——下江军来到了离棘阳不远的宜秋。
这是一支可以争取的部队。
刘演带着刘秀和李通来到了下江军的营寨,见到了首领王常,就滔滔不绝的讲明了自己的来意、目前的局势和将来的目标,总之一句话,希望你们入伙,共同创业。
面对刘演豪情万丈的洗脑,王常完全没有抵抗力,这王兄也是明白人,起兵好几年了,朝不保夕的土匪生涯不知何时是个头,自己也没那个实力去争夺天下,最大的理想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的土匪军变成正规军,而眼前这位仁兄就是能帮自己实现理想的那个人。
以后就跟着你混了,王常以后也成了刘家兄弟最坚定的支持者。
刘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几支队伍勉强凑到了一起,接下来这支队伍是继续走下去还是散伙,完全取决于下一场战争。
然而这支队伍注定了要走下去,因为他的理想是复汉,是人心所向。
调整过后的义军是势如破竹,接连大败官军,斩两万余人,连朝廷派来的援军也打走了,实在是今非昔比。
下一个目标:宛城,等等,还有一件大事要处理。
义军此时已达十余万人,信心爆棚,声势浩大,但没有统一的号令和相关的机制,性质上还属于匪军,这种部队要是进入了宛城,估计整个城都不够他们抢的,该考虑转正了。
虽然各位头领平时当土匪为所欲为惯了,不太受人管,但还是形成了一个共识:如果要继续走下去就必须立一位带头大哥。同时他们也形成了另外一个共识:口号既然是复汉,那这位带头大哥就得是老刘家的人。
可他们却在最关键的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立哪位姓刘的当大哥?
按理说,在刘家里面,无论是威信还是个人能力,刘演都是不二人选,但很多土匪是不讲理的,他们讲的是利,刘演当老大对他们没有利。
“他们”主要指的就是新市兵和平林兵的将领们,首先从心理角度看,他们对刘演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狭隘心理,没有我们哪有你刘演的今天,凭什么你当老大;再一个从实际情况来看,刘演是有理想的,以他的能力和性格,如果当了老大,那肯定是要给队伍动大手术的,到时候那些土匪的快乐生活就到头了,如果要继续快乐,以刘演的脾气,肯定会送他们去极乐世界。
既然如此,那选你干嘛!
关键是他们现在不但有选择的权利,还有了他们认为理想的人选,此人就是平林军中的更始将军刘玄。
刘玄,字圣公,跟刘演一个祖宗,一个地方,这么说吧!刘玄的曾爷爷和刘演的曾爷爷是亲兄弟,虽然隔了两三代,毕竟血缘关系在那摆着的,可在权利斗争面前,那种非至亲的血缘关系,有可能会让你死的更惨。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21 23:05:21 +0800 CST  

想立刘玄自然不是因为他很厉害,而是因为他很不厉害,不厉害才好控制,不厉害我们才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说他不厉害都抬举他了,准确的说他应该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又懦弱没主见还没有太多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的作用就是坐在老大的位置上,供人观赏,与人方便。
在特殊的时期,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如果因为特殊的身份而被立为老大,你的命基本上就不属于你的了,而愿意去立一个没能力的人当领导,说明这支队伍是一支没有远见没有希望的队伍。
刘演虽然有下江军和舂陵军大部分人的支持,但还是难以与那些利益集团抗衡,弄不好还会闹成内部分裂,关键是刘演还不知道新市军他们的计划,相当被动。
新市和平林的主要将领已经秘密的达成了立刘玄为帝的共识,但还是要刘演和王常点头,才能形成法律效应,于是将刘演等舂陵军和下江军的各大佬们都找来,公布了要立刘玄为帝的事,然后意思性的问了一下刘演什么态度。
刘兄内心的愤怒不言而喻,老子拼死拼活的付出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啥!你要立一个有能力的人,我也可以接受,可这是立的个啥玩意呀!实在忍无可忍,然而刘兄还是忍了。
愤怒之余的刘兄还很尴尬,同意吧!太憋屈,反对吧!要么就是反对无效,到时候更没面子,要么就是干一仗,他当然不希望这样。
最后他也用三部曲给自己找了个台阶,首先表示感激,承蒙各位抬爱,还记得我们老刘家;然后表示担忧,现在义军众多,如果赤眉他们也立一位皇帝,到时候王莽没干掉,我们自己却相互干起来了;最后表达了立场,如果我们称帝,一定会成为天下人的靶子,不如低调一点先称王,等杀了王莽,消灭了各路土匪,再称帝也不迟。
在这种时候说这种话就有点扯淡了,但就刘演的性格和当时的感受来讲,他已经控制的相当好了。
虽然说的不是时候,但就那些话本身来讲,那是有理有据,所以在刘兄说完后,众将领的态度突然变得很坚定:“好”。
有人认为不好,此时新市军的将领张卯拔出剑来,强硬表态:“今天这个事,不得有异议,就这么定了。”
一般在开会的时候,握有主动权的人如果急了眼动刀动枪了,基本上就成了定局了。
他娘的,本以为你是来跟大伙商量的,原来是来发通知的。
众将领的态度依然坚定:“好”。
没办法,谁狠支持谁。
公元23年二月初一,在离宛城不远的淯水河畔,匪军转正的工作正式开始,刘玄即帝位,国号为汉,年号更始,后世一般称其为更始帝。
刘玄的表现果然没让人失望,面对下面朝拜的人群,兄台竟然紧张的汗流浃背,也可以理解,毕竟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这突然中了特等奖当了皇帝,得发表一下获奖感言吧!结果他抬起手想说点什么,却啥也说不出来,也真是难为他了。
虽然义军中有不少像张卯这样的人,但更多的还是有理想的人,他们希望遇到个好领导,带领他们一起建功立业,可当他们看到了刘老板的表现后,顿感前途一片黑暗。
事已至此,就这样吧!
新公司成立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封官赐爵,刘演虽然没当成老大,却当上了大官——大司徒(相当于丞相),这对刘兄也多多少少算是点安慰。
相比于大哥的官,刘秀的官就小的可怜——太常偏将军,就是个级别比较低的将领,还是个副的,不要紧,慢慢来。
流程走完了,该办正事了,现在人这么多,不能再都盯着宛城了,得盯向全国,刘演还是留下来攻宛城,刘秀就跟着王常他们去抢地盘了。
刘秀一行往北往东接连攻克了昆阳、定陵和郾城等地,就是今天河南的平顶山至漯河那一块,但刘秀并不知道,在这里,他和义军将面临自起兵以来的最大考验,也是在这里,刘秀这块金子将破土而出……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22 23:50:17 +0800 CST  
【扬名昆阳】

到处都闹的热火朝天,我们的王兄在忙什么呢!
当初绿林和赤眉们刚闹起来的时候,王莽没有太当回事,每天还是继续着他的改革。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在改革的同时,还不忘搞一些建祠庙拜神仙等一些迷信活动,希望老天爷能把土匪都收了,希望雷公把义军都给劈死。他就是这个熊样子,不把他砍死,就算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会说自己是天神下凡不死之躯,没救了。
其实他不是神经病,只是他骗人骗习惯了,连自己都骗,再说了,如果不先骗自己,又怎么骗的了天下人,可谓骗人的最高境界。
后来有人告诉他,盗贼之所以造反,都是因为官员压迫和吃不饱饭,应该如何如何的去安抚。
王兄却是赵高附体,把人家下狱的下狱,处死的处死,他并不是不知道现状,只是不敢面对乱糟糟的事实,更不敢面对改革失败的事实,这都是因为恐惧。
如今的局势又不一样了,那些当初在南阳被城管追着到处跑的小摊小贩,现在都合伙开公司了,最气人的是还叫大汉公司,开始公开的跟自己抢夺市场了。
王莽也不是傻子,再不面对现实,自己的公司就要关门了,于是迅速调集重兵,准备将竞争对手消灭于萌芽之中。
但王莽也没那么聪明,因为他派去平叛的主帅是他的堂弟王邑(王莽也不相信外人),这位兄弟……废料一块。
如果说王邑有八两,那么他的搭档就只有半斤——一个叫王寻的人,不过这位仁兄此次是有去无回。
半斤和八两来到了洛阳,各路大军也按期来到了洛阳汇合,其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史书上说是共有大军四十三万(具体人数后面再聊),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放眼望不到头,光有人还不够,为了提高震慑力,把老虎和豹子等野兽也都搬出来了,这倒是像王莽的风格,排面很重要。
为了彻底消灭复汉的星星之火,光靠这支部队是不够的,王邑在南下的时候还要与另外一支部队会师——一支被刘演打回来的部队。
部队的老大叫严尤,老二叫陈茂,说两句这个严尤。
王莽的班子里虽然大部分都是马屁精混日子的,但再差的部队也会有几个能人,严尤算一个。
可惜严兄生不逢时,遇到了西汉末期的一些混球领导,等到改朝换代了,却遇到了更混的王老板,这就注定了严兄是个悲剧型人物。
当初王莽准备骚扰邻居的时候,严尤就劝他,不要惹匈奴他们,国内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王莽没搭理他,等到后来要跟匈奴开战了,严尤又献计献策,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用等军队都到齐了再发兵,先到的可以先出击,打个匈奴措手不及。
王莽当然不愿意了,人家可是策划了好久的,等军队都到齐了,再来个预备出发,那多威风,结果边境是乱的一塌糊涂。
到处都是盗贼,还得请严先生出马,可是要人家去平叛,又不给人家兵符,严尤当时就形容自己是被主人牵着绳却还要去捕猎的猎狗,可见心情之郁闷。
心情虽然很差,打起仗来却不含糊,遇到那些一般的起义军,严将军那是秋风扫落叶,可当他遇到了不一般的刘演,那就只能被扫了。
吃了败仗的严尤就回军与南下的王邑大军联合,准备再回来把刘演彻底的扫掉,然而他很快就会明白,如果他的老板(王莽)只是有点蠢的话,那么他的上司(王邑)就蠢到骨子里了。
官军南下宛城要经过昆阳一带,此时的昆阳在汉军手里,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先顺手把昆阳拿下,以免有后顾之忧,王邑就是这么认为的,严尤不这么认为。
在严尤看来,真正的大目标在宛城,只要拿下了宛城,这些地方就不战而降了,没必要在这里耗时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高明的计策,对于高明的计策,平庸的人是无法理解的,比如王邑。
王兄相当的感性,他认为,当初在平定瞿义的时候,因为没有亲手干掉瞿义,而留下了遗憾,这次肥肉都到嘴边了,绝对不能错过。
严尤很无语。
于是昆阳成了王邑的第一个目标,而此时的昆阳城内,各将领之间也发生着激烈的讨论。
刚开始在得知官军南下后,附近的汉军就都退到了昆阳,城内当时只有八九千人,兵虽不多,但应该都是精兵,因为将军挺多,有一流的王凤和王常,二流的李铁,三流的偏将军刘秀,他们退到昆阳想在此拖住官军,以减轻宛城那边的压力,然而随着莽军渐渐地增多,他们也渐渐的改变了立场。
在需要拼命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忘了自己是正规军,如今又想打退堂鼓了,有的想投降,有的认为应该各自带着自己的家人和财产分散突围,就是没人认为该拼一场。
愿意拼命的人总还是有的,在这关键时刻,刘秀站出来了,高手往往都会在最危险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且直击问题要害:
“如今我们虽然兵少,但只要同心协力,还是有希望的,可我们一旦分散,必定城破身死,家人和财产又哪能保得了。”
说得好,再次证明了刘秀的长远眼光和坚定信念,可刘兄等到的却是一声呵斥:你算哪根葱,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刘将军何敢如是)
刘秀笑了笑,你们继续,继续……
继续也谈不出个什么道道来,同时又不断的有人来报,说莽军如何人多,如何强大,说得那几个头头更没有信心了。
当所有人都认为没有希望,而只有一个人认为有希望的时候,那这个人就是最后的希望。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25 12:33:31 +0800 CST  

于是头头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刘秀:小刘,来来来,你刚才说有希望,把你的希望再说说吧!
如果按剧本来,这个时候,当事人一般会端一下架子,先表示推辞,再不太情愿地发表意见,而我们的刘兄是个实在人,
不玩这一套: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刘秀的意思就是,坚守此城,同时再派人去收拢周边的汉军,与城内的汉军来个内外夹击,殊死一博总强过坐以待毙吧!
于是当天晚上,刘秀就与李铁等共十三人组成了突击队,突围出城寻求援兵,所谓的援兵也就只有定陵和郾城为数不多的汉军。
来到定陵等地后,刘秀就动员所有的汉军回救昆阳,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救昆阳就是刘自己,没有一个不愿意的,但是……得留下一部分人看管财物。
什么!都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惦记着那点战利品,他们要钱不要命的精神彻底激怒了刘秀,刘兄一改往日的温和,大声说道:
“此战若胜,珍宝万倍,此战若败,脑袋搬家,再多的钱也是别人的。”
看你平时不怎么说话,在紧要时刻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嘛!
于是所有汉军随刘秀一同出发,目标直指昆阳。
此时的昆阳很不乐观,城外被围的水泄不通,城内也开始动摇,本就对刘秀不抱什么希望的王凤,看到莽军如此的强悍,决定不玩了——投降。
而王邑的态度却出乎他的意料——不接受投降。
王邑是比较硬气的,说要吃掉这块肥肉就一定要凭真本事吃,送上门的不要。
除了不听敌人的,他连战友严尤的话也不听,严尤建议他,围城的时候,可以撤开一个角,让里面的人逃跑一些,一来可以让城内的守军看到希望,降低戒备心理,以免他们死磕,二来逃出去的人会把失败的消息传递给外围的汉军,有助于瓦解他们的意志。
王邑要是懂这些他就不叫王邑了,他只认一点,破城指日可待,不用玩那些套路,很快他就会为他的硬气和固执付出惨重的代价。
可怜的严尤在此战中就是一个摆设,就像他的才能一样,良策再多也没用,因为没遇到良人。
后来兵败之后他没有回长安,而是和陈茂趁着乱世去投奔了一个称帝的刘家人,最后被更始军所杀,实在是唏嘘的很。
正当王邑感觉昆阳这块肥肉唾手可得的时候,后面出现了一阵骚动,又一块肥肉送上门来了——刘秀回来了。
随刘秀回来的援军一共也就几千人,此时站在刘秀身后的是一千人先头部队,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刘秀带着这一千人毫无惧色,而且摆开了阵势。
对于刘秀的不请自来和不知死活,王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为了表示欢迎,王兄派了几千人前去迎接刘秀。
敌人的热情在刘秀的意料之中,为了表示诚意,刘秀迅速率军迎了上去,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之后,收获了几十颗首级,算是给敌人的见面礼。
看到这种景象,众人十分惊诧,惊的并不是对手,而是自己人:
“刘将军平时像个书生,看到敌人都害怕,如今遇到强敌,却如此生猛,甚是奇怪。”
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在我的理解里,那些平时嘻嘻哈哈唯唯诺诺,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却能独当一面、挽救危局的人,在这种时候,他们所展现的才是真正的力量,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
这里所说的英雄,并非只是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更重要的是平时的宠辱不惊和大智若愚,前者只是英雄,如果结合了后者,那就是超级英雄,刘秀就是这种。
众将领看到刘秀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个个也是争先恐后,顿时士气高昂,数退敌人的进攻,刘兄于是乘势组织了三千人的敢死队,目标直指敌军主将的营帐。
在王邑他们看来,你就算带着一万人冲过来,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别说三千了,所以他依然瞧不起刘秀。
为了体现对刘秀的轻视,王邑决定和王寻率领一万人亲自解决刘秀,亲自就亲自吧!他竟然还下了一道作死的命令:大部队不得擅自救援。
你这么想死,连你堂兄也救不了你了,遗憾的是他没死成,却把王寻给搭进去了。
双方发生激战,莽军已明显处于下风,硬是看着王寻被砍了,大部队却不敢救援。汉军却是愈战愈勇,在这关键时刻,刘秀还打起了心理战,命人大喊宛城已被拿下(实际上他并不知道宛城的情况)。
这一喊不得了,莽军大乱,汉军大振,此时城内的汉军看到了外面的战况,也倾城而出,来个内外夹击。
这个时候莽军的人数就成累赘了,那么多人都堆在一块,前面的一旦受到惊慌,或吃了败仗就会往回撤,后面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或没来得及转身就和前面的人撞到一起了,结果作战行动就变成了大型踩踏事件,最后导致踩死的人比砍死的人多。
古代大部分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实就是踩踏事件,这次也不例外,一阵疯狂的踩踏之后,莽军伏尸千里,河水为之不流,有多惨自己去想,虽然记载的有点夸张,但事实是莽军确实败得惨不忍睹。
在打了大胜仗的同时,刘秀也实现了他的豪言:此战若胜,珍宝万倍。敌军的战利品分了几个月都没分完,最后多余的只能一把火烧掉。
此战就是历史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昆阳之战,这一战也是当时的转折点,意义极为重大,在说意义之前,先说一下争议。
此战的疑点也不少,最大的疑点就是人数问题,大部分记载是莽军有四十多万人,比如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也有一小部分持不同意见,比如东观汉记上面就说只有五六万人,虽然是少数意见,但是可信度较高。
东观汉记,是东汉人写的东汉的历史,由从东汉开始到结束的几代人写成,最早的一批人里面就有班固,班固虽然是昆阳之战后几年出生的人,但也算是同时代的人,所以水分不会很大。
再来看看实际情况,刘玄是二月初称帝,昆阳之战是六月初,除去传递消息的时间,王莽从收到消息到莽军集结洛阳,最多可能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以当时朝廷的能力,就算给他两年时间,也不可能凑够四十万人,五六万人都应该是东拼西凑的。
好了,两军的真实人数对比应该是,莽军五六万,汉军一两万,悬殊虽然没有那么大,但仍然是货真价实的以少胜多。
对于此战的意义,这么说吧!昆阳之战后,各地方开始使用更始年号,一夜之间汉军成了真正的正规军,王莽却成了事实上的叛贼,乱世靠的还是拳头呀!
汉军一战转了正,刘秀却一战成了名,名气虽然大了,他在军中的地位却没有大起来,但这并不影响他继续发光发热。
昆阳之战后,刘兄开始四处攻城略地,可正当他准备高歌猛进再接再厉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大哥刘演被害了。
楼主 我非扶苏  发布于 2020-10-27 00:31:34 +0800 CST  

楼主:我非扶苏

字数:439867

发表时间:2020-01-16 07:39:0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1 02:26:26 +0800 CST

评论数:10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