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灭亡

(一)、万历、天启已经证明了,以矿监、税监的方法,以皇帝个人的代表实现,是完全可以绕过既定的政府行为来收取的,以皇帝私人金库的开支来建立一支新的军队,为什么不可能呢?
----------------------------------------------------
皇帝是帝国的代表;如果皇帝抛开帝国上百万军队的欠饷问题不顾,而去花大笔钱去建立新军。这可以想象吗?
帝国普遍军队在这种背景下,岂非更加可以明正言顺的殆工、罢工了;总而言之,无论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推在欠饷问题上,并且说了:“您把钱都给了新军,那为什么打仗还一个劲的依赖我们呢?”
用这种方式解决帝国军队的问题,恐怕比清查军队虚冒、老弱充数更危险也更难。

(二)、如果皇帝有一个聚宝盆,那帝国的自然什么危机都可以解决了。这也就是人们常常咬住皇帝的私房钱不放、而且耸人听闻的夸大这笔私房钱的数量。
您的许多观点,不过是这种观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罢了。按您的说法,皇帝虽然没有天文数字般的私房钱;但皇帝手边就放着一个聚宝盆,而皇帝却不懂得去利用!

(三)、以明帝国那样庞大的帝国,其本身蕴藏的经济资源是极其巨大的;但帝国政府能利用的却显然是非常有限的。就是农业资源,如果明帝国政府能有效利用其十分之一,那一年就可以拥有五千多万两白银;但帝国政府显然没有这种能力。
至于工商业方面的资源,表面上非常巨大;但如果真与农业资源相比,应该是非常有限的。明帝国农业总值一年足足可以相当于五亿两白银;工商业方面的总值,一年最多可以达到多少呢?
明帝国无论怎样说,也是一个小农帝国。中国直到解放前,农业生产总值也始终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但当时中国铁路就有三万公里了,产业工人就有八百多万了),想想明帝国时期,能与当时相比吗?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3 10:58:02 +0800 CST  

复xiaohai1977先生;
感谢您的回复。

中国古代历朝主体税源一般都是两税、杂税、禁榷三大块,能榨出油水的也是这三个方面,明朝也是在三个方面下的功夫,只不过采取的手段并不恰当罢了
---------------------------------------------------------------------------
(一) 泪痕以为并不是明帝国采取的手段并不恰当,而是当时的利益搏奕中,明帝国无论采取怎样的手段,也注定是“羊毛只有出在羊身上”》

“利益不在政府、就在民间”;而且“利益不在普通老百姓手里,就在强势利益群体手中”。在这三方利益搏奕之中,强势利益群体永远会赢;政府也能赢,但他能赢的只能是老百姓。(这在小农帝国末期,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当然做为局外人,我们自然可以说:如果当时政府手段巧妙一些,就可以从强势利益群体中收取大量的银子、用这些银子补帖陷入生存边缘的老百姓(那老百姓还造什么反?),用这些银子去解决帝国的财政危机(那不什么事也没有了)。
但“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这在小农帝国末期,这几乎必然的!

(二)、明末崇祯皇帝、还有众多东林党人、或是东林党之外的正直官员;泪痕相信他们的私人道德、才能;但他们生在一个穷途没路的小农帝国中,他们谁又能做些什么呢?谁又曾真正干过些什么呢?
崇祯刚当皇帝之时,他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当个比汉武、唐宗更杰出的好皇帝。但真正当了皇帝之后呢?
东林党在议政之时,他们也相信自己一定能中兴帝国。但真正当他们执政后呢?
我们后人在谈论这段历史时,实际上与他们在局外时,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3 11:03:20 +0800 CST  
复孤灯伴独影先生:
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3 11:05:35 +0800 CST  
复kwzolo先生:
感谢您的回复:
我说过,我同意你的大部分观点!但我并不同意以历史的结果反过去倒推这一结果是必然的!
------------------------------------------------------------------------
(一)、用历史的结果,反过来去推这一结果是必然的。这自然是不对的。
但处于局处用种种假设,相信这样就可以扭转历史的结果;同样是不对的。
泪痕读史始终相信,如果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的高手,都无力解决的问题的;这证明这件事本身就应该存在众多难点。我们必须在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象了的所有的难点之后,才有权利去假设如何扭转这历史。
崇祯未当皇帝之时、东林党在议政之时,他们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都相信自己可以让帝国中兴;但当他们真正执政之后呢?我们在想象如果这样做、如果那样做就能中兴明帝国之时,与他们未执政前,能有多大区别呢?

(二)、政治就是利益群体之间的搏奕。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说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益。
政府如果能收集足够的银子,那帝国政府自然什么问题也不会有了;老百姓穷,给他们大把银子赈灾好了,军队欠饷,给他们发饷好了;现在军队不行,再弄大笔钱重建一枝新军好了。
但这钱从哪里来呢?可以这样说,跟谁手里、家里拿钱,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地主家里拿钱,自然不容易;从大商人家里拿钱,就容易吗?至于从老百姓家里拿钱,这应该是容易的,但如果把老百姓给逼急了,张献忠、李自成就出现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3 11:18:17 +0800 CST  
复kwzolo先生:

以阴谋论的角度,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如果崇祯能够做掉郑芝龙(或者加上刘香),将其海上实力控制在自己的若干个私人代表手中,将郑收的钱收入皇帝私人内库,是完全可能的。
---------------------------------------------------------------------------
明帝国当时主要敌人有两股;一是东北的满清,另一股是西北的流寇。这两股敌人,已弄得帝国焦头滥额了;如果帝国政府非要把郑芝龙等为代表的海上力量变成敌人;您想过后果没有?
皇帝派谁去做掉郑芝龙呢?而且单纯杀一个郑芝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其亲信、兄弟子侄会继续维持这股力量的;如果想剿灭郑芝龙为代表的力量,那是需要投入多少军费、多少军队、花多少时间呢?更主要的是,明帝国有几分胜算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4 11:20:52 +0800 CST  
第五章 帝国的统帅



一、优秀统帅产生的历史背景

汉景帝巩固了中央政权后,看到当时第一名将周亚夫不驯服,害怕自己的儿子驾驭不了他。于是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他杀了。如果这一切放在宋、明之时,大家一定又会说了:这是自毁长城啊!面对强大的匈奴外患,西汉竟然把当时最富盛名的将领给杀了。
汉王朝就是把他杀了,而且杀了就杀了,又怎么了?!
大汉王朝还缺这号人吗?

武帝时,主战派王恢力排众议要对匈奴主战。但结果呢?汉武帝因为他无功而返,马上就逼他自杀了!
因为一战的失误,就杀一个最积极主战的高级将领。如果放在宋、明之际人们也许会说了:这是主和派的阴谋。
但汉王朝就是把他杀了,而且杀了就杀了,又怎么了?!
大汉王朝还缺这种人吗?

李广名重一时,但一生蹉跎。最后竟然在屈辱中自杀了!汉武帝说了:李广命太不好。
李广的失败真的是因命不好吗?

赵破奴绝对称得当时头一号悍将,率两三万人就纵横西域打得无人敢与之对敌,率七百人就破楼兰、斩下楼兰国王的人头。但赵破奴纵横西域给汉武帝一种错觉,他认为西域非常好欺负。于是后来就不让赵破奴与西域打仗了,非要让自己小舅子与西域打仗。为什么?他想让自己小舅子成就功名。
很不幸,他小舅子李广利被打得血本无归,于是汉武帝不惜加大血本就是要让自己小舅子封侯。最终西域被打败了,但大汉王朝花的代价也实在太大了。
从这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李广一生蹉跎的部分原因了吧!好的机会,汉武帝从来都是留给自己的亲戚。象李广、赵破奴那种没有这种背景的人,就是有了好机会。也得让给皇亲国戚。从这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出李广一生蹉跎的原因了吧!汉武帝对自己的亲戚,从来都非常宽容而且大力支持。如果李广打仗打成李广利那样,恐怕死都不够赎罪,还想指望汉武帝不惜血本的支持?

最初的赵破奴,主要任务大约就是为了协助皇亲国戚霍去病成就功名。(当然有幸他也因此封了侯)。后来赵破奴终于有幸独当一面与匈奴打仗了,却因为偶然原因被匈奴俘虏了。(他远离部队寻找水源,却与匈奴主力相遇了)于是结果自然是全军覆灭。后来赵破奴逃回了大汉王朝,却因为稀奇古怪的罪行被满门抄斩了。(巫蛊罪)
一位最优秀的将领,有点好机会就让皇亲国戚给夺去了。打了半天仗,也就是协助皇亲国戚成就功名。好容易独当一面一回了,却竟然因为偶然的原因。自己被俘,全军覆灭了!最后跑回了大汉王朝,竟然无辜满门抄斩!
赵破奴的历史难道不是悲剧。

但大汉王朝呢?就如毛泽东说了:没有你张屠户,我们就吃带毛猪呀?没有张屠户,还有李屠户、陈屠户。没有了谁,地球也照样转!

李陵也绝对称得上大汉有名的优秀将领。
但象他们这种没有个姐姐受皇帝喜欢的人,大约只有象赵破奴那样协助皇亲国戚成就功名。如果有幸,当然自己也能跟着封个侯什么的。但李陵不想给李广利那种人当助手,于是要求独当一面。但汉武帝说大汉王朝的精兵好马都让自己小舅子带走了。李陵一赌气就率领着五千步兵,深入大漠去了。泪痕以为李陵够勇敢的,但多少是有些想立功想疯了。五千步兵深入大漠与匈奴打仗。恐怕只有求上天保佑千万别遇到匈奴大军队。否则?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或草原中,骑兵一天一夜恐怕恐怕跑个几百里就跟玩一样。但步兵玩了命的跑,一天一夜又能跑多远呢?(至于带上足够的兵器与物资,就更别提了)
换句话说李陵深入大漠就是遇到有利的战机,恐怕他也把握不住。如果遇到不利的情况,连一点回避的机会也没有。太史公把李陵深入大漠之役写得太神了,泪痕以为可靠性不高。为什么呢?七八万骑兵,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或草原上与五千步兵打仗。这些骑后就是绕三百里的个大圈子,恐怕也能绕回来包围了这些步兵。
李陵被俘了,全军覆灭。
李陵全家被杀,李陵终老异乡。


从赵破奴与李陵的故事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出象李广之类的人为什么难以成就功业。因为所有好的机会全留给了皇亲国戚,他们只有两条出路。给皇亲国戚作嫁衣裳,如果命好当然也可以混个侯什么的。
从李陵与赵破奴的故事里,我们大约也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大汉王朝最著名与成功的两个将领会是皇亲国戚,而不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
汉王朝对外战争中最有名的三个统帅。有三个典故:龙城、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而这三个人呢?无一例外,都是皇帝国戚。卫青、霍去病、窦宪。

泪痕不否认,李广豪杰气太重。算不上什么真的好将领,但他的悲剧。绝对与大汉王朝用人惟亲有关。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卫青不败当然是由天幸了,只不过这天不是老天爷,而是大汉天子。李广没有这么命好,所以只能在屈辱中自杀了。瞧瞧这老爷子,自命英雄天下无双。最终呢?牢也坐过,俘虏也当过,也拿钱赎过命(因为战败)。就是没有打过什么让人刮目相看的战役。好不容易自认碰到个好机会,但大将军想让自己的好朋友立功,就把他排挤了出去。他本来就气得要命,后来又因延误战机要上军事法庭了。所以他自杀了!在屈辱中自杀了。


霍去病扬威于异域,但绝对称得上是英年早逝。仅二十四岁就死了!如果放在宋、明之时,人们一定又会说了。真是天妒英才,毁我长城啊!


这些将领哪个不是悲剧型的。但他们的悲剧只是个人的悲剧,并不影响国家与民族命运。
一切就如毛泽东所说:死了张屠户,大家难道就吃带毛猪呀!没有了谁,地球也照样转!



汉武帝选拨将领大约只是裙带关系。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上,整个汉武帝时期统帅过大兵团独当一面做战的将领只有这三个皇亲国戚。要是放在宋明之时,一定要说这个皇帝是昏君。哪有这样选拔将领的?
但问题是:汉武帝就是用这种狭隘的方法选取了两个可以纵横塞外的绝代名将。但问题是:汉武帝就是用这种愚蠢的方法选拔、驱使李广利那样的庸人,也要使西域彻底臣服于大汉脚下。


所谓的英雄通常都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这个时代适合英雄成长,那自然会英雄辈出;死了张三、马上会有李四;死了李四,马上会有王五。总而言之,这个时代绝不会因为某个英雄死亡,而变得窒息起来。
所谓的英雄通常都是时代的产物;如果这个时代不适合英雄成长,那不要说他不会产生了英雄;通常就是有所谓的悲剧英雄,也不过是政治宣传、或是人们为了安慰心理而创造出来的罢了。

元末的中国,刘福通、花云死后,有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此后又出了一个蓝玉;这些人都死了之后,有朱棣五征蒙古、郑和七下西洋。总而言之,那个时代的强大武功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而结束。
明末努尔哈赤死后,有皇太极;皇太极死后有多尔衮;多尔衮死后有索尼、鳌拜等人,这些人死后有康熙;总而言之,那个时代的强大武功,绝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在大汉王朝如日中天之际。周亚夫死了,有卫青;卫青不行了,有霍去病;霍去病死了,有陈汤。至于李广、越破奴那种优秀将领,都显得可有可无了。
但一个帝国到了衰弱之时,那实在是无可救药了;因为他实在找不到一个优秀的将领了,就是找出几个优秀的将领,通常也只是一种幻想的产物。因为人们总是说如果他们不死,就会如何如之何;因为人们总会说,如果皇帝信任他们就会如何如之何;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设之上罢了!至于真的是不是如此,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了。




[注];上面大部分内容出自我以前一篇旧文《悲剧英雄 上》,有改动。这里面涉及的典故很多,本来想一一标注出来,只是想想如果这样一来,标注的内容恐怕将是正文的好几倍了,所以也就做罢了。其间所涉内容,都是源于《史记》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从《史记》中去看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4 11:23:12 +0800 CST  
复孤灯伴独影先生:
什么时候,当人们不在幻想出一二个明君来改变现状,而是自觉负起自己的责任时,中国就有希望了
------------------------------------------------------------------------------------
(一)、泪痕以为,您这种观点应该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
政治、历史写满了利益、力量。
社会的变迁,通常总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搏奕造就的。这种观点也许是残酷的,却是现实的。是环境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环境。
(二)、社会绝不是帝王将相造就的;但社会也绝不是普遍人的意识决定的。因为人的意识,通常总是受制于自己的利益关系。网络有一句经典的话,屁股决定自己的大脑;这句话也许有点粗;但?实际上我们在看历史时,却会发现这实在说得太精辟了。一个的利益关系变了,那他的思想通常总会发生变化。
在小农社会中,最高统治者总是以皇帝的身份出现;他总是与世袭、终身制、多妻制相联系在一起的;好的帝王与坏的帝王,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但在工商业社会中,最高统治者显然已失去了这种特征。这不是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而是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5 14:54:41 +0800 CST  
复又来一个混蛋先生:

看了这么久,我自己YY,白银在明末没多大用处,明末最实在的还是粮食吧。
---------------------------------------------------------
(一)、 单纯的白银,的确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多大的用处;一个帝国绝不会因缺乏白银而造成致命的危机。因为通货是自然选择造就的,黄金、白银、铜、布帛(或其它实物)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主要通货,这绝对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明末,白银不足担当通货的功能;那自然会有另一种物品代替、或补充他的功能。
我们有许多人把明帝国灭亡,归于白银的原因;这应该是难以成立的。

(二)、泪痕在说到明帝国的经济资源时,也是以粮食为主说的;换算成白银,只是为了让人有个更直观的感觉。
泪痕以为明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最后社会资源都被少数人占据了;少数人拥有着社会最主要的社会资源;使他们能够强有力的侵蚀政府职能(因为这代表着他们非法的利益);随着这种问题的加深,使帝国政府的种种职能渐渐处于失效状态了。
军事职能的丧失,使帝国政府面对外敌,越来越无力;并且让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帝国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社会职能的丧失,使帝国政府面对自然灾害;已丧失了赈灾的能力;最后让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战乱之中。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5 17:12:22 +0800 CST  
二、统帅必须裉变成官僚 杨镐的失败


在萨尔浒之战时,杨镐是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官; 这位老兄当时统率了多少军队呢?对外宣传是四十七万,实际上呢?却不过十万左右。[注1]

但我们必须知道,在明末那种军事系统下,这所谓的十万人,到底有多少真正合格的士兵呢?恐怕只有求上帝保证了。
而且这十万军队还是从四面八方临时拼凑出来的;杨镐对这枝军队的权威到底有多大,恐怕又得求上帝保佑了。
这枝军队,到底得到多少后勤保障呢?实在少得可怜,就是如此;也把整个帝国折腾得叫苦不迭了;为了省钱,帝国政府是成天催杨镐不顾实际情况的赶紧出战。


我们常常把杨镐的失败归于杨镐的无能;问题是:仅从上面的客观条件去看,杨镐与努尔哈赤相比,真有什么优势可言吗? 显然是没有的。
一方是六万精兵,一方是十万临时拼凑的杂牌大军。

在萨尔浒战役中,明帝国把那十万左右的军队集中起来使用,就有机会重创满清军队?显然一点机会也没有!甚至而言,就是把明帝国那十万左右的军队集中起来使用,也注定是避免不了全军覆灭的结局,因为明帝国军队早已丧失了野战的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宁锦之战时,袁崇焕统率远比萨尔浒之战时还多的兵力[注2],也绝不敢率主力大军出城与皇太极打一仗,因为袁崇焕清楚的知道,如果这样做那随时都可以导致全军覆灭的。
既然如此,那杨镐指挥上的错误,对这次战役的失败责任真有那样大吗?


但是?只有把战争的失败归于杨镐的无能、指挥错误,才能把帝国政府的军事、经济、政治责任推卸掉;好象这场战争的失败,只是前敌统帅的无能造成的。实际上,这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
于是萨尔浒之战的明军统帅、将领,都成了一个个丑角般的人物;好象萨尔浒之败,只是因为这些丑角愚蠢、无能之极造成的。但?以明帝国当时的军队,谁当统帅又能怎样呢?
给熊庭弼明帝国那种十万大军,熊庭弼敢去主动进攻努尔哈赤吗?显然是不敢的,如果帝国政府硬要逼着他去主动进攻努尔哈赤,熊庭弼的结局肯定比杨镐强不到哪去。
给孙承宗、袁崇焕、满桂、洪承畴明帝国那种十万大军,他们谁又敢去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呢?显然谁也不敢去做的,如果帝国政府硬要逼着他们去,他们肯定谁也不会比杨镐强在到哪里去!


天启七年时,满清军事主力去攻打朝鲜;出于唇亡齿寒的、避实击虚的考虑,魏忠贤让袁崇焕趁机去攻打满清的老巢。但袁崇焕编造理由说了:“满清一共有二十万军队,十万去攻打朝鲜、还有十万留守老巢;我们哪有机会避实击虚呢?”最后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袁崇焕也就只派出九千军队出去转一圈了事。总而言之,让袁崇焕率主力军队与满清打仗,那是打死也不干。[注3]
一个月后,满清率军来攻打宁锦;袁崇焕还是抱着老主意不放手;总而言之,打死也不率主力出城与敌人打仗的!
泪痕在此无意苛责袁崇焕,泪痕只是想说,统率明帝国的十万大军,去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那是谁也不敢干的事,袁崇焕也不例外!后来洪承畴也没有这种胆量,只是这位老兄与杨镐一样;最后逼得只有赶鸭子上架,于是一战也全军覆灭了。



率领明帝国那种十来万的军队,就去主动进攻努尔哈赤;这种战略决策绝不是杨镐制定出来的,而这种战略决策本身就注定了明帝国军队要全军覆灭的结局。因为以腐烂的十万军队,去主动进攻一只新兴的六万敌军,本身就没有任何获胜的机会。
如果靠这么点军事资源就可以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并有机会获取胜利;那后来的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岂非早就有机会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了?因为他们曾经拥有的军事资源,实际上都远超过萨尔浒之战时的杨镐,但谁敢去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呢?
事实上,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都清楚的知道,就靠明帝国那种所谓的十万军队去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那不过是敌人去上一道菜罢了,如果想保证不全军覆灭,恐怕就得求上帝去保佑了。所以他们谁也不敢干这种愚蠢的事。
也正因为如此,熊庭弼向帝国政府要了近二十万军队,却是要和满清玩旷日持久的战略。他哪敢向杨镐一样无知无畏的主动去进攻敌人主力呢?就是如此,熊庭弼也是被认为英雄了得。
王化贞大言不惭什么“六万大军荡平辽阳”,面对敌人的进攻,却是连城门都不敢走出。在心怀异志的孙得功怂恿下,在熊庭弼的催促下;于是王化贞才硬着头皮出城了,最终却是刚与敌人开战,就全军溃散了。[注2]

也正因为如此,孙承宗只敢率军收复并没有敌人一兵一卒的宁锦地区,哪敢向杨镐一样无知者无畏去进攻敌人军事主力呢?就是如此,也被吹嘘得战功卓著了。
也正因为如此,宁锦之战时袁崇焕拥有的军事资源远远超过了杨镐在萨尔浒之战时的军事资源[注3],但袁崇焕的军事主力却是连城门都不敢走出一步,就是如此也被吹嘘得英雄无敌了!


从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的表现去看,我们可以知道杨镐统率明帝国那种十万左右的军队主动进攻满清军事主力,那是一种多么英勇的、无知的行为!做为帝国政府,给杨镐这样有限的、衰弱之极的军事资源,就逼着他去主动进攻努尔哈赤,那不是让杨镐率军集体自杀吗?最后失败了,却认为一切是杨镐无能、愚蠢造成的,这公平吗?
如果孙承宗、袁崇焕处于杨镐相同的地位,帝国政府让他们率明帝国那种十万军队去主动进攻努尔哈赤,孙承宗、袁崇焕就能保证不全军覆灭吗?从孙承宗、袁崇焕所取得的战绩来看,这一切也实在让人太没有信心了!


萨尔浒的失败,不过是明末官僚政治下的必然产物罢了。
杨镐虽然是大军统帅,但帝国政府为他准备的军队、后勤却实在是太糟糕了;杨镐虽然是大军统帅,但帝国政府给他的选择几乎是没有的。事实上,杨镐除了率这十万临时拼凑的“杂牌大军”抓紧进攻努尔哈赤外,已没有任何选择了。
杨镐也想率这些军队躲在辽、沈城池中,打死也不出城。可是帝国政府绝不会容许他这样做的,因为十万大军远赴关外光吃饭不打仗,这不是想把帝国政府给吃穷了吗?于是帝国政府那是天天催杨镐赶紧出去打仗,迟几天都不行。
“朝议只恐师久饷匮,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不顾边防实际,每天发红旗催战。方从哲写信促杨镐急发兵,镐惶惧计无所出”(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转引自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

杨镐此时的处境,实际上比熊庭弼、袁崇焕都差得多了;熊庭弼之时,明帝国政府面对辽事已相对冷静了,熊庭弼自然有机会和帝国政府讨价还价,总而言之我要多少兵,你就得给我多少兵;我要多少后勤保障你就得给我多少后勤保障;帝国政府对此也只有表示会尽全力去解决。孙承宗、袁崇焕之时,都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杨镐呢?他哪有机会与帝国政府这样讨价还价呢?
至于在杨镐之后,帝国政府再也不敢成天逼着前敌统帅盲目出战了。(松锦之战是个例外),如果帝国政府成天逼着熊庭弼、孙承宗、袁崇焕主动进攻敌人,那这三个人的命运是什么样子,恐怕也只有求上帝保佑了。而杨镐之时呢?帝国政府则是成天催杨镐出战;最后把杨镐弄得“惶惧计无所出”,于是杨镐只有闭着眼睛出去打仗了。
我们后来的历史,实际上都是一个劲的抠萨尔浒之战的细节,好象是这些细节决定了萨尔浒之战的结果。于是最终把杨镐的错误无限的放大了,好象是杨镐的错误造成了这次战争的失败。
但就是没有杨镐的错误,明帝国军队躲过全军覆灭的机会有多大呢?


杨镐只是一个官僚,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帅;做为一个统帅,首先得能与帝国政府讨价还价。
但杨镐,只是一个官僚。帝国政府给他临时拼凑了十万“杂牌大军”,然后就没完没了的逼着他和敌人去决战了。
如果杨镐是熊庭弼,他自然会说了:政府给我的兵太少了、兵的素质也太差了、至于后勤保障就更差劲了。我需要的是敌军三倍、甚至五倍的兵力,而且是足额的、合格的兵,充足的后勤。否则?这仗我没法打!
但处于杨镐当时的处境,杨镐哪能、哪敢说这种话呢?当然了,杨镐不这样说,也自有他的道理;因为熊庭弼的下场实在比他还糟糕。做为一个统帅,敢这样与帝国政府讨价还价,那实在是反天了!

我们不否定杨镐在萨尔浒之战中的错误,但没有杨镐的错误呢?过分夸大杨镐个人的错误,永远是既得利益集团最喜欢听到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帝国的衰亡不是他们造成的。过分夸大杨镐的个人错误,永远是帝国政府最愿意听到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这场失败与他们无关!



[注1] 在萨尔浒之战时“我们认为,明军的总数在十万以下,七八万以上”。(见孙文良、李治亭所著的《明清战争史略》)
在萨尔浒之战时“派经略杨镐统帅12万大军,号称47万”(见阎崇年《袁崇焕传》)
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明廷抽调了大批精兵,并责令朝鲜和海西女真叶赫部出兵助战,兵员总额达十一万多人,在辽东经略杨镐的统率下四路出师,期以“旬日毕事”,一举荡平。(见顾诚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注2]化贞信中军孙得功计,尽发广宁兵,畀得功及祖大寿往会秉忠进战。廷弼亦驰檄渠撤营赴援。二十二日,遇大清兵平阳桥。锋始交,得功及参将鲍承先等先奔,镇武、闾阳兵遂大溃。(《明史、王化贞传》)

[注3] :在宁锦之战时“明关内外共十二万兵马,加上援兵三万余,已超过十五万,尚有数省兵员待命,随时调往前线。关外兵八万,加上满桂的援兵万余人,达到九万人左右,这在兵力上已超过后金。”(孙文良、李治亭所著《明清战争史略》)
在宁锦之战时“明有关内兵4万,关外兵8万,四上援兵3万,共久有官兵15万。还有数省兵员待命,随时调往关门外。”(阎崇年所著《袁崇焕传》)
[注4]:袁崇焕奏言:“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转于阎崇年《袁崇焕传》)
会朝鲜及毛文龙同告急,朝命崇焕发兵援,崇焕以水师援文龙,又遣左辅、赵率教、硃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明史、袁崇焕传》)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5 18:40:58 +0800 CST  
复kwzolo先生:

(一)、郑芝龙,不过是海上利益集团的代表罢了。
郑芝龙(或与他类似的人)存在,就是意味这个利益集团内控制的利益,完全由这个利益集团内部分配。如果皇帝控制了这个利益集团,就意味着他们会丧失这种权力。
皇帝如果想让自己派去的人取代郑芝龙,绝不仅仅只是威胁到郑芝龙。
皇帝不要说真去干这种事了;就是他流露出这种意思,恐怕都会引发他无法收拾的后果。

(二)、当时皇帝、官员,并不是看不清全局;而是因为面对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贵族、上层太监、官僚、缙绅、地主都是帝国政府框架内的利益集团,帝国政府对他们都无能为力,更无法从他们口袋里拿出钱来解决财政危机。
对此,有人提议帝国政府应该控制郑芝龙那种显然独立于帝国框架之外的利益集团,并认为肯定能从他们口袋里拿出钱来解决帝国的财政危机,这种说法的可行性有多高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6 09:11:36 +0800 CST  
复管政17

对无赖到极点的毛毛虫,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
你说话有点逻辑没有?
在这个帖子中(无论是主帖还是回复中,无论是泪痕还是其它网友),谁吹捧过毛文龙?再说得夸张点,有哪一句话是吹捧毛文龙的?泪痕实在想知道,谁是毛毛虫?
希望您说话时有点逻辑!
是不是崇拜袁崇焕的人,都是您这种缺乏最起码逻辑思维的人?希望给您的偶像争口气。许多人也许并不讨厌袁崇焕,只是您这种粉丝实在让人太不敢恭维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6 09:18:10 +0800 CST  
复wangfirey先生: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6 09:19:27 +0800 CST  
复玄武图腾先生:
感谢您的回复。
(一)、争论通常改变不了一个人的观点;争论通常只会强化一个人的观点。
随着网上的争论,袁崇焕的资料越来越多的被挖掘出来;利用网络时代的便利条件,大家都拿出海量的史料。但在这种争论中,大家都变得越来偏激了;反对袁崇焕的人,为了证明袁崇焕水平非常低,于是就把毛文龙等人无限拔高,以此证明袁崇焕在当时也是不入流的将领,更偏激一些的干脆把明帝国灭亡的原因归在袁崇焕的身上。而网络时代,想找到自己支持自己观点的史料,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但客观一些说,在明末背景下,袁崇焕应该是第一流的将领。他的缺点、无能,都是带有时代特征的。
(二)、如果大家心平气和的讨论袁崇焕的历史地位,相信更容易达成共识,谁的观点也不会走得太偏激。但象领政17之类的人存在,人们在争念经历史问题时,怎么可能心平气和的呢?
(三)、袁崇焕存在与否,并不足以改变当时的历史,他只是明末官僚集团中的一员罢了。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6 18:15:55 +0800 CST  
复kwzolo先生:
(一)、蓟州为中心的防线有一千多里,一共有七八十个关口。这样漫长的一条防线,对于已丧失机动作战、野外作战能力的明军而言,无论让谁主持防务,也是注定无法防守的。
这是后来满清可以一再从蓟门深入长城的根本原因。
对于丧失了野战能力的军队而言,他再多的兵集结在一起也无非是能确保一两座城池的安全;却无法阻止敌人绕道攻击自己选定的目标。即使明帝国大军云集蓟门一线,敌人也完全可以绕过去直逼北京城;除非明帝国主力军队敢出城与敌人打仗义。
如果说袁崇焕谴散援军、不注重蓟门防御,是皇太极深入长城的主要原因;那后来明帝国显然应该能吸取这种教训,并让这种错误不再重犯。但后来皇太极岂非同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深入长城?
显然皇太极深入长城,绝不是袁崇焕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他根本原因在于明帝国丧失了野战、机动作战的能力。

(二)崇祯二年,满清威胁北京城;这只有一个标志,标志着明帝国已丧失了机动作战、野外作战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明帝国除了有限的几座坚城外,其它地区都已进入满清的攻击范围了。这一切绝不是偶然的,绝不是因为明帝重用袁崇焕造成的;而是因为明帝国军事系统腐烂造成的。因为皇帝重处袁崇焕后,这一切依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三)、在崇祯当刚皇帝时,袁崇焕是众望所归的人物,普遍人都认为袁崇焕是主持东北边防的最佳人选。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他是当是第一流的将帅。但袁崇焕的存在与否,实在对明帝国历史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影响,他只是明帝国官僚集团中的一员罢了。
(四)、袁杀毛文龙之后,遂让东江从此内哄不断;这对长城防线的安全自然有影响;但这影响也应该没有我们所说的那样大。在己巳之变前,皇太极东征朝鲜、西征蒙古,什么时候真正顾忌过毛文龙呢?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如果毛文龙不死,皇太极就不敢深长城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7 14:51:11 +0800 CST  
复永__淳先生:
(一)、 站在民族的角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明帝国不应该灭亡;但站在当时普遍老百姓的角度上;这个帝国实在该灭亡了。
站在忠君爱国的角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明帝国不应该灭亡;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这个帝国实在该灭亡了。

(二)、小农帝国几乎无法避开马太效应的影响;换而言之,社会的普遍资源渐渐被越来越少的人所占有,越来越多的底层民众被逼入生存线之下。
明帝国在崇祯当皇帝时,从某种意义上已快走向尽头了。内部的叛乱、外部的侵略;随便拿出一项,都是他无法承受的,更何况他两项都在承受着。

(三)、谁会取代这个帝国呢?谁应该取代这个帝国呢?基于汉民族的立场来看,自然希望是一个新兴的、强大的汉民族政权取代它;但历史的发展是不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去决定的。
我们知道,长城以北地区、长城以南地区;在刘邦成为中原王朝皇帝后,就是两个始终可以分庭抗礼的地域;一方是渐渐走向统一的长城以北地区,一方是渐渐走向混乱、内战无休的长城以南地区;这两个地域政权之间的争霸,还会有什么悬念吗?
但我们的历史,常常被一条小小的宁锦防线迷住了眼睛,好象这条小小的防线不丢,长城以北地区就无法真正战胜长城以南地区。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7 18:21:10 +0800 CST  
复kwzolo先生:

(一)、松锦大战前,洪承畴屯兵宁远不敢向前;后来被朝庭逼得硬着头皮才到锦州一线。松锦大战开始,明帝国十三万大军不战自溃;各路大军争相逃跑,或在逃跑中被歼,或困守孤城自处决境。 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其军队已丧失野战能力?
明帝国后来一直是两面作战;这自然可以成为它们无力防守蓟门一线的理由;但面对满清大军在长城内肆意劫掠,明帝国大军云集,但哪个统帅敢组织一次攻击呢?哪次不是等着敌饱掠后撤走呢?凭他们这种表现,就是大军云集蓟门一线,又靠什么敢出城阻击敌人呢?
您所说的皇太极动员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上的说法,出自哪里呢?希望说一下。

(二)、况且,你说什么绕过去(军事术语叫迂回运动)完全无视“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概念!
―――――――――――――――――――――――――――――――
对于一个丧失野战能力的军队来说,守住一人所谓的要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力捧袁崇焕的人,也曾一再吹嘘袁崇焕坐镇蓟门,敌人无力、或是不敢去攻这座城。问题是,敌人不攻克这座城又怎么了?
如果明帝国军队拥有野战能力,那明帝国军队兵屯于蓟门;满清自然不敢越过蓟门直扑北京城。但?明帝国军队已丧失了野战能力,满清大军绕过他,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危险呢?

关于袁崇焕、毛文龙能力的相争;实在与我主帖偏离太远;而且也容易引起一些网友过火的相争。我们这里权且打住吧!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7 20:34:48 +0800 CST  
复消失一星期先生:
(一)、 如果农民能得到自己田地产值的50%、或40%;农民生存状态绝不会恶化到需要造反的地步。泪痕主帖子也说得非常清楚。
问题是:百分之五六十、甚至七八十的地租、加上国家赋税、再加上既得利益集团转嫁的赋税、再加上官员从中渔利、再加上自然灾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如果曹魏也是这种局面,那曹魏肯定与明末没有区别。
如果百分之五十,甚至六十的地租、赋税都归国家所有;而且政府是一个新兴的政府,那政府拥有如此巨大的钱财,自然可以强有力的执行各种政府职能。明帝国时显然不是如此的,泪痕以为您这种类比是无法成立的。

(二)、从纯经济的观点去看,地主收取再多的粮食;这些粮食最终也会用于社会的;因为地主不可能把粮食一直放在仓库里等粮食腐烂。
但社会主要经济资源被少数人占有,而这些“少数人”通常又不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相反他们只会破坏政府的各种职能(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尽情的扩张利益)。那帝国的社会自然会陷入一种畸型的繁荣之中(一方面上层社会声色犬马、下层社会一片贫穷);那帝国政府自然会表现出空前的衰弱、无能。

(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是人伦灭亡造成的,那是社会资源被少数人占有后的结果。汉奸众多,那是明帝国政府职能丧失的结果;那是自己政府不能代表普遍利益群体的造成的。环境决定意识,我们不是意识决定环境。
一个皇帝,如果能抑强扶弱;那帝国就肯定能中兴。因为能扶弱,就能保证帝国社会的稳定;如果能抑强,那就可以集中强大的力量用于国家意志。问题:面对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皇帝哪敢这样做呢?泪痕主帖中提到皇帝不敢支持李琎,主要就是为了说明这个观点。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7 21:12:09 +0800 CST  
复kwzolo先生:

(一)、躲在城里用所谓的城墙、大炮战略,对军队的野战素质要求最低(几乎没有);宁远之战大约就是如此吧。
背靠城墙、再辅以各种工事阻止敌人攻城,对军队的野战素质略微高些;北京保卫战,大约就是如此。
单纯修筑种工事依靠阵地与敌人争夺某个要点,这对军队的野战素质要求就会更高些;松锦大战大约就停留在这种水平。
但这一枝军队,如果野战素质就停留在这种水平,那他打仗永远是处于被动之中的;这种打法只是把庞大的军事力量汇集于敌人附近,让敌人也必须调动相应的、巨大的军事力量陪他一起消耗;换而言之用这种方法打退敌人的希望,只能是让敌人感到没有必要耗下去了而决定主动撤军。

北京保卫战中,据说明军取得了好几次胜利;但敌人大军依然在北京城附近肆意劫掠。如果敌不主动撤军,我们实在看不出明军有什么办法打退敌人。
松锦会战之时,也是如此的。
一枝军队如果停留在这种野战水平,那当他必须离开自己的阵地去主动进攻时;那马上就会原形毕露了;这也就是满桂在北京城下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这也就是洪承畴军队知道只有主动出击时,马上就全军溃散的根本原因。一枝有野战能力的军队,真会出现这种事?

(二)、真正的野战能力,是军队在必要时能迅速集结、快速到达指定战场、迅速重创选定的军事目标。
如果明军有这种能力,那满清自然不敢深入长城;因为面对总兵力是自己好几倍的明军,满清军队随时可能被分割、包围的,甚至辽东的每一个城池,都有可能成为明军攻击的目标。
但,满清显然没有这种顾虑,因为明军已丧失了野战能力。明军最经典的野战,无非宁锦、北京保卫战、松锦会战中表现出的野战水平,这些所谓的野战实际上严格的说应该是阵地战,仅仅是明军敢在城池之外与敌人打仗了,仅此而已!
仅靠这种野战水平,那面对上千里的边防线,上百个关口,是永远也无法保证边防安全的;因为敌人随时可以选择一点攻破的。
松锦大战,泪痕以为是明帝国硬着头皮去打的仗;如果明帝国真有本事到锦州一线与敌人主力对决,那在敌人深入长城、四下劫掠、或是分批撤走之时,为什么不集结重兵选择一股重创他们呢? 十三万大军,当听说只有离开阵地主动进攻敌人时,竟然马上就全军溃散了;如果说这种军队也叫有野战能力,那也实在太勉强了吧。
(三)、“悉发清蒙之兵,年十五以上”出于朝鲜《沈阳日记》,我刚找到您附的网文,从文中标注中找到的。这种说法的可靠性不会太大(因为很少见相关的现代历史书中引用),即使说法正确,这也不能证明明军野战能力够强,因为满清打仗总想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只有强大的兵势才能保证自己伤亡降到最低限度的。而松锦大战,明清之间伤亡的比例那实在是惊人的。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8 10:50:58 +0800 CST  
感谢globenese先生的支持、鼓励;
感谢人无常态唯道永恒先生的支持、鼓励。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28 11:27:54 +0800 CST  
复钱塘烟雨先生: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长篇,实在是一点经验也没有。非常感谢您对我提出的诸多建议。
您提到明代地租的问题,让我也实在感到惭愧,我对这方面问题的理解也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就我的理解说说您提到的问题。
(一)、明代作为国家税源的缴租土地,是否是逐年递减?
万历、崇祯年间官方在册的田地,是与明全盛时期相差无几的;
万历、崇祯年间官方在册田地有7亿多亩;但明帝国在近二百年里,普遍时期官方在册田地只有4亿亩左右。从这层意义上,明代作为国家税源的缴租田地,在明末应该是没有减少,相反是增加了。
(二)、属于国家的土地,地租是如何计算的?
明帝国农业税,民田大约也就是每亩地七八斤吧;官田十一二斤、二十多斤不等;(从这里推算,官方收取的地租份额大约也就占田产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当然,明代江南许多地方,官方收取的地租与私人地租没有多大差别,通常也会达到田产量百分之六七十。
(三)、属于士绅的土地,是否还需要向国家纳粮?
他们是需要向国家纳粮的。但他们可以免一定数量的粮(比如一品官员可以免粮30石,大约相当于可以免交几百亩的粮税吧)。但他们更可以通过种种非法手段,逃避、或转嫁应该自己承担的赋税。
(四)、至于地租分为几部分,泪痕以为只要是政府收取的,都应该归于赋税范畴。如果是私人收取的(无论是皇帝、贵族、官员、缙绅、地主),都应该算地租范畴。因为前者份额巨大,他意味着帝国政府实力强大;而后者份额巨大,只意味着帝国出现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楼主 泪痕春雨  发布于 2009-06-30 17:00:15 +0800 CST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404507

发表时间:2009-05-29 01: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12 15:31:11 +0800 CST

评论数:12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