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历史的侧面》(51)

除此之外,阵疯还能列举出一长串的大师名单,其中包括一些史学巨匠和文化达人,他们都无一例外认为先秦社会是封建制、秦朝以后的社会是郡县制,从来不认为秦朝之前是什么“奴隶制社会”、秦朝之后是什么“封建社会”。
因为这是学术,不是在搞笑。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教科书里,为什么一直将秦朝之前的社会定义成“奴隶制社会”,而将秦朝以后的社会定义成“封建社会”呢?这好像在逻辑上行不通嘛!和老祖宗传下来的原始含义也严重不符。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封建,或者说,古人所言之封建(古典意义的封建)与我们今人所言之“封建”,到底有什么区别?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8 12:32:40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2)

古典意义的“封建”

国王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给他的子弟和姻亲叫做“封建”,封是分画土地,建是建立国家。

——顾颉刚•《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8 13:32:05 +0800 CST  
顾颉刚(1893—1980)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对于中国历史学界的贡献众所周知。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8 16:34:20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3)

在今天绝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对于“封建”一词常常有所误解,认为“秦朝到清朝”这段历史时期是什么“封建社会”,先秦的商周时期是什么“奴隶社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那些“主流学界”的历史学家们是信了。
他们是这么定义的,也是这么宣传的,甚至连我们的教科书也是这么教的。“秦清封建”仿佛成了一块标准化模板,我们拿来即用,习以为常,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然而,凡是有一点历史常识、且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历史学家,大都不承认这样的观点。他们都不认为中国曾经出现过类似西欧那种典型的奴隶社会,也不认为中国曾经出现过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类似于西欧那种“feudalism”社会,中文对译为“封建”)。如果非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找出来一段时间与西欧那种“feudalism”社会相对应,那么西周时期无疑最为典型。换句话说,西周时期才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时代。秦朝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朝,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封建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只能充当配角,不能担任主角,因为社会的主流形态已经变成“郡县制”了。
至于夹在西周和秦朝之间的春秋战国时期,则是封建制的瓦解以及郡县制的形成时期。
那么,“封建”概念到底是如何转义的呢?或者这样问,“秦清封建”这种古怪的论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要想搞清楚这类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讲一个预备知识,就是——“姓”与“氏”。
因为只有从姓氏概念谈起,我们才能寻根究底,追本溯源,顺藤摸瓜,乃至最后一步步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8 19:38:37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4)

“姓”与“氏”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没有“姓氏”的概念,类似这样的高级货都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一点一点逐渐形成的。
我们今天在选举领导人时,经常会听到“按姓氏笔画排序”这样的套话,这是将“姓氏”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特别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姓”和“氏”是分开的,是两码事儿。
话说,在远古时期,家庭、私有制、国家这样的概念还没有产生,男女之间也没有确定的婚姻关系,人类社会还处于相当蒙昧的历史阶段。直到四五万年前,人类社会才进化得比较完全,进入到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母系社会。
在母系社会里,男人外出渔猎,漂泊不定,女子从事采集,定居一方。因为男女之间没有固定的配偶关系,所以,他们所生的孩子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这样一来,在人类聚居的区域之内,就形成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部落群体,他们聚族而居,互相扶持,共同从事生产劳动,也共同参与劳动产品的分配。
由于在远古时期,自然生态保持的比较完好,人类的数量远没有大型野兽多。所以,我们的祖先就和它们的祖先互相交换着肉吃。有的时候,我们吃它们,有的时候,它们吃我们。在人类居住的山洞里经常发现一些野兽的骨头,就如同在野兽的山洞里会经常发现人的骨头一样。
不过,人类毕竟是高等动物,脑皮层面积比较大,心眼也比较多,所以,发展起来特别迅速。等到人类数量一多,部落和族群的数量也会跟着增多。一个部落为了和其他部落相区别,就给自己部落专门取了一个“族号”或者“族徽”。
而这个族号或者族徽,就是最原始——“姓”。
所以说,“姓”这个东西,在最初时只是一种标志,是用来区分不同人类部落的一种记号,相当于每一个部落给自己设计的LOGO,看起来酷酷的。
比如说,作为中华文明先祖的轩辕黄帝,他来自于“姬姓”部落,因为他的部族世居于“姬水之滨”(一般认为是陕西渭水),所以,就以地为姓,称“姬姓”。
另一位文明先祖神农炎帝则出身于“姜姓”部落,因为他的族群主要居住在“姜水之旁”(一般认为是宝鸡的清姜河或岐水),所以,他的族人也以地为姓,称“姜姓”。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古老的姓,比如:姚、姒、妫、姞、安、晏、嬴等等,它们大都是这么来的。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09:19:24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5)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最原始、最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字边,也就是带有一个“女”字的偏旁部首。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古姓都诞生于母系社会。
《说文》上说:“姓,人所生也。”
《三坟》上说:“男女媾精,女生为姓。”
很显然,“姓”这个东西最初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群所共有的符号,所以,它带有“女”字边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了,也有一些古姓不带“女”字边,比如:子、风、己、任、吉、芊、曹、祁、董、偃、归、曼、芈、漆等等。它们的文字可以写出来,但发音已经失传了,只能写,不能念,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在这些古姓中,尧帝姓祁,舜帝姓妫,大禹姓姒,商汤姓子,周文王姓姬,后来的秦国公室姓嬴、齐国公室姓姜、楚国公室姓芈……
尤其是这个“芈”姓,它是楚国的国姓,在古代写作“哶”,读如“米”,按照古代楚地的发音,又可读如“咩”,听起来像羊叫唤。原始人纯朴,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但是,给自己起姓时,是不是也太随意了点儿?
由于“姓”这个东西是大家族所共有,所以在一个部落范围之内,大家在相互称呼时一般很少带上“姓”,因为称姓很麻烦,不如直接称名算了,比较简单。
比如说,在一个姬姓部落里,有一个小孩取名叫二狗子,那么大家一般直接叫他二狗子,很少有人会连名带姓称呼他为“姬二狗”。因为“姬”这个姓是大家共有的标志,谁都能用,加与不加没什么区别,除非遇到外族人,否则只称名,不称姓。类似这样的风俗在西方世界里,至今仍然有所保留。
那么,有人会感到奇怪,既然可以省略,为什么偏偏还要取一个姓呢?这是因为,姓这个东西除了可以区别部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别婚姻”。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12:24:21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6)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最原始、最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字边,也就是带有一个“女”的偏旁部首。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古姓都诞生于母系社会。
《说文》上说:“姓,人所生也。”
《三坟》上说:“男女媾精,女生为姓。”
很显然,“姓”这个东西最初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个女性始祖的、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族群的符号。所以,它带有“女”字边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了,也有一些古姓不带“女”字边,比如:子、风、己、任、吉、芊、曹、祁、董、偃、归、曼、芈、漆等等。它们的文字可以写出来,但很多姓的发音已经失传了,只能写,不能念,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在这些古姓中,尧帝姓祁,舜帝姓妫,大禹姓姒,商汤姓子,周文王姓姬,后来的秦国公室姓嬴、齐国公室姓姜、楚国公室姓芈……
尤其是这个“芈”姓,它是楚国贵族的国姓,在古代写作“哶”,读如“米”,按照古代楚地的发音,又可读如“咩”,听起来像羊叫唤。原始人纯朴,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但是,在给自己取姓时,是不是也太随意了一些?
由于“姓”这个东西是大家族所共有,所以在一个部落范围之内,大家在相互称呼时一般很少带上“姓”,因为称姓太麻烦,不如直接称名简单,反正大家互相都认识。
比如说,在一个姬姓部落里,有一个小孩取名叫二狗子,那么大家一般直接叫他二狗子,很少有人会连名带姓称呼他为“姬二狗”。因为“姬”这个姓是大家族所共有,没有什么特殊性。所以,加与不加没什么区别,索性就不加了,除非遇到外族人。否则的话,只称名,不称姓。类似这样的风俗在西方世界里,至今还有所保留。
那么,有人会感到奇怪了,既然可以省略,为什么非要取一个姓呢?
这是因为,姓除了可以区别部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别婚姻”。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14:42:35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7)

因为,远古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对于子孙后代的生长发育相当不利,常常会生产出一些不合格产品,比如,缺胳膊、少腿、器官异位、智商堪忧什么的,可以送到“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进行展览。所以,在一个部落之内,一般严禁族内通婚,而是提倡与外族通婚,最好到其他部落去找对象。等到这个时候,“姓”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比如,你要是有幸穿越回远古时代,穿着兽皮、戴着树叶,手执弓箭正准备去狩猎,路上遇到一位绝色美女正在采集野果。你的男性荷尔蒙驱使你不由自主的上前去搭讪:
“嗨!美女,你是哪个部落的?”
美女回答:“我是姬部落的,你呢?”
远古美女都很开放,反应也很热烈,在那个时候,“宋明理学”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人们的性观念还没有被禁锢。
“哦,你是姬部落的,我是姜部落的,离你们不远哦。”
“是吗,我们不是一个部落的,不同族,也不同姓,那么~~”
此时美女会睁大眼睛,打开心灵的显微镜,在你身上快速扫描,等验了货之后,如果发现你长相英俊,体格健壮,身材高大,是个棒小伙,那么就会不由自主地向你抛来媚眼。如果你们两情相悦,互相爱慕,还会手拉手一起钻到旁边小树林里一个叫做“欢乐谷”的地方,尽行“鱼水之欢”(此处省略一万字)。
如果美女看你长相寒酸,体格羸瘦,弱不禁风,还一脸衰相,就会判断你是个怂货,会断然拒绝你的要求,不再搭理你。然后……,也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所以说,“姓”这个东西,在远古时期,最主要的作用是“别婚姻”,防止近亲结婚。
因为有了“姓”,大家才知道谁和谁是亲戚,因为有了姓,大家才知道找什么样的对象,尽量避免近亲繁殖。
姓,也就成为一个血缘集团的统称。
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母系社会最终会被父系社会所代替。
作为脑皮层面积最大,心眼最多的动物,“人”这个物种一旦数量多了,关系就会复杂。关系一复杂,就会闹矛盾。不但会拌嘴、吵闹、打骂,还会因为争夺食物、住房、田产和女人而大打出手,甚至相互仇杀。
和现在许多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一样,有一点本事的子女就会闹分家,因为自己能力强、赚钱多嘛,谁都不愿意和家庭的其他成员分享劳动果实,都想着分家单过,另起炉灶,反正有钱人都不喜欢穷亲戚,今天的人是这样,古代人其实也一样。
古往今来的人性从来没有变过,改变的只是控制人类欲望的方式。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吧,大的部族总会分裂出许多小的部族。这些小部族会走出原居住地,迁移到新居住地,然后再以当地的山川、河流、动植物、或者祖先的名字、官职、职业等等,为自己这个族支起一个新族号。
而这个新族号,就是后来的——“氏”。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17:58:49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8)

从这一点上说,姓和氏是同源的,连它们出现的目的都相同,都是为了区分族群。只不过,姓是最原始的族号,氏是从姓里分支出来的新族号。
比如说,从古“姬”姓里分裂出一个“轩辕氏”,黄帝就是轩辕氏的祖先(黄帝姓姬,名轩辕,他的一支后代以黄帝的名为氏,称轩辕氏);从“姜”姓里分裂出一个“神农氏”,炎帝就是神农氏的祖先。
同样的道理,从古“姜”姓里分裂出一个“吕”氏,吕氏又有很多支脉,其中一支留在了中原,在其后代里出现了一个大人物,叫作吕不韦,就是那个“奇货可居”、倒买倒卖“国家政权”的吕不韦。而吕氏的另一支族人跑到了山东,和东夷的土著居民杂居,在其后代里也出现了一位大人物,叫做“吕尚”。
说起这个吕尚,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也不了解。不熟悉、不了解没有关系,因为吕尚只是他的小名,他还有一个大名,叫做——姜尚。
姜尚,姓姜,氏吕,名尚,字子牙,也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个姜子牙。只不过小说戏剧里因为演义的需要,都称他为姜子牙。其实这样称呼是不对的,对他也不够尊敬,正规的叫法其实应该尊称他的“氏”,比如,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就尊称他为“吕尚”【27】。
除此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氏,还有楚国的氏。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19:03:10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59)

我们知道,楚国的国姓是芈,从这个芈姓中分裂出许多个氏。比如:熊氏、昭氏、原氏、景氏、白氏、项氏、伍氏、米氏等等。
其中,熊氏是楚国的王族,历代楚王都氏熊,比如,楚成王叫熊恽、楚武王叫熊通、楚庄王叫熊旅……
而屈氏是楚武王儿子屈瑕的后人,封地在屈邑,所以,就以封地为氏,称屈氏,其后来的代表人物是屈原。
白氏则是楚国公室白公胜的后人,因封地在白邑,所以,也以地为氏,称白氏,在他们的后人里,代表人物是战神白起。
其他的芈姓分支,也出现过很多牛人,比如,项氏的代表人物是项羽;伍氏的代表人物是伍子胥;米氏的代表人物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米芾……
那么,氏这个东西除了“别婚姻”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可大了!实际上,相对于姓的主要作用是“别婚姻”,氏的主要作用则是——“明贵贱”。
所谓“明贵贱”,就是区别人们的身份和等级。
我们知道,在氏出现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私有制已经产生,贵族阶层也开始出现。特别是到了宗法制度里,“氏”已经不仅仅是族支的别称,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尤其是在夏商周时期,这种身份上的区分就更加明显。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19:30:29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0)

一般说来,只有贵族才能称“氏”,普通老百姓没有资格称氏。氏是贵族的专利,普通人无福消受,也消费不起。
那么,普通人不称“氏”,称什么呢?
称姓啊!
在一个大家族里,普通的平民只能称姓,也就是那个最原始的姓。有的时候,连姓也懒得称,只须称名就行了,随便取个贱名阿猫阿狗那么叫着,反正也没有多少人认识你,也没多少人和你打交道。有时候为了图方便,就将他们的名字和职业连在一起称呼。
比如:
庖丁,就是名字叫丁的厨子;
弈秋,就是名字叫秋的棋手;
师旷,就是名字叫旷的乐师;
轮扁,就是名字叫扁的木匠(造车工人);
优孟,就是名字叫孟的演员;
……
尤其是这个“优”字。在古代,“优”是演员的意思,专指那些依靠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古时还称“伶”、“俳”),只是现在我们不这么叫了,现在直接称演员、戏子。但是在其他一些国家还这么叫。
比如日本。
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汉语里的很多词汇在日语里仍然还保存着原始的含义。比如说这个“优”字,在日语里还是演员的意思。例如,那些为了艺术而献身、专门从事爱情动作片表演事业的AV女优、男优,是多少男性同胞启蒙的老师啊!……哈哈……
好像有点跑题了。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09 20:19:41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1)

言归正传。
贵族虽然称氏,但也不是所有的贵族都能称氏,比如,贵族里的妇女就不能称氏。
为什么呢?
因为在古人眼里,女人的地位非常低,只被看作是生儿育女的工具。既然只管生孩子,那么也就用不着称氏,只要能够做到“别婚姻”、“明血缘”就行了。所以,贵族妇女一般只称姓,不称氏。
另外,贵族妇女虽然可以称姓,但这个“姓”还不能放在名字前头,只能放在名字后头。
比如,一户姜姓贵族生了一个女儿叫做“翠花”,那么她就不能叫姜翠花,只能叫“翠花姜”。如果一个姓姬贵族生了一个女孩取名叫“美丽”,那么,她同样不能叫做姬美丽,而只能叫做“美丽姬”。这倒是很像外国人的名字哈。其实,人类各民族的发展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因为古代人与现代人的习惯不同,所以,有些不明所以的人往往按照今天的习惯去揣度古代人,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些大笑话。
比如,夏朝时有一个很大的部族叫昆吾,它出自于“己”姓部落,后来,这个部落被商汤给灭了,举族搬迁,但“己”姓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商朝的臣属。这个己姓后来又分裂出来很多个氏,比如:苏、顾、温、豢龙、董等氏。
到了商纣王时,在“苏”这个氏里出现一个叫苏护的人(氏苏,名护),在纣王身边做小官。苏护生了个女儿,取名叫“妲”(读dá)。按照现代人的习惯,子随父姓,小妲女士应该叫“苏妲”才对,发音如同“苏达”,是个化学名。
但是,放在当时就不能这么叫了,女子只能称“姓”,不能称“氏”。所以,苏打女士,啊不!是小妲女士尽管她老爸氏苏,但她不能氏苏,只能延续家族里最原始的那个姓——“己”。而且,这个“己”还不能放在名字的前面,只能放在后面。于是乎,小妲女士就光荣成为《封神榜》里那个蛊惑纣王声色犬马最后导致身死国灭的红颜祸水——妲己。至于某些文学作品里将她直呼为“苏妲己”,那是典型的没文化、真可怕,只能说明这个编剧水平有点低,连最起码的姓氏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除了妲己之外,关于女子只能称姓、不能称氏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秦晋之好”中的两位公主一个叫作“伯姬”,一个叫作“怀嬴”。这是因为伯姬是晋国公主,晋国是姬姓,公主本名叫“伯”,所以叫伯姬。怀嬴是秦国公主,秦国是嬴姓,公主的本名叫“怀”,所以称怀嬴。
还有就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女:息妫(陈国公主)、文姜(齐国公主)、夏姬(郑国公主)和西施。
除了西施是平民之外,其他三位都是贵族妇女,所以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定。只能称姓,不能称氏。而且这个姓不能放在前面,只能放在后面。由此可见,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连起码的姓名权都得不到保障,那就更不用说身份和地位了。
至于平民老百姓就更不用多说,不但没有氏,连称姓也没有称的必要,只能随便取个贱名阿猫阿狗那么叫着。至于我们今天人人都拥有的姓,那是到了战国末期、以及秦汉初期,由于大家族的解体、小家庭的出现,才使得“姓”与“氏”逐渐混为一谈。同时随着郡县制的形成,专制的皇帝为了收税方便,将老百姓编户齐民(也就是上户口),要求老百姓必须拥有自己的姓,“姓”与“氏”这才慢慢融为一体,并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姓”。关于这一点,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要求老百姓都给自己取姓是一样一样滴。
好了,说完“姓”与“氏”这个冷知识点,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说说“宗法制度”了,因为西周的封建制正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之上。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09:19:40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2)


宗法制度

所谓的“宗法制度”,说穿了,就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主线的一套“遗产继承法”。其特征是:宗族组织与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融为一体。由血缘而家,由家而国(诸侯国),由国而天下(天子的统治区)。然后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建立一套关于封地、财产、和统治权力的分配制度,而其核心又是——“嫡长子继承制”。
我们知道,在伊斯兰世界里,如果一个男人有能力,最多可以娶四位妻子。说到这里,可能有的男同学会喷鼻血了,我要是能成为一个穆斯林该有多好啊!哈哈!
然而,你别高兴的太早,因为娶四位妻子是有条件的,不是你想娶就能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首先,你必须征得第一位妻子的同意,她同意还好,她要是不同意,或者撒泼打滚是个醋坛子,那么你破大天也没有用,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其次,就算都娶回来了,也必须对她们一视同仁,包括对她们的关心、爱护、体贴、以及财产的分配、子女的照顾等等,都必须平等对待,不能偏心,甚至连“嘿咻”的次数也必须保持一致,否则的话,那个受到“虐待”的妻子有权向法院提出离婚。
你看,做一名穆斯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娶四个老婆看起来既体面、又风光,但谁遭罪谁知道,不但经济条件得行,身体条件也必须跟得上才行,是吧!
不过,回到我们祖先的宗法制度里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祖先要比他们幸福得多,根本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不但老婆可以娶很多,而且对她们的态度也不必一视同仁。想娶几房,就娶几房,想翻谁的牌子,就翻谁的牌子。所以有人说,古代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多妻”制,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1:40:25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3)

当然了,这样的说法也不太严密,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过“一夫多妻”制。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中国真正实行的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也就是说,“正妻”只能娶一个,“妾”却可以娶很多个。而且,妻与妾在家中的身份和地位也不平等,正妻是明媒正娶,属于“正室”;妾只能算是婚配,属于“侧室”。正妻的花轿可以从正门抬进来,光明正大;妾的花轿只能从侧门抬进来,看起来偷偷摸摸,更像是买来的玩物。
另外,她们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不平等,妻子在家里可以做主,而妾在妻子面前只能算是奴才;妻子可以接受朝廷的封赠称为“诰命夫人”,而妾只是主人生儿育女和泄欲的工具,毫无政治权力可言。就算吃饭的时候,妻子和丈夫可以坐在一起进餐,而小妾只能在旁边伺候。人家吃饭,她站着,人家夹菜,她看着,时不时还要斟个酒、倒个茶什么的……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正妻所生的子女称为“嫡出”,大儿子叫“嫡长子”;小妾生的子女称为“庶出”,所生的儿子叫“庶子”。
嫡子、特别是嫡长子可以拥有继承家族主要财产的权力,而庶出则基本没有继承权。
等到这种继承制度和政治相结合,就生出了西周时期的“宗法制”。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2:03:43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4)

所谓“宗法制”,简单说来,就是只有正妻所生的大儿子也就是“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老爹的大部分家产,包括封地和统治权力、以及一些奉戴始祖、祭祀祖先的权力,称之为“大宗”。而其他的同母弟和庶兄弟只能分封出去,称之为“小宗”。
比如,在西周的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天子的位置由“嫡长子”这一脉单线相承。而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则被分封出去,到地方上做诸侯,他们就属于小宗。
当然了,这里的“大宗”、“小宗”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这些诸侯相对于天子而言是小宗,但是在自己的封国内部,却是绝对的大宗。
诸侯的嫡长子有权继承老爹的爵位、封地和大部分财产,诸侯的其他儿子,只能分封出去当“大夫”。
这些大夫对于诸侯来说是小宗,但是在自己的封地(采邑)内却是绝对的大宗。如果有必要,他们还会继续向下分封,一直分封到最底的一层——“士”。
可能有人会问了,如果嫡长子不幸挂了怎么办?没关系,那就从正妻所生的其他儿子里再找一个,按照出生的顺序,嫡长子不行了就嫡次子,嫡次子不行了,就嫡三子,嫡三子不行了,就嫡四子,往下以此类推,除非嫡系这一脉都死绝了,才从庶子里边再找一个。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以嫡系为主干,以庶系为分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而确立起来的一套关于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和继承制度,这就是宗法制。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6:42:12 +0800 CST  
宗法制

网上找不到好图,大家凑合着看吧。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6:50:46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5)

另外,为了区分大宗和小宗(也就是所谓的“明世系”),大宗一般有权继承祖先的“姓”,不用改动,而小宗被分封出去以后,很可能根据自己封地上的城邑、山川、地貌的名字,或者祖先的爵位、名、字、官职、职业等等,另外给自己这这一支族人起个新的“氏”,以彰显其贵族身份。
比如,在西周初年,周武王死后由其嫡长子周成王(诵)即位。成王当时还是个小屁孩,平时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就喜欢和哥们兄弟玩过家家。有一次,他和弟弟叔虞在梧桐树下玩过家家。成王捡起一片树叶撕成“玉圭”的形状(上圆下方,是诸侯的玉玺),对弟弟说:
“我们俩是好基友,我就把‘唐’这个地方封给你吧,让你到地方上做诸侯。”
按理说,这本是一句戏言,可碰巧就被周公听到了。这个周公就是后来那位总结出“周礼”的大圣人,比较认死理儿。他虎着脸对成王说:
“天子金口玉言,岂能儿戏?”
于是,就将“唐”这个地方真的封给了叔虞。等叔虞长大以后,就拿着这片树叶(估计早碎成渣了)高高兴兴到唐地就封去了。他的后代又将国都迁到晋水之边,改国号为晋。这个晋就是后来春秋时期的第一大霸主——晋国的由来。
因为这个晋国是从周王室分封出来的,所以,它的老大(晋侯)相对于周天子来说,属于小宗(周天子是大宗)。但是在晋国国内,晋侯又是绝对的大宗。根据宗法制的规定,晋侯的爵位应由他的“嫡长子”这一脉世袭罔替,并且继承“姬”这个姓,而其他的儿子只能分封出去,到自己的封地上当大夫,同时也新获得一个新的氏,以表明他的贵族身份。比如,由晋国公室里分封出许多大夫,像栾氏、郤氏、先氏等等。
其中,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7:19:25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6)

其中,
栾氏:其始祖是晋靖侯之孙,名宾,因为封地在栾邑(今河北栾城一带),就以封地为氏,称栾氏。
栾氏家族因为早年跟随辅佐过晋文公,使其成就霸业,属于多年的老革命,所以长盛不衰。在他的后人当中先后又出过几位名人,比如栾盾、栾盈、栾书。其中这个栾书,就是后来那位在鄢陵之战中率领晋军打败楚国、使晋国重夺中原霸权的上卿。
郤氏:郤氏是一个晋国的老牌公族,因为祖先被封在郤邑(今陕西泌水一带),就以封地为氏,称为郤氏。
郤氏在历史上也是名人辈出,比如郤芮、郤缺、郤克等等。郤克曾经在“鞌之战”中,率军打败了齐国,使齐晋结成联盟。而郤氏到了郤芮这一代,因为迎立晋惠公有功,被封于冀邑,世称冀芮。他的子孙也以封邑为氏,称冀氏。我们在前文提到的冀朝鼎先生,他们家族的祖先就来自于郤芮这一支。
先氏:先祖出自于姬姓公族,也是因为辅佐晋文公称霸而声名显赫。
历史上的先氏的名人有先轸、先且居等。尤其是这个先轸,他以中军主帅的身份,指挥晋国军队在“城濮大战”和“崤之战”中,打败了如日中天的楚国和秦国,使晋国霸业呈现出一种中兴的气象。
……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7:33:22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7)

除了这些本土产的公族之外,晋国还有很多外来户。比如,由姬姓里分出来的荀氏、韩氏、魏氏;由祁姓分出来的士氏;由嬴姓分出来的赵氏等等。其中,
荀氏:始祖是原黯,因为封地在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就以封地为氏,称荀氏。荀氏后来又分出智氏、程氏和中行(háng)氏。其中的中行氏在晋国失势以后又改回了荀氏,在他们的子孙里当中出现了一个大人物,就是儒家学派里排名第三的荀子(荀卿)。
韩氏:韩氏的祖先是韩万,因为封地在韩原(今陕西韩城),就以封地为氏。韩氏是未来战国时期韩国的祖先(不是南朝鲜那个韩国啊),在未分离出来之前曾经出过一个大人物,叫做韩厥,也就是电影《赵氏孤儿》里的那个韩厥。
魏氏:魏氏的祖先叫毕公高,生子毕万,因为封地在魏邑,也以封地为氏,称魏氏。魏氏是未来战国时期魏国的祖先,魏氏家族还分离出一个令狐氏,是汉族中复姓“令狐”的祖先,比如说令狐冲,哈哈。
赵氏:赵氏的始祖是造父,因为封地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就以封地为氏,称赵氏。
说起这个赵氏,跟秦国的公室还是亲戚,和秦始皇一笔写不出两个“嬴”字。因为他们的祖先都姓嬴,在嬴姓祖先里有个叫蜚廉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恶来那一支跑到了秦地,成为秦国公族的祖先,季胜则留在中原,成为晋国赵氏的祖先。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只剩下智氏一家独大,身后跟着韩、赵、魏仨兄弟。在晋阳大战中,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合伙算计了智氏,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最后形成“三家分晋”的态势。
士氏:士氏本出自于祁姓,族人里有一个叫隰叔的人,不远万里秉承国际主义精神来到晋国担任士师之职。随后,他的后人就以祖先的职业为氏,称士氏。在这个士氏里,又分离出三个氏:范氏、刘氏和彘氏。
大家注意这个刘氏,他是士会的第二个儿子士雃(读jiān)这一支人分出来的。史载,士氏里的大名人士会,在归顺晋国时,他的二儿子士雃并没有一起跟着回来,而是留在了秦国。到了战国初期,这一支族人因为有功 在魏国被封为大夫。等到魏国被灭,其中的一部分族人流落到楚国的彭城地区,然后一茬一茬生孩子,最后生出一个叫刘煓的人。刘煓又生了仨儿子,其中最小的那个叫刘季(也就是刘三)。当然了,这个“刘季”也是他的小名,他还有个大名,叫做——刘邦。
……
好了,我们有了“姓氏”和“宗法制度”的概念,就可以很容易地说明什么是“古典封建制”了。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18:25:09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68)

释“封”、释“建”

“封”、“建”二字,其实非常古老,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第一批汉字,很早就被记录在甲骨文和金文之中。
比如说“封”字,它在甲骨文中被写作:
金文写作:
小篆写作: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22:18:56 +0800 CST  

楼主:一阵疯818

字数:282732

发表时间:2018-08-31 05:42: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1 15:27:58 +0800 CST

评论数:80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