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连载】 ——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历史的侧面》(69)

“封”开始时与“丰”同字,外形看起来像土堆上种的一棵小麦苗。到了金文时,麦苗的旁边多了一只小手,像是在呵护它、培育它,因此有了“聚土培植”之意,后来慢慢引申为在边境线上挖沟,培土、然后种上成排的植物来划分疆界,最后确定为帝王将土地分封赏赐给亲戚、功臣和“先贤之后”作为他们的封地和采邑。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
“封,爵诸侯之土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很显然,封就是“封国立国”、“封土授爵”之意。
而“建”字,最初见于金文,写作: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0 22:21:03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0)

“建”的本意是“建立”、“设立”、“创立”的意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将“建”字解释成:“立朝律也。”
一般说来,“封”、“建”两字意思相近,含义差不多,都有分封和建立的含义。而“封”、“建”两字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最初见于《诗经》。
《诗经•商颂•殷武》上说: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意思是说:君王下达命令给各个诸侯,四方的封国就有福气享受了。
然而,关于“封建”一词最有名、也是被引述的最广泛的记载,来自于《左传》。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说: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意思是说:西周时候的周公因为管叔、蔡叔这两个不肖子孙不贤明,居然伙同殷商的后裔武庚发动叛乱,于是就大量分封亲戚和功臣做诸侯,让他们到地方上建国,然后像藩篱一样保护着处于中央的周王室,替周王室挡子弹。
而《左传•桓公二年》里边的一句话则对西周的封建制度做出了概括性总结: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句话的信息量比较大,我把主要意思简单翻译一下。
意思是说:周代的统治者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儿子,所以自称天子。天子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又封建亲戚、功臣和先贤之后到地方上做诸侯。这些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又继续分封亲属、功臣做“大夫”。大夫同样有自己的爵位和封地。而大夫在某些情况下很有可能还会继续向下分封,分封更低一个级别的大夫,一直到最底层的士。士属于最低一个级别的贵族,再往下就没有了。至于普通的老百姓(庶人),不用再划分等级,只要他们能够按照血缘关系弄清楚远近亲疏就可以了。
这样看起来,“封建”一词的最原始含义就是指的“封国土”、“建诸侯”,“层层分封”,是用来描述国家政体方面的术语,没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涵义。
那么,中国的封建制度又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呢?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08:20:36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1)

由于史料的匮乏,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几乎无法回答。不过,我们可以把问题缩小一点,变成:在西周之前是否已经有了封建制度的存在?
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至少在夏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 了封建制的萌芽。比如司马迁说: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彤城氏、褒氏……”【28】。
意思是说,大禹建立的夏朝是姒(sì)姓,他的子孙被分封出去,以封国为氏,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等等。
《左传》上说,“姓”因血缘而来,“氏”由封地而来,所以“因生(血缘)以赐姓,胙土(分封)而命于氏。”【29】
意思是说,姓是由血缘产生的,氏是由封地产生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所以,姓代表着婚姻,氏代表着身份和地位。只不过,夏朝属于中华文明的早期,许多制度还不完备,当时很多诸侯国都是身份血缘与地缘政治的结合体。所以,这个时候的“封建”还带有一种传说的性质。
等到商朝的时候,真正的封建出现了。按照历史学家顾颉刚的说法,商王武丁将很多有战功的武将都分封出去,封在什么地方就称作“侯X”,比如,封在雀地的就称作“侯雀”,封在枚地的就称作“侯枚”。而封出去的儿子一般称“子X”,比如,封在宋地的就称作“子宋”,封在金地的就称作“子金”。据说当时的妇女还有资格分封呢,比如,一个封在庞地的妇女被称作“妇庞”、封在邢地的妇女被称作“妇邢”……
至于地方上那些原有的方国,能征服的就征服,不能征服的,就依照他们原有的国名(其实只是个族名),封他个不费一毛钱的国号,以示笼络。比如,西周的祖先被封在了周地,称周侯,其他还有“虎侯”、“井伯”什么的。这里的侯、伯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爵位,而子、妇原本就是他们的亲戚。
顾颉刚认为,至少到了商代后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封建制度。
当然了,这时候的封建还只具雏形,属于“非典型性”封建。真正意义的封建只有到了西周时期才发展完备起来。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08:42:21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2)

相信大家都看过小说《封神榜》,没看过小说的也看过电视剧,里面讲述的内容就是——“西周公司”在董事长武王(发)的带领下,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姜子牙先生,经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将地处西部边陲、名不见经传的“西周”公司做强做大最后兼并掉母公司——“殷商”——的故事。
实际上,在“武王伐纣”之前,“西周”公司的势力就已经非常庞大,据说占据了当时天下的四分之三,只是一直没敢动手。等到商纣王跟山东那一片的东夷部落打得昏天地暗、消耗的差不多了,周武王这边儿才趁人之危,背后下黑手,摘得了最后的胜利果实。
但是,作为一支来自于西部边陲的落后民族,周王国的武力值虽然强盛,但是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却相当落后,远远不能和先进的中原文化相比。这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或者后来的日耳曼蛮族攻破罗马城时、以及满清铁骑进入北京城时被眼前眼花缭乱的繁华景象所震慑一样,根本想不到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花花世界!
另外,周人入主中原以后,统治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大,相比于之前的商朝不知要大出了多少倍。按史书的记载,西周的势力范围北到燕山,南到长江,东至大海,西边一直延伸到黄土高原,有一二百万平方公里。而且,在统治区域周围,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什么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它们经常跑到华夏族的地盘来趁火打劫,像虱子一样困扰着周王国,今天被赶跑了,明天又跑回来,总也摆脱不掉,弄得周朝人浑身瘙痒难受。
如此一来,周人就遇到了一种新情况,就是“小邦周”在取代“大邦殷”之后,如何在如此广大的国土上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秩序,如何才能够更恰当的进行管理,这个问题一下子成为当时周中央政策研究室所要研究的首要课题。
很显然,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后来那种直上直下、垂直管理的方法(比如郡县制)来管理天下显然是不现实的,也行不通。
怎么办呢?
聪明的周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化整为零。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15:08:13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3)

他们充分发挥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再结合新占领区(也就是殷商)的一些高级典章制度,将全国疆土像切豆腐块儿似的切割成小块儿,然后再封建亲戚、功臣,以及古代圣王的后代(先贤之后),做诸侯,让他们到地方上分片包干管理。这就如同我们今天在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不再搞集体农庄,而是将土地都承包给个人,让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贡赋。所谓“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都是自己的”,尽量发挥地方上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这也是西周实行封建制度的最原始初衷,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无奈和折衷之举。
阵疯云:西周的封建制度并非某些主旋律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从什么“奴隶制度”直线递进演化过来的,而是与西欧封建制度(feudalism)、日本封建制度的形成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那么,西周封建的建立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按照史书的记载,西周封建,大体分成两个阶段,一共经历了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分封。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15:59:53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4)

第一次是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进行的。此次分封没有消灭殷商的直系后裔。纣王的儿子、也就是武庚(禄父)被分封到殷地,也就是殷商原来的王畿所在地。等到武王死后,武庚发动了叛乱,最后被周公镇压下去。
后来周公又进行了第二次分封,史称“周公封建”。此次封建的规模比较大,一直持续到成、康二世(俗称周公封建)。所以,梁启超有“真封建自周公始”之言【30】。
不过,两次分封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也就是:周王室除了给自己留下一块面积很大的自留地——“王畿”——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分封出去,封给亲戚和功臣,让他们到地方上做诸侯,同时让这些地方上的封国拱卫着中央,给中央当保镖。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诸”有“各种”、“各类”、“各个”的意思。比如,某位领导在台上讲话,他说:“诸位,我只补充两句……”然后他就啰嗦了好几万句……
而这里的“侯”代表着一种爵位。周代的爵位有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比如: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16:42:11 +0800 CST  
原来大家都在等待谜底呢,哈哈!我还有很多证据没有举呢,算了,不举了,就直接揭示谜底吧。明天我写“社会史论战”,直接揭示“封建”一词到了近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古怪的含义!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20:02:50 +0800 CST  
我先把这段补充完了,就不写例子了。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20:52:00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5)

比如:
宋国和鲁国的爵位比较高,是公爵;
齐、晋、燕的爵位也不差,是侯爵;
秦、郑两国就比较一般,是伯爵;
而许国就差多了,只是个男爵。
至于楚国,由于他们祖先出产于南方,在当时还属于不毛之地,周王室看不起他,认为他们是蛮夷,就只给了他一个子爵的封号,所以楚国又称“楚子”。
受到强烈刺激的楚国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神通广大的美猴王被当成了弼马温一样,感觉受到奇耻大辱,从此便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决心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你不是看不起我吗,我就做强做大给你看,甚至我都不再尊你为华夏正统了,我要另立中央,扯旗单干。
于是乎,楚国从楚君熊渠时代开始,就不再奉周王室为正溯了,更不承认周王室下发的“子爵”荣誉证书,而是私自称王,另立中央,与周天子平起平坐。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春秋时期,其他的诸侯国君都称“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唯独楚国国君称“王”(比如楚成王、楚庄王)的原因。不过,一直以华夏正统自居的孔子仍然是看不起他,觉得他私自称王不对,是僭越行为,在史书《春秋》里仍然使劲地叫人家“楚子”。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20:54:27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6)

当然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诸侯国的国君有的是公爵,有的是侯爵,有的是伯爵,为什么一概称呼他们为“诸侯”呢?为什么不称呼“诸公”、或者“诸伯”呢?
这个问题目前还不大清楚。也许、八成、大概、差不多是因为当时所封的侯爵特别多吧,哈哈,这个理由是我瞎掰的,不算数,至于是不是历史的事实,还有待于考证。
至于当时有资格被分封为诸侯的人,大致可以分成四大类。
第一类是周王室的亲属,也就是周武王的姬姓同族,他们大多是“姬姓”之国。比如,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被分封在泰山以南的曲阜地区,国号鲁;武王另一个弟弟召(shào)公奭(shì),被分封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国号燕;武王的儿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太原地区,国号晋……
第二类是功臣宿将,比如周兵团总司令姜子牙先生,被封在山东的临淄地区,国号齐。
第三类则是前朝殷商的遗民,这些遗民时时刻刻都想着复国大业,就像后世的“慕容复”一样心里一直惦记着恢复他燕国的江山一样,必须时时刻刻派人盯防着才行,唯恐他们作乱。例如,周王室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封在了朝歌,专门统属商朝的旧地遗民。同时,为了防止武庚叛乱,周王室在武庚封国的旁边,又分封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围在武庚的周围,号称“三监”(卫 、鄘和邶)。其目的,当然是为了监视武庚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作乱。
而另一部分“商之遗民”,则被殷商的亲周派份子“微子启”带到他们老祖宗的发祥地商丘地区,建立了宋国。至于其他的商朝遗民就没这么幸运了,武器被收缴,财产被没收,不管男女老幼,脖子上都被套上绳索,从事人类最没有前途的职业——奴隶。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1 21:45:36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7)

第四类是一些不能消灭的部落,它们一般都是先代帝王和大贤人的后代(先贤之后),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民主党派,是“统战的对象”。比如黄帝的后人,尧、舜、禹的后人等等。还有,就是帮助周人在灭商战争当中出过力的地方小国,这些方国也不能全部被吞并,总要留下一些做榜样,于是顺水推舟,封他个不费一文钱的爵位。
比如:
夏王朝的后代被封在了杞国(今河南杞县,成语“杞人忧天”发源地);
黄帝的后裔被封在了黄国(今河南潢川);
尧的后裔被封在了唐国(今山西翼县);
舜的后裔被封在了陈国(今河南淮阳)
……
而分封他们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安抚友邦、收买人心,只要他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不捣乱就可以了,顺便还能承担一些诸侯的义务。
至于西周时期到底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史书上的记载差异很大。《荀子》上说有七十二个,《吕氏春秋》上说有4000多个。通过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能够证明真实存在过的诸侯国,大约有一百三十多个。
而在这些诸侯当中,数量最为庞大、封地位置最好、最占便宜、也最吃香的诸侯国,当然还要属周王室的亲戚之国。比如,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08:15:28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8)

比如,
晋:姬姓,在今天山西、河北的南部,是春秋五霸之一。可惜到了公元前403年,被韩、赵、魏三个大的“氏家”给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
燕:姬姓,在河北省北部和辽宁南部,战国末期有个太子曾经派荆轲去刺杀秦王;
鲁:姬姓,在山东西南曲阜一带,死守周礼,不知变通,国力衰弱,总是被同属于山东的齐国欺负。不过,鲁国虽然武功不行,实力孱弱,但是文化特别昌盛,流传于鲁国的周礼文化实实在在影响了中国社会三千多年;
卫:姬姓,在今天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邶(bèi):姬姓,在河南汤阴南;
庸:姬姓,河南新乡市南,以上三国又号称“三监”,专门监视殷商的“亡国奴”;
郑:姬姓,河南新郑一带;
吴:姬姓,长江下游一带;
除此之外还有:虢、曹、蔡、滑、巩、申、芮、成、霍、蓟、管、虞等国。
除了这些周王室自己的亲族之外,还有一些外姓的诸侯国,比如:
秦:嬴姓,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
宋:子姓,河南商丘一带,开国之君微子启是被西周消灭的殷商贵族的后裔,被分封的爵位是“公爵”,比那些在战争中出过力的诸侯(比如齐国)的爵位还要高,真让人感叹革命不如反革命啊!哈哈!
楚:芈姓,湖北、湖南、江淮一带;
齐:姜姓,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封国;
陈:妫姓陈氏,河南淮阴一带,后被楚国所灭。陈的一个族支(陈完)逃到齐国,他们的后裔分裂出一个“田氏”,这个田氏最终取代了姜子牙的姜姓家族,史称“田氏代齐”;
越:姒姓,江浙一带;
杞:姒姓,夏朝后裔,河南杞县,留下了“杞人忧天”的成语。
……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09:32:59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79)

受限于当时生产力的限制,这些封国在今天看起来都非常狭小,有的还不如今天一个县大,十几、几十个国家加起来也赶不上“王畿”的地盘大。而且,其中的一些诸侯国很难说它是一个成型的国家,大概只是一些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有的连部落联盟都算不上,还没走出父系社会的阶段。所以,周中央虽然分封了很多诸侯国,但并不害怕他们造反,因为这些国家的实力都很弱小,可能十几、几十个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打得过周天子。
不过,国不分大小,爵不分高低,这些诸侯国在周王室那里的地位却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间谁也管不了谁,直接隶属于周王室,只需向周王室效忠就行了。各个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向周王称臣、向王室纳贡,如果遇到战争,还要服从王室的调遣。如果不称臣、不纳贡、不服从调遣,那么就是辱没了周王室,会受到周王室严厉的惩罚。
当然了,这也只是在西周初年周王室的文治武功还比较强盛的时期,等到西周末年、以及东周时期,由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周王室的实力下降得很厉害,结果各地的诸侯就不怎么鸟周王室了。周天子也成了一个牌位,有用的时候就拿出来拜一拜,没用的时候就一脚踢开,没人把他当盘菜。而整个世界的格局也按照实力重新洗牌,西周封建制度所传下来的那一套礼乐宗法典章制度也如同废纸一样,没多少人爱搭理。按照孔老夫子的话来说就是——“礼崩乐坏”。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后边还会提到。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0:32:53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80)
那么分封活动就到此为止了吗?
当然没有了!
在西周的封建制度里,不是一级分封,而是多级分封。
比如说,在某一个诸侯国内,诸侯国君先给自己留一块自留地,姑且称之为国君直属封地吧,其他的土地和人民按照宗法制度再分封给国君的亲戚或者有功劳的大臣。这些亲戚和大臣就是诸侯国次一级的封君,称“大夫”。而这些大夫很有可能继续向下分封,一直分封到最底层的士。
当然,这些受封的“大夫”也是有等级的,普通的大夫叫大夫,等级高的大夫叫“上大夫”,而那些在国君身边工作、有公职在身、而且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大夫,被称作“卿”。
卿和大夫合在一起称为“卿大夫”。
其实“卿”也是分等级的,普通的叫做卿,等级高的叫“上卿”。对于那些在先秦时期讨生活的士人们来说,能够在某一个大国做到上卿的位置,是人生当中最高的理想,也就是所谓的——“大国上卿”。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级别是高还是低,所有的封君在自己的封地内都是绝对的主人,任何人不得干涉,包括自己的封君,以及封君的封君,甚至连周天子都不允许干涉。这也是“封建制”有别于“郡县制”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要知道,在后世的郡县制里,皇帝佬可是国家绝对的主人,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掌管国家的一切,从中央到地方,从省到县,从乡到村,所有事务他都有权过问,可以管控一切。而且,只要他有这个能力、这个精力,他就能够做到这一切。
但是放到封建制里就不行了,首先在制度上就不允许,每一级封君都是自己封地内绝对的主人,外人不得干涉,即使是上级封君也不行。而且,每一级封君都有自己的家臣,这些家臣只向自己私人效忠,不会向上级封君效忠,即使是周天子也不行。在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里有一句谚语,叫做——“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句话放到中国西周的封建制里,也同样适用。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1:00:11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81)

所以,著名的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描述中国的西周封建制度时特意说道,严格的“封建”一般包含三方面的要素【31】:
第一是威权的粉碎,即:代表天下共主的王权,无力统治全国的范围,不管是中国西周的宗法封建制,还是西欧的“契约封建制”,亦或后来日本那样的“主从封建制”(幕藩封建制),它们出于技术上的原因,或出于其他的原因,王权的势力都很微弱;
第二是多级分封,即:封建制不只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这一级,而是有好多个级别,就如西周的封建制里边,天子立诸侯,诸侯立大夫,大夫可能有好几级,下边还有家臣,一般实行“多级委托管理”;
第三是武士传统,几乎所有的封建制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的基础上,所以对于“武士”这个阶层特别的看重。周的“士”,西欧的“骑士”,日本的“武士”,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如果黄先生这种说法属实,那么“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那一段。”【32】
你看,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哈哈。
而黄仁宇先生是史学界罕见的大师,他的《万历十五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是他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而大师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普通人司空见惯而又熟视无睹的事物总是怀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洞察力,并总能给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客观评价,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不会跟着政治生态走,昧着良心说假话。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2:22:25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82)

如果黄大师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西周的封建制就出现这样一种结构:
在一个王室之下,有着“宝塔式”的几级封君,封君与封臣之间虽然有着统属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紧密,而且上下级之间往往统而不治,结构松散。各级封君在自己的封地之内是绝对的主人,享有相对独立的民政、财政、司法、以及军事大权,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这些军队可是实打实的作战部队,不是保镖、家丁、护院性质的普通打手。另外,各级封君和他们的家臣之间都只对自己的直系封君效忠,对于封君之外的其他封君或者上级封君都没有效忠义务。这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或者,“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和西方那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含义都是相同的。
很显然,这种组织松散、结构涣散的“宝塔式”结构(封建制)与秦朝之后那种连接紧密、既统又治的“皇帝——官僚阶层——平民”的“枝层式”结构(郡县制)有着本质区别,根本就不是一类东西,更不能混为一谈。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3:06:58 +0800 CST  
图 西欧中世纪封建制的宝塔式结构

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各级封臣只对自己的直系封君效忠,对越层的其他封君没有效忠义务。中国西周时期的“宗法封建制”也有这样的特点,与秦朝以后的郡县制完全不同。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3:13:41 +0800 CST  
下边我们不讲例子了,开始揭秘原因。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3:14:38 +0800 CST  
《历史的侧面》(82)

“中国社会史论战”

二十年前,美国《展望周报》总编辑阿博特(Lyman Abbott)发表了一部自传,在第一篇里记着他父亲的一段谈话,说:“自古以来,凡哲学上和神学上的争论,十分之九都是‘名词’上的争论。”阿博特在这句话的后面又加上一句评论,他说:“我父亲的话大抵是不错的,但我年纪越大,就越感觉他老人家的算术不太好,其实,剩下的那十分之一,也仍然是‘名词’上的争论。”

——胡适•《充分世界化和全盘西化》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3:18:31 +0800 CST  
胡适(1891-1962)

近代著名的大学问家,也是极具争议的人物




楼主 一阵疯818  发布于 2018-09-12 16:51:18 +0800 CST  

楼主:一阵疯818

字数:282732

发表时间:2018-08-31 05:42: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1 15:27:58 +0800 CST

评论数:809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