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34、涂山反攻(2)
帝俊的大军向山林进攻,至最后目标消失,却不停地在山林之中遇到从未见过的野兽,以至军队损失不小。帝俊只得下令撤军,退到平原之中再行交战,自己则率人进驻凤城,欲重新布置,重立大伏羲氏王朝。随着烛九阴率祝融诸部赶到,帝俊已然感到功成大半了。帝俊一面恢复已被撤销的雷泽氏、燧人氏,一面派人向南联络葛天氏及无怀氏,并问及自己的女儿,带回凤城。一面又遣人西向联络有巢氏。准备从东、南、北三面最后夹击涂山氏诸部。
而另一边,涂山氏并未消亡,在山林中,涂山氏重新集中了被帝俊从居住地逼走的中央氏和柏皇氏诸多氏族。闻知帝俊已联络诸部,涂山氏制定了细微的计划,先出昆仑以北(即秦岭)击破有巢氏,接着绕出北路进击共工部,接着绕出凤城从后面进攻帝俊。为实现这一计划,涂山氏先遣人游说有巢氏,希望有巢氏可以联合。
这一下,在有巢氏内部产生了分裂。传说中有故事:有巢氏中有发生政变,尔后向东投靠帝俊,被封为国师。还原传说,应是涂山氏在有巢氏内部形成意见分裂之际,突然从山中冲出。有巢氏顿时溃败,败退的有巢氏一部向东投靠了帝俊。一部向北去了山西,后又到了今辽宁内蒙附近,成了红山文化;另一部径直向东南来到了今安徽巢湖一带。
《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遁甲开山图》说: “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石楼山”是寻找有巢氏的一条重要线索。然而全国叫“石楼山”的地名很多,又是哪个“石楼山”呢?“中华台”上的石鼓山,应是有巢氏建“巢”的地方。因为秦岭北麓橡树资源是极其丰富的。项峻在《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逸周书·史记解》:“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这里的“亡”应为逃亡,迁徙之意。但,中央氏骊候却在苍之东土的南际山与有巢氏的战斗中阵亡。
有巢氏败亡,帝俊触目惊心,遂派人西出让恢复的雷泽氏尽快从背后夹击。自己又开始组织军队主力北移,准备迎击。而为了战胜帝俊,涂山氏的妹妹灵珠训练出了一支,也是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一个隐秘猎杀部队。其首领自称梏桎,“梏”指古代木制的手铐。这里是械系、拘禁的意思。而“桎”古代拘系罪人两脚的刑具。梏桎有代指罪人之意。隐秘猎杀部队又分二个作战小队,一为潜行部队,由梏桎亲自率领,二为追猎部队,由持“犬”令牌者指挥,潜行部队拥有潜行接近目标的能力,同时也是最优秀的刺客。梏桎认为在“不公平的战斗”中击败对手很正常,她们为了击败对手不择手段。随着伏羲女娲政权影响的不断扩大,这些不承认任何官方权力的势力逐渐的减少。凤灵儿鼓励这些人放弃他们游牧式的生活以及对抢劫货物充满热情的奇怪嗜好,然后再壮大自己的隐秘作战部队的兵力。他们在军队编制上主要负责侦察敌情与反敌方侦察的机动灵活的侦察兵。但因氏族联盟时代的分工没有那么细至,所以他们做的也不只是侦察敌情那么简单。如他们同时也要到战地附近打探消息,关于地形地貌和地理环境,可饮用水源,在哪里有可行的道路画成军事地图,是否要找先锋队有山开路遇水搭桥。且他们对格斗和武器的掌握强于其他人,还十分善于隐藏。梏桎的部队对整个战场有着极大的助力。
梏桎身披黑影的披风,夜光般的眼神,蠢蠢欲动的身体,霹雳的雷声,滴滴的雨声,也听不出她轻快的脚步声,是那么柔情那么安静,安静得让世界都得已沉睡,在这一片空寂的雨夜里,月光格外皎洁的照射在每寸大地之时,那让人格外沉静的夜空之下,少数萤火虫在暗淡无色的夜景下增添了几道光芒之时,一阵清风吹来,落花飘洒,那一定格将这片引人入神的安静完全抹杀掉,她出现了,那瞬间踏入画面的那个步伐,矫健的身手,轻如止水的踏进了人们的视线范围,伴随着一阵轻风尾随,那柔顺的长发随着风而扬起,无形之中已取敌性命,刺客不仅仅单纯的刺杀而已,真正的刺杀就是当你看到刺客的影子之时,她已和你的影子合为一体。
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在战场上灵敏穿梭,刺杀了帝俊军队的一些军官,致使帝俊的队伍未能有效组织起阵势,而在乱战中战败敌人则是涂山氏的特长。涂山氏挥军割断帝俊军各军的联系,直接包抄进攻凤城。帝俊一面亲自指挥并参加抵抗的战斗,一面命令城外的军队迅速向城内靠拢形成决战。又遣人快马请求东皇叔父率军救援。帝公的长子帝鸿也随着自己的母亲羲和一起出战。
涂山氏及柏皇等族的军队攻不下凤城,而东皇和叔已拍马杀到,只得分兵迎敌。战斗异常激烈,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帝俊因体力不支不幸中箭,帝俊军见主将中箭,悲愤极度,于是开始总攻击。涂山氏诸部在对方的总攻击中也不敌,不仅未能攻入,中央氏、凤颢和凤灵儿也都战死于战场。
传说中双方发死力,双双破败,众祖巫合身自爆,与东皇太一、帝俊等人同归于尽。太一仰天嚎怒:“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生灵为蝼蚁,这便是天道?竟然天道要灭妖族,那么我今日拼死一战!”其中,妖师鲲鹏偷取河图、洛书,逃之夭夭。真实的图景是双方军队主将尽皆死伤。共工部鲲鹏眼见母亲后土及后卿战死,又看着帝俊帝鸿亦是战死,于是反身拿走了河图洛书,以防战败万一。
终于战场安静了下来。帝俊的部队在付出诸位主交战亡的代价后取得了战争的惨胜。鉴于凤城因为战争有所破败,且帝俊诸军家乡都在东面,于是战胜的帝俊军护着帝俊、帝鸿和羲和等人的灵枢缓缓向东退去。
回到根本地,因为部族首领已经战亡,因此作为尚且幸存的首辅鲲鹏和烛龙即烛九阴必须要确定新的大伏羲氏首领。而在此时,西面刚恢复的雷泽古部有书信到来。
究竟这战乱后的大伏羲部首领将交于何人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08 23:46:18 +0800 CST  
35、祸起萧墙
战争结束了。地南上死伤无数。残阳照在战斗过的土地上,显得血色更浓了。虽然人们在野外狩猎时经常地,会面对同族人的死亡,但如这样般大规模地死伤真的是让人触目惊心。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争夺中央部落领导权的残酷。息战保民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油然而生。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太平生活又开始成了人们的希望。
战场上幸存的人们在清理和打扫着充满血腥味的尸骨。虽然是自己的族人,但面对着这一具具地,不免开始呕吐。烛九阴看着幸存的战士抬过来的帝俊和帝鸿以及羲和的尸体。长叹一声,手一挥,吩咐让巫女去做祭祀,看着另一边人们挑捡出来的涂山氏兄妹战死的身躯,也吩咐人们厚葬。
帝鸿尚没有子嗣,这突然间帝俊和帝鸿都已身亡,这部落的首领位置究竟由谁来统领,这真是一件让人头疼不已的事。无处,共工氏的鲲鹏走过前来。因为共工氏前任的后土和后卿已尽没于战阵之中,也不免安慰几声。
鲲鹏自是知道这烛九阴面对的难题。便即建议从帝俊其余的孩子中选取一人,作为新的部落首领。未料烛九阴老成地摇摇头:大战以后帝俊中央部落实际已经削弱。之后无论帝俊的哪个子女即位,如果有其他子女不服,起兵来犯,这战乱凯不又要起?你我届时还不是要将部族搭进去?正思考间,有雷泽氏和燧人氏派来的使者呈上书信,说是大战已毕,自要向西回到部族中去,特来辞行云云。
烛九阴忽然眉目一开。风江!可以让风江即位。在烛九阴看来,风江是伏羲和女娲的正传子孙。且从年龄和辈分等都比帝俊名正而言顺。且风江受燧人和雷泽氏等支持。再加上自己和共工氏去持,帝俊子女当不会也不敢闹出事变来。且时局恶化之初,伏羲驾下的重臣便是这共工氏、祝融氏、雷泽氏、华胥氏和燧人氏。若然风江即位,那么几十年前中央部落的这种君臣的组合当可以再现今日。主意既定,当下即遣人找来共工氏鲲鹏,雷泽氏、燧人氏等,又支会朱襄氏等前来合议。部落首领的协商会议整整开了一天,最终大家同意风江即位,称帝江。因为帝江没有执政经验,暂由祝融氏、共工氏和雷泽氏担任首辅,以让江山大事当面提点。
于是帝江就在凤城即大伏羲氏族首领位。因凤城破败,暂迁商洛为都。这就是人们在商洛发现的古代文明了。于是朝廷又立了起来,并且看上去与几十年前一模一样。但天下真的可以按这样太平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
经过战乱之后,部落氏族的人们都开始认识到在氏族组织武装力量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在部落的外围深挖沟,并且立木为栅。甚至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垒土为墙以为防守,这是中国城墙最原始的形式。在当时的形势,实际势力较弱的帝江面临的是四个实力集团:在东北面的以鲲鹏为首的共工氏集团;在东面至东南面以烛九阴为首的祝融羲和氏族集团;在西面是或许还支持着帝江的燧人氏、雷泽氏集团;在南面则是立栅自保的葛天氏和无怀氏族。虽然平常的事务都是大家商量着议定,但这种主弱臣强的微弱的实力平衡局面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破裂。而这个火星子来得是那么大。
烛九阴作为新朝新首领的首辅,出外巡视是他的职责。《万形经》 曰: 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刹,行南时大,行北时严杀。作为老臣,凛然一身,走到哪里都受着敬畏。但就是这种敬畏也让帝江感到了压抑和畏惧。终于,一个阴谋正在朝中悄然生成。
一日,群臣正联袂上朝,殿中突然冲出武士,将烛龙连拖带拉带入宫去.群臣都被这一幕惊呆了.不一会儿,便有帝江的旨意,说是烛九阴对日祭祀,野火烧荒,似欲谋反云云.众臣哭笑不得,皆觉此是一大阴谋.次辅鲲鹏出列说道:烛九阴对龙星的观察颇有见地.龙星的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中的农时周期相始终:春天春耕将起,龙星在黄昏时开始从东方升起;夏天作物生长时,璀璨的龙星整体在黄昏时高悬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收获时,龙星在黄昏时开始向西方地面坠落;冬天万物蛰伏时,龙星也深深地蛰入北方地下而看不见了。
龙星星象和农时周期之间的这种天衣无缝的关联,为先民判断农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故古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根据龙星的出没见伏周期判断农时,治历明时,趋吉避凶。
奈何此时的帝江本就是欲加之罪.岂肯听一面之辞.才过数日,便有消息,老臣烛龙已获罪处死.并有明令将祝融羲和氏族中的一部转入帝江名下,几部分别转入原帝俊子女封国治下.这下大家都明白了.这就是要拆分祝融羲和部氏族啊.
一时间群情汹汹,各氏族都有了自保之心,生怕这样的事再次落在自家头上.而鲲鹏则赶紧示意在殿内担任侍卫的祝融氏族血亲祝散回部落凝聚人心.祝散匆匆赶回,没奈何东面的几个部落已归入帝俊子女封国,如白民国、穷奇部等.祝散赶紧收拾人心,并联格、安慰烛龙的子女,将似要散的祝融和九黎等部落又一次聚在一起。(此段根据前后历史及稗史等演义)
一场风波似乎就此过去。但这天夜里,祝散悄悄拜访了共工氏族的鲲鹏。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11 17:21:31 +0800 CST  
36、天下共主
为了拢络住人心,帝江在杀死了烛九阴后,直接将鲲鹏提升为首辅,看着自己分离祝融部的目的并未达到,于是将祝散封为首席侍卫官,以示亲近。然而来自于部落首领的死亡的恐怖却在二人心中挥之不去。于是一个残酷的传说诞生了:
《西次三经》中有载: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为了麻醉帝江,鲲鹏和祝散整日表现得唯唯诺诺,并且常常进一些歌舞,帝江对歌舞也是颇有兴致,基本照单全收,并且还饶有兴趣地亲自和舞者一起跳,不亦乐乎,跳得人们几乎觉得他是浑敦无面目。对于擅于歌舞的葛天氏来说,这一阴谋应也是参与了。
然而有一天......传说的风格变了!
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倏和忽两人常到帝江那里去玩耍,帝江招待他们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混沌的恩德。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窍,用来看呀,听呀,吃东西呀等等,偏那帝江一窍也没有,未免美中不足,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几窍来。于是就带了斧头、凿子之类的工具,去给混沌凿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他好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这个有点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着开天辟地的神话的概念。帝江被倏忽——代表迅疾的时间——凿了七窍。
几个部落的首领突然发难,率族人兵丁将帝江抓了起来,并且关了起来。他们对着帝江冷嘲热讽:“我们是来报答你的恩德的,来报答你在杀了烛九阴以后对我们封官的恩德的。每个人都有七窍,都有眼耳口鼻。但是你没有。你看不到我们的作为,你听不到人们的声音,你尝不到人们对于首领的贡献,你也闻不到人们在这空气中的呼吸。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石斧,石锥把你这七窍再凿出来。”
在帝江的一片惊恐中,这些首领、族人和兵丁就将帝江软禁起来,凿眼、凿鼻、挖嘴、最后将帝江的太阳穴这边凿开,帝江终于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一届首领在人们的欢呼中被杀死了。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弑主的政变。为了这帝江的死,人们欢呼着,舞动着,就像经历了一个盛大的节日一般。
但是问题总归是摆在眼前,帝江一死,下一任氏族大伏羲部首领又将是谁?鲲鹏和祝散的第一念自然还是熟悉的帝俊的后人们。但帝江的惨死和自己实力让这些帝俊的子孙都有些望而怯步,他们唯愿做一方部族的首领,而不愿去履践这个几乎是充满生命危险的位子。浊然这个位子看上去是那样地高高在上。
于是葛天氏和无怀氏推出了帝俊这个已经是三十三岁的女儿——嬟移。
为了体现正式性和权威性,即位的仪式,嬟移精心装扮,手持天齐建木,如同女巫一般登上即位高坛:“大伏羲氏不幸,战乱频仍,上天灾害警像频现。现民心思定,局势稍安。我今即大首领位,各部当和衷共济,共创太平盛世,重现大伏羲氏之荣光。若有作奸犯科,复挑起战乱者,必是上轻于天而下不敬于民,必受天讨而身心殒灭。”说完便将天齐建木往天上一指,阳光透过绑在建木顶端的五彩宝石——一阵五彩亮光袭来,顿时让人们觉得彩光刺眼,嬟移乃是天神。
走下神坛,新任大首领嬟移立即颁布了几道命令,一是将朱襄氏拉入了辅臣名单,第二将战功不大的姚氏氏族迁往了北方;三是将葛天氏所创歌舞等在各部间推广。
只是燧人氏有所不服,没有了帝江,就没有了燧人氏在中央部落的利益代表。且燧人氏此时认为自己是四朝元老,在中央氏和柏皇氏等原来的老一族相继去除以后,自己就该是整个大伏羲氏,至少是首辅了。而现在嬟移似乎更偏向于祝融与扶植、照顾他的无怀氏和葛天氏。
传说中的故事是这样的:雷泽氏是现任龙人族首领的长子,他有一王弟,姓风,名大耀,号万圣氏。其人奢华淫逸,在处理国家政务的宫廷外,又增设了后宫,并且在后宫娶妻纳妾。他向各部落公开宣称,各部落大酋长享有婚姻方面的特权,男性的可以多妻,女性的可以多夫。他的这项政策遭到了众多族民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少数大酋长的支持,特别是那些男性大酋长。他们为了讨好万圣,从本部落选了多名美女送给万圣为妾,供他在宫中淫乐。自那开始,龙人族宫廷的性质完全改变了。贪婪和欲望使一些部落的大酋长野心膨胀,他们为了追求权力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开始为非作歹;他们不仅掠夺外部落的女人和牲畜,还侵吞本部落族民共同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公共积累)。
帝俊大军压境,龙人氏族混乱更加严重,万圣的部落不仅公开叛离龙人氏族,以忤逆天神等理由为借口,联合帝俊,攻打其它的龙人部族。一些部落积极扩张本部落的势力,欺负和掠夺弱小的部落。万圣也调动那些忠于他的部落,挑选那些年轻力壮的族民,组成临时军队,加入了帝俊阵营。帝俊封他为万圣龙王,于是,龙人氏族内部开始了窝里斗,自相残杀起来。万圣龙王是一位平庸无能的人,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治理政务。他称王以后,与一部分部落的大酋长密切交往,物色了数十名美女入宫,供他淫乐。后宫房舍不足,他便向各部落征调人力和物力,扩建宫室。
龙人族首领苍龙王压力过重呕血而亡,部分氏族,推举雷泽氏为龙人首领,于是,龙人氏族出现了二王并存的现象,一百多个部落分成了两大阵营,龙人氏族更加混乱了。
那么对于已经即位的新的天下共主,难道燧人氏、雷泽氏又要又一次叛乱,引起一场战火吗?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14 21:42:33 +0800 CST  
37、制度改革
由于经过近几十年的战乱,男人的大量战死,使得部落中普遍出现了女性多男性少的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由于部落中人所需要的肉食需要男性去狩猎,男性在部落中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传说毕竟是后人演绎的,但却反映了由于女多男少的状况,女性又开始在事实上又逐步恢复了走婚制的样子。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新的制度来约束和统一人们的行为,重建这个战后稍显有些纷乱的社会。
《中国上古帝王谱》中说,有一位燧人氏部落的后裔不服,说这天下本来应该是她们燧人氏部族的,伏羲女娲氏是窃取了她们的权力。因此便时常带着一伙人闯入伏羲氏的领地,肆意践踏她们的禾苗,烧毁她们的房屋。嬟移忍无可忍,便亲自挑选了五十名身体强健的姐妹,在这伙人时常出没的地方设伏,把闹事的十几个人全都活捉了。嬟移命人把她们关进了一处坚固的屋子里,直到她们认错服软,最后由她们的大酋长担保,才把她们放回去。
结合此书中所说明的嬟移的在位时间,传说的故事的确发生在嬟移在位时间。燧人氏作为钻木取火的发现者,加上上述的男性减少的原因,男性在部族中的地位比较崇高。但是,在食物不足的基本情况和对当下实力不平衡的情形,燧人氏希望获得资源资助或经济平衡。于是向邻近的部族进行抢掠。抢掠不成便会一把火烧掉,由于燧人氏族是老氏族了,因此无论是共工部,祝融部还是嬟移本人,都在尽最大化的克制。
其实,让嬟移不得不克制忍让的是,她尚不清楚其他部族的态度。当这样的事一再发生的时候,终于也让共工氏和祝融部等无法坐视不理。至少他们不能让燧人氏就如此般在小动作中逐渐坐大。于是大首领嬟移打出了自己的父亲帝俊的旗号,将所有曾经在帝俊朝中效过力的部族都结合在旗下,宣布出兵讨伐已经不德的燧人氏族。
“嬟移忍无可忍,便亲自挑选了五十名身体强健的姐妹,在这伙人时常出没的地方设伏,把闹事的十几个人全都活捉了。”看得出,嬟移有一套自己的亲兵系统。并且是极有可能收编了一些当时涂山氏败亡后逃亡的桎梏集团中的一些“女特种兵战士”。嬟移给予他们的任务也非常简单:赶在大军出动前,想方法捉出燧人氏的,特别是氏族统领或挑起事端的头领。
大军向前出动了,但没走多远,嬟移却已经宣布捉住了燧人氏造成其他部落损害的武装人员。大军再向前走,雷泽氏的首领已经遣人递出降表,表示愿意重新归入大伏羲氏族治下。而雷泽氏则在极度的惧怕下反戈一击,燧人氏从此不再存在。
嬟移毫无犹豫地一纸命令将原燧人氏族部落拆分,一部为燧明氏,据考古调查,在今河南省商丘,可谓是送到中央部落看守起来;《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於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
《太平御览》成书于北宋,申弥国可谓是燧明国的音异。北宋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按此算来,北宋时的“万里”实则只等同于三十公里左右。恰好从开封至于商丘。
河南商丘坞墙二里头遗址就是这一时期留存的原始地面建筑穴 居遗址。原始穴居保持着基本原型,因此不识四时昼夜。
另一组则被勒令移居到焦明山的山脚下,称谯明氏.谯明山即今天山东的焦蒙山。嬟移宣布起兵,一些部落原是打算看情况再决定的,但这一下却让部族们看到了嬟移作为首领的雷厉风行.
处理完燧人氏族的事,嬟移就宣布在大伏羲氏内部氏族成员“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阶层的领导者都是普通劳动者,她们也一样参加劳动和分配劳动果实,在经济上没有丝毫的特权。各部落居民都必须固守在自己的领地上,从事种田、狩猎、纺织等劳动。这样的制度有许多人将之读成原始共产主义的最明显的证据。但一旦明白此制度的前因后果。我们明白:
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在战乱后日益上升的男性的重要程度和在分配中男性所日益获取的特权。将刚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的苗头重新打压掉了。由于是固守在自己的领地上,因此实际又限制了男性的狩猎范围和狩猎所得,重新确立了整个大伏羲氏族对女性的无论在生殖和生产上的崇拜心理。如此,作为女性的氏族领导,嬟移通过确立氏族社会对女性的尊崇,树立了自己在氏族中的领导地位。
其次,由于当时的主要中央部落的辅臣和重要的氏族领导人祝散等都是男性,嬟移巧妙地利用社会心理树立了自己作为女性在这些男性氏族首领面前的权威地位和领导地位。
社会在嬟移的制度面前日趋安定了下来,但,面对仍然盛行的实际上的走婚现象,嬟移还是要有办法来解决:
族中的男女是分区居住的,只有成婚的女子才允许在婚姻区的房间单独居住,称作对偶婚家庭。家庭主夫是外族人,但也同样参加本族的劳动,这些所谓的丈夫在这里除了吃饭、劳动、陪女人睡觉之外,是没有其它权力的,而且他必须凭自己的本事讨好女人,赢得女人的芳心,否则随时都会被扫地出门。女人有随意打骂和驱逐丈夫的权力,而男人只能忍让,稍有反抗就有可能被惩罚,甚至赶回本部落。
后世的人称嬟移的这套婚姻制度为族外对偶婚。实际嬟移还设立了婚姻区、单身男人区和女人区。男人们是不能随便进入女人区的,而女人一旦决定不再婚配并抚养孩子的,也要单独到女人区生活......人们开始按这样的制度生活、婚配。可嬟移本人呢?嬟移这大首领与自己心仪的男人又该怎么办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17 13:23:15 +0800 CST  
37、制度改革
由于经过近几十年的战乱,男人的大量战死,使得部落中普遍出现了女性多男性少的性别比例失衡的情况。由于部落中人所需要的肉食需要男性去狩猎,男性在部落中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传说毕竟是后人演绎的,但却反映了由于女多男少的状况,女性又开始在事实上又逐步恢复了走婚制的样子。一切都需要有一个新的制度来约束和统一人们的行为,重建这个战后稍显有些纷乱的社会。
《中国上古帝王谱》中说,有一位燧人氏部落的后裔不服,说这天下本来应该是她们燧人氏部族的,伏羲女娲氏是窃取了她们的权力。因此便时常带着一伙人闯入伏羲氏的领地,肆意践踏她们的禾苗,烧毁她们的房屋。嬟移忍无可忍,便亲自挑选了五十名身体强健的姐妹,在这伙人时常出没的地方设伏,把闹事的十几个人全都活捉了。嬟移命人把她们关进了一处坚固的屋子里,直到她们认错服软,最后由她们的大酋长担保,才把她们放回去。
结合此书中所说明的嬟移的在位时间,传说的故事的确发生在嬟移在位时间。燧人氏作为钻木取火的发现者,加上上述的男性减少的原因,男性在部族中的地位比较崇高。但是,在食物不足的基本情况和对当下实力不平衡的情形,燧人氏希望获得资源资助或经济平衡。于是向邻近的部族进行抢掠。抢掠不成便会一把火烧掉,由于燧人氏族是老氏族了,因此无论是共工部,祝融部还是嬟移本人,都在尽最大化的克制。
其实,让嬟移不得不克制忍让的是,她尚不清楚其他部族的态度。当这样的事一再发生的时候,终于也让共工氏和祝融部等无法坐视不理。至少他们不能让燧人氏就如此般在小动作中逐渐坐大。于是大首领嬟移打出了自己的父亲帝俊的旗号,将所有曾经在帝俊朝中效过力的部族都结合在旗下,宣布出兵讨伐已经不德的燧人氏族。
“嬟移忍无可忍,便亲自挑选了五十名身体强健的姐妹,在这伙人时常出没的地方设伏,把闹事的十几个人全都活捉了。”看得出,嬟移有一套自己的亲兵系统。并且是极有可能收编了一些当时涂山氏败亡后逃亡的桎梏集团中的一些“女特种兵战士”。嬟移给予他们的任务也非常简单:赶在大军出动前,想方法捉出燧人氏的,特别是氏族统领或挑起事端的头领。
大军向前出动了,但没走多远,嬟移却已经宣布捉住了燧人氏造成其他部落损害的武装人员。大军再向前走,雷泽氏的首领已经遣人递出降表,表示愿意重新归入大伏羲氏族治下。而雷泽氏则在极度的惧怕下反戈一击,燧人氏从此不再存在。
嬟移毫无犹豫地一纸命令将原燧人氏族部落拆分,一部为燧明氏,据考古调查,在今河南省商丘,可谓是送到中央部落看守起来;《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於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
《太平御览》成书于北宋,申弥国可谓是燧明国的音异。北宋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按此算来,北宋时的“万里”实则只等同于三十公里左右。恰好从开封至于商丘。
河南商丘坞墙二里头遗址就是这一时期留存的原始地面建筑穴 居遗址。原始穴居保持着基本原型,因此不识四时昼夜。
另一组则被勒令移居到焦明山的山脚下,称谯明氏.谯明山即今天山东的焦蒙山。嬟移宣布起兵,一些部落原是打算看情况再决定的,但这一下却让部族们看到了嬟移作为首领的雷厉风行.
处理完燧人氏族的事,嬟移就宣布在大伏羲氏内部氏族成员“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阶层的领导者都是普通劳动者,她们也一样参加劳动和分配劳动果实,在经济上没有丝毫的特权。各部落居民都必须固守在自己的领地上,从事种田、狩猎、纺织等劳动。这样的制度有许多人将之读成原始共产主义的最明显的证据。但一旦明白此制度的前因后果。我们明白:
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在战乱后日益上升的男性的重要程度和在分配中男性所日益获取的特权。将刚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的苗头重新打压掉了。由于是固守在自己的领地上,因此实际又限制了男性的狩猎范围和狩猎所得,重新确立了整个大伏羲氏族对女性的无论在生殖和生产上的崇拜心理。如此,作为女性的氏族领导,嬟移通过确立氏族社会对女性的尊崇,树立了自己在氏族中的领导地位。
其次,由于当时的主要中央部落的辅臣和重要的氏族领导人祝散等都是男性,嬟移巧妙地利用社会心理树立了自己作为女性在这些男性氏族首领面前的权威地位和领导地位。
社会在嬟移的制度面前日趋安定了下来,但,面对仍然盛行的实际上的走婚现象,嬟移还是要有办法来解决:
族中的男女是分区居住的,只有成婚的女子才允许在婚姻区的房间单独居住,称作对偶婚家庭。家庭主夫是外族人,但也同样参加本族的劳动,这些所谓的丈夫在这里除了吃饭、劳动、陪女人睡觉之外,是没有其它权力的,而且他必须凭自己的本事讨好女人,赢得女人的芳心,否则随时都会被扫地出门。女人有随意打骂和驱逐丈夫的权力,而男人只能忍让,稍有反抗就有可能被惩罚,甚至赶回本部落。
后世的人称嬟移的这套婚姻制度为族外对偶婚。实际嬟移还设立了婚姻区、单身男人区和女人区。男人们是不能随便进入女人区的,而女人一旦决定不再婚配并抚养孩子的,也要单独到女人区生活......人们开始按这样的制度生活、婚配。可嬟移本人呢?嬟移这大首领与自己心仪的男人又该怎么办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17 13:23:52 +0800 CST  
38、三口之家
嬟移,虽然是整个大伏羲氏族的首领,但毕竟是一个女性,也希望自己有一个配偶,有一个孩子,并且,作为氏族首领,她的孩子,如果是女儿,将更显得重要,或许,就将是下一任的氏族首领。可是嬟移经常在议事,经常在巡视,甚至每天可以看到那么多的男人,却始终没有能够静下心来观察一个异生。直至......
一日,嬟移巡视至葛天部。这是一直在支持着她的氏族,无论是在无怀氏还是在葛天氏,嬟移都想着能放缓脚步,看看氏族中的人们在辛勤地劳动,看着在战乱过后这种一片和平的景象。巡视间,嬟移注意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和别人一样在辛勤地劳作着,却在劳作间隙帮助着别人,指导着边上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去劳作。不时地,他会抹一把汗水,太阳下,黝黑的皮肤让他看起来更是健壮些了。嬟移停下了巡视的脚步,第一次用一欣赏的眼光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而不是如平时般用大首领的眼光在检察族人的工作。边上的侍女见首领有些异样的神情,俏皮地言说:“我的首领,你要是喜欢,要不就把他召到咱们首领的房中;再不然......”侍女故意压低声音,“把他召到咱们中央部落的女人街......”嬟移的脸一阵绯红,却又故意怒嗔:“这有那么容易吗?闭嘴!”一边的侍女被吓了一跳,静静地站在一边,不敢再言语。
回到中央部落,嬟移将自己埋汰在工作中,想让自己不再去想今天的这一幕,但是越不想去想,却越是想。而自己的身体也不听使唤似地支开了侍女,在女人区要了一个比较好的房间。嬟移甚至都为自己大胆的行为感到惊讶。
《路史》的记载:
葛天氏,葛天者,权天也。爰拟旋穹,作权象。故以葛天为号。其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汤汤乎无能名之,其及乐也,八士捉扴投足、掭尾叩首,角乱之而歌八终。块柎瓦缶,武喿从之,是谓广乐。于是封泰山,兴货币,以制数会,故沈滞通、而天下泰矣。
《诗经·采葛》中这么写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是描写男女之间在采葛劳动中思念伴侣。“那采葛的人儿啊!一天看不到犹如三月未曾见面一样!”可见这些相爱的男女们思念之深。那么他们采回去葛滕干什么呢?《诗经·葛覃》解答了这个问题。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藿,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诗中“絺”为细麻布,“綌”为粗麻布。她们把采回去的葛滕经过砍砸,煮去外皮,提取纤维,捻成线绳,编织成细麻布和粗麻布,为人们遮羞取暖,抵御严寒。《诗经·风·郑风》有每年三月上已(初三),男女放下采葛的活计在溱洧河边祀求爱情幸福的幽会。那些青年男女们拿着像征幸福的兰草、芍药互相玩笑赠送以寄托幸福相爱。《诗经·风·郑风》是来自郑国民间的诗歌,正跟葛天氏的以牛尾做道具叩着牛角唱歌跳舞的风格相吻合。
《中华远古帝王谱》中记载着:古时的男人都是一头黑发用细麻绳随意地绑在脑后,赤裸着上身,(有的胸前长了许多黑毛),下身穿着半截灰白色的麻布裙子,裤腰处用一根麻绳系住,赤着一双大脚,脚面上也长了许多稀疏的黑毛。
女人秀发紧束脑后,宽大的粗布衣衫罩住前胸,下身穿一条深颜色的麻布裙子,有的赤着双脚,有的穿着用蒲草或树皮(加工过的)编制的草鞋。
两相对映,葛天氏在嬟移的时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嬟移喜欢的男人终于来到了嬟移的身边。除了每天的工作,每当工作有了结束,每当嬟移从外族巡视回来,嬟移就会迫不及待地来到女人区的房子中,和自己心仪的对象厮守在一起,大首领的房屋现在看来已更像是一种摆设,而女人区的这一个房子才是嬟移心中最重工业要的那个家。终于,嬟移有了自己的孩子,如她所愿,是否个健康的女孩,嬟移成了一个母性泛滥的母亲,她将爱女取名为“师嬟”,意为向自己学习,成为下一任首领。
按规定,当孩子三岁的时候,如果母亲不再召男生生孩子,女人区的女性就要搬到另一个抚养的区域,男性也要回到男人区。可是嬟移还是想要这个男人作为一生的伴侣。于是嬟移别出心裁地在部落区之外建造了一个方形的房屋。他的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自己则在这个房屋中处理着部落的一些事项。虽然大部落中的重臣都觉得此事荒诞,但因为并没有违反规定,并且学样的男女还越来越多,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嬟移经常让自己的女儿跟着父亲和男人们一起到山林中去狩猎,也经常让女儿跟着自己在各部落间巡视,解决一些族民的实际困难。师嬟就在这样的父母为她创造的环境中不断地成长着......
河北省蔚县三关遗址长方型房屋,是三间联结在一起的,屋门的开设不是朝向一个中心点,而都是坐北朝南开门,并且有火煻,有灶址,证明其一家一户完全过着独立的生活。河南郑州大河村的遗址也是如此。这些,反映出了对偶婚制不仅逐步走向了稳定,私有制度出现,也证明家庭在氏族社会中越来越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性。
人类社会中最原始的礼仪,也就是从这饮食男女、家庭亲情关系中产生的,它体现的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道德:由于异性相引而有男女相爱成为配偶,又由于事物存在同性相斥规律,第三者插足于一对配偶之间,就会对婚姻家庭造成伤害。
就这样,一个个的三口之家在部落中断断形成着。
一日,嬟移在与重臣的议事过程中看到了一个小的杯子。这个杯子下面还有三个脚。甚是奇怪。嬟移也提起了兴趣。便问了一下,回答则是这是喝水的杯子。人们是用陶土烧着烧着就出来了。下面三个脚是为了可以放稳。他们部落里还有更大的,可以盛饭吃菜。于是有了举趣的首领决定亲自去察看一番。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21 17:24:42 +0800 CST  
39、陶立陶鬲
第二天,嬟移便带着一行人随着那位氏族首领来到了他的部落和制陶者的家中。只见这制陶人的家的地上满满当当地码放着制作完成和烧制完成的陶器制品。嬟移一件件地看着,端详着:“匠工好手意,不知平时制作这些,可都用于实用?”那位制陶匠回答:“回首领的话,小民自知晓这制陶之法,平时便钻心于此。所作陶器,一部尚不能用,一部小民自己使用,另外一部份便是送于这部族中的其他民众方便生活使用。”“那,这两件可否相赠于我?”“首领喜欢,自当奉送,首领拿去使用便是。”
嬟移拿了两只陶罐,让侍女收了,便又转身道:“我看这项工艺非常实用,不知匠人是如何制出?”是的,陶器又是从何而来呢?
陶器的产生和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更成为不可缺少的物品。古人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他们需要寻找贮水、汲水、贮存和蒸煮食物的器具,而此时人类已知道土壤加水后会具有可塑性,并在用火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陶器的产生准备了条件。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 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 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接着,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发现成型的粘土只要里面有个孔腔,也可以烧制成陶器,这才促使陶器真正出现。制作炊器时,又发现使它受热时不致裂开,就必须在泥料中加进适量的砂粒。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起,人类已用粘土塑造某些形体,如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发现的陶片,经C14 测定,距今就有一万年以上。
嬟移在知道陶器是如何烧造后,便要求同行的重臣都要从自己部族中挑选手工灵巧者到这位制陶师傅这儿学艺,在嬟移的眼中,这是项造福部族民众的大事。如果部族的民众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用上这用陶制作的盛器,无论对于生活还是生产都将是一个变化和便利。于是在这之后的几天乃至几个月内,这制陶师傅的家中便是热闹非凡,人们进进出出是络绎不绝。拜师学艺的,讨要陶器的,都纷至沓来。制陶师傅虽然忙于迎来送往,还要教授别人如何制陶,如何取土,但也是乐在其中。而且众人的力量的强大的,没过多久,便有新式陶器摆放在了嬟移的眼前。
陶器的制作,最初是用手捏成泥坯,一般都是小型物品。另一种是搓成泥条,盘筑成形,再从里外两面加工(主要是通过挤压使之结合,外表也变得光滑)。这可以制作器形较大的陶器。大约在仰韶文化中期又出现了陶轮,在转动中整修泥坯的口沿等部位,使之更加规整。后来,陶工们发明了快轮制陶法,即将陶土坯料放到快速转动的陶轮上,用双手直接拉出陶器的坯型。采用快轮制陶能够一次拉坯成型,使器物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嬟移看着眼前这些各式各样,样式各不同的陶器,一会儿用手敲敲边,一会儿又将手伸到陶罐中仔细地抚摸着这些光滑的陶面,一面又凑近了鼻子,想闻闻看这刚制作好的陶器会不会有特殊的香味浸人溢出。“制作的很精良啊。这可真是我们时代的一大创造。”嬟移不时地赞叹着,“如果这些陶器上要有些颜色、花纹的就更好看了,有些就不要用来盛饭装水了,就用来装饰,点缀房屋,那也是极好的。”人们听了这话,相视一笑,毕竟这大首领还是一个女人嘛。嬟移自己也不禁笑出了声。“我女儿以后要是以后有哪个男人她看上了,就送个带花纹的罐子给他,就算是定情了。”嬟移一边抚摸着女儿的头,一边和蔼地说着。
这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制陶的人们听他们的大首领这么说,就悄悄地记下了,准备回去作些试验,看大伏羲氏族的首领说的这项在陶器外加颜色花纹是否可以成功。
据《陶史》记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一般都有花纹作装饰。即使是素面陶器,有的也在陶坯尚未干透时,用工具在陶坯表面打磨光滑。这样烧出的陶器器表光亮,称为磨光陶器。在陶坯表面还有压印绳纹及各种刻划花纹的。有的用细的骨、木工具在陶坯上划出弦纹、几何形纹或戳印成点状纹等。有的在器物表面堆塑泥条或泥饼,有的则在器柄上镂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孔作为装饰。在陶坯表面施一层薄薄的特殊泥浆后,再烧制的陶器,在施以泥浆的部位,其颜色与陶器的本色形成反差。这叫施加“陶衣”。在陶坯上绘以黑色、红色或其他彩色花纹后再烧制的,被称为“彩陶”。它与烧成后再绘制彩色纹样的彩绘陶不同,这种彩陶的图案是不易脱落的。
再后来,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这陶鬲是怎么回事呢?
陶鬲(táo lì),古代陶制炊器。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由于三个足中空,烧煮的食物也会存在足中,要把这部分食物盛出来,就必须把陶鬲倾斜,再用勺子盛出来,因此倾斜和剐(即刮,用勺刮盛流质食物)两个动作完全表示了陶鬲的功用。
使用时,人们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也就是所谓“破釜沉舟”的“釜”。
正当嬟移留心于陶器的时候,女儿师嬟却经常跑出部落,来到郊野,一个女孩子,是什么让她这么心心念念呢?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24 23:45:38 +0800 CST  
40、独到见解
师嬟经常独自一人跑到部落的郊野,初时作为母亲的嬟仪尚以为是跟随部族中的男性在野外狩猎。但当她看到女儿在不是狩猎的时候也仍然往郊野跑,不禁担心起来。于是嬟仪特意选了个时间,开始教导女儿要知道安全,不可在没有他人陪伴的情况下就独自一人到处跑。未料女儿师嬟却问道:阿娘,民人们在河水边挖洞是要做什么呢?
挖洞?不是问女儿,自己也不知道部落中的人们竟然在河边挖洞。于是作为族长的嬟仪带着女儿和一行人一起径直来到了女儿师嬟经常来到的郊野河边。
在河岸边,嬟仪看到在河的边上,被河水冲上岸的,都是一些白花花的晶体,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刺眼。而人们也正在河岸边的山沿上挖着洞穴。嬟仪不觉奇怪。在她的统领下,尤其是中央部落的人们已经不再穴居了呀,为什么还要挖这些洞穴?难道是发生了什么,是洪水吗?人们又要靠洞穴来避洪?嬟仪不禁加快了步伐来查看这些洞穴。只见这些洞穴并不是很深,也挖得不是很宽,乍看上去就不像是要用以居住的。
诗经中的一篇《公刘》可见一般: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嬟仪叫来了正在忙碌的人们中的其中一个。人们告诉嬟仪,现在从河里取的水,都有些咸,有些苦涩,令人难以下咽。但是人们发现,如果将这些河水一起放至人们称之为“水窖”的洞中,或是将河水放入水缸,过一段时间,这些水就会将咸水和淡水分开,这样人们就可以喝上淡水了。
在冬天,人们还将河水中的冰块放入洞中,先化开的水就是可以喝的。《豳风·七月》即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意思是说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甚至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常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嬟仪在这些河边的人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山岗之上,也进了这些民人们开凿的洞穴中察看,饮了里面已经渐渐淅开的水,果真和部民们说得一致。不禁称赞族民的聪明。同时也不忘告诉自己的女儿,遇事也要多问问族民,他们的生活经验足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察看完这些洞穴,嬟仪却也不忘发布命令,看自己统辖下的各部落中是否都有这些苦涩难咽的河水的问题。如有,就将今天看到的解决方法传递下去。众人即遵命而去。
“可是,阿娘,既然水可以藏在这洞穴中,那人们食用的食物就不可以藏在洞穴中呢?现在人们在春天夏天秋天的时候都可以吃到食物,在冬天的时候就要出外,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找食物,男人们还要顶着冬日的寒风在山上打猎,如果有食物藏在这样的洞里,或许可以解决过冬的食物了呀,我看有些小动物也是这么做的。”
女儿的见解让作为母亲的嬟仪不禁有些惊讶。如果果能实现女儿所说的这个方法,的确是可以解决人们过冬的时候食物不足的问题的。于是嬟仪就下令让人先去做试验,看是不是可行。
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曾发掘出许多灰坑,其中一类灰坑便是供当时人类藏物的窖穴。这种灰坑,其口平面形状有椭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口和底面的大小差不多,坑口外沿均有对称的柱子(柱洞),坑底呈硬土面,口底之间有供上下的台阶,坑内多见陶盂、陶支架、石磨盘、石磨棒等日用物品以及存放在这些日用物品内一起出土的储藏食用品。
其实在当时,人们在不断的生产和生活中,在平原或谷地中一般找不到天然的洞穴,故只能因地制宜,利用制作的石器工具,仿照洞穴居的形式,在能进行农业生产和渔猎活动的场所中,掘地为穴,穴上铺盖草类植物以作顶盖,既可以避风雨,也可以避野兽。在嬟仪的命令下,人们试着将这种地穴挖深,挖宽,将收获的一部分食物和一些冬天用不着的器具放在这些加深,加宽的洞中,上面继续用一些茅草覆盖,发现这的确好用。人们形象地称这为地穴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是今天的“窖”了。
进入冬季,气温渐渐下降,江河开始封冻,松软的泥土也慢慢变得坚硬。在北方长大的人们过日子很有体会,必须在土地封冻前把地窖挖好,把秋天收下的 土豆、白菜、水果以及牛羊肉等东西统统放入地窖储藏起来,过冬的“粮草”准备得足足的,冬天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为什么要在土地封冻前挖地窖呢?
因为土壤里面或多或少的都含有水分,但温度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土壤里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将土壤冻结,这样就产生了冻土。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 冻土仅仅是一层,而不是全部冻结呢?原来大地深处有秘密,表面温度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水分和泥土一起结成坚实的冻土。但是,到了一定深度以后它的温度就不再降低,而是常年保持一个基本恒定的温度,科学家将这一层称为恒温层。再往下因为越来越接近地心,温度反而逐渐升高。
挖开冻土层后继续挖下去,就会发现这层坚硬的土层并不十分厚,在它下面还是比较松软的土。在这里储藏食品就不会冻伤,并起到保鲜作用。大地送给人们一个天然的储藏仓库,既经济又实惠。
人们有了地窖以后,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鬼谷子·持枢·全篇》:“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持枢,就是掌握行动的关键,控制事物的规律。比如春季耕种,夏季生成,秋季收割,冬季储藏乃是天时的正常运作规律。不可悖反这一自然规律,而例行逆施,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即使成功一时,也终究必败。由此而知,人君也有他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他要组织百姓生产生活,教养万民,收获,储藏等...《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28 19:13:26 +0800 CST  
41、洪水再袭
在上一回中,伏羲部的大首领嬟移在河边看到了人们利用窖藏和析分的方法取得饮用水。但有一个事实是,当河水逐渐变得浑浊,或者当河水变得有些过咸不能饮用时,就该是洪水来临的预兆了。果然,没过多久,又一场大洪水灾难降临到了大伏羲部落人们的头上。而这一次洪水,与天像无关,天齐建木并不能预测出洪水的来临。这一次的洪水是上一次大洪水的延续。
还在一百多年前的华胥时代,人们就已经经历了一场大洪水。大洪水的来临是因为第四季冰川期冰汛融化和海水反侵共同作用的效果。而这次洪水呢?是亚冰川作用的结果,是冰川融化的延续。
亚冰期是由于气候变化的波动性,在一个冰期内可鉴别出的次一级的变化。相对寒冷的阶段,冰川扩大为亚冰期。大冰期中包括若干亚冰期与亚间冰期,相对寒冷阶段冰川扩大,为亚冰期;相对温暖阶段冰川缩小,为亚间冰期。冰期中最冷即冰盖最盛时,气温约比现今低10~12℃。间冰期则比现今气候暖,北极气温比现代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比现代高5.5℃左右。
亚冰期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著的。
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体的分布。水圈水分大量聚集于陆地而使全球海平面大约下降了 100米。如果现今地表冰体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80~90米,世界上众多大城市和低地将被淹没。冰期时的大冰盖厚达数千米,使地壳的局部承受着巨大压力而缓慢下降,有的被压降100~200米,南极大陆的基底就被降于海平面以下。随着第四纪冰盖的消失,地壳则缓慢在上升。这种地壳均衡运动仍在继续着。冰期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大量喜暖性动植物种灭绝。而在这个时代中,一些已经挺过第四季冰川期的大型爬行动物开始从大地上消失。而一些鸟类也开始形成南北随季节的迁徙即候鸟。
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CO2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现代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现代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这个时代就是地球有区别于金星的比较关键的一环。
当历史进入距今9000年,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中国东海海平面开始上升,至距今6000年左右,也就是中国的仰韶文化时期,据文焕然制作的《辽宁南部10 000年来海平面高度的变化》144及刘明光先生提供的《华北平原的成长》两图可知,中国黄海海平面较今天提升近15米,此间海岸线大幅向内陆西移,渤海湾的海岸线在距今7400年已向西漫至燕山、太行山脚下145。盘庚“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当时,在大水中逃生除了飞翔外就是攀登高地。能带领本部族人民爬向和占领高地,是检验其领袖能力及是否值得部民尊敬的重要指标。这一来自生死的经验使中国人产生了尊岳为神的观念。
洪水渐渐漫过堤岸,嬟移开始用女娲当年创制的办法力图使洪水被控制在部落之外。当洪水进一步侵袭时,嬟移开始指挥人们将土墙外的壕沟挖深挖宽,又挖出几个通往河流的口子。希望汹湧而来的洪水可以顺着沟和渠汇到河流中去。同时,又指挥部落中的一些老弱妇幼到部落附近的高地上去避水。可是洪水不听首领的指挥,不久,砌好的土墙也告坍塌,中央部落除了祭台等一些高地之外基本被洪水攻陷。人们纷纷爬上屋顶,希望嬟移可以营救他们,并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终于,在一些人被洪水带去了生命之后,嬟移带着剩余的大部分族人开始向东迁徙。
而在这样被大水淹没的生活环境中,山东丘陵遑论泰山就成了先民们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而能带领部落人民进入山东丘陵继而泰山的即能够“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的“古我先王”,自然就是人民最为敬仰的领袖人物。
嬟移执政的后期,凤城再次遭受大洪水的袭击,许多村落被洪水吞没。嬟移被迫率领幸存者迁居于汶上(今山东济宁市西北),在那里重建新都。
间冰期是大冰期中相对温暖的时期。间冰期冰川作用相对地变弱,冰盖向高纬度退缩,雪线升高,由于冰体大量消融,冰融水注入海洋,致使海平面上升形成大面积海侵。间冰期时,冰川消融后退。一个冰期与相邻的间冰期两个对立而又互相转化的气候期,组合一个冰川周期 。
从恐龙灭绝之后到现代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如今的温度是比较低的,虽然不是冰期,但是却是间冰期。真实的冰期并不是毁灭人类文明的力量,恰恰相反,是协助人类得以主宰地球的力量。
济宁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山峦绵亘,丘陵起伏。京沪铁路以东,海拔在50—100米以上,比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主峰海拔344米),邹城峄山(主峰海拔545米),凤凰山(主峰海拔648.8米,是济宁市最高山峰),泗水尧山(主峰海拔582米),老寨山(主峰海拔532米)。各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小型盆地和谷地。汶上县北部军屯、白石一带有孤山分布。
东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东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组织力量进行钻探发掘。发现房迹10余座,灰坑十几个,清理墓葬19座。房迹形状有葫芦形、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墓葬分布较为集中,多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下,以仰身直肢葬为主。除单人葬外,还有3人葬,迁出葬和二次葬。具有母系氏族社会外对偶婚的特征。
出土器物有陶、石、骨、角器等一百多件,其中陶器有钵、盘、盆、碗、小口短颈双耳罐等;石器有磨盘、磨棒、石斧、石锛等;骨器有骨针、骨锥、束发器等。陶器都是手制,陶质稍软,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制作比较原始。石质生产工具,体形厚重,仍保留打制痕迹,磨制加工的部分也显得粗糙。在这处遗址上还采集200余件细石器。这些细石器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大部分为黑色燧石及少量有石英石直接打制而成。
初步探明,东贾柏遗址,是一处原始社会早期系北辛文化类型,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北辛文化是迄今黄河下游发掘最早的原始社会的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属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此处发掘的墓葬群从随葬的陶器、石器、骨器中可见7000年前的人类生活习俗。
我们相信,这应就是嬟移时代所建的新的中央部落!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1-31 21:48:46 +0800 CST  
42、鹤鸣九天
嬟移带领族人们来到今天山东的汶上县,利用几百米高度的地方重新建起了中央部落。滔滔的洪水在部落的山脚下向大海流去。往东看去,一座雄伟的泰山矗立在茫茫的洪水之间,显得高大而突兀。嬟移没有丝毫首领的特权,为了早日让人们得到可以栖息的家园,她带着女儿和丈夫和大家一样吃住都在一起。终于,用了没太久的时间,又一座中央部落竖立起来了。做完了这些,嬟移带着人来到了父亲帝俊当年祭天的祭坛,就在这儿虔诚地做了祭祀,也纪念着那些终于为部落带来宁静和平的先祖们。
一阵对人们来说奇怪的叫声掠过,人们循声望去,只见一排排鹤横贯空中。一会儿又落在了不远处的湖边。惊奇地发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鸟,人们便纷纷出门来观赏这美丽的鸟群。嬟移也和女儿一起来到了湖边的人群中。只见在这些鸟儿中,有一些头顶和脸裸露无羽、鲜红色,体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白色,三级飞羽延长成镰刀状,覆盖于尾上,盖住了黑色初级飞羽,因此站立时通体白色,仅飞翔时可见黑色初级飞羽。 幼鸟头被羽,上体赤褐色,下体、两胁白色而缀赤褐色;肩石板灰色,基部色淡,羽缘桂红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亮赤褐色而具白色羽缘;中央尾羽石板灰色,羽端赤褐色,基部白色;初级飞羽黑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它们集成大群,在富有植物的水边浅水处觅食,每次采食时间保持在20分钟左右,采食时常将嘴和头沉浸在水中,慢慢地边走边采食。并不时抬头观望四周。性胆小而机警,稍有动静,立刻起飞。飞行时成‘一’字或‘人’字队形。;觅食时,双亲还要饲喂幼鹤,直到翌年幼鹤才开始自己挖泥取食。
还有一些,全身几纯白色,头顶裸露无羽、呈朱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色,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覆盖于尾上,因此,站立时尾部黑色,实际是三级飞羽,而尾、初级飞羽和整个体羽全为白色,飞翔时极明显。嘴较长,呈淡绿灰色,颈、腿也都很长,两翅中间长而弯曲的飞羽为黑色,并且在站立时整个飞羽都盖在尾部,常常使人误认为它有一个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仙鹤体态秀美,举止轻盈,能歌善舞,尤其是鹤鸣最能够撼动人心。仙鹤的气管长达1.6米,可在胸骨内盘旋3周,好似一只弯曲的长号,加上胸骨壁厚,骨内有气孔,也能产生强烈共鸣,其声音可远传3000米以外,故《诗经·小雅·鹤鸣》赞叹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就是古人将仙鹤视为通天神鸟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五彩之鸟仰天,名曰鸣鸟”,而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最上方,也有几只仰天鸣叫的鹤类鸟,明显具有“鹤鸣通天”的象征。
实际人们看到的就是在迁徙过程中的丹顶鹤。丹顶鹤高亢、宏亮的鸣叫声,与其特殊的发音器官有关。它的颈长,鸣管也长,长达约1米以上,是人类气管长度的五六倍,末端卷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就像西洋乐中的铜管乐器一样,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鸣,声音可以传到3~5公里以外。
丹顶鹤鸣声的音调和频率因性别、年龄、行为、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鸣声成串或单一,不仅在起飞时和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鸣叫,而且在地面上取食和栖宿时也在鸣叫。一年四季,几乎每天每时都能听到它的鸣声,但以黎明前后最为频繁。每天在破晓之前,只要有一只率先启鸣,便会有第二只立即应声作答,而后群体中就一连串地彼此呼应,欢闹不止,直至日出。叫声不仅是配偶间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情和联络,而且也常用来表示骚动和对危险的警戒,但更重要的则是作为婚偶舞蹈的伴奏曲。
繁殖期的雄鸟在与雌鸟对鸣时,头部朝天,双翅频频振动,在一个节拍里发出一个高昂悠长的单音,雌鸟的头部也抬向天空,求偶时也伴随着鸣叫,而且常常是雌雄鸟彼此对鸣、跳跃和舞蹈。鸣叫时昂头、仰脖,嘴尖直朝天空,三级飞羽蓬起,且随叫声抖动。声音清脆洪亮,有似‘ko-ko-ko’声。
《淮南子·说山训》说“鸡知将旦,鹤知夜半”;明代王象晋在《鹤》文中也说,仙鹤“常以夜半鸣,声唳霄汉”,据说它到10岁的时候,每个时辰都会鸣叫,即“十年十二时鸣”。实际丹顶鹤迁徙一般在晚上进行,目的在于避开猛禽类的袭击
在还没有发明计时用的刻漏之前,古代中国人虽然可以依照太阳的影子直接判断白天的不同时刻,但在夜晚,除了观看天上的星星之外,并没有直接判断夜间时刻的方法。而仙鹤却有“常以夜半鸣”的通天报时能力,这大大超过了常人判断夜间时刻的经验能力。于是人们认为鹤鸣报时。每天半夜时刻它都会鸣叫。鹤被视为通天神鸟。
鹤在春秋分前后的迁徙符合物候节律,使其具有“通神授时”的象征,这对古人掌握农时、适时进行春播秋收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明代来知德在《周易集注》中说“鹤知秋。鸡知旦。”即能通天报时,又能通神授时,还能指导农业生产,这样神奇的鸟自然很值得上古先民崇拜。所以人们才会把仙鹤看作通天神鸟。
人们就这样和他们心中的仙鹤共同待了几个月,但是迁徙的特性,丹顶鹤还是会继续向南飞去了。人们目送仙鹤离开了,心中十分地想念。
贾湖遗址出土了许多丹顶鹤遗骨,证明贾湖曾经是仙鹤的越冬地。在多年的观察和生产实践中,贾湖人将仙鹤春去、秋来的现象与植物的春华、秋实联系在一起,由此逐渐掌握了与农作物生长周期对应的物候知识,催生了他们的仙鹤崇拜和神鸟通天的观念。带着这种观念,贾湖人开始试图更精确地了解物候现象的秘密。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选用仙鹤的遗骨制作骨笛,并模仿鹤鸣通天的姿态,以牛骨制作了叉形器。一套以观测日影来象征“神鸟通天”的原始观天器具便由此诞生了......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04 22:14:36 +0800 CST  

变晶结构可归纳为反映变晶粒度、自形程度和形状特征的变晶结构,反映变晶之间包裹关系的变晶结构(变嵌晶结构)和反映变晶之间反应关系的变晶结构(反应结构)三类。其中反应变晶之间包裹关系的一类称为嵌状变晶结构。
嵌状变晶结构是指大颗粒包含有细小颗粒包裹体。这样的大颗粒称为变嵌晶。当包裹体很多时,变嵌晶呈筛状时,则称为筛状变晶结构。例如,角闪石、石榴子石、十字石等矿物的变斑晶中由于包有很多细小的石英,而形成筛状变晶结构。
当包裹体定向排列时,则称为残缕结构;若残缕强烈弯曲呈S形,状如雪球,又称为雪球结构。
变晶的这种包裹关系通常解释为大矿物(变斑晶)长得比周围矿物快而把它们包裹起来与基质分开,即变斑晶与包裹矿物是基本同时。而当筛状物变多的时候,就会形成筛状沉积。
可以以河流的冲积扇为例:
当源区供给冲积扇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有其它粒级的物质时,在冲积扇的表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由于粒度粗,砂质之类细碎屑的充填物较少,故渗透性极好,在洪水尚未流到扇缘(冲积扇与平原的结合处)之前,就沿着像滤水筛子一样的砾石层渗透到扇体中去。因此不能形成地表水流,从而阻止了粗粒物质的搬运。扇体表层的砾石层就称为筛状沉积。它虽较为少见,但它是冲积扇上最富有特色的沉积。
而这种病就是头骨变成了筛状的晶体物,包裹却又不严密,可以有湛透。即便是在现代,也是治不好的不治之症。
而这实际上是缺少维生素D的集中体现。
在机体的钙、磷代谢中,维生素D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维生素D缺乏病的发生与钙、磷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这是因为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将钙吸收到血液中去的作用。如果体内维生素D不足,则钙不能从肠内进入血液,这些不能被吸收入血的钙,全部从大便排出体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摄人品够的钙、不配合服适量的维生素D,则摄入的钙就等于白给,或者说是白白地把摄入的钙消费掉了。
缺乏维生素D,也不利于体血液的钙进入骨内,血液中的钙不能进入骨内,骨密度就不会增加,这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维生素D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活性。
一目了然部族中的人们平时缺少的食物是什么。因此当人们发现吃鱼可以适当增强体质的时候,另一种发明便慢慢诞生了。不过......
嬟移就这样看着自己的丈夫在极度的头痛中几乎是脸部变形般恐怖地死去了。这对于嬟移的打击非常地大。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06 14:22:09 +0800 CST  
43、嬟移亡故(1)
嬟移自从率族来到这汶上之地,常常会去到大汶河畔向西而望,似乎是对故土的深深地怀念,总想着有一日可以重率族人返回故地。大汶河的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也带走了嬟移对故土的一片难舍之情。而在此时,她的丈夫也已经是病危了。嬟移在处理族内之事之余,就日夜不停地守候在丈夫身边,只是想多一刻挽留这个家的完整。丈夫早年经常耕作于田间,又和其他男性一起在山间狩猎捕获,非常劳苦。作为首领的丈夫,嬟移也曾经劝他歇歇,但太夫依旧和其他男子一起日日为部落劳累着直至丈夫开始喊累,开始在大腿有非常疼痛的感觉。在嬟移的眼前,自结婚以来二十多年的那一幕幕似乎清晰地在回放着。
山东西夏侯新石器时代遗址二号墓男性见有右肱骨骨折后愈合。愈合处有大片骨痂,骨折部位自肱骨背面外科颈附近斜向下至三角肌粗隆止点附近,全长近85毫米,骨折近段向前内移位,侧方移位达13毫米(颜词:《西夏侯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考古学报,1973年3期)。
骨关节疾病除上述的损伤一类外,在原始人骨骼化石中还常见有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骨结核、脊椎变异、股骨弯曲增大及骨髓炎之类疾病痕迹。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四十具尸骨中,都有骨质增生症,而平均年龄尚不足四十岁;渭南史家及宝鸡比首岭氏族墓地骨骼有多种病态,如M2八具人骨架中6号骨架为一中年女性骶骨与腰椎变异,8号骨架为一中年男性股骨弯曲增大。M16六具人骨架中,10号骨架为一老年男性生前腰椎骨结核形成骨桥。M18十八具人骨架中13号骨架为一中年女性骨结核(半坡博物馆等《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遗址》考古1978,1(5)参见贾兰坡:《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P95)。许家窑人枕骨部见有许多纤孔及细微皱纹,顶骨也有此类成丛小孔,古人类学家林一朴认为是缺少某种维生素而死的“骨小孔症”或“筛状外头骨症”五人中有二人如此,可见发病率不低。
几年下来,嬟移的丈夫在手指和脚趾上经常肿痛,虽然部落里懂医的人经常过来,但也似不能治除根本。在现代医学中,这就是患了(趾)小骨孔综合症。这与冻伤致掌骨的血液循环障碍,局部出现缺 血坏死,坏死骨吸收后残留小孔样病理改变。可见骨膜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骨膜下新骨形成髓腔内可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和小血管增生,在急性阶段尚可发现炎性细胞。本病多发生于冬季,男性发病较多,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手部或伴有前臂的肿胀、疼痛,起病较急,可无明显诱因的出现手部红肿、热痛等类似急性炎症的表现,肿胀常最明显, 疼痛不十分剧烈,这种急性表现一般持续1~2 周,疼痛减弱或消失,肿胀消退,手指活动恢复正常。
对于这种病痛,嬟移的丈夫尚不以为意,但在一天的劳作中, 嬟移的丈夫突然抱头喊痛,还没过多久,就在大家的惊愕中,一个强壮的躯干倒了下来。丈夫是被众人抬回房的,然后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次站立起来。嬟移不知道丈夫究竟是患了何种疾病。但她知道,或许她的男人已经时日无多。她只想好好地陪在他的身边。
按现代医学理论,可以推测,这个男人应是患了筛状外头骨症,也就是头骨变成了某种筛状变晶结构。在自然界,筛状变晶结构是指较大的变斑晶矿物中包有很多其他矿物的细小晶体,形成筛网状,是变晶结构的一种。
变晶结构可归纳为反映变晶粒度、自形程度和形状特征的变晶结构,反映变晶之间包裹关系的变晶结构(变嵌晶结构)和反映变晶之间反应关系的变晶结构(反应结构)三类。其中反应变晶之间包裹关系的一类称为嵌状变晶结构。
嵌状变晶结构是指大颗粒包含有细小颗粒包裹体。这样的大颗粒称为变嵌晶。当包裹体很多时,变嵌晶呈筛状时,则称为筛状变晶结构。例如,角闪石、石榴子石、十字石等矿物的变斑晶中由于包有很多细小的石英,而形成筛状变晶结构。
当包裹体定向排列时,则称为残缕结构;若残缕强烈弯曲呈S形,状如雪球,又称为雪球结构。
变晶的这种包裹关系通常解释为大矿物(变斑晶)长得比周围矿物快而把它们包裹起来与基质分开,即变斑晶与包裹矿物是基本同时。而当筛状物变多的时候,就会形成筛状沉积。
可以以河流的冲积扇为例:
当源区供给冲积扇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有其它粒级的物质时,在冲积扇的表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由于粒度粗,砂质之类细碎屑的充填物较少,故渗透性极好,在洪水尚未流到扇缘(冲积扇与平原的结合处)之前,就沿着像滤水筛子一样的砾石层渗透到扇体中去。因此不能形成地表水流,从而阻止了粗粒物质的搬运。扇体表层的砾石层就称为筛状沉积。它虽较为少见,但它是冲积扇上最富有特色的沉积。
而这种病就是头骨变成了筛状的晶体物,包裹却又不严密,可以有湛透。即便是在现代,也是治不好的不治之症。
而这实际上是缺少维生素D的集中体现。
在机体的钙、磷代谢中,维生素D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维生素D缺乏病的发生与钙、磷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这是因为维生素D具有促进肠道将钙吸收到血液中去的作用。如果体内维生素D不足,则钙不能从肠内进入血液,这些不能被吸收入血的钙,全部从大便排出体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摄人品够的钙、不配合服适量的维生素D,则摄入的钙就等于白给,或者说是白白地把摄入的钙消费掉了。
缺乏维生素D,也不利于体血液的钙进入骨内,血液中的钙不能进入骨内,骨密度就不会增加,这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通常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动物性食品是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相对较多,而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而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维生素D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的活性。
一目了然部族中的人们平时缺少的食物是什么。因此当人们发现吃鱼可以适当增强体质的时候,另一种发明便慢慢诞生了。不过......
嬟移就这样看着自己的丈夫在极度的头痛中几乎是脸部变形般恐怖地死去了。这对于嬟移的打击非常地大。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06 14:24:20 +0800 CST  
44、嬟移亡故(2)
没有人知道嬟移在丈夫死去的这几日是这怎么度日如年的,只知道她把自己关于房里,与世隔绝般痛苦和伤心着。而部族中的事都是交给女儿师嬟来处理。整个大伏羲时代已经开始走上了师嬟时代的道路。
直到部族中的巫师和医师相携来到了嬟移的房门前,嬟移才开门让她们进去,作为部族的习惯,她们要为首领嬟移拔去牙齿。由于年事已高,师嬟曾经劝过母亲不要再行拔牙,但对于忠于爱情,又作为大首领的嬟移来说,这件事似乎是非做不可的。
拔牙主要表示三种意义:一是成人拔牙,表示加入成人行列;二是婚姻拔牙.表示获得成婚资格;三是服丧拔牙,表示近亲死亡。我国古籍的记载如《博物志》云:“僚妇生子既长。皆拔去上齿各一,以为身饰”。这当然属于成年拔牙。《黔书》云: "女子将嫁,必折其二齿,恐妨害夫家也",这显然属于婚姻拔牙。《炎徼纪闻》云: "父母死, 则子、妇各折其二齿投棺中, 以赠永诀。无疑是服丧拔牙了。
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种和民族之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往往在拔牙的形态、施术年龄和性别以至拔牙理由的传说等方面常常存在区别。如有的民族只限于拔去上牙,有的只拔下牙,或上下兼拔 有的成对拔除,也有不对称拔除在拔牙齿组上,有的限制于中、侧门齿, 有的还包括犬齿和前臼齿,它们之间又往往以不同的排列组合出现更复杂的拔牙形态。在施术年龄和性别上,有成年和未成年之区别,有的只限于男性或女性一方,有的男女皆普遍施行。拔牙原因又分婚姻、 成丁、服丧、族别、美容、装饰、避邪、身分等等说。但不管哪一个民族,拔牙齿组一般地都限定在前臼齿以前的各齿种,拔去以后,只要一张口便很容易显露,特别是拔去门齿和犬齿时更是如此,因此大部分拔牙都在这两类齿组上进行。拔去的牙齿都是健康的恒牙,一旦拔除便不能再萌发新牙而成为终身固定的标志。
《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崖州今文昌县、澄迈县境的凿齿俗。《通典》、《新唐书》中对南平僚和赤口蹼的凿齿风俗有简单记载。宋代文 献记录的拔牙风俗都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僚族和伦佬族。如仗溪蛮丛笑》记“伶佬妻女年十五、六敲去右边上一齿”。《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记僚人的拔牙习俗与《博物志》所录相同。元代《云南志略》记载了川西南及滇东北一带土僚的拔牙风俗“男子十四、五,则左右击去两齿,然后婚娶”。明、清文献中对僚或伦佬的拔牙记载多杂采于前人的著作,所记拔牙原因偶有不同。如明《炎徽记闻》记打牙伦佬“ 父母死,则子妇各拆二齿投棺中,以赠永诀也”,这是一种服丧性质的拔牙。
对古人类的考古发现中,在很多的个体生前缺少上领侧门齿,只能是由拔牙的习惯产生的。这种人工拔除左右侧门齿的习惯又是和大汉口、西夏侯新石器时代人类存在相同风习。从年龄上讲,幼年个体中没有发现拔牙的现象,最早的拔牙年龄无论男性或女性拔牙的时间可能在12一31岁以后,因此,拔牙的时间大概和儿童进人成年或性成熟时的某种风俗习惯有关。
我们又发现二例侧门齿齿根折断在齿槽内的上领标本:一例是左边侧门齿已经拔去,齿槽完全愈合,但右边侧门齿牙根折断在齿槽内,断面是旧的,大部分断裂面出露在齿槽外面;另一例是右边侧门齿已经拔去,齿槽亦经闭合而左边侧门齿齿根断裂在齿槽中,其折断面几全部被愈合的齿槽骨所遮盖。从x光透视片上清楚地观察到断裂在齿槽内的牙根。这两个侧门齿的牙根显然不是死后折断的,它们必定是生前使用了某种器具在水平方向敲打牙齿的结果,因而推想新石器时代人拔牙的方法主要是敲打法。有趣的是在另一个上领标本上,右边侧门齿齿冠及舌面齿根的一小部分生前折断,其断裂面也是旧的,断裂方向从前下方向后上方倾斜,圆形齿髓腔暴露,其根端部齿槽骨成圆形屡管。这个牙根显然也是敲打拔牙时折断而且引起了根尖炎症。
人们把牙齿拔除或凿掉,要忍受很大的痛苦,特别是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古代,更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嬟移在拔完牙的没多久,就自然患上了根尖炎症。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为颌骨骨髓炎。分为两种:1.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可由牙髓炎或咬合创伤等引起,可发生于活髓牙或失活牙上。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叩痛,松动,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相应面颊部软组织呈反应性水肿,区域淋巴结肿大、扪痛,下磨牙患病时可伴有开口受限;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严重病例可变为肿瘤(1)淋巴瘤;(2)各型急慢性白血病;(3)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4)肿瘤转移: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等。
我们相信嬟移本不该拔牙的。这次拔牙不仅让她忍受了拔牙的痛苦,并且在不长的时间里竟然患上了连现代医学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些束手无策的癌症。加上嬟移的身体又在极度的痛苦和极度的薄弱中,因此不能经受这种绝症对身体的病痛折磨。在不多久的时候,也闭上了她的眼睛。或许嬟移在去世的时候身体是痛苦的,但心里并没有那么痛苦吧。因为她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重新与她的丈夫再度过一段美好的人生。
但对于仍然活在这个世上的人们而言,因为是由于拔牙这种所谓“神”的意旨而导致大首领死亡,这是不能言传之事。因此在很多记载上都隐略了这件事。虽然我们现在也只是根据史实合理推测,但这却很可能是嬟移死亡的真相。
嬟移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九年,卒于嬟移三十八年(丙寅,前7615),终年约七十一岁。尊号帝嬟移,去世前遗命传位师嬟。嬟移去世后,师嬟受遗命即命。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09 21:43:25 +0800 CST  
45、大汶河上
一条大汶河,悠悠向东流,流掉的是千百年的朝代变更,承载的是千万年的悲欢离合。自从母亲去世后,师嬟也数次走到大汶河边,想身受母亲在河边的心境,凭吊一番已故去的先人。从西北边缓缓流来的大汶河,在这部落的脚下冲开了一个冲击扇。师嬟没有能体会到母亲在大汶河畔的心情,却看到了大汶河冲开的几条浅浅的沟壑中,人们正在用杈子向河中一次又一次地戳着,希望得到河中惠赐的鱼。自从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吃鱼和鱼卵可以有效疏缓因为劳作和狩猎而带来的骨节的疼痛,用树枝和用石器作成的鱼杈便逐渐成了人们的必备良器。只见一位男性一叉下去,正杈上了一条鱼,一边观看的小孩子鼓掌正称赞。
在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中,出土了一枚鱼镖头,这是用来射鱼的用具。在大城山遗址中,出土了一枚鱼镖和一枚鱼钩。在十二台营子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个渔钩坠子(和现在用的铅片、铅块作用相同),同时也发现了三枚鱼钩。郑州商代遗址中,出土了三枚鱼钩。而在牛场遗址中,也出土了一枚鱼钩。因此,总括来说,目前所发现的远古钓具,是以鱼钩、鱼坠子为主,同时鱼镖也是个重点。可以明确估计出,如果被这镖头刺入鱼体内七公分,则可捕捉六十二至六十五公分、体重约1250克的鱼。,若被刺人体内十一公分,则可捕到长八十至九十公分,重约183O克的鱼
不远的地方,几位村民似乎正吃力地抬症一个网状的东西向河边走去。毕竟才二十二岁的少女,师嬟出于好奇,也一溜烟地向那个地方奔去。师嬟近前一看,那网被人抱着,前后抬着,看上去很大。到河边,人们将它展开,却也足有几米之长。“这就是你们做的渔网了吗?”师嬟突然记起来前些天她让人织做鱼网的。人们把渔网慢慢地放进水里。人们就分别在船上和岸上等着,憧憬着收获的希望。
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鱼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传统捕鱼使用的投网(手网,手抛网),利用船只作为动力的拖网,不同网目挂鳃困鱼的流刺网(三重网,围网)等。这些网针对不同的捕捞对象,使用不同大小的网目,以及不同材料的网线织造而成。同时作为渔网的发展,各种渔业用具也随之产生,例如作为常用捕捞工具的渔笼,四角网等。
渔业生产用的网具,有拖网、围网、撒网、定置网和网箱等。网目大小为2.5~5厘米,网绳直径为2毫米左右,网重达数吨甚至数十吨,通常用人们分头牵拉追捕鱼群或由船引诱鱼群集中而合围。撒网为江河湖泊捕捞用轻型网具。网目大小为1~3厘米,网绳直径0.8毫米左右,网重数公斤。定置网和网箱为湖泊水库或海湾人工养殖固定网具。大小规格依所养鱼类而不同,把鱼围截在一定的水域中养殖不使逃离。
考古学家在公元前7世纪遇难船只发现一个奇特的火笼装置,这是第一次证明远古渔民使用“火诱捕鱼法”。早期历史文献曾有图片和文字记载着捕鱼船上有类似的火笼,通常在火笼中点燃一堆火放置在船尾。火光能够吸引鱼群还可照亮水中的鱼,除此之外受火光的“诱惑”,海水中还会有除鱼之外的章鱼等动物游到捕鱼船附近,渔民可用渔叉或渔网打捞。
作为古代山东海盐的主要产地之一,红岛地区的居民们一直崇尚渔盐文化,至今有着拜祭渔祖和盐宗的习俗。这两位祖师爷虽然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而言略显陌生,但对于世世代代以晒盐、捕鱼为生的红岛人而言却是再熟悉不过,渔祖郎君氏曾在红岛的海滩上结出第一张渔网。
据历史考证,世界渔业最早源自中国,中国渔业发源最早是在炎黄时代的东夷部落,部落首领郎君氏在胶州湾北部,教人们结网造船、出海捕鱼,被后人尊为“渔祖”。据《易经·易辞下》篇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以佃以渔。”红岛先民为纪念郎君,把他出海捕鱼的那条港称为“郎君港”,还在他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郎君庙”,每年在清明节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这位渔业祖神的崇敬,感恩大海赐予的福祉出海打鱼海不扬波、鱼虾满仓。
时间在人们等待的过程中就这么过去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人们开始在一阵躁动中拉网收网。岸上一位老者指挥着,挥舞着手臂。水里,人们则有序,有节奏地将渔网拉上水面。待到人们将渔网完全拉上水面,网中捕获的鱼活蹦乱跳着,像是想竭力挣脱这渔网的束缚,或许也在为能成为人类第一张大渔网的首批捕获者而高兴?显然地,族人们有了这样大的收获,也是她这位新任大伏羲氏首领的成功,也是非常令她开心的。《三才图会》便有载:“注网则施于急流中,其制缄口而巨腹,所得鱼极不赀。”
西汉初年的《尔雅》中就有一段对网罟名称的考据:“緵罟谓之九罭,九罭,鱼网也。嫠妇之笱谓之罶。罺谓之汕。篧谓之罩,椮谓之涔。鸟罟谓之罗,兔罟谓之罝,麋罟谓之罞,彘罟谓之羉,鱼罟谓之罛。繴谓之罿。罿,罬也。罬谓之罘。罘,覆车也。”《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汕汕。”汕,即带有提线的抄网,以机括升降,用来捕捞小鱼,后来也称之为罾。另,《豳风·九罭》提到了九罭九罭:“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朱熹的解释是:“九罭,九囊之网也”,但考虑到彼时鱼罟仍为草创,未必有如此工巧,九当为虚指,“天地之质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到九便到头了,以九言其多也。
看到这样的网和这样的捕渔场面,师嬟突然心中一喜,既然这样的网可以用来捕渔,这样的网应该也是可以用来捕猎的。以前人们用的网,只不过是人们做成的一张平摊的网罩而已。有时虽已将猎物罩住,但仍然时有猎物从网罩中脱逃,甚至有些捕获的动物因体形庞大,动作凶猛,还将手拿网罩的族内勇士扑倒,因此而丧命和受伤的人真是有很多。如今用上这样的网,再凶猛的猛兽只要牯住网口就一定不能再脱逃了,而猎物也只能在这网中任人摆布了。于是就像在上文说的那样,“网罟捕物”就这样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
晚清沈同芳《中国渔业历史》中对清朝末年的罾有过一段详解:“罾用长竹四根,接合成十字,竹杪四出如长爪,罾网每寸三眼,以麻为之,槴皮猪血染色,见方三丈,四隅系于爪端,悬如仰盂,岸边置设木架,上铺木板,架前有横轴一根,四长五尺,另用长木作锐人字架,前后各一,下端合装于轴,上端相去成九十度,直角连之,以绳前端系罾,后端系大石一块,并绳两条,大石着地,罾即出水。”时至今日,罾仍常见于水乡,因其操作省力,而又易制,故而流布极广,江河湖海,乃至溪流之侧,都时时见到罾的支架,也可以听到巨罾出水时的喧哗,仿佛一股忽然跌落的瀑布。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13 10:28:24 +0800 CST  
46、贾湖骨笛(1)
从喧嚣的网罟中,从喧闹的捕渔场和猎捕场回过神来,师嬟又看见了从南边飞回的丹顶鹤。在师嬟的眼中,这些仙鹤还在它们原来的沼泽地中落脚,会给她和她的部族带来好运。
在先民们看来,鸟语花香、云雾风霜都是上天的安排,“神鸟知天时”。 大型候鸟如大雁、天鹅、丹顶鹤等,总是在每年固定的时节往返迁徙于南北两个相对固定的地区,成为这两个地区特定季节来到的物候标准。丹顶鹤是先民部族人中最喜爱的鹤类之一,被古人尊称为仙鹤,这不仅因为它姿态美丽,更因为它是知天时的神鸟。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生存规律或非生物的变化对应一定的节气、气候。时间划分上每5日算1候,一年有72候,每1候都有对应的自然现象。对农业生产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将这称之为“物候现象”。
师嬟和部人因为对仙鹤的喜爱,有时也会走上前去和这些心中的仙鹤亲密接触,摸摸它们柔顺的羽毛,替它们舀水洗澡成了人们最大的喜好。在多年的观察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将仙鹤春去、秋来的现象与植物的春华、秋实联系在一起,由此逐渐掌握了与农作物生长周期对应的物候知识,催生了他们的仙鹤崇拜和神鸟通天的观念。带着这种观念,人们开始试图更精确地了解物候现象的秘密。既能通天报时,又能通神授时,还能指导农业生产,这样神奇的鸟自然很值得人们崇拜。所以人们才会把仙鹤看作通天神鸟,并虔诚地将仙鹤的尺骨制成骨笛,用它来通晓上天的秘密。
骨笛在古代用骨头制作而成,为了狩猎吹起号角,或者在做法事图腾崇拜时使用,那时音乐当然是没有现在的丰富,古代只能吹奏简单的音符,虽然简单,也为后来乐器笛子的发展垫定的厚实的基础。
鹤类的飞翔、迁徙依靠翅膀,因此对崇拜仙鹤、向往通天的古先人来说,翅膀是神圣的,也是通天的象征。翅膀骨中部有一根尺骨,支撑着次级飞羽,是保证仙鹤能够持续飞行的重要部分。他们便将“尺骨——飞翔、迁徙——通神授时”联想在一起。因尺骨的原始结构十分适合制作骨笛,于是人们便选用了这一根神圣的材料。出于对“神鸟通天、通神”的崇拜,他们在制作骨笛时处处模仿着丹顶鹤的原始生态,绝不敢有丝毫大意。他们观察到,3岁以上的成年丹顶鹤,翅膀上的羽毛黑白相间:指骨和掌骨上附着的10枚初级飞羽是白色的,尺骨上附着的16枚次级飞羽和肱骨上附着的8枚三级飞羽都是黑色的。
但是骨笛的制作目的却并不是为了吹奏音乐的。人们制作骨笛主要是为了测量日影。日影当然是黑色的,而连接翅膀上黑色飞羽的尺骨,自然应该成为制笛的材料,从而形成“尺骨——黑色飞羽”对应“骨笛——日影”的制作构思。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丹顶鹤的翅膀骨,可以发现丹顶鹤的16枚次级飞羽恰好附着在尺骨后缘的16个乳突上,从而形成了天然的钻孔参照尺度。
贾湖骨笛出土于距今7800年~9000年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1986年至1987年,这里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笛孔有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
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贾湖骨笛用鹤的尺骨制成,多为七孔,取其中保存完整者,用竖吹方法测试,可奏出六声音阶的乐音。此遗址骨笛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经过探索,音色明亮、古朴,有着原始风格的古乐之声已经从贾湖骨笛“散入”现代人的耳鼓。
它有两个八度的音域,并且音域内半音阶齐全。这意味着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中原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乐曲。让我们清楚了贾湖骨笛在音乐文化中所具有的意义。贾湖骨笛已经具备七音阶甚至变化音级,而与之同时期的其他旋律乐器却处于三声以内的音域范围,而七音阶的产生,无疑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我们的实践,强烈冲击了曾经认定的传统音乐以五声为主干的观点,也让我们折服于史前先民那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以贾湖二孔骨笛M521:1为例,2个音孔开在骨管凸面中部,恰好与上述乳突在同一侧面。该骨笛长29.47厘米,以16个乳突计算,每2个乳突的间隔将大于1.73厘米。而上述2个音孔间隔约7厘米,恰好与5个乳突的间隔相当。
另外,在贾湖晚期骨笛M253:9的凸面发现7条横线,与凹面第1~7音孔对应:第1条线距离小端6.17厘米,第7条线距离小端17.85厘米,其中每2条刻线的平均间距为1.95厘米。而部分贾湖7孔骨笛第1-7音孔的平均间距为1.85厘米(见表2-1)。以此作为对照,无论是1.95厘米还是1.85厘米,两者都与骨笛M521:1上乳突的平均间距相差不多。
骨笛上的音孔间距与丹顶鹤尺骨乳突十分接近,形成了明显的仿生关系。贾湖人能够参照这些乳突间距,来设定音孔位置,加上骨笛音孔发出的音律,也会与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些节气发生神奇的对应关系,这就使他们更加相信:这些骨笛都可以用来测影、候气,而骨笛上的音律与二分二至节气相互吻合,这种律历对应效果正是丹顶鹤能够通神授时的完美体现。
现在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一个推断:骨笛是贾湖人想象仙鹤能够通天、模仿鹤鸣报时的产物,他们希望通过使用仙鹤遗骨来制作通晓上天秘密的工具;他们从尺骨连接黑色飞羽、后者又与黑色日影相通的经验联想中,大胆猜测仙鹤与太阳的神秘联系,并用尺骨制作原始圭尺来测量日影;他们发现尺骨凸面的乳突与某些节气的日影落点十分接近,这直接启发了他们的智慧,便比照这些乳突对日影落点进行刻画、钻孔,企图掌握如同仙鹤那样的通神能力;他们怀着虔诚、崇敬之心,精心创制了象征仙鹤通天的原始观测工具。就这样,具有模仿巫术倾向的贾湖骨笛终于诞生了。
那么贾湖骨笛就是这么简单就被制造出来了吗?其实远非这么简单!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15 20:01:08 +0800 CST  
47、贾湖骨笛(2)
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在介绍河南博物馆的第三期时,著名歌手蔡晓庆带着儿子一起演绎了贾湖骨笛的前世情形。当这支骨湖骨笛被吹响之时,似乎天上风云变幻,地上万民朝拜。然而最让人关注的还是这支仿制的,与实物有90%以上的相似度的仿制品的精美绝伦,郑老先生说,骨笛的奥秘要由后人来完成研究了。那么精美而神秘的骨笛是如何诞生的呢?
骨笛管身在许多民族中是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一般全长24厘米一26厘米、管径1.5厘米左右,管内中空无簧哨,上下两端管口皆为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三个按音孔。制作时,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有一个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三个。开按音孔的工艺十分重要,民间多以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平展的宽度作为标准距离。鹰笛不仅长短有别,管口大小有异.所开的音孔距离也不同。多才多艺的人民,每当鹰笛开完音孔以后,还要在白净而俊俏的笛身上雕刻出图案纹饰或题字,犹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为奇持的是,鹰笛做好以后先不能吹奏,要放置在屋内的房柁上,经过半年镶坑的烟气熏染,使外表呈现出美观、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方可取下带在身边。还有一种鹰笛,管身长28厘米,上端管径2厘米,下端管径1厘米,管身开七个按孔,上端正面开一个方形吹口。
在我国塔吉克族的人民中间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刀山之祖”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还过着狩猎生活,家家户户养着猎鹰,它们白天随主人狩猎、晚上为主人放哨看家。有一个名叫娃发的猎手,住在达卜达尔山谷里,他家祖辈都是有名的猎户,家里有一支祖传的鹫鹰,己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还非常好,百里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只黑熊。远近猎手都羡慕这只猎鹰,都叫它“鹰王”。娃发每天带着“鹰王”狩猎,猎获的鸟兽也和过去一样,全被奴隶主夺去。命运如此悲惨.他只有向“鹰王”倾诉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隶啊,像天边坠落的星星。活着的被吸血鬼吸吮,死去的都闭不上眼睛。凶狠的奴隶主啊!残酷无情,冷硬的心肠,像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隶啊!难道永远是天边将要坠落的星星?!”
这歌声像猎鹰一样张开了翅膀,到处飞翔,传遍了高原、山谷,奴隶主吓得胆战心惊,下令娃发交出“鹰王”,为他家看门护院。娃发气得几乎昏了过去。“鹰王”对他唱了起来:“娃发娃发,快把我杀,用我骨头,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会受苦啦!”娃发听了又惊又喜.怎舍得杀掉自己心爱的猎鹰呢,他抚摸着鹰的羽毛,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鹰王”又唱道:“娃发娃发,快把我杀,我死以后,会成仙家,若不杀我,主家一来,把我抢走,你也难活。”娃发心想,也许它真能变成神仙吧,就把“鹰王”杀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头,钻了二个洞眼,做成了一支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动听的曲调。娃发吹起鹰笛,猎鹰成群而至,狠狠地惩罚了奴隶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压奴隶了。从此,四苗在塔吉克人巾盛行不短.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历史之久远。
塔吉克的人们自诩为鹰的后代,也是以鹰为图腾的。因此鹰笛在本民族中有一定的召唤力。能将一个民族或一个部落、一个地域召集起来的笛自然会令“奴隶主”害怕了。
那么,对于贾湖的骨笛来说,从贾湖遗址本身的考古来看,舞阳骨笛一般长20多厘米,直径约1.1厘米,圆形钻孔都分布在同一侧,一般为7孔,制作规范。有的骨笛上划有等分记号,表明制作之前先经过度量、计算,然后划线,再钻孔。个别笛子的主音孔旁还钻有小孔,专家认为是调音孔,可见制作者已有生律规范的意识,开孔后先要试音,如果音律不谐,再开小孔作微调。
在5支骨笛中,早期的341号墓的1号笛、中期的282号墓的20号笛、晚期的253号墓的4号笛等三支骨笛,都有为了确定孔距而留下的计算刻度。
其中282号墓20号笛是用钻头轻点后留下的痕迹,在实际钻孔时,再作校正,在开第七孔时,先开一小孔,经过人耳的审听,发现此孔比实际需要的音略高,于是在它下方0.44厘米处再开了一个正式的音孔。经过测音,六孔至七孔的音距为178音分,与小全音音的音分数182音分只差4音分,而这4音分却是一般的人耳难以辨别的。而七孔至筒音的音距为250音分,与纯律增二度275音分也只差25音分。由于校正了第七孔的位置,使六至七孔的音距接近了小全音的标标准,使第七孔与筒音之间的距离缩小到与纯律增二度相近的音分值(也可以视为音距稍小的小三度)。
20号骨笛在开孔时,在预先计算的开孔点上也有所调整,即把原先计算的第二孔的位置向下移动了0.1厘米,使第一孔与第二孔的音距为300音分;原第三孔的位置也向下移动了0.1厘米,使第二孔与第三孔的音分值调整到200音分,而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音距也成了200音分。通过调整两个音孔位置,彼此的音距与音分数与今天的十二平均律的音距和音分数完全相同,并且形成了1235四个声音组合的、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贾湖人似乎已经有了对十二平均律某些因素的认识和可以接受的范围。
282号墓的20号骨笛,笛身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开孔前留下的计算痕迹。据专家分析,开孔前先用钻头在骨管上轻轻接触,以留下钻点为目的,而不钻透管壁。正式开孔时,再以已有的钻点为基础作适当调整。管身的小七孔就是计算孔位时留下的,估计是试吹后觉得音稍高,遂在此孔的下方再开一正式孔。贾湖中期偏后的墓葬出土的骨笛,大多可见计算开孔位置时的刻度,说明了贾湖的先民制作骨笛采用的是经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341号墓1号骨笛全长20.9厘米,两端的骨头节已被锯去,但断面尚可见刻痕,当是锯割前所画的记号。骨笛通体呈棕色,把握光滑,显然是长期使用之物。经测音,1号骨如果以#D6+15为主音,则此笛的自然音序为356136,按音阶排列为13561,实际为四声音阶。它与M341:2骨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时间上的差别。四声音阶如果是旧石器音乐水平的最高体现,五声音阶的出现,则是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飞跃。
自此以后,无论在部落的祭祀仪式上还是在狩猎中,人们都可以听到年轻的女首领吹响骨笛的声音。人们也渐渐习惯于在骨笛的指挥下行动自如。当然,年轻的女首领还将骨笛用在了定情上......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18 21:22:39 +0800 CST  
48、结发夫妻(1)
有这么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个进京赶考的公子,走在进京赶考的大路上。因为走路走得累了,于是就在路边林荫下的一处大石头上休息一会儿。不知不觉着,林荫下的清凉竟然让他昏昏着睡着了。在睡梦中,一个拿着权杖,穿着似女巫的女性来到他的身边,对他说,她是一个远古时候的部落女酋长。是女娲之后,少昊之祖。公子的前生与她乃是结发夫妻。她很是感念公子在与她做夫妻之时的恩情,因此特意显灵为公子留下了一卷帛书,上面是两人曾经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望公子仍然在此生与她共叙前缘。
这位公子一觉醒来,想想梦中的情节,也甚是荒唐,于是想起身离去,但他赫然发现身边有一卷帛书,上面竟然记载了与梦中相同的情节,不觉大为惊讶。于是在后来的日子中按文字中所描写悉心寻找,终于寻得有缘之人,结成了夫妻。
这样的传说故事估计在浩罕的史海书籍中可以找出一大摞,无非是一个倾慕于这位公子的女性希望公子在考中以后与她成为夫妻而已。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条线索:既是少昊之祖,又是女娲之后的女酋长只得两位,一位是师嬟,另一位就是她的母亲嬟移。而嬟移的故事另有其文,因此我们相信在已经近乎失传的文佚中对于师嬟的记录是有相当的数量的,以至于在年轻男女所看的收籍中都有所记载;第二,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师嬟的丈夫较为文质彬彬,结合师嬟的个人情形,是完全有可能的。再结合师嬟所在的中央部落的情形,我们合理推测,这位才二十几岁的部落首领喜欢的,或许是一位手艺高超的手工艺者。
师嬟和即母亲一样,经常会巡视在各个部落这间,关心着部落民众的生活和疾苦。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少女成长着,变成了一个俏娇的年轻女性。虽然是部落首领,但有一个丈夫有一个家,生一个孩子自然也是这位女子的最合理的想法。在平时的巡视过程中师嬟的浓眉大眼也在不停地沽溜转,希望在部落的年轻男子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终于,他在一次平常地来到陶制品家取生活用陶的时候,她看见了一位正在制陶的年轻人。看那年轻人制陶的手法一板一眼地,神情也十分地认真。师嬟婉约地推开了制陶家和自己侍女,专心地关注起这位年轻男性的工作起来。看见他因为热在额头上涔涔地溢出了汗,师嬟下意识地拿自己的手抹去。年轻人这才发现部落首领竟这样关注着自己,赶紧准备向首领施礼。师嬟将他轻轻扶起,然后准备回去,只是临走的时候,又回眸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轻轻笑着离开了。
在这之后,师嬟常常有事无事地来到这制陶家。一次两次地,或许别人还以礼相见,次数多了,所有人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有些人远远看见首领前来,就已寻个借口避开了。留下这一对年轻人去倾诉他们之间那炽热的情感。但一直以来,人们却发现,这一对恋人却并没有太多直接的进展。人们婉转地去询问年轻的男人,却是因为对方是部族的首领,而与一个部族的首领在一起,需要承受和面对的太多了。
终于,有一天,师嬟看似气冲冲地来到这个制陶家的地方,身边没有任何人。她是来质问的:我们都在愉快了那么多时间了。你说,你究竟有没有爱过我?你说,你什么时候可以和我在一起。你说,你什么时候跟我一起去女人街交配。只要你说,我这就去安排。你说,你说!你说.......说着像一个怨女般将这个男人推搡着。男人被眼前的这位年轻首领惊呆了。没有什么话,一把将自己心爱的首领抱在怀里。这一对恋人终于携手走向了女人街。
师嬟善武,年轻时就经常单独行动,单独狩猎。而且每次都能平安归来。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使其成为一个讲求传统、含蓄、温婉的国度.一直以来的男尊女卑思想又使得女性的地位尤为被动。但在封建礼教还没有大行其道的先古社会,男女的爱情完全出乎本能、发乎天性,爱就大胆说出口,爱就勇敢去追求,透着股难能可贵的单纯、热切和真挚。《诗经》中的一些表达爱情的诗就完全表达了这样的情景。
《召南·撩有梅》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盼和热望。“攥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探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摄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渭兮!”梅子成熟季节纷纷落地,象征着姑娘青春时光的短暂和转瞬即逝,她用树上的梅子所剩无多来鼓励小伙子们赶快来追求我吧,切莫错过了好时光.一颗恨嫁的女儿心呼之欲出。在这些爱情诗中,女性语言普遍比男性语言直率、大胆.泼辣。如《郑风·褰裳》写少女告诫她那自负的恋人:。你如果多情地想念我。就该提起衣裳涉水过溱(洧)河。你如果不想念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吗?”姑娘的话语把自己的一颗炽热滚烫的心和盘托出。特别是最后一句“傻小子你真傻啊!”更表现出她对恋人的亲呢和姑娘的率真,主动、大方,充满着个性张扬。在遇到世俗或家人阻挠时,女子的反抗也较男子猛烈,体现了她们对爱情自由的想往和追求。《部风·柏舟):“毙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地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忧虑及思念之情。<周南·卷耳>中女主人公在一次采摘卷耳时突然想起远役的丈夫,竟再无心思采那卷耳菜。她设想他翻山越岭,眺望家乡,旅途劳瘁,饮酒遗愁;设想他的马病了,仆夫也病了。这种牵挂涿于她对丈夫深切的爱和思念。“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是一个女子对丈夫的誓言,深切而真挚,可谓是‘诗经)中女性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的写照。
师嬟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在父、母去世后,师嬟终于如一个女人一样尝到了家的温暖。在女人街的这一座房子中,师嬟支开了身边所有的侍女,和自己心仪的男人一起坐在了麻婆 上。师嬟想着,要有那么一样东西,给自己的爱情做个见证,自己和身边的人也要和自己父母一样白头携老......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20 13:42:08 +0800 CST  
49、结发夫妻(2)
就在新婚燕尔的那个晚上,师嬟想和她的丈夫有一个一辈子的婚姻信物。于是她对丈夫说道:“现在你是我的人,我是你的人,如果你送给我一样你觉得珍贵的东西,我就会珍视保管一辈子。”男人不说什么,从自己的物品中拿出了一管骨笛。师嬟一看惊讶了:“你怎么会有?”“我们做手艺活的,除了平日里做陶,其他的也会做一些。何况我爱的人喜欢骨笛和这笛子里发出的声音,我怎么能不会呢?”师嬟头一扭:“哼,就知道拿甜言蜜语哄我。”心里已经幸福地开了花,“还不知道你会不会......”话音没落,一支悠扬的曲子已经顺着骨笛和丈夫的嘴唇飘扬到师嬟的耳中。让师嬟更为惊讶的是,自己爱的丈夫竟还能吹出不同的调来。动听的音乐吹进了姑娘的心坎里,于是骨笛就成为了定情之物。
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一个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勤劳的苗族人在那里居住。寨子里有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叫竹郎,以编竹筐为生,由于他每天都与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觉得翠绿的竹子是有灵性的,小伙子随手拿起一片竹叶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悦耳的声音。久而久之,他的音乐声打动了一位叫笛妹的美丽姑娘,每当小伙子吹起竹叶时,姑娘都会跟着唱。有一天,调皮的姑娘指着一节节的竹子问小伙子“这个管子你能吹响吗?”聪明的小伙子想了一想,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间钻空,又在上面挖了几个小孔,吹出的声音比竹叶更好听,还能吹出不同的调来。动听的音乐吹进了姑娘的心坎里,小伙子把它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姑娘。因为小伙子叫竹郎,笛妹姑娘动情的把这个定情之物叫做“竹笛”。这也许就是最早的乐器,当然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我们没有在骨笛的同时代中发现竹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制作笛子的工艺已经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并且已经开始在男女和婚姻中出现了定情之物。
于是男女两情相悦许下终身便称为定情,定情时男女通常交换信物作为凭证和纪念,这个习俗至今仍保留着。《诗经·邶风·静女>写了赠香草以定情的风俗。。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枝普普通通的来自野外的茅草就是爱情的见证,这样的爱情简单而又纯洁。《卫风·木瓜>里的男女简单得可以用木瓜.木桃,木李这样的果子来表达爱情。想想先民们的爱情多么的简单朴素,可又是多么的纯洁美好,他们追求那种“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美好结局。在《摄有梅)中用“抛梅”来表示恋情.。抛梅”是希望求婚的男子不要错过吉Et良辰来迎娶.这也是信物的一种。《野有死庶)是男子以猎物相赠中意的女子,古代男子善猎,以猎物相赠直接又实用。又如《干旄>中的“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就是男子赶着马匹会见情人,并以良马相赠。身边有什么东西就直接送什么东西,毫不矫饰和做作,接受的人也满心欢喜.没有丝毫挑剔和嫌弃。此外.《诗经·国风)里的许多花草果子等植物虽没作为爱情信物,但都同爱情有关。有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卷耳:“卷耳.不盈倾筐.我怀人,置彼周行。1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劳动中,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随手掐的一根茅草。顺手捋的一把花椒,刚刚猎到的一头小鹿 在今天看来都是极简单普通不值一提的东西,都可成为浪漫爱情的载体和幸福的寄托,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像这些大自然信物一样纯洁朴素。《诗经》真实记录了远古时代先民们的情感状态,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
丈夫的一支笛曲已经让师嬟陶醉在其中。她默默地解开作为首领而平时高向盘起的长发,让长发自然地披在身前。取下自己的一丝长发,接着俏皮地趁着丈夫不注意,从他头上也拔下了一根头发。感到疼痛的丈夫回头奇怪地看着这位在房中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首领,只见她将两个人的头发绑在了一起:“我们的头发也绑在了一起,就像我们两个人都绑在了一起,不分开了。以后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夫妇了。”“你是不是也要绑个结,把我们在一起的事记录下来呢?”师嬟咯咯一笑,将一根粗麻绳的中间扎成了两颗心的样子:“这样就是我们在一起的记录了。”
一对新夫妻在洞房花烛之夜时:“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意思是:两个新人就床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然后再把这两缕长发相互绾结缠绕起来,以誓结发同心、爱情永恒、生死相依,永不分离。古往今来,虽有那“一寸同心缕”绾结同心和“百年长命花”的美好想往,然世事多舛,生活里难免会有象古时候的闺怨词里说的那样:本是结发的欢娱,怎做了彻骨儿相思?女人们总是把她们的爱情期盼、美好心愿都小心翼翼地缠绕到发丝里,拥有满头乌黑闪亮的秀发,再加上她们巧手梳理的发型样式,在一定意义上讲,那是赢得爱情幸福的期盼和保证。
结字的意思含有牢固、结合、结伴。古时候,“结”通“髻”,意思是总发。髻,挽发而结之于顶。唐代女诗人晁采写有一首《子夜歌》:“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在古时候的一些地方,新婚洞房里妻子头上盘着的发髻,她自己不能解,在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着:“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意思是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盘着的发髻,然后相拥相抱、恩爱缠绵、如胶似漆。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23 23:55:44 +0800 CST  
50、结绳记事
第二天一早,当师嬟懒洋洋地起身,还揉着睡眼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老公早已为自己做早餐去了。师嬟起来,梳洗打扮着自己,毕竟自己还是要以部落首领的身份开始一天的工作。只是看着一边用麻绳结的两颗心,再想想晚上两人的几度春风,师嬟不禁幸福地咧着嘴笑了。
几个月过去了,师嬟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子总是懒懒的,甚至不想出门,只是想躺在床上。对于族中的长老们来参事的,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似乎也不太想见,不太想听。师嬟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找来巫者查了一下,才知道自己有了喜脉。师嬟一面让人去通知自己的丈夫,一面又在麻绳上扎了一个大着肚子的妇女的形象,然后又在里扎了个小人的样子,代表着自己已经怀了孩子。
首领有了身孕的消息不胫而走,没数天,前天探望祝贺的人就是一拨接着一拨。人们不仅看到了才刚刚有点隆起小腹的师嬟,还看到了她在麻绳上扎的图形。“还真是形象呢”不知谁这么说了一句。于是人们在回去后纷纷开始采用师嬟的方法,用麻绳扎出的比较形象的图案替代之前的大大小小的绳结。
结绳记事(计数):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
其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
结绳记事是一种相对于那个时代,非常先进的记录方式,配合语言使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绳记事一旦掌握方法,实际上是终生不忘,不会像上述所说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忘记某一个绳结的意义。结绳记事实际上非常复杂,甚至比现代的一门文字更加繁琐。
从颜色上,人类至少可以用七种色彩以及黑白两色,共九种颜色赋予其涵义。
从材质上,绳子可以用动物毛线绳,树皮绳,草绳,麻绳等等,各种材质的绳子,有几十种类别。
从粗细上,最少能够分成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的绳子。
从经纬上,有横向绳子,也有纵向绳子,有主绳,也有支绳。
上述,就能构成最基本的几百个绳结词汇,组合起来能够进行完整有效的记载。现在假设一下,某个部落打败了另一个部落,这个部落获得了三十只羊,四十只鸡,二十个男性俘虏,三十个女性奴隶,怎么记载?
用一根横向的粗绳,上面涂成红色(假设这里红色表示成功,表示喜庆的意思),下面是四根绳子。第一根是用羊毛编制的绳子,绳子上段打上三个小结代表“三”,末尾打上一个大结代表“十”。第二根绳子用麻绳编制,编制的时候把鸡毛绑在一起,然后上段打上“四”,末尾打上一个大结。第三根绳子,用男人的头发混合麻绳,编织成“中等粗细”的绳子象征男人,上段打“二”,末尾打大结“一”。第四根线,用女人的头发混合麻绳编织成“细”绳象征女人更加柔弱,上段打“三”,末尾打大结“一”。
大家看,多么具体有效,一根红色(胜利)的粗绳下面四根绳子,第一根是羊毛,上面打着“三”“十”,第二根是麻绳套着鸡毛,上面打着“四”“十”。第三根,是麻绳和人黑黝黝的头发,比较粗(男人),打着“二”“十”。第四根是麻绳和头发比较细的绳子(女人),上面打着“三”“十”。
如果这部落把这些被俘虏的男人杀死,只要在那第三根代表二十个男人的绳子上,用鲜血涂上,就代表这“二”“十”个“男人”被“流血”(意指死亡)了。
然而“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的记录方式,仅靠绳结大小记录大小事,而无关事件的内容,而且事件的大小量级很难有确切的界限。这种随意性将有违文字记录语言“其为誓约之事……各执以相考”(《易九家言》)的目的。随意性就意味着怀疑和思想上的混乱,社会的稳定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诸如用绳结大小和象形式的编织绳结不仅手法复杂,其一致性也难以统一。这种方式肯定得不到认可和推广。然而仅仅靠“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这样解释, 有些语焉不详, 失之笼统。因为事物是复杂的, 只打大小结, 并不能表明所打之结是记的何事。或许短时间内还能想起所打之结是记的什么事, 而时间一长, 所打之结增多, 就很难记清若干大小不等的结各记的是什么事了。
结绳记事的语言表述组成就如同语言由元音和辅音组成一样,有了“结”这个元音,加以辅音“节”,模拟了声音的长短不同,在结绳记事中进行表现,也就是说结绳记事有结也有节。从而可以形成在一段绳子上“结、节”的组合。这一组合就使得简单的结在节的调节下出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复杂变化。只有具备了这样功能的结绳记事手段,才能完整表述语言,才会有管理社会化部落的能力,让治理部落的诺言可考和可重复验证的契约成为可能。从而达到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这样,就出现了与所述事物比较相似图形的结绳记事,事实上,这也是后来象形文字最先的形态!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25 16:07:56 +0800 CST  
51、食粟食黍
自从成为了一个母亲,师嬟就少了一些作为部族首领的几分威势,多了几分一位母亲和女性的妩媚。师嬟将自己的孩子取名太昊,昊者,日在天上,有天上太阳的含意。同时,在甲骨文中,是指一个人用双手托举着太阳。在表现人们的太阳崇拜的同时,师嬟在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有将他培养成新一代部族首领的想法了。
师嬟在生完宝贝儿子后,还是一既往地巡视着各个部落,和之前不同的是,师嬟的手中只是抱着她的小儿子太昊。无论走到哪儿,小太昊总是那么地受欢迎。无论是部落的男人们,还是女人们,都是希望与小太昊握下小手,摸摸他的小脸。师嬟显得亲民了许多。一日,师嬟看到一处地方的妇女正在地上的一些植物上和植物的顶上在用手采摘着什么,于是就很俏皮地对小太昊说着:“小太昊啊,你看这些女人们都在采摘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噢。”说着,师嬟一手拿起女人们摘下的种子和果实,放在手心中看了下,只见那是椭圆形的,上面还柔柔地长着一些茸毛,手感倒是挺不错的。“这就是我们常吃的粟米了吧。”“是的。”师嬟又拿在手上细看了一下,拿起一颗尝一下。看起来非常满意。
种植的发明要归功于妇女。人类自从懂得使用火之后,便发生了男女间的分工,男子出外从事狩猎与部落之间的争斗,妇女在家里看守火种,并且在离家近的地方寻觅采集植物的果实、根、茎、皮、叶等充作食物。妇女们寻觅果实根茎久了就会渐渐知道哪种植物的产量较丰厚,她们为了防止鲁莽的猎人把它毁损,或鸟兽的啄食,就会对这些植物略加照顾 或在周围植立树枝以保护它,或将旁边的植物砍去使它获得充足的阳光,有些离家比较远的嫩株还被移栽在住房附近,以省掉许多麻烦。后来,她们渐渐知道把种子种人土地使之长出新的植物。于是,真正的种植农业便发明了。
南朝齐谢朓《杂咏·席》:“遇君时采撷,玉座奉金巵。” 唐 王维 《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宋 苏轼 《元修菜》诗:“是时青裙女,采撷何悤悤。”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左爵相创设书局》:“ 爵帅 于赈济之外,发银万两,购买茶笋,俾百姓得采撷于深山穷谷以为资。”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我国北方以粟为例:粟谷,称谷子,去皮后又叫小米。曾有人统计,在中国巳发现的2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中都有古代粟粒、粟壳、炭化粟粒相种粟的痕迹,其中以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出土的古粟最为重要。不但出土量大且经碳14测定距今已有7300年的历史。不仅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粟,而且也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粟。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已由东向西传播,经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奥地利,以至传遍整个欧洲,还向东传到朝鲜、日本 以至全世界。大量事实都已证明,今天世界各地所栽培的各种粟,都与中国古粟栽培有某种渊源。粟广布于各大洲,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农业的伟大贡献之一。
据植物学家研究认为,粟的祖先是狗尾草,人类最早可能把狗尾草作为饲料种植,以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工培育过程,不断变异,终于变成了较符合人类需要的谷类农作物。粟之所以成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适应各种生态条件,特别耐旱,叶面蒸发量小,能最经济最充分地利用水分,比其他粮食作物的需水量少得多,而且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沙土、粘土、盐碱土均能适应。另外,粟成熟期短、收获量大,而且久藏不坏,种种优点都适于当时人们对其进行广泛种植。在距今6700年的半坡遗址中,人们不仅发现大量粟粒的痕迹,还发现了储存在小陶罐里已炭化了的白菜或芥菜一类的种子,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了蔬菜的种植,这无疑大大丰富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
一转身,师嬟看到了边上与粟米不太一样的另一种米。“宝贝,你能告诉妈妈这是什么吗?让妈妈带你去看一下。”这边一位妇女已经上前介绍,只看这叶耶带有细细的芊毛,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这些是我们近来才发现的可以吃的一种植物的果实,而且味道真的还是不错的。师嬟抓了一把放进嘴里嚼了嚼,“嗯,的确不错,有熟的吗?”妇女返身从一边的家中拿来一块方糕一样的东西:“这就是用这黍米做出来的,请首领尝尝。”师嬟嚼下一段:”嗯,这不错,可以多做一些。”“是的。”
从现代农业的角度上讲,小米,就是北方的谷米,一般做法和大米一样做米饭吃。大黄米就是北方的黍米,也就是粘米,用来做年糕、豆包的原料。类似糯米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7克,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麦。一般粮食中不含有的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达0.12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芽的小米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大黄米是由糜子加工而来,小米是由谷子加工而来. 二者的共同之处:禾本科,旱粮作物. 二者的不同之处: 1.糯性:黄米糯性强,粘;小米不粘 2.大小:黄米大,小米小 3.穗型:糜子散穗,谷子紧穗 4.茎杆外观:糜子茎上有毛,谷子茎上没毛 5.幼苗:糜子幼苗粗壮有毛,谷子幼苗纤细无毛 6.食用:黄米常用于做年糕\粘豆包\驴打滚等,小米可用于蒸饭煮粥,小米磨面可蒸窝头\加绿豆面摊煎饼 7.营养:二者都俱滋补功效.小米益肾,补虚,养胃,常用于妇女产后进补食物.
在那么一个时代,年糕被发明了出来。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8-02-27 21:19:14 +0800 CST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字数:320877

发表时间:2017-10-26 21:24: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0 19:27:57 +0800 CST

评论数:3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