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转眼风云变幻,雷神部消失在了这块大地上,共工部也被击败,这样的事实使得噎有些知道呙族和貘是何等地强大了。索性他并未向自己和祝融部开战。噎在喘了口气之余,认为祝融部以现在的实力未必可以成为呙族的对手,因此噎部署整个祝融部开始有组织地向南迁徙,以远避呙族的威胁。及后来貘死了,幼貘即位,大伏羲氏族血泪交加地被迫迁入临潼,密城的田地将要荒鞠,噎将自己的儿子融叫到身边,极为正式地嘱咐到如此如此。见融已尽数记住,噎方才闭上眼死去。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16 14:37:16 +0800 CST  
噎当初在喜得鳞儿的时候,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融,那就是因为看见了部落上容升起的袅袅的炊烟。而《山海经》也记载着:黎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山,日月所入。鏖,本字写作“䥝”,本意指将食物加热的器皿,鏊,即是指煎食物的平底锅。钜是指金子。查找这样的山脉,在今天江苏,就有这么一座山叫做锅底山。
锅底山,位于溧阳南部,与安徽的广德、郎溪交界,海拔541米,是常州境内最高的山峰。据当地村民说,它很象一个烧饭用的大锅,倒过来锅底朝上的形状,所以叫锅底山锅底山所在的这片山区,叫南山山区,属天目山脉的延伸地带。据考证,南山山区由古生纪界泥盆纪的石英砂岩和中生界侏罗纪的火山岩组成,许多山体破碎陡峻、断层纵横,可能与当时的火山爆发以及新老构造强烈碰撞摩擦有关。而锅底上历史上很可能就是火山爆发冷却以后形成的。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山上会有黄金出产。
眼前看见的是炊烟,背后看见的是太阳和月亮似乎在那儿降下去的锅底山,历此噎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融,等到融长大一些了,就划出一片地,建立了属于儿子融的氏族,这即是融族的来历。而噎在祝融部做的最大的一项贡献,就是为人们掌握时间竖起了一座类似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巨石阵一类的石阵。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实际就是人们或者噎本人根据常年在石阵中对于太阳和月亮从石阵中降落的规律,以石头阵为依托,得到了日月星辰长降的规律。
融即位后,按着父亲的遗言,在确知密城已经空荡荒芜的信息后,开始命令自己的,即祝融部族人试着向西逐步进占了密城,将祝融部在东进以来第一次深入中原,并控制了中央部族的所在地。人们到达以后,自然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
祝融部占据密城的消息传到临潼,幼貘有些坐卧不安了。如果祝融部此时推举了一位新的大伏羲氏部族的首领,那自己就没有任何名号可以有了。想到这儿,幼貘于是向印枪请准,以祝融部侵占中央部落的土地,欲图谋反为由,要求由自己率队出发,准备夺回密城。印枪自然是无可无不可。于是幼貘开始集结队伍,准备东出。决定作出了,然后就要决定怎么打。在幼貘和属下们商量过一阵之后,一种认电袭击的战法被运用了出来。幼貘悄没生息地率队疾走了数千里路,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密城。来到密城城下一看,幼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因如果他来晚一步,密城的城墙便是修好了。
据考古,古城寨龙山时代城址建于溱水东岸的河旁台地上,为东西长方形,现存三面城墙和南北相对两座城门缺口。城址规模宏大,墙高沟深,气势雄伟,城址面积17650平方米,最高处达十六米,最宽处达四十余米。周围环绕护城河南河,宽34至90米不等。在古城寨城址的东南部,还发现了大面积的龙山时代夯筑建筑群,此处原为低洼地带,筑城时为扩大面积,不惜调用大批人力物力、垫土夯墙基,最深处达10米,墙基宽度多在60米至100米之间,再加大地面之上的高大城墙,其工程之大,在中国早期筑城史上极为罕见。早期遗存,主要分布在南城墙下及其左右,而且多在南墙西半部,到南墙东半部已不见,在城址的中北部也无发现,分布范围似小与仰韶文化遗存。所见遗迹主要为灰坑和瓮棺葬,数量极少,分布范围当不出仰韶文化遗址的范围。所见陶生活用器有鼎、罐、瓮、缸等。位于溱水东岸的窄长地段。尚构不成新郑、新密两市交界地区的中心聚落,只能是一处一般性的小型聚落。此聚落延续到龙山文化的早期,人口似有锐减,聚落处于衰落状态。而且从此期开始炊烟不起,人迹罕见,城址内一片萧条与荒芜。人们之所以在这里建城,是因为就在城的外面,有一片沼泽之地,即今新密牛角湾湿地。因此祝融部的人们想以此湿荒之地作为屏障。
对于幼貘来说,如此的城池建设让他有些惊讶,但幸好的是城池尚未完工,呙族的人们乘坐竹筏,即从水路进入了城池,祝融的人们在惊怕失措中不得已放弃了这个尚未完工的建筑,放弃了密城,向东仍然进入了祝融部的本族之中。融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遗憾不已,事已到此,他也只能将族中的勇士尽数遗出,准备在族中的西面与呙族决战。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16 14:37:37 +0800 CST  
在伏羲氏族的末期,炎帝族和黄帝族一一出现。但这两个族群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炎帝族群是上古的大庭氏族经过与其他氏族的交流与融合产生的。
而黄帝氏族是上古的尊卢氏族经过与其他氏族的交流与融合而产生的。
至于炎黄大战,则是因为炎帝氏族成立后一直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挤兑黄帝氏族,逼得黄帝氏族一直在迁徙,从中原迁到今天的陕西、汉中、甘肃、宁夏、内蒙古,最后迁到了今天的涿州。
两族经过百年,已然仇怨深结,当两个氏族的实力此消彼长......炎黄大战的战火就这样在那个时代一点就着。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16 14:54:20 +0800 CST  
140、时移势易
且说幼貘趁祝融部落尚未将密城城池完全修好之际,便直接用竹筏从水上攻入城去,祝融部部从在呙族强有力的攻击下溃败,向东逃向祝融部领地。部落首领融无奈,只得将祝融部族中的强兵强将派往祝融部西部,准备在族外决战并抵抗来自呙族的进攻。幼貘及呙族的将领见祝融部一派决战之意,却是不再进行攻击,幼貘认为如果强攻,或许也可以取胜,就如同十数年前父亲貘率众攻取共工在河北之地一般。幼貘派人前往侦察,在对祝融部落一番了解之后,幼貘开始发动大军了。但是呙族并未直接向东攻击,而是突然调头向北,摆出了继续向北进攻共工部族的意图,当祝融部的人们见呙族的人马尽皆撤完的时候,幼貘突然率众向东攻击前进,通过原雷神部落的荷泽之地,直接向东攻击前进。等到融等祝融部落高层缓过神来的时候,呙族和幼貘已经攻战了大汶以及穷桑之地。在当地,有一个传说,年龄大一些的人有一些说女娲曾经到过穷桑之地,并且经过战斗而接过了观察日月的任务。传说中说女娲娘娘因为能力强大,所以认为常娥等人观察日、月不力,所以自己收回去做了。但是史籍中的零星记录,可以推测出接近史实的残酷事实:是女娲的后人呙族以实力占据了穷桑之地,不仅将观测日月的成果搬回了临潼,并且将穷桑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搬迁一空。这里的人们也和当年密城中央部落一样经历了西向临潼的血泪迁徙之路。
却说融得知山东之地失守,赶紧将祝融部的部署移往北方。融虽然没有经历过战阵,但为了鼓舞士气,也是披挂上阵,亲自指挥作战。幼貘和呙族之众现在倒是有些反客为主的意味了,一下以逸待劳的冲击,祝融部落武装在进行一番抗压之后开始溃败。融见到战场态势,为了不做大溃败,便亲自上阵厮杀。战场经验的缺失使得融在战场上受了重伤,在回到本阵之后竟然一命呜呼。部落首领之死对于祝融部,在一个刚在一场决定性大战中失败的部落来说是致命性的。在原来祝融部所有今山东以及苏北之地在呙族连续攻击之下尽皆失去,人们疯狂避乱南奔,直至争先恐后地逃过大荒,来到泗洪和淮南之地,呙族的攻击才在大荒北岸停止下来,并撤兵西回。祝融部作为一个统一的部族,有一个统一部族的首领的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由祝融族内其中一个较有实力的部落相继为领导的时代。在泗洪的滕坟部落由于没有受到极大的创伤,以及先前抗洪的经验,被人们暂推举为祝融部的领导氏族。祝融部由此进入了滕坟时代。
另一方面,幼貘之所以停下了攻击的脚步,是因为幼貘发现虽然祝融部落溃败了,但一直以来的实力使得呙族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了大部的精锐之力。使得幼貘不得不撤兵西回,只是大茺北岸留下部份军兵进行防守而已。
当然,幼貘在外征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怕作为根本的临潼发生什么。是的,虽然他的临潼没有发生什么,但在呙族曾经征伐过的河北之地,大庭氏族从大行山和临汾之地走了出来,虽然在海侵和战争过后,这块土地是那样地贫瘠,但新任首领新印还是在努力地收容这片土地上艰难生活着的人们,领导族人积极发展生产,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安排适当的工作,种田的、狩猎的、纺织的、制陶的都各有分工。据《中华远古帝王谱》载,崛起于太行山的大庭氏部落最为强大,年轻的女酋长新印颇有才华。经过各部落大酋长民主选举,新印被确定为帝位继承人,并且入朝协助帝印枪主持朝廷工作。新印是一位很能干的女首领,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不辞辛苦。她经常深入到各部落去视察,帮助族民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赢得了各部落族民的好评。新印从小就聪明能干,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成了大庭氏部落的佼佼者。她不仅头脑灵活,而且身体强健,武力过人,赤手空拳敢与虎豹搏斗,深受族人敬仰。
关于古人与野兽的搏斗,似乎很多部落首领,甚至是女性都是强壮异常,又甚至有人认为在远古原始社会,一些女性开始有了向男性变异的性变异过程。或许有这样的一个原因,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远在180万年前起,大型野生动物开始了它们的极盛期。当这些大型食肉动物如巨型猎犬等数量逐渐增多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反向的逆食物链影响,即它们所食用的食草动物,其出生数量小于了被捕食的消失数量,这直接导致了食草动物作为食物的植被的快速增长,在一个草类和植物相对茂盛的地方,人类在隐藏中捕食大型猛曾的可能性就在非正常地无限量增加,况且根据动物学家的考证,为了适应当时的情况,一些大型食肉猛兽,正在变异而食草,成为食肉和食草都兼并的兽类,如现在的大熊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顽强生存下来的。而新印率族人建立的这片地方就是后来人们的一个震惊世人的发现——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在呙族和幼貘的忽视下茁壮成长,终于成为比较强盛的一个部族,在看起来大伏羲族的一统天下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此时一个部族——赫胥族从其生存的地方青海湖周围东向迁徙到了陕西蓝田。赫,是红色的意思,胥,是蟹酱的意思。很明显,赫胥族就是一个原本在青海湖周围烧烤螃蟹吃的部族。
没有大规模的捕捞船只,也没有隆重的开湖仪式。一眼望去,可鲁克湖湖面上仅有几只捕蟹的小船只。可鲁克湖高原大闸蟹这样的“冷门”蟹种,就开始在阳澄湖大闸蟹统治的市场中小心翼翼的生存,并逐渐成为秋季螃蟹市场上颇具实力的竞争者。可鲁克湖出产的螃蟹都是吃水草长大的,从撒蟹苗到捕捞,要经过两年的生长期。而众所周知的阳澄湖大闸蟹,其生长期只有一年。生长期比其他蟹种长一倍,主要是由于可鲁克湖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螃蟹的生长环境气温明显低于其他蟹种。在低温环境下,多一年的生长期,就意味着成本更高、产量稀缺和肉质更鲜美。
很显然,青海确实有蟹的存在。赫胥族的传说和存在也是真实的。闻听赫胥族东迁来到了蓝田,新印就遗人去联络,一个新的时代大幕将要开启!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21 15:43:28 +0800 CST  
141、双头治政
武安,乍听这个名字,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秦武安君白起,这个被人称为“人屠”的名将。而现今的武安市,则因为磁山这个名词为大众广为熟知。磁山遗址又称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光明日报》报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 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掘证明,磁山先人是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采集,过着原始社会的定居生活,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专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这样的磁山,就是这样的大庭氏,在这么一个大地上,新印将大庭氏的实力发展地让其他各族不得不予以认可。然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代表一个氏族绝对的实力,只有一个既有着经济实力,又有军事实力的部族才可能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生存并发展下去。而当新印的族人向她报告关于赫胥氏的事时,新印的眼前一亮,因为让她希望能联合的,是赫胥氏拥有着一批马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支骑兵,一支没有任何装备的骑兵队伍。
赫胥氏,原住在青海湖周围。据考证,赫胥族是属于哈萨克民族。还是在女娲为大伏羲氏部族首领的时候,王母族曾经来到青海湖周围定居,那么,这支属于哈萨克族的赫胥族实际就是传说中的王母族中的一支。而赫胥族之所以向东迁徙,是因为一次地震灾害。
在青海的喇家遗址,考古学家从五处房址中清理出25 具人骨遗骸。这些遗骸姿态不同、神态各异,他们相互救助,以身佑子,慑人心魄,演绎出一副大爱无疆的悲情画卷,无声诉说着已尘封数千年的惨烈景象。地震及其造成的地面断裂和变形使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时期的房屋发生严重倒塌,在遗址内及遗址周边发现了多处地震遗迹,包括地裂缝、塌陷、折皱起伏以及砂土液化造成的沙管等现象,地裂缝两侧的古地面发生明显的断裂、错落和翘起,利用磁化率、锆石微形态、粒度频率曲线的异常,证明了喇家遗址区存在古地震喷砂现象。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喇家遗址地层中齐家文化时期古地面被数组地震裂隙分割,有一层团块状的、鲜艳的红色粘土覆盖了遗址的古地面,并且填充了地震裂隙。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存在古地震和红色粘土冲击两种灾害的地质记录。地震时被毁坏的房址中均发现了人骨遗骸,从如此众多的住房垮塌、居民被压埋致死来看,喇家遗址的地震烈度约为Ⅷ度左右。如果震中就在喇家遗址附近,震级则可达6 级左右;如果震中是在别处,喇家遗址只是其中的一个重灾点,震级则可达7 级左右。现已发掘的房址中,其遗址地层结构自上而下是:红色粘土层—坍塌黄土层— 人骨遗骸—齐家文化古地面,这种地层关系表明,大地震致使窑洞彻底坍塌,造成洞毁人亡,之后才被红色粘土层所覆盖。从这个角度来看,造成喇家史前灾难的原因来自地震。但大量的人类骨骼完整的被红色粘土直接包裹,这说明造成喇家遗址毁灭的原因应为复合灾害的结果,古地震造成了遗址的严重破坏、部分窑洞的坍塌和人员的非正常死亡,给遗址带来灾难性打击,更为重要的是红色粘土的突然涌入,给遗址以毁灭性冲击。对地震裂隙的调查发现,地震裂隙分为两组,一组为张性裂隙,红色粘土呈团块状、支架式填充,与新鲜完整断裂面和底部直接接触,之间并无风化物分隔可见地震之后随即发生红色粘土的涌入,两种灾难之间并无时间间隔。
从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源自官亭北部山地的季节性冲沟环绕于遗址的东面和北面,东面的岗沟自北向南汇入黄河,吕家沟本应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黄河,但由于洪积扇堆积发育堵塞下泄通道导致沟口摆动迁移,在遗址北部东折汇入岗沟。由于官亭盆地是在晚新生代随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沉积盆地,其周边山地白垩纪的紫红色、红色砂岩和第三纪泥岩出露广泛,古崩塌、滑坡极其发育,山前堆积了大量的红色疏松堆积物。在降雨集中的季节,往往会产生流量大,异常迅猛的山洪,2012 年的山洪水深可达1.7 m。这样,既有丰富松散的物源,又有突发性山洪,极易诱发泥石流灾害,沿岗沟、吕家沟这样的季节性泄洪沟冲泄而下,在支沟汇流后,流量大增,极易冲出沟岸,形成灾害。而喇家遗址区恰恰位于岗沟、吕家沟汇流后的泥石流通道之上,尤其是吕家沟在遗址北侧突然东折,泥流下泄不畅,极易冲入沟岸台地边缘。野外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覆盖在遗址区的红色粘土层厚度达100~400 cm,说明当时冲出沟谷、涌入房屋的泥流灾害规模比较大,完全具备毁灭喇家遗址的能力,在考古挖掘中也发现遗址区多处房址存在水力侵蚀的痕迹。
因为这次插环而来的灾害,幸存的人们只得放弃了在这儿的生活,而辗转向东进行迁徙。在数千年前,哈萨克族自然是没有的,哈萨克族在数千年前还是叫波泰人。古代哈萨克人的祖先波泰人(Botai)可能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驯服野马的人。但波泰人在骑马的同时可能也吃马肉和挤马奶。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的马场是一个考古遗址的组成部分,被称之为“Krasnyi Yar”。而这一支波泰人,即哈萨克族人之所以迁到了蓝田,却是和波泰人的性格有关,当这支波泰人得知中原地区的大伏羲氏族的中央部落在临潼的时候,就决定要迁徙到这里来,而当他们谒见的印枪后,即被安置在了蓝田一带。而波泰人骨子里的那种喜自由而愤恨控制的本性使他们对呙族对临潼的控制很不满意,就这样,他们接受了新印和大庭氏族关于联盟的请求。在临潼形成了蓝田的胥庭盟和在临潼的呙族的对峙状态,形成了双头政治的时代。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25 10:15:26 +0800 CST  
142、改朝换代
在从青海湖向临潼的方向上,这里的气候正是在冰期间歇期后的温明暖如春。虽然没有大路,但盛开着的鲜艳夺目的各色花朵,一直向上努力攀升着的蒿草,不是窜过的动物,还有一些悠闲地在吃着草的食草型动物,这一切都使得在这一片地区显得生机盎然,生气勃勃。一支队伍从这幅生机勃勃的图片中走过,但显然这支队伍中的每个人都不显得那样地有精神,只是耷拉着脑袋,跟在队伍中间而已。走在队伍前面的人,也不是地四处张望,并且,在这支队伍中间的人们的身上,颇有些人衣衫褴褛。人们相互扶持着,而最让队伍的领头人担心的,是他们这支队伍根本还没有既定的方向!而他在四处张望着的,便是希望在某一天走过的某一处地方,适合他们这支队伍定居下来。这支队伍,便是刚从青海湖周围撤下来,刚经历了可怕的地震和泥石流“交相辉映”的灾害中逃生的赫胥族的族人们。
观望远处,一望无垠的美丽的原野还在延伸,远处可以朦朦胧胧地望见几座高插入云的山峰。正当队伍的领头人思索着将队伍向何处带的时候,他撒出去的观察四周环境的人中有一个回来了。回来的人向领头人报告说再往前走不太远的地方就有部落在聚居着。据询问,好像就是以前从东面来的人所说的大伏羲氏族。领头人喜出望外,他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我跟着前行的队伍中的族人。族人们听说这个好消息,都欢呼鹊跃起来,既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生息的地方,也是因为他们或许可以融入大伏羲部落而使得生活更有着落而高兴。领头人当即让报告的人返回,又从腰间拿出一个不知什么的物件,让他向大伏羲氏族报告说有西部西王母部落中的赫胥部落前来投奔。
见报告的人转身消失在眼际,领头的人转身让自己的族人扶老携幼地快速向前进,在队伍的后面,那些牵着马匹的人也牵着马加快了步伐,就连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而配合了许多。马奶中有许多抗体可以帮助人体对抗细菌和病毒。而且,在营养结构上,马奶是与人奶最接近的奶。天天喝能延年益寿,虽然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赫胥族的人们还是在生活中体味出了喝马奶对身体的好处,因此在打猎中捕获野马而不杀了吃肉逐渐成为赫胥族人生活中的惯例。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具有补虚强身、润燥美肤、清热止渴的作用。马奶成分与牛奶相似,故功效与牛奶相同。马奶性味甘凉,善清胆、胃之热,能疗咽喉口齿诸疾病。《随息居饮食谱》指出,马奶“功同牛乳而性凉而不腻”。常人多食,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马奶的营养价值在各类乳品中是最高的,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马奶内只含1.5%的脂肪,比牛奶的脂肪含量少了一倍。 这些成份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及防治疾病,不饱和脂肪酸和低分子脂肪酸对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有良好作用。《饮膳正要》中详细记载:其性轻而温,味甜、酸、涩。具有增强胃火,助消化、条理体质,促进精华与糟粕得分解,柔软皮肤、活血化瘀,改善睡眠,解毒,补血等功效。行进的队伍已经可以看到袅袅升起的炊烟了,大伏羲氏族的人们,从印枪以下已经在欢迎新部族的加入了。队伍一到,人们便将自己的美食款待于他们,让一直在劳累行进着的人们一下有了家的感觉。领头人随着迎接的人群谒见印枪,印枪没有怎么说话,只是按惯例让领头人成为大伏羲氏族的长老。同时因为他们自称为赫胥族,因此称呼领头人为赫胥。
赫胥的部族定居下来了,赫胥也像其他部族的长老一样每天“上朝”拜见印枪,只是时间一长,他越觉得印枪只是一个不干事的首领,真正发号施令的是呙族的长老幼貘。而且人们也不止一次地告诉了在临潼是呙族在领事,事事应以呙族和幼貘为主。这样的局面让一直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赫胥很不是滋味。见赫胥并无意成为自己的附庸,幼貘便假借印枪的命令将赫胥和他的氏族放逐到了蓝田。一个离临潼不远的地方。而一直让幼貘放心不下的,便是赫胥族内的那些马匹,因为他知道骑手的重要性和骑手对自己呙族战士强大的杀伤性。因此幼貘更想拢络于赫胥一族。
与此同时,赫胥收到了来自大庭氏族新印的好意。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两个字透露的,是大庭族在刚开始发展时,是十分落后的,无论是钻木取火还是升火,都需要用到柴火,因此能够有一定技术砍柴的人即被大庭氏的人们遵为了首领。而对于其他氏族在短期内加入大庭族,新印用的是强有力的武力强迫的手段,她强迫一些小氏族对她朝拜,成为大庭氏族的一员。而就是因为盲目的崇拜武力解决问题,也将会在日后给大庭氏族带来灭顶之灾。
赫胥同意了拥有强大武力的大庭氏族与自己的联合邀请,而新印也快速地将部族主力开到了蓝田,因为已经知道了幼貘的千里奔袭,新印这次带着部族很可能是穿行在山林中间,而在数千年前,一支人类的队伍穿行在山林之间自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新印来到了蓝田,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赫胥组成了联盟和联军。幼貘见新印和赫胥来者不善,在和部属商量后,决定篡夺大伏羲氏首领的位置,以大伏羲氏首领的名义号令各部族。这就是零散的史籍中和《中华远古帝王谱》中所记载的:印枪执政的后期,大伏羲氏族强大起来的各大部落开始不满于一家独裁的统治,一些部落的首领开始觊觎帝位,提出了国君由民主选举,各部族轮流执政的建议。印枪是位开明的女帝,觉得大家提的意见很有道理,便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对国家的一些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原来的纯血缘伏羲氏独家执政修改成由各部落民主选举有德者为帝,新执政的部落首领政绩突出可以由本部落连任,如果不作为各部落可以联合罢免其执政权,重新选举新的部落执政。纯血缘伏羲氏是伏羲女娲氏政权的创始人,虽然退居二线,仍有监督管理执政部落的特权。如果执政部落被罢免,新的执政部落还没有推选出来,纯血缘伏羲氏还可以临时执政。而后面所加的话不过是纯血缘一族不甘心的哭诉罢了。
然而幼貘的篡位没能成功。当篡位的消息传出,大庭氏和赫胥氏组成的步骑联军迅速向呙族进逼。呙族第一次感受到了武力的恐惧。幼貘不得已放弃了篡位的想法,而遭受失败的幼貘在不久后也去世了。印枪终于得已将头领的位置一直做到去世。而临潼的政治开始由有赫胥支持的新印把持。
印枪虽然身体健康,但毕竟年纪大了,也不愿意再和年轻人去争权,索性放手让新印去做,她自己乐得休闲自在颐养天年。事实上纯血缘伏羲氏帝印枪执政的晚年,国家的政务基本上已经控制在了大庭氏首领新印的手里。这年夏天某日早起,帝印枪想去上茅厕,刚刚下得床榻,忽然眼前一黑“咕咚”摔倒。朝廷的工作人员听见声响急忙过来瞧看,发现她已经死在了地上。
脑溢血突发,印枪去世了。新印也不再寻找伏羲的直系后代继承大位了。她直接将大首领的位置抢在了自己的手中,伏羲氏的统治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由大庭氏开创。中国的历史第一次掀开了改朝换代的大幕!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28 14:24:09 +0800 CST  
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迁巢湖),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
从现在所找到的一些证据和史料来看,古人这样的写法是没有错的。伏羲氏之后,其实为女娲氏霸政,尔后大庭氏,然后柏皇氏、中央氏......
至大庭氏,则立都在临潼,对应姜寨文化;柏皇氏,则立都在河南,中央氏始,立都在象邑,也就是今天的舞阳县,对应贾湖文化,按考古的时间和大伏羲氏在象邑,也就是舞阳县的活动时间来看,基本是可以对应起来的。
各个氏族对于大伏羲氏族部落中央事务的掌控,也并非如对贤所言一般迁让所得,其间有血腥夺位的,有因为自然灾害被革位的,当然,让位的也有,那是因为——爱情。
楼主 东越陆孟明2017  发布于 2019-05-30 15:43:31 +0800 CST  

楼主:东越陆孟明2017

字数:320877

发表时间:2017-10-26 21:24: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30 19:27:57 +0800 CST

评论数:3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