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中国史(长期连载)

@春逝即逝 213楼 2015-02-08 23:20
楼主有才,必须支持。
------------------------------
感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8 23:42:29 +0800 CST  
@给梦想一条出路 212楼 2015-02-08 22:50
赞!孩子听得很入迷,楼主用心了,谢谢,会一直追随。
------------------------------
很受鼓舞,感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8 23:44:24 +0800 CST  
@心若寂水 216楼 2015-02-09 02:10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告诉你,中学历史—周两节课,共八十分钟,按你现在写的这么详细的讲,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不是我们不愿意生动地讲述历史,也不是历史教材编写无趣的问题,真正原因是国家不重视文科,文科地位太低,学生被迫于高考,只得功利对待历史这门副科!
------------------------------
在次声明,我并没有想凭一己之力单挑各位历史老师的意思,既然一切原因归咎于国家不重视文科,那我所做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国家不重视,她就功利的对待历史,也希望别的妈妈和我一样重视历史。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03:19:30 +0800 CST  
@心若寂水 217楼 2015-02-09 02:13
写得太啰嗦了,专业性有点強,并不适合青少年看。
----------------------------
不要小看孩子,我女十二岁,总是帮助我修改稿子里写得幼稚的地方。另外一个朋友的女儿,九岁了,也说能读懂。至于啰嗦或文章篇幅会太长,我也希望尽量能采纳您的建议。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03:27:54 +0800 CST  
@暮云海天 2015-02-09 09:55:00
实际上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关键是家长怎么引导,解释。我的女儿现在天天听我讲陶醉的文章,都觉得还不够。所以同时还在听我讲三国演义,她对此都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关键是父母怎么教育引导,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
-----------------------------
是啊,我女儿9岁的时候,由我读红楼梦给她听,十岁的时候已经自己读红楼梦,十二岁的时候已经自己主动写对金陵十二钗的评价。另外,需要申明的是,我女在他们学校,只是最最最普通的学生,有一次学校搞亲子活动,我陪女儿参加,听到他们班有几个男娃娃在讨论乌克兰的局势,说得头头是道。真是不能小看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10:17:48 +0800 CST  
以下是我小女儿的作业,可以看出她看过那些书,有什么样的阅读能力或理解能力。而她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孩子。

我和阅读
人心是一面最明亮的镜子,照出人世间善恶美丑,可蒙昧往往让镜子蒙上尘埃。阅读是一柄拂尘,在不经意间拭去尘埃。
我和阅读的不解之缘从童话开始。最早阅读就是很短的故事,《白雪公主》之类的,绝对好坏人分明的小故事。到有能力读稍微长一点的故事时,我喜欢看杨红樱和郑渊洁的书,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主人公有着平时我难以想象的奇幻经历,书里奇异的想象力成功引导了我,我开始对万物皆有心,认为万物都有灵,我好像在阅读世界,编写着每一个事物的故事。
童话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门一打开,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丰富多姿的世界。我开始在阅读的世界寻找瑰宝。我阅读散文集,散文集有优美的文字和感悟,我好像成长了。我最喜欢的作家是三毛,她喜欢旅游,她的文字洒脱,自由,随心而发,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她的作品有可能没有十分优美的句子,却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深入人心。
之后我阅读历史小说。最爱看《明朝那些事》。明朝,强大却预示着中国衰落的王朝。作者用通俗有趣的语言,生动还原了那个时期发生的事情,而且,作者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与传统历史学者不同的思想。我很敬畏知识,更崇拜由知识创造的有思想力的人。
我阅读小说中的瑰宝《红楼梦》,我尤其喜欢《红楼梦》,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女性群像作为主角的作品。里面的女子有如百花齐放、斗艳争芳。如黛玉机智但尖刻小气;宝钗儒雅宽厚,但有失活泼;王熙凤有治家才干,但内心狠毒,秦可卿温婉可人,却品行不端。……作者没有用严苛的态度去苛责任何一个人,而是用尽真情和真诚,还原了生活的真实。每一个女孩,因为各自特色的瑕疵,人物形象变得丰盈完美。
我的阅读内容后来就变得很杂,蒋勋的审美书籍,博物杂志,泰戈尔的诗歌……里面有让我惊喜的,让我感动的,也有让我不解的或者疲惫的。但无法否认的是,阅读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份,最重要的一部份。
阅读,爱你没商量!

2014年课堂作业


一个关于真善美的命题

——金陵十二钗人物赏析之薛宝钗

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人们会赞扬,做了好多件好事,人们会敬佩,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做好事,无懈可击,人们是否会怀疑善背后的真诚。如果一直做好事的人,是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姑娘,人们是否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批评她的虚伪?
至善是否等于至真?至真是否等于至美?宝钗从一出场就是一个至善的人。她在大观园获得了所有人的好评。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她的动机。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心中有魔,众生皆魔;心中有佛,众生皆佛。看到宝钗的至善,而感觉宝钗藏奸的人,有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有魔障?
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道德如此完美,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回到她生活的环境中,才发现一切都可以理解。宝钗幼年丧父,母亲懦弱,哥哥荒唐,这就意味着家庭的重任几乎落在宝钗一个人的身上,她又饱读儒家经典,这些因素使宝钗内心有强大的道德感、责任感。
但是,宝钗就真的成圣人了吗?她真的就没有青春了吗?当她单独面对妈妈的时候也撒娇,在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她也和伙伴们一起欢笑。
有人说宝钗“冷”,因为判词就提及——金簪雪里埋。雪象征着冷,但是“冷”一定要与冷酷搭配吗?冷静也是对宝钗性格的最好解释啊!如:她对宝玉也有真情,宝玉被打,宝钗送药。她差一点就说出了自己对宝玉的心疼。也可能是因为少女的羞怯,也有可能是自己内心强大的道德感,使她最终没能说出口。有人觉得她不该掩饰,发出了斥责。如果掩饰自己是虚伪的话,那么至真的黛玉也虚伪过。当黛玉进贾府时,贾母问她读什么书,她回答:“只刚读完《四书》。”黛玉又问姐妹们读什么书,贾母答:“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而当黛玉面对宝玉时,她为了顺贾母的心意,竟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那么真诚的黛玉也有掩饰自己的时候,对自己很有约束的宝钗何尝不是这样?
至善不必至真,至真也不等于至美,但善的一定是美的。我喜欢宝钗。


于2014年1月

生命从冬天开始

假如四季从冬天开始,你会发生什么样的视角变化?
假如你的生命从80岁开始,那么你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撞击?
《返老还童》又叫《本杰明.巴顿奇事》,这是一个奇幻又绚丽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从老到幼的逆转人生。
这部哀婉奇幻的故事让我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让我开始真正明白人生。人生的第一要义是生命的存在。在《返老还童》这部电影中,主人公——本杰明,一个80岁长相和心肺功能的婴孩,招到亲生父亲的遗弃。一个好心人——本杰明的养母救回了他,并说:“虽然你像一只破旧的罐子,但你仍然是上帝的孩子。”养母给予了他生命的存在,本杰明就这样开始了他奇幻的人生。
他的一生,永远在与他人异样的眼光和自己衰老的身体斗争着,永不放弃。他似乎一开始就明白了,生命就是来于自然而归于自然的过程。所以,生命从春开始,也或从冬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过,我活过,我奋斗过,我爱过。
在不懈的努力中,本杰明获得尊重、信任和爱,这使我明白了生命的第二要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努力去追求幸福和快乐,而幸福和快乐正源于亲人、朋友对你的认同、信任和爱。要获得这些并不容易,那是一个真心换真心的历程。
本杰明最后变成了一个婴孩,渐渐地闭上了眼睛。当他人生谢幕的时候,爱人露丝怀抱着他,深情的瞳仁见证着他生命的华彩。
生命从冬天开始,但是它一样精彩。


于2013年12月15日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10:32:10 +0800 CST  
@心若寂水 217楼 2015-02-09 02:13
写得太啰嗦了,专业性有点強,并不适合青少年看。
----------------------------
@tqzrd 219楼 2015-02-09 03:27
不要小看孩子,我女十二岁,总是帮助我修改稿子里写得幼稚的地方。另外一个朋友的女儿,九岁了,也说能读懂。至于啰嗦或文章篇幅会太长,我也希望尽量能采纳您的建议。
------------------------------
@赵国师顶贴专用号 2015-02-09 10:15:37
楼主,你这条夸张了点不?三点钟了还不休息,怕还是省着点哦
-----------------------------
昨天下午喝多了茶,一夜没睡。呵呵。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10:37:22 +0800 CST  
@暮云海天 2015-02-09 15:01:10
我女儿刚和我说,她们有的同学现在的课外书是在读《史记》了。
-----------------------------
呵呵,昨天还听好朋友说,她们女儿四年级,期末考试有一个孩子作文用文言文写作,还写得非常漂亮,哇咔咔,我都震撼得很。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15:06:51 +0800 CST  
争取十点以前更新商朝部分,有朋友建议尽量写得粗线条一点,我还在纠结。希望尽量找一个平衡点,内容不庞杂主线又够清楚,基本能照顾全面。:)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20:08:52 +0800 CST  
第二节 商(公元前1600-1046年)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研究商朝的历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商时期,即商灭夏之前。第二阶段是早商时期,即汤建立商朝后到盘庚迁都。第三阶段是晚商时期,即盘庚迁都到武王灭纣。
一、先商时期
1、商部落的起源
据文献记载,商部落的起源要追溯到五帝时代。当初,帝喾的妃子陈锋氏生了尧,另一妃子简狄生了契。简狄郊外洗澡时吃了一枚燕雀蛋然后就怀孕而生了契。读史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发现郊游引发的怀孕事件已经多起。有学者分析这类故事反复出现说明五帝时期虽然已经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但婚姻制度仍然混乱,在某些部落群婚制度依然存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些上古明君不知道生父是谁,后世的记载者为了要弥补这个伦理上的遗憾,就杜撰了一系子虚乌有的玄故事出来。不管这种解释是不是符合历史的真实,我们可以明确知道的是这个故事有两个中心思想:一、商王是天命所归,二、取代夏朝具有合法性。
话说契长大后,辅佐夏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一带)。后来契去世后,由其子昭明继承治理商,昭明之后历经相土、昌若、曹、冥、王亥、王恒、上甲微、报丁、报乙、报丙、示壬、示癸十二位王传至商汤(汤是天乙的谥号,为了统一称呼,本文一直称呼汤)。
先商时期的十四位王一直苦心经营商部落,为商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相土和王亥:相土当部落首领时,正值夏王相失位时期,后羿夺得王位后贪图淫乐,对东方失去了控制,相土乘机迅速扩展了部落,把势力伸张到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抵达渤海一带。更有意思的是王亥,他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首领,还是一个优秀工匠,据说他以造牛车闻名,并常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原始商业的进步,促进了农牧生产的发展,商部落很快兴旺起来(商部落一直擅长做生意,后来就把生意人称做商人)。到了商汤做首领的时候,商部落的地域和人口都发展到了很大的规模。但这个大规模是相对周围的小部落来说的,和已经衰落的夏王朝相比商依然是个地方的小部落,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瘦骆驼一个不高兴倒下来能不能压死压伤一匹胖马很难说,但一匹胖马想要吞掉瘦骆驼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有一位巫师出现,把马变成豹子。
2、商的崛起
也许是商真的是天命所归,在商部落一心想发展壮大变身豹子的时候,一位伟大的巫师真的诞生了,巫师的名字叫伊尹,不过,巫师是伊尹最后选择的职业,在成为巫师之前他是厨师、教师……。
(1)厨师伊尹
传说,伊尹的母亲居住在伊水流域(今河南嵩县)的有莘国,在怀有身孕的时候梦见神仙对自己说:如果臼jiu(舂米的器具)里出水就向东跑,不要回头看。后来,臼里真的出水,她就向东跑,但好奇心促使她忍不住回头看了看,此举违背了神的谕旨,神将她的身体变成了一棵中空的桑树。腹内的婴儿就被留在了桑树洞里面。几天之后婴儿被采桑的女子发现,交给了有莘氏的国君。君主见这孩子来历有趣,就命厨师(那时候的厨师是奴隶担任)哺育这个婴儿,取名叫伊尹、伊小臣,或阿衡……(名字有八个版本,为了好叙述,我只用伊尹这个名字)。
失去父母的伊尹,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许多艰辛的历程,在史料里面已经不见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由于生活在有莘国君的身边,伊尹获得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生活在有莘国的权力中心,伊尹耳濡目染受到政治熏陶,领悟了许多治国的道理。生活总是垂青有心人:有莘国君的身边奴隶应该不少,为何独有伊尹脱颖而出?有一句话更有道理: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话说伊尹做了厨师奴隶,负责有莘国君的一日三餐,因为菜做得特别棒受到国君了召见,在讲述自己做菜的心得的时候,伊尹侃侃而谈:做菜啊并没有什么诀窍,我只是觉得甘、苦、酸、辛、咸各有其味,单一的味道给人的感受不会尽善尽美,如果五味要经过调和,取长补短,相互作用,一定能做出可口美味。说实在的,一个厨师菜做得好并不稀奇,我老妈无师自通也做得一手可口的好菜。但是,能从做菜中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哲思理论,那就需要超凡的智慧了。很明显,伊尹是一个智者。
既然伊尹有很高的理论修养,有莘国君觉得人才不能浪费,于是派伊尹去给自己儿子做家庭教师。据说,伊尹在做家庭教师期间,深得有莘国君信任,小伙子看到夏朝的衰落,就不时地提醒有莘氏可以趁夏朝衰落壮大自己。不过有莘国君认为自己和夏王朝同宗(夏启封次子于有莘),不愿意和夏朝对抗。伊尹只好继续安歇下来做家庭教师,但那颗躁动的心,已经无法平静。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09 21:22:32 +0800 CST  
@心若寂水 216楼 2015-02-09 02:10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告诉你,中学历史—周两节课,共八十分钟,按你现在写的这么详细的讲,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不是我们不愿意生动地讲述历史,也不是历史教材编写无趣的问题,真正原因是国家不重视文科,文科地位太低,学生被迫于高考,只得功利对待历史这门副科!
------------------------------
@自由鱼2015 236楼 2015-02-09 23:47
如老师这感叹!难道不该为楼主点赞?
------------------------------
多谢支持哦!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0 08:33:45 +0800 CST  
@贺8889 2015-02-10 11:12:43
陶醉,为了支持你,我下载了手机天涯哦!
-----------------------------
我已经感动很多次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0 12:19:51 +0800 CST  
@芯痛闪失 249楼 2015-02-10 13:53
《青少年版中国史》 易{读,整,理;版
www.99yidu.com/art_21928_1853.html
.
------------------------------
啊,辛苦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0 14:44:15 +0800 CST  
@钟zmy 238楼 2015-02-09 23:56:00
顶帖,今天写得也很好啊,加油哦!一直在看
—————————————————
最喜欢你顶贴!:)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0 16:28:12 +0800 CST  
(2)良禽择木
据说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有莘国君缺乏远大抱负,有莘国显然不是伊尹梦想的栖息之地。伊尹只好一面努力工作展现才干,一面默默地等待机会。按照电视剧的套路,每天辛勤工作完的伊尹坐在草地上默默地看着远方,我们的镜头就可以转换回商部落。
商部落此时已经一片繁荣景象,首领商汤很重视农牧生产,笼络周边诸侯。据说汤外出游猎,负责做准备工作的人张网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这样会把禽兽打光了!”于是让人把罗网撤去三面,祝祷说:“想往左走就往左走,想向右逃就向右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这个事情为商汤赢得了极大的好名声,诸侯认为商汤的仁德惠及禽兽,于是纷纷靠拢。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很好地能控制自己的物质欲求时,他已经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了超越物质的目标。就这样,商汤的贤名传到了伊尹的耳朵,按照剧情推测,伊尹此时会竭力希望商汤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后来史学家揣测伊尹这一期间活动的多个版本,有的说伊尹向国君辞职去种地等待商汤来聘,但我有点怀疑奴隶存不存在辞职一说。也有的说伊尹通过朋友推荐让商汤知道了自己的贤名。不管怎么说,伊尹的名字最终传到了商汤耳朵,商汤此时求贤若渴,派人向有莘国要求购买伊尹,被拒绝后,商汤要求与有莘国联姻,伊尹趁势主动要求加入陪嫁奴隶队伍归附了商汤。
两个大人物的见面,留下了名垂青史的见面谈话。伊尹仍然从自己的厨艺的老本行说起,除了五味蕴和的烹饪理念,伊尹明确指出,想品尝到人间菜肴百味,必须有充足的物质作为保障。只有坐拥天下,延及四海,才能得到各种食材。像商这样一个小国,根本无法满足各种材料的筹备。这是一个漂亮的试探,看到商汤眼中闪烁的光芒,伊尹知道自己找对了盟友。于是,他继续说:一代人君,应该审时度势,趁机而为。要成为天子,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和强势手段,而是要敬业修德,施行仁政,才能赢得天下人士的拥护。在此,我真心感叹七十二行行出状元,职业真没有贵贱之分,我崇拜的贵族,一定是精神上超越了我的人。
商汤和伊尹一拍即合,伊尹被任命为右相。商国开始进入真正的转型期。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0 21:22:09 +0800 CST  
@tqzrd 2015-01-30 09:52:33
2、尧的考察
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的为人。结果,尧的两个女儿敬爱丈夫,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尧的九个儿子更加亲睦团结。舜去理顺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事,都干得很好。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于是,当尧年事已高,就让舜做代理天子。舜重新修订历法......
-----------------------------
@花对影落 265楼 2015-02-11 00:17
求解:前面提到尧只有一个独子丹朱,而且难堪大任,才决定另选继承人。这里怎么说他让九个儿子和舜共处来观察他的为人?
------------------------------
这里先表示抱歉,由于不同史料说法不同,我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忘记备注说明,九个儿子,有的学者解释这里应该是九个男子,也有的解释九个儿子是庶子,丹朱是嫡子,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不成立,因为当时没有宗法制度。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1 00:43:32 +0800 CST  
@花对影落 2015-02-11 00:06:25
特别喜欢关于禅让制的质疑那一段。我读过的 历史 史料少,大多以教科书为准,所以读到楼主提到的这些猛料真是震撼啊。由于我们的教科书是绝对的一言堂,所以这些有争议性的史料引发了我强烈的脑力震荡。楼主不是说此贴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吗?这样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不管谁是谁非,让 历史 读物的读者知道某些所谓的史实其实并不一定是“实”,读者的探究兴趣自然会被调动起来。
-----------------------------
太感谢您的支持了。感动中!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1 08:53:56 +0800 CST  
@tqzrd 2015-01-31 22:07:15
2、“禅让”疑云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还有一个完满的结局:鞠躬尽瘁的大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舜将天子位禅让给禹。
在讲述禅让的疑点之前,我必须申明:我并不是疑古派,对 历史 故事总是喜欢提出质疑。对于禅让的疑惑,历代皆有,而且,不仅仅针对舜禹的禅让有疑云,尧舜的禅让也一样。据战国晚期的《竹书纪年》记载:尧帝晚期,德行衰败,被舜囚禁在平阳,儿子丹朱也被阻止与父亲相见。舜夺了尧的帝位。......
-----------------------------
@超级无敌可爱凹 2015-02-11 01:06:33
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时说:尧舜禅让,我今方知。依照曹丕实在的性格,他表面上是说,这是古代帝王继承的美德,其实也有怀疑的意思吧。
-----------------------------
是啊,同是君王,曹丕应该更能理解尧舜禹的行为。:)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1 08:55:05 +0800 CST  
@花对影落 2015-02-11 00:31:40
我家也有一个近10岁的孩子,估计她自己读难以持续,我打算和她共读试试。感谢楼主如此用心,肯为孩子们写作,谢谢!
另外,不得不赞一下楼主的女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看她写的阅读一文,可见她的阅读层次在不断提高,这必定是当妈妈的引导有功。
既然此贴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孩子们,楼主在适当的时候分享一下育儿经,应该也不算太歪楼吧。
-----------------------------
有你这样用心的妈妈,孩子必定已经很优秀了。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1 09:28:02 +0800 CST  
@赵国师顶贴专用号 2015-02-11 17:25:49
期待楼主更新
-----------------------------
晚上一定更新,我在努力追求思辨和有趣共存,但也许做得还是不好!
楼主 tqzrd  发布于 2015-02-11 17:30:36 +0800 CST  

楼主:tqzrd

字数:702656

发表时间:2015-01-23 21:0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7 14:58:07 +0800 CST

评论数:245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