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历史,比电影还精彩~

后唐的灭亡
三十三
二月初九,李绍琛(即康延孝)从剑州率兵返回到西边,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并向成都发出檄文,声称已奉诏代替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并招告蜀中百姓,三天之内来了五万人。李绍琛等于是在西蜀称王了,但是好景不长,才过了一个月,也就是三月九日,他就被李继岌的军队打败并生擒了。

邺都兴唐府方面,李嗣源被劫持时,曾派人去召驻扎在邺都城南的李绍荣,想和他联合剿灭叛军,但李绍荣闭门不出,还把使者都扣留了。等李嗣源被劫持进城后,李绍荣以为是李嗣源造反了,于是率军离开了邺都。所以李嗣源从邺都出来后,没兵没马没武器,这兵马大元帅狼狈不堪。他只有窝囊委屈的边哭边对将领们说,这战我不打了,我明天就回我的地盘去,上书向皇帝说明情况,等待皇上的处理!将领们都说这样不合适,如果你自己回到自己的地盘去,李绍荣回到皇帝那里肯定反咬你一口,到时就有嘴说不清了,不如直接进京面见皇上,这样就不讲自明了。李嗣源同意了这个建议。
果然,李绍荣从邺都退到卫州坚守,上奏说李嗣源己经叛变。李嗣源赶紧派使者给后唐帝送信解释,一天之内就送了好几次。李嗣源的长子李从审在京城当金枪指挥使,后唐帝对李从审说,我深知你爹的忠心,你回去告诉他,让他不要自疑。李从审到了卫州,李绍荣就把他抓了起来,想杀掉他。李从审说,你们既不相信我父亲,我又不回到我父亲的驻地,那就请把我还是放回京城去吧。于是李绍荣才放了他。从此,李嗣源的所有奏书,都被李绍荣拦住,到不了京城,李嗣源既担惊受怕又无可奈何。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12-24 00:06:44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三十四
女婿石敬瑭对李嗣源说,什么事情都是因果断而取得成功,犹豫就要招致失败,哪里有上将和叛军进入贼城而他日又安然无恙的?大梁是天下的要害地方,我希望借三百骑兵先夺取大梁。如果侥幸攻取了大梁,您就率领大军赶快前进,只有这样才可保全自己。突骑指挥使康义诚也说,当今皇上没有德政,军民们既怨恨又愤怒,您要是顺从众望就能活下来,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坚守什么节操,就会像郭崇韬、朱友谦一样!于是李嗣源下令发出檄文集结部队,李嗣源的威望不减当年,他一召唤,很多老部下都带兵来助阵,他的兵马一下就强盛了。这样的世道,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他和家人的安全。
三月十七日,李存勖为了激励士气,保卫京城,拿出了一些金银珠宝赏赐给各路军队。士兵们没有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短,他们拿了东西照样骂道,我们的妻子儿女都己经饿死,拿这些东西还什么鸟用!三月十八日,李绍荣从卫州回到洛阳,李绍荣对李存勖说,邺都的叛军打算渡过黄河来袭击汴梁,陛下可以巡幸关东来招抚他们。后唐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景进等人对后唐帝说,魏王李继岌还没有回来,康延孝(即李绍琛)刚刚平定,西南方面还不很安定。前蜀主王衍的同党还有不少,如果他们听说您东征,恐怕会发生变乱,不如把他们都杀了。前蜀投降后,蜀主王衍被送到了长安,于是,后唐帝派遣向延嗣拿着他的命令去诛杀王衍等人。命令上说“王衍一行,一并杀死”,己经盖上了皇帝的大印,枢密使张居翰复看时,就在殿堂的柱子上偷偷勾去“行”字,改为“家”字。向延嗣到达长安后,把王衍的家族全部诛杀。张居翰这轻轻一笔,只诛杀了王衍一家,蜀国的百官以及王衍的仆役们就有一千多人免于惨死。王衍的母亲徐氏临死时,大声说道,我儿子以一个国家迎降还免不了全家诛灭,你们背信弃义,也会有这下场的!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12-27 19:26:32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三十五
才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十九日,后唐帝从洛阳出发,开始了他说走就走的巡幸之旅。二十一日,到达汜水。路上,李存勖身边很多李嗣源的老部下和亲信都逃走了。有人劝说李嗣源的儿子李继璟趁早逃命(就是之前提到的李从审,赐名李继璟),李从审始终没有要逃的意思。后唐帝多次派他到他爹李嗣源那里去,李从审坚决不去,希望死在后唐帝的面前来表明自己的忠诚。后唐帝硬是派遣李从审过黄河去召他爹来,李从审在路上遇到了李绍荣,被李绍荣给杀死了。
三月二十六日,李嗣源进入了大梁城。这一天,后唐帝到达荥泽东边,他命令龙骧军指挥使姚彦温率领三千骑兵为前锋,并说,你们都是汴梁人,我到你们地盘上,不想让其他部队作前锋,怕打扰你们,所以让你们当地人作前锋。于是赏赐了丰厚的礼物就派他们走了,姚彦温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带着丰厚的赏赐和人马就去投靠了李嗣源,李存勖人财两空。
李存勖走到半路,听说李嗣源己经夺取了大梁城,自己的各路军队投的投,跑的跑,很是沮丧!他命令马上回师,不巡幸了。出来时,带领的部队有二万五千人,等到往回走的时侯,一万多人不见了。每逢遇到拿着兵器仪仗的卫士,李存勖就用和蔼可亲的话安抚他们说,刚才有人报告说魏王从四川那边带来了五十万两金银,你们好好打战,等到了京师全部分给你们!士兵们不屑地回答说,陛下的赏赐己经晚了,人们也不会感谢你的圣恩了。竟然敢这么跟皇帝说话,想当年纵横沙场的时候,虽不是皇帝,但谁敢这么跟李存勖说话?现在的李存勖虽贵为皇帝,但此时的皇帝,你能奈我何?李存勖也只能哭泣而己。李存勖又找来一些衣袍带子等赏赐给跟随身的官吏们。内库使张容哥说能用来赏赐的东西都己经用完了,卫士们骂张容歌说,今天这局面都是你们这些阉人们干的。于是拔出刀来追着他砍,幸好有人救了他,才没被砍死。张容哥对他的同伙们说,皇后吝啬到如此地步,现在却归咎于我们。如果发生不测,我们会被碎尸万段,我实在不忍等到悲惨的那一天。因此,他跳进黄河淹死了自己。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12-29 11:27:38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三十六
三月二十八日晚上,李存勖回到了洛阳,下令收集散兵,准备去扼守洛阳东面的汜水关(也就是著名的虎牢关,在洛阳与大梁开封之间,现郑州西边,古代的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等待魏王李继岌的到来。三月三十日,李存勖亲自检阅骑兵部队,对他们训话,告诫他们要严阵以待,明早就出发去扼守汜水关。
第二天,也就是 926年的四月初一,部队已经列好阵势,雄赳赳,气昂昂,整装待发。就在这时,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叫郭从谦的指挥使,他不知道睦王李存乂己死,打算拥他为王一起造反,于是率领部队从军营中亮出刀剑大声疾呼,和另外两军攻打兴教门。这应该是有预谋、事先进行过串联策划的造反。李存勖正在吃饭,听说兵变就立即率领诸王和近卫骑兵阻击,把乱军赶出了兴教门。当时,蕃汉马步使朱守殷率骑兵在外面,后唐帝派人急召他来救驾。朱守殷扎扎实实当了回吃瓜群众,他没去,而是领着兵在树林中休息看热闹,就差一人一个小板凳和一块西瓜了。乱兵放火烧了兴教门,攻了进去,李存勖身边的大臣和禁卫兵都吓得丢盔弃甲偷偷溜了,只有十多人在奋力作战,保卫李存勖。不用怀疑,留下来的,都是真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是天子就有神功护体?你是皇帝就有神明护佑、刀枪不入?其实,中国人从不相信什么神明的,只相信现实,现实就是这刀砍在皇帝身上他也会流血,这箭射在天子身上他也会死!
没多大一会,后唐帝李存勖就被一支不知来自何方、不知来自何人的流箭射中。有人扶着他从门楼上走下来,然后把箭拔了出来。他的皇后老婆此时在干啥?也是只差一个小板凳和一块西瓜,她就是当之无愧的吃瓜群众!老公皇帝受了重伤,危在旦夕,口渴烦闷想喝口水,她都没去看望一下,只是派人送去一些乳浆。很快,当年驰骋沙场,战无不胜,威震天下的后唐帝李存勖就这么凄惨的死了。树倒猢狲散,左右大臣都走的走,跑的跑了,有人收拾了一些乐器,盖住后唐帝的尸体,把他焚烧了。这也死得其所了,毕竟李存勖是个被皇帝宝座耽搁了的音乐家,艺术家,用这些名贵的乐器来焚烧他,或许能给他凄惨悲凉的死带来一丝温暖。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12-30 21:14:20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三十七
刘皇后装好金银珠宝,系在马鞍上,和申王李存渥、李绍荣领着七百骑兵焚烧了嘉庆殿以后,逃走了。原来她老公受伤死亡时,她在忙着收拾金银珠宝,准备逃跑!吃瓜群众朱守殷看时候差不多了,于是率兵趁乱进入宫中,抢了三十多个宫女和一些乐器珍玩到自己家里享受,各路军队把都城洗劫一空。
刘皇后和申王李存渥一路逃奔到晋阳,也许是早有奸情,也许是逃命路上不甘寂寞、及时行乐,这个刘皇后在皇帝老公的尸体未凉,半路上就和李存渥通奸搞上了。后来李存渥被部下杀死,刘皇后在晋阳当了尼姑,李嗣源后来派人到晋阳把她杀了。李绍荣想跑到河中投靠永王李存霸,一路上随从的人越来越少,都渐渐逃散了,最后只剩下几个骑兵,后来被人们抓了起来,打断腿送到了洛阳。送到洛阳后,李嗣源问他,我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要把我儿子杀了?李绍荣反问道,皇帝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要造反?于是,李嗣源就把他杀了。李存霸也率领一千多人逃往晋阳,等到晋阳时,他已经是个光杆司令了,跟随他的士兵们都逃跑了。李存霸伤透了心,他剃光了头,穿上僧服,准备出家,希望这样能给自己留条小命,但晋阳城的军士们还是没有放过他,把他杀了。
李嗣源路上听说李存勖死了,痛哭了一场,后来他进入洛阳后,禁止烧杀抢掠,安抚百姓,收拾了李存勖的骨灰,把他好好安葬了。李嗣源在百官的再三请求下,当了监国,这监国只是当皇帝前的一个铺垫。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2 00:34:36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三十八
当了监国后,李嗣源下令到民间访求还存活的诸王,找是找到了,但下面的人觉得现在李嗣源当皇帝了,这些诸王活着不太合适。又知道李嗣源性情善良,不会杀这些人的,于是就背着李嗣源把诸王都杀了。一个多月后,李嗣源才知道这事,把下面的人谴责唾骂了一顿,伤心惋惜了很久。李嗣源杀了横征暴敛、民愤极高的租庸使孔谦,又对宦官进行了大清洗,废除了监军,命令各地把宦官都杀了。
魏王李继岌在东归的路上,听说皇帝老爹已死,李嗣源已经入主大梁和洛阳,身边的心腹又全跑了,非常地恐惧绝望。宦官李从袭对他说,大势己去,你该做自我打算!李继岌无助地边哭边在屋里走来走去。他这个征蜀总司令本来就是个毫无含金量的假把式,他老爹一死,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只有绝望地趴在床上,命令仆夫李环用绳子把他勒死,结束了人生起跑线上比任何人都靠前的自己,不,这种人一出生就已经在终点线了。他死后,任圜代替他率领部队继续向东前进,李嗣源命令石敬瑭去安抚他们,于是西征大军都归顺了李嗣源。
926年的四月二十日,李嗣源正式即皇帝位,大臣们都建议把国号改了,别叫唐了,但李嗣源始终认为自己与先帝李克用、李存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坚持国号为唐。李嗣源当皇帝,与李存勖一样,也是扁担大的一字都认不得,各地的奏书都让大臣安重诲读给他听,没想安重诲也是个半吊子,很多东西他也看不懂。于是他上奏说,希望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皇上的提问。于是设置了端明殿学士,任命翰林学士冯道、赵凤为端明殿学士。李嗣源虽然和李存勖一样不识字,但李嗣源品性好,比李存勖开明朴实。他下令说,我名字的这两个字,只要不是连着用,就随便用,不用避讳。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4 00:30:01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三十九
李嗣源算是一个品性比较好的皇帝,他不奢侈不铺张,也不大造宫殿,他深知历经战乱,百姓苦不堪言,一心要革除前朝的弊政,让百姓休养生息。他当皇帝后,只留下后宫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其余的人自己爱到哪里就到哪里。各种有名无实、整天只会喝茶看报的部门都被他废除了。各路军队的粮食改由附近的地方政府供给,以节省运送的费用。免除了夏、秋两季税赋的省耗税(五代时征收田赋的一种附加税)。节度使、防御使等,元旦、冬至、端午、皇帝生日四个节日听任贡奉,但不得聚敛百姓。刺史以下的官员不得贡奉。选拔人才时,命令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杜绝弄虚作假。
926年五月初一,任命工部尚书任圜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任圜负责管理三司,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忧公如家,选拔贤良有才能的人,杜绝那些心存侥幸蒙混过关的人。在李嗣源的治理下,一年之间,国家就府库充实,军民满足,朝廷的大政要领也初具规模,国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任圜是个人民公仆,又很能干事,常以天下为己任,因此,安重诲很忌恨他。由于任圜性格很刚直,差不多就是个想啥说啥的愣头青,而且依仗自己和后唐帝有旧交,经常和别人在皇帝面前激烈争论,搞得皇帝很不愉快,后来就被罢为太子少保,再后来自己请求退休养老,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安重诲也依仗后唐明宗的恩宠,十分骄横,殿直马延误冲了他的前列仪仗队,他在马前就斩了马延。这马延大小好歹是天子脚下的公务员,安重诲这么当街就给杀了,太不把皇帝当回事了,这种人迟早也会被皇帝抛弃的。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4 22:19:21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
后唐皇帝基本都是文盲,不止自己不读书不认字,连皇子们也是这样。史馆修撰张昭远上书说,先朝时,皇家子弟都喜欢歌星影星,整天混在娱乐圈里,进门就给姬妾装饰打扮的花花绿绿的,出门就只会炫耀自己的美女豪车。他们三观不正,的人生追求就如此,怎么能成为贤人呢?应当精心选择几个好老师,命令皇子们躬身拜他们为师,而且恭恭敬敬地侍奉他们,请他们讲习礼义尊卑和国家安危的道理。古代的人君一即帝位就立太子,是为了给他们明确大小王,杜绝一些人的非分之想。现在你们通过占卜算命来确定继承人,我不敢议论你们这种做法。至于降恩赏赐,嫡庶长幼,应该有所区分,明确等级权威,杜绝他们心中的侥幸希望。张昭远的这一翻话在那时是很有道理的,可能是北方沙坨族与生俱来的性格,觉得他们能在马背上打天下,也能在马背上治天下。所以,虽然后唐帝很赞赏张昭远的说法,但始终没有付诸实施。为什么?来看一段后唐明宗李嗣源与安重诲的对话就知道了。
后唐帝李嗣源曾对安重诲说,皇子李从荣身边有人假传朕的旨意,我让他不要接近儒生,因为儒生会削弱人的志气。朕因为李从荣年轻,又管理大藩,所以给他选择了名儒来辅导他,没想到现在这些奸人们竟会假传我的圣旨!后唐帝想把这些假传圣旨的人杀掉。安重诲请求只对这些人严加防备就行了,没必要杀他们。由此可以看出,李嗣源对儒生、对读书人是很有成见的,认为儒生会让他们这些马背民族意志消沉,所以他不采纳张昭远的建议也就很能理解了!
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两天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三天不读书,智商输给猪,一生不读书,可能要你命。李嗣源及其儿子们不读书的后果很快就显现出来。皇子右卫大将军李从璨是个性格刚直的人,929年三月,安重诲专权用事,李从璨不怎么鸟他。后来老爹出巡,李从璨临时当皇城使,老子不在家,就是儿子的天下,李从璨被皇帝老爹压抑了很久的情绪一下子全爆发释放出来了,他与宾客们在园子里纵情吃喝玩乐,这种场合与气氛,铁定要喝高。没错,李从璨喝断片后控制不住了,他开玩笑的去坐了一下他老爹的御榻,后来被安重诲知道了。这还了得,看出来了,你想当皇帝! 安重诲奏请皇帝把他诛杀,李从璨真就被赐死了。李从璨要是稍微读过点书,他就应该知道,尊卑礼仪对那个人人向往的宝座有多重要,偷瞄一眼那个宝座都是图谋不轨,都是犯罪,他还敢坐上去?他要是多读点书,就会知道历史上有很多这种鲜血淋漓的教训,不可以开这种玩笑的!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5 15:51:33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一
当年,李嗣源在真定的时候,李从珂与安重诲喝酒喝高后争吵起来,李从珂可是第一个率兵攻进后梁国都汴梁的人,是以骁勇著称的猛将,能和你动手的,他是绝不会和你哔哔的,他把安重诲揍了个鼻青脸肿,辛亏安重诲跑了,要不然就是捶个半死! 虽然酒醒后李从珂给安重诲赔礼道歉了,但安重诲始终耿耿于怀诲。
到了930年,安重诲专权,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连皇子李从荣、李从厚都忙着对安重诲溜须拍马。李从珂此时为河中节度使、同平章事,不在皇帝身边,安重诲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李从珂的不好。还好李嗣源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昏庸皇帝,他不理会安重诲这些挑拨离间的话。安重诲一看打小报告这招不好使,就大着胆子假传皇帝命令,让河东牙内指挥使杨彦温造李从珂的反。那时,副将造反驱赶主将简直是比家常便饭还家常。一天,李从珂出城去,杨彦温就率兵关闭城门,不让李从珂回来。李从珂使人敲门责问说,我待你不薄,为何这样对我?杨彦温回答说,我不敢有负你对我的恩德,只是受了枢密院的指示,请您到中央走一趟。
辛亏李从珂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虽然没读过书,但对这些城里人惯用的套路,他还是清楚的,他没有这么听话,真就去中央了,他找了个地方先驻扎下来,派人去向中央报告。要知道,他真要去京城了会怎么样?那肯定就中了安重诲的圈套,安重诲肯定说他图谋不轨,没有皇帝诏命,地方大将私自入朝,这不是要造反吗!使者到了京城,皇帝问安重诲,为什么杨彦温会让李从珂来中央,谁下的令?安重诲一看要暴露了,赶紧丢卒保车,他说,这是杨彦温这个奸人胡说八道,假传圣旨,应该火速去把他灭了!李嗣源不是傻子,他开始怀疑了,他想把杨彦温生擒回京城来,亲自问他话。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5 23:01:09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二
李嗣源真要把杨彦温生擒回来,安重诲就完全露陷了,所以他坚持请求发兵讨伐杨彦温,于是命西都留守索自通、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带兵去讨伐。皇帝让他们一定要把杨彦温活着带回来,没想到他两把人头带回来了。李嗣源很生气,把他们痛责了一顿,然后把李从珂召到洛阳,让他待在家里别出来,别上朝。安重诲又指使冯道、赵凤上奏说李从珂私自从驻地跑出来,玩忽职守,应该治罪。后唐明宗李嗣源说,我儿被奸党陷害,还没查明白,你们两现在又来告状,是不想让他活在人间了吗?这不是你们自己的意思吧!两个人吓得惶恐而退。一天,赵凤又说起这事,李嗣源没有理他。安重诲一看指使去的两人没有发挥作用,第二天,他亲自去对皇帝说这事。李嗣源有点忍不住了,他说,朕以前还当小班长的时候,家里贫穷,全靠小儿从珂捡马粪来养家,所以我今天才能成为天子,难道我都保护不了他?你想怎么处置他才合你的意?安重诲一看皇帝怒了,赶紧说,这是陛下父子之间的事,我怎么敢乱说,全听陛下的裁决!李嗣源说,让他在家闲着就行了,不要再哔哔了!
930年四月二十三,任命索自通为河中节度使。他上任后,安重诲又指使他,登记铠甲兵器数量上报给中央,就说是李从珂私造的,辛亏有王德妃在中间保护他,李从珂才又躲过一劫。士大夫们都不敢与李从珂往来,只有礼部郎中吕琦和他住的很近,经常去串串门,李从珂每月有事奏请时,都要问过吕琦后才上奏。
安重诲专权,又咄咄逼人,很多人都厌恶他,他也被人打了不少小报告,他还算有自知之明,怕再干下去会不得好死,于是向皇帝辞职。皇帝挽留了他,但最终还是解除了他政治局常的职务。安重诲没了大权,于是李嗣源就把李从珂召来做大将军,他哭着对李从珂说,要是如了安重诲的意,你我父子哪还有见面的机会啊!李从珂其实只是李嗣源的养子,并不是亲生的,但父子感情能这么好,也很不容易啊!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7 23:33:08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二
李嗣源真要把杨彦温生擒回来,安重诲就完全露陷了,所以他坚持请求发兵讨伐杨彦温,于是命西都留守索自通、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带兵去讨伐。皇帝让他们一定要把杨彦温活着带回来,没想到他两把人头带回来了。李嗣源很生气,把他们痛责了一顿,然后把李从珂召到洛阳,让他待在家里别出来,别上朝。安重诲又指使冯道、赵凤上奏说李从珂私自从驻地跑出来,玩忽职守,应该治罪。后唐明宗李嗣源说,我儿被奸党陷害,还没查明白,你们两现在又来告状,是不想让他活在人间了吗?这不是你们自己的意思吧!两个人吓得惶恐而退。一天,赵凤又说起这事,李嗣源没有理他。安重诲一看指使去的两人没有发挥作用,第二天,他亲自去对皇帝说这事。李嗣源有点忍不住了,他说,朕以前还当小班长的时候,家里贫穷,全靠小儿从珂捡马粪来养家,所以我今天才能成为天子,难道我都保护不了他?你想怎么处置他才合你的意?安重诲一看皇帝怒了,赶紧说,这是陛下父子之间的事,我怎么敢乱说,全听陛下的裁决!李嗣源说,让他在家闲着就行了,不要再哔哔了!
930年四月二十三,任命索自通为河中节度使。他上任后,安重诲又指使他,登记铠甲兵器数量上报给中央,就说是李从珂私造的,辛亏有王德妃在中间保护他,李从珂才又躲过一劫。士大夫们都不敢与李从珂往来,只有礼部郎中吕琦和他住的很近,经常去串串门,李从珂每月有事奏请时,都要问过吕琦后才上奏。
安重诲专权,又咄咄逼人,很多人都厌恶他,他也被人打了不少小报告,他还算有自知之明,怕再干下去会不得好死,于是向皇帝辞职。皇帝挽留了他,但最终还是解除了他政治局常的职务。安重诲没了大权,于是李嗣源就把李从珂召来做大将军,他哭着对李从珂说,要是如了安重诲的意,你我父子哪还有见面的机会啊!李从珂其实只是李嗣源的养子,并不是亲生的,但父子感情能这么好,也很不容易啊!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07 23:33:38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三
安重诲虽然已经不掌握大权了,但他还是越来越觉得形势对自己不利,内心越来越害怕,于是上表请求直接退休,931年的闰五月初三,李嗣源下诏让他以太子太师的头衔告老退休。就在这一天,他的儿子安崇赞、安崇绪逃回到河中。初五,以保义节度使李从璋为护国节度使顶替安重诲。初七,派遣步军指挥使药彦稠领兵进驻河中。
安崇赞等跑到了河中,安重诲吃惊的说,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不是你们的意思,你们私自跑回来,是被人利用了啊,赶紧回去,要不然就被人坐实谋反的罪名了!于是,捉拿了两个儿子准备押送回朝廷。安重诲以为这样主动把儿子押送回去,就能平息这场纷争,但是已经晚了。安崇赞等被押送到了陕州,诏令把他们投入监狱关了起来。第二天,就有内廷的特使到来,见到安重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哭不止。安重诲问他为什么哭,特使说,人们都在传说您要谋反,朝廷已经派遣药彦稠领兵过来了。安重诲说,朝廷和国家培养了我,我死都不足以报答,怎么敢谋反!皇城使崔光邺向来比较厌恶安重诲,李嗣源派他到河中去察看情况,并对他说,如果安重诲真有异志就把他干掉。崔光邺到了河中,李从璋派全副武装的士兵包围了安重诲的府第,自己进去见安重诲,并拜于庭下。自己现在没权没势了,而正如日中天的李从璋还给自己行这么大的礼,安重诲有点惊慌失措,他赶紧走下台阶答拜,没想到李从璋猛然跳起,一大锤直接就敲碎了安重诲的头,安重诲的老婆张氏忙着来救,也被一锤敲死。任凭你昨日权倾朝野,今日你也是锤下鬼!后来,又把安重诲两个儿子都杀了。
在我们这个国度,从古至今,一件案子可以往里装很多东西,死一个人可以把很多事情掩盖过去,管你是相干不相干的事情。这不,刚好蜀中叛乱,后唐长时间征讨不下,关系搞得很僵,接着打吧打不下,撤了不打吧没面子。遇上安重诲一死,罪名全都往他身上一推,刚好。说就是因为他离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离间地方将领之间的关系,出兵讨伐蜀中都是他的馊主意,现在已经依法把他杀了,这仗也不打了,大家各回各家吧。虽然这些事都跟安重诲有一定关系,但把这么多事、这么严重的决策失误往一个死人身推的一干二净,要脸不?要脸不!你以为安重诲是临时工吗?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11 00:45:31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四
虽然李嗣源的这些儿子都是不怎么读书,但是秦王李从荣却特别喜欢吟诗作对。他经常搞聚会和各种趴,聚集一帮二逼文艺青年、浮华之士,喝着酒、作着诗,完全一副“竹林七贤”聚会的画风,至于有没有效仿不穿衣服就不知道了。他们这种水平,顶多也就能憋出几首打油诗,但人家乐在其中,还互相标榜自夸,洋洋自得。有作的不满意的,李从荣就当面撕了扔垃圾桶里。装逼文艺青年装过头了,是会影响到周围人的胃口的,第一个看不下去的就是他的皇帝老子。932年的十月初四,皇帝老爹把他叫去,对他说,你爹我虽然不读书,不识字,但我喜欢叫那些儒生来给我讲一些经史子集,这样能开思路,涨姿势。你看庄宗(上任皇帝李存勖)很喜欢作诗,结果呢?武将之家的孩子,不要整天搞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只会白白遭人家笑话,你不要效仿这样的人。现在所说的装逼文艺青年,在我们历史上,从来不缺,只不过各个时代名称不同而已。想起一位名家说过的话,先是有文艺,后来有了文艺腔,后来文艺没有了,就只剩下腔。
前面说了,后唐李家皇族基本都不读书,不识字,而李从荣尽然会作诗,那还了得,管它是打油诗还是打酱油的诗,在那个家族中,他就是李白杜甫啊!所以他一副为人轻薄尖刻,经常都是斜着眼睛看人的,好像是在对别人说,智商低会传染,你离我远点。以前,安重诲做枢密使正大红大紫时,李从荣及李从厚从小就和他亲近,受安重诲影响很深,后来,虽然成为了统兵大吏,也常被安重诲所牵制,对安重诲很敬重。安重诲死后,由范延光、赵延寿做枢密使,而李从荣对他们都很轻慢、很看不起。河阳节度使、同平章事石敬瑭,他老婆永宁公主与李从荣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一直以来就相互憎恶不和,所以石敬瑭与舅子李从荣关系不好。而李从荣因为李从厚的名声比自己高,比自己好,很忌恨他,兄弟俩关系也很僵。但是李从厚在李从荣面前比较谦卑软弱,所以他们的矛盾表面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周围的人都知道,矛盾迟早会爆发的,到那时只有兵刃相见了。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15 12:19:05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五
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因为不愿与大舅子李从荣在中央共事,就想到地方去任个职,避开他们的纷争。范延光、赵延寿也怕哪天兄弟相残,祸及自身,于是多次请求辞去枢密使职务,与其他大臣轮流担任,李嗣源没答应。当时正逢契丹要来侵扰,明宗要选择统帅去镇守河东,范延光、赵延寿都说,现在能镇守河东的只有石敬瑭、康义诚。石敬瑭刚好也愿意去,于是,932年的十一月初九,任命石敬瑭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任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蔚州刺史张彦超原本是沙陀人,曾经也是李嗣源的养子,但是与石敬瑭有过节,听说石敬瑭来当总管,于是举城就投降了契丹,契丹封他为大同节度使。
933年,五月初三,立李从珂为潞王。这个月,李嗣源得了风疾,就是一种半身不遂,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的病,具体西医里叫什么就不知道了。一开始他还勉强坚持上朝见一下群臣,到了六月,病严重了,他有十多天没有出来见群臣,整个皇宫和京城人心惶惶,以为又要发生大动荡了,一动荡,京城百姓免不了被烧杀抢掠,于是很多人都逃到山里躲起来。直到七月初二,李嗣源带病强撑着出来露个脸,辟个谣,人心才安定下来。
这一年的正月十一日,李从荣被加封为尚书令兼侍中,到了八月二十七日,又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是就是没被立为太子。太仆少卿何泽看到明宗疾病缠身,估计是活不了多久了,而秦王李从荣权势正旺,不出意外就是下一任皇帝。现在不能光抱着 李嗣源拍马屁舔沟子了,眼光要放长远,得抱着李从荣舔。于是他上表请求立李从荣为太子,明宗看到他的奏章后哭着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大臣们请求立太子,说明大家觉得我老了,不中用了,所以我准备回太原旧府去养老,你们别拦着我。哭归哭,大臣们的建议还得提上议程讨论,八月十八日,他下诏让宰相、枢密使等大臣讨论此事。八月二十三日,李从荣去见老爹说,听说有奸臣请陛下立臣为太子,臣年纪幼小,而且臣愿意学习带兵打战,不图太子这个名义。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28 00:51:22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六
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王李从荣虽然口上说不想图太子这个虚名,但实际上他已经把自己当成接班人了。他每逢入朝,随从都是几百号骑马的兵卒勇士,张着弓,带着箭,耀武扬威地奔驰在大路上。他又让智囊替他起草征讨淮南的宣言,以显示他将来要平定海内、澄清四宇的雄心壮志。李从荣对皇帝下面那些执政的人很不满意,他私下对亲信讲,等我做了皇帝,一定把他们灭族诛杀。当时很多大臣为了躲避这场即将到来的祸乱,都想调到地方去任职,不想待在京城。
933年的九月二十八日,皇上下令说,大元帅李从荣的地位在宰相之上,李从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到了十一月十六日,明宗李嗣源的病又复发了,但是第二天就明显好转了,秦王李从荣进宫问候请安,明宗一直低着头抬不起来。王淑妃说,从荣在这里,明宗也没有回答。李从荣出来,又听到宫中的人都在嚎哭,他就以为是明宗已经死了。第二天早上,自称有病不进宫请安问候。李从荣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不得人心,舆论对自己也不好,害怕不能继承皇位,于是就和同党密谋,准备带兵入宫警卫,先制服那些权臣。
十一月十九日,李从荣想带兵发动宫廷政变,人手不够,还想拉几个人入伙,于是派马处钧去拉朱弘昭、冯赟(读晕,美好的意思)入伙,没想到这两人不愿意。李从荣大怒,又派马处钧去威胁他们两说,你们怎么敢拒绝我,我知道你家住哪,老婆孩子是谁,你们两看着办吧!朱、冯二人害怕,入宫报告了王淑妃及宣徽使孟汉琼,大家都说,这事得不到康义诚的合作和支持就不能成功。于是把康义诚召来商议,这康义诚本来就是个两面派,他早就派儿子在李从荣那里做事,以便李从荣当皇帝后好飞升,他不拿主意,只是说,义诚只是个带兵的军人,不敢干预朝廷的政务,我只听从宰相大人的驱使。朱弘昭怀疑康义诚是不想当着众人表态,夜间,又把他请到家里再次问他,康义诚对答得和白天一样。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28 07:02:32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七
933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李从荣正式发动兵变,当天黎明,李从荣派马处钧到冯赟家里,对他说,我今天决定进入皇宫,并且要住进准备继位的兴圣宫。你们各位大臣都有自己的家人,所以你们要考虑仔细了,是祸是福就在决定的一念之间了。又派马处钧去见康义诚,康义诚答复说,只要秦王来到,我一定奉迎他。
冯赟转身就赶紧快马奔入宫中,见到朱弘昭、康义诚、孟汉琼及三司使孙岳正聚集在中兴殿门外,他把马处钧的传语告诉他们,并责难康义诚说,这事的利害关系很清楚,您可不要因为自己儿子在秦王府中做事就左顾右望!皇上提拔我们这些人,从屁民高升至将相,假如让秦王的兵卒进入这皇宫大门,那把皇上置于何等地位?我们这些人还能有遗族吗?康义诚还没来得及回答,就有人来报告说,秦王已经带领兵到达端门之外。孟汉琼一甩袖子站起来说道,今天的事,危害到了皇上,而您还在犹豫观望,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吗?我不敢爱惜自己的生命,只能带领兵士们去拼个你死我活了!他立即进入中兴殿门,朱弘昭、冯赟跟着他,康义诚不得已,也随着他进入内宫。
孟汉琼进内宫见了明宗李嗣源说,秦王李从荣造反了,已经带兵攻到了端门,马上就要打进宫内来了,这下可要大乱了。宫里的人一听都吓坏了,相对着号哭,明宗说,皇位早晚是他的,从荣何苦要这样干!他有点不敢相信,又问朱弘昭等人说,有没有这回事?朱等人回答说,有这回事,刚才已经命令守门人关上了大门。明宗指着天落泪哭泣不止,他对康义诚说,请你自己做主去处理,不要惊扰百姓!控鹤军指挥使李重吉,是李从珂的儿子,当时正侍奉在明宗身边,李嗣源对他说,想当年我和你爹,冒着枪林弹雨,平定了天下,你爹几次把我从危难中抢救出来,从荣他们这些人出过什么力,有过什么功劳?现在竟被人教唆,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这种人不足以把天下大事托付给他,理当召你父亲前来,把掌兵的大权交付给他。你现在替我关闭所有宫门,把它们守好。李重吉一听,感动的热泪盈眶,没想到自己父亲作为皇帝的养子,却比皇帝的亲儿子还被皇帝器重,于是立即率领控鹤军守卫宫门。孟汉琼也披甲上马,召来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让他带领五百名骑兵去讨伐李从荣。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28 23:48:20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八
李从荣派人去召康义诚来,但由于宫门都已经被关闭,大家只能从门缝中向内窥探,一看就吓死了,只见朱洪实正率领骑兵从北面奔驰而来。李从荣吓的不轻,急忙令人取来盔甲披挂,还坐在那里调拨弓箭。弓箭还没调整好,大量骑兵已经碾压过来,李从荣仓皇而逃,底下的虾兵蟹将们趁火打劫,反正不能白跑这一趟,趁机抢掠一番后也都逃散了。李从荣和他的妃子刘氏最后躲到了床下,被皇城使安从益搜查到了,就地把他们都杀了,并诛杀了他的儿子,把他们的首级进献给朝廷。
明宗听说李从荣被杀,很吃惊又很悲痛,几乎从床榻上跌落下来,几次昏蹶过去又苏醒过来,从此病情更加严重。李从荣还有一个儿子还很幼小,养于宫中,众将都要求把他杀掉,明宗哭着说,这孩子那么小,有什么罪!哭归哭,最后还是把孩子交给了众将处置。二十一日,冯道带领群臣入朝,在雍和殿朝见明宗,李嗣源泪下如雨,呜咽不止,他悲痛地说,我的家事闹到这种地步,实在惭愧见到你们各位公卿!
二十二日,派人去召宋王李从厚进京,现在已经很明显了,这个皇位已经非他莫属了,李从厚在这场纷争中躺赢了。这场宫廷政变,给本来就已病入膏肓的李嗣源沉重打击,没过几天,李嗣源于933年的十一月二十六日就死了。其实,李嗣源算是个好皇帝,他性格不猜忌,与物不争,登基那年已经六十多了,他每天晚上都在宫中焚香祈祷说,我是个沙陀族粗人,由于动乱被众人推举出来当这劳什子皇帝,愿上天您早降圣人,来做百姓的君主,我可不想做。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做皇帝真不是个好差事,他当年做皇帝也是逼不得已为求自保,所以,他这祈祷说的应该是真心话。他在位的几年里,粮谷丰收,休兵罢战,久经战乱的百姓得以短暂的休养生息,跟前后朝相比,可稍微称作小康了。二十九日,宋王李从厚到了洛阳。十二月初一,李从厚继承皇位,当了皇帝,这就是后唐闵帝。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29 23:49:00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四十九
李从厚上台后,真心想要治理好这个国家,他一结束守丧后,就立即召集学士们为他讲读《贞观政要》、《太宗实录》等,想亲手打造一个太平盛世。然而,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他虽然能读懂李世民的为政要领,但他宽容软弱,缺乏决断,没有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读来读去,还是掌握不了治理天下的要领。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从厚当了皇帝,那几个平定李从荣叛乱的人,朱弘昭、冯赟等凭借着这功劳成了当朝的权臣。凤翔节度使兼侍中潞王李从珂,与石敬瑭年少时就跟着明帝李嗣源东征西讨,是靠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们有功名、有威望、得人心。而朱弘昭、冯赟的威望与李从珂、石敬瑭相比,就差太远了。所以,朱、冯二人执掌朝政后,都很忌惮李从珂与石敬瑭。当时明宗李嗣源有病时,李从珂还多次派自己的夫人去服侍明宗,等明宗死后,李从珂就装病不来。这时,李从珂的长子李重吉还在宫中担任控鹤军指挥使,朱、冯二人不想让他指挥禁军,于934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把李重吉调到亳州当团练使。李从珂有个女儿叫李惠明,在洛阳当了尼姑,后来也被召入宫中,李从珂感觉到了形势对自己越来越凶险。
朱弘昭、冯赟也不想石敬瑭一直镇守太原,于是调李从珂去当河东节度使,兼北都留守,调石敬瑭去当成德节度使。这些调动都没有皇帝的红头文件,只是下了个他们枢密院的文件。
李从珂已经和朝廷相互猜忌,朝廷派李从璋去镇守凤翔,这个李从璋是个性情粗暴,幸灾乐祸的人,看见别人难过他就开心,安重诲就是被他一锤爆头的。李从珂听说他要来接替自己,很是厌恶,想要抗拒朝廷任命又兵弱粮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召集将领谋士们商议。大家都说,自从明宗皇帝老了以来,国家大事都操纵在朱弘昭、冯赟手里,大王您功高盖主,离开了自己的地盘,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不能接受这个任命。对抗中央,不接受任命,想造反,总得有个理由,最好使、也是历代最常用的理由,就是“清君侧”!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1-31 06:05:10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五十
“清君侧”这个理由最初不知谁是想出来的,简直是天才,历朝历代无数人用过这个理由,而且史实证明,这个理由威力相当巨大。虽然大家都知道你这个理由很牵强,但大家也没办法,只能干瞪眼。清君侧,大概意思就是,皇帝身侧都是些奸佞小人,他们整天左右控制着皇上,危害皇上、危害朝廷、危害国家、危害人民,我要带兵来京城救皇上于水火之中,扶国家社稷于将倾,把这些奸佞小人都清除掉,所以叫“清君侧”。这个理由一经发布出去,中央、皇帝的一切命令我都不听了,就算皇帝真的下个命令说,不需要你来清君侧,你别带兵进京来,我也可以说,这道命令是假的,是那些奸佞小人操纵皇帝写的命令,我就是要来。
李从珂向周边各个军区发出通告声明说,朱弘昭等人乘先帝疾病在身,杀长立少,独揽大权,专制朝政,离间挑拨皇室骨肉,动摇地方藩镇的根基,如果任由他们下去,就要倾覆唐室的江山社稷。现在,我李从珂要带兵去京城清除皇帝身边这些坏人,而这种大事又不是我独力所能完成,所以请求邻藩各道来支援,合力救皇上于水火之中。
李从珂要从凤翔(现在的陕西宝鸡)带兵向东进军洛阳,第一个必经之路就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而长安是王思同的地盘,没有他的帮助,刚出家门口就要受阻,所以李从珂很希望和他结交。他派人到长安去见王思同,向他说明这次清君侧的利害关系,并给王思同准备了糖果和大棒。一方面给他送了美女,一方面交代去的人,如果王思同不顺从,就当场把他弄死。王思同不但没同意,还把去的人抓了起来,并向朝廷报告邀功。李从珂虽然威望大,但是造反这种杀头灭族的事,有头有脸的人谁敢这么轻易跟着他干?除非是那些走投无路的底层屁民!所以,他向各地派出的使者,要么被别人抓了邀功去了,要么就是直接依附了对方或脚采两只船,只有陇州防御使相里金是真心诚意地归顺于他,并派判官薛文遇往来商议联络,记住这个薛文遇,后面会改变历史。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2-01 06:56:12 +0800 CST  
后唐的灭亡
五十一
潞王李从珂在凤翔造反,朝廷要出兵讨伐,想找个统帅,大家都不愿意去,最后只能就地取材,让长安的王思同当统帅,怕他不乐意,又加封他为同平章事,并让他主持凤翔事务。这个王思同虽然有一颗忠心报国的心,但是他不会统领军队,而李从珂带兵打战就如同家常便饭,底下的将士想升官发财,脱贫致富的都很乐意跟着他干。李从珂一造反,名义上是在京当官,实际是做人质的儿子李重吉就被抓了起来。
934年三月十五日,各路大军集结在凤翔城下,对凤翔大举进攻,攻下了东、西城关,城里人死了很多。十六日,继续进兵攻打城墙,凤翔的城墙低矮浅薄,防守器材不足,士兵百姓都感到危在旦夕。没办法,只能靠演技了,潞王李从珂登上了城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对城外进攻的军队说,我从十几岁就跟随先帝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满身创伤,创建了今日的天下,你们很多人都跟着我,亲眼看到过那些事实。而现在,朝廷相信和任用奸佞小人,猜忌皇家骨肉,我有什么罪过,要受到讨伐啊!李从珂越说越投入了,等说完已经完全入戏了,因此痛哭的更加厉害。城下进攻的士兵们也听得很投入,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攻城,都在默默地听李从珂倾诉,听到的人都很哀伤和同情他。
城西南是张虔钊在率兵进攻,而张是个急性子、暴脾气,他用刀在后面逼着士兵们登城,士兵们被逼急了,掉转枪头反攻张虔钊,张虔钊赶紧骑着马跑了,才免于一死。张虔钊的下属杨思权趁势大喊说,大相公潞王,是我的君主。于是率领军队解去铠甲,扔掉兵器,向潞王李从珂请降。杨思权从西门进入,他给李从珂递了个纸条说,希望大王攻克京城的时候,让我当个节度使。李从珂立即写了“杨思权可任邠宁节度使”的字条给他。邠读彬,现在的陕西彬县,邠宁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彬县、永寿、旬邑、长武和甘肃东部的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8-02-02 09:45:22 +0800 CST  

楼主:一蓑烟雨摇

字数:526

发表时间:2017-05-21 22:57: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8 20:48:55 +0800 CST

评论数:6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