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历史,比电影还精彩~

英勇善战的战争魔鬼---张巡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时在公元755-757年,唐玄宗时期。地点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到商丘之间一带。

张巡,一个战神般、魔鬼般的人物,神一样的存在,却很少有人知道,看完他的历史,“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
唐玄宗时(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造反),张巡身为县令带领三千战士,外加一城老百姓,被叛军围困在雍丘(现在的河南杞县)和睢阳孤军待援,接下来就是他打怪守城的传奇历史。看完他的传奇历史,我想到了很多词,“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勇猛凶悍”“灭绝人性”“惨绝人寰”“惊悚恐怖”,这些形容词绝不是哗众取宠!
他本是一个小县令,让他带兵讨贼,一开始他是反对的,但他被太守强迫当长史,带兵去讨贼,原雍丘县令令狐潮已经投敌叛变,还抓了很多俘虏押在城里准备杀掉,但令狐潮出城去巡视后,俘虏杀死守卫,开城迎接进了张巡。张巡进城就干掉了叛徒令狐潮的老婆,在城头把她碎尸,这场面想想都比《电锯惊魂》和《权利的游戏》中“小剥皮”还血腥惊悚!史书虽未记载他儿女家仆的下场,但按这类历史事件的惯例,能想到,下场好点的顶多留个全尸。从此,张巡就开始了他英勇、机智却血腥惊悚、恐怖战栗的守城打怪之旅,放现在,他绝对是守城推塔的给力队友!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1 14:57:28 +0800 CST  
二,
其实,当时和张巡一起进入雍丘城的还有另一支部队,这支部队貌似比张巡的牛逼多了,张巡只有一千人,而另外那支有两千人,将领名叫贾贲(这个字念bi币,假币),是单父县的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单父县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单县,念dan 不念shan ),这个贾局长和张巡进城后,相当于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一座城池,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而且当时各地的大小城池都接二连三的被叛军攻陷,这个时候替朝廷得了一座城池,那岂不是天大的功劳!于是,太守吴王李祗(祗读支)就替贾局长上表请功,朝廷封他为监察御史,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官,权力却比现在的检察官大多了,相当于现在的检察+纪委+巡视组。
为什么人是张巡杀的,却封了贾局长的官?为什么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太守李祗会给他请功?因为贾局长有两个政治资本是张巡所没有的。第一,贾局长他老爹是当时的刺史,由于当时没有党委书记,所以他老爹就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长+市委书记,估计在朝廷也有点人脉和名气。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有吴王李祗的支持,贾贲这个人李祗可能听都没听过,为什么会支持他?因为这个贾局长很讲政治,当时他起兵讨贼时,对外宣传自己是吴王的兵马,他得了城池,那不等于是吴王得了城池吗,多给吴王长脸的事,吴王李祗当然要想方设法为他请功!
大家不要小看了号称吴王兵马这个小细节,在兵荒马乱、叛军四起的年代,你打着这个旗号,至少有几个好处,一是一般的势力不敢与你为敌,因为你代表了朝廷,代表了李氏皇家。二是你可以名正言顺的抢老百姓的东西,美名其曰那是纳税讨贼。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得让李家,让朝廷知道你在为谁打战,那样的混乱时代,群雄并起,谁知道你是不是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准备起兵称王。号称吴王兵这个旗号打出来,吴王和李家就放心了。这个李姓吴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唐朝李家的人,没错,他爷爷就是李恪(念客),如果你不知道李恪,那李恪的爹你一定认识,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朝廷这么一封,贾局长自然就成了这一城之主。既然他把功劳领了,随之而来的灾祸自然也得他顶着,这就是老子《道德经》所警示我们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场大祸正在前方等着贾局长。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1 15:01:05 +0800 CST  

自己的老婆被碎尸城头,令狐潮迟早会回来报这个仇的!果然,没过几天,也就是公元756年农历二月的庚子日(天干地支计时,就是农历二月十六日,可以用万年历查到是阳历的几月几号),他就带着兵来攻打雍丘城,可能他不知道他老婆是张巡杀的,只知道贾局长是一城之主,这仇自然要找他报。那时的官二代含金量可比现在高多了,这贾局长虽是官二代,打起战来冲锋陷阵却毫不退缩,勇气可嘉,但运气不佳,他刚冲到城门,就稀里糊涂的被乱兵踩死了,如果是被自己的兵踩死,那绝对的“神坑队友”,连自己老大都傻傻分不清楚!可怜贾局长这监察御史当了估计一个星期不到就死了。这时张巡也在骑着马冲锋陷阵,以拼尽最后一丝血的决心在团战,一个字,干!身上多处受伤都毫不退缩,终于击退了叛军的进攻。
这是令狐潮与张巡的第一战,第一战可能是因为令狐潮有丧妻之痛,急于报仇,所以准备仓促,带的兵应该不会太多,可能对张巡的勇猛凶悍也估计不足。经过这一次团战,城主贾贲死了,张巡由于战时的大无畏表现,众人都推举他为城主,贾贲那两千兵也被他纳编了,他现在有三千兵+一座城+城里百姓,城里百姓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一共应该有三万左右,这个数字是根据后面的史实推算出来的,这个三万令人毛骨悚然!令狐潮回去痛定思痛,总结反思,自己要是太鲁莽冲动,急于报仇,一旦失败,不但老婆的碎尸之仇报不了,还可能把自己小命也白送了,于是他经过精心谋划,调兵遣将,准备再次对雍丘城发起进攻。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1 15:01:38 +0800 CST  

经过十七天的精心准备,令狐潮于756年三月的乙卯日(初二)带了四万大军来攻打雍丘,城里官兵百姓一看这阵势,直接就吓尿了,完全丧失了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信心,毕竟人家有四万大军,他们只有三千,其他都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真要让他们参加团战,也是白白给对方送人头,为对方增加五连杀记录。这么多人,只有张巡没被吓尿,看着三魂吓丢二魂的人们,他觉得是时候展现他的才华和政治教育能力了。张巡心里暗自叹口气,唉,没有政工干部的年代,军事干部又当爹又当妈,心好累。
根据记载,我仿佛看到一个场景,张巡站在广场上,下面全是被吓得两腿直打哆嗦的三千官兵和满城百姓,他在台上信心满满,激情澎湃的动员教育:同志们,不要怕,敌人虽然厉害,但是有轻视我们的心理,现在我们出其不意主动出击,他们一定惊慌失措,溃败而逃。他们势头遭受挫折,我们就可以守住雍丘城了。说干就干,张巡率领一千人,分成几个队,开门突击出去,张巡身先士卒,直冲敌营,这一千人凶猛冲击,真把四万大军冲得溃散而退了。
第二天,不甘失败的令狐潮又重整兵马来攻城,围着城架了上百座石砲,向城头轰击,城楼和城头的防御设施大多被毁了,张巡于是就在城上设立木栅栏来阻挡敌人的进攻。这令狐潮一看就是懂现代战争样式的老司机,炮兵火力全开后,紧接着就是步兵的冲锋,四万大军蜂拥而上开始爬城,张巡指挥点燃了城上准备已久的浇了油脂的柴火,一捆捆熊熊燃烧的柴火扔向了爬城的敌军,这应该就是最原始的燃烧弹,敌军被这大火阻挡住了,登不了城。张巡不想坐以待毙,在防守的同时抓住敌人的疏漏,突然出击,或者晚上把士兵从城头用绳子放下去,袭击敌人的营区。前后六十多天,大小三百多次战斗,平均每天要战斗五次,可想而知这战斗强度。官兵们都是“带甲而食,裹疮复战”,这八个字是原文,感觉表述非常简练精准,读起来非常美好,所以直接用,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意思就是吃饭都穿着盔甲,伤口包扎好了又立即投入战斗。凭着这样勇敢泼辣的战斗精神,三千官兵打败了四万大军,张巡乘胜追击,俘获了两千胡兵,从此军势大振,人们见识了张巡能打战,打胜战的能力,又经过战火的洗礼,大家双腿不再颤抖了,眼里也充满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为什么会有胡人的兵?你这不是赤裸裸的干涉他国内政吗!这就是古代的雇佣兵,叛军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对胡人或者其他吐蕃族什么的许诺,你出兵来帮我,攻下城池后,城里的金银财宝和女人都归你,城池归我,这种手段早就有人用过,李家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造反时就用过,所以,现在唐朝的叛军估计都是向他学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四万大军都破不了雍丘城,令狐潮会就此罢休吗?他的杀妻之仇还能报吗?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1 17:42:10 +0800 CST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再次准备,令狐潮于756年的五月又带兵来攻打雍丘,因为上次的失败教训,这次的兵力应该不会比上一次少。眼看强攻不行,令狐潮这次准备文攻,原来这令狐潮与张巡有旧交情,两人相约在城下相互诉说着当年的交情,这令狐潮也是没谁了,对方把自己老婆碎尸,还能和他诉说交情?难道他以为自己老婆是被贾贲杀的?这张巡也够心狠手辣,完全不念旧情啊!令狐潮想说服张巡,他说,李家唐朝大势已去,兄弟你守着一座孤城,何苦呢?你以为张巡的口舌能力仅只是搞搞战前动员教育?太小看他了,他的口舌能退敌,丝毫不亚于诸葛亮舌战群儒和骂死王朗那般风采。张巡反问令狐潮,兄弟你平时以忠义自居,你现在的举动,忠义在哪里?在哪里!令狐潮一看对方说中了自己痛处,心想这天没法聊了,羞惭而退。谁说“强烈谴责”这种嘴仗没用?那是你的嘴炮不够厉害!对张巡来说,就是这么简单,短短的两三句话就能喝退雄兵。
令狐潮虽然暂时捂着脸害羞的跑了,但还在围着雍丘城,张巡守了四十多天,与朝廷的消息都中断了。这时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在干啥呢?他正带着美人杨贵妃和王公大臣在逃往成都的路上,美名其曰,幸蜀!意思是我不是逃亡,我是去巡幸成都,后来祸害中国很深的妖后慈禧逃亡西安时也是这么说的。我们一起送他们三个字,不要脸,如果非要在这三个字前加点修饰的话,我希望是“极其”。
令狐潮知道皇帝逃亡成都后,又写书去招降张巡,接到招降书后,有六个大将对张巡说,我们兵力悬殊太大,皇上也不知是死是活,不如我们投降吧,张巡假装同意了。第二天,张巡在堂上供起皇上的画像,率领将士们一顿朝拜,中间估计还配合着慷慨激昂的演讲,大家都感动哭了。张巡押来六个大将,用忠孝节义对他们一顿斥责,并代表人民毙了这六个想投降的人,从此,军心又更加坚定了。在敌众我寡时临阵斩将,还一斩就是六个,这张巡也是没谁了,就是这么任性!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1 20:25:04 +0800 CST  

雍丘城就这么被围困着,城中的箭用完了,怎么办?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虽然没有水,也没有船,不能草船借箭,至少我们还有草!谁说借箭非得划着船去,划船的人多危险哪!前面张巡只是小小展示了一下勇猛,雄辩的一面,现在该展示自己的计谋和智慧了。他用草扎了上千个草人,披上黑色衣服,用绳子放下城去,令狐潮的兵一看到就争先恐后的射击,射了很久才知道,自己对着射了半天的黑衣人,原来是草,泥马,上当了!敌军为什么会这么争先恐后的射击,因为张巡之前就用绳子放人下去劫过营,敌军肯定以为又是来趁黑劫营。张巡拉回被人射了一身的草泥马,得了几十万支箭,张巡机智的顿时让我觉得自己好蠢。你以为他的机智只是借几十万支箭?又小看他了,自从借箭后的每个夜晚,张巡都会放“草泥马”下去借箭,叛军一看都乐了,尼玛,是你傻还是你当我们傻,还想来借,我们还会上当吗!时间久了,叛军对张巡这种 把戏麻痹了,笑都懒得笑,放松了警惕。张巡一看是时候了,于是放了五百敢死队下去,砍杀进了令狐潮的大营,令狐潮的大军乱成一团,赶紧把营烧了连夜逃跑,张巡带着兵追了十多里才返回。五百人把几万人追了十几里,想想那大场面,我也是醉了!兵法就是这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什么时候该实,什么时候该虚,这是最难把握的,这也是书本没法教的,所以才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张巡是个军事天才。令狐潮气急败坏,羞愧难当,老婆和家人那样惨死,不但仇报不了,还被打得这样窝囊,想想那心情就同情他。令狐潮打得这么窝囊,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重整兵马,又增加了兵力前来围攻雍丘。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1 21:31:14 +0800 CST  

面对令狐潮的再次围攻,张巡派了大将雷万春去城上和令狐潮对话(雷万春这名字听起来就霸气十足,多读几遍试试,绝不亚于张飞赵子龙这样的名字),话还没说完,贼军就偷偷用弩箭迎面射过去,雷万春脸上中了六箭(真心的不厚道啊,射别人哪不好,全射别人脸上),依然岿然不动,想想那画风,六支利箭一支一支的扎在脸上还巍然不动。不过以我的推测,根据我们几千年的宣传写作手法,这六支箭应该不是全扎脸上,可能有得只是蹭脸而过,划出口子,这也算面中六箭,人家没说错,不过就算只有两三支正正扎脸上了,也很了不起了,这比关二哥刮骨疗毒,夏侯惇拔箭吞眼凶残强悍多了。令狐潮怀疑是木头人,就派人去侦察一下,知道是真人,当时吓得心都凉了,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心想,碰到这样死磕的对手,这仇是没希望报了。心灰意冷的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对张巡隔空喊话说,兄弟啊,刚才看到雷将军的举动,才见识了兄弟的军令很森严,很佩服,但跟天道比又能怎么样呢?张巡回答说,“未识人伦,焉知天道”,这是原文,又是精美的文言文,体会一下。意思是说,你个叛徒,连人伦都不知道,你还有脸跟我说天道?令狐潮再次被张巡的舌头打败了,再一次的羞惭而退。
不久,张巡又主动出击,擒获了敌方将领十四人,斩杀了一百多人头,令狐潮连夜逃到了现在的开封市陈留镇。不久,叛军的步兵骑兵七千多人进屯在一个叫白沙涡的地方,张巡趁夜袭击,又大败敌军。返回的时候,又在半路擒获了叛军四百多人。张巡把俘虏分别开来,区别对待,其中妫州兵(妫念归,现在的河北怀来),檀州兵(现在的北京密云)和胡兵都被斩杀了,荥阳(荥读形,现在的河南荥阳县)和陈留(现在的开封陈留镇)的兵都遣散回家种地了,估计是这些人回去大肆宣传,十日内,就有上万户民众脱离叛军前来投靠张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张巡杀了妫州人、檀州人和胡人,而荥阳、陈留的却饶了?大家都是叛军,没道理还分该死不该死啊!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2 11:33:38 +0800 CST  

张巡为何只杀妫州人、檀州人和胡人?有人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也是猜的,没错,就是老乡,张巡自己就是河南南阳的,留下活命的都是河南人,被杀的都是河北人,北京人和胡人,老乡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从古至今,关键时刻,老乡关系就是好使啊,小到拉你一把或者往上推你一把,大到能救你的小命。
令狐潮一看雍丘是块硬骨头,对打雍丘城已经没有信心了,就派李庭望带了两万多人去袭击雍丘东边,现在商丘市西边的宁陵县和襄邑(现在的睢县),在雍丘三十里外扎营,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张巡再一次主动出击,率领三千轻兵突袭了李庭望的两万人马,敌人死伤大半,雍丘兵大获全胜,李庭望收拾残兵连夜逃跑了。在大大小小的几百次雍丘之战中,张巡基本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他都已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以寡击众,以少胜多了。
756年的十月初四,令狐潮又率领一万多步骑兵攻打雍丘,张巡又一次主动出击,毫无悬念,又一次大获全胜,刷了一千多人头,叛军连夜逃走。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2 21:18:54 +0800 CST  
到了十一月,由于打了几个月没打进城去,令狐潮就在雍丘的北面筑起了一座新城---杞州城,想以此断绝雍丘的粮食援助,这座城能起到断绝张巡粮援的作用吗?如果真能起作用,雍丘城里这么多人的温饱问题怎么办?叛军经常一来都是黑压压几万人,张巡才一千多人,但几万叛军每次都被一千多吃不饱的人打得屁滚尿流,想想这场面就非常有戏剧感,不,戏剧电影绝对没这精彩,而更精彩叫绝的还在后面。
就在这个月,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虢读国)进驻彭城,这个王爷又是一个李家皇族,相当于河南方面军的司令,封张巡做了个先锋使,这本是这王爷和皇家的恩宠,且看后面这张巡是怎么回报这巨王爷的。又一个不服的叛军将领杨朝宗帅两万步骑兵准备袭击宁陵(在雍丘东边),想断张巡的后路,张巡于是撤出雍丘,到宁陵待战,张巡与和睢阳太守许远与叛军在宁陵城北大战一天一夜几十个回合,又一次没悬念的完胜,刷了敌人一万多人头,尸体把汴河都塞满了,顺流而下,叛军又一次屁滚尿流连夜而逃。这一战,李家封了张巡为河南方面军的副司令,张巡看着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想为兄弟们多争取几个官职,张巡就派人去求巨王爷,让他多给几张没写名字但盖了公章的任职命令,意思是让自己来填写名字,再给点赏赐下属的东西。张巡心想,这么舍身忘死,战绩这么辉煌的雍丘军民,这点要求应该不过分吧!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2 22:31:41 +0800 CST  

也不知道是这巨王爷小气还是本来就穷,他就给了张巡三十张小官职的任职书,至于赐物,什么都没给,张巡一看怒了,我这么拼命为你李家守江山,你却这么小气,张巡就写信去骂了这个巨王爷,还算这张巡是个忠义之人,要不然一怒之下说不定就投敌了。那巨王爷也算明白,李家王朝在这种摇摇欲坠的关键时刻,还得需要张巡这样的人来卖命,骂就骂吧,不跟他一般见识,换做平时,定叫他人头不保。从这也可看出,这张巡在官场上肯定也是个口无遮拦的愣头青,真是祸从口出啊,他虽是忠肝义胆的人,但他这样的嘴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第二年,也就是757年的正月二十五,叛军的河南方面军司令尹子奇带了湖北兵、北京兵、同罗族兵共十三万准备打睢阳,睢阳太守许远在上一战中与张巡并肩作战过,是一起扛过枪的兄弟,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二话不说从宁陵带了三千兵进驻睢阳。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10:06:53 +0800 CST  
张巡的三千兵马加上许远的共有六千八百人。这六千八百人与叛军十三万人苦战了十六个昼夜,一天战斗二十个回合,最终擒获叛军将领六十多人,再次刷敌两万多人头,叛军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连夜逃命了。不用想,这种战斗,五连杀和助攻肯定是无数。六千八对十三万,这是什么样的胜利,要是一千多年后的抗日战争中,能有这样的辉煌战绩,几个日本也不够打!
这一战,许远服了张巡,甘做下手,他对张巡说:“我生性懦弱,在军事方面毛都不懂,而你智勇双全,我替你守城,你就替我指挥吧!”从此,许远甘愿做个调集军粮、修造作战器材搞后勤保障的下属。这就是实力,这就是魅力,让你身边的人为你所折服,但乱世之中,别人真诚崇敬的把你推向了前台,谁又知道是福是祸呢?都说富贵险中求,张巡能在这场险境、绝境中求得富贵吗?
在哪跌倒,就得在哪爬起来。尹子奇在睢阳之战中简直是受尽羞辱,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十三万败给了六千八,这绝不是兵家常事,他也忍不了这样的常事。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11:00:42 +0800 CST  

到了三月,他又带着大兵来攻睢阳,要说这些叛军的兵力动员能力也是强了,都被连着打成这熊样了,补充兵力还那么快。对于雍丘的军民来说,已经见惯了张巡的战前动员能力,但对于睢阳的军民来说,可能只是听过传说,是时候让他们见识一下了。张巡清了清嗓子,用他熟练的语气开始了,“同志们,我们深受国恩,要死守这座城,但一想到诸位要为国献身,血染草野,而赏赐远远不足以酬劳你们的功勋,我真是痛心啊!”就这么简短,就这么精悍,台下想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将士们都深受鼓舞,情绪激动,奋勇请战。张巡于是杀牛宰羊,让大家吃饱喝足,然后全军出击,叛军一看人这么少,就笑得不行了,话说这一批叛军肯定绝大多数不是上一批逃过命的,要不然他们不会笑也不敢笑的。张巡亲自扛着战旗,率领将士们直冲贼阵,估计叛军笑的嘴还没来得及合拢,就带着微笑开始逃命了。这一战,斩了敌将三十多人,小兵三千多,追了几十里。无奈贼多,第二天叛军又聚众来攻,又是昼夜几十回合,一次次挫败叛军进攻,叛军一次次的围攻不息。
到了四月,尹子奇增加兵力围攻睢阳更加紧急,当张巡不想硬拼时,就是他发挥聪明才智的时候。张巡在城中敲着战鼓,整理着队伍,给人感觉就是马上要冲出城去了,城外的叛军听了一夜,整夜没睡都在戒备,等到天亮了,张巡安静了,叛军在哨楼上侦察城中,什么动静也没有,于是解甲休息。张巡一看是时候了,与将军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多名将领,各带五十多骑兵开门直冲敌营。南霁云(霁读济),又一个血性骁勇的将军隆重登场,试着多读几遍这个名字感受一下,一看这名字也是跟雷万春一样霸气炸裂,比雷万春还凶猛,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侧漏已经形容不了他了,后面会有他的骁勇事迹。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20:25:00 +0800 CST  
张巡这一冲直接冲到了尹子奇的大旗下面,敌营已经乱成一锅方便面。光是叛军将领就被斩杀五十多人,无名小卒五千多人。让我们停下来算一下,张巡十多名将领各带五十多人,一共顶多也就六七百,七八百人,杀了五十多敌将加五千多小兵,这是神一样的战绩,这么看,敌军总共该有四五万人,这个场面大家可以停下来想象一下。张巡混乱之中想射尹子奇,但不认识他(一看这哥们以前打战冲锋时肯定缩在最后,要不早认识他了),张巡再一次发挥了他的智谋,他随便折了一根树枝当做箭射了出去,被射中的人一看欢喜的有点癫狂了,拿着树枝跑去告诉尹子奇,说张巡的箭用完了,不用怕他了,尹子奇尹司令还没来及夸他,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利箭已经插在了尹子奇的左眼上。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20:30:04 +0800 CST  
没人看吗?没人看就没有动力啊!写的不对或不好的可以开骂,能接受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20:31:54 +0800 CST  
十一
张巡只差那么一点就可以把尹子奇擒获,尹子奇赶紧下令大军撤退。原来,这是张巡的计谋,故意让人跑去给尹子奇报信,而张巡让南霁云准备着弓箭,一发现尹子奇就放箭,由此可以发现,南霁云是个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丝毫不逊吕布。
这个地方大家也可以停下来想像一下当时的场面,张巡在这种冲锋陷阵的危急时刻,深入敌营还敌众我寡,周围全是敌军的情况下,还能出此计谋,只问你佩服不佩服?这场面比电影如何?
到了七月初六,尹子奇又征了几万兵来攻睢阳,本来睢阳还有足够的抵抗资本,全凭之前让位给张巡的那个睢阳太守许远,虽然带兵打战不行,但后勤保障却是一把好手,在他的保障下,睢阳城中积存了六万石粮食(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约等于一斤,每个朝代会有不同,唐朝一石大约等于53公斤),相当于三百多万公斤粮食。战争年代,谁看到这么多粮食都会眼红,之前被张巡骂过的巨王爷也不例外,他把睢阳的粮食分了一半给濮阳、济阴两城,许远当时据理力争不想给,但最后还是被分了。要是那两城得到粮食后能打胜战也行啊,谁想到济阴城得到粮食后,直接带着人和粮食投敌叛变了,这真是够人咬牙切齿的!睢阳现在被围困,粮食逐渐吃完,大家夹杂着吃茶纸和树皮,人员也没有补充的,也没人来救,而叛军没兵了就征,粮没了就运,睢阳完全耗不起啊!从一开始的六千八百士兵耗到了只剩一千六百人,而且都疲病不堪。张巡所带领的睢阳城,感觉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法再战了,感觉离投降不远了,张巡会投降吗?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21:51:15 +0800 CST  
十二

张巡是从小受爱到良好的国主义教育的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准备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人不够了,那就从守城的器具想办法,张巡大修守城器具,准备和叛军死磕到底。
云梯攻防战
张巡修造守城器具的同时,叛军也没闲着,造了大如彩虹的云梯,上面能站二百精兵,准备推到城下,再让士兵跳入城中,想想这云梯有多大多高啊,上面站两百人还能推着走,所以叫云梯,高耸入云的梯子。这也是展现张巡计谋和智慧的好时机,越是危急时刻,越能激发张巡的智慧,就是所谓的“河窄水急,人急生智”。张巡在城墙上凿了三个洞,等云梯快临近时,从一个洞中伸出一根大木,头上装了铁钩,钩住云梯,又一穴中出一根木头,顶住云梯,就这样,云梯进不得退不得,再从一洞中伸出木头,头上装个铁笼,里面装着火焚烧云梯,云梯从中间被烧断,梯上的士卒全部被烧死。
钩车攻防战
叛军又用钩车钩城头上的塔楼,钩车所到之处,塔楼纷纷倒塌,这里搞不懂这钩车是个什么样的神器,但能钩倒城头的塔楼,想必也是庞然大物。张巡在大木头上装了连锁,锁头装大环,套住叛军的钩车头,然后用车拔入城中,截去车上的钩头,然后把车放掉。
木驴攻防战
叛军又制作木驴来攻城,这木驴不知道怎么去攻城,难道像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会自己行走?这又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怎么破?张巡把铁熔化成铁水,从城头浇灌而下,木驴顷刻之间化为灰烬。
干柴烈火战
叛军最后在城脚用土袋和木柴累成阶道,想借此登城。张巡对叛军这种小儿科把戏视而不见,只是每天夜晚,暗中把易燃的松明与干草投进正在堆积的阶道中,十多天来,叛军都没有察觉,可能还很高兴,觉得如有天助,怎么堆得这么快!张巡看时机成熟了,于是乘机出军大战,派人顺风纵火焚烧阶道,叛军无法救火,二十多天这大火才熄灭。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22:02:33 +0800 CST  
要说这种攻城战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攻打三江城时也用过且成功了,为什么这里的叛军用的却如此糟糕,反受其害?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诸葛亮用的很保密,连背土的人都不知道军师要搞什么飞机,对方当然更不知道。二是诸葛亮用的很突然,实施过程很短,对方来不及准备,哪还有机会往里面偷加易燃易爆物品。诸葛亮当时只告诉士兵,每人准备一副衣襟,没有的立斩,等大家都备好了,又告诉大家,每人包一包土,几点几分到三江城下集合,先到者有奖。于是十几万人每人背着一包土直奔城脚下,一时间积土成山,大家蜂拥登城。再看叛军用的,光天化日之下,前后十几天在人家眼皮底下累土堆,傻子都知道他们想干啥,怎么可能不防备,不破坏!
张巡的行动都是随机应变,说干就干,从这么多军事行动可以看出,他绝对是运用战术战法的高手,虽说他从小博览群书,熟读兵法,但他这么多灵活多变的战术战法是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场战争,再详细的兵法也穷尽不了所有的战场形势,再牛的兵法无法告诉你每个不同条件下该用哪种制胜方法,这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悟性,还是那句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人多势众的叛军穷尽了各种办法,却被打成这样,也不得不服了,不敢再来进攻,就在城外挖了三道战壕,树立木栅而围城,张巡也在城内挖了战壕以对抗敌人。睢阳城越来越走入穷途末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死决战已经越来越近!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3 22:07:13 +0800 CST  
看的人不多,有点伤心啊,这个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发展,越到后面是越精彩的,总是不断给人惊喜!接下来马上要登场的这个人,我觉得是这个事件中最帅,最牛的人,最勇猛无敌,如同赵云一样的忠肝义胆,比赵云还甚,因为赵云毕竟是小说人物,虚构成分很大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4 07:59:32 +0800 CST  
开贴时忘了说明一下,这些情节可以说百分之九十都是史实,只不过用我自己的话转述了一下,特别是关于数字的,我一丝不敢改变夸张。剩下的百分之十可能是我根据当时的情景进行的合理推测联想,尤其是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我是根据当时的各方面情况与人之常情进行的推想描写,可能进行了夸张,但应该与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相比,不会太离谱。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4 10:03:50 +0800 CST  
十三
睢阳的将士只剩下六百人了,张巡带兵守城东北,许远带兵守西南,都与士兵同吃茶纸,不再下城。叛军来攻城,张巡就充分发挥他的政治动员教育能力,站在城头对着下面正在爬城的叛军进行政治教育,事实证明,很多不明真相的同志都是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反革命份子所蛊惑蒙蔽才参加造反的,通过张巡的教育,这些同志还是可以挽救的!很多同志在张巡教育下,在城脚还是攻城者,爬到城头掉转枪头就秒变成誓死守城的人!前后共有两百多这样的同志,要是那时张巡有个高音喇叭,效果估计会更好,弃暗投明的同志会更多一点。张巡这种政治教育能力,让很多搞政治教育的人都自惭形秽啊,在这样危急无望的形势下,还能说服别人来投奔他,政治教育简直是出神入化,已臻化境!这个时候还能来投的同志,是真心的爱国者,真心的在为理想而战啊!
当时,周围都有很多队友,但都拥兵不救,张巡看实在没办法了,准备派人冲出重围去求救,可外面是几万敌军的重重围困,里面是吃不饱饭的将士,谁还有力气冲出城去,为大家赢得一线生机?就算冲的出重围,又能否求得来救兵?要是周围那帮猪一样的队友想救睢阳城的话,他们早就来救了。虽然希望不大,但张巡决定还是试一试。
楼主 一蓑烟雨摇  发布于 2017-05-24 20:34:51 +0800 CST  

楼主:一蓑烟雨摇

字数:526

发表时间:2017-05-21 22:57:2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8 20:48:55 +0800 CST

评论数:64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