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具体争议事件辨析中看老总

看看韩爱晶《清华蒯大富》中,怎么描述彭老总在文革中被某副司令殴打一事。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5 13:20:31 +0800 CST  
@lc2115000 2018-01-05 21:32:17
文革期间书籍……要是有稿费的话,某人还不发了啊,他的作品啊。
-----------------------------

文化思想领域的一元化高压管制必然的结果,从百花齐放到百花凋零。“黄书”也就是在那个充满禁忌的年月,群众创造的一个名词。

其实“黄书”一点也不黄,指专供高干阅读的内部读物(既所谓黄皮书)。

人类有文明史以来的大多数东西方文艺社科著作,几乎都是黄书。别说拥有,看都要偷着。当然特权阶层不在此列。
北京则是当时禁书的地下流通交易的全国集散中心,原因大家都懂的。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6 11:30:58 +0800 CST  
@长安长安2014 2018-01-06 22:08:12
现今流行的各种权斗宫斗宅斗开始让人潜意识觉得成功的人一定心机圆滑,善于逢迎。很多人自以为是地认为总设计师腹黑阴险,心机深层,为什么?难道就因为他成功了,他就成了厚黑权谋的代表,这很不公平!至少其做县委书记时就设立法庭纠左,有法制思想,敢说敢为,十分坦率直白;后来其三起三落,也不是善于逢迎的人会遭遇的。吾辈以为,总师虽不及彭总赤胆真诚,也应属于不那么权谋的一类历史人物。
-----------------------------

二代不是每件事都对,但政治上阴的很少玩。三起三落,能高寿93谢世,心胸肯定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6 22:22:34 +0800 CST  
@长安长安2014 2018-01-06 23:13:21
不能理解总师晚年说自己和周最好,刘邓十三年,第一老人从遵义后就视之为门生,特殊时期没受苦,一直保留籍贯,结果最后还是周,很不公平。
-----------------------------
政治人物之间,友谊的牢固程度,主要取决于政治互信程度。这点上,我党尤甚。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6 23:20:48 +0800 CST  
二代的政品可以从二代文选第一卷的这篇文章观察。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8 12:43:54 +0800 CST  
这个讲话是在1960年大跃进期间。按二代的观点,在政治经济学方面,老毛也有发展,就是“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二代真是直。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8 12:46:45 +0800 CST  
阎长贵在回忆“文革”的文章中披露过一件老林的事:
1967年夏的一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看“样板戏”演出,林彪和毛泽东挨着坐,当报幕员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时,毛扭脸对林说:“该你啦!”几乎同时“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的喊声就传了过来,林一笑未说话。

当晚,林就给总理和中央文革写信,提出不要喊祝他“永远健康”,要总理和文革小组帮他把这个关。


林己相关谨慎了,但命运不由他做主。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08 19:08:19 +0800 CST  
个人观点,整个解放战争中,粟裕打的仗,真正反映粟水平的,就是一个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之后,粟反倒变的缩手缩脚,没了之前胆气和灵气了。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2 12:46:59 +0800 CST  
@ywujun1969 2018-01-12 12:46:59
个人观点,整个解放战争中,粟裕打的仗,真正反映粟水平的,就是一个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之后,粟反倒变的缩手缩脚,没了之前胆气和灵气了。
-----------------------------
@总机叫南京 2018-01-12 13:15:14
这是你的陈腐观念
济南战役,徐蚌会战,渡江战役哪个不是打得雄奇壮烈?
-----------------------------

渡江战役,国军自下而上已经是人人自自谋退路,除少数死忠,其他人已经没有斗志了。

而济南战役,徐蚌会战两场的整个筹划过程中,毛与华野前委粟等人的电文往来,从数量到内容看,无异于毛在耐心指导华野,其耐心程度,比锦州战役发起前对林的指导和训诫,一点也不少。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2 13:21:24 +0800 CST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指出唯物辩证在法的“因果性”概念,集中表现为"一个运动是另一个运动的原因。"

按此观念,毛发动文革,本质是他对前17年执政的彻底否定,试图推到重来而最终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就很复杂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了,毛既没有深思熟虑如何重建,也没有能力推到后重建。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2 20:49:52 +0800 CST  
@又下小雨了啊2018 2018-01-12 21:01:43
财政赤字:经过核实,1958年21.8亿,
1959年为65.8亿,
1960年为81.8亿,
1961年为10.9亿。
只是屈于政治压力,怕戴右倾的帽子,财经部门没敢报告。【1962年西楼会议期间中央才发现的】
1961年周总管又有了点权利后,指示有关部分重新核查,才发现
1958年不是公布的5000亿斤,而只有4000亿斤; 1959年不是公布的5100亿斤,而只有3400亿斤; 1960年不是估计的4100亿斤,而只有2870亿斤; 1961年估计......
-----------------------------
这一点,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也是承认的。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2 21:06:43 +0800 CST  
@教外私淑 2018-01-12 09:02:56
取经团队谁是一把手?唐僧;谁最能打:孙猴子;孙猴子让唐僧当一把手,脑残不?取经成功之后如果唐僧逢人讲取经故事:我打了牛魔王、我打了白骨精···我那三个妖精徒弟出身不正成天跟妖精勾勾搭搭破坏取经大业、如何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我如何与他们坚决斗争···,该如何看?
梁山谁是一把手?宋江,他最能打吗?关胜、林冲、武松、鲁智深那个不一个打他十个;他智谋最深吗?吴用真无用?他们让宋江当一把手都脑残......
-----------------------------
@zzhwjy 2018-01-13 03:13:24
把神还原为人,我赞同。但是非要把人化为魔,这就是有另外一种病。
偷换概念来辩解,一套一套的,水平高的我这个初中水平的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呢,说错了错就是错了。
何必那么一套一套的辩解呢。
咱们都是普通人,那会有句句都是真理。
实诚一点、谦虚一点就好。
谁都是不是傻瓜。
-----------------------------

把一个有理想追求的政治团体的领袖说成是“恶棍”,显然是狭隘地恶搞,很难让理性客观者信服。

人间无神,是人就会有能力短板和性格弱点。政治领袖的危害性只在于其人掌握权力的大小及受制约的程度。
掌握绝对权力的君主,很容易失去自知之明,而踏进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好大新功最终导致政策的失败,而为维护英明的形象掩饰政策的错误,就可能使整个国家最终失控。

历史上,杨广征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3 14:49:16 +0800 CST  
还有一点,年老昏聩是个自然规律,唐宗汉武,康熙乾隆,无论年轻时多么英明神武,没有人能逃脱。尤其是担当复杂的大国领袖,毛也不会例外。

历经苏共赫氏鞭斯,大跃进的失败,毛实际上变的敏感多疑。

从彭真抵制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开始,到林“913”自我爆炸,毛政治心态上接近失控了,对谁都不相信了。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3 14:58:20 +0800 CST  
除开江后,毛身边的人,在毛晚年多疑多变的性格下,人人都有自危感,看70庐山会议,汪总管都不能例外。

以纪登奎为例,913后,毛让纪具体负责林专案、中共“十大”筹备、四届“人大”筹备等工作;在经济方面,纪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国务院值班室(即国务院办公厅);军队工作方面,在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毛安排纪为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也是一副接班人培养梯队的样子。

按说纪是毛亲自提拔的,应算心腹,但纪晚年回忆与毛的交互感受,说过一段情感复杂的话:
“我认为,主席的主要错误,是一个又一个地搞政治运动,特别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他搞的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伤害了很多人,也耽误了很多正经事。主席文章写得好,话也说得好,但他自己往往出尔反尔,违背了自己的思想。特别是林彪事件以后,更是几乎谁也不相信了。在林彪事件之后,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最大的缺点是疑心极重,总是疑神疑鬼。他让毛远新当联络员,我们见他也不那么容易。我见他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说话也很紧张,只怕哪句话错了。在主席晚年,我见他的时候,那种感觉,与五六十年代见他,真是太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党内政治生活太不正常”。

“有时候,半夜里游泳池(毛住处)来电话,我马上就要往那里赶。这时候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不知道去了还能不能回来。我的夫人在家里,也紧张地睡不着觉,直到我回到家里,才算踏实下来”。 纪后一段话里,透露出来的已经不是面对领袖简单的心理有压力,而是完全的没有安全感。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3 15:02:12 +0800 CST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人类东西方几千年的历史,或许只有这句话,才应该是每个最初怀抱崇高救世理想、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唯一应该铭记的历史教训。如果不能限制绝对权力,则结果只能走向革命的反面。

而且,身处权力中心人应该对此点感触更深,只是说与不说的问题。此一点体会,应远非吃瓜群众可比。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3 15:18:13 +0800 CST  
实际上,能成为近现代政党领袖者,皆才智超卓之士,“权力”意味着什么,内心都一清二楚。
孙中山为民国之父,孙在1906年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1914年制定《中华革命党总章》,1924年国民党一大制定《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均将国民革命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政,训政,和宪政。

然而,孙最担心的却是革命成功后,如何顺利地解还权力与“民”,真正实现革命的终极目标“民权”主义。

孙的三步走,实际是设计了一个“军”先还权与“党”,党再还权于“民”的制度框架。但孙从自身的从政经历,感觉实现“还政于民”难矣。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3 15:57:44 +0800 CST  
同盟会成立不久,孙与汪精卫有个一次谈话,内容收录于孙文集第一卷(p290).谈话中,孙阐述了设计三步走理论的原因,以及自己最担忧发生的事:
“彼既借兵权之力,取政府之权力以为已有矣,则其不能解之于民者,骑虎之势也。”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3 16:17:18 +0800 CST  
@lc2115000 2018-01-18 21:29:21
楼主,问个问题。
毛听了看了农业方面的汇报,之后总结思考,搞出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听了工业等各部委的汇报,思考总结,整理出了《论十大关系》
一个是荒谬无比,一个是无比英明。怎么出现了这么明显的差异?
看毛的《十大关系》,非常厉害。怎么实际上毛却根本不把这个当一回事啊。无论是65年刘要下发还是75年邓小平要下发《论十大关系》,毛的态度都是非常消极。
怎么回事?毛为何会抛弃......
-----------------------------

写《论十大关系》是毛的本行,当然精彩。但经济领域,对毛属于跨界,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毛对近现代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运行,都是外行。不会因为是领袖,看几本书,就就内行了。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9 11:32:10 +0800 CST  
@lc2115000 2018-01-19 20:45:45
毛斗争高手啊。
1953 年 12 月处决了高岗、饶漱石“ 反党联盟”。
在此之前的 9 月还对梁漱溟大张挞伐,意在镇胁党外长期合作的民主人士。
1955年中,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批判了邓子恢的右倾1956 年对周恩来、陈云在“ 反冒进” 问题上发起攻击,迫使他俩认错检查。
1957 年制造反右派运动彻底整垮党外民主势力。
1958 年借批判军事教条主义为名,使刘伯承、萧克等一大批高级军官蒙受屈辱。
1959 年......
-----------------------------
这些人本身就是共和国的元勋缔造者,他们也在建国后遭迫害甚至人头落地的事实,只能说明他们自己一手创建的这个政体,本身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9 21:14:01 +0800 CST  
@总机叫汉阳 2018-01-19 22:08:36
再找井冈山老赤卫队员,来忆苦思甜
-----------------------------

你说的这些,前提是控制住了政治局势之后,才能开展的事。

党内毛以外,能最广泛统合各派力量形成对毛制约的,只有自谦八级泥瓦匠的那个人。

而这个人,选择了在那一面墙上尽心竭力地东抹西糊。这样,剩下的只能被老大各个击破。

楼主 ywujun1969  发布于 2018-01-19 22:23:04 +0800 CST  

楼主:ywujun1969

字数:1166994

发表时间:2016-04-04 05: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14 17:16:01 +0800 CST

评论数:5730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