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绝迹已久的《金刚经六祖口诀序》,利乐有情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但孔子到五十一岁的时候仍未得道,跑去请教老子,于是有了上面一段对话;老子说“知其不同,是见其表,其皆同,是知其本也。”孔子却问:“观其同,有何乐哉?”由此可见孔子所提倡的大同社会,应该只是他的一个理想,或者是假想,不然不会老子才跟他解释说:当人能“舍不同而观其同”就能回到“物之初”,万物之初混沌为一,“无形无性”,他却只是问这样有什么乐趣?
连这样有什么乐趣都不知道,他还一直坚持说“世界大同”,这是一件很虚伪的事,尽管做的是件好事;老子说:“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意思是,当你看到了万物同源(皆由道生,道亦是空性),从此就物我两忘,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好比当你领悟佛教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会慢慢“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总的来说,老子和佛陀才是一个水平的人,孔子只能算老子的学生,而且孔子只得了老子的言传,却缺了身教,所以孔子的法离道还是挺远的。老子知道万物同根,所以提倡无为(因为越动越分裂,只有自然而化才会趋向融合),孔子只是希望天下大同,所以他制定了一套仁义道德的规则,这个又符合统治者安抚民心的需要,所以他的法就被推广开来,但其实并没有多少奥妙在里面。儒学和佛法不能相提并论,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认真找一找,肯定能找到一个法门可以接应喜欢修持儒学的这类众生。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16 17:52:00 +0800 CST  
《虚云老和尚全集》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谁能过此难关,谁就了脱生死。

生值佛世,何以说难呢?若无善根福德因缘,不说遇着佛,遇菩萨罗汉也难。《智度论》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信而不见,三亿不见不闻。”佛二十五年在彼尚尔,若得多信,利益无穷。佛在舍卫城二十五年,尚有三亿家不见不闻的,以其无善根福德因缘。故虽生值佛世,尚不见不闻。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会招堕。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虚云大师把凡夫见佛闻法的难归于有无善根福德因缘,窃以为很是中肯,从古至今,真理的传递从来就没有断过,从市面常见的《道德经》《心经》《金刚经》等到一些国内外宗教家、灵修人士撰写的有关开悟的书籍,都是在向世人揭示一个真理:必须当下与宇宙合而为一的生存法则。
看得懂这个法则的人,要不效仿老子的无为,选择在沉默中经验命运的各种安排,不愿因为宣扬或者辩论破坏这种愉悦的静谧;要不就追随佛陀的步伐,把度脱更多人成就大同世界当作人生使命;当然也不乏有自立门派的,因为当一个人认出了自己是“佛”是“神”,创造是种喜悦,是完全可以选择不追随任何前人的脚步的。(可以参考各种邪教头头,一般最后坏事都是因为队伍壮大教义失真信徒们稍有见地就跑去敛财纵欲,触犯了世间法律被取缔;头头一般都不出事的,只要他们确实拥有宇宙通行的智慧。)
当然,一般来说,看这些书似懂非懂的人比较多,因为从了解到懂,中间差了个身体力行,智慧只能从实践得出,修行的目的就在于转识成智,智慧积累够了你看这些书自然秒懂;而看懂后能融汇贯通加以运用的,才真正称得上轮回中积攒的福德——智慧的种子本自具足,就看你前世有没有足够的福德让它开花,今生受用。
楼主是比较喜欢老子的,他是周朝的一个官,他唯一的道德经不写给当时的皇帝,却写给了挡着他出关的守关官员,可见他对拯救苍生兴趣不大,他只是想平安过关归隐山田而已;佛陀是一个王,他是因为对人生真相想不通才出家,后来觉悟了想通了,自然就要回来普度众生,完成一个王应该承担的责任;平凡如我们,怂的时候学一下老子的安住守静,张扬的时候就学一下佛陀的愿力和使命,不管哪种,认真修行才最重要。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17 18:04:00 +0800 CST  

今天研究了下佛教的禅定功夫,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楼主虽然算是个比较安静的人,但向来对静坐敬谢不敏,觉得大好时光浪费在打坐上实在不值,但现在越来越发现一点,智慧再多定力不够没啥卵用,生命一刻接着一刻,烦恼妄想一波接着一波,关键时刻想挣脱习气把智慧调用出来,没有跟智慧势均力敌的定力是办不到的。楼主一开始只是模糊的觉得,查一查竟然发现佛教中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说的正是这个:
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
止观双运,是指行者从修止入门,系心一缘,渐入静定,当能随意恒久入定时,于寂定心中修观,观修至“妄念”消灭,明了真义时,则心更寂定,发身心轻安,定慧双得,是名“止观双运”。学双运法的前提是,必先得止观,若未得止观,则无止观双运之说。
止观二法,在佛法中被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修次第论》说:“若时多修毗钵舍那(观),智慧增上,由奢摩他(止)力微劣故,如风中烛令心动摇,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尔时当修正奢摩他。若奢摩他势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尔时当修智慧。”可见,止观必须兼修,使止观势力平均,才能明了真义。若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得到断无明的智慧,不能究竟圆满;若只修观,不修止,已修得的止,也容易失退,心不能寂定,观也就不能成就了。

那么这个定要怎么修呢?除了多经历生活,随着阅历上去定力跟着上去,最直接就是修禅定了。
从释迦牟尼佛证悟之前坐了六年到达摩祖师入中国后在嵩山面壁九年,可见印度佛教对禅坐的重视程度,而到了我们慧能大师的中国禅宗,就变成了重悟不重定,不管任何时候烦恼来了认出它是妄想,体认实相回到当下即可。《维摩经》有两句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但要经常保持直心没反复练习是很难的,你得保持在定中,不然一旦困境现前,烦恼缠绕,就难免于挣扎之苦了。
禅宗有个有名的仪规叫“打禅七”,就是连着七天用参话头、静坐、跑香等方式来破除第七识末那识(八识中执我见分的第七识,堪称烦恼的罪魁祸首),这是一种苦修啊,练的也是定力。
参话头参公案就讲究一个悟性了,没悟性的人看得云里雾里,有悟性的人能循着话头找到根源,或者从公案中看出疑情,顺着疑情摸到根源,这种练的是“思维观”,(注意不是叫你看文字练思维能力)也得靠多练,行住坐卧中可以练,静坐下来专门打妄想也可以练,多练定力有了才不会倒退。
《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观》中说:“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理入”,就是顿悟,就是见性。顿悟见性后,就要守性。在儒家称为“不迁怒,不二过”,“守性不移”之功。在佛教称为心无分别,四相不生之功。所以达摩大师九年“面壁”,练的其实是心无分别,守性不移,面对一切境界四相不生,自心如如不动的内在功夫,这仍然是练定力。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想说这个打坐练定力的必要,但楼主不想落入那些“四禅八定”境界的修持追求中,唯一接触过的内观禅修,也只是教人静坐观察呼吸,因为呼吸是我们从“此岸”到“彼岸”唯一联系,是最纯粹的实相;以前楼主很无视这个,最近烦恼尘障多起来,所以打算又捡起来了。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18 19:08:00 +0800 CST  
不住相,不住心, 唯心所识
今天试试解释下这几个名词,转识为智的一个标准就是你得会自圆其说,不然始终是在践行别人的理论,没有得出自己的内涵,是产生不了圆满智慧的。
不住相在六祖《坛经》里经常出现,前面说的“无相忏悔”“无相布施”“无相自皈依”等等,都是指在不住相的前提进行一系列执行佛法教义的举动。不住相就是不执着外相,只察觉心念:为你的一念恶忏悔,为你的一念善布施,听到自性的指引毫不犹豫的执行。
无相忏悔前面举过例子了,要时常忏悔的是自己一遇好处就贪执一遇坏处就嗔怒这种被习性拖着走的起心动念,懂得忏悔你就不会引发身口意业去造业最后堕入因果轮回。
无相布施当然也是指超越名相的布施,只要你面对外境索取存有“舍”或“不执”的念头,就应该实行布施,因为这种行为多一分掩盖自性的“贪”毒就少一分,施者目的是为了获得“自性”这块如来宝藏,自然不会讲究布施的时间地点对象,而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实行布施,布施完自性的光明力量增加了对于施者来说就算圆满了,所以这世上有很多施恩不图报的人,如果你有机会问他为什么,肯定跟“良知”啊“神”啊之类有关系,只是在佛法我们称之为“自性”。
无相自皈依,主要是相对宗教上的皈依,如果你信仰某个神,这个神有那么一个外在的形象,你崇拜他必会按照他的教义修行,当你的生活跟教义有冲突的话,你会让教义变成自己的观念从而改变行为,这种就算是“有相皈依”,外在有一个执行的标准,你信它就必然会执着于它;而无相皈依,就是皈依你的自性,一切都是自心的指引,做这种皈依的人必须有分辨“真心”“假心”的觉悟,需坚定修行如是观,不然当心因为杂染产生混乱时,那是相当痛苦的。“慧能劝善知识皈依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
,念念无邪故、即无爱着、以无爱着、名离欲尊。自皈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着、名众中尊。”《坛经》中很言简意赅的说了,时刻保持心的无邪清净警觉,就是皈依自性了,不要执着外教,外教的法都是不究竟到达不了解脱彼岸的。

不住心出处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心,指不住念,看到好的东西,起了贪心,察觉是贪心,哦,放下,这就是“不住心”。而当你所有的“心”:贪心,痴心,嗔心、欢喜心、疑心等等等等,你都看清楚了,然后说,哦,放下,这时候你“空”了,但你还是在啊,这种微妙的境界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遭遇一些大起大落的波折时比较能体会这种境界,这时候人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就空了,但不悲哦,就是清净和轻松,谁体会谁知道。佛法就是要你常驻这种空性,即为无执,大自在也,可以远离烦恼。

唯心所识源于“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教里有个唯识宗,以唐代玄奘法师为宗祖,这个宗派主张一切唯识之旨,心也是识,所有外境都是心的认识,万象变化也来自心识的变化,所以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识宗类似一门高深的科学,能对“心外无物”这类抽象的文学描述进行理性严谨的分析,从而解释整个宇宙万象,非常适合数理化基础好的童鞋学习——可以说,想质疑佛法的人得先有智商看懂唯心宗,就是这么高冷!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看直接从了佛法,呵呵~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19 21:00:00 +0800 CST  
但是我们修唯心识观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直指人心,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当我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了了分明的时候,这个心会自然而然地降服。而且是我们能作一分,这个妄心就会减少一分,功不唐捐。没有比这个更加直接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么直接,不少人还是喜欢带点花样的,找什么奇特的方法,秘密的方法。其实这个方法才是最秘密的。因为只有你能知道。这个修法没有形象,不一定是非要在那里盘腿打坐,或者手里拿串念珠,不是的。唯心识观是我们一天中随时随地地修,别人不仅看不出来,你就是对别人讲,他也不明白。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他也修这个唯心识观,是过来人,才会理解。

但是在外表的行为上和没有修唯心识观的时候不会一样了。安祥了、平和了。举止优雅了。这个优雅不是说你身着礼服,动作合乎礼仪规范的优雅。这是一种天然的,没有造作的。也不分学历水平,知识层面。只要我们认真修行就会有。

如果我们修的上路。有了成效。这个人生才会变成一个幸福的人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没有这个方法快。直接了当。你会逐渐摆脱生活的苦恼、不幸和痛苦。就如《圆觉经》里讲的:受用世界及与身心。这是我们在世间的最高享受。
可是事实上我们周围的生活也会起变化,因为有智慧了。这个智慧是真智慧,不是世智辩聪,不是我们学习了多少理论知识,不是说我记下了多少名相定义。这个不会成为真智慧。《未曾有因缘经》讲:敛心不放逸,积闻成圣智。你不能敛心,多闻再广,也不会成为智慧。想要敛心,修行唯心识观是极好的方法,迅速降服其心。

有了智慧我们生活就不一样了。别人认为很难办,很棘手的问题难于处理,对于我们就不一定认为困难。别人遇到的烦恼,在我们来说或许就无所谓烦恼。这不是口头禅,是真实的受用。你真的能够享受到的。


这一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末法时代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讲: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因为众多的原因、障碍,让我们末法众生多数都是钝根,信心乏少。不要说得道,就是能够建立决定坚固信心的人也是少有的。这个信心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十分少有的。这个可不是我们口头说说:我信佛。那就算有信心了。信心表现在什么地方?信心表现在遇到什么事情,我们是相信佛说的还是相信我们自己的意思;表现在我们是否相信自己原本就拥有无量功德,圆满无缺;表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坚信‘一切法唯心想生’这样的道理。而这个信心的建立,唯心识观是最好的钥匙。《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看到一个讲唯心识观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唯心识宗的法门,觉得讲得挺好的,摘录一段。
再附个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2a27501010x6g.html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19 21:03:00 +0800 CST  
《圆觉经》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现,诸愚痴者,见彼摩尼,实有五色。

善男子,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复如是,由此不能远于幻化,是故我说身心幻垢,对离幻垢,说名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净,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善男子,觉性圆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

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0 20:46:00 +0800 CST  
今天学学《圆觉经》。《圆觉经》被称为了义经,意思就是它是一部清楚、明白,毫无保留的佛经,楼主就爱看这种不绕的书,而且《圆觉经》的语言不仅透彻还优美,读来真是让人赞叹!!

摘录的这一段是佛应普眼菩萨要求解答众生修行的次序,楼主读来觉得很受用,参考了下百度的翻译,自己再加点注解,想看详细的同修可以在网上找找,很多翻译都很好的。大概意思是这样: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现代科学解释就是原子分子这些),接着在这个基础上又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精神现象,内外组合成了假名为“身”的这个东西,在这个东西中还有一种气,它与“身”缘合时,出现了假名为“心”的东西,所以我们的身心整个就是虚妄不实的(非自主性,无常变化)。修行人要常做以上这种观想,因为我们执着的“身心”都是幻垢,真正的身心无色无味无形无体,如如不动,遍满宇宙;当修行到六根清净,见到自性清净后,觉悟取得了成就,修行人(菩萨就是取得果位的修行人)不再受佛法的束缚、无所谓解脱涅槃、不厌生死、不敬重戒律,也不会憎恨破坏戒禁的事情,既不看重长时间的修行,也不轻视初学者,为什么呢?因为失去了爱憎心,一切平等。

“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这一句道出了“觉”的重要性,修行人若有觉察,对一切心性都有如光线下看事物一样,“看”得到你就能脱离爱憎心的牵制,“佛法不离世间觉”,可以说,觉性是人类的第三只眼睛。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0 20:50:00 +0800 CST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

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

,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

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

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

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这一段是佛陀为文殊菩萨解答末世的一切众生要如何得到正法的修持而不落邪见:
善男子善女子们,圆觉能流出不受污染,不妄不变,圆寂空性的一切清净佛性以及成佛的觉悟,圆觉流出修持的最高境界——涅槃的智慧和由生死

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方法——波罗蜜,并依此来教诲授受菩萨行的修持者。修行人若体证过清净觉悟的圆满遍照,便会埋下誓愿成佛(如来)的种子
因为这样才能永远断除无明,这便是成佛之道。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生死,由于因缘所生万法,所以无有无始,只因认识上的种种颠倒,就像迷途的人一样,分不清四方,

东奔西窜,寻找出路。颠倒表现在虚妄的执着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体,又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与色、

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俗之境所缘的幻影妄执为自己的心相,正如有眼疾的人眼里幻见空中有花,看见月亮有重影就认为有两个月亮一样。善男子

!空中实际上并无花可言,这只是病人的妄心幻执而已。由于有了这种妄心幻执的认识,进而不但把迷惑的空花当作虚空的自性或本质,而且还看不出

产生空花认识的错误根源何在。所以,若执空花为实有,则必定要轮转于生死之中。这便是无明。善男子!这种无明没有自己的实在自相,只是一种虚

幻的存在或认识,就像做梦的人一样,梦中见物以为是有,醒来时空无一物,全然没有任何所得。又如空花是在虚空中消失的,谁也不能说出它有固定

的消失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空幻不实,本来就没有生处。(这段解释相当精彩,原封不动复制过来;如果你也有觉察自心的习惯,你一定会

“看见”自己大部分时间像个神经病,突然想哭突然想笑,突然喜欢这样突然喜欢那样,得到的不珍惜失去了就懊悔,你以为自己很随心?这其实就是

病!!但大部分人把这种病态当做常态,一句“人就是这样啦”笑笑就过去了,执妄为常啊认假为真!!楼主以前不内观,只觉得这个世界很奇怪,后

来内观了,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个神经病,幸好佛陀慈悲,说那是“假心”,发现了就行,可以原谅,呵呵~~)

一切众生都是处于无生之中,但他们却妄见有生有灭,因此就轮转于生死之中,而不得解脱。(生死也是一念,活着的人惧怕死亡,这是最大的无明,不然明明我们都还没死过为啥会怕呢?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动物性的本能还有对生的留恋,层层执着包裹在一起复杂得很,能解开这一念要不亲身经历过死亡要不就是修行至圆满,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善男子!像如来那样因地修行获得圆满觉悟的人,必定掌握了空花无实的认识,因而他就不会在生死中轮转,也不会让身心受生死轮转的束缚。这不是

因为他刻意造作施以作用而决定的,而是他本身具备的那种圆照清净的空无自性或性质所决定的。(自性人人有,看你要不要认ta而已)
所以,达到了觉悟的人,和虚空一样能够体认虚空,体认了虚空的人,就体现了空花无实之相。这是一种既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又不能用智慧来观照,
而且不管是有或是无都被排遣掉的境界。(空性,非有非无,就是一种融合,体认出自性还不是究竟,一真法界才是终极boss)
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称为净觉随顺,即主体的心和心外的客观环境两者都被忘掉,进入了一种虚空的境界,随心运行而无有障碍。(你以为是谁在运用这个心识呢?反正是你也不是你,那是宇宙的意志;当修行人起心动念与宇宙的意志相合时,就是净觉随顺了)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的性质是恒常不动的,本来就属空寂。一心中既无生起,亦无可灭,自然也不会有知见可言;如同一真法界究竟虚空圆满,遍处十方。所以菩萨的“因地法修行”,是从发起清净心的因开始,最后便会有成佛的果;末世众生要修行也要依此法修行(正念正果),就不会堕于不正确的偏见里。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1 12:15:00 +0800 CST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这一段是佛陀为文殊菩萨解答末世的一切众生要如何得到正法的修持而不落邪见:
善男子善女子们,圆觉能流出不受污染,不妄不变,圆寂空性的一切清净佛性以及成佛的觉悟,圆觉流出修持的最高境界——涅槃的智慧和由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根本方法——波罗蜜,并依此来教诲授受菩萨行的修持者。修行人若体证过清净觉悟的圆满遍照,便会埋下誓愿成佛(如来)的种子,因为这样才能永远断除无明,这便是成佛之道。
什么是无明呢?善男子!一切众生本来没有生死,由于因缘所生万法,所以无有无始,只因认识上的种种颠倒,就像迷途的人一样,分不清四方,东奔西窜,寻找出路。颠倒表现在虚妄的执着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合成了自己的身体,又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俗之境所缘的幻影妄执为自己的心相,正如有眼疾的人眼里幻见空中有花,看见月亮有重影就认为有两个月亮一样。善男子!空中实际上并无花可言,这只是病人的妄心幻执而已。由于有了这种妄心幻执的认识,进而不但把迷惑的空花当作虚空的自性或本质,而且还看不出
产生空花认识的错误根源何在。所以,若执空花为实有,则必定要轮转于生死之中。这便是无明。善男子!这种无明没有自己的实在自相,只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或认识,就像做梦的人一样,梦中见物以为是有,醒来时空无一物,全然没有任何所得。又如空花是在虚空中消失的,谁也不能说出它有固定的消失之处。为什么呢?因为它本来就空幻不实,本来就没有生处。(这段解释相当精彩,原封不动复制过来;如果你也有觉察自心的习惯,你一定会“看见”自己大部分时间像个神经病,突然想哭突然想笑,突然喜欢这样突然喜欢那样,得到的不珍惜失去了就懊悔,你以为自己很随心?这其实就是!!但大部分人把这种病态当做常态,一句“人就是这样啦”笑笑就过去了,执妄为常啊认假为真!!楼主以前不内观,只觉得这个世界很奇怪,后来内观了,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个神经病,幸好佛陀慈悲,说那是“假心”,发现了就行,可以原谅,呵呵~~)

一切众生都是处于无生之中,但他们却妄见有生有灭,因此就轮转于生死之中,而不得解脱。(生死也是一念,活着的人惧怕死亡,这是最大的无明,不然明明我们都还没死过为啥会怕呢?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动物性的本能还有对生的留恋,层层执着包裹在一起复杂得很,能解开这一念要不亲身经历过死亡要不就是修行至圆满,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善男子!像如来那样因地修行获得圆满觉悟的人,必定掌握了空花无实的认识,因而他就不会在生死中轮转,也不会让身心受生死轮转的束缚。这不是因为他刻意造作施以作用而决定的,而是他本身具备的那种圆照清净的空无自性或性质所决定的。(自性人人有,看你要不要认ta而已)
所以,达到了觉悟的人,和虚空一样能够体认虚空,体认了虚空的人,就体现了空花无实之相。这是一种既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又不能用智慧来观照,
而且不管是有或是无都被排遣掉的境界。(空性,非有非无,就是一种融合,体认出自性还不是究竟,一真法界才是终极boss)
到了这个程度,就可以称为净觉随顺,即主体的心和心外的客观环境两者都被忘掉,进入了一种虚空的境界,随心运行而无有障碍。(你以为是谁在运用这个心识呢?反正是你也不是你,那是宇宙的意志;当修行人起心动念与宇宙的意志相合时,就是净觉随顺了)
为什么呢?因为虚空的性质是恒常不动的,本来就属空寂。一心中既无生起,亦无可灭,自然也不会有知见可言;如同一真法界究竟虚空圆满,遍处十方。所以菩萨的“因地法修行”,是从发起清净心的因开始,最后便会有成佛的果;末世众生要修行也要依此法修行(正念正果),就不会堕于不正确的偏见里。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1 12:19:00 +0800 CST  
前面这段楼主再补充翻译一下,不然还是绕。
《圆觉经》是佛讲给菩萨听的,菩萨都是证悟空性的人,只要他们发愿修清净心,便是开始走上成佛的道路;而众生中若有人发愿救度一切众生以求佛道,便是菩萨行,效仿菩萨行事的意思,这样也是可取的,因为同样可以换得心清净直至证悟空性。
这里面有个层次问题,真菩萨的发清净心是为了成佛,修学菩萨行的人发清净心是为了成真菩萨(层次不同的人体认的清净心是不同的,你认为受贿一块钱不叫贪一百块才叫贪,菩萨说动了谈钱的念头就是贪);所以,修学菩萨行的人是善男子善女子,也叫做好人,但真菩萨是清净人,做好事不留痕迹那种,因为他们要修的是无漏智无漏功德。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1 15:37:00 +0800 CST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读佛陀为弥勒佛讲解的这段轮回,简直有落泪的冲动;从尘世间种种爱欲憎恨到放弃爱欲的修行人背后隐藏甚深的执着,统统都落入佛陀的解读里,他说:所有种种一切执着,所有种种一切分别,都以爱为根本;我们会在轮回里沉浮折腾,终极目的都是渴望爱追求爱。
我们在父母的贪爱淫欲中出生,爱欲便是我们生之为人的因,后来我们沾染各种尘欲,助长生命,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生出憎恨嫉妒,于是造作各种业以致沦于地狱道饿鬼道;终于我们体认出欲望的可怕,舍弃了作恶的行为,追求善的行为,于是我们回到到了人道乃至升级到了天道,获得了安详宁静;但后来又发现天道的爱欲虽然纯净,但我们竟会感到厌倦,心又要开始作乱了!!罢了罢了,还是修行吧,远离一切爱欲,只求心息——但是,修行人哪,你以为你所追求的“无欲无求”不是一种欲吗?
“还滋爱本,皆为轮回,不成圣道”,佛说:孩子,你们统统都是缺爱啊,唯有不缺爱的心才是不会乱动的心啊……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2 10:06:00 +0800 CST  
善男子!菩萨以各种变化在世间示现,不是以爱心为根本,而是以慈悲让众生生起舍弃爱心的,所以,这就是借助贪欲而得入生死的道理。如果末世一切众生能够做到舍弃诸种欲,除去憎爱,永远断绝轮回,勤奋地求取如来圆满觉悟境界,在清净心中,便得到了开悟。
——真菩萨多酷啊,他不是要众生拾取爱心,而是要众生大胆的放弃爱心,因为这种“假爱”里贪欲满满,是凡人借助得入生死轮回的工具;凡人为什么那么想入生死轮回呢,因为他们不知“无生”才是生命的真相,他们的被禁锢在六道里无从认识虚空,菩萨要借与众生信心,要用慈悲让他们不要再执着于以贪爱为本的“假爱”,让他们体认自性清净一切具足,只要凡夫对外境颠倒妄常的执着少一分,追求如来自性的觉悟多一分,便是开始走向断轮回,追求正法的道路。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2 10:29:00 +0800 CST  
妄念是什么鬼?
楼主最近看佛经,又有一个新感悟,原来佛法最实用的地方就是用对治妄想。妄想就是烦恼,每个人的烦恼具体不一样,如果从名相上来解释那是数不胜数的,但它产生的根源是一样的,即是无明,想想你觉得烦恼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心蒙尘无光,压抑悲伤焦虑迷茫,好比房间里灯灭了被黑暗笼罩;我们一直向外追求幸福追求光明,其实都是为了驱赶烦恼带来的恐惧痛苦,但只要心中的灯不亮,你住的房子再金碧辉煌环境再山明水秀,也挡不住内心阴晴不定,在无常里无力轮转。
无明是什么?佛学解释说这是阻止我们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是我们执取和贪嗔的根源,十二因缘进一步解释由于无明引发的行为带来了我们的爱欲索取,然后我们把欲望当实用,各种造作引发种种虚妄的认识坚固出一个“假我”,这个“假我”害怕死亡恒常执取,于是就有了我们的种种烦恼。
所以无明是一个念想被称为妄念的原因,因为这样的念头未经察觉体认,脱离当下实相却能引发了我们种种情绪反应,如果不懂分辨,我们就时时脱离实情对幻境做出反应了。(比如当我们怀疑某个人的时候,如果你没觉察出这种怀疑里面带有自己的偏见傲慢主观,多想几次你就基本上就认定了,接着你会自觉不自觉的对这个人做出自卫反应,纯属自己破坏自己人际关系而不自知)
知道了根源,那我们接着就来研究怎么驱除无明,佛教的修行主要就是让你体认出种种妄想,让心有力量去放下妄想,接受实相,始终让心处在一个不偏不倚平衡状态,就是佛陀要我们秉持的中道观;但平衡不是静止,有些人修止禅很有境界,心系一境,但如果执着于这个专注,又偏离了平衡,所以还是不究竟。《圆觉经》里面反复提到三样东西:奢摩他,禅那,三摩钵提,分别是从“静、中、动”三种修行人的特性入手,有的人偏静,能用静力来断除烦恼,那就专注修奢摩他(应该是避世的人喜欢这种),有的人好动,想法很多精力旺盛,那就不断跟着妄想起伏,直到体认出那是妄想将它们一网打尽驱除烦恼(有些修行人行为大胆狂妄疯疯癫癫,估计是修这种法门),有的人大脑构造比较独特,看到烦恼来就能认出那是烦恼,在头脑里就把它消灭了,叫“不取作用,独断烦恼”,这种人就修禅那了(六祖应该是这种人,因为他能清楚觉念)
当然大部分人是三种特性都有,所以就轮着修,直到三种特性圆合,成就圆满自性——所以说我们的自性都是可动可静可平和,是圆满的,人格都是完美的,顺遂自性的发展人人都会是圣人,就因为无明执着,业力牵扯,我们堕落了成了凡夫俗子,体认自性就是走向光明的道路。
最后再补充一句,《楞伽经》又提到说: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自性光明是种什么感觉呢,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觉得光明,而是你本身就是光源,是经由你去照亮整个世界,这种体验才叫“自性光明”。想想自己什么时候有这种体验呢?给予的时候,创造的时候,主动去爱的时候——你认真回想一下,这种时刻你只是觉得自己心情很明亮呢,还是根本就是自己在发光呢?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3 18:26:00 +0800 CST  
虚云老和尚:了明心地的人,动静净秽都是心
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曰:“干屎橛。”屎橛是佛,佛是屎橛,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些理路看不清,就被色相所转,看穿了就如如不动,一切无碍。要想不被境转,就要用功,动静无心,凡圣情忘,则何净秽之有?古人言句,我们虽会拿来说,做是做不到,其意义也不易了解,何以拿干屎撅来比极尊贵的佛呢?明心见性的人,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了明心地的人,动静净秽都是心。

——“明心见性之人,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这里有个渐次的过程:先要做到“见物便见心”。这是什么体验呢?六祖有名的故事“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我们每次心由境转的时候都要去觉察。比如,每次看到这个人我都觉得烦躁,第一次我觉得是因为他让“我”(心)烦躁,第二次我知道是因为“我”(心)讨厌他,第三次我研究他身上有什么东西让“我”(心)感觉不舒服,第四次我知道是因为“我”(心)对这种东西(外境)一触即发,根本不关眼前这个人什么事,第五次看到这个人我就看到了自己的“厌恶心”——这便是“见物便见心”了。
接着“无物心不现”:为什么我讨厌这个人——他总是嬉皮笑脸无所事事——我讨厌属性“嬉皮笑脸无所事事”——这种放纵的感觉很堕落让人无法成就——我不会成为这种人——我努力纠正自己不变成这种人——我害怕堕落散漫,会让人变得迷茫——我害怕迷茫——没有目标的活着“我”感觉到虚无没有存在感——“我”害怕消失——佛说:不用害怕,你是永恒的,只要你回归光明自性,当下静默。
看穿了这种因为“我执”引发的嗔心,你再见到这个人就如同“无物”心也就“不现”了,“看穿了就如如不动,一切无碍”。学佛修的就是这个“了明心地”,世上所有障碍都是我们心中无明所现,你若不修心,这娑婆世界里就只有打不完的怪和升不完的级;还不如一个华丽转身,专注修理这颗爱乱投射的心,它若光明清净,世界必还你一个温柔相许。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4 09:52:00 +0800 CST  
正念 如是观 无为

正念,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有时正念也被称为“观禅”或“内观禅”。
正念的意思是“为了观察某个对象而深入其中”,是一种有意识的觉察,需要你时刻保持清醒的去体验当下真实在经历的东西——你出外郊游,风景很好,你看到了风景、感受到了阳光和风的照拂、呼吸顺畅等等,这是身的观察;你感觉身心愉悦,全身舒坦等等,这是受的观察;你感觉到心欢喜,想笑想歌唱,这是心的观察;你开始有了“感觉这么好,以后要多出来郊游了”“要把这种体会分享给朋友”“人果然应该崇尚自然”等等的想法,这就是法的观察。
古老的内观禅修要我们用正念来观照我们的“身、受、心、法”,直至一切了了分明;正念觉知是一种“学习”的心态,是一种秉持中道的观察,不管当下处于什么境况,不要打压,不要沉迷,就只是观察——我们的目的是真正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而非拒绝或沉浸于当下的境况。好比专注的工作,如果你没有保持觉知,你会追求“完成工作”这个目标而忘记了工作的过程,如果保持觉知,你仍会努力“完成工作”,但“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身、受、心、法”的状态会成为你要真正调查理解的——持续保持内观,随着觉知力量变强大,你会清晰看到智慧的累积,然后再用更高的理解水平来保持你的观察,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金刚经里有几句名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观便是在每个当下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外界乃至身心进行无分别的判断了解,那便是观“空性”的过程,便是积累智慧的过程;佛又叫“如来”,如来的含义为“如其本来”,这成佛涅槃说到底就是一个对万事万物的解构过程,科学也是建立在解构的基础上,只是它没法将身心感受进行解构,没法对看不见的东西没法进行解构,所以佛法是比科学更彻底的科学。


道家的“无为”是一种依靠正确认识事物实相掌握发展规律,达到“无为而为”圆满结果的行为艺术;“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虚极守静,了了分明的观察(解构)宇宙万物(包括身心),观察到了事物的空性就回到了本源,就能够知道万事万物的恒常规律,知道了规律就能包容,作出公而无私的作为,便能与大道相合,与天地共长久,至死也不会有危险。
“知常曰明”,这世界万事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它们的规律就是“成住坏空”,佛家称为“无常”,当你完整的观完一个“成住坏空”的规律(或者叫因果循环),你就能获得了断轮回的“恒常”智慧,这便是“知常曰明”了。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5 18:48:00 +0800 CST  
佛言一切众生,流浪生死,皆是妄想颠倒以为根本。颠倒想灭,肯心自许,便是了生死出苦海的时节也。妄想不休,生死难出。故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狂心不歇,妄想不出,别说生死难出,连身心安乐的智慧都不会有;佛法要修行人修习“戒定慧”,即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行,再致力于内心平静,最后才能培育智慧。但无始以来积攒的无明业力总是推着我们远离清净平和,终日惶惶始终想往外寻觅,只要我们一天不能认识到“心苦”给我们自身以及他人带来多大的破坏和痛苦,我们就不会放下执着,更无从远离颠倒梦想。
佛陀教导说:何时具足智慧,何时心就会抵达纯净无染而解脱自在。
学佛法的核心任务就是开发智慧,修持戒律、修习宁静,都只为获得这圆满智慧。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6 20:35:00 +0800 CST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
善男子。汝问云何为佛性者。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中庸》,原文是这样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当人的内心没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发生,便是中;当发生喜怒哀乐时,又用中的状态来调节情绪,便是和;努力让自心保持在中和的状态,便可以看清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中和者方能知性知命,与天地相合,化育万物——这也是“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道家修行标准。
但是中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很难实现的境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若想将“中庸”放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实行,除非佛心常在:“中道者名为佛性”。
佛法里的“中道”,即是空性、无执。佛法是修心的科学,佛陀要我们的心正定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中,安住当下,因为这种状态下的心是轻松自然的,没有打压紧张也没有放任松散,才能产生智慧;从这种心的状态出发去实践儒家不偏不倚的人生哲学,才能实现儒家的最高道德,那便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7 11:49:00 +0800 CST  
在《中阿含经》 的《漏尽经》 里,佛陀教导七种断烦恼的方法如下:
一、见断:由正知见的建立来断烦恼。遇到善知识,听闻正法,思惟实践正法,如实知苦果、苦因、苦灭、苦灭的道法,而断除、我见、疑佛法僧三宝、受持不能达到解脱的戒律与道法,也除去常见(恒常不变的「我」的见解)、断见(偶然、无因果的见解)的疑虑,诸如:我有过去世吗?我无过去世吗?我有来世吗?我无来世吗?


二、护断:由防护、收摄六根来断烦恼。当六根对六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意知法)时,有所防护,以防贪瞋痴出生滋长,如作不净观思惟,不作净观思惟,截断贪染心。

三、离断:避离险恶环境来断烦恼。避离恶象、恶狗、虎、狼、毒蛇的栖息地;避离险恶的荆棘、深坑、深涧,山岩环境;避离恶友、恶外道、恶邻居、恶居住处。

四、用断:由受用物品的心态来断烦恼。穿衣不为名利、骄傲、妆扮,只为防蚊虫、风雨、寒热及具惭傀心;饮食不为名利、骄傲、肥悦,只为身体健康无病,以修清净行;使用房舍、被褥不为名利、骄傲、装饰,只为疲倦得休息及静坐之用;服用汤药不为名利、骄傲、肥悦,只为除病恼,保命根。

五、忍断:由忍受苦楚来断烦恼,精进于断恶法,修善法,难免有恶境磨练,如饥渴、寒热、蚊蝇、蚤虱、风日所逼,恶声、捶杖、拳头所辱,乃至身遇重病极为苦痛,皆应忍受。

六、除断:由除遣来断烦恼。除去欲念、瞋念、害念,使忧恼不生。

七、修习断:由修习七种觉悟的成分来断烦恼。修习念念分明的觉知,及修习决择善恶法、精进、喜悦、轻安、安定、平衡的觉知,依远离、无欲、灭尽烦恼,来达到涅盘解脱。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8 16:43:00 +0800 CST  
佛法论心性,其体本为空寂,万化一切的动用,即由此空体而起的作用,此心性无自性的形相,必论其相,则以动用中的万化之相为相。故佛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但又不在于空,即此尘劳日用与万有现象,尽摄于圆成实相的自性中。此性的体,又名法界,又名真如,种种名目,以表其名,而此心性的空,又非空所能了,乃以中道义,遣此空有之二边执论,故复称此为中观,或简称为中。当人直了自心,明自本性,本为空无一物而能生万法,不滞情于万有,复不滞迹于空相,祇依中道而住,中亦不立,则得大自在之用矣。

——很多人修行佛法的人,都会落入追求不起一念身心皆忘的禅定境界,那便是修奢摩他,便是修“定”,会让心一直落入清净和平的状态,这里面也有喜悦,也能断烦恼,但心系一境,一出定烦恼就来了,而且往往比入定前更猛烈更痛苦;佛家说,六道中的最高级天人道中的天人都是在定中的,但天人福报一完一出定境,马上就要入地狱道饿鬼道了,因为从定中出来的落差太大了,贪嗔痴一上来,势头比凡人还猛烈。
正确的方法是一定要修毗婆舍那(Vipasana),那便是内观;这种修法要你观察起心动念——奢摩他关注的是念头灭去,毗婆舍那关注的是念头升起,前者是压制后者只是观察,一直观察一直观察,直到看到全貌,看到因果,看到“无常无我苦”的世间实相。内观最高的境界就是“看到心全是苦的”——“让心放弃心”——“苦息”——寂静涅槃,这便是六祖坛经里提到的“不住心”的确切含义了。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9 10:36:00 +0800 CST  
尧舜十六字心传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所谓危者,即如佛法所称人欲无明的贪瞋痴等妄心,所谓微者,即如佛法所称的微妙真心,惟精则须戒慎,即如佛法所定的戒学,惟一则须慎独,即如佛法所称的定学,至于允执厥中的中字,明文记载,自未下一确定界说。寻绎中庸之旨,则与此十六字心传,可相贯串。后来朱熹批注中字,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以中庸位于独立不偏易之位,而显中道之义,可与佛法相埒无差,以显先圣之言道,早有明训,不独佛法擅长也。其立意固为高远,惜犹未尽其妙,何如明取佛法心要,以释其义,更易明了。
——我们的上古先人也留下了十六字心法,后人将它用佛法解读,前面的“惟危”“惟一”用佛法修习的“戒”“定”二学套用非常贴切,但第三“允执厥中”却不知含义,最后寻到了孔子的中庸理论才解释得通;可惜前面说了,孔子提倡了中庸,却因为没法将它量化推行,实行得靠自悟,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很虚的东西,普通人很难在生活里实践开来;还不如直接套用佛法三学的最后一学“慧”来解释,那是很简单明了的:就是得靠智慧才能保持中立,才能在“允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落两边。
智慧怎么来呢?“佛法不离世间觉”,不觉察生活不觉知身心是长不了智慧的。觉察生活得到的智慧是表层的,能比较好解决表面问题;而觉知身心得到的才是真正的圆满智慧,因为它若帮你解决问题,必定是从自身开始,由内而外消融所有障碍,即所谓“自利利他圆融无碍”——也唯有这种优美的人生哲学人生境界,才值得我们倾尽一生去不断追求积累,不是么?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3-29 10:43:00 +0800 CST  

楼主:juneliky

字数:194340

发表时间:2017-03-01 01:17:1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3 08:13:06 +0800 CST

评论数:5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