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绝迹已久的《金刚经六祖口诀序》,利乐有情

虚云老和尚: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性自度是名真度

众生之“众”字,由三个人字合成,三人成众,众生之数,无穷无尽。十法界中,除佛法界外,其余九法界都属众生。上三界是圣人,已出生死苦海,不受轮回,余六界都未出生死。九法界内有三圣法界,尚有微细习气未尽,所以都属众生。习气有深浅,上三界浅,下六界深,习气深重,业障众故,故叫苦恼众生。这些众生,死去生来,不得休息,势难穷尽,其数量亦复难知。


嵩岳元圭禅师对岳神说:“佛七能三不能。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又说:“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既众生界本无增减,则度众生亦无所谓尽不尽也。”

《六祖坛经》解释“四弘誓愿”曰:“众生无边誓愿度。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性自度,是名真度……又烦恼无尽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是也。又法门无量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佛道无上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佛果禅师曰:“究竟佛亦不立,唤甚作众生?菩提亦不立,唤甚作烦恼?”倏然永脱,应时纳祜。古人如此说话,何以我们做不到呢?只是不肯 气,放不下,做不得主,没有觉照。在不妄中自生虚妄,但能动静忘怀,则水清月现了。

——
佛教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法界。十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前六项称为六凡,后四项称为四圣,合称为六凡四圣。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由于这个无明的妄想,使众生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中,不断在六道中流转。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称六凡。 另外,佛陀的圣弟子,依各人解脱方式和度众愿力的差异,分为声闻、缘觉与菩萨。此三者与佛陀合为四法界,又称四圣。六凡加四圣,合称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与因缘果报。

按虚云大师的解说,上三界的圣人(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仍有习气仍有烦恼,而佛也有“七能三不能”(不能灭定业、不能化导无缘、不能度尽众生)
“众生界本无增减,且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既众生界本无增减,则度众生亦无所谓尽不尽也。”众生界里的众生,既无恒常规律的法(任何事物能提取出的规律特征就叫做法)也无恒常做主的神识,所以众生是“无心”(没有真心,一堆假心的集合);佛作为一个佛,他不一定有神通,但他一定通晓一切假心(假心有相真心无形),佛通过知晓“无心”(能识别所有的假心就叫知晓“无心”,“尽心”了便能知晓真心)通达一切法,了知一切智;佛是念念圆满不住一念获得终极解脱的人,众生是觉迷参半真妄毕见的人,佛是过去的众生众生是未来的佛,所以说众生界本无增减,佛已经成佛所以他也无所谓要度尽众生。说到底,自性自度便是各自解脱烦恼最方便的法门,如果不想当苦恼众生就得努力成佛,这是解脱烦恼的唯一路。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1 21:28:00 +0800 CST  
虚云老和尚:释归依三宝义

所谓三归依者,第一归依佛,第二归依法,第三归依僧。何以先当归依佛?佛为大觉世尊,究竟常乐,永离苦恼,导诸众生,出迷笼,就觉道,佛为教化主,故先当归依佛。次当归依法者,是我佛法门,三世诸佛,皆依之修行,而成就无量清净功德。今日既欲返本还源,净除心垢,舍佛法无由,故次当归依法。三当归依僧者,以佛法不自弘,须假人弘。人能弘法,方使从闻思修,证果成佛。况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了,难了之法,既藉僧得闻,此恩莫极,故当归依僧。又名归依三宝,三宝之义,分别有三:一者一体,二者别相,三者住持三宝。

(一)一体三宝者,即一心自体,法尔具足佛法僧三宝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当人一念灵明觉了之心,即自性一体佛宝。法者轨持义,这个心性,能轨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即自性一体法宝。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即此觉心能持一切法,即心即法,法法唯是一心,即法即心,心法不二。事理和合,即自性一体僧宝。如是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宝,三宝唯是一心,是名一体三宝。众生迷此,向外驰求,流转生死,诸佛悟此,即证菩提,释一体三宝竟。

(二)别相三宝者,佛法僧三宝名相各别故。梵语佛陀耶,此云觉者。觉彻心源,究尽实相,是名自觉。将自证法门,觉悟一切众生,是名觉他。自觉已圆,觉他亦竟,是名觉满。三觉已圆,万德俱备,究竟成佛。初菩提树下成道,示丈六金身,于华严会上,现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别相佛宝。如来随机设教,五时所说权实诸经,三藏十二部,所诠教理行证,因果智断,各有不同,是名别相法宝。禀教修行,从行契证,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阶次,各各不同,是名别相僧宝。释别相三宝竟。

(三)住持三宝者,佛灭度后,无论泥塑木雕,五金铸作,纸画布绘,诸佛形象,留世福田,恭敬如佛,功德难思,住持不绝,是名住持佛宝。无论黄卷贝叶,所诠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使见闻者,依之修行,皆离苦得乐,乃至成佛,化化不绝,是名住持法宝。剃发染衣,弘宗演教,化度众生,绍隆佛种,是名住持僧宝。释住持三宝竟。

而住持、别相、一体、悉称宝者,不为世法之所侵凌故,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论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今言归依三宝者,不特归依住持三宝,别相三宝,亦复归依一体自性三宝。落于言说,虽名三种三宝,其实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举凡一切事物,莫不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无不具足。所以教中,但云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等,终不云归依于他。六祖云:“自性不归,无所归处。”夫“归”者,是还原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既背本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六情,还归一心之源,故曰归命,故归依亦即归命义。“依”者,是依止义。以诸众生一向随诸色声,逐念流转,苦海漂沉,无依无止,不知何处是归宁之地。今归依三宝,则身有所归,心有所依。从是以后,以三宝为师,三界迷途从此可出,发菩提心,佛果可期,释归依三宝义竟。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2 21:38:00 +0800 CST  
学佛人都讲究皈依三宝,无佛出世的时代,三宝佛法僧分别是指用来忆念佛的佛像、佛学经典、佛教的教条戒律(无佛时代想修佛法只能信教了);有佛出世的时代,三宝佛法僧分别指自觉觉他觉性圆满的行者、由佛为众生随缘教化说的法,由佛根据众生根器指引修行的法门(有佛时代认准了哪个是佛跟着他走肯定错不了)最后一体三宝就是我们六祖最为推崇的自性皈依了——自性清净,戒定慧本已具足,三宝不用外求,回归了自性便会得三宝。得这三宝,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永享常乐。
我们本自生在帝王家,却忘记自己的身份,一味向外觅求反成了不值一文的乞丐,这颠倒妄常的认知真是谁学佛谁知道!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2 22:29:00 +0800 CST  
隆波帕默尊者:知道就够了
正念不是指我们知道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或知道做正确的事。正念比这些含义要更深些。大多数人完全迷失在思考与揣译中。我们整日整夜地思考。当我们晚上睡着了时的思考,称之为梦。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一思考,我们就忘记了自己的身和心,就忘记了念处。

比如,若我们想要做一件好事,如帮助一位陌生人或做布施,此时心处在善念之中。可是此时若我们如果不知道善念已升起,那么我们就没有正念。我们需要知道当下身在做什么和当下什么在心中发生,而不是指知道心所编的故事,或知道头脑里的声音。

我们整天地想,知道我们所想的内容却不知道身和心在做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身和心,我们就不是在修念住禅。如果我们不觉知身和心,我们就不会知道身和心的真相。如果我们看不到身心的真相,我们就被它们迷惑,就不能摆脱对它们的粘着。如果不能摆脱对它们的粘着,我们就不能从苦中解脱,涅槃就不能实现。

“做”这个词会使我们干预我们的身心的自然运作。我们就会控制我们的身心来取代看见身心的自然状态。我们能控制身心吗?我们只有在修奢摩它时暂时地控制一下。

比如生气出现了,我们念咒或观呼吸来入定,或修慈心观,或集中注意力观察生气上直到它消失,这样生气消失了,我们就认为我们修成功了,我们认为我们好伟大。你是否看到我们没有认识“无我”的真相,反而抬高了“我”的感觉?因此,不要试图控制任何东西,也不要寻求任何解决办法。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

我们也不会从修行中得到任何东西,我们学习佛法修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很多禅师曾经说过解脱后我们无得也无失。解脱后我们不会得到任何东西,是因为阿罗汉不会再粘着世间的任何东西。甚至我们想要达到的涅槃,它从来不会发生。

所有的欲求和粘着都必须放下,包括涅槃。解脱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因为从一开始我们从来没拥有过任何东西。身体只不过是我们从这个世界上借来的一堆元素; 心不过是基于某些因而产生,它会随着因灭而灭去,它伴随着每个心理现象不断生灭。最终无得亦无失。

如果我们定要说有得到什么的话,那就是理解得到提升。我们如实知万物。在我们修行四念住(身受心法)过程中我们如实知道的理解能力生起。我们会看到四圣谛:苦、集、灭、道。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四圣谛,我们就中止了生死轮回,苦就完全止熄了。
——佛陀的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觉者”,佛法的无差别修证法门是“如是观”,意思是知道就够了。而人的毛病就是不管学什么,学着学着就会想自我控制::“为使修行正确,我要做些什么呢?”“为了更好,我要做些什么呢?”“为了解脱,我要做些什么呢?”但隆波说,佛陀教导修行时,他没有用“做”这个词,他说“知道”就够了,知道身体,知道身体的行、住、坐、卧。
学佛法就是学中道,学中道就是让心不产生执着,始终处于自然平衡的状态;隆波尊者说,从古到今的佛法都没有变化过,变化的只是人的心灵水平不足以承载佛法。楼主感觉这几天对佛法有点执着了,经常迷在“法”里,虽然还不至于产生烦恼,但一有执着心偏离中立,清净喜悦就没有了,现在才突然感觉醒了。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3 21:10:00 +0800 CST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学佛者归一为天下式,不迷妄想,故明;不以名相“是”为“是”,则看得分明;不以名相相“否”为“否”,则有所得;不以名相“有所得”为“有所得”,则智慧增长。
不为所有名相迷惑就不会生起与万物竞争的心念,不争就不会有任何事物跑到你的对立面,
万物共生而不相害便是回归了大道。

回归大道便是回归“一”,回归万物自性。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4 11:00:00 +0800 CST  
学佛者解读道德经之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佛性之空妙,是无法用言语清晰表达出来的,因为所有言说皆属“名法”,佛法修证第一步即为“名色分别”,佛性不在色中也不在名中,而在两者分离之间证得“无我”。
若想证悟佛性,借六祖的话说“屏息诸缘,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恶,当下哪个是您本来面目?”天地始于混沌,人若能摒弃念想观照自我,自会遁入那片无始无终的混沌空境;若起心动念,万物便会生起名相,念想是由空性生发(第七末那识所缘为第八阿赖耶识),心无一念,世界幻灭,心生一念,世界幻起。
若能做到不生一念不住生心,便是空性,便是通晓空妙智慧;若起心动念依循正知正见,最终导向正法的恒常思量,也会触及佛性的认知边界,最终遁入佛法空门。
有念无念,都出自于心,一切有为无为法,唯心所造唯心所识,宇宙之玄奥,尽在心这个不二法门里。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5 21:09:00 +0800 CST  
佛道相通之第二章
天下皆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当心发现了美好的东西,并认为它们美,是因为心有了厌恶的东西做参照;当心知道什么样子称得上善的时候,心必然也明白了不善的定义。有对立面的意识判断皆是第七末那识见分的行相,“识之缘境,凡有了别,即有思量”。若第七识以染慧为体做出了别判断,便会有痴、见、慢、爱“四烦恼心”任运相应,“有无、 难易、长短、高下”实则只是随心变化的名相分别,若以此为“我见”,必落“颠倒妄常不见实相”的虚幻境界。学佛者为能转染为净、转识成智成就清净觉悟,必须坚持如是观,坚持得住言行必会是“观察不做了别判断”“平等不起分别爱憎”——这便是守真,便是与道契合:天道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学佛者体证“无我”,顺遂因缘,不因心的造作妄动,便是“处无为之事”,若要施教,必是“以心传心”,名相上的言语道断学佛者避之唯恐不及,自然不会指望言教,不立文字随缘教化才是正确的方式;至于长养万物功成名就而不自恃不自居,这也是学佛者 推倒“我”这个假相后的自然而为,没有“我”自然不会有“我的”,一切缘起而聚缘尽而散,拥有和失去,对于心而言也只是名相分别,好比做好梦和梦醒后的落差;而学佛者若真觉醒,是一刻都不愿在梦中待着的,从没以为“拥有”就永远都不会“失去”,简言之别做梦就不会有什么一进一出。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6 15:12:00 +0800 CST  
佛道同理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圣人治国,讲究按照大道规律,圣人从何知晓大道,从反观自身身心规律开始。“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除嗜欲,去烦乱。怀道抱一,守五神也。”(《河上公章句》)。推崇才德,珍爱财物,世间凡夫皆以难得难成之事物为贵,只因他们不知意识心之虚幻,依于末那识之执我而执名色。“颠倒妄想,以为其本谓识之体本空寂无相,但以颠倒妄想而令无相而现相,识阴乃得于中生起”(成观法师编著《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圣人修身讲究无欲无求,学佛者持戒追求身心清净,都是可以为了消除这个“识阴”,“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楞严经》),突破了这个识阴,便是体认了宇宙空性的奥妙。

圣人知晓“识阴”的道理后,便知道治人如同治己,让民众少思少欲,回归清净自性,自性指引下自然运转的人类社会,必会遵循万物共生的天道模式,那才是一个生生不息和谐质朴的清明世界。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7 21:35:00 +0800 CST  
佛道同理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和其光,解其纷,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段主要描述“道”的不可名状,作为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天帝(佛、神等等)也只是“道”的产物,所以不管佛法还是道法,其实都是无神论,万物终归一片虚空,能捉摸的只有“规律”以及刹那的“生灭”。
佛法经典是这样描述这片虚空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
当学佛者以自在心观到深处时,会觉知“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会生灭的假相,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唯有我们的本觉真心;然后随着修行返观次第加深,会发现自性也是空的,“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大菩萨正是以“无智无得”的空寂真心了知一切世间空性后,成为了“心能度大众,智能悟大理,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之人,他们的目标是解脱生死,跳出轮 归大道,“究竟涅槃”。
凡夫包括修为不够深的修行人,是无法真正明白菩萨能忍能舍境界背后那种“行愿不退”的坚定信心的,因为这个取决于对空性感悟程度的深浅;老子对虚空中的“道”很了解,他用自己的方式对“道”进行了修证,所以他成了一个圣人,所以他的言行显得自然而又神秘。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8 16:33:00 +0800 CST  
佛道同理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佛法里人心分八识,第八阿赖耶识是其中最精深细微的神识,它含藏一切业报种子,住持善恶业果,永不断绝。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便是阿赖耶识在背后起作用,它如实记录一切,生生世世播下什么过种子必要结出什么果实,循环往复直至果报幻灭一念心重归空寂,才算消除了业障。
阿赖耶识运转的模式正是天地之道,它没有善恶之分,一切按自然运转,万物平等;圣人识得阿赖耶识,自然不会纠结于世间的社会道德,而是遵循天然道德,那便是回归事物本源,只按规律行事。
阿赖耶识是永恒存在的妙觉真心,圣人认出阿赖耶识之后,便不再迷于阿赖耶识的运转,而转向感知天意,即是虚空中的“道”。“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圣人感应到大道的无穷无尽,生生不息,进一步认识到“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无处不在,即便穷尽一切人类知识都无法完整掌握它,不如就守住自身的清明,按自然之道去校正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天人合一,就可以消融遇到的一切障碍;同样,学佛者体认阿赖耶识后便能领悟“即心即佛”,但接着又要识出“非心非佛”,因为一落“是非”便是落两边,唯有秉持中观才能让心安住于“空”的位置上,唯有空性,才能体会大道。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9 11:07:00 +0800 CST  
这种小帖帖都会有黑客光临,真荣幸……囧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19 12:11:00 +0800 CST  
佛道同理 第六、七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在佛法里,“一真法界”是这样描述的: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不管是“谷神”还是“一真法界”,都是在描述同一样东西,那便是无形无色布满虚空幻化万物的“道”。
老子对道的感悟是“不死”,佛陀对道的感悟是“无生”,其实都是想表达“道”的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但有趣的是,以佛陀和老子为始祖形成的佛教和道教,到后期演变成了两种对立的教义:佛教教人“悟空”,主张舍弃对物质(包括肉身)的追求,通过对事物“空苦”的解构引导世人放弃世俗欲望,转向“离苦”、“超脱生死轮回”的终极目标;道教则教人“存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道为根的事物有则恒有,不会再返于无,只会“自然因动而生变化,长生长化,而无止境”,所以修道的人必定追求长生,通过“性命双修”(精神和肉体一起修炼)最终成仙升天。
但其实佛法道法讲的了生脱死,不入轮回的追求,都是指心识的生灭,“不生心”“不住心”,那便是不生不灭。末流支派不明白法的殊胜义,仅凭名相去理解必定是要落“空有”两边的执着,最终变成邪信。

老子和佛陀都是触摸到真理的圣者,他们描述“道”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他们体悟“道”的理念是相同的,那便是“修心”、“守中”。老子是地道中国人,他解释“道”的方式肯定就带着我们中国文化特色,那便是易经文化;我们的上古先人用八个卦象推演了宇宙的形成过程,然后又总结出了物极必反阴阳相生的圆满规律,老子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对“道”的解析就会从阴阳转化规律来讲解,相比佛法对“真如”的讲解,一个是迂回一个是明心,但就是在讲同样的东西。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好比这句的解读,学佛者也讲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但会从心的“不执”来讲这个道理,不执着己身不执着己利,在“不执着”之间真如本性就会焕发,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减,修行就有效了;而老子就从阴阳有无的规律来解释圣人的行为:因为他甘为人后,反而成了众人间的领先,因为他无私,最后成就了他自身功名……他不跟你直接讲心,而是讲规律,他就是没有强调,能看到这些规律使用这些规律,必须是一颗清净自然的心,因为没有这样的心,是看不到客观规律的,智慧便无从生起。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0 17:41:00 +0800 CST  
佛道同理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这一章短短几句,连用了九个善,后世的人往往把理解的重点放在“不争”这个结果上,要不就忽略对老子对“善”的强调,要不就简单粗暴得出“善良的人无争,无争的人善良”这类索然无味的结论。

中国汉字的活性是很强大的,一个词可以具有本义喻义反义多种意思,如果结合不同语境,那意义就更多了,那些不断刷新我们三观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很好的例子;语言是表达的工具,谁在使用这个工具呢?是心。不同层次的心灵使用了同样的语言,表达的内涵深浅必定是不一样的,虽然字面看起来是一样的。


“善”的意思若翻译为好、吉、善良、擅长等等,它的反面就会有坏、凶、丑恶、不擅长等等,如果老子在这里使用的“善”是有对立面的,就不能称为“上善”或者说“至善”,也就不再是在描述“道”,偏离了本意。


如果老子并没有偏离本意,还是在讲“道”,那佛法里也有一个能与他的“善”对上号的概念,那便是“正念”。

正念,最早的文献出处,来自佛教《四念住经》,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绍,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正念的意思是“觉照”,“为了观察某个对象而深入其中”,“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保持有意识的觉察”……


百度里有关正念的解释非常详尽,不能说这些解释不正确,但其实最好的对“正念”解释就是别解释,而是需要你保持当下的觉知:身是怎样的,心是怎样的——一刻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拥有一刻的正念;也许你会问:在杀人放火的时候,也保持着觉知,知道身怎样心怎样,也算有正念?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正念并不拘于“善恶”,而是要你观照到你的善念恶念正在生起,还要观照到它们的随时灭去,当你能看到念想的生灭同样也是因果的循环,你对善恶便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乃至知道人间道德和天然道德的区别。天然道德就存在于你的本性之中,那是最纯净无染的意识,如果你做坏事的时候保持觉知,那最后是做不成坏事的,因为被污染的意识会不断因觉性而瓦解,最终回到至善无为的本性。

所以,“正念”就是绝对的“善”念。一颗有正念的心,清净自在柔软敏锐,好似刚出生的小孩对外界总是充满好奇和探索,因为没有固化的知见成为障碍,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环境、跟谁在一起、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有什么目的,心总是处于自然轻松的状态——这便是“至善”心的状态,因为它所引发的身口意都是清净的,所以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呈现“不争”,因为不跟任何人任何事物相争,就不会有任何过失和怨咎被引发,所以圣人的举止几近于道,几近于自然。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1 16:32:00 +0800 CST  
佛理同道 第八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一章,老子谈的是该如何对待功名利禄,当然不仅仅限于功名利禄,包括所有我们所追求的东西。老子苦口婆心,絮絮叨叨,叮嘱我们:差不多就行了,不可太痴迷,不可太贪恋,见好就收吧,这是天道啊。

“物胜则衰,水满则溢”,佛法里世界生灭变化必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劫数,可以说万事万物一成型便开始了“苦”的生灭循环。人的一生为什么痛苦?因为打从我们出生,我们就已经开启了“苦”的模式,我们恒常执着为“我”的五蕴,除了肉身明显会衰老死亡,受想行识的不由自主更是让我们的心每天泡在各种苦里,但不修行的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反而越苦越执着越紧抓,所以这个世界会越来越乌烟瘴气,因为“众生颠倒,因惑造业。”

老子这一章的翻译,大部分人都是把它作为一种“适可而止”的美德进行宣扬,好像做人只要不贪心不自满就是在遵循天道,就达到了最高境界——这绝对是一种机械的思维解读,老子只是在讲一种客观的规律,你贪心自大,事物生起最后要灭去,你谦卑知足,事物照样生起最后灭去,根本由不得你安排;你觉得你能左右这个事物的发展,恰恰是心偏离了中道后为了抓取境界所产生的幻象,如果心一直看得到实相,在一件事圆满之后心必然是要灭去的,心灭去显现出来的行为自然就是“功成身退”“持盈而止”,人道与天道相逆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执”的作祟,所以不去“我执”,效仿不了天道,只是靠打压身心做到谦卑知止,那是天道的赝品,人仍然是行人道,仍然是在苦中。

加播一个小插曲:今天有朋友跟楼主哭诉,说跟原本准备结婚的男友分手了,她讲了渣男友种种心胸狭窄的恶行,楼主总结出来就两字:“计较”;然后有个很经典的细节,朋友带着哭腔跟楼主说:我那王八蛋说,人说白了其实就一畜生,生存繁殖物竞天择……(渣男友最近升职就看不上朋友了)
楼主以往听到这种不尊重人的话,一般都是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的,但今天听完,竟然想笑,就差没点头称是。人真的就只是一堆身心元素组合起来的运转,如果没有唯一清醒的觉性看住,完全就是无意识的活着,所以说人是畜生也行说人是思维主导的动物也行,只要谁把人生的自主权拱手给了工具(身心),也就只能是在这个范畴里了。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2 21:59:00 +0800 CST  
佛道同理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窄,是谓玄德。

——道家修心养性的基本原则为“清净”,“抱元守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据说都是道家的修炼法术,目的是让人回归““清静”的状态。
在道家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有这么一段: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这里面提到如果人澄心遣欲,就会观到“身心物”都是空的,常常保持住清静心就能渐入真道,而得道的状态是“实无所得”,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才强名为“得道”,方便为众生传道。

在佛法的《圆觉经》里也有这么一段描写身心空相的: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大概的意思是说:人的身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一个为内,一个为外,内外合成;人的心则由一股气缘合着这个身而形成,所以说我们平日所生之心皆是身心接触六尘后产生的虚妄心,如果外境消失,妄念灭去,就会看到不灭常存的自性,好比镜子上的污垢被全部磨完之后,光泽重现。唯有消除执身心为“我”的虚妄意识,才能重现“十方清净”。

不管道家的“得道”还是佛教的“十方清净”,都在直白的告诉众生,最终能得的东西只是“无”,而往往看来要有所动的时候还必须止:有控制的权力时要放弃控制的欲望,感官得到刺激满足的时候要往内回收守静,心智通达明白时反而要放弃巧智;所有的施为都不恃望其报,只是自然运转,这便是按规律行事,这便是玄德。

想按规律办事,要先了解世界的本真;了解世界的本真,必先去除“我执”的知见;把“我”去除了,就等于所有对世间的执着都去除了,所以求道成佛是做减法的过程,一样一样放下,直到放无可放,便是“一无所得”。一无所得之后呢?所有的烦恼都离你而去,所有的苦都止息,心真正的清凉自在起来,也就不再受世间任何的束缚。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3 21:21:00 +0800 CST  
@猿啼重山 147楼 2017-04-23 21:13:00

该怎么说呢?用道去解“佛”,试图佛道合流,本生就有问题,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这样会越走越远


—————————————————
@猿啼重山 149楼 2017-04-23 22:00:00

要饭的给老子提鞋都不配
—————————————————
我这只是讲法,不信教,要不要饭跟讨论没关系;既然你主观情绪这么大,还是不要来讨论了,你继续信你的道,楼主继续讲楼主的佛道混编,各自心安,无谓争辩。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3 22:19:00 +0800 CST  
@猿啼重山 2017-04-24 07:45:00
昔年白玉蟾得道,僧人孤云劝白玉蟾祖师入释,以求光大佛门。
祖师对曰: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则行中国之道理。若以夏变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禅宗一法,吾尝得之矣。是修静定之功,为积阴之魄,以死为乐。
孤云羞愧后弃佛入道。
《涅磐经》所谓“生灭灭矣,寂灭为乐”是也。吾中国之道,是炼纯阳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独存,以生为乐也。故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
-----------------------------
1 白玉蟾,金丹派创始人,是道教里杰出的诗人,诗人里杰出的道士。若说佛教以死为乐,道教便是以炼丹运气,唯求长生为事。前面也说了,不管是执着生还是执着死,只要不在中道,便是邪信,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
2僧人孤云代表不了佛法,僧人还俗改教不是稀奇事,只能说他与佛法无缘;而实际上佛法的流传从古至今从未断过,反倒越有大智慧的人越讲究参禅礼佛,白玉蟾也就只能把一个普通的僧人说得弃佛入道,随便哪位修习佛法的高僧大德都能指正他“为积阴之魄,以死为乐”这种偏见。
3“生灭灭矣,寂灭为乐” 这里的寂灭不是死也不是空,与道法的“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同个境界。中国文化的道统,道家儒家,包括后来从印度进入的佛家,原理都是我们祖先的传统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佛道本是同源,理念都是“修心守中”,除非你理解的道家不是这个源头不是这个理念。
4 把佛教文化当做污染这话执念很大,只容得下道教容不得其他宗教是你的问题,中土文化佛道儒三家并存由来已久,若有争论向来也是高下不分,要上升到谁污染谁这程度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所以我前面说如果觉得佛教污染你就只管信你自己的道,不要来争论了,不要伤害佛教徒的感情。(虽然楼主不是佛教徒)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4 10:55:00 +0800 CST  
@猿啼重山 2017-04-24 07:45:00

昔年白玉蟾得道,僧人孤云劝白玉蟾祖师入释,以求光大佛门。

祖师对曰: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则行中国之道理。若以夏变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禅宗一法,吾尝得之矣。是修静定之功,为积阴之魄,以死为乐。

孤云羞愧后弃佛入道。

《涅磐经》所谓“生灭灭矣,寂灭为乐”是也。吾中国之道,是炼纯阳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独存,以生为乐也。故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


—————————————————
@juneliky 153楼 2017-04-24 10:55:00

1 白玉蟾,金丹派创始人,是道教里杰出的诗人,诗人里杰出的道士。若说佛教以死为乐,道教便是以炼丹运气,唯求长生为事。前面也说了,不管是执着生还是执着死,只要不在中道,便是邪信,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

2僧人孤云代表不了佛法,僧人还俗改教不是稀奇事,只能说他与佛法无缘;而实际上佛法的流传从古至今从未断过,反倒越有大智慧的人越讲究参禅礼佛,白玉蟾也就只能把一个普通的僧人说得弃佛入道,随便哪位修习佛法...


—————————————————
@猿啼重山 154楼 2017-04-24 12:08:00

了解佛教垃圾文化传入神州的历史,就不会说什么佛道同流这种妄想,当初汉朝,胡人传佛,那是时的大儒十分鄙视,称为胡八道,胡说八道的来源。觉悟,众生,红尘,布施,方丈,不二,法,道,德,功德无量,福报,修行,缘,等等等等,这些人们以为的是佛教用语的词,其实都是汉地文化用语。跟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真正佛教用语,只有般若波罗蜜这种文化音译词。文化捆绑的本质,就是剽窃党反倒声明自己是原创。
—————————————————
1 说佛法道同流是妄想,又干嘛突然扯上儒家对佛教的批判?就问你佛道儒三家并存是不是事实?这问题不是你代表了哪家其他家的存在就不合理啊。
2 印度佛教传到我们中国本土,那当然是要翻译成相应文字,文字的作用是传导思想,你这是怪罪佛教教义用了中文还是怪罪佛教用了道家的思想啊?真理只有一条,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都说你容不得其他宗教是你自己的问题,是正法的自然有人追随皈依,生生世世的传承。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4 13:18:00 +0800 CST  
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两者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
实际上就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和佛教的出世思想根本不同的原因所在,佛教在后期故意淡化出世思想,甚至有时用入世思想伪装自己。
所以佛教对儒家则基本上是以调和与妥协为主,甚至采取积极迎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贯穿着后来历史上儒佛关系的全过程。即便是后来宋明理学在学佛的时候同时又大力辟佛,佛教也还是基本上不改其对儒家所采取的妥协态度。只有在某些时候,佛教势力壮大了,佛教内部有一些高僧,对儒家思想提出批评,甚至认为佛教的思想高于儒家。但这也只在隋唐五代佛教鼎盛的那一阵子,宋之后这种调子就很少了。更多强调的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提倡大家一起共存互荣。
到了近代主要是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经动摇,佛教在中国也已经根深蒂固了,冲突虽有也无关大局了。

——还没开始了解儒家,随便上一段佛儒争纷的历史。说白了就是佛家一直在忍儒家,“忍”就是“仁”,儒家的虚伪就是只在一套制度里讲“仁”,超出了他那套制度马上翻脸,佛家忍到地位牢固无需再忍,也就只求个共存,这慈悲这胸怀儒家能比么?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4 13:27:00 +0800 CST  
@猿啼重山 2017-04-24 15:22:00
@juneliky 156楼 2017-04-24 13:27:00
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两者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
-----------------------------
1、烂大街的道理不代表就失真,“存在即合理”被用烂了仍然是一条名言。如果在这里傻子是指有心理障碍不能自主的病人,他的坚持只是因为病理,那也只有医生华佗能把他当笑话看;如果傻子只是个智力表现没有华佗那么高的正常人,他不愿切除他的肿瘤谁又可以指责他?什么时候西方的切割术成了人人愿意接受的医疗方案?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烂大街的故事不也一直在提醒我们不要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人么?存在当然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人妄想给事物做统一的标准,超过标准就是不合理的,就要排除打压,在佛法里这就是人的局限愚痴,也叫做无明。
2、这纯属你个人的攻击语言,本不想多加评论,但一代高僧为了学习智慧的佛文化走出了一条惊世骇俗的“玄奘之路”,这智商这胆量怎么也得是个人中翘首;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这些都是记载在案的史实,真不知你哪来的自信敢把一个受人尊敬的高僧批为“汉奸”“无脑”?当然个人认为对骂是在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对对方才有效,不然也是无关痛痒。
3、佛教究竟什么时候传入中国?长期以来,有许多说法,有的甚至添加了许多神话色彩。有人依据《山海经·海内经》中有“天毒之国,偎人而爱人”之说,认为在上古三代时就已知道佛教。也有人以《列子》中“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来”之说,主张周代已有佛教流传。另外还有秦始皇时有外国僧人来华传教、汉武帝时已有佛道流通、张骞通西域时“始闻浮屠之教”等等。
佛教确实是外来的宗教文化,但自古追随它的都是王公贵族这类受过高等教育的阶层,到六祖慧能的时候才真正把佛法融入现实生活的修行中,提出“人人有佛心人人有佛性”的看法。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门口树立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其中代表东方的就三个人:孔子、老子、惠能,因为三人被尊为“东方三圣”,可见这三家的思想内涵和智慧之深已经受到世界的认同。“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什么概念?看谁的历史悠久还是谁比较本土?基于信奉佛家的人比法家多,佛家比法家走得远,佛家比法家更能解决问题这些事实,佛家不够格取代法家么?
4、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代大匠斫木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这话并不是在推崇“执杀”啊,老子信奉天然道德,这种用重刑来教育民众的做法不异于“代大匠斫木”,结果只有自伤其手。闹半天你看道德经也就停留在断章取义,这道家内涵讲什么你至少弄清楚了再维护它吧。
楼主 juneliky  发布于 2017-04-24 17:09:00 +0800 CST  

楼主:juneliky

字数:194340

发表时间:2017-03-01 01:17:1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3 08:13:06 +0800 CST

评论数:58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