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的《陪读笔记》(连载)征求出版

@我大叔级人物 33楼 2015-01-30 02:29
回大叔,我那个年代也没读好书,所以,如今想来,读书还是顶顶重要的一件事……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5 13:23:46 +0800 CST  
@灵水湖畔2014 2015-05-05 07:25:30
意思说文盲当政是很牛逼?
-----------------------------
哈哈居然回复错了对象,估计那些文盲,后来已然不文盲啦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5 16:14:12 +0800 CST  
@心在远方2007 2015-05-05 10:28:18
在当下社会,楼主能把陪读陪的这么有境界,我真是佩服之极。你这哪是在陪读啊,简直就是要享受生活吗。你的文章可以跟余秋雨的散文有的一比啊。你读陪都陪的这么有味道,你让我这个有两女儿的人情何以甚啊。想想我女儿现在及以后的学习,想想都怕的慌啊。
-----------------------------
哈哈,各有各人的方式嘛。不过儿女成长不等人,珍惜为妙啊!我在黄山,陪读也只是跨了区县而已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5 16:29:32 +0800 CST  
@雪儿4661 2015-05-05 10:34:01
楼主我跟你应该年龄差不多,我晚婚晚育,我的孩子也快读高中了,没打算到别的市去读,高二高三可能也要陪读,因为要晚自习,孩子本人无所谓,愿意寄宿,但我怕别人管不好,我的孩子从小就是自由发展,我从来不限制他,如果寄宿,怕孩子没有自由的空间,所以我也做好了陪读的准备,我也要上班,可能到时候要奔波了。
-----------------------------
也是一位辛苦的妈妈!孩子这个阶段成长特别快。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感谢这段时光的。共勉吧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5 16:55:10 +0800 CST  
@wojia1234 2015-05-05 10:34:17
先赞一个,写得真好,文采十足 。
陪读的生活、心情、风景,楼主能够用文字如此完美表达,也是人生快意。
慢慢再看。
-----------------------------
感谢支持哦,祝一切都好!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6 08:48:34 +0800 CST  
@我是一笑百媚生 2015-05-05 13:31:53
呵呵,这一段好有情趣,喜欢
-----------------------------
呵呵 ,小鬼头的故事,现在想来总是那么有趣,只是当时,不懂得欣赏……。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6 08:49:47 +0800 CST  
@毛毛虫雨悦 2015-05-05 14:09:23
能陪读也是种幸福。
-----------------------------
是滴,一种满满的幸福……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6 08:50:26 +0800 CST  
@我是一笑百媚生 2015-05-05 14:20:28
楼主是喜欢甄嬛传么?
-----------------------------
呀,甄嬛只看了一点点,认识不深哦。祝好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6 08:51:32 +0800 CST  
陪读笔记(65)五分钟
文/雁子

“如果没有这五分钟,我们的日子就完美了。”盯着灰暗的虚空,我总结道。
女儿立马接茬:“就是,这痛苦的五分钟啊!生活原本多好。”
早上起床,我们通常需要十五分钟。前十分钟心安理得地赖着,是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中的挣扎,痛并窃乐着。暖暖的被窝,使人爱恋。就算情人的怀抱,也没有这样迷人心志、醉人魂魄的。
捱到第十一分钟,再也没有赖的余地。怎么办呢?今天早上,就有了上面的对话。
“我们起来吧,怎么样?”我通常是这样与她商量。
“嗯,再等一分钟吧……眼睛睁不开。”“头好昏哦,是不是要生病了?”“我是不是感冒了?”得到诸如此类的回应,女儿的狡猾可见一斑。
“女儿,还是你先起吧。我们中老年人起床是不宜太快的。”我也有点恬不知耻。
虽然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人还是并排躺着,四肢都动弹不得。时间一分一秒迅速溜走。终于,女儿咬咬牙,欠起身子,开灯,穿衣。有英勇就义的悲壮。
我的爱恋也就此打住。蹬褪暖暖的被子,把自己躁起来,穿衣,冲进厨房。
老天为什么要给我们,种下赖床这病根?我们的意志是这样薄弱,使早上这样痛苦。
但是前段时间,女儿却叛变了我。
段考失利。她憋着一股劲。
听到闹铃声,她就默默地穿衣起床。把我遗弃在床上,独自享用这痛苦又漫长的五分钟。一会儿,读书声从客厅传过来了。
闻鸡起舞!
四肢还散在床上,我催促着自己:“起床!起床!读书人还饿着肚子哪。”
要是没这五分钟,该多好。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6 11:13:25 +0800 CST  
@我是一笑百媚生 2015-05-05 14:49:46
很多陪读妈妈都是去跳广场舞、沉迷于麻将,而楼主能够安静 读书 ,多好!
-----------------------------
各有各的幸福,只要乐在其中,一切都好,哈哈。感谢支持!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6 17:38:37 +0800 CST  
@王孔凤 2015-05-05 14:56:48
北大文人;你的陪读情史写得如此仔细,'温柔'.感染.是位不可多得的贤妻良母.字里行间冲满诗情`画意.真棒/
-----------------------------
谢谢鼓励!请多提宝贵建议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7 10:15:56 +0800 CST  
陪读笔记(66)家长来兮
文/雁子

高一高二已经放假,仅剩高三学生了。水杉的叶子终于落尽,呈现出诗意的萧寒风骨。进入寒假的校园,更加清静淡泊。好在,今冬最严厉的寒冷,已经过去。
这天,女儿带回一份邀请函——家长会。
读完之后,才猛然意识,这是高中第一次家长会,想必也是最后一次。“这还用说么,只有高考,才值得开家长会。”女儿好像洞察一切。
我没有接话。在想,这是我作为家长,最后一次家长会吧?
因为住在学校,平日我在校内的一切,都是私人活动。这次可不一样了,唯一的“公干”——遵照学校的安排。早上出门前,女儿叮嘱:“妈,注意时间,千万别迟到了。”她的不放心,说明她也很重视。
家长会第一程序,安排在邻街的文化馆,是全体高三家长的大会。大会结束返回学校,进入孩子的教室,开班级会议。老师特别招呼,家长要坐在自己孩子座位上——名曰“体验与感受”。我对学校的安排,生出了一些感激。我们母女相处融洽,生活中经常交换感受,唯独她的教室体验不能传达给我。
正如你所想,这是高考预备会议,贴心实用的考前宣导。但真正打动我、让我想记录的,是议程以外的细节。“功夫在诗外”,我宁愿相信,这是校方的组织艺术。
比如偌大一个文化馆,坐得满满当当,使我第一次意识到家长阵容的强大。当大家鱼贯而出,从两侧、各个正门步出的家长,汇向同一个方向,这是“家有考生”把我们像苎麻搓成一股绳。
从文化馆到学校,中间是一条不长的巷弄。
刚进入巷子,就有人招呼我:“阿姨好。您出来了?”原来是女儿的同学,一个好活泼的女孩子,挤在人群里连蹦带跳地叫我呢。
我纳闷地问:“你怎么在这儿?”
“来接我爸妈,嘻嘻。”她开心地笑着。
为给我们腾地儿,他们提前放学了。我涌在人群里,顺流往前移去。不断有同学迎接过来,都一副开怀的样子。看来校长说得没错,高三的孩子,逆反之势趋缓,愿意和家长亲近了。
待到拐弯处,看得更真切了。整条巷子,家长汹涌,一直向学校大门波及。我的身后,还有长长的队伍。
“妈,妈,我在这边。”传来女儿的声音。
我不解风情:“什么啊,难道怕我走丢了,还来接我?”昨晚她已详细描绘了她的座位。
“母亲大人,女儿接驾来迟,哈哈。”这家伙,嘻皮笑脸的。
“哪儿跟哪儿呀,这里,我无比熟悉。”我天天在此生活,与其他家长是不一样的。没在意这是女儿的一种姿态。
一群老孩子,公然坐在孩子的座位上,屏息聆听老班(班主任,简称还是昵称?)的“教诲”。作为沧桑与世故的社会人,果然是一项很难得的体验。我和同桌的妈妈坐在一起,却发现抛开机巧的大人,是如此木讷,约摸一小时光景,复制不出孩子之间的亲密。
从教室回到家,只一会儿功夫。女儿在客厅学习。这情形,跟她平日回家时我的状态没什么两样。她向我描述:“老妈,你知道么,在巷子里,看见你们一大群爸爸妈妈——向我们席卷而来,那个壮观,真让人感慨。”
这不正是我的感觉吗?
“你们出来迎接的样子,也颇有地主之风啊。特别是你……”我不由地想夸赞。
对受到的礼遇,虽然后知后觉,但毕竟还是领悟了。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7 13:09:58 +0800 CST  
陪读笔记(67)开学
文/雁子

因为家有考生,今年春节简洁而安静,是我盼望的样子。女儿也摁下年轻好动的心,过了她史上最短的一个寒假。
正月初七,春雨霏霏,空气潮湿却不清冷,是酝酿一场复苏需要的气候。我们从家里出发,约摸四十分钟的路程。女儿接通惯,上车就打盹,为晚自习养精蓄锐。其实,我们的状态并没改变,开学亦像周末返校。
行李太多,跟例行公事的保安大哥说明了一下,他就开启电闸,许我们直接驶入校园。通常,我们是大包小包提着走进去的。我经常调侃,说自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卸完行李,女儿就搬书去了教室。我依照规矩,把车停到大门外去。那里车辆已经不少,看来我们并不是最积极的一对。这时,保安大哥笑了:“新年好啊,快解放了哈,最后100天。”
我反应迟缓,一时没回过神来。他补充了一句:“替你高兴呢,要解放了。”
“是哦,是哦,日子过得真是快。”我忙应承。
今天只有高三开学。想必今天到来的家长,都得到了他特别的慰问。
那天家长会上,校领导就说:“今天距高考还有120天。等到年后开学,就剩100天了。”当时除了佩服校方的用心,并没有其他感觉。现在猛然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咯噔一下。
一件重要的事,真的来临了。
我的搬运工生涯快结束了。像保安大哥说的,应该高兴。而我却笑不起来。
我们母女俩现在的状态,是我一直想要的。
这个校园,亦让我深为喜爱。这安静、纯粹的环境,远离声色犬马、世俗纷扰,适合静修。九个月的寓居,让我如鱼潜水,自得其乐。喜静的倾向变本加厉,有了那么点遗世独立的味道。
与保安大哥说了再见,往学校深处的家走去。触动于最后的期限,不由得左顾右盼起来。
校园很安静。
两幢楼房之间,一株巨大的玉兰正在绽放。娴静、素雅,不动声色地繁茂着。花朵密密地团在曲干虬枝上,那样丰美,使别处的玉兰无法比拟。公园和街边无处不在的玉兰,都是它年轻的孙辈。
另外两株高大的玉兰,护卫在教学楼后的坡道边。抬眼望去,是两团密实的白云直插天际。坡道的上头,有古老的明伦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明年此时,我只能在“凡间”遥想它们了。
红梅在细雨中,不动声色。晶莹的水珠挂在花瓣上,含情脉脉,它睁着眼睛,探望这一切。而粉色的茶花,已经从巅峰状态走下来。
花期短暂,才让四季显得绵长。这校园的三个季节,我们已经一一经历过来。现在,我们进入了校园的第四季——春天。
其实,四季也是短暂的。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8 09:20:21 +0800 CST  
@草上珠 2015-05-05 17:38:16
天下慈母心哪,想起自己女儿 读书 时的情境,不由得一阵 温暖 一阵甜蜜……
-----------------------------
是的,我一边陪读,一边幸福着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09 17:58:59 +0800 CST  
陪读笔记(68)童子功
文/雁子
徽州有句土话——“老来学木匠”。据我私下揣测,这话中有叹惜、有嘲讽,还有一丝恨铁不成钢,主旨是讥警人们发奋不趁早,吃苦在后头。老来学木匠,近似于吃力不讨好、白费功夫的活儿。
可是最近,我开始学写毛笔字。
我的老师告诉我,学毛笔字,在古人只是童子功,他们练好了,在一辈子的谋生读书中应用,跟吃饭使筷子一样。
我的筷子就使得不好,真是羞愧。一代又一代层出不穷的硬笔,又造就了我如今要把毛笔字当一门“艺术”来追求。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总之,在这用电脑书写的时代,我老来学木匠,居然是练童子功!
我其实很幸运。成长路上从没缺过鼓励,使愚笨的我一直没敢松懈。这回,命运又给了我一位难得的老师,他对传统文化涵泳至深,看事物犀利透彻。他的指导,我坚决执行。让练童子功,是把我往传统文化的怀里,狠狠推了一把。
也是一项最根本的改造,使我不能再把传统文化当祖宗的遗物来缅怀。
女儿上晚自习去了,距她回家还有四小时,是充足的私人空间。干完简单的家务,书也看疲了,就走进书房,一笔一划,照着字帖写大字。浓稠的墨汁,在我严格的支配下,变成一个个拙劣的方块字。幸亏,那一杆毛笔,不再像儿时那般不听使唤。
小时候在农村,大约三年级以后,学校给我上过大字课。那时我刚用惯铅笔。抬腕抓拿毛笔的小手,软弱无力,笔头落下去,既是墨团一块,没得商量。想要画成横或竖,只好用墨块来叠加。老师为了安慰我,常给其中的某个字,用红笔画上圈圈。望着歪七扭八却得到嘉许的字,我似乎明白了,大字写得好不好,其实没人在意。
当然也有乐趣。就是不慎把墨汁画到小脸上,小伙伴都会开心。倘使弄到衣服上,也不影响快乐。那时的形象意识,还没启蒙。
写毛笔字的课,在一阵哗然中开始。不久,便在一片嬉闹中结束了。但留在印象中的毛笔,却相当不好对付。即使后来生出过画画的念头,也因为对毛笔的惧怕,而转向了油彩。那油画笔,比毛笔扎实、听话。
听说毛笔字要写得经看,约要十年功夫。与古人十年苦读有一拼。古人苦读之后,若是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手毛笔字的好歹,往往对人物命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好字配上好学问、好学问再配上好人格,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
古人的基本技能,今天被称作艺术。足以说明今人的虚弱和浮夸。随着智能产品的普及,像我这样不拿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多,拿笔之人如凤毛麟角。人生过半,说老,一切都还来得及;说年轻,又没了“与时俱退”胆气。在这当儿,开始一场拾遗补缺,倒蛮合适。难怪老师坚决地说,不要再等了,再等你会懈怠。
老师是对的。人一旦懈怠,就像吃了麻药,容易失去敏锐的感知。况且,随着女儿高考临近,我的生活也将改变。这时建立一个新的规划,化茫无边际的虚空为?益,对我甚是重要。如果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所帮助,那就不亦快哉了。
话说了一箩筐,还得平心静气,从头练起。对我们古老的文字,用一种虔敬和笨拙的方式,细致而郑重地书写。也许,老来学木匠,不失为一项谦卑的、古老的修行吧?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10 12:18:54 +0800 CST  
@wujindashan 2015-05-05 18:00:16
幸福的活着
-----------------------------
是的,让活着幸福......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11 11:30:07 +0800 CST  
陪读笔记(69)吃什么
文/雁子
随着女儿功课的吃紧,我们相处越发简约了。好在周末她有一丁点休息时间,可以成全我们的交集,顺便再制造些生活的“浪花”。
这点间隙很宝贵,我们可以一起犯傻、一起嘲笑自己的生活。
因为温度低,家里冰凉的水果无人问津。上周,女儿建议说:“我们买些新品种试试吧。”看来,她脑筋比我灵活。千挑万选,买来一种水灵无比的水果,哪知吃起来也水水的,没什么滋味。我们相视揶揄:“看吧,这才是真正的‘水’果。”
一选就错,我们的水平很烂。
知名面包连锁店,如自家面包坊一样,时常出入。终于有一天我们同时发现,这像空气一样飘渺、像棉花一样干涩的东西,口味单一难以下咽,吃了总要闹饥荒,营养还捉襟见肘,为什么还要吃它?女儿肯定地说:“因为我们傻呗。”
周六不上晚自习,她又想干点什么。思前想后,决定和我共进晚餐。我是老江湖,受到眷顾还不忘先发制人:“好,吃什么你来定。”
十几年来,她像饿死鬼投胎,总是吃着这一餐,问我下一餐吃什么。我的回答常常令她不满意。多年的卧薪尝胆,我终于能把难题踢给了她。权力下放又是对年轻人的培养。真是一石二鸟。
“女儿,晚上我们吃什么?”傍晚时分,我得意地问她。
她若有所思,沉吟良久,最后说:“到街上再看吧。”选择果然使她为难,我更加得意了。
小餐桌的伙食很好,学校食堂也不赖,我们一起上街,无非是寻找不一样的味觉。
最后,她决定带我吃麻辣烫。
她有点心虚地试探:“垃圾食品,偶尔吃一餐也没事吧?”
我忍住不发表议论。既然放权了,就要服从,我是有操守的。再说,这条街上的风味,三年来早尝得心知肚明。做一个正确的选择不容易,做错误的选择就更为难了。
各烫了一筐蔬菜,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不由想嘲讽自己,放弃正统的营养餐不吃,居然跑出来斋戒茹素。吃罢,我们不由自主,绕道又去了那家面包店。勉为其难地挑选,又是一番爱恨交织地叹息。
拎着面包返回时,顺势拐进了水果店。老板热情地介绍新品种。我们一边应承,一边相视而笑。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我们顺带买了不少惯吃的老品种。
日子就这样,在挑剔与选择中迎来,又在妥协和将就中流逝。有时候,选择是想打破常规。有时候,妥协又是对习惯的保护。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11 17:09:00 +0800 CST  
陪读笔记(70)焦虑
文/雁子
刚迈进100天门槛,某人的情绪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整个春节,女儿都没敢松懈,延用了紧张有序的状态。开学返校,迎面一场考试,并没掀起多大紧张。考后,她也没患得患失。我暗暗称赞,越发应对自如了。
结果公布,成绩稳住了。心境却没稳住。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她告诉我,想到高考临近,忍不住哭了的时候,我的心突地一沉。也许是考试后放松了警惕,让高考将至的紧迫占了上风。神情里的压迫和低落,满满地往外溢。焦虑是能传染的,她空前的焦虑,让我也找不着北,除了叫她放松,我说不出任何宽慰的话语。什么样的老生常谈,能让这压力瞬间消失呢?
高考的冷峻面目凸显了出来。
上次家长会,校领导一再提醒,高考是焦虑重灾区——家长焦虑、老师焦虑,学生更焦虑。我当时一笑,我是这样笃定,而我的女儿阳光开朗,还有点大而化之,才不用担心呢。哪知在这儿候着。担心学习不得法,担心应考失常,更怕这焦虑会影响学习,因而更加焦虑了。我也无法像原先那样理性分析和通达开导,刚有的窃喜和欣慰刹间烟消云散,只剩下心疼了。
一连数天的低落情绪,使她说话更少了。生活上开始不拘小节,一套外衣穿三天不换,准备的零食也无暇问津,一副废寝忘食、破釜沉舟的样子。周末饭后散步,她才说起:“班上的同学真是拼呀,下课都不休息,拼命做题或背诵,搞得我也紧张起来。真是醉了。”原来是考试之后,同学们仍然拼命的状态影响着她。“原先爱瞌睡的同学,现在都不打瞌睡了。”她又向我描绘。
这是新学期最显著的地方了。
她受到了感染。然而这强度是她没有经历过的。
连绵的阴湿天气终于过去,女儿的心情有些好转。也许,她逐渐适应了紧张的气氛。上班路上,紫叶李在阳光下举着粉粉的花瓣,洋洋洒洒,娴雅地伫立着。柳树绽出点点新绿,菜花开始在田畴、山坡上开放。春天的正味一下子浓了起来。好友打来电话:“阳光正好,菜花已黄,周末出去游玩吧?”
我想都没想,就搪塞:“实在走不开呀……。”
好友知趣,我便不须再费唇舌。为了陪读,摒除一切干扰,她也许更加敬佩我的不遗余力。其实,我是没有闲散的心境,胸口好像被什么堵住了。
除了按部就班,对其它事提不起兴趣。
我想我也焦虑了。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12 08:35:28 +0800 CST  
陪读笔记(71)白雾
文/雁子

一连几天的阴雨,整个徽州都泡在了水里。这两天,气温开始闷热。家里屋外,水气久聚不散。人,也湿湿的,活跃不起来。
离开学校去上班。驶上河西桥,对面的西干山麓笼罩在连天的浓雾中,河面上雾汽升腾,滚滚地要漫上桥来。桥两侧的对岸,影影绰绰,掩藏在巨大的虚幻里。行驶在这样的风景,容易生出感触。
昨晚,我坐在窗下临帖。雨噼里啪啦下个不停。窗外一阵骚动,我知道,晚自习结束了。
女儿没像往常那样咚咚敲门,好让我开门迎接。而是迅速打开门,径直冲进了书房:“妈,你看看,今天做的卷子,错了这么多!”手里抓着一张试卷,在我眼前用劲一抖。我定睛一看,居然是没及格的光景。才“哎呦……”了一下,尾音还拖着,就见她神色一变,眼圈一红,要抽泣的样子。原来憋着一肚子气呢。
说实话,这样气急败坏的样子,我是见识过的。不过是在很久以前。
小学一年级的某一天,她放学回来。见到我的刹那,脸色大变,哇的一声号啕大哭。她控诉,老师表扬了很多同学,却没有表扬她!
昨晚一番痛心疾首,让我看到,信马由缰多年,那个执拗的孩子回来了。
按理我应该感到欣慰。我一直相信年幼、不谙世事时的流露,更能说明秉性的倾向。我断定她有潜质,也是凭着她当年好强的性子。迷迷糊糊了很多年,当她全情投入这场征战,我却轻松不起来。
“我要告诉自己,我还差得太远,太远……”控诉了自己的混账,平静下来后,她敲着卷子跟我说,掷地有声。这张倒霉的卷子,已经被死死地贴在客厅的白墙上。悬榜通告,以儆效尤。
这又是生活中,一桩巧妙的对应。
家里书房的墙上,至今还贴着一张白白的纸,她的保证书。那是初二时,成绩一滑再滑,我让她写下的——保证短期内把成绩搞上去云云。贴在墙上作为警示,但一直没发生效力。时间久了,我们都不再去关心。然而它在墙上,就像一张旧照片,记录着一段纠缠又迷蒙的岁月。
当我放弃专制,承认个性差异后,她却接过了鞭子,时常敲打自己。于是临时的家,有了这张奇特地告示。我不知道它会贴多久,会发生怎样的效力。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但愿它也成为一种见证。
这张用红色水笔批阅过的纸张,就像眼前白色的雾气,使人迷蒙,看不见道路的尽头。
道路的走向,却越来越清晰了。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13 12:45:00 +0800 CST  
陪读笔记(72)说说信仰
文/雁子

一对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与我侧身而过。轻轻飘来的一句话,如雷贯耳:“我们中国人本来就没有信仰……。”不知道什么话题引起,是忧国忧民、还是鄙薄嘲讽?也许,是在为自己 “随大流”找借口?我无从得知。
“国人没有信仰。”这样的言论,不知从何时起,由何肇端,从媒体播散到公知言论,频频被提起。街谈巷议、朋友聚会中,它也振聋发聩。
这是一个多庞大的指责啊,这又是一个多庞大的被指责!
一开始,我很受震动,对指责者肃然起敬。后来听多了,发现它只是一句故作高深的流行语。渐渐地,生出一种厌烦情绪。无效言论,说多了是一种侵害。听多了,是一种悲哀。我们哪有时间和精力,拿来如此挥霍?
曾经,一位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跟我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国家跟西方没法比。”她没说为什么没信仰,也没说哪些方面没法比。我想即使她想说,信仰问题漫无边际,差异事项多如繁星,我们都没有这个气力一一诉说和倾听。
我当时如鲠在喉,找不到够份量的言辞来与之颉颃。又不想随声附和。于是只好说:“我们做好自己,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更好。只要努力,会比西方进步得更快。”
大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显然我太较真了。
我确实是较真的。
与西方没法比。这条舆论与信仰话题一样,近年来叫嚣尘上,三人成虎,普遍压抑国人自信——我们的精神与物质都不值一提。只是这庞大的抱怨中,并没有发现痛定思痛,亦找不到一点自我醒省。这庞大又狭隘的抱怨。
岂知西方文明,也是在巨大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同样经历了黑暗、战争和冲突,从工业革命到政治革命,走过多少痛苦的历程,才有了今天?而他们的今天,也是捉襟见肘、需要朝乾夕惕不是吗?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盲目攀比,就像穷困孩子硬要“拼爹”,那只会嫌弃自己。
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文明。
差异是如此巨大,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并真的去努力。我们抱怨,是因为不幸生活在这个变革的过程当中吗?我们只想做树下乘凉的人,而拒绝种树?
我们习惯用消极和抱怨,来掩饰内在的虚弱和怠惰。在面对抱怨的年轻人时,我猛然意识到,我们的抱怨跟其他优良传统一样,被完整地继承了。也许他们在成长中,吸收了太多抱怨,潜意识里种下了怨尤的病根。一旦心有不快,负情绪就流露出来,站进抱怨的队伍。
是的,抱怨是一种病。它通过言语和情绪来扩散。我们稍有不慎,便成为病毒携带者。
回来说说信仰。从庞大挖掘到具体,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每个人,建立了自身的信仰,还要说没有信仰吗?如果我们肯于努力,还有时间抱怨社会的落后和贫乏吗?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不是靠媒体宣传或口诛笔伐就能得到。我们站着指责历史和虚无,不如先向内心求索,问自己是否做好。如果没有,安静地坐下来修正自己。当我们变得让自己满意,再去影响身边的人,或者互相影响。更要紧的,是把自信和乐观传给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在积极乐观的氛围里成长,他们会更智慧和饱满。我们嫌恶的情形还能不改观吗?
不管经历多少痛苦与迷失,最终要想办法走出迷局。
一味抱怨和指责,并没有尽到社会人的责任。当你有信仰,你当不会这样指责,因为你知道这不是事实。
当你没有信仰,你怎好如此厚黑,开口指责?
也许你的遭遇告诉你,有些人确实没有底线,这只是个别现象,请你诉说的时候一定带上主语,别让个别消灭全部。
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停止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吧。也许你说,我仍然坚持这是真理。那么恭喜你,你有信仰了!你信仰了无信仰说,你信奉了自卑情绪。




楼主 雁子2015  发布于 2015-05-14 11:59:35 +0800 CST  

楼主:雁子2015

字数:988

发表时间:2015-01-19 23: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07 19:06:09 +0800 CST

评论数:52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