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生(系列,添加中)

题记:我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只为传承蒙田培根的事业,为人类接续智慧之灯。

话说人生文化随笔系列之四十八

话说死亡

我对死亡的最早记忆和感受,是在七岁那年的某一天,我看到很多人围着一具棺材大声痛哭,当然是听人说的叫棺材,也是听人说的里边装着一个死人,那个死人是永远不会活过来了,我也就跟着大人们一同哭泣,我是被死亡的恐怖气氛吓哭的,并不理解死亡的更多意思。从那以后,我对死亡渐渐就有了一点想法,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会突然死去?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了吗?人死后去了哪里?我在那时就为自己将来的死亡提前哭过几次,每次都是在大人们连哄带劝的安慰之下才停止哭泣。村庄里每年都死人,我在那时最怕看见棺材和坟墓,路过坟墓的时候从来不敢正眼看一下,更不用说叫我亲眼去看死人,对死亡的恐惧困扰了我整个的童年。

我注意到人们消失了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
——狄金森

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我终于明白了万物生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死亡的事情时刻都在发生,人的生命和其它生物一样,人就是朝菌和蟪蛄,就是一只蚂蚁一株稗草。死亡不是一个人愿不愿意的问题,死亡是每个人都逃不掉躲不开的问题,是早晚的问题。接受死亡习惯死亡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慢慢适应,有人一生都适应不了,那问题也不大,死了以后也就适应了。有一点值得庆幸和安慰,那就是死亡的公平公正性,大家都彼此彼此,死亡之神从不厚此薄彼 ,死神面前没有漏网之鱼,无论他是贫是富是贵是贱。

孟德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苏轼

在我慢慢熟悉接受死亡的过程中,古罗马有两个哲学家为我醒醐灌顶,一个是塞涅卡,他说人在没出生之前就是死亡状态,这等于告诉我,死不足惧,我们早已死过。另一个是马可•奥勒留,这位皇帝哲学家对死亡的言论最是清晰透彻,他说:“有多少医生曾在病人的床前频频皱眉思考救治病人的方法,最后自己却不治身亡;有多少占星家预告了别人的死期,不久自己也悄然离世;有多少哲学家曾经口若悬河地讨论死亡和不朽,自己却默默地死去。再看看你所认识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在短短的时间内相继死去,一个人先是为别人送葬,然后别人再为他送葬。”马可•奥勒留说出了生命的悲剧意味,更多的是对死亡超脱达观的领悟。我们生命的过程也就是前赴后继奔向死亡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诗人和哲人的目光交叉在一起:

春花秋月何时了
郊外墓草又一新
昔日前来痛哭者
已随轻风化灰尘
——穆旦

在恒久强大的死亡面前,人类现在是将来也终将还是无能为力,死亡难以逾越。自古以来人们(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在死亡面前不甘束手待毙,主动向死亡发起了挑战——医家研究药方,佛家研究坐禅,道家研究炼丹,勇气固然可嘉,结果却是令人遗憾,所有的努力和挑战都铩羽而归,最大限度也只是稍微延缓一下衰老和死亡,根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更有甚者,有人还走向了反面:因挑战死亡加速了死亡。权贵富裕之人最是怕死,因而追求长生不死更加积极,凡正有的是钱,不试白不试,我们先是看到秦始皇派徐福一行出海寻觅长生不死之药,徐福一去即如黄鹤再未回来;接着汉武帝命令炼丹家炼一种黄金器具,说把食物放在里边吃就可以长生不死,最后也未见汉武帝长生不死;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一边歌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边广招天下方士习练养性之法,以求延年之策,结果也没能救他不死。前边这三位挑战死亡不成倒也没啥大的损失,后边这三位可就惨了——唐太宗李世民因服食古印度方士的长生药“暴疾不救”身亡;明宪宗以丹纵欲,“气伤龙脉“也是暴亡;据说清朝雍正皇帝的暴亡也是因”迷恋丹药,服食丹药“所致。

“倘若无常野的露水和鸟部山的云烟
都永不消散,世上的人,既不会老,
也不会死,则纵有大千世界,又哪里
有生的情趣而言呢?世上的万物,
原本是变动不居,生死相续的,也唯有
如此才妙不可言。“
——吉田兼好

与其徒劳和死亡抗争,何如像吉田兼好一样达观面对,话虽如此,毕竟,怕死和求生是人的本能,即便达观如吉田兼好 ,如果活在今天的大阪或东京,上街也要左顾右盼,以防被车闯死,如果活在一九二三年的东京,赶上东京大地震,他也将能跑就跑,不会在屋里静等死亡。好死不如赖活着是多数人的信念,我在医院见到一位八十岁的患肺癌老人,呼吸和说话都已经相当费劲,他儿子不忍见父亲痛苦之状,就对他父亲(当然也有开玩笑的意思)说:“我给你弄点药吃过去算了。“他父亲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我不吃。“干脆地否决了儿子的玩笑。我母亲中风偏瘫,半个身子不好使,我们姐弟轮流护理照顾,我母亲说我不想连累你们啊,哪天我自己想法走了,把你们都解脱了,还没等我们劝阻,我母亲紧接着说,快给我吃脉通颗粒,晚上的药还没吃呢。我三大伯八十三岁。患膀胱癌,手术后外挂一塑料袋接尿,疼痛自然难忍,我三大伯就和我堂哥说,哪天我自杀上吊,我可受不了这罪,我堂哥就和他开个玩笑,把绳子放在他面前,我三大伯说,我不用你这个绳子 ,哪天我自己找绳子,两年都过去了,我三大伯还在痛苦呻吟中活着。生老病死,多么自然的生命进程,可我们难以做到从容不迫,尽管我多年努力适应死亡这一事实,说心里话,现在说起死亡来我也是心有余悸。自古以来,死亡一直是人们谈论最多思想最多的问题。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

蒙田曾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那些探讨哲学的人又是如何谈论死亡面对死亡的呢?苏格拉底临终时说:“我去死,你们活着;究竟谁过得幸福,只有神知道。“孔子承认生和死都是很大的问题,但生的问题比死的问题重要得多,孔子谈论最多的问题是生不是死,可以说孔子绕开了死亡这一难题。庄子尤其通达,妻子死了又敲盆又唱歌,还说自己的身体被老鹰吃被蝼蚁吃都是一样的,死亡只是存在形式的转化,在庄子,似乎死亡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霍布斯说我们不应该为一个人的离世长久地哀悼,不然我们就没多少时间哀悼其他的人了。笛卡尔在丧失意识之前说:”我的灵魂啊,到了摆脱肉体囚笼的时候了,你一定要鼓起勇气接受这分离之痛。“伏尔泰咽气之前床前的灯忽地闪了一下,他惊呼道:”什么声音?是地狱的火已经准备好了吗?“伏尔泰曾经说过地狱之火是用来愚弄贫民和无知者的,那么也就是说无神论者伏尔泰在死亡来临之际也害怕了,从笛卡尔的话中也不难看出对死亡的惧怕,尽管是哲学家,我们无法从他们的死亡态度中得到慰籍,因为在他们那里,死后的去向始终成谜,这也是很多人放弃哲学信仰宗教的原因,耶稣基督就肯定地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得永生!佛教令人向往之处就在于,指出修行得道之后可免轮回之苦,寂灭之美涅槃之乐是最高追求,死后直接去往西方极乐世界,这一说法一下打消了信徒们的死之惧怕,因为解决了死后的问题,那就是死而不死。
蒙田在其随笔中频繁提到死亡,他说人如果怕死,如果终日想着死亡这件事就等于提前了死亡,人应该是尽管活着,最后才坦然地迎接死亡。蒙田欣赏的死亡就是自然人的死亡,自然地生自然地死,从不思想死亡这一无意义的问题。我知道有很多这样的自然人,活着干死了算,小车没倒就往前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始终不曾想过死亡这件事情,我也认为这就是死亡的最高境界,是真正的不惧死亡。而有些人一生都被死亡困扰,对死亡太过于关注,缺少对生之乐趣的享受,想了一辈子,结果还是一无所得地死去,当然如果有人认为想自己愿意想的就是幸福,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楼主 左右开弓2016  发布于 2020-09-26 08:54:47 +0800 CST  
@饱满的谷子 2020-10-01 09:20:09
网易公开课里有死亡哲学课,现在来学习楼主的死亡哲学,别有一番滋昧。
-----------------------------
个人感想而已
楼主 左右开弓2016  发布于 2020-10-07 08:33:52 +0800 CST  
题记:我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只为传承蒙田培根的事业,为人类接续智慧之灯。

话说人生文化随笔系列之四十九

话说施舍

施舍即给予,赠送,佛教里称为布施。施舍一词来自于阿拉伯语的翻译,施舍被视为善良仁慈的举动,很多宗教都重视并提倡施舍,《古兰经》里多个章节都提到施舍,佛经里把布施列为菩萨所修习的六种法门之一,并且排在第一的重要位置,说明佛教对布施的高度重视。施舍本是无偿奉献的行为,本身不应包含任何功利目的,不应以居高临下之姿给人施舍,不应以怜悯之心给人施舍,不应以傲慢之心给人施舍,施舍应该不图回报,施舍时不应想到施舍本身。法国思想家西蒙娜•薇依在谈到施舍时说:“有面包的人给饥饿者一块面包,这很平常。不寻常的是这个人能以一种不同于购物的行为做这件事。施舍,当它不是超自然的,就类似购物行为,它购买不幸者。”薇依强调的正是施舍者的心态问题,这个问题很是重要,能看出施舍者的本质和品质。有人听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就去施舍,他这就是有目的的施舍,他的舍是为了得,他是在做交易,而且想赚大头,他的出发点无疑是自私的,他的施舍不纯粹不干净。佛经上说施舍能得五种果报十种利益,有些佛教徒的施舍就是为了这些果报和利益,他们的施舍也不干净不纯粹,佛教徒的施舍应如《金刚经》所言:“不住色布施,不住法布施”,也就是施舍时做到无我无人无法,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能最终见到光明的布施。
《四十二章经》中说“贫穷布施难”,贫穷中人自身的吃穿都成问题,又哪有多余的钱财去施舍救济别人,即便是富贵中人,吃穿有余也大多不愿去施舍,施舍之难在于钱财来之不易,在于贪婪吝啬,如果贫穷而能布施,他就使人佩服赞叹,《罪与罚》里的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一个靠家里供给的穷大学生,自己吃住的费用都相当勉强,在马美拉多夫因醉酒被马踩死之后,拿出仅有的二十卢布,施舍给马美拉多夫的妻子,帮助他们一家人。拉斯科尼科夫虽然杀了人,却没花抢来的一分钱,施舍出的是自己的干净的钱,拉斯科尼科夫天良未泯,就事论事,他的施舍表现了他善良仁慈的一面。
施舍的心态重于施舍本身,施舍还要考虑人的尊严感受,照顾到人的脸面。看过一篇文章,讲一个老太太经常招待过往的吃不起饭的人,她每次都不直接把人叫进来吃饭,总是为人找些活干,比如把院子里的木头从一边搬到另一边,这很明显是在做多此一举无用功,但她总能把理由说得很充分,而不使人怀疑,等那人干完活,他就留下那人吃饭,他也就很是心安理得,很是不失尊严,这看似很公平有劳动有报酬,却是老太太的精心安排,是变相的施舍,叫人干活是假施舍是真,这也正是这位老太太的伟大之处,这种隐蔽的使人有尊严的施舍是世俗施舍的最高境界。
古语所谓“一顿是恩,十顿成仇”,施舍过多过频容易使人滋生不劳而获的心理,依赖于人的心里没皮没脸的心理,有尊严的人渡过难关之后就会拒绝施舍,自己去奋斗,而有些人一旦不再被人施舍,就会反目成仇,还有些人,接受施舍就是为了隐蔽自己的富足。施舍不施舍,这是个问题。
楼主 左右开弓2016  发布于 2020-10-12 08:30:25 +0800 CST  

楼主:左右开弓2016

字数:83623

发表时间:2016-01-24 02: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5 07:44:55 +0800 CST

评论数:1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