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 小罐茶成为现代派中国茶扛鼎之作

千百年来,深入中国人骨髓的茶文化历经时间长河的沉淀,虽历久弥香,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茶缺乏创新,缺少世界等级的茶叶品牌。在当代中国茶行业,一直流传着7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的说法,而小罐茶的横空出世,给中国茶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现代派中国茶的扛鼎之作,小罐茶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实现了零售额破10亿的记录。





中国茶老了!那么,如何为传统中国茶减龄?“以消费品思维做茶。”杜国楹这样描述他“闯”入茶行业的逻辑。杜国楹认为,传统茶行业分成两个极端:一种是把茶作为农产品,没有标准;另一种是把茶当作“文化产品”卖,搞得太高深,不接地气。小罐茶应该以消费品的思维去开发茶产品,为消费者降低消费好茶的门槛,让消费者无需懂茶,也能简单方便喝到真正的好茶。

针对茶叶市场一直存在的“买的时候分不出好坏、喝的时候程序太复杂、送的时候不好界定价值”三大消费痛点,小罐茶联手非遗“制茶大师”,坚持原产地原料和传统工艺,让大师用他们的经验和技艺为小罐茶的产品把关,也为消费者提出了“小罐茶大师作”的认知标准。

“认知的标准化要靠产品的标准化来支撑。”杜国楹说。小罐茶铝罐包装,每罐4克,一罐一泡,不同品类的茶价格一致且公开透明,甚至线下门店也都以统一的形象装修,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消费者建立对品牌的标准化认知。

自诞生之初,杜国楹就将“现代派中国茶”作为产品定位,以国际化的视角和标准,引入国内外优质资源和人才。就像一根火柴,小罐茶擦亮了茶行业变革的火花。而很快,星星之火,便已燎原。

中国茶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让茶叶消费占据了大宗农产品和高端文化品两个极端,而作为大众消费品的茶叶市场近乎空缺。只有横向打破地域的限制,扩充茶叶品类和源头,才能满足标准化生产,进而实现市场化和有规模的产业化。

要改变茶行业的“潜规则”,就必须进行全产业链的变革,优化产品、提升体验,增加服务,整合资源,一个都不能少。

在市场的创新验证成功后,相比传统茶行业从茶园、工厂、市场的导入模式,杜国楹再次突破常规“反向操作”,由市场入手,布局工厂、整合茶园,开始对茶行业价值链的重新设计。

2017年底,小罐茶在黄山投资15亿元,开建现代化智能工厂。“如果我们不推动整个茶产业参与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最直接的后果是,我们没有好茶可用。所以,投资上游,是为了让行业建立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不用懂茶都能买到好茶。”杜国楹如此解释小罐茶黄山中央工厂的建设初衷。

此外,小罐茶还将以资本运作方式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通过参股、控股甚至全资收购的方式,让“大师”变成事业合伙人。同时,为满足未来供应链需求,还将用资本杠杆撬动茶园,对中国八大产茶基地的上游资源进行整合,探索构建生态有机茶园体系,并以此实现用更高的标准推动整个上游体系的现代化管理。

杜国楹认为,企业对好原料的需求越大,上游供应链的茶农就越有积极性种植生态好茶,并能获得更多收入。而消费者也可以获得更高品质和更安全的茶产品。这样的企业,有效地实现了价值循环,与国家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不谋而合。

2017年,小罐茶的零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现象级产品。很多市场人士分析,其成功的根本在于对新中国茶趋势的把握以及有效探索。可能,面对需要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新中国茶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但小罐茶对发展新中国茶的一系列思考和对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推动,是极为有益的探索,值得行业为之点赞。

在中国茶行业,小罐茶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冉冉升起,用创新与变革照亮了中国茶产业的未来之路。同时,小罐茶用匠心与精心打造中国好茶,用高端的品质给消费者带来极致的体验,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与青睐!
楼主 子系中山狼谅  发布于 2018-12-19 11:57:27 +0800 CST  

楼主:子系中山狼谅

字数:1483

发表时间:2018-12-19 19:57: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04 20:46:49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