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正在添加中)

最有意思的是,大约是入乡随俗的缘故,外地老师不会讲浦江的土话,但在日常生活中偏偏要讲。尤其是我的班主任张其纲老师,作为杭州人,普通话讲得特顺溜,但他一开口讲浦江话的时候,那个别扭,那个难受,听得人浑身都要起鸡皮疙瘩,而他自己或许还在自鸣得意呢!在家乡的方言中,“很”叫做“危险”,“很好”叫做“危险好”。学校的党支部书记王江新老师是浙江东阳人,带着浓重的东阳腔,向我们这些浦江的学生鹦鹉学舌:“危险好,危险好,危险了还好?!”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更大的不同是,初中的同学人人都是农民,半斤八两,彼此彼此;而高中的同学,有不少是城里的居民,比起身份,已经是天壤之别了。再加上城里的同学,都是走读生,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越,而且不用参加农村劳动,衣服穿得干净时髦,人也长得白白净净,确实有点儒雅书生的模样。而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同学,长得黑不溜秋,穿得土里土气,年纪虽然不大,但常年在田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已经在外表上深深地打上了“小农民”的烙印。
与我们乡下的同学寒窗苦读不同,城里的同学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尖子生,估计爹娘就是知识分子或者领导干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家庭条件好,遗传基因也好,加上不用参加田间劳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奋读书,成绩特别优异;还有一种是差生,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将来考不上大学,也可以招干或者顶职,在学校里混混日子。我班一位姓毛的男生,是家里的独子,被爷娘视作掌上明珠,受到百般宠爱,说话嘤嘤嗡嗡,奶声奶气,自然被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所不屑。还有一位姓陈的女生,身材长得颇为高挑,跟我们坐在教室的后面,我看她上课下课都在“用功”,痴痴迷迷,沉醉其中,看到精彩之处,时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无非是琼瑶、亦舒等人的言情小说。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29 07:47:49 +0800 CST  
在城里待久了,居然发现还有一种介于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的尴尬人。说他们是城里人,不错,是生在县城,长在县城,住在县城,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可他们虽然住在城里,却像乡下人一样,也是农民户口,家里也有一亩三分薄田,爷娘也要下田劳动,是城里的农民。当年,县城分成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四个大队,我经常看到城里的农民推着独轮车,载着人粪肥,出城劳动。与我高一同班的一位姓楼的同学,爷娘就是城东大队的农民。
上学以后,高一的新生住在学校西北角的宿舍里,后面就是县政府的大会堂,有幸经常“被聆听”各种会议的讲话发言。宿舍是一层的老房子,每间十余平方米,两侧摆放着四张上下铺的木床,住八位同学。因为年久失修,木床摇摇晃晃,我睡在上铺,稍一转身,就发出“吱吱咯咯”的响声。睡在下铺的小个子,本有失眠之症,我一动弹,他更睡不着,于是用脚“嘭嘭嘭”地踢上铺的床板。那一年,我睡在上铺,战战兢兢,一动不动,像坐禁闭一样,难受极了。
到了高二文理科分班以后,我搬到学校最前面的四层楼。这里有校办商店、校医室、教师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师生混居。我们高二(2)班的二十几位住校男生,挤在一间三十来个平方的房间里,上下铺的钢床并成一排,挨挨挤挤,仿佛农民工宿舍。因为床连着床,我们没法从床的前面爬上爬下,只能从床的侧面钻进钻出,像钻狗洞一样,直到高中毕业。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29 07:48:37 +0800 CST  
在枯燥的学习之余,我们也想找一点乐子,最有趣的是“翻床”。一屁股坐在下铺,双手紧扣上铺的床沿,双脚蹬地,腰肌发力,一个跟斗,整个人从下铺翻到上铺,考验人的手劲、脚劲、腰劲和协调身体各个部位的巧劲。我当时正是十六七岁的小后生,体重不大,引体向上可以做十八个,玩“翻床”游戏自然是小菜一碟。
我们寝室的八个住校生,个个来自乡下,人人带着一袋大米,一日三餐到食堂里蒸饭吃,足够吃上半月一月,人人带着一罐咸菜或者一桶霉干菜(戏称“博士菜”),也够吃上半月一月。只有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才能吃炒鸡蛋,那简直是凤髓龙肝了。等我把那罐咸菜吃完了,还没有到回家时间,就到食堂里买菜,早上买三分钱的豆浆,中午买五分钱的青菜,留一半到晚饭再吃。
学校里师生众多,光靠井水淘米蒸饭,太不方便,于是想装自来水。可水源从哪里来?在学校的东面有一条小溪,叫做东溪,流水潺潺,常年不断。有人动起了东溪的脑筋,在溪滩上挖了深坑,溪水未经沉淀和消毒,就源源不断地吸进学校的自来水塔,再流向低处的自来水龙头。到了汛期,东溪里洪水滔天,浑浊一片。我们拿着饭盒淘米蒸饭的时候,一拧开自来水龙头,就从里面喷出一股发黄的浑水……(《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29 07:49:23 +0800 CST  
@三满2012 283楼
我是湖南最南端与广东交界的瑶山出来的,和你的家乡估计不会太远吧。有些风俗、生活习惯应该是差不多。
-----------------------------
路途有点远。我是浙江的中部,离举世闻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只有二三十公里路。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29 11:58:57 +0800 CST  
难得的“放风”

人生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学业亦然。关在里面,心里向往的是外面的景色。在那贪玩好动的年纪,我也曾溜出去亲近自然景色,领略秀美山川,给沉闷枯燥的高中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进入高中,如入樊笼。每天从早上五点五十分起床,到九点半熄灯,不是从教室到寝室,就是从寝室到教室,两点一线,除了吃饭,还是读书,日子过得相当无趣。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长把顽皮的孩子送到学校里去,叫做“关进学堂里”;放学以后,老师留学生补课,叫做“关夜学”。一个“关”字,曲尽其妙,真有意思。如果说小学里是被“关”的,仿佛关禁闭;高中里都是自愿“关”的,仿佛闭关练功,都为了那该死的大学!
那时,我们这帮十六七岁的小后生,正是好动爱玩的年纪,偶尔也禁不住诱惑,溜出学校去逛逛,领略一下大自然恩赐的山光水色,为沉闷的读书生涯找一点乐子,权当是难得的“放风”吧。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当数塔山、仙姑山和南山。
塔山就在学校的东面,隔溪相望。浦江中学在明清两代是县学,紧邻塔山,有一座宋代建造的龙德古塔,传说中犹如一支如椽巨笔,南边紧邻学塘和钟楼,学塘是一副砚台,钟楼是一柱松墨。每当旭日东升,霞光将古塔的倒影映入学塘,呈巨笔蘸墨状。在善观气色的阴阳先生眼里,因为有这样的好“风水”,难怪浦江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人家姑妄言之,我们姑妄听之,权当是一说吧。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30 20:02:19 +0800 CST  
每每在晚饭过后,约上老同学金建国,我们一起步出校门,往东走两百米左右,就看到一座石牌坊,上面的横额上镌刻着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先生书写的四个大字——塔山公园。
过了石牌坊,石板路的两旁摆着许多地摊,鳞次栉比。摊在地上的大多是周易八卦图,坐在边上的是巧舌如簧的相士,大约是进城的村民,也有个别的长须飘飘,似乎有点仙风道骨。看相这一行,我不知道三百六十行里有没有,在我的童年,曾经作为封建迷信受到取缔,八十年代又死灰复燃。
再往上走,是一块平坦的高地,有一口小小的池塘。池塘边有一棵身躯伟岸的千年古樟,枝叶婆娑,遮天蔽日。遥想七十年代,我随爹进城看病,曾来此一游,当时古樟下有一个烈士陵墓,安葬着解放初期为剿匪而牺牲的公安战士,不知道后来迁到哪里去了。
拾阶而上,来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德寺塔的跟前。这是浦江县的标志,进城的人迷路了,抬头看看高耸入云的古塔,就可以判定大致的方位,好像茫茫大海上的航标。该塔在建造之初,内有木楼梯迤逦而上,直达塔顶。后来因为雷击,塔刹掉下来了,木楼梯烧毁了,只剩下砖塔。在宋代,塔下还有一个寺庙,叫做龙德寺,香火鼎盛,如今已荡然无存,只能发一发思古之幽情了。
龙德寺塔的西侧,一亭翼然。坐在亭上,极目远眺,但见街道纵横,房屋栉比,整个县城尽收眼底。八十年代初,塔下建造了几幢五层的高楼,几乎跟亭子齐高,因此可以推算,塔山估计只有二三十米高。
那时,高一语文有一篇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写到荷塘边上的小路,“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以此为范本,做一篇写景的散文。我依样画葫芦,写了一篇《游塔山记》,依稀记得有“淡淡的月色,透过薄薄的轻云,穿过婆娑的树影,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随影,凄清极了”之类的文字。教语文的赵星火老师把我的作文在班级里念了一遍,并提出委婉的批评:消沉悲观,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那时,我正处在读书生涯的最低潮。一直以来作为尖子生,受到老师的青睐和同学的羡慕。到了县城以后,各路英才荟萃,强中更有强中手,很多原来的尖子生不再冒尖了,难免有失落感。加上受数学和物理两门课的拖累,我的成绩不上不下,泯然众生了,所以长叹短嘘,绪低落。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30 20:03:21 +0800 CST  
为了散心,我跑得最远的地方是城北的仙姑山,传说中那是轩辕黄帝的幼女元修得道成仙的地方。
有一天,我约同班的陈士宣同学,有说有笑,走了十几里山路,来到山脚。山高路陡,爬了一小半路程,我俩已经气喘吁吁了。这时,有一位住在山腰的村民,刚从山下买了,挑上山来,神闲气定,步履轻快,“噌噌噌”地跑到我们前头去了,真让我们脸红。
爬到山腰,一口池塘,几竿修竹,就是仙姑山村。这里曾经有个昭灵宫,是祭祀仙姑的所在,早已夷为平地,无影无踪了。
仙姑山的奇特之处,是山上有山,在连绵起伏、波澜不惊的群山之上,奇峰突兀,犹如手指朝上,直插云天。
再往上爬,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狭,我们已经踩在神女峰上了。过了“天门”,突然从远处飘来迷雾,顿时茫茫一片。过了一会儿,云开雾散,天清气朗,俨然是一座云雾飘渺的蓬莱仙山了。
最奇的是,山上有山的上面,还有一块巉岩——头岩。头岩的陡峭程度,绝对超过九十度。我们紧紧扣住前人在岩壁上开凿的小坑,作为抓手,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大多数登山者,望而生畏,功亏一篑,也有勇敢的小脚老太婆,居然爬上头岩,令人惊叹。
坐在头岩上,山风劲吹,极目四望,群山蜿蜒,一齐拜倒在山上之山仙姑山的脚下,仿佛是佛子朝观音,显得那么渺小和驯服。近处的金坑岭水库,犹如一面闪亮的镜子,熠熠生辉;远处的浦阳江,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东去。正如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说的:“浦阳以仙华为屏,大江为带,中横亘数十里而山势盘行周遭若城,洵天地间秀绝之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登山,要有一双合脚的登山鞋,而那天我们穿的却是一双熟料拖鞋,一路上“踢踢踏踏”,拖泥带水,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兴致。那时候,乡下人都喜欢在夏天穿塑料拖鞋,无论是挑担,还是远足,抑或登山,因为便宜。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30 20:04:22 +0800 CST  
除了这次穿拖鞋登山的经历,我还有雨中登山的经历。那是春日的一天,班里组织全体同学活动,去爬南山。为什么会选中山不奇、水不秀的南山呢?因为那里有县里唯一的电视转播塔。八十年代初期,原先稀罕的电视机也进村入户,有时信号不好,图像模糊,大家众口一词:“南山关系!”南山已经成了电视转播塔的代名词。
从学校到南山脚下,不过五华里。我们一路蹦蹦跳跳,不过半个小时。虽然老天拉下了脸,阴沉沉的,可年轻人总有侥幸心理,出门不爱带伞,全然把爹娘“手不离伞,包不离饭”的教诲放在心上。一爬两爬,爬到山腰,下起倾盆大雨,个个淋得像落汤鸡。“既来之,则安之”,眼看心仪已久的电视转播塔就在眼前,淋点雨算什么,一鼓作气,直捣山巅,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下山的路上,忽晴忽雨。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而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仿佛刚刚相会了思念已久的情人。(《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1-30 20:05:08 +0800 CST  
@pjzzzyl 2012-12-01 10:04:47
@王向阳196862 2012-11-27 08:12:39
泥土香飘识谚语
集体创造、口耳相传的谚语,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处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闪烁着老百姓的智慧,比文人的创作更有草根生命力。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流行,各地的谚语俗语逐渐消失,亟需搜集和整理。
在初中阶段,繁重的田间劳动让我经受了艰苦卓绝的锻炼,并深深地懂得了那些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谚语背后蕴藏的涵义。这些由老百姓集体创...........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全国的。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2 10:25:06 +0800 CST  
@pjzzzyl 290楼
“五月不做霉(指梅雨季节),黄谷哪里来”;“未过惊蛰敲天雷,四十五天挖炉灰”。。。
-----------------------------
感谢兄台补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2 10:27:59 +0800 CST  
@pjzzzyl 291楼
浦江佬有句名言:“浦江话好讲,却难尝”。浦江方言确实如此!譬如普通话:“很好”.“很好吃”.“非常精彩”, 浦江方言称:“危险好”.“危险好食”.“危险精彩”等等,常常让很多外地人惊诧不已!!! 草根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草根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草根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草根虽然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草根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
-----------------------------
草根虽然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草根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
说得好。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2 10:29:00 +0800 CST  
剪喇叭裤和吃“花生米”

从清朝初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到民国初年的“留头不留辫,留辫不留头”,国人喜欢把个人的头发跟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八十年代又给烫头发按了一条新罪状——“精神污染”,还有穿喇叭裤。种种迹象表明,告别政治运动,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任重道远。

刚上高一那会儿,正好赶上一个运动——反对“精神污染”。期间的种种做法和传闻,如今想来,有几分可爱,也有几分可笑,更给人们留下几分回味。
有一天,学校里召开全体师生大会,一位姓胡的副校长在主席台上致辞:“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精神污染(读成nian)’的大会。”“哈哈哈……”,台下一片哗然。胡老师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连忙改口:“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反对‘精神污染’的大会。”“哈哈哈……”,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在老家,父辈从小读书的时候,学的就是“蓝青官话”,“我”读成“鹅”,“染”读成“验”,也是稀松平常的了。就这样,一个貌似挺严肃的运动,居然有了这样一个幽默的开端。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3 06:56:39 +0800 CST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门始开,欧风东渐,引进来的除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之外,也难免夹杂一些腐朽的文化,譬如港台的黄色录像,确是名副其实的“精神污染”,就如打开窗户,吹进来的除了新鲜空气以外,还有苍蝇和蚊子。于是,当时社会从上至下发起了抵制精神污染的运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运动一来,轨道就跑偏了,真正的“精神污染”没有反,烫头发和穿喇叭裤这两种生活方式,居然作为“精神污染”的两条罪状,首当其冲。当时普遍的做法,就是学校勒令烫头发的女学生,将头发拉直,穿喇叭裤的学生,将喇叭口改窄,变成直筒裤。
那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压抑,埋藏在人们心底的爱美意识复苏了,各种潮流像决堤的大坝,奔涌而下,势不可挡。最明显的变化是,城乡的理发店改成美发店,新增了一项应时的服务——烫头发,先是大姑娘、小嫂子鱼贯而入,后是大嫂子接连入场,甚至连小伙子也加入潮流,烫起了“爆炸头”,美发店生意格外火爆。店外也挤满了好奇的围观人群,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当时,我家对门的一个大姑娘和一个小姑娘,也烫了头发,在村里引起轰动。虽然人们口头上依然是“头发螺丝卷(读成gen),骂人不要本”,将卷头发和爱骂人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牵扯在一起,但卷发女郎在路上的回头率却是提高了。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3 06:57:26 +0800 CST  
还有,穿惯了直筒裤的人们,当时改穿喇叭裤,与人的形体正好相反,上细下粗、上窄下宽。初中的男同学郑继生特别爱臭美,身材修长,最喜欢穿喇叭裤,走起路来,那个硕大无比的喇叭口晃荡晃荡,像扫地一样,确实有点夸张。我刚上高中的时候,为图新鲜,也穿过一条麻纱做的喇叭裤,一走一晃,像一把扇子,除了凉快,蛮好玩的,并非什么大逆不道的“洪水猛兽”。
反了一阵子“精神污染”的运动,中途戛然而止。据说上面有指示,为了防止运动扩大化,在正当的审美追求和“精神污染”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3 06:58:15 +0800 CST  
那一阵子,社会上的流氓阿飞蠢蠢欲动,虽然杀人放火的不多,滋扰治安的却不少,引起不小的民愤。鉴于这样的形势,接下来就开始“严打”了。当然,作为一个高一的学生,我当时还没有多少法律意识,懵懵懂懂,不知道“严打”的法律依据,只知道当时报纸上提的口号是“从重从快”,要开杀戒了。
我们学校的隔壁是县政府大楼,门前有个宣传栏,张贴着县里的最新动态。我每次出门逛街的时候,有意无意之中,总要瞄上一眼,从中了解一点信息。有一天,我从宣传栏里看到,在这次“严打”中,有两男一女三个人要“吃花生米”(即“吃子弹”)了。他们的罪行,通过漫画的形式,逼真还原,下面还配了简短的文字,可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所以我至今还有印象。
其中之一的张某是一个好吃懒做的无赖,平时不事生产,整日在街头闲逛,诈吃诈喝,弄两块钱,买一瓶酒,吃一碗面,如此而已。记得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他经过县城的后街,街边的一家裁缝店里一位女裁缝无意中看了他一眼。于是,他借故耍赖,责问女裁缝为什么要看他!那位女裁缝自认倒霉,只好给他两元钱买酒喝,才算了结。其实,我看列数的罪行,大多是这样一些诈吃诈喝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整日游荡,骚扰妇女,惹是生非,引起民愤。风头一来,在劫难逃。按照罪罚相当的原则,他或许罪不至死,鉴于民愤极大,他确实罪该万死,最后还是吃了一粒“花生米”。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3 06:59:00 +0800 CST  
与张某一起的吃“花生米”的,还有一个戴某。他也是一个泼皮无赖,平时干一些鸡毛蒜皮的坏事,被公安派出所拘留以后,居然扬言要把它炸掉。其实,他没有豹子胆,未必真敢去炸公安派出所,只是撞在风头上,就在劫难逃了。据说,戴某的家属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到处申诉,还是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
与以上两位小流氓不同的是,还有一位货真价实的女杀人犯张某,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姑娘,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她的悲剧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有妇之夫,又不能正确对待感情上的波折,为了夺取那个心爱的男人,竟然残酷地剥夺了他无辜的老婆的生命。那个“他”的老婆,当时是一个大队里的妇女主任,得知这位姑娘爱上了自己的老公以后,信心满满,主动找她谈心,希望帮她化解这个心结,没想到等待她的是一把血淋淋的菜刀。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3 06:59:45 +0800 CST  
后来,这三个人先后被枪毙了。那阵子,政法机关经常在县人民广场召开公判大会,然后将罪犯一路游街示众,押赴刑场。我挤在校门口,伸长脖子,远远看到卡车载着死刑犯,缓缓驶来,围观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记得那两个男犯游街的时候,耷拉着脑袋,脸色苍白,而那个杀人的女犯,剪着齐耳的短发,胖胖的圆脸,穿着一双土制的布鞋,昂首挺胸,目中无人,居然还有点视死如归的味道。
这时,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可惜这个年轻女杀人犯的勇气和胆略,用错了地方。
(《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3 07:00:33 +0800 CST  
女丈夫与女秀才

面对困难,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堪称“女丈夫”;从小读书,识文断字,工于计算,堪称“女秀才”。她就是我的大伯母,一辈子急公好义,有问必答,有请必到,有难必帮,不愧为劳动妇女的楷模。

我从小整日泡在大伯母家里,那里有小猫小狗小兔等许多小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她时常做一些好吃的美食,我作为最小的侄子,总能沾光,饱饱口福,一饭之恩,至今难忘。
说起大伯母,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别看她身材娇小,只有一米五多一点,可浑身上下蕴含着无穷的热情和能量。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从容应对,不愧是“女丈夫”。久而久之,家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旦出了什么事情,爷爷嬷嬷脱口而出:“找梅鹤(大伯母的名字)。”姆妈同样脱口而出:“找嫂嫂。”
在乡村,虽然有公社、大队和小队等基层组织,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却是盘根错节的宗族势力。高踞宗族顶端的是宗祠,分几个甚至十几个同姓的村坊,每个村坊再分若干房头。同一房头里面,相互叫做“亲房”,是一个紧密的互助组织,大到婚丧嫁娶、建房砌灶甚至打架斗殴,都要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小到杀一头猪,都要将猪血和内脏分给“亲房”,每家一小碗。每个房头都有一个主心骨,此人见多识广、能力较强、急公好义、无私奉献,往往是长子和长孙。我们这一房有十几户人家几十个人,若论长子,是大伯伯,可他长年走家串户,在外做木工,很少回家,亲房的大小事情都靠大伯母一手操持。
大伯母小时候读过四年书,颇能识文断字,也会计算,曾经当过村食堂的会计。在村里同龄的妇女当中,她是名副其实的“女秀才”。一般的家庭妇女都不识字,夫妻一辈子男耕女织,不出远门,也用不着识字,但有的家庭妇女,老公在外地打工,或者在部队里当兵,书信来往,因不识字,总要找她帮忙,帮助看信和回信。
最难能可贵的,是大伯母的急公好义,有问必答,有请必到,有难必帮,不论亲疏,别说是本家亲属,就是冤家对头,只要有求于她,无不奔走效劳,可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每每在危难之时,我看她总是一声不吭,咬紧牙关,知难而进,从不退缩,比一般的男人还坚强。她曾受过农村接生员的培训,给村里的穷人接生,不仅分文不取,有时还要倒贴红糖。因此,她对医院很熟悉,有谁生病了,总是请她陪同。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4 07:20:32 +0800 CST  
记得一九八三年寒假的一天,爹在家里,突然肚子疼痛,浑身发抖。我和哥哥将他抬到郑宅乡卫生院(当年九月,公社改为乡,再过两年,乡改为镇),被医生诊断为急性盲肠炎,建议马上转县人民医院,做盲肠切除手术。
慌乱之中,姆妈叫我跟爹一起上县人民医院,请大伯母陪同。到了医院,我负责照看爹,大伯母忙前忙后,忙着办理诊治和住院手续。因为她经常帮人跑医院,熟门熟路,爹不久被推进手术室。一会儿,主刀医生从手术室里出来,将一小段血淋淋的盲肠丢进桶里。爹的病来得快,去得也快,正月初四就出院了,只花了四十二元钱。回到家里,爹居然能下猪圈挑栏肥了。
爹这次死里逃生,转危为安,一家人特别感激大伯母。如果没有她的陪伴,光靠我这个刚上高一的小后生,毫无经验,是断断办不好这些繁琐手续的。按道理,姆妈应该跟我一起陪爹就诊,可现代大医院门类很细,像她这样既不认识字、又不出远门的农村妇女,进医院仿佛进迷宫,不辨东西南北,非但不能帮忙,反而还要添乱。危难之际,姆妈拜托比自己大十五岁的大伯母,就是信赖她的情义和干练。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4 07:21:00 +0800 CST  
除了对爹这个惟一的小叔子,大伯母对所有的晚辈都很关心。有一年底,四嫂嫂(二伯伯的小媳妇)住院待产,在正月初一生下一个儿子。因为她的公公(我的二伯伯)早年亡故,婆婆(我的二伯母)改嫁,身边没有大人服侍。大伯母不计年轻时与二伯母之间的嫌隙,主动承担起婆婆的责任,跑进跑出,忙前忙后,照顾服侍,无微不至,在医院里度过了一个忙碌的新年。后来,因为小孩多病,四嫂嫂到处求医问药,不得要领。还是大伯母经验丰富,一语点醒,才药到病除。
(《最喜小儿无赖—一位六O后的成长史》一书即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敬请期待)



楼主 王向阳196862  发布于 2012-12-04 07:22:17 +0800 CST  

楼主:王向阳196862

字数:179835

发表时间:2012-10-23 02:5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3 19:11:16 +0800 CST

评论数:4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