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思想探讨】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六)佛教三藏(三)

大乘佛教始于何时,无有定论,从大乘经典一开始就使用梵文来看,公认年代大概为佛灭后五百年,其时印度教之吠檀多派开始兴起。如巫白慧老先生所说:公元初,佛教在哲学方面受到婆罗门教之冲击和刺激,而产生了本教意识形态领域之造反派——大乘论者。他们批评小乘的厌世观念,摆脱僵死戒条之束缚、深入社会、走进群众,他们以婆罗门教为榜样而研究世间五明,发扬佛教之哲学理论,创造出了菩萨乘这一哲学观念。又如徐梵澄老先生所说:唯识一派,其源流长,盖源于四吠陀也。以末那识翻为阿赖耶而为种子,以胎藏而为如来藏,其受五印之学影响至深。五印之学,皆出乎于四吠陀,盖非断即常。而佛陀之正法却又异于四吠陀,宣扬不断不常之中道正理。。。

大乘佛教和所谓的大众系分出来的方广部又名大空宗有一定之关系,而大众部的活动范围基本在南印度。斯里兰卡有两派,一派是大寺派,即南传上座部;另一派就是无畏山派即方广部。这两派都曾经占有优势。法显(411年)抵达锡兰时,其时无畏山派正方隆盛,玄奘到印度时,斯里兰卡以及印度开始流行密乘。从大乘佛教的发端於南印度来看,的确和大众部以及无畏山派有一定的关系。但后来的大乘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完全的摆脱了初期大乘之限制,而开始自由发挥佛教内蕴之哲学理论。
这个时期说一切有部的势力最为庞大,遍及中西印,包括今天的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域各国。而大乘的势力也是夹杂於部派佛教之间而逐渐扩张北下。
由于大乘佛教的发展,自然而然的从说一切有部的势力范围即西北印迦湿弥罗国产生了大乘唯识学。
而此时于大乘之发源地南印度,也相应的产生了大乘空宗而和大乘有宗相抗衡,尤其是其中之翘楚、龙树(公元3世纪左右)独具一格,建立中观派;扫荡说一切有之执实之流弊,排遣外道或断或常之迷离,发挥原始佛教内蕴“法”之真义,可谓开创了大乘哲学新的面貌,就连后来婆罗门之吠檀多派都学习吸收他的理论!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06 18:30:35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六)佛教三藏(四)

从大乘经典里面的出场人物来判断,最先出现的经典是般若类。经常可以看见佛陀、须菩提、舍利弗三人之间的对话,后来又加入了表示般若智慧的文殊菩萨。
须菩提玄奘翻译为善现,舍利弗翻译为舍利子。
须菩提长者乃舍卫城苏摩那之子,是给孤独长者之弟。时佛於王舍城,得见佛面而初证须陀洹果。给孤独长者听说佛陀之德而敬信之,施祗园精舍;而须菩提则随佛出家,於林中修慈心三味,证得阿罗汉果。故佛陀说其为“林居第一”,大乘佛教称之为“解空第一”。长老偈里面第一偈就是须菩提所说:
茅棚已搭起,可避风和雨
好雨快降落,我心甚宽慰
心念已入定,烦恼尽断离
勇猛求精进,祈请天下雨

《大般若经》据说是龙树从龙宫得来,这个有一定的疑点,因为龙树是三世纪左右的人,龙宫不是海里面的龙宫,是靠近喜马拉雅山克什米尔一带的雪山。并且从大般若经的体裁和份量来看,洋洋五六百万字,也不可能由一个人一时所可以编撰的。那么龙树所得到的应该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四百万字的《大般若经》第一会。按照吕徴先生的研究,般若类经典不是一起出现的,而是先简后繁,逐渐扩充而成。玄奘收集到的《大般若经》是他自己的汇编本,至于到底有多少部般若不得而知。关于般若经的编撰地点,如《大般若经》第一会302卷末尾所说,般若经先从东南兴起,渐次南方、西方、北方、西北、最后到达东北,可见第一会应该是最后之集合。

般若类经典发挥原始佛教“空”的思想,进而宏阐无生之理。它是站在了“法”自身的角度来论述的,从而排遣任何概念性的施设,故有不厌其烦的否定否定以至于无有一法可得。
无生的思想在原始佛教经典里面已经有了,而实际上无生的思想在更早的奥义书中也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无生不是指一种“常”性的不灭或不变易性,不是像印度教那样的梵我一如式的回归;而是一种源自“法”本身就从来没有生过、也从来就不曾灭过这样的非断非常的中道理论,也就是华严所阐述的一真一切真、一切一切都是“法”的自呈现。现象背后不是有个本所依,无生不是指那个背后常住的本体,不是有个造物主式的上帝或灵魂,这是佛教和世界其他宗教或哲学的区别。世间的实相就是根本无生但同时也是无常苦无我,而出世间法就是要证取无生。
大乘般若类经典不断的运用正反合式的论证方式,根本舍弃体相用这些观念性的概念,和大乘其他经典是有明显区别的。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07 19:12:07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六)佛教三藏(五)

那么佛教经典是不是所有不是佛所说的就不是佛经呢?
不能如此肯定,因为佛陀在世时,就有佛陀的首座弟子舍利弗代佛说法,同时其他的大弟子也有说法之经文,这些都得到了佛陀之肯定,南北传经典里面有很多这样的经文;
如《增支部》记载佛陀在迦毗罗卫生病,时阿难代替佛陀说法。
如南传之《弥兰王问经》北传叫《那先比丘经》就不是佛所说,而是后世之上座部阿罗汉龙军为答复弥兰王之问而编撰成经。但一样得到南传佛教之印可,并且被誉为佛教之小百科全书而被奉为圣典。比较南北《弥兰王问经》、南传不是佛说,但到了北传就被改为“如是我闻”,弥兰王是亚历山大在现今靠近阿富汗一带的总督,年代大概是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左右。这又如何会成为“如是我闻”呢?而北传之《坛经》一样不是佛说,但却是公认之佛经。这说明只要是符合佛教三法印以及四圣谛的都可以叫做佛经。因为佛教的核心就是四圣谛!

如杂阿含第又604、641经记载阿育王事就应该是第三次结集时编入,估计那以后混入了很多非佛说经文。如北传杂阿含经里面混入不少咒语,这可能是后来重译时加入了说一切有部部分经文。因为对照南北阿含,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基本上和南传系统对应,差别不是很大;主要的差别是增支部,一般公认增一阿含属于大众部。
部派佛教三藏的主要差别是对阿毗达磨论藏的解释,尤其是关于心性理论差别太大,如同属一宗的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就有非常大甚至截然相反的阐释。

早期编撰的大乘经典基本上是遵循原始佛教之遗意,还算比较质朴。如般若类、宝积类、华严类等等,基本上没违背佛陀之基本教诲,只是各有所侧重。如般若类经典侧重于对原始佛教“空”和般若思想之发挥;宝积类侧重于“中道正观”;华严类不满足于成佛之渺茫而侧重于成佛之可能,扩大成佛之范围,阐述成佛之次第。而法华虽然宣扬一乘但有点搞过头了,甚至说阿罗汉不是究竟之果位,的确是让人感觉佛法之不可思议!
大乘佛教没有独立之论藏,这是公认的,大乘空有两宗都是根据自己所依之经典而独立编写和发挥各自经典之内涵。至于律藏则是直接汲取了部派佛教特别是说一切有部的毗奈耶。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08 19:47:03 +0800 CST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09 17:17:14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六)佛教三藏(六)

大乘经典中有没有混入之假劣伪经呢?肯定有很多。在印度那种龙蛇混杂的社会:
牛儿当大神,猕猴哈奴曼
毒蛇成圣物,生殖拜湿婆

混入大量伪经也是必然的,即这些伪经不是佛教徒编撰而根本就是由印度教徒故意模仿佛经而编写的。古代到中国为数不少的所谓梵僧就有许多是吠檀多教徒。而今天还有不少人把这些伪经当成佛法之圭臬、佛教之圣典,岂不可悲!

而中后期之大乘已经式微,开始全面梵化。这个时候有弥勒者(非指弥勒菩萨、公元3世纪左右),创立唯识古学,建立八识理论,倡导以不变易之如来藏为所依的常住真心说;其后无著和世亲哥俩(公元4世纪左右)否定唯识古学,而建立了以生灭的阿赖耶识为所依的唯识新学,唯识古学随后在印度消逝,反而由中国发扬光大,一直影响至今。总之,弥勒及后来之无著世亲等皆为西北印度之迦湿弥罗国人(即罽宾),都深受说一切有部之影响。提出如来藏、阿赖耶、八识等等观念,对于那些彻底了悟所谓“佛性”的人而言,还影响不大,毕竟还是可以理解其意蕴的,显然这些东西都是对佛教哲学的发展。但是对于那些一般学习佛学修证佛法的人来讲,就不免会坠入一个“灵魂”、“真我”、背后的“我”、“回归大我”、“主人翁”等等藩篱之中。尤其是唯识理论照搬四吠陀以及晚期奥义书之庵摩罗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以及胎藏理论而组成了八识说,是有违佛陀之本意的(这个后面有探讨)。

到了中后期随着阿拉伯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印度也是战乱频仍,佛教自然深受影响;为了生存,不得不汲取婆罗门教瑜伽派的理论而建立了金刚乘,提出了“即身成佛”这一颇具吸引人的口号,但里面却充斥着瑜伽性力派之思潮,导致戒律松弛、淫乱无度,更加加速了佛教自身之消亡。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一带都曾经流行大乘和金刚乘,斯里兰卡由于自身的国际环境等因素,导致了佛教直到近代方由缅甸回传而重新光大;而东南亚国家由于近代战争被殖民等因素也导致了佛教的极度衰微,直到这些国家重新独立方才有所振兴。

佛教之三乘,自古就有之
佛典之编撰,佛灭而始之
最初如纯乳,饮之味甘甜
部派有分裂,开始注入水
大乘之初期,尚还有乳味
至于末后期,半乳半杂水
迫于自式微,掺杂婆罗门
大乘多自傲,流俗也迷信
流入中土后,修证更迷离
陷于义和理,而不能自证
多有空泛谈,更有口头禅
佛陀若在世,烦恼会重显
当今之华夏,只剩禅和净
禅宗传心灯,只是利根行
净土不净土,适合村妇性
后世之学者,不可不区分
践行解脱道,或走菩萨乘

总之,佛教三藏系统是按照大小乘各自之所需而编撰入藏。各个派别也是相互斫阀争斗,部派之间斗了几百年熄火了,大乘空宗和有宗斗了几百年也是熄火了。最后都被伊斯兰之铁蹄征服而彻底消灭,只剩得偏安一角的上座部和北传之大乘系统。
小乘是践行解脱之古道,而大乘是开拓成佛之可能,故学佛修证者不可不知也。

(以上根据相关文献整理而成,仅仅供参考)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09 17:18:30 +0800 CST  
@童天一 2017-02-09 23:42:19
老兄看来不认同中国的唯识宗。
只认同禅宗和净土宗。
这里有个大问题:唐僧西天取经,取了假经,白跑了?
-----------------------------
作和简略的答复,后面还会涉及到。
瑜伽行派分为无为依的唯识古学和有为依的唯识今学,汲取了婆罗门教的部分思想,而简化了部派佛教心性理论,都是从认识论来探讨佛教的根尘境的精神和物质现象。从某些方面来讲具有一定的意义。

唯识古学的经典有《楞伽经》《胜鬘经》,提出以不变易的如来藏为根本所依,持心性本净无染说,和上座部以及大众是一样的。它的认识论认为一切唯心所现,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传到中国则以《大乘起信论》为根本,而宣扬真常唯心说。
如来藏如同水,阿赖耶识如同浪,其他七识如同具体浪的形状。不管如何变幻,终归都是水,故说如来藏不变易,真如本心不灭等等。
如来藏必然的是“空”,而不是有个什么实体性的灵魂。故如来藏理论极其容易和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相混淆。这个可参看俺的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有解释《胜鬘经》片段。
http://bbs.tianya.cn/post-647-33188-1.shtml

唯识今学的经典有《解深密经》,提出以有变易生灭的阿赖耶识为根本所依,持心性本染说,和说一切有部是一样的。它的认识论认为一切皆唯识无境。这是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新的学说,并且玄奘本人也是排斥唯识古学的,唯识新学传到窥基基本就不传了。传到中国则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书。近代以欧阳竟无、熊十力、吕徴等重新恢复唯识新学,遭到印光为首的宗教界合力打压,也不了了之。
阿赖耶识如同水,因缘故而起浪,此时水就是浪,转而为具体浪的形状就是其他七识。也就是说,当看时,眼识生起,阿赖耶转而为眼识;当转而思考时,阿赖耶转而为六识。这个和部派佛教的有分心非常一致。即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意识,而是转依为七识。

印度部派佛教以及中观派是彻底不承认瑜伽行派
藏传佛教以格鲁派为首的教派是彻底打压瑜伽行派,直到现在方有所放松。
总之,不管是如来藏还是阿赖耶识等都是对原始佛教心性理论的探索和发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如来藏或阿赖耶识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性的灵魂。至于玄奘印度取经,当然是功德无量,尤其是取得了《大般若经》。
只是禅宗兴起后,其他派别基本都不传了。而净土俺并不是很赞同现在这种净土。
可参考俺的另外一个帖子:http://bbs.tianya.cn/post-647-33188-1.shtml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0 12:28:37 +0800 CST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1 16:50:59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

对于像吾等凡夫来讨论声闻罗汉,菩萨甚至辟支佛之证量,显然是非常荒唐的。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如果自身不具备一定之证量,没有正知正见又如何分辨其证量,所谓佛陀也只有佛陀知道,神仙也只有神仙知道,见性之人也只有见性之人知道。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是瞎扯淡!
除了佛陀、阿罗汉、具有一定证量之菩萨外,还有高等级天人也会知道世间出了佛陀或阿罗汉,因为佛陀以及阿罗汉出世会发出人眼所看不见之光芒,而照遍三界。

俺本人只是个一般的哲学爱好者,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在家居士之流。对于这些东西的讨论当然是有所依据的,即根据佛教根本的文献资料《阿毗达磨》来进行探讨,因为有很多阿罗汉对此论书进行注解,故而也算是一种比较可靠之参考。对于声闻乘的证量是有比较可靠的经论作为依据的,但是对于菩萨和禅宗的证量,俺只能结合相关资料做一下臆测性的分析,仅仅供参考。

以下之探讨皆根据阿毗达磨以及觉音尊者的清净道论、南北传阿含经、还有其他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1 16:54:55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声闻道次第差别(一)

声闻有普通未证果之佛弟子和已经证果之佛弟子两种,对于已经证果之声闻依十结烦恼而有四种差别,十结即:身见、戒禁取、对佛法之怀疑、欲界贪、嗔恚为五下分结,“下”的意思是往下到三界之意;色贪、无色贪、掉举、我慢(细微之精神上的执取我)、无明为五上分结,“上”的意思是超越三界。

须陀洹果——三结断,谓身见、戒见取、疑,不坠恶趣,踏入圣者之流七返人天而究竟苦边。由于体证了五蕴无常苦无我而断除了身体是我以及意识是灵魂等邪见;由于体证了涅槃,虽然对于佛法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但不会再产生邪见;由于“看见”了涅槃故而对于佛法不会再产生怀疑。由于初次证入涅槃,入圣者之流,故称入流。

斯陀含果——三结断,贪嗔痴进一步减弱。来此世间结生一次成就阿罗汉果,故称一来。

阿那含果——五下分结尽,对于欲界的贪欲已经彻底断除,嗔心已经彻底断除;不还此世,於净居天得证阿罗汉果,故称不来。

比丘,应学故,称为学人。学什幺呢?学增上戒学,学增上心学,学增上慧学。比丘,应学故,称为学人。《相应部》中说:“比丘,于此,具足有学正见……具足有学正定。比库,这样才是学人。”。
有七种学人:为趣向入流果之行道者,入流圣者;为趣向一来果之行道者,一来圣者;为趣向不来果之行道者,不来圣者;为趣向阿罗汉之行道者。
有时把善行凡夫也称为学人。如《律注》中说:“凡夫之善者以及七种圣者,以应学三学故为学人。”。
如上称之为有学。

阿罗汉果——贪嗔痴尽,一切烦恼尽包括昏沉、睡眠。即彻底断除了色界贪、无色界贪、我慢、掉举、无明。解脱三界之苦,彻证涅槃。有四种漏:欲漏、有漏、见漏和无明漏;因为阿罗汉完全地断除了一切漏,故称为漏尽者;又因为因为阿罗汉圣者对所应修、所应学之法,皆已圆满,更无所应学,故称为无学者。
可以看出,到了阿罗汉才算是彻底的断除了贪嗔痴,以及我执。而前面三果只是断除了比较粗重的贪嗔痴以及我执。

阿罗汉可以知道阿罗汉,也可以知道阿罗汉以下果位之证量。但须陀洹只能知道须陀洹,不可能知道谁是斯陀含等。

在家凡夫最高只能证得阿那含果,因为证入这个果位就彻底断除欲界之贪欲包括淫欲而不再享受夫妻男女之事;如果他还想证入阿罗汉果就必须出家,不然,他上午证入阿罗汉那么下午就会般涅槃而去世。如近代比较著名的阿罗汉孙伦禅师就是在出家后一个月就证入阿罗汉果位。
对于这一点,俺查了一些资料,对凡夫证入阿那含在经典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对于证入阿罗汉比较少见,仅仅只见於佛陀第一次为净饭王说法,净饭王证入阿那含果位,四年后其临寿终之时佛陀又为其说法而证入阿罗汉果,一说为证入阿罗汉七天后去世,一说为证入阿罗汉后去世。但是佛陀为净饭王说法证入阿罗汉不见於经藏,可能存在於律藏。对于这一点也是无所谓的,凡夫能够证入入流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2 10:30:57 +0800 CST  
@童天一 2017-02-12 20:22:01
@游游山也玩玩水 :
我觉得佛学讲“证悟”。其中“证”与“悟”应有不同。
“证”比较讲究理性,强调概念、逻辑、论证、推导;
“悟”相反,不讲理性、概念、逻辑、论证、推导,直指本性。
老兄可能以佛学史和佛学知识体系的方式介绍,所以特别强调“证”。或与上面提及的认识论的主体性认同有关。
我喜欢“证悟佛性”的说法。
-----------------------------
谢谢老童一直以来对俺的支持!老童俺就不客气了哦,就直言了。。。
对于证和悟的说法,佛教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一般而言,证和悟一起用,并无明显的语义上的差别,但是分开用就有语义上的些微不同了。
证一般指定慧等持的状态而亲身的体证了真如实相,这个叫证。
悟一般指特指般若智慧方面的突破而契合真如实相,这个叫悟。
比如可以说证悟了阿罗汉果,也可以说证入阿罗汉果,但就不能说悟入了阿罗汉果。
但禅宗里面可以叫悟入,可以叫大悟,可以叫顿悟等等说法,但不能叫证入、大证、顿证等等说法。
佛教里面的证与悟和世间的逻辑推理毫无关系,而是超越了世间一切逻辑和推理。

对于“证悟佛性”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首先“佛性”这个名词本身首先出现在《涅槃经》里面,指一切有情都有成佛之可能性,或说觉悟之性;而这个“性”不是指本体意义上的那个本体式的“性质”的性。那么,“佛性”人人本具,从来就不曾少过、也从来不曾多过,何须去证悟呢?证悟指的是去体证“法性真如”,而不是去体证“佛性”。另外禅宗的“见性”的性也不是指“佛性”之性。禅宗的见性“见”的是“法”,而非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人所具有的成佛之性”,“见”的是六祖所说的“自性”,这个“自性”当然不是“自我”、“本我”、“超我”等等概念;不得已而用语词概念来表述他。
一般情况下,大乘把佛性、法性、真如等等语词混用而指体相用的那个“本体”,但是佛教本身却不是本体论,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本体。故禅宗不立文字、而直指人心。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0:18:44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声闻道次第差别(二)

声闻乘对于一般的渐修行者,如证得须陀洹果后想再证入斯陀含果,那么就要重复十六观智,而次第证入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每一次重复,他的观智就会比上一次猛利。同样的行舍智,斯陀含肯定比须陀洹强很多。同样证入涅槃,但是须陀洹只是模糊的看见了,直到阿罗汉才算彻底的证悟。而阿罗汉的智慧也是有分别的,有些阿罗汉辩才无碍,善于说法;而有些阿罗汉智慧不足,不能说法,但可能其他方面比如神通、精进等比较强。比如佛陀之十大弟子各有特长:
舍利弗者,智慧第一;目犍连也,神通第一;摩诃迦叶,头陀第一;
阿那律耶,天眼第一;须菩提者,解空第一;富楼那衍,说法第一;
摩迦旃延,论义第一;优婆离也,持律第一;罗睺罗者,密行第一;
阿难陀也,多闻第一;今十子者,各执一法,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随其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十德自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

声闻道的修行有没有顿悟而证果的呢?在佛陀时代有很多,现举一个比丘尼阿罗汉为例。
悉哈长老尼乃吠舍离城刹帝利(将军)之甥女,因听闻佛陀为其舅父说法而皈依,出家修道。但天性掉举散乱,心不致一,虽坐禅七年而不能得定慧。心有退诲,证果无望而决定自缢,当她把绳索套进脖子一半之刹那,顿然开悟而证入罗汉。其说偈曰:
从前因痴暗,痛苦皆由贪
不能得宁静,身心常不安
贪欲诸烦恼,好坏能颠倒
无明成主宰,宁心未得到
体瘦面苍白,度日达七载
烦恼折磨人,昼夜不自在
舍戒还俗去,不如去自缢
拿起一根绳,走进树林里
将绳栓树上,挽套套项颈
此刻诸漏尽,顿得心安宁

看来上座部的顿悟和禅宗的顿悟是非常之相似,而且十八部中只有上座部有顿悟说,这种顿悟适合于慧观行者,基本上就是禅宗的方式了,后面会有禅宗和上座部的比较。

对于三果的证得,不一定都是皈依后而证得的,如佛陀时代,很多人就是听闻了佛陀之开示后而证入须陀洹果,如舍利弗听闻阿说示比丘之偈言而证入须陀洹果,然后才皈依佛教;如近代著名之阿罗汉孙伦禅师只用了二个月就证得阿那含果,然后出家受戒而只用了一个月就证得阿罗汉果。一般的皈依是指心自皈依,而非表面的仪式。

(以上根据南传阿毗达磨以及汉传阿含整理而成)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0:41:05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菩萨之证量(一)

对于菩萨之证量,大小乘根据不同的经典而有争议,这里只根据南传阿毗达磨来解释。
菩萨是誓愿成就佛道之有情,只有被佛陀授记者方可称为真正之菩萨,菩萨在未成就佛道前都是未灭除烦恼的凡夫俗子。这是因为,一旦菩萨证入涅槃,那么他至少就是须陀洹之圣者,最多七返人天而彻证涅槃,但是这和他自身所发的成佛之誓愿是相违背的!即菩萨不可能是佛陀之弟子,佛弟子只能是声闻!因为在没有佛法之年代,菩萨又是谁的弟子呢?当菩萨流转轮回时,又如何保证一定会投生到有佛法的世间呢?况且菩萨既然是凡夫一定还会不断的因烦恼而造业甚至是恶业,所谓烦恼即菩提,不如此菩萨又如何能够圆满成就佛道的波罗蜜呢?

那么菩萨究竟可以证得什么呢?
菩萨只能证得世间凡夫最高之智慧——行舍智。什么是行舍智?行舍智是南传毗婆舍那十六观智里面的第十一智,后面的随顺智是圣者和凡夫过渡之智,再后面就是更改种姓智、道智、果智。由于菩萨有这些限制,那么他也只能证得行舍智。行舍智相当于禅宗的“见性”,即看见了“法”之真面目或说“本来面目”。证入这个智慧已经看见了一切都是“法”的真实呈现,看穿了生死之幻相,而不再畏惧轮回流转,但已经发了菩提心,也就不再艳羡涅槃。由于菩萨发了菩提心,那么当他达到行舍智时,就会有莫名的烦恼阻止他证入果位。

根据《华严经》等,菩萨有十地,即有十个层次。有的说八地不动地或七地无生法忍相当于阿罗汉的智慧,有的说初地菩萨相当于须陀洹果的水平,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菩萨授记时的条件之一就是首先要达到阿罗汉的智慧,阿罗汉已经彻证涅槃得无生法忍;故授记菩萨最低已经到达了无生法忍即第七地。但并不是指他已经证入了阿罗汉,因为他誓愿作佛。
那么七地或八地菩萨的智慧肯定比初地菩萨要高,虽然都可以证入行舍智,但是行舍智的程度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同样的大学毕业,已经毕业了参加工作很多年的人肯定比刚毕业的人智慧和经验丰富。而初地菩萨由于达到行舍智而见“法”,即法眼生起,而树立了正知正见,不再会被世间邪法所惑,也知道如何修行、知道修行什么。故知菩萨达到行舍智——“见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其修行真正的开始。

那反过来看,菩萨能够达到行舍智是否都是皈依了佛教呢?显然不是的,真正的菩萨如上面几节所述,他可以是任何有情、任何意识形态。如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中,多有流转到畜生、甚至还流转到地狱。世界上很多大科学家、大哲学家甚至一般村野凡夫都可以达到行舍智的水平,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就是见到了“法”、就是“见性”。
当然证入行舍智不一定就是见性的水平,比如有些声闻行者只有证入了须陀洹果后才真正的看见了“法”、“本来面目”,故般若智慧有很大的差别。而菩萨可以无限的提升自身的般若智慧直至圆满,这是声闻乘所不具备的。

(这只是俺个人的臆测,仅供参考)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6:55:50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菩萨之证量(二)

所以大乘佛教的目的是为了圆满菩萨们的各个波罗蜜而设定的,大乘经典一样是从菩萨的角度来阐述的。从大乘经典中不难看出有各个世界的各种菩萨,并且树立了菩萨们的概念性的偶像,这些偶像菩萨甚至比佛都重要。

设立菩萨偶像的目的无非就是用这些概念性的象征,比如文殊菩萨代表般若智慧,普贤菩萨代表行愿精进,观音菩萨代表大悲心,总之极力神化这些菩萨是为了激励那些还未被授记的菩萨们继续流转轮回、不忘初衷。甚至於后期大乘还搞了个专门流转於地狱的菩萨来加以崇拜。
由于菩萨并不是一般人所可成就的,那么那些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不是能退转而求声闻呢?当然可以的,比如南传的近代阿罗汉阿加索是阿罗汉阿迦曼的老师,而阿迦曼已经证入了阿那含果,但阿加索还没入流,因为他前世发愿要成为一个独觉即辟支佛,这是他禅修出定后检查过去世的因缘时发现的。但他的确是彻底的厌恶了无尽之流转,所以他又重新发愿,而不久就证入初果。

虽然说了菩萨那么多的不是,但菩萨也不能灰心。。。因为,菩萨毕竟是成就佛道。菩萨在无尽的流转中可以无限的提升其波罗蜜直至圆满而成就佛道,这是声闻所不可企及的。虽然行舍智是世间所可证得的最高智慧,但反应到各个个体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

菩萨道和解脱道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修证手段和观念。对于一般人而言,由于北传小乘佛教在中国的消逝,而导致了一般信众只能修乘菩萨乘,这也是学佛越学越迷信、越学越神经的根源。所以就北传佛教的目前的形态来看,佛教仅仅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已经和世界上其他宗教迷信没有什大的区别了。

(这只是俺个人的臆测,仅供参考)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6:58:24 +0800 CST  
对于声闻和菩萨的证量只能说这么多了,而禅宗做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或说特有的宗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下面准备探讨禅宗的一些问题,涉及面稍微广一点。。。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7:00:57 +0800 CST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7:27:28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禅宗之证量(搞笑引言)

某某大学量子力学讲师某某某的老婆生病,某某某只好到某某某某幼儿园为其老婆代课一天。
讲师推开某某某某幼儿园某大班教室的门,然后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字:量子力学,然后就推门而出(不知何故也)。

这些小混蛋们见老师去而不返,就开始肆意妄为、打打闹闹、噼里啪啦。
有人站起来说道:老师写的是日子力学
下面一片哗然
有人反驳道:不对,是旦子力学
又有人反驳道:不对不对,是里子力学
下面一片哄笑
这时老师推门而入,有人问道:老师,黑板上写者为何
老师道:量子力学
然后老师又推门而出(不知何故也)

某甲举起手奋勇说道:俺知道什么是量子力学
一众人等皆举目望之,仰慕之情溢于言表,恰如滔滔黄河之水。。。
某甲说道:量子力学者,就是比变形金刚大力水手还要厉害的武器,就叫量子力学,是最新式的武器,某宝有售
一众人等皆以为然
某乙不服,说道:非也、非也。俺妈经常劝我姐说要量力学之,所以这不是变形金刚的武器,而是一种学问
一众人等更是个个仰慕、人人佩服,果然高见,齐声问道:是何学问
某乙道:俺也不知
下面“切” “切”之语不绝于耳
某丙说道:照俺的看法,汝等说的都不对,何也?量子力学者,是量也、子也、力也三个学问,故叫量子力学
某丁说道:不对,量子力学是量子和力学两种学问,俺见过俺大姨妈的儿子的表哥的书里面好像有这两个东西

这时老师又推门而入
一众人等齐声问道:老师老师,何为量子力学
老师蔑视一众人等,露出鄙夷之色,说道:量子力学者,玄奥幽微、晦涩弥远、其义不可显扬,其道不可思量。若以语而道之,则较之内典之诘屈聱牙、尚远过明朗透畅。故不可道也、不可道也。虽然,然视乎天下宇内,知其然者,唯尔等之老师也者。如尔等之辈,知其名即可也。
老师举起一指,说道:见么
一众人等齐声说道:见
老师说:见个什么
一众人等齐声说道:手指头
老师无语,复又推门而出(不知何故也)

一众人等又开始论义纷纷
某戊说道:如此之学,实非吾辈所可窥量,哎,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早登彼岸,登岸而弃筏方是上上之策也。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9:15:26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禅宗之证量(一)

佛以一大事因缘而生于此地球,苦行六年,弃而学中道。
拂晓因目睹晨星而悟道。
乃叹道: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佛者,觉悟也。

最澄《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云:谨案传法记,达摩大师谓弟子佛陀耶舍(即佛陀跋陀罗)云:如可往震旦国传法眼,看彼国人信如此事否?弟子耶舍奉师付嘱,便附舶来此土。。。其时远大师(庐山东林寺慧远)见耶舍来,遂请问:大德从西域来,将何佛法传此土而遂被摒弃也?其时耶舍答大师曰:己手作拳,以拳作手,是事疾否?远大师便悟,而知烦恼与菩提本性不二也。后耶舍无常,达摩大师知弟子无常,遂自泛船渡来此土。。。

自此,佛教心灯流传华夏,结合中华道家文化而结出了璀璨的中华禅宗之果。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3 19:39:06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禅宗(二)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路过慧林寺,时天大寒,于是剁取木佛烧火驱寒。
院主见之,呵斥道:何得烧我木佛?
师以木杖拨火道:俺烧取舍利。
院主道:木佛何有舍利?
师道:既无舍利,更取两尊来烧。

可以讲禅宗是完全独立於大乘的教外别传,禅宗甚至不属于宗教的范畴。禅宗里面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崇拜的偶像,甚至於佛陀的雕像都可以拿来烤火,更何况对那些所谓的象征性的菩萨了;但反过来看,正因为出于对佛陀的无比尊重才把佛陀的雕像劈开来烤火。禅宗是最符合原始佛教精神而又贯穿三乘、是结合了中华道家文化的富有中国特质的教外别传!而六祖所提倡的念念不住而生其心的宗旨正符合原始佛教四念处的精神;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又和“法”那不可言传的特质相契合。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说起来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二战后日本重整其民族士气靠的主要就是中华禅宗,铃木大拙把禅传播到欧美,以至于世界只知道禅在日本反而不知道禅乃特指中华禅宗。
禅宗做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其特定的历史性存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五印文化与中华文化结合的一朵奇葩。自达摩西来传宗立旨、不立文字至六祖而发扬光大。对于禅宗的问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发掘,以下不是从禅宗史,而是从禅本身所内蕴的意识现象这一特质来论述“禅”本身。

由于历史的原因,禅宗现在一蹶不振,虽然禅宗有巨量的文献资料,禅宗精神也早已经融合进我们身心之中,但还是有许多人对禅宗到底讲些什么还不是很了然,这方面和日本比差了许多,当然俺本人对禅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故决定把禅宗这一小节稍微的放大一点,讨论稍微的深入一点,更多的涉及到“禅”这样的非意识性现象和禅师们非意识性行为;以及俺个人对“禅”作一下意识性的分析,虽然“禅”是不可能被意识所解析的。

本小节所涉及的禅宗公案具体可参考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景德传灯录、祖堂集,具体出处就不一一注明了。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4 19:37:49 +0800 CST  
【(三)佛教三乘之内涵】(七)三乘之证量——禅宗(三)

自诩为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却遗留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各种灯录忠实的记录了各代禅师们的日常言行。而其中最为后来学者瞩目的便是大量的禅宗公案。如果说以指标月、目的是月的话,那么公案犹如手指,而其中所蕴含的那不可言表的秘密就是月。

慧忠国师三唤侍者,而侍者三应。国师指月而侍者看指,不是国师辜负侍者而是侍者辜负国师。赵州吃茶,看指者吃的是茶,悟道者追的是月。

对于已经有所悟入甚至彻底悟道的宗师而言,当他伸出手指而指向月之时,那么他的这一举动却是意识性的行为;他用观念性的现象来表明隐藏於此中的秘密。
当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之时,这一幕由佛陀所主导的历史性话剧便开始了,直到今日尚未结束。


附相关公案

慧忠国师三唤侍者
一日国师唤侍者,侍者应诺(答应),如是三召三应。
师曰:将谓吾辜负汝,却是汝辜负吾。

赵州吃茶
师(赵州)问新到:曾到此间么。
曰:曾到。
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
僧曰:不曾到。
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5 13:01:42 +0800 CST  





楼主 游游山也玩玩水  发布于 2017-02-16 10:52:39 +0800 CST  

楼主:游游山也玩玩水

字数:73224

发表时间:2017-01-13 04: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9 13:32:29 +0800 CST

评论数:7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