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一阵疯818 2019-06-04 07:39:25
文友早上好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4 11:25:01 +0800 CST  
@钱越2017 2019-06-04 09:01:14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4 12:50:53 +0800 CST  
@冷月888 2019-06-04 09:48:59
拜读文友精品佳作,强势顶贴支持,加油!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4 13:35:25 +0800 CST  
@kkcolcol 2019-06-04 15:37:25
顶一个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4 16:35:36 +0800 CST  
@hjzhou62 2019-06-04 11:40:10
周二的问候,拜访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4 18:22:40 +0800 CST  
慧寂禅师主持石亭观音院之时,后来在唐昭宗时做过宰相的陆希声还只是个地方小官员。不过,此时的陆希声早已学识渊博书法精湛成为了当时之社会名流,而且同时他还是个虔诚的佛学爱好者。
陆希声听闻慧寂禅师在石亭观音院弘法后,便产生了要到寺院去拜访慧寂禅师的念头。
慧寂禅师虽然在当时的禅宗江湖中号称第一高手,但是陆希声却有点担心慧寂禅师名不符实。如果慧寂禅师只是浪得虚名,自己去拜访他,那还不既费精力又费时间啊。
看来,自己得出题考考慧寂禅师,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去拜谒他。
慧寂禅师在江湖中最让人叹为观止津津乐道的禅宗功夫,就是他的圆相了。既然如此,那么我就用圆相来考考他吧。
于是陆希声立即找来一张纸,却一个字都没写,只是在纸上画了一个○相,然后装入信封,派人给慧寂禅师送了去。
当慧寂禅师把信打开,看到上面的○相后,慧寂禅师不由得笑了起来。若论圆相的话,这个世界还有谁能比自己更精通的呢?可是现在居然还有人用这个来勘辨自己。
既然有人来挑战了,那自己总得应对一下吧。
于是慧寂禅师抓起笔来,就在那个圆相下面写道:“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首。”
随即慧寂禅师就把这张纸装回陆希声送来的信封里,然后叫来人依旧给陆希声送了回去。
慧寂禅师“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首”之语,就和其“悟即不无,怎奈落在第二头”之语一样,处处不着语于第一头,却处处在开示第一头。这没有深厚的佛学知识和禅宗功夫,那是说不出这种话语出来的。
所以陆希声打开信封一看,马上就知晓了慧寂禅师果然是个绝顶高手,于是立即上山来拜谒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听说陆希声来了,于是来到寺院大门口迎接他。
陆希声从大门进来后,马上问道:“三门俱开,从何门入?”
一般的寺院大门都是三门,即正中一门最大,左右各一门偏小。三门者,表三解脱门也,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也象征着佛法修行次第之信、解、行三门。
面对陆希声借实有之门问虚无之门,慧寂禅师张口就回答道:“从信门入。”
《华严经》中道:“信为道源功德母。”不论是佛法还是别的什么事物,如果你信都不信了,后面的什么了解、学习、践行、收获等等等等都是空谈啊。
对于佛法而言,更是如此。任何人没有坚不可摧之信念,那是无法进入佛门,更无法在佛海中遨游的。
随后慧寂禅师和陆希声一行来到了寺院的法堂坐下。刚一坐下,陆希声又问道:“不出魔界,便入佛界时如何?”
不出魔界便入佛界,看起来一超直入,非常的潇洒,非常的直截了当。可是如果有出有入,有佛有魔,在高明的宗师看来,依旧还在“魔界”徘徊啊。
所以慧寂禅师一听,马上就把自己手中的拂子倒点三下。
陆希声一见,立即上前给慧寂禅师行礼致谢。
落座后,陆希声又继续问道:“师父还持戒吗?”
慧寂禅师道:“不持戒。”
陆希声又问道:“还坐禅吗?”
慧寂禅师道:“不坐禅。”
只要是出家之僧人,那是必须持戒,必须坐禅的。慧寂禅师作为当世禅宗第一高手,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啊。可是他为什么要如此说呢?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呢?
陆希声不由得坐在那里苦苦寻思着。
慧寂禅师看到陆希声在那里寻思良久,不由得问道:“会么?”
陆希声老老实实的回道:“不会。”
慧寂禅师于是对他道:“既然你不能领会,那么你听听我这首偈颂吧: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䦆头边。”
慧寂禅师此偈,表达了禅非持戒,禅非坐卧的思想。也充分表明了禅不在那些虚无缥缈的地方,而是就在你喝茶劳作这些日常的行为中。而这种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之思想,禅门从来就没有在任何时候丢弃过。
陆希声坐在那儿没吱声了,慧寂禅师却问道:“承闻郎中看经得悟是否?”
陆希声道:“弟子因看《涅槃经》,看到其中的“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之语时,得个入处。”
这种认识和体悟,只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算不上究竟啊。为了一辨虚实,慧寂禅师马上竖起拂子道:“只如这个作么生入?”
陆希声道:“入之一字也不用得。”
陆希声能说出这话来,看来佛理还是懂得不少的。他想一切俱遣,所以,连“入之一字也不用得”了。
不过,慧寂禅师并不满意他的回答,所以继续勘辨道:“入之一字不为郎中。”
陆希声听后,立即起身而去。
对于慧寂禅师“入之一字”公案,五代北宋初的清凉泰钦禅师评唱道:“且道入之一字为什么人?”然后泰钦禅师又别出一语评唱道:“郎中且莫烦恼。”
北宋石门蕴聪禅师作偈评唱道:“生死涅槃,翻手覆手。正眼豁开,二俱非有。独步大方,尘尘正受。片片乱飘岩上梅,条条纵舞溪边柳。”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5 10:42:53 +0800 CST  
@kkcolcol 2019-06-05 12:08:51
顶一个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5 17:52:22 +0800 CST  
@蒙山微雨 2019-06-05 11:51:27
像法时代和末法时代大有不同。
-----------------------------
谢谢老朋友关注,确实如此。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5 18:43:48 +0800 CST  
@萝卜丝_萝卜丝 2019-06-05 13:59:11
膜拜大神的文章
-----------------------------
谢谢老朋友关注拙作。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5 19:39:21 +0800 CST  
@hjzhou62 2019-06-05 10:06:51
周三的问候,拜访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5 21:33:54 +0800 CST  
@冷月888 2019-06-05 11:58:12
追读跟贴,继续盖楼支持楼主好文,加油。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5 22:16:46 +0800 CST  
这一天,陆希声又来到石亭观音院拜访慧寂禅师,慧寂禅师于是陪着陆希声在寺院里四处游走。
当他们来到僧僚的时候,陆希声看着满屋的僧人问慧寂禅师:“如许多师僧,为复是吃粥吃饭僧?为复是参禅僧?”
慧寂禅师道:“亦不是吃粥饭僧,亦不是参禅僧。”
陆希声马上反问道:“他们既不是来这里混饭吃的,也不是来这里参禅悟道的,那么他们一个个在这儿干嘛?”
面对陆希声的逼拶,慧寂禅师随即应道:“你自己去问问他们不就知道了吗。”
是啊,这些僧人在这儿干嘛?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或者学到了何种程度,你亲自去问问他们,他们也亲自告诉你不就啥都知道了吗。
官员和禅师之间这种类似的问题,在禅宗典籍中有多次的记载。慧寂禅师的师兄临济义玄也有个类似的公案,我们可以对比看下。
成德节度使王绍懿与临济义玄禅师至僧堂,王绍懿望着里面众多的僧人问道:“这一堂僧还看经么?”义玄禅师道:“不看经。”王绍懿又问道:“还学禅么?”义玄禅师道:“不学禅。”王绍懿马上问道:“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义玄禅师道:“总教伊成佛作祖去。”王绍懿一听,马上反驳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又作么生?”义玄禅师道:“将为你是个俗汉。”
两相对比,慧寂禅师的回答,自然更高妙些。
对于慧寂禅师和陆希声勘辨之公案,北宋本觉守一禅师作偈评唱道:
来问威风颇不臧,几多龙象在云堂。
栴檀林里曾无杂,造次凡流岂易量。
清初迦陵性音禅师也替陆希声作答道:“勘破了也。”

这一天,朝廷里的刘侍御也来到石亭观音院拜访慧寂禅师。
刘侍御问道:“了心之旨可得闻乎?”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出家人之所以出家,或者说出家人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了心。了心者,使混乱之心澄清也;使杂乱之心安定也;使迷茫之心有目的也;使迷途之心归家也。
自然,这个刘侍御之问,也是冲着这些来的。
不过,刘侍御今天面对的是禅师,禅师之思维和下语,自然和平时人们所熟悉的法师之思维和下语有很大之区别的。
所以慧寂禅师一听,马上开示道:“若欲了心,无心可了。无了之心,是名真了。”
慧寂禅师的这个话语,深契佛理和禅理。所以刘侍御一听,不由得大为叹服。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或庵师体禅师作偈评唱道:
口朝鼻孔无空过,眼盖胡须有古风。
信辨骨头花十八,等闲掷出满盆红。

这一天,有一个官员来到寺院拜访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问道:“大人现在是什么职务啊?”
这个官员道:“弟子是个衙推(节度使之属官)。”
慧寂禅师一听,马上提起自己的柱杖道:“还推得这个不?”
面对慧寂禅师如此之作略,这个官员又如何能应对呢,他自然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慧寂禅师看到他不能应对自己的禅机,于是替他回答道:“若是这个,待别时来。”
慧寂禅师的这个公案传出去后,兴化存奖禅师也替这个官员回答道:“和尚有事在。”
若是红尘洗梦在,当慧寂禅师提起柱杖问道:“还推得这个不?”
红尘洗梦马上应对道:“好事不如无。”

这一天,江西观察使韦宙公事之余,也来到石亭观音院看望慧寂禅师。慧寂禅师是自己亲自请来的,那自己更要关心更要请教才是呢。
所以见到慧寂禅师后,韦宙关心的问道:“现在寺院有多少僧众了啊?”
慧寂禅师道:“五百人。”
五百人,看起来数字不大,可是在当时的禅宗江湖中,一个禅寺能达到五百人者,那是屈指可数的啊。
随即韦宙又问道:“他们还用心看经诵经吗?”
慧寂禅师道:“曹溪宗旨,不切看读。”
韦宙继续问道:“作么生?”
慧寂禅师道:“不收不摄不思。”
慧寂禅师曾说过“若欲了心,无心可了”,既然是无可了之心,又何收之有?又何摄之有?
慧寂禅师又曾说过“不思而知,落第二头。思而知之,落第三首”,如此,又何思之有?

慧寂禅师在南昌石亭观音院说法如云,声势浩大,更兼有众多的政府官员前来参访,所以慧寂禅师就获得了从江湖至庙堂的一致好评。
自己的地方上有如此高明之禅师,地方政府自然就把慧寂禅师之事迹写成详细的材料上报给了朝廷。
大约在公元864年,唐懿宗李漼敕与慧寂禅师“知宗大师”之法号。
在封建王朝,一个僧人能在活着时被敕与法号,这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啊。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6 10:14:39 +0800 CST  
@hjzhou62 2019-06-06 06:26:02
周四清晨的问候,拜访楼主,欣赏佳作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6 11:31:45 +0800 CST  
@linyuxian99 2019-06-06 12:26:18
为楼主的大作 深感....
赞!
-----------------------------
谢谢朋友阅读拙作,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6 13:10:33 +0800 CST  
@钱越2017 2019-06-06 09:39:05
支持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6 14:07:27 +0800 CST  
@冷月888 2019-06-06 10:30:58
追读跟贴,继续盖楼支持楼主好文,加油。
-----------------------------
谢谢朋友关注和支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6 15:15:56 +0800 CST  
@kkcolcol 2019-06-06 16:17:57
顶一个
慧寂禅师的时代,官员都能装模做样地说几句禅机语,说明当时禅宗的影响已经很大了。
-----------------------------
谢谢朋友一路关注和支持。
确实,禅宗发展到后唐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对于文化的影响,对于文人的影响,都已经非常大了。官员喜欢参禅,诗人也希望自己的诗歌具有禅意,画家同样希望自己的作品表达某种禅意。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6 22:39:38 +0800 CST  
端午假日,暂停更新。
祝各位朋友及家人安康。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7 09:23:12 +0800 CST  
@月碧江澄 2019-06-08 02:57:24
洗梦上人君,
近日复读巨著, 忽然发现您在描述达摩老祖到中国传法一章中, 谈及他上岸时自报年龄150岁。 但查百度, 却认为150岁乃是其梁武大同二年圆寂时的年龄。 如有误纪, 似宜修订。
-----------------------------
谢谢老朋友关注和交流。
1、百度的资料是不对的。
2、菩提达摩之生卒年,现在没有一个非常正规的记载,所以有多种说法。
3、在没有公认的正规的记载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只能依据最早的、有详细记载的材料来作为准绳了。
目前对于菩提达摩最早的且有详细记载的资料,是《洛阳伽蓝记》,而此书的作者东魏抚军司马杨衒之曾经听过菩提达摩说法。杨衒之在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8 13:20:30 +0800 CST  
@月碧江澄 2019-06-08 02:57:24
洗梦上人君,
近日复读巨著, 忽然发现您在描述达摩老祖到中国传法一章中, 谈及他上岸时自报年龄150岁。 但查百度, 却认为150岁乃是其梁武大同二年圆寂时的年龄。 如有误纪, 似宜修订。
-----------------------------
谢谢老朋友关注和交流。
1、百度的资料是不对的。
2、菩提达摩之生卒年,现在没有一个非常正规的记载,所以有多种说法。
3、在没有公认的正规的记载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只能依据最早的、有详细记载的材料来作为准绳了。
目前对于菩提达摩最早的且有详细记载的资料,是《洛阳伽蓝记》,而此书的作者东魏抚军司马杨衒之曾经听过菩提达摩说法。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写道: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物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4、依据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的记载,他来到洛阳自称150岁,那么他见到梁武帝是一年前,所以菩提达摩来到中国上岸时自报应该是149岁。如此,本人写的自报150岁,就是笔误了。
所以非常感谢朋友的交流指正,本人已在原稿中修改成149岁。

楼主 四川红尘洗梦  发布于 2019-06-08 13:24:51 +0800 CST  

楼主:四川红尘洗梦

字数:1665631

发表时间:2018-03-18 19:25: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8 00:53:01 +0800 CST

评论数:282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