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原创】

3.2.4:设计中心情节
3.2.4.0:中心情节的概述
前面的背景啊,事件啊,悬念啊,伏笔啊,铺垫啊,渲染啊,做的这一切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展示出最优秀的中心情节。都是为了包装中心情节。
不过包装毕竟只是表面,包装只是负责吸引读者的。要留住读者,要让读者赞叹,则是要看包装里面的东西,也就是中心情节。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谁比谁重要。
之前已经讲完了包装部分该如何包装,那么接下来,就讲一下,中心情节该如何设计。
3.2.4.1:中心情节的设计
所谓中心情节,说通俗点,就是高潮。
网文中常见的高潮,是爽。不过高潮不只局限于爽。就像之前丹店的那个例子,暂时的隐忍是为了将来更大的爆发,读者虽然没有解气、爽的感觉,但会有憋气、怒的感觉,以及对未来爆发的期待。
除此之外,喜怒哀惧爱恶欲忧思惊恐悲等,都可以作为中心情节,甚至平淡、迷茫,只要你写得好,写得真实,那也可以。
但要注意一点,虽然中心情节只是单个情节,一般时候仅表现一种情绪,但即便是这一种情绪,也要设计得有波折。
比如,恐,灵异事件,主角在恐惧中逃亡。如果只是单纯的越来越恐怖,然后在中心情节处达到恐怖的巅峰,那么这样的设计没有问题,但也没有亮点。
但如果是惊恐呢?
逃亡路上,一边恐惧越来越强,一边时不时的草木皆兵的惊吓。在数次的虚惊之后,一个真实的大惊,达到恐惧的巅峰,完美。
用线的思想解析一下,那么,单纯的越来越恐怖,就是一条斜线上升;而加上各种虚惊,就会变成一条折线上升。
所有的情绪都可以是这样,中心情节的设计也是要这样,不要斜线,要折线。
竖直的线,扣分;斜线,不扣分;折线,加分。
最好的折线,就是像下面这张图片一样:

这条线,可谓大名鼎鼎,其名为“魏尔斯特拉斯函数”,解析式是“W(x)=∑(n=0,∞)|(a^n)cos【(b^n)pix】,其中0<a<1,b=2C+1,C>2,C∈Z,ab>1+3π/2。注:pi是圆周率。”
它有三个关键的性质,也是小说情节安排的最重要的三条:
一,波折无限多,但整体上是工整的→一次次跌宕起伏,但总体上情节是冲向高潮的;
二,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导(即每点的斜率都不存在)→情节处处合理,但未来永远扑朔迷离;
三,分形(分形:任意部分,都与整体相似,宏观无穷大,微观无穷小。相似:全等比例,一致缩放)→小说的线纲整齐、情节安排工整。
分形这里多说一段。分形的构造方法,体现在读者感受上,是小说整体的莫名神圣感、仪式感、宿命感。《红楼梦》为此类代表,将“分形”的构造方法,用到了极高的境界。高鹗续写红楼梦,也是根据分形的原理来写的。不过由于红楼梦的情节“处处不可导”,故高鹗的续写也并非完美,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但近代红学的研究,基本弄清了红楼梦的“解析式”,因此按照解析式,又一点一点补上了新的续章。
设计情节的时候,用好魏尔斯特拉斯函数。不要觉得“我写小说,你给我扯数学的东西干什么”。没有独立的学科,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个人对数学的理解颇深,因此我用数学解析小说。而且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完美。
你说用数学写小说,写出来的东西会死板?
你怕是忘了,数学可不只有定量,还有变量、张量、旋量。
数学不是死板的,初级数学才是。不过,即便是高中学历,想必也该了解了变量(向量/矢量,函数),也不该生出“数学死板”的思想。
3.2.4.2:多个中心情节
单个中心情节,必然有它在全书中的意义,一般来说有两类基础意义:情绪积累,情绪爆发。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两类皆有的融合状态。
比如最常规的装X打脸,主角打了对方的脸,这是爽,这是情绪爆发;但聪明的作者不会让这一巴掌给对面打死了,而是让对方丝毫不服,反而怨恨加深。
主角没把对手彻底解决,读者心中的气抒发了一半,但还憋着一半。而且对方再留下几句狠话,或者搞点小动作让主角吃亏、还没理由动手,从而再积累情绪。
情绪完全爆发的,是大高潮;情绪完全积累的,是大低谷。许多作者都知道,大高潮不能太密集;但他们忽视了一点,大低谷也不能太密集。
前几年废柴流很火的时候,有很多书都是,主角在前期受尽欺压、忍气吞声。欺压了几十章,忍受了七八次,于是读者气的骂娘,“这什么垃圾主角”,骂声一片,弃书。
这就是因为,大低谷太密集了。大高潮,短期内一次就够了;大低谷也是一样,短期内一次就够了。
不过那几年,没有几个作者意识到这件事,而那些意识到的,也都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知道一直隐忍的话,不妥,但具体不妥在哪里,不清楚。
所以时至今日,废柴流已经要被淘汰,已经不为多见。而且一提起废柴流,读者就全是负面看法,认为废柴流都是垃圾。
其实不是废柴流垃圾,而是那些密集大低谷的书垃圾。只不过,废柴流小说中,基本绝大多数都是密集大低谷的,所以导致读者对“废柴流”这个整体都有了意见。
就像教师里有负责任的,也有人渣教师。但近年来,后者偏多,因此导致“教师”这个形象,在大量的人眼中,是负面的,是邪恶的。
其实一个职业,本没有正恶对错,人才有。但当一个职业中,大量出现某一类人时,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的看法,就变了。
小说也是,一个流派,本没有好坏高低之分,书才有。但当一个流派中,大量充斥着某一类书,人们对于这个流派的看法,就变了。
日常跑题……把话头揪回来。
该说什么来着了,啊对,多个中心情节该如何处理。
说完了多个中心情节不能如何设计,那么说说应该如何设计。
很简单,不能连着大高潮或连着大低谷,那么就一个大高潮过渡到一个大低谷,再上到一个大高潮,再下到一个大低谷。
仍然是魏尔斯特拉斯函数。
注意,上面的那个图片没画完,如果再往外侧扩展的话,线会冲得更高。因为它是分形相似的,后面它会分几段的、冲向几个更大的高潮,然后再分几次逐渐跌落、跌入几个更大的低谷,然后再分更多的段、一步步边冲、边跌、但整体上冲向更更大的高潮……
多个情节时,也就是剧情,它的设计与单情节一样。剧情可细分为多个情节,情节可细分为多个事件,事件可细分为多段描写,描写可细分为多个动作/状态,动作可细分为多个词句,词句可细分为多个文字。
每一条的要求都是一样:大量细节波折,但整体上有明确的趋势。
最大的高潮,全书一个;最大的低谷,全书也只要一个。高潮与低谷越强,那么两个同级别的高潮或低谷的间隔,就要越大。
多余的细节就不说了,总之,在情节安排这里,一切就参考魏尔斯特拉斯函数就可以了。
我觉得它完全就是为了小说而诞生的,一切方面都是那么的完美。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1-26 14:30:00 +0800 CST  
3.2.5:连续情节
3.2.5.0:连续情节的概述
连续情节,可以理解为支线。
一条支线有许多情节,每个情节都有自己的小高潮,而一条支线,又会有这整个支线的大高潮。
注意,大高潮不是结束。就像小高潮之后要有下台阶的铺垫一样,大高潮结束后,也需要下台阶。虽然下的时候可以快一些,台阶可以少一些、陡一些,但还是要有。不能生硬干脆的直接掉下来。
那么,具体如何写好一条支线呢?下面就来讲讲。
3.2.5.1:连续情节的设计
起因,经过,结果,过渡。
如果是短篇小说的话,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了,在高潮处完结。但我们是写长篇的,是写多个支线的,因此,在“结果”之后,还需要添加一个“过渡”,然后再是一个新的“起因”。
首先来谈谈,起因如何设计?
连续情节的“起因”,对应单个情节的“背景”。理解了这个,起因设计起来就轻松了。
如果支线是冲突,那么起因就可以是摩擦;如果支线是作战,那么起因就可以是任务;如果支线是行路,那么起因就可以是要去目的地;如果支线是副本,那么起因就可以是争夺宝物……
这是一一映射的。先搞清楚,你要描述的这条支线的中心剧情是什么,然后反过来逆推,就可以得到它的必然的起因。
跟“背景”一样,“起因”的描写也要简短、精炼,但简短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缩减失误、丢失信息。
起因的要求:一,明确;二,简短。
因为起因是一个情节,因此这里说的“简短”,不是让你三五段话就带过。一个情节,怎么也得最少两三千字吧?这是简短。
而且最好的方法,是不把起因当做一个“情节”来具体写,而是将起因拆散,融入到之前许许多多的情节中的“经过、结果、过渡”的部分,最后只需要一个三两句的小事件,就能引动之前的那些文字,构造出完整的起因。
比如,主角是一宗掌门。之前主角跟这个宗打,跟那个宗怼,横压一片地域。然后,某天,主角出门在外,处理自己的事务时,主角宗派突然遭到围攻。原来是那些宗派联合,要推翻主角的宗派。
即将发生的这段围攻主角宗派的剧情,就是一条没展示起因的支线,直接进入高潮大战部分。似乎没有任何准备,气氛直接从悠闲自在、陡然变得剑拔弩张。
不过读者并不会觉得突兀,反而会非常快的、非常顺畅的就能带入剧情。
这是因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伏笔足够多,所以作者可以把起因拆散,然后藏在各个伏笔里。
优秀的作者,可以让全文的情节,连锁起来。在每一个情节之中,都悄无声息的埋下十个伏笔,而每写一个新的情节,都启用前期准备好的七八条伏笔。伏笔的位置、距离,不限。
这样一来,除了开篇之外,后面的一切情节,都是顺水推舟。
就像原子弹爆炸、原子核裂变一样,只需要用一个中子,进行一次精妙的、完美的撞击,那么后续的一切,都不用费力控制了。原子核破碎后,会释放出新的中子,然后再撞击其他原子,链式反应会自主的、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根本不需要主动催动。我们要做的,只是调整反应的方向、规模,以及适时的中止反应进程,就够了。
写小说也是一样,如果你能深入的解析明白你的开篇情节,那么就可以发现,一个开篇,就可以包含几十上百个伏笔。因为你的开篇,必然要涉及到其他的人物,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而他人受到影响后,必然会做出行为,再反过来影响主角,同时影响更多的人……涉及到的人物,会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增长。你要做的,是筛掉不重要的角色,把控好剧情的走势,就够了。至于剧情的发展,你只需要解析好人物的性格、目的、需求等,也就是人物形象,那么,就可以自然的构建出情节、剧情。就像之前在“设计人物经历”、“整理人物交集”那里一样。
起因的内容,说的有点多了。下面说说经历吧。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1-26 16:48:00 +0800 CST  
(接上文)
支线的经历,会占据支线剧情的一多半。剧情的经历,对应情节的铺垫。
经历的设计,和铺垫一样,都是魏尔斯特拉斯函数。曲折。
举个例子,同样是设计由主角与一人冲突、引发主角与一宗的战斗:
第一个作者:主角与一人冲突,把对方打了;对方叫来帮手,又被主角打了一顿;对方老爸派人来报复,又被主角反打了;老爸/执事/族老亲至,一番苦战,又被主角收拾了;对方族长/战堂堂主亲至/高价雇佣暗杀,又被主角反杀了/主角逃走,随后回身端了对方家族老巢。
这种的经历设计,台阶铺的挺稳当,读者也能看到爽点,但有一个问题——有点单调。
网文为什么经常被看不起,为什么经常被说“小白文”、“无脑文”?因为剧情展开的方式,太平坦,笔直的一条斜线。
不过如果你写小说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或者觉得写这种套路文也挺好的,那么达到这个地步,就足够了。能把铺垫搞好,能做到不扣分,那么全职写作就基本没压力。
毕竟现在一些大神、白金,用的也都是这种写作方法。
不过有的作者,追求比较高,想写曲折的故事。于是他们收获了好的口碑,但赚得的钱,比起白文作者,却少了太多。
这不是说读者不买账曲折的故事,不是说许多读者就喜欢无脑文,而是曲折的故事不好写。你写出来的是曲折,但质量却比不上白文作者,因为那些白文作者能把白文写到巅峰。
就像LOL里的盖伦、剑圣之类的,低端局常见、且碾压无解,但职业赛场上却没人用。为啥?
因为它们的操作简单,很容易就能用到巅峰,所以可以肆虐低端局。但它们的潜力不足,缺点太多,所以在高端局无人问津。
现在网文属于起步阶段,所以都在写这种不曲折的情节。但将来,网文要成为大神,必然要曲折的故事了。
就像LOL高端局中,已经完全看不到盖伦剑圣的影子,但在低端局冷门的螃蟹剑魔(上个版本),却在高端局大放光彩。
那么,曲折的剧情如何写呢?还用之前那个例子:
第二个作者:主角与一人冲突,把对方打了;对方叫来帮手,主角当时正要赶去其他事情,急于摆脱,未全心应战,结果对方纠缠打斗,接连吃亏,最终被逼大招,解决了对方,但自己的事也彻底耽误了。事后,去找对方算账,找他麻烦,结果正威风时,对方父亲/执事/族老出现,强势压主角,主角大战,反败执事与对方,后大量索赔勒索。一段时间后,又经历了一些事情,突然对方族长/战堂堂主亲至/高价雇佣暗杀,主角反杀/逃走,随后回身端了对方家族老巢。
大体上的情节,与第一个作者基本没什么区别,甚至第一个情节,与第一个作者设计的完全相同。只是在中间的那两个情节上,添加了一些波折,以及在最终大高潮来临之前,让这条支线与另一条支线相融合交叉。
改动不大,但造成的阅读体验,天差地别。读者在阅读这第二类剧情时,甚至都意识不到它是一整条冲突支线。
因为在第二个情节时,主角急于忙于自己的事情,心不在战斗。同样,读者的心也不在战斗,被另一条相融的支线所占据。
然后在第三个情节时,又是主角因第二情节,而主动去找的对方的麻烦;最后第四个高潮情节,在这高潮来临之前,又经历了漫长的另一条交叉支线。
笔直+单线,是相当于作者构造了11这一个数字,读者一看11,就知道11=1*11,11仅=1*11。一眼就看透了,所以称其为“无脑、白文”。
而曲折+双线交叉,就会构造在读者看起来、复杂的剧情。就像让读者看到5390459,别说看一眼了,就算是看十眼,读者也看不懂。读者极难理解,它的原理是什么。
但作者呢?作者是构造2287和2357两个数字,然后计算它们相乘,得到的5390459。作者的设计,并不难。
事实上,作者在真正计算之前,也并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一个什么得数。就像你让一个作者复述自己写的东西,他顶多复述一个大概,至于具体的内容,根本记不住。
然后,如果是三线交叉,那么作者就相当于只需要设计三个质数就可以了,而放在读者眼里,难度又会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上到一个完完全全望尘莫及的层次。
柯南、福尔摩斯,都是这么想的。作者是正向设计,读者是逆向理解。设计读者无法看穿的复杂剧情,对作者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起因、经历说完了,接下来说说结果。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1-26 16:48:00 +0800 CST  
260楼没了……我在申请恢复,过几天应该能看到。
另外,补发256楼的图片,魏尔斯特拉斯函数的图像: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1-26 17:47:00 +0800 CST  
之前又又又被封了,今天刚解封。

三天后恢复更新,这两天心情不好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1-28 12:32:00 +0800 CST  
本楼有三件事要讲。

第一,过年事多,因此断更了十多天。正月十五之前,会恢复更新。

第二,本贴经常出现吞楼,而我若重发内容的话,又会影响阅读的顺畅。因此后面若又被吞楼,我将不再重发。不过,本贴完结后,我会将内容重新整理一下,重新发一个梳理后的帖子——以图片的形式(防止被吞)。

第三,加我好友私聊问问题的,可以,至于我的号码,看我ID就好,后面不要再问了。但别直接甩给我链接、然后就让我给你看你的文问题在哪。这问题太笼统,就像你去找老师问数学题,结果你直接跟老师说,“老师,我什么也没听懂,你从头给我讲一遍吧”。老师不给你撵出去才怪。你可以问具体的某一个问题,比如段落描写写不出感觉、脑子中的精彩剧情落到笔上很单调之类的。

OK,就这些。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14 21:10:00 +0800 CST  
妈耶,好像过了正月十五了,然而我还没更新……/惭愧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21 13:37:00 +0800 CST  
开更!我看看我写到哪了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26 19:53:00 +0800 CST  
(接上文)
一段剧情的结果,基本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事情完全解决;第二种,事情没解决;第三种,事情基本解决,但留了个尾巴。
首先来说说第一种:事情完全解决。
这种结局,通常在支线插曲的结束处,或者是在主线每卷的结束处。举个例子,主角跟某个配角起了冲突,之后装X打脸。如果这个配角并不重要,而且这段情节只是作为一个临时的小插曲、小爽点,那么在这段装X完结之时,就需要把事情完全解决。否则,那就是“挖坑不填”。
比如说,一个小说开篇,是主角遭遇意外,死亡,随后穿越。那么主角遭遇意外而亡的情节,就属于一个支线插曲,后面的情节与之关系不大,它只作为主角穿越的引子。那么,这个情节的结局,就需要“事情完全解决”。我们来看下面两种写法:
一:主角走在路上,突然发生枪战,主角被一颗子弹爆头而亡。随后穿越。
二:主角走在路上,突然发生车祸,主角被撞死。随后穿越。
很明显,第一种是错误的写法。读者会疑惑为什么好好的和平年代,突然就发生了枪战?因为什么打了起来?是恐怖分子?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就是没做到“事情完全解决”。
而第二种写法,车祸,虽然也很扯,但读者能理解这是一场意外。读者没有疑问,作者做到了“事情完全解决”,所以这种写法是可以的。
为什么对于这种插曲类情节,要做到“事情完全解决”?
因为插曲之后,是全新的故事(比如“穿越”之后),要让读者的精力全部投入新故事,就不要在前面的故事之中留下悬念。也就是要“事情完全解决”。
同样,在主线分卷的时候也是,主角从学院离开,那么学院里的事情就要完全解决,起码对于暂时来说,完全解决。
比如,如果这样写:主角从学院离开,参与宗门纷争,而在主角离开学院之前,有一个邪鬼潜伏在学院。那么,当你在写宗门纷争的时候,读者就会一直惦记着那个邪鬼,从而无法专心感受主角在纷争中的爽的行为。
但如果不去描写那个邪鬼,别让读者知道邪鬼的存在,然后写宗门纷争,读者就会代入纷争中的爽感。然后纷争结束,再写邪鬼作恶的后果,再让主角去学院救场——那么,你小说的剧情与上面的例子相比,没有丝毫改变,但给读者的感受,却能让读者一直跟着你的节奏走。
好了,总结一下这第一种结局:
定义:事情完全解决。
应用:支线插曲的结束处、主线分卷的结束处。
原因:让读者全心投入后面的故事。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26 20:21:00 +0800 CST  
(接上文)
再来说说第二种结局:事情没解决。
这种结局,适合用在一大段剧情之中的前期某个小情节的结局。
这应该很好理解吧。举个例子,主角重伤之时,被他人挑衅,主角忍了。
“事情没解决”这种结局,只适合在大段剧情的前期,作为“单个情节的结局,整段剧情的起因”,引出后面的一系列报复的情节。同时,读者也可以因为这个“事情没解决”的情节,产生对于后文情节“解决事情”的期待感。
最后是第三种结局:事情部分解决。
这种结局,适合用在一大段剧情之中的前期或中期的某个情节的结局。
比如,主角跟某个配角起了冲突,打了脸。配角临走前,扬言要报复。
这种情节,一般在大剧情的中期,或者小剧情的前期与中期。让读者既因为“解决了部分事情”(打了脸)而产生爽感,又同时因为“还有部分事情没解决”(报复)而产生期待感。
在设计剧情(连续情节)的时候,最开始先矛盾积累,创造问题,但不解决问题(读者:期待);然后,主角能力提升,解决一部分问题(读者:爽),但又产生一部分问题(读者:期待);最后,主角能力大提升,解决了所有问题(读者:满足,然后专心下个剧情)。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26 20:42:00 +0800 CST  
(接上文)
起因、经过、结果、最后是过渡。
过渡部分的情节,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制造悬念与紧张的气氛。因为过渡部分,本就是为了缓解读者情绪,让读者放松的。
那过渡部分的情节要如何设计呢?
可以这样。
比如,可以写战争后,主角获得功勋荣誉;或者是主角跟红颜宾馆/旅游景点玩暧昧;或者是主角善心大发,资助几个贫困儿童;或者是主角跟朋友/女票去图书馆看书、吃饭、买东西……等等,总之就是一些日常行为。
如果不擅长描写那些情节,那么可以写主角如何服下某个丹药,然后如何炼化这个丹药,药力如何运行,境界如何突破……或者是如何修炼某个功法、招式,再或者,是炼丹炼器的过程,等等。
这种的就比较水了。不过过渡部分必不可少,所以如果你真的不会写日常的话,那就水吧,也比没有强。
《诸界末日在线》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整本书都非常紧张,一个剧情接着一个剧情,主角刚从一个灾难中拯救完世界,世界又要被一个新灾难毁灭了。不给读者喘气的机会,所以看的时候很累。
说实在的,这本书写的真挺好,尤其是100章至450章的部分,写的没的说,吸引力爆表,而且主角智商也足够。可惜,书名较差,开篇情节普通,加上剧情衔接太紧凑、没有过渡,因此这本书不算火爆,属实可惜。
过渡之后,就是一个新的起因,引出新的剧情。
对于新人作家,最简单的写法,就是起因、经过、结果、过渡、然后再起因……这样的轮回。一个剧情结束,过渡,然后另一个剧情开始。
这种写法,简单,合理,不过情节太浅显,小说剧情的未来走向基本固定,因此口碑一般不高。“小白文”说的就是这种。
这里劝新人一句,不要好高骛远,能把白文写好,就已经非常棒了。斗破苍穹不也是白文?人家赚了几个亿。
对于写过一些书,追求更好的写作效果的作家,或者是执意要写“非白文”的作者,这里也介绍一下“非白文”如何写。那就是,在一个剧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之中的“经过”时,插入另一个剧情的“起因、部分经过”,让两个剧情同时发展,一明一暗。
第一个剧情结束,第二个剧情还在继续进行,同时第三个剧情的起因出现。等第二个剧情完结,第三个剧情在继续,然后第四个剧情的起因出现……
这是两个剧情的融合,还可以三个、四个的进行融合。越多,越难写,但也越高级。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26 21:44:00 +0800 CST  
3.2.5.2:连续情节的分类
连续情节就是剧情,而剧情又分为主线剧情、支线剧情、插曲剧情。
所谓主线剧情,便是与主线紧密相连的,对于玄幻小说来说,就是主角沿着提升实力的方向,一步步前进,每一步就是一个剧情。
而支线剧情,就是与实力提升关系不大的,比如参加一场同学聚会,又如参加一场比赛,再如进入一个遗迹去寻宝。
关于支线剧情,切记一点,所谓支线,是与主线关系不大的,切记不可喧宾夺主,不要让主角在同一条支线中有太大的实力提升。也就是说,不能主角去一趟遗迹,进去时候41级,然后在里面42、43、44、45……出来时候就四十七八级了。
土豆就经常这样写,尤其是在武动乾坤、大主宰里,主角参加一场比赛,大境界提高两阶。不过土豆是大神,他这么写,虽然违和,但人家笔力(驾驭力)较强,而且粉丝多,所以只能让他的作品口碑较差,但不影响卖钱。叫座不叫好。
如果你写的一条支线,主角在里面的实力有很大进步,那么读者会觉得违和。虽然说不上来哪里违和,但就是违和。
读者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违和,但作者需要知道。
因为时间比例。
什么是支线?
支线,就是把主线上的某个时间阶段上发生的事,进行细致化的详写。一个月有三十天,前三天参加活动,后二十七天在宿舍日常修炼。于是前三天就是一条支线,写个十万字,而后面的二十七天,一笔带过,百十来个字完事。
然而实力的进步,基本是匀速的。如果主角在三天的支线中,修为进步了两阶,然后在后面的二十七天之中,却没啥变化,合理吗?
在支线中获得宝物,可以,但那顶多提升一个小境界。一条支线,最多一个小境界的提升。
而且还有一点,对于一本小说,主线是最重要的,支线只是陪衬,不要通篇全是支线。
读者看小说,是来看主线来的,不是看一堆支线。那样还不如看段子,看故事。
主线是什么?是主角修炼、结识新的伙伴、上学、工作、管理……其背景环境,是整个世界。而支线,其背景环境,是一个基本与世隔绝的小地图,主角在那个地图上发生的事。
玄幻小说,基本上,在主角从学院之中走出来后,作者们就不会写了。绝大多数的作品,从学院篇结束之后,主线剧情就崩了,后面的剧情就是左一个遗迹右一个战争,用一堆乱七八糟的支线,拼凑起来后面的文字。
读者不知道什么主线,但知道作品好不好看。第一次看到一个一堆支线拼凑起来的作品,他可能会被吸引,但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就会厌恶。他不知道为什么厌恶,但就是不喜欢。但作者需要知道,不喜欢的原因,是因为主线崩了——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小说。
玄幻在走下坡路,也是这个原因:作者们不知道在学院篇/家族篇结束之后,后面的主线剧情该如何发展。
总结一下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
主线剧情:以世界作为背景,主角境界提升、资产建设、跟人打交道的经历。
支线剧情:以封闭的环境为背景,主角与里面的其他人发生的故事。
支线剧情里,主角实力基本不要提升,偶尔可以小提升;支线剧情只是辅助,主线剧情的文字才要占据最多篇幅。
插曲剧情,这里也说一下吧。所谓插曲,就是这个事件仅仅作为一个引子,引出后面的其他剧情。就像之前说的,主角穿越之前出了车祸,出车祸的剧情就是一个插曲剧情,它仅仅用来引出穿越这件事,方便后文的一切剧情发展。
插曲都是一些很神奇的存在,它本身意义不大,但没有它的话,其他的剧情没法发展。
又比如主角跟配角被困在山洞里,等待救援,无聊,聊天。配角给主角讲述他的经历,这也是插曲剧情,就像《诛仙》里,碧瑶跟主角那次被困。读者听经历,就像听故事,听完,记住的不多。但那次主角与碧瑶聊天,却让后文的一切发展变得合理。
对于新人来说,插曲很少用到,这里也不用太细考虑。了解一下就好。而对于追求完美的写手,插曲也不用主动设计,当需要的时候再去考虑,就好。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2-26 22:57:00 +0800 CST  
断网了……过几天更新,这几天欠的攒着,到时候爆更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02 17:37:00 +0800 CST  
我电脑又断网了……这网线有问题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13 00:32:00 +0800 CST  
第四部分:小说的正文
4.0:正文的概述
从设定,到线纲,到剧情,到正文。
梳理设定得到线纲,填充线纲得到剧情,叙述剧情得到正文。
正文是所有准备工作的终极目的,也是唯一直面读者的文字。
写网络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读者阅读的流畅度,然后便是文字所展示出的画面感。
除此之外,写作手法、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与心态、更新速度等,也都需要注意。
本部分将讨论小说正文的写作方法,也是全书的最后一部分。
加油,成功就在眼前。
4.1:笔力
4.1.0:笔力的概述
所谓笔力,就是指作者所写出来的文字,在读者眼里可接受、可理解的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读者如果能轻松的看懂你的文字,那就说明你笔力好;如果读者扫一遍你的作品后,对剧情与人物不是很清楚,那么说明你笔力不好。
笔力包括文字流畅度、描述清晰度、文字画面感、场景立体化四个部分,它们是网文写作中最为看重的条件。
写书,首先要做到的要是让读者理解你写的是什么。如果读者不理解的话,无论你情节设计的再好,也都是白搭。
一些作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大场面,于是一开篇就写世界大战。拜托,读者这时候还不知道历史背景,不知道周围环境,不认识每个人物,不理解世界构成呢,你就来一场大战,就算你写的再可歌可泣,那也是你写的爽了,你理解了情节,但读者没理解啊,你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共鸣?
再比如说,有的作品错字成堆、病句连篇,一个成绩稍微好点的初中生写出来的东西都能比他好,我真怀疑那些作者打字的时候都在想什么。
还有的作品,描述的语句写得乱七八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写得极其混乱,比如“窗户外面落下来一个人,小明捂着小红的眼睛不让她看。那个人是楼上三班的,班里的同学们都很震惊”。
这段话,如果慢慢读的话,描述的事件读者也能捋清。但如果读者是扫读的话,那么它就是完全混乱的一团,根本无法理解。
所以此时,读者要么直接跳过,要么回头重读,可无论读者是选择哪种方式,都会对阅读造成不良的影响。一次两次还好,但如果篇幅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读者可能就要考虑一下弃书的事了。
如果上面那个例子换一种写法,会是什么感觉?
【始】
安静的教室里,同学们在自习……
一个影子突然从窗户外坠下,旋即只听砰的一响……
小明探出头,朝窗户外看去。同桌小红好奇的靠了过来,拍着他的肩膀问道:“什么东西?”
不少同学都注意到了刚才的那一幕,此时也是微微有些骚动,靠窗户的基本都把脑袋伸了出去。
小明原本只当这是写作业之余的一次放松,不过待看清坠落物体的样子之后,他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逃似的收回了头。
他对着小红摆了摆手,说了一句“别问了”,随后便坐在那里闭着眼,半晌过后,方才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二人的聊天与互动,三五百字)
……(其他靠窗同学与他们周围同学的状态)
……(不靠窗的同学已经又准备继续写作业了)
“人!有人跳楼了!”
不知是谁凄厉地嗷了一嗓子,就如同向古井之中抛入一块巨石,片刻之后,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
【终】
临时草草写的一个案例,没怎么修改,凑合看吧。
这段文字,主要是对原文进行了四个方面的修改:
第一,扩展。把原本概括性的、描述不清的事件,给它具体化、细节化。
第二,格式。把发生的事件,根据主角的视角,一件一件的按照顺序书写,使叙述的条理清晰。而原文是上帝视角,只是单纯的描述各个物体的状态,适合讲故事,不适合写小说。
第三,逻辑。原文中,有三处逻辑不当,首先是一个人从窗户外面落下,自由落体那么快的速度,而且主角又在学习,正常人应该只能察觉到一个影子划过,而无法看清楚具体物体。其次是小明捂着小红的眼睛,这我都无力吐槽了,哪有这么办事的?最后是班里的同学震惊,我相信如果是在正常的学校里,哪怕窗户外面飞过去一条龙,只要没人喊出来,那么也绝对会有一部分人注意不到那条龙。所以,在修改后的文章里,掉落的是影子,阻止小红的是小明的摆手,让同学们知晓死人的是某人的尖叫。
这里说句题外话,有的作者说逻辑不重要,爽才重要。这点我不赞同。没有逻辑,会严重降低文字带给读者的情绪。(爽是情绪的一种,而上述案例中的情绪是紧张)
第四,悬念。既然这部分情节的情绪是紧张,那么设计悬念无疑会更好的带来紧张感。开篇介绍了一个影子掉了下去,随后主角看到那东西的具体样子后,脸色煞白,后续主角和小红的对话,也可以加深强调一下那东西的不寻常。然而文中却一直没揭晓它究竟是何物。到了篇末,读者的忍耐度已经达到了临界值,如果继续不揭晓的话,非但不会增加吸引力,反而会引起阅读疲倦。于是利用一个人物之口,说出了那东西的具体面目:人。同时为了再度降低读者的阅读压力,再继续利用那个人物的语言,对全篇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总结:有人跳楼了。
其中,第一点扩展,和第三点逻辑,包括第四点悬念中的篇末揭晓方式,属于“描述清晰度”;第二点格式,属于阅读流畅度。
对于网文的文字而言,让读者阅读轻松是最重要的。流畅度、清晰度、画面感、立体感,这四点掌握好,那么对于网文正文的书写,你就会了一大半。(后两点可总称为全面度)
而在笔力部分的这四个小点之中,又以前两点的文字流畅度和描述清晰度最为重要。
下面,就将进入笔力写作的正式指导。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16 23:44:00 +0800 CST  
4.1.1:文字流畅度
4.1.1.0:文字流畅度的概述
文字流畅度,就是指文字的浅显易懂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文字浅显易懂并不代表文章水平低下,二者完全不相关联。把《师说》翻译成白话文,其品质丝毫不减;把一堆没营养的废话翻译成文言文,它们的价值也不会提高一分一毫。
文字流畅度是考验作者对于字、词、句、段、章的掌握,要写出文字流畅的作品,就需要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练习。
原本我是打算把后面分成五个部分来讲,分别是字词句段章。不过现在改主意了。
下面我将分别讲一下四类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将其他因素统一归为第五类。重要程度是根据其对文字流畅的影响度与它本身的常见度来综合评定的。
4.1.1.1:标点与断句
标点符号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有不清楚的,回小学重造去。
写网文时,最重要的是逗号,它的作用是用来断句,方便读者的大脑对其视觉获取到的文字进行分离与判断。
人类的视觉并不能同时捕获太多的文字,一般情况下是五到六个,所以大脑在同一时间内也只能处理五到六个字。
因此,当一句话过于冗长且中间没有逗号间隔时,大脑就无法短时间内分析完这句话,于是就导致了阅读的不流畅。
相临的两个逗号之间,最佳的文字长度为五到十个字,偶尔可以二到十五个字,但十五个字就是极限了,不要再多了。
对于大脑同时处理五六个字这件事,这里可以举个例子: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如比你当完看这话段时,就会现发这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上面这段话,文字大量错乱,但一般人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无法发现问题。因为大脑是分析了每句话的组成,然后分段提取每个部分的所有文字,同时处理。
比如第一句“研表究明”,写成这样,读者很难发现。但如果写成“究研明表”,则读者会很容易的发现问题。为什么?
因为首先,大脑看到了“研表究明”后面的逗号,知道了这是一句话;然后分析了收尾字“研”和“明”,最后提取了中间的文字“表”和“究”。由于大脑是同时处理,所以“表”和“究”两个字,谁在前,谁在后,没有影响,完全相同。加上大脑曾经有“研究”和“表明”这两个词的记忆,因此便直接处理成了“研究表明”。
但如果写成“究研明表”,大脑在第二步提取收尾字时,会提取“究”和“表”,后面提取“研”和“明”时无法组词,于是大脑就无法运用记忆与经验去处理这四个字,就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回去重看,然后进行分析与猜测。这就是阅读不流畅。
就像“研表究明”那段话的第三句开头,“如比你当”,这就很容易被人发现问题。你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这里了吧?它的第一个字明显有问题,所以大脑容易出现无法分析的情况。不过它的最后一个字后面并没有逗号,所以大脑对这个词组的右边界是模糊的,因此很难发现右侧的问题。
再加上“比如”这个词太熟悉了,熟悉到大脑几乎把它们绑在了一起,因此它的原文其实是“比如你当”。
好了,上面这一大篇讲解文字错乱的部分,只是为了说明大脑是同时处理四到六个字的,并不是逐字处理。
我们最好用逗号来将每个部分都明确的分隔开来,不过要注意,每一小句话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是独立的状语。不可以强行分离。
有些时候,我们会写出来一些很长的句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做呢?句子太长的话不流畅,强行添加逗号又会破坏句子结构。没有办法了吗?
并不是。我们可以对句子进行修改,将一个长句,分解成多个短句。
比如前面有一句话“人类的视觉并不能同时捕获太多的文字”,它有十七个字,超标了,所以需要修改。
“人类的视觉很奇妙,在同一时刻,它无法捕获太多的文字。”
主系表、时间状语、主谓宾。三个短句,都是完整的句子。
再比如更前面那句“重要程度是根据其对文字流畅的影响度与它本身的常见度来综合评定的。”
可以改为:“重要程度有两个评定标准,其一是根据它对文字流畅的影响度,其二是根据它本身的常见度。”
断句,不是简单的添加一个逗号就可以了的事,而是需要重新调整语句结构,对长句进行修改与调整,从而对其进行完美的简化。
就像上面那句话,不可以改为:“重要程度,是根据其对文字流畅的影响度,与它本身的常见度,来综合评定的。”这样改的话,怎么读都不通顺。
许多网文作者都意识到了断句,然而,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采取了直接添加逗号的错误断句方式。
长句化短句,这本是小学的题目。
在写作前期,你需要在正文写完之后,回头检查长句,然后进行修改与化短。
但如果你写得多了,大概几百万字吧,写短句就会成为习惯,那么也就不用再回头修改长句了。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16 23:44:00 +0800 CST  
4.1.1.2:关联词使用
关联词,就是“因为……所以……”“不是……而是……”这种的组合词,以及一些单独的词,比如“因此”。
在网文写作中,关联词很重要。
因为读者在阅读时,不是只看文字,而是还有预判与回忆。在看到一段文字后,人的大脑会对后面的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猜测,并且还要对前面的猜测进行验证。
如果读者扫到后面的文字时,发现基本与猜测无异,那么他们就会快速的看过这段文字,并且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
但如果读者发现,后面的文字与猜测不符,那么就最少也需要停顿一下,好去理解这段文字。
读者的猜测能力与两个方面有关,第一是读者自身的阅读经验,第二是作者的表达能力。我们无法改变第一点,但是可以强化第二点。
就像这样一句“火焰瞬间升腾起来,熊熊燃烧,XXXX”。这种介绍说明类的文字,一整句话介绍同一个现象,那么读者可以自然的猜到“XXXX”所表达的意思,无非是形容火势凶猛罢了。哪怕看到那是四个不认识的字,也不妨碍读者阅读,读者可以直接跳过。更何况如果是正常的介绍性词汇,那么读者连半秒都不用就能理解。
但如果一整句话介绍多个现象,如“火焰瞬间升腾起来,金色的丹药在其中翻滚不停,XXXX”,那么读者的猜测程度就很稀微,就需要仔细跟进阅读。
除非是写紧张刺激的情节,否则最好不要一句话介绍多个现象。
猜测,验证。不光要让读者容易猜到,还要让读者能够验证。
比如“火焰瞬间升腾起来,熊熊燃烧,金丹翻滚”,这种文字,就会让读者思维瞬间停顿一下。因为“金丹翻滚”所表达的意思,与预判的不一样。虽然下一瞬就理解了文字的意思,但阅读已经不流畅了。
上面举的案例,都是介绍环境状态的例子。虽然这类文字会占据小说很大一部分的篇幅,但读者对这部分文字的包容度的高。你写的不流畅,读者也不会有多反感。
不过,对于另一类文字,读者就没那么包容了。那就是情节类文字。
比如一个基础的案例:
一:刚才那个气势冲天的巨大身影,是虚招!
二:刚才那个气势冲天的巨大身影,竟然是虚招!
三:刚才那个气势冲天的巨大身影,竟然不是实体,而是虚招!
感受到这三种的差距了么?
在平缓的情节时,介绍环境、状态、背景等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句话一个现象的方法,来便于读者猜测与验证。但在紧张刺激的情节时,如果还是用一句话介绍一个现象,则会显得拖沓,不只会被骂说水字数,而且还会严重影响阅读体验,降低爽感。
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关联词了。
一句话介绍两三个互相有关联的现象或思考,然后用关联词把它们串起来。这样一来,读者看到“不过”,就知道后面的文字是对前面文字时说的一种特殊现象的单独叙述;看到“而且”,就知道后文是另一个与前文并列的事。
你可以任意找一些你觉得酣畅淋漓的精彩打斗情节,你会发现,他们的关联词用的都非常完美,无一例外。
一般职业作者对关联词的运用,都能达到前文案例的第二层次的水平,这是他们写作生涯中,逐渐产生的基本功。当然,扑街就是基本都是第一层次了,惜关联词如金,用都不用。偶尔用一次,还是有上篇没下篇的,就像“他刚才出门走的急,只想着赶快到饭店,忘了换身衣服。”
“只……却……”,“只”有了,“却”呢?加个“却”字会死啊?
“只想着赶快到饭店,却忘了换身衣服”,一个字,阅读流畅度提升一个档次。
至于关联词后文内容的验证,我想我没必要说了吧。如果你能写出“他只想着赶快到饭店,却立刻开始穿鞋”这种黑人问号脸的文字,那你小学估计是白念了。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19 13:32:00 +0800 CST  
4.1.1.3:病句与重复
病句,是我现在要着重强调的一点。
本来我没打算讲这条,这篇属于临时加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作者,无论能力怎么样,起码不会犯病句这种低级的错误吧?
结果,这几天去扑街区扫书,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病句真多。
我也知道我之前的总结梳理时,忽略了什么。
幸存者偏差。我之前看的都是一些至少也算小有名气的作品,所以自然也就没接触到过病句。我的总结梳理,忽视了那些没有名气的作品。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出来,要想写出一本起码算小有名气的作品,那就必须杜绝病句。
扑街网文中,最常见的病句就是主语错乱。
举个例子。
在小明和小亮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把幕后黑手小刚抓住,等待他的,是最后的审判。
再比如:
还有一堆事情需要小强这个城主去处理,就先行离去了。
这些话,语法错在了哪里,就不需要我仔细解释了吧?初中语文就有病句类题目,不了解的话可以回去重学。
可能有人会说,“网文,注重那么多细节干嘛?爽不就够了?”
是,网文要爽,但你觉得,读者对着一大篇病句,能爽的起来?读都不流畅,读者不顺着网线把作者砍死,就算不错的了。
别觉得“哈哈,这种病句太低级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来这种文字”。如果你还在扑街,那么回去检查一下你的作品,不检查别的,就检查病句。
这两天扫了几十本未签约的作品,其中,十本里面,至少八九个都是病句连篇,而且基本上是每段都有病句。至于那些签约了但成绩惨淡的,也是。
除了主语错乱,还有各种各样其他形式的病句,不过那些出现的频率比较低。
有一个跟病句很像的东西,属于网文特有的,就是重复。比如之前的“火焰瞬间升腾起来,熊熊燃烧”这种,如果按照语文的角度,它也是病句,属于矛盾。因为升腾是变化,燃烧是状态,所以火焰不会在同一时刻里,即升腾又燃烧。
但在网文中,这种属于重复,是可以接受的。读者在扫读时,也不会出现停顿或不流畅的现象。
当然,如果能完善自然最好,比如改成“火焰瞬间升腾了起来,随后在掌心之上熊熊燃烧”。不过如果你不会改的话,那么不改也没有多大问题。
还有一些字词的运用,一并在本篇里讲了吧。
首先是字。对于一些单字的情况,能别用就别用,尽量组词或替换。比如“本部分将讲小说正文的写作方法”,这个“讲”可以改为“介绍”或是“讨论”。用“讲”的话,虽然意思表达的没有问题,这句话也没有语病,但会造成大脑第一时间无法处理,因为大脑无法判断哪六个字是一个部分,也找不到关于“讲”这个字与它前后文字之间的关系的记忆。
至于前面的“将”,由于这个字本身就经常单独出现在任意语言环境里,所以它在这里是单独出现还是组词,都可以。组词的话可以组将会、将要,不组也没有问题。
因为汉语一字多义,如果不组词的话,那么意思会表达的太广泛,导致读者的潜意识很难进行分析与猜测。
文言文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它没有词语,都是单字。文言文的每一句话,可以解读出来的意思都有千百万种,然而其中却只有一种是通顺的。所以文言文才不好理解。
网文文字以理解与流畅为主,所以轻易不要蹦单字。
而且,对于一段话,用字时要避免重复。比如“不会有人会觉得我做的不好”,两个“会”字,让人阅读很不畅。可以改成“没有人会觉得……”或者“不会有人觉得……”这种。
至于词,单个的词汇没什么好说的,但在整段话中词汇的运用,却略有些重要。
对于一句话,其中的重点部分,要用多个小句来同步介绍,每一个小句都要用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意思方向,这样才能让读者的扫读方便。每一个描述,都最少要两个小句。
同时,如果是抒情类文字的话,那么第一个小句的词汇要中规中矩,后面的再用来表达感情,这样可以让读者自然地代入你想表达的东西。
概念不好理解,看一个例子吧。
一:金丹爆炸开来,恐怖的威势覆盖方圆百里。
二:随着一声震山撼地的巨响,那金丹爆炸开来,一股无与伦比的冲击波扩散出去,恐怖的威势覆盖方圆百里。
把一个现象拆成两个小句来表示,同时用词要意境相同,但不要文字重复。
震山撼地,巨响,爆炸,无与伦比,冲击波,扩散,恐怖,威势,覆盖,百里。都是大场面的词汇。
至于你说我把一个简单的现象用了这么多字来描述?相信我,没有几个读者会觉得这是水字数的。而且第一种写法太枯燥,读者读着都没有多少感觉。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19 15:23:00 +0800 CST  
才发现,为啥我的神回复榜上会是那两条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20 22:59:00 +0800 CST  




楼主 1181807822  发布于 2019-03-20 23:29:00 +0800 CST  

楼主:1181807822

字数:85030

发表时间:2018-12-23 17: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2 10:09:04 +0800 CST

评论数:216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