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飞讲《西游记》系列(不是阴谋论)

所以这就是今天《西游记》又一处弹指神通的精妙武功!原始史料《三藏法师传》里,有这么一个上佳的《心经》的故事材料。但怎么用好,这就看各家讲故事的本事了!刚才贫道说了,《取经诗话》里说,《心经》是去了西天,没取到,回来路上被定光佛传授了。然而就这么轻飘飘地一传授,根本没显示出它的地位。《西游记杂剧》里,《心经》是放在各种经里一起传授的:
教弟子们搬经装在龙马身上。【行者云】 领法旨,我递,猪八戒、沙和尚接。《金刚经》、《心经》、《莲花经》、《楞伽经》、《馒头粉汤经》。


这里也就插科打诨地把这个好资源浪费掉了。而在今天的《西游记》里,《心经》作为一个象征,一个师徒之间对话的话题,一个修行人和心智对话的共识,不断地提起。它把猴行者对玄奘法师实际路程上的向导,精微内力轻轻一弹,就变成了心灵对修行者的向导。因为这毕竟是写小说,如果孙悟空和唐僧每次对话,都要讲一番精神分析或鼓吹一番革命意志,那就是弗洛伊德或入团申请书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9:04: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七讲:虎先锋:你~看~我~的~脸


今天唐僧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正式进入了西方路上妖魔的地盘!
玄奘法师出长安之后,最难走的地方,就是大沙漠。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沙漠。出现各种恶鬼围绕的也是沙漠,所以沙漠无论如何要在路上呈现至少一次。
《西游记》的剧情,在四大名著里可以说是最程式化的了。唐僧取经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岂不是不计其数,看剧情无非是“刚擒住了几个妖,又遇见了几个魔”,不停地重复。就像陷入了一个循环程序:


Do Until 到达西天
打怪
Loop
取经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还真挺像。因为唐僧每到一座妖山前面,经常要执行一下这个逻辑判断:“悟空,你看前方高山,可是到了灵山大雷音寺么?”孙悟空总是说:“早呢早呢。”于是判断条件为假,进入循环,碰到一伙妖怪,继续执行打怪的指令。


但如此重复的剧情,《西游记》居然写出了不重复的感觉,甚至每次我们都盼着看,下一场打怪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高明!大到每座山大boss的设计,小到小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而我们今天某些不高明的写手,虽然一部长篇写了几十几百个故事,可看上去好像一回事。贫道想起唐代李德裕的一句话:文章如同日月,“虽终古常见,而光影常新,此所以为灵物也”。这句话牛得很。太阳月亮岂不天天见到,一点变化都没有,可是它们投下的光影却千变万化,这就是灵物和死物的区别。


今天我们八的这位虎先锋,就是“光影常新”中的一位。
老虎精的变身术




如果不解释,可能大家都忘记有这样一位妖怪了。他是黄风山黄风怪手下的小妖,在原著里是黄风怪的先锋。也是他把唐僧摄到洞里去的。
首先声明的是,这座黄风山的归属权,从来就不确定。在《西游记杂剧》里,黄风山的主人是“银额将军”,虽然并没有说他是什么成精,但从这个名字以及他上场时的唱词:




银额金睛锦毛遮,黑雾黄云罩涧斜。为我英雄多勇猛,大山深洞号三绝。某乃银额将军。这座山号曰黄风山。山高、洞深、路险,号曰三绝。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无一人敢近我者。


从这些话来听,那就是一只老虎精了。可见他在早期故事——至少某些早期故事里,本来是黄风山的首领(《朴通事谚解》里的黄风怪,没说是什么成精)。但今天《西游记》的鼠精黄风怪一来,就降为先锋了。可见造化不仅弄人,也弄妖。虎先锋是倒霉催的了。


这位虎先锋最大的特点,是法术很原始,我们看书里写他第一次出场:
说不了,只见那山坡下,剪尾跑蹄,跳出一只班斓猛虎,慌得那三藏坐不稳雕鞍,翻根头跌下白马,斜倚在路旁,真个是魂飞魄散。八戒丢了行李,掣铁钯,不让行者走上前,大喝一声道:“业畜!那里走!”赶将去,劈头就筑。




然后他是怎样还击的呢?“那只虎直挺挺站将起来,把那前左爪轮起,抠住自家的眼膛,往下一抓,滑剌的一声,把个皮剥将下来,站立道傍”。


他战败之后逃走,孙、猪二人“赶着那虎,定要除根。那怪见他赶得至近,却又抠着眼膛,剥下皮来,苫盖在那卧虎石上,脱真身,化一阵狂风,径回路口”。
这里说明一下,现在流行的版本,“眼膛”都改成“胸膛”了,这和贫道第33期讲过的“水头揭谛”一样,也是没有好好地校世德堂底本,而是根据后代乱改的本子印的。“眼膛”比“胸膛”效果好太多了。而且只有抠住“眼膛”才能“往下一抓”,抠住胸膛怎么“往下一抓”?只能往“两边一分”了!





86版西游记还是按抠着“胸膛”演的


早期西游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猴行者与玄奘法师遇到了白虎精,白虎精变作妇人,被猴行者识破,于是妇人“张口大叫一声,忽然面皮裂皱,露爪张牙,摆尾摇头,身长丈五”,这个变形,是从脸部开始的。另外,《太平广记》里有一个故事《易拔》,是这样写的:


从前,晋朝的豫章郡有个小官叫易拔,趁轮岗间隙回了家。谁知他一直在家呆着,死活不回来上班了。上司急了,说:“怎么这年头人人不想上班?”就派了个人到他家去催,一看,易拔和平时也没什么不一样。还给客人摆饭款待。来人说:”你赶紧上班去,上司都等急了。”易拔半天没言语,忽然把脸伸过来,幽幽地说:“你~看~我~的~脸~啊。”这人抬头一看,只见易拔眼角渐渐裂开,一道道裂纹逐渐在他脸上蔓延,而且泛出可怕的黄斑色!这人大叫一声,吓昏在地,易拔就化作了一只三足大虎,从此窜入山林,再也没有出来。


所以,这里的“你~看~我~的~脸~啊”(原文是“汝看我面,乃见眼目角张”),明显就是今天鬼故事的远祖。今天很多鬼故事比如“不要看我的脸”,“没有脸”其实都是从这种脸部的变异,表现恐怖的。
好吧本来想上一张图的,发现都太恐怖了,这是一张宫崎骏《平成狸合战》的截图,这位倒霉蛋碰上了狸子变的无脸女人,进入超市躲避,谁知这些人也都是狸子变的……“你看到一个没有脸的女人,是不是像我们这样啊……”







当然这两个故事是人变虎,虎先锋故事是虎变人,但效果都是一样的。这虎精用前爪抠着眼眶一撕,这种恐怖的即视感,比起脱衣服似的抠着胸膛来,谁强谁弱?当然是前者好了。这里虎先锋抠眼眶,其实就相当于告诉读者:“你~看~我~的~脸~啊。”这就是《西游记》做的视觉特效!


原文还说:虎先锋把虎皮剥下来,露出“血津津的赤剥身躯”。这使贫道想起《盗墓笔记》里第一章出现的那个血尸:“老三仔细一看,顿觉得头皮发麻,胃里一阵翻腾,那分明是一个被剥了皮的人!混身上下血淋淋的,好像是自己整个儿从人皮里挤了出来一样。”所以从抠着眼眶,撕下虎皮,到露出血津津的身躯,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


老虎精的进化论
我们还发现,这位虎先锋是不会“掐诀念咒,摇身一变”的。这更说明了它的低级妖怪的特征。要知道,妖怪世界,也是符合进化论的。我们判断一个妖怪是在进化的低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第一是看他会不会变化人形,第二是看他变化人形的时间,第三是看他会不会念咒。




在上古时代,当然也有很多妖怪的故事,但这些妖怪断然不会念咒——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化到会念咒的时候。


《西游记》里的妖怪,是妖怪进化的高级阶段。但我国最原始的妖怪不是这样的。“妖怪”最早的意义,是指反常的现象。比如说“宫中数有妖怪”,说的是王宫里经常闹些奇怪现象。今天我们讲的这一回里,遇到虎先锋之前,唐僧师徒三人还到一个农户家借过宿。借宿的时候,老农害怕孙悟空的长相,孙悟空说:
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


这种就是最原始的“妖怪”。他们顶多是刚进化成“动物”,会动的物。连形象都还没有。大批妖怪学会念咒,是在宋代以后的事,这就是妖怪的进化论。这位虎先锋的变身,穿上皮就变老虎,抠下来就变人形。他只能这样抠来抠去,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衣冠简朴古风存”。


而且这种靠虎皮来变身的情节,正是宋代以前动物故事的特征。这样的故事太多,比如有一个《乌君山》的故事,里面就讲了一群乌鸦精。他们就靠穿上乌鸦皮变身。平时不用的时候,一家子的乌鸦皮就像晾衣服似的,一件件挂在衣撑上。


还有,老虎岂不是百兽之王?老虎的故事岂不很多?但是为何整部《西游记》,居然没有一个老虎精自立山头?这也是一个问题。关于这个妖怪的进化学和分类学,是一篇大文章,这里贫道只是先剧透一下,想放在大蟒精的那一回专门来讲。总之,江山代有妖怪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的虎先锋,其实已经是被时代抛弃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9:09:00 +0800 CST  
老虎精的尊严感
我们这位虎先锋,其实是蛮有意思的。他头脑太简单,却很有尊严感。这正是古老的妖怪,跟不上形势的缘故。他似乎也不知道孙悟空的名头,他见了孙悟空,竟然说:

你师父是我拿了,要与我大王做顿下饭。你识起倒,回去罢!不然,拿住你,一齐凑吃,却不是‘买一个又饶一个’?


据目测,这好像是西天路上,身为小妖而敢向齐天大圣这样呛声的唯一一个!这在西天路上的小妖里也算是一朵奇葩了!究其原因,当然是贫道刚才说的:他的前身银额将军,本来就是黄风山的老大,虽然在今天的《西游记》里被黄风怪压了一头,终究还有那份大王的派头。但可惜,这些年大概没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妖怪,长期不接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他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贫道家有些老机关单位,里面颇有些有点年纪的人物,就是这样一副样子,他们向新人吹牛,他们向外人呛声,但他们的回忆,无非是旧日的辉煌。


所以孙悟空打上门来,虎先锋居然不知道他的名头,还劲儿劲儿地要出战,黄风怪和他说的话也很耐人寻味:


那洞主惊张,即唤虎先锋道:“我教你去巡山,只该拿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怎么拿那唐僧来,却惹他那徒弟来此闹吵,怎生区处?”先锋道:“大王放心稳便,高枕勿忧。小将不才,愿带领五十个小妖校出去,把那什么孙行者拿来凑吃。”洞主道:“我这里除了大小头目,还有五七百名小校,凭你选择,领多少去。只要拿住那行者,我们才自自在在吃那和尚一块肉,情愿与你拜为兄弟。但恐拿他不得,反伤了你,那时休得埋怨我也。”


其实这段对话,也可以看出,这位虎先锋和黄风怪关系很奇特。这正是新老大和旧老大之间该有的态度!其实黄风怪也是老妖怪。在《朴通事谚解》他就出场了,和杂剧是两个故事系统。但是,今天的《西游记》,黄风山只能写一座。PK的结果,是黄风怪压过了虎先锋。黄风怪为何能压过他,第一,是虎先锋的法术太陈旧。当妖怪界掀起向佛教学习,向道教学习,向密宗学习的大潮之后(参考贫道第9讲),虎先锋居然仍然死抱着那身虎皮抠来抠去不放,这都几百年前的技术了!第二,是黄风怪的法术确实过硬。黄风怪的技术这个我们明天详细讲。黄周星这里有一句评:“鼠大王倒有虎先锋。从来狐假虎威,不闻虎奉鼠命。”


因为黄风山领导层是经过PK的,所以我们看黄风怪和虎先锋并不和睦。如果是君臣际会,上下齐心,黄风怪觉得虎先锋还是可以战一场的,应该这样像《三国演义》里这样说: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这是赤壁之战前,孙权和周瑜说的话。这就是罩得住的老大。假如黄风怪估计虎先锋根本不是对手,也应该像诸葛亮在守街亭这样:
(孔明唤高翔去守街亭旁边的列柳城)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之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足可防之。于是派魏延带兵在后接应。




这就是罩得住而且肯罩下属的老大。然而黄风怪居然说:你胜了,我们拜为兄弟;你败了,伤了命,不要埋怨我。
拜为兄弟,对普通小妖而言,当然算很高的奖赏。通天河那一回,有个斑衣鳜婆给鲤鱼精出主意,鲤鱼精捉了唐僧,就和她拜为兄妹。但斑衣鳜婆自普通小妖而骤升义妹,当然得其所赏。虎先锋已是先锋,拜为兄弟有何殊荣可加,岂不是震主之威,不赏之功么!而败了呢?黄风怪居然明言,我不罩你。呜呼,黄风怪其居心可知!倘若虎先锋有一点头脑,他就该觉察到,这一战,是多么的悲壮了!




然而虎先锋对自己的处境竟然茫然无知,他道:“放心,放心!等我去来。”带了五十个精壮小妖,腾出门来。当然是打不过猴子的!几下就败了!


但是原著却给他赋予了一份别的小妖都没有的尊严!别的小妖败了就败了,逃回去“大王祸事了”,“大王救命”,而已而已。他出阵之前,已说了大话,所以败阵之后竟然不肯回洞,而是落荒而走,“径往山坡上逃生”。这就是妖怪也有尊严,为自己行为负责到底——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老大的绝望。结果:


八戒忽听见呼呼声喊,回头观看,乃是行者赶败的虎怪,就丢了马,举起钯,刺斜着头一筑。可怜那先锋,脱身要跳黄丝网,岂知又遇罩鱼人,却被八戒一钯,筑得九个窟窿鲜血冒,一头脑髓尽流干。


呜呼!过气的老将军死在战场,过气的老妖怪死在本山,可谓死得其所矣!贫道若是在当年的黄风山上,当为这虎先锋亲酹一杯酒!他法术落后,身份老旧,前有实力悬绝之强敌,后有忌刻冷酷之新主。面对日新月异的妖怪界,他无心也无能力去改变自己了。贫道想起了电影《老炮儿》。虎先锋和我们身边很多人真的很像,他担荷了所有被淘汰的老妖怪的悲凉!


老虎精的解剖学
老虎精,能在虎与人之间变化。那么到底是人形披虎皮呢?还是虎形披人皮呢?这个只要翻翻古代笔记里收的各种故事,似乎可以发现:老虎修炼成人,是外面穿一层虎皮,脱了就变成人。人变的老虎,反倒是外面一层人皮,脱了就变成老虎(这个是贫道读书的感觉,未经严格考证)。拿着这个规律去看《取经诗话》里的白虎精变的妇人,恐怕她原来是人,后来变的老虎了。
所以古人这个寓意实在太深刻了!人堕落为禽兽,关键在内心变化了,而不是外形变化了。可见平时所见某些道貌岸然的人物,要么窃据朝廷高位,要么贵为方面要员,要么把持高校教职,而行禽兽之行,其内心正不知去于禽兽几许!而禽兽修炼为人,也正是内心一念之仁。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真是精辟极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9:16: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八讲:技术妖精黄风怪


贫道昨天讲到了虎先锋,说他曾经做过黄风山的老大。但是,为何黄风怪胜出了呢?当然,这很可能是不同西游故事系统的合流。但黄风山只有一座,作者为何没有把虎先锋单出去另安排一座山?而是只让他当了黄风怪的小妖。原因有两个:第一,虎先锋太老,法术都是过时,就会抠来抠去。第二,黄风怪的法术高精尖。所以他虽然也是见于《朴通事谚解》里的老妖怪,但他凭着过硬的法术,占了黄风山的老大,且让孙悟空吃了大亏。


这就涉及到黄风怪的法术:三昧神风。原著借伽蓝变化的老者,对孙悟空说:
长者道:“他叫做三昧神风。”行者道:“怎见得?”老者道:“那风,能吹天地暗,善刮鬼神愁,裂石崩崖恶,吹人命即休。你们若遇着他那风吹了呵,还想得活哩!只除是神仙,方可得无事。”


有的学者说,黄风怪是沙漠上黄风的形象化,体现了唐僧师徒战天斗地、征服自然的意志。当然,贫道也说过,按玄奘法师的路线,这里临近“沙河”,也就是该进入沙漠了。在沙漠附近出现黄风怪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否为了体现征服自然的意志就很难说,因为这里明说是“三昧神风”。这是什么法术呢?


什么是三昧神风
三昧神风熟悉的人不多,但大家熟悉的是《西游记》里的“三昧真火”,这里多扯一句,网上不知谁说,太上老君的私生子(或外孙)是红孩儿,理由是他俩都会“三昧真火”,这就是明着欺负人了!欺负个别朋友只看过电视,没看过原著。原著根本没说太上老君会三昧真火!只有86版西游记演到孙悟空快出炉的时候,太上老君来了一句“徒儿,待我用三昧真火炼他!”然后太上老君升座,biubiubiubiu作了一通法。这在原著根本没有!原文是“与老道领去,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文武火”才是纯粹道教术语,“三昧火”是堂堂正正佛教的版权!道教是盗版的,顶多喜欢加个“真”字,就像“金庸著”和“金庸新著”一样,其实《西游记》也混用不分的。这个贫道在讲红孩儿的时候会提到:道教是如何把这个版权偷来的。


今天贫道要讲的黄风怪,是他的看家本事“三昧神风”,这和后来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才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
这里还要声明一句:贫道所说的,也只是推论,绝不会“给你揭开惊天秘密”。因为作者长已矣。我们只能从外面的痕迹和蛛丝马迹来推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了解的佛教、道教背景知识越多,推测的就越合理。只是单看一本书,那就只能推出私生子、阴谋论了。这些讲法,口口声声尊重原著,按说真的完全尊重,能讲出个一二三,也不免叫人佩服。谁知只要碰上讲不通的地方,就偷偷拿86版连续剧来冒充(或故意引导大家往连续剧上想)。反正原著一百来万字,多数人也不会认真去查对。这可真不好。




这个“三昧神风”,靠得住是从佛教禅定的“风三昧”演化过来的。
贫道在第二期就已经讲过了,无论是佛教的禅定还是道教的内丹,都是用特定的方法,进入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人还在这儿坐着嘛!然而这种训练,就像手机刷机一样,刷得好升级换代,刷不好死机歇菜。贫道也提到了一些道教内丹术的图景,假如修炼到一定的时候,眼前就会出现白光、闪电,耳中出现鹫鸣,口中会感觉到甘甜的滋味……这些对于修炼者而言,都是真的感受而不是假的!假如大家还不能理解,就姑且将其理解为一种幻觉好了。




现在我们来谈佛教的禅定。佛教的禅定也是这样的,这种修炼,会引导人进入一种状态。”三昧“是梵语samadhi的音译,又译作“三摩地”,意思是“正定”。“三”是sa加一个m的闭口的译音,并不是数字3。谁知我们本土人士不懂这一点,煞有介事说什么“心为君火为上昧,肾为臣火为中昧,膀胱为民火为下昧”。这种笑话,就像《朝野佥载》里说的“东告东方朔,西告西方朔,南告南方朔,北告北方朔,上告上方朔,下告下方朔”一样。至于网上有人还说成“三味真火”,估计就是孜然味、香辣味、奥尔良味三味了!


关于“风三昧”,很多佛经都讲到,说法也各个不一。这里只讲一个比较贴近《西游记》含义的。有一部经书叫《治禅病秘要法》,里面是这样说的(这里有些名词是佛教专有的,贫道只是用浅显的话来讲,请大家忽略其中的细微差别):
修行禅定的人,很可能因为几种原因发狂,一是乱声,二是恶名,三是利养,四是外风,五是内风。这些外因,都可以导致修行者进入各种幻境,其中就有地、水、火、风四种“三昧”。会见到身陷山绕、身化水流、身被火烧、身遭风吹等幻境。这些幻境都需要用专门的方法治疗。


修习禅定的人,如果进入了”风三昧",情景是这样的:他会看见自己变作了一条九头龙,每一个龙头,都有九百个耳朵,无数张嘴。这九头龙身上的毛孔、耳朵、嘴里,都像巨大的山谷一样,吹出剧烈的猛风。碰上这种情况,应该赶紧救治。


救治的办法是:修行者要想象自己的身体,化作一尊金刚座,金刚座的四面生出四只金刚轮。金刚轮把这猛风托住。每只金刚轮上,又生出七朵金刚莲花,每朵莲花现出一尊佛像,手拿水瓶浇灌自己。浇灌的时候,金刚座上便现出一条六头龙,摇头摆尾,将猛风一一吸尽。于是四面八方的风,恬静不动。此时,就见到七佛和四大声闻弟子,前来说法。这就叫是“治内风大法”。


这种就可以理解了,黄风怪所吹的“三昧神风”,其实就是禅定中所谓“内风”和“风三昧”的文学化呈现。所以黄周星在这一回的总评里说:“鼠妖之风,冠之以神,又冠之以三昧,一吹而散吾身外之身,再吹而伤吾身中之眼。虽以心猿之神通,亦束手无可奈何。必待此妖之漏言自供,而后乞灵于正南之灵吉以定之。风之为害,一至此乎!”


既然禅定中有风魔作怪,那么自然就有定风的办法。所以刚才这段,就是用想象金刚座、六头龙以及佛、声闻弟子说法来救治的。这条六头龙,毋宁说就是灵吉菩萨飞龙杖的原型。
今天《西游记》的一个主题或部分主题,是借取经故事来讲一个人的修炼的。并不是——或很少是为了体现唐僧师徒征服自然的意志的!就是历史上的玄奘法师,他也未必想过征服自然,而是赶紧走过这些倒霉地方,取到经、学到佛典。“征服自然”这种提法,“战天斗地”这种激情,是上世纪才大行其道的。这回的回目已经说了“须弥灵吉定风魔”,以魔比风,正是佛道二教修炼的经典提法。




清汪学金有一首诗,就是讲修炼的感受的:
默诵黄庭是秘传,内功渐次弗唐捐。轮生月魄初三体,珠定风魔第四禅。
好了,“定风珠”又出来了!不再八了,省的剧透,等芭蕉扇那回再八,因为那一回是定风丹(珠)的正场戏。




所以为何灵吉菩萨住“小须弥山”,首先这里降伏风魔的办法,是先想象自己化为“金刚座”的,而金刚座另一个名字正是“须弥座”。其次是更重要的,禅宗本来就有“如须弥山,八风吹不动。千古镇常安”的熟语,这就是对著名的“云门须弥”公案的演绎(见元行秀《从容庵录》)。
那么,这句“如须弥山,八风吹不动。千古镇常安”已经是我们中土的表述方法,它的本源又出自哪里呢?这就是《大智度论》讲菩萨行的六波罗蜜著名一段:“譬如须弥山,四方风吹所不能动。如是种种相。是名精进波罗蜜。”总之,佛教里的须弥山都是不被“业风”吹动的稳固的象征。




至于灵吉菩萨是谁,贫道找了很久,也没有在佛经里找到这位菩萨的身影。但是前面已经分析了“须弥山”和“定风”的关系,不妨向这两个目标去找,一是禅宗公案,二是讲的菩萨行的佛典。等贫道找到了一定写出来,哪位朋友找到了也盼望告诉贫道!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0 21:29:00 +0800 CST  
三花九子膏
黄风怪用"三昧神风"吹伤了孙悟空的眼睛。幸好护教伽蓝变成了一位老人,用药治好了悟空的眼病。伽蓝说:


我这敝处,却无卖眼药的,老汉也有些迎风冷泪,曾遇异人,传了一方,名唤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


有朋友问这个三花九子膏是什么?清朝的刘一明又是一通硬解,说“三花就是金木土三家,九子就是九转,“此灵明之眼药系真人口传心受”,其实这种讲法也是有点牵强。因为三和九对应的数字太多了。何以一看到三、九就往丹道上想?
其实这里有陈鹤先生的一篇文章,讲得很详细。中药里虽然没有“三花九子膏”,但是有“三花五子丸”。
这个方子,出自元代无名氏撰写的眼科专著《明目至宝》,他在多个地方提到“三花五子丸”,并认为是治疗眼病的验方。其中“三花”为密蒙花、旋覆花、菊花,“五子”为决明子、枸杞子、牛蒡子、菟丝子、地肤子。后世医书也多记载“三花五子丸”,而五子的配伍则众说纷纭,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三花五子丸非常有名,见于《古今医统大全》、《扶寿精方》等多种医书。


至于这一方剂的疗效,晚明文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曾说,他眼睛就失明过,有人教他吃“三花五子丸”者,只是见效太慢。他又听说有个和尚吃的三花五子丸,是按古书上的方子配的。这方子的配比只要稍微错一点,就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其实在晚明,这种“三花五子丸”已经步入了传说的行列了。
除了“三花五子丸”之外,还有“九子丸”,这是宋代《圣济总录》记载的药方。“九子”的配伍是:蔓荆子、五味子、枸杞子、地肤子、青葙子、决明子、楮实子、茺蔚子、菟丝子。其功效是“治久患风毒眼赤,日夜昏暗”。可见,《西游记》里的“三花九子膏”,就是捏合了三花五子丸和九子丸而来。并没有什么丹道上的深刻含义。


太白金星引路
在黄风怪的故事里,我们又看到了太白金星。他变作了一位老人,给孙悟空送来了一首诗,说:
上覆齐天大圣听,老人乃是李长庚。
须弥山有飞龙杖,灵吉当年受佛兵。
孙悟空正是据此找到了灵吉菩萨的道场。


其实贫道早就说过,太白金星一直就是取经队伍中的助手。在民间宝卷里,太白金星是亲手送唐僧去东土托生的。双叉岭上,他还出现了一次,把唐僧带出了妖洞。其实在民间宝卷里,还可以看到这样的话,这是《佛门取经道场》:
太白星,指引路,救了唐僧。
若不是,众徒弟,神通广大。
谁敢往,佛国里,去取真经。


说明他无论在《西游记》里,还是民间宝卷里,都是公认的取经路上的指路明星了。
至于金星为什么成为指路人,这个没有什么文献,贫道还是做自己的推测。


原来金星是离太阳很近的明亮天体。其实最近的是水星,但水星太近了,以至于经常被太阳的光芒掩盖。所以无法用来观测定位。而金星离太阳也很近。所以太阳初升前,它一定在东方,过一会就被阳光淹没了。太阳落山时,它一定在西方,过一会也就落下去了。所以它永远不会跑到更高的高度上去。所以,拿金星当辨认方向的路标,尤其是辨认东西方向的路标,是非常有用的。


古籍里有没有不知道,但这里有一段介绍舟山渔民的文字,正好可以参照来读。

渔民对金星是相当熟悉的。古代的航海,是靠辨认恒星来完成航行的。但满天星斗,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还是不易掌握。而金星全天就它最亮,极易辨认。所以不需要太过复杂航线的渔民,也不需要去学习牵星术等航海专业知识。只需要认识金星,就可以辨认东西方向了。唐僧师徒正是朝西走的。自然常常看见这颗星挂在西方的天空上,那当然就是“西天”的方向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0 21:30: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九讲:石槃陀,你在寻思什么?


昨天是收了黄风怪,今天本来应该讲沙和尚的,但讲沙和尚之前,如果不讲一个人,就很难讲清楚。所以今天为这位老兄专开一帖。贫道之前一直没有提他,因为放在哪讲都不合适。他是历史上的真人,也是史料记载中孙悟空很重要的原型之一。
有些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石槃陀。


半途而废的英雄
其实历史上玄奘法师的取经之路,开始的时候就是他一个人走的。他出境的经历,大家应该都知道,但这里关系很大,不妨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再回顾一下大致情况:


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先到了凉州,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遇到了麻烦,因为边境守将禁止民众出境。凉州有位惠威法师,很敬重玄奘,就派了两个小徒弟,一个叫惠琳,一个叫道整。陪伴玄奘出境。三个人不敢白天走,昼伏夜出。到了瓜州附近,武威那边的通缉令就发过来了,严查玄奘行踪。玄奘怕出事,就让惠琳和道整两个小和尚先后回去,自己一人前行。


惠琳和道整两个小和尚,就是《西游记》从长安带来的两个随从的原型,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其实人家也没说送玄奘到印度,好好的回去了,根本没出什么事。结果被安排了一个叫寅将军吃掉的下场!


然后,玄奘法师买了匹马,一打听,前面有条瓠卢河,是西去的必经之路。又有五座关卡,都有兵丁守卫。没人带路,不敢走。这时来了一个叫石槃陀的胡人,想拜玄奘为师。玄奘就收了他。石槃陀高兴地走了,一会儿又跑来给玄奘送吃的。玄奘看他又健壮又恭敬,就告诉他偷渡的计划。石槃陀许诺,一定把法师送过瓠卢河和五个关卡。
玄奘就给他买了行李和一匹马。到了约好的出发时间,石槃陀和一个胡人老头,骑着一匹瘦老红马来了。玄奘有点不高兴。石槃陀说:“这段路,这老头走了30多遍了,带他来商量下。”那老头就说:“西方路太险,‘沙河阻远’(注意这句),还有鬼魅热风,大队人马都会迷路,您还是别去了。”玄奘坚持要去,老头说:“你要是非得去,就骑我这匹马,这匹马走过15遍了,它认路。”
玄奘法师就换了他的马,和石槃陀同行。到了瓠卢河,果然水深难渡。石槃陀从旁边的树林里砍了树,架起桥,填上草和沙,玄奘才过去。走到半夜休息。谁知那石槃陀忽然拔刀起来,朝玄奘走了几步,玄奘大惊,连忙默念观音圣号。谁知他又返回了,不知什么意思。又走了几里,石槃陀说:“师父,我不想去了。这一路上都是关卡,只要被发现,就是死罪。我还有家有业的,你如果被抓了,千万别供出我来。”于是玄奘发誓:千刀万剐也不供你。师徒分手,剩了玄奘一个人独自朝沙漠走去。





这位石槃陀,很多人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而且也有一些壁画为证。贫道认为,他至少是猴行者的原型之一。但这位石槃陀似乎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他跑来拜师,好像很虔诚的样子;一方面不知为何经常打退堂鼓,甚至想对玄奘动手。


这件事,常被学者们批评他“意志不坚定”,其实不能这么说。贫道推测,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石槃陀敬慕佛法,拜了玄奘为师,这是事实。而且受了五戒,说明他心还是向善的。但他似乎年纪不大,因为他一见玄奘就“逐法师行二三匝”,书里经常称他为“少胡”,相貌“明健”,他跑来跑去给玄奘送吃的,从这几点来看,很像个活泼的年轻人。他答应玄奘,也只是“送师过五烽”,就是送玄奘过五个关卡,何尝说非得保他一路到印度?我们不能因为《西游记》的唐僧收一个徒弟就一路跟到底,就以为现实的玄奘收一个徒弟也得跟到底,这是思维定势而已。惠琳和道整送到瓜州就回去了,非得安排人家被妖精吃掉,不厚道啊不厚道。




这件事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是很容易一逞能就打包票的,况且石槃陀自己也应该有试巴试巴的意思,况且给高僧做点什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也是当时人的普遍习惯。但他本来就欠考虑,所以回家一说,家人亲戚一听:“这还了得!叫守军发现,你不要命了?”肯定反对。但石槃陀已经答应了,玄奘连行李和马都给他买了。他再来反悔,如何向玄奘交代?纵使行李没几个钱,但岂不是要赔还这匹马么?当然,只要石槃陀能拉下脸来放赖,放玄奘的鸽子又如何?但从他受戒敬师的行为来看,他并不是这种放人鸽子的人。




所以石槃陀带了个老头来,希图先靠老头说一通沙河(流沙河)的恐怖,把玄奘吓住。假如玄奘被吓跑回去了,那自然这匹马不用他负责了,是留是卖,是玄奘的事。假如玄奘坚持要走,就把手头的这匹识途的老马去换玄奘的马,然后路上找个机会脱身。




换马这件事,做得漂亮极了!不愧是“口中如蜜,掌心胶钱”的胡人风格(胡人风俗,初生婴儿嘴里涂蜜,手心里涂胶,期望嘴上如蜜甜,钱到了手就粘住)。第一,因为送了玄奘一匹识途的马,也算对得起他了。因为在他和胡人老头的经验中,这种棒槌独闯大漠是九死一生的。但是,答应了送玄奘又变卦,白白看着他送死,这在信奉佛教的人士心目中,起码是坏阴德的事。第二,自己也落了匹好马放家里(就算那老头不是石槃陀的家人,老头落匹好马也担的是石槃陀的人情),这是双赢的。因为石槃陀又不去取经,那老头也老了,他们都不特别需要一匹能过沙漠的马。那匹老马就算认识路,还能走几次沙漠?老马需要脱手,玄奘需要向导,自己需要脱身还不愿坏阴德。所以把这老马及时出手是完全正确的!于玄奘于自己都有利。这老头和马,必是石槃陀特意访来的做这件事的!这是当下最优的选择。




按说石槃陀这时也可以明白说:“师父我不去了。”但也许是抹不开面子,也许说了但玄奘不同意。因为玄奘说有点不高兴,“不怿”。另一篇文献《玄奘行状》写这件事就说“强凭之而行”,说明出发前是闹了一场不愉快的。玄奘是强拉硬拽着石槃陀走的。




所以石槃陀是带着一百个不情愿和矛盾上路的。所以晚上他有一个想害玄奘的行动。这恐怕是出发前不愉快的情绪化反应,也恐怕也是他预感到必被人捉住,还不如先杀了或绑了玄奘,将功折罪。一冲动拿起刀,不忍下手又放下了。果然第二天他就死活不走了,说什么“弟子不能去。家累既大。而王法不可干也”,这话其实也是真的。在这里谈什么信念、意志都是不沾边的,他最惧怕的其实还是“王法”。临走还不忘要玄奘发个誓,在他看来,玄奘被抓是必然的。他是个很现实的人。




事实证明,石槃陀虽然走了,玄奘法师真没吃亏。首先是他至少帮玄奘度过了第一个难关:瓠卢河。第二,这匹老瘦马真的发挥了作用!过“沙河”的时候,已经走得人困马乏,仅有的一皮袋水还给失手打翻了。四天五夜,人马都是一滴水没进,只有念观世音圣号。正在绝望之际,忽然那马狂奔起来,勒都勒不住,一口气跑到了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于是人马得救了!当然贫道不觉得这就是神仙显灵,必是这匹识途的老马认得水源而已。





其实贫道前些期总是说:不要轻易给人定性。人心总是时刻浮动变化的。一会儿向善,一会儿向恶;一会儿精进,一会儿打退堂鼓。石槃陀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真的不是坏人。他半夜拿起刀想害玄奘,也是走几步又回去。他给玄奘找来匹马,也是善意的。一个人除非有极其坚定的信仰,才能表现出极其超人的意志。但我们决不可用这种特例,去要求一个普通人,这也是非常不厚道的事情。石槃陀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0 21:34:00 +0800 CST  
贫道一直喜欢讲文献考据,为什么忽然分析起石槃陀的心理活动来?因为贫道也喜欢东跑西跑的,在一些荒山野岭玩穿越,也不免请当地的向导。身边的朋友们,也有许多这样喜欢走非正规旅游线路的人。通过和当地的向导交往就发现,和他们最初的一些约定往往中途都会改变。要么就是加码加价,要么就是中途散伙或改变路线。因为在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打交道,对这些向导总有些防备之心。他们的每一个异常举动,都容易联想起对自己不利。其实最后发现十之八九,这些异常举动都是另有原因的。要么就是他有些贪财,要么就是他图省事,要么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路在哪里(比如复杂的深山穿越路线),要么就是他自己和某些地方势力有矛盾,要么就是自然条件比如天气影响他的心情。他们当然和游客不是一条心,但也绝不能说他们就是坏人,或者想对游客有什么不利。


他们的意志力肯定不如旅行者坚定。因为旅行者千里迢迢花了路费就是来玩的。这些向导往往是当地居民,陪你玩玩只是业余收入。这些非常规旅游线路,只是私下里协商合作而已。难道还要签正式合同么?总的来说,只要风险很小,他们还是乐意陪伴你走完的;风险一大,就不好说了!贫道还遇到过电话里才说得停停当当,正要出发马上变卦的。他们肯定都有自己的权衡。


所以这些都无关人品,本来目的就不一样。我见过各种自驾、穿越论坛上大骂向导人品不好、贪财懒惰、失信爽约的,其实不必这么想。这是用驴友对户外的虔诚,去要求向导也必须这样同心同德了!


从《法师传》称石槃陀为“少胡”、相貌“明健”来看,石槃陀年纪不大。他当年顶天了30岁,玄奘大师取经归来,名满天下之后,石槃陀最老也不过40多岁,还是壮年,去世的可能极小。况且太宗皇帝已经说了:“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并且令敦煌地方官去“流沙”迎接,这正是莫贺延磧,重回旧路。玄奘法师到了长安,一连数十里,长安的官民人等,夹道欢迎,当真的万人空巷!以至于市政部门都害怕造成踩踏事故,“各令当处烧香散花,不得移动”,可以想象这是多大的场面!长安如此,护送玄奘法师的大队人马回到瓜州(或瓜州附近)的时候,石槃陀纵使不自吹自擂,旁人焉有不知道不传扬,不去向石槃陀打听八卦的道理?石槃陀跑去拜见这位曾经的师父,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那么会不会出现虽然玄奘法师荣归了,但石槃陀还是怕被追诉不敢说的情况呢?这也不可能。首先,他走两步就回去了,也没有真的私度哪个关卡。就算有,贫道虽然不熟悉唐代法律。 但知道唐法有这么一条:


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官司受理者,以故入人罪论。(《唐律疏议》卷二四)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拿着赦免之前的事来告,告人什么罪得什么罪;如果官府受理了,那也以故入人罪论处。玄奘法师偷渡的罪过都免了。瓜州的官员李昌,放玄奘走,撕了通缉文书;校尉王祥,私放玄奘出关。这些朝廷命官的事,玄奘法师回来都大讲特讲。什么人有多大仇恨和石槃陀过不去!




另外,我们对唐代人心理还应该理解是:唐代尤其是西域到长安这条线上,人们普遍信奉佛法。大伙儿都愿意和高僧拉关系,提供供养和帮助。李昌、王祥身为命官都这样做。所以,石槃陀这个人,随着玄奘法师的名满天下,在当地火起来,甚至生前就火起来是必然的。





玄奘经过瓜州,是他取经途中故事性最强的一段,这里当然流传着玄奘法师的各种取经故事。本文封面图,以及上面这幅约西夏时期的瓜州榆林三窟取经图,画的正是玄奘法师和这位曾经的弟子。只是石槃陀的胡人相貌,已经演变为猴相了。





这一带的画像,都一定要画玄奘、猴行者、一匹马、断崖与河水、树林、月亮或水月观音。这些元素都是必备的。这正是石槃陀此行立的最大功劳。那就是晚上帮玄奘法师度过了瓠卢河这一天险。凭着这一功劳,石槃陀足以成为孙悟空的原型之一了!


石槃陀变成了猴子
至于胡人石槃陀如何变为“猴行者”,这也是有理路可循的。高鼻深目的胡人,人称“愁胡”,确实和猴子有几分相似。猴子为何又叫“猢狲”或“胡孙”?《汉书·西域传》说乌孙国:




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狀类猕猴者,本其种也。
所以把胡人比作猴子,从汉朝就有了。又如《尔雅翼》说:
猴狀似愁胡,而手足如人。
杜甫得了一只小猴子,便写诗:
预哂愁胡面,初调见马鞭。




这都是当时人的一个共识,猴子长得很像胡人。就连“猢狲”这个名字,也是从猴子长得像胡人来的。《本草纲目》就说:
猴,形似胡人,故曰胡孙。




只因为“胡孙”太不像动物的名字了,就写成了“猢狲”,这和“师子”写成“狮子”、“青廷”写成“蜻蜓”是一个道理。
另外,有很多陶俑保存了下来,例如在新疆和田约特干地区,出土了许多唐代及以前的陶俑,这些俑都骑着骆驼或马,但有时候也实在分不清,是猴子骑骆驼,还是胡人骑骆驼。我们知道唐代胡人是喜欢音乐的,出土的陶俑上,也骑着骆驼,都弹着琴或者吹着笛。但有些猴子,也骑着骆驼,弹着琴,吹着笛。下面一张图,右边是胡人骑骆驼。左边,也看不出是猴子还是胡人。就是右边这个,给他穿个虎皮裙,拿个金箍棒,也未尝不能冒充一下孙悟空吧。










今天的《西游记》里,还留有一些可以开脑洞的痕迹,贫道也只是推测,并不代表一定是和石槃陀有关。
比如收伏孙悟空后,立即要过的就是“鹰愁涧”,其实恐怕原型就是瓠卢河,这是玄奘法师的心腹大患。而鹰愁涧也正是受了观音的帮助才度过去的。鹰愁涧的水神撑了筏子,来渡唐僧。《西游记》里过的大江大河多了去了,何以一条小涧非得写上一段?恐怕这涧是有特殊的地位的。
另外多扯一句:石槃陀态度的游移不定,似乎在《西游记》里也留下了痕迹。例如他被戴上紧箍,想打唐僧。又比如唐僧赶他回去。孙悟空在鹰愁涧见到菩萨,居然打起了退堂鼓:“保着这个凡僧,几时得到?老孙的性命也难全。”他本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何尝有这样的恐惧?这更像是石槃陀的心理活动!起码说明,石槃陀或猴行者这个形象,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忠肝赤胆的类似关羽张飞的保驾人物。这个师徒不睦的基因,从玄奘法师那时就种下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0 21:36: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讲:沙和尚的垄断史
我们看今天的沙和尚,肉不拉几的,好像谁都能欺负他。其实他在佛教史上,以及取经故事的演变史上,是非常显赫的。整个取经故事的早期,就是他的垄断史。
流沙河在哪里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和石槃陀分手后。经过了几个关卡,独自一人闯入了茫茫戈壁。这一片戈壁,就在今天新疆哈密市东南,和甘肃交界的地方。今天叫哈顺戈壁,在唐代叫莫贺延碛。
莫贺延碛还有个名字,叫“沙河”,一看这个名字,就会知道,谁该出场了。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过无达者”,“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玄奘法师在沙河犯了一个错误,他拿出皮袋来喝水,不小心把袋子打翻了。他出长安的时候发下誓愿:若不到天竺,终不后退一步。于是他也不回原路取水,就骑着马硬往前走。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忽然梦到一个大神对他说:“别睡觉,快走!快走!”玄奘法师惊起,走了几步,忽然那匹老马(贫道昨天说过,是胡人老头和他换的)发疯似的往前跑,跑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人马得救了!

这位大神,玄奘法师并没有说叫什么名字。然而到了中晚唐之后,各种故事都说他是“深沙神”,说得好像深沙神就得住在沙漠一样!其实根本不是。
深沙神
深沙神在佛经里比较早的出现,是在东晋竺昙无兰译的一部佛经里,经里说:


有两个恶鬼,一个叫深沙,一个叫浮丘。这两个鬼,跑得很快,善于和人找麻烦。假如有头痛目眩寒热伤心,就是这两个鬼在作祟。就应该念《佛说摩尼罗亶经》,所有恶鬼无不破碎。


这个深沙神或深沙鬼,其实神通很大,来头不小,一个说法是他是毗沙门天王的夜叉之首(还记不记得托塔天王手下有一位“药叉将”?其实理论上是一个人),另一个说法他是佛的弟子鸯掘摩罗,受邪师的诱惑大肆杀人,受佛力感化才改邪归正的。


也就是说,深沙神或深沙鬼,本来和沙漠一点关系都没有。唐高僧不空译有《深沙大将仪轨》,也是说头疼了怎么办,眼疼了怎么办,肿了怎么办……这种驱鬼治病的业务,从古到今,从中国到老外,没有一处没有的。贫道村里还有,只是驱的鬼不叫深沙鬼而已。


深沙神是密教的神,所以他本来就戴骷髅,说他吃了取经人才有的骷髅,其实是后来编给他的。他长得什么样?根据佛典,深沙神在密教中,一呈神王形,左手执青蛇,右手屈臂,扬掌置于右胸前;另一为二手合捧钵,钵盛白饭 。还有一个说法,是说“深沙大将”乃毗沙门天手下的大将,为七千药叉之上首。其形相,头为火炎,口为血河,以骷髅为颈璎珞,以畜皮为衣,以象皮面为袴膝,以小儿为腹脐,足踏莲花。下图是《大正藏》图像部里收的深沙神。





今天的《西游记》里是这样写沙和尚的。
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钵。獠牙撑剑刃,红发乱蓬松。一声叱咤如雷吼,两脚奔波似滚风。




第二次出场诗这么一副样子: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清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除了头发颜色有点不对之外,眼光闪烁、口如血河、骷髅璎珞、赤脚筋躯等,都是相合的。尤其是头部秃一块,周围是一圈头发,这个造型,直到今天还保持着!
深沙神不但中国人信,日本人也信。下面这张图就是日本平安时代晚期或镰仓时代早期(与中国的南宋相当)的木雕深沙神,一个肌肉男!





一家独大,是神是魔?
深沙神什么时候变成的沙漠之神呢?三点原因:
第一,他的名字里有个沙字。
第二,玄奘法师确实碰上了一个大神(他自己说的)。
第三,唐代流行深沙神信仰。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19:58:00 +0800 CST  
贫道多次说过我们中国民间就是喜欢东拉西扯,“毗沙门”天王的译音里有一个毗字,都能变成天宫大门。以上三条,还不足以把深沙神安到沙漠里去么?
所以中晚唐时期,玄奘法师渐渐火起来之后,各种取经故事一传开,玄奘法师经过的各种险山恶水,就开始启动了“招标”过程。人们一定要给各种地方都安一个大boss(可以正面人物,也可反面人物)。贫道前几天讲的黄风山上即有黄风怪,又有虎先锋。其实就是两位都中过标。因为两人各有特长:黄风怪会刮大风,老虎也是“云从龙,风从虎”,所以都有资格做黄风山的主人。今天的《西游记》里,一个当老大,一个当老二,这是招标人协调后的产物。


深沙神凭着以上三个先天优势,自然而然地中了沙漠的标,无人和他竞争。但是,中了标之后,是去那里做神呢?还是去那里做魔呢?深沙神一时半会没想好——其实是民间编故事的人没想好。
我们知道,一旦在某个领域,某个地区,一家独大,无人和他竞争。他就可以在这个领域作威作福,既可以成为神,也可以成为魔——实际他自己都控制不了!这种事,无论古今中外,政治商业,都一样。现在来看,这是个普遍规律,就是民间故事,也是一样。像江南的五通神,北方的狐仙,在特定的村庄里,是无人和他们竞争的。所以他们既能为人降福,也能作祟。


于是我们看到民间故事里有时把深沙神写成神,有时把他讲成魔。这就是深沙神的两面,他成为神的故事是这样的:


玄奘法师取经的时候,路过沙漠,每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发现路边有一座新开的井水,甘甜可口,旁边放着饭。玄奘法师很奇怪,就向天发问:“这里荒无人烟,饮食从哪里来?”空中就有人说:“我是您的护法神,专为您布置饮食的。”玄奘法师吃完后,井水就消失了。于是管这位护法叫深沙神。


这段出自《大正藏》的《唐三藏记》。可见中晚唐之后,深沙神就入住沙漠(即流沙河)地区了!然而因为这位护法在沙漠帮过玄奘法师,就取名深沙神,这根本就是后来编出来的。
他成为魔的故事又是这样的:


深沙云:“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吃你,袋得枯骨在此。”
这是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这一段很可惜,前面缺了。总之,是玄奘法师的前世也曾到天竺取经,经过沙漠的时候被深沙神吃掉了。这个故事,在今天的《西游记》里还有痕迹,就是沙和尚说:




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这体现了两点原因,一,这当然是对来自密宗深沙神戴骷髅的一种解释。二,这也反映出沙漠确实凶险,经过的人九死一生。


下面这张图,是日本藏《玄奘与十六善神图》,据传是唐代高僧金刚智(开元三大士之一)所画,被空海和尚带回日本的。这里的玄奘法师,和流传的取经图一样,身背一个大登山包,后面这位红鬼,就是深沙神,骷髅项链仍然没有丢。只是颜色和今天《西游记》正好相反。头发是蓝色,身体是红色。

深沙神自从被流沙河(沙河、莫贺延碛)招标,入住之后。一直到宋代,都不曾遇到竞争对手。他一直是这条路上的大boss。在民间故事里,他既可以选择为唐僧护法,也可以选择吃掉他。因为这附近确实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妖怪。这就是权力不受控制的产物。
打破了深沙神垄断地位的,其实就是猴行者的出现。


贫道曾经说过,猴行者的原型之一,是陪玄奘法师走了一段的石槃陀。历史上真正的石槃陀,以及他的朋友那个胡人老头,都是大漠的征服者。当取经故事还贴近历史,石槃陀还没有陪玄奘法师走到底的时候,他和沙漠本来没有冲突。但一旦民间想让他陪到底了,势必要出现一场斗争。这斗争决定了,谁是老大!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这个斗争还不太明显。当深沙神说我曾两度吃过你的时候,故事是这样发展的:


和尚曰:“你最无知。此回若不改过,教你一门灭绝!”深沙合掌谢恩,伏蒙慈照。深沙当时哮吼,教和尚莫惊。只见红尘隐隐,白雪纷纷。良久,一时三五道火裂,深沙衮衮,雷声喊喊,遥望一道金桥,两边银线,尽是深沙神,身长三丈,将两手托定;师行七人,便从金桥上过。过了,深沙神合掌相送。法师曰:“谢汝心力。我廻东土,奉答前恩。从今去更莫作罪。”两岸骨肉,合掌顶礼,唱喏连声。


这里很遗憾,如何降服深沙神的那一段恰好缺了。但根据前后情节,应该是猴行者起了作用。否则玄奘法师不能忽然来了一句:“你最无知……”深沙神就归顺了。


然而这里深沙神还不曾彻底栽面。他只是闪开一条大道,让师徒过路了而已。这正是处在被征服的边缘。等到了《西游记杂剧》里,这位深沙神就彻底被征服了,乖乖滴做了二师兄(这时猪八戒是三师弟)。


沙和尚变成水怪
深沙神被征服的同时,取经故事也逐渐在中原流传开来。如果说猴行者的出现打破了深沙神的垄断,那么这个流传过程彻底拔掉了深沙神的据点。
因为流沙河本来是沙漠的另一个名字。但是中原人士没有见过沙漠,“沙河”或“流沙河”传来传去,就变成了一条河。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日本也没有沙漠,所以在日本人拍的《西游记》里,沙僧是这个样子滴:

看到这个造型大家想到什么没有?如果这张图还不能说明问题,这个日本动画片的沙僧是这个样子滴:

了解日本文化的都知道,日本传说中,江河里住着一种奇怪的动物,叫河童。它头上有一个圆盘子,只要里面有水,它就有无穷的力量。

然而诸位绝想不到,贫道天天提的最早的百回本《西游记》,就是世德堂本《西游记》,它在插图中画的当妖怪的沙僧,竟然是这个样子滴!



这画的是沙僧和猪八戒在流沙河打斗的场面。看到这幅河童沙僧,贫道的三观彻底被颠覆了……原来以为河童只有日本故事里才有。谁知竟然出现在中国《西游记》最权威的版本中了!
二者有什么关系,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深沙神从沙漠跑到水里倒是有迹可循的。《唐三藏记》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大和三年(827),有一个女商人在长江上做买卖,平时画深沙神的像,在船里供奉。有一天,她到江陵去,忽然遇到一阵大风,船眼看要沉了。她赶紧念诵深沙神的名号,祈求帮助。只见水中深沙神忽然现身,用手托着船底,将她送到了彼岸。于是她在江陵开觉寺塑像供养。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02:00 +0800 CST  
这个故事,其实已经具备了两个要素:一,深沙神从沙漠跑到水里。二,今天的《西游记》里,木叉行者用一个葫芦,把沙僧挂的骷髅系在上面。然后渡师徒过河。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影子了。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了:沙和尚的原型就是佛教的深沙神,他本来是一位神通很大的恶鬼,因为玄奘取经经过沙漠,所以民间故事就把深沙神和沙漠捏合到了一起。长期以来,他的身份是亦神亦魔的,当孙悟空出现之后,他逐渐被征服,逐渐变为二师兄。当猪八戒异军突起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再次降级,变为三师弟了。所以,一部西游故事的发展史,就是沙和尚的过气史。


最后补充一点:
有的朋友看到沙和尚项挂骷髅,就觉得很奇怪。但结合他妖精的身份,还可以理解。只要知道他的密宗神身份,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但贫道要说的是:并非沙和尚挂九个骷髅。
下面这幅图,就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玄奘画像,约绘制于镰仓时代的后期(1185-1333),相当于中国的南宋和元,正是西游故事开始兴盛的时候。且看他的脖子上挂的时候什么?



这正是九个骷髅!其实我们从玄奘法师一路上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的信仰中,是有很多密教成分的。这是和当时密教在中原的流行分不开的。知道了这一点,我们首先对玄奘法师挂骷髅不会奇怪,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密教的视角,去解读《西游记》。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02: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一讲:如何优雅地撞天婚


师徒四人终于凑齐了,他们遇到的第一个考验,居然不是妖怪,而是“四圣试禅心”,就是猪八戒撞天婚配女婿。
贫道觉得这个故事特别好玩,就高明在剧情的安排上了。这个故事86版《西游记》演过,想来大家都熟悉。就是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神仙,看师徒四人聚齐,就变化了美女庄园,来测试他们的禅心是否坚定。结果其他三人都严词拒绝,只有猪八戒恋恋不舍。
这种色情考验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薄伽丘(相当于元末明初)的《十日谈》有个故事也很有意思,可以对照着看。


有个14岁小姑娘阿莉白,发愿要侍奉上帝,她就去荒郊野外找隐修的修道士。遇到第一个修士,修士一看是个漂亮小女孩,担心自己受不了诱惑,就告诉她荒漠深处还有道行更高的。阿莉白就继续往前走,遇到的修士道行一个比一个高,但都不敢收留她。
最后,她遇到一位圣洁虔诚的鲁斯蒂科的修士,鲁斯蒂科有心想试一试自己的道行,就把她留了下来。谁知他还是禁不起诱惑,但又不好明说,就对天真的小姑娘说:魔鬼是天主的大对头!侍奉天主最好的办法,便是把魔鬼关进地狱里去。
于是他脱光了衣服,也让小姑娘脱光了衣服(贫道按:14岁啊!啊啊啊)。阿莉白看到了,奇怪地问:“鲁斯蒂科,你那个***(打码)我怎么没有呢?”鲁斯蒂科回答道:“这就是我的魔鬼呀,你看,它把我害得好苦,我要把它打入地狱!”小姑娘说:“地狱在哪里?”鲁斯蒂科道:“地狱在你身上。”小姑娘说:“那好,你什么时候愿意,就什么时候关吧。”
为了彻底降服魔鬼,鲁斯蒂科运大神通,把他的魔鬼连续打入了地狱六次。这小姑娘的地狱里原是从来没有关过魔鬼的,痛楚万分,嚷道:“啊!啊!神父!魔鬼好邪恶!它在地狱里恶性不除,在里面伤人!”鲁斯蒂料说:“且看贫道降魔的手段(惭愧,修士自称什么?)!谅它不敢这样放肆。”于是两个人每天都把魔鬼关几次地狱。


贫道不研究西方文学,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是怎么看这段故事的。但就本人来看,这段确实把修道士写得很不堪。以至于我们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崩溃崩溃,整个的人都不好了。



如何写考验人性的故事
贫道一直觉得,如果没有举重若轻的大笔力,千万不要写对人性的考验这样的大题目。因为这首先是对作者的考验:该用什么态度面对诱惑?
你想歌颂吗?这样的故事有的是。我们主旋律拍的各种戏,从前哪一个不是面对金钱女色,作毫不动摇状,作大义凛然状?把主角演成圣徒,是主旋律惯用的本事。最后演得很煽情是必然的。现在可能好了点,让英雄人物也有些“缺点”,但这“缺点”,往往一看就是为了加而加的,浮在表面上。


你想批判吗?这样的故事也有的是。说实话,设计一个不得不二选一的条件,然后让其中的人们凭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作选择,这也就行了。最后演得很虐心,也是必然的。最简单的就是:老娘和媳妇掉水里,先救谁?

所以,作者对待剧中人的态度,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崇拜型:啊啊,主角你好伟大!好圣洁!这是主旋律剧里经常有的。第二是上帝型:你们都得接受审判!你们都有罪。我就是要设计个两难困境让你们选。选哪边我都会说:看啊看啊!这就是人性的丑恶!
这两种作者,一种是为了颂扬而来,一种是是为了批判而来。可是:能不能只为友好而来呢?能不能学会平等地去看待剧中人呢?所以《西游记》写这个考验,依然是黄药师的那一招:弹指神通。
这就是清朝的黄周星在这里批的一段:假如四个菩萨设局,师徒四人全都迷惑了,这个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假如四个菩萨设局,师徒四人都信念坚定,这个考试又有什么意义?所以不得已,只能让八戒出回丑了!


然而猪八戒的表现,却也是合乎情理的,所以我们乐呵呵地看着他出丑。却不觉得他讨厌。更不会有一种信仰上的崩溃。他所说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我们看一下原著这段故事核心的对话。唐僧对贾妇人念了一首诗,表明态度: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于是那妇人生气了。唐僧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呵,不要栽人么。大家从常计较。”
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悟净道:“二哥,你在他家做个女婿罢。”八戒道:“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沙僧道:“二哥原来是有嫂子的?”行者道:“他被我捉他来做个和尚,所以弃了前妻,投师父往西拜佛。他想是离别的久了,又想起那个勾当。你多拜老孙几拜,我不检举你罢了。”
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致如今茶水不得见面,灯火也无人管,虽熬了这一夜,但那匹马明日又要驮人,又要走路,再若饿上这一夜,只好剥皮罢了。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


好玩的是师徒四人的反应,颇不一样。唐僧当然说得很全面,从自身诉求,到社会责任,全提到了。接下来就是细化。孙悟空回答是:“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这应该是真的。他是天地生成的石猴,天生对美色绝缘。所以和他说什么都没用。有趣的是沙僧的回答:“怎敢图此富贵。”老沙不解风情便可知矣!面对国色天香的真真、爱爱、怜怜,居然说什么“不敢图此富贵”!当然,从剧情上来说,这家既有财又有色。所以安排孙悟空拒绝美色,沙僧拒绝富贵,也是非常周密的。若是反过来,就不成话了。


有趣是猪八戒的几句话,他先说:“哥呵,不要栽人么。大家从常计较。”然后说:“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


这是猪八戒的对话,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先说“从长计较”,这就是此心初萌,但是并不等于立即决定留下来。其次要知道,古代即便妇女地位地下,对男性也是有重婚罪约束的。“停妻再娶”也是罪名。《儒林外史》的匡超人、《红楼梦》里的贾琏,都差点担上这个罪过。


猪八戒这样说,其实是需要一个理由,这是只要别人安慰他一句:没关系的,或者说你不会受惩罚的。他就释然了。所以孙悟空立即说:“你是离家久了。”这就把他的第一层自责“脱俗还俗”开脱了。又说“你只要多拜老孙几拜,老孙不检举你罢了”,这又把第二层罪名“停妻再娶”开脱了。这两人之间的对话,毋宁说还是心智和本能之间的对话。当本能需要开脱责任的时候,也只有心智能帮上他的忙。


猪八戒又说“和尚是色中饿鬼,哪个不要如此”,更是在找理由,这就是本能的继续膨胀。然而这时他胡乱攀缘,把别人都饶在里面。心智帮不上他忙了,他只有放马去了。这一层层的设计,一句句的照应,足见原著是何等的细密了。





不得不说,孙悟空的这几句话,对促成猪八戒决定留下来是有推波助澜的功效的。或者说,孙悟空也得担一部分责任。假如师徒三个齐心协力说:“八戒,你不该这样。我们现在就走。”彻底打消八戒“从长计较”的可能。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然而原著正要在这里写出一个人的心理斗争,他就把一个人的心分四个具体形象来写。欲望的萌生,交给猪八戒;萌生之后找开脱,交给孙悟空,犯错误受责备,也是孙悟空;掌握大方向,交给唐僧;调和矛盾,交给沙和尚。


所以心智对本能既有开脱,也有责备。猪八戒被吊在树上,孙悟空对他好一顿抢白。
行者上前笑道:“好女婿哑!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哑!”
这毋宁说心智对本能的责备。我们有这种经验的,一旦发现自己犯下什么错误,自责的时候,恨不得自己对着镜子打自己嘴巴,这就是心智的责备。然而,这时沙和尚的调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沙僧见了老大不忍,放下行李,上前解了绳索救下。
其实我们平时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本能膨胀的时候,一定要到心智这里来找理由。就是用一个逻辑上的理由,来掩盖实际上的欲望:我是离家久了,别人不会发现,等等。当本能犯下错误了,心智肯定还反过来嘲笑、否定。然而这样的否定、责备不会持久的,自有一个调节机制起作用,否则那可能就是自暴自弃或寻短见了。




所以,为什么这一段写了对人性的考验,我们读起来还不觉得虚伪或者虐心?就是因为,这四个人的活动,毋宁看做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它真实而轻松,作者从不摆出一副上帝的姿态,来批判什么,或歌颂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读者有充分的代入感。觉得这四个人说的话,猪八戒说的固然是自己的心里话,而其他三人,又何尝不是自己的心里话?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45:00 +0800 CST  
四位菩萨都是出题高手
原著中,化为母女四人的是黎山老母和观音、文殊、普贤四位菩萨。为何出题考试的是这四位?其实这四位神仙都是出题高手,都曾考过别人。而且考试的方式、考生的成绩都不一样。
先说真真、爱爱、怜怜中的最后一位:怜怜普贤菩萨(按照原著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普贤菩萨考验过晋代高僧昙翼,昙翼在秦望山《法华经》十二年,有一天晚上,忽然有一个年轻姑娘,到昙翼住处去投宿。昙翼就答应了,让她睡在草床上。半夜,姑娘喊肚子疼,说:“你帮我按摩按摩肚子嘛。”昙翼说:“我现在持戒啊,不能碰女人。”姑娘喊得更厉害:“痛啊!痛啊!”昙翼没办法,就用布把锡杖头包裹了,远远地站着替她按摩。到了早晨,姑娘忽然化为普贤菩萨,冉冉上升而去。


这次考生昙翼应该说是考了满分,所以普贤很满意。再说爱爱文殊菩萨。
普贤试昙翼的故事,见于《续藏经》里的《莲社高贤传》,谁知后来被编成了民间故事《文殊度普贤》,这里面普贤菩萨反倒成了考生。故事版本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普贤在山中念经,文殊化为美女来试他。普贤不为所动,也是用禅杖裹着布给她按摩。这就算通过考验了。
有趣的是后面,文殊走了之后,故意留下一股金钗,普贤心想,正好留下当香火钱。谁知天上就落下一张纸条,上写“贪财不贪色,再修二十年”。


这等于考了两场,第一场当然是普贤考昙翼的旧卷子。这题本来就是普贤出的,当然满分通过。谁想到文殊菩萨加考了一场。两场算平均分,普贤菩萨顶多是算刚及格。或一科不及格,20年后补考。
然后是真真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考验人的故事就太多了。这里只讲一个最著名的:马郎妇观音。出自《佛祖统纪》:




有一天,陕西的一条河边出现了一位手提鱼篮的少女,美貌倾城。全城的男人都跑去看,心想:“我要是能娶到她该多好。”谁知这少女就发话了:“哪位一天之内,能背下《观世音普门品》,我就嫁给他。”于是大家散去,拼命地背。第二天,有二十多个人能背。少女又说:“一天之内,有能背下《金刚经》的,我就嫁给他。”这些人又回去背,第二天是十个人能背。少女又说:“三天之内,能背下法华经的,我就嫁给他。”最后只剩一位少年马郎。这少女就如约嫁给了马郎。谁知婚礼刚完,少女就死了,身体立即腐烂。众人只好将她埋葬。几天后,有一个紫衣和尚来到坟前,对人说:“你们把坟挖开。”大家挖开一看,只见棺里肉身化尽,只有一具黄金骨架,处处连锁,光明灿烂。老僧说:“这就是观音菩萨教化你们。美色不长存,当善思因果!”说完,腾空而去。


所以观音菩萨慈悲就体现出来了!她考别人的题目,只考记忆力。不考人性这种难题目。20个人及格,其中又有10个人80分,1个人满分。皆大欢喜。但是,接下来的题目,观音菩萨不考了。直接把答案告诉你了。

最后一位,就是化身老夫人的黎山老母。她考过的人,比前几个都厉害,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到骊山游玩,骊山神女(就是黎山老母,写法不同)化为美女,和他游乐。秦始皇见神女貌美,就亲热起来。神女朝他“呸”了一口,秦始皇身上立即生了疮,疼痛难忍。赶紧叩头忏悔,恳求恕罪。骊山神女手一指,平地立即出现一眼温泉。为秦始皇洗疮。这就是骊山温泉的来历。


这个故事出自《太平御览》引的《辛氏三秦记》。秦始皇这次,就算是没及格,挂了科了。好在人家是皇上,也就不用补考了,写份检讨书,就算过了。
既然四位神仙都是出题高手,《西游记》安排这四位出题考试,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47: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二讲:唐僧师徒与五行的配搭


其实吧不想讲这个话题……因为就算不知道这些,也无妨欣赏《西游记》的精彩故事。所以呢,贫道预测到讲这个话题会有两个结果,一是遇冷,不感兴趣的根本不爱看,二是有争议,因为感兴趣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没有办法,因为贫道是照着原著来一期期讲下来的。假如读原著,这个话题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如果只看电视剧,就完全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只有看原著,才会发现。所以感兴趣不妨看一看,不感兴趣不妨绕过。


这就是今本《西游记》中充斥着的大量的符号对应,比如心猿意马、五行观念。我们一个个地讲。
心猿意马
《西游记》里常出现的一对概念,是“心猿”和“意马”,这两个词,现在也经常连着说,大概就是指心神的跳动不安。但心和意,都大概指人心的活动。到底有何区别呢?


心猿和意马,都来自佛经。比如:
调习意马。(《大宝积经》)
世尊说心如猿猴者,即是以心喻心,猿猴腾跃轻躁皆心所为故。(《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但古人不但说“心猿意马”,也说“意猿心马”。比如:


岂可放纵心马,不加辔勒。(《法苑珠林》)
霎时间意猿心马。(《续江东白苎》)


除了心意猿马可以随意搭配外,还有“情猴”、“欲马”、“情猿”、“识马”……甚至还有“心象”,因为印度本来也骑大象。这些词,放在佛经里细分析,除了情、欲一系和心、意、识一系有些区别外,实在看不出另有什么区别。


所以“心猿”、“意马”,在佛经里不能强行分辨。而且据统计,《大藏经》里心猿25处,心马30处。心马反倒比心猿多!


这种比喻,创始于佛教。被道教借用了。一般的时候,拴心猿、锁意马,通常用于传道的诗词中,连着说,是不加分辨的。例如:


守心猿易灭,防意马难狂。(全真七子之马钰)
牢擒意马锁心猿,慢著工夫炼汞铅。(元陈冲素)



而且《西游记》里,白龙马老实本分,确实谈不上有什么“意马”的表现。锁心猿倒是讲了很多,比如压五行山啊,戴紧箍咒啊,但白龙马一来就乖乖变了匹马。还如何“拴意马”呢?假如说收伏它的时候算拴意马,那也只能算是“拴意龙”。所以我们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无妨认为,心猿和意马本来就是一回事。“意马”就是为了凑“心猿”而硬拉来的。“看上去很美”而已。(但是,关于全真教教义里心和意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参见附注一)。
五行匹配
先上一幅五行生克图镇楼。也供搞不清楚的朋友随时翻回来参考着看。注意图上所有的解释的字是按着箭头顺序读的。



百回本《西游记》喜欢拿五行去配取经队伍,翻一翻目录就会发现,原著的回目里到处都是这些,比如:
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
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就算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对应着本回情节一看,就很明白:金或金公,指孙悟空;木或木母,指猪八戒;土指沙和尚。这是没有问题的。
在收得沙僧之后,原著有一首诗: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这里似乎就是讲:取经队伍凑齐了,五行匹配齐全了。然而问题来了,这就是:取经队伍算上龙马,一共五个人。孙猪沙对应了金木土,那唐僧和龙马又对应什么呢?难道是一个火、一个水么?然而书里从来就没说唐僧是火、龙马是水,或者反过来。白龙马或许还有个“意马”来对应,但唐僧真的找不到什么特别固定的符号来对应。
这个问题,不但我们今天讲不清楚,就是从明朝以来的所有的讲《西游记》的,只要涉及到这个问题,都讲不清楚。比如世德堂本陈元之的序,他是这样讲的:
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戒八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三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为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故魔以心生,亦心以摄。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孙悟空是心或心智,白龙马是意,猪八戒是木对应肝,沙和尚是水对应肾。三藏是身体。魔是因妄想产生的幻境。后面两句,倒没错,可是原著里明明说沙和尚是土,这里何以变成了水呢?原著明明把孙悟空配成了金,这里为何又跳出这个五行的设定,把孙悟空配成“心之神”呢?何以执行两套重叠的标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51:00 +0800 CST  
然而到了清朝的黄周星那里,他又是一套讲法,整个的大颠倒:
取经以三藏为主,是中意之土;土非火不生,收心猿,是南神之火;火无水不能既济,收意马,是北精之水;水旺则生木,收八戒,是东魂之木;木旺则金制,收沙僧,是西魄之金。


这问题又来了啊!原文回目明明是孙猪沙配金木土,这里何以拿三藏配土,孙猴配火,沙僧配金?另外,何以先收龙马,再收八戒,就是水生木;先收八戒,再收沙僧,就是木要被金克制了?其他三对关系都在讲简单的生克关系,如何到了孙悟空和龙马的关系,就变成了水火既济的平衡关系了?心猿算“神”(魂魄神精意,配东西南北中),问题不大;但意马何以算精?这一套逻辑,既不符合原著,自身也混乱,也是很难说服人的。其实他最后也配不过来了,只好说:反正《西游记》就是编的,你们就别较真啦!

其实真的、真的,不用较真。我们只要翻一翻明代各种说唱、各种谈到《西游记》的话题,就会发现,他们有各种各样的配合方式。比如《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就说“朱八戒,配南方,九转神丹”。又比如《二郎宝卷》:
老唐僧,为譬语,不离身体。孙行者,他就是,七孔之心。猪八戒,精气神,养住不动。白龙马,意不走,锁住无能。沙僧譬,血脉转,浑身运动。人人有,五个人,遍体通行。


看样子也不错嘛。
所以说,我们今天讨论的,一定要搞清楚:绝不是西游故事里师徒五人与五行的真正配合方式!这种配合也许根本就没有。就算有,也不存在唯一的解释!我们讨论的,是世德堂本《西游记》这部具体的书里,所体现出来的师徒五人与五行的配合方式。这就是说,今天我们面前的这部世德堂本《西游记》,其中被加入了大量的五行概念,这位作者的头脑中,必有一套配合方式。我们讨论的是这个。


听听专业人士意见吧
所以我们只能说:先照顾原著“金木土”配“孙猪沙”的排列,这是原著多次提到的,是板上钉钉的。唐僧和龙马呢?不能算在五行之内。因为原著真的没说唐僧和龙马配哪一行。黄周星一看五个人,就给他们拉进五行,是硬讲的。
为什么这么说?贫道推荐大家读一读悟元子刘一明《西游原旨》,在这方面是很有价值的。
贫道曾经批评过他,说他喜欢把《西游记》字字都讲出寓意,认为“木叉”五行属木,其实殊不知“木叉”是个音译字,如何能与五行之木扯上关系?但刘一明绝不是一无是处。而且,他在讲《西游记》的五行匹配上,是最靠谱的!陈元之、黄周星,都不是道士。《西游记》中的这些道教概念,本来就是道士们添进去的。当然由道士解读为最可靠。当然,《西游记》作为一部复杂的著作,里面还有文献、历史、民俗等各种问题,这不是他刘一明搞得定的。但我们只要一涉及道教领域,一定得尊重专业人士的说法。


他的《西游原旨读法》,有几段话,说得很有意思:
《西游》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太极而统五行也;三徒归三藏,五行而成太极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西游》有最难解而极易解者。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方得正果乎?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西游》言唐僧师徒处,名讳有二,不可一概而论。如玄奘、悟空、悟能、悟净,言道之体也;三藏、行者、八戒、和尚,言道之用也。体不离用,用不离体,所以一人有二名。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据刘一明的说法,取经队伍的配合是这样的(原文散见各处批注,只概括下,就不引原文了):
三藏可以比作修行者本人。
孙悟空属金(水),猪八戒属木(火),沙和尚属土。
白龙马是脚力,不算五行之内。(刘一明批:有误认小龙为肾气者,都该被老孙打他一顿棒)


不得不说,这才是专业的配合法。
为何孙悟空和猪八戒,每人都分到五行中的两个?而沙僧只分到一个?这就是内丹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三五合一”。
可以这样讲:内丹家把五行简化为三家,例如《翠虚篇》:“金水合处,木火为侣,与中央戊己土合而为三也。”李道纯《中和集》“三五指南图局说”也说,东木、南火一家。北水,西金一家。土居中,无偶,自是一家。


三家里的金木,都不是简单的金木。金是“水中金”,代表人体内的元气或“真阳”;木是“火中木”,代表人体内的元神或“真阴”。土代表“真意”。所以阴阳发生矛盾的时候,就需要“意土”来调和。所以虽然是三家配合,实际上是五行和合。

所以书里管沙僧叫“土”、“黄婆”、“二土”(圭的拆字),都是三家中的“土”。沙僧在故事中起到的作用,正是调和孙猪二人矛盾的。正如“大师兄,二师兄说得对”,“二师兄,大师兄说得对”。我们比较一下《取经诗话》里的深沙神,《西游记杂剧》里的沙僧,和今天《西游记》的沙僧,就很容易感觉到这一点的强化。
反了么?
孙悟空配金(水)、猪八戒配木(火)、沙和尚配土,似乎已臻完美,其实中间潜伏着一个大炸弹。


那就是说,《西游记》明明把孙悟空当作“心猿”,是毫无疑问的。但把孙悟空配成金(水)。但内丹术的普遍认识:金(水),明明是“肾”中“元气”的代称。木(火)才是“心”中“元神”的代称!这样一讲,岂不是正好倒了个?(参见贫道第二讲:真的能长生不老?)
这个看上去的大颠倒,使几百年来讲《西游记》的人都头疼不已。有些学者就直接声称:这就是《西游记》的矛盾(例如张平仁《西游记五行思想评析》),没什么可讲的。但是这么一部大书,就这样一直矛盾着贯穿下来,于理似乎也不通。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55:00 +0800 CST  
这个看上去的大颠倒,使几百年来讲《西游记》的人都头疼不已。有些学者就直接声称:这就是《西游记》的矛盾(例如张平仁《西游记五行思想评析》),没什么可讲的。但是这么一部大书,就这样一直矛盾着贯穿下来,于理似乎也不通。
一、在讲“心猿”之前,需要谈孙悟空另外一个代号“心君”,这个“心君”出现得少,如:
心君正直行中道,木母痴顽足+丽外趫。(40回)
推倒傍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53回)


把孙悟空叫“心君”,是最大范围的一个代号。任何人都有心(现在当然指大脑),心为君,这是古人经常的比喻。但是考虑到《西游记》和张伯端的关系,更容易想到张伯端《青华秘文》中的明确的“心为君论”、“神为主论”。心是一切修炼的前提和主宰。这个心当然是中性的。所以张伯端说:秦皇临之,天下疮痍;尧舜临之,天下安宁。这正是第七回说孙悟空“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的意思。“心君”在《西游记》里虽然出现得少,却是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最本质的代号。这个“心君”,只要是大活人,不管练不练丹,全都有!
另外,贫道用现代的语言说孙悟空代表心智,猪八戒代表本能,沙僧代表调和,也基本可以对应这个层面。


二、再谈孙悟空第二个代号,“心猿”。
我们看到,《西游记》里,虽然经常管孙悟空叫心猿,但是其他人物,除了那个硬凑的“意马”外,并没有其他对应的称呼。管孙悟空叫“心猿”的时候,侧重的是他躁动、奔驰、不安的含义。也就是说,“心猿”的范围,小于“心君”。只是绝大部分人的心都躁动不安,我们才以为这两者是等同的。


我们再看权威的全真教著作里,是在什么情况下讲“心猿”的:
几度空搔首,溺志在诗酒。浑不念道业,心猿无所守。(《修真十书》)
修行不在意慌忙,常把心猿意马降。世事不贪常守分,外牵不动内安阳。
牢擒意马锁心猿,慢著工夫炼汞铅。


也就是说,“心猿”这个概念,比“心君”那个概念缩小了一圈。这是对着准备进入丹道之门的普通状态凡人(或丹家的普通状态)说的!不管炼什么丹,第一步就是“拴意马,锁心猿”,别玩诗酒啦,别贪世事啦。锁了心猿才能炼汞铅。这时候谈什么真阴真阳,真铅真汞,还早着呢!普通人经常活动的只有“心猿”。换句话说,一个已经进入修炼状态,在那里“心肾相交”,“捉坎填离”的时候,难道居然还“心猿意马”,胡思乱想?这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锁心猿”的要求,即便是对熟练的丹家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因为他这种修炼状态(或者入定、入静、练功态),总不能持久。他总要吃饭睡觉,处理杂事。所以,“心猿”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丹家,都是要认真对待的。对普通人而言,是入门第一步;对丹家而言,是保持道行的日常行为规范。
三、最后谈孙悟空第三个代号:金公。
什么时候讲金公?金公对应的是“木母”(其实应该是“姹女”,但《西游记》里姹女另有所指,详见附注二)。这就是到了真正修炼的状态了。心君、心猿,我们普通人平时就能感觉到。而金公、木母,如果不是进入修炼状态是感觉不到的。


我们看《西游记》里管孙悟空叫心君、心猿、金公,唯独管猪八戒只叫“木母”(还有一处是“木龙”,但这是为了凑七律的平仄的)。说明猪八戒“木母”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而且,无论孙悟空以什么形式出现,猪八戒只是一个“木母”和他配合,如:
未炼婴儿邪火盛,心猿木母共扶持。(心猿+木母)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金公+木母)
心君正直行中道,木母痴顽足+丽外趫。(心君+木母)
这种现象正说明,作者在起代号的时候,“木母”是先想到的。而此时孙悟空的“金公”的代号反倒是从属而派生——从而游移不定的了。因为《青华秘文》在《神为主论》里说了: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然元性微而质性彰,如人君之不明,而小人用事以蠹国也。且父母媾形,而气质具于我矣。将生之际,而元性始人。父母以情而育我体,故气质之性每逾物而生情焉。


这段话因为涉及到很多术语,贫道就不翻译了。《西游记》正是取了猪八戒这个“欲神”的特点,每每“逾物生情”。这个“气质之性”。宋代思想家们也讨论过,比如张载就说,口腹之欲,香臭之爱,都属于”气质之性”。从“气质之性”返回“先天之性”,是猪八戒修炼的任务。或者说,“木母”这个代号,毋宁说是猪八戒的一个目标。就像硕一、硕二的学生,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严格来讲,还不能叫“硕士”,只能叫“攻读硕士研究生”而已。
作者如果一定要借这个五行理论说事,猪八戒既然在这一层占了“木母”,而沙和尚是调和作用的“黄婆”或“真土”,孙悟空只能去占那个“金公”了。从字面上,金是克木的。从内丹理论上来讲,“金公”即“元气”也是要和“元神”相配合的。这些都合乎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关系,唯独把孙悟空派到元气有点不搭。因为一般来说元气出于肾,和他本来的“心”的位置不太和谐。这是历代讲《西游记》五行配合的一个最头疼的事,但这也是改造《西游记》的道士们最大的努力了!


下图就是《西游记》中五行匹配示意草图。红线所圈的范围,就是孙悟空这个形象所指代的全部范围。粉红色方块为“心君”,深红色为“木母”,“心君”除“木母”之外范围为“心猿”。

这个不搭并不奇怪,我们通过前面这么多讲的分析,知道《西游记》的这师兄弟三人并不是一次出现的,而是在民间故事中不断积累而成的。并不是天生就为宣传道教教义设计的。所以,全真道士们想把这三人改造成符合他们教义的形式,这已经是极其不容易的事!他们已经尽最大的可能,做得非常的巧妙了!


而且这种巧妙,岂不与西游故事的发展正相合么?历史上取经的只有玄奘法师一个人,然后出现一个猴行者。猴行者的活动,不妨写作是玄奘法师的心在活动。但只有一个人物,还是不能写得很细;接着沙和尚、猪八戒加入了。于是通过这个故事讲心性、讲修炼,就有继续细化的条件了。从这个取经故事中看出心性修炼、并且着手加以改造的人,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只是英雄既要借势而起,也不免受时势的限制。当时全真教盛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这位或这群天才,才借这个条件,将其改造为全真教的形式。假如这天才生在今天,大众有一定的心理学共识,他一定能把这个取经故事,写成心理学的样子了!


附注一:全真教的心和意
前面说“心猿”、“意马”没有什么分别,不等于说全真教理上,“心”和“意”两个概念没有区别。例如李道纯认为:心是意之源。例如:
但是,“心猿”、“意马”没有什么分别,不等于说全真教理上,“心”和“意”两个概念没有区别。例如李道纯认为:心是意之源。例如:
思虑念意根心也,因事物而有。(元李道纯《中和集》)
情,因意而有。(同上)


也就是说,意(包括思、虑、念)都是从心产生出来的(好像和《大学》里的诚意正心的顺序不大一样,姑且不管他)。情是从意产生出来的。但李道纯还说:
欲全其气,先要心静。欲全其神,先要意诚。
心要“静”,意要“诚”。这二者的区别在这里。贫道不懂心理学,不知该怎么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大致说来,“心”偏向于思维记忆一类的心理活动,“意”偏向于价值判断一类的心理活动。
所以也无妨这样考虑:《西游记》里,一说心就是心猿,而白龙马的意体现得并不明显。因为“心”和“意”在这里不是平等的,心是本源的,意是派生的。


附注二:姹女和木母
木母,指汞,又称木龙,即元神。金公,道教称铅为金公,内丹术指元气。因为铅也写作鈆,可拆为金、公两字。题名五代陈抟著《阴真君还丹歌注》有“金父木母真铅汞也”,以金父与木母对称,即以真铅为父,真汞为母,结成内丹。但明代以前,道教基本没有以“木母”指称元神的说法,而以常配婴儿的“姹女”与金公搭配。“金公”本是拆字而得,公字没有意义,但容易理解为“金”性之“公”,故为金公配出一个“木”性之“母”。一些托名唐道士吕洞宾所作的诗词经书,常金公、木母对称,是晚出之作,如《三品仙经》:“木曰仁也,谓之木母;金曰义也,谓之金公。”《西游记》中,女性妖精天然适合“姹女”这个代号。而把肥头大耳的猪八戒称为“姹女”显然不合适,所以只能退而用“木母”来称呼他了。
附注三:《五行匹配》诗的含义
收得沙僧后原著有一首诗:
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炼己立基为妙用,辨明邪正见原因。金来归性还同类,木去求情共复沦。二土全功成寂寞,调和水火没纤尘。
这首诗很多讲五行的学者讲过,但全都没有讲到点子上。因为他们都是按字面意思大讲一通,并不曾推究这些词汇是从哪里来的。这首诗实际上基本袭用了元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的章节名:《炼己立基》、《辨明邪正》、《金来归性》、《二土全功》、《调和水火》(原作“水火情性”)等都是陈书的章节名。“金来归性”、“木去求情”,指金(元气)、木(元神)互相亲密配合。二土全功,二土指沙僧,参见本回“只因木母克刀圭”条注。寂寞,指空虚无为的境界。水火,可以指代元神、元气,同时也是一个抽象概念,以人体内上升的、运动的、活跃的因素为火,以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因素为水。而土居其间,起到调和的作用。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0:58: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三讲:起底镇元大仙(上):“五脏庙”里的地仙


有了昨天讲五行匹配的铺垫,我们今天才好讲镇元大仙和五庄观。
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下昨天参与讨论的朋友们,无论是同意、讨论还是批评贫道的文章,都赐告了许多关于内丹术中的知识。这些贫道在结集成书的时候一定吸纳。今天的内容还与内丹术的知识有关,欢迎批评指正。
五庄观也是《西游记》里的一个大故事,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镇元大仙、五庄观这几个名字,都是怎么来的。
镇元大仙的身份太特殊了,书里说他是“地仙之祖”,那份从容自信潇洒出尘,帅呆了!贫道见过有女生说,镇元大仙是《西游记》中他最想嫁的人。



但是这样一位大仙,在道教神谱里却找不到他的名字!按照贫道以前讲过的一个方法,道教神谱里没有,不妨到民间信仰里找找看?很遗憾,贫道负责任地说,查遍了,也是没有。
正宗道教没有,民间信仰没有,那这位镇元大仙是何来头?只有一个可能,是作者编的。或者说,他是作者原创的神仙。
而且,这个五庄观,看上去未免也太不像道教宫观的名字了!历史上记载的,有“五仙观”(黄州)、“五岳观”(北京)、“五云观”(新昌)、“五圣观”(临潼),五仙就是五位仙人,五岳就是五座名山,五云就是五色祥云,五圣指五通神,这些名字,都和道教有紧密的关系。“五庄”又是什么呢?难道是五个村庄么?


况且五庄观是一个大地名,并非出现一处。如果只出现一处,还可以说是偶尔的笔误。但处处都是五庄观,就需要考虑这里面有无深意了。


所以贫道一直反对过度地寻找《西游记》的深意,并不是拒绝寻找深意。《西游记》这部书里,肯定是有很多寓意的,只是我们有时候知识不够,看不出来。
《西游记》大量宣讲内丹术的理论,是确凿无疑的,所以我们应该顺着这个思路,去寻找镇元大仙的来历。




地仙是怎么炼成的?
首先,镇元大仙,书里写成地仙之祖,是无疑的。那么,内丹术里谈没谈到“地仙”这个概念呢?
答案是有的,而且就在内丹术的祖宗《钟吕传道集》里!




大概有一些朋友不了解《钟吕传道集》的地位,这里简单解释下,这部书是五代施肩吾整理的。全书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学,建立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可谓祖宗辈的著作!


《钟吕传道集》是这样给神仙分类的:
吕洞宾问:“法有三成,而仙有五等者,何也?”
钟离权答:“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好了,我们在58回,孙悟空和六耳猕猴打到如来处的时候,发现如来佛正是给菩萨们普及了这种分类法:


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臝、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臝、非鳞、非毛、非羽、非昆。




这里需要强调一句:神仙的分类,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道教喜欢给神仙分类,因为道教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中间又有这么多的宗派,所以各家、各著作的分类,肯定都不一样。网上有些帖子介绍神仙的分类,其实那只是一个教派、一部著作、一个时代的个别说法。不能拿着这种个别的说法,往普遍的道教上套。网上有很多无谓的争论和误解,都是这么来的,拿着个别当普遍。


例如《庄子》分为真人、至人、神人……《太平经》分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抱朴子》分为天仙、地仙、尸解仙……《道教三洞宗元》分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王重阳分为天仙、神仙、地仙、剑仙、鬼仙。


而如来佛这个“天地神人鬼”五仙的分类,就是《钟吕传道集》的首创,此前并没有别人说过!第一,这是贫道阅读和检索范围内,没有发现这个分类出现在比《钟吕传道集》更早的道经里。第二,《中华道教大辞典》中“仙有差等”条,也认为这是钟吕的首创。


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的推理就轻松了一半。原来《西游记》受《钟吕传道集》或钟吕派的影响是很深的!


那么《钟吕传道集》是如何讲地仙的呢?
吕洞宾问:“所谓地仙者,何也?”
钟离权答:“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很好,“地仙”是“天地之半”,那么,偷吃人参果这一回,正好有这样的话:
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处,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妆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唐僧上前,以左手捻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


清风、明月这句话,“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岂不正是“地仙者,天地之半”的注脚?我们继续看:


吕洞宾问:“地仙如何下手?”
钟离权答:“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钟离权又说:“三百日圣胞坚,三百日胎仙完。形若弹丸,色同朱橘,名曰丹药,永镇下田。留形住世,浩劫长生,所谓陆地神仙。”




这里出现了一个词:“三田”和接连出现的“镇压下田”,三田是什么呢?钟离权自己解释了:
丹乃丹田也。丹田有三:上田神会、中田气府、下田精区。




丹田,是内丹术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人体内可以结丹的地方,一般认为,上丹田在两眉之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肚脐附近(不同的丹经说法不一)。下田就是下丹田。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1:06:00 +0800 CST  
但是下丹田还有其他的名字,叫“下元”、“关元”、“丹元”。钟离权说:
小还丹者,本自下元。下元者,五脏之主,三田之本。
所以,“镇压下田”,这句话很重要。“镇压下田”,相当于说“镇压下元”或“镇压丹元”,也就是“镇元子”一词的真正来历!
而且,这个名字设计得相当巧妙,这个“镇”字,还可以拆为真+金,丘处机《大丹直指·五气朝元太阳炼形诀义》:


金液还丹变为金,其中纯阳气生,是为气中有气,已是陆地神仙,可与天地同其寿算。
小还丹往上炼,可以炼出大还丹,乃至炼成“金液还丹”,就可以成为地仙,“与天地同其寿算”,正是镇元大仙另一个名字“与世同君”的注脚。
同时我们看到:镇元大仙的这座山叫“万寿山”,门上有一副对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处处提醒:长生不老、与天同寿,是观主的特征。所以孙悟空看了之后说:


行者笑道:“这道士说大话諕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
如果理解五庄观观主是地仙之首,已经炼成金液还丹,可与天地同寿。这一切就都可以理解了。




五庄观相当于“五脏庙”?
刚才说了,“五庄”这个词,不见于任何道教经典。但只要明白内丹术的原理就可以知道。五庄其实就是五脏的改写。




刚才讲到《钟吕传道集》里有这么一句话:
小还丹者,本自下元。下元者,五脏之主,三田之本。
既然“下元”是五脏之主,那么《钟吕传道集》又说地仙已经“镇压下田”,那么这位地仙之祖当然更是五脏之主了!给他设计一座“五脏观”是非常合乎教义的。况且,五脏之气,也是钟吕丹法里经常提到的概念。




但问题是“五脏观”这个名字实在太难听了,因为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五脏庙”。这是对贪吃的人肚子的讽刺,《金瓶梅》就说:


正是珍馐百味片时休,果然都送入五脏庙。
还有人写过一篇《募修五脏庙疏》,当然是开玩笑的,就是说要大吃大喝,满足五脏的需求。
那么,怎样改造一下,既能表现五脏的意义,还能不和五脏庙这样low的名字相混呢?很简单,变变写法就行了。“五脏”,又写作“五藏”:




五藏为脾、肺、肾、肝、心。(《管子》)
但“五藏观”的写法还是太直白了,因为我们现在不熟悉“五藏”,但明朝人是熟悉的。干脆再变一变。“藏”的一个写法是“匨”或壮上面加一横,和“庄”或“莊”就非常相似了。







而且这部世德堂本的《西游记》,藏和庄(莊)是经常混用的。例如:
行过了乌斯庄界。(19回)
八戒是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54回)
这里其实都应该是“乌斯藏”。不管世德堂本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例如它所据的原版本就是庄、藏不分的),庄、藏本来就有混用的现象却是确凿无疑的。





另一个版本的发现
“镇元大仙”和“五庄观”,是出于某个人特意的设计,还有一条证据。这就是明末周清原《西湖二集》。
这本书屡次引用《西游记》,如:


我曾看《西游记》,那猪八戒道得好:世上谁见男儿丑。只要阴沟不通通一通,地不掃掃一掃。
连那《西游记》內的奔波儿灞、灞波儿奔身上都烧起燎浆大泡。
却是一个白面老狐,却扑死在地,可不是《西游记》中金角怪和银角怪的老奶奶么。




这些引用,都和今天的《西游记》毫无二致,说明作者对《西游记》是相当熟悉的,他是明末人,他看到的版本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差不多的。
唯独有一个地方,很奇怪,这就是卷四《愚郡守玉殿生春》:
就把远志、石菖蒲等样买了数百斤,煎成一大锅,就像《西游记》中五圣观混元大仙要用滚油煎孙行者的一般。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1:09:00 +0800 CST  
从前面这位周清原引用的金角、银角、奔波儿灞、灞波儿奔,甚至猪八戒说过的俗语都和今天的《西游记》无异,连小妖的名字他都记得住,为什么这里突然变成“五圣观”和“混元大仙”?这么有名的人物和地名,为何和今天的不一样了呢?


最合理的解释,是他看到的版本,在这个地方和今天不一样!也就是说,明代的《西游记》可能有一种版本,上面写的是“五圣观”和“混元大仙”。


但是,五圣观和混元大仙,是常见的宫观名和神仙名。前面说了,陕西临潼县就有个“五圣观”(见《金石萃编》),“混元仙”也经常在史书里遇见。所以作为一部通俗小说,采用这两个名字是非常合理的。采用名不见经传的“五庄观”和“镇元大仙”,就不那么自然了。


所以,这一切都指向了编出“五庄观”和“镇元大仙”情节的这位作者,是有意的宣扬某些东西。结合《西游记》和《钟吕传道集》的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名字,包括只拜“天地”的一半,包括“与世同君”、万寿山的名字、门口的对联,都是指向《钟吕传道集》中的地仙的修炼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1:10: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四十四讲:难道镇元大仙是他?----起底镇元大仙(下)


昨天我们讲了万寿山五庄观和镇元大仙的来历。今天我们开始讲人参果。
昨天贫道说,镇元大仙、五庄观,是一位道教人士根据《钟吕传道集》的理论编出来的神仙和地名。所以就有朋友认为:人参果也是这样编出来的。其实不是,因为人参果的历史,远比镇元大仙古老。贫道不妨讲两个故事:


人参果和蟠桃
《西游记》里是这样讲人参果的:


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濛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一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


大家看,这人参果的特征像什么?对了,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所以黄周星在这里有一句批:“好果子,正可与天上蟠桃争奇!”


黄周星说对了,其实《西游记》里的人参果故事,正是从蟠桃故事演化来的!这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的。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贫道不妨给大家用现代文讲一讲。
唐僧师徒来到了西王母池。猴行者说:“我800岁的时候,在这里偷过桃子吃。到现在27000年了。”唐僧说:“真的?我们也去偷几个吧。”猴行者摆摆手道:“算啦!我那年偷的时候就被王母捉住啦。打了好几千铁棒,发配在花果山紫云洞。现在肋下还隐隐的痛,要偷你去偷,我可不敢了。”
说着说着,一行人就走到池边的桃树下了。猴行者说:“轻轻的,别高声!”唐僧急得说:“偷吧偷吧。”(贫道按:这法师也太没溜了!)猴行者说:“这桃树有地神看守,没法偷。”唐僧说:“你神通广大,一定成的。”
两人正说着,忽听扑通几声,树上三颗熟透的桃子掉池里了。唐僧说:“快捞快捞呀!”猴行者没办法,就用锡杖在石头上敲了三下,忽然池水中冒出来一个小孩,行者问:“你今年几岁?”小孩说:“3000岁。”行者说:“不用你。”又敲几下,又一个小孩出来,说:“我5000岁。”行者说:“也不用。”再敲几下,又出来一个,说:“我7000岁啦。”行者放下锡杖,把小孩捏在手里,递给唐僧,说:“师父,你吃不吃?”唐僧吓了一跳,转身就跑。那个小孩忽然变成了一颗枣,给唐僧囫囵吞了下去。直到取经回来,经过四川,才把核吐出来,于是至今这里出产人参。


这里虽然吃的是蟠桃,但是这里的情节:
桃子掉了下来,不是漂在水上,而是沉下去找不到。需要特别的法术才能使它出来。
桃子的形象是小孩子。
这三个小孩分三种年龄:3000岁、5000岁、7000岁。
猴行者把小孩抓在手里,给唐僧吃,唐僧不敢吃。
桃核变成了人参。
金环锡杖起到召唤小孩出来的作用。




这5个特征,都和今天《西游记》的人参果相似。
人参果正是“遇土而入”,掉在地上就钻进去,不是用法术是冒不出来的。
人参果长得也像小孩子。
人参果也分三个阶段,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
唐僧也因为人参果长得像小孩子,不敢吃。
人参果就是以“人参”命名的。
人参果需要金击子敲下来,金击子“二尺长的赤金,有一个蒜头儿”,与金环锡杖很相似。




所以,人参果在早期西游故事里,就已经有了原型了。其实可以这样说。五庄观故事,就是比着王母池故事写出来的。只是主人换作了镇元大仙而已。
其实如果在往上推,人参果还有更古老的原型。例如南北朝时期的《述异记》:




大食王国(即古波斯)有一块方石,石头上长着许多大树,红色的枝条,青色的叶子。上生有长有六七寸的小儿,见人则笑,手足能动。头附着树枝,若摘一枝,小儿即死。


这和《西游记》的描写岂不正相似:
只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那行者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个像孩儿一般。原来尾间上是个扢蒂,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风过处似乎有声。
连手脚乱动、点头晃脑的特征,都一脉继承下来了。




顺便多扯一句:下面这幅图名为《证果图》,就是贫道为一个特别喜欢镇元大仙的朋友画的。画的是镇元大仙年轻的时候,刚种下人参果树苗。所以没有画胡子(以某人形象画的)。:)镇元大仙好画,照着86版《西游记》的样子就行了。关键是人参果树苗的时候怎么画。于是贫道就画了一棵长得像人的小树:)





所以在故事发展的角度看待偷吃人参果这一回故事,人参果或其原型是早就有的,只是它的主人不停地在换。今天的《西游记》就换成镇元大仙了。


袖里乾坤
镇元大仙最厉害的法术,是“袖褪乾坤”。
有朋友说,道长你打错字了,不是袖褪乾坤,而是袖里乾坤。这个字没错,世德堂本原文就是“褪”字。




原文是:
那行者没高没低的,棍子乱打。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褪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
“袖褪乾坤”改为“袖里乾坤”,这也是后来的版本乱改的。其实“褪”(tùn)的意思,是隐藏在袖内。也写作“吞”。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怀揣日月,袖褪乾坤。”


这个法术,诸葛亮也会,《三国演义·诸葛亮五出祁山》:
司馬懿在后赶来,传令曰:“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亦能呼风唤雨,袖褪乾坤。此乃六甲天书内缩地之法也。”




但不知为何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千军万马,为何不能使一个“袖褪乾坤”,把曹兵都笼起来?这大概就是同样的法术,也有威力高低的原因。


这个法术,也写作袖吞乾坤。在民间故事里很常见,如鼓词《沉香太子雌雄剑》中,沉香师父霹雳老祖,也使用过类似的法术:“袖吞乾坤多玄妙,七圣神兵用袖装。”


三岛求方
孙悟空为什么要去三岛求方呢?钟吕传道集有这样一句话: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1:22:00 +0800 CST  
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脱,乃曰神仙。神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为天仙,若以厌居洞天,效职以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


也就是说,神仙的境界,比地仙高一层。地仙如果不愿在尘世呆着,可以超脱为神仙。神仙常呆的地方是三岛。但他们如果不愿意在三岛呆着,而愿意造福人类,就可以到人间行道,道行满足,就可以升为天仙。天仙可以在洞天呆着,也可以到天宫当个公务员。只有在公务员系统不断升迁,在各个洞天都挂职轮岗锻炼过一遍,才能“返三清虚无自然之界”,我们知道“三清”就是道教的“三清境”,是神仙的最高的位置。


所以孙悟空推倒了“地仙”的人参果树,只能上升一个级别,到“神仙”的领域去求助。所以在三岛的蓬莱岛上,孙悟空向福禄寿三星求助。三星说:


三星闻言,心中也闷道:“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
如果读书随意的话,这里除了“地仙”可能会引起我们注意外,神仙、天仙两个词,是很容易错过去的。只当是普通的词汇而已。其实不是,这里面有特别的含义的。
三星的意思是说,镇元子是地仙(第三级),三星是神仙(第二级),孙悟空反倒等级最高,是天仙(第一级,最高级),但你还是“散数”,不算是天仙正式的编制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孙悟空第一次当了弼马温,是“未入流”;第二次齐天大圣,是“有官无禄”,都不能算正式的天仙。顶多在“水帘洞洞天”投闲置散而已。





大胆的推测
关于人参果和仙人的分别,大概就是这些,但这里面还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不妨说一个大胆的推测,开一个大脑洞。注意只是脑洞而已。


第一,按说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海上三星自称是“神仙之宗”。地位也已经不低,为何反倒说“我们的道,不及他的多矣”。而且三星说起镇元子,口口声声是“上辈”,见面也是以晚辈之礼相见的。
第二,何以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佛教的菩萨,而不是再上一个等级,去找真正的“天仙”求助?
身份是地仙,神通还不小,居然被神仙等级的人尊重,口口声声说是“上辈”,性格潇洒自信,这人和谁比较像?




当然,镇元大仙就是镇元大仙,是《西游记》的一个人物。但是我们可以猜测,作者是比着谁为原型写的?或者说,借用或部分借用了谁的特征?
我们且看镇元大仙出场时变化了一位道士,他的装束:




穿一领百纳袍,系一条吕公绦。手摇麈尾,渔鼓轻敲。三耳草鞋登脚下,九阳巾子把头包。飘飘风满袖,口唱《月儿高》。
一派世俗道士的模样,然而这身打扮,诸位不觉得这是照吕洞宾的打扮写的么:
吕公绦:道士系的丝绦,用数股丝缕编织而成,两头有五色丝绦。传说因八仙中的吕洞宾常用而得名。
九阳巾:又名纯阳巾、吕祖巾。(也有说二者不同的,此处据田诚阳《道教服饰》)
渔鼓:《吕洞宾三度城南柳》:“正末背剑,打渔鼓筒子上”。正末,就是吕洞宾。







只是没有背剑而已。如果还觉得不吻合,我们再看明代另一部小说《西湖二集》里,是如何写吕洞宾的:
话说冷启敬记了胡日星之言,果然到于甲午七月十三日清早,便于玄妙观等候吕洞宾下降。日中午时,果然见一个全真走进玄妙观来。但见:
身上穿一领百衲道袍,腰系一条黄绵丝绦,脚下踹一双多耳麻鞋,头上包一顶九华仙巾。飘飘须髯,是唐朝未及第的进士。洒洒仪容,系朝游北海暮苍梧、三醉岳阳楼的神仙。




诸位,对比一下《西游记》的描写,这简直就是镇元大仙的翻版啊!假如贫道说镇元大仙就是吕洞宾的真身,似也未尝不可。
穿着是这样,那么法术呢?我们来看吕洞宾喜欢用的法术是什么?




绍兴十六年, 武陵人杜昌言在家中园子里设宴,忽然来了一个背着斗笠的青衣道士,说:“我能和你们喝一杯吗?”杜昌言就请他入席。道士喝酒吃肉,毫不客气。说:“我也不白喝你们的。”忽然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两升多的锡酒壶,对席间一个人说:“我看只有你有神仙之分,只是世事未除,来喝我的酒!”说着举壶就斟,大家不知喝了多少酒。壶里居然还没倒空。杜昌言笑着说:”道长您莫非是吕祖吧?”道士说:“你又没见过吕洞宾,你怎么知道——你们想见吗?请看!”说着道士纵身一跳,将背上斗笠掷向空中,跨鹤而去。
吕洞宾自己的诗:星辰往往壶中见,日月时时袖里藏。
看《吕祖志》等关于吕洞宾的书,会发现特别喜欢提他的袖子。比如这句最著名的: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特别专门地提到他袖子大:纯阳袖大惹春风,归去来兮甚有功。留下玄机无价宝,玉蟾解和亦谈空。




关于镇元大仙清风、明月两个道童,请看吕洞宾的《题黄鹤楼石照》:
黄鹤楼中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衷情欲诉无人识,只有清风明月知。
吕洞宾只有两个朋友,一个是清风,另一个是……(坏笑下)这……恐怕不是事出偶然吧。




多说一句,吕洞宾的原型是唐代的吕岩,神化之后,后人多有附会。所以这里举的诗,都未必是历史上的吕岩写的。但既然人们公认是神仙吕洞宾写的,那也就无所谓了。这首诗因为写在黄鹤楼上,所以特别有名。宋诗、元曲中都曾提到它,不是一首犄角旮旯的诗。


又比如吕洞宾诗提到的仙果:
手內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鏡人。
我们看,镇元大仙,在《西游记》里的地位极高:
孙悟空说:在太上老君的门口,也不曾见这个对联。
只拜天地,地还不鸟。
虽是地仙,神仙之宗福禄寿三星都自愧不如,恭恭敬敬执晚辈之礼,称之为“上辈”。
号称地仙之祖。
观音菩萨都让他三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23 21:26:00 +0800 CST  

楼主:幻想祸灵梦

字数:14547

发表时间:2016-02-28 23: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5 19:42:31 +0800 CST

评论数:5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