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飞讲《西游记》系列(不是阴谋论)

古代小说的行头
古代小说里,但凡不平凡的人物,总要有不平凡的行头。这种神奇行头,一是靠送,二是靠梦,三是靠碰,四是靠弄。这简直就是一个通例。薛丁山征西,王禅老祖一下子就送他“十宝”,什么方天戟、昆仑剑之类,不费吹灰之力。然而这种一夜暴富的土豪,往往也容易被本主收回财富。所以王禅老祖不满薛丁山,就把他的十宝收回了,所以感觉薛丁山一直窝囊的很。广成子的番天印、赤精子的阴阳镜,都曾送给两个徒弟,但也都默默收回。这就是“送”。是最轻易的一种。




宋江被公差追赶,跑到九天玄女庙躲避。梦中得了三卷天书。其实也是变相的送,但毕竟不那么直接,这就是“梦”。


《封神榜》里杨戬追赶妖精,那妖精就变作三尖两刃刀,杨戬本是使长枪的,本无换兵器的意愿,这就是碰。《白兔记》里刘知远斗瓜精,得了兵书和宝剑。《说岳》里岳飞自去取水,发现一条大蟒,那蟒就化作一条长枪,这都是“碰”。碰的技术含量,毕竟经过了比送和梦都要高。


而孙悟空一不靠碰,二不靠送,三不靠梦,只靠自弄。所以《西游记》的不平凡之处,正是孙悟空自己下了东洋大海,弄到了金箍铁棒和盔甲穿戴。除了这个,他拜师学艺,强勾死籍,哪一处不透露着自己为自己设计命运的精神。这在古典小说里实在不多见!我们国人,慢说争取真实的权利和利益,就算是凭空想象这种不上税的宝物行头,也不敢轻易望天讨价。这就可见《西游记》于吾国吾民,具有多么的可贵价值了。


唐僧作为《西游记》的二号人物,自然也该有一套不平凡的行头。然而这套行头虽然也是观音菩萨和太宗送的,却送得不傻。这套行头是:袈裟、锡杖、钵盂、通关文牒。还有一匹白马和两个随从,这个暂且不表。


锡杖、钵盂、袈裟
这三样东西,都有来历。《西游记》里,袈裟、锡杖是如来给菩萨的。菩萨原本要价是袈裟七千两,锡杖二千两。见太宗诚心想买,便一分钱不要。正所谓“心到神知”。




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三藏法师遇到猴行者之后,猴行者作法,带他去了毗沙门天王的宫殿。法师讲了一遍《法华经》。天王就送他隐形帽一顶、金镮锡杖一条、钵盂一只。说:“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当有救用。”


此后,钵盂用过一次,这个贫道讲过。过火类坳的时候,忽遇一道野火连天,大生烟焰,行去不得。遂将钵盂一照,叫“天王”一声,当下火灭,七人便过此坳。 可见钵盂具有老年手机的功能,只要一说“天王”,就自动拨号到毗沙门天王的宫殿。天王立即前来帮助。


在《取经诗话》里,锡杖倒是用过很多次,而且这锡杖是法师和猴行者公用的。比如“前去遇一大坑,四门陡黑,雷声喊喊,进步不得。法师当把金镮杖遥指天宫,大叫:‘天王救难!’忽然杖上起五里毫光,射破长坑,须臾便过”。


锡杖除了和钵盂一样,具有手机的功能外。还有变化的功能。在白虎岭降伏白虎精,“被猴行者将金镮杖变作一个夜叉,头点天,脚踏地,手把降魔杵,身如蓝靛青,发似朱沙,口吐百丈火光”。


隐形帽用过一次,过九龙池的时候,九首龙大声哮吼,火焰毫光,喊动前来。被猴行者隐形帽化作遮天阵,钵盂盛却万里之水,金镮锡杖化作一条铁龙。无日无夜,二边相斗。猴行者骑上怪龙,抽了它一条背脊筋,给法师做了腰带。所以《封神演义》里哪吒抽了龙王三太子的筋,要给李靖做腰带,也不是它的原创。


但是,锡杖从来没有当过真正的兵器用过。它也不适合作为兵器,所以高老庄高太公还说了一句:“二位只是那根锡杖,锡杖怎么打得妖精?”


贫道曾说过,《取经诗话》是在寺庙里宣讲的,是为了宣扬佛法的。所以我们看到猴行者和法师一路上很省事,只要拿起锡杖、钵盂,呼唤一声,天王就来救难了。就是不需天王救难,靠自己的力量,锡杖也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出各种合用的东西。这种开外挂式的故事,到后来就再也见不到了。


综合来看,唐僧的这几件宝物,后来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菩萨说这袈裟:“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后来我们等着看这两件东西到底能起多大作用,谁知都成了累赘!袈裟还丢了一回。锡杖更是半点作用没有起过——就是玉华州,收藏癖黄狮精把孙猪沙三人的兵器偷走,也不曾打锡杖的主意。


紫金钵盂在早期西游故事里是毗沙门天王给的,是一件极为厉害的法器。但是唐太宗给的这个钵盂,路上只有“捧着金饭碗讨饭”。唯一起到作用的就是当作了“人事”,送给了索贿的阿傩迦叶。


在《西游记杂剧》里,袈裟、锡杖是唐太宗赐的。唐僧自己说:“至京祈雨,感天神相助,大雨三日。天子大喜,赐金襴袈裟、九环锡杖,封三藏法师,着往西天取经。”这几件东西既然是皇帝赐的凡间之物,所以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只是几件身份的标志。


所以,这些东西,尽管都大有来头,所以在百回本《西游记》故事里都继承下来了。但似乎都没有大写特写。像《取经诗话》里法师亲自拿着锡杖作法的情节,也完全看不到了。而只是作为了推动情节的道具。袈裟、锡杖,是如来让菩萨考验太宗的心是否诚的。钵盂是唐僧当人事送如来的——其实相当于太宗考验如来的经是否如法的。如来送出袈裟锡杖,手下的二尊者不动声色地收下了钵盂;太宗送出了钵盂,手下的玄奘不动声色地收下了袈裟锡杖。相当于如来和太宗交换了一次礼物!双方会心一笑,各自掂量出了对方的分量。


通关文牒
袈裟、钵盂、锡杖都是老物件,百回本《西游记》继承下来了,但怎么写,实在挠头。但这里面最有意义的,其实还是这本通关文牒。




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是偷渡出京城的,当然不可能携带什么通关文牒。他回程的时候,还给太宗皇帝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但是后来的取经故事,为了让他这件事变得更合法,就全都编成奉旨取经了。


实际上通关文牒的原型,不是唐太宗送的,而是高昌国国王麴文泰送的。玄奘法师到了高昌国后,受到了麴文泰的热情招待。麴文泰希望玄奘能留下来,但玄奘坚持不肯,甚至绝食。麴文泰无奈之下,只好派出一支队伍,护送玄奘继续前行。还给沿途的各国国王写了二十四封信,请求他们放行。这二十四封信,其实就是通关文牒的原型。


麴文泰还与玄奘法师拜为兄弟。这大概也是“御弟哥哥”的来历。所以说“唐御弟”未必是唐朝皇帝的御弟,反倒是高昌国王的御弟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8:29:00 +0800 CST  
@斯人x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8:29: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讲:初出长安第一难


今天的唐僧就要出发了。
这里贫道要解释下。因为贫道是按《西游记》的原著顺序讲的。所以开始的时候,用了许多篇幅来讨论一些共性的问题,以便为理解以后的内容作铺垫。而取经路上一个难一个难地走过去,共性的问题就很少了。碰上比较重要的妖魔,贫道就会用一篇来讲,有些小的事件,就会做一些合并。




小乘教法与大乘教法
开始行程之前,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唐僧为什么要取经。当然原因很多,但这里只讨论一个问题。观音菩萨曾问唐僧:你讲的是小乘教法,可会讲大乘教法么?好像唐僧取经,是取佛教上的“大乘经典”去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小乘教法,什么是大乘教法。
这个问题,懂佛学的朋友分得很清楚,但说清楚有点费劲,姑且用几句话来概括:
释迦牟尼去世之后,佛教内部发生了分化。一些人发挥了释迦牟尼的教义,主张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的教义。另外一些人,对释迦牟尼的原始教义比较固守,主张自我解脱。所以前者自称大乘,贬称后者为小乘。现在这种褒贬的含义已经消失了,小乘有点像“初级课程”,大乘有点像“高级课程”。但是小乘教法里,反倒有许多是释迦牟尼的亲口讲说,所以现在人也叫“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小乘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经典有《大涅槃经》、《般若经》、《无量寿经》、《解深密经》等。




我们看到唐僧在那次御前大法会上讲经。
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
然后菩萨就喊起来了:




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
但是不对呀,唐僧这里讲的,有一部小乘经典么?我们细分析一下,唐僧讲的都是什么经。




这里的《受生度亡经》、《安邦天宝篆》、《劝修功卷》,其实都不是正宗的佛经。佛典中有一种托为“唐三藏法师”传授的《受生经》(或《寿生经》),说人投胎时,要在冥司借一定量的“寿生钱”,才能投胎为人,渐渐冥司钱库已空。所以人应趁生时及时烧还这些钱,存入冥司库中,不可拖欠。这和佛教的教义的根本违背的!道教另有《五斗金章受生真经》、《城隍度亡真经》等,其内容与《寿生经》相似。这些经典,其实都是民间甚至道教乱编出来的。


至于《安邦天宝篆》和《劝修功卷》,就更不是佛典了,而是民间劝善修行之类的宝卷。现存宝卷中有《安天宝卷》、《劝修宝卷》(又称《王花宝卷》)、《劝修行》(又称《猫猊劝修宝卷》)。道教符书常用篆书写成,称“宝篆”、“丹篆”。所以民间宝卷也有以篆为名者,以示神秘,如有个民间宗教叫黄天教,他们就有《印记文篆》、《白花玉篆》,都叫某某“篆”。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唐僧讲经,经常用两个字,“宣”和“谈”。这两个字都有特殊含义的。宣,按着宝卷来讲唱,就叫宣卷。谈,不是说唐僧和听法的人说,你们过来,我们来谈谈。“宣”和“谈”,带有一种表演的性质。宋代的说书人,有一种就是“谈经”。谈:即“谈经”,用浅近平易的方式讲说经典,包括宣讲故事,唱念韵文等。


什么时候讲这种经呢?就是在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家里,或没有文化的妇女中,比如《金瓶梅》里面,潘金莲她们经常叫尼姑来讲经,盘腿在炕上一坐,就唱起来了。讲的有《黄梅宝卷》(39回)、《金刚科仪》(51回)、《五戒禅师卷》(73回)、《黄氏女卷》(74回)、这些宝卷,和唐僧在御前法事上“宣”、“谈”的是一码事。


不可想象,在这样的御前法事上,“太宗排驾,率文武多官,后妃国戚,早赴寺里。那一城人,无论大小尊卑,俱诣寺听讲”,这是多大的排场!难道“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的玄奘法师,就讲这么几篇潘金莲的经就散伙了?


这个细节,我们现代人对此无感,可以理解。但对于熟悉这些宝卷名目,了解其就里的明代听众看来,一定会大笑一场的。


事实上,正是菩萨听了这场法事,才上前问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教法么?”也就是说,作者心目中的小乘教法和大乘教法。并不是事实上佛学的小乘教法和大乘教法——我们开到了三十讲,对这位或这批作者对佛经的水平是个什么样子,还没有体会么!


按说,唐僧既然讲“小乘教法”,何不讲代表性的《阿含经》?讲巴利三藏也行啊。其实这位作者根本就不懂大小乘的真正区别。他把《受生度亡经》、《安邦天宝篆》、《劝修功卷》算作了“小乘教法”了。所以菩萨马上说:“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混俗和光,原指同于尘俗,不露光芒,这里自然指这些宝卷、善书只能在俗人中讲讲,上不得台面的。


这就涉及到明代的僧人制度了。明太祖时期,为了管理僧人,将僧人分为禅、讲、教(瑜伽)三类。大概意思就是禅僧是修禅的,讲僧是阐明教义的,教僧(瑜伽)是做法事的。


普通老百姓,既不修禅定,也不懂教义,所以对禅、讲两个专业的和尚并不感冒。倒是民间的各种超度、庆典、娱乐、祭祀,总要请教僧来念经、做法事。所以民间对这些和尚是最熟悉的。久而久之,老百姓心目中的和尚,就只是念经、宣卷、做法事这一套了。
这些和尚念经、宣卷,自然要收费的,其实和世俗的商业服务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通达世情,又有袈裟在身。所以我们在旧小说里看到那么多非常不堪的僧道,比如裴如海、火烧宝莲寺的那些和尚,都是借着宗教掩护干坏事的。尼姑也不怎么样,三姑六婆的三姑,就指尼姑、道姑和卦姑,这是正经人家不屑与之交往的。僧道形象大幅度下滑,这就是明代以后的一个特征。
与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僧道对经典的陌生,甚至民间人士混入其中,搞得乌烟瘴气。明陈大声《滑稽余韵》《道人应付》:


称呼烂面,倚称佛教,那有师传。沿街打听还经愿,整夜无眠。长布衫当袈裟施展,旧家堂作圣像高悬。宣罢了《金刚卷》,斋食儿未免,单顾嘴不图钱。


这里的“道人”并非指道士,而是指一些民间人士和一些半真半假的和尚。他们也不懂经典,甚至连字都认不全。因为到了明代,也很难分清道教和佛教的界限。总之,老百姓就是乱听,真真假假的宗教人士就是乱讲。这种百(wu)花(yan)齐(zhang)放(qi)的局面,在百姓看来习以为常,在有一定修养的人士看来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8:57:00 +0800 CST  
所以这里作者为了引菩萨出来讲“大乘教法”,特意为唐僧安排了几个这样的宝卷名,这是有他的用意的。这里所谓的“小乘教法”,指的其实是民间的宝卷、善书;“大乘教法”,指的是真正的佛教经典。这里的小乘和大乘,和正宗佛教的小乘、大乘没有半点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唐僧的取经行为,就是“向经典致敬”!


这里多说一句:唐王送唐僧出关,和他拜为兄弟,临走的时候,在酒杯里放了一捻土,还说:“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这两句也未必是今天《西游记》的原创,而就是一句民间俗语。很多讲西游故事的宝卷都有这个情节,说法也不一样,比如:


令座(宁作)本乡一块土,莫恋他乡万两金。(佛门取经道场)
宁吃本乡一块土,莫受他乡万两金。(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
甚至还有:


愿恋东土一撮土,莫恋佛国万卷经。(江淮一带的西游“神书”)
这就更有意思了。按说唐僧本来就是取经去的,何以反倒告诫他“莫恋佛国万卷经”?至少说明,西游故事从唐僧的主动出关,到奉旨钦差,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而且从这些文字,更可以看出《西游记》和民间说唱的关系是非比寻常的。





真实的路线图
前天贫道曾说过,刚出长安的这几站,作者对地理还是很熟悉的,这几站是:
法门寺,出长安“一二日马不停蹄”便到,在今陕西扶风县。离西安约118公里。
巩州,离开法门寺,“行了数日”而到,在今甘肃陇西。离法门寺约401公里。
河州卫,离开巩州,“行了三日”。在今甘肃临夏。离巩州约219公里。







按照网上的数据,马匹一天可走60多公里,那么长安到法门寺需要2天,法门寺到巩州需要7天,巩州到河州卫需要3天。这个数据和书中的记录是非常吻合的。说明作者这一段是按实际来写的。这也是《西游记》唯一的一段符合实际情况的旅程。
出了河州卫,刚走了数十里远近,就遇到了一伙妖怪。列位,再过一会就要翻越两界山了。这也是唯一的一伙大唐境内的妖怪。其实我们注意没有,这也是唯一的一伙没有受到惩罚或交代下场的妖怪。看来大唐境内的妖怪是不受惩治的!




这里重申一下,因为有的朋友可能没有看过贫道前天的连载。唐朝没有“卫”这种行政区划。明洪武三年(1370),明将邓愈攻取河州,并于翌年设立河州卫。这也是明朝在藏区设立卫所制的开端。故这里称是“大唐(实指‘大明’)的山河边界”。





如果我们真的想找双叉岭的所在地,那就到今天临夏市的西北边数十里去找。而所谓的两界山,一定指的就是积石山脉的某一座山峰了!
唐朝的妖怪
唐僧离开河州卫约几十里,初出长安第一难降临了。几位妖怪出场了。我们看到,这里作者还真有讲究,他们还真是一伙唐朝的妖怪!
这三个妖怪,一个叫寅将军,一个叫特处士,一个叫熊山君。熊山君,贫道读书少,不知来历。但那两位,却是出自《太平广记》的,这是一个唐朝的故事:




话说唐朝大中年间,有一个秀才叫宁茵,晚上他正在院子里吟诗,忽听有人敲门,来人自称是“桃林斑特处士”,两人就谈论起学问来。宁茵一听,这人学问虽然很大,但不知怎的,句句离不开牛。这时又有人敲门。一看,这人相貌威严,身形刚猛。自称“南山斑寅将军”,又开始大谈学问,这人学问也很大,可是句句离不开老虎。三人下了一会儿棋,喝了一会儿酒。宁茵拿出一盘鹿肉请大家吃。寅将军大吃大嚼,特处士在边上看着。宁茵问:“你怎么不吃?”特处士说:“我牙齿不好,嚼不动肉。”
三个人喝着喝着就多了,等到早晨,宁茵一看,特处士和寅将军都没有了,门外面只有一堆牛蹄印和虎蹄印。他大吃一惊,在附近一找,发现一座废园里有一头老牛趴着,还带着酒气,老虎早就钻进山林了。宁茵立即卷铺盖搬走,再也没有回来。




我们看这两个妖怪,还是相当有品的。且不说斑特处士连一口鹿肉都不吃,更不要说吃人了。就是斑寅将军,他也只是吟诗作赋,谈天说地,对面前这一堆人肉毫不在意。哪知道到了《西游记》里就生吃起人肉来。连特处士都开了荤了。
但这几位妖怪,还是保留着唐朝高士妖怪的血统的。寅将军问两人:“二公连日如何?”熊山君说:“唯守素耳。”特处士说:“唯随时耳。”守素,保持平生的素志。这样文绉绉的问答,正显出这是从古书上抄来的妖怪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8:59: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一讲:紧箍咒戴还是不戴,这是一个问题


上回书说到,刘伯钦送唐僧来到两界山。唐僧说:“麻烦你再送我一程吧。”刘伯钦说:“长老,这山名叫两界山,东边是大唐所管,西边是鞑靼的地界。我不能过界,你去吧。”两人正难舍难分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看到此处,谁不拍案大呼快哉!清黄周星在此批道:“人人踊跃欢喜,如出暗室而睹青天,如泛苦海而登彼岸。无数重负一朝顿释矣。乐极!乐极!”
然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唐僧把“六字真言”揭了下来(虽然贫道考证这是“俺那里把你哄”),只听得一声巨响,地裂山崩,虚空粉碎,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此重生!譬如花果山顶石卵此时方才迸裂,从前种种不必重提。




插入的“六贼无踪”
孙悟空出了五行山后,有一段打死强盗的故事,86版《西游记》作了很大的改动,因为这段寓意太明显了,反倒央视不敢演、也没法演了。这个我们应该理解,不必苛求。
原著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贫道作了删减):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傍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行者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六人道:“我们唤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欲的欲,思的思,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他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乓乒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吓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


然后的剧情,就和86版电视剧一样了。唐僧嫌孙悟空不分好歹,打死了强盗。于是孙悟空一气之下,驾云去了东海龙宫。老龙王借张良三进履的故事劝告孙悟空。孙悟空醒悟,又在海面上碰上了观音菩萨,这才回来保唐僧。





打杀六贼、悟空气走。这在后来的难簿上绝对算得上一难。因为最后的九九八十一难的难簿上有“不识人参十八难、朱紫国行医五十五难。拯救疲癃五十六难”,朱紫国行医都算一难,甚至不认得人参果都算一难。这里打杀六贼,又如何不算一难?


唐僧九月十二日离开长安,到两界山不过十几日,“正是秋深时节”。孙悟空出来后,下山遇到老者借宿,然后“夜宿晓行,不觉又值初冬时候”,正说明是已走了许久,至少离开两界山已经有一段距离。所以难簿上说“两界山头第八难”,指的肯定是救孙悟空出来,而不是打杀六贼。如果指这件事,为什么不说“剪除六贼第八难”或者“降孙演咒第八难”呢?


另外,原文这里是“出城逢虎第五难。折从落坑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这又怪了啊。今天的《西游记》,双叉岭的这件小小的事,他居然拆成了三难!虽然双叉岭上碰上的是寅将军,也是一个虎精,但无论如何这个“出城逢虎",放在刘伯钦打死的那只上比较合适。就算这只虎指的寅将军,那也应该是折从落坑在前,出城逢虎在后才对呀。所以今天的双叉岭、两界山故事,很可能和原来的版本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贫道经常说《西游记》是不同作者、不同时代的产物,在九九八十一难簿上也能看出来。我们看世德堂本的难簿(大家可以看贫道的校注本,别的版本基本都根据清刻本“改对”了),从69-74难是:稀柿拜秽六十九难、花豹迷人七十难、棘林吟咏七十一难、黑河沉没七十二难、灭法国难行七十三难、元夜观灯七十四难。先不管“稀柿拜秽”是什么东东,大家翻翻目录就知道,这六难顺序,完全和正文顺序对不上!不是一个对不上,是处处对不上。所以正说明难簿抄自一个老版本,今天的正文是一个新版本。因为只有照抄老版本的难簿而忘记正文顺序已改过(或懒得去改难簿)的道理;断没有先写好正文后编难簿,而居然编错的道理,那这位编书的未免太蠢了。


而且这几个毛贼的名字,与后面的妖怪相比,未免太有文化了,“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后面的许多妖怪,是狮子就叫黄狮精,是蜘蛛就叫蜘蛛精,是豹子就叫豹子精,这些名字真是朴实得可爱极了。而这六个毛贼,不加注释,恐怕很多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六个毛贼出自一位高人后来添补,至少在八十一难成型之后的添补,是确凿无疑的(当然他未必添补了仅此这一处)。


为什么要打杀六贼
下面对六贼的解释,就是贫道本门武功以外的任务了。但是因为这段添补的意思太明确,几乎起到了点化《西游记》的作用,所以不得不试图解释一番。很多朋友不是喜欢讨论《西游记》的深意么?其实这一段正因为是后来插入的,所以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里有深意。诸位切勿当作心灵鸡汤——假如不把《西游记》原著当作心灵鸡汤的话。




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自劫家宝,故喻之为贼。有道之士,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味味,身离细滑,意不妄念,以避六贼。
道教也有六贼的概念,当然是从佛教借过来的。这个还真不能算是偷的,因为谈论六贼的都是一些内丹家,他们谈的很光明正大,如《修真十书》等。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时刻是消停的?眼睛不停地要看事物,耳朵不停地要听声音,鼻子不停要闻气息,舌头不停要尝滋味,身体不停地寻找快感,就算这些都没有了,脑子里还不断地胡思乱想。


它们都是“贼”,贫道不愿说佛教道教的修炼术语,只说世俗的话:至少,它们干扰了我们的注意力,消耗了我们的专注度,盗取了我们的宝贵时间。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读一会书的,结果打开微信刷一刷就过去了。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看一会稿的,结果打开网站泡一泡就过去了。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练一会字的,结果打开视频躺一躺就过去了。
其实贫道本来是要更一篇文的,结果叫份烤串撸一撸就过去了。
于是,忽然发现,太阳又偏西了,于是感叹,于是一事无成…




贫道刷了之后,泡了之后,撸了之后,躺了之后,虽然时间是这样的过去了,但总感觉到空虚,铺天盖地的空虚。这就是盗贼们,把我们的专注、时间盗走了,只剩下空空的过去和茫然的未来。
现在的图片,越来越酷炫;现在的音乐,越来越震撼;现在的美食,想法设法地刺激我们的鼻子和味蕾。现在的各种服务,白的黑的灰的黄的,你怎么舒服,就可以怎么来。他们就是眼贼、耳贼、鼻贼、舌贼、身贼。




包括各种微信微博的文章——包括贫道今天的这篇,它们虽然不刺激你的眼睛、嗅觉、味蕾,却刺激你的思维。假如我们的脑子,不断地跟着这些文章转,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那就是意贼。
于是,这些盗贼,盗走了审美,盗走了敏锐,盗走了思考的能力。更有一些高级的盗贼,他们打着爱的名义、善的名义、正义的名义,把喜、怒、爱、忧……偷走了,使我们的心逐渐麻木起来。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01:00 +0800 CST  
然而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在后面。


然后孙悟空出海面之后,遇到了菩萨。简单问答之后,这时菩萨劝他回去。我们看,好话歹话,都让龙王说干净了。这时菩萨说任何一句话,都不免和前面相犯。如果我们来写,菩萨这时应该说一句什么话,既符合她的身份,才能让孙悟空决然反转?


我们必然说:“你这泼猴,还不快去。”“你对得起我么?”“你对得起你师父么?”“你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你就不该离开。”“你怎么不顾全大局?你的集体主义精神呢?”“取到真经才能成佛啊。”“你师父那么辛苦你知道么。”“我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懂么?”“菩萨理解你,但取经要紧。”“乖乖,菩萨抱抱……回去找你师父吧。”“(用大法力把猴子往西天路上一推)去你娘的!”


我们看,普通家长,不就这样教训孩子的么?人身攻击、道德绑架、情感交换、利益引诱、粗暴压制……然而这些有用么?


我们看,这些话,龙王可以说,因为他是外人。外人来劝说一个人,大可以讲道义、讲责任、讲利益。因为他的身份就代表着社会上的关系。道义、责任、利益……说来说去,都代表着社会上的交换、合作的规则。如果家长对孩子开始讲道义、讲责任、讲利益了,其实已经落入下乘了。因为,你一谈这些,就已经准备和你的孩子谈交换、谈合作了!那就别怪孩子和你谈交换谈合作!一切亲情的变异,都是从谈交换开始!


然而你看菩萨的话,一般境界的人绝对写不出来。这和文才无关,只和境界有关。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九个字的话,看起来和孙悟空是否要回去毫不相关。但细品之下,这句话足以摆落一切用不着的,而且一个字都不能省:


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诸位,这就是菩萨啊!诸佛不能转定业之身,菩萨不能救无缘之人,父母不能留叛逆之子。决定一切的,是自己的心和自己造的业。其实,任何人都不是傻子。他在社会上历练一番之后,总有选择、判断,总有念头对的时候。如果亲人要帮他,只能在这个时候,帮一把,推一把。然而,如何能捕捉到这个正确的念头,在菩萨就是法力,她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驾云飞到孙悟空面前;在父母就是观察力,他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对孩子说那句话。


紧箍咒or定心真言
而且,菩萨这句话,把孙悟空此时的心理活动揭得一干二净。因为孙悟空这颗心,一时半会是降服不住的。他一回来,唐僧就给他戴了一个紧箍儿。其实这应该说孙悟空戴的是紧箍儿而不能叫戴上紧箍咒,但大家习以为常也就从俗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1:00 +0800 CST  
这个也好理解。贫道上本科的时候,都有这经验,听别人讲理想,谈人生,听得激情澎湃,觉得此后就要变了一个人了。结果散场没几个小时,就又现了原形。该刷手机还刷手机,该上网还上网,该看片还看片,该挂科还挂科——有时候,心里都不愿回想那一次次激情澎湃、立志自新的时刻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了理想,有了目标,还是做不到呢?
理由简单之极:菩萨早就说了,莫错过了念头。人心是会变的。虽然一时受了激励、匡正。但总要摇摆不定,反复无常。这没什么可指责的,可懊恼的。所以《西游记》为什么管孙悟空叫“心猿”,就是这个道理。菩萨早就知道,对于普。通。人,好的念头,是可以、而且必然会错过的。


对治方法也简单之极:就是上个紧箍咒!


紧箍咒的梗,并非今本《西游记》的独创。早在《西游记杂剧》里就有了。但为何《西游记》是四大名著,《西游记杂剧》不是名著。因为这两部作品,对紧箍咒的写法完全不一样。
《西游记杂剧》是这样唱的:
玄奘,你近前来。这畜生凡心不退,但欲伤你,你念《紧箍儿咒》,他头上便紧。若不告饶,须臾之间,便刺死这厮。
为足下常有杀人机,因此上与师父留下这防身计,劣心肠再不可生奸意。




差别在哪呢?差别就在于对待孙悟空的态度。
杂剧是把孙悟空当作妖怪防的。先判定你是劣的,奸的!然后用紧箍咒防你。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对别人的态度。说白了,无非就像套在犯人身上的枷锁,使之不得反抗。所以一再说,这是“防身计”,“但欲伤你”,便念紧箍咒。对孙悟空而言,紧箍咒就是一再强调:你是罪犯你是罪犯你是罪犯!你要赎罪你要赎罪你要赎罪!




所以早年间有些学者喜欢讲:《西游记》的紧箍咒,代表了什么封建礼教对孙悟空的束缚,甚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压迫。还有些学者讲:孙悟空等人取经之路,是一次赎罪之旅。当然都可以这么说,但只能说,对各种西游故事都适用。对今天这本《西游记》,恐怕并没有抓住特点。因为他们对这里的六贼,对里面谈论心性的内容,都真的或假装没看见。


所以我们又看到今本《西游记》的弹指神通的精妙武功了:“紧箍咒”是前辈留下来的剧情,必须编进去,不编进去,观众不答应。但是他手指一弹,就把惩罚猴精的“奸劣”问题,轻轻转化为如何处理心性的不羁的问题。这是什么?这就是高手,这就是对人性的尊重!


所以他继承了“紧箍咒”的老名字,又起了一个新名字。这个新名字,就叫定心真言。
不知诸位是否记得观音变的老母对唐僧的话:




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教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
也就是说,《紧箍咒》又叫《定心真言》。心是谁,当然是心猿孙悟空,这是最明白不过的暗示了。和杂剧不一样。今本的《西游记》不把孙悟空当坏人看待,而是把他当一个正常的人来看待的。尤其是,把他当成一颗真实的心来看待,来尊重。


贫道在《猴子出炉了》这一期中提到:孙悟空代表真心!真,是前提。虽然,真,并不代表有理由无所不为。但前提是一定要真。如果是假的,是掩藏的,整部《西游记》就没有意义了。
这里有个词,“行凶”,也大有意趣。




《西游记杂剧》里当然指孙悟空对唐僧行凶,孙悟空被放出五行山第一句话就说:“好个胖和尚,到前面吃得我一顿饱,依旧回花果山。”哪知道,到了今本《西游记》里,作者把这个“行凶”,轻轻地、不露声色地改掉了,接上面打杀强盗的剧情,这里菩萨说的行凶,当然指的是对外人行凶。


所以我们说《西游记》之可贵,就是虽然写的是神仙妖魔,却处处直面的是人,处处写的是这颗人心。把孙悟空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当作妖来看待。而我们今天的某些故事,主旋律剧里只有一堆圣贤尧舜,阴谋剧里只有一堆丛林动物,武侠剧里只有一堆杀人机器。明明演的是“人”,偏偏“人”最少。因为这些故事,把最关键的真心,隐藏起来了。


最后透露一句:一定有许多朋友,想知道《定心真言》的内容是什么。《西游记》里当然没有写,到底是“般若波罗蜜”呢,还是“唵嘛呢叭咪吽”呢,还是别的梵文?然而清朝评点《西游证道书》的黄周星透露了天机,原文很浅显,贫道不评论,不解释,只能说,精彩!


《紧箍儿咒》,一名《定心真言》,然则此箍非头间之箍,乃心上之箍耳。或问此咒至今传否?道人(黄周星自称)曰:“《易经》、《论语》俱有之,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4:00 +0800 CST  
度娘又抽风删帖。有些删了看着不连贯,下面补上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5:00 +0800 CST  
龙王和观音的说话艺术


打杀了六贼,唐僧过意不去了,开始教训孙悟空。这还真不是唐僧在这里烂忠厚、傻慈悲。我们要知道,假如《西游记》就把唐僧写得烂忠厚、傻慈悲,像我们前些年教科书宣传的那样:唐僧敌我不分,孙猴除恶务尽,猪八戒是两面派,沙和尚是调和派——这种解读很高明么?给这位作者磨墨都未必配!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7:00 +0800 CST  
所以说,六贼只能降服,就像唐僧所说的“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这句话是关键。他当然不能再说一通“八识归元”的道理,那真就变成佛经了。顺便说一句,玄奘法师,可是唯识宗的大宗师!要讲人的“六识”、”八识“,他要说是第二,那没人敢说第一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8:00 +0800 CST  
打死六贼,是错误的!所以贫道不得不佩服《西游记》的文笔,他将怎样表现这个“同归于尽”的寓意呢?他的安排,是让孙悟空断然离去,离开了取经队伍,于是这颗心,就游离于身体之外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8:00 +0800 CST  
我们看到,作者在这里安排孙悟空回心转意,回到唐僧身边的情节,是极讲究极有分寸的。
他先是安排了一场龙王的劝说。龙王作为一位长者,一位过来人,同时也是取经队伍的旁观者。不愧是东海龙王啊,堪称做思想工作的高手!他先是讲了张良的故事,然后只讲了三句话:
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又讲:
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又讲:
请大圣早发慈悲,不要疏久了你师父。
这是几句极有分寸、有身份、有力量的话。方方面面都讲全了。1、“到底是个妖仙,不能成正果”,这是摆明利益。2、“自当裁处”,你们取经队伍如何,与我并无关系,我首先尊重你的选择,你回花果山我也不管。3、“不可图自在”,从你内部心理说,我见你只图自在,为你担心。“请大圣早发慈悲”,4、从你外部责任说,你不是一个单独的人了,你已经有了社会责任。但这样说责任,绝对会激起孙悟空的反感。所以一定要反着说:你要发慈悲,你师父需要你的保护。
寥寥50几个字,讲出了四个方面,句句戳中要害,而且不显山不露水。这就是作者的锻炼文字的功夫,试问这份质感,今天的一般写手有几个能达到?这就是名著的细节!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1 19:19: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三讲:黑熊怪,孙悟空的看守内阁?


不知不觉,已经三分之一了。今天的故事是火烧观音院。
这个故事,早期西游故事没有见到,似乎出现得较晚。金池长老贪图唐僧的袈裟,想烧死唐僧师徒,不料玩火自焚。结果僧房都着了火,只有唐僧睡的禅堂,由于悟空用天庭的辟火罩保护而安然无恙。然后这袈裟就被黑熊怪偷走了。这个故事的原型,可以说渺茫难寻。只能从史料里慢慢扒。但还真能扒出一些好玩的东东来。


佛衣会本是孙悟空的老案子
黑熊怪趁乱偷去了袈裟,偷就偷呗,还要广而告之,要做什么“佛衣会”?怕人不知道?这就可怪的很了。这个佛衣会,大概是从早期西游故事里的“仙衣会”借来的。
贫道曾经提过一本书《朴通事谚解》,对,就是里面有李雷和韩梅梅对话的那一本,是朝鲜人学汉语的教科书,里面提到了元代的《西游记》,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西游记》(这个《西游记》是元代的《西游记》,不是今天看到的《西游记》)云: 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多猴,有老猴精,号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入天宫仙桃园偷蟠桃,又偷老君灵丹药,又去王母宫偷王母绣仙衣一套来,设庆仙衣会,老君王母具奏于玉帝,传宣李天王引领天兵十万及诸神将,至花果山与大圣相战,失利,巡山大力鬼上告天王,举灌州灌江口神曰小圣二郎,可使拿获,天王遣太子木叉与大力鬼,往请二郎神领神兵围花果山,众猴出战皆败,大圣被执,当死,观音上请于玉帝,免死,令巨灵神押大圣,前往下方去,乃于花果山石缝内纳身下截,画如来押字封着。


我们看这里孙悟空的造反故事,基本都全了。与今天相同的是花果山、水帘洞、铁板桥的名字,征讨孙悟空的几路天兵:天王、木叉、二郎还有巨灵神,如来也有一个“押帖”。不同的是压住孙悟空的不是五行山而是花果山本地。还有一个情节,就是这位齐天大圣偷了王母的仙衣,要做“仙衣会”。
做“仙衣会”这个情节,不仅在这本元代的《西游记》里,也牢牢地保留在元代(或明初)《西游记杂剧》里,剧里他本有个老婆,是抢的金鼎国的公主。里是这样说的:




(孙行者)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颗,仙衣一套,与夫人穿着。今日作庆仙衣会也。(下)
(李天王上)小圣乃李天王是也,奉玉帝敕令,西池王母失去仙衣一套,银丝长春帽一顶,仙桃一百颗。不知被何妖怪盗去,着令某追寻跟捕,点起天兵往下方。
然后孙行者就对公主说:
我天宫内盗得仙衣、仙帽、仙桃、仙酒,夫人快活受用。
(公主唱)王母仙衣无分着,金灿烂光闪烁,多管是天孙巧织紫霞绡。(行者云)银丝帽子,丑的带了便可喜。(公主说)大圣,你且先戴一戴。你去玉皇宫偷得银丝帽,抵多少琼林宴颁赐金花诰。


也就是说,本来“仙衣会”是孙悟空的专利。他去偷的王母仙衣,是为了哄老婆开心的。谁知到了今天的《西游记》里,这个案子居然转手了。贼头变成了黑熊精,孙悟空反倒成了理直气壮上门讨要的主人了。事实上,早期的猴精故事,他们干过不少坏事。他们都是孙悟空的原型,只是今天《西游记》为了美化孙悟空的形象,把这些坏事都转嫁了。我们会陆陆续续看到一些。


但是这位黑熊精,也保留了一些不俗的特征。例如他并不吃人,而且住的地方相当清雅,比如孙悟空变成金池长老去找黑熊精,书里是这样写的:


行者进了前门,但见那天井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却也是个洞天之处。又见那二门上有一联对子,写着:“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行者暗道:“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只见那黑汉子,穿的是黑绿纻丝袢袄,罩一领鸦青花绫披风,戴一顶乌角软巾,穿一双麂皮皂靴。


孙悟空一见这洞府,就说“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纻丝,就是染色的丝织成的缎子。吴自牧《梦梁录·物产》:“纻丝,染丝所织,诸颜色者有织金、闪褐、间道等类”。乌角软巾,更了不得了,这是一种古代葛制有折角的头巾,常为隐士所戴。杜甫的《南邻》诗:“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这就是一副森女——森熊的做派。难怪清黄周星评这幅对联:“不知何人大笔。”


况且这狗熊的文笔,也不是盖的。他给金池长老写的那封信,绝对的四平八稳,不带一点妖精气的: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从过临一叙。是荷是荷。先二日具。


侍生:明清时书信里后辈对前辈的谦称。回禄就是火灾。这信居然是狗熊写的!所以清人有句批:“既与东土相隔万里,定然书不同文,何况怪物乎?此帖却宛然唐风。大奇!大奇!”





所以作者对黑熊精是很有好感的,他一不吃人,二不害人,交接的朋友,如苍狼怪、白花蛇怪,他们在一起谈论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吃人的角色。所以观音菩萨对孙悟空说:“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以至于把他收为守山大神了。
黑熊怪和禁箍咒
我们知道观音把紧箍咒给了孙悟空,把禁箍咒给了黑熊精。这位黑熊精为何获得了和孙悟空差不多的待遇呢?
这方面资料很少,贫道只能提出自己的推测。


大家很容易注意到:在《朴通事谚解》提到的《西游记》,以及《西游记杂剧》里,花果山的位置,都不在“东胜神州”,而是在唐僧必经的西天路上。也就是说,今天《西游记》里的五行山,其实就是早期西游故事里的花果山。
这两本西游故事,还是从唐僧从长安出发演起的,而不是从孙悟空的出生演起的。孙悟空虽然重要,但也只是西天路上一个厉害妖怪而已。




贫道讲过,西游故事更换过男一号,从唐僧换成了孙悟空。今天的《西游记》为了更换男一号,就把孙悟空的故事放到了最前面。这时,花果山再放在“西域”的唐僧取经路上,就非常不合适了,因为这还是在原男一号唐僧的笼罩之下。不如把花果山整个地移走,移到一个和取经路线无关的位置,才能凸显孙悟空的独立性。况且,这本来也是“齐天大圣”信仰的发生之地。回到“东胜神州”,也算实至名归。
然而,花果山从西天路上搬走之后,势必会留下一些痕迹,比如“仙衣会”。我们看,收伏孙悟空和收伏黑熊怪,地理位置是紧挨着的,在书里这两个故事也是紧挨着的。早期西游故事里,孙悟空偷仙衣,也是在这个逻辑上的位置发生的!


但是为什么不把“仙衣会”情节一起带去花果山呢?今天的孙悟空不也偷了蟠桃御酒仙丹了么,多偷一件王母仙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也好理解,他偷去没有用!这是孙悟空形象的提纯造成的。
我们已经看到,在早期故事如杂剧里,孙悟空本来也是很有淫荡的,他偷仙衣,是为了宠他老婆的。但今天的《西游记》里,作者刻意删掉了这些东西,于是孙悟空偷蟠桃、御酒、仙丹都可以理解,至少有利于增加他的法力。他本来就有一身盔甲,也没有老婆,还偷王母仙衣做什么?他又不是内衣收藏癖!




所以,“仙衣会”是个好玩的情节,作者觉得“仙衣会”是有的一写的,不写可惜了,正好唐僧身上也有这么一件著名的袈裟,干脆借坡下驴,编一个黑熊怪盗袈裟。仙衣会改了佛衣会,于是这件案子,又转嫁到黑熊怪的头上了。


所以今天的佛衣会就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早期的猴精偷仙衣,他招呼左邻右舍的妖精来吃饭,情理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离天宫毕竟太远了。饶是如此,还有小神仙跑到天宫告了密。今天的黑熊怪,离观音院区区二十里路,还要招左邻右舍的朋友来吃饭。这岂不是不打自招?这就是从老故事改编过来留下的一些不合理痕迹。


所以黑熊怪本来就是原始西游故事里孙悟空的一个替代品、一个分身。是替孙悟空留守在此,完成仙衣会任务的。所以书里对黑熊怪的描写,第一,是菩萨说的:“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第二,他的做派,和其他妖怪大大不同。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第三,他的住处黑风山,听名字好像很挫,但作者却处处点染,“万壑争流,千崖竞秀”、“却赛蓬莱山下景”、“却也是个洞天之处”,一句差评都没有,待遇和花果山一样。这和后来的妖山妖洞,动辄“屹嶝嶝怪石,说不尽千丈万丈挟魂崖”的描写,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洞天”,作者很少用这个词形容妖精洞的,这反倒和花果山相似了!


然而今天的这座“黑风山”,在《西游记杂剧》里却是猪八戒的山。其实就是说,黑熊怪把老西游故事里猪八戒的某些元素,也借用来了。
理解了这个,我们大概也可以理解,菩萨也给了他一个禁箍咒的原因了。因为他身上,本来就继承了旧故事的孙悟空成分(兼吸收了一点猪八戒的成分),他的地位本来就和孙悟空有一拼的。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4 20:42:00 +0800 CST  
火烧观音院的原型
先说西北大学郝润华先生的一个推测,这个故事的前半段,似乎与日本真人元开的《唐大和尚东征传》有关。这本书不是讲西游的,反倒是讲“东游”的,是说鉴真大师应日本朝廷的邀请赴日弘法的经历的。
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日本宝龟八年(777年),日本派来的遣唐使来中国报告鉴真大师逝世的消息,在扬州龙兴寺举行大法会纪念。这座龙兴寺曾经失过火,所有的房子都被烧毁了,唯独鉴真大师住过的房子没有被烧。




这场大火,貌似还很有名。日本僧圆仁有一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也记录了,只是更加详细。说这座寺曾经起过一场大火,房子都烧了。渐渐烧到法华院,有一位高僧灵祐,在法华院的禅堂里诵《法华经》,忽然院里刮起一阵大风,吹回了火,保全了禅堂,所以这座禅堂人称“回风之堂”。


这两段故事,和今天《西游记》故事相似之处,就在于都是寺院起火,都是有德行的高僧住的禅堂没有被烧。此外,旧小说里经常有这种事:因高僧大德或佛法护佑,一个特定的位置得以保全的传说,比如《太平广记》里就有:
南朝时,吴兴郡里曾经失火,延烧了数百家,唯有一座草搭的经堂一点事没有,人们都以为是佛祖显灵了。
僧人法智,出门在外,走到一片荒草连天的漫洼野地里,忽然一阵风,野草呼呼地烧了起来。法智急忙默诵观世音菩萨圣号,结果这片草地全都烧尽了,唯独法智容身的地方一点事没有。
晋朝有个叫竺长舒的,天天念《观音经》,后来在吴中,城里失火,眼看着民宅一栋接一栋地烧了过来。竺长舒家正在下风头,他赶紧一心一意念观世音圣号,结果火头到了他家,一下子一阵大风把火头吹回,火就灭掉了。




这事还没完,有趣的是后面:
城里有几个小混混,听说竺长舒这么灵,就很不愤不愤的,说:“哪天咱们去点他家房子,看他是不是真不怕烧”。过几天晚上,这几个混混趁大风正紧,带着干柴火把去烧竺长舒家。结果堆好柴后,这几个混混围着房子转着圈点火,怎么点怎么不着。折腾了一宿,也没点成。天亮竺长舒出来了,几个混混吓得赶紧磕头求饶。竺长舒说:“我也没什么神通,只不过念观世音圣号,凡事就逢凶化吉。”


我们看这几个故事,一是大火一起,别的地方都化为灰烬,有高僧坐镇的房子或地方烧不着。二是都是观音菩萨保护。灵祐和尚那个故事,虽然没有提到观世音,只说念的《法华经》,但我们只要知道赫赫有名的《观世音普门品》正出自《法华经》,就会觉得这事和观音姐姐不是没有一点关系了。


尤其是最后竺长舒这个故事:住房独存、坏人纵火、坏人求饶,以及观音名号,这几个都全了。
其实《观世音普门品》里就有:“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当然不是说,《西游记》就是从这几个故事里取材的,况且这火也不是念观音圣号才灭的。观音自己还保护不了她的“留云下院”。只是说,观音信仰从来就和这种火灾中的奇迹有关而已。




一些小问题
除了刚才这几个问题外,还有几个好玩的小问题。
86版《西游记》,孙悟空见到黑熊精,有这样一句台词:“你这妖怪,是烧窑的,还是卖炭的,黑得俊俏。”其实原著中台词是这样的:




行者暗笑道:“这厮真个如烧窑的一般,筑煤的无二,想必是在此处刷炭为生,怎么这等一身乌黑?”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4 20:44:00 +0800 CST  
这里涉及到一个名词,筑煤。光看表面意思,好像就是挖煤,其实这是个误解。筑煤是捣墨的意思。古代制墨,不是今天的墨汁,而是墨锭,这种墨锭是用松枝烧烟,烧出的灰称为煤。制成墨锭之前,要用杵捣细,称为“筑煤”或“捣煤”。所以我们看墨上经常写“五万杵”、“十万杵”。这就是用杵捣墨的次数。清沈钦韩《宁国县志物产风俗序》:“桕子榨油,松明筑煤。”明程嘉燧《古松煤墨记》:“余博访烧松捣煤之法。”这都说的是制墨而不是挖煤矿的煤。


刷炭也是这个意思,古代制墨,将松枝放在竹棚内燃烧,烧尽后,煤烟会附着在棚顶。这时工人进棚,刷取棚顶炭灰,即为制墨锭的原料。故称“刷炭”。一般来说,古代的“煤”反倒多指这种“煤灰”,指今天的煤块是比较晚的事。





另外就是观音院的组织。我们看到,这位金池长老,在观音院内部还是很有声望的,而且徒子徒孙众多。这座观音院,很可能就是所谓“子孙庙”。禅宗寺院,分十方丛林与子孙丛林。十方丛林可以公开传戒,聘请高僧担任住持,寺产由僧团共管。子孙丛林不能公开传戒,但住持必由本寺僧人担任,即可以世袭,寺产为师徒私有。僧人可以自行收徒,徒又收徒,于是形成师祖、师父、徒弟、徒孙类似家族的支系,一个支系称为一个房头,所以下文说此寺有“七八十个房头,僧人二百余众”。


关于辟火罩,这个贫道也没有查出什么来历。但是这个罩子是广目天王的,我们前面讲过,这位广目天王,梵文名字叫“毗留博叉”,手下管着一群龙王。李靖之所以成为托塔天王,就是因为先有的代龙王行雨的传说,和这位“毗留博叉”相混。又因“毗”字和“毗沙门”相混了。所以广目天王恐怕本来就和灭火有关。上次有位网友@春生他爸 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毗沙门天王,送给玄奘法师一个钵盂,过火类坳的时候,拿钵盂对天宫一喊:“天王救难。”火就灭了。这也许和辟火罩有关吧。总之贫道还会继续挖掘,没有很强的证据不作结论,这些列出来,供大家开脑洞。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4 20:44: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四讲:猪八戒本来不是二师兄


今天,我们书里第三号重要人物:猪八戒,终于出场了!
一部猪八戒,从何说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今天就来讲这个问题:猪八戒本来不是二师兄。
沙和尚本来是二师兄
今天《西游记》里,孙悟空是老大,猪八戒老二,沙和尚老三。但这个排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几天贫道一直在提《朴通事谚解》,因为这部朝鲜汉语教科书里面记录了元代的一部《西游记》。这里面讲唐僧师徒四人是:


玄奘法师收齐天大圣,以为徒弟,赐法名吾空,改号为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


这里当然只是对原著情节的概述。但这里有意思的是,三个徒弟的顺序和今天不一样:孙悟空、沙和尚、朱八戒。沙和尚反倒成了二师兄!
这是不是作者随便那么一写呢?不是的,《西游记杂剧》里也是这样的,先收孙悟空,再收沙和尚,最后收猪八戒。


所以我们看《西游记》里,徒弟三人的分工,孙悟空负责降妖除怪,伺候人跑腿的事断乎是不肯干的。沙和尚是唐僧的贴身侍卫。只有当唐僧身边只剩沙和尚一人的时候,有妖魔袭击,他才出手。唯独猪八戒,工作很不固定。平时他得挑行李,孙悟空打妖怪需要帮手,他也得上。住下之后,伺候唐僧的起居,也是他的活。这正是“临时工”的打杂待遇。所以猪八戒在盘丝洞那一回,有这么一句话:“三人出外,小的儿苦。”按说他这时已是“二师兄”,无论怎么算也不能说“小”。这句话既表明了他的“苦”,也正好透露了他的本来排行。
这里需要说的一点:我们印象中是沙和尚挑担子,这其实是86版《西游记》给我们带来的误解。实际上在原著《西游记》里,这个担子一直是猪八戒挑的,最后他也是因为“因汝挑担有功”,如来才封他做了净坛使者。



降妖、牵马、挑担三者,孰贵孰贱?肯定是降妖>牵马>挑担。降妖就是领导的办公室主任,牵马就是领导的司机,挑担只能算作临时工。清黄周星说:“今人说到八戒,辄以伧佣相待。”正可以见到当时人对猪八戒的看法。
挑担这个活,在旅行中是最累人的。一般都是队伍中等级最低的人来干。所以在乌鸡国救活了国王。孙悟空就对猪八戒说:


行者问:“八戒,你行李有多重?”八戒道:“哥哥,这行李日逐挑着,倒也不知有多重。”行者道:“你把那一担儿分为两担,将一担儿你挑着,将一担儿与这皇帝挑。我们赶早进城干事。”八戒欢喜道:“造化!造化!当时驮他来,不知费了多少力。如今医活了,原来是个替身。”那呆子就弄玄虚,将行李分开,就问寺中取条扁担,轻些的自己挑了,重些的教那皇帝挑着。


这里又临时收了一个国王当徒弟,孙悟空安排给他的活,不是去和沙和尚牵马,而是去替猪八戒挑担。
大概在明代以后的西游故事里,猪八戒就变成二师兄了。这个原因,贫道下面接着八。
猪八戒的资本


猪八戒在师徒的排名,本来是最后的。从西游故事的演化来看,猪八戒也是最后加入的。我们知道,在最早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就已经有了猴行者和深沙神。虽然这位深沙神还没有加入取经队伍。但已经是很有名的人物了。这时还没有半点猪八戒的影子。直到《西游记杂剧》时期,这位八戒才跑进了剧情。而且很有意思,他是带着一个完整故事来的:
话说裴太公有个女儿,自幼许给朱太公的儿子朱公子为妻。不料朱太公家道中落,裴太公想悔婚。裴姑娘夜夜祷告苍天,要和朱公子在一起。不料引来了黑风山的黑猪精。他变化成人形,假冒朱公子,把裴姑娘骗到山里。这时正好唐僧师徒赶到。孙行者就把裴姑娘救出,自己变作裴姑娘,引猪精上当。孙行者把猪精打跑,不料猪精把唐僧摄走。孙行者无奈,想起猪精说过:“别的都不怕,只怕二郎神细犬。”就请了二郎神来,放出哮天犬,把猪精捉获。裴姑娘和朱公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种男女双方指腹为婚,男方家道中落,女方家长想悔婚,女孩子执意不肯,于是生出事来。这种情节,在元杂剧、明清小说里不要太多!诸如《钱大尹智勘绯衣梦》、《苏县尹断指腹负盟》等等。猪八戒变作了朱公子引诱裴姑娘,最终遭到降伏。裴姑娘和原男友喜结连理,这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只是把降伏他的人换个名字,就可以拉到《西游记》里来了。


所以猪八戒和孙悟空差不多,他也是带着强大的演艺资本和取经剧组来谈判的(关于孙悟空的谈判资本,请参考贫道第6讲的相关内容)。他虽然没有孙悟空那样带来了一堆小弟,却带来了一个好剧本,这就是指腹为婚——悔婚——遭变——解决问题——情人团圆的经典剧情。这种剧情,放到哪里演都是很叫座的,是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
而深沙神和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差远了。他只能依托于取经故事存在,或者只能依托于唐僧存在。他自己是没有独立的故事的。所以猪八戒一来,他地位必然下降。这个下降趋势,一千年以来一直存在,一直下降到86版《西游记》,沙和尚去挑了担子,可谓降到极点了!




不妨这样看:孙悟空和猪八戒,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原公司班底,都参与了取经故事的控股。孙悟空不但控股,而且后来居上,控了一半以上。原来的大股东唐僧,让贤控了三成。猪八戒因为也是带着一个小演艺公司进来的,也控了一成;剩下的一成,才勉强分给沙僧、白龙马,不过是他们都是来打工的了!所以取经路上,孙悟空戏份最多,其次是唐僧,其次是猪八戒,最后才是沙和尚和白龙马。作为对这位新股东的照顾,将他升为二师兄,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8:24:00 +0800 CST  
今天《西游记》的高老庄故事,仍然有裴姑娘和朱公子的影子存在。只不过,原来的小帅朱公子和猪精,本来是两个人。在高老庄故事里,被作者捏为了一个人。“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他变成了猪模样而遭高太公退婚,这和“家道中落”而遭裴太公退婚没有什么区别。有趣的是,《西游记》这段,把高太公的人心写得极出彩,可谓一针透骨:


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个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我为招了他不打紧,坏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亲眷;但得拿住他,要甚么文书?就烦与我除了根罢。”


呜呼,这最后一句话,寒夜间可以透脊发凉!猪八戒何尝对高太公有什么不好,对高小姐有什么不好?又何至犯下了死罪,高太公就如此下得狠心,就要除根!理由呢?并不是他女儿的幸不幸福,竟是“坏了他多少清名,疏了他多少亲眷”。在高太公看来,这些竟比他女儿的幸福还要重要!
其实猪八戒变脸之后,品格、能力又何尝发生了变化?这是变成猪脸了,尚有可说,假如他本是壮汉,忽然不幸病残了呢?世态人心,本来如此,你家道一中落了,别人就不拿你当人看了,哀哉!


所以后面这一段,作者借孙悟空之口,将他小小地申斥了一番。
那老高上前跪下道:“长老,没及奈何,你虽赶得去了,他等你去后复来,却怎区处?索性累你与我拿住,除了根,才无后患。我老夫不敢怠慢,自有重谢。将这家财田地,凭众亲友写立文书,与长老平分。只是要剪草除根,莫教坏了我高门清德。”


行者笑道:“你这老儿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对我说,他虽是食肠大,吃了你家些茶饭,他与你干了许多好事。这几年挣了许多家赀,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东西,问你祛他怎的。据他说,他是一个天神下界,替你巴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儿。想这等一个女婿,也门当户对,不怎么坏了家声,辱了行止。当真的留他也罢。”


老高道:“长老,虽是不伤风化,但名声不甚好听。动不动着人就说:‘高家招了一个妖怪女婿。’这句话儿教人怎当?”行者道:“我才试他一试耍子,此去一定拿来与你们看,且莫忧愁。”


其实孙悟空都看不惯了,说了高太公几句。而这高太公竟然还是不依不饶,只要斩草除根,全然不念旧日恩情,儿女幸福,还在那里口口声声“名声不甚好听”,“坏了高门清德”。所以孙悟空说:“我才试他一试。”其实是高太公未能过关。


然而高太公的抉择,却也是应该理解的,在明清社会,居住在乡村的一个家庭,并不能完全独立于乡村社会之外。它的名声、口碑依然影响着整个家族的形象。假如众人视你为异类,可以说一步都行不去。“清名”尚且抽象,而高太公接着就把真话说出来了:“疏了我多少亲眷。”这才是具体的着眼处。难怪明清文学里出了那么多婚变的故事,往往都是家长和小情侣之间的价值判断发生了分歧!


其实何尝是古代,今天的小县城不仍然如此么?在一个小县城里,青年人的生活往往并不是自己的。很多时候,是为了亲戚,为了家长,为了熟人生活的。他们牺牲了很多东西,只是为了和“大家”一致,也就是所谓的“清名”。“清名”自然不同于“盛名”、“高名”。“清”,就是不要被人议论,就是不要被看做异类。这种无形的压力岂不够深够重?岂不知“异类”和“妖怪”,在某些语境下是同义词么!


把朱公子和猪精写成一个人,这正是会写故事的处理方法。因为今天《西游记》的高老庄这一节,也实在不便再节外生枝,多出一个“朱公子”和裴姑娘的爱情故事来。这和原著的风格本来就不搭。


这里多扯一句,孙悟空变作高翠莲,引诱猪八戒上当。这一段,写的很好。这个桥段,古代小说也是到处用的。与此相似的《水浒传》有一篇《小霸王误入销金帐》,写小霸王周通要娶刘太公之女,不料鲁智深藏在绣房帐中,将周通痛打一顿。乃是并无调情,一上来就开打。《说岳全传》里写牛通假冒赵王之女,藏在帐里,打死了强娶亲的镇南关总兵黑虎。也是这一路写法。但都不如《西游记》写得一张一弛,委婉调情。如闺中枕畔问答。86版基本照实演了,这里就不多引了。其实这里也是有传统的,《西游记杂剧》也写得很好,比如:


【猪八戒上】姐姐,你等我同来家,便先来了。【做摸科】呀!好粗腿也!
【行者云】 我唱一个与你听:
【双调雁儿落】你想像赋高唐,我云雨梦襄王,咱正是**逢**,**对**(此处贫道手动和谐)。
你休恁轻狂,我和你一合相,咱是个引不动娇娘,却便是孙猪范霸王。





另外,猪八戒升为二师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天生的喜感。他和孙悟空正好是极端的一对,一个极瘦,一个极胖;一个灵活,一个笨拙。所以,孙悟空天天干的事,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这样,如果把猪八戒还派作老三,中间夹个不解风情的沙和尚,孙悟空就很难和猪八戒搭上戏。因为猪八戒需要看两位师兄的脸色。孙悟空也不好事事越级,去直接拉猪八戒做事,那样置“二师兄”沙和尚于何地!沙和尚面对这位天天被打豆豆的师弟,是罩着好呢?还是无视好呢?


猪八戒的前妻
猪八戒其实是有前妻的,这个人,市面上一般的版本都写成“卵二姐”,是这么说的:


菩萨道:“此山叫做甚么山?”怪物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卵二姐卯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蹅门。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


然而这里是有问题的,卵二姐又该怎么讲呢?没有人讲得清楚。实际上这是清代以后版本犯的错误。这个字,无论在明最早的世德堂《西游记》,还是《西游证道书》,还是《西游原旨》,清一色的都写的是“卯二姐”。唯独到了一个很晚的本子《新说西游记》里,不知为何才改成了“卵二姐”。今天市面上都沿用了这个错误,实在是不应该的。


下图世德堂本的卯二姐,这个字就是卯的异体字,就像“柳”也写成“栁”一样,并不是“卵”字。





这就涉及到《西游记》一个隐藏的逻辑了,这就是这位作者或这一时期的作者,特别喜欢讲术数,讲五行配合。因为星命术认为,十二地支互有冲犯和合,故分为四组:申子辰合水,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亥卯未合木。而《西游记》正是以猪八戒属亥,配五行之木的。所以这里如果用干支来给他配对,那只能配“卯二姐”或“未二姐”。这正是取亥卯属木,能相互和合之义。
但是,为何不是“未二姐”而是“卯二姐”?干支里卯属兔,未属羊。这里贫道很同意北师大李小龙先生的说法。嫦娥最有名的卖萌设备,不就是那只兔宝宝吗?猪八戒就是因为戏弄嫦娥才被贬下凡的。给他配个兔兔老婆,大概是“天蓬元帅的嫦娥之梦,在人间的降级以求”。嫦娥抓挠不上,每天抱个兔兔老婆睡觉,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8:28:00 +0800 CST  
居然精了,看来不能偷懒了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8:58:00 +0800 CST  
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十六讲:乌巢禅师和心经


今天,八戒就跟着师父师兄出发了,第一站,就到达了乌巢禅师的浮屠山。
今天,据说也是曹操的逝世日。贫道没有查证,不过这个乌巢可不是官渡的那个乌巢,两个差着十万八千里。
乌巢、鸟窠、乌窠、鸟巢
网上流传着一些说法,说猪八戒隐藏得很深,乌巢禅师也不是一般人,是如来或观音,甚至太上老君的化身云云。是他教给了猪八戒本事云云。其实吧,只要我们一看标题为“大揭秘”“惊天秘密”之类的解读西游文章,里面十有八九是在讲这种东东。当然可以娱乐一下,关键是有个别朋友当真的听,这就不好了。


还有这位“乌巢禅师”的名字,有人解释成乌就是黑,巢就是窝,所以乌巢禅师就是“黑窝老大”等等。这就是太不了解这位禅师的来历了,因为他本来也不叫“乌巢禅师”,而是叫“鸟窠禅师”。
这个故事出自《五灯会元》,故事是这样的:


杭州有位禅师,见秦望山有一棵很老的松树,树上边盘曲着,就像个宝盖似的;于是这位禅师就在松树上边搭了个窝。因为就像个鸟窝似的,所以人称鸟窠禅师,又称鹊巢和尚。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去拜访,说:“禅师住处甚危险。”禅师说:“太守更危险。”白居易不解,禅师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白居易又问:“什么是佛法本意?”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笑了,说:“这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禅师说:“虽然三岁小孩都会说,可就是到了八十老翁都未必做得到!”白居易大悟。


为什么《西游记》变成了“乌巢禅师”呢,这也很简单,就是“乌巢”和“鸟窠”两个字太像了,而且他本来也叫“鹊巢禅师”(额……不是咖啡的广告)。辗转传写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所以,古书里提到这位禅师,什么“鸟巢禅师”(《陵阳集》)、“乌窠禅师”(《梦梁录》)、“乌巢禅师”(《杭州府志》),各种组合都有。其实都指的一个人。何以看见《西游记》里“乌巢”两个字就想到“黑窝”?这也太阴暗点了不是?不知道这些“黑窝”理论,心理阴影的面积得有多大?起码咱们读名著,心里得越读越透亮,总不能越读越阴暗。贫道这些天写的这些文章,肯定不能说都正确,但保证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写良心文。





贫道预测一下,一千年后,人们提到大帝都北四环这座体育场,保准有“鸟巢”、“乌巢”、“鸟窠”、“乌窠”四个名字。至于史书上定为哪个名字,还真不好说!如果定为“乌巢”,那这座体育场也是“黑窝”了!





心经的传授
《心经》的地位,从翻译过来之后,就一路飙升。现在无论车挂饰、钥匙链、开光符都有它。据说现在文艺青年的三大做派,就是香道、茶道、抄心经。







这里解释一下,很多朋友不知道“色即是空”意思,这不是那个韩国电影。这个色指的也不是女色,而是一个佛教术语,专指可以感知的形质。所以这里英语直接翻译成matter,就是物质的意思。voidness是“失效”,这里只能解作“空无”。所以,如果大家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感的话,看它的英译本“物质和无效(空无)是没有区别的,无效(空无)和物质也是没有区别的。物质就是无效(空无),无效(空无)就是物质”——有没有一种量子力学的森森即视感!


所以我们实在不应该用蔑视的眼光看待宗教,这里面的聪明人,虽然未必懂得现代科学的路数,但他们确实在自己的道路上做着自己的事情。因为并没有任何公理和法律规定:这个世界只能用科学实验来感知和研究。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投身宗教的人,就一定比投身科学的人愚蠢和邪恶。因为讲西游,势必要讲到宗教,所以有朋友说贫道宣扬宗教迷信,其实“宗教”和“迷信”是两回事。贫道不是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但贫道对各大宗教和信奉者们都怀有尊敬之心,而不是以现代科技和理性撑腰的傲慢无礼。


另外这里的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就是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后面的一直说he怎么样,he怎么样,说明他就不是观音姐姐而是观音哥哥了。


这里需要解释下:《西游记》一直管这部经叫《多心经》,其实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省称,但是正确的省称是《心经》或者《般若心经》。因为“波罗蜜多”是梵语音译,拆解成“波罗蜜”和“多心经”是不规范的,《多心经》是把“多”、“心”两个字连读了。但也不能就说这里错了。因为唐朝的怀仁和尚,把王羲之的字收集起来,排成了一篇唐太宗的《圣教序》,最后就附上了玄奘法师翻译的这篇《心经》,怀仁也管这篇经叫《般若多心经》。这事离玄奘大师去世不过短短8年时间。可见这个叫法早就有了。所以启功先生笑话怀仁,说他身为和尚,在佛学上反倒没学问。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9:00:00 +0800 CST  
其实敦煌出土的唐代文书就有:某人某人出钱抄《多心经》一卷。唐郑预,清石成金等学者都曾注《多心经》。可见这个名字早就叫成了习惯。这部经,属于《大品般若经》的一节,概括了般若经类的提要,讲授了佛教最基本的修行原理。所以《西游记》说是“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心经》并不是由玄奘大师第一个传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鸠摩罗什就已经翻译过《心经》了。但玄奘的译本出来之后,立即风行天下。鸠摩罗什翻译的就渐渐退出大众视野了。《西游记》中记载的就是玄奘法师的译文。


既然《心经》在大众中流传这么广泛,玄奘大师又是这篇经的亲笔译者。民间很早流传着关于这篇经的神奇故事。当然玄奘大师从天竺取回的那么多经也都很重要,但是民间对这些经都不熟悉。所以只能把所有的神奇故事编到一部经身上。这时只有200多字的《心经》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经典也会被编故事




这里多扯一句:我国民间,对经典有一种特别神秘的情感。比如《孝经》,按说这是一部儒家经典,没什么可编的故事。谁知汉代以后这部书竟被编出了故事。


话说孔子写完《孝经》之后,抬手将笔轻轻簪于发际,慢慢步出庭院之外。七十二弟子不知何事,纷纷跟随。孔子渊渟岳峙,当门一站。七十二弟子便雁别翅排开。中间走出一人,正是曾子,左手《河图》、右手《洛书》,高叫一声:“时辰已到,师父请了!”只见孔子一袭红衣飘飘,面向北极星拱手而立,长揖到地,一连三拜,只听得一声巨响,平地白雾四塞,满天星斗湮没无光。众弟子正在惊骇之际,便听得半空中传来一阵阵利刃破空之声,又好似龙吟虎啸,一条赤虹自天而降,垂到孔子面前。众弟子慌忙跪倒,只见孔子袍袖轻轻一挥,那赤虹便倏尔不见,地上只有一方三尺长的黄玉。


这是《孝经援神契》里的一段故事。和《心经》一样,《孝经》也是儒家《十三经》里最短的经典。要知道越短的经典,越言简意赅,越容易被奉为一家学说的总纲,也就越容易被编故事。《左传》、《礼记》这样大部头的书,虽然也有故事,但远不如《孝经》这个这么神。
道经的祖宗,同时也是最短的经典《道德经》,也是被编出了故事,这个故事更有名。




关尹喜自幼习得道术,他管辖函谷关时,登上关城一望,见东方有紫气一道,直冲天空。尹喜大吃一惊,道:“紫气东来,必有圣人出现,不可错过。”掐指一算,原来如此,便下城召来第二天守关的兵卒说:“如果明天有一个老者,驾青牛,乘薄板车而来,切勿放他过去。”次日听得关下喧哗,果然见守关兵丁拦下青牛板车一辆,上坐一老者,白袍白须,约有九十开外。尹喜撩袍跪倒,口称:“李先生,小徒接驾来迟!”将老者扶上城楼。老者笑道:“贫道(看我们老李家是有自称贫道的传统滴)本欲西行流沙,再不返回中土,见你志诚,就留些文字与你罢!”尹喜连忙呈上笔墨。只见这老者刷刷点点,在两张素帛一挥而就。一名《德经》,一名《道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掷下笔墨,大笑而去。尹喜按经书修炼,终成正果。


《孝经》、《道德经》都有这么好听的故事,佛家最短的经典《心经》又焉能无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就说,玄奘法师在四川的时候,曾遇到一位肮脏病人,玄奘对他多加照顾。此人就传授法师《心经》一卷。等到取经的路上,度过大沙漠,无数恶鬼围绕,就是念观音圣号,也不能全部驱除。但只要一念《心经》,恶鬼就全都退散。


玄奘法师在四川某寺住持,忽然有一肮脏病人,恶臭不堪,倒在门口。寺里人人大惊,避之唯恐不及。玄奘道:“不妨,我自养他。”每日送衣送饭,从不间断。如此日复一日,忽然病人说道:“法师你来,我非凡人,你养我这些时日,无以为报,只能传你经书一卷。他日危急之时,必有妙用。”玄奘大喜,连忙拜谢。病人便口授《心经》一卷,从此不见。几年后,玄奘法师启程取经,出得大唐,便走入茫茫沙漠,只听鬼哭神嚎,无数恶鬼围绕身边,兴妖作怪。玄奘法师连忙口诵观世音圣号,立时驱走大半,谁知仍有许多沙漠鬼怪极其悍恶,紧逼不放。玄奘大惊之下,忽然想起蜀中曾受一卷《心经》,连忙合掌念诵。只见身边恶鬼寂然无声,潜形匿迹。此后每逢妖魔围困之时,一念《心经》,妖魔便随声而散。


等到《太平广记》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取经路上了,情节差不多:
话说玄奘法师往西域取经,正来到罽宾国(今卡菲里斯坦)地界。前方窜出无数虎豹,拦住去路。玄奘法师连忙躲入一间破房。忽然面前现出一位恶臭老僧,口授《多心经》一卷。玄奘连声诵读,一霎时门外万籁俱静,虎豹潜形,这才安心上路,到天竺取得真经而回。




所以《心经》一直是玄奘法师的护身法宝。所以玄奘法师一定要亲笔翻译(此前有别人的译本),甚至将这《心经》用金字写了,装在木盒子里毕恭毕敬地呈给唐高宗。可见这部经在玄奘法师心中的地位了。


在早期西游故事里,传授心经也是一个必上的剧情。但把这个故事改到了取到真经之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师徒取到真经,一查发现唯独没有《心经》。返程时云中现出一位僧人,自称是定光佛,以《多心经》授给法师,说:“授汝《心经》,切须护惜。此经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慎勿轻传;薄福众生,故难承受。”


这一切都是围绕《心经》编的故事。这么重要的故事,明代的《西游记》岂能不演?


心经在《西游记》的寓意
有朋友问:为何把乌巢禅师授《心经》放在当不当正不正的这个位置?当然已不知作者用意为何,但可以这样推测:《心经》的神奇作用第一次出现,就是在《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传》中,第一次发生作用,也正是玄奘法师离开大唐国土,进入沙漠之时。《法师传》提到心经,也正是在玄奘法师进入沙漠之前!注意,原文是“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形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此经,发声皆散”。我们看今天的《西游记》,也正是如此:从这时起,马上要过的黄风山、流沙河,何尝不是沙漠的文学化呈现!所以把《心经》放在这个位置传授,是合乎《法师传》玄奘的本来路线的,是合情合理的。




唐僧(注意!称呼换了,不是玄奘法师了)问乌巢禅师,“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于是禅师给他说了一段韵文,作为取经前途的预言。虽然这预言并没有完全涵盖未来的劫难,但总可看出,授《心经》是一个节点,真正的妖魔鬼怪,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其实此前,唐僧并没有真正碰到过妖怪。出城在双叉岭上遇到的那次,太特殊了,几乎不能算。第一,贫道在第30讲考证过,这帮妖怪很可能是最晚添进去的,风格怪异,连八十一难簿都没顾得改通顺。甚至那个难簿上“双叉岭上第七难”,原来是不是指的这件事都不好说!第二,它们既没有把唐僧怎么样,也没有受到惩罚,这事又发生在大唐境内。所以不必算在内,此后收孙悟空,收白龙马,收黑熊精,收猪八戒,都不能算是遇到妖怪。黑熊精,贫道已在33讲考证过,他本来就是孙悟空的“新疆军区善后办公室主任”,是完成“佛(仙)衣会”这个任务的。所以他也分到一个“禁箍咒”,当了守山大神了。所以明天贫道要讲的黄风山、黄风怪,是真正意义上西天妖魔的头阵。在踏入西方妖魔地域前,先学一篇《心经》是必要而必要的!


乌巢禅师说“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这句话,含义也是很深刻的。
第一,作为孙悟空原型之一的猴行者,他在早期西游故事里,更多的是向导而不是护法。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就可以看出来。法师每到一处,猴行者都要讲解一番这里的情况。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妖怪。




第二,贫道昨天说了,今天的《西游记》是用取经队伍来比拟一个人的修炼。孙悟空代表的是心智,猪八戒代表的是本能,唐僧代表的是修炼的人(姑且这样说,贫道续后还会讨论)。所以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一瞬间就能到灵山。但他不能背着唐僧飞过去。


这就是说:我们要做什么事情,虽然心能到,但身体不能到。想得到和做得到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所以我们也可以推测,为什么《西游记》要选乌巢禅师来讲《心经》,因为正是这位鸟窠禅师道出了修行的本义:“三岁孩儿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所以这一路上,孙悟空不断提醒唐僧:
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
忽听得水声振耳,三藏大惊道:“徒弟哑,又是那里水声?”行者笑道:“你这老师父,忒也多疑,你把那《多心经》又忘了也?”唐僧道:“我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儿?”行者道:“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




这样的对话,我们只要翻一翻原著,就会发现一路上有好多。这暗示非常明显: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该选择和自己心中的谁去对话。
要是天天和本能对话,肯定就是:“师父咱不走了,师父咱歇歇吧,师父咱散伙吧。”




所以,肯定是和心智去对话,而不是和本能去对话。正是心智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害怕!不要忧愁!不要退缩!你一定能到的,一定能坚持的!要相信心念的力量!时不时还踩那个本能几脚,去你娘的,别瞎捣乱!修行的人,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提醒、鼓励下,才终于修成正果。




楼主 幻想祸灵梦  发布于 2016-03-17 19:03:00 +0800 CST  

楼主:幻想祸灵梦

字数:14547

发表时间:2016-02-28 23: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5 19:42:31 +0800 CST

评论数:55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