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治国——帛书《老子》通解

解完道德经,我会慢慢完善下辨善恶的逻辑链。
虽然,老子说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善恶相互转换,所以不要贵善除恶。
但事物发展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社会也是这样,现在的社会还没发展到泯灭善恶之分的阶段,还处在辨善恶的阶段。
那就要完善下辨善恶的逻辑链条,这应该熟悉法学领域,但我对现在情理法的判别善恶的顺序非常无语。
在道德层面完善分辨善恶的逻辑链条,是非常有必要的。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21:33:00 +0800 CST  
大体思路是,划权界,分先后,量大小,辨善恶。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21:38:00 +0800 CST  
错别字太多了,没办法,打字不够专业。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21:39: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
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
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词语解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是老子所主张或倡导的一个基本命题,与道一起,构成全部《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德,甲骨文(行,四通大道)(直,不曲折,不犹豫),表示大道直行。有的甲骨文将四通大道“行”简化为“彳”。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直”写成。有的金文加“心”,突出心胸坦荡的含义。篆文为便于书写,将“直”略写变形成,于是本为“直心”的字形“”变成了“十目一心”的。造字本义:动词,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在道德经中,引申为依道而行就是有德。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德”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古籍中“德”与“得”有时因同音而相互假借。德,得也。—— 《广雅 • 训诂三》。上德,即最完美的德,老子又叫玄德、孔德、恒德,是老子心目中坚守道的完美或理想状态,这里借指完美德行的君王。不德,德和得通用,原意为不得,后面的有德、不失德、无德,应该都是得字。上德不得,具有完美德行的君王就是不刻意追求名声、地位等回报。是以有德,是以有得,这样才是真正有所得。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行德有缺,刻意追求回报的君王,就是下德之君王。不失德,不失得,刻意去追求名声、地位等回报。是以无德,是以无得,其实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无为,指当政者依道治理天下,不进行为了满足自身欲望的人为干预,让社会人民自然和谐的持续发展。无以为,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具有完美德行的君王,依道治理天下,就好像很闲的样子,没什么需要作为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仁的概念在殷商时期便已出现,《国语.晋语》中有“爱亲之谓仁”,先秦是宗族为单位进行统治,当时“学在官府”,学是一种奢饰品,所以仁这个概念提出本质上的要求是:对宗族的爱。到孔子,《论语》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宗族的纵向纽带,弟是宗族的横向联系,这正是从内部对于宗族统治进行巩固的根本。上仁,最充分的仁,也是句子主语,那些具有完美仁爱的君王。为之,以仁治国,目的是有所得。无以为,上仁之君王以仁治国,依据“孝弟”等天然纽带而不是刻意去推行改变,所以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义,在先秦孔、老之前,“义”作为一个与“德”、“礼”、“仁”对等的施政纲领出现,其意义是从仪式的流程中得到升华,他是仁的具体化、符合道德的程序化。上义,最充分的义。为之,君王以义治国,刻意作为的目的是有所得,就要积极有为,大力宣传推广实施“义”,对不义进行管制。有以为,有大量地事情必须做。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礼,维护周朝宗法制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兼有法律的作用,礼具有更多的认为设定了。上礼,最充分最完备的礼。为之,君王以礼治国,就要大力完善礼,维护礼、推行、宣传、倡导礼,建立合乎礼的社会秩序,对不合于礼者进行干预,讨伐。莫之应,得不到响应,即遭到人民的不满和抵制,因为礼有太多的认为设定,很多不合于仁义,更不要说德了,所以,人民从内心里抵制它。攘臂,捋袖子伸胳膊。扔,《广雅》,引也,是拉扯或牵引,即动手强制,帛书甲本为“乃”,其动词词义为“是”,这跟前后文不搭,可认为是形假字。
失道矣而后德:失,《说文》“在手而逸去为失。”释为“无法把握”,解释成失去是不合适的,因为“道”是“自古至今,其名不去。”无所谓失去。君王无法把握道的真谛,就只能采取德来治理国家。
失德而后仁:无法把握德的真谛,就不得不采取仁来治理国家。
失仁而后义:无法把握仁的真谛,才不得不以义来治理国家。
失义而后礼:无法把握义的真谛,才不得不以礼来治理国家。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承前边对德仁义礼的批判性评价,进一步论述礼的危害性。薄,帛书原文为“泊”,通假为薄,淡薄,缺失,如“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论衡·率性》。乱,第十八章讲“国家昏乱安有贞臣”,指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这句说,这个礼啊,就是忠信缺失,祸乱产生的头号根源!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前识者,“识”的本义是“加上标记”,前识者即前面所说的下德(仁义礼)。华,即花,与实相对的概念。道之华也,意思是有道的华丽假象。愚之首,愚蠢的开始。老子对礼是如此地深恶痛绝,认为礼是祸害的根源。原因是很多战争、管理措施或者刑罚,都是在维护“礼”的名义下进行的。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大丈夫,有志男子。圣人是老子对理想的统治者的指称,侯王、王公是老子对现行统治者的指称,大丈夫是对有志向有作为的男人的指称,也包括统治者。居,站在什么立场,或者主张什么。厚,是针对上文“忠信之薄”的“薄”讲的,忠信之薄就是礼,与礼相对的就是道和德,尊道贵德就是厚。华,是针对上文“道之华也”的“华”讲的,指仁、义、礼等好似有道的假象。实,就是不去搞这些貌似有德实则假象的东西,而要“行不言之教,居无为之事”,切切实实地贯彻道德精神。故去彼取此,帛书甲本原文是“故去皮取此”,原意应该是去掉华美的外皮,取里面的仔,后来演变成“去彼取此”也无不可,彼,指的是居其薄、居其华,此,指的是居其厚、居其实。
当政者应该明白,去彼取此,做出选择。

意译
上德的君王不需要刻意想去获得什么,最后却有最大的收获;下德的君王随时随地标榜和追求有所得,最后却什么都不会得到。
上德的君王依道而行,坚持无为而治理国家,没有什么非有不可的作为;上仁的君王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天然纽带来治理国家,大体上也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上义的君王主张按照义来治理国家,所以动作不断;上礼的君王按照礼来治理国家,因为礼更多的是人为设定,得不到百姓的响应,不得不使用暴力手段强制推行,这就是行为无道了啊。
君王无法把握道的真谛,就只能采取德来治理国家;无法把握德的真谛,就不得不采取仁来治理国家;无法把握仁的真谛,才不得不以义来治理国家;无法把握义的真谛,才不得不以礼来治理国家。这个礼啊,简直就是忠信缺失和祸乱产生的头号根源!
前面所说的仁义礼,都是道的华丽外表,也是当政者愚蠢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坚持淳厚的德,而不采用浇薄的礼;坚持朴实有用的道,而不搞仁义礼之类好听的名字来装点门面。
必须去彼取此,做出选择。

理解
这一章是德经第一章,也是帛书《老子》的第一章,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德、仁、义、礼进行分析批判,明确提出了以上德治国的主张,做出了仁、义、礼这些下德只是虚有其表,貌似有德,实则无德的论断。特别强调礼是忠信之薄和祸乱之首,彻底背离道德精神。
老子的论述是从德、仁、义、礼四种理念的分析比较开始的。四个命题中,德是依道而行的,完全合于道,仁次之,但强调依据孝悌等人人的天然纽带来有所作为,还比较接近于无为。义更次之,强调公正、合谊、正当,是主张有为的,而实际上也是有所作为的。礼最差,人为设定的想法更多,只能强制作为,以礼维护尊卑关系、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是准法律,对他人思想行为生活等干预最多,在得不到响应的时候,就会动手去强制。
礼为什么这么差?以现在的眼光看待社会制度,目前最好的管理制度是负面清单方式,也就是截断罪恶,让善和美奔跑,而礼完全是正面清单的管理思路,虽然规定了恶,但也规定了善和美的具体形式,表面看着挺好,其实质是给善和美划定的上限。
老子的结论是必须选择以德治国的方略,相当于提出了“基本路线”。
这一章是全书的主要论点,概括为“上德无为,以德治国”,简称“无为而治”。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3:09: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三十九章得一者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至之也!
谓天毋已清将恐裂;
地毋已宁将恐发;
神毋已灵将恐歇;
谷毋已盈将恐竭;
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词语解析
昔之得一者:昔之,已经得一的那些人。一,数字之起始,当时没有负数,一是最小的数字,道经中,“一”是 “微、希、夷”这些“微小事物”的统称。得一,回守本初,元始。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以,前三个以是能够,能;后一个以作连词,相当于“而”。为,行事,作为。天得道能够澄明清澈,地得道能安宁祥和,神得道能灵验有知,河川得道能充盈不竭,侯王得道并依行,能使天下安定太平。
其至之也:其,指代词,“一”。至,导致,招致。之,指代“清,宁,灵,盈,正”,是“一”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语气词,说,叫做、因此等意。已,完成,实现。毋已,不能达到,未曾实现。那么天若不能得一而清可能就要崩裂,不能成其为天。
地毋已宁将恐发:发,据陈鼓应考证为“废”字的借字,意思是坍塌崩坏,我到是觉得取“发”的动词意——“送出”也解释的通,地送出就是岩浆喷发,火山爆发,这句意思也是通顺的。地若不能得一而宁,可能就要发生火山喷发,不成其为地。
神毋已灵将恐歇:歇,停歇,言神灵的消失。神若不能得一而灵,可能就没有神了。
谷毋已盈将恐竭:谷,承上文“盈”字,指河谷。竭,干涸,枯竭。川谷若不能得一而盈,可能就干涸了,不成其为川谷了。
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贵以高(之基本),侯王的高贵的基础,贱为本与下为基。蹶,颠仆、跌倒、折损。侯王若不能谦卑和处下,就可能遭到反对以致被颠覆。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故,所以,因此,此处作“就是说”解。必,一定是。那么要达到贵,一定要以贱为基础,要达到高和上,一定是以低和下为基础。这里的贱和下,是大道精神,即得一的具体内容。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夫,语气词,侯王,泛称当政者。君王谦称,孤德、寡德、不善之人,孤寡都是独一无二的意思,不谷,原意是不结果实,老绝户,另一个意思是不事五谷生产的,没用的人。贱之本,贵之本为贱,贱之本为贵。那么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样能从根基上构成他们的高贵吗?不能,这只是嘴上功夫吧了!
故致数与无与:致,追求。与,篆文是指事字,在“匕”(食勺)上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用勺子添食,造字本义:用食勺为别人添食,所以引申成给与的含义,进一步引申出“和”的含义。“与”字要多多推敲的,道德经文中有:“此其贱之本与”,“恒与善人”,“与物反矣”,“名与身孰亲?”,“有罪以免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善胜敌者弗与”,这么些句子都有“与”字,目前看至少有三个意思:句尾作“欤”解释,“给与”,“和”。本句子中,有人说“与”通假成“誉”字,我不认为这样,大多数人解释这句时,都跟“与”字较劲,我觉得应该从“数”字作为突破口,还记得我解释“多闻数穷”中的“数”吗?对,数,通假为速,这是有根据的,《尔雅.释诂》中“肃、齐、遄、速、亟、屡、数、迅,疾也。”,《注》徐广曰:数,速也。“致数与无与”== “致速与无与”,加速给与等于没有给与,这样的话不好理解,“与”字本意是给人喂饭,为啥喂饭,让他吃饱,为啥给与,让他成功。所以,这意思就是,“人为的加速成就就是没有成就”,这不就是“欲速则不达”的意思吗?回头,在看看,这章老子提倡什么,提倡“一”啊,还以“**”为“高贵”的根基举例论证了,“一”是什么?“微希夷啊”,就是小啊,不要人为加速事情发展过程,是不是正好符合老子的提倡的主旨呢?看第三十章“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不要人为的拔苗助长;看五十五章“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不是否定人为加速事物进程的意思?通了。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是故,这里也作“就是说”解。禄禄,琭琭也,玉有光泽的样子。硌硌,似玉的美石或含玉的石头。不欲,不追求。全句的意思是,侯王不应该像加工而后才有光泽的美玉,而应该像质朴未雕的玉石,就是说要追求质朴无华的道。第七十章说“圣人被褐怀玉”,也是这个意思。

意译
天得“一”可以清澈,地得“一”可以宁静,神得“一”可以灵验,河川得“一”可以充盈,侯王得“一”能让天下安定太平。
是“一”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所以说,天若不能得“一”而清可能就要崩裂;地若不能得一而宁,可能就要火山爆发;神若不能得“一”而灵,可能就没有神了;川谷若不能得“一”而盈,可能就干涸;侯王若不能紧守谦卑和处下,就可能要被颠覆了,所以说,要达到贵,一定要以贱为基础,要想在上,一定要以处下为基础,你们这些君王自称孤、寡、不谷,这样能从根基上构成他们的高贵吗?才不会,这只是嘴上功夫吧了!
因此,欲速则不达啊,不要拔苗助长,妄想人为加快事情的进程,最后只能把事情搞砸了。
所以,我才说君王不要想着成为像光泽夺目的美玉,而应该像质朴未雕的玉石。

理解
这一章,紧接上一章的内容,上一章说“上德无得”,这一章说了上德行事的具体内容,就是“得一”,就是“回归原始,复守本真”,这是道最本质的德性。因为,万物之原始本真,天清,地宁,神灵,谷盈。所以,以此推论,侯王如果“复守本真”治理天下,就可以达到“天下正”的效果。
那么,侯王如何“复守本真”呢?要安于贫贱,因为贫贱是高贵的根本;要时刻保持处下的姿态,因为处下是为上的基础。要真正的与民相同,不要做那些自称孤寡不谷的表面功夫。因为不追求那些所谓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啊!
这章最大的难点是“致数与无与”,一通而百通了。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13: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 三士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
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词语解析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士是贵族的下层,平民的上层。上士,泛指有上等才智、聪明、品行的人。闻道,了解、或懂得、听到关于上一章论述的“道的内容”——复守本真、谦卑、处下、与民相同就能“天下正”。堇,一种草药,可以迅速止血,古文多用做比喻“少”。堇能行之,这句话通行本是肯定上士的,但从帛书版本上看,通篇都是批判当时的统治阶级的,就是对“士”这个阶级的全否定。上士了解了道,很少有人能依道而行的。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若存若亡,存,存之于心,认为道是存在的。亡,消失。中士了解了道,时而相信,时而怀疑。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下士了解了道,不以为然,以为是在编神话,故弄玄虚,会加以嘲笑。
是以建言有之曰:建言,其后省去“者”字。提出建议的人。有的学者释为《建言》,是书名,已不得知。或有释为“古人说”,都说得通。所以建言者这样说。
明道如费:明道,清楚明白的道。费,通拂fú,违逆,违反常理。明确清晰的道看起来违背常理。
进道如退:进,前进。退,后退。指引前进的“道”有时看起来是教导人们后退。
夷道如类:夷,平的。类,丝结,疙瘩不平。平直坦荡的“道”有时看起来却崎岖逶迤。
上德如谷:上德,完美的德。谷,两山之间的水流,具有低下卑微的品性。君王具有完美德性被看得低下卑微。
大白如辱:白,原意为费尽口舌,极力说明,这里引申为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露脸。辱,羞辱,喻受到羞辱一样卑微低下。最大的展现像受到羞辱一样卑微低下。
广德如不足:广德,推广德政,引伸为推广德政的人。遵照大道精神,以德治国,看上去反像缺少治国能力。
建德如输:建,建立,树立。建德,建立德业。输,输出,失去了。建立道德好像失去了很多。
质真如渝:质真,事物的本质,真实。渝,《说文》“渝,变污也”。本质真实倒像是被伪装渲染而难以辩认。
大方无隅:隅,角落、靠边的地方。方是有角的。但如果方大到人们永远找不到它的边和角的时候,也就大方无隅了。古人认为天园地方。最大的方是没有边和角的。
大器免成:大器,超大的容器,如江河湖海,天空山谷等。免,乙本作“免”楚简本作“曼”,与“慢”通,如果是江河湖海这样的大器,是浑然天成的,不需要人工干预,再者老子一再强调不要人工干预,所以,取“免”,不须制作而成,或不能制作而成。最大的器是浑然天成的,不需人工干预。
大音希声:希,就是少。韩非子“后山有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也许就是这个大音稀声的又一种表达。振聋发聩的声音不容易听到。
大象无形:大象,就是道之形象,微,希,夷,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平常认识中的“微小”,用来代表大道形象。
道隐无名:道隐匿自身行迹,无形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道,按动词解,守道。成,完成,高明释义为与终同意。只有坚持依道纪行事,才能善始善终。

意译
上士了解了以“守一”、“谦卑”和“处下”为主要内容的道,很少有人能依此行事的;中士听了,时而相信,时而怀疑;下士听后会加以嘲笑。他们不嘲笑,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建言者有这样的说法:明确清晰的道看起来违背常理;指引前进的道有时看起来是教导后退;平直坦荡的道有时看起来却崎岖逶迤。
完美的德性像溪谷一样低下卑微;最大的展现自我就好像被羞辱埋没;德被天下的人倒像是能力不足;所以,君王建立德政就好像失去了很多一样,因为,真实的本质总是那么迷离模糊的!
也难怪君王们看不清楚本质!因为天地般大的方形看不到边和角;湖海般大的容器不是人力能够完成;音大到了极致则不闻其声;形象大到了极致则不见其形!
道也是这样,隐匿自身行迹,不求功名,却在暗暗地发挥作用。
只有坚持大道精神,才能善始善终。

理解
这一章,先叙述了以“守一”、“谦卑”和“处下”为主要内容的道在士大夫阶层传播中的具体情况。并以此来反证道的正确性,不笑不足以为道啊,道就是这么稀松平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却善始善成,万物始于他,成于他。
本章的叙述别具匠心,以道在传播过程中所得到的遭遇来反证道的存在和德的正确,运用一系列恰如其分的精彩比喻,指出道引起稀松平常,被人们所嫌弃,但无名气,却又实质,生养万物,囊括一切。
本章很多语句,如“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已经家喻户晓,至今仍被人们运用。
老子运用文字的神妙以及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32:00 +0800 CST  
第三十八章 说是广告 ,被贴吧吃掉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33: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道之动用
反也者,道之动也;
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

词语解析
反也者,道之动也:反,传世诸本作“返”,互为通假。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事物相互依存并向其对立面转化。“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高低长短难易强弱大小盛衰等,互为存在的条件,又向着各自对立面的方向转化。老子把这个相互依存和转化叫作“反”。其二是指“复归”。老子认为道产生并蓄养万物,而万物具有复归于自身所自产生的共同趋势,即复归于道的趋势。“复归于无物”;“复归于其根”;“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等都是老子对复归的表述。这句说,事物相辅相成,各向其对立面转化,复归其初始状态,这是道运动的结果。
弱也者,道之用也:弱,是事物特性的一种形式,就是自然而然,不刻意鼓努为力。老子认为,柔弱比刚强具有更强大的力量。用,是功用,也指道的特性。道之用,指道发挥作用的特点或形式。这句意思是,弱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力量,那是道的特性。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考察任何物质,都要以有作为前提条件。生于,理解为存在于,包含于。所以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天下万物都以有的形式存在。那么有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生于无。
无,老子在第十四章说那个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对象没有办法穷根究底,实际上是混而为一这样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没有上下阴阳之分,绵绵不绝,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物之物象。在此对无的勾划比较具体了,即“无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二十八章叫做“无极”。无、无极都是对道的不同表述,实指道。
这句意思是,天下万物存在的方式是有,而有来源于无。
道生一:一,道衍生出的根本规律,此一是道的根本。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生二,混沌恍惚之道分出阴阳,分出有无。二生三,阴阳平衡后,再加入一个阴或阳,就会引起事物的发展变化,产生出新的事物来,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概括描述。
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以为和:负是背,抱就是抱,意思是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一面阴,一面阳。盅,器皿的中空,空虚。盅气以为和,补全了就是:盅气以之为和,“之”就是前文阴阳,虚空里面平静安宁,是因为说阴阳两个方面相对立相统一,但又相互向其对立面转化,达到平衡态。和,平衡态。这句说,万物一面背着阴,一面抱着阳,阴阳二气相互冲融渗透,形成万物相对的稳定平衡。

意译
事物相辅相成,各向其对立面转化,复归其初始状态,这是道运动的结果;弱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力量,那是道在发挥作用。
天下万物存在的方式是有,而有来源于无。
所以,道产生无也即是一。一分出阴阳,就产生了二。在阴阳上再加入一个阴或阳,又产生了三,三又有阴阳的作用,类推无穷,就产生了万物。万物都有阴阳二个方面,阴阳相背离又相统一,在对抗中保持平衡与和谐。

理解
这一章,是道之作用方式方法的具体描述,道以柔弱绵绵之力让万物返还本源,使万物负阴抱阳,达到平衡态,和谐长存的状态。
本章文字虽少,但确实《道德经》最为重要的章节。本章抛出了四个论点: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来自道,二是“弱作用”是道发挥作用的基本特点,三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来源是有,是无,是道,四是引出“冲和”的概念,阴阳两方面因素不停变动,最后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相对稳定的存在着。
这一章在通行本中作第40章,而帛书老子甲乙二本均作41章。而且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放在了下一章中,根据下一章的内容,我觉得衔接很生硬,如果放到本章,就很好理解了。应以帛书拨乱反正。
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看附1。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49: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学父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
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词语解析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天下,天下人民,通行本为“人”,意思上也无不可,只不过“民”改成“人”,是唐太宗时期,避李世民的讳。恶,wù,讨厌。孤,单独的,没人要的。唯,莫过于。寡,意思跟孤差不多。不谷,原意是不结果实,老绝户,另一个意思是不事五谷生产的,没用的人。以自名,以之自名,用孤、寡不谷来自我称谓。这句的意思是,百姓都讨厌的,比如孤寡、没人要这些词语,王公却用来自称,。
勿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勿,不要做。损、益,减损、增益。这句说:不要做表面受损而实际获益,或者是表面获益而实际受损的事情。
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所教”的具体内容,就是上文表面减损实际增益的坏主意。“夕”,本义黄昏,这里指周王朝官员傍晚拜见侯王的一种礼制,《诗·小雅》以永今夕。又朝见曰朝,夕见曰夕。“议”,本义商议,这里指奏议。教人,这个“人”是指侯王,所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实行的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强良者”从别人处学来,自己不求甚解,却通过“夕议”的方式去极力鼓动。
故强良者不得死:强良者,极力宣扬推动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政治说客。不得死,这样的人花言巧语,表面上似乎很有道理,还受到君王的赏识,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从无断绝。
我将以为学父:学,在此为教的意思。《增韵》谓“受教传业曰学”,可知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通行本学父作“教父”,现代人更好理解。以为,以……为。父,通甫,开始。教甫就是政教之始。那我就来开历史之先河,著述这五千言,以此来教化官长夫大们、侯王和士,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该如何正确管理臣民。言下之意,我要把守道柔弱的重要告诉大家,与下文相衔接。

意译
因为事物有阴就有阳,人们都讨厌的,比如孤寡、老绝户这些词语,而王公却用来自称。为什么呢?事物有时表面受损却实际获益,有时表面获益而实际却受损,以贱名自称只不过是表面功夫,反而是暗中获益,君王千万不要去做啊。
这些烂主意是那些政建者从以前的同类人处学习而来,趁着朝议教给了君王。哎,这些鼓吹机巧治国的人啊,早就有了,从无断绝。
那我就来开历史之先河,著述这五千言,以此来说明什么是真正的道德,教导官长夫大们、侯王和士如何依道德治理国家。




理解
这一章是承前启后的一个章节,前文说了以德治国的君王是要谦卑、处下、复守本真的,那你看我们侯王们不是都自称“孤、寡不谷”了吗?还不谦卑吗?本章开始就武清的揭露了侯王自称“孤、寡不谷”的虚假性、欺骗性。侯王如此自称根本不是求贵与贱的和,高与下的和(平衡),其目的是嘴上称贱而实则凸显高贵,指出此种行为具有表面减损实则增益的实质。
老子把这种现象归结于,那些政治谋士的花言巧语,巧言令色以欺骗君王实行上述的假德政。一句“强良者不得死”道出了老子对此种普遍现象的憎恨,继而引发我想改变这种现状,亲自劝谏君王如何才是真正的以德治国。如此就引出了下面的章节,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其实,纵观历史,巧言令色之人,之所以有市场,也是君王喜好的结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已。这是君主制度必然的结局,有其规律性。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55: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
无有入于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词语解析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至柔,极致的柔弱,最为柔弱的。驰骋,本意是马或车奔驰。这里的意思是穿透于,自由出入于。致坚,致同緻《説文解字》,緻,密也,从糸,致聲,致密坚硬。如水为至柔,却能在崇山峻岭中开辟道路,虚空为至柔,却能自由出入于一切坚硬物体之中。意思说,天下最柔弱的,能够自由驰骋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无有入于无间:无有,指空间,没有实物。入于,存在于,充盈于。无间,所有的间隙,包括看不到的间隙。任何致密的物质,其内部都存在空间位置,老子发现其中都有无的存在。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我由此而知道无为是有好处的。老子主张顺从大道,也就是顺从自然。他认为无须鼓努为力,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他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从无有入于无间发现了无为的好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不言之教,言,如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之言,表达意见、发号施令之言,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老子》中多处用言字,都是这个意思,即强力作为之意,不言就是无为。教,这里指教育的结果,即作用。无为之益,无为带来的好处。希能及之,很少有人能理解。这句意思是,不发号施令的效果,无为的益处,天下少有人能理解和做到。

意译
最柔弱的力量能够自由出入于最致密坚强的事物,虚无能够进入小到看不见的空间。我由此而明白无为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和益处。不发号施令的作用,不积极有为的好处,天下很少人能意识到和做到。

理解
这一章,就是老子这个学父上的第一堂课,讲述道用的一个基本特性--柔弱,提示君王要按道的这一特性去做,坚守柔弱,运用不言之教,获取无为之益。
柔弱比刚强更有力量。柔弱的本质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水能在天地之间为自己开辟道路,所以“攻坚强莫之能胜”;天下柔弱莫过于虚无,而无有却能入于无间,自由驰骋于任何有形之物。“守柔”是老子观察“道”之作用而得出的思想精华,守柔,反过来说就是不走极端,寻求“和”,紧守平衡。
难怪“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能成为经典名言。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57: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知止不殆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词语解析
名与身孰亲:名,功名,虚荣心。身,身体。亲,可爱,值得追求。虚荣心跟自己的身体相比,哪个更可宝贵,更值得追求?
身与货孰多:货,财富,钱财。多,不仅是指数量上的多寡,说的是重要性,哪个更重要、更贵重。得到身体健康跟赚取财货相比,哪个更重要?
得与亡孰病:得,获得名利。亡,与得相对应,即失去健康。病,损害,祸害。得到名利与失去身心健康相比,哪个更糟糕?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甚爱,过分追求。费,耗费,这里指损失。藏,收藏,积蓄。厚亡,相当于“厚爱、厚待”等的用法,厚是更多的,更容易的,亡是失去。过分地满足欲望一定会引起身心的大耗费;过多地积蓄财富一定会失去的更多。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辱,本意为耻辱,不光荣。这里的意思是受到羞辱。殆,危险。所以说知道满足就可以避免困辱,知道适时的停止就可以避免危险。两者都做到了就可以长久不衰。

意译
功名与性命哪个更值得追求?保持身心健康与积攒财货哪个更重要?得到名利与失去健康哪个更糟糕?过分满足欲望必然导致身心大耗费;过多地追求积蓄失去的会更多。所以说知道满足就可以避免困辱,知道罢手就不会有危险,能够长久不衰。

理解
这一章,接上一章的“守柔”的主旨,从相反方面反证“守柔”的正确性。以三个问句引人思考,从而得出追求极端的坏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继而奉劝君王不要过分贪欲,不要无休止地追求奢侈豪华,不要对外发动兼并战争、对内用严刑酷法掠夺人民。从节制人性方面,深度论证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的正确性,得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结论。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用无穷。因为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要遇到的这样的问题,即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的取舍问题。现实生活中,贪欲无度,贪得无厌,是普遍的社会或心理现象。而这样的社会心理能够控制人的头脑,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虚荣、利益和人生的根本意义面前出现倒置,从而舍本逐末了。其要在于警示人们要分清轻重,不要做舍本逐末的蠢事。知道满足就不容易发生困辱,适当的时候悬崖勒马,就能避免危险,达到长久不衰。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4:58: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清静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肭。
躁胜寒,静胜炅。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词语解析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成,成理解为圆满,最为完整的圆满。缺,缺损,不完整,不圆满。用,价值、功能。敝,帛书甲本字为“上敝下巾”,破衣服,破败,差。最完整的圆满,看上去似乎都有缺损,但其价值和功用却无与伦比。这里讲的是一种常见现象和普遍规律。不圆满是普遍的,圆满是偶然的、暂时的。如四时变化为生活提供方便,但却有严寒酷暑,春雨潇潇为万物带来生机,却也有惊雷伤及无辜。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盈,充实。盅,器皿中空,空虚之意。穷,尽。最满的充盈满好像空虚,但这个盈满的功用却永远不会穷尽。这里讲的是人的观察认识能力跟现实的偏差。如空气无所不充盈,但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其存在。“道盅,而用之有弗盈也”,是说道是虚空的,但道的功用是没有穷尽的。
大直如屈:帛书原文为“诎”,通屈,弯曲。最简捷的直给人的感觉似乎弯迂绕。滔滔黄河水,永远向东流,但却经过无数迂回曲折;道路指向目的地,但却随地形地势而蜿蜒前伸。
大巧如拙,拙,笨拙,不灵巧。最高明的巧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笨拙的。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比一切人类的创造发明都更为高明,但人们习以为常而感觉不到,却不时被小聪明所迷惑。
大赢如肭:赢,获利,赚。肭nà,高明老师说,“盈肭本来就是一个复音词,也谓‘盈不足’,是我国古代计算盈亏问题的一种计算方法。”赚得最大的,反倒像亏损似的,失去往往是另外一种得到。
躁胜寒,静胜炅,躁,躁动不安。炅(jiong),通行本作“热”,本意为火光,此处理解为热。躁动能抵御寒冷,安静能抵御炎热。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清静,帛书甲本中原文字为,请靓,请为情的通假,靓为静的通假,请靓=情静,情为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这些状态为平静下来,现代词语“清静”也有这方面的含义,用清静也无不可。具体请参考附件2。
为,解作使、达到。正,先秦时正与定互通使用,这里应解作定,安定太平。清静可以使天下安定太平。

意译
最完整的圆满好像有缺损,其价值和功用却无与伦比;最满的充盈好像空虚,其功用却不会穷尽;最简捷的直接好像弯曲环绕;最高明的巧妙好像笨拙不堪;赚得最大就像亏损。
就像躁动能抵御寒冷,安静能抵御炎热一样,清静无为可以厘清纷扰,使天下安定太平。



理解
这一章,回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上章的延伸。“如何才能不极端呢?如何才能守柔呢?才能无为呢?”答案就是静心,清静。就像运动抵御寒冷,安静抵御炎热一样,坚守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能够厘清纷扰混乱,保持天下的安静太平。这不是当政者的最高理想吗?
诗一样的语言,句句都是哲理,句句都是名言警句。难怪人们总是说,老子的智慧像井水,《道德经》是金山,是宝库,用之不竭!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02: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惨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词语解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有道,指君王遵道贵德,依道纪而行。天下是否有道,取决于统治者,而不是取决于人民。却走马,把战马从战场上退下来。以粪,用从战场上退下来的马匹运粪肥田。本意是说如果天下有道,则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戎,兵戈,表示战争。郊,《说文》注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这里指战场。据高亨老师注解,老子那个时代,战争只征用牡马,牝马用于繁育。战争规模扩大,牡马不足用,就连怀胎的牝马也被征用,不得不在战场上生小马了。讲如果天下无道,则战争不断,战火纷飞,所有的资源都用于战争了。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可欲,满足贪欲,即任性纵欲。正常的欲望是没有罪的,老子不至于糊涂到分不清这点。两句说,没有任何一个罪过比任性贪欲更大,没有任何灾祸比不知足更严重。
咎莫惨于欲得:咎,作罪过、过失、灾祸解都通。惨,痛。欲得,指贪婪。任何过失都没有贪婪引起的过失更惨痛了。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恒,永久的,根本的,彻底的。所以说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根本的满足。

意译
天下有道,人民安居乐业,战马退下来运粪肥田;天下无道,战火不息,就连牝马也被用于战争,不得不在战场上生小马了。
所有的罪行中,任性贪欲是最大的;所有的灾祸中,不知足是最大的;所有的过错中,贪得无厌是最严重的。所以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长久的满足。

理解
这一章,紧接着上章,上章叙述了如何能够不走极端而守柔弱,处无为。这一章先论述了追求极端所带来的后果,“因奢得大罪,因贪得大祸莫,因欲得大咎”,以此来反证前面论点的正确性,继而得出“知足之足,恒足也”这个结论。
天下有道,一派安居乐业的和平景象,天下无道,战火纷飞,连母马也要到战场上去生小马了。寥寥十八个字,胜似千言万语,把战争与和平之天壤不同描写得历历在目。而战争与和平的根本原因,就是天下有道或者天下无道。有道,就是要尊道贵德,就是要守弱处下不争无为,无道就是多言有为,任性纵欲。
知足之足恒足,是老子的一个重要命题。第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一脉相承。知道满足的满足才是根本上的永久的满足,就把为了获得满足而无休止的征服夺取的视线,拉回到人的内心来。不知道满足的人,无论得到多少都不会满足,哪怕征服了全世界。知道满足的人,有基本生活条件就足以过的从容快乐。从理论的深层次对贪得无厌、永不知足者提出劝诫和批判。
这章微妙的体现了老子的反战思想。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04: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章德善德信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词语解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是老子心目中理想化的君王。其特点是依道而行,无为而治,顺应天地人之自然,事无事,为无为。恒无心,从来没有自我贪念和欲望,而是把百姓的心思欲望当作自己心思欲望。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善,不善,是圣人对百姓行为的一个评价标准,正确与否。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大众的一致行为,圣人认为正确,那就服从实行,圣人认为不正确,那也要服从实行,这样才是圣人无心啊。德善也,德,通得,“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意思同于“得善也”,圣人就算是行善得善了。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信,不信,是圣人对百姓认可的言论的评价标准。大众认可的言论,圣人认同正确,那就加以肯定,圣人不认同此言论,那也要肯定言论的合理性。
德信,得信,圣人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在天下,存在于天下,对于天下。歙,音吸,意思也是吸,收敛,约束。焉,副词,状小心谨慎的样子。浑心,浑字作动词解,跟百姓意愿浑然一体,达到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信无欺的境界。全句意思是:圣人自觉约束自己的想法、意愿,不肆意妄为,他的意愿与百姓的意愿混为一体。
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属,属于,省略了后面的宾语圣人。耳目,喻人的感知器官,耳之所闻,目之所视。咳,通孩,孩童,喻无知无欲的样子。全句意思为:百姓成为圣人的耳目,百姓所见就是圣人所见,百姓所谓就是圣人所闻,圣人只需要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就行了。

意译
圣人从来没有自我贪念和欲望,而是把百姓的心思欲望当作自己心思欲望。百姓的一致行为,圣人认同正确,那就服从实行,圣人认为不正确,也要服从实行,圣人就算行善得善了;百姓认可的言论,圣人认为正确,那就加以肯定,圣人认为不正确,那也要加以肯定,圣人就得到了百姓的信任了。
圣人存在于天下,自觉约束自己的想法、意愿,不肆意妄为,将他的意愿与百姓的意愿混为一体。这样百姓成为圣人的耳目,百姓所见就是圣人所见,百姓所谓就是圣人所闻,圣人只需要保持无欲无求的状态就行了。




理解
这一章和上一章合在一起,其实是解释了第四十八章圣人为什么“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为什么“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因为,圣人的欲望损之又损,损到没有私欲了,其实就是回归了人之道的本真了——“利而弗害”。如此,圣人就达到与民同乐,与民同思,与民同行的状态,这就是“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就像孩童一样保持无私的心性,把百姓的一致行为奉为准则,把百姓的一致言论奉为信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百姓成为了圣人的耳与目,百姓看到的、听到的、想的、做的都是圣人的了,当然可以“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当然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
从这点看,这是民主思想的最早萌芽。这章被后世篡改的太严重了,如果没有帛书甲本,真相不知要被埋藏多久。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12: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词语解析
出生入死:出生就是入死,出生同时是走向死亡的开端。老子强调生和死两种因素是同时存在的。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徒,同一类。生之徒,指长寿之人或自然死亡之人。十有三,十成占了三成。死之徒,指短命之人或意外死亡之人。而民生生,生是生命、寿命,生生,想法设法增长寿命,想活的更长。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动,为了活的久胡乱尝试的行为,皆之死地,胡乱尝试的行为却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加速死亡的十个里面有三个。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不顺自然之道,妄想通过作为增长寿命,这些作为恰恰是他们早夭折的原因。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执生,守护生命。辟,在此读bì,有召来之意,在此意思为招惹。兕,读sì,雌犀牛。兕虎泛指猛兽。被,蒙受,遭遇,受到。甲兵,穿着甲胄手执兵器的士兵。
这句最难理解,各注莫衷一是,这句的意思一是要符合上下文的逻辑链条,呼应末句“以其无死地焉”,二是符合老子的一贯思想,例如“不失其所者久”,例如“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孟兽弗搏”。所以,我们可以从老子在表述上的独特个性上进行理解,他的语言特性是反着说,为什么我行走山路可以不避开虎豹呢?因为这山路根本就没有虎豹,有虎豹的山路我根本就不选,为什么行走在军中不用刻意躲开甲兵?因为,这些甲兵是自己人,根本就无害。
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揣zhuī,捶打,磨砺。措,摆放,应用。容,装盛,借喻为劈砍老虎没有用爪子的地方,兵刃没有砍杀的目标。
以其无死地焉:以其,因为他。无,没有,这里省了谓语“进入”。说全了应是“以其无入死地焉”。死地,是进入后会导致死亡的地点。

意译
一出生就进入了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寿而自然死亡的十个里面有三个,短命而意外死亡的十个里面有三个,人啊,都想活得久,采取各种努力却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而加速自己走向死亡的十个里有三个。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妄图通过自己(实际上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的努力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据我所知,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山林里行走不需要避开犀牛和猛虎,在军营中行走不需披坚执锐,因而犀牛用不上它的角,猛虎用不上它的爪,士兵用不上他的武器。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不会将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而胡乱作为啊!

理解
这一章,表面上看是在说生死,但实际是在用生死作为例子,来反证“无为”。上几章是顺向推理的,圣人闻道,损之又损,以至于没有私欲,达到与民相同的状态,就能“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和“弗为而成”。这章,反过来,如果君王有私欲,那就是“有为”,甚至妄为,这会导致什么呢?
本章用生死为例子,先阐释两个“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这个统计事实,然后得出“以其生生也”这个结论用以论证“有为”之有害,得出“以其无死地焉”这个结论是说明“无为”之有益。看吧,那些妄想长生的,为此乱动,所以就提前死亡,那些不乱为的、不让自己处于死地的人,都能得到善终。
此章的内容并不是在讲养生,而是通过“生生”的“动皆之死地”和“以其无死地焉”这一对鲜活的例证来反证前几章所阐述的“无为”、“守弱”这两个道的德性。
《道德经》本身就是一个建言书,阐述的是一种政治体制,目的是为了说服君王采用依道治国的政治制度。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14: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尊道贵德
道生之而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勿宰也,此之谓玄德。

词语解析
道生之:之,宾语,指天地万物。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了天地万物。
德畜之:畜,通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保有,保存,收藏;蓄养,培养,培植。道以其至高无上的德养育并蓄有万物。
物形之而器成之:形,作动词用,产生形状,形成。物形之,万物有了它的形状。器成之,器指物之功用。在“道生之,德蓄之”之下,万物就有了其形状和功用。
万物尊道而贵德:万物都以道为尊,以德为贵。这是《老子》一书的基本论点,说万物,包括人的存在都在道的支配下,在德的主导下,都依照道和德的特性而存在着,发展变化着。所以都以道为尊,以德为贵。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爵,贵族的封号以及封爵的过程。周爵五,为公、侯、拍、子、男,也有把卿大夫士也算做爵位的。莫之爵,道和德受到尊崇不是封来的。恒自祭,自己祭祀自己,就是自己干,不关别人的事,其实,“道法自然”也是同样的意思,自然约等于祭,由其演变而来,从来都是自然形成,不籍外力。这句意思是,道之所以受到万物的尊崇,德之所以受到万物之敬贵,不是像爵位那样封出来的,是由道的本性所决定,是自然形成的。
道生之,生样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万物之母。
畜之,即蓄养之,蓄积。
长之:发展,长zhǎng,道对于万物是“长而不宰,为而弗恃”,即处于万物之上。
遂之:成熟,遂,本意为通达,在此为生长、养育。
亭之:享乐,亭,古代道路旁边供行人歇脚的亭舍,有柱有顶无墙,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在此借为使万物各自均衡存在,各自亭亭而立。
毒之:苦难。
养之:颐养。
覆之:灭亡,覆,倾覆。
为而弗寺也:寺,恃,依凭。做了这些事,但却不凭仗而居功。
长而弗宰也:做为产生万物的根源,也就是万物之长,但却不去主宰它们。
是谓玄德:玄德,就是幽深莫测、看不见、摸不着之德,与恒德、上德、恒德等意同。这就叫深邃玄奥之德。



意译
道生成万物,并以德蓄有和养育万物,使万物具有不同的形状并各具功用。所以万物无不以道为尊,以德为贵。道和德至尊至贵的地位,不是谁任命封赏的,是本来就有,自然而然的。
道生成万物,蓄有万物,发展万物,继而成熟,享乐,苦难,颐养,灭亡,存在于万物出生死亡的全过程。道于万物之功再大不过了,但却不凭仗居功,不高居于它们之上而主宰它们。这就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的深邃玄奥之德啊!

理解
这一章,是阶段性总结,前面老子给我们上了两课,论述了道的“复守本真”、“守柔”和“无为”的德性,圣人依据这些德性治理国家就能“弗为而成”。本章,对这两课进行一个小结,是关于“道”的一个小结,道生万物德畜养万物的这个论断,但道和德生成万物并且保有养育之,应该说居功至伟,但却“为而弗恃,长而勿宰”,始终保持“恒自然”元始状态,这是道的品格,提示君王应该法道治国,对待百姓,也要生而不有,为而弗恃,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成就无上功业。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20: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五十二章复归其明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
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棘。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词语解析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天地万物,人们所能感知到的一切。有始,有史以来,从开始以来。(道)以(玄德)为天下母,补上这句的主语和宾语。道以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勿宰的方式成为了万物之母体。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母,道。子,万物。以(之),用道。既然知道万物母体的是道,通过道的特性也能够知道万物的特性;。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殆,危险。万物的特性与道性一致,所以要把握万物之特性,最终还是要回过头来坚守大道精神,那就终身平安,没有危险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塞,填堵,阻隔。其,指的是老子劝谏的对象,君王。闷,想做的没做成的事而心生烦懑,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新生烦闷。塞其闷,君王阻隔愤懑的根源,即私欲。门,内外沟通的途径,指人的眼耳鼻舌等跟外界交流的信息通道,第十章谓“天门启阖,能为雌乎?”天门也是这个意思。堇,一种草药,可以迅速止血,古文多用做比喻“少”。这句说,闭目塞听,拒绝接受和学习各种治国学说,堵塞欲望的孔道,君王一生所得并不少。这是君王“无为而无不为”的具体方式方法的阐述。
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棘:启,与塞相反,打开。济,使实现,帮助完成。棘,荆棘,跟草药相比,那是遍地都是啊,喻比“多”。这句是说,君王为了满足贪念和欲望,人为的做成各种事情,反而一生所得不多。这是君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具体原因。
见小曰明:见,洞察。小,毫末细微之事物。明,洞见,清楚明白,精明。通过对大道精神的领悟,在事物的萌芽状态预见其发展过程和结果的人就是明白人。
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其,指天地万物。光,火向外照射形成,比喻为事物的外在表象。明,发光的内在本质,比喻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遗,留下,给予。殃,灾祸。运用天地万物的外在实体和功用,心中却坚守事物内在本质,不会给自身带来灾祸。
是谓袭常。袭,因循,沿袭,应用。常,理解为道。这就是坚守恒常之道。

意译
在有天下万物以来,道就以玄德的方式作为万物的母体。我们知道了道这个万物母体的特性,也就知道了万物的特性。要把握万物的特性,还是要回过头来继续坚守大道精神,就会确保终身无恙。
君王闭目塞听,拒绝接受和学习各种治国学说,阻隔愤懑的根源——私欲,依道而行就会一生所得并不少、像是拥有了一切。相反的,君王如果为了满足私欲,人为的做成各种事情,反而会一生所得并不多。
守持大道精神,就能够在事物的萌芽时预见其发展过程和结果,这就是明白人。能够守持柔弱就是坚强有力。运用天地万物的外在实体和功用,心中却坚守事物内在本质,不会给自身带来灾祸。
这就是坚守恒常之道。

理解
这一章,还是阶段性总结,本章,是关于“人道”的一个小结,强调君王闻道后,要行道,不要只听不做,怎么做呢?
正确的做法,君王要“塞其闷,闭其门”,要把眼睛和耳朵都关闭起来,对引起欲望和贪念的理论和学说,坚决不听不看不闻不问,堵塞贪欲的窍穴,还有就是要“见小”、“守柔”,做到以纯朴的理性不冲动的态度应对事物。这样就算是遵循道的精神。就一辈子平安无事。
顺便引出“袭常”这种概念,为下文的开展提供了话题。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26: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五十三章盗竽
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资财有余,
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词语解析
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使,让。介,甲骨文是指事字,在“人”的四周加四点指事符号,表示裹在身上的护革,后来引申出在两者中间,当中介,起连接作用。有知,既然“介”是涉及三方的,看原文,这三方应该是“我”,“有知”和“道”,那这个“知”是认识的意思,还是老子持否定态度的“智,机谋权术”的意思呢?根据“唯他是畏”,可得出为后者。“使我介,有知也”就是我被有知介于大道。行于大道,用在大道上走路,比喻尊道而行。唯他是畏,这个“他”就是前面的“有知”,畏,可怕的,让人害怕的。全句意思:让我不能顺道而行的是我有机谋权术的心思,遵道而行,最可怕的就是有机谋权术的心思。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夷:宽阔平坦。民,人们,人啊,也是包括君王等统治阶级的。解,通懈,松弛,懈怠。这句说,大道是非常宽阔平坦,而君王对依道而行不怎么感兴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朝,朝庭,王宫。除,大殿的台阶,喻指富丽堂皇。田,田园,田地。芜,荒芫。仓,粮仓。虚,空虚。这是对“民甚好解”的举例。例如说,王宫豪华壮观,清洁美丽,而老百姓的田地却荒芫了,国家的粮仓却空虚了。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资财有余:服,穿着。文采:华丽的衣服。厌饮食:厌,吃饱,满足。资财,财货,钱财。而,连词,并且。穿着华丽的服饰,佩带漂亮的佩剑,酒足饭饱,家财富余。
是谓盗竽,非道也哉:盗竽:强盗头子。竽是古代乐队中的头把乐器,如今天讲的“第一小提琴”。这明明是强盗头子,哪里是什么道啊!

意译
让我不能顺道而行的是我有机谋权术的心思,遵道而行,最可怕的就是有机谋权术的心思。大道是非常宽阔平坦,而君王对依道而行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就造成了殿堂富丽堂皇,农田却荒芜了,仓库却空虚了。就这还穿着华丽的服饰,佩带着漂亮的宝剑,好东西多得吃不完,钱财多得用不完。这样的君王简直就是强盗头子啊,跟大道毫不沾边!

理解
这一章,顺着前面的话题,讨论君王做不到“袭常”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有知”啊。君王在现实中采用机谋权术治理国家,他们大兴土木,建设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不顾田园荒芜和“人之饥”,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宝剑,锦衣玉食,财富堆积,就像是强盗头子!这是老子对当时的统治阶级任情纵欲赤裸裸的批判。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31: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五十四章修身修天下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之家,其德有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
修之邦,其德乃丰。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以此。

词语解析
善建者不拔:建,竖立、安置之意。拔,拔除,动摇。意思说,善于建立的人,他所建立的东西是不能被动摇、拔除的。指矢志不渝,坚守大道。
善抱者不脱:抱,抱持。不脱,不会松脱。善于抱持的人,他所抱持的东西是不会松脱的。同样指对大道的坚守。
子孙以,祭祀不绝:子孙,泛指后代。以,遵照,遵循。祭祀,祭拜神灵或祖先的礼仪活动;绝,中断,停止。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都能坚守大道精神,依无为的理念治理国家,就会香火永续,世代相传。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身,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修之于身”。修,品德、能力、行为的磨炼、塑造、修进、提高。之,指善建、善抱的理念和方法,即保持大道精神。其德,其,是修的主语,用他来泛指,他的德性。乃,有两方面的意思,就会,同时有就要、就应当的意思。真,精要、准确、醇正、确实、确切等意。以坚守道德,追求完美的态度来修养、磨练自身,他的德性必然真实精妙。
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家,把上述坚守道德,追求完美的态度、思路和方法用之于修持家业,他的德性必然充足而有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乡,《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乡是当时的行政单位。长,增长,随着修的范围的扩大,德性也增长。把上述以坚守道德,追求完美的态度用之于建立修持和管理一个乡,他的德必然持续增长。
修之邦,其德乃丰:邦,诸侯国。丰,丰收、丰满、充盈。把上述坚守道德,追求完美的态度用之于建立修持和管理一个国,他的德性必然丰盈充足。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天下,是比国更大的概念,囊括了当时所能知道的所有国家。博,宽广博大。把上述坚守道德,追求完美的态度用之于建立和管理天下,他的德性必然广博阔大,无所不及。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身,自身。观,观察、认识、了解。第二个身,指他人之身。全句意思是:所以通过观察了解自身可以知道他身,也就知道了家;通过观察了解自家也就知道了他家,也就知道了乡;通过观察了解自乡也就知道了他乡,也就知道了国;通过观察了解自国也就知道了他国,也就是说通过对自国的了解就可以知道天下各国的情况。
这是老子的一种思维方式,相当于逻辑学上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演绎法。吃一个苹果,就知道所有的苹果什么味道了。追求高境界的修身修家修乡修邦修天下,在道理上是一样的,就是修德,让德充盈丰足。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是对第一句的回应。第一句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是本章的论点。然,指代词,这样,指的就是“祭祀不绝”。此,上述论证过程,修之身以及以身观身等语,是一个论证过程。这里是对论证过程的总括。我怎么知道怎么样才能祭祀不绝呢?是就是这样知道的。

意译
善于树立的人,他所立的东西是不能被动摇、拔除的;善于抱持的人,他所抱持的东西是不会松脱的。同样,侯王能够依道而行,按照“德”的理念进行治理,国家也会坚不可摧。如果他的子孙后代都能照此而行,他的江山社稷就会香火永续。
把善建不拔、善抱不脱的精神用之于修养、磨练自身,自身之德必然真实精妙;用之于修持家业,他的德性必然充足有余;用之于建立和管理一个乡,他的德性必然增长更多;用之于建立和管理一个国,他的德性必然丰盈充足;用之于治理天下,他的德性必然广博阔大,无所不及。
所以通过观察了解自身可以知道他身,也就知道了家;通过观察了解自家也就知道了他家,也就知道了乡;通过观察了解自乡也就知道了他乡,也就知道了国;通过观察了解自国也就知道了他国,也就是说通过对自国的了解就可以知道天下各国的情况。
我是怎么知道祭祀不绝的道理呢?就是这样。

理解
这一章,是典型的课后解疑章节,上面的章节,老子上了两课,详细的论述了君王“以德治国”的正确性,重要性,还对现实进行的无情的批判。那么,课后同学们就有.不服气的了,就问了,你怎么知道“依道治国”有这么些好处呢?有什么根源吗?这章就详细解答了。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后边还有一句没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善治者祭祀不绝”。善建善抱,都含有稳固不移的意思,如果君王对道德紧抱不放的话,那么君王的江山社稷“祭祀不绝”,具体方法就是尊道修德。
老子还论述了当政者修持道德的具体方法,就是从自身开始,推而广之,修家之德,乡之德,国之德,天下之德。其德宽广博大,惠及天下,从而使天下达到“无不治”,当然就“祭祀不绝”了。
另外,修身修家修乡修邦修天下,这种思维很可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始出处。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35:00 +0800 CST  
老子:[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忧,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词语解析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含,包含、含蕴,拥有等意。厚,丰足,充盈。比于,好比,同于。赤子,赤裸的婴孩。赤子的特点,是完全无欲无求的自然状态,不犯众物,众物也不犯他。德性圆满的人,就像赤子。
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蜂,指马蜂之类的毒蜂,虿chài,蝎子、蜈蚣之类的毒虫。虺huǐ,毒蛇。攫鸟,用抓子捕捉猎物的鸟,猛禽。孟兽,就是猛兽。弗搏,不抓捕。马蜂蝎子毒蛇螫不到赤子的生命力,鹰隼猛兽伤害不到赤子的生命力。
骨弱筋柔而握固:握固,拳头攥得紧。刚生下来的小孩,骨弱筋柔,但小手却攥得很紧。
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牝牡之会,指男女生殖器交合。脧zuī,男孩儿的小鸡鸡。脧怒,小鸡鸡勃起。“精”,构成生命的精华。至,可释为最、极,兼有到达、团聚之意。婴儿不懂得男女交媾之事,但小鸡鸡却能勃起,因为他精气充盈之极。
终日号而不忧,和之至也:号,啼哭。忧,帛书甲本作“上心下枚”,楚简本作“上页下心”,即“忧”之繁体字“憂”的古字,帛书乙本缺字,通行本作“嗄”,取“忧”,忧愁。和,是老子关于万物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说万物阴阳两个方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矛盾着的双方达到平衡状态。和之至,是说婴儿的气血达到了高度的谐调、平衡。婴儿虽然终日啼哭而却没有大人的忧愁,因其气血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平衡。
和曰常,知常曰明: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也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平衡之态。常,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即自然规律。明,清楚明白。“和”就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自然状态,一种常态,懂得这种常态的机理就是明白洞达之人。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两句理解,古来多异议,有人为了对应“物壮即老”的逻辑,把“祥”解释成灾祸,让这“益生曰祥”和“心使气曰强”成为并列关系,成为“物壮即老”的原因,我认为此解有误。参考楚简本的这句“天道贵溺(弱),雀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安于溺(弱)”,“雀成者以益生者”其实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另一种表述,“成者”就是处于成熟期的事物,生者就是处于成长期的事物,益生,就是补益成长期的事物,可见“益生”是值得肯定的天之道,说其实吉祥、好的方面,没有任何错误。心使气,是一种主观意愿强加于客观事物发展之上的意思,有拔苗助长之意蕴。强,使强、逞强,是老子否定的一种“有为”。如此解释,“益生曰祥”和“心使气曰强”成为转折关系了,补益成长期的事物是好事情,但是人为催化、拔苗助长就是逞强好胜了。
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物,这个物在道德经中,有“人们”的含义在,如“物或恶之”,又有全体事物之意,“物或行或随”,是人和事物的总称,译成事物即可。壮,壮年,指事物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老,老年,没落,指事物发展的衰退阶段。已,停止,结束,死亡。“物壮即老”是上承“心使气曰强”的,主观人为催化、拔苗助长般的加速事物发展,就是逞强好胜了,即使事物提前进入成熟期,也会很快衰退的,这是不合于道的作为啊,不合于道的作为就意味着事物提早完结。

意译
德性圆满者,就像赤子,无欲无求,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其成长壮大。蜂蝎毒蛇不去侵犯,鹰隼猛兽也不去伤害他。虽然骨弱筋柔,但小手却攥得很紧;不懂得男女交媾之事,但小鸡鸡却会勃起,这是因为他处于一种无欲无求的自然状态,生命精要极为充足的缘故。婴儿虽然终日啼哭而却没有大人的忧愁,因其气血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平衡的结果,这种状态就叫做“和”。
“和”就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自然状态,一种常态,懂得这种常态的机理就是明白洞达之人。所以说,像道一样补益成长期的事物是好事情,但是,主观人为催化、拔苗助长般的加速事物发展,就是逞强好胜了,即使事物提前进入成熟期,也会很快衰退的,这是不合于道的作为啊,不合于道的作为就意味着事物提早完结。


理解
这一章,是修德的样板间。上一章,说君王尊道修德,就会江山永固,那么修德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一章给出了一个答案,修德完满的人啊,就像赤子一样。
赤子的特点是柔弱、无欲,顺乎自然,但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婴儿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因为人是从宇宙产生以来就自然优选的结果,“精之至,和之至”,即最纯粹的生命精华的高度聚集。这是道的作用,非人力所能为。所以本章强调的是像赤子一样无欲无求,完全顺应自然的本来状态。进入这种状态就是合于道,就是含德之厚者,就是懂得事物和谐统一的常态,就算是聪明洞达了。相反,放纵欲望,以心使气追求强大,“物壮即老”,就会提早完结。
君王尊道贵德,就要像赤子一样坚守柔弱,就能自然无为而治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4 15:42:00 +0800 CST  

楼主:rightthgir

字数:114703

发表时间:2018-12-03 21: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0 11:27:07 +0800 CST

评论数:22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