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治国——帛书《老子》通解

谨以此献给这纷繁复杂的人间。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10: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二章 相生相成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词语解析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天下,泛指人民。已,结束,完毕,到头了。恶已:恶就到头了,这就是最大的恶了啊,没有比这个更恶的了。訾,这个字,现代的解释都不能圆融,猜测是原意随着时间被隐没,借助楚简本此句中“此其弗善已”,应该是偏旁部首累加“此言”之意,同“斯”,这。矣,文言助词,表感叹。訾不善矣,这真是最大的不善了啊。这句意思是,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样子是美的,并被要求变成同一个模式,这种‘完美’的做法是真是可恶至极;所有人都知道善,并被要求都当善人,这样的管理行为真是罪大恶极啊。
有无之相生也:老子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是相对而存在。失去了有,也就不存在无了,没有无也就不存在有了,着重强调有和无平等存在,互为条件。
难易之相成也:成,促成,做好,完成,使成为。难和易互相促成,互为条件,平等存在。
长短之相形也:形,对照,比较,如相形见绌的用法。长和短是相比较才能分别得出来的,互为条件,平等存在。
高下之相盈也:盈,帛书《老子》整理组解释为呈,或逞,呈现的意思。高和低互相使对方呈现出来,互为条件,平等存在。
意声之相和也:意,人的想法。声,人发出的声音。和,相配合。人的思维想法和声音配合才能正确表达意思。值得深思的是,“意声之相和也”用对立的逻辑是解释不通的,意声怎么能对立呢?楚简本作“音圣之相和也”,通行本“音声之相和也”,用对立的逻辑也是解释不通的。可见,有无、高下、长短、难易这几个句子的真实意图根本不是为了强调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因为对立统一的逻辑在本句上行不通,同是排比句,按道理应该是相同的逻辑才对啊。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老子说有无相生、高下相盈、长短相形、难易相成、先后相随,其原意应该是强调他们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平等存在,另外联系下文,因为平等存在的缘故,才应该“不尚贤”,更能佐证这个论断。
先后之相随:先与后是通过其先后关系体现出来的。失去先也就没了后,失去后也就不见了先,他们互为条件,平等存在。
恒也:比对的双方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平等存在是永久不变的根本规律。这里面受到辩证法的影响,我们一般都注重对立关系,而忽略老子的真实意图——双方“平等存在”这一重要关系,美丑、善恶都是平等的,人为的标榜某一方,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才引出自然无为的处事原则,下章才有“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的论断。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一书中的圣人,是借古之“完人”指代他心目中的理想化的国君。无为,是老子倡导的爱民治国的施政理念,是顺应自然,不强为,不妄为,是以无为的方法达到有为的目的。言,是君王治理天下的政令。行不言之教,不用过多指令来干预人民生活,而是以德政和爱心来教化人民,取得百姓的支持。
万物作而弗始也,万物,在此指包含天地和人民的一切所有。这一句的主语包含道和圣人两个方面。始,是开端,是万物之始。道产生蓄育万物,是无为所至,不是刻意所为。圣人治理国家,让民人自然生养,不去强制安排。
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志,《道藏》甲本辨为“志”,帛书甲本辨为“之”。楚简本作“志”,乙本作“侍”,通行本作“恃”。之,足履平地,徒步前往,此义只见于古文,如“至之市,而忘操之”——《吕氏春秋》,“之,适也。”——《广雅》,“自伯之东。”——《诗 • 卫风 • 伯兮》,“之沛公军。”——《史记 • 项羽本纪》。志,《玉篇》解释为意也,慕也,古文中含贬义,如《鬼谷子·阴符》:“志者,欲之使也。”,推敲其意,用“志”更为恰当,意思是圣人秉持道的特性,做事但不以私人的想法强加干扰,成就了功业也不居功自傲。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帛书甲本无“弗”字,作“夫唯居,是以弗去”,其他本均有,与前句相应则应有,疑甲本有疏误。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才不会被抛弃。

意译
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样子是美的,并被要求变成同一个模式,这种‘完美’的做法是真是可恶至极;所有人都知道善,并被要求都当善人,这样的管理行为真是罪大恶极啊。
为什么呢?
因为,有无互为条件;难易互相促成;长短相互依存;高低互相逞现;音声相互配合而成曲,先后在位置对比中体现,对比双方缺一不可、平等存在是道的本性,是宇宙万物永恒不变的法则,所以,人为的标榜任何一方,让人们趋之若鹜的去追求,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圣人依道而行,以无为的理念治理国家,不用过多指令来干预人民生活,以德政和爱心来教化人民,取得百姓的支持。这正好符合道的特点。道产生蓄养万物,却不以其缔造者自居;即使有巨大贡献,也不恃功邀予;即使成就伟大功绩,也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有功不居,才不会被抛弃。

理解
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施政纲领:“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
首先,提出一个观点,“告诉所有人什么是美,并且要求他们都喜欢美,摒弃恶,变成同一个模式,这种‘完美’的做法是最可恶的;告诉所有人什么是善,并且要求他们都变成善人,就是罪大恶极的行为。”
为论证其基本观点,老子睿智地通过指出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的特点,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特性的普遍方式——对立统一,但就文意来说,老子更关注的、更想说明的是“双方平等存在”这一重要观点。如果受到辩证法的影响,就只说对立统一规律,那它怎么作为“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原因呢?没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啊。所以,老子最想说的是对比双方平等存在,美丑、善恶都是平等的,人为的标榜某一方,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才佐证了“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的施政纲领,才有下一章的“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的论断。
引申出来,就是道对万物一视同仁,万物平等,才是潜台词。
我们被辩证法影响太深了,忽略了上下文的逻辑,以矛盾论的哲学思维,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解释,不但在“音声相和”句子上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还跟下文脱节,显得生硬。
联系下文,从逻辑上可以推导出老子论述的重点是“无为”之益在与“有为”之害的对比中显现出来。有为就是标榜一方,让人们趋之若鹜。从此逻辑就能反推老子叙述高下,长短,善恶,美丑是偏重平等存在这方面。
于是乎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顺理成章了。这一切都是道性的体现,合于道、守于德的治国理念才是最完美的理念。
另外,通行本中,把“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改为“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以致误导了读者;因此一般人都把这一句译成:“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而不是原文的“告诉所有人什么是美,并且要求他们都喜欢美,摒弃恶,变成同一个模式,这种‘完美’的做法是最可恶的;告诉所有人什么是善,并且要求他们都变成善人,就是罪大恶极的行为。”的意思。这是完全歪曲了老子原来的意思的。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17: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三章 无知无欲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词语解析
不上贤,使民不争:上,以…为上,推崇。贤,才能,有才能的人。在圣人眼里,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特长有不同,可以因材施用,但在荣誉、利益上没有偏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百姓就用不着争名夺利了。所以,“不上贤,使民不争”的意思就是:营造人尽其才而不重其名利的社会气氛,老百姓就不会去争名夺利。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在圣人眼里,一切物品只有用途不同,原无贵贱之分。对于“难得之货”和“易得之货”,都只是考虑它的用途,而不会考虑其是否特别昂贵。这样也就没有了盗窃目标,老百姓也不会去“为盗”了。这句说,树立物尽其用而不看重其是否昂贵的观念,老百姓也就不会想着去偷去抢了。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见,同现,表现。可,满、尽,如“可劲、可袋装”的说法。不现可欲,不放纵欲望。如果当政者沉溺于声色犬马,驰骋田猎,荒淫无度,就会形成纵欲的社会风气,导致人人追逐名利地位利益,民心为之而乱,国家社会也就失去了和谐稳定的基础。这句说是说君王保持恬淡朴实的生活态度,不要放纵欲望,老百姓自然上行下效,也会保持平静不乱的心态。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君王,这里之所以说是指君王,一是因为前面几句的对象都是君王,这句里面的“其”指君王顺理成章,二是,下一句中涉及到人民的管理了,用词是“使民”,明确的指出“民”,作为“使民无知无欲”的上句,这里面的“其”如果是指“民”,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要不然为什么不跟下一句一样,写成“虚民心,实民腹,弱民志,强民骨”呢?虚其心,即上文所言“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等,保持君王虚静自然的心态。实其腹,说君王丰衣足食即可。弱其志,淡化君王争名夺利的愿望和决心。强其骨,保持君王身体健康强壮。这句意思是,按照这个思路,君王想要做到圣人一样治理国家,就要虚化自身的欲望和贪念,满足衣食即可,淡化自身争名夺利的愿望和决心,保持健康的体魄即可。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民,氓也——《广雅》,古代被刺目为奴者,这里应该是底层劳苦大众,平常百姓。知,智,这里指对现实社会中名利,财货、纵欲等的认知和了解。这句意思是,让老百姓始终保持在一个没有太多的想法和追求,没有过度欲望的状态。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夫,成年男子,字形采用“大”作边旁,用“一”划表示成年男子头发上的簪子,周代的长度制度,将八寸算作一尺,将十尺算作一丈。成年男子身高达到八尺丈把,所以称成年男子为“丈夫”,有些释义把“夫”解释成语气词,我认为不妥,“使民”、“使夫”,民代表劳苦大众,夫代表容易铤而走险的成年男子群体,是适当的。知是本字,不是“智”。不敢,是老子多次使用的一个概念,意思是感觉到危险而不逞强好胜、冒险行动。跟“无为”、“处下”、“不争”、“柔弱”等是一类意思,在这里指不能做。弗为而已,不作为,停下来。这句意思是,让成年的男人们懂得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道理而不去做,国家就不可能治理不好。

意译
君王不设置高官厚禄,滥行封赏,维持社会基本公平,引导老百姓不争名逐利;君王不看重珍稀宝玩,引导老百姓不盗不抢;不放纵欲望,引导老百姓保持平静不乱的心态。君王想要像圣人一样治理国家,就应该虚化自己的欲望和贪念,满足衣食即可,淡化自己争名夺利的想法,保持健康的体魄即可。君王始终致力于引导老百姓保持淳朴自然的风气,没有过度的欲望,使那些成年的男人们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道理而不去做。这样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了!

理解
上一章提出了万物平等的重要理念,得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结论,提出了“无为”、“不言”的治理原则。这一章,提出了如何实现“人人平等”社会的具体思路:不是强化暴力统治,而是从自身做起,发挥表率作用,引领社会,建设平等朴实的政治氛围,以达到长治久安之目的。
本章的“不上贤”,并不是不用有才能的人,只是不标榜,不比较,滥行封赏,以保持社会的公平公正。上古之时,尧舜禹是由部落联盟会议推举或禅让产生,他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因材施用百官职事,领导者团体没有特殊利益,这样的治理体系老子是很推崇的。这些不就是“不上贤,使民不争”的写照吗?
这一章历来被当成老子愚民思想的重要证据。实际上老子想要的只是一个人心纯朴的社会风气,一个人人平等的人际关系,一个各执其事,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只要弄清楚“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一句的“其”,指当政者,不是指老百姓就不难理解了。而“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的“知”字,其含义是争名夺利、明抢暗盗、追求纵欲享受之心,是奸猾伪巧之举,不是愚昧无知。老子与其相对应的字是“朴”。无智就是淳朴,以这样的内涵使用“智”字,在全书还有多处出现。
老子是不曾主张愚民的,相反的,却是主张“平等”、“公正”的源头。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18: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四章 道盅
道盅而用之,有弗盈也。
渊呵,始万物之宗;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呵,始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词语解析
道盅而用之,有弗盈也:盅,帛书甲本原字为“上冲下皿”,古文中,冲通“盅”,“空虚”之义,为了区别于现代语言中的“冲”,直接用盅字,取其器皿中空,空虚之意,平稳之态。有,通又,“又”是“有”本字,古代“又”、“有”通用。盈,溢满、充满,达到极限。弗盈,不尽。这句意思是,“道”像器皿的中空一样,没有具体物象,平稳得没有一点动静,像隐身一样,只是潜在的发挥作用,但它的作用是绵绵不竭的。
渊呵!始万物之宗:渊,《说文解字》,洄流的水潭。始,帛书原文为佁,《说文》中,始、佁皆台声,佁当为始之同声通假。宗,流派所出为宗,即万物产生及存在方式的根源。这句意思是,道像洄流的深水潭,他是万物出生的根源。
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锉,磨平,磨光。锐,尖锐锋利的棱角。纷,纷争,纷扰,纠结,缠绕。和,调和。光,颜色和光亮。同其尘,各种尘埃混而为一。四个“其”字指还是道,而不是指“万物”,这样的用法跟上一章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其”的用法是相似的,只有“其”指代的是道本身,所以道才表现出下一句“湛呵,始或存”啊。这句意思是,(道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锉减自身的锋芒,消解自身的纷扰,含敛自身的光耀,同化自身的尘迹,与万物和谐统一。
湛呵!始或存:湛,《说文解字》,沉没,隐没。始或存,开始似乎就存在。道虽然隐没不可见,似乎在万物的起始之时就已存在。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其,指道。象,好似。帝,《书 尧典序 疏》:帝者,天之一名。天即上天,主宰天地万物之神明。我不知道道产生于什么之后,但似乎在天帝之先就存在的了。

意译
“道”像器皿的中空一样,没有具体物象,平稳得没有一点动静,像隐身一样,只是潜在的发挥作用,但它的作用是绵绵不竭的。道像洄流的深水潭啊,是万物出生的根源。(道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锉减自身的锋芒,消解自身的纷扰,含敛自身的光耀,同化自身的尘迹,最后与万物和谐统一。道虽然隐没不可见,似乎在万物的起始之时就已存在。我不知道“道”存在于谁的后边,但我知道它在天帝之先就存在着。

理解
第一章指出道是了解世界的门径,第二章依照道对万物一视同仁的特性提出了施政纲领,第三章讲如何按照施政纲领实施治理。
针对君王对“道对待万物一视同仁”这个观点有所疑惑,所以,本章以及下面几章都是具体论证这一观点的。
本章,对道如何达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论述:“道”像器皿的中空一样,没有具体物象,平稳得没有一点动静,像隐身一样,只是潜在的发挥作用,但它的作用是绵绵不竭的;道深不可测,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所以,道孕育万物,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锐气,纷乱,光耀,尘埃都处理了,隐没了自身,达到了与万物和谐一致的玄同境界。道是最早的力,终极的因,最后“功遂身退”,与万物和谐如一,这才展现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特性。
从劝谏君王依道治国的角度看,才是老子的原意,也才能知道老子每一章节的具体深意。
《道德经》很像治国理政方面的论文,摆事实,得出论点,讲道理,陈列论据,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得出结论。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19: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五章 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
虚而不淈,蹱而俞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词语解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借指道。刍狗,古人祭祀、祈福时扎成的草狗,以替代活狗作为牺牲供摆,祭前极受珍视,用后贱而弃之。道同一看待万物,无所谓贵贱,由其自然生灭;圣人同一看待百姓,无所谓贵贱,由其自生自养。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蹱而俞出:天地之间,天之下地之上。橐龠tuóyuè,冶炼或煅打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今谓之风箱,是皮革制作的。与,在句尾,同“欤”,表感叹、反诘、疑问语气。虚,是对保持风箱内空虚的一种情景描述。淈gǔ,跟汩gǔ是一个意思,水涌动流出状态。虚而不淈,皮风箱内空虚鼓起,没有合拢,里面的空气不涌动,安然自在。踵zhōng,与“踵”义相通,如“躘蹱”与“躘踵”、“龙钟”同义。《马王》甲本与《道藏》甲本均用“踵”,乙本及通行本均作“动”,我觉得“踵”义更贴切,《释名》中:“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这句里的“蹱”,其实就是用力合拢风箱的一个场景描述。俞,古同愈,更加。这句意思是,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保持风箱内部空虚,万物就安然自在,而如果用力合拢风箱的时候,万物就像风箱中的空气一样越挤压跑出去的越多啊。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多闻,听各种各样的关于治理国家的理论和主张。数,通速,加速。中,同盅,器皿中空,空虚之意,平稳之态。守中,就是守平衡态,守无为。这句意思是,关于治国的方略听多了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有的理论都不如坚守平衡,以道为师,用无为的理念和方法来治理国家。

意译
天地不言仁,同一看待万物,无所谓贵贱,由其自然生灭;圣人不言仁,同一看待百姓,无所谓贵贱,由其自生自养。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保持风箱内部空虚,万物就安然自在,而如果用力合拢风箱的时候,万物就像风箱中的空气一样越挤压跑出去的越多啊。君王治理国家,难道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不要去干扰百姓的生活,百姓自然就安然自在了。
建议听多了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切学说都不如坚守国家的平衡之态,不去人为干扰。

理解
有了上一章,“道化万物”的过程论述,才有了“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论断,劝谏君王应该像天地、圣人对待万物万民一样,不分高低贵贱,坚守无为之道,不标榜,不倡导,不恣意妄为。
历来译者对这一章的理解就歧义颇多。首先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基本上都解为天地和圣人都是冷酷无情的,刻薄不讲仁慈的。这样理解很直观,也成为引起儒道之争之的标志性语言,但不符合老子关于道德的思想,也是没有理解老子为什么这么说的根源。
还有,几乎所有的研读者都对老子用风箱来比喻天地不解,感觉到这是一个奇怪的比喻。不太明白使用这样的比喻想说明什么,猜测很多。试作如上解读,诸君以为可否?
“多闻数穷”流传版本作“多言数穷”,无法解读。帛书使真相还原,疑义迎刃而解。春秋时百家争鸣,儒、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等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治理天下的理论、思路和方法,像不同的医生,为那个纷乱错杂、你争我夺的社会开出药方。听多了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听谁的呢?答案是所有各派都不若守中,无为而治,不要人为干扰。
这样理解不就豁然开朗了吗?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19: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六章 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词语解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帛书甲本原文为“浴”,“浴”的本字当为“谷”,《说文》:“泉出通川为谷”,《尔雅?释水》:“水注溪曰谷”,《注》:“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可见,“谷”(浴)是比“溪”还要细小的水流,是山谷两侧崖壁上的缝隙流出的细小水流,流出后像雨点一样从高空飞溅。从形象上看,谷(浴)很像雌阴,是谓玄牝。山谷两侧崖壁上的缝隙流出的细小水流,好像永远不会枯竭一样,他的形象很像雌阴,我们把他的神髓抽象出来,称之为“玄牝”,作为生养天地万物的源头。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牝的门户,把他称为天地万物出生的根源。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绵绵,是老子对“玄牝”的神髓在空间和时间中存在方式的描述。“玄牝”的神髓在空间中,连绵不断,无限微小也无限巨大,在时间上,连绵不断,无限暂短也无限久长。堇jìn,一种草药,可以迅速止血,很稀少,古文多用做比喻“少”。这句意思是,道舒缓地、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存在着,但其生养万物的功用却永远也不会减少。

意译
山谷两侧崖壁上的缝隙流出的细小水流,好像永远不会枯竭一样,他的形象很像雌阴,我们把他的神髓抽象出来,称之为“玄牝”,作为生养天地万物的生身之母,把玄牝的门户称为天地万物出生的出口。
“玄牝”的神髓是舒缓地、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存在着,但其生养万物的功用却永远也不减少。

理解
这一章用形象比喻,以雌阴喻道生万物的功能。像人们对生育的神秘感一样,道生万物的过程也是神秘的,想象得到但没法具体描述的。
最终得到了一个结论,道的形象是“若有若无”,道发挥作用的一个特性是“绵绵不绝”,不是突然爆发的,是缓的、不间断的,这就是“柔能胜强”结论的根源。
有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才有了下一章的现象啊“天长地久”。
道德经原文是没有章节的,意思是连贯的,后人基于分段的思维,进行了分节,从某一种程度上,提高了后世人理解的难度。这岂不正是老子“反对分别对待万物”论点的一个例证吗?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0: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与?
故能成其私。

词语解析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分阴阳而生天地,孕育了万物和人,但却“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什么目的。潜台词是君王应该像天地大道那样,无私心,低姿态,不居功,不自傲,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个人才能长生久视。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退其身,帛书甲本中为芮其身,乙本作“退其身”,通行本作“后其身”,甲本中“退”常作“芮”,如第六十九章 “吾不進寸而芮尺”,芮,草初生時柔嫩細小的樣子,也是含有“退”之意的,所以去“退”字。“退其身”是说圣人不争功,不争利,无私而为。身先,反而得到人民的爱戴,推其为王。外其身而身存,是说圣人把自己置于个人意愿范围之外,无私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人民拥戴他,没有什么纷争,就能健康的活着。
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与,在句尾,同“欤”,表感叹、反诘、疑问语气。不是因为圣人不重私人利益吗?所以,圣人才成为圣人啊,得以流芳百世。

意译
天长地久。天地能够长久的根本原因,是它们不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所以才能永远存在。
因此,圣人秉持天地大道不争之德,不去争强斗胜,而是采用退让的方法,一任自然,反而能够使自己成为引领者。圣人把自己置于个人意愿范围之外,无私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人民拥戴他,没有什么纷争,就能健康的活着。
不是因为圣人不重私人利益吗?所以,圣人才成为圣人啊,得以流芳百世

理解
这一章基于“天长地久”这一现象,探寻原因,得出“大道无私”这一结论。
托圣人之名,劝谏君王治理国家,要发扬无私精神,退让不争,才能成为社会的引领者,摒弃自身的欲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使自我得到长久的保全。
这一章得“无私”的结论,是大道精神中的一项。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0: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八章 上善治水
上善治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时。
夫唯不静,故无尤。

词语解析
上善治水:上善,最好的领导者,要像治理水患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有静,通行本作“不争”,帛书作“有静”,两字只差,意思天差地别。“有静”是形容治理水患后的水的特征,水有静有动,洪水无情,静水流深才能滋养万物。水患治理成功后的水是平静的,才能滋养万物,润物无声。
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水往低处流,总是把自己摆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下的位置,所以差不多就跟道一样了。
居善地:最好的位置,是像水一样低地的位置。喻君王应谦恭卑下。
心善渊:保持沉稳博大的心怀。君王要像深水潭一样宁静幽深,具有广纳能容的心怀。
予善信:予,给予。信,政令。君王要给予真实诚信的政令。
正善治:正,通政。治,安定太平。君王要采用不干扰的态度管理国家。
事善能:能,技能,能力,胜任。君王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蹱善时:蹱,参见第五章,取“踵”的动作之义。时,时机,时令。君王要把握时机啊,因应节令和形势变化的而采取上述行动啊。
夫唯不静,故无尤:不静,指的是君王把握时机,采取了上述恰当的行为。尤,通忧,忧愁。君王只有把握时机,马上采取上述的行动,未来才会没有忧愁啊。

意译
最好的领导者,要像治理水患一样,没有水患的水是安静的,滋养万物,润物无声,总是处在众人所嫌恶的低下位置,其品格差不多就是道了
所以,君王应该效法静水那样时刻前辈处下;拥有怀有像深渊那样宁静广大的胸怀;发布真实诚信的政令;采用不干扰的态度管理国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应该把握时机,马上采取上述的行动了。
君王只有把握时机,马上采取上述的行动,未来才会没有忧愁啊。

理解
这一章,其实是劝谏君王马上采取行动的,效法治水后的静水,处下、安静、利万物而无私,这是跟道接近的品性。
这章是“不争”和“处下”这两个概念的出处和源头,“有静”是不争的根据,保持自然,不妄加干扰,说的是行为。而“处下”其实是说的态度问题。
“上善治水”,通行本作上善若水,帛书乙本作上善如水,帛书甲本作上善治水。帛书甲本还原了《老子》的本来面貌,事实上,水也有恶水啊,洪水无情不就是吗?水都是好的?这根本不是符合前几章,老子阐述的万物平等存在,对比上方缺一不可的道理。被后人篡改是无疑了。
至此,对前面章节做一个总结,这八章,先是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以及其演化而来的“有”和“无”概念。
其次,得到了道是万物的根源,其用不穷,这个论断。
最后,得出道功用的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道“对待万物一视同仁”,现代语言就是“平等对待”;二是,道“无私”;三是,道“不争”。这三个方面是老子对道观察后总结的最重要的三个特征,用“大道精神”对此进行概括,也不为过。
“平等对待”,“无私”和“不争”是“无为而治”最重要的支撑。
上一章从天长地久的角度得出“无私”这个结论,这一章从水德上得出“不争”这个结论。后面章节,其实都是围绕这三个概念展开的论述,或推导出另一个结论,或举例论证,或反例论证,不一而足。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1: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九章 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词语解析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盈:满。在这里是个动词,意为使之更满。“持而盈之”,不是指抱在怀里拿在手里的东西,而是对待财富、地位和荣誉等等的态度。已是止,适可而止。知足之足恒足,对现状永不满足,不断追逐,不如把贪欲之心放下来。
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揣zhuī,捶击,锻打。过于锻打磨砺而尖锐锋利的器具,容易损坏,不可能长久锋锐。是执政理念,是对“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执政理念的形象比喻,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贵富而骄,自遗咎也:贵富,贵是爵位高,富是钱财多,指君王及其亲属、官僚集团的人员同时拥有社会地位和财富。骄,傲慢自大,目无他人,蛮横。遗,读wèi,给予,馈赠。咎,灾祸,凶险。自遗咎即自招祸灾。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遂,成功,实现,遂心如愿。退,帛书甲本为“芮”,参考第七章的解释。天之道,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这句话是说成就功业,不居功自傲,处下不争,才合乎天道

意译
对已有的永不满足,总是不断追逐,不如赶快停下来。不断地锻打磨砺,其锋锐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室不可能永久守住,总会失去。富贵了就骄傲跋扈,那是自找祸灾。成就功业,不居功自傲,处下不争,才合乎天道。

理解
这一章,其实是对“无私”这一概念的扩展、外延和推论。有了“无私”这个概念,那什么是“私”?在《道德经》中,基于劝谏君王这个目的,这个私自然被限制在君王这个对象身上。私就是“恋权势”,“尚强权”,“贪财货”,“享富贵”。
本章前四句,就是对君王“恋权势”,“尚强权”,“贪财货”,“享富贵”的批判。
最后一句,基于上述的批判,老子有了一个推论,“功遂身退”是天之道啊,潜在意思,还是劝谏君王还是紧守“大道精神”,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王朝才能传承万古。
另外,“功遂身退”的思想在流传过程中,到现在基本上被曲解和异化了。从《道德经》的解读中,我体会“功遂身退”,不是说叫君王功成名就后,就退位,退居二线的意思,是退到紧守“大道精神”这个位置,是不居功自傲的意思。
中国人就喜欢走极端,这是民族文化的根性,对于“功遂身退”的解读也不例外,历来译者解析到“功遂身退”时候,都喜欢举范蠡和韩信的例子,仿佛功成名就后,不退出江湖就得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违反老子本意的,历来功成名就,善始善终的,多如过江之鲫啊,思考下这背后的原因,才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方式和态度。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1: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章 玄德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修除玄监,能毋疵乎?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词语解析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戴,古代刽子手头套面具行刑,穿戴,承载之义,本义只见于古文,如“戴,覆也。”——《尔雅》,“日抱戴。”——《孝经•援神契》。营,本意为四周垒土而居,这里指魂,屈原《远游》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后汉书·寇荣传》中“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陆机《文赋》中“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内观经》曰:“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可见“营”与“魂”的联系多么紧密,孔颖达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按:依孔说,魄掌管形体的运动功能,魂掌管形体的精神。抱一,紧紧聚在一起,合为一体,也即形神不离,圆融合一。毋:通无,不要,没有。
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抟tuán,把东西揉弄成团,聚拢的意思。气,人的精神、精气、内气、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至柔,通行本作致柔。至柔比致柔更加完美,意思是达到最柔的境界。婴儿最为柔弱,无智无欲,自然成长,但却精气充盈,有极强的生命力。用来比喻“抟气至柔”要达到的效果。
修除玄监,能毋疵乎?玄蓝,玄是幽深莫测,监,通鉴,就是镜子,玄监的字面意思是幽深的镜子。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心藏于人体内部,但却能洞悉外面的世界,就像一面幽藏着的镜子,理解为心灵。涤除玄监,清洗去除内心不合于道的杂念。疵,疵点,毛病。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这句帛书甲本残缺,以乙本补全,爱民栝国,栝、括、活音古同。机栝者,灵活之机构,又拨火棍有助炊之义,故引申义通“活”,通行本作“活”。爱护人民,治理好国家。知,通智,是统治者根据“私”琢磨出来的行政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机谋权术。意思说,作为国君,爱惜民众,治理国家,能够做到不凭籍机谋权术吗?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天门,指眼耳鼻舌身等能接收外界信息的器官。启阖,通行本作开合,汉避讳景帝刘启讳,改成开,意思一样。天门启阖,就是获取外界信息并做出反应。雌,这里指柔弱,阴柔。这句意思是,感知外界事物并做出回应,能做到守柔、处下、不争、不敢吗?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明白四达,弄明白四方上下的事情,懂得天地社会自然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毋以,不以。知,这是知的本义,知道。弄明白四方上下的事情,能不要自以为知道吗?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这句的主语是道。生之,老之认为道生万物。畜,通蓄,是存养、保有的意思。生而弗有,长而弗宰,给了他们生命但却不把他们看成自己所有,位居他们之上但却不去主宰他们。玄德,最为高尚、深邃的德行。

意译
身心合一坚地守大道,能心无旁骛,永不离弃吗?抟聚元气以达至柔,能够像婴儿那样无欲无求吗?清除私心杂念,反思缺点过失,能像擦拭镜鉴那样,干干净净,不留疵点吗?爱惜民众,治理好国家,能够做到不凭籍机谋权术吗?运用自身能力感悟世界,能做到守柔、处下、不争、不敢吗?弄明白天地自然,四方上下的事情,能不要自以为知道吗?
道生成了万物,滋养了万物,但却不以万物为私有,虽为万物之长却不去主宰它们。这就是最为高尚、深远的德啊!

理解
这一章串连上文就好理解了,前六句就是针对统治者违反“大道精神”的行为做法进行的诘问。
统治者违反“大道精神”就会根据“私”来制定治国理政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机谋权术。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就是对统治者违反“人人平等”的原则,区分对待人民(同意我的给好处,反对我的打压),区别对待事物(尚贤,贵难得之货,让人追名逐利)的诘问。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对统治者依据权利,暴力统治压迫民众的诘问。
“修除玄监,能毋疵乎?”就是对统治者能忍受自己的过失,不能忍受人民的失误的诘问。“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就是对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愚民骗民,说话不算数的诘问。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就是对统治者主观臆断,朝令夕改的诘问。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就是对统治者自以为全知全能,轻狂自大的诘问。
最后一句,就是告诫统治者治国理政,要谨慎“大道精神”,对待人民要平等,慈爱,不要居功自傲,不要主宰人民。
一连串的反问句,一气呵成,痛快淋漓啊。最后一句又字字珠玑,在情在理。
这种奇巧的构思和比喻,针针见血,口口解馋。读《道德经》,真的是在享受精神盛晏,艺术大餐!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3: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一章 有无之用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词语解析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卅,读sà,三十。辐,辐条。毂,读gǔ,车轮。三十根辐条共同构成一个轮子,用以建造车辆,因为有空的位置,才可以发挥装载的功用。
埏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埏埴,读shān zhí,埏是用水和泥,埴是细的黄土、黏土。埏埴就是和泥。器,指容器。当其无,在那些空着的地方。埴器,就是陶器。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凿,这里的意思是开通。户是门,牖(yǒu)是窗,户牖就是门窗。当其无,在无的位置。有室之用,发挥室的作用。这句意思是,开通门窗,建造房屋,只有在保留“无”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房子的功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之,有物体的时候。利,方便,便利。无之,无物体的时候。用,指功能。这句说,有和无都不可缺少。有为人们使用提供了便利,而有要通过无才能发挥其功用。


意译
用有三十根辐条的车轮建造车辆,在空无的位置,才有装载的功用。用细土和泥,做成陶器,在空无的位置,才有容器的功用。开通门窗建造屋舍,在空无的位置,才有房屋的功用。所以说,有和无不可或缺。有,使器物具有功用;无,是器物发挥功用的必要条件。

理解
这一章,如何与上一章衔接?
上一章,对统治者违法“大道精神”的诘问,统治者对“大道精神”有所迷惑,尤其是对“万物一视同仁”而“不区别对待”这个结论很不解,明明有些东西,对我是没有用,我留着他干什么呢?我当然要区分哪些对我有用,哪些对我无用,无用的我就丢弃了。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给君王解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器具的“中空”看似无用吧,但它恰恰是器具能起作用的关键,连“中空”都有用,更不要说别的东西了。
所以,这是“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的例证。
如果单从哲学的角度,去解析和理解“有”和“无”,“利”和“用”的辩证关系,就会失去老子的目的性。
虽然,单从哲学角度,这章所蕴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刻的,但老子总结这个深刻的哲理,是既有原由,又有目的的。《道德经》离开了劝谏君王依道治国的目的,就脱离的老子写此书的主旨。
当然,《道德经》是本千古奇书,不论人们从哪个方面去解读,都会有所得,从此可见其包容性。其实,这也间接证明了老子说的道包容万物的特性。
我认为,解译《道德经》,不是不可以从别的方面入手,例如从哲学方面,从兵法方面,从泛化后适合大众的方面去解读,这些都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最开始的解读,还是应该摒弃自我主观想法,只站在老子的角度去想,去思考,顺着老子写道德经的思路去感受文章的脉络,品味文字的韵味,得其精要。
只有放弃我执,清空大脑,以无心映老子之心,才能得其真意。得到真意之后,在怎么延伸、扩展和应用,都会游刃有余,不失其真了。
值得注意的是:从行文逻辑来说,这章涉及的是“大道精神”中的“平等”。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4: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
五色使人目明;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五味使人口爽;
五音使人耳聋;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词语解析
五色使人目明:五色,青、红、黄、白、黑,此指缤纷眩目的色彩,能引起人们欲望的色彩刺激。目明,明,通行本是盲,帛书甲本为明,其实主旨意思差不多,目明,亮得睁不开眼,亮瞎了眼,目盲其实很牵强,五彩之色怎么能让眼睛瞎了呢?当时可没有激光,所以,亮的睁不开眼,更传神,更符合逻辑。字面意思是,五彩缤纷的颜色会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睁不开眼,看不到事物原本的面貌或颜色。寓意如果放纵自己,追求色欲感官享受,会使人失去对天地大道的观察能力,看不到事物自然无为的真相。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驰骋田猎:驰骋,马奔跑。田,通畋tián,打猎。猎,捕获。心发狂,心狂躁妄动,像脱缰野马,不能控制。字面意思是,纵马围猎,能使人心狂放,行为不受控制。寓意是,追求驰骋狩猎之类狂放的活动,纵情玩乐,会导致人心狂躁,不能控制,从而背离道德。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强调要时刻保持心底清静。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难得之货,指金玉珠宝之类贵重物品。行,指品行,操行。妨,阻碍、伤害。字面意思是金玉珠宝之类难得的财货会使人的品行受到伤害。寓意是如果没有节制的追求奢侈豪华的享受,尊道贵德的品行就会受到伤害。
五味使人口爽: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代指丰美的食物。口爽,古时爽字有差错、失误、丧失、失去的意思,这里指失去味觉。字面意思是,各种不同的味道胡吃海塞,就尝不出来是什么味道了。寓意是,放纵欲望追求美食美味,会使人失去对基本需要的忽视,失去对天地大道自然无为的追求。
五音使人耳聋: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即宫、商、角、徽、羽,喻纷繁杂乱的声音。耳聋,耳朵听不清。字面意思是,五音杂乱,会使人耳朵听不到声音。寓意为,如果无节制的追求声音享受,会使人沉湎于美声之中,丧失对天道自然,即道和德的感知能力。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治,包括治理国家,修养自身两个方面。为腹,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为目,上文所讲各类纵欲之状。这句说圣人治理国家,修养自身,注重于实际需要,不会纵欲无度。
故去彼取此:摈弃物欲的诱惑,着眼于满足自身实际需要。




意译
放纵追求美色的感官享受,五色纷乱,会使人看不到事物的真正色彩;放纵追求驰骋田猎之类狂放的享乐活动,会使人心狂躁不能自控,像失去理智一样;放纵追求奇珍异宝、奢侈豪华,会像贪欲狂一样,使品行受到伤害;无节制地追求美食美味,五味杂陈,会不能辨别真正的美味,像味觉麻木了一样;无节制的追求声乐享受,五音乱耳,会使人听不到原本的声音,像聋子一样。因此,圣人的方法和态度是,注重于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吃饱穿暖,而不会追求声色犬马、奢侈豪华纵欲无度。他会选择一样,舍弃一样。

理解
这一章,还是否定“私”的,否定君王之私,阐述“私”带来的后果。继而从根本上否了以“私”为目的产生的机谋权术等治国方略。
于是,圣人治理国家应该“为腹不为目”。
如果单独去解读这章,只是依据文字的本意解读,就会很模糊,而且会很费解。因为,有些是跟我的常识相反的。例如“五味使人口爽”,各种滋味使味觉丧失?没有盐可是会浮肿的;“五音使人耳聋”,音乐能让人耳聋了?音乐还可以陶冶情操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所以,老子这么写,是夸大的修辞方式,不是实指。那就只能是“借指”了。这是批评统治者声色犬马、奢侈豪华纵欲无度的。
要注意到老子关于“为腹不为目”的主张是针对统治者阶层,即王公贵族讲的,是针对统治者奢侈成风的社会现实讲的,普通民众没有享受诸多“五(色,音)”的资格。老子并不反对所有的音乐舞蹈和一切声色犬马的东西,反对好吃的东西。他所反对的是贵族们过度的欲望和消费,倡导他们要要怜惜民力民财,带头建立淳朴的社会风气。认为老子是个禁欲主义者,骂他变态的人们,肯定是误会了。
这章是直接否定了“君王之私”,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君王现行的治理制度,于是,劝谏君王“为腹不为目”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这章如果扩展发挥下,泛化到每个人,也是适用的,人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限的。联系现实,在科技高度发展、物质极其丰富的现代,人的欲望在灯红酒绿、歌舞繁华中,被无节制地放纵,消费花样不断翻新,比历朝历代都更加穷奢极欲。由此也引起了社会的严重不公平,形成了以纵欲为荣,淳朴为耻的不良风气,导致贪腐漫延,风气败坏。如老子所言,把对待欲望的态度端正一下,把驰骋畋猎之心收敛一下,抑制对感官刺激的追求,保持内心的清醒,人格的健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从行文逻辑来说,这章涉及的是“大道精神”中的“无私”。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5: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
爱以身为天下,安可以寄天下?

词语解析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宠,受到人民的特别厚爱、拥护。辱,与宠相对,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宠之为下也,(民)宠之(宜)为下,人民拥戴我,我应该保持谦卑、处下的姿态。惊,《说文》注“马骇也”,情绪瞬间震动,像受到惊吓一样,感到警惕。何谓宠辱若惊?对待人民的尊崇,君王要保持谦卑、处下的姿态,得到人民尊崇时要有所警惕,失去尊崇时也要有所警惕,这就是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贵,看重,重视。大患,是君王的大患,君王有什么大患,德经七十四章里面有答案“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人民对君王不满,对抗反叛,这就是君王的大患。若身,这个身,是身体的身,对于生命来说,怕死是天性,像担心性命一样。吾,指君王,拟用君王的语气说话。为吾有身也,这个身不是简单的身体了,是说君王像看重性命一样看重自身的地位、名声、财富。有身,吾心存有对自身荣辱得失的看重、追逐。何谓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人民要推翻我”这样的大患,是因为我像看重性命一样看重自身的地位、名声、财富,让人民非常不满,如果我不这样看重这些身外物,就不会出现大患了。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这句话是非常容易误解的,老子提倡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所以,把这句理解成“若能做到把看重自身用于看重天下人民,人民基本上会托付天下大事给你了”绝对是错误的,这是儒家的思想,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什么“社稷为重”,什么“民为贵,君为轻”,这都是“上贤”的思路,老子是摒弃的,老子一再提倡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自然演化,怎么会分轻重呢?怎么会“把看重自身用于看重天下人民”呢?这都不是老子的观点,老子的真正观点是——“无身”,身体就是身体,既不看重,也不看轻,自然而然。联系上文,“贵为身于为天下”中的“为身”就是“及吾无身”,就是既不看重,也不看轻身体,此句的含义是君王如果把“无身”的理念应用于治理天下,既不看重,也不看轻,那么天下就能无为而治,长治久安了。
爱以身为天下,安可以寄天下?:爱,爱惜。以身,就是“吾有身”这样的思维模式,身体要倍加爱惜的思维模式。这句的意思就是:把天下人民视为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私有财产,总是把私人的意愿强加给人民,人民怎么会把社稷寄托于你呢?



意译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对待人民的尊崇,君王要保持谦卑、处下的姿态,得到人民尊崇时要有所警惕,失去尊崇时也要有所警惕,这就是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人民要推翻我”这样的大患,是因为我像看重性命一样看重自身的地位、名声、财富,让人民非常不满,如果我不这样看重这些身外物,就不会出现大患了?
君王如果把“无身”的理念应用于治理天下,既不看重,也不看轻,那么天下就能无为而治、长治久安了;如果把天下人民视为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私有财产,总是把私人的意愿强加给人民,人民怎么会把社稷寄托于你呢?

理解
这一章,是非常容易错解的,如果把这章独立于全文的思想系统,那就会得出这章是讲个人的身心修养的。那宠辱若惊,跟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差的太远了,于是得出,老子也不是很高明的结论。
这样解释,真是离题万里,大错特错了。
首先,劝谏的对象就搞错了,对君王的劝谏泛化成大众了,有些章节这样泛化是说得通的,但这章可就说不通了。
其次,会转成“贵身”说,说君王首先要注重身体,才能更好的治理天下。这看重自身,不跟老子倡导的“无私”完全相反了吗?
所以说啊,要放弃我执,清空大脑,以无心映老子之心,才能得其真意。
首先确认君王这个对象,那其对立面就是人民。确认了君王和人民,这一主体和客体。这章得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把这章放到《道经》整体逻辑中去感悟,道经刚开始就得出“大道精神”,即“平等对待”,“无私”,“不争”。这章论述的事情,也不会跑出这个范围。“宠辱若惊”其实是诠释君王要“不争”的,君王把“宠辱”看成吓人的东西,避之不及,不争宠,不争辱,就平常心了,不就是不争吗?
“人民的不满情绪”就是君王的大患啊,怎么让大患消失不再发生呢?当然是“及吾无身”。怎么做到“及吾无身”?既不看重自身的身体(地位名利),也不看轻,不就行了吗?不关心,不要视为自己的,不就行了吗?
所以,最后才得出一个结论,“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安可以寄天下?”。把“无身”的理念应用于治理天下,那么天下自然就太平了,自然而然的长治久安了。所以,根据逻辑推理,这样的理解就逻辑自洽了,其他的理解,例如,看重天下或看重自身都是违反大道精神的。
到此章为止,老子算是真正向君王介绍完“大道精神”,把“平等对待”,“无私”,“不争”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君王听。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大道精神”就是君王治理国家的不二选择。告诫君王,只有按照大道精神治理国家,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王朝才能传承万古。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6: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四章 微希夷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此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忽望。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
是谓道纪。

词语解析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弗见,看不到。看不到的东西,叫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闻,听到。希,《释文》“稀,静也”,没有声音。河上公注“无声曰希”,老子自己也有“大音希声”的用法。听不到,无声的东西,叫希。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捪,音mín,抚,用手抚摸。夷,释为“平”的,摸不到的东西,叫夷。
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三者,即上文所讲的微、稀、夷。计=言+十,就是数数,计算之意。不可致计,不能够数清楚数量,无法穷尽。一,本身是数字之起始,当时没有负数,一就是最小的数字,用来代表“微希夷”这样“微小”的事物再恰当不过。微希夷三者的计量无法穷尽,所以就把他们混合在一起,这个东西叫做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上、下,在这里不能是空间位置的上下,因为这跟“捪之而弗得”冲突,那只能指时间维度,上指过去,下指未来。攸,甲骨文(人)(卜,杖)(又,抓),表示拄杖。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加(水,河),表示拄杖小心过河,造字本义:老人拄杖慢行,也就是缓慢之意。忽,取其形容词意,意外的,突然的。 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先把词意罗列下“一过去不缓慢,一未来不突然”,这可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过去不缓慢,未来不突然,那就是古今皆如此啊,就是“一”贯穿古今,与世长存。寻,甲骨文(像一个人张开两臂)(睡席),表示张开两臂,测量席子的长度,也就是空间上进行丈量。寻寻呵不可名也,先把词意罗列下“丈量丈量啊,不能够称谓”,这也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丈量本身就是称谓,那只能是丈量结果不能称谓了,数学来说,就是无穷大,隐含之意是“一”遍布四方上下,存在于所有空间。复归于无物,每次出生后都会回归到没有空间实体的存在(应该就是“无”)里面,那也就是说,“一”由“无物”衍生而来。至此,这个“一”就算是清晰了,“一”他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他贯穿古往今来,遍布四方上下,是“无”的衍生品。这个“一”,如果按照现代语言说,这不就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规律吗?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无状,没有形状的存在,无物,没有空间实体的存在,这就是老子说的“无”,佛门说的“空”,儒家说的“理”。忽望,这个是老子造的一个词,
作为“一”的别名,“忽”表达时间维度,古往今来,“望”(登高远眺)表达空间维度,四方上下,“忽望”就是要表达“一”适用于一切古今的天地万物,所以才能“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啊。
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这个“一”,如果想跟随它,永远也找不到它的后边,如果想迎着它,永远也找不到它的前边。说的还是“一”在时间维度上无始无终,在空间维度上无边无际。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执是把握,守持。今之道,道本无今无古,言今之道,今所言之道。御是驾驭、治理。有,即现实。以,后面省略宾语,以之,用“今之道”。古始,古之始,有始以来。这句意思是,守持现在讲论的道,能够驾驭现实,能够知道有史以来万事万物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势了。
是谓道纪:纪,本意是丝线的头绪,丝线理得顺,不散乱,引申意为要领、纲要等,这里指道的总体精神和要点。意思是,这是道的应用要领。

意译
看它,看不见,这叫微;听它,听不到,这叫稀;摸它,摸不着,这叫夷。对微、稀、夷这三者的计量无法穷尽的,只能把它们混为一体,这一体的存在就叫做一。这个一,贯穿古往今来,遍布四方上下,又回归到“无”,是“无”演化出来的。这“一”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空间实体的表象,也叫做忽望,用来表达它适用于古今一切事物的意思。人们想随着它却找不到它的后边,想迎着它却找不到它的前边,它在在时间维度上无始无终,在空间维度上无边无际。所以,守持现在的“道”,既能够驾驭现实,又能够知晓历史中万物的状态和发展规律,这是道的应用要领。

理解
这一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道经开篇直到上一章,老子把“大道精神”及其应用阐述完毕,这一章对道的应用做了一个概括总结,引出“一”的概念,提炼出道的应用纲领。又为下面章节的论述提供了素材。
既然道在古与今的应用是不变的,那就看看古代依道而行的圣贤是怎么做的,这就引出了下一章的内容。
从文中“一”的论述来看,老子命名的这个“一”不是道的代名词,因为在道德经中,“一”和“道”都具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更有“道生一”这种论述,所以我认为很多译者认为“一”是道的代名词是站不住脚的。
“一”更像我们现代哲学体系中的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不具有实体的,跟“一”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相对应,客观存在跟“一”贯穿古往今来,遍布四方上下相对应,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跟“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相对应。所以把“一”当作规律解释,也无不可。而规律的应用逻辑,就是“道纪”啊。
这一章,是我感觉最难解析的,一是通行本跟帛书相差太大。二是,这章是个承上启下的章节,是老段落的结尾,新段落的开始,以前老段落的脉络用在这章有些不顺当。所以,思考了很久,查验了很多资料,相互验证,最终才做到了思维连贯,文意通顺。
另外,这章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是道应用的总纲领,如果这个理解有偏差,会影响后面所有的解析。这也难怪帛书甲本和通行本有多处不同了,不得不吐槽下。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3:26: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
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
豫呵,其若冬涉水;
犹呵,其若畏四邻;
严呵,其若客;
涣呵,其若凌释;
沌呵,其若朴;
浑呵,其若浊;
旷呵,其若谷。
浊而情之,徐清,如以重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词语解析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古之,古代那些。善为道者:善于依道纪行事的人,相当于说“圣人”。微眇玄达,眇,小,无处不在。细微而深刻,他们完全彻底按照道的要求行事。深不可志,深,表示丰富、细微、广博;志,记载。说体道者博大精深的德行难以用语言透彻的表述。这句意思是,古代那些善于依道行事的君王,他们小心翼翼地按照道的特性行事,细致入微,精深宽广,不能具体描述。
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夫唯,正因为。强,勉强。容,动词,即描述古之善为道者的形状。意思是,正因为难以描述,所以只好勉强来说一说它的面貌。
豫呵,其若冬涉水:豫,犹豫,谨慎的状貌。若冬涉水,像冬天过河,如履薄冰的样子。做每一件事情都小心谨慎,三思而行。
犹呵,其若畏四邻:犹,进退不定,犹疑不决的样子。处理四邻关系或者邻国关系,必须小心谨慎,否则要出矛盾,闹纠纷意思说,小心谨慎,犹豫再三,就像担心惹怒了四邻。
严呵,其若客:严,恭敬庄严。意思是,恭敬庄严,像做客一样。
涣呵,其若凌泽:涣,漫涣,冰化开时慢慢溶解,逐渐散化开。凌,即冰凌,泽,湖泊等。春天,湖水之冰慢慢融化,而不是拿火烤化,锤子砸碎,不用强。喻善为道者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其目标。
沌呵,其若朴:沌,dùn,混沌未分,未经外力。朴,自然之状。喻淳朴自然。意思是,其行为状貌全出自然,就像未加工的木头。
浑啊,其若浊:浑,浊,浑浊。各种物质和水杂糅在一起,比喻善为道者,与万物混而为一,以求玄同,圣人恒无心,为天下浑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旷呵,其若谷:空旷宽阔,像山谷一样。喻虚怀若谷,心胸宽广。
浊而情之,徐清;如以重之,徐生:浊,静止的水不会是浊的,浊水是强势旋流,响动比较大的水。情,当动词用,“归根曰情”,让事物按照其规律发展下去。如,帛书甲本,原字为女,通假为如,做若解释。重,动词,肩扛沉甸甸的行囊远行 zhòng,引重致远——《易 • 系辞》。重之,之为清水,使清水变重,怎么能变重呢?混合其他的东西就行了。生,参考有无之相生,生成,放到这个语境中,清浊相生啊。如以重之=清而重之,徐浊,意思是,让混浊流动的水静下来,就会慢慢澄清,如果清水里面混入其他东西使得水变重,清水就会在慢慢变得浑浊。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坚持,守持,保有。此道,道,上述按道纪而行的态度和方法、行为。盈,满的意思,完美。欲,想要。依道行事是不会想要完满的,总是留有余地。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敝,破败旧衣,喻过得不好,但有吃有穿。成,完美,成功,这里指大家认为的成功,地位高、富有、有权有势。这句意思是,正因为不追求完满,所以能甘于吃饱穿暖而不追求所谓的成功。

意译
古代那些善于依道行事的人,谨慎小心,深广莫测,对他们博大精深的道德行为难以描述。因为难以描述,只能勉强这样讲:他们思之再三啊,就像严冬涉水过河;想了再想才行动啊,就像担心触犯了四邻的利益;严肃端装毕恭毕敬啊,就像作客;心胸宽广不积怨,就像冰块融化;敦厚朴实啊,就像朴木;涵容众意啊,就像浊水;心胸旷朗豁达啊,就像山谷。
清浊相互生成,混浊流动的水静止下来后,就会慢慢变清,如果往清水里面混入其他东西使得水变重,清水就会在慢慢变得浑浊。
那些善为道者知道清浊相生的道理,所以他们从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满,所以能甘于吃饱穿暖而不追求所谓的成功。

理解
这章的主旨非常好理解,上一章提出了道应用的总纲领,古今同用,所以,这种就讲述上古那些善为道者,是个什么样子的,提倡现在的君王效仿先贤,做事不追求圆满,甘于平凡,不追求那些所谓有权有势的成功。
这种主旨很清晰,难点在文字上,怎么才能解释得符合主旨。这是一个问题。
尤其是“浊而静之,徐清;如以重之,徐生”和“能敝而不成”。
浊而静之,徐清;如以重之,徐生,这一句,一定说的是道的一种性质,根据这种性质顺理成章的得出“保此道者不欲盈”这个结论。这就好思考了,既要符合大道性质,又要能推导出结论。只能是“清浊互生”了,跟“有无相生”一个道理,因为盈满就亏啊,所以才“不欲盈”。然后对照文字,通了。
“能敝而不成”,通行本是“能敝而新成”,还有擅自改成“能敝而不新成”的。帛书出土,全把这些推翻了。古代善为道者,那一定是符合“大道精神”,“平等”,“无私”和“不争”。
这句话从文字看,跟“平等”没什么关系,那只能是“无私”和“不争”,“敝”往无私上靠,“不成”往不争上靠,这就成了。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4:03: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归根曰情
致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傍作,吾以观其复也。
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
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
复命,常也。
知常,明也。
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沕身不思。

词语解析
致虚极也,守情表也:致,追求。虚,是心灵空旷,广博能容。守,是守持,不离不弃。情,感情,心理状态。表,通标,标识,认识后标注。——《说文》,观察。用虚怀若谷、内心不带任何成见的态度去观察天地万物==客观的观察事物。
万物傍作,吾以观其复也:傍,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古汉语中,读bàng,依附,依靠,意为“并”,是从万物关系讲的。另解,傍为万物傍于我,是从主客观关系讲的,取其后者。作,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能,能够。观,观察,认识。复,循环往复,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然后又重新开始发生这样一个回复的过程。
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高明《老子帛书校注》认为“天”字是笔误,当从通行本作“夫”,为“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查帛书甲乙二本都作“天”,两个本子抄写时间相差20年左右,所本不同,同时笔误的可能性极小。天物亦通,讲自然之物。芸芸,万物丰富多样。根,事物出生入死,不断的循环往复,应该有一个东西,既是事物出生地,又是事物的死亡地,生死在其中得以转化,这个东西就叫做根。
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归根,事物都要回归事物的根,也就是现代哲学中说对的,事物发展规律。事物发展规律就叫做情,也叫做,也叫做回归本原。情,原意为“心理状态,情况”,道德经里面给“情”一个专有字义,是老子专门下的定义,具体请看附件2。
复命,常也。知常,明也:常,普遍的,恒久的。万物回归本原,是一种常态,规律,懂得这个普遍恒常规律,就是聪明洞达。
不知常,妄,妄作,凶:妄,胡乱,荒诞不合理。指思想行为迷乱。不知道事物的普遍规律,就会迷糊,稀里糊涂的乱作为,就很危险。
知常,容:容,包容,容纳。懂得事物发展变化的本真状态,就有了平常心,就能以包容的态度顺天应人,没有刻意改变它们的想法。
容乃公:公,正直无私,为大家谋利益。乃,字面意思是“就是”,这里作“才能做到”理解。容乃公,能够认同天地万物自然的发展变化,才能做到公正无私。
公乃王:公正无私就能受到人民的推崇,而成为天下之王。
王乃天:王是天地自然规则的体现者。
天乃道:天地自然规则是道的规则的体现者。
道乃久:久,恒常,久远。道乃久,道就意味着恒长久远。
沕身不思:沕mì,隐没。沕身,隐没身形。思,帛书甲本原文[以心], 应该是以和心组成一个字,从汉字象形的角度看,以心,就是用心作为,现代文字中只有“思”有点这个意思。因此,君王应该隐没身形而不去想着有所作为。

意译
保持客观的心境去观察万事万物,会发现每个事物都是依据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然后又重新开始发生这样一个反复过程。
万物表现的纷纭万状,各不相同,但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断的生死往复,每次都会回归到一个东西里面,这个东西既是他们的出生地,也是他们的死亡之地,这个东西就叫做“根”,即是事物的本原。万物回归到“根”这个规律就叫做静,也叫做回归本原。回归本原是种恒常状态,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能看清这种规律,就是聪明洞达。看不清的话,就会迷惑,如果稀里糊涂的乱作为,就会陷于危险中。
知道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就能无所不容。无所不容就能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能折服天下,成为王者。王是天地本真的体现者,而天地又是道本真的体现者,体道而行,意味着恒长久远。
因此,君王应该隐没身形而不去想着有所作为。


理解
这一章,文字不是太难解读,主要是要理清上下文的脉络。
第十四章,是承上启下的章节,提出道应用的根本纲领,也表述了“道的应用古今同一”特性,所以第十五章中,描述“古之善为道者”,让现在的君王去学习效仿。
但第十四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也就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根本规律,“道纪”就是根据这个“一”推导得来的,但是,十四章只是提出的“一”的概念以及其表现出来的特征,至于“一”的具体内容却没有提及。本章讲的就是“一”的具体内容,概括的说就是“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也即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
所以,可以这样说,“情”是“一”的内容,“一”是“情”的概括。
沕身不思,通行本为“没身不殆”,从老子的一贯思路来看,他行文一般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结论,而这个结论一定还是劝谏君王应该执行的。从这个方式看,“没身不殆”终身没有灾祸是不合适的,应该以帛书甲本拨乱反正。
最后,老子回归劝解君王的主题上,劝谏君王要降低自身的存在感,不主动想要建功立业。
这个“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就是哲学中一直研究的事物发展趋势。只不过,老子限于时代,只是提出了概念,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是“顺势而为,见机而作”的思想萌芽。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4:08: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七章 成功遂事
大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誉之。
其次,畏之。
其下,母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
犹呵,其贵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词语解析
大上,下知有之:大,代表极,最好的。上,君王。下,百姓臣民。最好的君王,下面臣民也就知道有这么个人。
其次,亲誉之:古文之所以难读,一个是指代不明,二是省略主语或宾语。就如这句,补全了应该这样,“[大上]次,[下] 亲誉之”,这样就好理解了。亲誉,亲近赞美,指巴结逢迎之类。比“下知有之”差一些的情况是老百姓知道有君王的存在,还要亲近和赞美他。
其次,畏之:补全了“[大上次]次,[下] 畏之”。畏,惧怕。比“亲誉之”差一些的情况是老百姓惧怕严刑酷法强大压力。
其下,母之:补全了“[上]下,[下] 母之”。母,父母。最差的君王,下面的臣民不得不像对待父母一样孝敬他。这里要注意的是,老子对待儒家那个“礼”,讲究的“孝慈”是持有否定态度的,所以,老子认为像父母一样供奉君王,这是最差劲的。诸位想想“父母官”的所作所为吧。通行本,把“母”改成“侮”,掩盖了道家抵触儒家所提倡的“孝慈”一说。
信不足,案有不信:这句话也是缺少主语,主语应为君王。案,通安,乃,如“于是”。信,前一信是诚信,取得于老百姓,后一信作信任解。君上不讲诚信,于是才会有老百姓对他的不信任。
犹呵,其贵言也:犹,犹豫,小心谨慎的样子。贵言,不随便发号政令,必慎重。
成功遂事:取得成就,达到目的。
而百姓谓我自然:自然,自己干的。我,指百姓。百姓说我取得成绩那都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跟君王没关系。这才是自由主义,这才是大市场,小政府的结果啊。

意译
最好的君王治理国家,老百姓仅仅知道有国家和君王的存在,安居乐业而不受过多干预;次一点的君王治理国家,老百姓受到较多干扰,为了维持正常生活,不得不巴结和赞美君王;再次一点的,老百姓会因为君王的高压统治而感到惧怕;最差的是老百姓为了活命,把君王像父母一样孝敬供养着。
君王不讲诚信,一切以私立为导向,百姓当然就对君王不信任了。
所以君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发布政令,不要过多的干扰老百姓的生活啊!
君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把国家治理得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人民都说我自己取得的成绩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跟君王没什么关系。看啊,这不是最好的社会吗?这不是君王最大的功绩吗?

理解
这一章给君民关系进行了分类排名,详细论述了各个分类的依据原则,具体内容和等级。这章就是君王治国的评分标准,能让君王明确自己处在哪个等级中,为下面章节劝谏君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章还是再次强调当政者要“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提出了君王应该“贵言”,减少政令干预,努力争取人民的信任。那么他作为统治者“成功遂事”的地位,百姓安居乐业,不把君王当回事,其实是最好的情况。
老子这个建议要求太高了。现实中,君王唯恐臣民们忘记自己,不遗余力地突出和强调自己的权威,生杀予夺,令行禁止,哪里会想老百姓的感受啊。但这样的结果,只能使民怨沸腾,君王自取其咎。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4:37: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
智慧出,案有大伪。
六亲不和,案有孝慈。
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词语解析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故,所以,因此,以上章的评分标准来说结论。案,与上一章“信不足,案有不信”句安字的用法相同,表达的都是“于是、乃”的意思。所以才说,君王废止了依道治国,于是有了仁义理念的出现。
智慧出,案有大伪:智慧,跟现今的词义不同,智是因“私”衍生出来的治国理政的机谋权术,如老子说的“以智治国”。伪,《荀子·性恶篇》认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伪是后天学习而来的聪明智巧,这里的伪应该是外表、内藏奸诈的执政方法。君王因私心采用机谋权术治理国家,于是有了“伪”这种概念。
六亲不和,案有孝慈:这句和下一句,应该是上两句的论据。六亲,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亲属。
孝慈,帛书甲本为“畜兹”, 《礼记·祭统》中“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为畜。”,“兹”,草木增生,草木增生是缓慢的不间断的,慈,应该也是爱缓慢不间断的。所以,取“孝慈”。“孝”是维护周朝宗法社会的重要规范,跟“贞”的地位一样重要,因为周天子跟公侯以及卿大夫等的关系同时也是家族关系。就像六亲不和这现象已经存在,才有“孝慈”的概念。
邦家昏乱,案有贞臣:昏乱即混乱。贞,与忠通用,竭诚的意思。国家已经混乱动荡,所谓的忠臣才显现出来。

意译
君王废止了依道治国,于是有了仁义理念的出现,君王因私心采用机谋权术治理国家,于是有了“伪”这种概念。这就好比是六亲不和这现象已经存在,才有“孝慈”的概念,国家已经混乱动荡,所谓的忠臣才显现出来。

理解
这一章,上接君王治国理政的评分标准《礼记》,论述君王现行采用的治国理念“仁治”和“礼治”(义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来源和为什么排名比“依道治国”低的内在逻辑。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君王和老子一问一答。
老子:“我这有君王治理国家的评分标准。”
君王(内心):****,原来我采用的“仁治”和“礼治”排名这么低?
君王:“老子啊,为什么我现在采用的仁治和礼治不如依道治国呢?能不能给我解惑啊。”
老子:“且听我到来,这都要怪你们这些自私自利的君王的,废除了道德治国,仁义这些理念才出现,采用机谋权术治理国家,人们才创出“伪”这个词形容你们的行事。这就像你们提倡孝慈,其实六亲早因为私心干架了,你们标榜忠臣,其实是因为国家早就乱套了。
老子:“你还自以为聪明呢,自认为把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而沾沾自喜。其实,最傻的就是你,天道好轮回,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赶紧回去洗洗脖子等死吧!”
君王:“我xxx,拉出去斩了。”
老子:“昏君啊,天道好轮回啊,我在下面等你,啊。。。”
君王:“对了,我听说这老小子还写了一本书叫《道德经》,流行了很久,那谁谁,给我想个招,给我改了,让他死不瞑目”。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4:47: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知,民利百负;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
绝学无忧。

词语解析
绝圣弃知,民利百负:绝,断绝,拒绝。圣,是君王自我标榜为圣人。知,通智,机谋权术的治国方略。民利,人民的资产。负,金文(人)(贝),表示人驮贝,贝是远古货币,拾贝者驮贝而归,远行者驮贝而行。造字本义,用肩驮贝而行。百负,钱多的样子。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仁,相互友爱、同情、互助等。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上一章讲,“大道废,安有仁义”,由于淳朴无为之大道被废弃,家庭、社会以及邦国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问题,内则杀父弑君,兄弟相残,外则诸侯争霸,征战杀伐,面对一派纷乱的社会局面,当政者才不得不利用“仁义”进行纠正。如果依道而行,恢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则无所谓仁义与否。孝慈,子女敬爱老人叫孝,父母疼爱小孩叫慈,这里指家庭关系和睦,人际关系亲善。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巧,本指灵敏,有技能,其中含有虚伪的意思,如“巧言令色、巧诈、巧辩”。财利,在古文中有贬义,指通过投机取巧手段获得的好处。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此三言,指以上“三弃三绝”及“三复”。文,徐志钧老师说“文犹理”,是指用以上三言来表达道理。属,《康熙字典》注“连也”,又“聚也,会也”,又“足也”,就是补充使相连接、完善。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见,现,呈现,表现。丝未染叫素,木未雕叫朴。抱,坚守。
绝学无忧:学,涉及到学的句子“我将以为学父”,“为学者日益”,“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可见这个“学”就当学习知识解是没什么问题,没必要引申成“身教,以身作则”,只不过这个 “学”的内容是贬义的,因为,“学不学”中“不学”是名词,用来指代大道精神,那这里面的名词“学”就应该是跟大道精神违背的治国之策,应指那些“仁治”、“礼治”涉及的知识。忧,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特别多。忧,篆文(心,思虑)(尤,特别多),表示思虑特别多。造字本义:多思多虑,放心不下。

意译
君主不以圣人自居,不自作聪明卖弄智巧,人民就会非常富有;
君主摒弃“仁”、“义”等伪诈的施政手段而依道治国,民众就会回复到天然就有的孝慈本性;
君主拒绝巧取豪夺,放弃贪财渔利,民众风气就会慢慢恢复淳朴,盗贼渐渐消失。
只讲这三条还不够,那么要补充完善:治理国家,爱护人民,君王要体现自然朴素,坚持淳厚和睦,减少私心,抑制欲望。
所以说,君王若能拒绝、放弃貌似聪明的礼乐仁义利已之学问,保持淳朴无为之心,就可以高枕无忧!

理解
这一章,老子紧接着上一章的内容,提出了依道治国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向君王讲解如何能过做到依道治国。
老子说,当政者不要用诡诈狡猾、投机取巧之术治理国家,管理人民;不要把仁义作为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的主张;不要追求奢侈豪华和精巧财货,而是要引导人民,尽显淳朴自然之本真,约束自己私心欲望,建立和谐自然、淳朴无私的社会。
这一章是对第三章、第十八章有关内容的进一步发挥,相对于同一个问题,说得更决绝,更彻底。比如,“不上贤,使民不争”,在这里是“绝圣弃智,而民利百负”,不仅仅是不崇尚贤能了,是要“弃绝”圣、智,真是深恶痛绝啊!不仅仅是“使民不争”了,而能够“民利百倍”,真是太好了啊!“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在这里是“绝巧弃利,而盗贼无有”,不仅仅是不贵难得之货了,甚至于连与难得之货有关的巧和利都要“弃、绝”,不仅仅是“民不为盗”了,而是“盗贼无有”,是多么的彻底啊!第十八章讲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这一章则提出要坚决予以弃绝。
而做到“三绝三弃”,老子认为还不够,还要反过来从正面建言立论,进一步归纳概括他的主张,说清楚不要做什么还不够,还要说清楚应该做什么。可以看出作者激情喷放,用弃、绝等最终的手段仍感到不解恨,还有更进一步的话要说,这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也是老子全部社会政治主张的集中概括。
最后,再把本章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就是“绝学无忧”。第五章“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谓不听信百家之言,坚持大道为本,无为而治。此处回应之。真是郁郁乎文哉!
附注:“绝学无忧”此句是第十九章末句还是二十章首句,颇有分歧。有三种说法:一是作二十章首句,古解如此,现代学者多有认同者;二是作十九章末句,如高明教授等;三是独立成章,如尹振环。从文义看,“绝学无忧”与第十九章连接紧密,作二十章则内容游离。取高明之说,属于第十九章来解读。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4:49:00 +0800 CST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 独顽以鄙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望呵,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
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
累呵,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忽呵,其若海,
望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词语解析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文言文之“微言大义”,就是因为他总是省略主语和宾语,不放到语境中,根本猜不准。“唯与诃”和“美与恶”这两句应该是“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的逻辑因,所以,唯的主语应该是君王,宾语是人民,君王顺从人民。呵,同理,君王呵斥人民。其相去几何,顺从和呵斥人民这两种做法有什么区别呢?
美与恶,其相去何若:美与恶,其中的差别有什么能够作比较(言下之意,就是差距巨大)?如果直译的话,这就跟“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这个结论产生不了联系了。所以,符合论证逻辑的应该是,先提出“论点”,再提出“论据”,最后得出“结论”。“美与恶,其相去何若”应该是“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的论据。顺从和呵斥人民这两种做法有什么区别呢?看看美和恶有多大差距?就有多大差距。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人,众人,人民。畏,心服,惧怕。人之所畏,指众人所敬畏服的人,即君王。这句说,所以,君王受到人民的敬畏,也一定要敬畏你的人民。
望呵,其未央哉:望,远视茫茫。央,了、尽。其,是那样的。央,没完没了。一眼望去,没玩没了。什么没玩没了?后文提及的“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现象,也就是大众的普遍现象。
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熙熙,熙熙攘攘,兴高采烈的样子。飨,用酒食招待客人,也作享。大牢,牛、羊、豕三牲具备的隆重祭祀。若飨于大牢,好像享用豪华大宴。而春登台,而字在这里承接上句,有“并且像”的连接作用。春日登台,是古人于风和日丽之春日登高的一种踏青活动。众人熙熙攘攘,如同春日登台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
我泊焉未佻,若婴儿未咳:我,实指君王,拟君王的语气说话。泊,淡泊,恬静,心地安然,不为名利所动,如淡薄名利。佻,不稳重,不庄重,轻薄之意。咳,婴孩笑,不会笑的婴孩没有追求功利的欲望和能力。众人熙熙攘攘,如同春日登台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而我恬淡稳重,像是没有发笑的婴儿。
累呵,如无所归:累,忧患,《庄子·至乐》“子之谈者似辩士。诸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战国策·秦策一》“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如无所归,好像没有归宿,不知该去哪里。忧愁呀,好像没有归宿。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有余,衣食丰足后的享受行为,指上文所讲众人熙熙、若飨大牢、若春登台的奢华生活。众人都高高兴兴的去享乐了,就我不去,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蠢蠢,愚笨状。俗人,一般人,百姓,民众。昭昭,清楚明白。若昏,好像是脑子不清楚,不明白,稀里糊涂。通行本作昏昏,意思不同。若昏是留有余地的,不是真的昏,只是看上去像。察察,明亮清晰。闷闷,不言语,愚昧浑噩的样子。我好像缺心眼啊,傻子一样,大众都活得清楚明白,我独若昏聩不明;大众都明辨全知,我独若愚昧浑噩。
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忽望,是老子对“一”的别名,忽,指时间上的感受,刹那,望,指空间上的感受,抬眼远望。其若海,其,指“愚人之心”的境界,大智若愚的内心境界,这种境界就如大海一般深邃。其若无所止,这种境界又无边无涯,没有止境。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以,是凭借,寄托。皆有以,都有欲望、追求和成就。顽,帛书甲本原文“门元”,元有原始之义,原始门户,应有不改初衷,依道守愚之意,恰好顽有固守之意。鄙,帛书原文为悝,卑微,低下。众人都理想有追求,我却固执的紧守卑微。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欲,参照“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想要的,追求的。食,读作饲,供养食物。“食母”,《礼记内则篇》有用,意思是给婴儿喂奶的母亲,喻道。

意译
顺从和呵斥人民这两种做法有什么区别呢?看看美和恶有多大差距?就有多大差距。所以,君王受到人民的敬畏,也一定要敬畏你的人民。
放眼看看吧,这些情况普遍存在!人们熙熙攘攘,像杀牛宰羊举行盛大宴会,又像春日登台聚会联欢。我却恬淡稳重,像是没有发笑的婴儿。
忧愁呀,我好像没有归宿。众人都高高兴兴的去享乐了,就我不去,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我好像缺心眼啊,傻子一样,大众都活得清楚明白,我独若昏聩不明;大众都明辨全知,我独若愚昧浑噩!
从时空两方面进行去体会,这种大智若愚的境界就如大海一般深邃,又无边无涯,没有止境。
众人都有理想有追求,我却固执的紧守卑微。我追求的东西跟众人有所不同,我最看重的只有像母亲一样的大道!

理解
这一章,有点咏叹调的味道。上一章,老子向君王讲解如何能过做到依道治国。这一章,老子模拟君王的口气,向君王说明,如果紧守大道精神,你就会这么的特立独行,不同凡响,格调之高难以想象。
老子在这章里,提出了一个后世非常注重的论断,“想民众敬畏你一样敬畏民众”,这就是“水能载舟,亦能复舟”先秦版本。当政者在受到人民群众敬服爱戴的时候,也必须敬服爱戴你的人民群众,尊重你的臣民。否则,人民群众随时会从拥护你赞美你转而成为反对你。
为此,君王必须秉持“大道精神”,保持淡泊的心态。面对浮躁的社会现实和追名逐利的纷扰,为了追求大道,宁愿像婴儿一样无欲无求,像愚人一样不察世故,像缺心眼一样被众人看得昏暗不明,无语闷闷。而唯一神圣不可动摇的,就是要特立独行,持之以恒的追求大道精神。
所有的论述都紧紧围绕大道精神。

楼主 rightthgir  发布于 2018-12-03 14:57:00 +0800 CST  

楼主:rightthgir

字数:114703

发表时间:2018-12-03 21: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30 11:27:07 +0800 CST

评论数:22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