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历史整理(重开)

按军队中团队的数目把全国划分为多个征兵区,每个军区有5000-8000户居民,每一个军团指定的一个特定多地区。(也就是军区)作为特定征兵区,每个连队也有一个特定的分区。每个连长将自己辖区内14岁的男子记录在案,并发给他们一张准假正明,正明他们并非逃兵。男子与军队的这种关系几乎是终生的,除非失去战斗能力或死亡。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5-25 22:03:00 +0800 CST  
军官主要是容克阶级(容克德意Jun ker的音译,泛指普鲁士贵族)他们在少年时期就已在王家讲武堂受训。(王家讲武堂,普鲁士国立军官学院,用来地培养贵族军官)他们把容克阶级的偏见和傲慢心理带到了军队中,也把容克和人民之间的鸿沟带到了军官和士兵关系中,军官对待士兵也像容克对侍他们的农民一样。不过他们的身份不在是容克而是军官 。国王由此把容克军官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基本打破了容克阶级的独立地位。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5-25 22:04:00 +0800 CST  
接上一次更新 当时普鲁士就是靠高额的军费,严厉的训练和精神支持,培养出了一支“欧洲典范式的军队”在腓特烈大帝即位时(即弗里德里希二世)期发动的奥地利王位战争和七年战争,这支军队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5-25 22:05:00 +0800 CST  
1740年士兵王架崩,28岁的王储弗里德里希二世即位(终于可以讲腓特烈大帝了OvO昆~)因为其文武双全被人尊称为“大帝”(武功文治)这里不得不讲一个普鲁士宫廷舞台史上最有趣的插曲,吧友们可以在此读到历史上有趣的一面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5-25 22:06:00 +0800 CST  
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时文化名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3.21-1750.7.28),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5-25 22:10:00 +0800 CST  
明天更新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7-28 23:13:00 +0800 CST  
174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驾崩,棋子,弗里德里希继位。史称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时间(1740——1786)
弗里德里希二世充分的继承了其父尚武的精神。继位近三个月,便以遗产继承的理由发动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因为1740年10月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王朝君主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去世,没有男嗣根据《国本诏书》王位由长女玛丽雅特蕾西亚继承。然而,此项决议受到了,法国,普鲁土,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的反对。同年12月,弗里德利希尔斯感到这个坐在王位上的女人软弱可欺,于是便御驾亲征率领2.5万名普军入侵西里西亚,挑起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1740——1742)
1741年4月10日赴澳两军在莫尔威茨发生激战,奥军战败,玛利亚特雷西亚被迫同弗里德里希二世签订城下之盟,割让整个西里西亚。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7-29 15:36:00 +0800 CST  
此图为腓特烈大帝在位时其统治的版图。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7-29 15:38:00 +0800 CST  
此后,奥地利得到英国的帮助。击败了攻入布拉格的法国和巴伐利亚联军。弗里德里希担心胜利将危及他对西里西亚的控制。便撕毁停战协议,发动了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1744——1745)他从波西米亚,对奥迪发动新的进攻剧,而又把军队开进萨克森先后两次击败奥军和倒向奥地利的萨克森军。在此情况下,女王感到一时难以撼动,普鲁斯便在1745年圣诞节再度与土路4000一合约女王承认普鲁斯堡柳西里西亚带葫芦丝需承认玛利亚特雷西娅的丈夫弗朗茨.施特凡洛林公爵为为神圣罗马皇帝。因为得到了西里西亚省普鲁斯的人口翻了一番,而西里西亚的发达工业则大胆加强了普鲁士的经济实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获得西里西亚地区为普鲁士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大国奠定了基础。
1745年12月,福利德力西班师回朝,首都柏林居民成群结队的出来迎接这位西里西亚的获得者。房上写着弗里德里希大帝万岁的口号。不少人挥舞着帽子向弗里德里希致敬,这也是人们第一次对他冠之以大帝的称号。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7-29 15:45:00 +0800 CST  
这是一篇十足的干货。感兴趣的小伙伴。就看下去吧,当然我也相信并不会有多少人看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7-29 15:53:00 +0800 CST  
1754年欧洲各国进行政治洗牌,“这一场外交革命”普鲁士放弃了传统的法国
盟友,反而与英国结成盟友。法国,奥地利,俄国由于普鲁士国王的讽刺而结成的同盟,想要把普鲁士从地图上抹去。奥地利,由于不满失去西里西亚这个事实,他之所以跟俄国既结为盟友,正是为了要替日后在征服行动做好准备。法奥俄三国试图以七年战争吞并普鲁士的全部领土。法国想要勃兰登堡,沙俄则想夺取柏林,而奥地利像重新拿回西里西亚。
费特烈的处境非常险恶,他的英国新盟友距离十分遥远,而预计的英国战场所在地甚至更远在千山万水之外的印度和加拿大。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独自承受三国围攻。其中任何一方都比他来得强大。结果他采取的战略比其他三国想象的要来得激进得多。1756年普鲁士率军征服了萨克森。但是这让他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因为一支同样强大的奥地利部队已严阵以待,双方各出动6万人左右的兵力进行了18世纪截至当时为止最大的战役。也就是布拉格城之役。
竟然事态如此,那场战争其实早就全盘皆输,因为各国现在都已经拔剑出鞘,而普鲁士面对的敌人来自四面八方,澳军夺回了防守薄弱的西里西亚,俄军则占领完全没有设防的东普鲁士,但普鲁士人如今展现出自己的能耐,他们来来回回往往复复以同一支规模不大却技巧精湛的部队逐一因其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敌军,并赢得三场辉煌的胜利。175七年深秋,在萨克森的罗斯巴赫击败法军在西里西亚的落伊藤击败奥军以及1758年夏天在纽马克的:措思多夫击败俄军。这三场战役直到今天依然是普鲁士的最大骄傲。当时作死才特列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德国名声远播和广受欢迎。(例如,歌德表示过:“我们皆曾一心向着腓特烈,普鲁士则与我们何干?)
注意本文参考了铁血王朝普鲁士,以及不含传说的普鲁士德语原版。以及德意志发展史等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8-05 22:28:00 +0800 CST  
明天更新。

楼主 半夏学园  发布于 2017-08-13 13:31:00 +0800 CST  

楼主:半夏学园

字数:3990

发表时间:2017-05-08 07: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7 16:28:59 +0800 CST

评论数:16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