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思想汇编

一般情况下,我们理解的自我意识是对自我的认知,对自我存在于万事万物,同时区别于其他万事万物的认知。人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意识。科学家们曾经做过关于自我意识的很多实验,比如说在一个婴儿面前放置一面镜子,婴儿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会发笑或者或发怒,这说明他并不认为镜子里的人是自己,而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伙伴。

简单来说,自我意识就是我为什么是我,我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我,怎么成为一个更好的与众不同的我。自我意识让我们产生了爱恨情仇,让我们拥有了自尊心、自制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人生中所经历过的一切体验形成的记忆,构成了独特的、唯一的、精神上的自我,这是我们能够拥有连续的、不曾间断的“自我一直存在”的感觉基础,也就是“经验自我”。

脑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这些记忆、体验和感觉都存在于大脑之中。记忆仅仅标识了你的社会属性和在世界中的位置,但并不能从本质上影响到你对“意识到自我”这一感受的认知。目前发现的失忆症患者虽然会丧失关于自己的情景记忆,但是世界知识和习得性技能仍然基本完好。对于大脑和记忆完全一致的克隆人来说,在你自己看来不会同时存在多个“你”,“他们”都不是你。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4 15:45:00 +0800 CST  
不管是人是物,形成智能的根本是要有能承载自我意识的处理机构,对于人类来讲,就是大脑。1956年夏天,一场在美国达特茅斯召开的会议正式确立了人工智能(AI)这一术语,多年后被认定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人类是智能生物,蚂蚁是本能生物,所谓智能,就是可以设计出各种方法适应环境;所谓本能,就是生来具有的一种能力,诸如蚂蚁生来就能筑巢觅食。

当智能复杂到能意识到本体的存在,自我意识便自然产生,它是复杂智能的伴生物,学习是获取智能的唯一途径。“民哲”是一个贬义词,特指那些没有接受过正统学术训练就随便谈论他们自己所理解的哲学的人,并不完全等同于民间哲学爱好者。这些人虽然的确很有兴趣,但一般并不理解学术规范,甚至也没有读过也根本不愿意不屑于读哲学史。

更令学院派的哲学学者无法接受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已经开始大谈特谈甚至妄图建立个人的理论体系了。没有哲学精神的,视为民哲。哲学是讨论世界观方法论,民哲是自吹自擂。康德、海德格尔,乃至大陆后现代/结构主义思想家的大多文本对普通人来说实在难以读懂。专业哲学不足以满足普通人对哲学思考的需求。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5 04:09:00 +0800 CST  
一个有普遍意义的文本,应当是通俗易懂的。一方面要唤醒民众自救,一方面却搞出让人读不懂的文献,这不是最大的讽刺么?民众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的需求并没有停止,甚至随着物质丰厚,宗教的式微以及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愈发强烈。民哲的主要问题出在方法上,它往往缺乏理智,缺乏系统,缺乏严谨,甚至在价值上和目的有所冲突,譬如民哲一方面体现出对知识的向往,一方面体现出对前人的遗产和成就的不屑。

很多主题前人已经系统研究和/或批驳过了,而你又去研究,就造成一种资源浪费,同时也是对前人的不尊重。希望人们好好去看看哲学史,看看自己的观点,有可能在人类的知识史上的哪一段出现过,占据过什么位置,遭到过什么批判。哲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如何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光是在期刊上发文章,不光是几个学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哲学应该面向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及法国后现代主义学者爱用晦涩的文字。这种做法有可能出于作者本身的志趣,有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主义。这种文字并不利于知识的传达,更和他们中不少人提倡的社会义务,知识分子责任有所矛盾。直截了当地说,他们是一群在象牙塔中自说自话的人,他们的文本的社会意义已经被不必要的最小化。民哲是官哲不能很好地和普通人进行交流,并且不能完成其所假定的社会使命和任务的一个表现。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5 04:25:00 +0800 CST  
2013年世界哲学大会在雅典召开,那次是三千多人,当时已经是历史之最了。未曾想北京这次会议有七千多人报名参加。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旨在回答哲学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虽然对此有争议,但这总比割裂学术与社会现实的行为好得多。无论是对于第一次与中国相遇的世界哲学大会,还是对于第一次迎来全球主场的中国哲学界而言,本次大会都具有历史性和标志性的意义,是中国与世界之间对话和相互理解的一座里程碑。

本次大会也有丰富的场外活动: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数十家学术出版社共同组织的哲学书展,持续一周的北京大学校园参观活动,多样丰富的北京城市与文化观光活动等。技术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巨婴概念由于内在含混,导致不能有效地分出什么时候是巨婴,什么时候不是巨婴。作为人格概念的“巨婴”,是过于简单化,也是过于扩大化的解释。

在公众印象中,民哲是一群偏执狂热而专业学养欠缺的哲学爱好者。量子纠缠是《蚁人2》中最大的核心。量子领域不仅贴合了现实世界中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也是漫威宇宙当中目前唯一还没有被成熟开发的科学领域。利己者生,利他者久:使自己获利是生存的基本,使他人获利却能长久地处于受到他人的帮助和敬仰的有利位置。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倾向于用“利己、利他”或者“善、恶”来说明人性。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5 18:20:00 +0800 CST  
这些分析哲学家把分析方法夸大为哲学研究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方法。由于他们片面强调分析,忽视综合,以致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显得烦琐,不能对认识对象作出全面、概括和综合的说明。他们把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某些细小问题,忽视或者拒绝研究哲学基本问题。极简主义的问题在于,它实在过于简单、干瘪,在根本上毫无意趣。

分析哲学存在的合理性:一方面是对思辨的需要,一方面是对明晰的渴求。“人格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理论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以美国为中心。人格主义认为人的自我、人格是首要的存在,整个世界都因与人相关而获得意义;人格是具有自我创造和自我控制力量的自由意志。上帝是每一有限人格的理想和归宿;

人格是一种道德实体,其内部存在着善与恶、美与丑等不同价值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一切社会冲突的根源,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信仰上帝,以调解人格的内部冲突。人格主义认为解决社会冲突的唯一途径是人格的训练和完善化。人格主义是一种属于人本主义思潮的宗教哲学,强调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物质世界,而是人或自我。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6 09:10:00 +0800 CST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有两种: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只有遵守同一律,一篇文章、一个讲话,才能主题明确、思路连贯,有条理,首尾照应,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遵守同一律,开会才有中心,辩论才能不离题目,才能进行思想交流。总之,遵守同一律是正确思维和表达的必要条件。

排中律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矛盾律通常被表述为A必不非A(A一定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

卡尔·罗杰斯(1902年-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罗杰斯认为,个体是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是一切体验的发源地,且在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下成长与发展,其结果就是“自我”的发展、扩充及实现。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6 20:32:00 +0800 CST  
如果一个人不拒绝理性,但仍认为知识不能被证实,他就被叫做怀疑论者。精神哲学(心灵哲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黑格尔本人最为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精神哲学”讨论的是“人”。在黑格尔看来,人高于自然界、高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本质上是一个能够“思考自己”,


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实体,是一个能够摆脱物质、必然性的束缚而实行独立自决的自由的精神实体。黑格尔认为,艺术、宗教和哲学均以“绝对理念”为对象。艺术以感性形象把握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在艺术哲学即美学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黑格尔时代,人们通常把哲学史看作是各个哲学家的个人见解的罗列。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哲学史是绝对理念通过人的理性、概念而认识自己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类认识真理(绝对理念)的过程。黑格尔认为,宗教高于艺术,是“绝对理念”认识自己的最高形式。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7 17:04:00 +0800 CST  
费希特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不为物欲所染的自由意志。不过,意志自由并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而是与义务结合着的。这种义务感叫做良心。听从良心呼吁而见义勇为就是道德。费希特认为,学者虽然是社会精英、人类教师,因为他们承担着一个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塑造未来的特殊使命,但并不会否定或剥夺其他社会成员的理性自由,

因为学者不是强制手段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信念的,而是用语言、概念等手段从事知识的传达和道德的教化。文化建设要正心诚意,话语建构更需学术真诚与真理使命。学者的特殊使命是什么呢?泛泛而论,是传授文化知识;从本质上说,是传达真理。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哲学严谨有度,文学诗情画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哲学会给评论家一双慧眼,让他穿透文学文本,看到大师文字后面的东西。最好的文学一定要有哲学的境界, 最好的哲学要有文学的底蕴。“历史哲学”最早由伏尔泰提出。他认为“历史哲学”就是寻求在整体上理解历史、理解支配历史的那些原则及它可能隐含着的意义。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8 08:34:00 +0800 CST  
黑格尔又认为,哲学高于艺术和宗教。不论是艺术的感性形象,还是宗教的表象形式,均不是表现绝对理念的最完善的形象。哲学的特点是用唯一适合于“绝对理念”的方式,即概念形式把握绝对理念。黑格尔把他的哲学体系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


林语堂: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哲学就是,我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晚上降临,星星出来了,我从迷宫里抬头望上看,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8 14:58:00 +0800 CST  
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名门美第奇家族,靠着开银行发家,并进一步通过投资教皇来获得显贵。这个家族的一大特色是赞助当时的艺术家,直接赞助的就有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类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在当时佛罗伦萨人的观念里,靠着劳动致富才能上天堂,靠着钱生钱的营生得到财富则会下地狱。为了逃避死后下地狱的惩罚,

赞助艺术家们创作宗教艺术就成了一种对“赎罪”的支付。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愚弄他人并以此获利”是相当部分商人的利润来源。《菜根谭》:“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意思是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人一定要内心充实,只有内心充实才不会受到物欲的诱惑。

《荀子·解蔽篇》:“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不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记忆的知识和已有的成见、定势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叫做虚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虚心、专注、平静,有助于人们不受外界干扰,看清事物真相。同时,虚心还意味着对自我的不断扬弃和否定,对“新我”的不断追求。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29 09:24:00 +0800 CST  
海德格尔:“对诗人来说,至高无上与神圣本是同一种东西,即澄明。她是万乐之源,因此又是‘极乐’”。艺术世界,是人类超越了无情世界的美好意境与思想结晶。诗意地活着,也就是要让生活更加艺术化。人怎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在于读懂了自然的真,读懂了人情的善,在于体味到了艺术的美。哲学将你的所有感受和经历,做以梳理和总结,输出的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生状态。

当你处在成功在握的时候,你需要哲学让你冷静顿悟。当你处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你需要哲学让你客观周全。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的时候,哲学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罗素曾经说过“三种单纯又及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凡研究人生的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哲学的视角永远与时代平行,并且超越这个时代,面向未来。生命不是简单的重复,因为那样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了,更不会有时代这个名词出现。思想上的“高尔夫”不是谁都打的了的,因为你不光需要富裕,而且要有很多独处的闲暇才能真的沉下心来学习哲学。当你感受了生活的热情和美好,对人与人之间有了一些总结,你会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而你跟这个朋友平常对话的语言就是哲学,场所就在思维之中。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30 13:20:00 +0800 CST  
一次哲学意义上的行动往往包括了四个点:深刻的思考、清晰的表达、勇敢的辩论以及求真的精神。凡是能够做到这四点的人都可以称为哲学家。在国外大学,哲学是一个非常非常让人敬佩与尊重的专业,它不是一个在我们看来是文科的专业,相当一部分学习哲学专业的学生是由理科专业转过来的。


哲学的一大功能便是引导人们感知、认识并获得幸福,从对实用性的追求中超脱出来,从对简单快感的崇拜中解脱出来,以更远更高的视角考察世界和人生,在现实生存中汲取功利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多精神性的追求和高尚的向往,在与生活苟且缠斗的同时,也从诗和远方中获得希望、慰藉和幸福。


启蒙运动让近代欧洲人发现,运用理性深入思考很有可能带来准确的判断,从而能更加准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黑格尔:人不仅不为他的物理本性或动物本性所决定,而且他的人性恰恰在于它克服或否定动物本性的能力。越虚心,则义理越明;越实心,则物欲越却。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30 18:50:00 +0800 CST  
安乐哲是翻译中国经典的“洋教授”。2013年,他荣获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颁发的“孔子文化奖”。道德哲学亦称伦理学,是研究善与恶、对与错、权利与义务等概念的哲学分支。道德哲学中有两个典型的流派:结果论者主张根据行为带来的结果来做道德判断;义务论者主张人应遵循某些普遍的道德原则,就算它们可能会带来糟糕的后果。

从心理学角度简单来说,道德就是对善恶的认知。善和恶是人类编造出来的概念,而且每个人都对这个概念有主观的认知,很难把所有人的主观认知统一起来。我们很多的道德准则是后天从文化中吸取的,即所谓的习俗。1500年以来,贞操、早婚、一夫一妻、白头偕老和多生多育,这些农业道德规范,一直在延续着。

经济自立延后,婚姻被推迟,婚前贞操变得更加难以维持。城市让人对婚姻望而却步,但为性提供的刺激和方便却应有尽有。教育的传播助长了对宗教的怀疑,道德规范失去了越来越多超自然的支持力量。道德就是做事不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种对错感已经成为人类本能的一部分,也是道德的基础。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8-31 14:49:00 +0800 CST  
我们在遇到不知名姓的陌生人时的本能反应不是仁慈友爱,陌生人会激起我们的恐惧、厌恶,甚至是仇恨。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文化世界”越来越取代自然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文化哲学是关于人类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性把握。“事实”的世界是科学要关注的对象,“价值”的世界才是哲学最需要关注的对象。

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指出:“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完善”。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作为西美尔的学生,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对人的精神塑造意义。狄尔泰强调:“人是什么,只有他的历史才会讲清楚。”所以对人的全面理解有赖于对人的全部文化历史的把握。“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的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

一种文化要想成为自觉的文化而非随意的文化,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而一种哲学要想具有现实的力量而非虚幻的寄托,就必须进行文化的参与。文化哲学应该体现人类文化创造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文化哲学的理论建构应以关注现实人类生存和发展为自己的第一要义。哲学是文化的精神“硬核”,是时代的核心精神。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把哲学看作是时代精神。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1 08:13:00 +0800 CST  
人类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绝大多数人似乎每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却没有站在一个种群的高度思考我们生存的意义和面临的困境。《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他们不是孕育而生,而是创造得来的。死是很容易的,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难的。雅克·德里达(1930年—2004年),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的哲学家。

1983年起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主任,还是国际哲学学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2001年,德里达依次访问北京、南京、上海、香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分别在这次访问中授予雅克·德里达名誉教授荣誉,上海社会科学院授予他名誉研究员称号。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言语优于文字的一个体现,是讲话人的“在场”。讲话人在现场,可以准确地解释其“意图”,避免歧义。与之相对,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号,由于讲话人的不在场,它们很容易引起误解。德里达认为,可重复性乃是符号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一个符号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都被认作为“相同”时,符号才能够成其为符号。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2 09:36:00 +0800 CST  
符号应该在不考虑讲话人的意图的情况下,依然能被人们正常地加以理解和接受。德里达曾指出,解构主义并不是要取代结构主义或者形而上传统,也取代不了。因此,对待解构主义的最好态度是把它当作一种反观传统和人类文明的意识。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解构主义也并非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砸烂一切的学说。

恰恰相反,解构主义相信传统是无法砸烂的,后人应该不断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读。而且,即使承认世界上没有真理,也并不妨碍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阐释确定自己的理想。解构主义是一种“道”,一种世界观层次的认识,而不是一种“器”,一种操作的原则。康德认为,大学是“以类似产业的方式对待知识整体的公共手段,其中有劳动分工,因为知识有很多的领域,所以配备了很多老师。”

德里达把黑格尔视为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人物,后者对绝对知识的绝对自信只是理性主义过度膨胀导致的幻觉。西方传统模式的哲学的终结反而会给思想以自由。90年代末美国有一家哲学权威杂志统计,当年被引用最多的哲学家并不出自美国本土,而是法国人德里达。文化是哲学生长的“土壤”,哲学的“种子”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发芽生长的。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3 10:51:00 +0800 CST  
杜威认为,哲学从根本上是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信仰的辩护——文化传统养育着哲学。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指称人的一切活动及相关结果。叔本华:生命是一个课题,一种非完成不可的惩罚,通常它是对穷困的不断斗争。死亡,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美神。对话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采取的形式。

对话的意义不在于通过争辩论输赢,而是为了让思想层层推进,让真理得以不断呈现。哲学所表现的,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思想,而不是生活本身。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被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哲学应当一直回答康德提出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知道什么?我期待的是什么?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

就当前来看,就像所有学科一样,它遵循着一条持续专业化的道路。那是一条死胡同,因为哲学应当努力对整体做出解释,去增进我们对于自身和世界的合理解释。
哈贝马斯主张通过公共领域的平等的、自由的对话形成公共舆论场,钳制政治和经济权力,防止体制对生活世界的过分干扰和侵蚀。可以说,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展开思考和学术生涯的起点。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4 09:35:00 +0800 CST  
公共领域并不仅仅是其表面所揭示的物理空间的意义,其前提是自由参与,具有开放性,人们可以平等的、理性的讨论公共议题。人们自由地进出这一场域,对公共话题自由表达,采取公共行动,捍卫公共利益。公众理性的辩论可以转化为公共舆论,进而制度化成为法律,制约经济和政治系统权力的泛滥,摆脱人的异化。

索绪尔一百多年前建议建立一个叫做“符号学”的学科,它将是“研究符号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作用的科学”。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中。符号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去破译这些符号。符号是联结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纽带。网络世界乃至整个人类世界都是一个符号世界。

在众多符号形式中,语言是最为重要也最为普遍的符号。卡西尔(1874—1945)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人类文化哲学,是从探讨人和人类文化本质入手来展开全部思想体系的。同语言一样,艺术是从人类最原初经验的符号化——神话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符号形式,艺术同其他的符号形式一样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独特性在于艺术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发现,对自然和生活所作出的新的探讨和解释。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5 09:20:00 +0800 CST  
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路径并不是“理性地征服世界”,而是“理性地适应世界”。孔子与形而上学的思辨毫无关系。对于他来说,形而上学的思辨是无用的和空洞的。儒学为了今世生活而关心今世生活,舍此除了好名声以外别无所求。 在海德格尔看来,死亡是最本真的、无所关联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在常人看来,死亡离自身非常遥远,他们将死亡投向他人,从而忽视了它对自身的确定性。

而“本真的向死而生”将死亡指向自身,认为它与他人毫无关联,是无法逃避、不可超越的。死亡只属于自己,必须亲身经历,死亡的个体性让我们重新面对自身,接受它的确定性,并无所畏惧。克罗齐认为,史料本身并不会说话,使史料发挥作用的只能是历史学家的学识水平,历史学家的学识水平越高,越具有创造性,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就越深刻;

历史学家不是被动接受、考订和阐释史料,而是发挥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表现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艺术表现中的主观性和情感宣泄,主张艺术应当干预生活,自我是宇宙的中心和真实的源泉,强调艺术就是表现。克罗齐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直觉是心灵最低一层的活动,它可不依赖其他任何一种心灵活动,其他任何一种心灵活动却离不开它。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7 09:21:00 +0800 CST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存在主义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四个存在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生命有限,人都会死。对死亡的恐惧,或者叫死亡焦虑,永远深刻地存在。死亡焦虑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承认和面对死亡,并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意义。

人的幸福不会凭空而来,它只产生于“有意义”的时刻;意义也不会凭空而来,它只发生在人与人的关系里。当你不再被约束的同时,也不会再获得指引和保护,你不得不独自去面对未知。这就是为什么人在得到自由之后,往往又拼命放弃它的原因。自由意味着主动的选择:是你选择的,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所以你要为一切结果承担责任。

楼主 田中行者2  发布于 2018-09-08 09:01:00 +0800 CST  

楼主:田中行者2

字数:84918

发表时间:2018-02-10 15: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26 15:00:05 +0800 CST

评论数:27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