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历史见闻与趣事。

武则天毕竟不是一个小女人,当过皇帝之后,阅遍群臣,她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她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才有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


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讨所有人的喜欢,但只要你不背道义,坚守原则,即便是敌人,也会一边对你咬牙切齿,一边却为你起立鼓掌。时至今日,褚遂良被我们所记忆,不仅因为他精妙的书法,更因为他做人的筋骨。武则天则以她的和解,让我们见证了一份博大。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09:06:00 +0800 CST  
【唐代风气开放:妇女也可以休夫】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49:00 +0800 CST  
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相对自由和对美满婚姻的大胆追求上。《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这条规定,从法律上为青年男女的自由择配开了绿灯。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49:00 +0800 CST  
在唐代,离婚极为常见,再嫁不以为非,贞节观念的淡薄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为罕见。


《唐律·户婚》对离婚有三种规定:一、协议离婚。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异的所谓“和离”,“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二、促裁离婚。指由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婚,即所谓“出妻”。《礼记》曾为出妻规定了七条理由:不顾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哆言、窃盗。《唐律》也大致袭用这些规定,妻子若犯了其中一条,丈夫就可名正言顺地休妻,不必经官判断,只要做成文书,由男方父母和证人署名,即可解除婚姻关系。但同时,《唐律》又承袭古代对妇女“三不去”的定则,即曾为舅姑服丧三年者不去,娶时贫贱后来富贵者不得去,现在无家可归者不得去。有“三不去”中任何一条,虽犯“七出”,丈夫也不能提出离婚。三、强制离婚。夫妻凡发现有“义绝”和“违律结婚”者,必须强制离婚。“义绝”包括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殴杀罪、奸杀罪和谋害罪。经官府判断,认为一方犯了义绝,法律即强制离婚,并处罚不肯离异者。对于“违律为婚而妄冒已成者”,也强制离婚。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0:00 +0800 CST  
《唐律》的这些规定,不言而喻,其本质是为了强化封建宗法制度,巩固家长制下的夫权。在强调子女从一而终的封建时代,能够以法律形式规定夫妻“不相安谐”即可离异这是前代和后代所罕见的。另外,对妇女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法律也没有约束和限制,这就从法律上为婚姻的相对自由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唐代离婚再嫁也是较为容易的。离婚当然是由夫方提出离异者为多。然而由妻方提出离异者也不少。有因夫坐罪而求离婚者,有因本家有故而求离婚者,有因夫患病而离异者。还有民间女子因对婚姻不满意而离婚的事。这表明,唐代离婚较为自由;不仅为法律允许,而且不受社会舆论非议。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1:00 +0800 CST  
另外,再嫁也不为失节。这从唐代妇女不以屡嫁为耻中看得很明显。唐代公主再嫁、三嫁者甚多。仅以肃宗以前诸公主计,再嫁者23人,三嫁者4人。


从唐代看,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习以为常,并未受贞节观念的严重束缚,它与前朝的“从一而终”和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1:00 +0800 CST  
【唐朝无厘头谋反事件:只到皇宫吃顿饭】
唐朝末年,民变蜂起。这些民变,基本上都是被压迫得没有活路所致,目的要么是夺取政权,要么是讨个说法。有一起民变却什么都不为,让后世人研究来研究去,都无法解释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是唐敬宗时期。在首都长安,有一个叫苏玄明的算命先生,跟染坊工人张韶关系不错。一天晚上,两人喝酒,苏玄明跟张韶说:“我给你算了一卦。我算定你会坐在皇帝宝座上,跟我共进晚餐。现在,皇上日夜不停地打猎玩球,很少在皇宫,正是你的机会。”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5:00 +0800 CST  
张韶立刻召集了100多名染坊工人和街头无赖,把兵器藏在制作染料用的紫草里,装上车,朝皇宫进发。
一干人还没到达目的地,就被巡逻的禁卫军发现了破绽。有个士兵发现车子有异,就拦下来询问。张韶心虚了,抽出刀杀了那个士兵,让部众拿起武器,大声喊叫着向皇宫冲去。
这一冲,竟然就冲了进去。当时,“体育爱好者”皇帝李湛正在宫里与一群太监打球,眼看着变民砍开宫门闯进来,吓得魂不附体,被一个太监背到神策军大营里躲了起来。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5:00 +0800 CST  
一群人进了大殿,张韶坐上皇帝的宝座,请苏玄明一起吃东西,兴高采烈地说:“你小子算得真准!”然后继续吃,没下文了。苏玄明没想到张韶就这样结束了,大惊:“难道你只为了这个?”


张韶和苏玄明面面相觑,终于发现两人的沟通出了问题——苏玄明是鼓励张韶成就一番事业的,张韶却只当他要自己来皇宫吃饭!事已至此,赶忙跑吧。正遇上政府军队赶来,张韶、苏玄明和一干追随者全都被砍死。


这就是著名的苏玄明张韶谋反事件,如插曲花絮一样记载在史书当中。从这段记录来看,他们称得上是国内最早的无厘头实践者,最有游戏精神的人。张韶为了验证朋友的一个预测,可以赔上身家性命,实乃玩家之最高境界。遗憾的是,他们的对手太不配合了,本来挺好的一件事,最后演化成血腥的结局。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5:00 +0800 CST  
【太平公主出嫁前为何出家当道士?】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


不过,话说到了唐高宗时期,吐蕃请求与唐朝和亲。那时候,唐高宗身边待字闺中的只有十二三岁的太平公主。吐蕃人事先摸清情况,开口便要太平公主和亲。想到太平公主幼年时当过女道士,道教崇尚宗教独身主义。于是武则天下令,马上给太平公主修建一座道观,就叫太平观。十几岁的小太平像模像样地履行了受戒仪式,出家了,这样吐蕃没话说了。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5:58:00 +0800 CST  
虽然太平公主真的出家,不过按照唐高宗和武则天当时的想法,一旦吐蕃彻底死心,便让女儿还俗的。可是,当时高宗身体每况愈下,武则天忙着积聚势力夺权,都没心思管她。道观中的太平公主,眼看着自己的大好青春悄悄溜走,心里难免有些着急。


有一天,她想出了一条妙计。唐高宗在宫中设宴,宴请亲族,太平公主忽然从天而降,她身穿紫袍,腰围玉带,头戴黑巾,手持弓箭,走到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深施一礼说:“父皇母后,我给你们跳舞助兴吧。”说罢,载歌载舞起来。看着女儿英姿飒爽,一副青年武官的打扮,唐高宗和武则天哈哈大笑,说:“你一个女孩家,又不是武官,怎么打扮成这样?”太平公主马上说:“既然我不适合这样打扮,那把这身行头赐给我的驸马好吗?”就这样,给太平公主选驸马提上了议事日程。最终,唐高宗给太平公主选中了年轻英俊的薛绍。薛绍出身河东大族薛氏,与太平公主又是姑舅兄妹,父亲也是驸马,当过左奉宸卫将军,母亲是唐高宗的亲姐姐城阳公主。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6:00:00 +0800 CST  
开耀元年(681年)七月,高宗夫妇为太平公主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婚礼。婚礼礼堂设在万年县的县衙。但太平公主的婚车实在太豪华太庞大了,万年县衙的大门根本进不去。高宗和武则天当即决定,拆墙!按照唐朝风俗,婚礼都在晚上举行,可是当时街道也没有路灯啊,只能点火炬。结果从长安城最东北的大明宫(兴安门)出来,一直到城东南的万年县衙,一路上火炬点成了一条火龙,把道边的槐树都给烤焦了。


就这样,太平公主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心爱的贵族少年。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4 16:00:00 +0800 CST  
【唐玄宗有位来自中亚的洋贵妃】
著名文史专家葛承雍先生经过研究发现,唐玄宗的姬妾中,还有一个来自中亚的“洋贵妃”。 唐玄宗有29个女儿、30个儿子,记录在案的皇后嫔妃有刘华妃、赵丽妃、钱妃、皇甫德仪、武惠妃、柳婕妤等20人,还有一些嫔妃失传,其中最令人蹊跷的是“曹野那姬”。《新唐书》的《诸帝公主传》仅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 曹野那姬的名字是汉文转写。曹是以曹国为姓氏的粟特人通例称呼,‘野那’二字是一个粟特人常见的名字,其粟特语原意是‘最喜欢的人’,俊男靓女都可用此名,是男的长相精神,女的长相漂亮的意思。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21:00 +0800 CST  
曹野那姬是怎么来到开元盛世并走进后宫的? 根据《册府元龟》统计,唐代九姓胡从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到代宗大历七年(722年)计100年间,共入贡94次,其中曹国8次。特别是八世纪上半期阿拉伯帝国向东不断军事进攻,对中亚诸国步步进逼,迫使他们向中国求救,唐玄宗时代就占了一半以上,天宝四载(745年)曹国国王哥罗仆禄呈贡表,明确希望从阿拉伯人威胁下挣脱出来,愿做一个唐朝的小州。如此一来,进贡胡旋女也是自然的。


史载,开元期间俱密国进献胡旋女子,康国进贡胡旋女子,史国多次进献胡旋女子,米国曾经一次进献胡旋女子3人。作为传统惯例,曹国进贡胡旋女等自是应有之意。 另外,曹野那也极有可能是外国来唐贩卖的女奴,因其能歌善舞,很合宫中“胡风”时宜,故为唐玄宗宠幸一时。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22:00 +0800 CST  
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 《通典》卷146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胡旋舞十分偏爱,他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取悦于玄宗,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 《旧唐书·安禄山传》云:“(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22:00 +0800 CST  
【公公李渊为窦氏比武招亲】
要了解长孙氏进入李世民后宫的这段历史,首先需要从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也就是长孙皇后的婆婆窦皇后说起。窦皇后,又称太穆皇后,一般都说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皇后。但严格说起来她并没有真正担任过皇后,她在李渊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去世了。其逝世的地点史书上记载是涿州,具体地点就是现在北京市房山区的窦店,当时归属于涿郡管辖,两地相距很近。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25:00 +0800 CST  
她的出生地是京兆始平(今陕西省兴平县)人。她的父亲窦毅是北周大司马,入隋后,官居上柱国、定州总管、爵封神武公。窦家是鲜卑贵族,许多人认为窦家是东汉窦武之后,实则不然,应该就是鲜卑纥豆陵式改姓过来的。窦氏的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姐姐宇文氏,封为襄阳长公主,窦家可是名符其实皇亲贵戚。北周末年,窦毅在京城长安公开为女儿窦小姐招女婿,这就意味着,谁能攀上这门高亲,谁就将能成为皇亲国戚。消息一传开,城里城外的贵胄王孙,豪门子弟可都希望能相到窦府小姐做老婆。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30:00 +0800 CST  
可是,窦毅选女婿的方式很是奇特。他一不问家世财产,因为窦家有的是金银珠宝,贵为皇亲和旧贵勋臣要啥有啥,不差钱。二不挑剔容貌气度。招亲的方式也很特别,是在园子中放置一个门屏,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有上门求婚的,不管老幼美丑,每人必须在百步之外张弓射箭,谁能射中孔雀,谁就将成为窦小姐的乘龙快婿的希望。“射者阅数十,皆不合。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旧唐书本纪》)说的是窦家这个招亲方式一公布,四方英杰纷纷上门试箭进行角逐,过去说,家有好女,媒人踏破门槛,这段时间到窦家求亲的男子也快把门槛踏破,有的人射中了孔雀,但是,窦毅看了摇摇头。于是,一个个王公贵族子弟败兴而去。几天下来,窦府的门前渐渐冷落了。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31:00 +0800 CST  
要说这件事似乎有些蹊跷,就在于窦毅只发给参赛者每人两只箭,只说是要射孔雀,可没有说射孔雀身上什么位置,才算是符合要求的。想来数十人来比武,中间恐怕还有神射手以孔雀翎、冠为目标而命中的呢。隋唐时期神射手委实不少,李渊后来的儿女亲家,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音胜)便是能一箭射双雕的英雄,北周尚武事,射手甚多。所以这事让人疑心,恐怕是窦小姐已经看中了李渊,所以李渊就算实际上是第二名第三名,也要超擢提拔为第一的。也就是说,那十余人都是有资格成为快婿的,但是,窦氏看中了李渊,背后暗通款曲,说明需要“射睛”。窦小姐比武招亲,必然也是经过经过策划、事先的组织动员,至少是有一个公告的,否则哪儿来“射者约数十”这么多人呢?说明其他人不过是“陪标”的而已。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31:00 +0800 CST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比武招亲创造了一个让大家便于接受的女方主动选择男方的场合,给双方家长一个下“台阶”的机会,在男女当事人婚姻自主与父母包办两者之间来了一个折衷,借助于比武的仪式,在一定的风险下,将女方有限的自由选择合理化。比武招亲也显示了女性顽强的个性勃发和对主流文化的挑战,这也是对于带有侠情义胆的女性性格别致的审美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冲破了传统束缚女性的枷锁。这种婚姻形式只见于尚武的朝代或民族。可是时间一长一个都没有射中的,夫人襄阳长公主开始埋怨丈夫,何必整出这种花样,不但挑不到女婿,反而遭人笑话。


这时候的窦毅心里也没底了,可他还是强装镇定,手捋三绺长须,笑着安慰公主:“夫人何必多虑,我们的女儿生有奇相,智慧不凡。必会有奇人相配。夫人难道忘了先帝当年的那些话吗?”原来,窦家小姐一出生,就一头长发垂肩,长到三岁的时候,头发就长到拖地,人人称奇。四、五岁的时候就善书习文,知书达理,才智过人。这个小姑娘不仅聪明美丽,而且记忆力还特别强,读《女诫》、《列女》等传,都是过目不忘。她的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听说后,就将她接到宫中抚养,并且常常随侍左右。她小小年纪,就对政治十分关心,而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当时,在中国的北部有三股势力,北齐、北周和突厥。

楼主 纪念夏日的吻礼  发布于 2019-05-05 12:32:00 +0800 CST  

楼主:纪念夏日的吻礼

字数:77951

发表时间:2019-04-30 12: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26 18:44:05 +0800 CST

评论数:35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