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

打卡滴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6-19 10:19:00 +0800 CST  
【四字令】
又称醉太平,是宋词的词牌一种。共38字,是唐宋时的酒筵上很流行的小曲,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行酒令。代表作周密的《四字令·花间》眉消睡黄。春凝妆。玉屏水暖微香。听蜂儿打窗。筝尘半妆。绡痕半方。愁心欲诉垂杨。奈飞红正忙。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6-19 20:44:00 +0800 CST  
备考打卡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6-22 09:40:00 +0800 CST  
【山呼】
传说汉武帝领群臣登嵩山,隐隐听山中传来三声“万岁”。后来把“三呼万岁”作为定规,称之为“山呼”。《元史》记载:朝见皇帝,司仪官喊“山呼”,大臣叩头并喊“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大臣再喊“万岁”;最后司仪官喊“再山呼”,大臣喊“万万岁”。这也是“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来历。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6-23 19:45:00 +0800 CST  
【勤】
基本意思是经常。从堇从力,堇亦声。“堇”意思为“短暂的”。“堇”与“力”联合起来表示“短期内用力的”。所以勤的本意是,短期内格外用力。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6-26 21:51:00 +0800 CST  
打卡考试倒计时三天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6-29 08:57:00 +0800 CST  
倒计时一天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1 09:49:00 +0800 CST  
明天考试了考完就回来更贴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1 22:39:00 +0800 CST  
【一杯羹】
相传,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最后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杀人。现在常用分一杯羹来表示分得一部分利益。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3 18:50:00 +0800 CST  
考完了明天开始正常更贴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5 13:39:00 +0800 CST  
【外化而内不化】
出自《庄子·知北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这里的“化”就是“变化”,是对事物的一种反应,所以叫“随化”更为准确;“内”,内心,这里是指人在精神自由层面所保持的自然本性;“外”,指人对内心之外的所有事物的态度以及外在行为。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6 15:20:00 +0800 CST  
【老子化胡】
老子在道教中尊号“太上老君”,老子化胡是指老子出函谷关,到西域(包括天竺)对胡人实行教化。当年,文化上极度自信的中国人不相信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印度佛教为了让中国人接受,传教时宣扬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道教徒认为这是历史事实,后道教徒撰写了《老子化胡经》。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7 20:34:00 +0800 CST  
【良工不示人以朴】
朴:同“璞”,未经琢磨的玉石。高明的工匠不会把尚未雕琢好的璞玉随便拿给人看。指责任心强的人做事精益求精,不把粗制滥造的东西轻易展示。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09 22:21:00 +0800 CST  
【草蛇灰线】
一条蛇从草丛穿过,蛇虽轻巧,仍略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却仍存在的痕迹,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最初金圣叹评水浒传时说,景阳冈一段连写十八次‘哨棒’,紫石街一段连写十六次‘帘子’和三十八次‘笑’,他称之为“草蛇灰线法”。后来被很多评论家所借用。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12 22:13:00 +0800 CST  
【氍毹】
qúshū
原意是地毯、挂毯等,明代以后逐渐演变为对舞台的习称。古代演出多于厅堂中所铺的红地毯上进行,久之则成风俗。09年2月德云社创始人之一、相声名家张文顺先生病逝,郭德纲亲书挽联:东海风起悲公一去空余恨;西山落日哀哉两字不堪闻。横批:氍毹英豪。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13 22:18:00 +0800 CST  
【文质】
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它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最早提出的是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辞采、表现,大体上相当于今人所说的作品的形式;“质”则指内容。文质彬彬,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14 21:55:00 +0800 CST  
【四大徽班】
指,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四大徽班表演上各有所长:三庆班的轴子(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四喜班的曲子(擅长演昆腔的剧目)、春台班的孩子(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和春班的把子(擅长武戏)。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16 18:33:00 +0800 CST  
【八音】
《三字经》里有这样记载:“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由此可知古代乐器的分类为:匏(páo)、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类。笙、竽等属匏类;埙等属土类;鼓等属革类;木鱼等属木类;磬等属石类;钟、铃等属金类;琴、瑟等属丝类;管、箫、笛等属竹类。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18 10:46:00 +0800 CST  
【赶脚】
旧时中国民间职业风俗。因以赶着驴或骡子出租供人乘骑为业,故称。流行于华北、中原、西北等地。类似如今的出租,赶脚的把驴拴于城根,有需要者就骑上它,赶脚的在后面紧随其后。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19 22:24:00 +0800 CST  
【为什么唱戏唱曲的人叫伶人】
古汉语里优和伶都是演员的意思,现在伶人或伶多指戏曲演员。相传,黄帝时代有一个乐官叫伶伦,他发明律吕,被认为是音乐的始祖。后来也将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

楼主 山水一问  发布于 2018-07-20 23:44:00 +0800 CST  

楼主:山水一问

字数:13017

发表时间:2018-05-16 23: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26 23:52:27 +0800 CST

评论数:64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