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钱厚心1986年版《口吃矫正法》

对待难发音,最好不要去想它,把它忘掉。掌握了正确全面的发音法,这些难发音会随着口吃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采用与难发音同韵或近韵的音则可进行锻炼。
八、再次提醒发音法的主要点
在我院直接受矫正的患者说:“能否熟练地掌握发音法是决定矫正口吃的成败”。卅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无数口吃患者,都是经过发音法的矫正而取得成功的。我们在使用发音法时特别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速度要在自己发言能力之内:人的发言能力不一致,有的人很健谈,如相声或活稽演员,他们能把难说的绕口令很快地说出来。有的笨嘴人,说得快一些就说不清楚,正常人有时也会口吃就是一个证明。口吃患者的发言能力,一般来说,比正常人要差,所以要尽量保持能力之内的慢速度,并不是一生永久的慢,依矫正进度,可逐渐加快。比如:一个腿部负伤的入,虽然很羡慕他人走路快,但自己由于腿痛,不但不能快走,还需手杖等帮助,俟伤痛复原后,才不需要手杖帮助,并能与他人一样快走。口吃思者不但要慢而且还要依靠发音法的帮助,治愈后当然一切都不必要了。口吃患者都有亲身体会,只要把话说很慢一点,就会减轻口吃或不口吃。可是出于快说话已养成习惯,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慢。但是通过发音法有节奏地说话时,自然就会快起来,相反,当你掌握了发音法的节奏说话时,就是想快也快不起来。
(二)第一音要独立:口吃患者由于说话意欲急,往往第一字还没有说出以前,就急忙说第二个字。例如说“看电影”三个字时,在嘴里“看、电、看、看、电电……”想把两个字同时说出来,结果一个字也说个出来。所以说话的时候,第一字一定要独立,不要同第二字连结得又紧又短又迫,因为两个字同时向外说,很容易造成发音混乱的现象,应在第一音发出后再发第二音。
(三)第一字要轻轻发出:口吃患者的第一音都非常重,有时发出后,会急得一身冷汗,有时发不出,会遭到很大的难堪,这是一种冒险。这种冒险,我们以往有过很多教训。第一音太重最容易受到抵抗而口吃,因此必须依发音法的要领,由低到高逐渐毫无抵抗地发出,只有用轻柔的话言来表达,才具有平静、从容的语调。
(四)不要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有的患者在掌握发音法时,忽然改变了平时的语气或本来是粗声粗气的,忽然变成细声小气的了,或语音有些含糊不清,或本来语气很自然,现在很不自然了,这是不对的。在学习与掌握发音法中,仍然要保持各人自己本来在实际生活中说话的语气。有的患者在掌握发音法时,说话的态度变得极不自然,很拘束、很不活泼,常被人看作有气无力,这可能是患者不够大胆,或者怕发音法说错了,或因过去缺乏说话的锻炼。现在面对着这些说话的环境,由于紧张而使自己的态度不自然起来,这就需要从锻炼中自然起来,应尽量松弛自己说话时的紧张情绪,不要太拘谨。
(五)发音法要保持一个时期:发音法要保持多久?有些患者常会对自己获得初步成功而自满,以为口吃好了,发音法就不需要了,结果放弃了发音法,口吃又发生了,只得再补课。好容易口吃好转了,却又恶化了。这样象拉锯似的,使口吃痊愈不知要拖延到什么时候。
在我院矫正的患者曾经这样表示,“我打算一辈子都用发音法说话,因为发音法不但使我不口吃,还能使我说话清楚、动听、柔和,给别人一个很好的印象.说我很有修养。”又有两个患者互相交谈时,一个患者问:“你不用发音法会否口吃?”一个患者回答说:“我没有试过,也没有试的必要:我只求能掌控发音法,使我不再口吃,我就满足了。”这两位患者对矫正口吃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希望患者对发音法的保持不要有意识地“有期排除”,最好让它在不知不觉中自动消失。
(六)发音法能快吗?发音法是能够快的,可是在练习的阶段,应该强调缓慢。在口吃基本好转乃至痊愈时,才能随着自己的需要稍为加快些。这个快必须在熟练的基础上,让它自然地加快,千万不要主观上去加快它,因为主观上去加快能引起感情的激动与发言意欲的不安,渐渐会脱离了发音法的原则而致口吃。好比会计打算盘一样,如果一味从主观上去加快指法,就反会使手指混乱起来,因为,手指的灵活性与主观上想快的要求发生矛盾,反而影响手指的运动。若每天安心地以现在的速度去练习,不久就会自然地在熟练中加快起来,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
练习发音法也一样,患者不必焦虑发音法能不能快的问题,所要警惕的是当发音法的速度在熟练中不断加快时,应该把它从快速度上拉回来,仍旧保持一定的标准,否则当速度超越自己的能力时,就会使口吃再度发生。所谓加快也只是在熟练的基础上,在标准速度内或超过不远的情况下,稍为加快些。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5 15:00:00 +0800 CST  
九、用发音法仍发不出音的原因
只要正确使用发音法,不管口吃程度如何严重,都会减轻或消除。但长期以来的口吃习惯,的确有些很深蒂固,特别是刚开始建立发音法的新习惯,是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的患者在遇到困难时,不寻找原因,误解为发音法失效,因而对发音法产生怀疑。下面提供几点,帮助找出原因:
(一)迟疑反省:这是矫正口吃征途上的一大障碍。口吃患者都存在着对自己说话的恐怖感,有的人确也知道这是无益的事,可是不能从恐怖中摆脱出来。每当言前就有一刹那间的考虑,考虑到“是否能说出”、“发音法能否行”。有了这种考虑也等于缺乏自信,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有了发音法的武器,恢复了发音应有的能力,说话是人人应有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作特别考虑和努力的,这和吃饭走路一样,拿起筷就吃,迈开脚步就走,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你在言前一有“迟疑反省”,带来的后果一定不会令人满意。放大你的胆子,把说话也当作吃饭、走路一样,成为你的本能,想说就说,无需多疑。只有这样,才能从口吃中解脱出来。
(2)速度超过超力:一辆正以高速度飞驰着的汽车,突然发现在汽车前一公尺距离有一个人站着时,是来不及使车停止的。同样正以快速度说着话的口吃患者究然预感到某音要口吃时,发音法当然来不及了,所以速度慢是使用发音法的根本要求。有时候往往认为自己发言太慢,不知不觉加快速度,但本身对快速度讲话还不够条件,因此一定会发生故障。
(三)犹豫不决;不用发音法怕说不出来,用发音法又怕难为情和太慢,在这些顾虑之下,容易引起思想混乱,产生了一种怀疑发音法究竟行不行的自我意识。在这种顾虑之下,造成思想混乱,即使掌握了发音法,也容易失败。
(四)有失败的心理:讲话前就存在一种失败感,这是永远不能掌握发音法的。如要说“同志们”三个字,思想上尚在怀疑发音法究竟发不发得出,还是象过去的那样先默读“同志们”、“同志们”……。结果真的要开始说,仍旧说不出,因此我们用发音法不要怀疑发不发得出,要有一定成功的信念,不要有失败的感觉,不能有丝毫动摇,稍有动摇,发音法就掌握不好。
十、发音法的四种掌握方式
(一)全部发音法:矫正口吃是两个不同习惯的斗争,发音法掌握得愈积极,口吃习惯就改正得愈快,许多患者掌握了发音法后,在短短几天内就能获得相当成绩。全部发音法的要求就是把每一句话,适当地分成几个小段,波浪式地说出。
如:“坚决使用发音法”一句话,要把“坚”、“使”、“发”三字依发音法的要领发出。每遇讲话,都要符合这个要求,无论怎么严重的患者,也就不会有口吃了。
(二)第一字用发音法: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用发音法,如说“坚决使用发音法”一句话,只把“坚”字用发音法,说出来后,以后就用普通说话方式继续下去。
(三)口吃时再用发音法:并不是每句话都掌握发音法,而要预计到快要口吃时,再用发音法帮助,把发音法当作防止口吃的一种武器。
(四)半掌握式:有时候全部用发音法说话,有时充分估计到不会口吃就不用或少用。
以上四种掌握方式,据我们的经验,用第一种“全部发音法”容易进步。如口吃程度较轻,而在工作上说话非快不可的人不妨用第三、四种,不过初练时应该用第一、二种。
十一、用发音法发不出音时的补救方法
(一)用发音法发不出音的原因,除本篇第九节已明确指出的失败原因外,那就一定是感情的冲动和发言意欲的不安定两种原因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先做呼吸法(如说话中途也可暂时停止),然后随着吐气讲出来。
(二)一旦发生感情的冲动和发言意欲不安定的时候,前面已说过,即使是正常的人也要口吃。正常人对此不会介意,可是口吃患者,虽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肯放过,很苦闷地硬要逼出,结果说出来也很勉强,如果发生吃音,又要增加苦恼。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们应采取灵活运用的办法,用代替的方式(也称迂回战术),就是遇到特殊的难发音,实在发不出时,不要硬发硬逼,而是加上旁的字来帮助发音,患者如果能彻底保持发音法,仍然的用一下“代替”是无所谓的,因为这些情况是极少的,可是不用发音法,光用代替的方式来解决口吃问题,这是毫无收获的。
十二、不要认为用发音法讲话太慢
讲话讲得快,不一定是好事。如相声或滑稽演员,他们的说话不能称为口才好,而只能称为口艺或口技。快嘴讲话的入往往都是急性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缺乏修养的人,有修养的人演说和作报告,速度都不会太快。我们没有快的能力,硬要快讲,岂不自寻烦恼。每样工作都不能超越能力,比如,五马力的电动机,负荷只能在五马力范围内,不然要出故障,何况发音法并非太慢,如用第二种发音法,每小时可以说到五、六千个字以上,再说这种慢也是暂时的。而这种慢,比讲不出来要好得多。一个缺了腿的人,能够拄了拐杖走路比躺在床上总要好得多。我们要认识到,快是形成口吃的主要因素,慢是解除口吃的可靠保证。
最后要求患者注意的就是要全面掌握发音法,与口吃斗争的战场是日常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所有的说话都要一丝不苟地用发音法。我们多次强调这一点,要革除一种旧习惯,必得要养成一种新习惯。新习惯愈积极,旧习惯就愈容易消灭。以往在我院矫正的学员中,口吃严重的往往比轻症的进步显著,部队及机关的干部往往比一般人进步快。因为前者是重症的人,完全得要发合法帮助,才能顺利说话,轻症人自以为不用发音法也能说出来,有时虽不忘记,也不肯全而掌握,而部队、机关的干部的意志、恒心、信心、决心都比一般人坚强,因此在矫正中,成绩都比较理想。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5 15:01:00 +0800 CST  

第九篇 矫正中应有的态度

矫正口吃乃是语言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需扭转长期的不良习惯,如果只单纯学习理论,而不在实际生活中作正确的锻炼,不抱正确的态度,终究是要失败的,因此我们提供下列几点,作为矫正中应有的态度。
一、要有信心和决心
居里夫人说,“人必须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居里夫人倘若对自己的科学探索没有信心,或者信心不足,那末,贫困的逼迫,艰危的挑战,连续失败的打击,丈夫猝亡的恶耗,都将成为覆舟的狂澜,使其前功尽弃。居里夫人的伟绩,首先由于她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心。
矫正口吃,必须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心,它是争取胜利的基础。只要经过认真的、有系统的矫治和语言的训练,口吃是完全可以矫正的。四十年代日本东京卫生院对矫正口吃的唯一方法,即是“精神统一法”。它的精髓,是要患者把精神统一到“口吃一定能矫正”的信念上。
有些患者在矫正期内,由于种种原因,疗效不够理想,但他能坚信科学,正确认识口吃的本质,相信口吃一定能矫正好,并以此作为矫正过程个的精神支柱,最后脱离口吃苦海,这是最见不鲜的。
矫正口吃,还要有决心,要下决心与自己长时期形成的口吃习惯作斗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二.要跋于大胆暴露
口吃患者往往把自己装成不口吃,对别人说话总想装成不口吃的样子,结果是适得其反。因为愈想装作不口吃,精神就完全集中到口吃问题上,这就提高了大脑对口吃的敏感性,就更要口吃。有很多没有参加矫正的患者,光靠自己坚持锻炼,由畏畏缩缩而变为勇敢大胆,在一切场合争取讲话,这种自我矫正而取得成功的也有很多。有些患者在发言前,先来一个自我介绍说,本人患有口吃,大家不要见笑,这一介绍后,口吃反而减轻。患者都有一些亲身体会:每当环境不紧张,即使暴露口吃也无所谓的场合口吃就会轻些。所以我们要敢于大胆暴露,更要暴露自己的发音法,当你掌握发音法说话,若畏畏缩缩怕别人听出来难为情,这些心理的不安,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要有耐心
有些患者在短短几天内,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但有的患者却要经过较长时间继续锻炼,方能矫正,大部分的患者经过一个短期矫正,都能有基本上的好转,但从基本上的好转到痊愈还需较长时期的努力。有少数患者对残余的口吃,内心感到焦急不安,殊不知口吃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形成的习惯,短短的几天已得到基本好转,这已经算是很快的进步了。
自基本好转进入痊愈,这段时间是较慢的。任何学习,开始时总是进步很快,但到某种程度时,进步就会慢起来。例如学习速记,开始几天,从每分钟一二十个字提高到每分钟记一百多个字,以后每提高十个字的时间,要超过他从一、二十个字提高到一百多个字的时间,甚至有时还停滞不前。矫正期间,在短短几天内,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好转到百分之五十乃至百作之九十以上,以后则逐渐减慢,这个时间往往使患者灰心,他觉得似乎永远不能达到正常人的说话能力,因此半途而废,遂使口吃回复者颇不乏其人。因此一定要有耐心,要打持久战,直到全部痊愈为止。
四、向正常人让步
口吃患者听到正常人滔滔不绝的发表议论,听到别人谈论问题时流畅的语言,是十分羡慕的。总是在想:我几时也能这样随心所欲地说话,我几时也能同他们一样滔滔不绝地展开辩论呢?能的,一定能够的,因为我们不是不具备健全的发音器官,我们不是思想迟钝的低能儿。但在矫正期内,在口吃尚未痊愈前,应该向正带人让步,不要与他们发生争执,我们要保持冷静、稳重的态度,以讨论的方式去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看到别人象开连珠炮似地说了一大推理由,自己就不能忍耐,也不肯让步,也就想用同样的速度予以反驳,这样不但容易破坏发音法,还能使患者在激动下发生口吃。还有的患者看到别人说话很快,于是也想去试试,即使成功了也没有多大好处。我们好比一个腿部有伤的病人,发音法好比是帮助我们自由行走的拐杖,如果病人不肯向正常人让步,反而要和正常人赛跑,当然跑不了几步就会跌倒。有的患者认为向正常人让步显得理亏,口才没有人家好,这是不对的。理由谁强,要看内容,口才好不好,要看说话有没有条理,并非取决于说话速度的快慢。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5 23:28:00 +0800 CST  
五、经得起失败
矫正口吃既不能在顺利时冒进,也不能在遇到困难时灰心。
在矫正口吃的道路上,也常会遇到曲折。
矫正口吃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既然不口吃的人,也会有口吃的产生,那么口吃患者取得初步成绩后再跌跤,甚至有时跌得头破血流,当然也在所难免。因此,在这曲折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成功的一面,还必须估量到遇有挫折的可能,思想上才能有所准备。特别在巩固期,更要注意这一点。在以往的实践中看到无数患者跌跤的事实,跌跤并不可怕,正好为我们提供曾经不跌跤的经验和现在跌跤的教训。可是有些人跌跤能爬起来,有些人跌跤就不肯爬起来。在这场斗争中,遇到暂时的挫折、失败,千万不要悲观失望,不要动摇斗志,不要心灰意懒或产生埋怨情绪。
人们都知道,人要学会走路,就得要经过跌跤,而且得经过跌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六、不要与自己过不去
曾有这样一个患者:原来口吃程度十分严重,经短期矫正后,疗效显著,拿他的话说,效果已达95%。可是,不久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弄得不可收拾,所取得的成绩,差一点前功尽弃。起因是为了买一张电车票。他虽治愈了95%,但还有个别字难发,就是“一”字,他若说“一张三分”就比较困难,而说“三分一张。就十分顺利。可是他每次上车买票,硬要逼出这个“一”字,十次却有九次失败,由此而心理障碍逐渐严重,使口吃回复到矫正前的严重程度。后来,他不得不重新进行矫正,作了很大的努力才改变过来。
笔者曾对正常人作过仔细的观察,正常人说话并无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同一内容可以有几种讲法。我对抗州市某路公共汽车售票员的语言作了考察,记录于下:
①同志们,上车买票。
②请同志不要忘记买票。
③喂,上车请买票。
④上车朝里面走,不要忘记买票。
⑤月票请出示。
⑥不要挤,买票了。
⑦大家买票。
⑨让抱小孩的坐,买票了。
⑨有月票的请拿出来看看。
正常人说话就能这样随意,我们有什么理由要硬逼呢?既然能够说出“三分一张”,不是照样可买到车票吗?何必为几个残存的吃音忧心仲仲呢?把这残余的口吃看作比天塌下来还危险,这真是和自己过不去。
七、不要过份注意自已
有些疾病,尤其象口吃这种心理因素为主的“心理病”,越是注意,越会严重起来。曾有一位运动员,有一次发现自己的痰里带有血丝,就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病,精神波动很大,整天注意自己的胸部,感觉胸部有点疼,饭也吃不下了。从此不但不能从事体育活动,连走路也颇感吃力,渐渐地对所有肺结核的症状都有了自我感觉。后经医师检查:证明肺部是正常。于是他解除了思想上的负担,立刻跑向体育场去了。这个例子说明了注意力过份集中,没有病也会弄出病来。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能或多或少有几次口吃,因为他们不去注意它,所以不致促使口吃的发展。口吃思者应该向正常人学习,有的患者可能要说:‘我的口吃是客现存在的,怎么能不注意明?”是的,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事实,可是,反过来看,你的口吃之所以严重起来,不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口吃过份注意的结果吗?
英国当代艺术大师费里克斯•格林在对中国电影的建议中谈到;中国电影中没有象现实生活中那样漫不经心地打断别人的话,也没有说话结结巴巴或笨嘴笨舌的镜头,每段话都过于流畅,背得太熟了。
我们从上述谈话中,应该得到启示;现实生活中,正常人偶尔也会结结巴巴,偶然的口吃确为人所共有,不必过分介意。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5 23:58:00 +0800 CST  
发贴失败
请不要发表含有不适当内容的留言
请不要发表广告贴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00:00:00 +0800 CST  
八、不要自卑
口吃患者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很自卑。认为自己有了这个口吃隐患,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们经常怨恨自己无能,因而有的终日沉闷、悲观、痛苦、失望,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认为“这辈子完了”。这种自卑心理,就会逐渐发展到对周围环境失去兴趣、消极厌世、孤独寡交、胆小恐怖等等。这种悲观情绪又促使心情更加痛苦而加重口吃,这种自卑感不能产生力量,只能磨灭志气。
口吃自古以来就有,我国有史以来,有记载的最早的口吃患者,恐怕要算管仲(即管敬仲,卒于公元前645年,做过齐桓公首相,春秋初期政治家,他说过:“吾……行年六十口吃耳”)。我国古代的学者韩非,前汉诗人司马相如,前汉武将四川周昌,这些人都有过口吃。据《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记载,魏国功勋卓著的大将邓艾是个口吃患者,他青少年时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马钧是魏国杰出学者,他曾被晋代的傅玄称颂为“天下之名巧”,他制造和改革织绫机、指南车、龙骨水车、连弩、发石车。但文人裴秀却抓住马钧口吃的弱点,去责难和贬低马钧,马钧“口屈不对”。关于马钧的生平可查阅《三国志•魏志•杜夔传注》。又据《圣朝名画评》记载,宋朝画家董羽也患有口吃。明室后裔朱耷又名朱由馁,号八大山人,擅长书画,名闻中外,作品中以“八大山人”之草书连缀而类似“哭之笑之”,来发泄对社稷覆没之忧。又以“相如吃”的签字来比喻自己患口吃之苦。皇帝也有患口吃的。据《北齐书》卷五记载,南北朝时北齐的废帝(文宣帝的长子)为太子时,曾因受惊吓而口吃:“后文宣登金凤台,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侧然有难色,再三不断其首。文宣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复昏扰。”据《山海经》杂志的有关文章介绍,清朝光绪皇帝也是个口吃患者,他学英文,每天一小时,颇为用功。日久天长,他入了门,发音不甚清晰,因说话结巴。据溥仪《我的前半生》记载,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是清朝第二摄政王,在书房中会见宣统时,有严重的结巴,因而颤抖得花翎子跳动。据《科学家》杂志刊登的有关文章介绍,负责修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在铁路史上誉及中外,岂知这位了不起的个外闻名铁路工程师也是一个口吃患者。京张铁路建成后,举行通车典礼,詹天佑在会上作了简短的工程报告,散会后他告诉朋友说:“我今年四十九岁了,我生平设计修建了很多艰巨的铁路工程,如八达岭隧道,造怀来河大铁桥……这些我都不怕,最怕是象今天在会场里的演说,真比造桥和山洞还要困难万倍。”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有过口吃,他曾任政协全国常委,他的著作中谈到自己有过口吃,见《古史辨》。据《随笔》杂志刊登的有关文章介绍,大文豪沈雁冰也曾是个口吃患者。“……茅公说话带着很重很重的江浙口音,且有点儿结巴,但他非常喜欢交谈”。被誉为和平老人的柳亚子还是个严重的口吃患者。柳亚子的诗文流畅自如,水平很高,为人们所称道。然而,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他却是个有着口吃病的人。他说起话来,有时要停顿一下,才能继续说下去。每每说一个字,聪明的友人揣其意帮他说出下面的话来。他见到好友时,往往紧握对方的手,高兴得几分钟说不出话来。(见《期末》)。再如为本书题字的当代戏剧大师阿甲先生也有过口吃,“阿甲”的笔名,就是从吃音中化来的呢。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00:00:00 +0800 CST  
世界各国也有许多名人曾经是口吃患者。如:古罗马zhengzhi家卡特,罗马大诗人瓦吉尔,法国皇帝路易二世及路易八世,都曾患过口吃。据《上海科技》杂志载文介绍,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小时候曾经是个结巴。但到1940年春末,当三十万波溃散的英国部队挣扎在英吉利海峡中,企图撤回本土时,遭到德国空军倾泻下来的数不清的炸弹的轰炸,许多人以为英国恐怕完了。但是就在此时,邱吉尔通过无线电台大声疾呼:“我们永远不投降……。”他的激动人心的演讲,大大地振作了英国民众的勇气。邱吉尔从一个小结巴到一位大演说家的历程,是多么令人鼓舞啊!又据《田中传》记载,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学生时代曾患过口吃,他为了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发言能力,经常主动要求登台演话剧,他的口吃终于得以矫正。口吃患者中有大智大勇者在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所谓“口吃患者是低能儿”、“没有希望”、“没有作为”的臆断不攻自破。因此,我们在思想上必须具有矫正必胜的信心,以上述人物来鼓励自己,去掉自卑情绪,口吃是一定能矫正的。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00:01:00 +0800 CST  
ZhengZhi是不能发的敏感词,唉,无语……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00:02:00 +0800 CST  
九、双方合作
这旦所说的双方合作是指矫正人员(或指导体矫正口吃的书和音带)与口吃患者双方合作。这种教学全面合作是最重要的,不但同学们要积极实行,也是指导者要努力争取成功的。我们既已明白了矫正口吃是语言的再学习,它是一个艰苦斗争的过程,它的成功需要建筑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矫正口吃的一切方法,实际在于自己去做,好象有了钥匙,不等于门就开了,必须自己动手才能进入。又如学习游泳,光凭教练讲解游泳的理论知识,做些示范动作,而本人害怕在水里锻炼,那是永远也学不会游泳的。有的患者强调工作忙呀,说“真没时间挤呀”,其实这些患者虽想改掉口吃,但没有真正重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时间需自己挤,条件要靠自己创,锻炼要自己作,谁也代替不了,也根本无法代替。归根结蒂,真想改,只有一条路:靠自己的意志,靠自己的勇气,靠自己的决心和毅力,多实践,多锻炼。
矫正口吃决没有一蹴而就达到痊愈的捷径,也没有碰运气、因侥幸而成功的奇迹。如果是“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很难会有收效。反之,把指导者所安排的课程,不折不扣的完成,才能得到圆满的成功。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00:20:00 +0800 CST  

第十篇 防止再犯与精神斗争

患者的口吃多半具有较长的历史。口吃性的病态心理,长期刺激大脑,使得一讲话就成为口吃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尤其是吃音的现象,如影随形地和语言伴随着。虽然通过语言的再训练改变了口吃性的病态心理,虽然练习并掌握了正常的发音和语言,但长期性的口吃习惯就一定要在长期的生活中注意矫正才能真正与口吃的痛苦告别。
口吃这个痼疾十分顽固。它不象治疗其它生理疾病那样,只要杀死了病菌,只要不再被传染就不会再发。而患者的口吃史少则几年,多则二三十年,这个长期口吃习惯是心理的“病菌”和“毒素”所造成的。虽然一旦矫正痊愈,若不经常掌握向口吃作斗争的武器,新习惯还没有牢固,老习惯可能重新出现。特别是口吃患者对“病菌”十分敏感,很容易出现反复。我们已经了解口吃不是先天遗传。一个不口吃的人,有转为口吃的可能,正常人在感情冲动和发言意欲不安定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产生几个吃音,这是常见的事。口吃患者当然不能例外,口吃矫正好了,再产生口吃,也完全可能。
在矫正口吃工作的实践中,经常碰到一些反复现象,这就看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反复。既然在矫正期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曾经做过无数次试验,已经恢复了发言能力,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发音器官健全无缺,难道我们忍心让已经取得的成绩得而复失吗?难道我们能让为矫正口吃而作出的巨大努力,由于功亏一篑而付之东流吗?
在矫正口吃的征途上,遇到反复是客观存在的。矫正口吃的主要过程是语言的再学习。任何学习的成功,总是在几次、几十次,甚至成百上千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取得的。失败,常常是成功的先导,反复,常常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
矫正口吃达到最后胜利的规律是:“反复中前进”和“曲线形进步”。然而反复和曲折未必给所有的患者都带来了成功。患者对待反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恋度。一种是不灰心,不气馁,以加倍努力细心寻找反复的教训,进行新的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对于这种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才母。一种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对于这种人来说,他遇到的是真正的失败,彻底的失败,就是说他己向口吃低头。对矫正口吃从灰心变为死心,“哀莫大于心死”,从此“良药难治心死病”,患者也就与口吃结为终身侣伴了。显然,矫正口吃应取前一种态度。
希望广大病友除了正确对待矫正过程中所遇到的曲折、困难外,并注意下列几点:
一、转移注意力
人类、动物都会转移注意力。当我们在半路上感到大便很急在找厕所时,忽然碰到一个多年没有见面的亲戚成朋友,寒喧一番,甚至谈上一些时间,一般不会使大使拉在裤上(肚泻例外)。平时用刀剖狗的皮肤,狗会大叫,但当狗在争夺食物而咬得皮破血流时,决不象割皮那样大叫。口吃患者,当对自己的口吃特别注意、思想过份集中在口吃这个问题上的时候,口吃就特别严重;有时候由于转移了注意中心,口吃又较减轻,说话就较顺畅。
当我们再要发生口吃时,或有了心理障碍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想到过去的成功、矫正时所遇到的同学、留念的照片、祖国某一处的伟大成就、乐观时的回忆、我用发音法一定不会口吃……等引起愉快或甜蜜的回忆,是有益于矫正的。
二、暗示疗法
“暗示”是不迟疑地无条件地接受一种意念或计划,使之变为行动。此种“暗示疗法”所产生的疗效是值得重视的。
看见穷人搔痒,自己也不知不觉动起手来,看见别人赛跑,自己也不知不觉动起脚来。由搔痒和赛跑的意念变成搔痒和赛跑的动作,叫做“念动的活动”,就是由知觉的冲动力直接变为运动的冲动力所发生的动作。
意念都可直接变为动作,但有时候许多意念却不能实现于动作,这是因为心中同时有许多意念,互相冲突,互相阻止。比如“坐”的意念和“站”的意念就是不相容的。同时念到“坐”又念到“站”,自然既不能坐又不能站。本来每个意念的原始倾向都是一触即发,我们平时对于所见所闻,如果是天然的倾向,就都会置信。比如:猛然告诉一个人说:“你领上有一只蚊虫!”他立刻就会举手去捕它,这种简单的事实可以证明我们生来就有接受暗示的倾向。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10:12:00 +0800 CST  
暗示最“迟疑反省”,迟疑反省就是拿这个意念和其它意念相比较。有其它意念同时并存时才有迟疑反省,若无其它意念同时并存时,就不会有迟疑反省。所以要想暗示有效,须把与暗示的意念相冲突的意念一齐排去,使暗示的意念成为“独一意念”,达到“念动统一”。为了使独一意念的暗示加强,可用下列各法:
(一)自信暗示:必须自信“不是一个口吃患者”、“口吃一定可以矫正的”。发言前,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疑惑。若稍有迟疑反省,就会引起障碍。
(二)心身松弛的暗示:早晨未起身或晚上临睡前,安静仰卧,两臂平放,双跟轻闭,安静呼吸,不受他种杂念所干扰,肌肉要松弛,精神要镇静,再给以自己“不是口吃患者”的暗示,言语最好用低语,选择以鼓励自己“矫正成功”的语言(内容可以随意自换):
——口吃有什么了不起!
——正常人不是也有口吃吗?
——今天起我不口吃了。
——我的口吃总是在逐渐消失。
——偶然的口吃让它去罢!
——我何必要自寻烦恼?
——我绝对不是一个低能儿。
三、精神斗争
前几篇多处提到,一个正常人也时常要发生口吃。因为人类有复杂的感情,如:兴奋、苦闷、恐怖、紧张、愤怒等,在这些复杂感情的支配下,就产生复杂的语言,戏剧的吃音台词,小说的吃音描写,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的口吃无论矫正到什么程度,与正常人一样,也总是会发生偶然的口吃,绝对不可能今后一个字也不口吃了。不论如何良好的机器,也不会永久不出故障。偶然的口吃是很自然的事。
1952年有一位来北京的女青年说:“在上完了第二课《口吃的原因分析》,我的口吃基本好转了,因为我认识到矫正口吃必须要:
(一) 在说话的时模,尽量使情绪不乱,并且要有一定的发言意欲;
(二)要根除使我们成为口吃的种种原因,就是要革除障碍意识等心理上的变态。我认为这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我从那时开始就尽量地控制我的情绪,尽量在自己的发言能力以下说话,并且坚决不承认我是一个口吃患者。我的口吃极轻,父母同学都不知道我有口吃的毛病,一天甚至几天才发生几个字的口吃,可是我竞对这仅有的口吃,非常苦恼。在生活中我看到很多同学说话还不如我,口吃也比我多,可是他们却毫无口吃的苦恼,如是,我觉悟了,我的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听了课后,我发现了真理,精神上起了转变,我就不再苦恼了,再也不是一个口吃者了。”从这位女青年患者的体会来看,精神的斗争,有时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 有些患者听说口吃再犯是可能的,常在顾虑;我是否会再犯?再犯怎么办?这样容易引起“再犯的暗示”加强,能促成真的再犯。因此在矫正中,如果没有再犯,不需要一天到晚去想它,万一再犯,要正确对待,要用精神斗争来战胜它。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10:12:00 +0800 CST  
上面第一句:暗示最“迟疑反省”,掉了一个字,应为:暗示最忌“迟疑反省”。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10:21:00 +0800 CST  
四、条件反射不可能即时消失
根据条件反射学说,使动物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有时候是很困难的。一旦条件反射形成了,就是说动物已经训练成功了,那么要想让这个反射消失,换句话说,要想使动物“遗忘”它已经学会的东西,也是需要相当时间的。
这样说还不大清楚,我们不妨用具体的实验来说明。例如:
每次喂狗以食物之前同时响铃,然后十次、二十次的重复,每次响铃之后,立即给予食物,狗当然会流唾液,因为经过好多次重复,响铃、唾液之间竟然直接发生了联系,也即是说,不用给予食物,它只要听到响铃,狗便会流唾液了。但如又多次的光响铃,不给食物,它的唾液就慢慢减少。不会一下子就停止分泌唾液的。认识到这一点,就可理解到口吃习惯的消除也总要有一个过程,只能使口吃症状逐渐消失,在消失的过程中偶然的口吃再犯是正常的,不必苦恼、焦虑。
五、弄懂矫正口吃的理论
本书所述矫正口吃的有关理论和矫正方法,是我们在矫正口吃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在矫正中必须弄懂这些理论,才能提高矫正疗效和巩固成绩。不弄懂理论,即使掌握方法,一遇困难,便容易松懈斗志。反之,弄懂了理论,即使方法一时掌握不好,尚可不失矫正信心,作持久的努力,就终有一天会脱离口吃的苦海。这里我们介绍一位患者的矫正经历,是一个突出的典型实例;
山东x x人民医院李x于1956年来我院作第二次矫正(在此以前他曾矫正过一次),李的口吃程度较重,七种症状兼有。李经过第二次矫正,仍无丝毫效果,全班学员都为他担心,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鼓励他,但毫无进展。结束后,学员们纷纷离杭,他仍呆在杭州又住了一段时间。在返回的那天,他来辞行,仍是结结巴巴,我们为他的处境深为遗憾。他返回后,开始几个月,经常来信,总是谈些口吃苦恼和焦虑,我们回信也无非是作些劝解和安慰。1958年春,接到他一封意想不到的来信,“口吃完全痊愈,在院方支持下,办了一个口吃训练班,已矫正过四五十人,并寄来一份《矫正简报》。我们即时去信要他谈谈这个180度大转弯的经验,他的回信是这样写的:“……我在矫正口吃的过程中,虽然经过多少困难、曲折、沉痛、惨败,我也曾伤心泪下,但我绝对不抹煞这个真理——口吃一定可以矫正的。这本讲义(指本书的初稿,下同——著者),看起来并不奥妙,可是想当初,人们为掌握这个规律,这些知识,要经过多少次摸索,失败,要经过多少坎坷不平的道路,并不是伸手可拣的,因此我十分珍惜和尊重它,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就把讲义从头至尾阅读一遍乃至几遍,从而使我增长了勇气,坚定了信心,总是感到给予我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讲义的确给了我战胜口吃无限的力量。最后我再说一句:我没有什么经验,口吃患者不用‘发音法’是没有理由的”。李x x不仅矫正了自己多年的口吃,而且从自身的体会中总结经验教训,后来居然成丁一名颇有成就的口吃矫正科医师。这一实例告诉我们,弄懂矫正口吃的理论何等重要。
六、争取在大庭广众前讲话
在大庭广众前讲话,如果能获得一次成功,就能增加百倍信心。很多患者在大庭广众前总是显得心情紧张、呼吸急迫,胸闷异常。一旦遇得无法时,虽然勉强应付几句,也是显得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引起听众哗笑,使患者处于十分难堪的地步,感到痛苦欲绝。
要解决大庭广众前讲话心情紧张和恐怖现象的发生,首先应当认识这种现象的发生根源,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去克服它、战胜它。
我们都能体会到,在这种场合发言前,由于以往的失败和难堪局面总是记亿犹新,而说话前生怕在众人面前出丑,使正常的呼吸转为急迫的浅呼吸,造成空气在肺部停息时间过短,使生理活动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引起了脑机能的紧张和紊乱,心跳频繁剧烈,一旦开口讲话,就必然因大脑机能的混乱导致发言活动失调而口吃。为了克服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口吃,就必须做到:
(一)说话前必须去掉“怕”字,丢掉“羞”字,树立“敢”字。
当发言前感到心理恐慌时,应当想到在众人面前讲话没有什么可怕,要把在众人面前讲话,看成是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还应当认识到心理紧张是大脑机能活动的缺氧造成。此时应做几次呼吸法,以减轻和阻止心理矛盾斗争的过激发展,为实现流畅语言奠定基础。
(二)如果是登台讲话,登台前,要树立必胜的坚强信念,提高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走向讲台时,要昂首阔步,环视广大听众,此时还应注意呼吸,防止停顿。做到不怕、不慌、不急。如果是自由登台讲话,一定要抢先上台,不要退缩,要争取早发言,大会、小会、讨论,应该都是这样,抢先发言是果断勇敢的重要表现,是实现流畅语言的有利条件。
(三)讲话时,必须看着听众的脸孔讲,不要老是低头、不敢正视所众,或者仰头观天,避开众人目光。在发言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发言速度,要把话放慢,旁若无人,同时要多用半截句,以保证呼吸及时,还气适当,每句话的前音要轻、慢,力戒一口气出现许多长句,以使语言灵活多变,第一次成功了,就会使我们感到在众人面前讲话没有什么可怕。多次的成功,其害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心理恐饰现象,就会一次比一次减退和消失。
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有过几次成功,这种“成功的印迹”是不易磨灭的。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11:11:00 +0800 CST  
第十一篇 矫正口吃的“心药”

口吃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看来似乎很单纯,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有人把口吃问题简单地看作习惯问题或单纯的心理缺陷,未免偏颇。克服口吃,除了重新训练语言、协调呼吸外,还涉及到一些心理问题,本篇就心理学范畴内有关“情绪”“性格”“意志”等问题,结合矫正口吃“综合治理”的需要,分述如下:
一、保持积极情绪
情绪对每个人都能够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又可分为“积极有利因素”和“消极不利因素”两个方面。积极因素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都有利,反之,会带来不利。
大家都知道,情绪与大脑的皮下组织是有联系的。情绪的兴奋产生于大脑的深部后,扩散于整个有机体,在心脏、血管及其它重要器官工作中留下痕迹,因为内脏各器官都自动地参与情绪的兴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遇到不愉快的事,你会少吃一碗饭。常听人们说:“气得要命”、“气得手脚发冷”。但是,也有人尽管遇到非常不幸的事,饭量照样不减。有些**志士怕暴露身份,目睹亲人的头颅落地而不掉眼泪,处置坦然。因此又可以这样说:人是高级动物,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境、感觉、情绪的。
口吃患者都有亲身体会,情绪对口吃有直接关系,造成口吃有时轻一些,有时重一些,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这些时轻、时重、时多、时少,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情绪是紧密相连的。
情绪指的是人的内心感受:有兴奋、痛苦、惊异、愤怒、爱、恨等。情绪在我们生活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情绪表明人对周围观实的各种反应,反映有机体内部的状况,影响劳动、休息、健康,当然也会影响说话。
人的情绪是形形色色的。我们的心情即是情绪的总和。有时候情绪振奋,有时候情绪低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活条件的好坏,工作学习顺利与否,家庭是否温暖以及健康状况等。在人的一生当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在人的意识中的主观评价有的是高兴、愉快、幸福,有的是忧愁、痛苦、失望。
情绪的变化所引起的人体的反应是十分复杂的,而且速度很快,有时候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因为整个神经系统,整个有机体都参与这种反应。喜、怒、哀、乐、爱、恨和其它一切感受,总是伴随着产生心血管系统、肺、消化器官、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
有人曾把情绪和感情这两个概念同等看待,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动物和人都有情绪,但感情只有人类才有。情绪(恐惧、暴怒、快活)与本能近似,与大脑皮下组织有联系。而感情特别象爱、恨、爱国主义精神等则是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
把一窝生的两只羊羔安排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不同的只是,在一只羊羔的近旁拴一只狼,让它总看到自己前面有—只凶恶可伯的豺狼。结果这只小羊羔吃食不香,逐渐瘦弱下去,不久就死了。而另外一只羊羔却正常地成长着。
恶劣的情绪,特别是不断重复恶劣的情绪,对人体同样有不良的影响。长期的或过度的神经紧张常常也会引起有机体中的病变,如神经系统活动失调,内分泌腺工作失去平衡,动脉血压固定地升高等。
人在情绪高涨时往往能做出平时做不到的事,能把自己所有的“内在潜力”都挖掘出来利用。在战争年代里,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斗故事:
战士们几天几夜不曾闭眼,甚至在行军路上也会打吨,一旦发现敌人,个个生龙活虎般地与敌人拚搏。又如几个战士就能把一门重炮拖上山顶压住敌人火力,当战斗结束后,增加人数却都无法搬动它。
情绪又带有主观性质,它与一个人的神经活动的类型、性格、文化水平、爱好、习倾及神经系统的状况都有很大的关系。口吃患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本领,进行适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训练,这样是可以控制情绪的。有的人本能地觉察到需要心理上的缓和,就做个深呼队或者哼几句曲子,或者听听音乐,结果情绪就随着缓和下来。
积极情绪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作用。它能够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增添新的力量,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力,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
积极情绪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你只要回忆一下亲身经历或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就一定能体会到这一点。比如你工作一天再加上一个通宵,回家途中,变很步履艰难,体姿不整,面带倦容,甚至脸色苍白,此时设若有人给体一张入场券——你是电影艺术爱好者,让你去听孙道临的电影艺术报告;是球迷让你去听郎平的排球技巧介绍;是棋迷让你去看杨官璘的象棋精湛表演,顷刻之间,你就会改变情绪,不由自主地精神振奋起来,疲劳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你的脸上会泛出红润,嘴角会浮现微笑,胸脯挺起,整个姿态都会改变,疲劳就无影无踪了。因此积极情绪能激励人的精神,对人的健康状态有很好的影响。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6 18:19:00 +0800 CST  
消极情绪——包括恼怒、憎恶、悲伤、恐惧、委屈、痛苦、不满、紧张失措、嫉妒等,对人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至少会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口吃患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反应是:动作紧张,姿态反常,心率改变(言语阶段),呼吸频率改变(言语前后),往往肌肉发抖,脸面通红甚至额头冒汗。有时强烈的消极情绪虽仅延续短短几秒钟,但所造成的后果却需要长期医治才能消除。
经常反复出现情绪失调对有机体是很不利的。不利因素的情绪兴奋虽然产生于大脑的深下部位,但是它会扩散至整个有机体,包括重要的发音器官。如果不克服口吃习惯,这些重要器官的工作就会遭到严重的干扰以至破坏。不愉快的情绪会使胃的功能发生变化,消极情绪会使心跳加快,这是很容易察觉的。但口吃患者因消极情绪而加剧口吃,只有口吃患者才有亲身体会。由于某种原因使有机体的某一部位变弱,那么过分的消极情绪就最容易打击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口吃患者最容易被打击的是语言系统。
假如一旦改变消极情绪,有时还会有好处。因为当自己经受了消极情绪的损害之后就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愿望的实现,朝有利的目标前进。
例如,有人平时只能负重120斤,在一次危险情况下,他冲进了失火的房里,从熊熊的烈火中抢救出一包国家物资,其重量倒有200斤,此后他虽然再也搬不动200斤的东西(特殊情况例外),但他的负重能力会大大超过原先的120斤的能力。
口吃患者经矫正以后,多次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他们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没有充分感受到消极情绪造成的痛苦,就很难深刻地尝到积极情绪的甜头。当恢复语言健康后,其表达能力超过正常人,这样的患者则屡见不鲜。
事实上,如果情绪紧张持续的时间不太长,只要安静下来,内脏器官的活动也会恢复正常,因为,在健康的有机体中总有可靠的机构负责自动调整。
如果情绪反应接踵而来,不断发生,术语叫做“固定化”’这时情况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个正常人会发生间歇性高血压,之后就转为固定性的高血压,心绞痛、胃病、肝炎等病。实验也证实,不断的情绪兴奋对人体是不利的。
矫正口吃要避免“消极情绪转为固定化”。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情绪、情感、思维、言语)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我们懂得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活动)的规律,就可以不受消极情绪的制约,不使它发展到固定化的程度。
二、语词和暗示
利用良性语词来激励自己,就是用健康的思想及语言对自己进行意志的影响。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味觉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能,起信号作用,使人有可能了解环境并适应环境。外界的信号借助感觉器官在有机体中引起应答性反应,这种反应叫做反射。这种反射可分两类:简单的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及复杂的后天的条件反射。
动物受针刺时感到痛,把爪子缩回去就是无条件反射的例子。信号(刺激)与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活动产生联系,这种活动是现实的。
在高级动物进化为人类的过程中,在劳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作用,来推动这些过程的加速。人类还具有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是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工作的特有产物,是人类所独有的。
人只要一动唇舌,发出一些声音的组合,就能把思想、心情、愿望等传达结别人。
我们在阅读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时,有时候在你眼前就会展现出异国的风光,或波涛汹涌的海洋,或一望无际的森林;有时你会同情某些人不幸的遭遇,你会陪着掉泪,看到法西斯的暴行,你会咬牙切齿;看到风趣的内容,你会一个人发笑。俗语说,“听评词掉泪,替古人担扰”。相声的幽默、小说中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歌的激情,那些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会使你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上述种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这是语言以及文学的作用。
人类的语言(口头的、书面的)反映了与人类发生关系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人称它为“万能的条件反射”。人的一切概念,对整个外界的感受和状况都是用语言来表示的。因此我们说语言包含一切,语言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有刺激物,语言对人的健康状况,对心理及整个有机体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听到好消息,我们会感到高兴、微笑、有时脸红、心跳。听到坏消息则相反,心情沉重,面色苍白、落泪。听到沉痛的噩耗甚至会昏倒、失去知觉。
语言不仅能使人惊恐,使人不安,面且也是一种医疗的因素,有使人平静下来的奇效。语言借其所含的意义能对人的心现起很大的作用,并通过心理对矫正口吃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语言对矫正口吃能起作用,起初确便人感到不可理解。因为它不同于医药,医药是物质的,看得见,摸得着。而语言虽然不是物质,它却具有极大的物质力量。它引起的条件反应与自然界其它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应都是强有力的。
每个人都有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的能力。自我暗示的方法就是利用人的这种自然的普通的特性建立起来的。有人说,“我不受暗示的影响”,这是不对的,这种人实际上是没有的,只是有的人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有的人较难于受暗示的影响而已。所有的人都能受有威信的人的语言的影响,也能接受自言自语的影响。
医药界不能否认这一事实:自我暗示有时能使人变成残废或使人夭折,但也能起到起死回生和解除患者痛苦的作用。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医生的话能够治好病人,也能够吓死病人。这就是“暗示”(语言)在起作用。
暗示尽管是具有这样卓越的心理作用,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心理影响的方法。其实认真学习是不难掌握的。
自我暗示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有机体内部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的理象。自我暗示是条件反射机制,主要依靠语言引起一定的反应。这种语言并不一定要发出声音来或者写在纸上。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依靠思想或语言通过心理治疗对自己施加影响的方法,目的是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
“自我暗示”分为积极性自我暗示和消极性自我暗示两种,我们矫正口吃应当取前者。
果戈里笔下的伊万诺夫娜,是个很迷信的人,她相信自己的死期已近,于是开始做临终的准备,饮食也不进了,不久就去世了。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7 16:53:00 +0800 CST  
发贴失败
请不要发表含有不适当内容的留言
请不要发表广告贴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7 17:25:00 +0800 CST  
有关宗教的两段事例略去,实在不知道哪个是敏感词,无奈……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7 17:33:00 +0800 CST  
上述例子是属于消极性的自我暗示所起的作用。
矫正口吃需要积极性的自我暗示,需要有针对性或诱导性的自我暗示。这种暗示可以成为心理的自我影响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有自我说服及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当然,没有理性思考和意志参加而接受暗示的情况是会有的,但是每个人是能够设法避免的,以免起反面作用。
下面再举几个有关例子:
有个人偶然被关进了冷藏车,虽然车子的冷冻机并没有开动,但人却冻死了。这是心理作用(反面的肉我暗示)带来的可悲后果。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一定能暖和起来,如果进行体育锻炼,让肌肉活动,我一定会暖和的,我会让人们知道我……”,那就不至于冻死了。
另外有个例子。在爪哇岛未开化民族的一个居民点,有人偷了东西,为了查清谁是小偷,请来了巫师。村里的人相信巫师什么都会知道,而巫师自已也明白,如果查不出小偷,人们就不再相信他的“法道”了。他叫所有的嫌疑分子都喝“法水”(有些毒性,但不至于毒死人),不是小偷的人都大胆地喝了“法水”,他们都相信自己是无罪的人,“法水”虽含有些毒性,但不起作用。而真正的小偷却马上陷于绝望之中,他已经相信(自我暗示)自己没有希望了,他的有机体发生急剧的变化,植物性神经的机能严重失调,没有多久他就死去了。可见,自我暗示对无罪的人和小偷都起了作用,只不过对无罪的人起作用的是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小偷起作用的是消极的自我暗示。
每个人确实随时都在进行自我暗示。早晨起床吃完早饭,准备上班,出门之前,在镜子前照一照,整整头发,掸掸衣服,看看自己的面容,这些动作实际就是自我暗示。看到自己的面色很好,马上就会感到精神振奋,精力充沛,于是愉快地去上班,信心十足去完成工作任务。这时并未说出劝说或暗示的话,但这些无声的“积极暗示”实际上已在意识中闪现。设若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面色苍白、精神不振或者眼睛下面有黑圈,这时如果做几节体操,暗示自己:“我不是那种精神不振、易受情绪制服的人。我感觉似乎没有害病,走!到外面就会好的。”于是挺直胸脯,毅然上路了,这也是“积校暗示”的成功。再若照照镜子,认为自己健康情况欠佳,于是马上就泄气了,想法就来了:“这可能要生病了,糟了!”于是心里也难过起来,就急忙服药或去找医生,经医生诊断并没有什么病,可是他还是很担心,怀疑医生没有诊断好,这就是有损健康的消极性自我暗示。如果这时能有分析地对待自己的感觉,情况就会迥然不同了。
笔者曾接受致千患者的面授矫正,很大一部分患者矫正后,在短期内都会遇到一些“反复”(再犯),但凡是采用积极自我暗示的患者,尽管几经反复,最后仍然会获得胜利,反之则一蹶不振。自我暗示可以在人的机体中引起相当大的变化。但接受暗示的程度是因人而异的。那些执拗,成见深,注意力涣散、感情不集中的人,需要克服这些缺点,才能接受正面的自我暗示。
许多事实可以证明,除有某种严重的器官病或精神病患者外,一般人都能接受自我暗示。许多学者部队为: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可以帮助和提高防病能力,可以驱散无根据的对自己健康的担忧,能减轻疼痛感觉,改变对心理健康不利环境的态度。有针对性的自我暗示能增强意志的坚定和情绪的稳定。
针对性的我暗示,可作为矫正口吃的另一辅助手段,但必需锻炼自己的意志,才能学会控制情绪。用“自我暗示”的作用来促进矫正口吃的疗效。“自我暗示”还能够克制所谓情绪“应激”(注一)和产生“情结”(注二)。
积极暗示要有针对性,用以抑制不合要求的意向。要善于经常告诫自己,控制自己不恰当的冲动,要沉着冷静,不容兴奋感积累起来,不容自己发怒、悲观、失望或畏惧。通过暗示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坚定、勇敢、果断、不为外界不利的影响所动摇。比如在紧张比赛期间的运动员,有的战斗准备良好,沉着而有信心。而有的消极冷淡,精神散漫,过分激动、情绪不稳、神经过敏。一旦参加比赛,前者肯定会取得卓越成绩,后者则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正面的自我暗示对自己施加影响,就会有很大益处。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7 17:33:00 +0800 CST  
我们在矫正口吃期间经常可以用激励行为的思想和语言进行自我暗示。每遇到新的困难就再一次进行思想酝酿,进行鼓励性的自我暗示;“我能够胜任!我有坚毅的精神!我不次于别人。”
暗示要起到理想作用,最好选择如下时间:身体疲劳时,充分放松时,打吨时,就要睡着时,刚入睡时(也就是说,睡得很浅,还没有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时候),正是在这个时候,信息(这里是指语言)最能在记忆的深处扎下根来。这已为科学实验所证明,也为“睡眠研究”所证实。只有在睡眠最浅的阶段,在打盹状态的阶段,引进及掌握信息才最有效。在刚刚醒来,还没有完全摆脱睡眠的时候,引进及掌握信息也同样有效。因为这个时候的肌肉可达到充分放松的程度。
暗示练习的准备:
1.最大限度地收缩肌肉,以便引起紧张。
2.保持最大紧张状态(到肌肉颤抖的程度,屏住呼吸,大约50秒一70秒)。
3.使肌肉紧张与呼吸后屏息相结合。
4.在肌肉达到最紧张时心里要富有感情地默念:“紧张起来了,我的肌肉紧张起来了!”
5.肌肉放松,在这一瞬间,感知是非常重要的,肌肉放松的滋味就在这一瞬间。
6.词语暗示开始
下面介绍几种暗示内容,患者可以交换使用(不出声地回忆内容也可以)。
“今天我很愉快,因为别人都说我的口吃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使我精神上得到安慰。我要继续锻炼下去,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丢掉发音法。”
× × × ×
“我虽然还有偶然的口吃,但比矫正前,那要好得多,这说明我已迈开步子,那么只要走下去,成功一定会来到的。
× × × ×
“我要冷静地对待语言的表达,发火是不能说服人的,对我的矫正口吃会带来不利。慢慢说吧,有理不在速度快。
× × × ×
我是大病初愈的人,不能暴饮暴食,我是腿部负伤的人,走路还要手杖。
× × × ×
“讲得慢一些总比讲不出要好得多,那么有什么理由讲得快呢?不用发音法,还有什么方法呢?”
× × × ×
我的胜利是通过发音法而得到的,如果不继续使用发音法,将会失败,如果进一步强化发音法,肯定会有更大的胜利。
× × × ×
矫正口吃要粉碎多年来围绕着我身旁的一些不利因素,在性格、毅力、思想修养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要使我胆怯的心灵,颤抖的精神变得健康而稳定。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7 17:33:00 +0800 CST  
三、培养坚韧意志
矫正口吃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品质要通过自我磨炼和自我培养才能具备,这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意志能极大地增添勇气和力量。
尽管有数不尽的、有时是很强烈的外界刺激,其中也包括气氛紧张,但我们的有机体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因为有机体的调整机制一般总是协调地进行工作,从而使有机体能保持神经过程的平衡和内部的稳定,因为人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自行维持甚至自行改善的系统。
但有的刺激物是非常强的,它超出了人的适应能力的生理限度;有时刺激物的力量并不太大,但长期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自我调整机制就不能再充分保证有机体正常的平衡活动。
神经机制是非常敏锐的。只要产生足以引起心理不安的原因,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康宁被破坏,甚至感到身体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意识到已形成的情况,沉着地衡量各种条件,采取必要措施诱导自己与产生的困难进行斗争,尽量减少其消极的影响。这种人是意志坚强的人。
动物只能消极地顺应周围环境成为自然的奴隶。人有了意志,就能够积极地改造外部世界,从而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主人。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主动地提出目的,同时主动地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意志集中地体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前者在于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后者在于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意志的调节作用在这两个方面的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
意志不仅调节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当患者排除外界干扰,把注意力集中于矫正口吃时,就存在着意志对运用发音法、强化发音法等认识活动的调节,因而在紧张、焦急、激动时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慌乱,强使自己保持镇静,这就表现出意志对情绪的调节。
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一个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抱着漠然和冷淡态度的人,常常难以表现出坚强的意志,人在从事不感兴趣的活动时,会造成意志消极而产生种种困难。此外,人在完成某项他所热衷但却又感到棘手的任务时,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形。因为由外部困难所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如焦虑、彷徨、犹豫以至痛苦)也能动摇和削弱人的意志。
激情——它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如狂欢、暴怒、悲痛,这对矫正口吃来说,那怕是瞬间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激情是由于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所引起,它往往发生于当事人的意料之外。在激情状态下,伴随着内部器官、腺体、外部表情等的高度显著变化。如;过度兴奋的手舞足蹈、大笑大哭以及快速讲话。人的一切心理过程和全部行动会随之产生显著变化。人的理解力和自知力也会显著降低,在情绪激动时,有时会失去了理智,忘记了保持镇静,这是一般的情况。也有不少人在激情爆发时,仍然清醒而保持镇定,因为大脑皮层在强烈的情绪中仍能起主导抑制的作用。有的正常人在强烈的情绪下也仍有一定的理智控制。
意志行动最终是否能够到得实现,取决于种种主客观条件。就人的内部条件来说主要取决于意志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力量对比,例如:意志薄弱而消极情绪又强烈,那么会导致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意志坚强的人则可以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把行动贯彻始终。
意志还可以对情绪直接控制。某演员突然遇到不幸(如亲人伤亡、家庭破裂),会陷于哀伤心境,但当晚又必须参加演出,他凭借意志的力量,在台上仍然能够成功地扮演喜剧角色,他是通过意志激发了另一种情绪来抑制当时的哀伤情绪。
意志是有强弱之分的。意志弱的表现是行动与心愿相矛盾,言行不一致,在向目的地前进途中遇到小小阻碍,就无法克服。意志十分薄弱的人有时会失去任何积极性,甚至丧失任何期望。意志坚强的人,尽管遇到困难,身陷逆境,但在他的眼前是伟大的必胜目标,从伟大的目标产生巨大的力量。人的思想动机越高尚,他的意志表现也就越坚强,就越能克服心理上看来是无法克服的困难。
我们要达到矫正口吃的目的,就需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对自己要采取有罚罚性的相应措施,自我锻炼良好的意志,有着特别重要和关键性的意义。矫正口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意志的锻炼,而意志的锻炼,主要应有下而几点基本品质。


楼主 四眼阿哥  发布于 2011-09-08 00:35:00 +0800 CST  

楼主:四眼阿哥

字数:43377

发表时间:2011-08-30 07: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27 20:21:24 +0800 CST

评论数: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