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让人动容、甚至落泪的瞬间

十九、高贵乡公死难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彻底控制了曹魏的政权,虽然有”淮南三叛“等地方大员的反抗,但改变不了事实了。
后来,司马师废掉曹芳,另立曹髦为帝,曹髦此时才13岁,被称赞为文似曹植,武类曹操的俊秀少年。他小心伺候着郭太后,乖乖地给司马师盖章,每天结束了繁忙的傀儡工作之后,曹髦一心只读圣贤书,让人半点抓不住把柄。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即大将军位,继续把持朝政,曹髦19岁的时候,司马昭已经一如当年的曹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而且正在谋划进封晋公,自曹丕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剑履上殿——晋封公爵——晋封王爵——篡位这一标准化流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再也没有时间去谋划,是选择继续当傀儡,乖乖的把帝位让出,换来像刘禅一样的乐不思蜀,还是选择抗争。曹髦最终选择了抗争,他决定拼死一击,率领仅有几百人的队伍杀向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企图击杀司马昭。这支少得可怜的队伍中军人更少,大半都是没有战斗经验的仆人,太监。还没出宫,曹髦就碰上了司马昭派来迎战的千余名禁军。这群禁军以司马昭的爪牙贾充为首,叫喊着朝皇帝扑了过来。曹髦仗剑大喝道:“吾乃天子也!你们突入宫廷,难道是想弑君吗?” 曹髦毕竟是皇帝,士兵们见皇帝动怒了,一时惊慌失措,呆立在那里。司马昭的手下成济问贾充:“这该怎么办?”贾充激他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之事也!”那成济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抓起长戟就向曹髦冲去。曹髦没料到有人真敢和自己动手,大惊失色,喝道:“匹夫敢无礼乎!”一言未讫,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跌出皇辇…… 曹髦死了,大睁着双眼,怒视着司马氏狰狞的笑脸。那一刻,山河失色,日月无光,整个京城,都在为这位年轻皇帝的死而悲泣…… 就这样一位年轻的皇帝,以血性的决心,以悲壮的气势、以悲剧的结局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曹髦虽然死了,但死的霸气,死的壮烈,时局如此,哪怕有千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去博一把,总胜过窝窝囊囊的活着。
北魏孝庄帝说过:”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赞扬曹髦的志气。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4 20:38:00 +0800 CST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4 20:43:00 +0800 CST  
二十、邓世昌黄海殉国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公不朽!
邓世昌出生于广州番禹,商人家庭,从人受过较好教育,后来进入福建水师学堂,又留学英国。回国后一直担任舰长,甲午海战的时候,是“致远”舰舰长。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9月17日,北洋舰队在大东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黄海大东沟海战开始。
12点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打出第一炮,正式开始,12点53分,定远舰舰桥中炮,水军提督丁汝昌受伤。定远舰长刘步蟾代为指挥,但此时各舰除了跟随定远舰进退外,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指挥。
为了保卫旗舰,邓世昌带领致远舰突前,并升起旗子,向日军发起挑战,打乱了日舰阵型。致远舰作战最英勇,勇往无前。
14点,日舰集中火力攻击致远舰,激战后,致远身中数炮,船体也发生了倾斜,炮弹也快打完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日本第一游击舰队的吉野舰表现最活跃,仗着快速航速快,往来冲突。邓世昌决定撞沉它,致远开足马力,向吉野舰拦腰撞去,准备同归于尽,日本人也被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惊呆了,赶快向致远舰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发鱼雷,却被一发炮弹击中了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后,致远舰沉没了。
连同邓世昌在内的200多名官兵掉进了水中,随从赶紧丢来了救生圈,邓世昌拒绝接,他决心殉国,与致远舰共沉没,他的爱犬“太阳”游来救他,咬着他的衣服不让他下沉,邓世昌咬咬牙,把太阳按在了海中,一起沉入了滔滔海水中...................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垂泪亲自写下挽联。并赐给邓母一块1.5公斤黄金做成的大匾,上面写着“教子有方”,抚恤邓世昌家属白银十万两。威海卫人民感其忠烈,修祠纪念邓公。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将海军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命名为世昌号。
每次想起《甲午大海战》中幼年邓世昌和小妹妹在海边的对话,都感觉心里堵得慌。
“小哥哥,你们看,洋人的大铁船,小哥哥,大海的那边是哪里啊?”
“是洋人的地方”
“那我明天就要坐洋人的大铁船到洋人的地方去了”
“小哥哥,将来咱们也会有大铁船吗?”
“会的,一定会有很大的大铁船”
“那你们就一起坐着咱们的大铁船来看我吧。”
“一定”.........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5 22:15:00 +0800 CST  
楼主才华有限,不能描述出邓世昌的壮烈,从电影中截几张图大家看看吧。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5 22:53:00 +0800 CST  
威海卫失守时,刘步蟾随定远舰沉没。
镇远舰舰长林泰曾自杀殉国,
水师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整个北洋舰队谱写了一曲民族史上的悲歌。
李中堂在日本被刺,打伤一只眼睛。
光绪孤零零的坐在颐和园中,泪流满面。
这些无忧无虑在海滩奔跑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殉国了。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5 23:01:00 +0800 CST  
主题曲也很好听:
当海风吹过 ,你已经走远
记忆里那是一个秋天 , 当明月升起, 你已经走远
银光里留下一片深蓝,泪水从每一张脸上洒落,心里的痛要一百年。
任长发飞扬, 滚滚风烟,追寻你我要扬起风帆,随浪花飘去, 波涛万里难忘的还是那片深蓝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5 23:19:00 +0800 CST  
二十一、沙丘宫变
战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堪称一代雄主。
他变风易俗,胡服骑射,使困境中的赵国迅速强大起来,并在对楼烦,中山,林胡的战争中节节胜利,十年间,赵国领土居然扩大了三倍。
他豪情万丈,居然装作赵国使臣出使秦国,将秦国的山川地形看了个遍,并在秦庭上打出风头。甚至他还制定了轻骑袭击咸阳的计划。
可惜的是,他的一个错误,差点使赵国陷入内乱,而他也因此送命。
赵武灵王长子叫赵章,后来又娶了宠妃吴娃,生子赵何,母宠子贵,赵武灵王就把赵何立为太子。
赵武灵王为了专心对外战争,就传位给赵何,自己自称“赵主父”。
赵雍创制“主父”之称既为自古所无,那么仅仅是国君生父的身份,也并没有专断国政的正当法理。于是同时亦是国家大臣的赵相肥义等,逐渐都将自己首先效忠的主君变成了赵王何。
随着赵王何年龄愈长,“主父”赵雍泰阿倒执,权柄渐失,已成必然。
于是赵雍才想到扶植废太子赵章,两分赵国国土,立赵章为代王,意图藉此令两个儿子相争,自己从中调处,自可趁机收回王权,甚至重登王位。
肥义对赵雍的拒绝正是严厉的告诫,“国无二日、百姓方宁”,明指赵章,实指赵雍自己,亦代表全体赵国臣民的心声。可惜赵雍被私欲蒙蔽双眼,一意孤行,如此将个人的权欲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本身就成了赵国最大的乱源。
肥义把赵武灵王的想法告诉了赵王何,并一块商议对策。肥义要赵王何做好准备,控制军队,以防事态起变。赵武灵王见肥义不同意,就把此事告诉了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礼,暗示他们有所准备,采取必要的行动,夺回王位的权利。
前295年,赵主父携二子赵何与赵章游沙丘宫(今河北广宗大平台村),赵章与其亲信田不礼谋,乃假主父之命,召赵何。赵何欲往,肥义察觉情形不对,为保赵何,自己先亲往。肥义在去主父宫途中惨遭刀斧手杀害。赵章见事情败露,急领亲兵攻打赵何宫。朝臣李兑与公子赵成早有防备,保护赵王,杀退赵章。赵章见夺位无望,便快马逃亡主父宫,要求父亲庇护。主父心软,遂纳赵章。很快,李兑、赵成带兵包围主父宫,要求主父交出赵章,主父不允。李兑、赵成乃遣人索之于宫中,得赵章而杀之。
李兑、赵成思忖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他们俩无疑也想置主父于死地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此时赵何是法律上的国君赵惠文王,除掉相当于"太上皇"的主父,肯定符合赵何的利益。但是赵何、赵成、李兑谁也不愿意,也不敢担待这弑父弑君之名,便又生一条毒计。
赵成、李兑向主父宫中喊话:"后出者夷!"宫中侍从闻此言,如地震来临一般,纷纷外涌,倾巢而出,但唯独不放主父出来,高大巍峨的城墙内只留下主父一人。主父欲出不能,欲食不得,他们不弑君,而是困住主父,不让出宫,不给饭吃,让其在宫中自生自灭。可怜赵主父英雄一世,居然落到如此悲惨下场。
三个多月后,赵成、李兑进主父宫,见主父已死,且形如枯槁,其状之惨,令人悚然。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6 00:00:00 +0800 CST  
二十二、羊侃南归
羊侃祖籍山东泰安县,西晋倾覆时,衣冠南渡,来到了长江以南。
祖父羊规之是宋武帝刘裕的部下,宋文帝时为任城令,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攻任城,城破后,羊规之被迫降魏。于是来到了北方。父亲羊祉任官时以不畏强御闻名,且视南朝为正朔,经常规劝子弟找机会南返归南朝。
羊侃长大后,长相俊美,豪迈雄勇,力大无穷,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
一是泗水桥上立有几个大石人,高几尺,羊侃一手拿一个,对撞得粉碎。
二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看羊侃状若猛虎,想让他学个虎样,羊侃翻身一个虎跳,伏在地上,双手紧紧按着殿上的台阶,头颅高仰,虎视前方,猛然一声长啸,震得大殿上簌簌的往下落灰。元恪及众大臣相顾失色,等羊侃起来后,发现他按过的台阶留下了十个深深的手指坑。
羊侃绝非只有悍勇,他自幼读书,酷爱文史,博览众史,通晓兵法。
正光年间,羊侃从征莫折念生,于百步外一箭将其弟莫折天生射于马下,因功晋封为征东大将军,泰山太守。
在外独自掌军,给了羊侃南归的机会。
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羊侃率领三万将士南归梁国,北魏方面大惊,一面派出高欢率十余万军队追击,一面孝庄帝下旨提升羊侃为司徒,骠骑大将军。羊侃南归心坚,不为所动,斩杀孝庄帝使臣,以示决心。
羊侃与高欢数次对决,均不能打败高欢,于是突围率部南下渡江。到达江边时,只剩下一万多人,两千匹战马。
准备渡江的头天晚上,跟随羊侃的北魏士兵们想到自己从此要离开自己北方的家乡,渡过长江,老死江东后,流着泪整夜唱着思念家乡的歌曲,异常悲凉,闻者无不动容。
羊侃也听得泪流满面,召集了全军将士们说:“你们怀念故土,按道理就不能随我去南朝了,现在想回乡还是跟随我,随你们选择,我么就在这里分别了。”
于是大部分的北魏将士与羊侃洒泪而别,返乡去了。
羊使君你有你的故土,而我们,虽然卑微,但也有自己的故土,你的故土在南,我们的故土在北,想到要离开我们的故土,来到陌生的你的故土,怎么能不让人流着泪唱思乡的歌曲呢?
羊侃南返后,受到梁武帝萧衍的热烈欢迎,同时北魏很多人也很佩服羊侃。
侯景反叛的时候,围攻建康,羊侃死守台城,侯景久攻不克,派傅士哲向羊侃喊话,羊侃不为所动。傅士哲又说:“我在北方就一直听说将军的风采,能让我看一看吗?”于是羊侃脱下了头盔,傅士哲看了很长时间,叹息而去。
因积劳成疾,羊侃在台城中去世。时年54岁,死后,台城被侯景攻克。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6 13:23:00 +0800 CST  
二十三、野人救穆公
春秋时期,秦穆公讨伐晋国,两军大战于龙门山。
但这件事根源还真不在秦国这边。晋国现国君姬夷吾靠着秦穆公的帮忙才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当时答应献给秦国五座城池。结果即位后舍不得了,就给赖了。
这还不算,后来晋国发生大旱灾,向秦国求救,秦国大臣都建议不要救忘恩负义的晋国。秦穆公却说:“晋国国君无道,但百姓有什么罪呢?寡人要救。”于是用大船拉着粮食从秦国顺黄河到晋国,黄河上运粮食的船源源不断,史称“泛舟之役”,终于解救了晋国。
结果第二年,秦国遭受了旱灾,晋国大丰收,秦穆公找晋惠公夷吾借粮食,晋惠公不但不借,反倒准备乘人之危,攻打秦国。
面对这样忘恩负义的王八,秦穆公大怒,决定讨伐晋国,两军大战于龙门山。
战斗一开始,两国军队都拼命朝对方君主所在的中军猛攻,秦穆公所在中军被晋军优势兵力围攻,护卫伤亡殆尽,眼看就要被俘虏了,这时候,从旁边冲出来三百野人(种地的叫野人,不是现在说的野人,城市市民叫国人),披头散发,手持大棍,农具等物,逮着晋军劈头盖脸一阵猛打,晋军不知道那来的敌军,被打蒙了,错失了俘虏秦穆公的大好机会。正准备重整队伍再次冲锋的时候,传来了晋惠公被秦军俘虏的消息。于是晋军狼狈而逃。
秦穆公招来野人问他们为什么帮助自己,野人们说:“国君难道忘了吃马的事了?”。
原来,秦穆公有次去出游,丢失了几匹好马,派人去找,发现有三百野人把马偷走了,正在吃马肉。手下都建议秦穆公派兵捕杀了这些野人,穆公不忍,说:“安能重马而轻人。”于是命人带了十几坛好酒送给野人,对他们说:“我听说好马的肉不容易消化,所以再给你们美酒帮助消化。”野人们大为感动,都说国君太仁义了,我们吃了他的马,还赏我们酒。
这次听说秦穆公与晋国在龙门山大战,大家都带着农具,大木棍过来帮忙,结果刚好遇到秦穆公被围。大家就奋勇向前杀退了晋军。
秦穆公听了嗟叹不已,说:“野人尚知道报恩,姬夷吾真是连野人都不如啊。”于是要赏赐野人们,野人们坚辞不受,转身离去。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6 19:40:00 +0800 CST  
二十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南宋人,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20岁时考中了状元,之后开始做官。
1275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府时,蒙古军大举攻宋,宋庭向天下各州郡发布勤王诏书,号召天下勤王。
文天祥捧着诏书痛哭流涕,召集州府乡勇及豪杰一万多人,带领着赶往临安勤王。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于是率兵入临安勤王。宋军与蒙古军屡战不胜,只好求和,蒙古军要求派丞相来谈判,此时的丞相陈宜中不在临安,于是封文天祥为右丞相负责谈判。文天祥在蒙古营中毫不畏惧,与伯颜针锋相对,伯颜大怒,欲逮捕文天祥。文天祥在门客杜浒等人保护下艰难逃出生天,后来写了著名的《指南录序》,里面有这样感人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继续领兵抗元,从江西到广州,直到在潮阳被元军俘虏。
文天祥被俘虏后,从潮阳乘船押送至崖山,中间经过零丁洋。元军统帅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劝降崖山的张世杰,文天祥拒绝,并写下感人至深的《过零丁洋》给张弘范: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默然,从此再不提让文天祥劝降宋军的事了。崖山之战后,张弘范劝文天祥:“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忠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押往大都的路上,最初文天祥决定已死殉国,绝食八日未死,才又开始吃饭。
此时的元朝,统一中国后,开始收录南宋大臣中有才能的,有人告诉忽必烈:”南宋人中没有比的上文天祥的。”于是元廷对文天祥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劝降。
从1279年10月到1282年12月,文天祥一共被囚禁了3年2个月。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只要投降就是宰相)、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甚至还派出了投降元廷的宋恭帝来劝降文天祥,面对曾经自己效忠过的皇帝,文天祥只是跪在地上低头痛哭,说:“陛下请回吧,陛下请回吧,臣已决心为社稷死难。”宋恭帝只好流着眼泪走了。
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其意志之坚定,也是历代罕见的,从《正气歌》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以体现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1282年12月7日,忽必烈召见文天祥,亲自对其展开劝降。文天祥见了忽必烈长揖不跪,怒斥忽必烈灭亡南宋的行为。忽必烈说:“你用侍奉宋朝的忠心来侍奉我,就任用你当中书省宰相。”文天祥说:“我是大宋的状元丞相,绝不当元朝的丞相,今日之事,唯有死而已,你杀了我吧。”忽必烈大为感动,说:“不愿意当丞相,当枢密使也行啊。”文天祥回答:“唯有一死而已。”
忽必烈无奈,只好下令处死文天祥。
押出监狱前,文天祥写下绝命词:“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言,今天与之机,谨南向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丞相文天祥绝笔。”(楼主写到这里感觉鼻子酸酸的)
押往刑场时,路边围满了人,文天祥神色如常,态度从容,即将受刑的时候,他不慌不忙的对监邢官说:“我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又问围观的群众,哪里是南方,面朝南方拜了几拜后,从容受刑。看到的,听到的人,没有不流泪的。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6 20:32:00 +0800 CST  
二十五、飞将军伏剑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汉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数十万出塞,直捣匈奴王庭,歼灭匈奴九万多人,基本消灭了匈奴对大汉的威胁。
大汉举国欢庆,所有的人都沉侵在欢乐之中,从汉初的梦想,经过八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
等等,不是所有人都欢乐,除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他因为这场战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李广,是陇西人,先祖为秦国将领李信。公元前166年,匈奴入寇,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征,由于武艺高强,箭术超群,李广斩获颇多,被封为中郎将。
李广后来跟随汉景帝出行,曾徒手博猛虎,汉景帝抚摸着李广的后背说:“太勇猛了,你要是出生在高祖那个时候,万户侯何足道哉。”
七国之乱时期,李广随周亚夫出征,在昌邑城下,李广勇冠三军,斩将,夺旗,突入叛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本来这次可以封侯的,但因为私自接受梁王的赏赐,所以功过相抵,朝廷不予赏赐。
这个时候的李广,20多岁,春风得意,自信凭自己本事,取万户侯如探囊取物。
后李广出任上谷太守,按照以往的惯例,汉军很畏惧与风一样的匈奴骑兵打野战,存在很严重的“恐匈症”,每次匈奴兵寇边关,各城只敢固守,不敢出战,任凭匈奴兵寇略城外的士民财宝。
李广不一样,我徒手能博虎的人,还怕你匈奴人不成,难道你们比老虎厉害吗?
于是,匈奴每次寇上谷,李广必引军出战,且每次都不落下风。匈奴人爱勇士,每次到了汉军关塞,汉军都闭门不出,虽然能抢点东西,但也很没意思,终于遇到一个敢出战的李广,匈奴人非常高兴,几乎每天都来找李广打仗,有时甚至一天来好几拨人。李广来者不拒,均出战迎战,有时甚至一日数战。
这时有人担心了,有大臣哭着上书皇帝:“李广才气无双,但自恃其勇,每日都同匈奴战,有时甚至一日数战,臣担心万一李广阵亡了,对我汉军军心士气打击很大啊,臣请求将李广调离上谷郡。”
于是,在数年之间,李广历任上郡,边郡,左右北平,陵西,雁门,代郡,云中等地边塞太守,李广每到一处,匈奴人都追过来找李广打仗,李广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几乎月月都在战斗。
因为李广的骁勇无双,匈奴人皆称其为“飞将军”。
李广是当之无愧的汉军“军神”,在汉军普遍陷入“恐匈症”,不敢与匈奴野战之时,李广却在短短数年内,在大汉从东到西的几乎所有边塞中,带领各地汉军几乎月月与匈奴战,且不落下风,慢慢的,各地汉军的自信心就恢复了,匈奴兵不过如此,我们只要敢野战,还是能打胜他们的。有了信心,才有了后来汉武帝对匈奴数次大的反击。李广为反击匈奴,给汉军做足了精神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飞将军李广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后来,武帝即位,马邑之谋后,汉匈全面开战。李广迎来封侯的最好时机。
但李广的名声太大了,每次汉军分兵出塞,匈奴人必然集中主力来对付李广。当卫青,霍去病们立下一个个赫赫战功之时,李广只能黯然迎来一次比一次惨的惨败。
公元前129年,汉军分四路出塞,李广军遭遇匈奴主力,全军覆没,李广被俘,凭借优秀的射术和骑术才死里逃生。此战后李广因失军被判处死刑,花钱免死除官。
公元前123年,随卫青出塞,诸军均有斩获,只有李广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公元前120年,李广率4千人出右北平,遭遇四万匈奴军,血战二日,击退敌军,但李广部下也损失殆尽,功过相抵。
公元前119年,汉匈决战漠北之战,李广作为奇兵走小路,但因为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李广到达时,漠北之战已经结束。卫青派长史送给李广干粮和酒,顺便向李广询问迷路情况,卫青要给汉武帝上书报告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卫青派长史急令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
李广说:“校尉们无罪,是我迷失道路,我现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结发与匈奴战,凡七十多仗,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李广否,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少年从军,四十多年内,大小仗不计其数,居然没能够封侯,而且因为失期不愿面对刀笔之吏而选择自杀,难道真的是天意吗?不能不让人为他伤心啊。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6 21:44:00 +0800 CST  
二十六、止戈为武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
事情的起因是郑国投靠了晋国,作为中原枢纽,郑国是晋楚两大国争霸的焦点。于是楚庄王亲自带兵,围攻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救,晋国派出三军出兵救郑。
奉行骑墙政策的郑国,非常希望晋楚两国打一仗,决出强者而从之,于是一直在双方处挑唆。
最终晋楚双方在邲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晋军由于将帅不和,指挥不统一,上下不一心,导致惨败。
晋国除上军损失不大外,中军、下军完全溃败,编制全无,乱哄哄的跑到黄河边,为了尽快逃命,很多晋军将士在水中用手扒着船边缘,导致好几条船都被给扒沉了。于是晋军主帅荀林父下令:再有扒船者砍手指,于是各船手起刀落,鲜血横飞,各船中断指得用手一捧一捧的鞠出去。
此时楚军已经追到黄河边,众将请求楚庄王赶紧追杀,把晋军主力消灭在黄河边。
楚庄王不同意,说:“已经分出了胜负,何必再多杀无辜的士卒呢。”于是晋军一直乱哄哄到天亮才过河,而没有受到楚军的攻击。
邲之战中,晋军死亡士兵极多,楚将潘党请求收晋军尸体以为“京观”,以宣扬楚国的赫赫军威。
楚庄王坚决不同意:“这不是你所知道的事情,武字,拆开就止戈,止戈为武,使用武力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残暴,安定人民啊。周武王说过,武力有七大德行,消除残暴,消弭战争,保卫大义,建立功勋,安定人民,团结众人,增加财富。而我却一条再占不到啊。今天我使晋楚两国将士暴尸荒野,属于残暴,陈列军队震慑诸侯,不是消弭战争啊,残暴而不消弭战争,怎么能保卫大义?而且晋国仍然强大,我又有什么功绩呢?违背人民愿望的事情很多,谈什么安定人民?没有德行而去争强于诸侯,何以团结众人?利人之几,而安人之乱,以为己荣,何以增加财富。武者的七条品德,我一条都没有,用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只能去先王的庙堂里,去祭祀告知这件事情,打败晋国非我之功啊。这些晋军将士没有罪过,而且又是为了君王的命令而战死沙场,我怎么能去把他们做成京观呢?”
一席话说的大家都很动容,于是不再提京观的事了,好好安葬了晋军阵亡将士。
楚庄王堪称春秋最伟大的君王,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远超同时代的思想,在同时代的人滥用暴力的时候,庄王已经认识到,止戈为武。连孔子都说,楚庄王的做法,跟我宣扬的“仁”很接近啊。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7 10:24:00 +0800 CST  
二十七、宗爷爷三呼过河
北宋末年,金兵攻克开封城,掳二帝北上,史称靖康之变。
金兵退走后,宗泽奉命率部北上驻守开封,沿途中大小十三战,每战皆胜,金兵不敢当宗泽锋锐,顺利进入东京城。
宗泽在东京期间,努力恢复社会秩序,广集粮草,军械,注意团结所有抗金的武装力量。由于宗泽的人格魅力,周围义军纷纷来归。
王善是河东大盗,拥兵数十万,想占据东京城,宗泽听说后,单骑来到王善军营中,流着泪对王善说:“朝廷正处危难之时,如果有一两个像公一样的人,怎么会再有外敌入侵之患呢。现在是你立功之时,不能失去机会。”王善感动落泪说“:怎么敢不为朝廷效力。”于是解甲投降。
当时杨进号称没角牛,拥兵三十万,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各拥兵几万,往来于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之间,侵扰抢掠,成为祸患。宗泽派人告诉他们以祸福,将他们全部招降。
王策,本来是契丹族的一个酋长,被金任命为将,往来于黄河边上。宗泽将他擒获,松开绳子让他坐在堂上,对他说“:契丹本是宋的兄弟之国,现在女真欺辱我们的皇上,又灭了你们的国家,从情义上讲我们应该协力合谋,报仇雪耻。”王策感动流泪,愿为宗泽效命。宗泽因势问敌国的虚实,详细了解了敌人的情况,于是决定大举进行讨伐,他召诸将对他们说:“你们有忠义之心,应当协力合谋,剿灭敌人,期望迎回徽、钦二帝,建立大功。”说罢落泪,诸将也都流下了泪,表示听从命令。金人因与宗泽战而不利,将兵全部撤去。
宗泽声望日著,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既尊敬又害怕,他们与宋人谈到宗泽,必定称他为宗爷爷。
此时聚集在宗泽手下的各路军马共计百万之众,大宋开国以来厚养士大夫,国家有难之时,还是有很多人挺身而出,奔赴国难的。而且黄河以北的各路义军,也纷纷接受宗泽册封,愿意归顺宗泽。此时如果大军北上,收复失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于是,宗泽向宋高宗赵构上书,请求赵构还旧都开封,并下诏北伐,迎回二帝。
赵构只是口头上答应,赞扬宗泽的忠心。但内心里却没有还旧都,北伐迎二圣的想法。
宗泽前后上书二十多道,朝廷均没有回复,最终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看着诸将说:“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则我死而无恨了。”诸将都流着泪说:“怎敢不效力!”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刮风下雨,天色阴暗,宗泽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只是连呼三声“过河”便去世了。时年七十岁,都城之人闻知痛哭。
宗泽死后,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聚集在开封周围的义军,大部分散去。不但无法北上收复失地,甚至连开封城不久后都丢掉了。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8 11:14:00 +0800 CST  
二十八、栾鍼之死
栾鍼是春秋时期晋国人,父亲是晋国中军元帅栾书。
有一次,栾鍼奉父亲之命出使楚国,与楚国令尹公子婴齐见面,婴齐知道他是晋中军元帅之子,于是便试试他的才能,问他:“晋国用兵的策略怎么样?”栾鍼说:“整”,又问:“还有什么长处。”栾鍼说:“暇”。婴齐叹服说:“人乱我整,人忙我暇,何战不胜? 二字可谓简而尽矣。”,由此倍加敬重栾鍼。
两年后,晋楚两国交战于鄢陵,栾鍼担任晋厉公的车右将军(相当于保镖,一车三人,左驾车,右保镖)。两军一交战,晋厉公的战车就陷入泥潭中,无法走出来,这时候栾鍼下车,用尽力气,推着车轮把战车推了出来。这时候,中军元帅栾书看到晋公有危险,赶来帮忙,栾鍼用戈敲打栾书的战车,直呼父亲的名字:“书,你是中军主帅,你的职责是指挥三军,我是晋候车右,负责保护国君安全,现在国君有难,该我尽职责,而你却放下你的职责来抢我的职责,事情不是这样做的。”栾书顿悟,于是舍下晋候而去指挥三军,经过勇猛冲杀,晋军击退了楚军。
混战之中,栾鍼看到楚军中令尹的旗帜,知道是公子婴齐,于是对晋厉公说:“昔日我出使楚国的时候,令尹曾问我晋国用兵之法,我回答说整,暇。今天两军混战体现不出整,各自后退看不出暇,我请求拍使者给令尹献酒,以践昔日之言。”晋厉公同意了,栾鍼派人带酒给婴齐说:“我们国家没有人才啊,才让我恬居车右之位,所以不能亲自来拜访令尹,只能令使者代我敬令尹一杯。”婴齐想起昔日整暇之言,说:“小将军可谓记事啊。”于是当着使者的面喝下了酒,对使者说:“来日在阵前,当面道谢。”
出使楚国和鄢陵之战,栾鍼可谓表现的非常突出,聪明机灵,识大体,忠勇,有气度。父亲又是晋国一把手,可谓少年得意,本来应该有一番大作为的,可惜不久之后死于伐秦之战。
几年后,栾书死了,荀偃接任中军主帅,为报复秦晋栎之战,率领十二国诸侯联军讨伐秦国,到达秦国的域林。离秦军主力已经不远了。这时候荀偃发明了一个成语,他命令各军“鸡鸣驾车,唯我马首是瞻,我到的战马到哪里,你们就到哪里!”下军元帅栾黡(栾书的儿子,栾鍼的哥哥),素不服荀偃,听到这个命令,大怒说:“军政之事,应该召集众人谋划,即使荀偃能独断专行,也应该明示我们如何进退,哪里有让十几国的将士,唯其马首是瞻的。我也是下军元帅,我的马首想往东。”于是率领下军本部东归。下军副将魏绛说:“我的职责是跟随下军主帅,不敢唯荀偃马首是瞻。“于是也跟随栾黡退兵了。事情报告给荀偃后,荀偃说:“出令不明,是我的错啊。令既不行,何望成功?”于是命令各国诸侯的军队,各归本国,晋国的军队也返回晋国。轰轰烈烈的十二国诸侯讨伐秦国,就这样因为成语发明者荀偃而虎头蛇尾了。
这场战争有个尾声,跟我们的主角有关,当时栾鍼在下军中担任戎右,不肯独归,对范鞅说:“今日之役,本来想报复秦国,却没有想到无功而返,反而增加了耻辱,我们兄弟两个人,都在军中,岂可都不战而退?你敢跟我一起杀入秦军吗?”范鞅说:“你以国耻为念,我哪里敢不听从。”于是两个人各率本部兵马杀入秦军。
秦军驻扎在域林,正准备打探晋军动向,却不提防一支军队杀到,慌忙迎战。栾鍼努力向前,奋勇杀敌,亲手格杀秦军十余人,范鞅即之,秦军大溃。跑了一段发生晋军没有后援,于是又包围了上来。范鞅说:“秦军势大,我俩兵少,已经挫败了秦军锋芒,对得起国君了,撤吧。”栾鍼不听,带人再次杀入秦军阵中,往来冲突数次,力尽被秦军杀死。范鞅脱掉铠甲,单车逃出。
可怜忠勇的栾鍼,文武全才,就这样为国死在战场上。
之后十多年后,栾黡死后,到栾鍼的侄子栾盈这一辈,栾氏被晋国其他卿大夫联合剿灭,栾氏从此退出晋国历史舞台。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9 21:58:00 +0800 CST  
二十九、自缢煤山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郊外,明军京师三大营溃降,大顺军于是利用俘获的火炮猛轰京城,炮声隆隆日夜不绝。十八日晚,李自成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仪门投降,大顺军进入外城。京城完全陷入混乱。
十九日早晨,登上煤山,望城四周,已是烽火连天,知道大势已去,徘徊许久后回到宫里处理后事。他亲自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换上破旧的衣服,派太监将他们送到外戚家里避难,临行前叮嘱他们:“今天你们是太子和皇子,明天就是普通百姓了。出宫后见了老者叫伯伯,年轻的叫先生。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话说的让人心酸),如果能够活下来,记得为父母报仇,不要忘了我今天的嘱托。”然后逼迫周皇后自缢,并召来公主,大呼:“你们为何要生在帝王家?”说罢,挥剑杀死了幼女昭仁公主,砍断长女乐安公主左臂。十九日凌晨,崇祯帝换了行装,手持三眼枪,带领太监王承恩等数十人出东华门,欲逃出城外,怎料到了崇文门、正阳门等处,守门官兵不知是皇帝出城,以为是发生了内变,坚决不放行;之后又来到安定门,城门已被锁死,无奈之下崇祯帝只得回宫,鸣钟召集大臣,却无一人到来。可怜堂堂大明,养士近三百年,此时竟无一人来为大明殉难。
最后,崇祯皇帝来到煤山,在一棵大树下,披头散发自缢而死,这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王承恩也在旁边的树上吊死。并在衣襟里留下遗书:“朕自登极十七年,致敌入内地四次,逆贼直逼京师,虽联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联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虽然崇祯皇帝做了很多让人愤怒的错事,但此时此刻,仍然让人感觉无限悲凉,心里酸酸的。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19 22:13:00 +0800 CST  
三十、青衣行酒
西晋的第三位皇帝是晋怀帝,后来被匈奴人俘虏,居然为匈奴人青衣行酒。其实从根源上说起,晋怀帝能力并不算差,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下场呢?问题出在大晋的第二位皇帝身上。
大晋的第二位皇帝是晋惠帝,历史上出了名的低能儿。
这位天子最出名的故事应该是“何不食肉糜”和“青蛙是为公家叫还是为私家叫”。
这位天子偏偏找了一位不省油的皇后,贾南风,心狠手辣的丑八怪,极其狠辣,权力欲极强,在她的一手策动下,八王之乱爆发,晋朝宗室的王爷们,你杀我,我杀你,终于把司马家族最后一点元气消耗掉了。
中国暗弱,臣服于中华的“五胡” 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入主中原,中华文明史最惨烈的一幕发生了。
公元307年,晋惠帝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皇太弟司马炽即位,即为晋怀帝,年号为永嘉,这是一个令万千中国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年号。
早在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后改为赵。永嘉五年,公元311年4月,刘渊之子刘聪消灭了西晋太尉王衍所率领的晋军主力十余万人。同年6月,匈奴兵攻破洛阳,俘虏怀帝,纵容部下抢掠,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刘聪俘虏晋怀帝后,极尽羞辱,甚至在一次宴会上,让晋怀帝穿着仆人穿的青色衣服,手持酒壶,为刘聪以及在座的大臣勋贵斟酒,晋怀帝居然脸不红,心不跳,一切照办。堂堂大晋皇帝,竟然沦落为替匈奴人青衣行酒,这种屈辱,无法言表。在座的也有晋朝旧臣,看到之后,悲愤难忍,当场就放声大哭。刘聪看到后,十分生气,就把哭的大臣全部杀掉。
晋怀帝原以为这样忍耐,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没想到,不久之后,刘聪还是把他给杀了,时年仅30岁。可怜一代帝王,国破家亡,下场如此凄凉。
同样悲惨的还有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司马邺,他是晋怀帝司马炽的侄子,晋怀帝被俘虏后,他在长安称帝,继续扛起晋朝的大旗,可惜不久之后被匈奴刘曜俘虏。
刘聪外出打猎,任司马邺为车骑将军,穿着戎服,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路两旁围观的都是汉族百姓,看到大晋皇帝为匈奴人执戈开路,无不伤心流泪。刘聪举办宴会时,让司马邺倒酒、洗酒杯,忍受同司马炽同样的耻辱,甚至上厕所时又让司马邺拿马桶盖。
这样的忍耐,同样不能保全性命,318年,也就是司马邺投降一年多,被刘聪杀死,终年19岁。
永嘉之乱,是整个晋朝的灾难,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没有人能够幸免,晋怀帝青衣行酒,太尉王衍被压死墙下,西晋大臣被胡马践踏,百姓惨遭屠戮。整个中国历史,也进入最分裂,最混乱的二百八十多年。悲哉永嘉,每次看到历史的这一页,都感觉无比沉重。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0 23:13:00 +0800 CST  
三十一、死(百度)士豫让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之如路人。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君。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晋国执政智瑶被赵无恤杀死。智瑶的门客豫让,不惜改换容貌为主君报仇,虽然最终报仇失败,但他的精神却千百年流传下来,感动了人们,也影响了我们。
春秋时期的晋国,同其它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晋无公室。公室指的就是国君的弟弟们,叔伯兄弟们等,俗称公子,公孙。但晋国在晋献公时大杀群公子,从此晋国无公室,后来赵盾执政时,把外姓人立为公室。
外姓为公室保证了人才的源源不断,这也是春秋时期晋国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6:43:00 +0800 CST  
到晋国末年,只剩下四家,智、赵、魏、韩,其中以智氏实力最雄厚。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6:51:00 +0800 CST  
公元前455年,晋国执政智瑶联合魏、韩两家联合攻击赵家,赵无恤逃至晋阳城坚守,晋阳作为赵氏老巢,经营多年,城池兼顾,且对晋阳百姓广施恩惠,民乐意为赵氏效劳。所以联军攻打了两年,无法攻下,却最终被赵无恤策反韩、魏两家,共同夹击智瑶,最终杀死智瑶,瓜分其封地。史称三家分晋。
赵无恤十分恨智瑶,甚至把智瑶的头骨做成了酒器。
智瑶有一个门客叫豫让,以前侍奉范氏,范氏灭亡后,转投智瑶。智瑶灭亡后,豫让感念智瑶平日对他的恩情,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如今智伯了解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到羞愧了。”于是下定决心为智瑶复仇,目标就是赵无恤。
豫让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之人,混进赵无恤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赵无恤。赵无恤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涂厕所的刑人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要为智伯报仇!”赵无恤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赵无恤说:“他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喑哑。他把自己原来的形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在路上见到他的朋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不就是豫让吗?”答道:“我是豫让。”他的朋友为之哭泣道:“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赵无恤门下效命办事,赵无恤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他亲近你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伤残身体,受许多痛苦,想以此达到向赵无恤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豫让说:“既然已经投他门下效命办事,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再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所以要这样做,正是要使天下后世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无恤该出门了,便埋伏在赵无恤将会经过的桥下。赵无恤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赵无恤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著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无恤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赵无恤派兵围住豫让。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的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陈述我内心的想法。”这时赵无恤深感豫让义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跳跃多次击刺衣服,说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罢便横剑自刎。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都为他流泪哭泣。
豫让桥边杨柳树,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见柳青青,不问当时豫让名。
斯人已往竟千载,遗事不随尘世改。
断碑零落野苔深,谁识孤臣不二心。
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7:09:00 +0800 CST  
三十二、吾家嫁我兮于天一方
汉武帝时期,始终都存在联合西边的国家,夹击匈奴的想法,最初是张骞出使大月氏,后来就是联合西域大国乌孙国。
公元前105年,大汉派出宗室女刘细君为和亲公主,远嫁乌孙国国王猎骄靡,以拉拢乌孙。
汉武帝赐给车马和皇室用的器物,还为她配备官吏、宦官、宫女、役者数百人,赠送礼品极为丰盛。猎骄靡以刘细君为右夫人。匈奴也派女子嫁给猎骄靡,猎骄靡以匈奴女为左夫人。左夫人高于右夫人。
细君到乌孙后,自己建造宫室居住,在一年中几次与猎骄靡聚会,喝酒吃饭,还用财物、丝织品等赏给猎骄靡左右的贵人。猎骄靡已经很老了(孙子都很成人了),而且语言不通,于是刘细君很是悲伤,便自己作歌诉说自己的悲伤和思乡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王延。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听到的人都很伤心,甚至汉武帝听说后都很怜悯她,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帐、锦绣等物。
猎骄靡年老,想使孙子军须靡娶刘细君。刘细君不同意,上书给汉武帝说明此事,汉武帝回信说:“随从乌孙国风俗,汉朝想要与乌孙联合消灭匈奴。”于是刘细君下嫁国王的孙子军须靡。猎骄靡去世,军须靡代立为王。刘细君与军须靡生有一女,名叫少夫。公元前101年,这位可怜的公主,在乌孙国去世,从出塞远嫁到病死,中间只有不到五年,可以想象这五年中,语言不通,思乡情切的细君公主是怎么熬的。

楼主 下载职称英语  发布于 2016-12-25 17:48:00 +0800 CST  

楼主:下载职称英语

字数:66158

发表时间:2016-12-11 08:5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18:35:43 +0800 CST

评论数:264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