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与汉族人的生活习惯不同,生长在华北地区以北的漠北(蒙古)和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面临着气候严寒、草原广布、山地满布、水源不足、干燥风化等恶劣的地理条件,这些条件并不适合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广大的漠北、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采用的是游牧经济。所谓的游牧经济就是利用草原广布的优势,饲养各种牛、羊、马等家畜(畜牧业),用这些家畜作为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食物,所以居于东北的少数民族都是肉食类人群,马奶酒、烤羊肉、马肉串等食物名称都是从东北、漠北等地传入中原。然而,这种游牧经济有着三大弊端:首先是收入不稳、国家粮食储备不足。这种游牧经济要经常去狩猎各种家畜,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狩猎无数家畜,但运气不好的话,一个月都毫无所获,也就是收入不稳定,民众的收入不稳就导致了国家的粮食储备不足(不稳定);其次,游牧经济会导致居无定所。牛羊马的饲养都需要草料,少数民族往往先在某地住下来,等该地的草料吃完了,再迁移到其他有草料的地区,不停迁移,无稳定居所;最后,游牧经济会导致杀戮成性,崇尚用武力夺取各类资源。一个人收入不稳定、快没钱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借钱,甚至是抢钱,同理、收入不稳定的少数民族,当他们没有食物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抢食物。所以,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大多数不是为了治国理政、夺取天下,他们(少数民族)的战争动机非常单纯,纯粹为了掠夺人口、牲口、财宝和女人,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因此他们往往注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考虑。游牧经济就像是流浪者职业,他们居无定所、收入不稳定、偶尔还需要依靠掠夺别人资源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让军队变成强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1:00 +0800 CST  
说到这里,回归正题,当时统治中原的大明王朝就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先进的封建国家,而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落后的东北割据政权。然而,后金国这种任意杀戮、掠夺式的强盗统治,很容易引发国内的阶级矛盾,导致后方起义不断,民心不稳;而游牧经济的收入不稳定特性也导致了国家粮食储备不足,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国家粮食不足就无法维持后金国长期军事行动的需要,这对于今后的对明朝作战非常不利。因此皇太极上台之后,在政治上积极改革努尔哈赤时期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积极学习汉人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制度,把后金国从一个游牧经济的落后国家变成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让后金国汉族化),为后金国日后对明作战、乃至入主中原做好各项准备,这就是皇太极最大的贡献。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2:00 +0800 CST  
2、元朝与清朝的大比拼。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少数民族就开始入主中原,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各种政权,但由于少数民族这种杀戮式、掠夺式的战争手段和治国模式,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少数民族政权均存在很短的时间就消亡。魏晋南北朝后,出现了由蒙古族建立的横跨亚欧的大元帝国,蒙古族靠武力征服天下,但始终改不了野蛮掠夺、任意杀戮的游牧习性,尽管元朝也试过一定程度的汉族化,但这种汉族化是小范围的、被动的,最终,野蛮杀戮、奴役民众的大元王朝统治不到一百年就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军推翻,从此得出一个结论---少数民族政权只会马上打天下,不会下马治天下。然而,这个以满族(前身是女真族)为主的大清政权,与前面的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元朝)不同,它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少数民族政权不仅会马上打天下,也会下马治天下。清朝前期人才辈出,皇太极、多尔衮、孝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治国能手,尽管他们的治国侧重点不同,但正因为掌舵人的方向基本没错,才能使清朝存在了近三百年。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了皇太极对后金国的汉族化,按照努尔哈赤时期的游牧经济为主的后金国,即使能打下明朝,后金国也只会像元朝一样---只存在很短时间就消亡了。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2:00 +0800 CST  
3、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大比拼。努尔哈赤是典型的“只会马上打天下,不会下马治天下”的人,他有着很强的游牧习性,他仇恨明朝,仇恨汉人,看不起汉族文化,不会重用汉人为官,纵容部下屠城,杀戮汉人,使后金国始终维持游牧经济的状态,他完全不懂治国,也不懂拉拢汉人的重要性。而皇太极不同,他懂得治国,懂得向汉人学习,懂得拉拢汉人,为我所用,他禁止任意杀戮、锐意改革、实现后金国的汉族化,也就是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产生严重分歧)。但皇太极在为后金国汉族化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阻力,最大阻力来自于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都是前任领导(努尔哈赤)的重臣,他们三人的为政理念和努尔哈赤基本相同,也就意味着三大贝勒和皇太极的治国理念分歧很大:当皇太极说我要禁止杀戮,三大贝勒就说努尔哈赤时期没这规矩,不准;当皇太极说我要向汉人学习,三大贝勒说努尔哈赤最看不起汉人,不学;当皇太极说我要千里取道蒙古,偷袭明朝,三大贝勒说太危险了,不做。皇太极因军事实力最弱,被三大贝勒钳制,什么事都做不了。既然三大贝勒是前任领导的重臣,事事不肯做,皇太极就只能从年轻一辈中选人去做,而有一个人不管皇太极做什么决定他都会投赞成票,结果让皇太极关注起来,这个人就是多尔衮(这是后话,下文分解)。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2:00 +0800 CST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相辅相成的作用,一个人肚子饿了,要不停吃东西,但吃下去的东西需要消化了,才算得上完成整个过程,同理,努尔哈赤对后金的贡献主要在军事上,不断为后金国开疆扩土(不停吃东西,但来不及消化),皇太极的贡献主要在内政上,让后金国汉族化,稳定后方,为清兵入关准备充足的人力、物力、粮草等物质基础(把打下来的土地消化掉),才有了后来清兵入关的可能。从下一节开始,正式进入皇太极的权谋篇,看看皇太极如何消除三大贝勒的威胁,做回一个有名有实的后金大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2:00 +0800 CST  
第十三节后记后补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4:00 +0800 CST  
第十三节后记今天补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2:25:00 +0800 CST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十三节)后记---华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争霸赛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1:00 +0800 CST  
从原始社会开始,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流域就成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源地,也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成就了中原地区,使中原实现率先崛起,成为中国古代第一大经济体,人口密度也是六大地区中最高。那么,中原地区的人口规模到底有多大呢?由于中原是块宝地,因此受到战争破坏的程度也是最严重的,历史上曾爆发过多次分裂战争,诸如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西进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时期、唐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时期、北宋靖康之乱等等,这些战争对中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不能保障中原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迫使中原人大规模南迁(迁往华中和华南地区,合起来是中南地区),而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崛起,这同样吸引了一大批河南人(中原人)南迁广东,但截止到目前(在历经无数次中原人南迁活动的情况下),河南省的人口依旧保持在1亿以上,依旧是我们的人口大省,从这里就可以想象得到---在古代南迁之前的中原地区有着如何庞大的人口规模。河南省(中原)不仅人多,同时该地的名胜古迹、中国古都、历史名人等也是非常多,洛阳、许昌、郑州、开封、南阳、安阳(邺城)等河南省内城市,都是古代的著名都市,在这些地方曾发生过无数个历史故事,可见,中原地区在古代中国曾风靡一时。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1:00 +0800 CST  
紧随中原地区步伐而崛起的是华北地区,该地区也是本节后记主要介绍的内容。华北地区,泛指黄河中下游以北的地区,故此,该地也被称为河北地区(黄河以北),位于中原地区的北部。华北地区是以河北省为中心,包括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以及辽宁省南部等地,自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开始,北京就作为元、明、清三朝的中央所在地,进而使整个华北地区变成封建王朝的核心地带(腹地)。华北地区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南部区域气候温和,适合发展农业,北部区域气候严寒,主要发展畜牧业。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1:00 +0800 CST  
华北地区有如下三个农业发展的条件:第一、平原广布。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之间虽有黄河相隔,但华北地势却与中原相似,均是地势低且平原广布,其中华北平原是中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第二、水源相对充足。华北地区处于黄河东岸和黄河北岸(请参照上图一),支流众多,水源比较充足;第三、临近中原,并且华北和中原两地的平原可以连成一片。古代中国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中原东部的华东地区以山地居多,与中原地区的平原无法连成一体。中原西部的关中地区(西北地区),地势高,关中地区的人等同住在山上,中原地区的人等同住在山下,关中和中原的横向距离虽近,但两地的纵向距离太远,让两地产生距离感,关中历来都是“俯视中原”,难以连成一片。中原的南部是中南地区,但此时的中南地区开发程度很低,整个中南处于原始大森林状态,而且瘴气弥漫、毒蛇满布,适合丛林探险家去冒险,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中南也没有办法和中原地区连成一片。而只有华北地区,因其地势低且平原广布,于是,中原和华北两地在黄河南北两岸对接,连成一片,华北地区从中可以借助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发展起来,成为第二个通过农业崛起的地区。华北地区发展农业有一个不利条件---气候严寒,但严寒的只是华北地区的北部,而其南部气候与中原地区相似,因此,华北地区的北部以畜牧业为主(偶尔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其南部以农业为主,进而使南北两地的地方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2:00 +0800 CST  
远古时代(原始社会)开始,农业在长江和黄河流域之间的中原地区产生,并逐步被广泛应用,使中原地区以第一大经济体的身份崛起,各原始部落纷纷在中原地区建立。随后,农耕经济从中原地区辐射到华北地区(从黄河南岸发展到黄河北岸),到了夏、商、西周三代,华北地区的农耕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华北地区也通过农业经济实现崛起,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六大地区经济发展历程:原始社会(中原)---夏商周(华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2:00 +0800 CST  
进入春秋时期,春秋虽号称有上千诸侯,并且互相攻伐,但实则上,整个春秋时期就是一部北晋、东齐、南楚、西秦争夺中原(争夺中间核心地带)的战争,进入了晋齐楚秦四强争霸的时期。目前关于春秋五霸有两个版本,版本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最常用版本);版本二: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两个版本合起来,主要有7位国君: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而7个人当中,吴(吴王阖闾)和越(越王勾践)是东南小国,一夜爆发而崛起,但小国根基不足,其势不能长久,所以称霸之后(很短时间内)就相继灭亡;至于宋襄公,他有称霸的资历(齐桓公死后,宋国作为老资格的诸侯国,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霸主),但他绝对没有称霸的实力。当初宋楚大战,楚军渡河,宋人向宋襄公提议“楚军渡河,等他们到了河的中间,宋军用箭射杀他们,楚军定必淹死在河中,宋军将大胜”,但宋襄公坚持西周时期的义战原则(不耍任何阴谋诡计,要堂堂正正打败对手),不肯半渡而击楚军,结果楚军从河里游上岸后,就击败了宋军。孔子把宋襄公这种坚守义战、不肯耍阴谋诡计的行为大加赞扬,把宋襄公列为霸主,于是,后世就把宋襄公列入春秋五霸之中。但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来,宋襄公只是过于迂腐,不懂得兵不厌诈、出其不意等道理,死板地坚持所谓的原则,不会变通,最终让一场本可由宋军获胜的战争,因指挥者的无能而导致失败,因此,宋襄公是众位霸主之中最配不上“霸”字的国君。7人里面排除了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两位小霸和迂腐的宋襄公,真正称得上霸主的有四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和秦穆公,实则,春秋时期主要是一场“齐晋楚秦四强争霸”的竞赛。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2:00 +0800 CST  
在齐晋楚秦四国之中,又以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为最强,春秋近300年的时间里面(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晋楚争霸”(南北争霸)中渡过。到了春秋末年,晋国是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国家,因为此时的晋国雄踞中原、华北两大地区,把中国古代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第一、二经济体掌握在手中,晋国也因此成为众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然而,在此关键时刻,晋国却一分为三(魏、赵、韩),其中,魏国曾称霸中原,成为战国初期的首霸,而盘踞华北的赵国战斗力强悍,是战国后期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单靠魏、赵任意一国就能独挡一面(震慑其余六国)。若果当年的晋国没有解体(一分为三),凭借中原、华北两地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情况下,晋国是最有希望实现统一的。但在这个重要关头,晋国一分为三,使其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或者冥冥中自有主宰,天意注定了要由秦国实现统一,于是历史上演了“晋国解体、秦国崛起,进而由秦一统天下”的剧本。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2:00 +0800 CST  
晋国自晋文公开始,大封功臣为诸侯,使分封制度死灰复燃,晋国国君逐步被六卿(小诸侯)所挟持,大权旁落,从此,国家权力并不在国君身上,而在晋国六卿身上。后来晋国六卿内斗,互相攻伐,最后只剩下魏、韩、赵三卿,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三卿就把晋国瓜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三家中(魏、韩、赵),魏国继承了晋国的中原地盘,赵国继承了晋国的华北地盘,韩国地盘虽在中原,但地盘小,中原地区主要以魏国为主。魏、赵两国以一地之力(中原或华北)就可以与齐、楚、秦(三强)、韩、燕(两弱)并列战国七雄,而且魏国(中原)和赵国(华北)都曾经是短暂的强国,由此可见,由华北和中原组成的晋国有多强大。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2:00 +0800 CST  
中原是第一大经济体,华北是第二大经济体,这只是一个趋势,但并不是说华北地区只能一直落后于中原地区,历史上也出现过华北地区超越中原地区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华北地区与中原地区争夺第一大经济体的激烈斗争: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3:00 +0800 CST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起兵于中原的兖州,逐步吞并了豫州、徐州、司州(首都洛阳的直辖地),全占了整个中原地区;袁绍起兵于华北的冀州,逐步吞并了并州、青州、幽州,全占了整个华北地区。官渡之战前,曹操保有兖、豫、徐、司四州组成的中原之地,而袁绍保有冀、青、并、幽四州组成的华北之地,袁操官渡大战实则是一场中原与华北(第一、二经济体)之间的战争。按照中原是第一大经济体、华北是第二大经济体的理念,曹操的实力应该比袁绍强,但官渡之战的实际情况是,袁绍的实力远强于曹操,也就是说,此时华北地区的经济实力高于中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华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反超呢?原因有四: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3:00 +0800 CST  
第一、中原地区争夺的人多、华北地区争夺的人少。中原地区虽以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文化最鼎盛而闻名天下,是一块天然宝地,但也正因如此,中原地区受到的军事破坏也是最大的。在官渡之战前,董卓、李傕、郭汜、吕布、陶谦、刘备、曹操、袁术、张绣、刘表等人先后加入中原争霸战,上演了一场大规模“逐鹿中原”的好戏,曹操是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战争,才逐一击败群雄,赢得了中原宝地(来之不易),频繁且长期的战争中,导致中原人口急剧减少,经济实力也大为减弱。反观袁绍统一华北的过程就顺利很多,袁绍的冀州是用计谋从韩馥手中夺过来(兵不血刃),随后袁绍击败公孙瓒就统一了华北,由于有实力和袁绍争夺华北的人不多,战争对华北的破坏并不大,华北不但没有出现人口锐减的情况,反而人口和经济在平稳之中有所上升,最终,华北的整体实力逐步超过了中原。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3:00 +0800 CST  
第二、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华北成了全国大粮仓。刚才已经说过,中原出现群雄逐鹿、战争频繁的现象,这必然让中原的农田遭到大面积的破坏,所以曹操才推行屯田制(非战时,连军队都要去进行农业生产,以恢复中原的农业发展),但中原战争频繁,即使采用了屯田制也无法满足军事战争的巨大需要。反观华北,战乱较少,人口有所增加,农业也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进而使华北地区成为全国的大粮仓,粮草充足。官渡之战中,袁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月,最先出现“粮草不继”现象的是曹操,所以曹操曾多次打算放弃官渡,退回许昌,是荀彧劝说曹操坚守下去,这才有了后来曹操火烧乌巢的典故(乌巢是袁绍屯粮之地),并得以击败袁绍,可见,粮食对军事战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3:00 +0800 CST  
第三、中原是四战之地,而华北无后顾之忧。中原位于古代中国版图的中部,“东南西北”地区最终都会汇聚到中间的核心地带(中原),我们可以通过中原地区到达任意的其他地区,换句话说就是,中原地区是到达其他地区的必经之地(例如,从北部的华北地区到南部的中南地区必须经过中原),这是中原的交通和地理优势,也是其最大的劣势。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中原地区处于“东南西北”地区的包围之中(众强国的包围中),让中原成为四战之地。官渡之战时,曹操地盘的北部有袁绍、西北有马腾、东南有孙权、中南有刘表和刘备、西南有张鲁和刘璋,曹操除了要派军队和袁绍决战外,还要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守其他的军事势力,中原这种“四战之地”的特质,注定了曹操不能无后顾之忧地调动全部军队去与袁绍决战。而站在华北袁绍的角度看,袁绍地盘附近只有三类敌人---南部的曹操、西部的马腾和北部的少数民族,而西部有黄河阻隔,袁绍只需留少量兵力牵制马腾即可,而华北地区的北部虽有匈奴等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但这些少数民族此时还停留在掠夺城池财宝和人口的低层次阶段,还没有进化到攻城略地、入主华夏大地的高层次阶段,防守上与西线的情况一样,袁绍只需派少量兵力留守北线即可,因此,华北袁绍可以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集中所有兵力对付曹操。中原是四战之地,无法集中兵力,华北是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全力向南线发动进攻,袁曹实力差距就凸显出来。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4 18:14: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