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第十二节后记今天补上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1 07:23:00 +0800 CST  
今天休息一天,明天补后记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1 15:06:00 +0800 CST  
细说多尔衮一生(第十二节)后记---首先通过农耕经济崛起的中原地区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0:00 +0800 CST  
图一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1:00 +0800 CST  
图二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2:00 +0800 CST  
第十二节是第一次汗位争夺战的最后一节,也标志着多尔衮一生的第一阶段---努尔哈赤统治时期以及汗位争夺战时期的结束,从下一节开始,多尔衮将进入人生的第二阶段---皇太极统治时期,我将会从权谋、军事、政治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现在来简单说一下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权谋是皇太极用来巩固自身统治的工具(坐稳大汗的宝座);军事是增强自身实力、扩大控制范围(扩张版图)的必要手段;政治是皇太极的最终目的(拥有了位置、权力、土地和实力后,最终去实现皇太极的终极目标---后金国的封建化)。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2:00 +0800 CST  
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区别。为了更深刻地认识经济领域,我现在举一个例子,现在你有10万元资本,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资本增值(获得利润);第一种把10万元资本投资建厂,通过生产实物,然后高价卖出,获得利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你的资本在累积增大,而且还伴随着实物产出,这就是经济。经济学认为财富的标准并不是由你拥有多少纸币去决定的,而且由你为这个社会带来多少实物产出和提供多少服务去决定的,因此经济学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去衡量一国某一时期产出实物和提供服务的总和,进而去衡量该国的富有程度,我们把这种伴随有实物产出的活动称为实体经济(经济)。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9:00 +0800 CST  
而另一种方式是,你可以把10万资本投入股票市场,通过股票营运模式,实现资本的增值(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资本增大了,但没有实物产出(只是钱生钱),这就是金融。金融顾名思义就是金的融化,是通过资本借贷,进而实现资本增值的学问,金融学认为社会的财富是由你拥有多少纸币去决定的,在股票、债券、银行、保险、信贷等领域都是一个钱生钱且没有实物产出的领域,我们把这种没有实物产出的活动称为虚拟经济。经济学(实体经济)认为实物和服务是财富的标准,金融学(虚拟经济)则认为钱(纸币)才是财富的标准,两者谁更正确呢?我认为,虽然现在去衡量一个人的富有程度都是用纸币符号去反映,但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钱(纸币)本身,而是通过纸币去换取更多的实物和服务。只有足够多的实物和服务才能让人感到富裕、满足和幸福,因此,回归到本质就是---实体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富裕程度。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9:00 +0800 CST  
为了更深入地进行理解,我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一个国家只有一样实物---房子一间(实体经济代表),而外界流通的纸币有10万元(虚拟经济代表),那么这间房子目前就值10万。现在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实物不变,而外界流通的纸币变成20万,表面上,纸币增加了,财富应该随之增加,但实际上,房子依旧是一间,财富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而是房子价格从10万提高到20万,实现了高通货膨胀(价格高了)。因此,当一国(或地区)的虚拟经济过于发达,而实体经济过于缓慢,造成了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虚拟经济的情况时,社会的财富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某一地区的物价一直维持高水平,诸如香港、上海、纽约、深圳等,那就说明了这些城市的虚拟经济(钱生钱的能力)比实体经济(实物产出能力)要发达多了;第二种情况,现在流通纸币10万元不变,而房子开发增多,房子从原来一间变成两间,则每间房子的价格从10万元下降到5万元。这说明了,只有实体经济发展了,社会的物质财富才会增加,当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虚拟经济时,社会财富会增加,同时物价水平会下降。经济学上,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影响社会的供需关系,进而稳定物价,但物价要实现真正的稳定,必须回归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发展上。综上所述,若果外界流通的纸币增多(虚拟经济发展快),但实物产出缓慢(实体经济发展慢),这不但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反而为社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反过来,实物产出多了,可以通过发行更多的纸币(发展虚拟经济)去稳定物价。因此,实体经济是基础、是命脉、是财富的集中体现,实体经济的发展保证了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会发展成扭曲性的通货膨胀),而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也有利于刺激实体经济向前进步(虚拟经济有反作用)。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9:00 +0800 CST  
第一产业农业会产出粮食,是实体经济。第二产业工业会产出衣服、手表、电视、飞机、大炮等工业制造品,也是实体经济,并且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和商业,如果这项服务本身是人民大众所需的(此服务是目的),如沐足服务、按摩服务等,这些服务属于实体经济范畴(可以把服务当作实物看);但如果这项服务本身不是人民大众所需,人们只是想通过服务实现钱生钱或其他目的(此服务只是中介,而不是最终目的),如保险服务、信托服务、股票增值服务、商业服务(人民想通过商业获得便利,而不是需要商业本身,商业服务依旧是中介服务)等,这些中介服务就是虚拟经济的范畴。因此,“重农抑商”政策还反映了中国人的实务精神,农业是实体经济,有实物产出,于国有利,而商业属于中介服务(虚拟经济),没有实物产出,其结果是商人大赚(有利于个人),而不利于为国家提供实物产出,这是物质匮乏的古代中国存在的一种“务实不务虚”的精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像左右手一样,同等重要,只有两者均衡发展,才能平衡物价和维持社会稳定,进而建立一个需求形式多元化的国家。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9:00 +0800 CST  
经济领域主要解决三大满足:首先是满足生存需求、再者满足其他物质需求、最后满足精神需求,而古代落后的生产力下,历朝历代都集中力量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农耕经济。我们现在可以用车、房、存款、纸币符号等去衡量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但在交换经济(商业)极为落后的古代,主要通过两大指标去衡量一个人的财产状况---土地和粮食。当时的社会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粮食就变得“物以稀为贵”,通过土地去生产粮食,通过粮食去换取金银和其他生活用品,这种单一生产模式和单一产品下,土地和粮食的多寡就集中体现了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富有程度。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2:39:00 +0800 CST  
发展农业经济去解决生存问题,人类才能活下来,才能出现人口聚集地(形成部落,乃至国家);人口聚集地出现后,人类需要互相交流,进而出现了文字、语言、思维、书籍等文化;人多了,需要组织与管理,进而出现政权和国家(政治);管理中需要制定各种规则去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于是出现了制度;而人与人之间总会出现利益分歧,进而出现了军事和战争。但是这一切(人口聚集地、政治、文化、制度、军事等)都必须建立在生存之上,必须建立在经济之上,因此,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文化等),从下面开始进入重点内容---介绍中国古代各个地区经济崛起的演变过程(经济领域)。请看上图一,这是秦汉时期的中国版图,秦汉版图奠定了后世版图的基本形态,但当时东北、内蒙、青藏、新疆等地还没有纳入其管辖范围内,因此,古代中国主要由六大地区组成:最中间的是中原地区,中原的右边是华东地区,中原的上面是华北地区,中原的下面是中南地区,中原的左边是西北和西南地区(请参照上图二)。六大地区按经济实力排名(秦汉时期):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3:04:00 +0800 CST  
第一经济体:中原地区;
第二经济体:华北地区;
第三经济体:华东地区;
第四经济体:西北地区;
第五经济体:西南地区;
第六经济体:中南地区。
在六大经济体中,前面四个地处北方,而后面两个处于南方,因此,中国古代在经济上形成了“北强于南”的格局(而现在是“南强于北”格局),在随后几节后记中,我将逐一介绍六大地区的基本情况。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3:05:00 +0800 CST  
上文我已经提及:经济是基础,经济领域发展以后,才可以延伸出人口聚集、政治、军事、文化、财富等领域,而经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生存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农业发展。反过来说,中国古代的六大地区中,谁能够首先把农业发展起来,就能通过农业(经济)去把人口、政治、财富、军事、文化等领域发展起来,进而使该地区变成第一个农耕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文化最鼎盛、政治制度最先进的宝地,而这块宝地就是中原,因为中国的农耕经济首先在中原地区发展起来,因此才会有“逐鹿中原”、“入主中原”的典故(宝地,争夺的人特别多),也因为中原是众人争夺的主要对象,导致了中原也变成了一个军事战争最频繁、军事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3:05:00 +0800 CST  
那为什么农耕经济首先崛起于中原?这就要从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条件说起。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周边要有充足的水源;第二、地势低且平原广布;第三、气候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说完农业发展的三个条件后,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就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地处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之间;广义的中原是指,以河南省为中心,对上包括河北、山西两省南部,对下包括湖北省北部,对右包括山东省以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实则,广义的中原就是指整个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流域,而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中原(从上图二的划分中可以看出)。中原之所以称为“中”,是因为该地刚好处于古代中国版图的最中间;中原之所以称为“原”,是因为此地区平原广布,所以,“中”和“原”连起来就是---中原是处于中国古代版图的中间且平原广布的地区。正因为中原地处长江和黄河之间,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满足了农业发展的第一个条件;其次,中原地势低,而且平原广布,满足了发展农业的第二个条件;最后,中原处于中间,不会像北部的华北地区过于严寒,也不会像南部的中南地区过于潮湿和炎热,气候适宜,满足了发展农业的第三个条件,因此,中原地区满足了发展农业的所有条件。反观其他五个地区:东部的华东地区,山地众多(泰山带、鲁中山地等),地势不平坦;北部的华北地区气候相对严寒;南部的中南地区,过于炎热和潮湿,且当时满布原始大森林;西部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地势太高,当时技术落后,高原气候下人类生存比较困难,人烟稀少,开发程度低。最终,中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首先通过农业经济实现崛起,率先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中原从此就成为了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财富最集中、政治最先进、文化最鼎盛、军事战争最频繁的代名词。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3:05:00 +0800 CST  
中原地区发展起来后,中原人把华东地区(东部)的人称为“东夷”;把华北地区(北部)的人称为“北狄”;把中南地区(南部)的人称为“南蛮”;最后,把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人称为“西戎”。“东南西北”四大方位对应的就是“蛮夷戎狄”四个字,并且以中原地区为中心。那么继中原之后,下一个崛起的会是什么地区?(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2 15:13:00 +0800 CST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6:55:00 +0800 CST  
多尔衮的一生(13)---皇太极统治时期(权谋篇)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0:00 +0800 CST  
从本节开始,多尔衮将进入人生第二阶段---皇太极统治时期,在第一章里面(第一次汗位争夺战时期),我们把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个人称为四大贝勒,但从第二章开始,皇太极已经当上了后金的大汗,不能再称之为贝勒,因此,在皇太极统治时期就剩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下文说的三大贝勒就是指这三人)。为了更好的叙述下文,现在把一些理论常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0:00 +0800 CST  
1、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大比拼。位于今天长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古代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鼎盛的中原地区(以现今的河南省为中心,北边包括河北、山西南部、东边包括江苏、安徽、山东等省、南边包括湖北省北部。这就是广义上的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因平原广布、河流众多、阳光充足、气候不寒不热,非常适合农业发展,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发源地。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并发展成一定规模之前(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农耕经济体系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体系,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所谓的农耕经济就是把人民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各种稻、麦、豆等农作物,大部分农作物上缴国家,小部分满足人民自身的温饱(实现自给自足,自己生产食物养活自己),在这种农耕经济下,国家的粮食储备充足(国富),大部分民众可以维持在温饱一线(民稳)。农耕经济就像现在的公务员职业一样,有着非常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实物产出),让人民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不需要到处流浪),这是生活在中原的汉族人一直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古代这种农耕经济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现在去衡量一个人的富有程度,可以用车子、房子、票子去衡量,但古代的农耕经济社会下,衡量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主要看两样东西---土地和粮食。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3 07:01: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