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清平定准噶尔之战。兼论清军人数,武器及战力情况,

瑞典皇家图书馆所藏——准噶尔地图
费好大劲弄到的,大家可以认出多少地名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0 22:50:00 +0800 CST  
《军事奇迹——准噶尔万里奔袭,征服西藏。》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策妄阿拉布坦命令他的大将大策零率领一支约5000人的远征军,从伊犁(今新疆伊宁)出发,奇袭远在万里之外拉萨的拉藏汗。从地图上看两地的直线距离约2000公里。而实际上,这支军队要绕行浩瀚沙漠,翻越茫茫雪山,实际行军路程至少在3000公里以上,包括海拔四五千米的天山,六七千米的昆仑山,三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克服高山缺氧,冰天雪地,沿途荒无人烟,没有后勤保障的困难。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历史上最艰苦、最无畏、最漫长的一次突袭作战。
十个月后的第二年(1717年)七月,大策零的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拉萨城近郊,率军轻松地攻陷布达拉宫,杀死拉藏汗。这次冒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策妄阿拉布坦获得了军事冒险的胜利,却低估了清廷对此的反应。清政府很快发兵进讨,却在怒江上游被大策零击败。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政府再次派出远征军数万,一路进击天山北路的准噶尔本部,一路由四川西进入藏,一路由青海穿越唐古拉山南下入藏。由于战损及高原,伤病消耗,准军此时已只有三千左右,大策零抵挡不住战败,不得不由四年前的原路撤回准噶尔部。然而,虽然被绝对优势敌军攻击,在异域他们还是做到了主力安然撤退。

尽管大策零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军事行动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其艰难程度也许只有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能与之媲美。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1:41:00 +0800 CST  
大策零远征路线(推测)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1:42:00 +0800 CST  
《大策凌敦多步——击败中俄两大国的军事奇才》

率兵进入西藏的准噶尔首领叫策零敦多布,他是准噶尔汗王策妄阿喇布坦的堂弟。为了与另一个同样名叫策零敦多布的准噶尔将军相区别,历史上通常称此人为“大策零”,后者则为“小策零”,他也是大策零的侄子。

叔侄两策零都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名将,为准噶尔汗国在中俄两大帝国夹缝中顽强生存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策零竟然还是一个典型的外战英雄。十七世纪的最后几年,昔日威震中亚的噶尔丹大汗已经死去,新汗王妄阿喇布坦刚刚即位,强大的哈萨克汗国便宣布不再纳贡,并开始收复被准噶尔占据的牧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策零率军西征并大破哈萨克人,导致后者不久后四分五裂,再也无法对准噶尔造成足够威胁。

到了公元1716年,大策零又将战刀挥向了北方强邻,率兵攻入俄罗斯建在亚梅什湖(位于西西伯利亚的库隆达草原)的亚梅舍渥要塞,要塞驻军及后续增援部队总计三千俄军几乎被全歼,同时还有数百俄国人被俘。遭遇准噶尔人施加的一系列重大打击,北极熊向中亚的扩张脚步不得不暂时停顿下来,一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又卷土重来。

关于这位大策零的特点,当时正在拉萨传教的一个耶稣会会士后来回忆说,他“傲慢、无畏、好战”,并注意到他“最喜欢的座位就是马鞍。他的床就是盖马的围毯,盾牌、剑、箭及箭袋是他最松软的枕头。”通过这番生动的描述,一个以战争为生命的军人的鲜活形像仿佛已跃然纸上。

在这个传教士看来,大策零是个堪与亚历山大大帝相媲美的勇士,他把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结论:这两位名将很相似,他们都曾是当世大学者的弟子,因而“战争中伟大的胜利者是那些在文科学校受过教育的人,比如信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人”。

现在,如同当年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欧亚大陆一样,策凌敦多布率军从遥远的新疆伊犁出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拉萨附近,《清史稿》写道:

“策妄阿喇布坦遣台吉策凌敦多布等率兵六千,徒步绕戈壁,逾和阗南大雪山,涉险冒瘴,昼伏夜行,赴阿里克,扬言送拉藏汗长子噶尔丹忠夫妇归。”

后人研究认为,大策零的行军路线大致与今天的新藏公路接近。新藏公路全长2143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沿途翻越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大山五座,冰山达坂十六个,冰河四十四条,全线几乎所有路段均为高寒缺氧的无人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公路,也是路段最艰险公路之一。

但那个时候,新疆和西藏之间连新藏公路都没有,这条路是公元1956年才开始建的,准噶尔军团所经历的艰辛几乎令人难以想象。对于这次奇迹般的远征,备受争议的台湾文人柏杨在他的《中国人史纲》中曾充满钦佩地写道:

“这是世界上最勇敢、最困难和时间最长的一次闪电突击。从伊犁到拉萨,航空距离一千九百公里,要越过六千米的天山——比阿尔卑斯山还高二千米,绕过五百公里纵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要攀登七千米的昆仑山,才能爬上世界屋顶的西藏境内,然后又要在一千二百公里不见人烟的冰天雪谷中秘密行军。

“大策零这支远征军自公元1717年十月出发,白天潜伏,夜间前进,十个月后,于次年(公元1717年)七月,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西藏首都拉萨。”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1:47:00 +0800 CST  
在击杀拉藏汗,占领西藏后,康熙闻讯大惊,立即派兵进藏,欲收复西藏,结果被大策零一战全歼。
康熙又派十四阿哥为帅,调兵30万(实际兵力应该数万)第二次入藏,手上兵力只有三千左右的大策零抵挡不住,撤回准噶尔,但撤退中带走了西藏大部分财富,并且主力经过万里,又安然回到准噶尔
雍正时,和通泊之战,大策零为帅,歼灭傅尔丹所部清军大部,导致清军北线崩溃,准噶尔军长驱直入喀尔喀,若非光显寺之前葛尔丹策凌临战换帅,喀尔喀形势难料。
能够在有生之年,将当时世界上的巨无霸俄罗斯和大清都击败,同时征服西藏和哈萨克,大策零的一生真可谓波澜壮阔。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1:53:00 +0800 CST  
谈谈线列时代西方人的火器运用,及征服世界的关键。
经常可以看到网上有这样的论调,说什么鸦片战争如果把清军换成秦军,那凭着秦军的弩阵,一定可以把英军“落后”、“呆板”的火枪线列方阵射成筛子。

且不论秦军的主力是不是弩箭,也不管秦军的骑兵有没有马镫和冲击战斗意识。就单说为何这个看似简单而呆滞的线列方阵,在17后半叶—19世纪中叶可以说称霸整个世界,并存在了200多年,直到更先进的后装步枪出现并推广之后,才走向了衰落。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6:50:00 +0800 CST  
“排队枪毙”产生的背景
在火枪的早期,无论是东西方军队都是火枪兵和长矛兵混编的,火枪兵还不能单独作战。
因为,当时火枪的精准距离就几十米,而且装填速度很慢,不论骑兵、步兵近身一个冲锋过来,火枪兵近距离没有抵抗能力,就基本完了。所以火枪兵和长矛兵混编,以长矛兵近距离保护火枪兵。从这一点来说早期的火枪兵甚至不如弓箭手实用。

可时代总是在慢慢发展的,后来法国发明了刺刀,这可是个划时代的发明。因为火枪有了刺刀后,远程可以射击,近身可肉搏,且刺刀重量轻,不用另带冷兵器,节省了体力,堪称完美发明。从此后,欧洲军队渐渐淘汰了长矛,火器装备率逐渐达到百分之百。
而清朝,由于没有燧发枪和刺刀这两样东西,只能是冷热兵器一直混用。我们看到的清《平定准部得胜图》和《阿玉锡荡寇图》中的清军都说既有火铳,又有大刀长矛和弓箭。不是清军喜欢用冷兵器,而是清军的装备决定了全部配备火铳,没有冷兵器保护,阵型不科学,更容易落败。弓箭可以作为火铳的射击补充,大刀长矛则要应对近距离肉搏。说清军应该全员火器,淘汰冷兵器的是对战争不了解,真这么搞军队弱点就太明显了,战场上崩溃的更快。
西方军队火枪装备刺刀后,面对骑兵已经可以轻松击败。因为在火枪兵连续面对骑兵发射了两到三轮后,已经能十分有效的消耗骑兵数量,而骑兵接近火枪兵后还需要面对冰冷的刺刀阵,这也是火枪兵能淘汰骑兵的一大因素。

除此外,其实到了排队枪毙的列阵时期,火药枪在投射距离以及能力上,已经几乎能压弓箭一头了,并且更重要的是,火药枪使用的铅弹几乎能击穿大多数装甲,即使是重骑兵面对上线列阵的火枪兵也没多大优势。

并且火枪的射手训练起来周期短,对身体素质要求低。完全能够以此“量产”,在冷兵器时代的弓箭手完全是靠喂箭练出来的,不仅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还和天赋有关系。而火枪兵不一样,这几乎对天赋和身体素质没有要求,只要听从指挥官的命令对准方向射,毕竟这个时期的火药枪的准头都不怎么样,主要还是依靠火力密集,乃至“排队枪毙”时期死在火药枪下的人还没有冲锋后贴身近战的多。

火枪兵的培养成本也比弓箭手低上许多,并且所使用的铅弹可以规模化的制造,这又是火枪兵的一大优势。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7:07:00 +0800 CST  
线列战术的优势
因为早期燧发枪射击精准度不高,欧洲的军事家们经过反复研究计算,才会想到通过密集火力来获取更高的命中率这一种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欧洲人重视科学,逻辑性很强,线性战术是那个时代军事艺术的结晶,并不是国内键盘侠们不懂之下斥之为呆板的可笑战术)

前面也提到过,由于装弹慢、精准差的原因,单一作战的火枪兵能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而这个时候,只有列成密集的队列,才能对敌军发起密集有效的射击效果,并且只有紧凑的阵型才能防止骑兵将队列冲散。

并且,密集的阵型更有利于命令的传达。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军队中的命令传达基本靠吼来传达,而如果将部队以单兵的形式散落在各地,想要有效的传达下达的命令可不是一个容易事,而只有组织起来的士兵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在机械化的训练中,士兵能够很好的面对前排士兵的死亡,而后淡定的补上位置重新对敌射击,这也是排队枪毙的战术能够延续下去的保证。

其实早在线列战术出现后,骑兵就已经开始隐退战场,起着骚扰以及机动的辅助作用。线列阵后面一般都是炮兵所在,而当敌军打破了一道缺口后,步兵阵列会迅速组成空心阵,同时部分士兵将会举起刺刀防止骑兵冲击,骑兵在战场上早已经不断的衰弱了。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7:12:00 +0800 CST  
由密集刺刀组成的反骑兵方阵。
亚欧非的骑兵在他面前均伤亡惨重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7:14:00 +0800 CST  
《获胜的关键——极强的纪律和高度的组织》
除了武器的革新,组成这样的方阵,还需要训练士兵的作战勇气。简言之,极强的纪律性。

纪律是近代陆军胜过古代陆军的关键要素,经常可以看到即使一个近代的步兵方阵都快被打残了,士兵们仍然可以做到死战不退。而古代军队往往只要伤亡在10%——20%左右,也就差不多要溃逃了。就包括秦军,当期军队的人数伤亡在全军的15%左右时,一般也就四散而逃了。

在1760年的中魁北克城之战,英法双方的参战人数相差不大,不过英军是清一色的正规军,而法军中至少有半数是民兵。凭借铁一般的纪律,虽然英国人在开战的前三十分钟一直遭受着法军的枪击,并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军队。但是英军士兵仍然坚守阵地,一直等到法军距离第一排士兵只有37米的时候,才开了第一枪。之后又向前推进10米后开了第二枪,直接击垮了法军。


此役英军共伤亡700多人,法军也不过伤亡了1200多人,尤其是前期法军伤亡极小,只是在最后被英军连放两枪便溃散而逃,足以见纪律对于战胜的必要。

为了保证士兵在战场上能服从纪律,士官们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进行训练。如戴维德·钱德勒的《马尔伯勒时期的战争艺术》中描述的那样:

“士官应该骑上一匹健壮的战马,战马去撞击站在地上、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士兵;士兵们则用棍子去戳战马的眼睛或击其头部,最终使战马因害怕而拒绝前进。既然一匹强健的战马都不能撞倒手里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那么,在吼声震天的战场上,面对装备有带刺刀滑膛枪的步兵营,骑兵则更不可能取胜——战马更容易受到惊吓。”
在武器和铁的纪律的保证下,线式战术得以有机会发挥其战术上的杀伤力。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7:17:00 +0800 CST  
@反叛的中二病关于火器和骑兵的争斗史,以及西方线性战术的由来和发展,刚才简单写了一些。
还顺道解释了下为什么大清当时做不到完全抛弃冷兵器,全用火器。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17:20:00 +0800 CST  
感谢有朋友提出的意见,其实楼主也不是专业学者,只是民间历史和军事的爱好者,对于古今中外历史和军事均有涉猎,都能聊上一二而已。而且,楼主也不是网络写手,从来没有靠在网上写东西获取过什么利息。
在网上发帖纯粹是兴致所至,自娱自乐罢了。
我写东西是尽量奔着严谨的态度,不存在主观上乱编的现象。当然由于水平和知识面有限度,很多东西也是从找到的资料中汲取营养,对于资料来源是否准确,并没有能力全部判断。
如果帖子中有粗疏错误,大家对于其中的情况有更准确的资料,欢迎提供,我发帖的目的也是通过研讨,把真相搞清楚而已。
历史和军事的复杂点就在于其资料的可靠性,别说研究古代史,就是距今很近的一二战和国共内战史,很多东西到现在不都还有争议,没有确切的答案吗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20:43:00 +0800 CST  
《准噶尔的灭亡——民族消失》
有不少人说准噶尔灭亡写的太简单,补一段。
乾隆十年(1745)一代雄主葛尔丹策零去世后,准噶尔上层为争夺汗位自相残杀、内乱不断。四年换了三个大汗。1753年,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帮助下夺得准噶尔汗位。得到汗位后,达瓦齐又和阿睦尔撒纳矛盾激化,阿睦尔撒纳战败率2万人降清,卫拉特蒙古多个部落先后归附清朝。

准噶尔的内乱使清朝掌握了准噶尔内部情况,乾隆二十年(1755年)2月,清朝发兵5万兵分两路, 直捣伊犁。清军征达瓦齐途中,准噶尔“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携酮酪,献羊马、络绎道左,行数千里,无一人抗颜者”。汗王达瓦齐兵败被押送至北京,乾隆免死加恩封为亲王,入旗籍,赐地京师,从而初定了准噶尔部。

清朝分封卫拉特诸部汗王, 以分化其势力。因大军在准噶尔补给困难,清军留少量人驻守,大部撤回内地。此时,阿睦尔撒纳野心膨胀,想重新做准噶尔大汗,又起兵反叛,煽动准噶尔各部跟随反叛,杀死留驻伊犁的清朝官兵,企图统一准噶尔。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朝再度出兵平叛,而准噶尔又爆发天花,疫病横行,四成人口死于天花,又十年间迭经战乱,实力大损。阿睦尔撒纳不敌四处流窜,1年后死在俄罗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军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两路。乾隆皇帝认为其“豺狼成性”,下令将叛乱部落尽行剿灭,“永绝根株”。《清高宗实录》和《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乾隆谕令前线将领:“必应全行剿灭,不得更留余孽”。
“计数十万户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除妇孺充赏外,至今惟来降受屯之厄鲁特若干户,编设佐领昂吉,此外数千里间,无瓦刺一帐。”
平定准噶尔后,清朝先将反叛首领押送到京师;然后将部众从新疆伊犁押送东迁,在新疆巴里坤草原到甘肃肃州之间区域,分批进行屠杀,仅留下妇女儿童。清军中有大量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人,他们对准噶尔人恨之入骨,成为这次屠杀的主力。几十万准噶尔人被杀,妇女儿童被分配,没有参与反叛的部落被编入八旗,准噶尔蒙古人从此灭绝。准噶尔只作为地名保存了下来。

从康熙十年(1671年)开始,清朝经80多年征战终于平定了准噶尔部蒙古,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称为新疆。乾隆平定准噶尔部,扩大200多万平方公里疆土,把此战列为他一生10大功之首。

平定新疆后,准噶尔蒙古人从此灭绝,北疆人口匮乏。1762年、1763年,清朝分两次调防张家口外察哈尔蒙古官兵至新疆,又将东归的土尔扈特蒙古和硕特蒙古安置在新疆。1764年,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等被从东北调遣到新疆伊犁、塔城一带驻防。这以后,新疆汉族人口大量增加,成为农业开发的生力军。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22:58:00 +0800 CST  
阿睦尔撒纳被网络上称为“准噶尔的吴三桂”。比起吴三桂对汉人的危害,阿睦尔撒纳对准噶尔的危害要大的多。因为没有吴三桂,满清照样入的了关,也有能力夺取汉地,吴三桂不过加速了这个过程。
而没有阿睦尔撒纳,准噶尔不会这么容易被灭。他的野心膨胀,再次反叛,直接造成了准噶尔这个民族被屠灭,现在的新疆只留下个准噶尔盆地的地理名称。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23:04:00 +0800 CST  
而准噶尔人在蒙古人眼中的形象也很有意思。
清朝时,因为准噶尔一直想侵占喀尔喀蒙古和内蒙古,不断侵占喀尔喀牧地。喀尔喀蒙古人对准噶尔人恨之入骨,宁愿归降清朝,也不归降准噶尔。
和通泊之战后,清军大败,在喀尔喀的局势面临崩溃。结果,喀尔喀出了个猛人策楞,因为愤慨于喀尔喀一直被准噶尔欺凌,再清军畏准如虎,风声鹤唳之时,大胆出击,打败了骄横大意的准军。才保住了喀尔喀。
准噶尔灭亡后,乾隆下令屠灭准噶尔全族时,也是喀尔喀蒙古和内蒙古军杀准噶尔人杀的最恨,民族恨嘛。
结果,到了现在,独立了的蒙古国作为喀尔喀后代,由于国家意识形态需要,对准噶尔人的态度和评价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准噶尔人成了蒙古人的骄傲,葛尔丹成了带领蒙古人打击清朝的杰出领袖。
蒙古拍出的主旋律大片《阿奴可敦》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1 23:26:00 +0800 CST  
有朋友想听乾隆征大小金川的情况。
因为楼主目前没那么多精力梳理这事,先不细讲。
清军在攻打大小金川时大部分时候确实表现很差劲,打的难看。
不过不研究当时情况,直接说大小金川很弱,本来很好打,那又犯了键盘侠不了解真相爱信口雌黄、凭空想象的毛病。
这里就放几张大小金川遗址的图片,详情楼主以后有空,或者有兴致的话,可以细讲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2 11:36:00 +0800 CST  
一图:民国拍摄的金川遗址,土司官寨
二图:现在的金川遗址
当年,乾隆征讨时,大小金川可是遍布这种碉堡,炮楼,上面都开了枪眼,里面储存大量粮食、弹药。金川人手里可是有鸟铳的。
对于遍地这种碉堡,又有几万民众拼死抵抗的少数民族,想轻松平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2 11:40:00 +0800 CST  
《火枪的早期发展史》
看到贴吧内大家对于近代火器的讨论氛围很好,但是也有部分误区,我干脆专门将近代火器的发展史及衍生的战术革新简单写下,主要是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这三个早期阶段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火枪是通过发射弹头杀伤敌人,而将弹头飞出去的原理其实这几百年来都没变过,无非就是火药燃烧时会释放出比本身体积大得多的气体,在枪管里靠瞬间的膨胀产生巨大作用力将弹丸推出去。
但用什么样的点火方式去击发弹丸呢?咱们先看早期的火门枪。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2 16:59:00 +0800 CST  
一、火门枪
火门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一根后端封闭的筒子(一般是金属制成,但早期也有竹筒的),在筒身靠后的地方开一个孔(火门)。这就是最早期的枪械雏形,扳机、击锤、准心之类的不存在的。

使用的时候是先从火门上边倒火药(或者从枪口倒),倒多少量根据枪管的承压能力自己琢磨。然后拿通条压实、再塞点纸团或者木片之类的抵实(充当弹托)。然后放一枚直径略小于枪膛的弹丸进去,再撒点火药粉在火门上充当药引。然后你就能拿火把/香/蜡烛/香烟/打火机等一切可以引燃火药的燃烧物点上,等药引烧到膛内,子弹就击发了。这种结构最早能追述到14世纪。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2 17:00:00 +0800 CST  
二、火绳枪
然而火门枪发射的时候得一手拿枪、一手拿香,完全没法瞄准。
而且这种原始火器有效射程一般只有二三十米,精度更谈不上,早期主要用来打击近距离目标,或以声响威慑敌军骑兵。

因此到了15世纪时期,人们开始设计了一种可以带动一根燃烧的火绳,用于点燃火门内的药引的机括(最早扳机诞生了)。





解决办法就是设计一个联动机括,能让手在持枪的同时操作,并且设计一个可以抵肩的枪托用以抵御后坐力,而不是火门枪那一根夹在咯吱窝下的木棍。火绳枪就这么诞生了


据记载,最早的火绳枪出现在奥斯曼土耳其,时间大约是15世纪早期。它的结构很简单,依靠一个枪身握手下方的简易扳机联动一根能夹着火绳的机括,扣动扳机时,火绳会送向前方的药池,药池中的药引被点燃后会随之从引火孔点燃膛内的发射药,枪支就可以在射手稳定持枪,且带瞄准的情况下射出子弹,精度比之火门枪大大增加。到15世纪中期,这种技术从中东被带到了欧洲。


从意大利到德国再到西班牙,火绳枪伴随着文艺复兴在西方开花。而且很有趣的是,到15世纪末,德国奥格斯堡就出现过带膛线的火绳枪,说明那会儿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让弹丸旋转可以提高稳定性,使弹丸更精准,只是普及还得再等上两百多年。

因为火绳和击发机括解放了双手,让射手可以双手持枪并瞄准。所以这一时期也逐渐开始讲究精度、虽然滑膛时代和线膛时代的精度确实没得比。不过总比单手持的火门枪要好得多,准星也是在火绳枪时期逐步普及。


言归正传,火绳枪的出现首次改变了西方的战争模式,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就开始逐步取代弓弩手这类传统抛射兵种。原因很简单

一:训练简单,当时训练一名合格的弓手需要几年的时间,而火绳枪上手只需要几个小时,数周的训练就能得到一名熟练的火枪手。这大大加快了战争动员的速度。



二:成本低廉,诚然弩手的训练也简单,但弩矢的制造成本很高,一场战役得消耗数以万计的弓矢,这对产能的压力非常大。而火药和铅丸子适合批量生产,成本也要低得多。



三:更远、更强,火绳枪可以将一枚30克的铅丸子以300-400m/s的速度推出弹膛,动能有1500焦耳以上,足够穿透板甲,对重甲武士做到一击毙命。



四:由于火枪靠火药供能,而弓和弩都需要靠人力,虽然当时火枪的重装速度很慢,但只要火药和弹丸充足,火枪手可以不间歇的一直射下去,但弓弩手不行。

最早大规模应用火枪的是土耳其人,而将火枪发扬光大的则是西班牙人。1503年的切利尼奥拉战役中,西班牙人依靠火枪+长矛组合的方阵以6000兵力击破9000兵力精锐法军,且自身伤亡不过500人,这是欧洲第一次全靠枪械赢得的战役。

楼主 zy13663039932  发布于 2020-05-12 17:01:00 +0800 CST  

楼主:zy13663039932

字数:29557

发表时间:2020-05-11 02:2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1 21:36:17 +0800 CST

评论数:83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