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一些故事及学习分享

写在前边:从幼时起,就十分喜欢古诗词,从清明时节雨到关关雎鸠,从《木兰诗》到《琵琶行》,从《存江花月夜》到《道德经》,然而《道德经》却是一个转折。如果说前边的文章是读起来很舒服,背起来也很舒服的话,那《道德经》就是读起来不舒服,背起来也不舒服,不舒服的感觉来源于,明明就这个认识的字,可就是搞不懂它在说什么。各种书上的解释,各种名家的注解,越去看,反而越晕。于是看看听听,兜兜转转,反复多年,无一进展。
直到遇到了老师,之所以称他为老师,一是现实生活中,他确是一位讲解语文的老师;而是因为他学识通透,了解许多秦汉之前的故事,知道许多百度不到东西,以此尊称他为老师。老师告诉我们,如果你看不懂《道德经》,不是你的问题,肯定是注释者出了问题,而他会给我们讲是中国人都能听得懂看得懂,并能切实用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经》。这里为避免给老师打广#*告的嫌疑,我会分享一些学习中的故事出来,来跟大家一起更好的理解《道德经》,这里没有不知所云的玄*之又*玄,只有你能听得懂,并能运用在身边的大白话。同时,希望借这些故事结识一些,知#道#易#行#心性纯正的同学,希望以后可以真正一起学习。
下边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老师的分享,如果故事能对大家有所启发,那我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00:19:00 +0800 CST  
想要研究《道德经》,需要先了解老子,因为后人对老子的理解基本都不正确。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00:33:00 +0800 CST  
一、是否真有老子这人?
从《史记》中老子第一次出现老圌子的言行,到最后一次出现他的相关记录,时隔两百余年。这样一来,要么老圌子真的活了二百多岁,要么是司马迁写错了。其实,司马迁没有写错。
老圌子第一次出现是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曰:“周将王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王何待!------夫囯必依山川,山崩川竭,王*囯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囯王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
老圌子,字伯阳,这里面预*测西周必王的人,便叫伯阳甫,甫在古代有两层意义,一层是父老,另一层是对男子的尊称。后世之所以断定此人便是老圌子,是因此人与老*子官*职相同,字相同,至于那个“甫“,则是对他的尊称。
其实错了的。
此人为老耳的曾祖父(祖父的父qīn)。
如果我很有名,但我父qīn没怎么有名,别人记不住我父qīn的名字,向别人介绍时会怎么介绍他?会说,黄**父qīn说了什么。
伯阳甫,其实说的人,不是伯阳(老子)本人,而是他的祖上,相当于说 黄**父qīn。
到这里其实我们会发现,老子之所以能有他活了二百多岁、一百六十多岁、七十多岁这三个不同的版本,是因统计口径的不同,表面上都是“老子“其实是指三个不同的人,让更多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三个人都叫老子。
周代的官*职是世*xí*制,比如说我bà是囯*家*档*案*jú的*jú*长,大家就管他叫黄*jú*长,我bà退下来以后,紧跟着我当上jú*长,大家仍然是称呼我是*黄*jú长,但人其实已经换了。后来我再退下来,我的儿子接替,他还是*黄*jú*长。
其实,老子,本姓老,子是爵位,也是一种尊称,相当于jú*长一类。
这样一来,其实在历*史上出现了三个叫老子的人,一个是预*测周将王的老子,一个是写道圌德经的老圌子,另一个是孔子去见时的老子。
后世将这三个人混在了一起,我们分别看这三个人都做了什么。
二、老圌子不是一个人
前面说过,因为guān职的原因,历*史上有三个人,被世人统称为老子,我们以老耳为界,来理清三人的关系。
第一位:《史记》中望周气衰言其不过一纪的老子,其人真名无人记得,但因后人因为老耳字伯阳,故世人将其尊称为伯阳甫,其人为老耳的曾祖父(祖父的父qīn)。
第二位是我们常说的与《老子》(道德经)有关的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阳,出生于公元前约655——652年间,为周惠王时期,出生地为陈囯苦县厉乡(后楚miè陈,为楚地,其后再恢复为陈,实为一地),二十岁左右时,因战乱投奔其堂叔父(其叔父时任周太史,无子*嗣),三四年后,周襄王31年,xí其叔父guān职,任职于周室。周定王五年(公元前599年,离开周王室。任职约32年,时年57岁左右。后携一家老少,与尹喜一起,先居于陇西仁和村,改姓李,天下李姓,皆源出于此。
第三位,后来孔子问学于老子。但他见到的不是的老子(老耳),而是老聃。其人出生于楚囯苦县,为老耳的远方侄*子辈(是侄*子辈份,而非qīn侄),其人姓老,俗名聃(因其耳际宽垂,故世人俗称为聃)。于公元前546 “弭*兵会盟”后来到周室,袭*任周太史,其时周灵王在位。
第一位,伯阳甫,他对后世的影响是,他总结了囯必王的三大征兆:1、曰*全*食;2、大地圌震;3、囯都附近水源枯竭或水灾。
在他的思想中,山川枯竭是因为水土生化出了问题,导至气灵失序,因此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囯必王。夫水土演而民用也。“
所以在后世历朝历代,只要出现上面的情况,皇帝们会认为这是上天对你进行告诫,表明人间有不平之事,违背天理之行,皇上要自己写检*讨*书,并且要大赫天下。
如果以上情况,出现二个的话,就表明这个朝代就没有救了,肯定是灭*国,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一季,得出这个总结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说的伯阳甫。
第二个老子,姓老,名耳,字伯阳。现在的《史记》上说老圌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是唐朝时皇上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度,让人改的,将老耳改成了李耳。
有关第二个老圌子的出生地,有人说是楚囯,有人说是陈囯,争得厉害,其实都对的,只是因为有个背景大家并不清楚。
陈囯在周襄王的时候被楚囯miè了,后来楚囯觉得陈囯囯君好可怜,怎么说miè了就被miè了,把它扶起来吧,又把陈囯立起来了。陈囯囯君当上以后又很开心,很猖狂。楚囯一看,我把你立起来,你还这么猖狂又把它给miè了。就这样,陈囯被立被miè两三次,生活在这儿的人,一会儿是楚囯人,一会儿是陈囯人。
当时老耳21岁的时候,应该是周襄王31年,发生了一个朝*廷叛乱事*件,老子的叔叔要从囯圌家图书馆馆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他叔叔是没有儿子的,由他接任囯*家图书馆的馆长一职。
后来他发现整个囯*家开始衰退,便有*意离开,离开的时候碰上一个人。
关尹喜,关尹是guān圌职名,他自己的称呼就一个字——喜。
他祖籍天水,西周时祖上一直在周至关任职,东周时,姬姓家族的实际控圌制范围大减,西边以函谷关为界,说是界,其实并非要森严守城,非当于一个闲差,由他来担任。
后来他在遇到老耳,听老子说到观星望气之事,他非常兴*奋,跟老耳说我祖上曾在周至关终南山下,那儿有一处地方,特别适合观星望气,便邀请老耳与他一同前往,俩人便一起到了周至关。
二人在终南山下呆*了很久,而尹喜本人已无当guān之意,便和老耳说,要不你跟我回我们老家,两人便离开了周至关,《史记》上在记录这件事时,用了四个字“出周至关“,本义为离开周至关,但后人断句断错了,断成”出周,至关“。
“出周“大家都能理解,”至关“,大家推来推去,推函谷关了,于是便有了尹喜函谷关截老耳的说fǎ。
两人往天水走时,渭河发大水,无fǎ通行,便绕道清水,最终在天水住下,后来周王室在老家找到他,要他出去做guān为止。
这次尹喜必须得去,人家都找找到老家了。来的guān员看旁边还坐着一个人,便问你是谁啊,老耳也不想做guān,因为东周的皇上连自己都不能自保,去做guān更是各种受气,他回当图书馆的馆长,一点意义都没有。那人问时,老耳正在想自己姓什么好,当时看着院子里面一棵李子树,便直言说我姓李。
自此以后他让他三个儿子都姓李,到今天,李姓家族的祖地还是在陇西,应该说中*囯李姓的人都是老子的后代,因为他是第一个自称姓李的人。
东周的guān员没找到老耳,但guān职不能长时间空着,便找了了一个后世称为老聃的人,老聃是他远方的侄圌儿,说是侄*儿辈,其实年龄比他小的多。孔子去找的,不是老耳,而是老聃,他去找他,有两件极为重要的事。
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孔子见老子,到底谈了什么?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00:51:00 +0800 CST  
李耳和尹喜一起到到伯阳乡后,尹喜派人将李耳家人一同偷偷接来,后来东周兴起,因周代的guān员都是世xí的,李耳不愿自己的子女出去继承自己做guān,也不想让周室的人访得,便要子女都以李姓自居,不再姓老。
-
李耳之前,无李姓,也就是说,天下李姓,源出于老圌子之后,唐王李圌世圌民,为天水人,自言为李耳之后,当时为借名,然名实相符,至今,天水陇西,为李姓宗庙之所在,皆源于此。
-
后李耳遇师,授其fǎ。尹喜不得,每每有疑问,问之李耳,李耳皆知,尹喜记之,为《老圌子》之本。
《老子》一书,为尹喜所问,老圌子所答。因是尹喜自问自记,故只有李耳之答,不现其问。十余年后,李耳西归西倾。尹喜到了楼观台,就把他的笔记整理之后,刻到了石壁上,后来去了楚囯当圌guān,在那里又修改了一点细节,产生了一个新的版本。都是一些细微的区别,例如把“道常道”改成了“道恒道”,因为“恒”比“常”表达的更准确点。不过这些都是小细节,整体上都差不多。
-
周室寻李耳不得,以旁室近qīn有为老聃者,继其职,所以孔子所见的老子,并非李耳,而是李耳的旁室近qīn,继承其职位的人。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0:37:00 +0800 CST  
孔子来找老聃了两次,干嘛事呢?
-
-
第一件事:孔子想恢复周礼
孔子找到老聃,然后就鼓吹了一番自己对周公的崇拜,然后说当今社*会,世道混乱,我们把周公的思想发扬广大就好了。
老聃一听,孔子只是太迂腐了。然后对孔子说:周公生活的年代是什么年代,几百年*前的社*会环境一样么?社圌会环境都完全变了,过去的思想能够在现在推*广开么?
-
周公思想的核心就是:敬德保民
这个思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时的王公贵圌族乱用权*利,要让他们尽量遵守道*德,保护老百*姓,这样jiāng山才能持久。
但是到了东周,诸侯gē据,混战不休,周天子就是一个摆设,谁都不听他的,他已经没啥实力了,现在还讲那些过去的大道理是很不适宜的。
-
孔子撞了一鼻子灰就回去了,然后对大家说,天上的鸟我可以射下来,水的鱼我可以纱网捕,老*子这家伙啊,我搞不定他,他就像龙一样。
-
-
第二件事:孔子见老聃的真*实目的
孔子回去之后,特别郁闷,因为他在老聃面前鼓吹周公只是为了和老聃套近乎,只是没套成功。郁闷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老聃太厉害了,自己不能在他面前装,因为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讲出来。
-
于是,孔子第二次去找老聃,直接告诉老聃,想让自己的著作放进周朝的图书馆。老聃又一次拒绝了孔子,因为周朝图书馆和档*案室的内容是供天子和贵*族学xí的,而孔子这人的水平,还不够资格,同时孔子的私心,老聃一眼就看出来了。
-
老聃是如何拒绝孔子的呢?并且是如何把孔子启发成了“圣*人”呢?
老聃说:我们先来说说你的两个偶像,周公和老耳,周公创了周易和周朝的制*度,人家并没有写书,《老*子》这一本书也不是老耳写的,只是尹喜的笔记,记录了老耳思想的精huá,因为确实好,才放进了周朝图书馆。你要知道,圣*人从来不会去钓名沽誉,今天我告诉你一句话:圣*人述而不作!
-
孔子一听,有道理,顺后大喜,自言道:“圣*人述而不作,从今天起,俺不写了,俺回去只讲,让俺的弟*子来记录,哈哈!”
不管怎么说,孔子还是非常努力的,最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孔子狠狠的讲,弟*子狠狠的记,后人再狠狠的整理。于是,孔子靠成了孔圣*人了!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0:48:00 +0800 CST  
说完《道德经》前边的故事,开始分享下《道德经》相关的学习
-
我们四处寻找获得智慧的途径,却不知道真正智慧不是书本上知识学问,也不是世外高人讲经说法,而是你在“知道”之后,能够“易行”,能够通过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去更加轻松巧妙的解决生活或学习工作中的问题。
--这是这里分享的主要目的,以此与大家共勉。
-
学习《道德经》,首先遇到的,就是对道德二字的理解:古代的道德二字,道者,万物之规律,德者,顺应规律。古代说的有道德的人,是指那些了解规律,并且能顺应规律的人。
古代讲积德,积德一词,最早源自于《道德经》,其中有言“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翻译过来,就是,治理民众和对待上天神灵一样,不能应一时之急,就像收割庄稼,能不能有好收成,取决于早期的耕作,而所说的早期耕作,主要是看有没有长期按规律耕作。反复长期按规律做事,叫做重积德,重积德,则可克服各种困难。
-
德,是指按规律办事,积德,是指长期坚持按规律办事,只有长期按规律办事,则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举个例子,
有次一位金融家很困惑的和我说,他认识几个煤老板,品行低劣,现在却一个个几十亿的资产,为什么这样的人还会有这样的福报?
我回答说,“钱财是人的福报之一,他们三个,九十年低开矿贩煤,2000年后用这些钱在北京买房卖房,10年后拿这些钱做金融股权投资,每一步都踩在了经济投资发展规律之上,他们三要是不赚钱,天理难容,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他们长期坚持按经济和社会规律办事,这叫积德,积德之下,安能没有福报?”
但这福报,不是任何人或任何神仙给他们的,大自然自然反馈的结果,它不需要任何人或神仙评价好坏善恶,一切自然发生。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1:15:00 +0800 CST  
在《道德经》里,
道,是指一切规律,包括自然、人性和社会三方面;
德,是指顺应自然、人性和社会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和提升自己。
-
《道德经》一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为《道经》,共三十七章,主讲自然、社会和人性规律,下篇为《德经》,共四十四章,主讲具体如何按规律办事。纵观整个《道德经》的思想内核,则为四个字,即“崇道厚德“。
崇道,则是指遵从规律,敬畏规律。
厚德,多指生利他人之行。
-
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崇道厚德思想的人,是3000年前的周公,他为了防止世人崇信鬼神之力,便在世间推行一个思想,叫做“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即大周要实行的是德政,按规律办事,特别是按自然和人性的规律来办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政思想,然而这个德政的德,与人精神品质的“德”没有任何关系。直到后世孟子时,在德政前面小心翼翼的加了个“仁”字,将“德政思想”改成了“仁德之政”,后来直接改成了仁政。
-
那么,仁政和德政的区别在哪儿?
德政,是指整个政府的决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规律,要按规律办事,无论是多大的神授权的政府,只有按规律办事,实行德政,政权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仁政,是指君王要宽厚待民,施民以恩惠,要争取明心,特别是君王,要有侧隐之心,要同情和爱护百姓,同时,要对百姓进行教化,使其提高自身品德。
看了德政和仁政的区别,我们很多人会发现,大家习惯性认为的“以德治国”,其实是“以仁治国”。也就是说,这两天年来,中国人更多的是知仁而不识德,更谈不上崇道厚德。
-
是的,人们对这个“德”字,已经扭曲两千余年了,对“道德”二字,也扭曲了两千余年了。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1:39:00 +0800 CST  
世间的“德”,分为三等,按自然规律办事,叫上德,按人性规律办事,叫中德,因为偏私虚妄之心违背人性规律办事,叫下德,下德不德,而为失德。
《道德经》中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翻译过来就是:具备“上德”的人,看上去不施恩德,正因为如此,才是它具备“上德”。“下德”处处不失德,却不具备上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之道而为,以失不德,而不失德,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下德”之人以心为规,是谓有以为------所以,所有的德行都无法达到”道“的境地,当人们德行不足时,偏离了道德时,才有了仁,仁施行不足时,才推行义,偏离义之后,才开始推行礼。所以,“礼”出现时,甚至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属于道的最末。
-
上面的情景是指,如果因为偏私虚妄之念,制定出一些违背人性的社会规则,从表面上看,这个人整天都忙着按社会规则办事,却永远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这叫下德,下德是偏离大道的,因此称为失德。
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人,仿佛他没有任何自己的主张,这如同大自然一样,它从不命令所有的花一齐开放,也不规定所有的花一齐凋落,更不规定哪片叶子该长在哪个方向,但万物生长,纷纷不断,这是上德。看上去她什么都没有做,但她却“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
而当人们偏离道德规律时,才有了仁政思想,当仁政思想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时,便会推行仁义思想,而当偏离得更远时,又开始推行礼。而这一切的一切,问题都出在没有崇道厚德。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1:45:00 +0800 CST  
既然道是指自然、人性和社会规律,崇道便遵从规律,敬畏规律的话,那么,从何处开始?
-
这些规律,并不会被所有的人同时掌握,而任何规律,都是先被一小部分人所掌握,然后经过核实验证后,被大众广泛获知。用一句俗话来说,叫真理先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
如果我们将这有深厚专业知识,一技之长的人,率先可掌握某方面的规律的群体用“知识分子”四个字来代替的话,便是在承认,在专业领域,一个知识分子的发言权,要大于外行的一万人甚至十万人,也就是说,外行人无发言权。
周公最早在3000年前,便建立了类似于“专家委员会”的决策制度,他把人分为几等,每一等,都代表着不同的话语权重,在西周时期,人们普遍缺少文化知识之时,给予“知识分子”以更大的话语权,是“崇道”的最切实做法。
-
然而到了后世,人们将这一制度曲解成了社会等级制度。
-
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周公的“崇道”之举,则是建立了科学决策制度,科学与民主完全不同,却又相互依存。
简单来说,民主就是一票一顶一票,少数听多数的,科学就是一票顶万票,外行听内行的。
在专业的决策领域,只要不涉及全民重大利益的事情,均是崇道科学制,即外行听内行的。这一制度,3000年前,便已在中国推行。
-
因此,崇道的具体载体,便是尊重知识分子,敬畏知识分子,而不是尊重强权,敬畏强权。知识分子不是强权者的附庸,他们须有着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贵族之荣誉,以上三点,缺一不可。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1:58:00 +0800 CST  
- 上文我们说,科学与民主完全不同,却又相互不同,民主,便是尊重人性人情,它也是厚德的一部分。周公为了让君王明天什么叫人性规律,特设定了树下办案的规则。
- 即,当民众产生纠纷后,在一宽阔之场地处,特别是树下,由政府派人断案,断案时,旁边还会留一些民意代表席位,这些民意代表是随机选中的成年人,要听他们的意见。因为他认为,如果法律法规与人性良知相违背,那么,人性良知才是最高的准则。用周公的话来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后世将周公的思想常用“敬德保民”四字来概括,这一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民主思想。
-
但民主和科学,这二却有时候是相互冲突的,它们二者关系,就如同沙漏。当你把民主当成基石时,沙漏中科学的沙子就会一点点流向民主,变得越来越少。反之亦然。那么,一个健康的社会,是要在科学与民主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而能维持这一平衡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
中国人将公平正义,当成厚德的一部分,中国古时称其为厚德明法。厚德有三层含义:
-
其一为厚德载物,即为生他利他之言行,《周易》中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是指生生之德,《易经·系辞下》称:“天地之大德曰生。”均是指,天下至厚之德,是依照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来办事,因此,厚德之行,最重要的,是生生不息,第一个生,是指自生,第二个生,是指使他物生。
-
其二,厚德不德,即行为要遵从自然和人性规律,只要按自然和人性规律办事,则天下复归清静,因此,看上去没有做什么,却以其无为,而无所不为;
-
其三是指厚德明法,即通过公平正义彰显法度,同样,如果法度缺失了公平正义,即为失德。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2:01:00 +0800 CST  
分享完“道”,“德”的意思,再来分享下“有”,“无”,看完“有”“无”,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2:23:00 +0800 CST  
《道德经》第二章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到这里就可以了。
-
翻译为:世人能够发现美好的东西,并认为它美,是因为他们拿了自己厌恶的东西做了参照;世人都知道应当完善自身的不足,是因为他们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这世间有很多东西是正反相应的,比如有和无。
怎么理解?这世间正式有了对比有了参照,我们才有了学习认识生存的能力。
-
比如,正常人都会走路,吃饭,我们一直觉得走路吃饭就很自然的一件事,直到你为人父母时,你会发现小孩不会这些,所以你要教他,你会给外人说,他不会走路,不会吃饭(只会吃奶),当你教会了他之后,你会跟人介绍,他什么时候会走路的,什么时候会吃饭的。但是作为从小孩长大的我们来说,一直没有会不会吃饭,会不会走路的概念,正是因为没有,所以这些行为成为我们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别人教了,我们就学,并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这就是无;
知道自己不会,想要会(为什么,欲望驱动,会了有利),然后去学,这就是有;
-
有和无,本来只是概念(相),是为了便于我们 学习认识这个世界的,但是大多数人,在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之后,在做选择的时候,就开始往“有”(有用,有利)的方面走了,这就是着相了,因为他们太想“有”为了。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3:05:00 +0800 CST  
有用 VS 无用
-
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是那些“无用”的事
-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只因他懂得去做那些“无用”的事
-
无论时光过了数千万年,数百万年,数十万年,直到灭绝,恐龙还是恐龙,猛玛象还是猛玛象,狼还是狼,无有本质分别。因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有用”展开。
-
他们只在捕食和吃饱后撑得难受时出来晃动,或是在季节变换或食物减少时不得不来回迁移,他们不是在捕食食物,就是在捕食食物的路上,不是在躲避危害,就是在某个安全的地方呼呼大睡。只有食物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只有灾害和繁衍能使他们改变行为路径。
-
这是一个就算神来了也无法沟通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每个动物都想着如何将自己变成一个更加“有用”的一分子,我有更高的捕食技能、我训练出来了更强壮的身体、我跑得更快,我跳得更远、我飞得更远、我潜得更深,我的甲壳更坚固,然而,这一切,在当今的人类面前,似乎都显得那么的“无用”。
-
正如《庄子.人间世篇》中所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也。”意为,人们通常都看到了有用的东西,但这些所谓有用的东西最后都沦为被宰割被使用的下场,真正“无用”却到最后变成了最有用的。因此,人不能以眼前的是否“有用”来判定事物或行为存在的价值,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成繁衍壮大下去,不是因为人比麋鹿跑得快,不是因为牙齿比老虎坚利,不是因为身子比兕兽强壮,不是因为外甲强于犀牛,而是因为人类懂得太多看上去无用的东西。
-
三千年前,当大家都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甚至绝大多数人都还不识字的情况下,周公便强推诗歌、舞蹈、音乐、礼仪和易理(哲学)思想,并将其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做,因为他清楚,追逐更多的食物、获得更多的财富、获得支持繁衍的更佳更多配偶,以至为了上述内容去设法拥有更多的技能、荣誉和权力,都只是动物的本性,这些时时处处以“有用”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只会让人沉沦为普通的猎食者,要么被更强大的猎食者所驯服,要么强大到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没有敌手,而彼此猎食,直至灭亡。
-
一次有人邀请我给一些亿万富豪讲一些“有用”的东西,我回答说,我只会讲一些“无用”的东西,所以,就不去讲了的。对这样一部分人,我确实没有什么要讲的,甚至多说一句话的愿望都没有。一个有着亿万财产的人,还整天只知道学习如何拥有更多资源和财产,如何掌控更多资源和财产等内容,那就让他继续这样下去,做一个猎食者。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4:29:00 +0800 CST  
一、实用功利主义,让人已半兽化
-
在这世间,存在着大量的半兽人,他们有着兽的威猛、贪娈、掠夺性,他们虽长于算计,工于谋略,却永远只能看得在眼前的得失,他们懂得参佛悟道,通晓儒门学说,精通易经奇门,然而这一切,都是获取更多有利资源和财富的途径,他们的一切行为标准,都以“有用”为标准,
-
二千余年来,“有用而为”的思想意识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人们以可预期的物质、社会地位和权力上的损益作为判定一切事物是否“有用”的标准,奉行尊“有用”而鄙“无用”思想,使得大脑思考问题已如家禽圈兽无异,有“饲”而动,无“饲”或眠或索。
-
人和绝大多数动物思考的内容不同,绝大多数动物的思考是以生存和繁衍为中心的,一切外在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两点来收放的。而人的思考,则不只限于此。
-
如果一个人整天思考的东西都是围绕生存和繁衍进行的(包括如何获得更多财富、如何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如何获得异性的青睐),那么,他更多则表现的是一个人的动物本能(很多动物社群中也存在权力和地位结构)。
-
你一说到这儿的时候,会有人立即想,没有这些我怎么活?没有谁要剥夺你获得上述内容的权利,或是说要摒弃上述权利,而是告诉你,或许你不是鸡和猪,每天只知道围绕上述内容而活。
-
所以,下面的话,是写给不只是想当鸡和猪的人看的,虽然这样说出来显得难听,但确实如此,因为没有谁愿意与鸡猪一聊就是几千字。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4:31:00 +0800 CST  
二、世上无“有用”之物,也无“无用”之物
-
古人最常用的器物,便是容器,因此,在造“用”字时,则是象桶形,意为可采用,可施行。
因此,一切“有用”之物,都是人们在遇到其时,便知晓该物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实际用途,否则,则视之无用。
-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大树,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
-
这棵树真的没有用么?
-
世有毛竹,长不成树,可作竹筷之用,然有人要盖竹舍,则此物为“无用”之物。所以,世间一切物是否“有用”,则取决于这样东西对这个人来说,是否有特定的实际用途。
-
这里的核心词是,特定的实际用途。
-
一个人,是无法穷尽一样物品的用途的,就算是一块石头,也没有人可以用来穷尽它的实际用途,就算是一大块豆腐,谁会知道它在冰箱里冰冻后,都有哪些用途呢?
-
因此,一样物品、一个人,或是一种行为,没有人能穷尽它的用途,这也就是《庄子》所言的“无用之用”。
-
一个人,往往只看见外在物特定(与他的思想认知和知识相关)的用途与功能,这叫“有用之用”然而,这是每个人的认知局限,只有当一个人超出“有用之用”之后,才会达到“无用之用。”的认知境界,即不、以特定的实用思想来看待世间万物的境界。
-
就像一棵大树,它不能做船,不能做棺材,不用做器具,但大树,它与生俱来的意义并非如此,它不是为给人造舟辑而生,也不为成棺木而生,更不为做器具而生。天道自然,生而大美,有的人看到大树,能感受到生命的自然自然,可感受到万物生成的愉悦,这一切,都不是以“特定的实用”而存在的。
-
因此,无论是人、物、事或知识,人类所能认知到的“有用”或“无用”,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实际用途”这一基础上来进行考量的。对同一样东西,每个人认知到的“有用“,也完全是不一样的。
-
《庄子 逍遥游》中讲一个故事:“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
-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
-
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无用”之物,如果你认为一样东西无用,那只能你认为它不能满足你思想意识中的特定需要,而不代表它本身真的“无用”。
-
对老虎来说,枪、网、药都是无用的,因为它不知道怎么用,不会用还有不懂用途,但对一部分人来说,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制服老虎的。但在老虎眼中,别的动物,是有用的,因为可以当成食物,异性老虎也是有用的,可以用来交配和繁衍。
-
因此,对一个人实用功利主义的人来说,它就像猎食者一样,有用的东西,只与生存和繁衍有关(包括如何获得更多财富、如何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如何获得异性的青睐),而且他只在意与自己眼前得失紧密关系的“有用”。
-
我们从小到大,人近到远,听过太多的人和我们说“能顶什么用?”,小时候你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有人说,这又不考,看那么多,有什么用?你学某样乐器,有人告诉你“又不能顶饭吃”,你喜欢拍照,有人说“拍得好有什么用,又没人给你钱”,你写诗,有人说“又不能养家”,你和人谈宇宙,有人笑“谈完还不不得照样骑自行车回家”。你去听场音乐会,可能会有人会觉得是在装,你喜听秦腔京剧黄梅戏,有人说你“不务正业”。
-
是的,有些人总是在“整些有得没的”,但就是这些有的没的,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猪,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也就是这些“不务正业”,让人觉得除了赚钱养家之外,自己还有内心的温暖之地,而不是一个冷酷的猎食者;也就是那些“不能养家”的小技能,让人觉得人生还有游戏的乐趣;也正是哪些试卷上不考的内容,才让我们整个的求学生涯不那么苦燥而暗淡。
-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财富和权力,而是拥有更多“无用”的知识、技能和思考。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4:51:00 +0800 CST  
三、有无交通,无用而为
-
《道德经》中有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意为:“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能让幅条和车毂有了车轮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因此,有无交通,方得利用。”
-
一个社会中,应当兼顾两种思想,一种叫“经世致用”,即关注现实,关注实用,但这不用强调,也会被自然兼顾,就像你不用给一只老虎说,你饿了要吃东西哈,你渴了要喝水或饮血哈,追求“有用”之道,是动物本身。因此,只有人们“无用而为”的行为增多,才是避免成为“猎食者”或“被猎食者”命运的钥匙。
-
我讲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不讲怎么帮你赚钱,不讲怎么帮你得名利,还不讲怎么让你成仙,这就像我不想扔一块骨头在地上,等着让抢食一样,因为我知道,那样招来的,肯定是狗,不是人,而扔骨头的方法,训练出来的,也会是狗,而不会是完整人格的人一样。
-
同时我知道,如果一只狗,饿着肚子,还懂得晒太阳,就像一个人生活艰辛,还不忘记读诗跳舞一样;如果一只猫,玩球开心时不想理老鼠,就像一个人因为自己喜欢的事有钱不赚有名不就一样;如果一只猪,看着满槽的食物而去拱墙城,就像一个人拥有亿万钱产,却不想着赚更多的钱一样,她们都将感受到超越猎食者的快乐和幸福,这种快乐和幸福是猎食者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会想“那又有什么用呢?”
-
要奴役一样动物很容易,只要训练它对某些“有用”的东西感兴趣,而且只对“特定有用”的东西感兴趣就可以了,这样的训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杂技团都看动物表演过。唯一不同的,别的动物需要人来训练,而人,往往可以自己训练自己。
-
在漫长的时光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更多技能摆脱对物质匮乏的恐惧,可以摆脱对食物缺失担忧,然而,人类却没有摆脱对财富、地位和权力和无尽追求,在每天做着“有用”的行为,学习着“有用”的技能,争夺着“有用”的资源。我眼前所看到的,是一个半兽人存在于其上的地球,虽然他们衣着光鲜,举止优雅,聪明干练。

他们在咖啡馆谈生意,临走时不知道咖啡的味道,他们在茶馆里喝茶讲条件,忘记喝的是什么茶,他们在音乐会上想着如何接近意中人,忘记了曲目,他们在空气清新乡间行走,交换着几千万生意的订单。

上述的情景,没有任何不妥或不该,或许还有另一个场景,人们在品尝咖啡时,忘记了谈生意,在喝茶时能够感受到茶树的气息,能在音乐会上用心聆听演出。

或许人类发展到今天,最应该学习和拥有的,不是作为“猎食者”技能和思维,而是如何摆脱“猎食者”思维,而这个身份和思维的转变,则是从摆脱“有用而为”的思想行为模式。多做“无用而为”的事。

其实很简单,学习和了解一些“无用”但有趣的知识和技能,多了解一些你感兴趣的无用的哲学思想,多看一些无用的书,多参加一些你喜欢的“无用” 活动,坚持别人认为“无用”,你自己却喜欢的爱好。如果有人问你,这些有什么用,你可以内心小小鄙视他一下,然后说“我喜欢啊”。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0 18:58:00 +0800 CST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翻译:如果我们心无所欲,就可以发现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如果我们带着知见欲去认识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就只限于你的认知范围(边界)。
-
无欲:指对事物处于没有知见欲的本真状态
妙:指生育万物的自然之妙
徼:指认知范围、边界。
-
这里的理解点在无欲和有欲。
欲,知见欲,也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判定、理解和思考,都是建立在能否成就自己欲望的基础上的。
无欲,及后文的“无知无欲”(古文的表达方式,意为“无知欲”);
有欲,及后文的“不见‘可欲’”,里边的欲,都是指知见欲。
-
如果我们总是带着知见欲来认识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很有限的。
网上最近流行一句话,“贫困限制了我的想象”,难道只有贫困才会限制你的想象吗?不是的。
事实上,你曾经认为的每一个真理,都在限制你的想象。
-
你被别人误解过,被不公正对待过,被背判过,孤立无助过,被诽谤过,被中伤过,那时候,你或许也问过“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他们、她)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倒底做错了什么?”
好的,那今天就回答上面的所有为什么!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1 21:32:00 +0800 CST  
一、充满偏执之见的世人,在学习过程中受尽苦痛
-
你在这个世界上,搭上的绝大多数把你带向幸福和希望彼岸的船只,都只是把你带到了偏执之见的阴沟里,意识像蚯蚓一样,扭曲而痛苦的活着。
-
这个世界,不断的把各种“成功”的经验介绍给你,你在这些“成功”经验的带引下,偏解了整个世界。
-
王宝强成功了,有人介绍经验说,他是坚持在北影厂门口当群演,一坚持就是许多年,然后,你去了北影厂门口中当了群演,去横店当了人肉背景,一当就是十几年,生活潦倒,痛苦不堪,然后你绝望的问天问地问人群“难道我不够努力么,难道我受的苦还不够多么?为什么我还活得这么悲惨,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老天,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
其实,老天如果有意思,他真没时间考虑该怎样对你,你努力又怎样?你吃苦多又怎么样,你悲惨又怎么样,谁规定一个又努力又吃尽苦头又悲惨的人就得成功?
-
他吃的更多的苦,恰巧是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坚持努力,足够悲惨,吃尽了苦头,就会苦尽甘来!
-
谁告诉你一个人苦尽了,就肯定会“甘来”,从出生一直苦到死的大有人在!
-
或许他从第二年起,就知道自己在横店再呆下去,也会希望渺茫,会生活拮据,会更为痛苦,可他在听成功学讲座时,老师用十个生动真实的事例告诉他“只要把对的事情坚持做下去,就会成功!”但老师不会告诉他,正是因为那些人成功了,别人才认为他们当初做的是对的。更多几十上百倍的人,都做了对的事,却失败了。
-
或许他读书时,看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他觉得自己现在受的苦,都只是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这些都是”天将降大任“的必要前兆。如果他看到非州大多数饥饿一生的贫民。就会想,天生蝼蚁,必须自珍性命,这世间的大任,基本与绝大多数人无关。
-
或许在他每次要放弃时,他会听到一个个明星奋斗的传奇经历,然后相信自己也会和他们一样,苦尽甘来,却不想,正是因为自己有“苦尽甘来“的思想,才让自己的人生”苦不尽,甘不来“。
-
多少人,不是经历得越多越迷茫,不是经历得越多越心寒?经历得越多越困惑。事实上,是你所学的东西,你所信任权威,还有你自己,用偏执之见,误导了你。
-
有人告诉你,要想获得幸福,就得有钱有权有名,然后你有钱有权有名了,却还不幸福,有人告诉你,好人有好报,结果你发现生活中并非事事如此,有人告诉你,要想拥有智慧和被人尊重,就得多读书,然后,在你学富五车后,经常骂你,那个书呆子。
-
最后,你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仍然无法过好自己的一生。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1 21:38:00 +0800 CST  
我一直都听世人的道理,我又从不听世人的任何一个道理,因为,所有的道理,都是偏执之见。
-
什么是偏执之见,偏,是指不全面,执,是指执守一见。
-
我们举个例子,能影响一个幸福感的,可能有3800个纬度,每个纬度,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力又会发生变化。然而,每个看似拥有幸福感的人,都只总结出了其中1到3个不同的纬度(还有可能个别经验总结是的偏差的),然后,他们会放大自己所认识到的纬度。然后,把经验传授给你。
-
所以,在有的蚂蚁心中,只要你有钱,没有办不了的事,在有的蚂蚁的心目中,只要你有权,没有办不了的事,在有的蚂蚁心中,只要你有号召力,没有办不了的事。然后,他们三个争得不可开交。正争时,有个人急着上洗手间,跑过去,踩中了它们。
-
它们临死前,心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上天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难道我有钱是错么,难道我名声太大了?另外一只蚂蚁说,肯定是上天看我权力太大,觉得我不尊重,才引来了这样的祸患。其实,与你们三无关,就是有人着急上厕所,没看到你们。
-
这世间,万物交复运作,相互影响,有很多纬度带来的影响,是超出你认知的,谁知道微信的产生,就把联通移动的短信业务基本给灭了呢?联通移动做错了什么?
-
一个人从小到大,基本是在学习偏执之见的路上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的偏执之见,每个人都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
一个人,在生活中,从没有多少偏执之见,到越成长,就偏执之见越多,然后等到有了足够的阅历后,部分人一生中最大的斗争,其实是在消除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偏执之见。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活在这种偏执之间的痛苦中,一生都与之在做都斗争,一生都不曾完全成功。
-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3-12 21:57:00 +0800 CST  
二、我一直都听世人的道理,我又从不听世人的任何一个道理。
-
我一直都听世人的道理,但我又从不听世人的任何一个道理。
-
我相信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能会成功,但我从不听信“一个人只要努力或坚持,就能成功”;
-
我相信,好人,可能会有好报,但我从不听信“好人会有好报” ;
-
我相信,对别人好,别人可能会对你好,但我从不相信,你对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
-
你在上面的话语中,发现,世人传播的名言警句,其实绝大多数,都是绝对化的偏执之见。
-
他们忽略了一部分事实,放大了一部事实,如果你相信这些权威的名言警句,那便是你看不透这世间的障碍。
-
我一般都是笑着听别人讲人生道理,因为我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通常最多我会说一句“也许还有一种情况”,我表明,我说的,也只是你能感受和理解到的一种情况,并不是全部的认知。
-
因为我清楚,这世间,最不重要的,就是各种人们偏执之见所形成的“道理”或“真理”,而是去扩展对人性(人道)、社会(地道)、天道的认知。

楼主 donhaibo  发布于 2018-04-05 20:27:00 +0800 CST  

楼主:donhaibo

字数:17323

发表时间:2018-03-10 08: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19:59:08 +0800 CST

评论数:1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