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中国航空史上一些有趣的失败方案复原


中文名:川崎3式战斗机“飞燕”
英文名:Kawasaki Army Type 3 Fighter (Ki-61 Hien)
机型概述:
1940年,日本军方要求川崎飞机公司对Ki-60和Ki-61两种重型战斗机进行评估。前者虽然装备了当时日本战斗机中最强的火力,但后者却在操纵性方面领先,甚至超过了军方预定的标准。最后,日本陆军航空队决定选用Ki-61,但还要作一系列的火力改进和测试。
1942年4月18日,当美国杜立特率领的从“大黄蜂”号上起飞的陆航B-25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时,刚好在东京附近的水户陆军飞行学校进行火力测试的3式“飞燕”第2、第3号机遭遇了1架飞过的B-25,驾驶其中一架“飞燕”的梅川准尉立即追击,命中了该机,但未击落。这便成为“飞燕”的第一次战斗记录。
1943年6月,Ki-61被正式命名为川崎3式投入批量生产,副名“飞燕”,主要改型有Ⅰ、Ⅱ两型。该机是日本唯一采用水冷V形汽缸发动机的战斗机,它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德国的Bf 109E和Bf 112,外形也确与之有些类似,因此当时我国和美国均认为日本采用了德国战斗机。
“飞燕”投产后,大量使用于南太平洋各主要战场,也用于在本土防空中迎击美国B-29轰炸机。该机在中国战场使用不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空军缴获数架,均配属第6大队,1946年6月该大队解散后便被遗弃了。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01:00 +0800 CST  

中文名:三菱A6M2“零”式
英文名:Mitsubishi Navy Type 0 Carrier Fighter(A6M)
机型概述: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以后航空史专家笔下的重要命题。
“零”式战斗机的成名,与它的设计师堀越二郎分不开。20世纪30年代前后,他曾访问过意大利、英国、美国等诸多航空强国参观学习。此人善于取他人之长而结合日本本身的技术水平设计飞机,因此开创了日本航空工业创立、发展初期的功绩。1935年,他设计的三菱96式舰载战斗机便以其机动性著称,“零”式是继其后发扬了新的技术特点的出色战斗机。
1939年3月16日第一架原型机试飞,随后以“12试舰战”试验代号投入试生产,在横须贺航空队测试。1940年7月24日,日本正式以“零”式11型代号少量生产共64架。随后派出13架飞机前往中国战场试用,进驻武汉汉口机场,1940年9月13日与中国空军的伊-152、伊-16-10展开空战,取得胜利。此后,该机先后派生出21、22、32、53、63型等多种改型。至战争结束,共生产10425架,是当时日本生产最多的飞机。
“零”式战斗机采用新颖的机翼外形设计,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水滴形透明封闭座舱罩和整流型副油箱的战斗机。但是,为了尽量减轻重量,机上许多部件都尽量造得单薄,破损冗余量很低,而且它没有带自封的油箱,一旦中弹便造成大火,进而飞机解体。在其出现初期,以其机动性和火力,盟军其他机种无法与之抗衡,直到1943年以后美国的P-51、F6F、F4U、P-38逐步投入战场后才打消了“零”式的气焰。及后由于日本穷途末路,其成立的“神风”自杀特攻队中也以“零”式为主力机种。
抗日战争中,我抗日军民曾经于1942年夏季在雷州半岛上俘获过在转场海南途中迷航的2架“零”式21型(A6M2),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将其中1架修复后飞到桂林,后又转送印度进行测试。该机缴获后机身“红膏药”标志被去除,机身涂装上为暗绿色,下为明灰白色,机翼上下漆有青天白日徽,机尾安定面上有白色中国空军飞机序号“P-5016”。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10月中国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曾经在东北缴获过3架“零”式32型,经维修后尚可使用,但现无档案存世。■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03:00 +0800 CST  

中文名:马丁139WC型
英文名:Martin Model 139WC
机型概述:
1929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发标书研制新一代轰炸机,美国福特、波音、马丁等多家著名飞机制造商均参与竞标,最后马丁公司以收放式起落架、开敞三座式座舱的张臂式全金属双发轰炸机中标,公司代号马丁123,军方试验型号为XB-907号。该机速度与当时战斗机相当,是世界上第一代同类轰炸机中的佼佼者。同年,该机换装莱特“旋风”675马力发动机,以NACA式整流罩加长翼展,将中段机翼与机身结构融合为一体,以金属结构为主,采用全封闭座舱、机头大型圆形透明旋转炮塔,最大时速进一步提高,公司代号马丁139,军方试验型号XB-907A号。1933年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订购48架该机,赋予型号B-10B。为验证性能,同年7月,美国军方组成一支由10架B-10B组成的编队,执行华盛顿—阿拉斯拉费尔班克斯往返航线长途飞行,航程11000千米未出现任何问题,赢得美国政府颁发的柯里尔大奖。
1936年,马丁139轰炸机获准外销,代号为马丁139W,改为串联座舱的为马丁166。共生产192架,除我国外,阿根廷、泰国、菲律宾和土耳其等国亦有采购,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订购120架,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参与对日作战。
1936年,南京政府发动为蒋介石50岁寿辰的“献机运动”期间,向美国订购6架马丁139WC(C代表输出中国,其液冷进气口有所改进)。1937年2月首批运到上海,编入航空委员会新编第8大队直属第30中队,“七七”事变次日调往南昌备战。抗战初期,首批6架该机多次参加对上海日军基地及舰船轰炸,但战果欠佳,10月14日夜和22日出击任务时,先后被击落或撞山失事。
1937年8月18日,第2批3架到达,因原第30中队已解散,暂交美国志愿大队使用。1938年初,航空委员会计划远征日本,当时只有马丁139WC轰炸机航程可达,航空委员会秘密任命徐焕升为第14队中队长,经秘密飞行训练后于5月19日晚,率两机从汉口经丽水飞往日本本土九州一岸,由于航程与载弹量矛盾,故只向日本民众投放“纸弹”(传单),人称“人道远征”,系日本对华开战以来本土首次遭袭,故轰动中外。21日,两机先后安返汉口。“人道远征”后武汉失守,执行投放“纸弹”任务的两机撤往成都凤凰山机场,编入轰炸机总队。日机空袭成都期间,其中一架飞机起飞逃避时失事损毁,另一架推入防空土堡中存放封存,后无下落。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18:00 +0800 CST  

中文名:图波列夫SB-2/SB-2比斯
英文名:Tupolev SB-2/SB-2bis
机型概述:
斯勃(СБ为俄文“快速轰炸机”缩写)快速轰炸机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重要轰炸机之一,也是苏联第一种批量生产的现代化机型。
1933年,苏联科学实验中心及飞机试验中心奉命发展快速轰炸机,用以更换TB-1重型轰炸机及R-5侦察机。军方要求是:速度达330千米/时,升限8000米,航程800千米,弹载500千克,可在简陋机场起降。
在图波列夫教授指导下,阿克汉肯斯基以其设计的MI-3(安特-21)及DIP(安特-29)双发动机双座重型战斗机为基础,改进研制一型新机,赋予型号为图波列夫安特-40快速轰炸机,于1934年4月首飞。该机采用双发动机、张臂式中单翼、半收主轮式起落架布局,全金属结构,机身流线瘦削。原型机装用美制莱特710马力SR-1820-F3星形气冷式发动机,三叶金属螺旋桨,因性能不佳,换装苏制М-87双排星形气冷900马力发动机,1934年9月失事。第二架原型机改用法制伊斯帕诺-絮扎12Y brs V-12水冷780马力发动机,固定桨距两叶金属螺旋桨,于1935年9月试飞,进展顺利,但仍有一些缺陷,苏联军方要求在投产前必须改正所有缺陷,图波列夫表示反对,军方向斯大林告状,导致图波列夫被捕入狱。后该机以斯勃-2М-100(安特-402)型号量产,换用苏制М-100型750马力发动机,但生产较少后即改用М-100A型860马力发动机和三叶式变距螺旋桨的斯勃-2М-100А(又称斯勃-2比斯,СБ-2БиС),最大速度增至423千米/时。同时,图波列夫也研制了一系列变型机:乌斯勃轰炸教练机,将机头轰炸舱改为开敞式教官驾驶舱,教官座椅为升降式,仅在教官操控飞机时升高;民用型ПС-40货机,机内可载3具小型货柜,起落架为固定雪橇式,1938年加入苏联航空公司营运。
1937年秋,根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前后向中国提供过3个型号292架斯勃轰炸机。第一批62架于1937年9—10月间投入使用。第二批60架于1938年交付。
除苏联航空志愿队外,中国空军第1、第2大队也使用该机广泛投入各战区,频频出击日本部队、军事设施。中国空军的这些斯勃轰炸机直到1942年才全部退役。斯勃轰炸机在中国作战中有一个大捷被载入史册: 1938年2月23日,苏联航空志愿队在总司令官雷恰戈夫指挥下,从汉口(28架)、南昌(12架)两地出动,轰炸正在组装意大利售日菲亚特BR.20轰炸机的台北松山机场。南昌机队起飞不久,因领航错误偏离航道,最后在福州降落,加油后返回驻地;汉口机队则出敌不意地轰炸了台北松山机场,共摧毁12架组装好的敌机、数十栋营房和可供3年使用的航空燃油,使台北松山机场月余未能出动飞机。■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21:00 +0800 CST  

中文名:图波列夫SB-2-103
英文名:Tupolev SB-2-103
机型概述:
1937年初,经过较大修改斯勃-2М-103(又称斯勃-3,СБ-3)问世,该机采用960马力М-103型发动机和三叶恒速变距螺旋桨,改用发动机下方腹式冷却液散热器,大幅降低阻力,改善电力系统,采用电力起动机;增设机翼外载挂架,可挂炸弹、火箭弹及副油箱;机背机枪改为活动枪塔,机腹改为固定吊篮式枪座。斯勃-3于1938年投入批量生产。
1938年11月中国空军开始在哈密接收斯勃-3型轰炸机新机。第1大队和第2大队各接收斯勃-3型轰炸机32架,但由于训练和转场中均有损失,所以每个大队形成作战能力时大约仅剩下20架飞机。1942年,斯勃-3型轰炸机与美国志愿大队P-40战斗机配合,出击越南境内日军基地,造成相当破坏。该机与后期来华/援华作战的美国B-25堪称中国空军抗战时期主力轰炸机。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23:00 +0800 CST  

中文名:图波列夫TB-3
英文名:Tupolev TB-3
机型概述:
特勃-3(ТБ-3)是图波列夫设计局从20世纪20年代的特勃-1(ТБ-1)双发轰炸机发展而来的4发轰炸机,该机最大特点是全部使用波纹铝合金蒙皮。
图波列夫设计制造的特勃-1双发重轰炸机研制时,借鉴了德国容克G 233三发运输机,该机共生产216架,衍生型有鱼雷轰炸机、运输机,空中加油、火箭助飞及寄生机挂载等试验机。1929年,1架无武装的“苏联大地”号特勃-1自莫斯科取道西伯利亚、堪察加、千岛群岛飞抵美国西海岸,穿越美国大陆直抵纽约,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热烈欢迎。
1930年,图波列夫小组以特勃-1重轰炸机为基础加以放大,研制出设计代号安特-6的4发重型轰炸机,原型机配装美制寇蒂斯“征服者”600马力水冷发动机,于1930年12月首飞,1931年2月投产时改用德制BMW Ⅳ型730马力发动机。当年7月斯大林视察此机时,当即要求升空表演,恰逢此机的飞行员不在现场,改由两位特勃-1飞机飞行员驾驶完成表演,斯大林极为满意,下令参加次年的“五一”节红场阅兵。图波列夫小组将该机起落架大主轮改为纵列小轮径双轮式及大型尾橇,改用苏制М-17发动机,在机头、机背设置7.62毫米口径活动机枪1座,另在左、右机翼外侧底部,各装一座伸缩式7.62毫米口径活动机枪枪塔。1932年5月1日,9架特勃-3轰炸机在70架特勃-1轰炸机陪伴下,通过红场上空,震惊各国观礼人士。应苏联军方要求,紧急增产该机,至1934年已达500余架,同年曾以250架编队阵容参加红场阅兵。至1937年,该机共生产818架。
1933年,改用М-34Р发动机,加强机身结构,增设机尾枪座的新型特勃-3轰炸机问世,苏联军方将此前所生产的特勃-3全部召回改进。机组减为6人,机上防卫武器仅保留机头、机背及机尾3处,发动机改用带增压的М-34РИ型970马力发动机,起落架改回单轮式,性能大幅提高。特勃-3最后一个改型采用1200马力АМ-34ФРНВ型发动机及机背隐藏伸缩式枪塔,生产约100架。
除军用外,该机也在国际飞行竞赛项目中创造多项纪录,并于1937年5月加装极地装备后首次登陆北极。
抗日战争初期,苏联提供6架1937年投产的特勃-3-4MFRN(ТБ-3-4МФРН)给中国,配属第8大队第19中队,于兰州机场进行训练。但一直未投入作战,只作为运输机使用。11月底,1架飞机训练时坠毁,剩下的5架飞机由中苏两国飞行员驾驶转场至南昌后被日本侦察机发现,于12月13日遭日机轰炸,部分飞机在临空袭前转场至安吉,但为日机尾随轰炸,有2架特勃-3被彻底炸毁,2架受重创。经修复后,3架剩余该机继续担负运输任务。1938年3月16日,2602号特勃-3轰炸机由中国飞行员郭家彦、张君泽驾驶,满载乘客自兰州飞往汉口,途经甘肃平凉时外侧发动机故障,因满载且前方航路多山区,只能返程兰州,抵达兰州时故障发动机突然起火,瞬间机翼折断,飞机急剧下坠撞入机场以东皋兰山,机上搭载的25名苏联航空志愿队队员仅2人幸存。1939年,一架轰炸总队的特勃-3在成都凤凰山机场训练飞行降落时,受侧风影响偏离跑道,陷入阴雨浸泡所致泥泞中,所幸机毁人全,此后特勃-3即停止使用。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25:00 +0800 CST  

中文名:伊留申 DB-3
英文名:Ilyushin DB-3
机型概述:
苏制DB-3是伊留申设计局于1936年研制的远程轰炸机,DB(ДБ)是苏联“远程飞机”代号。它的机翼翼展宽阔,内装大容量燃油箱,大大提高航程。该机原型机ТСКБП-30于1936年5月1日在莫斯科红场上空演示时,由试飞员柯基纳斯基操纵进行360度筋斗,斯大林大为赞赏,该机因之得以加速投产。同年9月7日,另1架ТСКБ-26原型机又创下载重2000千克飞到11005米的高度纪录。1939年4月底,柯基纳斯基再度驾驶该机远航8000千米到达美国,总共飞行22小时5分,并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后该机改用М-88发动机,机头改成向前加长的圆锥形,称为DB-3Ф,后改称伊尔-4,在卫国战争爆发后曾于8月8日首次空袭柏林。
1938年,中国空军获得30架DB-3,分别配属空军第8大队和苏联航空志愿队使用,曾多次从四川基地出击湖北等地日军。1939年8月15日,苏联航空志愿队轰炸机大队库里申科队长率DB-3轰炸机机群由四川出击汉口王家墩机场。在武汉上空遭遇多架日机拦截,苏机共击落敌机6架,但库里申科的坐机被击中,本人也受重伤,于返航途中迫降在四川万县长江江面上,库里申科因伤势过重无力泅渡光荣牺牲,机组其他成员获救。
1939年10月3日,29架DB-3从成都起飞后保持无线电静默,奔袭武汉王家墩机场,恰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6架96陆攻新机抵达,一联空司令官冢原二四三少将等官员于指挥所门前听取接机指挥官报告。DB-3从8700米高度冲出投下高爆弹和燃烧弹,机场上一片火海。后来成为日本海军王牌飞行员的坂井三郎驾驶飞机起飞追击,然无功而返,苏机全部返航。是役日军宣称损失50架飞机,7名校级军官阵亡,其中包括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副队长石河中佐、鹿屋航空队副队长小川中佐。另冢原二四三少将左臂被炸掉。
1939年10月14日上午,苏联航空志愿队以20架DB-3轰炸机再次空袭王家墩机场,摧毁日本轰炸机66架,战斗机37架,容量5万加仑汽油库1座,炸毁敌弹药3万余箱,救护车3辆,汽车40余辆,炸死敌军飞行员60余人及陆海军官兵300多人。
DB-3轰炸机在中国战场成就巨大功名,但使用至1943年9月终因苏联无力提供备件而退役,第8大队成员则集体前往美国受训,接受新机B-24M。■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27:00 +0800 CST  

中文名:北美B-25 米切尔
英文名:North American B-25 Mitchell
机型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北美飞机公司的领导人是目光敏锐、判断准确的荷兰人J.H.金德伯格(James H. Kindelberger)。他早早地从欧洲密布的战云中嗅出了战争的味道,决定将公司的大部分力量投入到为美国陆军航空队研制军用飞机上。1936年,北美飞机公司为弥补波音B-17、道格拉斯B-18两型机之间价格、性能差距,研制出该公司第一型双发动机、全金属XB-21“龙”轰炸机,但动力不足,且成本偏高,退出竞争的NA-21于1937年3月被送到美国陆军航空队俄亥俄莱特试验基地,作为进一步测试试验的平台。北美飞机公司随即参加193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轻型轰炸/攻击机竞标,推出NA-40,与马丁167和道格拉斯DB-7竞争,但三者无一中选。经改进后,北美飞机公司推出采用莱特CR-2600-A71型1350马力发动机的NA-40-2样机,美国军方测试后,建议将其改进为中型轰炸机,北美飞机公司立即改进推出新方案NA-62。1939年3月11日,美国陆军航空局的39-640号文件提出新设计要求,即载弹3000磅、航程超过2000英里、最大速度大于300英里/时的一种中型轰炸机,北美的NA-62参加竞标并引起军方极大兴趣,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刺激,在新一轮招标中,因为欧洲局势急剧变化而失去耐心的美国军方,在竞标公司的原型机尚未面世的情况下,于1939年8—9月间向马丁公司和北美飞机公司分别下达201和184架订单,两个公司的竞标方案成为了日后的B-26“掠夺者”和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1940年秋,北美飞机公司以军用编号B-25投入首批24架量产。在总工程师李·阿特伍德的建议下,B-25命名为“米切尔”,以纪念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坚定支持者威廉·比利·米切尔(William Billy Mitchell)将军。该机投产后,首先通过《租借法案》交英国和苏联使用,随后装备美国军方。
1942年4月18日,美国陆军航空队杜立德上校率领16架B-25B轰炸机从美国海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首次轰炸日本本土东京,任务完成后飞向华中浙江地带降落,其中一架因为迫降苏联境内被扣留,另一架降落日占区,飞行员被俘。其他均被中国军民拯救脱险,但为数20万以上迫降地区中国居民却遭日军报复,大多数被残杀。
战争期间,北美飞机公司先后发展出A(根据欧洲空战经验强化防御能力)、B(根据欧洲空战经验进一步强化防御能力)、C/D(英格尔伍德工厂生产的称为C型,堪萨斯城工厂生产的称为D型)、G(封闭装甲机头,采用M4型75毫米加农炮的反舰型)、H(G型的火力强化改进型)、J(最终改进型)、PBJ-1J(海军型B-25J)等多个型号,还发展了AT-244(后改称TB-25),TB-25K、M、L和N等教练型。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空军共计获得约100架C/D型和131架G、H/J型(含中美混合联队),战损约30架。其中,1943年6月起,开始获得B-25C/D,主要配属中美混合联队第1大队第1~第4中队,每队各10架。最初得到装备的是第2中队,在印度完成训练后于1943年使用B-25D先行投入常德会战,当时涂装还是美国陆航样式,只是将美国机徽涂去换成中国空军标志。1944年初,第1大队开始换装B-25H,随后于5—6月间获得G型,秋季又换装J型。按照分工,C/D和J型主要用于对地面目标轰炸,G/H主要用于东南沿海和南海巡逻攻击日军海上舰船。
抗日战争胜利前,中国空军选派第2大队前往美国受训,拟再接收1个大队的B-25,训练期间抗日战争结束,该队转训C-46运输机,后改编为空运部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所有B-25全数编入国民党空军第1、第2大队,最多时达到64架,后接收50余架美国军方遗留的B-25,将数架由B-25D改的F-10侦察机交第12中队使用;将2架B-25D改为国民党空军正、副司令官专机,归空运第10大队管理。
B-25在国共战争中曾多次对人民解放军进行轰炸,后撤往中国台湾,经补充后直至1958年才全部退役,期间有1架第10大队B-25专机于1951年2月27日自台北起义,飞抵上海江湾机场。
1948年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第一次缴获2架该机,后加上起义归来和各地缴获,经维修可用者5架,均为J型。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B-24M轰炸机偷袭北平南苑机场,被毁2架,余下3架编入同年3月在东北组成的“战斗飞行大队”第1中队和同年8月15日在北平组成的“战斗飞行大队”。
B-25飞机退役后,曾有一架解体作为北京航空学院教材,另一架完整飞机在北京航空学院展示,后于“文化大革命”中被解体化铝再利用。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29:00 +0800 CST  

中文名:联合B-24M“解放者”
英文名:Consolidated B-24MLiberator
机型概述:
1939年3月,美国联合飞机公司设计出B-24重型轰炸机,并试飞成功。1941年投入小批量生产,首先提供英国使用。有几种修改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轰炸德国本土和东欧油田,是主力飞机之一。B-24共生产18181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生产最多的军用飞机之一。
1943年3月,驻印度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308大队调来中国,归第14航空队建制,曾与中美混合联队共同出击华东、华南、香港、越南等日军基地。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308大队在华作战期间,中国空军派出部分飞行员前往该大队担任副驾驶,积累重型轰炸机使用经验。并选拔30个机组243人赴美学习使用B-24。1945年3月1日,航空委员会在四川彭山重新组建第8大队队部,大队长为洪养孚,下辖第33~第35中队。6月,在美学成的中方人员驾驶B-24机队飞抵印度克拉蛮整训,但该大队独立掌握B-24可单独执行任务时抗日战争已结束,全大队于1945年9月飞越驼峰回国,旋即改为运输大队,基地位上海江湾机场,协同装备C-46的空运第1、第2大队抢运人员、物资夺取国内各主要城市,以期尽快完成发动内战准备。
解放战争期间,第8大队的B-24M多次进行长途轰炸,曾于1947年3—9月间出动180余架次,对我陕北解放区进行轰炸,企图从空中配合胡宗南开展针对中央首脑机关追歼,于1949年3月飞葫芦岛轰炸国民党海军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同年5月轰炸北平南苑机场,并筹划于10月1日开国大典期间轰炸北京。1949年10月—1950年2月,第8大队参与对上海的26次空袭,尤其是1950年2月6日,国民党空军以12架B-24M为主力,协以2架B-25J轰炸机、2架P-51战斗机和1架负责侦察的F-5侦察机分4批轮番轰炸上海电力公司、沪南和闸北水电公司等处,投弹60余枚,炸毁房屋2000多间,死伤居民1400余人,使上海发电量减少97%,大部分工厂停产,造成巨大经济和人身财产损失。1950年5月11日,第8大队2架B-24M夜袭上海时,被协助上海防空的苏联巴基斯基混合防空集团飞行员辛加连科大尉驾驶的米格-15击落,第8大队队长李肇华等7人同机共坠,后国民党空军的B-24M停止对上海地区的跨海偷袭。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刘善本机组从成都飞往昆明途中起义,飞往延安。这是中国获得的第一架B-24重型轰炸机。随后1948年12月16日又有一架B-24从南京起义飞往石家庄,1949年2月3日另一架从上海起义飞往北京。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初期共有3架此型飞机,其中一架无法维修而停飞。另2架于1949年3月编入“战斗飞行大队”。现仍有一段机翼中段起落架部分散落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馆草坪中。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32:00 +0800 CST  

中文名:德·哈维兰D.H.98“蚊”FB.Mk.26/T.Mk.29
英文名:de Havilland D.H.98 Mosquito FB.Mk.26/T.Mk.29
机型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德·哈维兰飞机公司为军方研制出一种木质双发高速战斗/轰炸机,绰号“蚊”。该机设计特点是重量轻,发动机功率大,速度快,航程远,除受力部件为金属外,其余均以一种名为Balala的轻木为材料。该机于1940年11月25日首飞,时速达643千米,从1941年至1950年间,派生出多个变型,共生产7781架。各型“蚊”式曾参加对德国本土夜间轰炸,作为先导机引导投弹,在远东投入缅甸和南太平洋战区作战,也执行过对德国V-1导弹的截击任务。为扩大产量,德·哈维兰飞机公司也在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生产该机,其中,Mk.3型是在机头安装4挺机枪和在其下部安装4门航炮的战斗/轰炸型,加拿大生产的为FB.Mk.26和T.Mk.29(教练型)。
1947年,国民党政府为满足内战需要,向加拿大购买库存的“蚊”FB.Mk.26和T.Mk.29型205架,1948年初运抵上海,装配后陆续装备驻武汉基地的空军第1大队,汉口王家墩机场的空军第1大队,由该队的第1、第3(308号机即代表第3中队第8号机)、第4中队接收换装,螺旋桨分别以红、黄、蓝区分。由于飞行员不习惯该机操作,训练损失高达总数1/3左右。该飞机参加过淮海战役,但战果不佳。后又因保养困难,于1950年底在中国台湾陆续退役。
1948年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缴获4架该机,其中2架编号分别为FB.73/B-M073、FB.57/B-M057。1949年3月7日,第1大队中尉飞行员王玉珂、空军军官学校上尉副中队长刘继广、中尉飞行教官禹庆荣驾驶一架该机从上海起义飞抵石家庄,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蚊”式数量达到5架。1949年3月,其中2架编入“战斗飞行大队”第1中队,后3架编入“战斗飞行大队”第3轰炸中队。10月1日,有2架“蚊”式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飞行检阅,其中1架还装填实弹以防国民党空军偷袭。同年12月,1架在上海维修后试飞时失事,机毁人亡。
由于缺乏零备件和不习惯驾驶,解放军空军所剩“蚊”式于1951年前后退役,1953年北京航空学院成立时,曾移交1架给该院作设计参考教具,可惜没有严格保护而拆得支离破碎,仅存一段左机翼,中国航空博物馆成立后,本书作者之一陈应明先生曾指导复制出整机其余部分配合该机翼展示。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34:00 +0800 CST  

中文名:O2U-1D“可塞”

英文名:Chance Vought O2U-1D Corsair
机型概述:
O2U-4“可塞”式观察机是中国工农红军装备使用的第一架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
1925年,美国海军和钱斯·沃特公司签订了一份制造新型观察机的合同,钱斯·沃特公司将新飞机命名为“海盗”,音译为“可塞”。该机的发动机是1台410马力①的普惠R-1340“黄蜂”式星形活塞式液冷发动机。原型机被美国海军赋予O2U-1的编号,并很快投入试飞。
第一架O2U-2“可塞”式生产型观察机于1926年交付美国海军使用,美国海军迅速将其改型为水上飞机、水陆两栖飞机等。钱斯·沃特公司也很快获得了海军大量的订单,在试飞过程中,“可塞”还创造了4项世界高度、速度纪录。O2U-2交付美国海军31架,美国海军陆战队6架。
1927年以后生产的O2U-3“可塞”飞机换装了更大功率的R-1340-C发动机,加强了机翼,重新设计了尾翼,共生产80架。安装固定式起落架的“可塞”式还一度被用作航空母舰制空战斗机,两栖型可以通过战列舰、巡洋舰的弹射器弹射起飞,靠浮筒在舰艇附近降落,然后再由吊车回收。
O2U家族最后一个型号是换装了部分机载设备的O2U-4,共生产42架。
因为美军的大量订货和几次创纪录的成绩,使得“可塞”飞机也受到国外用户的青睐。南京政府1929年10月向钱斯·沃特公司订购了12架(一说20架)O2U-1D,该机装有炸弹挂架和机枪,是武装型观察机。这批飞机在1929年12月~1930年1月运抵中国,在上海组装之后投入使用。
1930年3月16日,国民党军政部航空署驻汉口航空第四队上尉飞行员龙文光驾驶飞机,由汉口飞往河南开封,执行紧急空投通信袋任务。返航途中遇大雾迷航,终因油料耗尽,迫降在宣化店(今湖北大悟县)西南15千米陈家河菜籽洼河滩,被鄂豫边红军缴获,龙文光被俘。红军随即组织群众将飞机拆卸后运至新集(今河南省新县),龙文光同意参加红军,飞机重新组装,油漆一新,并在机身侧面写上“列宁”二字,两侧机翼下方各绘一颗红五星。红军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列宁”号成为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
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新集、紫云、金家寨等地各修建了一处简易机场,供“列宁”号使用。红军在新集设立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航空局,龙文光任局长。当地红军领导人陈昌浩与龙文光驾该机从新集起飞,在河南固始、潢川一带国民党控制区上空实施了红军历史上第一次空中侦察。后来陈昌浩又乘该机穿越白区到达皖西根据地,为红军历史上第一次空中运输。龙文光驾驶该机与陈昌浩一起参加了红军攻打黄安县城的战斗,播撒了传单,投掷了两枚炸弹。 为红军第一次作战飞行。
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时,“列宁”号飞机被拆卸分散掩埋在大别山的偏僻山沟中。1951年9月,当地群众将“列宁”号飞机部件挖出来献给国家。如今仅留下一张机身部分照片.


性能数据
类型 2
尺寸 最大起飞重量1502千克
动力装置 最大速度243千米/小时,最小速度77.3千米/小时,实用升限6870米,爬升到4240米所需时间10分钟,航程935千米
武器装备 可装2挺机枪,翼下可挂2枚45千克炸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37:00 +0800 CST  

中文名:立川1式双发高级教练机

英文名:Tachikawa Type1 Trainer Transport(Ki54)
机型概述:
立川1式双发高级教练机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得到的第一架飞机。在人民空军中通常称为“双发高练”,由于该机使用的发动机与“99高练”相同,所以也有人将该机误称为“99双发高练”。
该机是日本立川飞机厂作为近代教练机而于1939年4月开始设计的双发机上作业练习机。1940年制成首架飞机,1941年7月投入批量生产。由于采用了双发、可收放起落架、变距螺旋桨等当时的先进技术,所以飞行性能比发动机功率相当的其他双发运输机更胜一筹。有甲、乙、丙、丁等多种改型。甲、乙型分别用于操纵、
领航、射击、通信、轰炸等不同训练,丙型设了10个座椅,用作军用运输机和民用短程联络运输机。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后期还被改装成进行自杀攻击的特攻机。该机在日本的立川、冈山两间飞机工厂一直生产到到二战结束前夕,累计生产约1200架。
侵华日军除自用该型飞机外, 还于1 9 4 3 年8月~1944年间,向在南京成立的汪精卫伪政权提供了3架立川1式丙型飞机作为其首脑人物的专机。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8月20日,其中的“建国”号由起义人员驾驶飞往延安,被八路军命名为820号。9月份,民兵又在山东根据地缴获日军因发动机故障而迫降的1架该型机,修复后飞往解放区。1945年10月,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创立革命根据地。其中包括派出延安航空小组到东北创办航空学校,条件许可时创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在筹集航空器材时,航空队先遣人员请求在沈阳的苏联驻军司令部支援飞机和其他器材。苏军给了3架缴获的日本飞机,其中2架是立川1式丙小型运输机。与820号机一起用于沈阳、张家口、承德等地间的航空运输。1945年11月,820号机从延安运送筹建航校的人员往东北途经张家口时,因超重起飞、返场迫降而严重损坏。1945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在沈阳郊区奉集堡机场缴获了日军第4练成飞行队的立川1式双发高练。1945年11月,从北平起飞的国民党空军P-51战斗机扫射张家口机场,正在修理的820号双发高练和1架立川98式联络机被击伤起火。1946年6月中旬,1架双发高练从牡丹江经敦化飞通化运送钞票,因起飞超载,返场迫降时撞树桩起火爆炸,全机人员遇难。1946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平房附近的孙家机场又缴获了该型飞机。1947~1948年间东北老航校修理厂修复了3架。此后共有5架双发高练在东北老航校作双发运输机和高级教练机使用。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4架双发高练,均在第七航空学校使用。1951年被用于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批女飞行员。1952年这4架飞机退役.


性能数据(K i5 4丙)

类型 双发活塞式高级教练机/运输机
乘员 2
尺寸 机长11.94米,机高3.58米,翼展17.90米,机翼面积40.0米2
重量 自重2954千克,载重943千克,正常起飞重量3897千克
动力装置 2台日立98式1型450马力风冷星形9缸活塞式发动机(ハ13甲-Ⅰ),单台起飞功率515马力,驱动直径2.5米的3叶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376千米/小时(高度2000米),实用升限7180米,爬升到3000米所需时间8分47秒,航程960~1300千米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39:00 +0800 CST  

中文名:立川99式高级教练机
英文名:Tachikawa Type99 Advanced Trainer(Ki55)
机型概述:
立川99式高级教练机是东北民主联军最早缴获的飞机,也是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使用最多的高级教练机。在人民空军中通常称为“99高练”。
二战时期,日军的高级教练机是初级教练机与作战飞机间的过渡机型。99高练是日本立川飞机厂将98式直协侦察机改型而成的高级教练机。立川飞机厂于1938年研制成98式直协侦察机,由于该机飞行员视界开阔、飞行速度范围宽、机动性和起飞着陆性能好,因而于1939 年4月决定将该机改型成操纵训练用的高级教练机,制式型号为99式高级教练机,工厂编号キ55。高教机与直协机的机体结构完全相同,主要区别是在后座增设了复式操纵系统,拆除了机头的固定机枪和后座的可旋转机枪等武器装备。从外观上看,教练机取消了机轮整流罩,外表漆由绿色改为橙黄色。99式高级教练机在立川、川崎两间工厂累计生产了1386架。
9 9 式高级教练机主要供日本国内的飞行学校使用,也有部分供入侵中国的日本军队作日常训练用。1945年底组建的晋察冀军区航空站,曾于1946年初在张家口机场修复1架99高练,但被国民党空军飞机空袭击中烧毁。1945年10月底,东北民主联军成立航空队,即开始收集航空器材。在沈阳郊区奉集堡机场缴获日军第4练成飞行队各型飞机46架(完好的16架),其中包括若干架99高练。1945年底修复首架99高练及30台发动机,由日籍飞行教官林弥一郎(当时改名为林保毅)完成试飞。
1945年11月开始用于东北和张家口之间的联络飞行,部分筹建航校的人员就是从张家口乘99高练(或98直协)飞往东北。1945年12月从奉集堡空转通化时,2架99高练因迷航迫降在鸭绿江边。1946年3月中旬在东丰机场缴获了30余架残缺不全的99高练。1946年3月在铁岭与开原间的平顶堡缴获了200余台发动机、汽油及备件,运回通化机场。4月在吉林辉南县的朝阳镇机场又缴获一批99高练及发动机,在公主岭机场缴获30余台发动机和数十副螺旋桨。1946年7月21日正式开始在东北老航校用于训练新飞行员。由于东北老航校当时已没有初级和中级教练机,所以采用直上99高练的办法训练新飞行员。
到1948年,东北老航校修理厂通过修理拼凑共恢复20架99高练。加上缴获的完好飞机,共有30架可以使用,还有6架待修,成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主力教练机。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23架99高练,均在第七航空学校使用。1953年最后14架退役。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和航空博物馆均陈列有该型飞机。■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41:00 +0800 CST  

中文名:中岛1式战斗机“隼”
英文名:Nakajima Type1 Fighter Hayabusa(Ki43)
机型概述:
中岛1式战斗机“隼”是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用于飞行训练的战斗机。在人民空军中通常称为“隼”式战斗机,也曾称为“隼式高练”,由于日语单词“隼”的发音为H a y a b u s a,所以中岛1式战斗机还有一个东北民主联军内部非正式的称号—“海菩萨”。
该机是日本中岛公司于1 9 3 7 年作为97式战斗机后继机而研制的, 1 9 3 8 年1 2 月1 2 日首飞。采用可收放起落架、变距螺旋桨和蝶形空战襟翼,速度和机动性均有明显提高。但在最初装备部队试用时发生空中解体,被怀疑机体强度不足,直到1941 年4月才投入大批生产。中岛1式战斗机有多种改型。1式战斗机1型甲、乙、丙(キ43-Ⅰ甲、乙、丙)是第一代批生产型,武器为2挺固定机枪,但口径由7.7毫米逐步改为1 2 . 7 毫米。1 式战斗机2 型作为主要的生产型于1 9 4 3 年投产,主要改进是提高发动机功率,减小翼展和机翼面积,提高飞行速度,武器为2挺12 .7毫米机枪和2枚250千克炸弹,外观上最大变化是将环形滑油散热器改为机头下蜂巢形散热器。还生产了1式战斗机2型甲(キ43-Ⅱ甲)、2型乙(キ43-Ⅱ乙)、2型改(キ43-Ⅱ改)。1944年底开始生产3型甲(キ43-Ⅲ甲)、3型乙(キ43-Ⅲ乙)。各型1式战斗机在中岛、立川工厂累计生产5751架,成为日本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占第二位的飞机(仅次于海军的零式战斗机)。
侵华日军于1941年4月首先将1式1型战斗机装备了驻广东的飞行第64战队,随后在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大量使用该型机。以后又将1式2型战斗机用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供伪满空军使用。194 5年8月,日军使用1式“隼”战斗机在白城子地区攻击了苏联红军装甲部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军队在上海等地缴获了大批1式战斗机。国民党空军曾用1式战斗机装备第6大队的2个中队,并在山东等地用于内战。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于1945年10月在沈阳郊区奉集堡机场缴获了日军第4练成飞行队的1式战斗机。1945年12月,2架1式战斗机“隼”首先起飞从奉集堡空转通化,因迷航而失事,2名已加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的日本飞行员牺牲。1946年4月在吉林辉南县的朝阳镇机场,同年6月在哈尔滨平房附近的孙家机场,也先后缴获了1式2型“隼”战斗机。1947~1948年间,东北老航校修理厂修复了4架1式战斗机,用于飞行训练。1948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一大队在汤原成立人民空军第一个歼击机中队时,该中队有6架“隼”式战斗机。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5架“隼”式战斗机,均在第七航空学校使用。1952年这5架飞机退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45:00 +0800 CST  

中文名:川崎2式战斗机“屠龙”改
英文名:Kawasaki Type2 Two-Seat Fighter Toryu Kai(Ki45Kai)
机型概述:
川崎2式双座重型战斗机“屠龙”改型丁是东北民主联军缴获的双发双座重型战斗机,在人民空军中通常简称“重战”。 该机是日本川崎航空机工业株式会社于1937年3月作为双发双座战斗机兼对地攻击机而开始研制的,最初工厂编号为キ38。同年12月改为双发双座战斗机,工厂编号也改为キ45。1939年1月首飞,但在试飞中暴露问题较多,使该机迟迟不能投产。1941年9月制成了改进型キ45改,1942年以2式双座重型战斗机的制式型号投入批量生产。以后又更换了发动机,使飞行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有甲、乙、丙、丁等改型,主要区别是武器装备不同。丁型也称丁装备机,是加强了武器装备的夜间战斗机型。各型累计生产约1700架。
该机本来是作为远程护航战斗机而研制的,但实际上主要被用于截击轰炸机的防空作战,并担负夜间防空任务。由于装有重武装,还被用于对地攻击和对船舶攻击。侵华日军将该机用于中国东北鞍山等地的防空,曾拦截驻华美军的B -29轰炸机,还用于攻击进入东北的苏军坦克。1 9 4 6 年6 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平房附近的孙家机场缴获了3架川崎2式双座重型战斗机改型丁(キ45改丁)。直到1948年底,东北老航校修理厂技术熟练人手增多后,才修复了其中1 架。航空工业部出版的《航空工业史料》第二辑曾刊出东安航校“屠龙”重型战斗机的照片。但该机并没有正式在东北老航校使用。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47:00 +0800 CST  

中文名:P-47D“雷电”

英文名:Republic P-47D Thunderbolt
机型概述:
P-47D“雷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起义和缴获而得到并使用的美制单座活塞式战斗机。
美国共和飞机公司于1 9 3 9 年成立后, 研制的第一个型号是装涡轮增压器的重型高空活塞式战斗机P -43。该机于1941年投产,主要用于护航和要地防空。共和飞机公司在研制P -43的同时,还作为后继机同步研制更大型的战斗轰炸机P -47。P -47与P - 4 3气动布局相似,但加大尺寸、重量和发动机功率,机腹下可挂大型副油箱。P - 4 7 根据P - 4 3在战场上使用情况修改后定型,所以投产较晚。194 2年9月开始用于欧洲战场,19 4 3 年6 月开始用于太平洋战场。各型累计共生产15660架,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战斗机。
1944年,在中国支援抗战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的2个战斗机大队装备了P -47D,用于对日军作战。1946年,美国将102架P -47D战斗机作为战后剩余物资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国民党空军将其中堪用的75架装备了第11大队,替换老旧的P -40。1948年,又在台湾接收美军的P -47D,以弥补第5大队P -51数量不足。此外,美国还在1952年援助了国民党空军一批F - 4 7 N(旧称P-47N)战斗机。
1949年6月15日,国民党空军第11大队1架P -47D战斗机起义,安全降落河南安阳机场。以后又有1架起义。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有良好的P -47D战斗机1架,待修理的4架。1950年退役。


性能数据

类型 单发活塞式远程护航战斗机或攻击机
乘员 1
尺寸 机长9 . 8 5 米,机高2 . 6 4米,翼展11. 2 8 米,机翼面积28.61米2
重量 空重4988千克,正常起飞重量6130千克
动力装置 1台R-2800-21“双黄蜂”气冷星形双排18缸活塞式发动机,起飞功率2000马力,配4叶变距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698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800米,航程1287千米,最大转场航程3170千米
武器装备 8挺12.7毫米机枪,还可携带1130千克炸弹或10枚127毫米火箭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50:00 +0800 CST  

中文名:P-51D/K“野马”

英文名:North American P-51D/K Mustang
机型概述:
P-51“野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起义和缴获而得到并使用的美制单座活塞式战斗机。
美国北美飞机公司的“野马”战斗机最初应邀为英国研制,装英国“梅林”发动机。1940年10月26日首飞,公司型号N A -73。1941年8月首先提供英国空军使用,美军以X P - 5 1 的型号试用。1 9 4 1 年1 2 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P -51才正式被美军采用。1943年4月,美军首先装备照相侦察型,6月装备攻击型A -36。随后,战斗型P -51A、P -51B、P - 5 1 C 、P -51D先后投入批生产,广泛用于欧亚战场,是二战后期性能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后改称F-51。二战后仍有不少国家使用。
抗日战争后期,在中国支援抗战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装备了P -51,用于对日军作战。1944年11月,中国空军装备首架P - 5 1 B,以后又接收了P - 5 1 C、P -51D、P -51K等型共261架,装备了3个大队,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将P -51大量用于内战。1946年1月,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23中队的P -51进驻沈阳北陵机场,不定期派出1~2个分队驻长春大房身机场(战事紧张时即停止),而第4大队部则驻北平。
1948年9月23日,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1架P -51由北平起义,安全降落吉林四平机场。以后又有2架起义。均调到东北老航校使用。1948年秋辽沈战役开始后,解放军在锦州机场缴获数架P-51。1948年10月,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1949年5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派员在沈阳解放第二天即进入市区接收国民党东北空军司令部所属机场、工厂、仓库和人员。11月,在沈阳北陵机场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修理厂。该厂首先展开修理P-51战斗机工作,1948年12月30日修复第一架。此后直到1950年中的18~20个月间,解放军空军第五修理厂共修复P-51战斗机36架。1948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南苑机场缴获3架P-51及发动机128台。使解放军可使用的P-51战斗机达到39架,其中主要是D型,还有少量装有照相侦察设备的K型。自1949年初开始集中在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驻公主岭机场的一大队二中队作驱逐机训练用。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组成,装备了P-51战斗机6架,自9月5日起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任务,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有了自己的空中作战部队。以后该中队的P-51陆续增加到17架。1949年10月1日,该中队9架P-51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良好的P-51战斗机22架,待修理的9架。1950年7月26日,北京的飞行中队改称空军独立第一歼击机大队,8月中旬换装苏制拉-9歼击机。空军将分散在各地的P-51全部交第七航空学校使用。第七航空学校于1951年将其中13架改装成双座教练机用于新飞行员训练。1953年9月最后27架因起落架根部裂纹而退役,8架留在第七航空学校作伊尔-10的滑行教练机,其余多数供院校作地面教学用


性能数据

类型 单发活塞式截击机或远程护航战斗机
乘员 1
尺寸 机长9.85米,机高2.64米,翼展11.28米,机翼面积21.65米2
重量 空重323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4590千克
动力装置 1台V-1650-7“梅林”液冷活塞式发动机,起飞功率1450马力(高度3140米使用),二级二速增压器功率为1690马力,配4叶变距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703千米/小时(高度7620米),实用升限12771米,最大航程3347千米
武器装备 6挺12.7毫米机枪,还可携带2枚454千克炸弹或6枚127毫米火箭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52:00 +0800 CST  

中文名:DH.98“蚊”

英文名:De Havilland DH.98 Mosquito
机型概述:
DH .98“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起义和缴获而得到并使用的加拿大制双座双发活塞式战斗轰炸机。
1938年底,英国德·哈维兰公司设计了一种依靠高速性能进行自卫、不装自卫武器的昼间轰炸机“蚊”,原型机于1940年11月25日首飞。“蚊”式飞机采用全木质结构,木材加工简便,可以缓解金属材料供应紧张的困难,有利于组织大批生产,加之“蚊”式飞机飞行速度快,通用性强,很快就受到英国空军的重视,成为二战期间重要的作战飞机。1941~1950年间,各型累计生产了7781架,其中有部分型号是在德·哈维兰公司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公司生产的。“蚊”式飞机有多种改型,包括轰炸机、夜间战斗机、战斗轰炸机、侦察机等。“蚊”F B . M k Ⅳ是在英国本土生产的双座双发战斗轰炸机,除机身弹舱外,机翼下还可挂227千克炸弹或副油箱。“蚊”F B .26是在加拿大生产的战斗轰炸机。FB.Mk Ⅳ和FB.Mk 26是“蚊”式飞机中生产最多的型号。
1947年,国民党政府为进行内战,向加拿大德·哈维兰公司订购近200架“蚊”F B . M k 26战斗轰炸机(该公司一共生产了338架FB.Mk 26),实际进口137架。解放军于1948年秋辽沈战役时缴获首架“蚊”式飞机。1948年12月10日,解放军在北平南苑机场缴获2架“蚊”式飞机及发动机8台。1949年3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1架“蚊”式飞机起义,安全降落石家庄机场。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组成,装备“蚊”式战斗轰炸机2架,自9月5日起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任务。1949年10月1日,2架“蚊”式战斗轰炸机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良好的“蚊”式战斗轰炸机2架,待修理的3架。由于该机的木质结构使用耐久性差,备件也无来源,1950年最后2架退役。到1953年10月,空军各机场还存有报废的“蚊”式飞机108架,均作废品处理(1953年10月23日,经中央财委同意,空军批准将各机场现存的各式日美残破飞机174架报废,其中金属蒙皮飞机48架、木质“蚊”式飞机108架、木质教练机18架)。
20世纪80年代,空军筹建中国航空博物馆时,已无1架完整的“蚊”式飞机,后将一段残存机翼配上机身其他部分,复制出整机展出.


性能数据

类型 双发活塞式高速日间战斗轰炸/教练机
乘员 2
尺寸 机长12 . 47米,机高4 . 6 6米,翼展16 . 51米,机翼面积42.18米2
重量 空重6486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0092千克
动力装置 2台“梅林”225活塞式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1620马力,配3叶变距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611千米/小时,巡航速度523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0050米,最大航程2970千米
武器装备 4挺7.62毫米机枪,4门20毫米机炮,载弹量900千克,携带454千克炸弹时还可带8枚27千克的火箭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55:00 +0800 CST  

中文名:B-24M“解放者”

英文名:Consolidated B-24M Liberator
机型概述:
B-24“解放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起义而得到并使用的美制四发活塞式重型轰炸机。
1938年,美国联合飞机公司(后称联合/伏尔梯公司,又再改称康维尔公司)应美国陆军要求,开始研制作为B-17后继机的四发轰炸机。首架原型机XB-24于1939年12月29日首飞。当XB-24还在试制时,7架实用试验型飞机YB-24已投入制造,并于1940年交付。首批生产的36架B-24A于1941年交付。这批飞机中前6架为无武装运输机,以LB-30的型号供英国军队使用。后续飞机恢复了武器装备,在机身下加装攻击舰船用的4
门20毫米机炮,英军作为反潜巡逻机用在大西洋海域。
1940年末,美国陆军航空队签约购买408架批生产型B -24D。B -24发展有多种改型。B -24J在机头上部加装电动炮塔以及新型自动操纵装置和轰炸瞄准具。B -24M在B -24J基础上改进而成,主要区别在尾炮塔。C -87是B-24D派生的运输机型,在撤去武装并整形的机身内,可容纳5名机组乘员和25名乘客,机身两侧各有7个窗子。C -109是用B -24D、B -24E改型的油料运输机,是专为从中国成都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B -29轰炸机运送燃料而研制的。二战期间美国共动员了4个飞机公司的5间工厂同时生产B -24,各型累计生产19203架,是美国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轰炸机。
二战期间,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区广泛使用B -24。1942年上半年,负责中印缅战区的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装备B -24,曾打算从中国基地出发轰炸日本本土。1943年3月,在中国支援抗战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装备B-24D,用于轰炸日军军事设施和机场。还有部分B -24D和C -87、C -109运输机参加了“驼峰”空运,从印度向中国战区空运作战物资和人员。1943年季,中国空军人员开始到美国改装B-24。抗日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下半年,国民党空军装备的B-24M才飞回国内,并用于内战。曾炸沉起义的“重庆”号军舰,还曾轰炸和平解放后的北平。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刘善本机组驾530号B-24M起义,安全降落延安机场。该机成为人民空军的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但于8月被国民党空军炸毁。1948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南苑机场缴获1架B-24。1948年12月16日、1949年2月3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又有2架B-24M起义,分别安全降落石家庄、北平机场。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良好的B-24M轰炸机1架,待修理的1架。1952年最后1架退役。■


性能参数

类型 4发活塞式重型战略轰炸机
乘员 10名
尺寸 机长2 0.472米,机高5.4 8米,翼展3 3.5 2 8米,机翼面积97.359米2
重量 空重16556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54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9484千克
动力装置 4台R-1830-65“双黄蜂”气冷星形活塞式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1200马力(高度7620米),配3叶变距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466千米/小时(高度7620米),巡航速度34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771米,航程3379千米
武器装备 10挺12.7毫米机枪,最大载弹量4000千克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57:00 +0800 CST  

中文名:B-25H/J“米切尔”

英文名:North American B-25H/J Mitchell
机型概述:
B-25J“米切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起义和缴获而得到并使用的美制双发活塞式中型轰炸机及攻击机。
美国北美飞机公司研制的B-25的原型机于1939年1月首飞,当时的型号是NA-40。1940年8月19日,首架批生产型NA-62首飞。此前,北美公司并无研制双发飞机、轰炸机的经验,甚至没有研制过高性能的军用飞机,但B-25却成为二战期间最优秀的中型轰炸机。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中校率16架B-25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东京,完成轰炸的飞机大部分油尽迫降在中国沿海,使该机名声大振。B-25有多种改型,包括轰炸机、侦察机、教练机、运输机。其中生产最多的是B-25J,累计生产了4318架。B-25J轰炸型的机头为透明玻璃罩,装1挺12.7毫米机枪。B-25J攻击型34B -2 5 H/J“米切尔”的机头为全金属封闭结构,增装了5挺12.7毫米机枪。
B-25各型累计生产了9816架。
1943年,在中国支援抗战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装备了B -25,用于对日军作战。1944年,中美空军混合团
1大队4中队开始装备B -25J用于对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空军从美军接收B -25,最多时共装备64,除用于内战外,还有部分被作为运输机和专机使用。
1 9 4 8 年1 0 月沈阳解放后, 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派员在第二天即进入市区接收国民党东北空军司令部所属机场、工厂、仓库和人员。到1 9 4 9 年2月,修复了B - 2 5等飞机1 0余架。1 9 4 8年1 2月1 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南苑机场缴获1 架B - 2 5 及5 4台发动机。1949年4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一大队1架B-25J起义,安全降落郑州机场。以后又有2架起义。均调到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使用。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组成,10月装备了B-25轰炸机1架。到1949年11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时,还有良好的B-25轰炸机4架。1952年最后2架退役。1966年前,北京航空学院曾陈列1架B-25J攻击型飞机。该机于“文革” 中被分解。■


性能参数

类型 双发活塞式中型轰炸/攻击机
乘员 6名
尺寸 机长16.3米,机高4.6米,翼展20.6米,机翼面积56.6米2
重量 空重958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89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960千克
动力装置 2台R-2600-29“双旋风”气冷星形活塞式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1850马力
性能 最大速度485千米/小时(高度3985米),实用升限7380米,航程2414千米
武器装备 13挺(攻击型为18挺)12.7毫米机枪,备弹5000发,正常载弹量1814千克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3 18:59:00 +0800 CST  

楼主:热血军迷nice

字数:107529

发表时间:2016-10-03 23: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27 23:39:37 +0800 CST

评论数:88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