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中国航空史上一些有趣的失败方案复原


中文名:米格-21Ф-13
英文名:Mikoyan-Gurevich MiG-21F-13
机型概述:
米格-21Ф-13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从苏联引进并根据许可证生产的喷气式前线歼击机。最初称为62式飞机,1964年11月1日改称为歼击-7型飞机,简称歼-7。
1957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其中包括向中国提供米格-19、米格-21飞机等新型装备。1958年,从苏联购买的三种米格-19到达中国。后中苏关系紧张,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撕毁合同、撤走专家。1961年2月,苏联政府又通知中国愿意转让米格-21制造权。1961年3月30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协定,苏联给予中国米格-21Ф-13飞机及P-11Ф-300发动机、К-13导弹的制造特许权,提供全套技术资料,提供飞机、发动机、导弹和散装件以及国内尚未生产的原材料、成品、毛坯等。依据协定,1962年1月进口了13架米格-21Ф-13飞机,在11航校安装试飞后于11月交接,分配给工业部门1架,空3师和11航校12架。苏联在1961年8月~1962年10月间还提供了米格-21Ф-13飞机散装件15架份、备份发动机20台、导弹120枚,以及图样、技术资料等。1961年7月~1963年下半年,工业部门对米格-21的设计思想与技术关键进行技术摸底。1963年1月开始用散装件总装,1964年4月首架机2210号总装完毕,5月试飞合格交付使用。当年完成10架总装,1965年又完成4架。1964年2月开始试制。1965年10月14日完成静力试验用的第一架10001号机总装,11月完成试飞用的10002号机总装。1966年1月17日02号机首次试飞成功。同年12月28日批准定型转入批生产,当月首批装备部队。1964年10月和1965年先后确定转厂到成都132厂和贵州011基地。132厂于1968年转为试制改型机而停止了原型机试制。011基地转为生产试制歼-6Ⅲ飞机。歼-7原型机的生产即告停止。1964年12月15日,米格-21首次用于打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在17700米高度上发射的2枚导弹从敌机下方通过在敌机前方爆炸,未命中。1966年1月3日,空3师米格-21在18300米高度上用火箭弹首次击落1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966年2月7日,空3师米格-21在18300米高度上用航炮击落1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966年3月28日、11月26日、1967年8月26日、12月13日,空3师米格-21四次拦截国民党空军的U-2高空侦察机未获战果。1967年6月12日,空3师米格-21在17000米高度上先用导弹再用航炮击落1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968年1月20日,空3师歼-7在20300米高度上用航炮击落1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为我航空兵部队首次在20000米以上高空击落敌机。1984年10月1日,歼-7首次参加了国庆阅兵。■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3:31:00 +0800 CST  

中文名:别-6
英文名:Beriev Be-6
机型概述:
别-6是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苏联进口的水上侦察轰炸机。1970年后作了较大改装,并改称为青-6水上反潜巡逻机。
苏联别利亚耶夫设计局主要承担水上飞机研制任务。1943年,该局参照美国的马丁PBM-3水上反潜巡逻机,设计了ЛЛ-143(即远程飞机、1月、43年)水上飞机。1946年,别利亚耶夫设计局开始在ЛЛ-143基础上研制别-6水上侦察轰炸机。1949年2月首飞。1950年投入批生产,到1955年停产,累计生产了150架。主要用于海上远程侦察反潜,可在较大作战半径内搜寻和用特种炸弹摧毁敌潜艇,可长时间在海面10~15米高度上作超低空飞行。在苏联海军中服役时间达20年。
1952年春季,毛泽东批准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报告,其中包括从苏联进口水上飞机的内容。随后海军代表团赴苏联谈判。1955年10月,6架别-6型水上飞机从苏联海参崴飞抵中国青岛,装备了海军航空兵部队。
到60年代后期,别-6的性能已不能满足海军部队要求。1968年7月29日,根据海军装备发展需要,提出改进别-6的性能,主要是提高飞机性能和经济性, 减轻重量,降低耗油率。由605所(现中航工业特种飞机研究所)提出更改方案,并命名为青-6型水上反潜巡逻机。1969年2月发出生产蓝图,1970年5月改装完毕并下水试滑行,1970年6月9日首飞成功。共改装了4 架。青-6换装了功率更大的涡桨发动机。为提高对潜艇的搜索攻击能力,加装了反潜磁异探测设备和声呐浮标。相应更改了发动机短舱和机身尾部的设计,拆除了尾炮塔和防弹设备。机身尾部加长6米,装设磁探杆和非定向声呐浮标投放机构,共有63个浮标。机上系统也作了相应更改,用Т Г -16涡轮发电机代替了原来的М -10В发电机,还更改了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发动机操纵系统、通风冷却和灭火系统、螺旋桨及机翼前缘的防冰系统、油箱通气系统等。增加了发动机顺桨系统和喷水系统。电源系统增大了容量。青-6的飞行性能比别-6有明显提高。由于2台发动机减重1280千克,螺旋桨半径减小减轻了打水程度而提高了抗浪性能,起飞离水速度降低10千米/小时,离水后不易重新接触水面,飞机加速快,平飞速度增大25千米/小时。螺旋桨滑流速度快使舵面效率提高,改善了飞机的纵向操纵性。水面机动性也有改善,转弯半径减小。涡桨发动机噪声低,减轻了飞行员劳动强度。■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3:33:00 +0800 CST  

中文名:F-47N“雷电”

英文名:Republic F-47N Thunderbolt
机型概述:
共和飞机公司F-47N是“雷电”系列战斗机的最终生产型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原来的P-47D虽然可以给执行轰炸日本本土任务的B-29轰炸机进行伴随护航,但由于P-47D机内油箱容量有限,翼下油箱在与日机缠斗时也必须抛弃,所以难以完成全程护航任务,美军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更长航程的护航战斗机,便考虑研制P-47延程型。由于继续加挂可抛弃副油箱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共和飞机公司将注意力集中在拓展机翼内油箱的容积上。新设计的延长机翼比P-47D型多载油190升,使P-47N的航程拓展到3200千米,续航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同时新型翼尖也使该机具有更好的性能。共有1816架P-47N在战争结束前被制造出来。1947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改制为空军后,原P字开头的驱逐机全改为F开头的战斗机,P-47N也被重新命名为F-47N。
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失利后,美国判定其大势已去,于是停止军事援助,任其自生自灭。直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才再度重视台湾的战略地位。此时虽然国民党政府希望美国能提供喷气式飞机,以应对解放军的米格-15战斗机,但由于美国在朝鲜战场也需要大量的喷气式飞机,所以只提供了43架刚从国民警卫队退役的F-47N。
这批F-47N先配给国民党空军第5大队和第11大队,与原有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P-47D混合使用,参加了浙江沿海、大陈岛、一江山等战役。1954年5月18日,第11大队12架F-47N从新竹基地起飞,在大陈岛附近海面发现“瑞金”号和“兴国”号两艘炮舰,并将“瑞金”号击沉。
1955年年初,美国将F-84G和F-86F等新型喷气式战斗机提供给国民党空军,于是这批F-47N陆续退役.
性能参数

类型 单发活塞式战斗机
乘员 1名
尺寸 机长11米,翼展12.42米,机高4.47米,机翼面积27.87米2
重量 空重4536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938千克
动力装置 1台普·惠公司R-2800-77(C)星形发动机,功率2090千瓦(2800马力),驱动4桨叶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697千米/时,航程3200千米,实用升限13100米,爬升率15.9米/秒
武器装备 8挺勃朗宁M2型12.7毫米机枪,可外挂1134千克炸弹或10枚127毫米火箭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4:33:00 +0800 CST  

中文名:F-84G“雷电喷气”

英文名:Republic F-84G Thunderjet
机型概述:
共和飞机公司的F-84“雷电”(Thunder)系列喷气式战斗轰炸机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重要的早期喷气式战斗机之一,在超声速战斗机服役前广泛装备美国及其盟国空军。
F-84G装有推力24.7千牛的艾利逊公司J35-A-29发动机,该机安装了自动驾驶仪,可携带1814千克外挂武器,并在翼尖副油箱增加了硬管式空中加油接口。使用多框加强型座舱盖取代了早期的无框座舱盖。
1951年6月,首架F-84G交付美国空军。F-84G总产量3025架,美国空军采购的F-84G中有1936架根据共同防御援助计划(MDAP)被提供给北约和其他盟国。F-84G曾服役于比利时、挪威、丹麦、荷兰、法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葡萄牙和中国台湾的空军,还出口到了南斯拉夫、伊朗和泰国这样的“非盟友”国家。1956年F-84G开始大批从美军退役,到20世纪50年代末,F-84G基本全部被后掠翼的F-84F“雷电”取代。
1953年6月16日,美国援助中国台湾的首批F-84G“雷电喷气”(Thunderjet)抵达台南基地,交付台湾空军第1飞行大队(下辖1、3、9三个中队),此后该部陆续接收共75架F-84G,该机成为台湾空军装备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1954年嘉义水上基地的第4大队(下辖21、22、23三个中队)也接收了75架F-84G。
1954年,台湾空军特技小组开始训练,并首度使用当时新到台湾的F-84G“雷电喷气”战斗机。1954年8月14日为台湾“空军节”,特技小组首次公开表演,以F-84G四机编队作各种飞行特技表演。1954年8月17日,一架F-84G(145号)在澎湖马公上空坠毁,飞行员汤焰失踪。1954年12月12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七届航空周飞行表演中,台湾空军特技小组的F-84G进行了飞行特技表演。
1955年1月19日,台湾空军一架F-84G战斗机攻击福建、厦门的解放军海军舰艇,遭地面炮火击中,此为台湾空军在台海作战中损失的首架喷气式战斗机。2月20日第1大队第1中队147号机在台山列岛遭防空炮击落。7月16日第1大队第1中队118号机在浯屿岛西面对解放军舰艇攻击时遭炮火击落。1956年6月20日,一架F-84G因机械故障在金门乌邱海岸迫降失败,飞行员身亡。1957年7月1日,第1大队第3中队FS-699号机在镇南角附近海面遭击落。1958年7月29日,第1大队第3中队055号机在南澳岛上空被解放军空军米格-17击落,另一架F-84G被击伤后在金门近海坠海,飞行员跳伞受伤。8月7日,新竹基地的F-84G战斗机160号机失事坠毁,飞行员身亡。
1964年F-84G陆续退出台湾空军现役.
性能参数

类型 喷气式战斗轰炸机
乘员 1名
尺寸 机长11.6米,翼展11.1米,机高3.84米,机翼面积24米2
重量 空重5200千克,满载起飞重量82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0590千克
动力装置 1台艾利逊公司J35-A-29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24.7千牛
性能 最大速度1000千米/时,巡航速度770千米/时,作战半径1600千米,转场航程3200千米,实用升限12350米,爬升率19.1米/秒
武器装备 6挺勃朗宁M3型12.7毫米机枪(备弹300发),最大外挂2020千克火箭弹或炸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4:35:00 +0800 CST  

中文名:F-86D“佩刀”

英文名:North American F-86D Sabre
机型概述:
F-86“佩刀”(Sabr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设计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用于空战、拦截与轰炸。原型机于1947年10月1日首飞,1949年开始进入美国空军服役。该机是美国早期设计最为成功的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除了大量装备美国空军与对外军援,还衍生出了海军型FJ“暴怒”系列舰载战斗机,同时还是第一种在俯冲时达到超声速以及世界上第一种装备和使用空空导弹的战斗机。
F-86D也被昵称为“佩刀犬”(Sabre Dog),该机是F-86系列中最早安装搜索雷达的全天候改型,也是美国空军从陆军中独立出来后新装备的第一种全天候战斗机,该机装有带加力的J47-GE-17涡喷发动机,并具有计算机控制的燃油分配系统。当飞行员推动飞行杆时,这套系统的微型计算机根据进气量、发动机与加力燃烧室的运行状况来决定供给多少燃油,避免造成无谓的浪费。F-86D最突出的特点是机头安装了1台AN/APG-36雷达,为了腾出雷达安装空间,机头进气口的位置向下移动,进气口上唇位置安装雷达,因此变成下颚式进气口。F-86D没有安装固定的航空机枪或航炮只在机腹装有1个伸缩式的火箭巢,可装24枚70毫米“巨鼠”火箭弹(FFAR)。
1960年9月5日,美国把原驻日本冲绳那霸基地的美国空军第25中队手上共18架F-86D战斗机移交给台湾空军。此批飞机机型为F-86D-36NA,该型号在垂尾根部加装了减速伞舱,机翼内侧也加装导弹挂架,可挂载2枚AIM-9B“响尾蛇”导弹。
由于该机的设计目的和武器配置主要用于执行拦截轰炸机群的截击任务,执行争夺制空权的空战任务并非该机所长,在台湾空军的使用记录乏善可陈。1966年5月11日,台湾空军的F-86D战斗机退出现役,退役的F-86D战斗机又如数归还美国,美国将这些从台湾收回的F-86D分别转手给了韩国和菲律宾。
性能参数

类型 喷气式全天候截击战斗机
乘员 1名
尺寸 机长12.27米,翼展11.31米,机高4.57米
重量 空重6132千克,满载起飞重量9060千克
动力装置 1台通用电气公司J47-GE-17B涡喷发动机,推力24.1千牛,加力推力33.4千牛
性能 最大速度1115千米/时,航程531千米,实用升限15163米,爬升率61.7米/秒
武器装备 机腹有伸缩式装24枚70毫米火箭弹的火箭巢,可挂载2枚AIM-9B“响尾蛇”导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5:08:00 +0800 CST  

中文名: F-86F“佩刀”
英文名:North American F-86F Sabre
机型概述:
F-86战斗机是在朝鲜战争期间为美国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一种喷气式战斗机。
F-86与其最主要对手米格-15相比,其最大水平速度、最大升限、中低空爬升率均逊色于对手,但F-86在高速飞行下的操纵性能比较好、机动敏捷性更高,是一种相对更加稳定的空中射击平台,配合雷达测距瞄准仪,能够在中低空有效压制米格-15战斗机。该机还是美国第一种装备弹射座椅的战斗机。1950年年末~1951年年初,在朝鲜半岛的西北部,从鸭绿江以南至清川江之间的空域,参战双方的米格-15与F-86经常在此展开肉搏式的混战绞杀,美国飞行员以“Mig Alley”称呼这个区域,中文译成“米格走廊”。
台湾是首批接收F-86“佩刀”战斗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1954年11月~1956年6月共接收160架型号从F-86F-1NA到F-86F-30NA的“佩刀”战斗机,到1958年6月台湾空军已经接收了320架F-86F和7架RF-86F。
F-86F属于昼间型战斗机,装备了推力更大的J47-GE-27发动机,采用了俗称“6-3机翼”的加大面积新型机翼。该机翼相比前期F-86机型的机翼,翼根弦长增加6英寸(15.24厘米),翼尖弦长增加3英寸(7.62厘米)。携带两个副油箱的F-86F作战半径可达690千米。
1956年7月21日,台湾国民党空军的F-86战斗机为了掩护第12侦照队的RF-86F侦察机,与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发生空战,这就是著名的“7.21”空战。
1958年发生“8.23”炮战后,台湾空军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23战斗机中队技术人员的支援下,以“明星计划”为代号将当时仍在保密中的40套“响尾蛇”导弹交给台湾国民党空军,并为台湾空军的F-86F战斗机安装了导弹挂架。9月24日,台湾空军的4架携带2枚“响尾蛇”导弹的F-86F战斗机由台湾新竹空军基地起飞,飞向大陆,飞至温州湾上空与前来拦截的解放军空军米格-17发生空战,空战中F-86F发射导弹击落数架米格-17。此役是有史以来世界上首次使用空空导弹击落对方作战飞机的战例。
F-86F战斗机在台湾空军一直服役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直到1977年,台湾空军的F-86F才全部退役。■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5:13:00 +0800 CST  

中文名:F-100“超级佩刀”
机型概述:
北美飞机公司F-100“超级佩刀”(Super Sabre)喷气式战斗机,是第一种实用的超声速战斗机以及首种广泛利用钛合金制造的战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空军服役。
F-100“超级佩刀”最初是严格按照空中优势战斗机进行设计的,但在服役中扮演最多的角色却是战斗轰炸机,并在越南战争初期成功执行了大量对地攻击任务。由于“超级佩刀”是美国“百”系列战斗机的第一种型号,性能上追求的突破过于迫切,相应技术储备不足,再加上上马仓促,很多技术并不成熟。因此,造成生产型飞机存在大量隐患,服役中坠机频繁,事故率奇高,素有“寡妇制造者”之称。
在越南战争中F-100已经无力担当空战制空的任务,只能承担对敌攻击和前线支援任务,尽管如此,它在美国空军的地位也未获长久保持,其在执行“野鼬鼠”任务时的位置被F-105“雷公”战斗机所取代,其前线战场支援的任务被A-7“海盗”Ⅱ攻击机接管,之后F-100就基本淡出人们视线,不久后逐批悄然退役。值得一提的是,209架退役后的F-100D被改装成了QF-100无人靶机,用于美国空军的各项导弹测试,发挥它最后的一点余热。
台湾空军主要装备早期的F-100A型,是除美国之外唯一装备F-100A的空军。实际上台湾获得的第一批“超级佩刀”并不是战斗机型号,而是6架F-100F教练型,该批飞机于1958年9月飞抵台湾嘉义水上机场,移交台湾空军第4联队换装,第6大队第4中队部分种子飞行员于1958年年底前往嘉义水上基地接受第4大队F-100的换装训练。随后于1959年美国提供了首批共15架F-100A战斗机,之后台湾空军又获得了4架F-100F,编号从0011到0014。比较特别的是这4架F-100F战斗机在移交时,机身上的涂装为东南亚迷彩涂装,但此迷彩在台湾空军内的涂装时间不长,在媒体上亦很少曝光,后来台湾空军为求涂装统一性及简化补给作业而将4架F-100F悉数改为一般常见的银色涂装。而后美国于1960年提供了65架F-100A,1961年又提供了4架无机载武器的RF-100A和38架原属美国国民警卫队空军的F-100A。1970年美国国防部宣布,再赠送34架F-100给台湾。最终台湾空军前后一共接收14架双座F-100F、118架单座F-100A以及4架RF-100A侦察机。台湾拥有F-100A的数量达到了F-100A总产量的一半。
台湾空军的F-100A在交付前大多经过翻新,更换了F-100D的高垂尾和AN/APS-54告警雷达,并且也具备发射“响尾蛇”导弹的能力。台湾空军的4架RF-100A由于是美军已经淘汰的机型,零配件补充困难,再加上故障率高,而且照相设备是反射成像,图像品质较差,因此从未使用RF-100A执行台湾岛以外的侦察任务。由于RF-100A已无实际使用价值,因此台湾空军总部于1960年12月1日正式下令将RF-100A全部退役拆解。
台湾空军的“超级佩刀”执行了对大陆上空的情报收集任务,曾有几架飞机被击落。
1984年9月5日,台湾空军的F-100全部退役,结束了“超级佩刀”在台湾空军的服役历史。1987年台湾军方曾将1架F-100赠送给台湾大学在校区展示,2011年台湾大学以年久损坏为由将该机退还台湾军方,台湾军方修缮后陈列于台中成功岭军营。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33:00 +0800 CST  

中文名: F-104A/B“星”
英文名:Lockheed F-104A/B Starfighter
机型概述: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发的F-104“星”(Starfighter)战斗机是该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该机的设计一反当时美国空军大型化、重型化的趋势,转而强调轻巧与简单。F-104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达到2倍声速的战斗机,最大可用过载达到7.33,并在20世纪60年代长期保持爬升率与最大升限的世界纪录。
1956年3月2日,美国空军与洛克希德公司签订了15架F-104A的订单。YF-104A上加装的试验性质的腹鳍在F-104A上成为标准设备,以此来改善飞机在高速时的纵向稳定性;原来属于过渡性质的AN/ASG-14T-1火控系统仍然保留,直到第十批次(Block)的F-104A才改进为AN/ASG-14T-2火控系统;由于采用了边界层控制系统的效果显著,尽管F-104A增重不少,但其着陆速度只比早期原型机增加了5%;机上还装有自动俯仰控制系统,当飞机接近失速时,系统会令操纵杆产生振动来警告飞行员,如果飞行员无视警告,继续保持原来的飞行状态,该系统会自动推杆,迫使飞机低头避免失速。
F-104B是F-104A的双座教练型,洛克希德公司设计代号为283-93-03。F-104B型的座舱加长,以容纳第二个座位;其座舱盖改为向左侧开启;增加1套操纵系统,2套操纵系统都具有全控制能力;同时,为了给第二个座位腾出空间,M61A1航炮被取消,内部布置重新调整,部分航空电子设备有所移动;机内载油量由3395升减少到2763升;机载武器只有2枚AIM-9B“响尾蛇”导弹,不过保留了早期F-104A型的AN/ASG-14T-1火控系统;垂尾面积加大,以保证足够的航向稳定性;前起落架改为向后收起。
台湾是世界上最早获得美国对外输出F-104战斗机的地区,1960年引进第一架F-104A战斗机,1998年最后一架F-104系列战斗机退役。F-104战斗机在台湾服役达38年,台湾空军总共接收了247架(其中包括用于拆解零件的整机)各型F-104战斗机。台湾军方将换装F-104战斗机的过程称之为“阿里山计划”,该计划从1960年5月28日换装F-104A/B的“阿里山1号”开始,到引进整机用于拆解配件的“阿里山11号”结束。■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35:00 +0800 CST  

中文名:F-104D/DJ“星”
英文名:Lockheed F-104D/DJ Starfighter
机型概述:
台湾空军除了“阿里山1号”计划中与F-104A一同引进的双座型F-104B,以及引进的TF-104G双座战斗/教练机外,还引进过双座型F-104D并通过美国转手引进了日本产双座型F-104DJ。
F-104D是F-104C的双座教练型,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代号为383-04-06,但实际上是由F-104B型改进而来。该机共生产了21架,有3个批次。与一些F-104B型相比,F-104D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是该机型的座舱盖在前后舱之间增加了隔框。然而,台湾空军的F-104B战斗/教练机的座舱盖却与F-104D的相似,在前后舱间也有隔框。分辨具体型号的最佳方式还是要依靠各型飞机编号的不同。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授权生产的F-104G被称作F-104J,其双座教练机型则被称为F-104DJ。
台湾通过“阿里山7号”计划共引进6架F-104D;通过“阿里山9号”计划随同F-104J的购入一同引进了6架F-104DJ,其中1架作为备件拆解之用。■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37:00 +0800 CST  

中文名:F-104G/J/TF-104G“星”
英文名:Lockheed F-104G/J/TF-104GStarfighter
机型概述:
洛克希德公司于1956年开始研制一种新的“星”战斗机,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代号为683-10-19,非正式编号为F-104-7,当时被称作“超级星”,是一种主要用于攻击和侦察的机型。届时恰好大多数西欧国家装备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开始逐渐过时,他们需要一种现代化的标准战斗轰炸机,作为空军下一代主力机型,联邦德国空军则是其中最大的客户。F-84和F-86已经不足以对抗来自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的威胁,需要多达1000架现代化战斗机来替换这些飞机。因此,各大飞机制造公司都纷纷推出自己的竞争机型。洛克希德公司提出的竞标方案就是F-104-7,后来更名为F-104G。
F-104G的设计目标是一种高性能的全天候多用途战斗轰炸机,这和当初F-104A的设计目标—昼间战斗机已经完全不同。F-104G换装了J79-GE-11A发动机,加强了机体结构,且加装及换装了大量先进的电子设备,包括自动驾驶仪、武器火控计算机、红外夜视仪、新型无线电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以及F15A-41B多功能火控雷达,使得该机具备了超低空高速飞行能力、精确导航能力、武器投射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该机座椅更换为马丁·贝克公司的Mk GQ7(F)弹射座椅。
F-104G于1973年停产,共计生产1127架,先后装备联邦德国、希腊、挪威、土耳其、中国台湾、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丹麦、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
F-104J是日本在第二次防卫计划中为其航空自卫队选定的截击机,由三菱重工业公司根据许可证仿制的F-104G改型,洛克希德公司设计代号为683-07-14。该机虽然由F-104G发展而来,但由于政治因素,使得F-104J并不具备F-104G那样的对地攻击能力,在作战能力上只限于防空作战。F-104J采用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仿制的J79-IHI-11A发动机;雷达为截击型F15-J-13,这种雷达只具备对空工作模式,去掉了轰炸设备,从而限制了F-104J的对地攻击能力,不过总重也因此减轻了160千克,机动性反而有所提高。
1961年6月30日,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F-104J原型机试飞。随后分解运往日本,次年6月8日,重新组装的原型机在小牧基地开始试飞。前3架全部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之后29架由洛克希德公司提供零件、由三菱重工业公司组装,最后178架则全部由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共计生产210架。
TF-104G是F-104G的双座教练型,洛克希德公设计代号为583-10-20,该机外观和F-104D类似,但取消了机身中线挂点,装备了F15A-41B多功能火控雷达。该机全部由洛克希德公司制造,产量共计220架,先后交付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和中国台湾。
台湾除了“阿里山1号”、“阿里山6号”和“阿里山7号”计划引进的是F-104A/B/D型外,其他“阿里山计划”引进的大多是F-104G/J和TF-104G。其中“阿里山9号”计划引进的F-104J/DJ在日本退役后大多数运回美国亚利桑那飞机坟场,之后以美国海外军售名义又转交给台湾空军。这批F-104系列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接收到机龄最年轻的一批F-104,但是因为零件规格问题无法保障飞机完好率,在几次因发动机零件故障导致的空中熄火事故之后,台湾空军仅使用了不到10年就将其全数退役。
台湾前后接收过来自美国、荷兰、比利时、丹麦、联邦德国、日本等国的F-104,其来源十分繁杂,维护保养不便,对其操作使用也带来很多麻烦。
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根据“8.17”公报,美国不愿再提供给台湾新型战斗机,只愿意增加F-5战斗机的组装数量并继续提供需要的零配件。由于零配件来源逐渐中断、运行损耗和机龄老化等原因,台湾的F-104创下了惨重的事故纪录,共114架战斗机因为故障坠毁,先后62名飞行员身亡。F-104因此有“飞行棺材”、“寡妇制造机”等恶评。
1998年5月22日,台湾举行了F-104战斗机退役典礼,自此F-104在台湾服役的历史写下句号,台湾的防空战斗机转由“幻影”2000战斗机接替。■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39:00 +0800 CST  

中文名:F-5A/B“自由战士”
英文名:Northrop F-5A/B Freedom Fighter
机型概述:
诺斯罗普公司的F-5起源于该公司1955年开始的N-156设计方案,其设计目标是一种低成本、维护简单的战斗机。当时这类战斗机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但美国陆军曾对于这型飞机的对地支援功能表现出兴趣,可是掌管美国全部固定翼作战飞机的美国空军断然拒绝了陆军的这个非分之想,美国空军不愿意使用这种在他们看来“档次太低”的飞机,更不同意让美国陆军拥有固定翼作战飞机染指美国空军的“势力范围”。然而,F-5这款从未成为美军主力战斗机的飞机用它的独特方式证明了这是一种很成功的作战飞机。
当美国政府提出“军事支援计划”(Military Assistance Program,MAP)后,需要一种低成本战斗机销售给美国的盟国,其中诺斯罗普公司的N-156F方案在众多竞争者中最被看好,随后由N-156F方案发展出来F-5A战斗机。1964年签订该机的第一份生产合同,1964年2月与挪威签订第一笔海外订单。1972年F-5A/B系列飞机停止生产。
在N-156F被确定为军援战斗机之后,又对前两架原型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机翼结构需要加强,翼下挂点要进行调整(增加一对挂点),加强机身中线挂点,同时增强起落架结构,以保证飞机载荷增大的需要。该机机身和翼下挂点达到5个,载弹量达到2812千克。
这些改进设计被应用到N-156F的第三架原型机上,该机编号改为YF-5A,实际上就是F-5A的第一架生产型原型机。YF-5A安装了改进的J85-GE-13发动机,最大推力13.56千牛,加力推力18.15千牛,1963年7月31日进行了首飞。此后,另外2架原型机也先后按照生产型的标准进行了改进。
1963年年底,首批2架生产型F-5A出厂进行试飞。次年4月,亚利桑那州威廉姆斯空军基地的第4441训练中队开始接收第一批F-5A。这个基地其实是为受援国飞行员提供改装F-5训练的基地。
F-5A最初只具备最基本的作战能力,1964年该机机头加装了2门M39航炮,另外,F-5A的操纵特性相当不错,不易进入尾旋,即使在失速时也很少进入完全失控状态。该机的2台发动机间距很小,因此减小了单发停车时的偏航力矩。1972年6月F-5A停产,总产量636架。
F-5B是F-5A的双座教练型。1964年2月24日,第一架F-5B原型机首飞。2月28日,该机在小角度俯冲中首次突破声障。4月30日,F-5B进行了首次超声速平飞。该机采用串列双座布局,前后座均采用火箭弹射座椅,中间有透明挡板分隔,以使在弹射时保护后座教员免受迎面气流冲击。前后座舱盖各自独立铰接在隔框上,手动向后开启,弹射时自动抛弃。为了改善教员前向视界,教员座椅比前座高出0.25米。该机外形和T-38相当相似,机身长度相同。在外观上,二者的主要区别是:F-5B保留了F-5A的前缘襟翼和翼根边条,垂尾根部有减速伞舱,后机身两侧有百叶窗式辅助进气口。以上特征T-38均没有。此外,F-5B前起落架为轮叉式结构,T-38则为半轮叉结构。
F-5B具有和F-5A几乎相同的全部作战能力,载弹量和外挂武器种类和F-5A相同。但由于增加了教员座舱,机头的2门固定航炮被取消。该机起飞重量达8936千克,远大于T-38的5307千克。
1970年最后一架F-5B交付韩国空军。总产量200架。台湾空军是F-5系列战斗机最大的使用者。全系列使用时间已经超过40年,而机型也是最多的。
20世纪60年代,随着F-86的老化,台湾开始要求美方提供后继机种。1965年11月28日,第一架F-5A战斗机开始了F-5系列战斗机系列在台湾空军的服役历史,台湾依照海外军售与军援计划的途径一共获得了92架单座型F-5A和23架双座型F-5B。第一个换装的单位是驻防台南的第443战术战斗机联队,其后共有4个联队曾经使用过该机。台湾空军换装F-5的代号是“玉山计划”。
1972年,台湾依照美军的要求将通过军援计划渠道获得的48架F-5A移交给战事吃紧的越南共和国空军,其间台湾空中防务由美军调派两个F-4中队驻扎于台中清泉岗基地予以弥补,另外美军向台湾移交一批T-38教练机以补充机队数量并维持飞行员的飞行能力,还加速了向台湾提供F-5E/F战斗机的进程。这批F-5A到后来有一部分又交还给了台湾空军,其中甚至还包含了一架美军在越南测评时使用的F-5C。F-5A战斗机一直到1987年6月30日才从台湾空军正式退役,而F-5B战斗机则一直使用到1996年6月30日才退役。F-5A在台湾空军服役了将近22年,而F-5B则服役了31年。在此之前全部F-5A与大部分F-5B都早已被封存,部分被改装成遥控靶机,这些遥控靶机都是由单座的F-5A所改装,在台湾的“天剑计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41:00 +0800 CST  

中文名:F-5E/F“虎”Ⅱ/“中正”
英文名:Northrop/AIDC F-5E/F Tiger Ⅱ/Chung Chen
机型概述:
诺斯罗普公司的F-5A虽然性能不错,各方面也比较均衡,但该机设计初衷是作为一种支援型的轻型战斗轰炸机,而不是作为夺取制空权的机型。
20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盟国对F-5A/B的后继机需求,美国空军提出了“国际战斗机”(IFA)计划。这一次“国际战斗机”的研制重点转向空中优势作战,而非对地支援。而诺斯罗普公司早就未雨绸缪一直在筹划F-5A/B的改进升级计划,因而运气顺理成章地惠顾了有准备的诺斯罗普公司,“国际战斗飞机”计划花落诺斯罗普公司。诺斯罗普公司为这个计划打造了一架新飞机,称为F-5A-21,后来更改正式编号为F-5E,名称未沿用F-5A/B的“自由战士”而改为“虎”Ⅱ(Tiger Ⅱ)。这个名称来自于在越南测评F-5的“幼虎”计划,因为之前格鲁门公司的F11F/F-11已经命名为“虎”,F-5E的名称则为“虎”Ⅱ。
F-5E与F-5A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加大了机翼面积和加长了机身,并采用了更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早期装一台AN/APQ-153雷达(F-5A/B没有雷达),该雷达有效搜索距离37千米,后期则换装AN/APQ-159雷达,搜索距离达74千米,可锁定18.5千米内的目标。F-5E的双座战斗/教练型是F-5F,不同于无航炮的F-5B,F-5F为了维持与单座机相近的作战能力保留了机载雷达和一门M39航炮。另外F-5E/F的机身被加长加宽以便安装进气量更大的J85-GE-21B发动机,该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可达22.26千牛。机翼后方的两侧进气道装有类似百叶窗式的辅助进气口,可在飞机起飞或速度低于Ma0.4时打开以增加进气量。加大的机身中还增加了258.5千克的油箱容量,并且燃油系统也经过重新设计,增加了燃油系统抗炮火打击能力。F-5E/F重新设计了机翼,加大了副翼,机翼面积也因此加大到 17.28米2(不含边条),使得飞机的灵活性大幅提升,特别是进行了优化设计的边条翼面积增大到0.76米2,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涡升力,使最大升力系数增加了38%,推迟机翼失速,改善飞机大迎角性能。后期又再次加大了边条翼面积,使升力系数又增加了12%。另外F-5E/F的前起落架可以在起飞时伸长,可使飞机起飞迎角增加3°,机腹后部加装着陆钩使得F-5E/F可以在必要时进行拦阻着陆。后期生产的F-5E改用扁平的鲨鱼头式雷达罩,进一步提高了大迎角飞行时的纵向稳定性。
诺斯罗普公司一共生产了792架F-5E和140架F-5F,其中大多数依照军事援助计划援助给了美国的盟国,其援助飞机的数量甚至比对外销售的数量还要多。曾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授权生产了F-5E/F,其中:马来西亚生产了56架(F-5E、F-5F和RF-5E);瑞士生产90架(F-5E和F-5F);韩国生产68架;中国台湾生产得最多,其生产数量为308架。
1973年2月9日,中国台湾与美国签订协议,开始了台湾称为“虎安计划”(Peace Tiger)的生产计划,经诺斯罗普公司授权,由当时的航空工业发展中心(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AIDC)生产100架F-5E战斗机。这一生产计划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最后的“虎安6号”计划为止,共生产了242架单座型F-5E和66架双座型F-5F。
1974年10月30日,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生产的第一架F-5E(5101)出厂,机体采用东南亚丛林迷彩涂装,届时正值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88岁生日,为了以示庆祝,台湾产的F-5E/F被命名为“中正”,而没有沿用原厂命名的“虎”Ⅱ。
1974年12月28日,台湾首架自产F-5E(5101)交付台南第1联队(第443联队)第9中队开始正式服役。1975年6月2日,台南第1联队的第1、3、9中队开始换装,接收总数48架的F-5E战斗机,成为台湾空军第一个形成战斗力的F-5E作战单位。至1977年11月,第一批100架F-5E战斗机生产完毕。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美国因此拒绝了台湾意欲引进F-4E战斗机的计划,但为安抚台湾,美国同意追加台湾生产F-5E/F的数量。同年,台湾生产的第一架F-5F(5351)出厂,还有14架C构型的F-5E也在当年出厂。
由于台湾生产F-5E/F的时间长达十余年,许多改进是在生产的同时进行的,造成不同批次的战斗机之间在外观和设备上都有许多差异。根据安装设备和外观上的区别,台湾产F-5E/F可分成4种不同的构型。
K构型:早期的基本型,装AN/APQ-153雷达、AN/ASG-29前置光学瞄准器、KB-26A照相枪、LN-33惯性导航系统、AN/ARN-18战术导航系统、前风挡雨刷器,没有雷达告警器及红外/雷达干扰弹发射器,雷达罩为黑色扁圆锥形,边条翼较小。
K构型改:装AN/APQ-153雷达、AN/ALR-46-V3雷达告警器、AN/ALE-40-V7红外/雷达干扰弹发射器、前风挡雨刷器,雷达罩为黑色扁圆锥形,边条翼较小,增加了AGM-65“幼畜”导弹的发射能力。
C构型:装AN/APQ-159雷达、AN/ALR-46雷达告警器、AN/ALE-40红外/雷达干扰弹发射器,无前风挡雨刷器,雷达罩为灰色扁平鲨鱼头形,边条翼加大。
C构型改:基本与C构型相同,但增加了AGM-65“幼畜”导弹的发射能力。
另外还有30架F-5F配备有AN/AVQ-27激光目标指示系统(LTDS),具有引导GBU-12激光制导炸弹的能力。
F-5E/F在台湾空军服役期间台海局势已经趋于平静,该机没有发生与解放军交战的情况。但F-5E/F在服役期间发生过两次台湾飞行员驾机起义飞往中国大陆的事件。1981年8月8日9时28分,国民党空军第5联队督察室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从台湾桃园机场驾驶F-5F(5361)飞机起义回归祖国大陆,在福建义序机场安全降落。1989年2月11日,台东第737联队第7飞行大队第44中队辅导长林贤顺驾驶F-5E(5120)飞往祖国大陆,飞到广东汕头上空时,由于天气恶劣,能见度差,没能找到机场,林贤顺又飞到广东丰顺县,但当地也是大雾天气,此时飞机燃油已耗尽,林贤顺不得不弃机跳伞,最后,林贤顺安全落在一所小学操场上,所驾驶飞机在不远处坠毁。■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44:00 +0800 CST  

中文名:F-5“虎”2000
英文名:AIDC F-5 Tiger 2000
机型概述:
台湾的F-5E升级计划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被称作F-5E-SX的改进方案。该方案计划用1台F125X涡扇发动机取代原来的2台J85涡喷发动机,更换新型多普勒雷达,升级航空电子及武器系统。F-5E-SX方案的内容与诺斯罗普公司的F-20“虎鲨”简直如出一辙,但其命运却连F-20都不如,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方案而已。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台湾引进了“幻影”2000和F-16两种第三代战斗机,大大缓解了台湾空军装备的窘迫局面。台湾空军的F-5E/F也随之退居第二线。主要担任为三代战斗机飞行员提供高级训练以及对地攻击的任务。
20世纪90年代后期,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鉴于台湾空军仍有大量的F-5E/F服役,提出了对F-5E的改进升级方案,由于该计划正值2000年临近,因此定名为“虎”2000计划,直至2001年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F-CK-1“经国”战斗机的航空电子、武器系统为基础,推出了针对F-5E的性能升级计划,因此改造后的原型机又叫F-5“虎”2001。
F-5“虎”2000沿用F-5E原有机体与发动机,改装了为F-CK-1“经国”战斗机所研发的航空电子系统,包括GD-53“金龙”雷达、MIL-STD-1553B数据总线、手不离杆操作系统(HOTAS)、整合式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GPS/INS)等三代战斗机的装备。GD-53“金龙”多功能多普勒雷达原装备于F-CK-1“经国”战斗机上,但F-5E战斗机雷达罩截面比F-CK-1战斗机的要小,天线面积也相应减小,这就使得F-5“虎”2000雷达搜索距离要比F-CK-1战斗机的小一些。但天线信号发射器的发射功率是一样的,其雷达发射器、接收器与处理器也与F-CK-1“经国”战斗机上的GD-53雷达完全相同。具有同时对8个目标扫描跟踪、地形测绘、地面测距等多种功能。此外还装有更新的任务计算机、AN/ARN-153型战术导航仪、整合式控制面板、改进型雷达告警器及2台与F-16A/B Block 20相同的多功能彩色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F-5“虎”2000战斗机可在机身中线挂架挂载1枚“天剑”2中程主动制导空空导弹,使F-5“虎”2000具备超视距作战(BVR)能力。该机还可携挂各式炸弹、近距空地导弹等。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表示,F-5“虎”2000虽然在超视距空战能力方面大为提高,但航空电子系统升级后表现最佳的还是在对地攻击方面。由于GD-53与F-16A/B Block 20的APG-67性能相近,搭配改进后的玻璃座舱使其在对地打击方面能与F-16A/B Block 20抗衡,但由于没有换装升级发动机,F-5E发动机推力不足这个最突出的“短板”依旧没有改善,造成了F-5“虎”2000载弹量与F-16A/B相比相去甚远。
经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空军协调之后,台湾空军同意提供1架F-5E战斗机(5308)由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改装。改装后的F-5“虎”2000原型机于2002年7月24日进行首飞,并且由台湾著名的航空画家许良启进行机身彩绘设计,原型机整机绘制了醒目的虎皮纹图案。
然而,由于当时台湾空军已计划在10年内将F-5E/F全部退役,已没有再进行升级改造的必要。而且受到台湾自身特殊国际地位影响,该机外销几乎不可能。“虎”2000计划最后无疾而终,仅有的1架原型机现在停放于台中汉翔园进行展示。■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6:45:00 +0800 CST  

中文名:F-16A/B“战隼”
英文名:General Dynamics F-16A/B Fighting Falcon
机型概述:
F-16“战隼”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多用途喷气式战斗机。最初设计是与F-15“鹰”重型战斗机进行“高低搭配”的一款轻型战斗机,但该机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优秀的多功能飞机。F-16“战隼”的优异性能使它成为现役西方战斗机当中产量最大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机种,已经制造超过4500架。尽管美军的订单已经生产完毕,但是仍然继续为外销而生产。
F-16的诞生始于1974年美国国防部提出的一份性能要求书。由于F-4在越南战争时的空战表现不佳,有一群相当有影响力的人自称为“战斗机黑手党”,他们主张应该要研发一种具备极高机动能力的轻型战斗机,同时采购成本低廉,能够大量部署。这些特性也就成为1971年开始进行的轻型战斗机计划(LWF)。轻型战斗机以敏捷性为最高原则,此外非常强调成本低、体型小、航程远以及较强的盘旋性和加速性,但是不追求高速。通用动力公司的YF-16与诺斯罗普公司的YF-17在概念设计阶段脱颖而出。
1975年1月13日,美国空军在空中战斗机的竞赛中选择了YF-16,因为它提供更好的效能,而且承诺制造和维护成本比较低,也使用和F-15同型的F100发动机。这些特点对美国军方最终选择YF-16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另外也有政治上的考虑,在F-111项目结束后,美国军方若想继续保持与通用动力公司的生意就会更倾向于选择YF-16。1993年通用动力公司将飞机制造事业部出售给洛克希德公司(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而美国海军选择了YF-17,并将其发展为F/A-18,因为它的双发设计符合海军舰载机的较高可靠性要求。
F-16的原始设计针对越南战争的经验并且强调视距内的格斗能力,许多设计第一次集中在这架飞机上,包括:侧置操纵杆、倾斜座椅以及电传飞行控制系统。F-16也是美国第一种有能力进行过载9机动的战斗机。其官方名称为“战隼”。
第一代F-16有两个型别:单座的F-16A型和双座的F-16B型。生产型F-16A首飞于1976年12月,1979年6月首批F-16A移交给美国空军第388战斗机联队。
F-16A/B生产了不长时间之后便被改善航空电子设备与发动机的F-16C/D取代。F-16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并按照批次来区别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美国空军现役的F-16主要是Block40/42和Block50/52批次的F-16C/D。
自从美军开始大量使用F-16之后,台湾便在每年的美台军售会议上,提出向美国采购F-16的提案。在卡特政府执政时期提出的F-16/79计划针对的潜在用户之一就是台湾,但因“8.17”公报的限制,美国多次否决向台湾空军出售F-16的议案。
1992年11月18日,台湾当局以1616亿元新台币的高昂价格与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签约,购买60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包括48架单座机与12架双座机,另有“米卡”中距空空导弹960枚、“魔术”Ⅱ型近距空空导弹480枚以及相关零附件,并且保留后续60架战斗机的采购选择权,从此开始了台湾空军所谓的“幻影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种种原因,负责F-16生产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陷入了严重危机,同时中美关系也跌入低谷,再加上“幻影”战斗机的军售直接刺激了美国政府。在这种国际环境的支持下,同时也为“拯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老布什于1992年在寻求连任的过程当中突然宣布以60亿美元出售150架F-16战斗机给台湾,包括120架F-16A和30架F-16B,不但暂时保住了沃斯堡的工厂,也等于是从鬼门关前拉回了面临永远停产的F-16战斗机。这个采购计划被命名为“和平凤凰”。
虽然当时通用动力公司在得克萨斯州的生产线已经是以F-16C/D为主,但受政治影响,美国政府批准出售的是以F-16 Block15 OCU后期型的机身为基础,搭配当时欧洲四国正在进行中期寿命升级(MLU)计划的航空电子设备的F-16A/B,批次型号为F-16 Block20。
F-16 Block20采用了F-16 Block15的机身、F-16C/D Block50/52的机翼和垂尾,发动机采用F-16 Block15与F-16 Block30/40所使用的F100-PW-220。F-16 Block20的载弹量有所提高,低空低速大迎角状态下的偏航稳定性得到改善。由于发动机推力加大,机身自重减小,因此F-16 Block20的格斗性能大有提高。美国空军认为F-16 Block20加上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后,空战能力要比F-16 Block30/40更好。
F-16 Block20的机载设备也有较大改进,火控雷达为具有多目标处理能力、对地测绘和地形跟踪能力的AN/APG-66(V3),大视角平视显示器与F-16C/D相同,座舱彩色多功能显示屏甚至比F-16 Block50/52还要先进。
自2003年起,台湾军方在美国帮助下开始训练可执行跨海攻击任务的空军作战中队,目标是攻击大陆东南沿海各重要导弹阵地的制导雷达。这种任务在美国通常被称为“野鼬鼠”任务,由F-16编配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完成。有军事观察家怀疑,台湾除了购买的150架F-16A/B外,可能也买了少数F-16 Block50的“野鼬鼠”飞机。因为事情过于敏感,台湾军方在公开场合一直以低调的态度否认。除了美方愿意出售的哈姆反辐射导弹之外,台湾中山科学院也完成了“天剑”2A反辐射导弹的试射工作。
2005年后,随着美国向台湾出售的AIM-120导弹逐步交付,F-16 Block20的改进也在进行中,该机不仅具备了使用AIM-120导弹的能力,而且可使用AIM-9X等新型武器。这样F-16 Block20批次实际上已经达到了美军现役F-16战斗机的水平。
2011年9月,美国公布台湾F-16战斗机的改进军售详细内容,电子设备改进包括:176套有源相控阵雷达,176套嵌入式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176套ALQ-213电子战系统,升级ALQ-184电子吊舱,升级现有“神射手”光电吊舱,26套AN/AAQ-33“狙击手”瞄准系统,128套头盔瞄准系统,128套夜视镜。
2004年6月,台湾双座型F-16 Block20机腹挂的大型光学摄影侦察吊舱首次在训练中曝光。该吊舱是美国专门为RF-16侦察机设计的。据称,它在海峡中线即可侦察到大陆沿海地区,侦察范围可覆盖大陆东南各省,并已多次对大陆目标执行侦察任务。RF-16机载侦察吊舱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F-16量身定做的,并参考原挂载在F-14战斗机上的战术空中侦察吊舱系统(TARPS)发展而来,装备有KS-87B前视照相仪、KA-99A低空全景照相仪、AN/AAD-5红外照相仪、全球定位系统等。该吊舱除直接拍摄战术目标外,还可将拍摄下来的图像传回基地,作为实时作战信息运用。台湾空军换装RF-16及购置侦察吊舱的计划被称为“凤眼计划”。该吊舱侦察距离达74千米,运用红外扫描仪更可在夜间和恶劣气候下实施侦察。台湾空军为换装和接收侦察吊舱,自2000年即派出一批军官、士官前往美国受训。2003年10月中旬,台湾空军1架RF-5E侦察机失事坠海后,空军认为其侦察能力严重不足,经和美国协商后决定加快换装步伐。台湾空军未来战术侦察任务主力将由RF-16承担。
不过台湾空军希望获得F-16C/D型的努力从未停止,虽然中方多次明确反对对台军售,但美国众议院仍然投票通过了2013年国防授权法案修正案,要求政府至少卖给中国台湾66架F-16C/D型战斗机。





三视图



历史图片




楼主 热血军迷nice  发布于 2016-10-04 17:08:00 +0800 CST  

楼主:热血军迷nice

字数:107529

发表时间:2016-10-03 23: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1-27 23:39:37 +0800 CST

评论数:88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