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王阳明(长篇连载)


之后,他们取道奉化,前往赤城山。途中,王阳明目睹了因为干旱而带来的民不聊生,心中不乐,游兴税减,遂从宁波搭船前往余姚。
恰在这时,王阳明接到黄绾的邀请信,便复信向他谈起此行的经过,说到:“此行相从诸友,略有收获,不过没有大的发明。遗憾的是,黄绾竟不能同往。后辈受习气的熏染已相当严重,虽有美质,也渐渐被消磨殆尽了。我们的事业正如大浪淘沙,终会有见着金子的一天,但目下急不得。”
王阳明这么说,可能和唱反调者的寻踪追击有关。
王阳明虽然离开了是非之地的北京,但有私怨于王阳明的那些人,依然不准备放过他,却是极尽丑诋之能事。王阳明看到朋友来信提到这件事,初始颇为震怒,旋自我反省说:“心中的这股怒气不可轻易放过。”
于是掩卷反思,待心平气和后,再打开书信来看。怒气复蒸腾,又掩卷自反。如此反复多次,仿佛狂风横扫浮云,方把心中的怒气扫除尽净。
这就是说,不是那事不可气,而是可以做到不气。
悟了道的王阳明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
王阳明于是把这个经历分享给求学者:“君子立志学问,关键点在于自己有心得。特别是毁誉荣辱之来,不但要做到不动心,且要借以磨炼砥砺自己。所以《中庸》说‘君子无论在什么地位都是自得的’,正由于任何境遇都可以是磨炼自己的机会。”
那位问了,如何是怒气扫除尽净?和事佬似的遇事不去怒,还是不管不顾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如果这样,要王阳明在,定要被骂误入歧途了。
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只是喜怒哀乐过后,切不可把喜怒哀乐还留在心上,这才见功夫。否则,“便会成为心体上的累赘”。舜手下有八个有才德的人,应当推举出来做官,应当被推举的理由在这八个人身上,而不在其他;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号四凶,应当被追责,应当被追责的理由在四凶身上,而不在其他。这就是理学史上著名的“因物付物”,也叫“物各付物”。喜怒在物不在己,如此,方是内外两忘,澄然无事。(2)
俗话叫,放下。
=============
注:
(1)《明儒学案》第1597页。
(2)《明儒学案》第1412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0-27 16:41:45 +0800 CST  

滁州山水



明朝设太仆寺,作为兵部的分支机构,专掌马政。照例,北京有个太仆寺,南京也会有。南京的太仆寺就设在滁州,原因是滁州曾是全国最大的养马基地。但后来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以及形势的变化,南京的太仆寺逐渐不那么重要起来,管的事也少了,这在当时的官僚系统中称“闲曹”。
太仆寺的长官叫太仆寺卿,从三品。王阳明的官职是太仆寺少卿,相当于副长官,正四品。
正德八年十月,四十二岁的王阳明,来到滁州报到。
一提到滁州,脑海中立马会闪现出几个字:“环滁皆山也”。是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的就是这里。初中时就读过背过的课文,脑海中依稀还有喝醉酒的很老很老的老太守形象。其实,贬谪滁州期间,欧阳修并不老,也才四十来岁,和王阳明相当的年龄,也和我的年龄相当。
不管是欧阳修的北宋时代,还是王阳明的明朝时代,还是笔者眼下所处的时代,滁州州城的西南方,都有一座名叫琅琊山的山,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欧阳修没事就老去爬山,结果就和山上的智仙老和尚成了朋友。
智仙老和尚于是在山势的险要处修了座亭。坐在亭子里,可以看见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为酿泉。亭子四角翘起,活像雄鹰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这就是如雷贯耳的醉翁亭了。
“醉翁”欧阳修与一干人等,就在醉翁亭喝酒看风景。
王阳明也来琅琊山看风景,但不一定有醉翁亭。
我们在前文说过,王阳明看风景不只是看风景,正如醉翁之意不只在酒一样。王阳明是“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间”。
得知王阳明在滁州,又有的吃又有的玩又有名师指点,于是远近慕名者纷至踏来,其中不乏旧日之从学者。
弟子冀元亨又来了。他的向学之诚着实令人感动,此前千里条条远赴龙场驿,拜王阳明为师,并且随侍了很长一段时间。眼下他听说王阳明在滁州,又特意从辰州赶来。
朱守中也来了。
蔡希渊本打算上京赶考,路过滁州时却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科举考试而从学于王阳明。
这没点小勇气成么?
以及熊彰、刘易仲、郑伯兴、王嘉秀、萧琦等等。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从游者乃至有数百人之众。一夕环龙潭而坐,歌声振山谷。诸生随地请正,王阳明应答如响,其声势之浩大,已然今非昔比。
放得出去还得收得回来,王阳明依然指导弟子静坐。
弟子孟源问了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静坐的过程中思绪纷繁杂乱,无法彻底禁止,怎么办?”
王阳明的回答同样具有代表性:“思绪纷繁杂乱,确实强行禁绝不得。有效的办法是,思绪刚一发动,即进行反思,看是否携带私欲邪念、不良倾向,如果有,就要赶紧克服整治(省察克治),使思绪复归天理。这个功夫做到精细明察之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思绪自然精纯专一,无纷杂之念。《大学》说‘知至善的目标,立坚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动’,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0-28 16:49:54 +0800 CST  


“省察克治”是王阳明思想体系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实战功夫,他在《传习录》里详细解释了到了哪个程度,才可以“省察克治”。解题是要有步骤的,思想也一样。
初学之始,三心二意,神心不宁,所考虑的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情。因此,应该教他静坐,借以安定思绪。但如果静坐的时间久了,一味悬空守静,槁木死灰一般,也没有用。这时候,就适合教他做省察克治的功夫。
王阳明说:“省察克治的功夫,不能有间断,就像是驱除盗贼,必须有一个彻底根除的决心。无事时,把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逐个寻找出来,一定要拔去病根,令它永远不能复发,才算痛快。应当像猫捕鼠,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刚刚有一点私欲萌生,就立刻克戒掉,斩钉截铁,不可以姑且宽容,不可以窝藏,不可以放他逃走,才是真正实在用功,才能彻底除去私欲。(1)”
就是说,所谓“静”,不是把所有思维都屏蔽了,好让大脑中一片空白,而是要让头脑中走马灯似的思维和想法,都合情合理合法,一毫无私欲之偏。
这就是著名的“无欲故静”。
如果想学静坐,这一层意思不能不尚加体会。
读宋明理学方面的书籍,还会遇到这样的提法:观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喜怒哀乐未发以前,如何观察?这着实微妙。事实上其着力点也是具体的,即不管发没发脾气,一皆以理来主导。没发脾气以前,心中有个天理在;发脾气是因为其人其事,实在无理。前者就叫“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后者就叫“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不是不发脾气,老好人一样,这一点千万注意。
王阳明的弟子们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思想,比如王畿。当有人问他“寻常闲思杂虑,往来憧憧,还须禁绝否”时,他就斩钉截铁地回答说:
“‘心之官则思’,思原是心之职。良知是心之本体,潜天而天,潜地而地,根柢造化,贯串人物,周流变动,出入无时,如何禁绝得他?只是提醒良知真宰,澄莹中立,譬之主人在堂,豪奴悍婢自不放肆,闲思杂虑从何处得来?(2)”
看来孟源未能准确地理解王阳明的意思,他身上自以为是、贪求虚名的毛病,依然屡屡不改,因而受到王阳明的多次批评。一天,王阳明刚教训了他,有朋友来谈近来的功夫,请先生指正。未等王阳明开口,孟源却在一旁把话头接了过去,说:“我很久以前就达到你这个程度了。”
王阳明说:“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孟源闹了个大红脸,正想辨解。王阳明说:“又来了”。王阳明接着对他进行了开导:“这正是你人生中最大的缺点。打个比方吧。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只能对这棵树的根供给营养。若在树的周围栽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树叶遮住阳光,下被树根盘结,缺乏营养,它又怎能生长成熟?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否则,任你如何耕耘栽培,也只是滋养大树的根。”
王阳明在指导孟源,砍掉他思想上的病根。
=============
注:
(1)《标注传习录》第51页。
(2)《王畿集》第152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0-29 10:04:37 +0800 CST  

指点江山




滁州好山水。
要是现在,建一座民宿,不妨又是乐子。
王阳明在滁州期间,指点求学者,多就高明一路,借以击破低靡的社会风气。都把脑袋钻到科举的孔眼里,实在不高明。《夜坐龙潭》一诗,我以为便是指示了高明的风向: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第一第二联是文人画。
第三联是说,既然想欣赏月色,又何必担心露水会弄湿芒鞋呢?由此来过渡,既然选择林下,期待像松风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穿粗布葛衣自是交换条件。
世间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既大权在握,又有神仙可当。
第四联用到了《猗兰操》的典。《猗兰操》是一首曲子,据说是孔子所作。孔子自卫反鲁,过隐谷,见兰草独茂于杂草之中。虽然身在草莽,依然不失为拥有王者之香的兰草。
这是说,君子无论如何,都只能是君子,这才是真君子。
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似乎准备终身如此。等他做了天子,穿着上好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美丽女儿随侍左右,好像这些又都是他固已有之的一样。
舜这样的方向有了,接下来就得用到力。《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事好比挖井,辛辛苦苦挖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到水就放弃,仍然是废井。因此,王阳明大力鼓舞学子勇猛精进:
路绝春山久费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闲云流水亦何心?
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山中示诸生》一共五首,这是第一首。
“共探花源莫厌深”是要你放开手脚,只管做去。这个过程最忌讳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否则就是废井。王阳明对诸生学业的这种担心,同样表露在《山中示诸生》第三首中:
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
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知道美妙的桃源就在那,就在前面,还用问那么多吗?只管沿溪寻去就是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山中的鸟鸣,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天边的闲云,以及叮咚的流水,都不是谁刻意地布局,却是“云无心以出岫”,自然而然。
这是要你努力,但不能刻意;要你执著,但不能急于求成。就如有意为善同样是恶一样,无心插柳柳成荫方是上乘。
如此把功夫做扎实了,有一天,你会发现:
溪边坐流水,水流心共闲。
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
——《山中示诸生》之五
闲闲流水,闲的是流水还是心呢。松影落在布衣上,斑斑驳驳,落就落吧,没人让它落,也没人不让它落。不经意间,“浑然与万物同体”就成了。
多么美妙的一刻。
这是个完整的进修的过程,从勇猛精进到浑然天成,王阳明花了半辈子的时间,一旦就与学子共享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能体悟到。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0-30 14:38:20 +0800 CST  


辰州刘易仲来滁州从学。一天,问说:“‘道’可以用言语说清楚吗?”王阳明说:“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尔要知我苦,还须你自吃。”
刘易仲自是吃苦瓜去了。待要回去的时候,王阳明赠以诗,其中有一句:
至道不外得,一悟失群暗。
——《别易仲》
这么看来,刘易仲的功夫还远未到。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的,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了出来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1)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指的是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你将此心修养得纯为天理,到时你自然就能理解了。”
刘观时请先生大概谈一下“未发谓之中”的景象。王阳明说:“这就像哑巴吃苦瓜,对你说不出的。你要明白其中的苦,还须自己去品尝。”
刘观时是王阳明从龙场驿返程路过辰州时,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弟子。由于文献方面的原因,我们无法确知刘观时成为王门弟子的准确时间。但至少可以肯定,从那时到眼下的正德八年,时间也有四五年了,刘观时乃至可以询问“未发之中”的景象,说明功夫已有一定的火侯。
至于“未发之中”到底是怎样的景象,陆澄亦曾请教过王阳明:“宁心静气之时,可否称为‘未发之中’?”
王阳明说:“现在人存养心志,也只是气的安定。在他宁静的时候,也只是气的宁静,不可称为‘未发之中’。”
陆澄说:“即便不是‘中’,也是求‘中’的功夫否?”
王阳明说:“只要去除私欲、存养天理,就可称为功夫。静时念念不忘去除私欲、存养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除私欲、存养天理,不要去管是否宁静。如果依靠宁静,不仅逐渐会有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其中许多问题,只是暗藏下来,最终不能绝除,遇到事情依旧会滋长。以遵循天理为重,怎么会不宁静呢?以宁静为重,却不一定能做到遵循天理。”
在滁州期间,王阳明一意引导诸生做实践方面的功夫。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有批判的,“末学久仳离,颓波竟谁挽(《《别易仲》)?”于是发愿要与诸弟子一起,做力挽颓波的工作。况且诸弟子也是他力挽的对象。
王阳明点化弟子的方式灵活多样,其中包括离别赠言。
冀元亨回去的时候,王阳明是有感触的,写了二首《送惟乾》,深情地回忆起他们在龙场驿的师生生涯,“古洞幽期攀桂树,春溪归路问桃花”。然后表扬了冀元亨的向学之诚,先是“相从千里欲移家”,直把龙场驿当家了;接着则是“簦芨连年愧远求”,千万里风雨兼程,只为了学问。
“愧”之一字是王阳明的自谦,呀,我实在没什么可教你的。“本来无物若为酬”,却又暗中点了他一下,我无法给你什么,你能悟得多少,才是你的真有(2)。
徐爱是大弟子的话,以冀元亨的学力,可以紧随其后。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0-31 10:17:22 +0800 CST  
《送守中至龙盘山中》是写给朱守中的诗,其中有“何年稳闭阳明洞,榾柮山炉煮石羹”句,用树根疙瘩来煮神仙之食,那不得文火慢腾腾地煨?这个期待不得了,王阳明是要与朱守中,做荒江野老屋中的二三素心人,用天荒地老的时间,慢腾腾地商量培养学问。
王阳明告诉郑伯兴的是立志培根的重要性,“浚流须有源,植木须有根。根源未浚植,枝派宁先蕃?(《郑伯兴谢病还鹿门雪夜过别赋赠三首》)”圣贤之学不立,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又谈何渊远流长与花繁叶茂呢!
从诗意来看,郑伯兴似对王阳明的“心即理”有所怀疑,于是王阳明只得不断地重申:
至理匪外得,譬犹镜本明。
外尘荡瑕垢,镜体自寂然。
孔训示克己,孟子垂反身。
明明贤圣训,请君勿与谖。
又用到镜的例子,然后是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反身而诚”。这些都是见诸圣经的自身功夫,王阳明劝郑伯兴不必心存疑虑。
这么说,郑伯兴尚未登堂。
一度放弃科举的蔡希渊也要回绍兴去了。蔡希渊在滁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正德九年(1514)的春节也是在滁州过的。王阳明感到欣慰的一点是,蔡希渊对斯道颇有进益,甚至可以跟他谈:
悟后《六经》无一字,静余孤月湛虚明。
——《送蔡希渊》之三
《六经》只是媒介,就如过河拆桥,也就把桥给忘了。此时,心空就如星空,月光皎洁,清澈明亮。
《传习录(下卷)》记载了这样一个弟子提问:“近来用功,也觉得妄念不再产生,但心中依然漆黑一片,不知怎样才能光明?”
王阳明说:“刚开始下手用功,心里怎么能立刻得到光明呢?就像奔流的污水,刚倒入缸中,即使静止不动了,也是浑浊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澄清,水中的渣滓才会沉淀,重新变清。你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经过长时间的存养,心中的黑暗自会光明。现在你想马上要出效果,不过是揠苗助长,不是真正的用功。” (3)
王阳明可以跟蔡希渊谈光明,这岂是郑伯兴能企及的。
不过,高明一路的指引,鉴于学力,也带来一些问题。
=============
注:
(1)《中庸今注今译》第6页。
(2)《送惟乾二首》:

独见长年思避地,相从千里欲移家。
惭予岂有万间庇?借尔刚余一席沙。
古洞幽期攀桂树,春溪归路问桃花。
故人劳念还相慰,回雁新秋寄彩霞。

簦芨连年愧远求,本来无物若为酬。
春城驿路聊相送,夜雪空山且复留。
江浦云开庐岳曙,洞庭湖阔九疑浮。
悬知再鼓潇湘柁,应是芙蓉湘水秋。
(3)《标注传习录》第288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0-31 16:25:20 +0800 CST  

设帐南京



正德九年(1514)四月,王阳明升任南京鸿胪寺卿。
鸿胪寺是礼部的下属机构,性质与现今的外交部接近,但覆盖面要广,朝会的礼仪,外交的礼仪,皆是其职能范围。“寺卿”便是这个部门的长官,但官阶还是正四品。
五月,王阳明到了南京。
这时,大弟子徐爱也在南京。
在徐爱的大力推动下,王阳明的周围又迅速聚积起人气,知名的有薛侃、陆澄、季本、马明衡、刘观时、周积等。
从滁州到南京,王阳明反思了一味强调静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弟子中,因为天资学力的问题,渐有把“静坐悟入”当“坐禅入定”看待的,造成的结果是崇尚虚无,喜静厌动,轻视实践的功夫。社会上亦随声附和,疯传王阳明搞的那一套其实并无多少新意,不过是用儒术包装起来的禅学罢了。
这让王阳明非常担心,担心孟源,担心王嘉秀,担心萧琦。担心他们身上的这种误入歧途的倾向。于是借孟源返乡之机,王阳明有话要说。
孟源追随王阳明是在滁州时,后来家去了。当他得知王阳明去了南京,也跟着来了,现在又要回去了。来来去去的,无非想学点什么,王阳明不忍心让弟子们跑空趟,于是在《书孟源卷》中说到:
“圣贤之学,平坦如大路,只要弄清楚如何入手,然后循序渐进,各随自己的能力,定有收获。后来的学者看不上这条平常却平坦的大路,喜欢新奇之论,结果误入歧途,用力越多,离道越远。之前在滁州讲学的时候,有感于流俗之弊,未免专就高明一路进行开导引接。所以然者,只因为矫正弯曲、纠正偏向,不得不这样。如果还有人执迷不悟,那就没办法了。这个过程,多有因为听了我的课而奋起的求学者,一时风气所及,殊为可喜。只是不曾想,竟有人为了追求新奇而误入歧途,着实令人担忧。虽然他们的人品与执迷不误者有区别,但最终的归宿,却相差无几。
孟源再次来南京请益,察其意向,进步挺大的,但不免也有这方面的毛病。因此,特乘孟源返乡之机,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方便他回去的时候告诉有志圣学的朋友们,务要遵从平实简易的方法来做学问,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孟源之外,王嘉秀亦好佛,萧琦爱好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他们都是辰州人。王阳明在滁州的时候,曾写了一首《门人王嘉秀实夫萧琦子玉告归,书此见别意,兼寄声辰阳诸贤》,即对儒与佛、道做了辨析。
王嘉秀对佛、道似乎抱有同情,心理上依然无法斩钉截铁,只得继续向王阳明请教:
“佛教以超脱生死来劝人信奉,道教以长生不老劝人信奉,本意也不是要人做不好的事情。追根究底,也是看到了圣人的上一截,但不是入道的正途。今天谁要做官,可经科举考试,可由乡里推举,也可从传奉官而一样做到大官的,但后者因为不是仕途的正道,君子一般不会接受。道、佛二教修到极点,与儒家差不多,但他们有了上一截,却丢了下一截,始终不如圣人的全面。然而他们的上一截与儒家相同,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后世儒生又只注意到圣人的下一截,因而上下分裂失真,使儒学变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到底不免发展为异端。从事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的人,终身辛苦劳碌,毫无收益。看到佛徒道士清心寡欲,超然世外,反而感到自己有所不及。如今的学者不必先排斥道、 佛,而当笃志学习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确了,则道、佛自然泯灭。不然,俗儒们的学问,只怕道、佛也要感到不屑一顾,再想让道、佛俯首听命,岂不是太难了吗!愚见如此,先生意下如何?”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1 10:42:45 +0800 CST  
王阳明说:“你所讲的大体正确,但以上一截、下一截来理解,还是有偏差。圣人之道大中至正,上下一贯,首尾相连,怎么会分上一截、下一截?……只要理解上存在偏差,就有问题出现。”
王阳明不放心,又写了《书王嘉秀请益卷》,要他时时警惕,别自以为是在进修圣贤之学,却滑入佛、老之邪僻而不自觉,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严重的后果之一是心学即禅学的传言,使好些有志青年受到了蒙弊,比如西安县的郑德夫。他原本有志圣学,但对王阳明的学问心存疑虑,便和江山县的周积(周以善)想了个辙,暂不与王阳明接触,而是先找王门弟子了解个究竟。
实际调查的结果表明,情况并非传言所说的那样。
郑德夫和周积是以结伴来到南京,但还是谨慎地混在人群里,先听听王阳明怎么说。
这一听就是十九天。郑德夫亲眼目睹、亲耳所闻,王学确非禅学,这才决定拜王阳明为师。
郑德夫要把心中的疑团解开:“儒、释究竟有何区别?”
王阳明的回答非常巧妙:“你先别忙着找不同的地方,找出相同的地方来学习就可以了。”
郑德夫问:“那么,如何分清是与非呢?”
王阳明说:“你不要在嘴巴上分是非,而要用心。”
郑德夫问:“心又如何判明是非呢?”
王阳明说:“无是非之心,还是人吗?人的味觉对于甘苦的辨别,与善长烹调的易牙相同;眼对于美丑的辨别,与视力超强的离娄相同;心对于是非的辨别,与才德兼备的圣人相同。然而所以有辨不清是非的情况存在,关键在于心之于道,不能做到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那样真诚恳切,私欲遂乘机起而蒙弊之了。你只要在真心实意上下功夫就可以了。时时顾虑心之于道,不能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那样真诚恳切,还用担心辨不清甘苦美丑吗?”
郑德夫问:“这么说,《五经》、《四书》中的记载,不都没有什么用了么?”
王阳明说:“谁说没用,前面所说的那些甘苦美丑全在里面呢。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地去探求,也只能是停留在嘴巴上说甘苦、道美丑而已,又如何得到真切的感受呢?”
前面说过,王阳明曾告诫蔡希渊“悟后《六经》无一字,静余孤月湛虚明”,这个道理确非言语所能讲得清楚。切肤之痛,或者切身的感受,只有经历了,才懂得。释氏说“不立文字”,既有担心缠绕在字面上出不来的顾虑,王阳明在《山中示诸生》亦提到“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这就是儒释的相通之处。
非我所有,善为我用,这才是上乘功夫。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2 17:42:50 +0800 CST  
有个叫萧惠的弟子亦好道、佛。王阳明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我年轻时摸不清圣学的方向,对二氏也曾深信不疑。后来在龙场驿呆了三年,偶然发现了圣贤之学的端倪,后悔自己错用了二十年功夫。佛、道二氏之学,其微妙之处与吾儒只有毫厘的差别,所以才不容易辨别。只有笃志圣贤之学的人,才有能力辨析清楚其间的细微差别,这不是凭空想象所能做到的。”
很明显,郑德夫功力不够,轻易说异同,谈何容易。
与郑德夫一道来求学的周积,是个聪明但缺少恒心的人。郑德夫一听十九天,仿佛从此板凳一坐十年冷,他却是轻易地来去。几节课下来,似乎把所有的问题都弄通了,于是收拾行囊回江山老家。可是一踏进家门,某个值得嘀咕的问题冷不丁冒了出来,一时云横秦岭。迟迟疑疑了十天半个月,依靠自身的学力显然解决不了,遂决定再赴南京。
再次置身那样的氛围,再度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心中的所有疑团顿时焕然冰释。周积确定再挖空心思也想不出可以难倒他的疑难杂症了,于是再次拔腿回家。
这回保证没问题了。这一定是他的想法。
然而甫一到家,难倒他的问题还是不客气地出现了。
周积第三次垂头丧气地来到南京。
如此折腾来折腾去,除了精疲力尽,一无所获。
周积不玩了,直接去见王阳明。
王阳明给他讲了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弈秋的人,擅长下棋,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他曾经带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弈秋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另一个表面上也在专心听课,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天鹅身上,老觉得有天鹅要从头顶飞过,寻思着该怎么射它下来。结果是天鹅没射着,棋道也没学成。
王阳明总结说:“下棋不过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尚且学不到手,何况其他。”
周积一声不吭地回到住处,当再次出现在王阳明的面前时,已完成沐浴更衣,焕然一新,然后拜王阳明为师。
王阳明让他坐。
坐了不是一会,而是良久。
王阳明这才开示立诚之说。
那么什么是立诚呢?有弟子问王阳明:“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的工夫,慎独是只有自己知道(独知)时的工夫,这种认识正确吗?”
王阳明说:“二者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为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不懂得在此独知处用功夫,仅在人所共知处用功夫,就是虚伪,就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独知处正是诚实的萌芽。此处不管善念恶念,毫无虚假,一对百对,一错百错。这里正是王与霸、义与利、诚与伪、善与恶的分界点。能够在这里立稳脚跟,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工夫,其精神命脉全汇聚在这里。”
周积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住处,第二天又来了。
王阳明以《大学》来论证立诚之说。
第三天证以《论语》、《孟子》。
第四天证以《中庸》。
周积一旦豁然贯通,欢呼雀跃。他对王阳明说:“我从今往后,不再怀疑夫子的学说了。”
这个周积,后来亲手安葬了王阳明。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3 10:23:12 +0800 CST  

点化之功



王阳明在南京的讲学,回到了简易直捷的路径。就是说,不再以容易导致误会的“静坐悟入”来接引求学者。
立志立诚,成为他这一时期的重要话头。周积乃至感叹“圣贤之教若是其深切简易也”,后悔之前错用了十年功夫。
郭善甫从黄州来南京问学于王阳明,逾年而归。临别,郭善甫请王阳明给他写段寄语,可以当座佑铭的。
王阳明没有推辞,命童子铺纸研墨,然后以他挥洒自如的书法写道:
“君子之于学,就如农夫之于田,既要选好良种,又要深耕易耨,同时不忘去除病害,去除稗草,时时灌溉,勤加守护,心思里只有庄稼这么一回事,这样,到了秋天才有望获得收成。”
他告诉郭善甫:立志就如谷种,广泛地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然后笃定地付诸行动,就如种田的耕耨灌溉以期望于有收成一样。立志不端正,就如一种叫荑稗的草,貌似禾苗,其实不是。志向端正了,功夫没跟上,就如没成熟的五谷,还不如荑稗。
他提醒郭善甫,也是提醒众多的求学者:农人春种而秋成,这是时令,错过时令必然一无所获。为学也一样,到龄了还不曾立志,就如时令到了还不曾选好种子,难道这不值得忧虑吗?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除非人一己百的用功,不敢奢望有所成就,何况或作或辍,一曝十寒,难道这不值得悲哀吗?
立志是王阳明始终如一的接引求学者的掌中宝。
林典卿和他的弟弟在南京太学读书,且归,去王阳明那讨说法。王阳明也给了他说法,二个字:
立诚。
林典卿将信将疑,天地之大,日月之明,人物之富,草木蕃焉,禽兽群焉,就“立诚”二字能保证一网打尽?
王阳明回答说:“至诚之道完全可以概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因为诚是真实的道理。其在天地,不管是附丽在天上的星星,还是日月之明,还是星辰之运行,诸如此类,莫不是诚的作用;其在人物,草木之茂盛,禽兽之成群,中国夷狄之区分,诸如此类,莫不是诚的作用。所以,无论如何用尽心思,也无法厘清其头绪;就算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这上面,也无法穷尽其说;无论如何条分缕析,也无法穷究其奥妙。诚,是天地间的根本之道,不可以有所增加。有所增加就是虚伪。所以至诚之道是永远没有间断的。”
林典卿闻说,当下表示要终身以王阳明的话为座佑铭,不敢再有怀疑。
王阳明说:“你回去后,帮我找二个人,一个是黄绾,字宗贤;一个是应良,字元忠(一作原忠),皆讲学于天台、雁荡之间,倘遇到,也把我的话带给他们。”
文中提到的应元忠,便是王阳明于正德六年,在大兴隆寺讲学时,接引的弟子。应元忠后来辞官,家居讲学十年之久,培养了众多的弟子。其中之周莹,永康人,一度来南京问学于王阳明。
周莹有向学之诚,但困惑于路径不明晰。
王阳明再次发挥了一两拨千斤的接引功夫。
王阳明问:“你是应元忠推荐来的吧?”
周莹说:“是的。”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3 15:40:25 +0800 CST  


王阳明问:“那么应先生都教了你什么呢?”
周莹说:“也没教什么,不过要我立志,要读圣贤书,不要为流俗所陷溺。他还说,这些道理曾请教过阳明先生,如果不信,可以直接前去求证,所以我就来了。”
王阳明说:“这么说,你是对我的学问有怀疑了?”
周莹连忙解释说:“不是,我是相信的。”
王阳明说:“既然相信,又来作什么?”
周莹说:“我还是没有得到做学问的方法。”
王阳明说:“其实你已经得到了做学问的方法,没有必要再来问我。”
周莹大感惊奇,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说:“还请先生看在应先生的份上,开示一二。”
王阳明还是那句话。
周莹站了起来,茫然不知所措地说:“周莹愚昧,不大理解先生的话。还请先生不要拿周莹开玩笑,不吝赐教。”
激将法亦不失为教学之良法。孟子说:“教亦多术也,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1)。”
王阳明这才导入正题:“你从永康来,路程很远吧?”
周莹说:“有千里之遥。”
王阳明说:“确实很远。乘船来的吧?”
周莹说:“先乘船,再换成车。”
王阳明说:“够辛苦的。眼下正值盛夏酷暑,路上一定很热吧?”
周莹说:“热死了。”
王阳明说:“真难为你了。准备了盘缠、带了仆人了吗?”
周莹说:“带是带了仆人,但中途中暑生病了,只好将盘缠留给他,让他先回去。我自个就来了。”
王阳明说:“这么说,来一趟真不容易。”王阳明想了想,又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中途返回,是有人强迫你吗?”
周莹说:“我既然决心投奔先生门下,途中吃点苦受点累,皆是我的自愿,怎么可以因为这些而打退堂鼓呢?又何须别人强迫呢?”
听到这里,王阳明拍掌大笑说:“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方法了呀。你当初的志向,是要到南京来找我,也便到了南京找到了我,没有假借其他任何人的帮助。现在你有志圣贤之学,有什么困难需要别人帮助吗?你舟车劳顿,冒酷暑,贷钱粮,一意前来,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方法呢?”
周莹闻言,脸部表情立即活跃起来,说:“这真是性命攸关的良方啊。不过,我还是想不通,本来明白这个道理却执迷不误,必待先生的点拨才开窍,这是何故呢?”
王阳明说:“你看到过把石头加热制作石灰的过程吗?只要给足火力,石头足够热,一遇水,必然化为粉末。你回去吧,还师从应元忠,让他给你加足火力,届时我这准备了一担水等你再来呢。”
这最后一道工夫,道家叫点化。
接着他还要点化偏好养生之说的陆澄,多病之故。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4 09:02:35 +0800 CST  
陆澄,字原静,又字清伯,归安(浙江吴兴)人。进士。王阳明曾感叹:“曰仁(徐爱)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座下大弟子徐爱英年早逝,王阳明便将全幅心思寄托在陆澄身上。《传习录》自徐爱发端,其次即为陆澄所记录。黄宗羲(《明儒学案》的作者)对他记录的王阳明语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见陆澄对阳明学说用功的程度。
王阳明明确告诉陆澄,养生不如养德。养身只是一事,果然能做到“戒慎恐惧”(2),则神住、气住、精住,养生也就包括其中了。
陆澄将信将疑,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月来见王阳明一次。既而是十天一次。又既而是五六日或者三四日一至。又既而租住在王阳明的官署旁。最后他看上了鸿胪寺闲置的谷仓,草草打扫,就住了进去,旦暮随侍王阳明。
陆澄问:“知识不见长进,如何是好?”
王阳明说:“为学必须有个根本,要从根本上下苦功夫,循序渐进。仙家用婴儿作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譬如,婴儿在母腹中,纯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脱离母体后,方能啼哭,尔后会笑,后来又能认识父母兄弟,逐渐能站、能走、能拿、能背,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他的精神日益充足,筋力日益强壮,智慧日益增长。这并非从母体娩出后所能推究得到的,所以要有一个本源。圣人能让天地定位、万物化育,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养得来。后世儒生不明白格物的主张,看到圣人无所不晓,无所不会,就想在开始时把一切都彻底研究了,哪有这个道理呢?”
王阳明接着说:“立志用功,宛若种树。开始生根发芽,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枝节;有了枝节,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果。刚种植时,只顾栽培浇灌,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空想有何益?只要不忘记栽培浇溉的功夫,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
陆澄问:“我在安静时颇有睥睨一切的想法,觉得什么都能对付得过来,然而一旦碰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在静中涵养,却不下克己的功夫。如此,碰到事倩,脚跟势必站不稳。人应该在具体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
克己功夫难吗?
难。
明朝大儒薛瑄说:“二十年治一怒字,百未消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3)”
关于静定动定的功夫,明人何祥说:“用未尝离了虚明本体,如明鉴之应物,妍媸毕见,空体自如,此即动亦定也。故程子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但於静中识得个源头动处,方得不迷耳。(4)”
陆澄进一步问到《孟子》的“操存舍亡”一章。
王阳明说:“不可以随便认定出为亡,入为存。如果谈到本体,原本是无所谓出入的。如果谈出入,那么,人进行思维活动即为出,但人的主宰昭然在心体,何出之有?既然没有出,何入之有?程颐所谓‘心要在腔子里’的腔子,唯天理而已。虽然成天应酬,也不会越出天理,仍在腔子里面。如果越出天理,就是所谓的放,就是所谓的亡。”
王阳明补充说:“出入也只是动静而已,动静无个究竟,哪里又有归宿呢?”
这样经过王阳明的巧妙点拨,朋友们亦眼见了陆澄的惊人变化。都说陆澄最大的缺点是把持不住,喜怒现于辞色,开口就如悬河,停也停不住。然而一段时日之后,陆澄变了,话更少了,人更随和了,处事更得体了,也更开朗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著名的变化气质。
陆澄亦自述了从学以来的心理变化:“刚开始接触先生的学问,感到茫然,已而有所获,心生喜悦。不想越往下听,却越来越困惑,亦为先生的学问所惊骇。然而听着听着,突然有一天,胸腔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贸然闯进一间屋子,所有的陈设历历在目。当是之时,我知道我自己有一点点进步了。”
=============
注:
(1)见《孟子·告子(下)》。
(2)意思是:君子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戒谨慎,在别人还没听闻时也常唯恐有失。用以形容君子言行上常要如履薄冰,常要自我警惕。
(3)《明儒学案》第114页。
(4)《明儒学案》第846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5 15:05:06 +0800 CST  

第七章 南赣岁月


出任巡抚



明中期以后政治之浊乱,集中表现在南赣地区。
南赣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万山峻岭之中,一直给人以“地旷人稀”的印像。再加上它交界四省,东、西、南三面分别与福建、湖南、广东三省接壤。“地大山深,疆域绣错”的结果是,南赣地区处境尴尬,表面上似乎谁都有管辖权,实际上一遇到棘手的问题,谁都可以撒手不管。正是由于这种行政统属上的混乱,南赣地区遂成为盗贼聚积的渊薮,背井离乡之流民理想的落脚点。
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鉴于形势,朝廷采纳了江西地方官的提议,将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八府一州(1),组成一个特别行政区——南赣省。
治所在赣州。
然而直至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南赣地区的匪患非但没有平复,反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江西南安府的横水、桶冈、左溪等地(今崇义县境)有谢志珊、蓝天凤,广东浰头(今广东和平县境)有池仲容,江西大余有陈曰能,湖广郴州有龚福全,广东乐昌有高快马,福建南靖有詹师富。他们或称王称霸,或占山割据,然后侵扰四邻,行劫乡里,官府顾此失彼,局势十分混乱。
王阳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任南赣巡抚的,可谓受命危难之秋。发现他的人是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给他的新头衔是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巡抚南赣。
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45岁的王阳明接到这个任命,意味着他由儒生迈向了儒将的人生。
我们在前面说过,王阳明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名将王越一度成为他的偶像。有这样一个用武之地,能够为国家建功立业,应当是他一直守候的机会。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王阳明并没有兴冲冲前去赴任,却是递交了一份退休报告。
以王阳明的冰雪聪明,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罗列了二点所以要提早退休的理由:一是才疏学浅,不堪重任,恐误国败政;二是祖母年高,恐时日无多,想及早回家尽孝。
王阳明是这么说的,也这么做了。
十月,他毅然离家南京,踏上回家的旅途。
眼见着王阳明渐行渐远,直到淡出视线,老朋友王思舆对季本(王阳明的弟子)说:“阳明此行,必立事功。”
季本问:“何以知之?”
王思舆说:“我已经触不动他了。”
这句话重要之极,说明了从龙场驿悟道以来,直至此刻,王阳明名义上是在接引弟子,事实上更是他自己的修行。不管是卧治庐陵,还是讲学大兴隆寺,讲学滁州,讲学南都,都是王阳明有意为自己准备的一桶水,然后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刻,完成了淬火的工作。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学相长”的理论。《礼记•学记》说: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口尝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静、动皆定,谈何容易。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6 11:19:14 +0800 CST  
换言之,很多时候,王阳明不能不为外界的舆论所困扰。他从庐陵县刚到北京的时候,风闻有人中伤其父,怒火中烧,要上书申辩,要不是为其父所制止的话。直到在事上磨练了很久之后,有一天,王阳明主动制止了弟子想替他打抱不平的举动。这就是艰难的“心随《法华》转”到“心转《法华》”的过程。王阳明成功地做到了:
“当急遽时,能不急遽;当怠缓时,能不怠缓;当震惊失措时,能不震惊失措,方是回天易命之学。”(2)
王思舆便是根据这个作出的判断。
十月二十四日,王阳明接到上谕,就南赣巡抚的相关事宜做了二点确认:一是明确了南赣的管辖范围,“巡抚江西南安、赣州,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各府及湖广郴州地方”;二是明确了巡抚的职责,“抚安军民,修理城池,禁革奸弊。”关键的一句话是“一应地方贼情、军马、钱粮事宜,小则径自区画,大则奏请定夺”。
“小”小到什么程度,“大”又大到什么程度,没说,这分明是对王阳明的不信任,于是他继续南行。
十一月十四日,接到兵部咨文,已经免去文森的南赣巡抚职务,调离南赣。至此,王阳明达到了部分目的。
从官衔上讲,文森是都御史,正二品,而王阳明才是左佥都御史,正四品。如果文森不被免职的话,很明显,朝廷是将王阳明作为文森的副手来使用的。
王阳明不满意,才唱了退休这一出。
当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王阳明争的是用武之地,而非权力。这就如“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的道理一样。
同时,兵部摧促王阳明赶紧上任:“奉圣旨,既地方有事,王守仁着上紧去,不许辞避迟误,钦此。”
当此之时,王阳明已到了浙江杭州府地界。
他继续提退休的请求。
十二月初二日,王阳明收到吏部咨文:“该臣奏为乞恩辞免新任仍照旧职致仕事,奏奉圣旨:王守仁不准休致。南赣地方见今多事,着上紧前去,用心巡抚,钦此。”
军界有句名言:“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然而上谕却明确指示“小则径自区画,大则奏请定夺”,显然大不利于随机处置,特别是军情紧急之时。熟读兵书的王阳明,需要的是“便宜行事”的承诺。
文森被免去巡抚职务之后,王阳明成了实际上的南赣巡抚,尽管他一再推辞上任。由于地方匪情紧急,兵备佥事胡琏先后给王阳明打了二份报告,就训练民兵及讨伐匪患作了请示。王阳明一一作了批示,其中之《批漳南道进剿呈》提到:“看得兵难遥度,事贵乘时。今打手民快(官军称谓)等兵既已募集,仰该道上紧密切,相机剿扑。”
这就是王阳明的认识,他争的是机宜不是权力。不过从朝廷前后二道批文的语气来看,这个目的一时半会儿恐怕实现不了,王阳明决定先上任再说。
=============
注:
(1)包括:江西赣州、南安,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潮州、惠州,湖广郴州。
(2)《明儒学案》第436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7 08:28:47 +0800 CST  
运筹帷幄



正德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也就是接到吏部咨文的第二天,王阳明即动身离开美丽的杭州城,前往南赣。
经过万安县时,王阳明遇到了一小股流贼,人数数百,衣裳褴褛,手中武器也极不象样。他们并无明确的政治目标,也无政治企图,不过是沿途劫掠过往商船,混一口饱饭而已。
这是一小股不得已而沦为流贼的乌合之众。
基于这个判断,王阳明亮明身份,将壅滞不前的商船联合起来,组成声势浩大的阵线,头船树起王字大旗,中军擂起战鼓,摆出进战的架势。
先声夺人也。
流贼就是流贼,哪见过这阵势,不战而自溃。他们竟然拒绝抱头鼠窜,而是直接罗拜于河岸,高呼:“饥荒流民,叩请巡抚大人赈济。”
王阳明派人登岸宣布:“赶紧回家,我一到赣州即安排落实。以后要各安生理,不得再胡作非为,自取灭亡。”
数百人一轰而散,复归平民。
接下来的路程,王阳明一直在考虑惯匪与流民的区别。
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十六日,王阳明到达赣州,接管巡抚。新官上任,照例有几把火要烧。
第一把火是改进工作作风。
前面说过,南赣由于地连四省,山溪峻险,林木茂深,成为盗贼惯匪的大本营。官府在追剿的过程中,又犯了常见的通力不合作的毛病,“彼此推调观望,不肯协力追剿”,致使盗匪“东追则西窜,南捕则北奔”。
拿他没办法,自然越发猖獗。
问题的根子还在官府自身。
因此,在训令的开头,王阳明提到了皇帝赋予他的权力:
有权奖赏政绩卓著的官员,同样有权“径自拿问发落”“贪残畏缩误事者”。
就是说,王巡抚不比其他人,他手上可有些权力。
何况此行是来打仗的,还有军法。
那些官员可都是饱读诗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司马穰苴杀庄贾的故事,孙武教战斩美姬的故事。碰到文森这样的领导,是他们命好,可要是司马穰苴或者孙武呢?
谁也不想当倒霉的出头鸟。
于是,心学大师王阳明,斩钉截铁地要求他们,务必改变工作作风,脱下官袍,换上便装,走出官府,深入民间,通过调查研究,为今后的剿匪大业掌握第一手资料:
各处城堡关隘是否坚固完整;驻防部队是否勤加操练;哪处贼盗最为猖獗,有什么擒剿良策;哪处贼盗已退散,都采取了哪些抚缉措施;哪处贼盗顽固不化,必须扑灭;哪处贼盗是被协迫诱骗的,可行招抚;哪些乡民,熟悉当地地理,可作为向导;哪些大户人家拥有自卫武装,可供调遣;哪处驻防部队已丧失战斗力无法使用,须再行招募;哪处财用不足,须统筹规划;何处有闲田,可供驻兵屯田以自给自足;哪些环节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可节省以供军费;哪些地方须添设寨堡,以阻断贼盗交通;哪些地方可以修建城邑,以扼住贼盗之要害。诸如此类。
期限是一个月。一个月之内务必了解清楚如上事实。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比如地方偏避、路途遥远的,可以适当放宽期限。但都必须做到:“山川道路之险易,必须亲切画图;贼垒民居之错杂,皆可按实开注。”
兵法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8 19:19:21 +0800 CST  
第二把火是行十家牌法。
王阳明发现,贼盗所以敢胆光天化日胡作非为,而又能做到来无影去无踪,关键一点是他们在赣州城安插有眼线,乃至在官府中驻军中,竟然也有为他们通风报信的人。这让王阳明大为吃惊,难怪官军屡剿屡败,原来官军的一举一动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其中有位老兵,暗通贼匪有年,行事诡密,为人阴险。王阳明在掌握了十足的证据之后,将他叫到卧内,让他自行选择生死。证据面前,这位老兵软了下来,并表示愿意为王阳明效劳,以作为免死的交换条件。
王阳明成功将他发展成双面间谍。
贼盗不可能只在军中或官府中安插一个眼线。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奸尤甚”的这个老兵才有资格成为双面间谍,因为只有“奸尤甚”才能成功地潜伏下来。其余行事不够诡密、为人不够阴险的次一等间谍,估计在某一次神不知鬼不觉的肃清行动中,尽皆被王阳明一网打尽。
在此基础上,王阳明在赣州城中推行十家牌法。
——后来在全南赣省也推行了这个做法。
很久以前的商鞅时代,实行了著名的什伍连坐法,邻里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纠察,一家有罪,什伍连坐同罪。
十家牌法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城中编十家为一牌,牌上写明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业,每家轮值一天,沿门按牌审察,遇有面生可疑之人,即刻向官府举报。如有隐匿,十家连坐。
这样一来,贼盗的信息源基本就被切断了。
王阳明也担心因鼓励举报而导致民风刻薄,人人自危。因此,作为十家牌法的补充,王阳明告谕父老子弟:
“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
我想起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句话,要正确处理好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第三把火是选拣民兵。
明朝到了正德年间,官军已不足倚恃。
以南赣为例。每遇盗贼猖獗,地方便奏请朝廷派兵,而朝廷派来的多是湘西或贵州、广西少数民族的“狼兵”。等这些“狼兵”千里跋涉到了南赣,“山贼”因为眼线的作用,早跑得没影了。而“狼兵”前脚刚走,“山贼”后脚就成群出来活动。如此,不仅劳民伤财,且于事无补。
更为不堪的是,一旦对“狼兵”的供应不及时,或对供需不满意,“狼兵”便会乘机滋扰沿途的百姓,其恶劣的程度比“山贼”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决不是个长久之计,连权宜之计都算不上。
王阳明想起了兵备佥事胡琏选练民兵的报告。恰在这时,江西分巡岭北道兵备副使杨璋,亦报告称,将所属各县机兵、捕快重新拣选,重加训练,成效惊人。
王阳明不得不正式考虑大规模选练民兵的问题。
然后他向江西、福建、广东、湖广四省兵备,下了一道指示,要求在现有的弩手、打手、机兵、捕快之中,遴选骁勇善战、胆力出众之士,每县多则十几人,少则八九人,如果人数不够,可另行召募。
用特种兵的方式招待他们。
这样,江西、福建两兵备道,各可召到五六百人;广东、湖广两兵备道,各可召到四五百人。
一旦发生战事,每省出五百人,三分之一投入战斗,三分之二留作预备队。仗有人打,城有人守。“盗贼渐知所畏,平良益有所恃而无恐”。此稳操胜券之道也。
忙完这些已是一月底,天气向暖。
王阳明才想起要给朝廷写份报告,于是有《谢恩疏》。顺便将南赣的情况也跟兵部尚书王琼叨叨,感谢他的知遇之恩。这样的书信往返,在南赣剿匪期间,就有十五通之多。
尽管王阳明与王琼过去不曾谋面,此后长长的一生,也不曾有机会见面。然而他们彼此相知,神交已久。
都说明武宗昏庸,到底用了王琼。且不提其他具体的功绩,有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王琼和于谦、张居正号称明朝三重臣,这够份量的了。三重臣之王琼,慧眼独识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之王阳明,仅此就可以了,此生何憾。
据说,王琼每以收到王阳明的报告为乐事。然后一手抱着幼孙,一手拿着王阳明的报告高声朗读。读到精彩处,则连声赞叹,并看着怀抱中的幼孙说:
“生子当如王守仁啊”。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09 10:29:32 +0800 CST  
兵者诡道



王阳明到了赣州,他的弟子也批量追随前来。
弟子们对此时身为封疆大吏的王阳明,是如何一个印象呢?总起来说是,“师旅旁午,希临讲席。(1)”
“旁午”的意思是事情多,纷繁交错。
“师旅旁午”的意思是王阳明正积极备战。
他日日投精力于民兵身上,寄希望于成为精税。讲学的事,只得委托门下悟性高、学问好的得意弟子,像何廷仁、薛侃这些人,先期做些引导初学者的基础工作。
后来葬身宁王朱宸濠造反阵营的刘养正,举人,自居智囊,有次和友人聊天,提起王阳明在赣州的事,大言不惭地说:“赣州峒贼,髦头耳,乃终日练兵,如临大敌,何其张皇哉。”相与大笑而罢(1)。这则资料从侧面反映了王阳明在赣州的倥偬生活。
他不敢麻弊大意,即使面对赣州峒贼这样的“髦头”。
王阳明是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到达赣州的,仅仅十天之后,即下达了作战命令。首战目标,是盘据在福建省漳南道(汀州、漳州)大帽山的詹师富部。
大帽山闹匪很多年了。正德六年,朝廷起复左都御史陈金总督江西等处军务,进剿大帽山。虽然效果并不理想,但他们无意中却有了惊人发现,封地在江西的宁王朱宸濠,似有与贼匪暗通款曲之嫌。
宁王朱宸濠能量广大,上至朝廷,下至地方,都有他的人。若朱宸濠真要把军情泄露给贼匪,还真是个大麻烦。
朱宸濠为宁王的第四代继承人,弘治十年(1497)嗣位。其高祖宁献王朱权是明朱元璋的第17子。正德十四年,朱宸濠在南昌起兵造反,史称宸濠之乱。
王阳明于正德十二、十三年在南赣剿匪,正德十四年朱宸濠即扯旗造反,天下哪有这么凑巧的事?这当中一定有什么枝节。当然,眼下暂且不提这个。
王阳明所以将詹师富作为首战目标,还有一个原因,大帽山处地偏避,与其他贼匪的联络相对薄弱,便于孤立。
王阳明下达的第一道作战指示,便是严禁各级官吏将重要军情写入公文,以防情报泄漏。
第二道作战指示是关于用“间”的。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将成为王阳明军旅生涯中最为得意的手笔。
他让人放风出去,眼下春季农业正忙,雨水又多,实不利于大规模军事行动,最佳进攻时期非秋收之后莫属。然后确有其事的大摆宴席,欢送即将撤退的部队——实则是战前总动员。一面又将不甚要紧的人马抽放一两处,以坚其信心。
间谍回报说,詹师富、温火烧信以为真,正放心地蒙头睡回笼觉。王阳明即下达了第三道作战批示,要求各部队悉听约束,遵照指示,奋勇作战,敢有故违,军法论处。
王阳明不放心,特别下了一道作战指示给广东、福建两省的领兵官,要求他们务必步调一致,协同作战。
万事俱备,只欠行动。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10 11:05:34 +0800 CST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逼长富村。历时二个多月的漳寇剿灭战,随即打响。
官军迅速击溃正面之敌,杀死杀伤颇多。贼寇自知不敌,逃至象湖山一带——这里是贼寇的一处重要山寨,依险拒守。官军随后追蹑至莲花石,双方形成对峙。
这时,广东的增援部队赶到,恰对象湖山形成合围之势。贼寇情知不妙,奋力突围。指挥覃桓、县丞纪镛相继战死,最终也没能堵住漏洞,眼巴巴地看着贼寇溃围而去。
初战失利,官军气馁,有的自感势单力薄,请求调派“狼兵”增援,有的认为眼下开战未免仓促,请求俟秋再战。
王阳明亲赴汀州的上杭县,召开军事会议,严厉斥责诸将的失律之罪。虽然覃桓战死,王阳明还是不客气地指出他的问题,正是由于长富村的小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遂擅自行动,不遵照《剿捕漳寇方略牌》的作战指示行事,这才是造成此次失利的根本原因。
王阳明原本准备了两套方案:贼若据险相斗,就学邓艾破蜀——间道以出;贼若盘踞山洞不出,就学赵充国破羌——用小部队困住他们。
官军打到象湖山,双方形成对峙,正是需要覃桓从间道包抄他们的时候。然而覃桓及一些将领不听节制,这就是失律之罪。《周易》说:“师出以律,否臧凶”,军队出动要严格军纪,否则就会有凶险。“师卦”九三爻又说:“师或舆尸,凶”。战争中有时用大车载运尸体,凶险。失律的后果如此严重,王阳明给了他们停支俸禄(住俸)的处罚。同时,估念大战在即,也给了他们戴罪杀贼、立功自赎的机会。
不管有用没用,王阳明再使疑兵之计,四处散布征调广东“狼兵”前来增援的消息。谁都知道,“狼兵”前来需要时间,当年又没有伞兵。然后再派间谍,侦知敌人虚实。
行动前,王阳明再次颁布训令《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重申了军纪。
王阳明这次还带来了亲手调教的二千锐士。
历史上,秦之锐士以骁勇善战著称,然后横扫中国。
二月十九日深夜,官军兵分三路,奇袭象湖山,成功拿下了主要隘口。敌寇收缩至上层险要,那里有早就备好的滚木圆石,以死拒战——这才是惯匪的作风。
正面官军并不怯懦,奋勇鏖战,从辰时(早上7点到9点)至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 1 点),持续不断地攻击,喊打喊杀声,震天动地。
光打雷不下雨也是有问题的。
果不其然。王阳明派出的特种兵,从间道爬上山顶,出现在据险拒守之敌的背后,从而形成上下夹击之势。贼众随即溃败。官军乘胜追击,风卷残云,悉数荡平诸寨。
此役,歼灭贼匪七千多人,俘获贼属、辎重无算,为患漳南地区数十年的匪患,尽被剿灭,前后不过二个多月的时间。贼首詹师富、温火烧等就地被处决,其余匪众各自伏法。
也有侥幸逃脱的贼众,以及如何防止死灰复燃,这是王阳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善后问题。于是,王阳明又下了一道《案行领兵官搜剿余》的指示,命令所属各部“分兵搜斩余猾,毋令复聚为奸”。
这时,王阳明已由上杭到了漳州,再由漳州起程,前往各营督战。王阳明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实地勘察了地势最险要、战事最激烈的象湖山、箭灌、河头等巢垒,并与随行诸官商议长治久安之策。
同年五月二十八日,王阳明奏请朝廷,在河头设置清平县,将原来设在河头的巡检司移到枋头。概河头曾是汀、漳群匪的大本营,枋头又与河头成唇齿相依之势。
王阳明此行,足以让宁王朱宸濠心惊肉跳。
=============
注:
(1)《明儒学案》第452页。
(2)《王阳明全集》第1409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11 00:15:01 +0800 CST  




时雨之师



前面提到,王阳明初到赣州,在给南赣各级官吏的训令中就提到:“果有忠勇清勤绩行显著者,旌劝自有常典,当职不敢蔽贤;其或奸贪畏缩志行卑污者,黜罚亦有明条,当职亦不敢同恶”。
有赏有罚,赏罚分明,这是成事的基础。
王阳明没有食言,《奖励福建守巡漳南道广东守巡岭东道领兵官》奖赏了应当奖赏的人。买办彩段、银花、羊酒,敲锣打鼓,送往各有功人员的住处,倍有面子。
福建佥事胡琏、参政陈策、副使唐泽、知府钟湘、广东佥事顾应祥、都指挥杨懋、知县张戬诸人,劳绩特出,请旨奖赍,升赏有差。
对于失机误事的指挥高伟、参政陈策、艾洪、副使唐泽、佥事胡琏、都指挥李胤诸人,除之前提到的“住俸”处罚外,另行请旨严词斥责。
时令已是三月,正是农忙时节。
王阳明《告谕新民》安抚了归顺的新民,勉励他们各安生理,勤于农耕,共享太平。《谕俗四条》则灌输了这样一个道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做个好人,这是泽及子孙的事业。
然后从漳州回军上杭。途中看到上杭春旱严重,春耕显然受到影响。王阳明于是登上察院行台祈雨(御史出差在外,其衙署叫察院)。也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果然显灵,整个三月都没下过一滴雨的上杭,竟然下起了大雨,且是一天一夜。千峰出现雨帘,农人披蓑出现在田间地头,值是赏心悦目。王阳明以明朗愉快的行草书,写下了《回军上杭》一诗: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
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
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薜萝是世外高人住的地方。
且又行军打仗,且有薜萝之思,王阳明想的是高人一样高尚其事,不用担什么责任,只管自由自在,多舒服啊。不过,百战归来,南国安定,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地在田里耕种,这又是何等的乐事。所谓“兼济天下”,当是如此了。
王阳明又听说,徐爱在湖州买了田产,搭了几间屋,专等着他归去讲学。王阳明有所思,写了《闻曰仁买田霅上携同志待予归二首》,其一说:
见说相携霅上耕,连蓑应已出乌程。
荒畲初垦功须倍,秋熟虽微税亦轻。
雨后湖舠兼学钓,饷余堤树合闲行。
山人久有归农兴,犹向千峰夜度兵。
霅上、乌程都是指湖州。
王阳明想像徐爱与志同道合者,这时节,春暖花开的江南,可以冒雨穿着蓑衣去耕田,又不忘雨后去湖边学钓,堤岸闲行,倒是适合自食其力的时光。王阳明说,山人早就有归农的打算,且等着,待我扫清寇患,还天下一个太平,定当归去,还诸子一个携手湖山。
只是可惜,天才徐爱最终没能等到那一天。
是年五月十七日,年仅三十一岁的徐爱病逝。噩耗传来,王阳明悲痛不已,尝对弟子陆澄说“自曰仁没后,吾道益孤”。这种伤感表现在《祭徐曰仁文》中,连用了五个“呜呼痛哉”。
准备从上杭回赣州的那天,又逢大雨,明日又雨,又明日大雨。一连下了三天大雨,被阻了行程的王阳明一点都不恼,却是颇有兴致地登上城南楼台,远眺农忙的情景。又于雨中拜谒了朱熹的祠堂,沿途欣赏了七星山的胜景。
随从皆曰“王师若时雨”,安靖地方是润及百姓,好雨知时节也是润及百姓,不如将察院行台大堂更名为“时雨堂”?王阳明是以有《时雨堂记》。又有《喜雨三首》。
其三说:
吹角峰头晓散军,横空万骑下氤氲。
前旌已带洗兵雨,飞鸟犹惊卷阵云。
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
正思锋镝堪挥泪,一战功成未足云。
扫灭漳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战功成岂足云,王阳明的路还长着呢。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12 10:15:36 +0800 CST  


事权之争



正德十二年四月三十日,王阳明回到赣州。
在给朝廷的捷报中,王阳明详细论述了此次剿匪的作战经过以及作战方略。同时,亦深自反省了此战的成败得失,深感“习战之方,莫要于行伍;治众之法,莫先于分数”,这才是成败之关键。
“分”指规定人数,“数”指分任职务。《孙子兵法》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数不定,军队的组织编制混乱,或者多头管理,事权不一,如何成事?
之后不久,王阳明听说蔡宗兖、许相卿、季本、薛侃、陆澄一同考中进士,颇觉欣慰。在写给他们的信函中就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信中说:
“闻诸友皆登第,喜不自胜。我并不是为诸位今日登第而喜,我是为他日归耕林下能有同道人而喜。想我刚入仕途那会儿,心境极容易摇动,就如棉絮飘在风中一样,如果不是黏在泥土或者附于网上,想要自己决定方向恐怕也难。不知诸友眼下情况如何?想来平日用功,也需要有个使得上劲的地方才是。野夫(王阳明自谦之词——笔者)不慎失足跌入渡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对岸。况且南赣的事掣肘之处极多,只缘于地处四省交界,各有各的办法,我如今也不过是碌碌度日,自古以来从没有权柄不集中而能成事的(自古未有事权不一而能有成者)。虽也萌生过告病退休的想法,恐又成虚文,实在不忍轻易放弃,想等地方稍微安定些再说。现在又得诸友,终于有盼头了。徐爱开春以来得了重病,我心里极挂念,老觉得不安。昨日收到他的来信,打算与二三友在湖州买田,因寄去一诗。现抄录于此,聊表同怀(志趣相投)之意。”(1)
“自古未有事权不一而能有成者”,这是他的实践经验,后来要不是他亲临前线,坐镇上杭,结果还不知道会怎样。王阳明于是从分与数两方面入手,整顿军备,严肃军纪。
按他的方法,军队编制调整为:
每二十五人编为一“伍”,每伍设一“小甲”;两“伍”五十人为一“队”,每队设一“总甲”;四“队”二百人为一“哨”,每哨设一“哨”长;两哨四百人为一“营”,每营设一“营官”及两个“参谋”;三营一千二百人为一“阵”,每阵设“偏将”;二阵二千四百人为一“军”,每军设“副将”。偏将、副将的人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副将可以罚偏将,偏将可以罚营官,营官可以罚哨长,哨长可以罚总甲,总甲可以罚小甲,小甲可以罚伍众。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王阳明的作战意图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对部队的指挥从而实现“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举动如一”。
这是避免出现覃桓悲剧的条件之一。
条件之二是王阳明壮胆向上要权,这是他莅任之初没有办成的事,现在要想办法将它办成。
别看巡抚官大,到底是文职,有些权限是受到限制的。比如王阳明初任巡抚,朝廷就明确了他的职权范围:“一应地方贼情,军马钱粮事宜,小则径自区画,大则奏请定夺”。
买红花送给有功人员,这不需要花费多少钱,王阳明就径直做主了。但像问责失律官员、升赏有功人员这样的大事,他就得先请示,再依旨办事。打报告,往京城送报告,兵部先研究,御前会议再研究,皇帝最后拍板,这一套程序走下来,决非一天二天就可以办得了的。过时之赏不如不赏,过时之罚不如不罚,因为完全起不到激励警戒的作用。
何况事联四省巡抚,个个都比他老资格,但凡有所举动,不得一一打招呼?既不利于战机的把握,也不利于保密。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11-13 09:37:24 +0800 CST  

楼主:翰林祭酒

字数:129755

发表时间:2016-09-06 01: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2 09:08:25 +0800 CST

评论数:3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