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王阳明(长篇连载)

题 记:《问道王阳明》是一本关于王阳明的书,力求再现王阳明艰苦的心学历程。行文忠于史实,力求通俗严谨,但拒绝插科打诨。本稿的副标是“让这本书参与你的心情管理”,这就是我的写作宗旨。心情是需要管理的,正如财产需要管理一样。来吧,让我们一起参与心情管理,还生活一个明媚。




第一章 前世今生

阳明缘起


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这些年行走江湖,每去一个地方大都直奔心中的某个主题。比如去长城是为了秦始皇,去赤壁是为了三国,去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的主战场)是为了创业艰难百战多,去秦岭是为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去大漠是为了孤烟,去岭南是为了荔枝,去凤阳是为了朱元璋这个著名的叫花子皇帝,去苏、杭是为了名园,去浙江余姚自是为了王阳明:
这个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一次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长在岩石中间的花和树,问道:“如果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花树长在山中。你未来看花树以前,虽然未曾与花树谋面,但你来时,却对面识得这是花树,可见你心中晓得这是花树,只是平素没去注意罢了。
这就是著名的“心学”。其所强调的立场是“心外无物”,万物皆在我心里,如明镜照物,妍媸自现。这里所说的“物”包罗万象,并且万象森然已具。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1)。
基于此,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也”的著名思想。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意思是,人心没有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从外界增添分毫(2)。
引文中的“欲”,不仅仅是指金钱名利的欲望欲念,刻意去学雷锋做好事以图留名,也是一种欲;为人民服务而梦想着树碑立传也是欲。这就如尘土能迷眼,珍贵的金粉银屑对于眼睛来说,同样也是有害之物一样。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计较名利地位,不以个人的进退屈伸荣辱为念——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全然“无私欲之蔽”的“天理”。王阳明之后又找了个更为简捷明了的话头来提纲挈领,是为“良知”。为人处事均能按自己的良知去做,既不违背良知,也不刻意追求良知,这就叫致良知。
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殊非易事,良知的养成亦非轻而易举,却是需要经过一段如履薄冰混搭着刮骨疗伤的过程。朱熹说“扶起此心来斗”,毛泽东说“狠头私心一闪念”。话讲得都非常严重。王阳明于是以毕生的精力来研究这门学问,边带门生,边接引弟子,边带兵打战。
后人将王阳明开创的这个学派称做姚江学派。
姚江是指流经余姚县城南面的一条河。据说,余姚的得名与擅长治理天下的舜有关。舜的一房旁支被分封于此地做诸侯,因为舜姓姚,所以得名余姚。余姚位于杭州湾南岸,风景秀丽,南有四明山和天台山,西南有会稽山。穿县而过的那条河,因得姚姓之便,便是姚江。
王阳明就出生在这里。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到了能够为自己的言行担责的年纪,他去游玩会稽山,看上清爽的阳明洞。于是一度隐居于此,刻苦读书,艰苦地思考人生的道理,遂自号阳明子,学者称阳明先生。

============
注释:
(1):《传习录注疏》,第13页。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标注传习录》,第9页。[日]三轮执斋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014年版。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5 17:20:00 +0800 CST  
差点被封杀,不过后面的更新内容好象不见了?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22:27 +0800 CST  
几个祖先



王阳明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西晋的王览(206-278),属于琅琊王氏。王览做过官,而且官阶还不低。王览有个兄长叫王祥,赫赫有名的卧冰求鲤的主角便是他,大孝子。
王氏继起的锋芒要归因于王导的出现,他是王览的孙子,协助晋元帝开创东晋,官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级,与东晋另一位有名的人物——谢安齐名。王、谢在当时都是大家望族。刘禹锡有句诗说“旧物王谢堂前燕”,这个“王谢”便是指王导与谢安二大家族。他们聚居在建康(今南京)的乌衣巷,一边钟鸣鼎食,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一边在政治上叱咤风云,发挥足够的影响力。著名的淝水一战,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数十万虎狼之师,由是奠定了东晋的基业,就是由谢安的侄儿谢玄打的。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前方得胜的捷报送达,谢安看了一眼,即弃置案上,继续与客人下棋。客人问,谢安说:“小儿辈已破贼”。
十足的名士风度,东晋人很看重这个。
王导(267-330)是谢安(320-385)的前辈,擦肩而过的缘故,两者基本没有合作的机会,然而在政治上却有交集。前者开创了江东基业,后起的谢安则稳住并开拓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王导出任丞相的时候,东晋正风雨飘摇,这直接影响了王导的处事风格:以大局为重,息事宁人也团结一帮人。然而当其堂兄王敦造反时,王导却能旗帜鲜明地与其划清界线,他说:“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所以近儒陈寅恪说:“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之论也。”
王阳明后来力争做名士,我想,他的祖父王伦不可能不跟他唠叨虽然久远却是光华绝代的前尘往事。只是令人吃惊的是,对于这样飞龙在天的祖先,王阳明在平定宸濠之乱后所写的《纪梦》一诗中,却借郭璞(276- 324)向他托梦的方式,揭露说王敦造反实是王导的主谋。言外之意,王导是个奸臣、阴谋家,而非《晋书》所说的一代名臣。关于这件事情,事出突然,有点让我不知所措,那么且待后文再作探讨吧。
王导还写得一手好字,尤以行草为最佳。这是否意味着,后来王羲之的出现,接受过家族方面的文化熏陶呢?不敢肯定,但也不能全盘否定。王导有个堂弟叫王旷,不怎么知名,知名的是他的儿子王羲之。
至于王羲之,再多的话都是多余。
王羲之喜欢游山玩水,曾在距绍兴不远的兰亭,搞了次大规模的聚会。著名的《兰亭序》写的便是这日的情景。不知是在此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总之,王羲之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便举家迁到了绍兴,当时叫山阴县。
这一支王氏于是一直生活在山阴,自东晋至宋。直到一个叫王寿的人,他在宋朝的某个时候,举家从山阴迁到了余姚,这一支王氏才与余姚发生了关系。
王寿是王羲之的二十三世孙,也是个读书人,也出仕,不过官阶很不起眼,才是从九品的小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吧。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39:47 +0800 CST  

忠臣王纲



王阳明少时读书不专心,其父王华就以“吾家世以读书显”管教他。王华敢这么说,看来决非空穴来风。余姚王氏即使在最默默无闻的时候,似乎也在坚守着耕读的传统。王阳明的六世祖,也就是王寿的五世孙,一个叫王纲的人,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他后来乃至名列《明史·忠义传》。
余姚王氏在明代的开篇颇为精彩。
王纲(1302-1371),字性常,与弟弟王秉常均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诣,至少在十里八乡的读书人圈子里是享有知名度的。从目前的相关记载来看,王纲似乎不怎么热心于仕途。他的前大半生生活在元朝,却对科举不感兴趣,有闲了就去钻山沟沟,仿佛他是采药人。这明显有违普遍的价值取向,《王性常先生传》称“时人莫测也”(1)。
去他妈的莫测,王纲于是我行我素去了。
元末天下大乱,王纲领着年迈的母亲避到山中,搭了几间草屋,聊以躲避风雨。一天夜里,有精疲力竭的道士前来投宿。道士自称赵缘都,来自遥远的终南山。王纲到底读过书,一来二去的,发现彼此很投缘,于是彻夜长谈。
赵缘都果然身怀绝技,并且慷慨地授以占卜的方法。出于好奇,王纲请他替自己占了一卦。赵缘都说:“你日后必将青史留名,前提是你也将不得善终。”看着王纲充满诧异的脸,赵缘都说,除非你跟我云游天下。孝子王纲面露难色,我不能舍弃老母不管。赵缘都笑着说:“你终究难以割舍人世间的事。”然后就消失了。
王纲的至交好友中,倒有几个有头脸的人物。比如刘基刘伯温。民间甚至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相当神通。刘基做过元朝的官,后来不做了,他在余姚见到了王纲。年长的王纲坚信刘基“具有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才干”,并且一定能够成功。王纲最后拜托刘基:
“老夫生性懒散,不适合做官,将来你得志,拜托不要向朝廷举荐我,那就太感谢了。”
刘基最后还是食言了,因为明朝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不过,王纲抵达朱元璋时代的首都南京,是在刘基去世一年之后的洪武四年(1371)。此时,王纲年已七十,倒也保养有方,“齿发精神如少壮”。明朱元璋发现王纲别有长才,除了文学,遂授以兵部郎中一职。
事实将证明,王纲小有用场。
当时,广东潮州地区发生民变,朝廷擢升王纲为广东参议,前往公干。
从首都南京到中国南端的潮州,王纲领着儿子王彦达,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个潮州,就是唐朝的韩愈诗中所说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潮州,从唐朝到明朝,依然是未开化多于开化。
然后王纲驾着一叶小舟,只身赴虎穴,前去劝抚群情激愤的百姓。潮民深为王纲的言与行所感动,表示要归顺朝廷,不再与朝廷作对。
折冲樽俎(2),读书人的力量有时还是蛮强大的。
只是归途行至广州附近的增城时,发生了意外,王纲父子为海盗所劫持。其头目曹真要王纲入伙。王纲先是劝,再是骂,最后为海盗所杀。
是时王彦达才十六岁,见老父惨死,大哭咒骂求死。众贼人性起,要结果了他。头目曹真这时良心发现,劝阻说:“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王彦达求死不成,决心绝食而死。海盗见王彦达小小年纪,却有这般气节,终于答应放他回去,并且允许他收敛亡父的尸骨,带回安葬。
直到多年以后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御史详细地向朝廷报告了这件事情的始末,朝廷才在增城为王纲立庙。但王彦达拒绝了朝廷的好意,决定自己动手,躬耕养母。
王彦达在余姚秘图湖边盖了一座小房子,时不时来此看山看水看鱼儿跃出水面,遂自号“秘湖渔隐”。耕读传家,不大热心仕途,于是似乎成了余姚王氏的家族传统。因为王彦达的儿子,王阳明的高祖王与准,亦取了个相当冷色调的号,叫做“遁石翁”,亦是终身不仕。
=============
注:
(1)《王阳明全集》第15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2)折冲,拒退敌人攻城的战车。樽俎,古时盛装酒肉的器皿。折冲樽俎指在杯酒宴会间,运用外交手段取胜敌人。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1:03 +0800 CST  
高祖遗泽



王与准,字公度。
其父王彦达临死前将先世积累下来的藏书,悉数交给了他,并嘱咐说:“我们王氏到底是读书人家,你不要荒废这个家族传统就可以了,并不指望你进身为官。”
王与准于是充分利用农耕之余,比如“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苦读先世所遗留的藏书。学问因此日进,声名因此日广。那个年代缺书,邻里后生纷纷登门求教。王与准却推辞说:“我是野路子,学无师承,怎敢给你们当先生?”
事实上这是王与准的客气话,王氏家学还是有所师承的。比如易,王纲就得自道士赵缘都的亲传。至王与准,他已不满足家学藏书,听说四明山有个赵先生,精通《周易》,便负笈从学去了。
王与准矢志向学的精神感动了赵先生,作为肯定,赵先生将家族中的一位女孩许配给他。赵先生的意思,王与准年纪轻,又学有所成,可以考虑建功立业。王与准却说:“昨儿有幸聆听先生‘遁世无闷’的教诲,与准请终身践行这句话。”见王与准这么意志坚定,倒是赵先生不自在起来。
余姚王氏至王与准,就有了能掐会算的名声。远近之人,识与不识的,都来找他算一卦。连县里的知县也慕名派人前来,有时一天竟达二三次。王与准不胜其烦,生气地对使者说:“我王与准不是靠这个混饭吃的江湖术士。”然后当着使者的面,把那些卜筮的书全给烧了。
当然,这可以是个技术性的问题,王与准保不定另有手抄本,因为古时的书,实在金贵,得之不易。
王与准自知开罪了知县没什么好结果,索性逃往四明山中,寻了个可以容身的石室,隐居了起来。
这一去就是一年多。
王与准本打算就这么默默无闻地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稳稳当当地把日子打发掉,老死山中算了。不曾想,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征招有特殊才能与身怀绝技的奇才异士,吏部的使者奉命寻到余姚,王与准竟然不应征。那个知县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于是在使者面前参了王与准一本,无非说王纲为国尽忠死难,朝廷没给他们相应的礼遇,王氏子孙颇怀怨望之心,因此不做大明的官。使者闻言大怒,当下拘捕了王与准的三个儿子,同时派人入山搜捕王与准。
这样大动干戈,自然风声鹤唳,王与准得知消息,越发往更深的山中逃,结果不慎跌落山崖,摔伤了脚。这样王与准就被抓获。朝廷使者见王与准形容并不卑琐,反而是身材魁伟,长髯飘逸,便给了他解释的机会。王与准就将所以烧书、所以遁入山林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
真相终于大白,朝廷使者并不想为难他,但皇命难违。王与准最终同意让儿子王世杰到县学补弟子员,而他则因为脚伤免于出仕,倒是成全了遁世的志节。
王与准认为这是拜那块伤了他的脚的石头之赐,因此对那块伤人的石头相当感恩,遂自号“遁石翁”。
遁石翁精通《礼》《易》,著有《易微》。前面说过,王与准虽烧了筮书,但并没有就此放弃卜筮这一爱好。他曾就余姚王氏的渊远流长卜了一卦,得“大有”之“震”,相当高兴。
按《周易》之震卦,卦辞里面有“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这样的话,意思是说,所指示的对象不是建功立业的王候,就是折冲万里的大儒,二者必居其一。而且可以肯定是八九不离十的。王与准于是神秘兮兮地对儿子们说:“我王氏将有后人光大门庭。”
这么说,早慧的王世杰可以有光大门庭的机会。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1:36 +0800 CST  
祖荫清凉



王世杰幼受庭训,又奉父命到县学补弟子员。彼时,王世杰年方十四岁,已熟读四书五经及宋儒之书。当时,县学的教谕叫程晶,自负其才,基本看不起手下那些生员。但对王世杰却刮目相看,并且毫不吝惜地称赞王世杰:“此乃当今之黄叔度也。”
东汉黄宪,字叔度,汝南郡人。据记载,东汉名流荀淑一见年仅十四岁的黄宪,即对他印象深刻,并且认为黄宪可以做他的老师。荀淑对汝南郡功曹袁阆说:“贵郡有个像孔子学生颜回那样的人物,你可认识?”
袁阆说:“你是遇到了我们的黄叔度了吧。”
可见,程晶亦是视王世杰为颜回一样的品行高洁。
王世杰之后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却发现了一个对于他来说是相当难堪的景象:考生们个个得在监考人员面前散发解衣,接受检查,以防止夹带作弊。这成何体统。王世杰当即表示:“我宁愿回家拖着鞋子,住简陋的茅草屋,悠哉游哉过日子,也比受这斯文之辱强。”
于是归去,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我们知道,明人出仕做官,除了参加科举,还有荐举的捷径。地方官在辖区内若发现真有饱学行修之士,可以向朝廷举荐,朝廷再量才授任。这是儒家社会的一个理想。《尚书·大禹谟》说:“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思是,天下有才能的人都得到任用了,包括山野隐逸之人都人尽其才了,这就表示政治清明了,天下太平了,政通人和了。
大明宣德年间,朝廷就下了这方面的诏书,要求地方官仔细查找,认真遴选。余姚知县理想中的人选又是王世杰,连盘缠、行李、仆从都替他准备好了。可是王世杰却以家中尚有老父为由推辞,将机会让给别人。
遁石翁去世后,县里再次想起他。王世杰又以家中尚有老母为由推辞,再次将机会让给别人。他只是安静地呆在家,也耕田也教书,自食其力。日子虽然清苦,有时不免发生断顿的情况,但他安闲自得,安然自若。
倒是老母亲看不下去了,都穷成结绳纪事了。临死前留下遗言说:“我死后,你必须出去做官。不要违背我的话。”
是个好母亲,知道对于一个孝子来说,母命确实难违。于是,在办完丧事之后,王世杰就接受了举荐进入南京国子监。此时,距其父遁石翁谢世已十年,王世杰称名儒宿学。
然而天不遂人愿,不久之后,王世杰意外谢世。
留下遗憾无数。
王世杰自童子时起,即有志圣贤之学。其一生亦以圣贤为榜样来约束自己。他曾对弟子们说:“学者若能体悟得曾点意思,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皆能洒脱自在,悠游自得,那么爵禄名利不足以动其心,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曾点,字皙,大名鼎鼎的曾子的父亲,孔子的早期弟子。关于“曾点言志”一章,宋、明诸儒多有诠释,并且热情不减。究其原因,则是相当佩服曾点“洒然无入而不自得”的生存状态,活得无拘无束,无法无天。嗣后的王阳明亦屡屡言及这个人,丝毫不见倦怠。
《论语·先进篇》记载说:有一天,孔子让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点各言其志。孔子和其他三位同学讨论的时候,曾点在旁边悠闲地鼓瑟。孔子听了其他三人的陈述之后,转过头来问正在鼓瑟的曾点,你怎么样呢?
曾点听到老师在问他,瑟音渐稀,接着,弹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拢,瑟弦发出铿然的响声,然后放下瑟,直起身子对孔子说:老师你问我啊?我和他们三人刚才所讲的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也就是各人讲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点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邀上五六位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
就是说,王世杰亦很欣赏曾点。
王氏旧居前植有三棵槐树,据说是遁石翁亲手栽植的,王世杰自号“槐里子”便得名于此,学者称“槐里先生”。遗著有几部,只有《槐里杂稿》一稿存世。
后来撰写《槐里先生传》的戚澜,其父冷川与王世杰是好友。他感叹王世杰英年早逝,饱有学识,“竟不及用”。
看来光大王氏门庭的事,得另待其人了。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1:57 +0800 CST  
第二章 精神导师



梦的解析



王阳明出生的那一年,可以肯定,余姚王氏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乃至王阳明的降生地,后来雅命名为瑞去楼的所在,却是他们不得已租来暂时栖身的。
王阳明的祖父,也就是王世杰的儿子,名王伦(1421-1490),字天叙。这个王伦也是个谨守祖训的人,并不热心仕途,亦没有迹象表明他参加过科举。走的却是槐里先生的老路,唯以开馆授徒的方式,换取薄酬,赡养老母。
王氏家风果然平和,仿佛在养精蓄锐。
王伦自幼接受父亲的严格训练,再加上聪明伶俐,因此一度被左邻右舍看好。槐里先生去世时,家徒四壁,一无长物,全家最值钱的家当就是那数箱书了。然而王伦视之如命,说:“这是我们王家的传家宝,我若不努力学习,则王氏家风将会在我手上败落。”于是废寝忘食,口诵心惟。王伦发现自己特擅长《仪礼》、《左传》和《史记》。甫落冠(20岁的样子),远近富家闻其名,争相请他当塾师。
王阳明出生的那一年是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其父王华(1446-1522)26岁,正在异乡做塾师。就是说,祖父王伦将在少年王阳明的性格养成方面,发挥莫大的影响力。
苏轼有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王伦也有这个癖性。他在居所周围种满竹子,得闲就呼朋引伴,在竹林里消磨时光。王伦弹得一手好琴,这在娱乐单一的年代,是个不错的消遣。
王伦不只一次带客人去参观他的心爱的竹林,仿佛那是他毕生的宫殿。王伦确实也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宫殿,说:“这是我直谅多闻的朋友,怎么能一日相离呢!”
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意思是,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是有好处的。竹者,中空外直,确实够正直的,正直得乃至他的儿子王华都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儒家的眼里,有修养的正直的人必须是这样的:“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去追求,既使是给人执鞭开路,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做吧”(1)。因此 ,正直的王伦,“视纷华势利,泊如也”(2)。
世人遂称他“竹轩先生”。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王阳明,其他且不说,识字自是要比其他小孩要早。
王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祖母闲来无事做了个梦,梦见有仙人穿着红色的衣服,在悦耳的鼓吹里,腾云驾雾而来,送给她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她伸手去接,随即惊醒,却听见儿媳妇的房间里传来小孩的啼哭声。有传话说,添了孙子。祖母亦喜亦惊疑,便将刚才所梦,告诉了尚在竹林下徘徊的王伦。竹轩公王伦亦以之为异,遂名之曰王云。
当然,这样的故事,估妄言之估妄听之可也,当不得真。因为王阳明的父亲,后来声名远播的状元公王华,其出生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异相:待产的王华的母亲,梦见她过世的婆婆,递给她一个身穿红色衣服、腰配玉带的小孩,说:“只因你侍我至孝,所以我恳请了上帝,送此孙给你,可保我们王氏从此以后,世世荣华富贵。”这么一来,王华就名为王华了,其兄名王荣,据说是为了“符梦”的缘故。
才刚刚说过,爱竹的王华的父亲王伦,“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很有节操和情怀的一个人。仅仅是转眼之间,他就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荣华富贵”的名,这不自己打脸么。事实上,这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菜刀放在厨房里,就是切菜的菜刀。倘要拿在手里,在人多的菜市场舞起来,那就不是菜刀了,而是凶器。同样的道理,追求荣华富贵不是病,不择手段那才是百弊丛生,这叫做“君子固穷,小子穷斯滥矣”。
自觉福薄的王伦,在清辉之夜的竹林里,鼓琴与弟子们唱和。就算鬼哭狼嚎也心甘情愿,一点都不心浮气躁。
没有迹象表明,王云天生早慧。因为直到五岁时,别说伶俐,他竟连话都不会说。这不免让王家人感到紧张。王伦就想,这个“云”字在说文解字里就是说的意思,这是否意味着把底里道破了呢?王伦决定给孙子改个名字,不叫王云了,叫守仁。
恪守仁道,做个有仁德的人,这便是王伦对孙子王守仁的期待。荣华富贵也罢,金山银山也罢,光宗耀祖也罢,坚守仁德,做个有道德的人,这是底限,也是修行。
说来也怪,只是这么一改,奇迹真的发生了。一天,王阳明不但开口说话了,且将祖父平日里读过的书,流利地背了一遍。这下王家炸开了锅。王伦更是惊得合不拢嘴,结结巴巴地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倒是王阳明不解地睁着惊奇的眼睛,说:“祖父平日里读过的书我已默记在心了呀。”
王伦这才确信,此儿得好好培养。
========================
注:
(1)《论语·述而》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2)《王阳明全集》,第1530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2:24 +0800 CST  

少年头角


隔代亲是中国的传统。王华亦是由其祖父槐里先生耳提面命调教出来的。根据现有的文献记载,王华的早期似乎比王阳明的早期来得早慧。杨一清在《海日先生墓志铭》里说:
“公(指王华)生而警敏,始能言,槐里公口授以诗歌,经耳辄成诵。稍长,读书过目不忘。”
杨一清曾任王阳明时代的首辅。海日翁是王华晚年的自号,人又称他龙山先生者,是因为王华曾在龙泉山的一座寺庙里读过书。
余姚龙泉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著名的姚江便从其南麓经过。站在龙泉山顶,可以俯瞰余姚全城景色,姚江又旖旎东去,令人流连忘返。山上还有一口有名的石井,井水清冽,常年不枯。据说水面时常呈现两条奇异的游龙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北宋王安石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王安石有雄烈的济世之心,想来王华亦是有的,不然不会那么刻苦地读书。有个叫宁良的人,官居浙江左布政使,曾拜托“提学”张时敏为其子物色一个合适的老师。张时敏不加思索地推荐了王华。当时王华还不到二十岁,张时敏给出的理由是学行兼优。宁良于是亲自登门造访。
在宁良的老家祁阳,王华住在宁良的梅庄别墅,内中藏书宏富,达数千卷。仿佛是不才突发奇想地打进了珠宝店,王华于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耗在了藏书里。在梅庄别墅的三年时光,王华基本无暇关心风花雪月。祁阳当地有叫歌妓陪酒招待友朋的习俗——事实上这也无可厚非,唐朝的白居易、北宋的苏东坡经常是作了诗填了词,转手就递给歌妓谱曲来唱,然后携歌妓畅游江湖——然而王华“峻绝之”。婉转地拒绝也还好说,却用了最高级的形容词“峻”,可见持守之严,仿佛壁立千仞。
仅凭这一点,就让祁阳的读书人佩服得不得了。
不过,学行兼优并不意味着诸事顺遂。王华在考中状元之前,经历了一些波折,叫做连举不利。转机出现在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参加浙江省乡试,考得第二名。翌年,即成化十七年,三十六岁的王华,出人意料地在参加殿试时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根据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各省举人每三年汇聚京城,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时间是逢辰戌丑未年(王华参加会试的那一年是成化十七年,按干支纪年即辛丑年)。会试合格者称贡士,接着在举行会试的同一年,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1)。考试合格者才称为进士,分为一二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由皇帝亲首选定,故而称为“天子门生”(2)。
这保证了状元王华足够的荣耀,荣归故里。
行文至此,需要提请列位看官注意的是,王华鉴于绍兴地面的景致不输余姚,且又是先世故居,故而举家又从余姚徙居越城之光相坊。虽然限于文献,我们已无法确切地弄清楚其徙居的具体时间,但可以肯定这是个事实。所以《王阳明年谱》只得含混地写道:“十有七年辛丑,先生十岁,皆在越”。越即越城即绍兴,“十有七年辛丑”即王华高中状元的成化十七年。
改变也就发生在这一年。

按照明代的规矩,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一职。换言之,翰林院修撰是只有状元才能独享的荣誉。明代的翰林院是个秘书机构,也是皇帝的智囊团,职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虽不直接参与政事,但可以就朝政发表意见,地位清要。其主官为翰林学士,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检讨等。
且不说薪水,至少有官署可以落脚。于是,王华决定接六十岁的王伦来北京奉养,十一岁的王阳明随行。
对于王伦来说,这无疑是长脸的事。因此,他并不急着赶往北京,却是一路游山玩水,以愉快的心情消受这百年不遇的愉快的时光。
这一路走走停停,就来到了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镇江位于长江边上,历为名胜之地。南宋辛弃疾有词曰:“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个“北固楼”就在镇江,著名的金山寺也在镇江。金山就是《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金山。特别适合有月的晚上,在地处高处的金山寺赏月赏风景,万里澄静全在眼底,长江浩淼,月色如画。
王伦就携酒在金山寺的妙高台招待客人。酒酣,兴致起了,不能不赋诗。这时,大人们都想留点空间给年幼的王阳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想试试他的才华。王阳明正愁闲着无事,于是张口就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微醺,斜倚妙高台,看月,看清辉笼罩着偌大的金山,却在烟波长江中不过一拳头耳。这时,远远的又有箫声,仿佛湿滑的路径,不觉自失。长江波平万倾,龙王想是睡着了。
这样的诗,我总疑心不是十一岁小孩的口吻。若换得王伦,倒是贴切。客人们也大感惊异,复命做命题诗《蔽月山房》。王阳明随口就来: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简直是妙想连篇,比上一首有过之而无不及。山大月小,或者山小月阔,只是观察角度的不同,这一奇特的思维方式,完全摆脱了诗歌内容对尘世风景的依赖。十一岁的王阳明竟懂得看问题得从不同的角度,这是值得瞩目的。
出自《周易》的成语“错综复杂”,就提示从事占卜决疑的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似乎预示着少年王阳明有成为哲学家的潜质。
别不信,特出的人才还真有奇异的少年。

===============
注:
(1)《中国考试制度史》第173页,邓嗣禹著,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版。
(2)《中国科举制度史》第194页,王凯旋著,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版。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2:50 +0800 CST  
只身闯荡



奇异少年王阳明在来京的第二年,就上学读书去了。很可能这是王华对父亲的说服。再这么让王阳明跟着爷爷,怕是要被惯得汪洋恣肆了。这不,刚上学没几天,塾师就客客气气地找上门来,并且找了个相当客气的词面来形容王阳明在私塾的表现,据说是“豪迈不羁”。其实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来说,要能力没能力,要经济没经济,就算天才卓荦,也只是初出茅庐,豪迈不羁个毛啊,说白了就是不受约束,屁股底下有针坐不住。
王华深以此为虑,竹轩公王伦只得呵呵一笑,因为他清楚,王阳明这年少初长成的时光,跟他的日子居多。不过,王伦的育人方法也不是一无可取。文献记载说:“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1)。就是说,王伦不只是教教书,还注重弟子的品德养成。少年王阳明的品格是没有问题的,这不用质疑,因为这是王氏立身的根基,自从忠臣王纲以来便是王氏家族的血统。只是王阳明似乎有点多动,静不下心,功课自然不长进。王华担心的应该是这个。
状元王华决定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教育权。
王阳明后来多以静坐的方式来教导门生弟子把心猿意马的心收拢回来,这样才能专心致志地做事。他说:“所谓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已,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2)。”意思是说,所谓静坐,不是要学老僧的坐禅入定,只是因为平日杂事多,心不静,欲借静坐来把放逸的心收回来罢了。
宋明诸大儒普遍重视“静坐”。周敦颐、陆九渊都重视静坐的工夫。程颐一旦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朱熹的老师李侗自己静坐,也教学生静坐。朱熹也以静坐指点学生:“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他将教育划分为小学与大学两个阶段:
8-15岁为小学教育段,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段。
朱熹特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认为应在日常的洒扫、应对、进退中,培养坚定的操守,良好的品格,并且养成耐心做事的习惯,如此方可以成为日后“大学之基本”。因为“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3)。若自幼失了小学,或坯模没打好,大了要补填就困难了。
王阳明正是基于此理来调教求学者。同样,深谙朱子之道的王华,眼下亦要借此一段工夫把王阳明调教出来。
《王阳明年谱》说:“自后每对书辄静坐凝思”。
王华教导王阳明,读书之前,如果发现心静不下来,则需闭目静坐,先把心搞定了,自然事半功倍。
应该说,这是王阳明第一次实打实地接触到圣贤之学。虽然现有的资料中,无有关于王阳明与其父王华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记载,但王华要跟十二岁的王阳明把这个深奥的问题表层地解释清楚,话固然是少不了的。至于是否有棍棒的协助,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有一天,王阳明平静地问私塾先生:“什么才可以称为天下第一等事?”
先生好奇地将他打量了一番,然后说:“自然是读书考取功名了。”
没想到王阳明并不同意先生的这个观点,说:“考取功名恐怕不能算天下第一等事吧,或许读书做圣贤才是。”
王华听说此事后,笑着对王阳明说:“你想做圣贤啊?”
不知王阳明是如何回答的,父子俩是否就这个问题有过探讨,但很显然,满腹经纶的王华未能给王阳明一个满意的答案。看来私塾先生也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关于如何做圣贤,王阳明满脑子只有祖父的教育和祖先的影子。
祖父王伦据说“胸次洒落”,是陶渊明和林和靖一流的人物(4)。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了官不做,宁愿回家务农自己过活,日日睡到日上三竿,偶尔也在东篱下采采菊。北宋林和靖结庐杭州西湖之孤山,终身不仕,亦未娶妻,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常驾小舟纵游西湖诸刹,找高僧玩。每当有客来,童子以放鹤为信,林和靖见鹤则归棹。这些大把挥霍光阴的人物,在少年王阳明身上留下的烙印,就如前面那二首诗所展示的一样,路数已明显不同。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3:24 +0800 CST  

再就是家族系统里面的前尘与往事。王阳明五世祖王彦达躬耕养母,粗衣恶食,终身不仕。高祖王与准结庐四明山,一度还要往更深的山“深遁”。曾祖王世杰拒绝科举,宁愿饿死也不让侍卫的脏手触碰他的衣服。于是乎,王阳明后来学佛学道学神仙,不能说没有家族这方面的影响。
这是他耳濡目染的圣贤,也是他必走的弯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没人能给他指明一条路。
于是,他决定只身出去闯一闯。
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王阳明出游居庸三关。
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紫荆关在河北省易县,倒马关在河北省唐县。十五岁的王阳明单挑匹马,既惊险刺激,又满怀灼热的激情,沿途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十五岁的孩子,要搁现在也就初高中的年纪,却风餐露宿,走了那么远的路,这是要有一定的胆量的。养在温室中的花朵是万万不行的。由此可见王华的教育思想,当放手的时候,他放手了。雄鹰不吝把它的孩子往悬崖下推,然后雏鹰就学会了展翅。
不只是游山玩水,王阳明还一路考察了沿边风情,悉心收集防御胡骑入犯的对策。这一路走走停停,花去了王阳明一个多月的时间。雄关漫道,长城的背影,疲惫的守备军人,惊弓一样散乱的马蹄,以及残阳,村寨,旅人,如此等等,都给王阳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是有了经略四方之志。
一天,他梦见了经略四方的代表性人物之伏波将军。他去拜谒了伏波将军庙,并且饱有情感地写了一首诗: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这首诗歌颂了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之乱的功绩。
马援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建武十七年(41),马援以伏波将军的身份,平定了交趾之乱。诗中“卷甲归来”即是指马援平定交趾之乱后凯旋归来。是时,他还在国境立了一根铜柱,上面题写了六个现已失传的文字(5)。
马援一生的战绩皆与经略四方有关。他的名言是:“男儿当战死沙场,以马革裹尸,怎么能死在自家床上呢?”(6)
王阳明立志要做象马伏波那样的人。于是,奋笔疾书,将这一个月以来的所见所闻以及关于防御胡骑南侵的思考,写成奏章,打算上奏朝廷。
王华这回没让王阳明得逞,当即制止了这个狂妄的举动,并成功地把他赶回书斋。


=============
注:
(1)《王阳明全集》第1530页。
(2)《王阳明全集》第1357页。
(3)张伯行:《小学集解》。
(4)《王阳明全集》第1530页。
(5)冈田武彦所著的《王阳明大传》一书,认为这六个字应是“铜柱折交趾灭”。见《王阳明大传》上册,第65页,重庆出版集团2014年版。
(6)《后汉书·马援传》。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17:44:08 +0800 CST  
习书南昌



王阳明十七岁那年,时局发生了变化。明宪宗朱见深驾鹤,其子明孝宗朱佑樘继位,是为弘治元年(1488)。
明宪宗朱见深颇有君王风度,也用对了一些人,于是明宪宗时代的社会风气号称清明。当然弊政也不免,比如嚣张的西厂、歪门邪道的传奉官(皇帝不经吏部,违反选官程序,直接任命的官),便是他的政治遗产。
明孝宗朱佑樘继位时年仅19岁,年号弘治。而后他的政治表现称“弘治中兴”,可见也是个不俗的人物。
是年,王华参与修撰《宪朝实录》,并充任明孝宗的经筵官,负责给皇帝讲读经书。
这里得解释一个名词:什么叫经筵官?
所谓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元﹑明﹑清三朝沿袭这个制度,尤以明代最为重视,以内阁大学士这样的重臣掌管经筵之事,以翰林官充任经筵讲官。除皇帝外,皇太子出阁读书,也开设讲筵。
对于王华来说,成为经筵官,无疑是荣耀的。这不仅是对其学问的肯定,亦是对其品格的肯定。而经筵官因与皇帝有“日被顾问”之关系,有尽情进言之便宜,故而地位特殊:“天下事在宰相,有些事宰相当说却不方便说时,由御史来说。而当连御史也不方便说时,则由经筵官来说。(1)”很可能是基于这层关系,后来连叱咤风云的大太监王瑾,见着王华,也要礼让三分。
也就在王华成为经筵官的这一年,王阳明分明腻烦了京师的繁华,回绍兴去了。或者他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才回的绍兴也未可知。比如当年七月,他即前往江西洪都(南昌),迎娶诸氏为妻。诸氏之父诸养和,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从四品。万国根著《王阳明评传》一书认为,王阳明迎娶的诸氏是其表妹。至于哪种表妹法,语焉不详,不得而知。
总之是,王阳明奉父命来到洪都,向诸家下了聘礼。根据中国古代的婚俗,聘礼之后是“请期”、“亲迎”。事实上,这二个环节王阳明都省了,因为接下来,他直接在诸养和的官署等待大婚日子的到来。
然而就在成婚的当天,发生了一点意外。
闲着也是闲着的新郎官王阳明,避过熙攘的宾客和欢乐的人群,信马由缰,不期来到了著名的铁柱宫。见一道士盘腿坐在蒲团上,相当高深莫测,便起了好奇心。道士亦发现眼前这个面目清秀的小伙子,不像是来骚扰的,倒像是有什么心事似的。道士于是把多年的养生心得悉心奉告,并且热情地指导王阳明打坐。
第一次收心的功夫是父亲王华教的。
现在是第二次。
这一坐,便把时间坐忘。
等到诸养和派人找到王阳明时,已是第二天的早上。王阳明任性地荒芜了一个良宵,那本是属于诸氏的。
人是找到了,魂却丢了似的。
科举出身的诸养和,亦发现了王阳明的焦燥与不安,像春天的燕雀。但诸养和到底没有足够的学养可以给王阳明一个安慰,他只是建议眼前这个任性的东床快婿,多练字。
根据经验,练习书法也可以使人安静下来。
于是,从弘治元年的七八月至次年的十二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阳明几乎将所有的闲暇都耗在了书法上。
没有迹象表明,在这期间,王阳明再有找过铁柱宫的那个道士,这很可能是出于诸养和的禁令。虽然他并不知晓如何才能成为圣贤,但诸养和毕竟是读朱熹的四书出身,知道孔孟圣贤气象决非道士可比,况且孔孟那个时代也没有道士。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服王阳明安心在家练字。
王阳明果然安静多了,并且有了心得。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8 22:25:27 +0800 CST  


后来他常跟弟子们提起在洪都学书的这段经历,不无感慨地说:“我刚开始临贴的时候,往往只得字形。后来发现这样不行,便不再轻易下笔,而是先聚精会神地把要临的字,端详仔细,做到字在心中,然后再下笔。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悟得书法的门道。此后读到程颢的一句话:‘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并非一定要字好,又何必练字呢?原来古人不管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了,字自然而然也就练好了。”
老实说,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也有如上相似的感觉。之后闲读书,发现这种感觉,亦出现在诸先贤身上。
吴与弼,号康斋。这个人名列《明儒学案》第一人,可见他在明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在我们看来,吴与弼的生活是清苦的,甚至是艰苦的。他要下地劳动,下雨天也不例外,披蓑戴笠,捏着锄头柄,与诸生并耕。回到家,又发现没一块干燥的地方,因为连屋顶都在漏雨。捱到好天的有闲的夜晚,想读书,又乏油,老妻想了个法子,在瓦盆里烧柴火,吴与弼便就着跳跃着火光读《晦庵文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临贴,却说:
“明窗净几,意思甚佳。平生但亲笔砚及圣贤图籍,则不知贫贱患难之在身也(2)。”
又一日在明窗下习书,吴与弼自述说:
“心下清凉之甚,此身是贫是富,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北宋邵雍说:虽贫无害日高眠。(3)”
王阳明注意到练习书法也需要一心一意,是为“敬”。“敬”字的工夫,似是心的一种修行。但令他苦闷的是,就目前的情形看,王阳明无法就这方面做进一步地有成效地开拓。都说“敬以直内,义以方外(4)”,宋朝的学者乃将这八个字拿来当座右铭,问题是功夫如何做,才能到达这个境界,就如我想去洪都,得怎么走一样。
他需要一个心灵导师。


=============
注:
(1)《中华百科全书》之“经筵官”条:天下事在宰相,宰相当言而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得言,则经筵言之。
(2)《明儒学案》第24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3)《明儒学案》第25页。
(4)大意是:君子恭敬不苟于是促使内心正直,行为适宜于是促使外物端方。见黄寿祺《周易译注》第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09 11:02:36 +0800 CST  
问道娄谅




诸养和官署中的那数箱宣纸告罄之时,已是弘治二年(1489)的年末,王阳明觉得也该回家了。于是,带着新妇储氏,回余姚老家。这一路水乡泽国,搭船自是轻快。
行前,王阳明早已打听到,(江西省)广信府上饶县,有位重度隐居的大儒,名叫娄谅,可堪这方面的专家。
娄谅,别号一斋,吴与弼座下三大高徒之一。娄谅早年亦有志圣贤之学,但苦于无所师承,不知道功夫如何下手,于是四处寻师,慕名拜访,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娄谅不客气地指责那些所谓的学者,不过汲汲于科举营营于功名,并非真心瞩意自身的修行。其原话是这样说的:
“率举子学,非身心学也。”
此语一出,一时舆论哗然。
比这更高调的是,娄谅曾头戴古冠,腰佩古剑——这个装束有点像孔子——四处招摇过市。所过之处,众皆叹为高人。如此到了著名的姑苏(苏州)地界,有位叫桑悦的学者,也是怪人,存心拿着生僻书中的生僻字来问难。娄谅答不上来。桑悦得胜似地呵呵笑着说:“老先生固然品行高洁,不过学问工夫还是差了点。”(1)
娄谅扭头没理他。
这样个性的人,看见吴与弼吴先生田也自己耕,地也自己扫,大为震惊,不觉反思了自己的行为,遂决定痛改昨日之非,事事学吴先生,不再使唤童子。个性中人行事果然个性,绝不拖泥水,锋刃一样,遂为康斋入室。
《明儒学案》简略介绍了他的学问功夫:“先生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指(2)。”
居敬:意思是,持身恭敬。
放心:《孟子·告子(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杨伯峻主张,这里的“放心”是指“丧失的善良之心”。固然。不过,根据前文的论述,笔者更倾向于广义上的“放心”,当是指不专心。《孟子》同卷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使让他教授两个人,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听着,而心里却以为,有只天鹅快要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和那人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一定不如人家。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3)”
所以然者,只是“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娄谅认为,把放飞的心收回来,这是持身恭敬的门户。
何思何虑(4):“何思何虑”并非无思无虑,什么都不想,而是所思所虑只在一件事,那就是复归善良的本心。当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后,良知自在,又何须思虑来添乱呢。
勿忘勿助:《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意思是,(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5)。孟子接着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宋国有个人老嫌自己种的禾苗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子评论说:“天底下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违背规律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两种情形同样不利于庄稼的成长。
这就是“勿忘勿助”的功夫。“勿忘”是不能放任自流,“勿助”是不能刻意强求。
娄谅认为,何思何虑、勿忘勿助是持身恭敬的主要方法。
王阳明舟至上饶的时候,便前去拜访了这位闻名的理学大家。这一年,娄谅六十八岁,正是学问的大成期。就在这次会面的二年后,他即谢世。双方很可能就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娄谅肯定地告诉王阳明:
“圣人必可学而至”。
这给了王阳明极大的信心。
=============


注:
(1)《明儒学案》第933页。
(2)《明儒学案》第44页。
(3)《孟子译注》第245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4)语出《周易·系辞》:“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5)《孟子译注》第61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0 09:04:24 +0800 CST  
京师向学


王阳明携娇妻,于弘治二年岁末,匆忙赶回余姚老家。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得知了祖父王伦不容乐观的病情。
果然是不幸的,王伦即在本年逝世。根据制度,王华给亡父守丧三年的时间当从弘治二年算起,至弘治四年结束。
王华于弘治三年年初到达余姚。
时隔二年,父子再次相见,王华一定会问到很多他关心的问题,因为这是他的责任。很显然,与大儒娄谅的相识,并没有让王华感到释然,反倒加剧了他的心理负担。这个敢只身闯荡居庸三关、仅凭一腔热情就敢给皇帝写信、敢在新婚之夜玩失踪的胆大包天的儿子,保不准会打着圣贤的旗号,再次迷失在旁门左道里。要知道,娄谅的那些学问(身心之学),即使在其同门师兄弟中间,也遭致了批评,认为偏离了正统儒学,陷到佛、道异类里面去了。
这似乎预示了王阳明后来研究“心学”的必然遭遇。
很可能是来自父亲的压力,王阳明并没有按照娄谅指示的门径去修习,而是重新拿起了课本,学习举子业。
明代的科举考试已相当完备,尤其八股文,是明代科举考试中一门独有的应试文体。其基本写作形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其中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部分又必须使用排比对偶而两两相对的双股行文,即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束二股,共计八股文字组成。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八股文是被作为应试的标准文体而被官方确认的(1),不加练习,确实难入其门。
尽管世人对举子业有这样那样的诟病,但王阳明还是很和平地看待了这个问题。有学者一心想做圣贤的学问,但由于父母方面的原因,不免要分精力去应对科举,他向王阳明请教,该怎么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王阳明回答说:
“由于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了学习,那么,为了奉养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前贤说过‘惟患夺志’,只要担心自己做学问的志向不真切就可以了。”(2)
王阳明的意思是,只要做学问的志向真切,不妨把举子业也看成一种修行。王阳明看问题的角度确实刁,这是他打小练成的,可以称得上是天赋。他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科举失利不妨碍圣贤之业,因科举失利而悲欢离合,才是圣贤之业的障碍。
把得失看得太重是很累人的。
于是,王阳明便真切地做起举子业来。白天,和堂弟王冕、王阶、王宫及姑丈牧相等人,一起讨论“经义”,习作八股文。夜深人静时,却是他的天地他的世界。王阳明无法忘记自己的志向。既然连大儒娄谅的学问都备受争议,那么好吧,就从正宗的经史入手。王阳明铁了心了,不弄出个动静,誓不收兵。于是挑灯夜战,刻苦攻读经史子集。
他寄希望于圣贤书能给他开辟一条门径。
改变是有的。从内心的角度来说,这种改变是渐然的,但从外形看,不免有猛然的迹象。有一天,王阳明猛然地正襟危坐,也不苟言笑。其他人当然感动奇怪了,平日里不喜欢开点荤素混搭的玩笑么,今天这是怎么了?都把不解的目光投在他身上。王阳明说:“我以前太过放纵自己,现在知道错了。”他们不信。王阳明就证明给他们看。
他们信了,区别也出来了。王冕、王阶诸人见王阳明的文章日益精进,相当吃惊。旁敲侧击之后,不无佩服地说:“他的志向已不仅仅是举子业,难怪我们赶不上了。”
弘治五年(1492),王阳明二十一岁,参加了浙江乡试,并且成功中举。举人王阳明随后来到京师,将这一年余下的时间全部集中在研读朱熹的著作上,意图一举粉碎宋儒的格物之学,然后由此突破,大举向圣贤之学挺进。
南宋朱熹,号晦庵,世称朱文公。北宋洛阳人程颢程颐的洛学,延至朱熹而集大成,后世合称程朱。
朱熹秉承前辈学者的遗续,以大手笔把《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抽出来,成为单独的二本册子,加上《论语》、《孟子》,这就是后世见到的“四书”。
“格物”一词出自《大学》。《大学》有“三纲八目”之说。“三纲”是《大学》的三项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则是强调修养的八个条目,依次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儒特别重视“格物”,尤其是朱熹。其所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乃是元、明、清三代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八百年以来成为学者奉为圭臬的标准读物。朱熹对“格物”的解释是:
“格,至也;物,犹事也”。
“格物”就是“穷至事物之理”,也就是努力探求事物存在或发展的道理。所以又称格物穷理。
由于“四书”以《大学》开篇,因此,“格物”之学通常被视作儒学的根本。


=============
注:
(1)《中国科举制度史》第202页。
(2)《标注传习录》第100页。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1 10:38:02 +0800 CST  

格竹之失




一日,王阳明在朱熹的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众物之中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然后在王华的诧异的目光中径出府衙,然后又在王华的诧异的目光中回到府衙,身边多了个叽叽喳喳的人——他的钱姓同窗。
王华警觉地耳闻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讨论,终于弄明白他们的意思。原来他们觉得朱熹引用的那句话很经典很明确,简直可以视作方法论,准备按它的指示寻一物来格。
格什么好呢?
恰巧王华的官署中种有很多竹子,于是王阳明和钱姓同窗就和笔直且充满人间情绪的竹子耗上了。他们的方法是,日夜盯着竹子冥思苦想,意图发现竹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那么,来自原生态的竹子,究竟有怎样的人生至理需要特别地挖掘呢?是物理知识,还是人文内涵?如果是前者,那太简单了,找本这方面的书来看即可,何必耗时耗力去冥思苦想?如果是后者,更简单,不过是因为竹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遂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又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竹轩公王伦不就喜欢竹么,王华的官署中多竹,看来也喜欢得不轻。那么,王阳明到底想要有哪一种鲜为人知地发现呢?
程颐窗前茂草覆砌,繁荣得不象样。或劝之稍作剪辑。程颐说:“不可。我想经常看到造化生意。”又置盆池,畜小鱼数尾,时时观之。人问其故。说:
“我想看万物自得意。”
程颢说:“观鸡雏,此可观仁。”这个“仁”即是生机,即是程颐所说的造化生意。
二程的表叔张载,又“善观驴鸣”,擅长观察驴的鸣叫声,借此识得生机之趣。
是这些吗?
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不爱修剪爬上窗前的绿草,说是为了“浑然与万物同体”,这个就比较高深莫测了。与此有相似体验的还有陈献章,吴与弼座下三大弟子之一。巧的是他也格竹,不过他发现:
窗外竹青青,窗间人独坐。
究竟竹与人,原来无两个。
格窗前之竹,乃至格出“物我一体”,确实惊人。
是这些吗?
或者这样说,既然竹中可以格出某种高深莫测的道理,同样作为一物,是否意味着屎溺中也有“至理”可言呢,如庄子说的“道在屎溺”,我们也要盯着屎溺来格?
显然这很荒诞。
王阳明遇到了死胡同。
事实也正是朝着荒诞的方向进展。三天之后,钱同学先累倒了。王阳明勉强支撑到第七日,也累倒了。
王阳明一定在方法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就目前的学力体系来说,尚不足以支撑他完成如此强大的实验。
多年以后,王阳明就此问题作出了深刻地反思,他说:
“世人总认为对格物的阐释要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他们又何尝切实运用了朱熹的观点?我确实真正地引用过。早些年时,我和一位姓钱的朋友探讨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现在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力量?我指着亭前的竹子,让他去格。钱友自早到晚去穷格竹子的道理,费神伤力,第三天时,竟过度劳累卧床不起。当时,我认为他精力不足,自己去穷格,从早到晚仍不理解竹子的理,到了第七天,与钱友一样而卧床不起。因而我们共同慨叹,圣贤是做不成的,主要是没有圣贤如许大的力量去格物。后来我在贵州龙场呆了三年,深有体会,此时才明白,天下之物本无什么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只能在自家身心上做。我坚信人人都可做圣人,于是就有了一种责任感。此番道理,应该让各位知晓。”(1)
因而,他释义“格物”的“格”,是消除本心中不正之念,来保全本体的正善(去其心中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2)。“物”字即是“事”字,都是从自心上说的(3)。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2 08:03:41 +0800 CST  

他在《答顾东桥书》中,就此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朱熹所谓的格物,就是‘即物而穷理’。‘即物穷理’,是从所有事物上寻求所谓定理,是用自己的心在所有事物上寻求理。这就将心与理分开为二了。到所有事物上去求理,就好比说在父母身上去寻求孝的理。到父母身上去求孝的理,那么孝的理到底是在自己心上呢,还是在父母身上呢?假如在父母身上,那么,当父母逝世后,自己心中难道就没有孝的理存在了吗?看见小孩落井,一定会产生恻隐之理。这恻隐之理到底在孩童的身上,还是在我心中的良知上呢?或许不可以跟着他跳入井中,或许可以伸手援救他,这些都是所谓的理。这理到底是在孩童的身上呢,还是出于自己心中的良知呢?以此来衡量,万事万物之理,概莫能外。这就可以明白将心与理分析成两种事物的错误所在了。将心与理分而为二,这就是告子的‘义在外’的学说,遭到过孟子的坚决反对。‘致力于外物而遗失了内心,博学多识但缺乏根基’,您心里也知道这是错误,那么您究竟认为是怎样造成这样错误的呢?称之为玩物丧志,您还认为不对吗?至于我所说的致知格物,是指将自己心中的良知推及到所有事物上,则所有事物就都有天理了。将自己心中的良知推物,就是致知;所有事物都得其天理,就是格物。这样,就是把心与理统一起来了。把心与理相统一,则但凡我前面所说,与《朱子晚年定论》的观点,都可以不言而喻了。”
有了这样的反思,当有人再问起“一草一木,皆要格,如何?”时,晚明顾宪成就胸有成竹地做了这样的回答:
“圣贤的话,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而说的。有人专门从性情上研求,圣人故而加以引导说:‘性情固然切要,但一草一木也含有至理,不可忽略不察。’有人沉溺于研求事物的道理,圣贤亦会加以这样的引导:‘研求物理知识当先知道人间至善的道理所在,若只停留在观察事物的道理上,恐怕如脱离大部队的游骑,单枪匹马跑太远了,结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一进一退,道理井然,圣人什么时候真叫人去格草木了?”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2 14:37:43 +0800 CST  
亦文亦武




到目前为止,王阳明经历了几场不痛不痒的失败:
一是上书的失败;
二是静坐学养身的失败;
三是娄谅路线的失败。
就程度而言,眼下格竹的失败无疑是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不免让王阳明感到心灰意冷。他乃至怀疑起自己的天份,怕是没有做圣贤的资质。于是,抱着认命的心理,立定转身,不冷不热地备战接下来的科举。
弘治六年(1493)春,王阳明参加了这一年的会试,但结果不容乐观,他失利了。连阁臣李东阳(1447—1516)都登门慰谕,这可能是缘于李东阳和王华曾是同僚的缘故。李东阳比王华小一岁,但发迹比王华早,十八岁就中了进士。他们履历的交集始于明孝宗弘治初年,李东阳和王华前后脚都参与了编修《宪宗实录》。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明孝宗身为太子时,李东阳就做过他的老师(东宫讲官),辅太子诵习。而明孝宗继位之后,王华又成为明孝宗的经筵讲官。他们两人可谓是皇帝信得过的左膀右臂,关系自不一般。
李东阳打趣说:“你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作状元赋来。”从人情世故的角度分析,纵然不是玩笑,这句话安慰的成分也多了一点点。然而王阳明有他的自恃,因而在众目注视之中,还真写了一篇,古文简捷地称为“悬笔立就”。众人理当喝彩。这喝彩声,我以为不管所占的比重或多或少,终归有应景的成份,就如十岁的王阳明赋诗金山寺一样。于此,我们似乎亦可窥探得王阳明的个性:
具有十足的表现欲望。
或曰当仁不让也可以。
不过,这将给他后来的人生带来伤害。
尽管有众人看好的才华,但这丝毫没有给王阳明带来任何好运。三年后的弘治九年,王阳明再次会试失利。面对这个出人预料的结果,他的表现更出人预料。有落第的考生表情落魄,王阳明反倒安慰他说:
“世人以没考中为耻,我以没考中动心为耻。”
动心:字典的意思是指思想、感情引起波动。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四十不动心”。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说:“吾自持正学而应举,未尝以得失为念。”不“动心”的具体化就是不以得失为念。不患得患失,自然可以坦然一点,该干嘛干嘛去。
看来王阳明的失败,并非全然做无用功。他隐约地感觉到,读书当以调摄此心为重点,只是路线尚不明晰而已。
下一科的会试还得等三年,王阳明于是回了一趟余姚老家。余姚附近有龙泉山,王华十四岁的时候,曾与伙伴结伴读书于龙泉山寺,所以王华后来又有龙山公的雅号。据说,当年的龙泉山寺曾闹鬼,不良寺僧亦借机煽情,把心怀疑忌的读书人全给赶跑了。唯独王华,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睡睡,该读书读书,不为所动。寺僧奇了,变着花样来吓唬眼前这个视书如命的小男孩。王华依然不为所动。寺僧服了,从暗处走出来,当面给王华赔礼说:“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定力,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3 08:08:33 +0800 CST  

王阳明这次回来,亦选中了龙泉山寺,与同好结诗社,吟诗作赋,游山玩水,然后游目骋怀。要说没落差,恐怕很难吧,只是以哪种方式输导而已。比如在回余姚的路上,时值初冬,王阳明顺道游览了山东任城(济宁),并登上了李白住过的太白楼,写下了长长的叹惜一样的《太白楼赋》。
李白号诗仙,有才,但终其一生,有才也不得志。因此,王阳明在赋中不无感慨地写道:
唉呀!
李白为什么来济宁居住此楼?
我为什么又来此楼?
想也是为了寻求真理。
如果身逢其时,贤才圣哲都能参与朝政,
自然也能以治国功勋标榜后世。
我为什么也象李白一样漂泊天涯?
登上太白楼而久久停立?
嫉妒类的流言蜚语确能害人,
历史上也是这样的。
来李白尝居住过的济宁,
我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王阳明的失落情绪还是无法克制地流露了出来,不过据诗意,所失落的并非为落第,而是“信流俗之嫉妒兮,自前世而固然”的缘故。据说,在李东阳的提议下,王阳明悬笔立就写了一篇《状元赋》,这招来了嫉妒,引来了麻烦,仿佛树大招风。《年谱》说:“及丙辰(弘治九年)会试,果为忌者所抑。”周月亮在其著作《王阳明大传》中就此提出反驳:“科学过程是相当严密复杂的,糊名法早已实行,作弊取上与作弊打下都非易事。”固然。但不要忘了弘治十二年(1499),闹得沸沸扬扬的科场泄题案,并由此决定了二个著名历史人物的命运。一是才华横溢的程敏政,再是号称江南才子的唐寅唐伯虎。
李东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和程敏政(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是弘治十二年会试的主考官。言官指责唐伯虎向考官之一的程敏政行贿,然后程敏政向唐伯虎泄题。朝廷调查的结论是“交通题目”,表示罪案成立。唐伯虎废弃终身,坊间传说他“点秋香”去了;程敏政则勒令致仕,并终因这件事郁闷而死。
事实上,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当时就已成糊涂案。声称程敏政受贿“鬻题”的奏折是户部给事中华昶写的,明孝宗却又以华昶所奏不实,调职南京。这其中的错综曲折,比黄河还浑,一时难以厘清。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王阳明为嫉者所抑存在上下其手的可能性。王阳明于是进一步直抒了胸臆,胆子之大,直让人胆战心惊:
想从政,我不遇武丁似的贤明君王,
退隐,我要象颜回—样箪食瓢饮不改其志。
这不明摆着骂明孝宗是有眼无珠的昏君吗?多亏明孝宗向来不与文人计较,否则王阳明这样激烈的言词,不死也得脱层皮。骂归骂,王阳明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倘遇着武丁一类的贤君,他就要做马伏波做王越(解释见下文)。实在不行,求其次,回到田野,他就做颜回。
王阳明当时还不敢那么贪,尚不敢奢望鱼和熊掌兼得。然而造化弄人,他后来竟安邦定国的事业做得,圣贤也做得,实在了得,千百年来也就他一人了。
在结社龙泉山寺的过程中,王阳明结识了退休官员魏瀚。魏瀚也是余姚人,曾为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立传。其父菊庄翁与竹轩公(一个菊庄,一个竹轩,志同道合啊)是至交,这么说,魏瀚当是王阳明的父执辈。
魏瀚向以才华自视,但与王阳明的交往,使他意识到了长江后浪的问题,于是心悦诚服地对王阳明说:“老夫当退数舍。”这个意思,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对苏轼说过。
因此,《太白楼赋》的末尾,王阳明写道:
船中穿着整洁庄重服装的人,
也有类似李白者。
他也可以是李白,他确有这方面的资质。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4 09:02:16 +0800 CST  
各位同仁,中秋节愉快!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5 08:21:59 +0800 CST  
瞩意兵法




弘治十年(1497),王阳明二十六岁,回到京师。
这时节,明朝的北部边境相当不太平。
元朝灭亡之后,北元分裂,其中之鞑靼部落的主要首领,明人称之为小王子。他们倚仗飘忽不定的骑兵,时常进犯明朝的北部边境,成为明朝一两百年来最为头疼的对手。为抵御蒙古骑兵,朝廷先后在北部边疆设立了诸多军镇,其中最有名者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蓟州、太原、固原等,史称九边,而甘肃、宁夏、延绥地处最西部,称为西三边。成化十年,朝廷接受创设“总制”的建议,特命参赞军务左都御史王越,总督军务。朝廷给王越的总督节制权包括延缓、宁夏和甘肃,并命令各边巡抚、总兵均受其节制,是为三边总制。成化十七年,王越被免职,三边总制撤消。
眼下,弘治十年五月,边境的告急文书再次雪片般飞来,鞑靼小王子又来进犯潮河川、大同,杀死军民无数。朝廷复议设置三边总制,再次起用王越,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弘治十一年冬,王越卒于甘肃(1)。
边境狼烟,生灵涂炭,牵动朝廷的每一根神经。朝廷一面赶紧布局,遴选良将,一面加紧对将才的培养。当时,选拔武勇之才的方法叫武举。跟文科考试一样,武科也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中者分别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殿试成绩也分 “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分别为“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
王阳明不觉动了心思。因为他考察了当时的武举制度,发现了其中的诸多弊端,比如所选拔培养的对象,尽皆是拼体力的拼命三郎,对于真正的统驭人才的培养,如西汉张良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却无能为力。
王阳明很想上书,像十一年前那样,他有很多话要说。但他成功地克制住了这种貌似冲动的想法。王阳明知道,以他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实,那就先改变自己吧。于是,王阳明冷静地逛了几回书肆,相继为他的藏书增加了《六韬三略》这样的兵家秘籍。然后他研究了有史以来的著名战例。
就是说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兵法上。
他需要如饥似渴的学习,这是他可以做到的。
明朱元璋大败陈友谅的应天一战,王阳明当是熟悉的。朱元璋成功地应用了间谍这一手段,让康茂才(陈友谅的老朋友)给陈友谅写信诈降,诱使陈友谅作出错误的判断,而后朱元璋伏兵破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用间篇》说:“间谍的运用方式有五种,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
铁的事实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秦、赵双方胶着于长平,预感耗不起的秦国,即使用了反间一计,成功将赵国方面老成持重的老将廉颇撤换掉,换上了好战的年轻将领赵括,最终一举击溃赵国的主力,迫使赵国从此无力与秦争锋。
楚汉战争时期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亦是一种“间”。刘邦集团通过散布假消息,制造假相,成功迷惑了项羽,为刘邦集团逐鹿中原创造了条件。
此战例亦是经典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战例。
这些战例,这些计谋,王阳明在日后的军旅生涯中,屡屡用到,并且频放光彩。
不过,我心中尚存一个疑问,王阳明是个立志要做圣贤的人,圣贤那是品德上的山高水长。王阳明研究过朱熹的书,“四书”之《孟子·尽心篇上》说:“羞耻对于人关系重大,干机谋巧诈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的(2)”。然而《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特别是用“间”,显然与耍心计、干机谋巧诈事情有关。那么,王阳明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楼主 翰林祭酒  发布于 2016-09-15 20:19:50 +0800 CST  

楼主:翰林祭酒

字数:129755

发表时间:2016-09-06 01: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2 09:08:25 +0800 CST

评论数:3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