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21)
唐诗人卢仝有一首《月蚀诗》(《全唐诗》第387卷第001首),全诗很长,其中几句曰:“···吾见阴阳家有说,望日蚀月月光灭,朔月掩日日光缺。···”
两句话把月蚀和日蚀的原理说得清清楚楚。
大家知道,月蚀是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时发生的现象。“望日”是指月圆之日,即每月月半之时,只有这时的地球在运行到日月之间时,地球的投影在月亮上形成阴影,这就是“月蚀”,也是卢仝诗中说的“望日蚀月月光灭”。
而日蚀是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发生的现象。“朔月”是指农历每月初一,这时看不到月亮,称为“朔月”。也只有这时,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人们看不到月球,而月球的投影到太阳上去,人们看到了太阳上的阴影,就叫“日蚀”。也是卢仝诗中所说的“朔月掩日日光缺”
卢仝借助阴阳家所说,两句话把月蚀和日蚀的现象与道理都说清楚了。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明白很多科学道理,只是蒙上许多神话色彩,使人真假难辨。卢仝先生这首诗中也说了很多神话传说,我们从中也能看出许多古时的风俗人情,但是,最核心的是上面引的两句诗。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04 17:13:37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2)
唐诗人 李商隐《宫妓》诗说: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诗里说到的古代工匠偃师,他是一个能工巧匠,他在公元前十世纪周穆王的时候,向周穆王献上一个木头造的能歌舞的伶人,这一木头造的伶人不但能歌能舞,还能眉目传情,挑逗周穆王的姬妾。周穆王大怒,要杀偃师,偃师大惊,赶紧拆开伶人,原来是一堆木头和皮革及胶漆等组成的玩偶,周穆王大喜,赏赐偃师并盛赞他手艺巧妙。
这里记载的是我国第一个机器人的传说。三千多年前的事,令人难以相信。但是它反映了中国先民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期望。直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科学家张衡才制造出机器人的雏形——指南车。车上有一木人,不管车子向哪一方向行进,木人的右手始终指向南方。中国实际上是机器人的故乡。
现在,工业机器人已经运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探险,生活机器人也开始涉足人类生活,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走人我们的生活。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09 12:07:41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3)
唐诗人皮日休有一首七绝,诗名为《金钱花》,诗曰:
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
莫向人间称颜色,不知还能济贫无?

金钱花:即旋覆花,夏秋开花,花色金黄,花朵圆而覆下,中央呈筒状,形如铜钱,因而得名。
诗人借金钱花之名,发出了“你这徒有金钱之名的花朵,还能救济贫民吗?”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关怀平民的情怀。
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对于铸钱的过程的了解。
诗中的头两句“阴阳为炭地为炉,铸出金钱不用模”,很完整的说出了铸钱的全过程。有铸造的炉子,用炭作为燃料,去熔化金属(铜合金),用铸钱的模子浇铸,就可以得到用的钱了。
铸造作为一个金属制造的工种,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诗人用铸钱来比喻金钱花,是很有意思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14 18:52:00 +0800 CST  

古诗词与科学(24)
北宋诗人,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诗名叫《秃山》, 诗的前四句说:
“吏役江海上,瞻山一停舟。
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
“怪此秃由谁”?乡人说是由于山上的一群猴子,不断的繁殖,致使山上的树木果实都被猴子们吃光了,使山变成光秃秃的荒山,群猴下面的日子怎么过呢?于是王安石发出感叹:
“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
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
王安石说猴子们的生生不息,致使食物无以为继,长此以往,只能死路一条(因为“四顾无所投”,没人能来救他。)王安石借此故事寓意宋王朝,要及早谋划革新措施,免得到时手足无措,陷入被动,贻误时机。
我们以古喻今,看看我们今天的国策——计划生育政策。一些人对于三十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不是赞扬,而是抱怨,甚至毁谤。他们目光短浅,还不如一千多年前的王安石,他都看到了猴子们“生生未云已”的危害。假如我们人类也像猴子们一样,无节制的生育,总有一天,地球会爆炸的。科学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不断地调整人们的生育观念,调节计划生育的办法,保证既能促进生产,又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15 17:16:04 +0800 CST  
古诗词与科学(25)
关于“物理”的几首诗
(一) 唐王昌龄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诗中,有一句诗说: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意思是,以道相结交,并不是事物的道理,而精神上的交往才可能不留窒碍。这里的“物理”一词,就是“事物的道理”的意思,不是精神上的“道契”(“道契”就是以道相结交),如果以精神上的“道”来处理人际关系,那人际关系就比较和谐。王昌龄把精神和物质分得很清楚,这是我们读这首诗时必须认识清楚的。也可看出古人在认识论这一方面,已经清楚地把物质和精神分开了。

(二)唐杜甫诗《述古三首》中有句:
“古时君臣合,可以物理推。···”
说的是古时君臣和合,可以一起探讨事物的道理。
这里说到的“物理”,也是事物的道理的意思。“推”就是研究和探讨的意思。全诗很长,说到了农商、君臣、官民、动植物等等,这些都是杜甫要探讨的“物理”。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的一种向往。

(三)杜甫还有一首诗《曲江二首》,其中有句: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伴此生。”
这是杜甫穷困潦倒的时候所作的诗,他的“细推”,其实已经“看透”,他看透了官场的虚假,看透了人情的冷暖,看透了自己半生的蹉跎,还不如抛却浮名,及时行乐。
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细推物理”,仔细推敲事物的道理。但是,他得出的结论却与上一首诗《述古三首》的结论不一样。《述古三首》还有点向往,这《曲江二首》
就消极得多,只有饮酒消愁了。
推敲“物理”的结果不同,说明物质对于精神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从杜甫的身上是否可以看出点端倪呢?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20 17:13:17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6)
白居易有一篇诗,名曰《效陶潜体十六首》,其最后一首诗全文为: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诗中提出八个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常说的问题,许多问题都是极端的事物的两个方面,作者不得其解,普通人更是莫名其妙。诗人接着说:“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说事物的许多现象和本质是不可揣测的,神仙之道也是没法度量的。最后诗人只能眼巴巴的望着苍天,无可奈何,以酒浇愁。
白居易先生提出的问题,在今天我们看来,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八个问题中有两个是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有六个是社会科学的问题,都不难回答。白居易先生回答的“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其实也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里的“物理”主要是包含自然科学的道理,而“神道”则主要包含社会科学的道理。诗人所说的“不可测”和“亦难量”只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的认识还不具备这个认识的条件。但是,我认为,诗人在那时就能把“物理”和“神道”分开来解释,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认识论上的进步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21 11:21:48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7)
按图游览
古时,地图都是官家保管的最重要的文件,一般百姓是看不到的。它的主要用途是厘定疆域,行军作战。用于游山玩水的旅游地图还没有出现。
但是,不是说就没有人利用地图游览。唐韩愈就是一个开先河的人。
韩愈有《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一诗:

曲江山水闻来久,

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

每逢佳处便开看。
说的是他途径韶州时,向韶州刺史张端借用韶州地图一事。曲江山水是韶州有名的山水游览胜地,韩愈一直想游览这个地方,这次从潮州进京路过韶州,借此游玩,为了做好准备,他提出借用韶州地图。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24 16:18:34 +0800 CST  
古诗词中是科学(28)
唐诗中的时令
时令是农事的关键注意事项,什么时候从事什么农事,那是非常重要的事,马虎不得。中国本来就是以农立国的国家,民以食为天,唯此为大。从远古就已经制定了农历,以指导农业生产,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司天监,观察天象,以定农时,以决农事。现在大家熟知的天气预报和天文观察等科学知识,古时虽然没有现在精确,许多类似雏形已经出现,不但司天监的官员们知道,许多文人也知道。
人们常说,文艺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作为文艺之一的诗歌同样也反映现实,所以许多唐诗中都有反映时令气节的篇章。
一,客观地反映了同一地区同一月份的多彩物候:
唐朝的疆域很大,但是,他的核心区域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扩大一点也就是豫陕地区。因为从商周至汉唐,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豫陕这个中心地带,就连时令的二十四节气都是以豫陕为中心制定的。现在,我们以豫陕地区的二月份为例,来看看诗人们对于物候的描述。
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的物种之一,也是诗人最常描写的对象,同是柳树,不同诗人就有不同的表现。贺知章的“纤纤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是大家熟知的名句。白居易的“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杨柳枝》)。把东都洛阳的柳树描写得富丽堂皇。更有佚名诗人的诗句“长安二月柳依依”(《入破第二》),把柳树轻巧,柔软,宜人的姿态,一语道尽。
二月也是百花盛开的时候,诗人们的笔下,也是花草茂盛,欣欣向荣的热烈景象。像崔颢的“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渭城少年行》);“二月三月花如霰”(《行路难》)。白居易的“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长相思》)。岑参的“梁园二月梨花开,却似梁王雪下时”(《梁园歌》)等等。

二,不同地区同一月份相同气节的物候区别:
由于唐朝疆域广大,而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以豫陕地区为根据的,所以,全国其他地区的气候与豫陕地区不尽相同,南北东西甚至相差很大。这在唐诗中有很多反映。北方春天明显比关中地区来得迟,当关中地区春花烂漫之时,北方还是大雪纷飞。如高适的“二月犹北风,天阴雪冥冥”(《苦雪四首》)。催湜的“百花芳树红将歇,二月兰皋绿未还”(《大漠行》),关中地区或南方,百花都要开败了,兰皋地区(河套以北地区)还一点绿意都没有呢。张敬忠的“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边词》),五原(在河套平原腹地)地区冰刚刚开始融化,长安地区的花已经落了。
南方比豫陕地区春天来得更早,窦巩的“二月曲江连旧宅,阿婆情熟牡丹开”(《送元稹西归》),牡丹本来在洛阳一带是在四月份开花,可是在湖南韶关曲江县,在二月就开了。杨凭的《春中泛舟》:
仙郎归奏过湘东,正值三湘二月中。
惆怅满川桃杏醉,醉看还与曲江同。
也是说的曲江地区的事。刘商的《送元使君自楚移越》:
露冕行春向若耶,野人怀惠欲移家。
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
说的是现在的江苏淮阴一带。
南方春早,春种和其他农事也早,且看陈润的《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不但养蚕,还要种瓜。
更有甚者,连蚊子也有了,白居易的“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这种蚊蟆是一种黑色小虫,叮人很厉害,需及早防范。
( 待续)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30 20:49:38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8)
唐诗中的时令(续)
三、反常天气所造成的影响:
白居易有一首诗,叫《赠友五首》,开头即说:“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他认为,天有常态,自然才会按时令发展,如果天气不符合自然规律,发生反常现象,将给生灵带来极大的灾难。
自然界的发展是受制于天气的变化,风调雨顺,人们自然高兴,遇到自然灾害,人们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甚至流离失所,家败人亡。韩愈诗《辛卯年雪》开头说:“元和七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元和七年春是公元811年末,是唐宪宗李纯当政的时候,春二月天气反常,“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但是,韩愈不敢说天气反常不好,只有默默地祈祷上天保佑人民丰收,“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了,这哪里可能呢!
当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后,就可以利用规律来为人们自己服务。在冬季,唐朝已经知道利用温泉为人们服务,王建有诗《宫前早春》说:
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二月中旬江南才开始种瓜,宫中就利用温泉的水和温度,采摘到瓜了。这可以说是利用自然条件而得到的反季节蔬菜瓜果了。
气候的反常,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统治者的胡作非为,同样给人民带来灾难。
唐彦谦的诗《采桑女》说:“···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二月本来才开始养蚕,可是官家却要收丝,岂不害人逼人?人民还能不愁吗?
聂夷中的《伤田家》更说:“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你看,这些官家岂不比自然灾害更厉害吗?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01 12:09:39 +0800 CST  
@沈夜来 2015-12-01 11:01:57
如期说是科学,不如说是生活经验。
帖子本身还是有可读性的,集腋成裘,或有可观。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02 14:01:36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9)
宋朝的陶弼也提出了战争的胜负在于人而不在于武器的观点
大家知道,战争学的研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就有氏族战争,后来又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直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群以后,争斗和战争就没有停止过。人们为了自身和集团的利益,不断地争斗,战争也不断地扩大,最后就有了世界大战,死伤惨重。
战争也促进了对于战争科学的研究。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孙子的这一著作,奠定了他在世界军事科学上无人撼动的地位。
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上,军事学家们都有很多论述。《孙子兵法》最著名的就是三十六计,没有一计不是以人为主的。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人才之重要。但是,也不是说武器不重要,要辩证地来看问题,还是以人为主。
战争的胜负在于人而不在于武器这一结论,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当中最著名的观点。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也有人提出这一观点,他就是宋代的陶弼。他有一首诗名为《兵器》,在批判了许多人不重视军备,进而造成军事失败,又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武器不如人等等观点之后,诗的最后结论说:“是知用兵术,在人不在器。願求谋略长,勿倚干戈锐。”他这二十个字,是带兵的人应该很好研究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03 14:02:58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30)
我们家乡有句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意思是如果朝霞满天,今天大概会下雨,不能出门。如果是晚霞满天,那第二天就可以出门,不会淋雨。
唐诗人储光羲在《晚霁中园喜赦作》这首诗中说:“落日烧霞明,农夫知雨止。”恰恰是说晚霞灿烂,农民都知道雨一定不会再下了。不下雨,明天就可以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作业了。
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当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古诗中引用谚语也常见,不过把它艺术化罢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10 18:26:10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药膳(31)

中医注重养生,是世界医学上特有的医学现象,而这种医学现象是借助于中药的特殊性质而形成的。因为中药多是某些动物和植物(当然也有某些矿物),其中不少都是人们能吃的,所以就和吃饭联系起来。“药食同源”就是说的这一意思。把某些药物按适当比例放入食物中去,让人们当做食品经常食用,使之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疗”,是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从远古发展到汉晋,已经成系统,到唐基本定型。宋以后有了更大发展。这种“食疗”所用的食品,后来人们称之为“药膳”。
近读唐诗,在王建的诗中发现有关于“药膳”的说法,不敢说是唐诗中的唯一,起码,在唐以前的诗人诗作中,没有看到。现在录于后面,以供医药史家们参考。
王建诗《送张籍归江东》
清泉浣尘缁,灵药释昏狂。君诗发大雅,正气回我肠。
复令五彩姿,洁白归天常。昔岁同讲道,青襟在师傍。
出处两相因,如彼衣与裳。行行成此归,离我适咸阳。
失意未还家,马蹄尽四方。访余咏新文,不倦道路长。
僮仆怀昔念,亦如还故乡。相亲惜昼夜,寝息不异床。
犹将在远道,忽忽起思量。黄金未为罍,无以挹酒浆。
所念俱贫贱,安得相发扬。回车远归省,旧宅江南厢。
归乡非得意,但贵情义彰。五月天气热,波涛毒于汤。
慎勿多饮酒,药膳愿自强。
诗的最后四句很重要,说五月天气很热,江河之中的水都被晒得很烫,对于这种水也须多加小心。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要多饮酒,而药膳倒是需要经常食用的,它可以帮助你增强身体。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11 15:41:41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2)——电影
读唐人杨师道诗《中书寓直咏雨简褚起居上官学士》,其中有句云:“···电影入飞阁,风威凌吹台。长檐响奔溜,清簟肃浮埃。···”这里的“电影”一词,是电光闪影的意思。和我们现在经常看的娱乐电影完全是两码事。
细查,唐诗中有不少诗篇中出现过“电影”一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大都出现在风雪雷雨情况下,如:
唐沈佺期诗《巫山高二首》“···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唐李华诗《咏史十一首》“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
唐钱起诗《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唐顾非雄诗《夏夜汉渚归舟即事》“ 雨遥明电影,蜃晓识楼形”
唐齐己诗《春寄尚颜》“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等等。
二,出现在与光、火等有关的诗里,如:
唐窦叔向诗《寒食日恩赐火》里,有句“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唐李涉诗《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有“良会芳时难再来,隙光电影长相催。”
等等。还有我没有看到的,无法摘抄。
“电影”一词,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词汇,但是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古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等辞书,都只有“供观赏娱乐的活动影戏”这一种解释,以及现代电影的发生发展等说明。我认为这是不完全的,应该增加第二种解释,即“电光闪影”,并注明出处。
(注:因手头没有《辞海》最新版本,引述不全,希望识者指正。)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13 14:17:58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3)
簟——种防暑降温的产品
簟是蕲州的蕲竹所编的一种宽八尺的特大竹席,自古就是蕲州特产,享誉四方。这种席子除去很宽以外,就是做工精细,花色繁多,柔软轻盈,并且还具有医疗作用,能清热去火,有防暑降温的作用,被人们用作夏季防暑用品。
唐韩愈有一首诗《郑群赠簟》,全诗如下: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携来当昼不得卧,
一府传看黄琉璃。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自从五月困暑湿,
如坐深甑遭蒸炊。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谁谓故人知我意,
卷送八尺含风漪。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倒身甘寝百疾愈,
却愿天日恒炎曦。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诗中说蕲竹天下闻名,郑群所送的竹席更瑰奇,它色泽美丽,如黄色琉璃。做工精细,光滑耀眼而无瑕疵。他感到自己身胖体大,正愁夏天没法过,有什么可以降温的东西,他愿倾家荡产也要把它买来。故人郑群好像知道自己的心事,把蕲席送来了。自己高兴,全家高兴,急忙扫地铺席,好像是有清风吹来,凉意习习。倒身便睡,百病全无。真不知拿什么来报答郑君,明珠青玉都不足以表达心情,只有日后相好无尽时了。
无独有偶,唐人曹松有诗《碧角簟》:
细皮重叠织霜纹,滑腻铺床胜锦茵。八尺碧天无点翳,
一方青玉绝纤尘。蝇行只恐烟粘足,客卧浑疑水浸身。
五月不教炎气入,满堂秋色冷龙鳞。
更是把簟的形态和作用描写的淋漓尽致。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16 15:37:06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4)——储雪降温
储雪降温。
唐代除去用冰降温外,还用雪降温。在大雪来临之后,就采取藏雪的办法,以供夏天使用。
诗人刘叉诗《雪车》,就是揭露官家不顾人民死活,役民藏雪,致使劳民伤财,弄得民怨沸腾的一篇檄文。其中的“官家不知民馁寒,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徒能自卫九重间, 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载载欲何之,秘藏深宫以御炎酷。”说得明明白白,秘藏深宫,以便夏天炎热时应有。
刘叉不敢说皇上的坏话,只得把矛头指向官吏,他说:“​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依违用事佞上方,犹驱饿民运造化防暑厄。 吾闻躬耕南亩舜之圣,为民吞蝗唐之德。 未闻孽苦苍生,相群相党上下为蝥贼。 庙堂食禄不自惭,我为斯民叹息还叹息。”一切都是奸臣不好,皇帝是没有过失的。不管你说也好,骂也好,皇帝还是照样积雪藏冰,劳民伤财以便自己享用。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17 17:16:28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5)——用冰降温:
用冰降温在中国很古以前就已经有了,早在西周年代国君就已经开始用冰,在冬季结冰以后,开始凿冰储存,以待来年夏季使用,此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
唐时,藏冰用冰基本上是皇家的专利,,因为那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

唐诗中关于藏冰用冰的诗篇也不少,如唐诗人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中就说,“玉律藏冰候,彤阶飞雪时”,就说的是​下雪结冰以后,就开始藏冰了。

唐时,一般都将所取之冰藏在深井中,,韦应物的诗《夏冰歌》就说:“​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碎如坠琼方截璐, 粉壁生寒象筵布。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 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肥羊甘醴心闷闷, 饮此莹然何所思。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不但说明了冰藏在深井中,还说明了它的应用,馈赠贵人和皇室自己用。

白居易就曾经受过皇帝的赠冰​自己还写了一篇感谢状《谢赐冰状》,以感谢皇上对于自己的恩赐。

杜甫就没有这么幸运,他生病发高烧,想到用冰降温而不可得,就写信给李尚书,说:“​​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蒸。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峰硉兀火云升。思沾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

唐皇室除去室内用冰​外,还用冰制造冷饮食品。

​ 唐诗人王季友的《玉壶冰》就有描写: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这里的“饮冰”或许有两种解释,一就是说冰镇冷饮,二就是说要相互提携,用心工作。​

另外,唐时也有私人藏冰用于降温的,但是很少,因为那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唐人黄滔诗《​奉酬翁文尧员外驻南台见寄之什》中就有句说“我爱藏冰从夏结,君怜修竹到冬鲜。”就是说的藏冰于夏天用的事。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18 11:35:32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6)——异常天气
现在,我们十分关注天气情况,对于异常天气十分敏感。而对于气候变暖的报到更是非常关注。其实,异常天气,各个时代都有,不是一遇到异常天气就说是气候变暖或气候变冷造成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读唐诗,元稹的一首诗是说天气反常的,录下给大家看看,诗名为《酬乐天叹穷愁见寄》,诗曰:
病煎愁绪转纷纷,百里何由说向君。
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
三冬有电连春雨,九月无霜尽火云。
并与巴南终岁热,四时谁道各平分。
诗中除去说了久病愁烦,无处诉说,心绪日减外,诗的后半部就是说的气候反常。你看,巴南地区(即现在的四川南部)终岁炎热,,四时也不分明,九月份还火云遮天,没有霜降;三冬之际还雷电交加,雨水不断。这种天气异常,又影响了诗人的情绪。所以写信给老友说说。
元稹所说的情况,在那时,恐怕没有人会说是气候变暖造成的吧?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0 11:35:02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7)——水患与干旱
千百年来水患与干旱都是历朝历代的农民所最关心的事,由于古时社会发展的局限,科学水平较低,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稍有水患干旱就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的就会绝收,再加上官吏暴政,弄得人们家庭破产,妻离子散。
唐诗人白居易有首诗《大水》就是写水患的,全诗曰: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枻生意气。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
白居易当时在浔阳为官,他看到了大水的危害,但是他只想到损害农桑,影响了税收,只看到了舟夫借渡船发财,而没有看到农民的因绝收而造成的困境。
唐诗人高适也有一首诗《东平路中遇大水》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高适对于大水的描述和造成的危害,写得实在而形象。他也看到了农民的苦难,但是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希望皇帝开仓放粮,免除赋税。但是他自己都不能肯定自己的主张能否实现,“谁肯论吾谋”?答案呢?
答案还是在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中找到了。
白居易在一篇写干旱的诗中,就写出了官吏和皇帝是如何对待灾害的。
诗名为《 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
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
诗中对于干旱描写得很形象生动又符合科学规律“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地方官吏明知灾害,却提前收租。当皇帝的免租令下来之后,大家空喜一场。而官吏与皇帝的一出双簧,则让人啼笑皆非。
白居易的这首《杜陵叟》比《大水》的意义要大得多。它不但鞭挞了官吏,也讽刺了皇帝。同时,也寄托了对于农民的同情。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3 13:37:21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8)——桔槔

唐王维有诗曰《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写到了在辋川别墅用桔槔提水灌田的事。

桔槔是春秋晚期郑国大夫邓析发明的提水机械,​其工作原理是:在水井或渠塘边埋一根竖杆,再将一较长的横杆架在竖杆上,横杆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端悬挂汲水器,当把汲水器放入水中打满水后,再由人力对横杆末端向下加力,由于杠杆的作用,便能轻松地把水提升至所需处浇灌农田。原来五个农夫背水一天仅能浇一畦地,但使用桔槔一天浇地可达百畦。桔槔的发明,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成倍地提高了灌溉效率,是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创新。

可是这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却有人反对。有一次,子贡路过汉阴,看见有一人在端水灌田,子贡就说,有一机械叫“桔槔”,提水灌田,又省力气又快捷,你为什么不用呢?​此人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说得子贡也没有办法。(事见《庄子》·《天地》篇)

对于不思进取的人来说,一切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他们都害怕,他们怕失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但是这些人是阻挡不住社会和科学的进步的,人类社会终究要冲破阻力,向前发展。就在汉阴老叟反对桔槔使用时,与桔槔相类似的机械发明层出不穷。到了唐代,普遍应用,甚至皇家庭院都有桔槔。

然而,人们的新旧思想斗争是一直不断的。

李白有一首诗​《赠张公洲革处士》

​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闻。

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每将瓜田叟,耕种汉水濆。

时登张公洲,入兽不乱群。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长揖二千石,远辞百里君。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他说的这个张洲革,就是一个抱残守缺的迂腐之人,名义上是归隐乡田,实际上是想沽名钓誉,得到更大的利益。李白也是如此,所以两人气味相投。​只要看看李白在长安不停地奔走于豪门贵族之间,就可以看出,他不是“长揖二千石”,恐怕只要给他三百石,他就会感激涕零的了。

到了宋代,​司马光诗

《 和昌言官舍十题·畦蔬》

隙土惜荒弃,剪治成春畦。

讲雩时泽洽,葵荏高参差。

酾渠若贯脉,疏塍如画棋。

为吾谢来客,桔槔毋语机。

可见,仍然有人拿桔槔说事。​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5 17:15:10 +0800 CST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667

发表时间:2015-09-19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09:48:01 +0800 CST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