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科学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这是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农民诗人危勇所作18字《咏鸡》,获湖南岳阳湘阴县第二届“农民文学奖”奖金一万元。虽是仿唐诗人骆宾王的《鹅》,但是“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意境就深远得多。全诗把鸡的形态和鸡的作用都描写得极形象生动。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7-06 16:54:00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64)关于生死的辩证关系
古人对于生死有时观点截然相反,希望长生不老者,到处寻觅不死之药,如秦始皇之流,希望自己“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话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还有一些人到处宣传服食仙丹神药,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就轻信谣言,铸了一个铜人,手托大盘,叫仙人承露盘,承接夜晚露水,说是喝了这些露水,就可以延年益寿。中国的道家​将多种化学原料,放入丹炉等容器内,再经高温处理,最后提炼成的混合物称为仙丹。据称,人们服用此仙药,可以羽化成仙。仙人不死,可以长生。许多帝王将相,都相信此说。因为服食仙丹,不但长生不成,反而提早丧了性命。明世宗朱厚熜,几乎一生钟情炼丹食丹,二十多年不上朝,结果也早早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想长生而不得,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唐诗人贯休就作诗讽刺这一现象,他在《行路难五首》中说:“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那些热衷于炼丹的帝王将相们,一个个都进到他们的坟墓中去了。
不过,也有很多人对于长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唐诗人刘叉就说过,“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认为自古就没有能长生不老的人,我们活着的人为什么要悲悲戚戚,忧心忡忡地来为难自己呢?他在诗的最后说,“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他说世上真正的长生人,就是人间的圣人孔夫子,这是因为只有孔子的为人和他的学说,才能在世上永远流传。
唐诗人白居易也有一首诗,非常辩证地谈到了生死问题。诗题为《赠王山人》: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暗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他听说王山人成天听道,暗暗地少睡减食,偷偷地学长生秘诀。就对王山人说:长生本来是对于短寿来说的,都没有离开生死这一个问题。假如你真正得到了长生,才能彻底战胜短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无从谈起。活了千岁的松树也会死去,而木槿的花仅仅只能存活一天,也光彩照人。生命的长短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虚度光阴。彭祖长寿,夭折者短寿,虽然长短不同,但是生死是一致的。不如学会用“无生”
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无忧无虑,没有思想负担,快乐生活,因为,无生就无死,认识了这一点,人们就彻底解放了。
白居易对于生死的思想,真的很解放,很辩证,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来说也很有价值。我们今天也经常讨论生死和养生问题,有的人为了长寿,成天服食“保健品”。各式各样,不论什么,只要听说这一“保健品”能延年益寿,就买来服用。把身体都搞坏了。这和古人服食仙丹也没有本质区别。服食“保健品”应该和服药同等看待,要经过医生的建议,“对症下药”,保健品虽然不是药,但是也要对症。要养生,我们也要学习古人,唐诗人元结在《寿翁兴》中说,“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不见充所求,空闻肆耽欲。 清和存王母,潜濩无乱黩。谁正好长生,此言堪佩服。”顺其自然,不无度追求,不放肆耽欲,养清和之气,学自赎之法,劳动筋骨,健强体魄。这些就能达到养生目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7-26 17:00:54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65)
《诗经》中关于长寿的诗歌
自古人们就希望长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记录,有据可考的最早诗歌就是《诗经·商颂》,在《商颂》中就有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的歌咏。在《商颂·殷武》中,有“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记录,是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又安宁,以保证人民安康。
《诗经》含“风、雅、颂”三部分,如果从时间上考查,大概是《商颂》中有关诗篇时间最早,大概可以定在商的后期。在风、雅、颂中,都有关于人们期望长寿的记载。《诗经·曹风·蜉蝣》中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见了蜉蝣,慨叹人生。他们忧什么呢?就是见了蜉蝣朝生暮死的短暂生命,引起了作者的忧伤。他不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这样短促,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久一些。因此,在《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就有“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的愿望,在《诗经·小雅·蓼萧》中就有“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的赞美,希望好品德的人长命百岁,令人不忘。可见,上古的人们也不希望那些坏人长寿。
由于历史的局限,古人很相信鬼神,在祭祀时都要祈求鬼神保佑,祈福祈寿。诗经中有许多这样的描述。如《诗经·小雅·甫田》“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畀我尸宾,寿考万年”,都是借祭祀来求神灵保佑平安和添福舔寿。《诗经·大雅·行苇》中有“寿考维祺,以介景福,”也是祈求长寿而吉祥。
总之,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中,关于长寿的篇章有几十篇,它集中说明了古人在极端的生活条件下,把长生的愿望寄托在神仙鬼怪身上,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希望过上好日子,希望生命长久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最为可贵的是,人们还以乐观的精神和做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诗经·豳风·七月》就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的记录,说是要酿成这些春酒,以使老人们得到长寿。由此可见,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念,古人就有。这些愿望多么美好,多么崇高。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7-28 17:23:20 +0800 CST  
@虚无之镜 2016-08-01 19:39:39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一一参照糸。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02 10:44:53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2016-07-26 17:00:54
古诗词中的科学——(64)关于生死的辩证关系
古人对于生死有时观点截然相反,希望长生不老者,到处寻觅不死之药,如秦始皇之流,希望自己“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话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还有一些人到处宣传服食仙丹神药,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就轻信谣言,铸了一个铜人,手托大盘,叫仙人承露盘,承接夜晚露水,说是喝了这些露水,就可以延年益寿。中......
-----------------------------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对于人类长寿的疑问,他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就是说,某些地方的人长寿不死,他们能活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可见屈原也是不太相信人们能长生不死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02 10:55:23 +0800 CST  
@虚无之镜 2016-08-01 19:39:39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一一参照糸。
-----------------------------
诗友虚无之境所提的两句诗的全文是宋朝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写的景象是船的运动。人在船上,相对于船(此时的参照系是船),人是不动的。人与船如果同时以云作为参照系,由于天上的云离得太远,觉得云也不动,所以“卧看满天云不动”。但是实际上,船是动的,人与云也跟着动了。所以,诗的最后说“云与我俱东”,即船载人向东方驶去。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02 11:18:57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65)
关于养生
说到要长寿,中国人的普遍做法是要好好养生。什么叫养生?通俗的说法就是保养身体。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人的身体像一架机器,那一部分坏了都容易出现毛病。现在,许多形形色色的养生妙方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不知所踪,其实,那些养生妙方也不错,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长期坚持,也会有好处。但是,那些方法只是一方面的经验,不能代表全部。
古人认为养生最主要的是养心:
古人在养生的方面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最主要的方面是要养心,只有心态平和,目标正确,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养生才能有效。否则,只能事与愿违,甚至还可导致灾难。
白居易有诗云:“···使我玄云发,化为素丝缕。秉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岂是乏膏沐,非关栉风雨。最为悲伤多,心焦衰落苦。”(摘自《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白居易说的多么明白:青丝化为白发,身体羸弱,鲁莽养生,···所有这些都不是因为缺乏洗沐,不是因为经风历雨。而是因为心情太过于悲伤,心情焦躁,引起身体衰老。要使养生有成效,首先是要把心态放正,心静才能养生。
所谓养心,就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情。人的心情舒畅,豁达大度,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不大悲大喜,不要林黛玉式的自寻烦恼;光明磊落,不要对别人使坏心眼;加上好好工作,经常运动,饮食有节,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动静有常···这就是最好的养生。即使不能长寿,也可提高生活质量。
唐人对于养生也有各式各样的做法,张籍诗《赠阎少保》就说“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他的工资一半都炼了丹药,全家人都能熟读养生方。效果如何呢?据他自己说“修养年多气力强”了,不知他吃的什么药,遵照的是什么养生方?如果真有此效力,恐怕会流传至今的。也有的诗人说的好,如唐诗人司空图就说“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华下》)退休了,不再受诸事骚扰,不受人事牵制,无忧无虑,享受生活。不必去找那些所谓的养生秘诀。这样,还有能不长寿的吗!唐诗人伍乔有云“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唯闻在一琴。”(《龙潭张道者》),他不说药,只讲“适意”在“琴”。听琴只是代表一种心情,适意就是随心所欲,就是随遇而安。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才能做到心情舒畅,颐养天年。
曹操的诗《龟虽寿》中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辩证地说出了长寿的秘诀,就是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寿命长短不仅受自然的影响,同时,也受自己的掌控。只有自己注意科学养生,是可以获得好的结果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05 16:25:19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2016-07-28 17:23:20
古诗词中的科学(65)
《诗经》中关于长寿的诗歌
自古人们就希望长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记录,有据可考的最早诗歌就是《诗经·商颂》,在《商颂》中就有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的歌咏。在《商颂·殷武》中,有“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记录,是人们在祭祀中希望商王长寿又安宁,以保证人民安康。
《诗经》含“风、雅、颂”三部分,如果从时间上考查,大概是《商颂》中有关诗篇时间最早,大概可以定在......
-----------------------------
《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畀我尸宾,寿考万年”,都是借祭祀来求神灵保佑平安和添福舔寿。···此句中的“添福舔寿”“舔”字错了,应为“添”字。抱歉!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06 09:45:42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2016-07-26 17:00:54
古诗词中的科学——(64)关于生死的辩证关系
古人对于生死有时观点截然相反,希望长生不老者,到处寻觅不死之药,如秦始皇之流,希望自己“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话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还有一些人到处宣传服食仙丹神药,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就轻信谣言,铸了一个铜人,手托大盘,叫仙人承露盘,承接夜晚露水,说是喝了这些露水,就可以延年益寿。中......
-----------------------------
唐诗人徐敞在《赋得金茎露》一诗中,对于汉武帝求长生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粉刺,诗中说:“武帝贵长生,延年饵玉英。铜盘贮珠露,仙掌抗金茎。···大君当御宇,何必去蓬瀛。”做了皇帝,应当好好治理自己的国家,一心向往蓬莱仙境,你还能治理好国家吗?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09 16:26:41 +0800 CST  
@黄石海之声验配 2016-08-10 11:39:57
似乎有些联系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8-11 10:47:14 +0800 CST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667

发表时间:2015-09-19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09:48:01 +0800 CST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