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科学

诗歌与科学(1、开篇的话)
诗歌是表达人们感知的韵文,可读可咏。或许在没有文字之前,就已经有了诗歌。一部《诗经》已经说明了问题。从古到今,诗人与诗歌真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诗人当中有贫民、文人、官员等等,当然也有科学家。而诗歌当中的题材也是各色各样,五花八门,当然也包括科学内容。所以,诗歌与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
至今已经有不少的作者谈到诗歌与科学的各种关系,本人也想在读诗之余,将偶有所得,聊记几笔,书记于此。滥竽充数,遗笑大家,见谅。

诗歌与科学(2、力与美、动与静、进与退、行与停)
敦煌曲子词·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行。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青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首词是描写船行水上,船与水、船与风、船与棹、船与人、船与山的关系的一幅风景画,也体现出诗人观察自然的深刻的洞察力。
首先,船与风,风推船行。即使“柔橹不施停却棹”,有风,船仍然前行。
其次,船与棹,“举棹”船行,这是“力”的作用,“停棹”前行,这是风的作用。
三,船与山,“青山恰似走来迎”,人在船上,船行不觉,似青山扑面而来,但是,“子细看山山不动”,这才想起,山不会动,是船在行。这一物理学上的相对运动,描写得多么生动,多么自然。
四,船与人,全篇不见人字,但处处体现人在。全诗是人在动作,是人在观察,是人在体会,是人在发出感慨。
这首词的作者不知是谁,但无法掩盖这首词的文学风采和科学价值,诗词表现的力与美、动与静、进与退、行与停之间的关系,十分精彩,耐人寻味。科学原理的艺术表达,这首词可为代表。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18 17:13:00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浣溪沙》,文中“沙”字写成“纱”了。改正,见谅!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18 17:23:14 +0800 CST  
诗词与科学(2:再说山与船)

山与船,山与水,船与水,这些物体的相对运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发现,并在诗文中出现,吟咏不绝。
北宋大文学家、大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结句说:“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这里的“水枕”是人在船上,如躺在水面的枕席上一样;“风船”就是飘荡在风里的船。这两句诗说得既形象又生动,你看,躺在船上看山,不觉得水波起伏,只看到山头或上或下。看着月亮也好像徘徊旋转,或左或右。山与船的相对运动被描写得多么出神入化。无独有偶,苏轼的另一首诗《出颖口初见淮山》中就有“青山久与船低昂”的描写,意思与“水枕能令山俯仰”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似的诗句还有《和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孤山与之船低昂”。另一诗人范成大在《再渡胥口》诗中也有“两山波动对沉浮”之句。诗人们把“俯仰”、“低昂”、“沉浮”等等都用上了,可见,同一自然现象,被诗人们艺术化处理,是多么引人入胜。

被人称为“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林逋),在词《长相思》上阕中说“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把相对运动变成了离别情思,更加别有风味了。
在诗人的笔下,同一物理现象,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变化,令人大开眼界。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19 17:40:51 +0800 CST  
@odskyhczyd566 2015-09-20 09:53:41
非常酷哦,不顶对不起良心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0 14:32:17 +0800 CST  
诗词与科学(3)
古典诗词中有科学,是指用我们今天的科学观点看来,具有某种科学内涵的科学现象。因为认识的局限,古人在诗词中直接描写科学现象和科学事物,是少之又少的。我这里谈的实际上是古诗词中的科学现象。
现在,我们形容各地面貌变化之大,往往用“沧海桑田”一句成语来表现。白居易有一首诗说:“白浪茫茫与海接,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沧海变桑田。”
全诗明白如话,不用解释,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我们看看诗的表述,可以看出白居易先生是很懂沧海桑田的变化原因的。你看,白茫茫的大海,冲刷着无边无际的沙滩,暮去朝来,无时停息,,这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海水动力的作用,沙滩越来越大了,多少年之后,沙滩上出现了植物,,往日的沙滩,也变成了“桑田”或“良田”。
唐代储光羲《献八舅东归》:“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
唐代吕岩《七言》诗:“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他把桑田又变回成沧海。田和海互变的现象,都被他们说出了。
宋代僧人道原,《福州长谿龟山正原禅师》也有“沧溟几度变桑田”的描述。
明朝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
上面所引的诗,都没有白居易的诗说得透彻,看来,白先生观察事物是很仔细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0 16:00:29 +0800 CST  
@关粉儿 2015-09-19 12:56:36
有意思的话题,可能不太好写,请继续
-----------------------------
谢谢关注,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1 14:52:55 +0800 CST  
唐诗人陆龟蒙有一篇五言长诗,题目叫《南泾渔父》,其中一段曰:
“···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
问其所以渔,对我真蹈道:
孜孜告吾属,天物不可暴。
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
终朝获鱼利,鱼亦未尝耗。
同覆天地中,违仁辜覆焘。···”
渔父告诉诗人,不可暴殄天物,捕鱼也应捕大留小,这样才能永续利用,获利终朝。最发人深省的是后两句:“同覆天地中,违仁终覆焘。”那时的渔父,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已经知道人和自然是统一体,违反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人们,一味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滥捕滥杀,竭泽而渔,闹得渔业资源匮乏,许多鱼种绝迹。许多生物资源遭到灭顶之灾。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当从这首诗中学习到的经验吗?
我们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渔民,已经知道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知识,今天,我们是否应当更加努力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1 16:24:37 +0800 CST  
(接《诗词与科学(3)》白居易的《杂曲歌词·浪淘沙》的开篇几句诗为: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这里描述的海浪的作用力是如此的巨大:无休止的海浪,不但能把海沙汇成陆地,也能把山荡成海。
顺便说一下,白居易的这首《浪淘沙》主旨意思是写女子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的,不管爱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她都坚持努力,相信“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她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2 10:55:52 +0800 CST  
古诗中的科学(5)
在(4)中谈到了生态平衡问题。
古代由于使用的人工制造的化学制品很少,对于环境污染还不敏感。但是,不能说没有这个问题,只是不多,不严重。
唐代诗人司空曙有一首诗名《五十》(《全唐诗》卷632第33首):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徒衰。
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
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诗中就说到了污染带来的危害:“髭须强染三分折”,他是没有办法,为了显得年轻一点,用染料染黑自己的胡须,不想,使自己的髭须都折去了三分之一。
唐朝时,是没有人造染料的,用的自然是自然染料。即便如此,使用不当,也会使人受害,司空曙就是受害人之一。
司空曙五十岁,就已经显得衰老得很,并且用药频繁,精神也不太好,听了音乐之声,不是愉悦,而是悲伤。长此以往,人就会萎靡不振。连花都不愿看了。
从司空曙《五十》诗里,我们是否可以了解到,一是药不可频繁用,要靠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来抗病。二是须发不可常染,尤其是现在,人工化学药品危害更大。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3 11:18:42 +0800 CST  
唐诗人王勃,有一首诗名《咏风》,说: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风是什么?是流动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能感觉得到,感觉到它的温度(冷、暖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4 11:01:26 +0800 CST  
古诗中的科学(6)

唐诗人王勃,有一首诗名《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全唐诗》卷055第005首)
风是什么?是流动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能感觉得到,感觉到它的温度(冷、暖、寒、热),感觉到它的踪迹,感觉到它的声响等等。
王勃这首诗,唯妙唯俏地描写了风的各种形态:肃肃风凉,来去无踪,动息有情,松声阵阵,随烟寻户,卷雾出山···用“动态的"这一艺术语言把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态,都表现出来。你看,诗的每一句都含着“动态”,都是流动空气的形态。这也充分表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深刻。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4 16:50:08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2015-09-24 11:01:26
唐诗人王勃,有一首诗名《咏风》,说: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风是什么?是流动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能感觉得到,感觉到它的温度(冷、暖
-----------------------------
此篇作废!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4 16:51:51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7)
现在人们出行,乘飞机的人很多,飞机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航空器之一。我们中国人在古代对于航空器发展的贡献之一就是“风筝”。
按姜长英《中国航空史》的说法,风筝的名称,是在唐代时才出现的。“到唐末时,又兴起了新花样,在风筝上装了竹弓,用丝质的绦子作了弓弦。放起风筝后,风吹到张紧的丝线绦子上就发出嗡嗡的声音,有如弹筝。这才有了风筝的名字。在以前,原来的名字叫风鸢,···”
风筝的起源据说在汉代,据说是韩信发明的,首先用于军事目的,是用绢做成的,叫风鸢,后来发明了纸,纸比绢便宜,就用纸来做风筝,叫纸鸢或纸鹞,总之,都把它看做鸟类。装上丝弦的风鸢有声响。后来人们又在纸鹞上装上竹哨,发出个声音更响,就更像“风筝”了。
古诗中吟咏风筝的诗词不少。唐诗人司空曙、鲍溶、高骈、都有《风筝》诗,有关“纸鸢”的诗,全唐诗只收一首,(唐·李家明的《题纸鸢止宋齐丘哭子》)。
高骈的《风筝》诗曰: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全诗描写风筝很传神,晚上放风筝,显得音响更突出,由于风声不定,所以音响随风变化。刚刚似乎可以听到一点音乐旋律,或然又换成别的调子了。
宋代人寇准,也写了一首诗名《纸鸢》
碧落秋方尽,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全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就把风筝的形态说尽,并且很符合科学道理。
秋高气爽,是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是有重量的飞行器,要有足够大的风力才能送上天空。如果风力足够,它一定能与白云齐飞。
我很欣赏寇准这首诗,他说出了风筝飞行的原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5 17:13:49 +0800 CST  
诗词中的科学(8)
宋诗原本就没有唐诗精彩,比宋词也差一个身位。上篇引了寇准的一首《纸鸢》,今天再来谈一下另一诗人艾可叔,他有一首诗名为《木棉》:
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
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柕终年织妇勤。
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
木棉,在元代之前说的就是棉花,诗人这里描写的就是棉花加工的全过程,从拾棉花、弹棉花、纺棉花、织布、到做成棉衣,都说到了。只差种棉花了。
诗人不但把从棉到衣的全过程都谈到了,而且还说到了使用的器械,如弹棉花的弓、纺车、织布机等等。
诗的结句不太好,棉花、棉纱、棉布等自古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他却要把它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献给“上方”,这就有点拍马屁之嫌。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6 17:11:16 +0800 CST  
@陈暖杨 2015-09-26 18:47:41
顶一个。支持!
-----------------------------
谢谢,问好1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7 10:48:32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9)
(后唐)前蜀花蕊夫人《宫词》四十一首,(也有说是王珪诗),其中有一首诗的全文是:
水车踏水上宫城,寝殿檐头滴滴鸣。
助得圣人高枕兴,夜凉长作远滩声。
短短的四句话,不用多少注解,大家也能看明白。但是,从这首诗里最少能看出两个问题:一是用水车提水上宫城,二是水是用来进行冷却降温用的。
大家知道,水车是在西汉末年或东汉初期发明的机械,可以用于提水浇田、抗旱、排涝等作业,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后来,水车逐步发展出用畜力、水力、风力等来代替人力,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和提高了效率。
“水车踏水上宫城”,说得很明白,水被提到高处宫城墙上去了。
“寝殿檐头滴滴鸣”,水又被引导到寝殿的屋瓦上,沿着屋檐往下滴答不住,它带走了暑天的炎热,使得“圣人”能高枕无忧的睡上一个好觉。可是,远远地听见滩头仍然有人声,他们是踏车提水的劳作之人,为了使“圣人”能睡好觉,他们不得不连夜劳作。
用水车提水流到屋顶,用水流带走屋中的热量而降温,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惜当时没有留存下详细资料。
如果这首诗是花蕊夫人亲力亲为所经历过的事,那她给我们留下一个很好的水力利用实例。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09-29 16:51:00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0)
上篇讲到晚唐时的夏季用凉水给房子降温的诗,有一点没讲清楚,就是水被提到城墙上后·,怎么引导到屋顶?是用打通的竹子连接成长长的输水管送过去的。如若不信,请看下一首诗。
晚唐诗人李群玉,有一首诗名《引水行》:
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
“寒玉”诗家解释为引水的竹筒。就是把竹子当中的竹节打通,就成了一根通管,许多竹管相接,就成为需要的长度,这样,就可把水引出来送到你需要的地方了,李群玉的这首诗,不但能把水从山洞中引出来,还凌空架设支架,把水引到十几里外去,所以人们从水管下经过,能感到头顶上似乎有一条小溪流过。这也许就是古人的“自来水”吧!
我们从这里看到,古人是多么有智慧,不但知道引水灌田,还知道引水降温。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01 10:15:42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1)
丝绸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千百年来都是我国的出口产品。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明证。
丝绸的生产是一套复杂而时间很长的生产过程,从养蚕、缫丝、染色、织锦等等,每一步都复杂而艰辛。如果再制成衣服用品,那就更复杂了。
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养蚕织布的篇章,唐诗人白居易的诗《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全唐诗》卷427第009首)前几句说: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
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
织作披香殿上毯。
······
短短几句就把从缫丝到织毯的全过程都写到了。
从择茧,把不合格的蚕茧拣出;将蚕茧放入热水中煮,抽出蚕丝;再拧成丝线;染色;织锦;每一步还可以分成若干工序。可见过程之繁复,劳动之艰辛。
从这几句诗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白居易先生观察事物的细致,和对于生产的了解。不是说诗词只是海阔天空的说一些大话,而是也必须要符合生产实际和自然规律,白居易的这首诗就很符合这一点。
白居易也是唐朝最能体恤劳动人民的官员之一,他的很多诗都反应了当时贫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是说官员们征收红线毯是为了给皇帝老爷铺地用的。所以诗的结尾部分说:
······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大声地喊出了人民的心声。当然,宣城太守为了保持自己的官位,横征暴敛。但是,根子还在皇帝身上。
劳动人民缺衣少食,统治阶级却穷奢极欲,这能不引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吗!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05 15:44:32 +0800 CST  
@小桃花庵 2015-10-05 19:31:35
这个题目的文字,比较难写,也需要功力!和楼主学习!
-----------------------------
谢谢关注!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07 16:21:47 +0800 CST  
@关粉儿 2015-10-05 16:07:27
这个貌似不对,沧海变桑田不是这么回事儿
-----------------------------
谢谢关注!《汉典》中关于“沧海桑田”的解释:
“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语本 晋 葛洪 《神仙传·王远》:“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来,已见 东海 三为桑田。’”后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唐 储光羲 《献八舅东归》诗:“独往不可羣,沧海成桑田。” 明 刘基 《惜馀春慢·咏子规》词:“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已。”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后有 延庆祖师塔 , 曇公 不记其何代人,又不知何故陷于地中,沧海桑田,高岸深谷,信然矣。” 赵朴初 《普天乐·国庆十周年献词》曲之二:“三千六百日乾旋坤转,二十四小时沧海桑田。”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08 17:06:35 +0800 CST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667

发表时间:2015-09-19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09:48:01 +0800 CST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