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12)

前篇写了“沧海桑田”的变化,现在来说说有关地质变化的古诗。
唐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全唐诗》卷028地023首)中有几处是描写河流的地质作用的,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黄河的波浪把地质运动所造成的碎石和泥沙带到万里之外,,形成了新的冲积平原。“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河水不停地运动,沙堆不停地增长,平原不停地增加。
河流不停的冲刷、搬运、堤岸不断的崩塌,砂石不断的沉积,这也是地质作用的具体体现。晚唐诗人胡玢有一首诗名《庐山桑落州》:“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全唐诗》卷768第17首),昔日大江流过的地方,由于河岸的崩塌,沙石不断地流失和积淀,形成了新的堆积地,于是,新的聚落就出现了。百年之后,这里也可能消失,另一处堆积又可能出现。真是人世悠悠,不可预测。
诗人们不是科学家,但是他们观察事物非常仔细,从中也可以说出许多道理,用艺术的语言,表达科学的道理,使我们今天的人们,也能理解古人的科学观。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0 11:31:44 +0800 CST  
@_紫夜浪漫 2015-10-10 13:56:18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1 11:50:19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3)

2000年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都江堰,始建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留存年代最远仍一直使用的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对于这一凝聚着古代各族劳动人民无穷智慧的伟大工程,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无数诗文,赞赏李冰父子的功绩和都江堰的作用。清代诗人宋树森有一首诗,名为《伏龙观观涨》:
我闻蜀守凿离碓,两岸劈破势崔嵬。
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轰如雷。
这首诗写了离碓和宝瓶口两个地方,实为一个地方。离碓原来是一座石山,岷江到此水流被石头阻挡,转弯流向西面,东面广大平原地区无水灌溉,李冰父子带人凿山开渠,使石山分成两半,水亦分成两股,形成东西两江,石山在江中留下的部分就称为“离碓”,而开出的水道,入口部分就叫“宝瓶口”。由于流入宝瓶口的东江地势比西江高,所以即使岷江枯水季节,东江仍然能灌溉农田。
宋树森的这首诗,很形象的描述了离碓和宝瓶口的气势和作用。千百年来,岷江水奔腾流入宝瓶口,灌溉着沿岸农田,造福沿岸人民。而离碓也在岷江的冲刷之下,屹立不倒,岿然耸立。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2 11:39:34 +0800 CST  
@sj20040405 2015-10-12 12:05:38
学习了
-----------------------------
谢谢,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3 11:16:08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4)

古诗中咏矿物的诗不多,金银铜铁锡、水银、朱砂等等都是古人发现和应用较早的金属和矿物,古诗中也常出现。但是,对于矿物的产生、性能等的描述,却很少。明朝的于谦,有两首诗,却写得很好。
1·《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
凿开地层,得到乌金,即煤炭,煤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能像太阳一样的发热发光,熊熊燃烧的大火,仿佛使人感觉到春天的来到,也使人看到大火照亮了沉沉黑夜。
短短的四句诗,把煤炭的性能,写得栩栩如生,十分贴切,没有对于煤炭的深入了解,是写不出这样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的作品的。

2·《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青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以石灰的青白而自寓的一首流传甚广的诗篇,于谦身当大任,不怕粉身碎骨,要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的为官。
同时,这首诗也写出了石灰的性能和生产过程,千锤万击,把石灰石开采出山,经过烈火焚烧,形成生石灰,再经水一泡,“粉身碎骨”成为熟石灰,就可应用于建筑了。这是石灰的整个生产过程。
“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对于石灰的写照,也是对于于谦的写照。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4 11:50:31 +0800 CST  
@开心娃娃鱼2011 2015-10-14 11:57:51
学习了
-----------------------------
谢谢,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6 10:48:48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5)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现在,由于气候变化,长江以北,已经没有漆树了,中国只有亚热带有漆树。
漆树是提炼天然漆(生漆)的来源,生漆具有人工合成漆所不具有的许多优良特性,今天仍然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清朝诗人施闰章(1618--1683)有一首诗是写漆树的,诗名为《漆树叹》:
斫取凝脂似泪珠,青柯才好叶先枯。
一生膏血供人尽,涓涓还留自润无?
全诗是以拟人的口吻写咏物的诗,实质是写的一首讽喻诗。暗喻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一生辛苦,得来的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但是这首诗从字面上讲,也包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
生漆是从漆树上割取树皮后收取的汁液,“斫取凝脂似泪珠”,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割树取液的过程。漆树被一遍一遍地割取,最后树也枯死了,汁液也流干了,连留给自己本身需要的汁液也没有了。短短四句话,包含了漆树从生长发育到死亡的全过程。诗人若不是熟悉生漆的生产过程,是不会写得如此生动含蓄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6 11:52:00 +0800 CST  
@XiaoRole 2015-10-14 12:06:36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7 10:44:23 +0800 CST  

@关粉儿 2015-10-17 19:50:24
难道没有淘金的古诗吗?
-----------------------------
谢谢关注,问好!

古时人们很早就发现自然金,,而淘沙捡金、炼金,则是人类进入文明以后的事。既然是生产生活中的事物,就一定会反映在文艺作品中,诗歌中也有反映淘金之作。
唐·王周有诗《淘金碛》说,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唯见石。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画船晚上驶过黄金碛,这一沙滩上,只见石头,未见黄金。恐怕是黄金价低,而锱铢之重的黄金,就要费去很多的力气。
沙滩名叫黄金碛,说明它是有金沙的。可能是金沙含量太少,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得到锱铢之金。

唐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几簸自天涯。
······
美人首饰黄金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刘禹锡这首古风,很长,只选了其中的几句,是关于淘金的。全诗的意思主要说的是“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以寓仕途多艰,人生多险。但是,对于淘金来说,还是很形象的,千淘万漉,洗净狂沙,历经辛苦,才能得到真金。
淘金、炼金、制金,这一步步过来,才能得到“美人首饰黄金印”。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8 17:54:03 +0800 CST  
@黄石海之声验配 2015-10-17 15:45:33
科学能造就诗歌
-----------------------------
谢谢,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9 10:42:30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6)
最近读了一首唐人王泠然的诗,名叫《夜光篇》:
游人夜到汝阳间,夜色冥濛不解颜。谁家暗起寒山烧,
因此明中得见山。山头山下须臾满,历险缘深无暂断。
焦声散著群树鸣,炎气傍林一川暖。是时西北多海风,
吹上连天光更雄。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初谓炼丹仙灶里,还疑铸剑神谿中。划为飞电来照物,
乍作流星并上空。西山无草光已灭,东顶荧荧犹未绝。
沸汤空谷数道水,融盖阴崖几年雪。两京贫病若为居,
四壁皆成凿照馀。未得贵游同秉烛,唯将半影借披书。

全诗描写烧山情景和烧山过程。游人夜到河南汝阳县,月黑风高,夜色溟濛,
游人色沮。不知谁家黑夜里将寒山烧了起来,使人在黑夜里都看得见山了。火借风势,满山偏野,噼噼啪啪的声音把宿鸟都惊飞了。热气使山川都变得热了起来。腾起的浓烟把月亮都熏黑了,把高空的云彩都照红了。火光像炼丹炉里的烈焰,像山谷中的铸造神剑的炉火铁焰。像划破长空的闪电,像夜空中的流星。西山上的草木都烧光了,火势熄了;东山上的火光还荧荧未绝。大火把山谷里的水都烧沸了,把山上背阴处的积雪都融化了。诗人利用一切的艺术构思,来形容这场大火。作者最后叹道,长安和洛阳若和这贫穷的汝阳为邻,也是空有四壁,影照火光。我也不能和你秉烛夜游,只能借助火光来看书了。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古人在许多地方还存在刀耕火种的状态,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并不完全认识烧山是会污染空气,破坏环境,这种恶性循环,会造成土地地力下降,产量下降,是贫穷的根源之一。
王泠然的这首诗,名叫《夜光篇》,实际上应叫《烧山篇》,我们现在读来,是很有教育意义的,现在不但不能随便烧山,就连烧秸秆都是不容许的。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9 12:03:16 +0800 CST  
@流星雨的幸福 2015-10-18 18:52:51
不错
-----------------------------
谢谢,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19 20:03:33 +0800 CST  
@天南游子 2015-10-18 20:20:54
@白鹤亮翅2015 很特别的视角。支持。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20 16:04:25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7)

元和十二年(817年)春末,白居易游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很多人读到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道:“既然‘四月芳菲尽’,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认为白居易的诗写错了。

有一年春夏之交,沈括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才猛然想去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人们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

后来,沈括又找来白居易的诗,发现前面还有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后,很有感慨,他认为白居易观察事物仔细认真,写的诗也符合实际。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山的高度每增加200米,气温要下降一摄氏度左右,证明白居易和沈括的发现是正确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21 11:33:22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2015-10-21 11:33:22
古诗词中的科学(17)
元和十二年(817年)春末,白居易游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很多人读到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道:“既然‘四月芳菲尽’,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认为白居易的诗写错了。
有一年春夏之交,沈括到一座山......
-----------------------------
宋欧阳修《细答元珍》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著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也说到的是山城地高气温低,春天来得晚,花开得迟。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23 15:46:16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8)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这是唐杜牧《李甘诗》中的几句。说的是唐文宗李昂大和九年夏四月,发生了一次灾害。狂风呼啸,雷霆万钧,暴雨如注,地动山摇,屋摧树倒,一片恐怖景象。
杜牧接着说道:“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他认为地震是对于君王的告诫(“天戒若言语”)。但是君王还不警醒,仍然相信两个奸臣(郑注和李训),使他们为非作歹,祸害百姓。
杜牧此诗写的是他与李甘(字和鼎)一起受奸臣(郑注和李训)的迫害,但是后来形势变化,化险为夷,“二凶”被废。(原诗很长,不再引录)
杜牧这首诗说到的这次自然灾害,有时间(大和九年夏四月,公元835年),有灾害事件的描述,千年古树都能拔起,这风起码也有十级以上。暴风引起的似乎是地动山摇,和地震差不多。像这样的灾害,损失还能小吗?作者虽然没有描写损失情况,但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出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
杜牧为我们留下了一次唐代官场斗争的历史记录,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次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24 12:21:39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19)

唐诗人殷遥的诗《友人山亭》:
故人虽薄宦,往往涉清溪。凿牖对山月,褰裳拂涧霓。
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诗友随意玩说:“明人胡震亨论唐诗,说到'游鱼逆水上,宿鸟向凤栖'是最识物理者,逆水,则鳞顺;向风,则羽顺。由此可见,古人写诗,不仅观察细致,而且颇多理趣。”
说得一点都不错,“游鱼逆水上,宿鸟向风栖”两句诗,用现代的空气动力学和水力学来解释,是与升力有关。我们见到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都是逆风而行,因为可以增加升力,便于加速起飞和平稳降落。鱼和鸟也一样,也是为了增加升力,游和飞行更省力。
殷遥这两句诗,给我们的除去美的艺术享受外,就是能增加我们的科学知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28 11:45:14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20)

宋欧阳修有一首《画眉鸟》诗: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写的是画眉鸟原来在山间林间,飞翔于山花烂漫之间,自由的歌唱。现在,被人们捉来放到笼子里,失去了自由,因此歌声也失去了往日的美妙。
千年之前的人们都懂得人与鸟类的自然相处这个道理,我们今天还有人贩卖鸟类,甚至为了“口福”而屠杀野生鸟类,祸及其他野生动物,使许多野生动物频临绝迹,这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让我们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
让我们和自然界和谐共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30 20:37:39 +0800 CST  
@菜青青2015 2015-10-30 20:42:09
非常有意思,但是好像很难拓展开
-----------------------------
谢谢关注,的确,说多了、深了,显得不精练,太专业。说得太少,又显得文采不够。说到底还是自己文化太少,勉强为之。抛砖引玉,以待方家。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0-31 21:29:26 +0800 CST  
@菜青青2015 2015-10-30 20:42:09
非常有意思,但是好像很难拓展开
-----------------------------
@白鹤亮翅2015 2015-10-31 21:29:26
谢谢关注,的确,说多了、深了,显得不精练,太专业。说得太少,又显得文采不够。说到底还是自己文化太少,勉强为之。抛砖引玉,以待方家。
-----------------------------
@关粉儿 2015-11-01 11:38:39
即便做为自己的一个梳理总结也是很有意义的
支持,继续!
-----------------------------
谢谢支持,祝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1-01 20:53:56 +0800 CST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667

发表时间:2015-09-19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09:48:01 +0800 CST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