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科学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9)——禁伐树木
为保青山绿水,政府规定不能滥采乱伐森林资源,以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
其实,古人也很注意保护环境,禁止乱伐树木,以防水土流失。
相传明代时有一副对联,就是要求人们不乱砍乱伐树木的,联曰:
寸土为寺,寺旁吟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斧斤以时入山林”说得多好,规定了入山砍伐时间,,就是说树木生长期间,不能进山砍伐;当然,砍伐时,也要砍伐已经长大的树木,保留小树;更要植树造林,以保永续利用。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6 14:41:57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诗联故事——王安石的抄袭
相传王安石青年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一边走一边观灯,欣赏灯上对联,到了一户大户人家,看他家悬挂的走马灯上悬一对联,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写明答出下联的招为女婿。王安石看了半天对答不上,就默记在心,上京赶考。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荡的大旗为题,出对曰:“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一想,正好以他在途中看到的招亲联作答,主考官非常满意,取王安石为进士。王安石在回乡时路过悬联招亲的人家,又以考题联为对,被招为女婿。一副对联,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成为佳话。
我想,王安石果真如此,那真是幸运人。因为两边的答案都是别人替他写的,换句话说,他是抄袭别人的成果。且喜那时候没有著作权法,别人的东西可以随便拿来就用,不构成侵权。如果是现在,那他不但成不了喜事,还会招来官司。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6 17:53:53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0)——水碓

水碓是利用水力来推动水轮,把旋转运动转为杠杆的直线运动,进行舂米的一种机械,是汉代人的一个重要发明,有水的地方就可以安置水碓,江南地区犹多利用,省工省力,造福人民。

在唐诗中有吟诵水碓的诗篇,如唐人​岑参《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中就有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的诗句。

清人​徐倬(字方虎,浙江德清人。康熙癸丑进士),有咏水碓诗《咏水碓》:

睦州晓放船,江流益清浏。水石相抨击,洏雪蛟龙走。
居民置风轮,随波转枢纽。沙石广场圃,比栉列杵臼。
但看椎声落,不见谁举手。精凿脱糠秕,安闲到子妇。
搰搰抱瓮劳,拙哉汉阴叟。机巧厌桔槔,斯言诚然否?
圣人前民用,神智皆自有。愚民偶得之,役使河伯久。
但苦梁鸿贫,何处觅升斗?

全文描写水碓的结构和作用,写得精准而有趣,并且讽刺了反对使用桔槔​的汉阴叟的迂腐,他得出的结论是,任何有益于人民的事,都为人民所欢迎,反对是没有用的。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8 11:23:00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1)——从捕蝗说起

蝗虫自古就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而在发明农药之前,人们没有有效办法克服蝗虫灾害 ,一般只能任其吞噬庄稼,任其祸害,弄得颗粒无收,流离失所。人们还迷信认为蝗虫是天上派下来的神虫,不敢触动,触动了就会惹怒天神,所以对于捕捉蝗虫,认为大大不可,甚至谈“捕”色变。

唐人白居易有一首诗 《 捕蝗-刺长吏也》: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 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河南长吏言忧农, 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 岂将人力定天灾。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

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白居易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迷信官员的例子,他虽然看到了蝗虫的危害,但是反对捕蝗,还讥笑河南长吏组织人力捕蝗,说什么“岂将人力定天灾”,不相信“人能胜天”。更可笑的是,他还举出李世民的例子,而恰恰是李世民,不信“蝗虫天授”,一口吃了蝗虫,老百姓才敢捕蝗,使蝗灾减少到最少。而白居易却说是“​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如果百姓们不出力,蝗虫能灭得了吗?



清诗人 魏麐徵(字苍石,江南溧阳人。康熙丁未进士)有诗名曰《 捕蝗》:



捕蝗捕蝗人簇簇,蝗飞蔽天引其族。扬旗击鼓乱敲钲,奔走如狂沸山谷。

炎肌雨汗肠雷鸣,取蝗一斗当斗粟。幸不入境驱邻封,彼亦天民忍遭酷!

谁云蝗多不食苗,苗食垂尽到草木。复闻修德能弭灾,非止蝗生宜早扑。

​ 魏麐徵就比白居易明白得多,他不但看到蝗虫的危害,还看到捕蝗时不要把蝗虫赶到邻县去。他看到了群众捕蝗的盛大场面,而且为了及早控制灾害,提倡及早扑灭蝗虫。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29 14:39:39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2)——“黄沙直上”
大家都学习过王之涣的《凉州词》之一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是众人都知道的,在大漠边关,远远望去,黄河好像直通天上的白云。诗人的艺术想象,使人想到黄河是何等的雄宏深远,实在是令人惊叹。
可是,在《全唐诗》的第十八卷有一首王之涣的《横吹曲辞。出塞》:“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这首《出塞》与《凉州词》最大的不同是第一句,“黄沙直上”代替了“黄河远上”。在大漠孤城,狂风吹起黄沙,直上云霄。“黄沙直上”的描写,是非常写实的描写,让人直接看到了黄沙的运动轨迹,符合实际又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就是缺少了诗的韵味。所以,诗人又改成了“黄河远上”,这不但使诗篇读来壮阔远大,而且又有浪漫色彩。这就是后来各种选本都选用《凉州词》的缘故吧!
两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有不同,是“春光”与“春风”,春风把春光带到人间,意思一样。不过,现在大家都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5-12-31 17:51:42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3)——驯养与放生(再谈生态平衡)
唐元稹有一首诗,名《驯犀》,全文如下: 吗,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兽返深山鸟构巢,
鹰雕鹞鹘无羁鞅。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渡江之橘逾汶貉,
反时易性安能长。腊月北风霜雪深,踡跼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乃知养兽如养人,
不必人人自敦奖。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尧民不自知有尧,
但见安闲聊击壤。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建中和贞元都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建中在公元780到783年,贞元在785到805年,李适前后做了二十六年皇帝,此时唐王朝已是处于他的中晚期,经没有盛唐时期的兴旺气象,在一步步走向衰落。元稹在诗的一开头说建中之初放了驯象,顺应了象的生存状态,让它在无羁无跘的生态下生活,这符合自然规律。可是到了贞元年间,又开始驯犀,忘记了“渡江之橘逾汶貉, 反时易性安能长。”的规律,让犀从南方移到北方,经受冰天雪地的摧残,圈在一个很小的地方,让犀卷曲着身子,无异于罹患罗网,让它怎么能很好地生长呢?同时也忘记了“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的道理,违反常理,违反自然,不但扰民,而且损害了生物。
元稹说“前观驯象后驯犀,理国其如指诸掌”,前面放象,后面驯犀,这种做法,有如治理国家一样,是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来办理的,如果能达到“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尧民不自知有尧, 但见安闲聊击壤。”的程度,那就是大好事了。
唐人已经知道让动物返归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难道我们今天还要倒退吗?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1-03 11:58:12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4)——再说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人类要永续利用自然,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去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利用自然的目的,不然,自然界就会报复人类。看看现在,恶劣气候不断,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人们过度利用自然的结果。
韩愈有一首《猛虎行》: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他描写了老虎与熊、豹、鹿、狸、狐、猴、兔等野兽与乌鸦、喜鹊等鸟类的生存关系。韩愈的写作当然有其目的,就是诗的最后两句话“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我们抛开拟人化的描写不说,只看他描写这么多的动物,在那里共同生活,虽有争斗,互有生死,但他它们“亦各有匹侪”,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这才是大自然所应有的景象。
我们什么时候能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呢?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1-07 12:09:05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5)——问月
自屈原《天问》以后,对于宇宙间的事,人们问的不少,也不断地探索,从未停止过。对于“问月”一事,也从未停止过。唐人李白,就写过不少诗篇,与月亮对话,问过许多关于月亮的问题。最近读了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觉得前人都没有辛弃疾问月问得好,也没有辛弃疾的推测有力有趣和接近实际。
辛弃疾的词曰:《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全词可以说是句句设问。明显的有七问,另外两句也是暗问。我们不讨论辛弃疾写作“送月”的目的和本篇词作的艺术性,只就此篇的科学性作一点分析。
我之所以说辛词具有科学性,是因为:
(1)、他似乎意识到月亮落下升起(即“沉浮”)是一个有规律个运动。
(2)、他似乎推测到月亮是绕着海洋在运动 ,
如“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月亮沉到海底又升上来,是否月亮绕着海洋在运动呢?这或许已经向月亮绕地飞行靠拢了。
(3)、他或许猜测到月亮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它系在天上 :
是什么力量使月亮在天上不掉下来(无人谁系)?
是什么力量使月亮经海底又回到天上(谓经海底问无由)?
是什么力量能使嫦娥常驻月宫而不走出来(嫦娥不嫁谁留 )?
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肯定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月亮留在天上。这已经开始接近近代的力学基础了。
(4)他提出月亮一会儿如飞镜(圆),一会儿又如钩(缺),同样的“光影东头”,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这里的“光影”不但是月光,也许诗人还认为有另外的“光影”因素影响月亮的“圆缺”。
总之,辛弃疾的词让我们知道,到了宋代,人们的科学认识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辛词除了运用神话传说,更多的是运用想象和推测,来提出他的观点和看法。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1-11 18:32:57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6)——诗歌疗法
近日,读蒋肖斌先生的文章《用古诗管理你的情绪》(载《青年博览》),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用古诗进行情绪疏导的尝试。宋博士介绍说,诗歌疗法古已有之。宋代文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记录了一则诗歌疗法的案例:杜甫的好朋友郑少文妻患“情志病”(中医认为因七情而致的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杜甫便以诗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让她反复吟诵,不久其病情便逐渐好转。而在古希腊神话里,阿波罗是主管诗歌与医药的神,几乎明示了诗歌与健康的关系。宋博士还介绍说,现在也有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的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古诗疗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还兼具内容性,比单纯的音乐、绘画多了一些智慧。
诗歌疗法,把诗歌和医疗嫁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造福于人民。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1-13 14:24:01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7)——关于石炭(煤)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中关于“石炭”的解释为“指煤。”并举出苏轼诗歌《石炭》:“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为证。(第二版第891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大词典》(新一版)。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79年版)都没有收录“石炭”一词。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2001年修订版)“石炭”的解释为“古代指煤”,简单明了。

“百度”搜索的结果是“​名称: 石炭:释名: 亦称煤炭、石墨、铁炭、乌金石、焦石。”

360搜索的结果说,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在“石炭”条指出 ∶“石炭即乌金石,上古以书字,谓之石墨,今俗呼为煤炭,煤、墨音相近也”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所涉及的书中,都说石炭就是煤。
其他古书涉及石炭的叙述,按大致的年份排列如下:​

​ 一,《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它有多处写到石炭的产地。

​ 二,《孝经·援神契》,《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成书于秦汉之际。书中有“王者德至山陵,则出黑丹”的叙述,黑丹就是石炭。

​ 三,《水经注》,《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书中有“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的记载,樵炭就是用木材烧成的炭。又说“石炭可书,燃之难尽, 烟气中人。”可见石炭就是比木炭耐燃烧的煤。
​ 四,《拾遗记》是志怪小说集。又名《拾遗录》﹑《王子年拾遗记》。作者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晋书》第95卷有传。书中有“ 言焦石如炭”的记载。

五,《岭表录》又称《岭表录异》,地理杂记,全书共三卷,唐刘恂撰。此书与《北户录》同系记述岭南异物异事,也是了解唐代岭南道物产、民情的有用文献。
其中“言康州有焦石穴,即此也。”就是说康州地区有焦石洞,产石炭。

六,《酉阳杂俎》,为唐代小说,撰者段成式(803~863年)。书中说“无劳县出石墨,爨之弥年不消。”


七,《夷坚志 》,《夷坚志》是汉族文言志怪小说集。南宋洪迈撰。(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迈是以夷坚自谓,将其书比作《山海经》。)书中说“彰德南郭村井 中产石墨。”····

唐朝之前的书有四种,唐朝后有三种,书中都涉及到石炭的描述。

对于“炭”的定义是“用木材不完全燃烧后所得到的产品”,古时,人们很早就认识了炭,并且很早就利用炭,进入阶级社会后,木炭几乎成了有产阶级的专用品,每到冬天,木炭的需求很大,农民烧炭就成了一种职业,唐诗人白居易就有一首诗《卖炭翁》,深刻地描写了农民的苦难。炭的另一作用是冶炼。

石炭(煤)发现后,人们发现这种物质既能如炭一样燃烧又比炭经久耐用,就命名为石炭,非常形象生动,即既像石头又像木炭。

我国是煤炭储藏和生产大国,也是煤炭发现较早的国家,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发现并运用煤炭,在辽宁新乐遗址就发现7000多年前的煤精制工艺品。到西汉时,已经用煤炼铁了(河南巩义市遗址),所以,在各种古书中记载石炭(煤)的文字是很多的。唐诗也不例外。

(1)石炭:唐诗中关于“石炭”的描述不少,试举例如下:

①唐诗人李峤《墨》:“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②唐诗人于鹄​《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炼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

③唐诗人贯休《寄怀楚和尚二首》“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

等等,所有这些诗里的石炭,从诗的上下文来看,都是指煤炭。
(2)关于“煤”:唐朝时,石炭不叫煤或煤炭,煤在唐朝时是指烟气凝结的黑灰,用于制墨,也称煤炱、松煤(松烟)。唐诗中关于“煤”的描述,大都和松烟有关,和石炭(煤炭)扯不上关系。如:

①卢仝《月蚀诗》“···​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炱。磨踪灭迹须臾间,便似万古不可开。···”

②张祜《隋宫怀古》“···古墙丹雘尽,深栋黑煤生。···​'
③李商隐《南朝》“···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④皮日休《太湖诗·投龙潭(在龟山)》“···气涌扑炱煤,波澄扫纯漆。···”
等等,这里的煤炱、黑煤、炱煤、烟煤都是烟气结成的黑灰,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煤炭、石炭完全是两码事。我们读明朝以前的书(包括诗词)是要注意这一点的。因为明朝以后,把煤就叫作煤炭了,据说这是李时珍的功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石炭即乌金石,上古以书字,谓之石墨,今俗呼为煤炭,煤、墨音相近也。”从此,煤或煤炭一词就流行开来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2-14 13:19:05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35续)——降温
已经讨论了古人许多降温的方法,最近看了唐诗人和凝的《宫词百首》,其中的一首诗很有意思,把皇家降温纳凉的办法写得活灵活现,诗只有四句,照录如下:
水殿垂帘冷色凝,一床珍簟展春冰。
才人侍立持团扇,金缕双龙贴碧藤。
为了降温,皇帝家想了不少法子:
①把房子建在水上,既是“水殿”,因为水的吸热量很大,所以水边就比较凉快,这就是人们常在水边纳凉的原因。
②“垂帘”,用竹帘把门窗挡住,一可防蝇防蚊,二可遮蔽日光,,也是降温的一个方法。
③铺“簟”,前文已经说过,“簟”就是竹篾编的席子,当然,皇家也有用象牙丝编的席子,那是唐朝以后的事。竹席一铺上,就寒气袭人。
④持扇,派了一队才人手持团扇,扇风降温。
⑤“金缕”、“碧藤”,金缕,可以是金属丝也可以说是柳条、藤条之类的东西,我的理解为,把皇帝坐、躺、用的家具都换成藤条做的,并且都贴上用金丝编成的龙的图案。看上去既华贵富丽堂皇,又清爽凉快。
你看,为了皇帝的降温,下人们的确想了不少办法,许多办法一直流传到现在,只是当下,我们有更先进的降温方法,比如,团扇变成了电风扇,,再加上“空调”的普及,我们老百姓比以前皇帝的享受要高得多。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2-15 11:19:41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8)——谈温泉的作用
现在,大家都知道温泉,很多人都洗过温泉,温泉的保健养生作用是大家公认的。许多中国古书中都有对于温泉的记载。古籍《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本著名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1400多年前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中记载有温泉31个,温度分为五级。更早的《山海经》也有关于温泉地的记载。
在古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温泉的却病作用,唐太宗李世民作过一篇《温泉铭》,其中说:“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原来李世民患风湿病多年,正是在骊山泡温泉治愈的。
唐诗中有大量的诗歌写到了温泉:
李白的《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有玉女乘车投此泉)》说: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函空天。
······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濯濯气清泚,晞发弄潺湲。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
李白这首诗中说明了
①,“玉女汤”的地理位置,在荆州应城县;
②,“玉女汤”的形成:先说神话传说,后说的是自己的猜想“地底烁朱火,
沙傍歊素烟。”但是,这种猜想也有道理,温泉本来就是水经过地层中热源部分流出的热水,热水遇到冷空气就会形成水蒸气,即李白说的“歊素烟”。
③,温泉“玉女汤”的作用:一为疗疾,二为浇田。
温泉分散在各地,但是在京城附近的温泉大部分都被达官贵人和皇家霸占,骊山下的华清池就是明显的例子。
华清池发现很早,秦始皇就已经在此建设离宫,汉唐以来,不断建设,到唐明皇时达到极盛,华清池除去给皇帝及亲族疗疾治病外,就是给皇帝取暖避寒,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每到冬天十月就驾幸华清池,一面避寒一面办公。利用温泉的温度取暖避寒,也许是唐人的发明。
唐诗人陆龟蒙有诗《汤泉》:
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环。
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棹时敲瑟瑟山。
说的就是皇帝洗浴的事。
唐诗人钱起有诗《温泉宫礼见》: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
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顺风求至道,侧席问遗贤。······
就是说的他去朝见天子汇报工作的情况。这是皇帝温泉办公的例子。
唐诗人元结诗《石宫四咏》第四首:
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
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
这 就是说明温泉不但可以洗浴,还可以取暖。
更为可喜的是古人已经认识到利用温泉的热效应来种植农作物,唐诗人王建有诗《宫前早春》:“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你看,宫园中,在农历二月份已经可以吃到瓜了。这难道不是唐人对于农业的科技贡献吗?可惜的是,如此技术,在那时只能为皇家服务,一般民众是无法得到的。
我国温泉分布很广,现在温泉的利用已经惠及各族人民,再也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2-16 13:39:12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49)——从乱砍树木说起
唐诗人柳宗元有一首诗名《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中第二首诗为: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
深林土翦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磵壑何当存。
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
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这首诗的大意是,管山林的官(虞衡)不好好地管理山林,随便命令工匠砍伐树木,说是用来建桥盖房。但是伐下树木,可能只用了十分之一。山路崎岖,成百头牛拉着双辕牛车也拉不出去。那些粗大的木头横七竖八地躺在山中,不但阻碍了道路,而且一遇山火,就烧得精光。连那些未成材的小树都被烧掉了,毫末都留不下来。只留下光秃秃的山冈和沟壑。只能报告说是天灾或是失火,让那些工匠也都无可奈何相互抱怨。由此,你可以看到,南山上的大树越来越少了,哪里还谈得上育材爱材呢!
实际上,柳宗元本意是指要爱惜人才,培育人才,不可随便扼杀人才。便借着管山林的官随意砍伐森林,造成栋梁日益减少,深山也成了荒山秃岭的可怕境界来提醒掌权者。
柳宗元先生是很有见地的。
木材的积宿和森林的培育,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采伐森林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不能随意乱来。对于人才培养也是一样,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比森林培育还要难得多。人才的培养如此,人才的使用更是要慎重,不能埋没人才,更不能随便扼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尽其才,为国家服务。
在今天,我们提倡绿色发展,要保护森林,反对乱砍乱伐。
在今天,我们提倡尊重人才,要爱护人才,反对扼杀人才。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2-17 12:04:49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50)——古人怎样取暖?
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就面临严寒和炎热的考验,起初,人类借助天然的防风避雨的地方(如洞穴)栖身,利用天然树叶或兽皮来遮身避寒。慢慢地人类发现,自己可以利用工具挖地洞、盖房子来遮风避雨,抗寒取暖。可以利用植物纤维来织布做衣,一方面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一方面也可以御寒取暖。所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取暖的最优先的选项是建筑和穿衣。
(一)建筑防寒:
人类最初的房子都是竹木构架覆以茅草而成,古诗词中关于“茅屋”的描述很多,唐诗人张直《宿顾城二首(顾城在范县东)》就有关于茅屋的描写:
“ 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
唐诗人元稹《茅舍》更是直接描写茅屋的:
“楚俗不理居,居人尽茅舍。茅苫竹梁栋,茅疏竹仍罅。
边缘堤岸斜,诘屈檐楹亚。篱落不蔽肩,街衢不容驾。
南风五月盛,时雨不来下。竹蠹茅亦干,迎风自焚灺。
防虞集邻里,巡警劳昼夜。遗烬一星然,连延祸相嫁。
号呼怜谷帛,奔走伐桑柘。旧架已新焚,新茅又初架。····”
它说明楚地人民大都以茅草为屋,天干日旱,易着火,一烧一大片,造成官民奔命,以后又要重新盖新屋。···
最有名的唐诗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寄托的希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有切身的体验,他还是一名京官,然而,他流浪的过程中,所住之处都是茅屋,所以,自己的茅屋为秋风吹毁,才发出为天下寒士呐喊的呼声。
与广大的贫民百姓相对照的是达官贵人,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砖瓦灰石建起来的房子,更不用说皇家的住宅庭院了。古诗词中对于亭台楼阁,皇宫官署这方面的诗词就如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了。对于皇宫官署的防寒,就比寻常人家的茅屋复杂得多了。
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家的防寒除去房屋坚实外,还采取另一些方法来保暖。如:
唐诗人张孜的诗《雪诗》就说: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张孜的这首诗说到大雪天气中,富贵人家的防寒,有好几种方法:
①“捣椒泥四壁”,用花椒捣成粉,和在泥里涂抹在墙上,据说,花椒具有散热作用,同时还能散出香气。
②“到处爇红炉”,到处放了很多火炉,这是人们用得最广的取暖的方法,只不过富人家的火炉讲究,用炭也讲究。
③“周回下罗幂”,所有门窗都挂上帘幕。以防冷风吹进。
④“暖手调金丝”,富人家暖手还有用手炉的。
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屋子里很暖和,甚至都会出汗(“困融香汗滴”),和那些贫苦人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了(“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从张孜这首诗中我们看到,防寒取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多方设法,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

二,其他方法取暖:
当然,古人取暖不只上述几种,还有一般人用的,如:
①穿厚衣服(孟浩然诗《闺情》“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
②穿毛皮衣服(权德舆《旅馆雪晴》“夜已央,乐未阑。狐裘兽炭不知寒,”);韩愈《江汉答孟郊》“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御寒衾用罽(ji),挹水勺仍椰”等等,都是用毛皮衣服来御寒的。
③盖厚被子(史凤《鲛红被》“肱被当年仅御寒”);
④烤火,这是人们最先发现并且应用最广的一种取暖办法,诗人们多有吟诵,如白居易就有“暖怜炉火近,寒觉被衣轻”之句;李中《腊中作》更感叹“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三,用温泉水取暖:
唐人知道用温泉水取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玄宗,每到一年冬至以后,他都要去临潼华清池取暖办公,到过了年春天才回长安。
元结诗《石宫四咏》之第四首说:
“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就是说的华清池。
温泉的利用,大都被统治阶级垄断,贫民们无权也无力染指。即使是远离京都的温泉,也被统治者霸占,如唐诗人李敬芳《题黄山汤院》
“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源。煎熬何处所,炉炭孰司存。
沙暖泉长拂,霜笼水更温。不疏还自决,虽挠未尝浑。····”
好好的一处温泉,可以疗疾,也可以取暖,还可以做温室种果蔬,却被统治者霸占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岂不有负上天之赐?

四,“肉阵”
看了这个词,有点莫名其妙。其实这是唐申王李成义,发明的一种取暖方式。他在冬季腊月里为了避寒,叫妓女们围坐一圈,形成人墙,防寒风吹入,自己坐在当中避寒取暖。这一圈妓女就叫作“肉阵”,南宋陈著有首《玉漏迟》词。说:“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把这个申王的溴事记录下来了,不然,我们也许就不知道这一荒唐事了。
看了这个“肉阵”,想起了“屏风”,顾名思义,就是挡风用的。还有就是围帐,或帷帐,都可以挡风,为什么要用人呢?不知这个李成义是什么心态?

防寒取暖,这是人们的实际需要,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办法。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在探求节约能源的最佳取暖方法,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海水发电、生物能源等等,)都将为人们提供不竭的能源。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04 18:03:21 +0800 CST  
@白鹤亮翅2015 2015-12-18 11:35:32
@白鹤亮翅2015
古诗词中的科学(35)——用冰降温:
用冰降温在中国很古以前就已经有了,早在西周年代国君就已经开始用冰,在冬季结冰以后,开始凿冰储存,以待来年夏季使用,此方法一直沿用至清代。
唐时,藏冰用冰基本上是皇家的专利,,因为那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
唐诗中关于藏冰用冰的诗篇也不少,如唐诗人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中就说,“玉律藏冰候,彤阶飞雪时”......
-----------------------------
《诗经》·《豳风》之《七月》第八章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即说明在西周早期就已经腊月凿冰,正月藏冰,二月用冰来祭祀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14 15:06:16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鱼梁(渔梁)(51)
渔梁(鱼梁):词典解释为筑堰围水捕鱼的一种设施。(《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二版·第1819页)
《汉典》解释为: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处。
《汉典》的解释较为全面,更好理解。
《诗经》·《敝笱》首句就是“敝笱在梁,其鱼鲂鳏”,解释为“破鱼篓放在鱼梁上,水里面游着鳊鱼和鲲鱼。”,这里的“梁”就是“鱼梁”(渔梁)的意思。
我见过的“渔梁”捕鱼,是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在农闲的时候。那时大家都没事做,就合计一伙人,凑足了工具、材料,就开始作业,打桩的打桩,扎架子的扎架子,在架子上铺上树枝和草席在桩上从头到尾张上平网,以阻止鱼儿钻过去。这样“渔梁”就成了。实际上,鱼儿是逆水而上,遇到鱼网的阻隔,就跳起翻上渔梁,如果渔梁宽度太小,鱼儿就翻过去了。可是渔梁有一米多宽,鱼儿跃起后,正好落在渔梁上,人们很快划着小船去把鱼儿捞回,慢了也许就掉到河里去了。那时候水很清,鱼儿也很多,一晚上能收获不少鱼。打鱼的人高兴,我们看的人也高兴。现在农村的河流大部分都被污染了,用“渔梁”这种办法打鱼的已经看不到了。
古人很早就已经学会很多种渔猎的方法,“渔梁”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它是一种很科学的办法。一是它利用鱼逆流而上、遇阻往上跳的习性,设置障碍来捕鱼。其二,渔梁建成后,可以很长时间来使用,只要不遇洪水冲击,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直到重来。所以这一方法流传至今也没有消失。
渔梁这一建筑,还启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桥梁”这一建筑就是受到“渔梁”的启示,逐渐形成的。《诗经》·《有狐》里有“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淇梁”就是淇水上的桥。这里的“梁”当“桥”解。其实,由“渔梁”到“桥梁”,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因为,渔梁的顶面多加些树枝,就可以走人,如果把木桩加粗打深,在把顶面加固,就成了一座桥了。当然,人们从独木桥到造真正的桥,走过了很长时间,以前的桥梁,也只能是在小河上架设。工业革命之前,大河上是没有桥梁的。现在,我们的大江大河,到处是大桥横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15 16:32:41 +0800 CST  
@求真去伪 2016-03-15 16:39:21
http://bbs.tianya.cn/post-poem-499900-1.shtml有没有人能帮忙看看分析一下!
-----------------------------
谢谢关注,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18 11:49:33 +0800 CST  
古诗词中的科学(52)——《诗经》中的舟船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不但记述了我国西周至战国之间的历史,还记录了许多古代的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生活、爱情、科技成就等等,真是一部百科全书。
《诗经》中关于“舟”的记载有好多处,说明舟船在西周以来已成为很普通的交通和运输的工具。
到了西周,华人经过千万年的发展和进化,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展,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治水奔走四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u)”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段史料证明,早在中国夏代就已经有不同的交通工具,其中就有“船”。据考证,中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独木舟,到了商代,人们发明了新型的木板船,商代的甲骨文就已“舟”字,很像木板做成的小船。(《新编世界科技史·上·世界古代前期科技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190页,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到了西周时代,舟船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船型:
①,方(舫):小船,《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就是说汉水这么长,小船不能划过去。
②,舠,也是小船,只是船型长一些,《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这里的“刀”就是“舠”,是窄而长的小船。
③、舟,《诗经·邶风·谷风》有“就其深之,方之舟之”,这里的“方”是“桴”的意思(朱熹释),就是筏。
《诗经·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诗经·鄜风·柏舟》“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我们看到,这里的舟不但数量多,而且做舟的材料也不同,有柏木的,有松木的,还有桧木桨。不但有船,还有筏。

④、“造舟为梁”:
船的作用,不但能渡人过河,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做浮桥。西周周文王娶亲时就用过,《诗经·大雅·大明》就记载了这件事: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这里的“造舟为梁”,就是把许多船排列成一座浮桥,让迎亲的队伍很好的过河,这样既快又安全。但是,这也只有奴隶主能做到。没有财力可以做很多船,或者没有权力调拨很多船,就不能造一座浮桥。渭水作为黄河的第一支流,河宽水急,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克服水流的冲击力,固定船只,保持船舶稳定,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因为当时,并没有多少铁链铁锚,可能只靠绳子、藤条之类固定物,来完成这一任务。

总之,船发展到周代,尤其是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23 17:42:21 +0800 CST  
@起个好名真特么难 2016-03-23 18:03:21

-----------------------------
谢谢,问好!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24 10:12:03 +0800 CST  
@CF昱 2016-03-23 22:51:54
楼主好,我也有两册诗经,里面的内容,很多我多不懂,解意注释不明。 楼主写不错,支持,支持。
-----------------------------
谢谢鼓励!我也是不太懂,学着写点,望网友多指点。
楼主 白鹤亮翅2015  发布于 2016-03-24 19:24:33 +0800 CST  

楼主:白鹤亮翅2015

字数:667

发表时间:2015-09-19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09:48:01 +0800 CST

评论数:5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