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珠记(转载)

网购了沙棘果,口感远逊于幼时在山上现摘的。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17:16:46 +0800 CST  
清朝皇室都太拼了,培养下一代也拼,追求完美的STYLE……严于律己,严于律人……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17:20:44 +0800 CST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21:01:55 +0800 CST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21:22:08 +0800 CST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识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触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识界,無無明亦無無明尽,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尽,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逺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说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寔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1-31 22:25:48 +0800 CST  
佛法看亲子关系:北大状元控诉父母,是对是错?



醍醐





●●●

北大状元王猛(化名)拉黑父母、发布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报道,最近在朋友圈刷屏,也引起了公众对于亲子关系的讨论。费心育才的家长,成绩傲人的孩子,看似完美的组合,为何无法带来一段美好的亲子关系呢?

事实上,对宗萨仁波切、学诚法师、圣严法师等高僧大德而言,亲子关系都是时常被信众提及的话题,他们会如何看待这段人人都必须面对的缘分呢?



宗萨仁波切:记住,世界在剧烈变化

中国常见“虎爸”、“虎妈”现象,某种程度上,我其实真挺喜欢这个主意的。但是,我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虎爸虎妈必须准备好自始至终都要做老虎。只做20年的老虎,然后把孩子们留在有各种不同动物、虎爸虎妈和虎仔都不适应的荒漠里,这样做没有意义。

假如虎爸虎妈真的很好地训练了自己的孩子20年,但是20年后,世界完全改变了,原来的目标及为之教给孩子的所有东西都不再有用,那将会怎样?显然会是可悲的。可以说,小时候是开心玩耍的时候,然而因为虎爸虎妈,你失去了那样的欢乐。到了20岁,你已经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现在你又要失去剩下的欢乐,所以实际上你将要失去所有的欢乐。



宗萨仁波切在醍醐艺术中心·上海接受专访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对待孩子的正确方式?

我没有特定的答案,但或许记住这一点会有帮助:从现在开始,很短时间内,可能只是10年,世界就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生活和沟通的方式将会改变,环境在变化,前沿技术的诞生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快速、更高效、更经济。这也意味着,挑战也将变得更快、更高效、更复杂。

所以我们的孩子,在大约10年之后,在精神和身体上将会经历另一种不同的痛苦。这是我们作为父母、社会和政府应该知道的事情。意识到这些,即便没有一个实用的答案,我想也会有些帮助。

人们普遍认为,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父母,在亚洲社会中尤其如此。我不知道这样的价值观还会持续多久。在西方,可以看到很多现代的孩子不仅不爱自己的父母,事实上还对他们有些反感。

很多时候,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对父母的反感有充分的理由。

我遇见过很多朋友,特别是在亚洲,作为父母他们给了孩子一切,但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却非常叛逆,这把家长们推到了最为令人抑郁的境地。所以,用一种有智慧的方式养育我们钟爱的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教育切忌着急

亲子关系,就犹如师徒关系,最要紧的是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由于业缘很深,孩子大多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信任,但许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常常破坏这种信任,结果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在对待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因机而说”。

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有父母的影子,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言教无力时,要更多在身教上下功夫。

面对子女,往往是人的缺点暴露得最充分的时候。因为子女与自己业缘近,又势弱,一切烦恼的表达都可以冠以“为你好”的名义,不容易受到自他谴责,所以烦恼表现得最直接。无论是不是真心为了孩子好,发火肯定是嗔心。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己好好修行。

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包容这个漫长的过程,就像土壤包容一粒种子一样。孩子的成长最终得靠自己,家长无法代替,因此不要替他完成答案、急着看到改变,但是家长要提供一个支持的环境,去启发他而不是压迫他。教育切忌着急。



教育分为言教、身教、境教,各有不同的作用。最能够帮助人改变的是境教——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身教,再次为言教。若从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基础没有打好,长大后欲以言教来说服对方,效果甚微。父母要努力改变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仅把孩子视为需要改造的对象。

给他爱,教会他爱,教会他看到世界的美好,学会感恩。会付出爱的心才是最强大的。

●●●



圣严法师:孩子是菩萨、是恩人

佛法虽然是讲出世,但是必须先把“人”应尽的本分做好。不孝顺父母的人,可能连做人都有问题。连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配偶的感情,可能也只是功利性质的爱,不是没有条件的付出;对朋友之间,可能更是寡情不义。所以,讲到道德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亲情。

父母和子女是“欠债关系”——这种说法是中国人的一种通俗讲法,站在佛教的立场,亲子关系是从无量世以来彼此结了缘而成为一家人,结缘的时候,可能在互动之间有过伤害或帮助,这互相的帮助或伤害,有的多、有的少。若是彼此帮助得多,亲情就会相当浓厚。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完全一点摩擦也没有的情形很少,因为彼此都是凡夫,也都有烦恼,总是会有一些摩擦。虽然彼此之间有帮助,但也常发生摩擦,因此也就会相互亏欠了。在彼此互欠的关系里,不是哪一个是欠债的债主,或哪一个是负债的人,而是互欠。

当孩子难带时,我们所付出的苦心更是加倍,此时也最能体会“父母恩重难报”呀!所以,我常常跟父母们说:“孩子难带,你才知道做父母不容易,也才知道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多会带自己,此时更能感恩父母。”
所以,从这两方面思考,孩子都不是来讨债的,他们是来帮助自己,是菩萨、恩人,是来报恩的。

●●●



佛经:应当这样孝顺父母

供奉无乏:满足父母基本的物质条件是最低的标准,钱财、生活物品、看护辅助等劳力,这都是供养父母的范围。生活条件不在于要多富足,起码要尽心。

凡有所为先白父母:自己做的事情要先和父母说。孝顺其实并不是光付出财力,还要多多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情况、计划、工作,有事没事都和父母念叨一下。

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所做的事情理应获得支持与尊敬。真正的孝顺体现在行动和态度上,父母有什么想法、爱好、愿望、想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父母正确、正当的要求、教导不要违背。《善生经》中并没有直接说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要听从、不可违背,而是在父母的要求教导之前加了一个标准。正确的教导,对自己有益的教导不应该违背。

父母会不会犯错误?肯定会。因此父母也应该知道,并且及时反思自己的要求和教导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正当。



佛经:应当这样教育孩子

制子不听为恶:简单说就是不要做坏事。父母首先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善恶标准,令其不要作恶。造恶业则有苦果,痛苦必将伴随。这是最重要的义务。

指授示其善处:要让孩子知道善恶的标准,教导孩子什么善,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合理正当的。善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非常好,甚至父母自己都是如此。所以能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标准,一个健康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是父母的责任。因此王猛性格的缺陷,的确和父母长久以来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慈爱入骨彻髓:父母对孩子的慈爱是一种责任。孩子需要爱,要在父母的关爱中才可能健康成长。如果为人父母没有给到孩子关爱,那就是没有尽到义务。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以爱的名义“挟持”孩子,是会酿成病态关系的。

父母与子女,是人人都需面对的缘,是我们毕生要学习的道。佛法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愿每个人都珍惜这缘,令家庭美满幸福——这便是来自喜马拉雅最美好的礼物。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1 11:38:22 +0800 CST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1 14:26:18 +0800 CST  
贪嗔痴是烦恼的三种状态,它们三者的本质都是烦恼。

相生的因果性是说:痴是一切烦恼的本体,贪和嗔不过是这个本体面对外界刺激的两种不同属性的"反应"而已——痴是因,贪嗔是果。

《成唯识论》卷六中对痴的解释:“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但这只是第一层因果关系而已。

第二层因果关系是:“贪是因,嗔是果”。

嗔的产生往往因为“贪爱而不得”,你爱上了一个姑娘,可这个姑娘却告诉你喜欢别人,你自然就会对她喜欢的那个人产生怨怼之心。

嗔的来源是苦受,而苦受往往是由乐受转变成的——你喜欢这个姑娘,更喜欢喜欢她时的那种美好的感觉,你想保持这种感觉,乃至于升华这种感觉,于是你向她表白,然后她告诉你她喜欢别人,然后……

当你对快乐的感受产生执着时,你往往是在自找苦吃。

第三重因果关系是:“嗔是因,痴是果”

贪心炽盛时,人的觉知能力是负数,因为内心一直沉溺在贪毒带来的虚假刺激中飘飘欲仙——所以贪心生起时容易被骗。

而当嗔心升起时,人的理性认知能力就是负数,于是整个人就更会愚痴。

但这三重因果其实是交互作用的。

更愚痴就更贪,更贪就更害怕失去,于是更恐惧,更暴力(更嗔),于是更痴,于是更贪,于是更嗔,于是更痴,于是更贪,于是更嗔……贪嗔痴的交互作用会形成一个不断轮回的“闭环”,我们就一直在这个轮回中自我折磨。

因爱生贪,因恨生嗔,因对爱恨的执着生痴,又因为痴而增加对爱恨的执着,从而更加贪嗔。



那我们要如何从这种“轮回”中解脱呢?

答案很简单——勤修戒定慧啊!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你说?

戒定慧对治贪嗔痴确实不用我说,小孩子都知道的东西我再说就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了。

我要说的是“勤修”!

戒定慧是断除贪嗔痴的手段,勤修是得到戒定慧的手段,而你之所以还在贪嗔痴,一定是因为没有勤修戒定慧,一定。

“戒”者无染也,持戒清静的人,内心一定是自在的,不会附着在贪欲上面;“定”者如如不动,症状、焦虑、冲突等念头,想法,感觉起来的时候,不是一味的排斥,压制、逃避等,而是让它自然的来,自然的去,自然的变化,而内心如如不动。“慧”者,心中常生智慧,用智慧除去愚痴。

等到你勤修“戒定慧”功力日深时 ,“贪嗔痴”自然就会蠲除,而贪嗔痴彻底蠲除之日,就是你顿超佛地之时。

贪嗔痴是众生的迷处,戒定慧是诸佛的悟处。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1 14:38:14 +0800 CST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源自《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 》中释迦牟尼佛与其大弟子须菩提长老的一段对话,原文是这样的: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心念如瀑流 众生的心念,如瀑流一般,无有始终,无有停顿,无有断绝,绵绵延延,从生至死,从死至生,哪一段是过去?哪一段是现在?哪一段又是未来呢?佛说过,一念之中有90起生灭,以电光火石之快,尚不能比,我们能留得住哪一个念头不让它溜走呢? 二、时间是否存在 众生因无明而入生死轮回。因执着于生死的念头,而有了时间这样的感觉。所谓青春善逝,红颜易老,都是对生命逝去无奈的慨叹。 若是能够堪破生死,乃至最终息灭无明之念,哪里还有什么时间的存在呢。这时间的概念不过又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一丝妄念罢了。 既然根本没有时间的存在,又何来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呢? 三、真心与妄心 再来论心。 此心若为虚华妄心,似空中浮云,转眼消散;如眼生翳花,愈则不存。本既为假,得之何益? 此心若为妙明本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存,无所不在,既空既有,既有既空。如若举手抓空,能够抓到个啥?实相非相,本既所有。你说有何可得?又要得到个什么? 四、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不是我们这些凡夫所能理解。即使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萨,离成佛只差一步了,仍然无法理解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唯佛与佛,始能知之。故释迦牟尼在睹明星成道之际,既行入灭,天人殷勤请法,请佛住世。释迦牟尼说:止、止。我法妙难思。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电影《大腕》中的一个情节:葛优与关芝琳讨论境界的问题。葛优捡起几颗小石子,把其中一颗抛上一个台阶,然后对关芝琳说:你的境界能看这么远;他又将一颗石子抛上若干台阶后说:我的境界能看那么远;最后,葛优把一颗石子抛得没了影,说:佛的境界能看无限远。以此为喻,妙哉,妙哉! 五、提升我们的境界 人生痛苦、无常,解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很多事情,很多道理要占到高一些的地方才能看得清,想得明。摆脱小我,成就大我,最终无我,就像一步一步地上台阶一样,既有举步的艰难,又有临高的喜悦。提升人生的境界,学习佛法无疑是最最正确地道路了。愿众生皆能有所觉悟。 声明:为转帖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1 14:59:31 +0800 CST  
如果两个人,相看两不厌,每天都能get到对方的有趣丰富,最后活成对方生命的一部分,这便该是尘世中值得的爱情和婚姻吧。然而,幸运者不多。很多食鸡肋者却不知,其实食鸡肋对于很多人都是奢望。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1 21:36:20 +0800 CST  
心悟身边事……道果然无处不在。道德经中蕴含的智慧实令人慨叹。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1 22:52:30 +0800 CST  
等待,寻找什么哦?四处找镜子,不若守中。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2 19:59:29 +0800 CST  
网上一女子,各种不堪之状。今突生怜悯。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2 20:59:42 +0800 CST  
切,患依赖症的原不止我一个。如此,我便也释然独行了。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2 21:06:42 +0800 CST  
来来去去皆为佛。阿弥陀佛。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2 21:08:23 +0800 CST  
转贴:

为人处事,一辈子记住这三句话



大道至简,为人处事,一辈子要记住这三句话: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

《菜根谭》曰:与人相处,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看人长处,就是懂得看别人的优点,懂得用人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尚书》曰: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和人交往,不求对方完美无缺。检点自身,只怕哪里不够妥贴。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惯别人。

帮人难处,就是要设身处地,雪中送炭。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要伸出你关爱援助之手,尽心尽力。人活世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难保谁没有难处。多帮人难处,积德累功,风生水起,日后就必有贵人帮自己渡过难关。爱人者,人恒爱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此乃天道也。

记人好处,就是要常怀感恩之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行于尘世,感恩,是人生的阳光和雨露。记人好处,常怀一颗谦和感恩之心,予人温暖,予己光明,便会处处好运。而生活中有的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忘记别人的好,心胸狭窄,喜欢记仇甚至睚眦必报,气场混浊,自然人人敬而远之.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3 17:29:15 +0800 CST  
转贴:


王阳明:活得不顺心,源于5种不明智!


一、太在意得失

王阳明曾说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不要太在意得失。

在这个世界上,功名利禄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祸福难料,这些身外之物,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意又有什么用。

人们为了外在的东西,终日奔波,患得患失,最终失去内心的安宁,成为欲望的囚徒,实在是舍本逐末。

陪伴妻子孩子,孝顺父母,亲近自然,这些不需要太多物质的平常生活,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安宁就好。



二、太在意别人的闲话



三、经常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



四、经常看不惯别人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传习录》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阳明游南镇时,他的学生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苏轼和佛印在一起修禅时,他就对佛印说,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见你像一尊佛。苏东坡说:我看你像大便。苏东坡很开心的离开, 回到就他把事情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哈哈大笑,哥哥啊,你又输了......

佛印心中有佛,眼里万物皆为佛,苏东坡心里不静,则眼中不净。相由心生,心中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表现出的自己也就是什么。

后来苏轼历经贬谪,飘零半生,他说:“吾上可配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王阳明也曾说过:见满街都是圣人。

一个人内心恬静,并摒弃了世俗繁琐丑恶,相信了美好的存在,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五、常常沉浸在后悔之中

泰戈尔有句话说:“如果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也将会失去星星和月亮!”

我们经常后悔,事后常想“要是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卖,沉浸在后悔之中,既丢失了现在,也失去了未来。

王阳明因为出色的军事才能,屡次被朝堂征召讨贼,成了朝堂的兵器,四处平叛杀人。

老子曾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每次平叛之后,看到战场上的死伤,王阳明心里都不是滋味,懊悔之情也经常出现。

但是他知道,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到伤害,自己必须硬下心肠,迅速平定战乱,与其纠结后悔,不如恢复战后秩序。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何清除心中的杂草。

王阳明回答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杂草有害,当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心里就会越乱,心中盯着那一块未除的杂草,那心中就杂念丛生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有痛苦纠结,但是面对这些“懊悔”,一定要懂得放下,你越在意,心里就越乱,整个人反而被情绪控制。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要沉浸在懊悔之中,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3 20:07:51 +0800 CST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3 20:10:43 +0800 CST  
转贴:

“失衡”是创新之母

纵观王阳明“心学”理论诞生、发展、达到巅峰的过程,你会发现有一个规律,这就是每一次“心学”的升级都是在王阳明人生“失衡”的时候。“失衡”是个人成长、思想成熟的秘诀。王阳明大师不仅告诉了我们“内心光明”的方法,更给予了我们如何创造出“心学”的方法论,这不仅可以修炼我们浮躁的内心,更可以指导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

比如我们都知道训练的时候,不会产生世界纪录,只有在比赛的时候,才会打破世界纪录,这是因为当进入比赛时候,平衡被打破。

“失衡”有两种,一种是外因,一种是内因。王阳明首先遭遇的是外因,随后导致内心的失衡,产生了彪炳千秋的智慧。

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看清楚,就是王阳明曾有连续10年处于仕途一帆风顺的平衡状态,这个状态让“心学”停滞不前,而更重要的是平衡时间长了,危机也就在不断累计,最终爆发。所以,如果王阳明如果能从自己的内因上去打破平衡, 也许他就不会遭遇人生那么多的危机。

大家看易经八卦图,阴阳之间始终是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失衡状态,这样才会保持最大的平衡。


失衡是避免危机、实现转机最好的武器。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3 21:05:01 +0800 CST  
何为自在?心無罜礙。
楼主 海阁眺月  发布于 2018-02-03 21:30:16 +0800 CST  

楼主:海阁眺月

字数:28774

发表时间:2018-01-27 00:58: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6 16:36:27 +0800 CST

评论数:10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